资源外向型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资源外向型(精选8篇)

资源外向型 篇1

[摘要]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矿产资源需求减少,促使国际资源价格走低。美元贬值趋势改变的预期将直接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走低。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走低,为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

[关键词]资源 战略 价格

长达十年的美元贬值道路有可能在近期触底,从而走出美元反转走势,这样就为我国的资源外向型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发展机遇。

1.决定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主要因素

决定国际矿产资源价格主要因素有两个:国家间资源供求关系因素和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因素。

资源供求关系因素是指:在自由市场中,一方面,随着对资源需求量的增加,资源价格会逐步走高。反之,其价格逐步走低。随着对资源需求量的减少,资源价格会逐步走低。反之,其价格逐步走高。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价格上升,资源需求量会逐步减少,会随着价格下降而增加。随着资源价格的上升,资源供给量会逐步增加,会随着价格下降而减少。根据以上两面的机制,在自由市场上,由于资源价格要变动到其均衡水平,所以过剩和短缺都是暂时的。供求定律是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新的平衡。而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往往很多很复杂。

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因素:在自由市场中,一方面,资源计价货币如果对其他货币出现贬值,那么,以此计价的资源价格会逐步上升,反之,以此计价的资源价格会逐步降低。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价格的.逐步上升,对资源需求量会下降,资源需求量下降又会使资源价格走低,资源价格走低,反映到资源计价货币上,说明此货币会逐步走强,反之,资源价格走高,资源计价货币走弱。因此,在自由市场中,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也会在动态中寻求平衡,影响汇率走势的因素也是很多很复杂的。

2.国际资源价格走势分析

进入本世纪以来,全球矿产资源类产品价格出现了强劲上涨,呈现出长达近10年的商品牛市行情。国际市场中铁矿石、石油、煤炭、铜等资源价格普遍比2001年上涨了3倍之多,其根本原因不外乎两个,一个是资源供求因素,譬如,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对资源的大量需求;二是资源计价货币美元的持续贬值。还有建立在以上两个因素之上的国际投资资本的推波助澜等非根本因素。

今后的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走势还将取决于上述根本因素的变化趋势。如果支持资源价格上涨的因素继续存在,资源价格的趋势将保持不变;如果支持资源价格上涨因素逐步改变,那么资源价格的趋势将会发生改变。目前,将促使矿产资源价格行情出现深幅调整的有以下因素。

1.世界经济增长同步进入调整期。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的负面效应向全球扩散,并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预计2008年、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低于3%,进入衰退的几率为25%。发达国家经济危机导致其消费不振,使得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对矿产资源需求巨大的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步下滑,将导致国际矿产资源价格下跌。另外,人民币持续坚挺,消弱了以出口贸易为主的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由此放缓中国经济增长,导致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减少,也将使国际资源价格下跌。

2.矿产资源需求量巨大的中国开始着手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中国对矿产资源一直实行价格管制,使得矿产资源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随着中国对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矿产资源价格将逐步反映出资矿产源稀缺程度和环境稀缺程,那么,中国资源价格将会稳步上升,直接导致中国国内资源需求量降低,将促使国际资源价格走低。

3.美国次贷危机向第二轮深层次蔓延,预示美元贬值触底为时不远。在近一年内,美元贬值将出现见底行情,从而导致美元出现升值预期,将进一步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矿产资源价格出现直接下跌。随着美元出现升值预期,国际投机资金投资方向转变,会加剧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下跌幅度,国际矿产资源价格泡沫的破灭也将随之而来。

由此可见,目前支持国际矿产资源价格强劲上涨10年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在短时间内有朝着相反方向变化的趋势。而目前国际矿产资源价格有可能正在筑顶,如果以上三个方面因素的变化出现实质转向,矿产资源价格筑顶成功,必然会出现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行情的深幅调整局面。

3.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发展机遇及采取措施

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在贸易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全球资源要素为自身经济发展提供资源要素保证;二是资源产业要积极走出去,从根本上确保国外资源的供给。

通过上面的分析,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行情趋势在短时间内出现逆转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就是说,国际资源价格将结束10年的牛市,进入调整,这就为我国实施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机遇。另外,人民币持续坚挺,也为我国实施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了内部动力。为了抓住资源外向型战略发展的机遇,需要我国提前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资源产业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反映资源稀缺和环境稀缺的国内资源价格形成机,为实现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

2.完善资源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体系,为实现资源外向型战略的资源企业提供良好法规环境。

资源外向型 篇2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外向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20世纪90年代, 中共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 江苏省迅速作出以开发开放沿江地区为重点的战略, 苏南地区迅速形成了全面开放的态势。苏南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统计数据显示, 苏南外贸依存度高于全国平均数10个百分点。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让外向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 外向型中小企业基于新的发展环境分析研究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对外向型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和人才资源配置都有重要意义。

(一)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

外向型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员工数量较少、各类资产拥有量小, 这些特征使得金融危机下大部分外向型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都不够。具体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外向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思维狭窄、改善内部管理工作的精力很小、企业内无有效的激励措施, 致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偏低。

(二) 人力资源管理复杂。

我国苏南外向型中小企业数量庞大, 行业分布极广, 地域性特征显著。这促使其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表现在:一是人员结构不合理。管理人员大专以上者仅占9.6%。二是企业人才流失严重。人员的高流动性等现象共同构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复杂性, 金融危机下严重影响了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外向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一) 树立现代人力资源配置管理的核心理念。

世界著名企业家华德森曾经说过:作为企业家, 企业必须自始至终把人放在第一位, 尊重公司每一位雇员并帮助他们树立自尊的信念和勇气, 这便是成功的一半。外向型中小企业首先要更新观念, 从战略的高度看待人力资源问题, 确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首要源泉的指导思想。现代人力资源配置的核心是将人力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进行开发与使用, 强调以人为中心, 尊重人格, 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和创造性, 注重满足个人的自我实现需求, 这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体现。

(二) 良好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法宝。

外向型中小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就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之一就是绩效管理, 金融危机特殊时期, 企业在运行绩效管理体系时应注意所制定的绩效指标体系一定要支持公司的战略目标;在设计绩效目标时防止绩效目标与企业战略脱钩的现象发生;面对金融危机所带来市场和经营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 企业一定要随时检讨既定绩效目标的达成情况, 并提出必要的应对方案;企业管理以绩效考核为基础, 对管理企业的方针和政策进行调整, 达到稳定企业内部各阶层情绪, 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 提供个性化的奖励及激励措施。

金融危机对外向型中小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战略人力资源配置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整体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根据现代组织行为学理论, 激励的核心在于对员工内在需求的把握与满足。企业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水平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员工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各种激励方式的合理运用, 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提升企业的业绩,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对建设和谐、更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 建立高新技术为先导及企业独有的品牌企业文化。

十多年来, 苏州工业园区坚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相配套, 成为中国引进外资的高地, 它以不到苏州3%的土地、3.5%的人口和5%的工业用电量, 创造了全市14%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的工业总产值、17%的固定资产投资、20%的实际利用外资、31%的外贸总额。成为国内开发速度较快、协调发展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开发区之一。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只有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 才能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 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更富有生命力, 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不但要处理技术性工作, 也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独有的工作, 而是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参与其中, 如此才能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整体能力, 从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立起在市场竞争中特有的竞争优势。

(五)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做好“双转移”与“双提升”的信息化战略调整。

“双转移”即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随时关注外部经营环境变化, 在任何时刻都随时做好适应企业战略调整的准备。转移企业的经营方向, 转移人才的配置。例如此次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是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出口企业, 要调整市场, 转向国内市场或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 也可以转产其他产品。这一系列转变需要一系列的市场调研、科研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据此重新编制人才计划。面对动荡莫测的市场, 需要因势利导, 适时调整人力资源政策, 重新编制人力资源预算, 把握职场风向与行情, 摸清员工心理动态, 在进一步优化职能与简化流程的基础上, 通过合理的薪酬福利规划和企业文化建设, 稳定军心, 保证组织职能的完善与高效。“双提升”即提升员工的核心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要学会民主管理, 鼓励创新, 为人才创造宽松良好的工作环境的平台。

资源外向型 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力资源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组织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国内很多高校目前所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课程,与组织业务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也存在着诸如专业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不清晰等问题,导致该专业毕业生基础知识不熟悉、业务技能不扎实,缺乏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因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现实问题

1.专业课程的设置没有特点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课程开设趋于一致性,强调系统性与完整性,忽略应用性、技能性,没有突显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不符合劳动力市场就业机制下的专业发展规律。

2. 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有差距

目前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由于未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脱离企业的实际要求和企业相关岗位人士参与,难于突破原有学科型的课程设置体系内容。

3. 课程欠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有职业化的特点,课程设置在职业化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软技能培养不足,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也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

4.教学理论过强,实践能力训练弱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关键,学生实践能力弱就难以满足企业对学生的实际能力需求。如何构建实践平台是近几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一大亮点。此外,专业训练手段不够多样化,很难达到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要求。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企业需求分析

近几年来,国内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需求持续走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今市场经济下用人单位的首选条件。为了掌握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及其知识结构的期望,我们对北京地区数十所工商业企业、政府部门及科研单位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进行了调查,提炼了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的岗位关键任务及对应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对关键工作任务的重要性与技能稀缺性做了实践专家调研并认真分析总结。通过调查问卷、企业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向工商业企业、政府部门及科研单位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与素质进行了深入的追踪调查,经过大量调研与分析,我们提炼出企业中员工招聘与选拔、工作分析与组织设置、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员工培训与发展、劳动关系管理、企业发展推动、自我管理与修养8项关键性工作任务(一级模块)及74项所需关键技能知识(二级模块)。

1. 关键性工作任务(一级模块)重要性与稀缺性

(1)在9级李克特量表模式下,我们所给出的八大模块的重要性和技能稀缺性得分均在“5”以上。

(2)重要性和技能稀缺性均得分均最高的模块是“绩效管理”。

(3)自我管理与修养的技能稀缺性高和重要性程度均比较高。

(4)重要性得分高,但技能稀缺性相对较低的是员工招聘与选拔、工作分析与组织设计。

(5)企业发展推动重要性得分最低,但是稀缺性与绩效管理并列最高。

(6)比较均值和中位值,员工培训与发展、劳动关系管理、薪酬管理的重要性均值较低而中位值较靠前,专家在员工培训与发展、劳动关系管理、薪酬管理的重要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多数认为重要性比较高。

(7)技能稀缺性得分最低的是劳动关系管理,重要性得分最低的是企业发展推动。

2.所需关键技能知识(二级模块)重要性与稀缺性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一)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基本思路模式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学生就业的目标岗位(群)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而提炼胜任岗位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技能/能力和职业素质,进一步构建本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编制教学计划,并有序实施。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规划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综合企业家代表的意见,我们认为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课程,应依据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设置专业核心课,如《员工招聘与选拔》、《员工素质测评》、《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社保保障》、《劳动关系和劳动法》等。根据企业需求,我们建议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增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拟沙盘》课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拟沙盘实训采用互动式的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具模拟演练方式,使学生们身临其境,真正感受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环节,有助于加强学生本专业的充分体验和理解。为了突出对学生“软技能”的培养,兼顾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结合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建议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人际沟通》、《商务谈判》、《个人与团队管理》等课程。为了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建议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创业管理》课程,同时开发《行政管理学》、《胜任素质模型》等特色专业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提升综合能力。

(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保障

1.制定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调研的基础上,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力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专业课程设置,突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2. 考核办法

根据学校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在教师管理方面,制订教师科研教学考核办法;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生课程考核方面,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学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开设专题讲座、让老师到企业中挂职锻炼等方式增加高校教师交流学习的机会,有利于教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4.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根据课程培养方案制定评估标准,包括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职能(教辅)部门服务教学工作水平评价、学生学习风气评价等专项评估,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完善人力资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已成为组织发展的第一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受到了各类组织高度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程度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如何培养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相匹配的人才,其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分析组织需求,依据关键工作任务和技能稀缺性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才是各高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思路,同时配有实用的课程内容和良好的教学方法,以及各方面的实施保障,才会真正培养出更多的组织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实用型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 韩承敏.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4).

[2] 王志明,刘化君.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教学研究:2007, (06).

外向型孤独症是什么意思 篇4

一、外向孤独症,指某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善于交际、有很好的人缘,看似“外向”,实则“孤独”,没有可以倾诉内心情感的朋友。外向孤独症与医学上的“孤独症”截然不同。

(1)你是人来疯,你是聚会的焦点,你是朋友圈的幽默大王。人群散去,你又换了另外一面--孤独患者。

外向孤独症,是一种网络语言,准确点说应该称作“外向的孤独”,指的是这样一类人:

1、在日常生活中很善于交际,有很好的人缘,在大家的面前总是喜笑颜开、快快乐乐的样子,给大家以乐观、开朗、热情、自信、进取的印象 这就是所谓的“外向”相反的则是“内向”。

2、但是,这种人的内心情感往往很丰富,甚至是多愁善感。但他们不喜欢将之表现出来,不喜欢刻意地找人诉说。周围人也误以为他们内心很强大而没用心关心他们,这就是所谓的“孤独”。

3 多重性格,遇到什么样的人就会讲什么样的话。能适应不同性格的交往对象。

于是,他们的情感没有人来理解。他们的朋友虽多,但没有几个可以倾心相谈的。所以他们自我感慨道:“我虽外向但还是孤独。”故有了外向孤独症一说。

外向孤独症不是病,那只是人的一种状态,希望被人了解却又害怕被了解,渴望被关心害怕被关心,这类人其实是很棒的,内心情感很丰富时常多愁善感,于是常常把自己困在一个小角落暗自伤心,为什么没人了解,没人能读懂他心,因为外向孤独症的人把另一面阳光灿烂展现给了身边的朋友家人,而把沉默伤心留给自己去慢慢消化。

★ 孤独症患者杂文随笔

★ 原创 散文 随笔

★ 随笔散文

★ 散文诗歌随笔

★ 进城随笔散文

★ 冬雨随笔散文

★ 散文shi随笔

★ 端午节随笔散文精选

★ 浮生随笔散文

资源外向型 篇5

外向型企业汇率变动承受力调查问卷

以下问题,除注明外,均为单选题。

1、贵企业主要贸易方式:(1)

(1)一般贸易(2)加工贸易(3)其他

2、贵企业贸易结算的货币币种主要为(不定项选择,但最多选二项):(1)

(1)美元(2)欧元(3)日元(4)人民币(5)其他

3、贵企业当前总体的生产经营状况是:(1)

(1)较好(2)一般化(3)较差

4、贵企业预期下季总体生产经营状况:(1)

(1)较好(2)一般化(3)较差

5、贵企业本季设备利用率较上季:(2)

(1)提高(2)持平(3)下降

6、本季贵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定项选择,但最多选三项):(2)(4)(3)

(1)劳动力价格上升,招工难(5)贸易摩擦加剧

(2)原材料价格上升(6)政府干预及政策不稳定

(3)汇率变动(7)同业竞争变化

(4)市场需求不足(8)其他

7、贵企业本季出口金额较上季(没有出口业务的企业不填):(1)

(1)增加(2)持平(3)减少

8、您预期贵企业下季出口金额较本季(没有出口业务的企业不填):(1)

(1)增加(2)持平(3)减少

9、贵企业本季进口金额较上季(没有进口业务的企业不填):

(1)增加(2)持平(3)减少

10、您预期贵企业下季进口金额比本季(没有进口业务的企业不填):

(1)增加(2)持平(3)减少

11、您预期贵企业下季进口价格较本季(没有进口业务的企业不填):

(1)上升(2)不变(3)下降

12、贵企业本季产品内销金额较上季(没有内销业务的企业不填):(1)

(1)增加(2)持平(3)减少

13、您预期贵企业下季产品内销金额较本季(没有内销业务的企业不填):(1)

(1)增加(2)持平(3)减少

14、贵企业本季盈利(亏损)情况比上季:(1)

(1)盈利增加/亏损减少(2)盈利基本不变/亏损基本不变(3)盈利减少/亏损增加

15、贵企业本季员工人均工资较上季:(1)

(1)提高(2)持平(3)下降

16、贵企业本季员工人数较上季:(2)

(1)增加(2)持平(3)减少

17、贵企业本季员工人数较上季减少的原因(16题选择(1)或(2)的企业不填,不定项选择,但最多选三项):

(1)订单减少(5)企业发展前景变化

(2)汇率变动影响(6)正常的季节性波动

(3)劳动力成本变化(7)招工难或用工流失严重

(4)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8)其他

18、贵企业本季出口订单的情况是(不定项选择,最多选二项;未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不填)

(3)

(1)长单改短单,大单改小单(2)有单不敢接(3)接单情况正常(4)其他

19、就您所知,贵企业所在的行业中,目前企业关停并转的情况比正常水平:(2)

(1)更好(即关停并转的现象更少)(2)差不多(3)更差(即关停并转的现象更多)

20、如果贵企业所在行业有关停并转现象,主要原因是(不定项选择,但最多选三项):(4)

(1)劳动力成本上升,招工难(5)行业竞争加剧

(2)原材料价格上涨(6)企业转移到其他区域或行业

(3)汇率变动(7)国家产业、节能减排环保等政策影响

(4)总体市场需求下降(8)其他

21、本季贵企业在与外商签订买卖合同时的议价能力:(1)

(1)较强(2)一般化(3)较弱

22、对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变动,贵企业的感受是(2)

(1)影响不大(2)有影响,但能接受(3)有影响,不能接受

23、贵企业未来一年能接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是:(1)

(1)2%以下(4)5% ~ 8%(含5%)

(2)2% ~ 3%(含2%)(5)8%及以上

(3)3% ~ 5%(含3%)

24、为规避或管理汇率风险,贵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不定项选择,但最多选三项):(1)(2)

(1)提高技术含量附加值,创立自主品牌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生产成本

(3)增加原材料或半成品进口

(4)转移生产基地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地区

资源外向型 篇6

试析影响黄石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市场因素

我国的工业化因其历史的悠久性,地理的.差异性和人口素质与资源的多样性而更具多重性、复杂性和独特性.黄石作为一个内陆城市,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其工业化历程虽不具多样性,但具代表性,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现有经济环境条件的约束下,探寻新的发展方向,实现工业化途径对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作 者:刘品 方齐云  作者单位:刘品(湖北黄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湖北,黄石,435002)

方齐云(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NGSHI POLYTECHNIC COLLEGE 年,卷(期): 19(1) 分类号:F71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   制约因素   特征   对策  

外向型检字法初探 篇7

关键词:学习词典,检字法,编码

引言:外向型检字法应有的特点

近年来,汉语国际传播发展很快,极大地带动了相关科研,对外汉语学习字词典的研究和出版当然也在其中。在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研究上,学界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词条的筛选、词义的解释、例句的选配等方面(文献从略),检字法的研究基本不在关注范围之内。而据夏立新(2009)、章宜华(2010)的调查显示,留学生几乎不使用当今市场上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检字方法的瓶颈也是其中之一。有鉴于此,本文探讨外向型检字法应有的特点,并尝试提出一种外向型检字法——给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用的检字法。

跟内向型检字法相比,外向型检字法应该具备的突出特点是易学性。对于初中级汉语学习者,系统的汉字知识、熟练的汉字能力以及复杂的检字规则都是几乎过不去的坎儿。有研究者呼吁要重视不易学但好用的检字法(涂建国,1990;叶静,2010),这是对内而言,面向汉语二语学习者,如果过不了“易学”这一关,“好用”就根本谈不上。所以,一个好的外向型检字法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1.不要求系统的汉字知识;

2.尽可能简单的检字规则;

3.与汉字的书写习惯一致;

4.良好的统计效果。

前两点是着眼于学习者的特点,第三点既是保证外向型检字法不跟汉字的书写规则相冲突,也是为了引导学习者汉字能力的发展,第四点是检字法应有的统计品质。理论上,能够同时满足这四点要求的设计出路并不多:

首先,必须选择计数的方法,因为只有这类方法才能避免系统的汉字知识和复杂的检字规则。

其次,为了跟汉字的书写习惯及书写规则保持一致,只能计数笔画,而不应拆散笔画,计数笔形(金大成,1980;翁木全、洪光辉,1988;刘连庚,1988)。

再进一步考虑,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计数的麻烦,计数的对象就只能是个别容易计数的笔画,而不是笔画总体。

而计数个别容易计数的笔画这一思路行不行得通,还要看能不能满足“良好的统计效果”——这只能从编码实践上求得验证。

一检字范围的确定和检字元素的选取

(一)检字范围的确定

检字范围是设计和评价检索方法的重要依据,目标字总量大,重码率就高,为了降低重码率,必然要增加码位、码元以及其他规则,这样势必会抬高检字法的门槛。确定合理的检字范围是对使用人群的关注,也是外向型检字法研究的起点和要务。

如果说内向型的工具书收字通常在10000左右,相应的检字法应满足这个目标的话,外向型学习词典通常的收字量则下降至3000以下(刘川平,2005;刘镰力,2000;鲁健骥、吕文华,2007;秦旭平、程国富,2005;徐玉敏,2005;郑述谱,2007)。1992年出版的《对外汉语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2905字,2011年发布的《汉语国际教育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国家标准)》(以下简称“等级划分”)3000字,跟“等级划分”词汇量相当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高频词语表”则仅有2463字。基于这些数据,下文的研究将以“等级划分”的3000字为操作对象。

(二)检字元素的选取

为了全面观察笔画的分类能力和价值,我们依据31个笔画种的界定(张静贤,1987:499;苏培成,2001:69;邵敬敏,2007:79),对“等级划分”所收的3000字进行了笔画拆分。统计发现,31个笔画中具备较好分类能力的笔画并不多,具体见表1。

说明:上表中的*是通配符,意指横、竖等笔画,例如“0*字”即0横字、0竖字等,下同。根据数据,零横字258个,1横字604个,2横字761个,依此类推。下同。

表1的数据表明,尽管有的检字元素可以把汉字分成多达10类,但事实上高位的类载字量非常少,就检字的需要来看是无效的类,所以这些类可以并且能做归并处理。为了满足“直观性”(史有为,1993)和统计效果的需要,归类既要尽可能少、尽可能向小数字靠拢,又要以尽可能平均分类为目标。按照这样的考虑,可将数据整理为表2所示。

从分类能力来看,“横”的分类太不平均,0“横”字非常少,3“横”及以上的字又非常多,既不方便计数,也没有好的统计效果,“捺、提”则只能把3000字分成极度不平均的两类,计数虽方便,但没有好的统计效果。由此看来,“横、捺、提”的分类能力决定了它们的出局。

“横折”可以把全部3000字几乎平均分成两类,“竖、点、撇”则都可以把3000字分成相对平均的四类,“横折、竖、点、叉”的分类效果决定了可以暂时将它们提取出来作为备用的检字笔画。

由于理想的笔画不多,我们尝试寻找其他合用的字形特征,结果发现,“叉”(即笔画相交叉的汉字特征,例如汉字“相、交、叉”各有一个叉)极容易辨认,而且分类数据出色,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检字元素。“叉”的数据见表3。

二横折方案的初步确定

上文的讨论初步选出“横折、竖、点、撇、叉”共五个检字元素。接下来需要讨论的是检字方案的确定——取几个元素、以什么样的顺序来检字。这需要考虑检字元素的分类效果、元素自身的易辨认程度以及最后组成方案的整体效果等因素。

(一)检字元素的顺序

“横折”跟其他四个元素相比较为特殊,尽管只能把3000字分成两类,但却非常平均,而且根本不需要计数,只按照“有、无”分类即可,且分类错误率会非常低,所以可以首先确定“横折”入选。基于“横折”的特点,并考虑到方案的整齐性,可以确定“横折”为第一检字元素。

第一节的数据显示,“叉”的分类能力是各元素之最,可以把3000字分成相对平均的四类,而且在0、1上数据占优。相比较而言,“叉”是最不需要任何汉字意识的一个检字元素,在对留学生的多次实验中也发现,“叉”的识别错误率极低。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将“叉”放在“横折”之后,为四分类检字元素之首。

“点”的数据跟“叉”不相上下,在分类的平均性上稍弱,而在0、1两类上集中了更多的汉字。相比“竖”和“撇”,“点”更独立,更不容易受到复合笔画的影响,识别错误率也更低,因此我们将“点”置于“叉”之后、“竖、撇”之前。

“竖”和“撇”的数据比较接近,表面上看,“竖”的数据在0组上占优,而0、1合计,0、1、2合计,都是“撇”更占优势,这显示“撇”在整体上比“竖”更倾向于把汉字向低端容易计数的组别分配。另外,“撇”较少受到复合笔画的影响,包含有“撇”的复合笔画只有“フ”等7个,而包含有“竖”的复合笔画则高达17个,例如“、、、、”等,有些“竖”的确定甚至对汉语母语者来说也是容易犯的错误,例如“世、甘、席”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撇”优先于“竖”。

这样,上述备选检字元素的优先顺序确定为:横折→叉→点→撇→竖。

(二)检字元素的数量

毋庸置疑,检字方案使用的检字元素越多,分类效果就越好,但确定一个检字方案到底使用几个检字元素,不能仅仅看分类效果,还要考虑使用者的感受,特别是对“外向型”使用者而言,在分类效果允许的情况下,方案的确定更应该以简为上,这样才能产生综合意义上的最佳检字效果。

对“横折→叉”“横折→叉→点”“横折→叉→点→撇”“横折→叉→点→撇→竖”四种方案进行3000字编码验证,发现前三种都没有空码,而至“横折→叉→点→撇→竖”则产生了56个空码,空码率10.9%。空码意味着规则的冗余,意味着位居第五的“竖”不是一个时时必需的检字元素。在没有空码的方案中,“横折→叉→点→撇”分类效果最好。由此,我们初步确定“横折→叉→点→撇”为基础方案(以下简称“横折方案”),而该方案是不是真的具备“基础”资质,还要进一步观察它的分类能力。

横折方案的检字规则非常简单,用户只需要判断目标字中有无“横折”,并计数“叉、点、撇”3次以下的出现次数即可。笔形描述及编码规则见表4。

三横折方案的统计效果

就编码的数量来看,横折方案可产生128个码号,跟理论上可以产生115码的笔画起笔法(23画×5种起笔方式)的效果相当,而远比不上201部的分类效果。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演,实际效果如何,还需要编码实践的进一步验证。下面以3000等级字为范围对横折方案进行验证,并且在同样的范围内跟部首检字法、笔画起笔检字法的分类效果进行对比。

跟部首法和笔画起笔法相比,横折方案有以下几点不同:

第一,横折方案30字以下的重码水平上集中了53.1%的字,50字以下的重码水平上集中了90%的字,至70字的重码水平已经出现了所有的字。相比较而言,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分类效果。

第二,横折方案不仅高重码率的码数和字数少,10字以下的低重码上出现的字数在三种检字法中也是最少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部分码号上的载字量极少,另外一些码号上就必然重码严重。

第三,横折方案的数据以平均值(每码23.44字)为中心呈正态分布,这也是部首法和笔画起笔法都不具备的统计特征。图1是这几种方法的分类折线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它们的不同。

总之,作为一种门槛极低的检字法,横折方案的统计特点和优势通过上面的数据得到了确认,与此同时,它的基础资质也得到了确认。

四横折方案的实践验证

(一)实验用字的获取

实验用字的获取程序是先把3000字按笔画分类和归并,明确不同笔画的字所占比例,按比例抽取。为了保证实验字的随机性,按音序抽取每个笔画组的第一个字(载字较多的笔画组取前两字),字形主体重复的(例如“吧”跟“巴”)按音序顺延取字,共抽取20字。通过以上控制操作,实验用字确定如下:

(二)实验对象的确定

我们的实验对象为每一个教学班,由于教学班由多国学生组成,为了排除讲解语言的干扰,本次实验选取有两年汉语学习经历的本三上一个班共30人。对照组选取了国内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30人。确定这样的实验,是基于下面的假设。

(三)假设

本检字法宣称的是外向型,简单应该是它的特质,在能够充分听懂讲解语言的前提下,汉语汉字能力的差别不应影响本检字法的使用效果。所以,本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外国留学生跟国内研究生的用时和错误率没有显著差别。

(四)实验程序

先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编码规则讲解和练习,然后将20个实验字按音序用四号宋体字印在20×10cm2的白纸上,发给被试,要求他们用“横折、叉、点、撇”编码,统一时间开始测试,每个被试的用时单独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计分,计分规则为:总分100分,每错1字减5分。

(五)实验结果

60名被试对目标词的反应时与错误率结果见表7。

说明:括号内数字为标准差

对反应时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0.125>0.05,差异不显著,说明汉语汉字能力水平与检字所用时间无关。

对错误率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0.854>0.05,差异亦不显著,说明汉语汉字能力水平与检字的错误率无关。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外国留学生与国内研究生不论是对本检字法的反应时上,还是错误率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证明我们的假设成立,即本检字法不因汉语汉字水平的差异而产生使用效果的差异。

需要补充的是:尽管培训时间仅有15分钟,有些被试已经达到90以上甚至100的高分,这些被试的用时通常也更短,多在300秒以内,平均每字不到15秒,用时最少和正确率最高的被试都产生自留学生群体。

五结论

“汉字是一幅画”,这种认识表现出了一般国外汉语初学者对汉字的观感,也传递了他们汉字知识、汉字能力的贫乏。不管这幅“画”怎样不可捉摸,学习者都必须面对它的全部细节,而检字则大可不必,以简驭繁是检字法应有的品质。

横折方案是针对汉语初学者的检字法,其特点总结如下:第一,它仅涉及“横折、叉、点、撇”这四个以几何图形的眼光即可分辨的检字元素,门槛极低。第二,它的第一码位只有0、1两个码元,后面的三个码位也都只有0、1、2、3四个码元,计数容易。第三,因为组成方案的检字元素是依据分类能力选取的佼佼者,整个方案的统计效果良好。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观察横折方案的统计效果时需要对比部首法、笔画起笔法,但这不是对部首法和笔画起笔法的否定——它们的着眼点不同,要求不同,产生的连带效应也不一样,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简言之,部首法和笔画起笔法更着眼于长远,对使用者的汉字知识提出要求,也将促进使用者掌握更多汉字知识,进而对提高使用者汉字能力产生更加积极的潜在影响,而横折方案更多着眼于为学习者提供检字方便,却不能借此拓展学习者的笔画意识、笔顺意识、部件意识,以及其他一些汉字构形学上的知识。

附录:20个实验用字的“横折、叉、点、撇”编码

八0001 巴1000 艾0301 安0221 阿1000 坝1111 岸0101 昂1001 哀1012 柏1112

走出去图书选题的外向型思维 篇8

推进出版物走出去,需要外向型思维

目前,我国图书出版总量居于全世界第一,但大并不等于强,全国的人均图书拥有量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印刷、复制产品的人均消费量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基于此,原新闻出版总署在2010年明确提出了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目标,并通过持续推动改革发展,凝聚全行业力量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同时,国家也高度重视图书产品向国际市场的输出与推广,以使海外读者更多地通过中国图书了解中国,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图书产品向国际市场的输出与推广,以使海外读者更多地通过中国图书了解中国,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除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资助图书出版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还连续数年以书展补贴、书展主宾国活动以及项目资助等方式支持走出去。

图书走出去,目的当然是实现出版内容的对外传播,实现“向世界说明中国”的目的,让世界不同地域的读者通过中国的出版物了解中国、深入认识中国,进而理解中国的发展模式、人文精神、风俗民情、百姓生活等等。出版社不能简单地把走出去理解为将中文图书翻译成外文再输送到海外,或将外文版权经版权贸易方式输出给外国出版机构就完成任务,而是要注重有针对性地用外语打造国外读者有兴趣、读得懂的读物,或与国外出版机构合作策划出版适合当地市场的图书。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走出去日益呈现多样化、立体化的丰富内涵,图书出口、版权输出、合作出版、网络出版、数字出版产品、印刷外贸加工以及设立海外出版公司或书店、海外收购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寻求创新。

深入了解读者需求,让外向型有明确的方向

研究图书在海外特定市场的需求,首先要考虑选题适应度、语种和不同地区民众的阅读习惯等,再根据当地读者对中国关心的程度与关注的角度,用他们所熟悉的语言、文风表达出来。以图书来说,在不同国家,读者所习惯的开本尺寸、字体、装帧形式、表述方式等细节都有很多微妙差别。例如,国内出版社在介绍中国文化的图书中常采用英汉对照文版,认为这样对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或学习外语的中国人各有其益,也有利于出口到海外。但若完全不懂中文的外国人拿到这样的书,会觉得中文部分对他毫无用处,就算书的价钱已很便宜,但他还是会因为花钱买了不需要的部分而遗憾,他显然更愿意购买纯粹本土文字的图书版本。值得一提的是,这类读者恰恰是外向型图书最需要拓展的目标人群,我们的外文图书要经得起他们的检验才更容易进入阅读状态,不能以“中式”外语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这对我们翻译水平的本土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外向型图书不仅是要用正宗外文来表达,更要有外国人喜闻乐见的中国内容,因此根据海外市场的实际需求策划适当的选题,并使内容适应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取向是关键的问题。知道海外读者需要什么,再进行内容、功能、表现形式、推广渠道等相应的规划,图书产品才能在走出去之后走得更远、更深入,真正成为外国人认识中国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依靠市场竞争大浪淘沙般筛选并凸显优秀产品的同时,还是有一部分外向型图书项目需要由专人进行专项打造,才能更明确地有的放矢,实现出版性能的最大化。同样,图书资源、海外渠道拓展、国际版权贸易经验、版权人才等都需要专业化培养,才能更贴切地符合走出去的需求,推动更多针对性的图书产品走向世界。

毋庸讳言,尽管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探索与实践已经持续了60多年,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图书的对外传播项目给谁看、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读者针对性不够强。而费尽周折策划、编撰、制作完成并发送到海外的图书,从程序上看是完成了走出去的过程,但有不少陷入没人买、没人看的窘境,困在华人书店乏人问津,或存放在出版社海外公司仓库里进不了市场主渠道,花费不菲却效益不显,不能不说是对外传播的乏力与无奈,也是今后的外向型图书应该尽力避免的困局。 (作者单位系中国画报出版社)

上一篇:电大毕业个人鉴定下一篇:秋到身边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