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体育教案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二年级体育教案(推荐10篇)

人教版二年级体育教案 篇1

教授者:苏长华

【教学思路】

《看雪》是一篇充满了台湾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的文章。本人将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学习。本教案是第一课时,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学习课本知识不是学生的全部的知识来源,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会如何学习。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游戏识字法的运用,目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枯燥的生字课并能在生活中利用游戏识字法,学到更多的字。【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会认字,会写10个会写字;

2、运用游戏识字的方法学习;

3、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具】:PPT课件、卡片、信封。【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导入语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古体字)“”让学生猜字——“雪”。引导学生以雪字展开小讨论:大家在电视上看过雪吗?(学生:看过)那么,请大家一起跟着苏老师一起跟着课文一起去北京看雪吧。(2)北京雪景欣赏——图片展示北京几大重要景点雪景。

二、生字教学

(1)卡片识字——快速学习“我会认”部分的10个生字:省、店、橱、指、接、讲、铺、毯、银、仗

(2)游戏“猜字谜”巩固会认字:省、毯、店。引导学生平时也可以将其它字写成字谜,与小朋友一起玩猜字谜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更多的生字。

(3)游戏“小小邮差来送信”识字——重点学习“我会写”部分的10个生字。

a、课前准备:

教师先准备好信封、生字卡片、拼音卡片。把生字卡片放在信封里,不封口,备用。用小卡片写上相关生字的拼音和学生易混淆的拼音,作为门牌号,备用。教师实际操作3-4个生字,预留7-6个生字给学生实际操作。

b、实际操作:

(1)分发“门牌”——拼音卡片;(2)教师先扮“邮差”分发“信件”。例:生字“讲”

教师边分发“信件”边念词:“小小邮差来送信,谁家门牌有个讲(jiǎng)?”拿到拼音“门牌号”的同学就要站起来说:“讲讲讲,讲在这里!”教师走近学生,微笑地说:“请你轻轻打开信,看看是不是你家的信?”学生打开后,教师顺势说:“是不是你家的信?请你读出来,给大家听听,你会不会读错?”学生读。等其读毕,教师板书至黑板,补充强调细枝末节:部首、除去部首几画、整个字几画、读音、组词。

教师只需操作3-4个生字,剩余的交给学生。(3)学生扮演“邮差”分发“信件”。

注意:学生扮演“邮差”时,教师必须辅助其念口诀,并注意控制未拿到信的学生越位看“信”时的纪律。(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必会越位看个究竟。)

三、巩固知识

出示10个会写字,让学生写一写。

注意:利用奖品激励法,激励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生字。写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品。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十个关于雪的成语;

3、回家搜索中国的地图,并找一下:台湾省在哪里; 4.抄写会写字:字

3、音

人教版二年级体育教案 篇2

1援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9个生字, 书写4个生字。

2援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 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援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 了解这些成语的大意, 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 学习生字, 书写生字。

2. 了解成语大意并积累背诵。

【教学难点】

了解字义, 了解成语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初次见面, 吴老师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吧。

生:好!

(师播放PPT, 讲《坐井观天》的故事。)

二、学习生字“窥、障、泰”

师:小朋友, 你们说, 青蛙弄错了吗?

生:弄错了。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青蛙待在井里, 它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

师:是啊, 就像鸟儿说的那样, 天还———

生:大得很哪!

师: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吗?

生:坐井观天。

师:“坐井观天”是个成语, 像这样的成语,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 请看——— (课件出示:管中窥豹bào)

师:谁来读?

(师指名读, 全班齐读。)

师:“豹”是“豹子”的“豹”, (出示豹子的照片) 见过豹子吗?

生:见过。

师:在哪儿见过?

生:在动物园里见过。

生:我在电视里见过。

师:豹子是一种凶猛的食肉动物, 古人就是根据豹子的样子造出了“豹”字。 (出示甲骨文) 哪里比较像?

生:豹子张着大嘴, 身体上有一圈一圈的纹, 还有爪子和尾巴。

师:对, 古人就是用这样一幅简单的图画来表示“豹”。后来, 简化为, 人们又在它的右边加上一个表声的部件, 使这个字变成了形声字, 现在楷书写成“豹”。记住这个字了吗?

生:记住了。

师:一起读一读这个成语。

生:管中窥豹。

师:“窥”是“看”的意思, 请你根据字形猜一猜, “窥”是怎样看呢?

生:“窥”就是往小里看。

师:不是“往小里看”, 是看到的面比较小而已。“窥”字的部首是———

生:穴宝盖。

师:“穴”表示什么?

生:就是与“洞”有关系。

生:就是“孔隙”的意思。

师:对, “窥”就是从小孔中偷偷地看。那“管中窥豹”能看到什么呢?别急, 老师这里有一根管子 (师拿出一细管) , 哪个小朋友窥一窥, 看看能窥到什么。 (课件出示一张完整豹图, 指名学生管中窥豹。)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豹子的尾巴。

生:我看到了豹子身体的斑纹。

生:我看到了豹子的头。

师:你们看, 这些同学管中窥豹都只看到了豹子身体的一部分, 却看不到豹子的全部。管中窥豹就是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 看到的不全面。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个成语吧!

生:管中窥豹。

师:再来读读这两个成语——— (出示:一叶障zhàng目不见泰tài山)

(生读)

师:“障”是“障碍”的“障”, “路障”的“障”, “屏障”的“障”。请猜猜看, “障”是什么意思呢?

生:“障”应该是“挡住”的意思。

师:是的。我们以前学过左耳旁, 还记得左耳旁表示什么吗?

生:左耳旁表示山。

师:像山一样隆起的地方能隔开、阻挡, 所以“障”有阻挡、遮蔽的意思。你们看, “一叶障目” (用一片叶子演示“一叶障目”) 会怎样?

生: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生:就连泰山也看不见了。

师:是的。泰山, 是我国的一座名山, 有谁去过吗?说说看。

生:泰山特别高, 我们下来的时候都看见云了。

师:泰山高耸入云, 气势壮美。但如果一叶障目, 就是高大的泰山———

生:也看不见了。

师:是的。那你又怎样记住“泰”字呢?

生:我们学校是“景泰小学”, 就有这个“泰”字。

师:你看, 原来同学们天天和“泰”字见面呢!

生:老师, 我把“春”字下面的“日”换成下面那部分 (指‘氺’) , 就是“泰”了。

师:“下面那部分”是什么字?

生:好像是“水”。

师:就是“水”。你们看, 古时候“水”字是这样写的 (板书:) , 共有几笔呀?

生:五笔。

师:是的, 后来单独成字, 我们把“水”字左边两笔写成横撇, 变成了一笔, 右边变成了撇、捺。有人把刚才这位同学记忆“泰”字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小儿歌, 我们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儿歌)

生:春日去, 雨水来。民安康, 国安泰。

师:这首儿歌不但帮我们记住“泰”的字形, 还告诉我们“泰”有安定、安稳的意思。“景泰小学”多么吉祥的名字呀!再来读一读这几个成语吧。

(生读)

师:去掉拼音还会读吗?

(生再读)

师:把这些生字放到句子中, 还认识吗?

(师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 自由读, 指名读。)

从竹管中看豹子, 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斑纹;坐在井里只能看到一小块天空;一片小小的树叶障蔽眼睛, 就连高大的泰山也看不见了。

师:读得真好!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句子就是那几个成语的意思。

师:是的。同学们,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 语言简洁, 但意义深刻。今天要学习的“识字4”就是由成语组成的。刚刚我们学习的几个成语, 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让我们借助拼音, 把课文读一读, 认识更多的成语吧。

三、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

师:请大家借助拼音, 自己读一读课文, 遇到不好读的字可以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书)

师:能读吗?让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课文)

师:文中还有几个生字, 请同学们读读下面的成语, 读准字音。

(师课件出示下面的成语, 指名学生读, 其他学生跟读。)

师: (去掉拼音) 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

生:会读。

师: (把课件中的成语打乱排列顺序) 把这几个成语调换位置还会读吗?

生:会。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这些成语读起来朗朗上口, 放在一起还很押韵, 像一首诗一样。让我们把这些成语放到全文中再读一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听你们朗读这些成语, 就像听你们读诗一样。

四、学习生字“寸、益、彰”

师:谁来读一读这四个成语? (课件出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指名读。)

师:这位小朋友读得真好听!同学们, “尺”和“寸”都是测量长度的单位。你们看, 这是一尺 (实物) , 这是一寸 (示意) 。古人是这样写“寸”字的 (板书甲骨文) , 这是一只手, 在医生诊脉的地方做个标记, 表示手腕到脉搏的距离就是一寸。快伸出你的小手看一看, 从腕线到诊脉的地方这么长的距离就是……

生: (边做边说) 一寸。

师:对, 你看古人多聪明啊, 用这样简单的图画就表示出了“寸”的意思。“尺”和“寸”虽然都是测量长度的单位, 但如果测量稍长一些的东西, 你觉得用哪一个更方便?

生:用尺。

师:测量长一些的东西, 尺子就有它的长处。但是测量短一些的东西, 比如这个铅笔盒 (不够一尺) , 尺子的长处还发挥得出来吗?那寸就显出自己的优势了。尺有长处, 也有短处;寸有短处, 也有长处。这就是———

生: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师:这里的“所短”就是“短处”的意思, “所长”就是“长处”的意思。 (课件出示选读课文《骆驼和羊》中的插图)

师:这两幅图你们熟悉吗?

生:熟悉, 是选读课文里的。

师:真好!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生:骆驼和羊。

师:对!谁来讲讲这个故事?

生:骆驼长得很高大, 能吃到树枝上的绿叶, 小羊却吃不到。但是小羊可以吃到穿过小门洞的园子里的嫩草, 骆驼却吃不到。

师:讲得真好!这说明, 高有———

生:高有高的好处, 矮有矮的好处。

师:这就是“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的意思。那你们说, 有什么办法, 让骆驼和羊都能吃到树上的嫩叶和园子里的嫩草呢?

生:骆驼可以把羊托上去, 羊就可以吃到树上的绿叶了。

生:骆驼可以把树上的绿叶弄下来给羊吃。

生:羊也可以把园子里的嫩草弄一些给骆驼吃。

师:如果他们两个互相帮助, 不是像课文里讲的那样去吵架的话, 他们就可以既吃到树上的绿叶, 又吃到园子里的嫩草了。看来, 用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就可以……

生:就可以使自己的短处变得不那么短了。

师:就可以使他们各自的长处发挥得更加明显了。请看 (指着“相得益彰”) , 这里的“益”就是“更加”, “彰”就是“彰显”“明显”的意思。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四个成语吧。

(生读)

师:快说说, 你们准备怎么记忆“益”和“彰”这两个生字呢?

生:我想记“彰”。“彰”是形声字, 左边是“章鱼”的“章”, 右边是三撇, 表形。

师:没错, 但你知道“彡”表示什么吗?

生:表示明显。

师:没错, 在这里它表示“光”, 光很明显, 容易被人看到, 所以“彰”有明显的意思。

生:我想记“益”。“益”的上面是“高兴”的“兴”去掉一个点, 下面是皿字底。

师:说得很清楚。但老师告诉你, 上面的字跟“高兴”的“兴”可没有关系。上面是什么呢?上面是, 不过, 是横过来的 (板书) , 你看古时候“益”就是这样写的 (板书) , 下面是一个装东西的器皿, 后来变成皿字底。你们看, 器皿里面装着什么东西?

生:水。

师:对, 水多得都溢了出来, 这就是“益”。现在“益”字没有这个意思了, 现在是什么意思呢?

生:是“更加”的意思。

师:对。我们就这样记住了这几个字。再来读一读吧。

(生再读)

五、学习生字“徒、功、渠”

师:学得不错, 奖励你们看一个动画片。 (课件播放动画片《拔苗助长》)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

生:拔苗助长。

师:“拔苗助长”也是一个成语。看了这个故事, 你想对拔禾苗的人说些什么?

生:你不要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 不能帮它长。

师:是啊, 大自然自有它的规律。

生:禾苗慢慢地就能长大了, 不能太着急了。

生:不能急于求成。

师:急于求成, 只能是———

生:一事无成。

生:我想对他说, 做什么事都没有捷径。

师:对, 时机成熟了, 自然就会成功。

生:这个人想让禾苗快点成长, 但他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 结果是白忙了一场。

……

师:是的。刚才你们对那个人说的这些话, 其实都可以用这几个成语来概括。 (课件出示“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请同学们读一读。

(生读)

师:“徒”就是“白白地”的意思。“徒劳无功”就是白白地劳动而没有功劳的意思。那“瓜熟蒂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我知道, 就是瓜只要成熟了, 自己就会落下来。

师:连接瓜和藤蔓的那一部分叫瓜蒂 (课件演示) 。瓜熟了, 如果人们不去摘它, 它自己也会从瓜蒂上落下来 (课件演示) , 这就叫———

生:瓜熟蒂落。

师:对, 就像刚才那位小朋友说的, 事情都有它自然的规律, 条件成熟了, 自然就会成功。“水到渠成”的“渠”字是什么意思, 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老师给你们看一张照片, 这是“京密引水渠” (课件出示) , 我们北京人喝的水都是通过这条水渠从密云水库引到京城里来的。你说, “渠”跟什么有关系呀?

生:“渠”跟水有关系。

师:所以, “渠”字中哪一部分是表形的?

生:三点水。

师:对, 这个字念“q俨”, 也是形声字。你们用什么办法记住“徒、功、渠”这几个字呢?

生:“徒劳”是白白地劳动, 如果不动脚就不能劳动, 所以“徒”右边是个“走”。

师:这位小朋友说“徒”跟“走”有关系。吴老师告诉你, 这个字还真跟“走”有关系, 但跟“徒”右边的“走”没有关系。请看 (出示古文字 ) , 古人这样写“徒”字, 左上表示路, 左下是脚, 右边是“土”, 这个字是形声字, 表示不乘车不骑马, 徒步在路上行走。你说, 哪一部分表示读音呢?

生:“土”表示读音。

师:对, 后来这个字左上部分变成“彳”, 左下的“脚”跑到右边“土”的下面去了, 就写成现在“徒”这个样子。你再说说, 哪部分表示读音?

生:“土”表音。

师:对, 其他部分合起来表义, “徒”跟“走”有关系。“徒步行走”就是用脚走。还有什么办法记住其他字吗?

生:我用“工”加“力”就记住了“功”。

师:“功”是生字, 还要书写, 看老师写一个。 (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 边写边讲解书写要领。) 请大家写一个。

(生练写)

师:“寸”也是要书写的生字 (边范写边讲解) , 请大家也写一个。

(生练写)

师:另外两个要书写的生字是以前学过的熟字, 请同学们读一读。

(生读)

师: (边书写边讲要领) “取”字第一笔横写过竖中线, 两竖一短一长, 中间的两个小横靠左不靠右, 最后一笔是提。右边最后一笔是捺。“补”字起笔的“点”靠近竖中线, 特别要注意衣字旁的一撇一点是两笔, 右边的“竖”要写直。看清楚了吗?请大家写一写。写字时注意头正、背直、足安。

(生练写)

六、复习巩固, 积累背诵

师:字写得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抢树叶”的游戏吧。 (游戏:看树叶上的字, 读出成语。)

师:九个生字都认识了, 让我们再一次把它们放到课文中读一读。这一次, 请你们边读边想一想, 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读全文)

师:读得真好!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我发现第一组成语, 后面的一个与前面一个的意思相近。

师:嗯, 她发现这一组成语意思相近。

生:这一课的成语都是4个字的。

师:对, 这一课的12个成语都是4个字的, 但成语可不光是4个字的, 还有……

生:5个字、6个字、8个字, 还有12个字的呢!

师:是的, 下节课我们可以交流交流。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第一组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

师:是围绕哪个意思来写的呢?

生:取长补短。

师:很好的发现, 其实每一组都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

生:我发现每一组成语之间都空一行。

师:那课文中的成语一共有几组呢?

生:三组。

师:为什么要把这些成语分成三组呢?老师留这个作业, 下一节课我们再来交流好吗?

生:老师, 我还发现, 一些成语都有故事。

人教版二年级体育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在编制、记忆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逐步培养观察、推理、分析的能力。

3.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经历5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

孩子们,每天上课之前我们都进行口算练习,看到你们表现得那么出色,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谁敢和老师进行一下PK。

2.师生比赛

口算:

3+3+3+3+3= 9+9+9+9= 7+7+7+7+7= 8+8+8=

6+6+6+6+6= 6+7+8= 7+8+9=

师:老师完胜呢!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吗?那是因为老师有一个秘密武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师:没错,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3.出示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

师:老师去商场购物,看到这些福娃很不错,老师想买一些。如果我买2盒,会有几个福娃?能用算式表示吗?

师:5?也就是表示2个5。(出示点子图)那么5?就等于10。

师:买3盒呢?会有几个福娃?4盒?5盒?10盒呢?算式怎样表示?

二、探究建模

1.观察后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算式都是和谁有关?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补充课题)

2.编制口诀

师:既然我们要学习的是口诀,那什么是口诀呢?看来很多同学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对!口诀就是让我们便于记忆,能很快帮助我们算出乘法得数的口令。熟记口诀,我们就不用每次算乘法时还用加法或看点子图来计算了。有谁知道关于5的乘法口诀的吗?

师:真厉害!你刚才第一句说的什么?

你知道“一五得五”说的是这里的哪个算式吗?(板书:一五得五)

这里的“一”和“五”指的是?“得五”的意思是?

师:在编制口诀时,通常我们会把两个乘数中较小的数放在口诀前面。那5?=10和2?=10,编制口诀的话,前两个字是?3?和5?呢?(师板书:二五、三五)

师:如果让你们来编制剩下的口诀,你觉得自己能编制出来吗?

哦!信心满满,那我们赶紧来试试吧。翻开课本52页,请补充完整例1。

3.记口诀

师:大家自读5的乘法口诀,你们发现了一些规律了吗?

师:同学们的发现还真不少,口诀的特点基本都说到了,可以看出同学们这节课都学得很认真,但老师还得强调一点:当积是整十时,直呼出几十,积是十几或几十几的,要按数的读法读出来。

师:现在同桌之间比一比,谁能先记住5的乘法口诀。同位互记口诀,展示评价。

4.师生对口诀

师:都背得挺熟练的,那接下来我们进行对口诀,现在我们分成男生和女生两组来比赛,我说口诀的前半句,你们来说积,看哪一组反应最快,声音最响亮。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这么辛苦地记这些口诀,那口诀有什么用啊?

师:好,那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会不会用5的乘法口诀来计算乘法算式。

1.P53第5题。

2.P53第2题。

3.P52第2题。

四、回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1.背5的乘法口诀给爸爸妈妈听。

2.和家长对口诀。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1?=5 一五得五 5?=5

2?=10 二五一十 5?=10

3?=15 三五十五 5?=15

4?=20 四五二十 5?=20

5?=25 五五二十五

北京(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的:通过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美丽,读出对北京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执教:联兴罗秋兰

北京

一、导入:

1、现在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朗读一块儿去逛逛北京城。(师范读)

二、指导:

1、同学们,刚才我们神游了一趟北京后,使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你能把有关它的这一段话读一读,把也介绍给大家吗?

3、谁来说说,刚才她介绍的怎样?好在哪里?

4、你评的真不错,你愿意也来读读这一段吗?

(师从中指导句中应注意的朗读技巧:如读得重些、注意停顿)

5、好,现在就请我们全班同学都来当个小小导游,把()介绍给老师们,一定得让老师们陶醉啊!(齐读)

6、啊,北京的()可真美啊!不过其它地方也很美,比如天安门。谁来把天安门美美地介绍给大家?(请生读)

7、她介绍得怎样?谁还能介绍得比她更好?她介绍的好在哪里?

8、来,让我们像她一样把天安门美美地读读

9、还有哪个地方美?请同学们想想要怎样读才能使游客们觉得这里美?大家先自己读一读(学生自读)

10、来,让我们一起介绍一下()吧?(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11、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游客们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段一及段五)

12、这是怎样的心声?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

13、让我们一起读出游客们的心声吧(齐读)

三、总结:

1、同学们刚才在介绍北京城时,有的词语读得重些,有的句子注意了停顿,有的地方读得大声些,有的地方读得小声些。通过声音的变化,把课文读得很美,让我都陶醉了。现在让我们跟随着音乐再美美地把北京介绍给全世界。(配乐朗诵)

雷雨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篇5

1、通过看图、学文、知道雷雨前、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不同景象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通过情境模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知道雷雨前、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呈现板书,回忆梳理

师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雷雨》一课,知道课文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色,并且重点感受了雷雨中的景象。

2、全班表演,激趣导入

(1)激趣: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表演雷雨时的景象吗?

(2)全班在教师引领下表演

(首先,生把小手放在桌子上敲打表演打雷,师说“打雷喽。”生把纸拿起来抖动表演下雨,师说“下雨喽。”接着,两组敲桌,两组抖纸,表演雷雨交加,师说“大风来了”,生一边抖动一边吹纸。)

三、研读课文,多元感悟

1、感受雷雨前景象

(1)生自由朗读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雷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

(2)交流,预设:

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①想象说话:是啊,为什么蝉都不叫了呢?蝉儿们,你们怎么了?(闷)

②比较句子

A、出示: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B、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C、想象,这样闷热的天气中,你会有什么感觉,还有别的动物呢?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用上“一……也……”练习说话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①情境模拟,学生表演“树枝乱摆”

②体会“风大”

③用朗读展现“风大”

④一阵大风吹来,还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呢?

想象说话:

A、出示:忽然,一阵大风吹来,。

B、同桌交流

C、指名说

⑤想象说话:蜘蛛是怎么逃的?

⑥情境理解为什么不用“逃”“跳”等,而用“垂”?

⑦指导书写:垂逃

⑧同桌讨论:它为什么要急急忙忙地逃走啊?

⑨指导朗读,读出蜘蛛的害怕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①课件演示雷声越来越响

②范读--指名读--齐读

③比较句子

A、出示:

闪电亮,雷声响,雨下大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了。

B、用“越……越……”练习说

④齐读

(3)有感情地齐读第1-3自然段。

2、感受雷雨后景象

(1)出示雷雨后的图

(2)生谈感受

(3)指导朗读:雨停了,一切都这么美,那么我们应该带着什么心情来朗读描写雷雨后的第7、8自然段呢?

(4)指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5)句式练习

①出示: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 。

雨停了, 也 。

了, 也 。

②指名说,评议

③完成作业本28页第四题

(6)知识拓展

①多媒体出示几组美丽的彩虹,学生欣赏.

②了解彩虹形成的原因

四、总结谈话,拓展阅读

1、教师小结

2、拓展阅读《夏天》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啊!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板书设计:

前越、、、、越、、、、、

15、雷雨中渐渐地,渐渐地

后、、、、、也、、、、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识字6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⑴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⑵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学过程:

一、课前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对子王国学习学习,好吗?那里有一只小小鸟,它现在遇到一些问题不会解决,你能帮它吗?

2、你们真棒!这节我们也学习有与这些关的内容。

板书:识字六

二、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两遍。

三、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个别读,集体跟读。

3、集体齐读一次。

4、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单个生字读(点哪个读哪个)。

5、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记忆生字?

6、小结。

6、游戏(走迷宫)

四、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让学生再读课文。(1)小组内读,并及时纠正读错的地方。(2)指名朗读,重点检测是否读准字音了。(3)学生齐读课文。

五、写字指导。

1、读得真好!接下来我们看看那些字最难写。

2、引导学生自己观察生字,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和老师。

3、重点指导“永、丑、贫、暖”这四个生字。

4、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写字。

5、学生描红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教学重、难点:感情朗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与课文 1、读字词卡。2、复习背诵课文。

二、读文感悟

1、小声读文第一段说说自己的发现。

2、读文思考那些行为是丑的,那些行为是美的? 3、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4、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5、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读中感悟“雪中送碳”的意思。6、用同样的方法感悟课文第二段。

三、词语积累

读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试试自己记住几个。我还会说许多词。

四、鼓励学生背诵课文

五、拓展延伸:你还知道那些反意词?讲给大家听。

六、作业:

板书设计 : 识字6

美──丑 贫──富 爱──恨 冷──暖

真诚──虚假 饥寒──温饱奉献

教学后记:

人教版二年级体育教案 篇7

1.识记“蝉”“铺”“刷”等字。读准“丁冬,丁冬”“知了,知了”“刷刷,刷刷”“呼呼,呼呼”等拟声词。借助逗号读出节奏。

2.通过句子比较、师生合作读等方式,初步理解诗中将词语“悄悄地”进行前置的作用。感悟诗歌的语言美。

3.通过想象和仿写,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分钟)

1.有趣问答:四季妈妈有四个孩子,你知道是哪四个孩子吗?(生答,师板书:春夏秋冬)

2.师:四季是怎样来到小朋友中间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诗,名字叫——(师板书课题,生读题)

3.师:听,四季的脚步近了,看看它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请拿起书本,第一遍把字音读准确,把小诗读通顺,第二遍边读边画出诗歌里描写的景物。

二、初读识字,读出词语中的停顿(5分钟)

1.师:小朋友们,读完这首诗请你们告诉老师,诗里出现了哪些景物。(随机出示第一组词:溪水、金蝉、落叶、北风。请学生读词,并了解“金蝉”)

出示资料卡:我叫金蝉,人们常常叫我“蝉”。夏天,我在树上不停地知了知了地鸣叫,所以人们又叫我“知了”。

2.师:谁来学着小金蝉叫一叫?(出示词卡:。生读)

真好听,好的歌唱家还能把标点符号用停顿和节奏唱出来呢。谁来试试?(出示词卡:。生读)

师(评价):一个逗号就好像一个空拍,清脆有节奏。

3. 师:金蝉唱得可真热闹啊!瞧,溪水、落叶和北风也放声唱了起来。这一次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朗读,我读上面的词语,你读下面的词语,我们一起来唱四季的歌。(出示完整的词组)

师:要是能带上感情读就更棒了,我们再请4位同学试试。

4.师:这些词组又回到了诗歌里。这首小诗一共有4段,请4人小组每个人读一段,1个人读的时候,其他同学在朗读表上打星做好评价。

三、精读课文,初步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15分钟)

1.师:孩子们,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听!她的脚步——(出示词卡:。开火车读)

2.师:瞧,这里有土字旁的“地”,说明这个“地”后面要跟哪位朋友?(动词)用上词语“悄悄地”举个例子说一说。(生说)

3.师:哇,词语宝宝的朋友真多呀,它高兴地跳回句子里找了两个新朋友,同学们,你们觉得哪句话更合适?请4人小组讨论,每组的1号读第一段的第一句话,其余同学在方框里各选一句进行朗读,并讨论你更喜欢哪一句,说说理由。

教师评价:

A. 你真会观察!为了和第一句话的最后一个词接上,词语“悄悄地”往前走到了第二句话的开头。请你读读。

B. 是呀,这三句话的意思相同,将词语“悄悄地”往前放,把春姑娘到来时的样子写得更生动了。

C. 让我们把这样的理解送到句子里读读吧。(师生接读)

4.师:假如你是溪水,在美丽的春天,你还会唱什么歌?

5.师:谁还会唱起歌告诉大家春天来了?

四、拓展想象,展示儿童诗

1.师:同学们,你知道夏天的夜里还有哪些小动物在歌唱吗?(生答:青蛙呱呱,蚊子嗡嗡)

2.师:秋天快要落下的树叶和花朵会唱什么呢?

3.师:北风和雪精灵们会怎样庆祝冬天的到来呢?

4.师:孩子们,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季节,学着课文的样子把它写在学习单上,并在下面给你的小诗配上美丽的图画进行解说吧。(上台展示)

5.择优录取“春”“夏”“秋”“冬”小诗各一段,组成新的诗篇,进行班级朗诵。

【教学评析】

本设计中,岑老师写了三条“教学目标”,我缕分出以下五个目标:(1)识记字词,读准拟声词;(2)读出诗的节奏;(3)理解“悄悄地”的前置作用;(4)感受诗歌的语言美;(5)展开想象,进行仿写。这五个目标,初看起来,似乎是顺理成章的,有保底的任务(识字、读准字音),也有初步的训练(读出节奏、感受美、仿写),目标的表述是清晰的,但细细一想,我有三个小疑问:(1)理解“悄悄地”的前置作用是否符合学段要求?我翻看了“2011年版课标”,没有看到有关二年级学生要对词语的词性及作用(教者在后面的设计中有语法知识点的教学)进行理解的要求。(2)这些目标的预设,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已知”?比如“丁冬、知了”的读音、学生对诗歌的诵读能力等,二年级的学生是怎样的一个水平,我们是否了解了?(3)二年级的语文教学目标是什么?尤其是这篇选读课文,我们到底要“教”学生什么?哪些目标是学生“目前达不到的”,而经过共同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呢?这些都需要我们好好地、细细地思考。

教学过程的设计有三个原则:首先,从学生实际的认知规律出发,在教学中学生是如何思考、如何学习的,作为教师,应当关注这些方面,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实施原先的教学设计。其次,从教学内容出发,深入地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点”,以利于学生的发展。最后,要结合教师自身的能力来设计教学。一双鞋子适合与否,只有自己的脚知道。所以,教无定法,在设计教学时,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岑老师的设计以设问切入,应该说二年级的学生是知道一年四季这个知识的。入题后,岑老师的设计分三个部分:初读识字、精读理解、拓展仿写。从中,我猜想,她是把重点定在精读和仿写上,而难点是理解破折号的作用。阅读这份设计,我们可以看出岑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下了苦功的,她关注到了语言表达的形式——副词前置和破折号的运用。那么,岑老师是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呢?初读为了学习停顿,精读指向理解语法知识和句式表达练习。从第三部分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岑老师以“悄悄地”为抓手,通过训练短语的搭配来理解“‘悄悄地’后面跟动词”这个语法知识,然后再采用句式对比的方法来突破“副词前置和破折号的作用”这个难点,最后进行仿句练习。这个环节初看起来,感觉是挺好的。但细究之后发现,“精读”,有“精”无“读”,感觉是在肢解文本,而不能从文本语境中理解和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童诗是富有审美趣味的,试想,缺少朗诵的童诗,如何感受其中的音韵美、情趣美、形象美呢?这里我还是建议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来品词赏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发现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一定会有学生发现这些特点的,此时教师适当地小结便可进入下一环节“展开想象,表达练习”。

另外,例句“她悄悄地笑着走来——”值得商榷,“悄悄地”在这个句子里是修饰“笑”而不是“走”,与原文有异。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8

一、我会填

1.日月潭在()附近的()上。

2.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太阳,叫();南边像()月亮,叫()。

3.日月潭(),吸引了()。

二、写词语

隐隐约约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蒙蒙细雨 风光秀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点点灯光 湖水碧绿 太阳高照 许许多多 中外游客 山清水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一、比一比,组词语

岛()纱()绕()建()迷()

鸟()沙()烧()迈()迹()

二、小导游。看谁能被评为最佳“小导游”

亲爱的各位游客,小朋友:你们好!我们现在来到了祖国的宝岛──台湾。请大家边看地图边听我的介绍:

祖国的宝岛──台湾。

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岛,它像一片叶子盖在祖国大陆的东南海面上。这就是我国第一大岛──台湾。

晴天,站在大陆海边,可以清楚地看到台湾岛上的云雾。台湾有 “米的世界”、“东方糖库”、“水果之乡”等美名。它的山岭上,林木茂密,四季长青;地下有几十种矿。台湾四周还有丰富的海产品和海底矿藏。它真是祖国的宝岛。

勤劳勇敢的台湾人民是我们同心相连的骨肉同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的日子一定会来到。

1.台湾岛是我国的()大岛。

2.台湾有许多的()。

3.台湾人民是我们的()。

4.台湾是我国()一部分。

5.祖国一定会()。

6.短文共有______自然段。【参考答案】

一、1.台中 高山

2.圆圆的 日潭 弯弯的 月潭 3.风光秀丽 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二、略

【思维拓展】

一、比一比

岛(岛屿)纱(面纱)绕(环绕)建(建设)迷(迷人)

鸟(候鸟)沙(沙漠)烧(烧烤)迈(迈步)迹(奇迹)

二、1.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

2.台湾有许多的(美名)。

3.台湾人民是我们的(同心相连的骨肉同胞)。

4.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祖国一定会(统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下册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数万以内的数。

3、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计数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大的数是大量存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数——万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旧知识引入新课,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规则。)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计数器

这个数表示的是多少?说一说你的想法。(出示计数器:拨数9999)。

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再添上1个珠子是多少?

教师总结: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个珠子就是一万。

2、数一数

(1)出示问题: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学生讨论并汇报。

3、认识“一万”

课件出示:出示正方体图。出示10个正方体,指名回答,一个正方体是多少?(一千)。 十个呢?

小组数一数,并汇报: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

总结:10个一千是一万。(师板书)

(设计意图:对学生刚学习的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巩固,既引导了学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又让学生得到10个一千是一万的结论。)

4、课件出示问题:你能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吗?大家一起数一数。

还可以怎么数?学生讨论并汇报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里数一数,看谁数的又对又快。学生小组内数数,师巡视了解情况。

5、课件出示问题: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大数?

学生讨论并汇报。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从计数器上拨数,从“八千九百”到“一万”

2、第23页练一练第二、三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设计意图:最后的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

练一练第四题

板书设计:

数一数(二)

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个就是一万

10个一千是一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下册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认计数器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千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2、理解千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正方体

教学准备:

安排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课件)

师:我们身边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请把你找到的大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的大数。生自由发言。

二、认一认

1、师拨数,学生认。例如:120、345、756、892、990、995、等等。

2、指名到前面拨,下面学生认。

3、同桌之间一人拨数,一人认读。

4、请几组同学到台前展示。

三、探索新知

1、(出示计数器9)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数怎么读,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是10。师:也就是我们学过的10个一是10,或1个十是10(板书)。

师拨99,这个数是多少?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100。师: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说出100怎么表示吗。

生:100个一是100,也可以是10个十是100(板书)

师指名展示。(学生边讲解边展示)再添一个珠子个位就满十了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的9加进位的一又满十了,再向百位进一。所以是100。

师:999这个数怎么读,再添一个数是多少?同桌或小组同学之间拨一拨,说一说。

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拨的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今天我们认识了“千”请同学们看一下计数器,千位数是一个四位数,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板书)相邻数位之间的关系是十进制。

(二)出示课件大正方体图

1、你能估一估这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吗?

2、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讨论数的方法。(如果学具不够,可以借助附页二中的图片摆一摆)

3、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小正方体。

总结方法:一个一个地数,数10个是1条。一条一条地数,数10条是一片,一片有100个。一片一片地数,数10片有10个100,10个100加起来是1000。也就是说10个百是一千。(板书)

四、数一数

(一)同桌互相数一数,从887数到1000。方法不限。

师:如果一百一百地数,下一数是什么?生:987。(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计数器)

(二)游戏开火车数数

1、师说一个数,一个一个地数每个同学数一个。一直数到一千。

2、从750开始,5个5个地数,数到一千。

3、从500开始,10个10个地数,数到一千。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千,并且有了初步的认识,请同学们回去以后在生活中找一找一千可以表示哪些物体?多大是一千?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一)

10个 一是十

10个 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1 0 0 0

千 百 十 个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下册3

教学目的:

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

3、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数位顺序表: 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吗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二、新课

引入:今天我们继续来拨一拨、数一数生活中的大数。

㈠教学拨数

第(1)题,教师板书“二千九百三十二”

① 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学,拨好的同学请举手。

② 学生举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拨的,为什么是这样拨?然后提问学生怎样读这个数。

③ 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三十二。整百整百的数数到九百 接着整千的数数到二千

④说一说2392中有几个千,几个百 几个十 几个一

⑤要求学生先4人一组一起数,一起拨。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⑹ 教师让学生打开书本第24页自学拨数,(九千零四十)(一千零一)自习后,教师请学生到教坛前当小老师指导大家拨。

㈡。教学读数、写数

学生试着读拨出的数。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

1、第一类:不带0的数。

(1)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出示在计数器上。

(2)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3)每人写一个不带0的数,请同桌读一读。然后抽几桌汇报。

2、第二类:中间带0的数

(1)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读中间带0的数的方法;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出示只有中间带0的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读。

3、第三类:只有末尾带0的数

(1)派代表说说这类数的读法,老师归纳。

(2)出示你所写的数,让其他学生读。

4、第四类: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

(1)读一读、说说方法,老师小结。

(2)出示一个代表所写的数,看谁读得快,学生自己读后,抽生读。

(三)你拨我写

⑴拨出书上 看一看上的数 并试着写一写

⑵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1)每位是几就写几。

(2)哪个位上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补足

(四)总结读、写数的方法。

三、强化训练

1.书24页认一认 拨一拨 简单介绍算盘

2.书26页 第3题

(1)指导学生观察图,让学生发现这里有100块糖一袋,有10块糖一袋。

(2)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

(3)说说自己是怎样算出来的。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课堂检测

975、( )、995、1005、( )、1025

997、( )、( )、1000、1001、( )

3800、( )、4000、4100、( )、( )

板书设计:

读数时

(1)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并跟上计数单位。

(2)中间有一个或两个、三个零,只读一个零

(3)不管末尾有几个零都不读

写数时

(1)每位是几就写几。

(2)哪个位上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补足。

和复习(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篇10

(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读法和所表示的意义.

(二)对2~6的乘法口诀进行整理,找出规律,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掌握用乘法口诀求积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乘法的含义,乘法口诀的整理与熟记.

难点:填写乘法口诀和乘法算式中的未知项.

教具和学具

教具:1~6的乘法口诀卡片,4,6,12的数字卡片.

学具:1~6的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乘法的含义、算式的读法、各部分名称及表示的意思

教师谈话:前一段我们学习了乘法初步认识和2~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整理和复习课.(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1.出示图32

(1)谁能看图口头编一道应用题.

(2)怎样列式?(教师板书:3×4=12(面))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说出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口答下面各题

(1)3个4是多少?怎样列式.

(2)被乘数是6,乘数是4,积是多少?怎样列式: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乘法口诀的整理

1.整理

提问:谁能告诉大家我们一共学习了多少句乘法口诀?(同学们可能回答不上来,或者回答不一)

同学们手里都有一套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数一数,有多少句?(21句)

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条有理,为了便于记住这些口诀,我们把这些口诀按一定的顺序,给它们排列一下,制作一个1~6的乘法口诀表.请同学们两人一组讨论一下这21句乘法口诀怎样排列好.

(学生先自己动手尝试排列,然后统一排列方法.)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乘法口诀时,1的乘法口诀有几句,(1句)请你找出来.(教师把它贴在黑板的第一横行).2的乘法口诀有几句,(2句)是哪两句,请你找出来.(教师把它们贴在黑板的第二横行)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3句)是哪三句,应该排在什么地方?(教师把它们贴在黑板的第三横列)4的乘法口诀呢?5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呢?请同学们继续排下去.完成1~6的乘法口诀表.如下表.

2.找规律

横着读:就是刚才我们制作乘法口诀的过程,第一横行,1的乘法口诀;第二横行,2的乘法口诀;……第六横行,6的乘法口诀.

竖着读:先读第一竖行,你们发现了什么?(口诀的前半部分都有“一”)

这些口诀都可以计算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例如“一三得三”,(可以计算3×1=3,1×3=3)由此可见,1的乘法口诀不只是一句,可以是六句.

再读第二竖行,你们发现了什么?那么2的乘法口诀你认为有几句呢?(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是5句,最后统一为6句)

再读第三、四、五、六竖行,你们是不是发现了同样的规律?那么3,4,5,6乘法口诀你认为各有几句呢?

由此可见,乘法口诀不仅可以横着读,竖着读,还可以拐弯读,拐弯读以后,每种乘法口诀都各有6句,计算乘法时就可以方便多了.

由学生拐弯读一遍.

斜着读: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你们发现这些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同学们都知道,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那么这些乘法口诀呢?为什么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

教师拿出数字卡片“4”,提问学生:哪几句口诀的得数是4(二二得四,一四得四).哪些乘法算式的得数是“4”(4×1=4,1×4=4,2×2=4).

教师拿出数字卡片“6”,哪些乘法口诀的得数是6(二三得六,一六得六).哪些乘法算式的得数是6(6×1=6,1×6=6,3×2=6,2×3=6).

教师拿出数字卡片“12”,哪些乘法口诀的得数是12(三四十二,二六十二).哪些乘法算式的得数是12(2×6=12,6×2=12,3×4=12,4×3=12).

(三)利用乘法口诀计算

我们找到了这么多乘法口诀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熟记口诀,利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1.指名卡片口算

3×6 2×6 5×5 4×4 5×3 3×3 2×3 5×6

3×1 4×5 5×2 4×3 6×4 3×4 4×1 3×2

4×2 1×6 6×6 4×6 6×5 3×5 2×2 5×4

全体学生笔答课本第43页第2题.

2.填空

(1)把乘法口诀填完全

四( )二十四 ( )五二十五

( )六十二 三( )十五

五( )三十 ( )六十八

(2)把乘法算式填完全

几和3相乘得12?

(4)×3=12想:三(四)十二,括号内填4.

5和几相乘得20?

5×(4)=20想:(四)五二十,括号内填4.

练习:( )×6=24 ( )×6=36

4×( )=16 3×( )=18

(四)思考性练习

1.3×( )=( )×( )

(括号内填上不同的数)

启发学生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填法.

3×(4)=(6)×(2)

3×(2)=(6)×(1)

2.( )×( )=( )+( )

(括号里填上相同的数)

可以这样填:

(2)×(2)=(2)+(2)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是一节单元复习课,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先通过看图口头编题,复习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的读法、各部分名称及所表示的意义,并做了适当的练习.

第二部分对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整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出示已整理好的乘法口诀表,而是先让学生利用乘法口诀卡片,进行尝试性整理,然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根据学习乘法口诀的顺序,把乘法口诀按照1,2,3,4,5,6分类整理,每一类摆成一横排,形成乘法口诀表.这样安排,不仅使学生清楚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同时,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对乘法口诀表找规律时,横着看,学生通过乘法表制作过程,很容易找到规律.重点放在竖着看,通过找第一竖行的规律,学生发现“1”的乘法口诀,不仅是1句,到现在为止是6句,其他2,3,4,5,6的乘法口诀也有同样规律.所以乘法口诀不仅可以横着背,竖着背,而且可以拐弯背.使“小九九”起到了“大九九”的作用.

上一篇: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班主任的发言下一篇:原来,梦想并不遥远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