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2025-03-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20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精选7篇)

120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篇1

QG/SBC AB 120-2010/B签发人:王石磊

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1目的和范围

1.1为了加强公司的交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和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订本规定。

1.2各单位应当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各单位的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为交通安全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

1.3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下属的各分(子)公司、直管项目部及职能部门。2管理职责

2.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2.1.1负责建立和健全公司交通安全的管理体系;

2.1.2负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公司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依据有关管理规定,定期对各单位进行交通安全考核。

2.1.3负责公司交通安全的综合管理工作:建立管理台帐、交通事故、违法行为的管理工作;

2.1.4负责制定公司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和管理目标,并进行阶段性分析、总结;对公司交通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落实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措施。

2.1.5负责组织对全体员工进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每年一次组织全体驾驶人日常交通安全学习,开展“5.25”交通安全宣传日和其它交通安全专题宣传教育活动;

2.1.6负责定期召开交通安全工作例会;

2.1.7负责公司机动车辆保险及事故理赔的管理工作。

2.2企业发展管理部

负责每季度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提供公司所有机动车辆的情况(包括新购置、租赁、报废、停驶等)。

2.3各分(子)公司及其他车辆单位

2.3.1负责建立交通安全管理网络和管理体系;

2.3.2负责建立和完善交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3.3具备10台机动车辆以上(含10台车)的单位要有专人负责,必须配备专职交通安全员,不满10台的必须配备兼职交通安全员。

2.3.4负责建立交通安全管理台帐,主要包括:交通事故及交通违法行为记录台帐、驾驶人台帐、机动车辆台帐、员工及驾驶人教育培训台帐等;

2.3.5负责组织实施对单位员工、外协人员的交通安全学习,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定期组织驾驶人交通安全学习培训;

2.3.6负责定期开展机动车辆的安全检查;

2.3.7负责配合公安交通部门做好对本单位发生的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并切实做好交通事故“四不放过”工作。

2.3.8负责对本单位的交通事故及违法行为进行考核。

2.4直管项目部

2.4.1配备兼职交通安全员,负责对项目部的交通安全管理;

2.4.2建立项目部驾驶人的台帐和机动车台帐;

2.4.3组织实施对项目部员工、外协人员的交通安全学习,组织驾驶人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培训;

2.4.4负责对所有使用的机动车车辆进行定期保养、检查;

2.4.5负责对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考核,并做好“四不放过”工作。3管理范围

3.1机动车管理范围:公司所有的机动车(包括租赁的机动车及员工的自备车);

3.2驾驶人管理范围:公司所有持机动车驾驶证的在职员工及劳务驾驶员。

3.3行人和非机动车管理范围:公司所有员工及外协队伍员工。

4管理内容

4.1驾驶人和机动车辆的归口管理

公司应对所有驾驶人和机动车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各分(子)公司对本单位的所有驾驶人和机动车辆进行管理;汽车服务公司、直管项目部、各职能部门的驾驶人和机动车辆实行自主管理。

4.2驾驶人管理

4.2.1公司驾驶人的管理

凡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的公司员工必须主动向本单位的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登记相关信息。并接受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教育及其他管理。

4.2.2劳务驾驶人的管理

劳务驾驶人的招聘首先按照公司人力资源部和用工单位相关标准预录;对各单位预录的劳务驾驶员由各单位组织交通法规和驾驶技能、例保操作的考核,凡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准单独驾车,补考不及格者,不得聘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监督;各单位必须把所有劳务驾驶员的清册报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及所属交警支队备案。

4.2.3驾驶人的义务

4.2.3.1凡取得驾驶证的员工应当及时向本单位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报告登记,提供驾驶证的相关信息,接受单位管理。

4.2.3.2驾驶人必须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种交通安全学习和交通安全活动。

4.2.3.3驾驶人发生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应按规定主动向交通管理部门上报,并接受处罚。

4.2.3.4驾驶人应按相关规定按时提交身体健康证明,并按时换证,确保驾驶证的有效性。

4.3机动车辆的管理

4.3.1机动车辆检验

4.3.1.l凡属正常使用年限内或延缓报废的机动车辆按国家相关标准按时进行审验,机动车审验率必须达到100%。

4.3.1.2凡在外省市施工的车辆如不能按时返沪进行年检的,应在有效期前两个月向上海市车管所提出申请,要求委托当地的车管部门办理代验手续。

4.3.2凡新购置(包括宝钢号牌的车辆)、报废、转籍、过户的车辆,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并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登记备案。

4.3.3各单位必须对机动车进行保养,合理安排保养间隔,根据车型以及保养公里数规定,做到不漏保、不脱保、不超保;做好每天的车辆例保工作,搞好出车前、行

驶中、收车后的“三查”工作,并做好记录工作。

4.3.4各单位对机动车辆实行定点停放制度,在不执行任务时按指定地点停放,不得善自乱停乱放。

4.3.5各单位对行驶长途的机动车制订相关制度,在出行前必须经各单位经理或主管经理审批或项目经理审批。必须选派技术熟练、遵章守法的驾驶员担任驾驶任务,不得搭乘其他与工作无关人员。

4.3.6各单位对租赁和出租的机动车辆必须签定交通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4.3.7各车辆单位对所有机动车辆实行强制保险,由公司按有关管理规定实行集中统一保险(员工自备车自愿)。

4.3.8行车调度

4.3.8.1车辆调度员要认真编制车辆运输计划,掌握货物的流向、流量、季节变化和现场装卸情况,解决发生的问题和发布运输命令,确保运输任务的完成。

4.3.8.2各单位的车辆调度员,要熟悉业务,掌握车况、路况和气候情况,在下发任务单的同时,要进行安全交底,特别是长途运输。

4.3.8.3各单位应建立车辆行驶记录:车辆的去向、时间、驾驶员姓名等。

4.3.8.4机动车运输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4.3.9宝钢进厂机动车通行证办理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对各车辆单位提供的《宝钢厂区机动车通行证申领表》中机动车辆进行审核、确认盖章,再由各单位到宝钢相关部门办理手续;各车辆单位为租用的或外协队伍的机动车辆办理宝钢进厂证时,必须提供租用合同和交通安全协议书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确认盖章。

4.4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管理

4.4.1驾驶人发生交通违法行为实行报告制度

公司所有机动车驾驶员发生交通违法行为被处罚后均应向各单位的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各单位接到驾驶员违法行为的报告后,应登入台帐,并在当月把本单位的驾驶员违法情况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4.4.2交通事故统计范围

凡公司管理的机动车在道路和非道路,造成人员、牲畜伤亡或车辆财物损失的或公司员工(施工现场除外)与其他机动车辆发生的事故都列入交通事故统计范围。

4.4.3统计事故的伤情、物损标准、事故的分类,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

4.4.4事故现场处理规定:凡发生交通事故无人员受伤的必须按《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当事人自撤、自行协商处理暂行办法》执行;如有人员受伤应立即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同时报告公安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并向保险公司报告备案。

4.4.5事故处理权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条款实施。

4.4.6各单位发生一般交通事故,各车辆单位要在24小时内将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车号、驾驶员姓名及事故的情况用电话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发生重大事故应在8小时内电话报、12小时内书面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4.4.7各单位必须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对发生交通事故要认真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召开分析会,应通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参加(一般交通事故的分析会由二级单位召开)。

4.4.8事故结案后,事故单位应根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意见和本单位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写出详细的事故报告,对重大事故的处理意见,各单位应先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审核,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报主管经理审批。

4.4.9对忽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导致交通安全事故多发;或者发生主责以上交通死亡事故的;或者发生其它影响较大事故的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对其进行通报,并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5考核

5.1事故考核范围:机动车辆或行人、非机动车在道路或非道路发生的有责交通事故(人伤和物损)。

5.2每死亡一人,机动车驾驶人负事故全责的,罚单位2万元,罚单位第一责任人1000元;机动车驾驶人负事故主责的,罚车辆单位1.5万元,罚车辆单位第一责任人700元;机动车驾驶人负事故半责的,罚车辆单位1万元,罚车辆单位第一责任人500元;机动车驾驶人负事故次责的,罚车辆单位0.5万元,罚车辆单位第一责任人300元。

5.3每重伤(医疗费用2万元以上)一人,机动车驾驶人负事故全责的,罚车辆单位1万元,罚车辆单位第一责任人500元;机动车驾驶人负事故主责的,罚车辆单位0.5万元,罚车辆单位第一责任人300元。

5.4一起事故物损3万以上(一起事故总损失),机动车驾驶人负事故全责的,罚车辆单位0.5万元,罚车辆单位第一责任人500元;机动车驾驶人负事故主责的,罚车

辆单位0.3万元,罚车辆单位第一责任人300元。

5.5一起事故造成多种后果的可以对单位合并处罚;一起事故造成多人死亡或多人重伤的,累计处罚。

5.6对发生特大交通事故的,加重处罚。

5.7对无法认定责任或不定责任的交通事故,按理赔比例计责处罚

5.8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发生有责交通死亡事故按上述规定的50%处罚

5.9每发生一起一般交通事故(超出考核指标的),机动车驾驶人负全责,罚车辆单位1000元,机动车驾驶人负主责,罚车辆单位700元。

5.10对造成交通事故的驾驶人按责承担事故损失的2%-10%处罚,最高不超过5000元。

5.11驾驶人发生交通违法行为,凡超出考核指标小于等于5%,处罚车辆单位1000元,凡超出考核指标大于5%,小于等于10%,处罚车辆单位5000元;超出考核指标大于10%,处罚车辆10000元。

5.12对有下列违法行为的驾驶人各单位应进行的处罚:

a)酒后驾驶;b)违反交通信号指示;c)无证驾驶;d)逆向行驶

e)违反车速规定;f)违章变道;g)不按规定停车;h)车辆超载等。

5.13凡被上级部门处罚的事故单位必须接受公司的处罚。

6其它

本规定如与上级公安部门有关文件相抵触,以上级规定为准。

附加说明:

本规定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规定于2010年1月27日发布,自2010年1月27日起实施。自实施之日起原《交通安全管理规定》QG/SBC AB 120-2004/A)同时废止。

主题词: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120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篇2

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 男76例, 女44例, 年龄16~72岁, 患者主要症状为头痛、流脓涕伴嗅觉障碍等。住院天数5~13 d, 平均7 d。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30例, 慢性鼻窦炎患者65例, 鼻息肉患者25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鼻息肉及慢性鼻窦炎的患者患病时间长, 症状时轻时重, 合并感冒时症状更重, 不少患者曾采用各种治疗方法, 效果不明显, 个别鼻息肉患者多次手术仍然复发, 患者治疗信心受挫, 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 耐心地与患者交流, 详细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并让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介绍自己的体会, 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一定了解后, 将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2], 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 皮肤准备

手术前l天教会患者正确使用漱口液含漱, 剪鼻毛时动作轻柔, 勿误伤鼻腔黏膜。

2.1.3 术前常规准备

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术前检查, 如鼻部CT、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检查。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尤其是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 如血压异常应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再行手术, 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术前晚患者要有充足的睡眠, 必要时口服舒乐安定2 mg。

2.1.4 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3]

对于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评估,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避免差错及医疗纠纷的出现。有的患者或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差, 对疾病又没有正确的认识, 期望值过高, 对医护人员不够信任, 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 不服从护理人员的安排;有的护理人员操作技术有待提高;这些都是不安全因素。我们针对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有预见性的、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护理人员加强监管力度, 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理论学习, 强化“三基三严”训练, 人人过关, 以过硬的本领为患者实行全方位护理, 以保证患者享受高质量的、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

本组120例均采用局部麻醉, 术毕回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血压的动态改变, 对判断鼻腔有无出血是一项重要的提示。生命体征正常者一般采取半卧位, 此体位有利于分泌物的流出, 减少感染机会, 有利于减轻患者鼻塞症状;如有异常, 则采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待正常后改为半卧位。

2.2.2 鼻腔的护理[4]

术后的鼻腔填塞患者会感到呼吸不畅、鼻额部胀疼、眼溢泪、结膜轻度充血等, 属于术后正常反应。鼻额部冷敷, 减轻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减轻鼻部渗血, 又有止疼痛的效果。护士应告诉患者这些不适会在取出纱条后消失。还可以引导患者听一些轻音乐、看电视里感兴趣的节目来分散注意力, 减轻疼痛的程度。每日用1%麻黄素滴鼻液和1%复方薄荷石蜡油滴鼻液滴鼻, 2次/d, 以收缩鼻腔黏膜, 软化血痂, 有利于隔日的鼻腔清理, 加快伤口愈合。

2.2.3术后出血的观察

术后避免打喷嚏、咳嗽, 以免纱条脱出, 引起术区出血。不可避免时可采取张口呼吸, 舌尖顶上颚、下牙咬上唇等方法来缓解。密切观察鼻腔有无渗血、出血情况, 患者鼻咽腔有分泌物要嘱其吐出, 这样便于观察、估计出血量, 避免咽下引起恶心呕吐。当鼻孔有持续渗血, 或口吐鲜血或凝血块, 提示术腔出血, 马上通知医生, 进行术腔的止血。

2.2.4 术后饮食

术后当天进温凉流质饮食, 勿食硬性食物以免咀嚼牵拉刺激伤口诱发出血, 术后第2天可食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软食。

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1 脑脊液鼻漏

密切注意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鼻腔有无水样分泌物流出等, 若有应及时送检, 以鉴别是脑脊液还是鼻腔分泌物。如发生脑脊液鼻漏, 及时采取半卧位, 严禁堵鼻、擤鼻及用力咳嗽, 本组未发生此类并发症。

3.2 眶及眶内损伤

术后观察有无眼痛、视力减退和复视等症状, 观察患者眶周有无淤血、眼部有无水肿。本组未发生此类并发症。

3.3 鼻腔粘连

术后正确的填塞、及时换药、按要求定期复查可以预防粘连的发生, 本组有8例患者, 就是因个人因素未能按要求定期复查, 导致了鼻腔的粘连。在分离粘连部位后, 局部填塞可吸收明胶海绵, 涂抹红霉素眼膏, 每两天予以更换, 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患者痊愈。

4 出院指导及随访

4.1 用药及键康指导

出院后戒烟酒, 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预防感冒, 注意鼻腔卫生, 继续按医嘱使用滴鼻剂, 防止粘连, 正确滴鼻方法要教会患者, 使药物能充分进入鼻窦, 更好的发挥药效。

4.2 随访

手术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时期是术后3~10周[5], 此时为“黏膜转归竞争阶段”, 告诉患者回家后严格按医嘱使用滴鼻剂, 一定要按要求时间复查, 复查间隔期如有异常及时来院检查, 免得贻误病情。本组病例术后随访半年之久, 仅有2名患者鼻息肉复发, 总体来说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5 小结

本组120例手术的安全护理使我们体会到:手术只是完成了整个治疗过程的一部分, 而安全护理则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而且术腔护理和术后随访则一项是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 持之以恒。在采取上述手术期的安全护理方法后, 治疗效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庚, 李源.内窥镜鼻窦外科学.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4:85.

[2]黄茂华, 陈嫒, 肖利, 等.鼻窦炎内窥镜手术患者术前的健康教育.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4) :39-40.

[3]谢晓红.患者安全管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9, 6 (6) :544-545.

[4]阎莉, 药晋红, 朱丽.鼻内窥镜手术的规范化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4) :44-45.

120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篇3

【关键词】心电监护;紫杉醇/化疗 ;安全性 ;临床意义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xtension of ECG Monitoring Time to The Safety of Paclitaxel Chemotherapy (Report of 120 cases)

Liang Zong1 Chen Changnan2 Lin Yunxiao2 et al.

【Abstract】To explore whether more safety and necessity in the course of chemotherapy including paclitaxel in patients with extension of ECG monitoring time. Methods: ECG monitoring for 24 hours(conventional care was only 3 hours) during medication in 120 cases with chemotherapy including paclitaxel, three hours for a statistical interval, the incidence and clinical symptoms of arrhythmia, 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and hypotens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rrhythmia (bradycardia mainly), 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ST segment mainly), hypotension was decreased with time. In the first three hours, there were 26 cases with arrhythmia (21.67%), 12 cases with ST changes (10.00%), 28 cases with hypotension (23.33%), and individual patients with corresponding clinical symptoms. From the third hour to 24 hours, there were a total of 13 cases with arrhythmia (10.83%), 10 cases with ST changes (8.33%), and 20 cases with hypotension (16.67%). Conclusion: There were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ourse of chemotherapy including paclitaxel in patients with extension of ECG monitoring time, It could be found complications such as arrhythmia, ECG abnormality and hypotension within 24 hours in time, and reducing medical risks. 

【Key words】ECG;paclitaxel/chemotherapy;safety;clinical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R73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015(2011)02-0034-02

癌症患者在应用含紫杉醇药物化疗过程中,约30%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主要是心动过缓)及心电图异常(主要是ST改变)和30%的低血压发生率[1,2],其发生时间具有共同特点,多在紫杉醇滴注过程的3h内发生(注:每次紫杉醇滴注要求3个小时),所以目前临床上常规伴随紫杉醇滴注的3h作心电监护,滴注完药后即撤销心电监护[3]。但在实际的临床观察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之后的3~24内,仍会出现胸闷不适和盗汗乏力等低血压临床表现,极个别患者甚至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事件[4,5]。为此,是否有必要将心电监护时间延长至24h呢?本组就2008年3月~2009年3月共120例应用含紫杉醇方案化疗患者的心电监护情况,分析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20例中,男70例,女50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18岁,平均56岁,胃癌20例、肺癌38例、食管癌10例、乳腺癌22例、头颈癌10例、卵巢癌10例。均临床确诊并符合进入含紫杉醇方案化疗的患者,本组病例不包含化疗前已确诊心脏病或心肺功能不全患者。

1.2 方法:所有入组患者,从开始应用紫杉醇即行心电监护(包括血压、呼吸、心律、血氧饱和度和标等导联心电图等项目),每3h作为一统计时段(注:因为平常临床上只在用药头3h作监测),一直到24h结束,分段统计各阶段异常临床表现发生率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均以比率作比较。

2 结果 

120例观察患者中,心律失常(主要是心动过缓)发生率、心电图异常(主要是ST段改变)、低血压现象发生率在用药的24h内,均呈时间递减,前3h内心律失常26例(21.67%)、ST改变12例(10.00%)、出现低血压28例(23.33%),个别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满3h后至24h,心律失常共13例(10.83%)、ST改变10例(833%)、发生低血压20例(16.67%)。见表1所示。

3 讨论

3.1 紫杉醇(Taxol、Paclitaxel、简称简称PTX)是一种新的抗微管肿瘤化疗药物,为特异性对G2和M期细胞敏感周期特异性新药[1,2],目前广泛用作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头颈部癌和胃肠道癌的化疗方案组成药之一[4,5]。紫杉醇主要在肝脏代谢,随胆汁排泄,经肾脏排泄约1%~8%。临床上使用时,一般在稀释后静脉滴注3h完成。其不良反应除初期使用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可高达39%(多为轻度)、8~10天出现骨髓抑制、停药后的周围神经毒性和胃肠道反应外,其中心血管毒性是不能忽视: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和无症状的短时间心动过速(约29%)、ECG异常(主要是ST段压低改变)发生率约30%,有个别甚至会出现相对严重的心血管毒性事件(本组发生率≤6%),经对症治疗处理均能缓解。这说明心电监护在紫杉醇的使用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3.2 从临床上观察到,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时间波动,以用药的起初3h内多发,所以临床上一直作前3h的心电监护[3,6]。但从本组观察到的情况表明,3h后至24h内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这是后续需作心电监护的理由。另一方面,由于其发生率随时间而递减,至第8个3h(即满24h)已几乎无此方面并发症发生,故此,超过24h已无心电监护的必要。

3.3 紫杉醇滴注3h后仍有相关心血管毒性反应的临床表现,其详尽机理不在本组中深入探讨,考虑可能与化疗药物本身对心肌和心脏传导神经有毒性积累,在这些组织器官相对排泄较慢有关,此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

3.4 目前医学进步了许多,多数能开展肿瘤化疗的医院专科,基本配备了心电监护设备,这是能顺利开展工作和医疗安全的保证。加上延长心电监护对患者无任何创伤,目前的心电监护费用亦有降低,故有条件的医院可否把用紫杉醇的心电监护时间延长至24h,仅供同行专家参考。

参考文献

[1] 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五版).2009年2月.72~78;437~443

[2] 江滨、陈书长.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南[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259~268

[3] 王红云、王大华、张冬云.紫杉醇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学术版.2008年3卷10期116~116

[4] 谢宝芬、潘柏良.紫杉醇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8年17卷15期76~78

[5] 刘淑芳、张青山、金仲品.紫杉醇抗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乡村医药.2008年15卷8期49~50

120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篇4

施工招标评标报告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公路局: “省道S120线紫金段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施工招标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截止至报名结束时间2018年7月27日17:00,共有15家企业参加了投标报名。

本项目开标会于2018年8月16日9:30在河源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行。至2018年8月16日9:30(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止,有 5 家企业对本项目递交了投标文件(具体名单详见:投标文件递交登记表);有9家企业递交了投标放弃函(具体名单详见:递交投标放弃函单位一览表);有1家企业未递交投标放弃函且无递交投标文件(具体名单详见:未递交投标放弃函且无递交投标文件单位一览表)。2018年8月16日9:30,5 家递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代表参加了投标文件第一信封(商务及技术文件)的开标会。开标现场由投标人选出的投标人代表当场检查了投标文件密封情况。主持人当场公布了各投标人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投标保证金的递交情况及工期、安全目标和质量目标等。并如实记入《第一信封(商务及技术文件)开标记录表》中,并由各投标人代表、记录人、招标人代表、见证人代表、监督代表签名确认。

2018年8月16日12:00,4家递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代表参加了投标文件第二信封(投标报价)的开标会。本次评标办法采用双信封的合理低价法,开标现场由投标人选出的投标人代表当场检查了投标文件密封情况。主持人当场逐标段公布了各投标人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第一信封评审结果、现场摇取的下浮值、最高评标限价、评标基准价及通全体评标委员会成员签名:

有关部门的监督下,经对投标文件的评比,评标委员会一致推荐本项目施工招标中标候选人如下:

第1中标候选人:安徽昌达道路设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2中标候选人:赣州诚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第3中标候选人:赣州博达公路有限公司

开标、评标过程均在河源市交通运输局、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公路局、河源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派员监督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有关法规以及招标文件的规定进行。

120驾驶员管理制度 篇5

1、我院现有救护车辆必须统一管理,统一调用,驾驶人员须严格按排班顺序出车,严禁私自出车。驾驶员须服从院、科领导及120调度中心指挥,严禁私自出车和绕道办私事。

2、转运病人途中积极协助医护人员、担架工搬抬担架。

3、转运病人过程中,须根据病情及急救医师意见确定行驶速度及转运医院。

4、向急救医师提出转送中合理化建议时,须注意方式和场合,避免引起纠纷。

5、做到工作热情,态度端正,团结他人。长途接送病人后,发现油舱油料不足,必须加满油料。同时,接班人员接班前须认真检查车辆,做到油料充足,车载设备齐全,车况良好。

6、严禁上班期间饮酒,从事娱乐活动。

7、驾驶员离开车辆时,须锁好车门及保险锁,严防车内物品及车辆被盗。

8、严禁迟到、早退、旷工,擅离工作岗位。

9、救护车接送病人后,驾驶员必须做好救护车清洁,保证救护车除医疗仓外其他部分的清洁。、任何时候,驾驶员必须服从120指挥中心信息操作程序,保持信息随时畅通。对工作过程中的相关呼叫,须应立即应答。情况特殊确实不能应答的,事后一定要说明原因。

11、驾驶员接送病人时市内接送可由当班人员接送,长途一律由下夜休人员接送,除特殊情况外,严格按规定执行,不得出现无值班人员或没有协调衔接好工作。

12、驾驶员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将车辆外借或交给其他人驾驶。

13、驾驶员不得私收或乱收费用,一切费用按收费标准执行。

14、接送长途病人按医院相关规定给予补助,私自出车不给予补助,并且所有收入归医院,如发生意外费用由私自出车者自行承当。驾驶员检修车辆时所产生的费用,严禁弄虚作假,违者不给予报销,并自行承担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120”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篇6

一、“120”中的“1”―― 即为“一票否决”。

质量管理中现场事物检测的根本就是进行产品质量的把关,

而在把关中,对有严重缺陷的产品必须实施“一票否决”。这是质量人的权利,也是质量人的责任。

二、“120”中的“2”―― 即为“两种手段”。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既要对涉及产品质量的各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管理,又要对质量的主体产品本身实施检测控制。两种手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120”中的“0”―― 即为“零缺陷”。

120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篇7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9年1月一2010年6月收治的120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60,男41例,女19例;最小16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0.5岁。对照组60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男43例,女17例;最小18岁,最大84岁,平均年龄42.8岁。

1.2方法

1.2.1方法

干预组在常规督导管理的基础上采取网络通讯督导管理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督导管理方式管理。疗程结束后比较120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总体服药率、规则治疗率、2和3月末痰菌阴转率、满疗程转归情况。

1.2.2网络通讯督导管理方法

对每个被确诊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及家人,在患者取药时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教。在宣教的基础上,把干预组患者及家人的固定电话号码、手机号、QQ号、电子邮箱详细记录清楚,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打电话、发送短信、聊天、发电子邮件等形式经常与患者及患者家人联系沟通,讲解药物的服用方法及不良反应、正规治疗的重要性、不规则治疗的危害,解答治疗中的问题,了解有无漏服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并及时给予处理,提醒要按时服药及时复查,未按时取药复查的打电话催促。

1.2.3治疗方案

初治涂阳肺结核采用2HRZE/4H3R3方案,332月末痰涂片阳性,强化治疗延长1个月。对于症状重、胸片病灶广泛、有大片干酪坏死病灶、空洞形成、毁损肺的患者给予2HRZES/10HRZE,1次/d,如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停用,根据病情可延长疗程,直至病灶吸收或稳定再停药。

2结果

2.1总体服药情况

干预组的60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应服药8 400次(5例病情严重,每日服药,疗程1年),实际服药8 120次(1例因过敏性皮炎中断服药,2例因肝功能损害中断服药,2例因回家、出差有漏服药情况,1例因心脏病死亡),服药率为96.7%。对照组的60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应服药7 200次,实际服药6 120次,服药率为85.0%。干预组服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63.103,P<0.01)。

2.2规则治疗情况

干预组的60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规则治疗54例,不规则治疗6例,规则治疗率90.0%。对照组60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规则治疗45例,不规则治疗15例,规则治疗率75.0%。2组规则治疗率相比,干预组规则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675,P<0.05)。

2.3 2和3月末痰菌阴转情况

干预组的60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2月末阴转56例,阴转率93.3%;3月末阴转57例,阴转率95.0%。对照组60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2月末阴转48例,阴转率80.0%;3月末阴转50例,阴转率83.3%。2月末、3月末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阴转率分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值分别为4.615和4.227,均P<0.05)。

2.4满疗程转归情况

干预组的60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治愈58例,治愈率96.7%。对照组60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治愈43例,治愈率71.7%。2组相比,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70,P<0.01)。

3讨论

涂阳肺结核患者能否顺利完成全疗程的规则治疗,是治愈的关键。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由于诸多因素难以做到在医务人员的面视下服药,很多患者实际上是自服药。防治意识强、自制力好的患者能够完成正规治疗达到治愈。但有不少患者因为各种原因中断治疗,如有些患者认为结核病就像感冒一样吃几天药就好了;有些患者因为工作繁忙、出差旅游、服药后引起身体不适而停药;体检发现的患者因为没有症状,不相信自己有病,认为医生弄错了而自行停药等。因此督促患者全程正规服药显得尤为重要。但只靠常规督导访视难以做到。开展网络通讯督导工作,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与患者保持密切联系,通过打电话、发短息、聊天、发电子邮件的方式与患者交流沟通,把尽可能多的防治知识灌输给患者,提高患者的防治意识。开展网络通讯督导工作,密切了医患之间的关系,使患者觉得,大夫都这么关心重视自己的病,自己更应该好好治疗,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自觉完成全程治疗。通过交流沟通,详细掌握了患者的治疗情况,能够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按时复查,能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积极处理,避免因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伤害。开展网络通讯督导工作后,方便到村卫生室和社区服药的都能自觉去服药,不能去的也都能在家自觉按时服药,中断治疗率明显降低,规则治疗率明显提高。再者开展网络通讯督导工作,不增加经费投入,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索涂阳肺结核督导管理的新途径。方法 将120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督导管理的基础上采取网络通讯督导管理,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督导管理方式,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总体服药率、规则治疗率、2和3月末痰菌阴转率、满疗程转归情况。结果 干预组总体服药率为96.7%,对照组总体服药率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103,P<0.01)。干预组规则治疗率90.0%,对照组规则治疗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5,P<0.05)。干预组2月末痰菌阴转率93.3%,3月末阴转率95.0%。对照组2月末阴转率80.0%,3月末阴转率83.3%。2和3月末干预组与对照组的阴转率分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15和4.227,均P<0.05)。干预组治愈率96.7%,对照组治愈率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70,P<0.01)。结论 在常规督导的基础上开展网络通讯督导工作,是肺结核督导管理的新途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督导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岚,高巧芬,甘培尚,等.甘肃省边远贫困地区乡志愿督导员管理涂阳肺结核效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4):234-235.

上一篇:政府公文流转系统下一篇:中学生文明出国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