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英语备考(共8篇)
2018年高考虽然结束了,但是备考尚未结束。内容要点:
第一部分2017年修订的英语高考大纲关于阅读理解的解读 第二部分2018年全国卷三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第三部分 2019年高考阅读理解备考策略
第一部分2017年修订的英语高考大纲阅读理解部分解读
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外语的主要途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培养自己的国际意识,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语言技能的提高。高考阅读理解试题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基本阅读技能进行阅读理解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通过文字阅读建构阅读图式的能力。所以,阅读理解一直是高考英语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被赋予较多的内容和较高的分值。该部分要求考生读懂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主旨要义。有时从文章的第一段落,或第一句即可得出文章的主旨要义,主要考査考生略读文章、领会大意的能力,它对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理解文章细节内容很重要。
阅读试题会要求考生根据不同的要求,阅读文章以获得特定的信息或准确地寻求所需的细节。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或短语的含义
理解文章中单词或短语的含义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但英语单词的含义随不同的语境会不同。此外,阅读文章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生词,不查词典而通过上下文来推断生词含义是阅读测试中检测的一种能力。
(4)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有时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推测作者未提到的事实或某事发生的可能性等。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英语阅读:如果希望准确、深刻地理解一篇文章,必须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把握住全篇的文脉,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是向读者传递信息。但这些信息通常不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文章之中。因此,这类问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2017年考纲关于阅读理解的六变
1.由“接触外语”变为“学习和使用外语”。
2.由“文章的主旨要义则需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推断”变为“作者没有明示文章的主旨要义,需要读者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归纳和概括”。
3.由“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变为“根据所读内容做出判断和推理”。4.增加“阅读文章需要具备一定的语篇知识”。
5.由“必须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把握全篇的文脉”变为“必须把握全篇的基本结构,理清上下文的衔接关系”。
6.考纲开始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持续是热点。
第二部分2018年全国卷三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2018高考英语(全国卷3)的阅读选材丰富多样,分别关注当代生活的不同领域,贴近学生生活,开拓学生思维。选材往往会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入手全面考察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们认识到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其背后更是有着深深的文化内涵。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3)阅读依然是传统的四篇单选阅读加一篇七选五任务型阅读,试题涵盖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全部阅读技能,包括主旨要义、事实细节、猜测词义、推理判断、理解作者意图观点态度、语篇逻辑关系等方面。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各难度层级试题数量比例合适,能够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
2018高考英语卷三阅读理解部分具体体裁与题材:
A篇,应用文,旅游广告类阅读,200(282)词,文章主要介绍了去Holker Hall &Gardens 游玩的一些信息,包括交通方式、开放时间、门票以及特殊活动等。3个题目都是非常常规的细节题,“题干定位”,答案一目了然。
B篇,说明文,310(445)词,文章主要介绍了加拿大西部城市道森市发展的兴衰及其原因。2个细节题,1个推断题和1个主旨大意题。
C篇,记叙文,364(488)词,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著名建筑师王澍于2012年荣获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故事。通过讲述了中国建筑师在其作品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这篇文章的选取首先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次在高考英语试题中有机的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传统应付诸于实践”。涉及2个推断题和2个常规细节理解题。
D篇,议论文,305(443)词,人们往往认为物品越多越好,然而作者看来并非如此。作者通过让女儿捐赠玩具和女儿一起玩一个玩具的亲身体验让她体会到物品少同样可以用获得快乐。教育孩子的故事,中心“物品少照样活得开心----live more with less”,贴近生活。2个细节题,1个推断题和1个主旨大意题。
总之,2018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部分出题紧紧围绕着考试大纲,强调英语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而这个特点也与我校紧扣大纲,严抓基础,坚持不懈要求并鼓励学生进行阅读的复习备考思路一致,对今后的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
第三部分 2019年高考阅读理解备考建议
“得阅读者得天下”一向是高三考生的至理名言,但是从今年的试题来看,单纯依靠解题技巧只能解决部分简单的习题,加深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控文章主旨要义才是阅读理解解题的根本。深度解读文段在2017年和2018年个别篇章中已然成为正确解题的前提条件,在2019年高考中趋势会更加明显,所以夯实基础,扩展词汇量,培养能力,提升素养将是2019乃至未来提高阅读理解得分率的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任何一个时期,想要提升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就一定要在各阶段稳扎稳打,高质量的量变才会转化为质变。阅读质量才是取胜的关键。
通过分析2018年的高考英语卷三试卷,我们对2019年的高考英语复习给出如下备考建议:
一、关注生活实事,思想与时俱进
近三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从题材上主要体现了一下三点,为我们以后重点关注的主题提供了方向:
①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增强文化自信
阅读材料的选材要真实,设置任务要求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又自然融入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在使用外语了解世界的同时,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运用中国元素传播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②关注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
近三年的阅读理解分别选取了野生动物保护、植物科学研究、生态系统平衡维护等话题的文章来设置相关题目,引导考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深度发掘文章思想内涵,关注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
③关注介绍报道科学知识,引导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2018年全国一卷的阅读D篇讲述科技新产品对生活和能源的影响;文章主要介绍新设备比旧设备更环保、更节能,因此建议人们使用新设备来代替旧设备。2017年全国卷阅读理解均选取了科普类文章,这些文章和题目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无限趣味和实际功用,还会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科技创新在人类生活和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二、紧扣高考大纲,掌握高考词汇,系统学习句法,突破长句难句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更是阅读理解的基石。学生在阅读理解时通常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词语障碍,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做基础,就谈不上理解能力的提高。熟练掌握课本单词,适量扩充课外词汇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高考3500词,一定要掌握好,扎扎实实地打好词汇关。所有的文章理解都必须建立在词汇理解的基础上,而且要重视词汇的活用、搭配以及近义词转换等等。掌握了词汇后,还需要掌握句法才能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含义。最重要的是三大从句和非谓语动词的运用,几乎在每篇文章中都会出现。其次,利用阅读语篇复习词汇、句型和语法。在做完限时阅读后,建议将短文重新再看一遍,对文章所出现的词汇、短语进行及时归纳和总结。语篇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及交际背景,而且学生可根据上下文 4 的内容进行猜词,推理完成对语篇的理解,并带动单词、短语和句型的复习,形成较为流畅的语言表达习惯,有助于突破英语阅读理解的长难句。
三、坚持不懈的进行语篇训练并保质保量
将语篇训练作为贯穿高中英语学习的主线,着重加大语篇分析的训练,提高学生语篇分写解读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语篇分析解读能力的高低,是英语科目拿高分的核心因素。个人认为,应该课内精读、课外阅读“两手抓”,同时,找到同类文章的“公因式”,就能轻松把握该类文章的脉络。
1)课内精读、课外阅读两手抓
在阅读理解题的训练过程中,教师的眼光要放长远,避免盲目就题论题,急功近利。要立足教材资源,挖掘训练素材,始终坚持以教材为主,以课文阅读为主线,逐步提升学生语篇理解能力与语篇分析能力。例如,在教授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思路,包括明确文章的体裁与题材、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写作态度、对文章内容进行必要梳理等,使学生形成认真分析阅读材料的习惯。但课堂阅读材料毕竟有限,高中生应扩大自己的课外阅读量,通过课外的大量阅读,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英语报刊杂志、网络资源和众多英语学习类APP上都有海量的地道英语美文。阅读不仅能让同学们感悟英语语言之美,加深对英美文化的了解,也是培养语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提升理解能力的有效手段。
2)分类阅读,提取公因式、击破语篇
高考英语文章有很强的规律性,分体裁、分题材找到了同类文章的“公因式”,就能轻松把握该类文章的脉络。要精选阅读素材,渐进式的强化练习,注重做题时间的控制和阅读速度的点亮提高,从练入手强化知识运用,从分析入手注重能力的提高,从结果入手寻找适应的差距。鼓励并帮助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按题材和体裁对语篇进行分类,找出同题材或同体裁文章的规律和基本框架。如介绍发展史的说明文,通常会在开头提出说明对象,然后以时间为线索介绍发展阶段和特征。最后结尾部分,往往是对如今现状的描述,以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抓住这个通用框架后,阅读此类说明文,就能很快地理清文章脉络,明白大概意思了。
高中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的九大题型和解题技巧
例证题
1.例证题的标记。当题干中出现
example, case, illustrate, illustration, exemplify时。
2.返回原文,找出该例证所在的位置,既给该例子定位。
3.搜索该例证周围的区域,90%向上,10%向下,找出该例证支持的观点。例子周围具有概括抽象性的表达通常就是它的论点。
注意:举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论点或是为了说明主题句。举例后马上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用例子中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4.找出该论点,并与四个选项比较,得出选项中与该论点最一致的答案。5.例证题错误答案设计的干扰特征经常是:就事论事。即用例子中的某一内容拉出来让你去选。(一般不会是正确选项)要求:在阅读中,遇到长的例子,立即给这个例子定位,即找出起始点,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指代题
1.返回原文,找出出题的指代词。
2.向上搜索,找最近的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句子(先从最近点开始找,找不到再找次近的,一般答案不会离得太远)。
3.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代入替换该指代词,看其意思是否通顺。4.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答案。
词汇题
“搜索代入”法:
返回原文,找出该词汇出现的地方。确定该词汇的词性。
从上下文(词汇的前后几句)中找到与所给词汇具有相同词性的词(如一下子找不到就再往上往下找),代入所给词汇在文章中的位置(将之替换)看语义是否合适
找出选项中与代替词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相,即答案 注意:
a.如果该词汇是简单词汇,则其字面意思一般不是正确答案。
b.高考阅读不是考察字认识不认识,而是考察是否能根据上下文作出正确的判断。
c.词汇题的正确答案经常蕴藏在原文该词汇出现的附近。注意不能靠单词词义直接往下推。
d.寻找时要注意同位语、特殊标点(比如分号,分号前后两句话的逻辑关系不是形式上的并列就是语义上的并列,也就是两句话的意思相同,所以可用其中一句话的意思来推测另一句话的意思从而推出所给词汇含义)、定语从句、前后缀,特别要注意寻找时的同性原则。比如:让猜一个名词词组(动词词组)的意思,我们就向上向下搜索名词词组(动词词组)。
隐蔽型词汇题:题干与原文的某句完全重合,只有一两个词被替换掉。隐蔽型词汇题的做法跟词汇题的做法几乎一样,往上往下找。
句子理解题 1.返回原文找到原句。
2.对原句进行语法和词义的精确分析(找主干),应该重点抓原句的字面含义。若该句的字面含义不能确定,则依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注意:局部含义是由整体决定的。
3.一般来说,选项中的正确答案与原句意思完全相同,只不过用其他英语词汇换种表达而已。
4.句子理解题的错误选项干扰项特征:推得过远。做题时应把握住推的度。思路:对句子微观分析,不行就依据上下文,选择时不要推得过远。
推理题 “最近原则”
1.标志:learn, infer, imply, inform 2.看是否可以通过题干返回原文或依据选项返回原文。一般要围绕文中的一两个重点进行推理。推理题无论通过题干能不能定位,我们都要把它固化到文章的一两点上。
3.依据原文的意思进行三错一对的判断。先不要进行推理,若有一个选项跟原文的意思一模一样,则该选项必然是正确答案。推理题不是考察我们的想象力,它实际是考察我们原文中的某几个点如一个、两个点所涉及的问题我们读透了没有。因此,不推的比推的好;推的近的比推的远的要好。
4.推理题的最近答案原则:不推的要比推的好,推的近的要比推的远的好,直接推出的要比间接推的好。(原文的某句话变个说法)注意:做题时不能想得太多,推得过远。是否把原文读懂才是关键。
主旨题 “串线摘帽”:即在自然段少的时候串串线,串线法解不出来时,大帽子、小帽子摘一下。
1.主旨题的标志:mainly about, mainly discuss, the best title 2.串线法:抓首段和其余各段的第一句话,把其意思连接成一个整体。要注意总结性的提示词和转折词,特别要注意中心句。(主要针对自然段少的文章;针对自然段多的文章,主旨题最好联系中心句。找一个和中心句最贴近的)3.小心首段陷阱。
4.主旨题错误选项的干扰特征经常是:
局部信息,即选项的内容小于文章的内容;范围过宽,即选项的内容大于文章的内容。
5.逆向思维法、快速作文法:在两个选项看上去都十分正确无法选择时,试着从选项出发,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以此选项来写文章会有那些内容,然后把它与文章的内容比较,接近的即为正确选项。
作者态度题 1.标志:attitude 2.应精确理解四个选项的含义。3.不要掺杂自己的观点。
4.可以寻找文中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的词。如:fortunately, excessively, too many.5.举例的方式。
6.抓论述的主线。把第一段读透,把其他各段的段首段尾句拉出来,看整个文章的谋篇结构。
7.做作者态度题时特别注意:首先看清楚是谁对谁的态度。
判断题
1.看可否通过四个选项具体化到文中一点或者根据自然段原则定位。2.每个选项都应返回原文,不能凭主观印象进行判断。
3.要重点抓是“三错一对”还是“三对一错”的关系(做题是要看清题目)。
细节题 看完题目回到原文,重叠原文,得出答案。重点题型中的几个问题
1.词汇题:字面意思不是答案,要根据上下文推测其深刻含义 2.句子理解题:一般不要求推理,只看句子本身。
3.推理题:答案很大程度上是原文的重现,不一定非要经过逻辑推理从原文中得出。
正确答案的特征
1.正确答案经常与中心思想有关。
2.正确答案的位置,最常见的三个位置是:段首段尾处、转折处、因果处。3.正确答案经常运用的原则是:同义替换、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4.从语气角度来看,正确答案中经常含有不肯定的语气词和委婉表达的用词。如:can, may, might, possible, not necessarily, some 5.正确答案经常具有概括性、深刻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错误答案的特征
第一大层次:无中生有(未提及的概念);正反混淆(选项的意思跟原文的意思正好相反);所答非所问(虽然选项的说法没有问题,符合原文,但和题干搭不上边)。
第二大层次:过分绝对;扩大范围(注意隐蔽型的扩大范围mostly);因果倒置;常识判断;推得过远;偏离中心;变换词性。
常识判断:如果一个选项仅仅符合常识,不一定是正确答案,还要看文章中类似的意思有没有出现;如果一个选项不符合常识,一定不是正答案。
第一部分:听力
2012年听力材料播放时长约18分钟,英语单词为889个;2011年听力材料播放时长近19分钟,英语单词为907个。相比之下,整体相差不大。
备考策略:建议有选择性地分题材进行相关话题的听力专项训练。第一阶段先让学生熟悉不同的话题内容及其表达;第二阶段听力训练时,再分不同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技巧训练,如数字辨析题、事实细节题、主旨要义题、推理判断题、态度意图题等,提升学生的听力技能;第三阶段主要是结合历年各地的高考真题进行听力训练,并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心理辅导。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2012年的单选题仍然注重对英语基础知识进行考查,语法点范围较广,分布合理,突出语境。与2011年相比,难易大致相当,并略容易些。2012年高考英语单选题的设计技巧比以往高出许多,难度是从易到难逐渐呈梯度加大,符合考生应考时的心理变化趋势。但不够细心、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考生却很容易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选择。
备考策略:在高三复习阶段,除了全面夯实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外,还应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影响,不要盲目做题、贪多求全,而应精选、精做、精讲、精析,从多角度去解题,拓展思维能力。以基础知识为主,鼓励学生多角度审题,养成全面考虑的好习惯。
第三部分:完形填空
2012年完形填空讲述一个少年眼中的停车场洗车工。2011年完形填空讲述照看3个小男孩的女孩Mary的辛苦工作。完形填空考查的词汇重点仍是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实词,并突出考查常用词汇。因此,单词、短语、固定搭配等是学生复习的重点。
备考策略:一轮复习时,教师应组织学生逐个单元地对常用词汇和重点短语等进行听写。同时结合相关的基础题型进行反复练习、拓展和巩固。二轮复习时,教师应对学生加以正确的指引和恰当的疏导,对于完形填空的解题技巧不应过多渲染,而应强调从整体语篇的角度综合理解,注重文章的整体性和段落间的逻辑性,兼顾上下文,绝不可顾此失彼。同时强调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有意识地积累常见的词语搭配和习惯用语。
第四部分:阅读理解
2012年阅读理解的4篇文章分别是记叙文(科幻故事)、应用文(书评)、说明文(介绍社会组织)和议论文(旅游的发展)。2011年分别是记叙文(家庭生活趣事)、应用文(广告)、说明文(城市的创建及发展)和议论文(人类探索太空)。
备考策略:注意阅读有异国文化背景的文章,多接触英语原版作品。在二轮复习时进行限时阅读训练,教给学生适当的阅读技巧。当然,阅读的根本是要重视对文章语篇的整体把握,阅读时一气呵成。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长难句的能力。
第五部分:阅读表达及书面表达
2012年的阅读表达是关于集邮的说明文,2011年是讲述电视转播体育赛事利弊的论述文。题型上,2012年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取代了2011年较为简单的句子替换题,难度上有所提高。
备考策略:训练学生按规定词数规范答题的能力。如注意单词首字母的大小写,恰当用词以准确表达,对主旨大意或文章标题进行归纳等。学生常对这一题型有畏惧心理,教师应加以指导。我常鼓励学生在把握整体语篇的基础上,结合各段落主题,用科学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对于后进生,他们如不能准确地归纳,可建议他们寻找文章的主题句,并用其来表达主旨大意或文章标题。
2012年的书面表达要求以“I Like Reading”为题写一篇文章,开放性较强。2011年要求以“Let’s Ride Bicycles”为题写一篇演讲稿。词数要求都在120左右。尽管都是开放性的,但难度都不大,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
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语法,但由于语法学习仅是提高英语认知能力的一种手段,而并非终极目标,而且,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要求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为目的,所以高考英语单选题整体呈现出“强调基础,注重应用”的特点。而高考英语具有一定的选拔作用,自然在加强对基础语法考查的同时,也会有一些难度系数较高的题目。一般来说,这类难度系数较高的题主要表现为:对常考考点的深入挖掘(如定语从句 、非谓语动词)、结合一定语境考查基本语法考点(如时态、情态动词、情景交际、从句)以及两个或多个非重点考点的结合考查(如冠词、名词、强调句、倒装等知识点综合)。
下面我们就结合200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来具体分析一下,应如何备考2008年高考英语单选题。整体来讲,2007年考题体现出了基础化、全面化、实用化这三大特点。
一、强调基础、注重应用
弱化纯语法考查、强调英语应用能力是近几年语法考查的一个大方向,因此语法题目较其他题目来讲,难度偏低,应该是同学们能够拿分的项目。今年试卷中有10道题就是大家在平常模拟练习中常会遇到的题型。如第21题考查代词,第22题考查定语从句的关系副词,第23题考查介词使用等等。
21. — Have you heard the latest news?
— No, what __________?
A. is itB. is there
C. are they D. are those
22. Some pre-school children go to a day care center, __________ they learn simple games and songs.
A. whileB. there
C. then D. where
23. The manager suggested an earlier date __________ the meeting.
A. onB. forC. about D. with
解析:
21题选A。考查代词的用法,用it指代不可数名词news。
22题选D。考查定语从句知识,where作关系副词,引导定语从句修饰限定“day care center”,同时充当从句的地点状语。
23题选B。考查介词用法,for在此处表目的或用途。
从上面三道小题,我们不难看出:高考英语单选的语法难度有所降低。因此提醒备考2008年高考的同学,复习语法仍应以基础为主,对语法体系应有较清楚的认识,做到理清头绪、夯实基础。
下表列出的是历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的单选所考查的基本语法项目,同学们可以参照这个表制定语法的复习计划,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二、常考考点的深入挖掘
对一些常考的考点,今年的出题者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挖掘。例如:
25. — The last one _________ pays the bill.
— Agreed!
A. arrivedB. arrives
C. to arrive D. arriving
28. We all know that, __________, the situation will get worse.
A. not if dealt carefully with
B. if not carefully dealt with
C. if dealt not carefully with
D. not if carefully dealt with
解析:
25题选C。考查动词不定式作定语。题干中第一句话的主、谓、宾齐全,现在缺少的是主语的定语。排除A、B两项。再从双方的对话,不难推断出:这个“last one”尚未arrive。所以排除D项,选C,动词不定式作定语,表示动作尚未发生。
28题选B。考查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省略和否定。由于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主语和主句的主语一致,所以从句的主语被省略,补全主语后应为:if (it is) not carefully dealt with。由此不难判断,答案为B。
以上两道题分别对非谓语动词和从句的用法进行了考查,而这两个语法项目都是高考英语中的常考考点。大家在备考时,一定要对重点语法项目(特别是定语从句和非谓语动词)有较为深入和全面的学习。
三、基本考点的语境分析
高考在语法上强调学生对语境的把握,这在近年的考试中表现十分明显。部分考题的设置十分简洁新颖,并不是一味地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而是侧重考查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如:
33. — Can you read the sign, sir? No smoking allowed in the lift!
— __________.
A. Never mindB. Don't mention it
C. Sure, I don't smokeD. Pardon me
34. "Goodbye, then," she said, without even __________ from her book.
A. looking awayB. looking up
C. looking downD. looking on
解析:
33题选D。考查交际用语,提供的场景是:在电梯里,一个人在提醒另外一个人不要吸烟。按英语文化的思维,被提醒的人此时应该是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歉意。
34题选B。考查词组,但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看书看得入神,和别人告别时,连头都没抬一下。
类似上面这样的题目强调大家的临场应变能力,但这并不是说大家在复习时无可作为。备考时,要养成正确的解题习惯,读懂题目,理清关系,避免惯性思维的陷阱;并在审题时留心题目中给出的具体语言环境,如时间、地点、人物身份、人物关系等提示信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非重点考点的结合考查
为了照顾到公平性及科学性,高考英语单选肯定不会太过偏重对某个知识点的考查,也不会忽视某些非重点考点。像冠词、名词、代词、形容词这些较为基础的考点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和其他考点相结合,焕发出了新的光彩。例如:
31. Between the two generations, it is often not their age,__________ their education that causes misunder-standing.
A. like B. asC. orD. but
解析:
31题选D。考查连词词组not...but,但同时也考查了强调句式,使得题目本身的考查力度增大,题目也因此变得鲜活。
做这类题,需要有较为扎实的基础,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自允许部分省份自主命题以来,全国卷I和众多的地方卷相比,较为保守。但2007年的全国卷I吸取了以往其他地方卷的一些设题优点,题目变得鲜活生动、知识点覆盖面有所扩展,语法点和情景的结合也在加强。因此,提醒大家在2008年备考时,不仅要利用当地所采用的高考真题,还应关注近年其他地方卷单选题的考点设置及出题方式。
改错应对指南
短文改错题型仍是部分地方卷的必考题型之一,其考点较为固定,解题方法也相对固定。下面就对近几年全国卷I短文改错题所涉及的考点进行一下简单的总结。
(注:高考英语改错题10道小题中一般都有一个是正确的)
分析上表,我们不难看出,高考短文改错的考查点有着一定的重复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解这类题时需要抓住以下几大要点:
1.留心时态。分析每一行时态是否正确;
2.注意连词。确认每一行中连词使用是否正确(需改错误多为逻辑上的连词使用不当,需要通过阅读上下文来判断);
3.各个击破。除去时态连词错误,逐个分析代词、名词、形容词、动词使用是否正确,并铭记常考点:代词(指代混淆错误)、名词(单复数错误)、冠词(冠词使用错误)、形容词(比较级错误、与副词混淆错误)、动词(主语宾语搭配错误、介词使用错误);
4.逐一检查三大常考考点:of 结构、doing短语、and并列结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祝2008年所有考生取得理想成绩!
作者简介:
任兵,哈尔滨新东方考研英语、高中语法主讲教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大学英语教师。
习语加油站
Icing on the Cake 锦上添花
Cake本来就是十分诱人的美味,若是上面再浇上一层奶油或是巧克力做成的糖衣icing,岂不更是美味中的美味?当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发生,而在此基础上,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也十分令人高兴的事情时,我们就称第二件事情为icing on the cake。由此可见,这个短语的意思是“锦上添花”。例如:
A: I've been accepted by the university, and they've offered me a scholarship as much as $5,000. 我被那所大学录取了,他们还向我提供了5,000美元的奖学金。
B: That's wonderful! Icing on the cake. 太棒了!真是锦上添花呀!
思南中学李江
2013年的高考已离我们而去,回顾这一年来的辛苦努力,真是感慨万千。高考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要想出成绩,让我们的学生进入好的学校读书,老师和学生付出的努力是不言而喻的。现就我校2013届高考英语备考的策略与大家共勉。
高考的英语总复习一定要坚持以下总原则:夯实基础 强化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书面表达(写作)及新题型(7选5)及短文改错 的训练。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后期每天必须坚持2-3篇高质量的阅读完形的训练(大略20分钟),同时加强书面表达、阅读表达及短文改错等新题型的专项训练。
英语单选主要是测试考生对英语语法、词汇知识和简单表达形式的掌握情况,重点是考察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学生早读除了读课文,还要读笔记。从近几年高考英语试卷的情况来看,单选以中低难度为主,我们认为2013年也不例外,仍继续保持以中低难度为主的特点,太多的精力放在语法上是不明智之举。阅读完形写作是高考英语获胜的核心和关键。阅读完形写作占95分,得阅读者得高考,高考英语成败的关键就在阅读和完形上面。现在高考强调选材与时俱进,所以做一些高质量的原创时文阅读理解也是必要的。关于阅读,要学会运用各种技巧,重点加强主旨大意,推理判断,长难句等专题训练。在高考中,因为时间关系,强调读得又要快,准确率又要高,所以建议使用一些好的阅读材料来对上面几个高考学生失分严重和拉差距的地方进行必要的专题训练。关于完形填空:做完形填空题要先快后慢,先易后难,利用排除法等答题技巧,选项时一定要瞻前顾后,充分利用前后的暗示信息,最后还要通读看是否有前后矛盾或表达不够完美之处。大家在做完形填空题时,最好先用2—3分钟将全文通读一遍,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想和观点,不会犯以部分代替整体的错误,而且通过读文章,考生可能会发现有的答案就在下文里面。做完完形之后,考生还应再复读一遍,发现简单的错误。另外,每天一定要坚持读2-3篇高质量的阅读或完形。选材上要注意新、与时俱进、时文原创、选材时间又与高考阅读完形试题选材时间大体相同,容易撞车;第二是所有试题都是由资深特高级名师实名原创,1
这些名师,都是多次参加过包括高考在内的各种大型命题工作,质量上有充分保证。
英语书面表达(写作)是另一个训练的重点,先抓基础词汇、基本写作句型,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五步法”,具体说来包括:一审、二提、三联、四查、五写。另多看往年的高考试卷,了解高考写作的类型,最后能背5~8篇不同的范文。听力部分,英语听力是高考英语的第一部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听力考试是最受心理素质影响的一道题,所以考前除坚持每天泛听外,应至少一周进行一次听力实战训练,模拟时一定要进入状态,不能过于放松。在练习中培养全神贯注、沉着冷静的心理素。
最后,附我校2013届高三英语备考复习时间表:
第一阶段:(从10月初开始)善待课本;整合教材巩固双基,记忆词汇、语法,进一步培养语感(时间到春节前)
第二阶段:(从2月20日—4月中旬),开始梳理语法,及分项训练(单项,完形,阅读,改错,写作)
第三阶段:(从4月下旬开始)进行综合训练加测专项,如完形,写作等 在第三阶段复习中,除做所订习题外,每位老师轮流出一张40分钟的随堂测试小卷,小卷的内容,一般是单项,完形(25分钟),加阅读,写作轮换。
当然,高三年级是一个团队。老师之间只有相互沟通、交流。资源共享,团结奋斗。才能在新课改的教学中立于不败之地。
Part B Role Play 角色扮演
一、考试目标
角色扮演部分的话题范围一般界定在《广东省普通高考英语科考试说明》附录5话题项目表以内,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即涉及到个人情况、周围环境、日常活动、学校生活、兴趣和爱好等的方面的内容.语言材料大部分以对话形式出现,但也可能是独白,题目中有简短的情景提示。语言材料长度一般在280个单词左右(包括提问部分的人机对话内容)。
(一)应试目标:新课标及高考大纲对该题型相应的考察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讨论和谈话并记住要点;2.能抓住简单语段中的观点;3.能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如发表意见、进行判断、责备、投诉等;4.询问或传递事实性信息,表达意思和想法;5.根据语音辨别和书写不太熟悉的单词或简单语句。
(二)能力目标:具体而言,同学们应培养:1.宏观了解长段话语,建立语境的能力;2.听懂重要细节的能力(人物、事物、行为、时间、对象、数字等信息以及信息之间的联系);3.口头索取信息的能力;4.正确理解问题的能力;5.口头传达信息的能力;6.一定的要点记忆能力。
二、备考策略
本题信息来源于考生所观看的有声录像及电脑对三个问题的回答。同学们要重点记录这两部分的重要信息。
(一)提问部分备考策略:提问部分侧重考查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提问时,要注意确定用一般疑问句还是特殊疑问句,注意正确使用疑问词。
例1:住学校宿舍是否较便宜?
Is it cheaper to live in the school dormitory?
例2:天气如何?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例3:如何从学校到机场?
How can we get to the airport from the school?
例4:最近的地铁站在哪里?
Where is the nearest underground station from here?
(二)回答部分备考策略:回答部分侧重考查正确传达信息的能力。回答时,要符合实际交际,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多答,更不能答非所问。注意:可以简略回答!
例1:---How long does a letter take to reach Japan?---About ten days.
例2:---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Environmental problems.
(三)注意事项:
1.利用视频信息帮助理解;
2.练习用最简洁的符号记录信息,例如字母、箭头、笔划、汉字、图形等;
3.准备提问时,可简单写下问句,特别是疑问词.使得真正录音时能比较顺畅;
4.第一轮提问后听回答时,作简单笔记,记录必要的信息点,如:数量、时间等;
2018年MBA联考初试仅剩几天,友课教育预祝考生们旗开得胜,初试一考完,意味着19年的到来就不远了,对于正在踌躇MBA联考的2019年考生,友课教育mbajyz.com这有一份备考全规划,考生们可以预先把握好各阶段时间节点,成竹在胸搞定19年MBA。1、10-12月确认你是否适合/需要报考MBA
多渠道充分了解MBA是什么,为什么要申请MBA,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什么,MBA是否与之匹配,是否有管理一家公司或领导某项业务的内心渴望?最终决定自己是否要报考MBA? 2、1-3月院校规划
该阶段可以先渐渐熟悉各院校MBA项目的特色、方向、学费、项目类型等,结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选择意向院校,一般可选择2-3所备考院校。
另外,可以结合各院校官方发布的学员背景信息,粗略评估自己的教育背景、工作背景等报考目标院校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3、4-10月提面批次申请
在该阶段,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首先,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合理选择面试批次(需尽早确定,防止像今年出现抢批次的现象)
▶提前准备、申请各项所需材料,如:推荐信、学历学位证书、成绩单、教育部学历认证报告。
▶重视申请材料,并填写认真雕琢,电子申请材料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为工作背景/创业经历+申请短文,一份完美的申请材料会帮助你增加60-70%的录取概率。4、4-10月准备面试
提交申请材料后,区分MBA面试与普通招聘面试的区别,分了解目标院校的面试形式、特点及结构,积极进行面试问题设计、多次模拟。5、8-12月准备笔试
MBA管理类联考考试科目是:英语二和管综(包含数学、逻辑、写作)两科,建议先用一套真题测测底子,再进行详细的个人复习规划。
最迟10月份要开始笔试复习,底子差、工作十分忙的,建议8、9月份开始。6、10月报名-12月考试-次年3月调剂
一、阅卷变化
1. 对词数不刻板规定
按照评分标准,词数超过规定词数20词或少于20词以上,从总分中扣除2分。今年多数省份都没有执行多出20词而扣除2分的规定;而词数太少,表达不完整,本身就难以得高分,事实上也不存在专门减掉2分的情况。加之今年全国卷I卷的答题卡将书面表达的写作区定为10行,也不会有多少超过120词以上的文章。
2. 书写较差者不一棍子打死
按照评分标准,书写太差以致影响交际应降低档次给分,这一规定多数省份也并没有刻意执行。书面表达的标准首先还是得看语言表达质量,如果语言质量高,书写较差不应多扣分。但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书写漂亮的作文肯定会多得几分,但差距并不是很大。
3. 对偏题的作文灵活把握
阅卷过程中发现偏题的现象还是很普遍。对于偏题者,评卷组认为偏题也有偏得远近之分,若偏得太远,像resume,format,application等关键词只字未提,那就严扣。若围绕这些关键词写,可能不是按要求表达,也应视具体情况,并结合语言表达水准,适当评分。如一篇作文完全使用外教Mr Jenkins的身份对resume,format,application等如何表达来展开描述,但语言地道规范,语句连贯统一,表达灵活生动,书写漂亮,最后专家组也给了19分。
二、书面表达中暴露的问题
2016年全国I卷的书面表达一改以往的要点提示风格,完全采用灵活式的仅围绕几个关键词展开描述的形式,话题适合,难度适中。这使具有不同水平的考生都能有不同程度地发挥空间,考查考生在规定的情境中,使用相关的词汇和语法进行交际的能力。
从阅卷情况来看,多数作文的得分还是在11分至20分之间。中间得分多,高分低分得分较少,整体呈正态分布。考生的作文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 审题不慎,偏题现象较多。
本文要求向外教写信请求对自己希望进外企而写的申请书和简历进行修改,但较多考生写成了求职信、申请书,把Mr Jenkins当成了外企的老板,甚至有的写成了回信。
2. 主次不分,详略不当。
较多考生写作时,抓不住主线,花太多篇幅进行自我介绍,而关键内容(请外教对简历格式及语言进行修改)却一笔带过;有的把太多笔墨置于与主题没有多大联系的信息上,如暑假时间长,感觉寂寞,生活单调,想找点事做;或是自己太需要钱买东西;或是想锻炼自己以适应社会需要;或是请外教到中国游玩;请她吃饭等。
3. 跨文化交际意识差,汉式英语及思维严重。
有些考生不了解英美人士的生活习性和行事作风,不了解礼节性的语言表达要求,致使文中出现较多生硬、不礼貌或是汉式英语及汉式思维现象。如“I want to ask you to do me a favour.”(汉式英语);“I hope you to help me.”(语言表达错误、不礼貌);“If you help me,I will treat you to a dinner.”(汉式思维)。
4. 语言错误严重,语句全无章法。
一篇作文的质量主要还是看语言表达水平。然而阅卷过程中经常碰到让人抓狂、啼笑皆非的作文。主要问题有:
(1)时态、语态混乱。
2016年全国I卷的作文应以现在时态为主,交替使用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一般将来时等。但不少学生的作文中时态使用十分混乱,同时也没有被动语态的概念。如“I found a part-time job.(应为I want to find a part-time job.)”“I write the resume.(应为I have written the resume.)”“The resume wrote.(应为The resume has been written.)”“With the summer holiday came by,...(应为With the summer holiday coming/approaching/drawing near...)”
(2)用词混乱,词不达意。
请看以下一篇得分为10分的文章:
As we all know suggestion to human is what water to fresh.I very expect you can give suggestion to my personal resume.
There excited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which will never fade from my memory in summary.I want found a part job and I have finished the personal resume but I think I have very a lot of fluts.I expected you can give me right answer.
From what has been mentioned above what I have said I can safly draw the conclusion only you give me right answer I can do it better.
乍一看,这篇文章尝试使用了一些好的句型,如“as we know”“A is to B what C is to D.”“There excited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fade from”“From what has been mentioned above...”甚至还想尝试使用倒装语序,但遗憾的是几乎没有一个句型的表达是完整的或是含义明确的,一些词汇如fade from,draw the conclusion等要么用词不对,要么使用不合语境,要么拼写错误,没有能够真正体现出词汇表情达意的基本功能。给人印象只是记忆背诵了一些词语和句型,然后胡乱拼凑到一块,但因为基本还能达到一定的交际效果,故也能得10分。
(3)语句杂乱,全无章法。
有一些文章全无章法,语句混乱不堪,结构胡拼乱凑,读来令人头疼。如下面的文章:
This my resume.I am 18 year.I am write this for you.I likesfootball and pingpong ball.I am clevers boy.I am stdent.I like compter.I like this work.I am conviced that live to your enpectations.No matter what happine I will back myself.I have a dream.if you are ablt to give me the work.I will tank you.Please you help me exehange format.
全文没有一句是可读的,仅仅是用到了提示词resume。错词连篇,没有语法、句法是完整或者正确的句子,本文给了3分。
5. 书写凌乱,令人“眼残”。
很多文章书写太差,令阅卷老师叫苦不迭。主要问题有:词间距太宽,全篇犹如单词拼写草稿;字母过密、太挤,识别困难;龙飞凤舞,令人眼花缭乱;到处涂抹,墨团一片;歪歪扭扭,蚯蚓满纸乱爬……
虽然评卷组已经非常仁慈地规定,书写较差并不一定降低档次给分,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字迹清秀、书写漂亮的作文总会博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像满分或23分以上文章绝对都是书写清晰、卷面整洁的好文章。在同等质量下,书写好的考生的得分一定会比书写差的考生的得分多2~3分。
6. 不讲规矩,格式标点十分随意。
笔者曾改到一篇文章,全文竟然没有一处标点。而有的是一“逗”到底,除了句末几乎没有句号,还有的使用了汉语中才有的书名号(《》),甚至汉语中的句号(。)。太多的文章不注意分段,从开头一直到结尾都是一个段落。一篇较好的文章应该是层次分明的,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讲究“三段十句”,即三个段落,十个左右的句子。2016年全国I卷的书面表达虽然不需要非得使用三段,但至少结尾表达感谢时,如“Thank you for your kindness.”应另起一段。还有一些文中出现了考生的真实城市名甚至校名,这属于严重违规;有的学生在文中乱涂乱画,视考试为儿戏。
7. 耍小聪明,自欺欺人。
有的考生胡乱耍小聪明,开头写上一句“I am Li Hua.”或“My name is Li Hua.”然后在后面随意抄写一段阅读理解题中的材料,甚至有的还用上了汉语拼音。花费大量时间写上一大篇文章,结果仍是吃力不讨好。若有“I am Li Hua.”或“My name is Li Hua.”可得一分,否则得零分。
三、对英语复习备考的建议
考虑到今后英语高考的要求,同学们在高三英语备考时应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以适应今后高考英语的新变化。具体应做到:
1. 熟练掌握3500个高考词汇,并适当扩展。
大凡语言篇章都离不开词汇。全国卷的英语书面表达只要求写出一篇100词左右的文章,对词汇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够熟练掌握3500个高考词汇,应对这样的短文写作完全如囊中取物,实在是小菜一碟!当然,重要的是灵活、精准地使用这些词汇,但不要刻意地追求所谓高大上的词汇。高考满分或高分作文没有一篇是真正使用了很多个所谓高级词汇的文章,都是灵活、精准地把词汇使用到了正确的语境中,再辅之灵活多变的句型。
2. 精准掌握英语基本语法知识和常用的基本句型,夯实语言基础。
书面表达说到底主要还是考查语言功底。精准使用语法,灵活多变地用好各种句型结构是语言精彩的基本保证。因此平时学习中,务必要熟练掌握语法规则。不仅要精通英语考试大纲上所规定的24个语法项目,对于一些没有被包含进去的项目,如同位语从句等也应掌握。一些常用结构或句型,如“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I always hold the belief that...”等,在写作中如果能够正确运用还是可以成为亮点的。
从高一开始就要多练习英语中的基本句型,然后再慢慢延长、扩展,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操练,并且一定要熟练地掌握各种句型简繁结构的变化,在最后的英语高考中才能灵活运用长短句、简繁句。不然总是简单句或单调、堆砌的复合句也难入阅卷老师的法眼。
3. 对各种文体写作的训练不可放松。
全国卷近10多年来虽然一直使用书信体,但在书信中却蕴含着各种文体,如议论、说明、记叙等,即或是书信也有申请、询问、求助、道歉、感谢等各种格式。对于各种文体的常见语言表达、格式要求、常用开头、过渡以及结束用语等务必练习到位,以不变应万变。
4. 培养篇章意识。
不少考生写书面表达时篇章意识淡薄,书写时信马由缰,既不讲究合理的开头、结尾,也没有必要的衔接过渡词句,无重点、无整体设计,如同一盘散沙。因此平时适当读记一些各种文体的模板,了解适当的篇章语言格式还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必须积累和掌握一些适合各种文体、各种逻辑关系的连接词或衔接过渡语,以增强文章写作时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5. 系统训练审题。
书面表达千错万错,审题万万不可出错,否则及格就难。应制定一个有计划的、系统的写作审题训练。对各种形式的命题,尤其是开放式或半开放式命题的写作要严格训练审题,切不可有半点懈怠。
6. 养成规范化意识。
英语高考是一件神圣、严肃的事情,切不可随意创作。除了按写作要求严格写作外,还应注意一些规范化的要求,如文中切不可出现太个性化的词句、透露个人信息等。书写的规范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如不要隔行书写,尽量少使用圆体、连笔等。
7. 多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多积累素材。
虽然课本中所学词汇及语言足够写出较优秀的文章,但若能收集一些更地道、更原汁原味,或适当使用一些格言或语录等就能够为作文锦上添花。像《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就非常适合练习写作使用。真正优秀的文章不仅要体现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还应能反映出作者良好的、全面的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平时多阅读、多收集这方面的素材,而后在文中恰当使用,定能收到奇效。
8. 漂亮的书写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在追求颜值的当今,什么东西都讲究外观漂亮,书面表达自然不会被排除在外。俊秀的字体、规范的书写以及整洁的卷面是送给阅卷老师最重要的见面礼。试想一个高考写作阅卷老师每天平均要阅完5000多份文章,如果每份都是龙飞凤舞、杂乱无章的文章,这对阅卷老师是何等的摧残!相反,如果阅卷老师能够遇到一见生情的书写漂亮的文章,那种喜悦之情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多给几分是非常自然的!
一、《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统一简称考纲)解读
2015年的高考英语命题照旧不拘泥于任何一个版本的教科书,而是依据课标和考纲,体现新的课程理念,重视题目中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今年我区将首次使用课标卷,依据考钢分析今年课标卷的命题特点,与往年的大纲卷和去年的全国课标卷相比,将有以下变化:第一,题型变化较大,去掉传统的“单项选择”,新增阅读理解“七选五”“语篇语法填空”以及与以往不同的“短文改错”;第二,词汇表的词汇量由2014年的3000个增加到2015年的3500个,并更正了原来的少量错误,完善了个别词汇标注;第三,阅读部分“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改为“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词义”;第四,语法填空部分的命题和答题要求发生了改变,题目要求是“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而2014年要求填入空白处的词数不超过3个单词;第五,书面表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鉴于以上变化,建议除了抓好传统题型的备考,在第二轮复习阶段,更要科学安排新题型的专项备考训练,使考生尽快适应新题型的变化,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高考英语卷的命题规律及2015年备考策略
2015年的英语高考仍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包含第Ⅰ、第Ⅱ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其中第Ⅰ卷为60道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试卷总体难度适中。根据往年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英语课标卷各题型的命题规律及2015年相应的备考策略。
(一)听力
1命题特点
听力的语言材料多数以对话和独白的形式出现,内容源于生活,通常是围绕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个话题展开,且包含许多生活细节。话题涉及宾馆、饭店、商店、办公室、影剧院、家庭、车站等不同场所以及飞机、火车、轮船等不同的交通工具。对话有时是电话聊天,有时是面对面聊天。对话一般发生在两人之间,且两人为不同性别;相同性别时往往年龄相差较大,语音明显不同。独白的内容涉及天气预报、活动简介、课堂中授课的部分内容、自己或他人的一段往事等。
听力部分分为两节:第一节为较短的对话,谈论的内容较为简单,每段材料仅播放一遍;第二节为较长的对话或独白,每段材料播放两遍。
听力的语速中等稍快(2014年全国课标卷听力部分的平均语速约为每分钟150词),美式语音为主,总时长在18分15秒至18分50秒之间;录音文字稿的总词数在900词左右。
2备考策略
(1)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包括良好的心态、用英语思维、边听边记、带着问题积极倾听等。
这里特别提示一下英语思维和边听边记的技巧。
听力训练中一个常见问题是考生每听到一个英语句子或一个英语单词就习惯性地在心里把它译为中文。这种母语心译过程不仅减缓了大脑的信息加工速度,而且加重了听者的心理负担,极易出错。因此,考生在进行听力训练时一定要努力排除母语干扰,让自己逐步适应和接受英语的表达方式,如倒叙表达、记数表达等,不要一听到two hundred million就下意识地把它转换成“两亿”,而应直接按照“两百个百万”去理解记忆。
做听力试题,还要养成记主要信息的习惯,要边听边记。除了用脑袋记之外,就是用笔记。做笔记的最好方法是摘录,记主题和关键词,基本要求是快且准。英语中的实词具有表意功能,虚词多具语法功能,做笔记应以记实词为主,且尽量使用缩略语或符号;没有缩略语的词汇,字母较少的单词可完整写出该词,字母较多的单词可只写该词的前几个字母。比如用esp代替especially,用sth代替something,用apprec代替appreciation,用UN代表the United Nations,用70%代替seventy percent等。缩略语的书写不求规范、完整,只要能起到提示的作用、自己能看懂就行。
(2)精选听力训练材料,将精听和泛听有机地结合起来。
精听要求在听力练习中捕捉每一个词、每一个短语,不能有任何疏漏和不理解之处;精听的最佳练习方法是教材类听写练习,其特点是内容具有系统性并附有文字材料和答案。具体训练方法如下:①选择一段听力材料,不看原文,也不速记,先从头到尾完整听一遍,对材料有一个整体印象。②再听,边听边写,力争做到把每个单词都写下来,一直到自己对听不懂的地方实在无能为力了再停下来。③对照答案修订听力练习,再对照原文从头到尾听一遍录音,认真琢磨自己一度听不懂或出现错误的地方。
泛听以掌握文章的整体意思为主,听力材料中的某个词或短语甚至是某一个句子都听不懂也没有关系。泛听练习的选材和“听”的要求都不如精听那么严格,可以选择轻松有趣、难度适中、语言地道的英语材料来练习,学生只要能够尽量集中注意力、尽量理解大意即可。
(3)科学训练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短时记忆力。
短时记忆力的训练方法如下:①复述记忆法。听完一篇短文后,立即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只要能回忆起所听内容的28%,记住主要内容,就算成功。长期训练,短时记忆力定会显著提高。②重点记忆法。在听故事、人物传记等题材的短文时,要重点记住文章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和情节(why,what,how)四大要素,掌握故事梗概。③关键词句记忆法。独白的关键句(topic sentence)往往位于文章或段落的开头,起着阐明文章或段落主题的作用。抓住关键句,并以此为线索捕捉其他相关内容,就比较容易记住文章的大意了。此外,抓住关键词,用简单符号、字母或简图来速记短文的主要内容等,也可以帮助提高短时记忆力。
nlc202309032233
(4)掌握基本的应试技能。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讲应试技能,一是听前,二是听中,三是听后。
听前(Pre-listening):要克服畏惧、紧张心理,稳定情绪。不能平静时可试着闭目深呼吸。平静下来之后,要尽量抓紧时间浏览相关的题干和选项,确定听音的重点,使听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选择性,进而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如果选项中出现人名、地名、数字、年代等,尽量做好记录准备。
听中(While-listening):听音时尽量让视线离开题干和选项,以免顾得上看顾不上听,要让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听力材料,并做到以下几点:①在倾听时,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每段话的中心及寓意;对于个别听不清的单词或单句要马上放弃,同时放弃相对应的题目,将注意力及时转移到下一段听力材料上。②把“听”的重点放在听关键词语以及与问题有关的内容上,特别要注意however,but等关联词语后面的句子,因为它们往往提示了问题的答案。对于细节题,如提问有关时间、地点、人名、数字、原因、目的、结果等的试题,既要以记、理解为主,又要稍作分析推理;涉及数字的题要做好记录,必要时还要进行计算;对more/less,late/early,fast/slow,before/after,borrow/lend,increase/reduce,start/leave等词不能忽视。③对事件发生的场所、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职业、说话者的表达意图等,也要靠整体理解去推断,切不可受个别词语的误导,被表面现象迷惑。
听后(Post-listening):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后,应迅速整理和回忆所听内容,耐心核查,并在最短时间内对问题作出判断,给出唯一的答案。
(二)阅读理解
1命题特点
阅读理解所选阅读材料通常篇幅较短,不超过350个单词;材料来源广泛,图书、报刊及其他宣传资料都有;题材丰富,包括日常生活、科普、人物传记、史地知识等;体裁基本固定,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
阅读理解题通常设定为多项选择题,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或7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考查的是考生对短文的整体和局部信息的理解和提取能力:整体信息指的是文中的主旨要义、作者的态度与意图、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等;局部信息则是指分散于文中的特定信息。
2备考建议
鉴于全国课标卷选择型阅读理解的文章体裁和题型已基本稳定,仍以三种文体为主,因此,2015年的应考能力训练可以近几年的全国卷真题为主,力争把每道题做懂、做透。另外,还可以从词汇、句子、逻辑和出题规律四个方面进行基础性备考:
(1)认真复习和巩固中学阶段全部词汇(考纲词汇),特别是人教版必修、选修英语模块教材(必修1—5,选修6—9)中的词汇,容许学生出现单词的拼写错误,但不能有不认识的单词。
(2)加强对课文的朗读,提高阅读速度。
(3)培养阅读能力和技巧,掌握快速阅读、扫读、导读、细读的方法与技巧;熟悉高考阅读题的考查项目及各自的特点,细节题要特别注意换形式表达(意译、释义、改写、转述)。
(4)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各种不同题材、体裁的英语文章,巩固词汇,提高阅读速度,激发阅读兴趣。可以只是阅读短文,了解大意,不做题目;也可以将阅读短文与做题结合起来,对照答案研究题目与原文的关系,以此比较各个选项之间的差异,从而了解出题者的意图,积累做题经验。
(5)“七选五”阅读考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考生需注意观察设空位置,寻找规律。通常段首设空,是主题句或中心句;段中设空,不是承上启下,就是进一步补充说明;段尾设空,则是总结归纳本段大意,首尾呼应。
(三)完形填空
1命题特点
完形填空要求考生不仅能理解文字的含意,而且能结合上下文语境通篇思考,主要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正确使用词语的综合能力。2014年全国课标卷的完形填空所选文章是比较常见的记叙文。近七年也只有2012年选的是说明文。完形填空近些年的选文都比较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弘扬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
2备考策略
(1)引导学生掌握“瞻前顾后、上下求索”的做题技巧。
(2)引导学生在拓展阅读时精读一些原汁原味、贴近生活、夹叙夹议的英语美文,注意其中的词语搭配、重点短语,并对其中所用的从句进行分析。程度好的学生还可以模仿完型填空的形式自行命题练习。
(3)引导学生在进行完型填空题训练时每完成一个练习都养成把选项填入原空、熟读文章的习惯,以强化学生对整个语篇的理解。
(四)语法填空
1命题特点
语篇型语法填空题旨在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语法和语用的掌握情况,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谓“突出语篇,强调运用”。
此题型对语法的考查提高到语篇层面,且考查类型由选择型变为填写型,还要考查考生的精细阅读能力和单词拼写能力。就设题形式而言,给出括号中单词的有7个,以实词为主;不给词的有3个,以虚词为主。就考点而言,以动词考查为最多。
2备考策略
语法填空题是全国课标卷的新题型,取代了过去的“单项选择题”。要做好语法填空题,需做到以下几点:
(1)将学生学习英语的关注点转移到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实际运用上来,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训练,多给学生创造语言输出和交际的机会。
(2)对学生强化语篇逻辑分析能力和精细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精读教学、课外阅读、写作练习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和对语言的理解和控制能力的发展。
(3)重视语言的准确性。将语法和词汇知识教学与真实的交际场景和语篇运用紧密结合起来。
nlc202309032233
(4)进行恰当的适应性训练,增强考生应对新题型的能力。语篇型语法填空题取代单句型语言知识运用题之后,基于语篇的针对性练习势必比句子层面的语言知识练习更能满足考生的需求和测试要求。建议向考生讲授如下语法填空题答题技巧:①名词形式变化——主要指单数、复数、所有格的变化。如:There are many (child)living at school,as their houses are all far from school.(答案:children)②动词形式变化——包括谓语动词的变化(时态、语态、语气)和非谓语动词的变化(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如:The talk (give)yesterday was a great success.(答案:given)③代词形式变化——通常是与人称变化有关的三大类五小类,即人称代词(主格和宾格)、物主代词(形容词性和名词性)、反身代词以及几个不定代词(如no one/none、other/another等)的形式变化。如:The king decided to see the painter by (he).(答案:himself)④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变化——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变化。要学生记住构成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方式:加后缀
-er和-est,或在词前加more/less和most/least,且形容词的绝对最高级还要冠以the。如:I am (tall)than Li Hua. He is the tallest students in my class.(答案:taller)⑤数词形式变化——包括基数词、序数词(加后缀-teen、-ty),甚至还有作分母用的序数词的单复数形式,以及one/two的特殊变化形式once/twice。如:To my three sons I leave my seventeen horses.My eldest son shall take a half,my second son shall take a (three)…(答案:third)⑥词的派生——主要发生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当中,用以检测考生对词根、前后缀、派生词的掌握。如:Tom lost his wallet yesterday,so he was very (hap-
piness).(答案:unhappy)⑦固定短语结构
——根据句中横线前后及整句来判断横线前后是否构成一个固定短语,但有时要对横线前或后的几个单词“视而不见”才能命中答案。如:His boss was angry as to fire him.(答案:so)⑧从句引导词——主要检测考生对引导词的掌握程度。如:He did not do his father had asked him to do.(答案:what)⑨短语动词结构
——短语动词是以动词为中心的两个或多个词构成的短语,此类短语中往往是动词与介词或副词连用的多一些。如:The US consists fifty states.(答案:of)⑩连词、关联短语结构——常用的连词有and,as,or,but,so,for,while等,常用的关联短语有both…and,either…or,neither…nor,not only…but also等。如:Little Wang Jun could not go to school yesterday, he caught a bad cold.(答案:as/because)11冠词、介词和常用的副词——冠词只能是在a,an,the之间判断;常用的介词有in,at,on,before,during等,通常考查固定搭配;副词的量还是比较多,如however,never,yet,much等,但一般不会考查-ly形式的副词。如:Jackie likes to drive at
high speed.(答案:a)Old Tom’s granddau-
ghter used to visit him Saturday afternoon.(答案:on)Though my brother has been to the US for many times,I have been there.(答案:never)12上下文中出现的相关词——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关系和自己积累的知识,填入某个已出现的词,或其反义词,或其同类的某个词;答案的线索可能在本句,也可能出现在上下相连的一句,还可能出现在比较远的地方如上下段中与此段位置大体相当的地方。如果该横线出现在某段的首句,则线索可能在上下段的首句;如果横线出现在某段的末句,则线索可能在上下段的末句;依此类推。如:Tony travelling abroad,but dislikes staying home watching TV.(答案:likes)
(五)短文改错
1命题特点
短文改错题将基本词法和语法知识融入一篇学生习作,以短文的正确文意为前提,以短文内容为线索,着重考查考生从词汇、语法及叙事情节等方面发现和纠正错误的能力。2014年高考短文改错的选材以“梦想中的学校”为主题,短文内容与学生的学校生活紧密相关,涉及课程、活动、校园、教师等方面内容,是考生十分熟悉的话题。该短文共10句,所用时态基本上为一般现在时,句式简单,无主从复合句,很容易理解。改错中多词1个,缺词1个,其余8个为修改错误。2015年短文改错题错误的设置要求和去年一致。考点分析如下表:
2备考策略
短文改错旨在考查考生发现、判断语篇中的错词和把握语篇中的行文逻辑等综合能力。短文的选择注重语用功能,取材广泛。考生在解题时须遵循以下解题思路:①以词为中心,注意语义、行文逻辑和短语搭配;②以句子为单位阅读,整句研读,逐句改错;③对照考点,推敲难点;④通读全文,最后复查。
nlc202309032233
(六)书面表达
1命题特点
2014年全国课标卷书面表达的考查内容依旧贴近考生生活,要求考生以自己为主人公写征文,畅想十年后的自己,提示可从家庭、工作、业余活动三方面展开畅想。写作命题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旋律“中国梦与个人梦想”。题目给出了文字提示,但提示内容较少,基本是以要点形式呈现,所以考生需要适当添加细节。这是非常典型的半开放作文,而这样的作文模式也预示着课标卷的方向已经从去年开始转变,写作的内容对生活交际的考查变得更加有思想深度。
2备考建议
书面表达训练的重点应放在抓基础词汇巩固和五个基本句型的写作上,然后再以此为基础,灵活运用“五步法”(一审、二提、三联、四查、五写)展开写作,力求所用英语地道、通顺;正确使用表逻辑关系的关联词,使文章在结构上连贯、紧凑;运用较高级词汇和结构,提高文章档次。此外,考生还需多看往年的高考试卷,了解高考写作的类型,能背出5—8篇不同的范文。要定期围绕不同体裁、题材进行写作练习。强化答题和书写规范,训练卷面整洁。
书面表达训练建议采取分层教学。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培养他们根据要点写句子的习惯,在课堂上加大对常用短语的听写力度,考前强化背诵考纲基本词汇,尽量用真实情感表述,加强书写规范。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从一般词汇向高级词汇过渡,从单一句式向复杂、特殊句式过渡,引导他们学会分层次、分段落,并规范书写,使卷面整洁。对于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写作要有思想深度并观点新颖,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要自然流畅、要点不疏漏。事实上,高分作文不在于文章的长短,而在于词、句、段的完美结合和书写工整规范。
三、补充建议
高考英语总复习一定要坚持以下总则:夯实基础,强化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书面表达(写作)及新题型的训练。词汇和语言知识的复习要防止过多、过细、过深,重点是将词汇放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灵活地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建议考生在后期复习时每天坚持做2—3篇高质量的阅读完形训练,同时加强书面表达、阅读表达、语法填空及短文改错等新题型的专项训练。此外,特别提醒考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牢牢抓住词汇不放松
2015年的高考英语词汇要求从过去的3000词升至3500词,这说明高考在阅读理解方面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然而,高中英语中80%以上的词汇只要懂得词义即可,拼写可记个大概、混个脸熟,即所谓“一会”;另外20%的词汇则务必做到“四会”(音、形、义、用)。加上初中英语词汇的“四会”——建议考生安排一定时间复习一下初中英语词汇,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二)强化语篇、语境、语义,灵活准确地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答题
只有正确理解语境、语义,才能准确把握文章脉络。阅读理解,要既能理解字面意思,也能理解深层含义,同时能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每天做一些略高于自己水平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题很有必要,题材和体裁要多样化。不要刻意去看时间,这样反而会打乱节奏,浪费时间;检验时间是否来得及,可以在做整套练习卷时用正常的速度检测。
(三)备考教学中应避免的几个问题
1教材复习过慢,语言点讲解过细。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以技能为中心,高考复习应当以考试的技能与知识为纲,教材只是提供技能与知识的辅助材料,不应以教材的顺序与结构慢慢复习,教师要善于提炼教材中的精华文章及典型练习加以分析和加工。
2教学中只做到了“举一反三”而不能“举三反一”。外语教学中,“举一反三”是辅,“举三反一”是本。“举一反三”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和发散能力,这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学生不能回归到问题的原点,不懂得“举三反一”,找到问题的本质,同时找准自己思维的障碍所在,同样不能解决语言学习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3题量过大,难度过高。教师要严格控制做题的数量,没有选择地做题或者练习题本身水平不高都是教师务必要避免的。高考的阅读文章,语法与词汇方面难度都不是太大。真正难做的题,在复习阶段也很难彻底解决,而且本身分值不高。
4缺乏甄别能力,盲目使用备考资料。某些教辅资料中往往存在明显的硬伤,譬如完形填空的文章首句设空、阅读理解的题干以及选项中有生词、短文改错的文章不是学生的习作等等。即使是高考真题也不一定都是高质量的。所以,教师在选择备考资料时,一定要仔细研究和处理。
5讲风太盛,“教”多“学”少。有些老师担心学生学不扎实,在陈述性知识即基础知识(语法、语言点)上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技能的复习与训练在时间和量上却明显不足。
6只管教,不管学,缺乏对学情的了解和研究。要教会学生,教师必须对所教的每个学生学的情况进行了解,才能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所谓“三分靠教学,七分靠沟通”。建议教师有计划地就高三英语学习问题与学生进行定期沟通,科学诊断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提出针对个体的改进建议。
7教学中缺乏练后静悟反思或自由讨论环节。不少教师习惯于把每个教学环节都安排得很满,用尽每节课的分分秒秒,甚至经常拖堂。要提高备考效率,办法之一就是尽可能每堂课安排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后反思。这几分钟时间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总之,英语复习备考要注意抓基本题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词汇、基本句型,并在复习时突出重点。在第二轮复习阶段,要强化专题训练,建立错题档案,弥补知识漏洞,并适当加强对重点内容的强化训练和题后分析,提高“考点识别、寻找已知条件、排错求证”的思维能力,以有效提高高考成绩。
[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桂林市新课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研究”(2013C323)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编 白聪敏)
【2019年高考英语备考】推荐阅读:
2019高考备考英语讲座07-19
2024年高考英语备考策略10-12
英语高考备考打算11-12
浙江高考英语备考策略11-23
高考英语冲刺备考策略与指导09-14
2018高考大纲(英语)及备考建议10-02
2024届高三英语高考复习备考计划12-10
2024年高考英语湖北卷07-10
2023年高考英语改错分类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