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的心得体会(共11篇)
通过学习团队建设与创新,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责任,树立了科学的农业现代化技术协作和创新意识,懂得了创新能力及其领域。通过学习团队创新使我了解了团队、团队建设、创新团队建设的内涵,掌握了团队创新的重要意义及必备条件,从而形成对团队创新的规律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团队创新与组织其他创新如理念创新、制度模式创新、学习创新、技术创新等的内在本质联系,从而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做到团队创新理论和团队创新实践的结合提供了必要的指导。
通过此次学习培训,使我更加懂得了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需要的不但是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技能,技能比知识更重要,要解决好发展的问题,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要有技能,而且要有技能与知识的融合,还要有你的好奇心,保持你对那个问题的兴趣。做学问方面应特别做到,一要博学思精,不迷信权威,敢于独辟蹊径,开拓新天地,二戒浮躁和急功近利。三要勇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决不屈学媚俗,随波逐流。
关键词:手术室,专业化,继续教育
为了适应医学知识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当今护理界已充分认识到了护理继续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手术室是外科治疗的主要场所,随着医学科学发展,新手术方法、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在不断更新,对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为适应外科技术发展不断深入的需要,对手术室护士实施专科培训形式的继续教育势在必行[1]。为探索适合我院院情的手术室护理继续教育方式,我科于2009年2月起开展了以科室总带教老师安排各专科组成员或邀请专科医生、厂家技术人员进行内容涵盖各种手术的操作步骤、新技术的配合、新仪器的使用、新理论的发展与推广等的系列讲课,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实施方法
1.1 确立管理框架,实行三级管理
即建立护士长-总带教老师-成员的教育模式。由护士长在年初安排全年的学习计划,总带教老师细化培训计划,安排每月的学习任务具体到某个成员的讲课内容。总带教老师要求具有高度责任心,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主管以上职称。
1.2 理论培训
根据本科室特点本科室的授课老师利用早上晨会时间进行15 min~20 min的理论学习,邀请的外科医生及厂家技术人员利用白班后18:00~19:00的时间讲课。这段时间相对来说手术量少些及外援人员的时间充裕些。理论培训的内容有:各类手术配合流程、要点、难点,专科新仪器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特殊手术体位的摆放方法及注意事项,手术室最新理论与发展动态等。每月总带教老师根据本月的讲课内容对成员进行达标测试,每人的理论成绩有记录,作为年终考评的一项指标。
1.3 实践培训
内容包括新器械、仪器和设备的实物演示、手术体位摆放演示和角色互换练习、手术配合带教实践等。手术配合带教采取组长负责制,按手术配合流程图完成各项操作。规律、标准的流程图提高了护士的动手能力和记忆力[2]。
2 效果评价
学习形式评价:很好、值得推广85.4%,内容充实、实用性强90.0%,方式灵活、学员感兴趣69.0%,不好、收获不大0.0%;学习收效评价:提高专业知识水平88.2%,提高医生满意度84.0%,提高医疗护理质量80.0%,提高专业技术水平79.0%。
3 体会
3.1 采取方便灵活的继续教育形式,以获取最佳学习效果
利用晨会时间进行理论学习,有利于帮助护士长期系统的积累知识,且在一个集体中学习,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加强。请外科医生及厂家技术人员进行更专业化的讲解,使护士能更透彻的掌握有关手术的重点难点,新器械精密仪器的使用与保养。
3.2 学习内容具有实用性
手术室护士确实感觉到自身水平的提高,护士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在职培训率显著提高。有文献总结出我国成人学习动机,当个人需要与社会有强烈的相互作用时,则学习动机最高[3]。医学的快速发展,手术技术不断向更细微、更复杂方向发展,各种新器械层出不穷以及无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学校护理教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实际工作需要,而加强继续教育才是缩小差距最切实可行的办法。为了适应外科技术发展的需要,促使护理人员专科技术向更专业化或一专多能方向发展,手术室专业化继续教育势在必行。
3.3 间接增加护理人力资源
专业化继续教育在科内举行,我国目前护士严重缺编,我科也一样,我科有17个手术间,按手术床位与护理人员的最低比例1∶(2.5~3.0),需要42.5人~51人,现本科室包括4名护士长在内只有39人。随着手术发展的需要,科室要派人到北京上海等大医院进修,但不可能同时安排多人出去进修,只能有计划的每年安排人员外出学习。因此外出学习人员带回专科技术二阶段传授非常重要。外出学习人员的减少,有间接增加护理人力资源的作用,又满足了护理发展的需要。
3.4 加强医护间合作,减少医护配合的不和谐性
每个科都有各自的特点,通过专科组配合专科手术,专科护士对专科手术医生的手术方式、个人习惯和特殊要求等都非常了解,医护配合更为默契,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是改善医生与手术室护士关系的关键 [4],通过全科理论与操作的长期学习,能弥补上晚夜班非己专科人员手术配合的缺陷。
参考文献
[1]许洁,李维英.手术室专科手术组设置与管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576-1577.
[2]毛晓萍,戴红霞.手术室专科护士组的设置与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83-84.
[3]李斌.我国成人学习动机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04,9(212):20.
摘要:要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素质提升,必须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而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网络培训无疑是较为适合的培训方式,四川省绵阳市在创新和构建继续教育模式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积累了较为完善的经验。
关键词:继续教育;网络培训;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与创新的代名词,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培训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信息社会的发展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网上在线学习是培训工作应对信息社会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成人教育,特别是职后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2008年“5.12”大地震后,绵阳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针对灾后培训场地和设施毁损、集中面授无法开展的现状,及时调整培训思路,大胆创新培训手段,有效整合培训资源,变革了传统培训模式,构建了基于网络的培训模式。本文就近几年绵阳市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网络培训的实践与创新进行研究,力求实现网络培训短期效应向长效机制转变,促进继续教育的科学发展、长远发展。
一、网络培训的实践探索
传统的培训模式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工学矛盾突出,组织管理难度大,培训成本高,培训效益低,培训质量难以保证等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突破这些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施教机构能够提供针对性强的课程资源,创设良好的培训环境,采取有效的培训手段和创新培训管理机制。而网络培训模式对于这些目标的实现能够提供重要和有效的支撑,因为网络与培训的结合是由现代信息技术所支持的,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其在培训教育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网络既是培训工具,又是培训资源、培训环境,在网络环境中,时间和空间不再是培训的阻力,培训课程更新速度更快,接受名师高质量的教育更加直接,这种所谓的远程网络培训其实可称得上是真正的更近距离的培训。
(一)提高认识、转变理念、创新手段是网络培训顺利实施的前提
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只有充分发挥培训教育工作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围绕人才队伍能力素质建设开展培训教育工作,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5.12”特大地震发生后,面对绵阳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急需得到提升的现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心迎难而上,积极推进培训模式的创新,及时将原定的“集中培训为主、网络培训试运行”转变为全面实施远程网络培训,将培训网络平台作为灾后培训工作的“主阵地”,灾后仅仅4个多月时间就培训了3万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既达到了快速提高灾区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和能力的目的,又探索了新的培训手段,大大提高了培训教育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二)领导重视、机制健全、协调配合是网络培训取得成功的保障
在全面推开网络培训后,无论是市县人事部门领导,还是基层单位领导都非常重视对网络培训的宣传和协调,建立了条块合理、分工明晰、责任明确、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出现了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一是绵阳市人事局综合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市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以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为抓手,狠抓学用结合,以结果使用来刚性推动培训工作。二是绵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心具体负责培训规划制定、任务实施和质量保证。三是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人事局负责培训工作的宣传组织和协调落实,并通过会议、文件、骨干培训等形式营造氛围,把继续教育的政策规定,传达到各行政主管部门,传达到各基层单位,传达到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四是各基层单位认识到位,配合积极,宣传认真,支持到位。
(三)整合资源、狠抓质量、强化服务是网络培训得到认同的关键
在网络培训课程设置上,施教机构将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提供的全国知名专家、教授学者视频授课与当地专家教授的授课有机结合,既考虑到专业技术人员拓宽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又考虑到他们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的提高。在实施网络培训过程中,切实帮助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解决学习考试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调动培训者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开办了网络学习骨干培训班,印发了网络学习方法步骤资料,添加了网络学习动画演示,开通了网络学习专线,降低了灾区学员的培训费。
二、网络培训面临的困惑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几年的培训实践来看,网络培训模式体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但同时也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课程资源的可利用问题
尽管网络培训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逐年增大,课程类型不断完善,课程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网络课程的信息承载量无法与时代的飞速发展实时同步,这种滞后性局限了施教机构对课程的更新,况且,现有课程资源在系统性与专题性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经验性与创新性结合、前沿性与针对性结合上也嫌不足,施教机构对网络课程资源进行筛选、分享及利用的困难变得更为突出。
(二)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主学习问题
网络培训促进了学习方式自主化和个性化,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培训理念。然而,从一年的网络培训实践来看,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对自主化学习形式上接受和欢迎,但行为上是背离的,存在应付学习,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有的是不下载课件资源、不听课不学习,直接就进入考试程序,以尽快完成规定学时为最终目标;有的是请别人代为挂网,代为考试。究其原因,一是名目繁多的培训和日常工作压力造成专业技术人员身心疲惫,二是以往传统培训方式的经验降低了对新培训形式的期望和信任,三是部分年龄较大和电脑基础差的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和进取的内在动力不足。
(三)网络学习的管理问题
培训机构的管理职能面临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传统的以培训计划、培训师资、培训内容和培训过程为关注核心的管理变为利用一个网络平台、筛选优质资源、学习权限处理、培训结果确认等方面。管理对象虚拟化、管理语言网络化,这对培训管理机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培训环境中,培训机构的管理,注重的是平等与服务、沟通与配合,依靠优质资源共享,提高培训效益。但实际情况是,现有管理方式是自上而下单向的,培训对象个性化的需求无有效的满足途径,培训对象作为培训设计者之一的角色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三、网络培训完善与创新的路径思考
针对培训体系开放化、培训内容信息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和个性化、培训者与学习者的关系平等化等网络培训新特征,要以破解网络困惑、解决培
训问题为突破口,不断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网络培训。
(一)创新课程设置,不断提高培训内容的实效性
培训内容直接关系到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影响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兴趣,乃至培训效果。这就要求施教机构对培训内容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到培训对象的需求,应体现三个原则:一是时代性原则,即所选课程应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如当前形势下,就应将继续教育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及震后心理调适相结合起来;二是针对性原则,即所选课程应符合培训对象的需求,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培训需求,采用“菜单式”培训或将核心课程与辅助课程结合起来,增大灵活性;三是系统性原则,要结合终身教育的理念来统筹规划课程,要让培训者一年一个收获,通过培训较为系统地了解相关知识,全面提升能力素质。总之,网络课程设置要做到:立足岗位需求,紧扣时代脉搏,少而精,新而实,真正将远程网络培训平台打造成为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成长和不断发展的平台,成为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割舍的良师益友。
(二)创新培训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做到管理工作的有序化、科学化和人本化
网络培训催生了管理职能的转变,创新培训管理,就是要通过专业的、人文化的教学管理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员顺利完成培训任务。首先,做好继续教育相关政策和网络培训方法步骤的宣传;其次,加强调研,听取基层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对网络培训的意见与建议;再次,开好工作安排会、工作总结表彰会。培训工作必须自始至终突出抓好培训效能提升,网络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究竟如何,基层单位和参训人员最有发言权。要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和经常的基层调研,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将调研情况和工作决策有机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龙头,重点关注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民生建设等方面的继续教育任务,有效整合培训资源,统筹推进各类培训,为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创新培训评估,不断激发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学习的热情
网络培训是一种先进的培训手段,培训的目的是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如何通过培训实现发展的目的?笔者认为,在重视培训过程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发挥培训结果的效应。现实中,往往是以拿到合格证为目的,至于学习什么,学得怎样不太关注,这种现象造成培训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无论是施教机构还是基层单位都应重视培训评估,培训评估既是对学习者参加网络培训行为和结果的判断和评定,更是对施教机构工作情况的全方位评价。基于网络培训的特点,培训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提供及时反馈,监控学习进程,保证学习质量。而创新培训评估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仅仅看重结果的做法,要在评价功能、评价主体、评价过程等方面进行创新。有效的培训,其评价功能应当是激励性和诊断性的,评价方式应当是开放的,评价主体应当是多元的,评价过程应当是交互的,在开放、交互、多元的培训评估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评促学。
参考文献:
[1]网络培训:实践、困惑和创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8)
[2]现代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模式研究与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3)
[3]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模式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12)
[4]中小学校长网络培训的问题、对策与前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3)
2017年12月16日至17日,我参加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为期2天的培训。作为一名教师,2天时间学完了4门课程,每天安排培训学习2门课,我作为一名教师,能坚持在课堂或利用业余补充学完全部课程,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本次培训班邀请了众多知名校外教育专家,为我们准备生动精彩的讲座。但我能摆正心态,在课堂上坚持听完各位教师的授课内容。参加本年度继续教育培训,我谈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是学有所得,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与老师专家们零距离、面对面交流,学习接受到了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感受到一些创新了思路。
此次培训课程主要涉及《小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做好班级管理》、《怎样开展小专题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四门课程。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专业技术含量高,结合实际教学,通过一系列专题讲座,为我学习新理论、新政策,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老师专家们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品质,严谨的研究精神,风趣幽默的演讲风格,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佩服万分,惊叹不已,并学有所获,受益无穷。
短短的2天时间给我们留下太多太珍贵的记忆,这些都要感谢这次培训的主办方、承办方以及协办单位,感谢给我们带来这次机遇,提升自身素质,我们坚信培训班的每一个教师都将犹如点点嫩芽在得到培训班老师给予的甘露后破土而出!
二是感受到了承办方培训管理效率。特别是在组织、准备与课堂管理方面体现了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这次为搞好我们这期培训班,上下非常重视,校领导认真筹划,周密安排教学计划和保障工作。在培训前期精心挑选老师专家,精心照料设计课程,不辞辛劳,全程参与班级管理,并经常与我们交流沟通,传授知识,交友谈心,指导我们的学习实践,了解我们的困难,帮助我们解决培训学习生活等问题,让我们学得专心,学得舒心。
培训现场,我们目睹班主任曹玉廷老师身先士卒,总是第一个到达培训现场。各科任课老师的衔接与沟通,组织培训与考试,事事仔细,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培训期间,也亲临培训培训现场,督促检查。为抓好课堂效率,班主任曹玉廷老师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广泛倾听学员意见,多方协调,解决多年难以解决的遗留问题,既考虑学员工作思想状况及愿望,又充分实现吉安技校承办本次培训的工作要求,对具体问题有具体的解决方案,并逐一落实。课余也经常与我们交流沟通,交友谈心,征求意见。
工作人员任劳任怨,切实以服务教学、服务学员为根本,作风严谨扎实、组织活动周密,展现了很高的业务水平和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做了大量教学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了教学活动全程顺利、有条不紊,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能够参加这次黑龙江省 2011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进 入素有“工程师摇篮”之称的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机械工程专业知 识,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和激动。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当中,我认真学习了我国机 械领域著名教授、吴伟国教授的课程,通过两位老师耐心、细致、生动的讲解,让我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也激发了我对新知识的热情,从两位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学识渊博、阅历丰富、待人以诚、平易近人、刻苦敬业、治学严 谨的精神,真正体现了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感受到了名校的 风采。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自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实际生活工作中,我 将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争取为单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为 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时间转瞬即逝,转眼间这次培训 就要结束了。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的个人思想素养、专业知识水平、对前 沿科学技术知识的认识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今后开展本职工作,更好 地服务于单位的工作大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一
转变学习态度,转变学习态度,增强学习观念
参加这次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之前,认为这次培训只不过是走走过场而
已,老师不会重视我们,也不会为难我们,对我们提出一些严格的要求。随之 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值就变得更低,这都是因为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一些坏的 观念和习惯造成的。在平时的工作中,受工作环境的影响,周围身边的同事再 学习观念薄弱,自己随大流也不重视对新的科学技术的学习。同时由于对自己 负责的业务已经熟练掌握,简单的认为就可以不用再学习了,也助长了这种不 学习的风气,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学习的坏习惯。通过这次知识更新培训,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学习态度,也让我对自己 工作业务范围内的科学前沿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发现了在集中供热领域,我 国与国外集中供热先进国家不管是在管理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目前采暖系统普遍在低负荷、低效率下运行,实际供暖面积平均只有设备能力的 40%左右,管网输送效率低,管道泄漏和偷 水现象严重;建筑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差;锅炉运行效率低,能源消耗量高,我国的单位面积供暖耗煤量是发达国家的 2-3 倍。从舒适度来看,我国住宅的-1-黑龙江省 2010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室温一般只保证 16℃,而发达国家住宅的室温一般为 22℃; 我国的供热品质差,室温冷热不均;当前采暖费按面积计费,用户不能自行设定和调节室温,用户 外出或上班时,无法调节室内温度,使热能白白浪费。我国供暖系统只有简单 的调节手段,水力水平失调、垂直失调严重;绝大部分锅炉供热系统采用直接 联接方式,锅炉运行人员普遍靠经验烧锅炉,没有测温装置,无法对运行工况 进行系统的分析判断,供热参数未能在最佳工况下运行;供热部门为了保证供 热标准,只能超负荷供热或以“大流量、小温差”方式供热;就集中供热系统 来说,则对各个热力站进行独立调节,在热源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各热力站“争 食”现象,使热网末梢热力站无热可供,造成热用户水平失调及垂直失调,使 集中供热优越性很难充分发挥,这都是一些我们工程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通过这次学习,也激发了我对本领域前沿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的兴趣,对国 外先进供热系统的运行及管理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转变学习态度,增强学习观念,争取能够与时俱进,进一步学习本领域国 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争取为公司下一步的供热系统改造贡献自己的一份 力量。开拓眼界,二 开拓眼界,深入学习专业知识
通过“机器人控制的实际应用”专业课程的学习,不但让我加深了对专业 知识的掌握,也通过老师介绍国内外最新的机器人控制及应用技术开拓了眼界。这对以后创新性的开展工作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具体来说,通过这次学习掌 握了机器人操作臂的机构、正/逆运动学求解问题、机器人操作臂的动力学方程(运动方程式)、参数识别原理和算法、位置轨迹控制(PD 控制、前馈控制+PD 反馈控制、计算力句法、加速度分解法等)、力控制、Robust 控制、自适应控制、多机器人操作臂协调控制、主从操作臂控制等算法控制等专业知识。老师也将 这些专业知识怎样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并通过国内外最新 的应用实例来加深我们队这些专业知识的认识,也使这些专业知识更生动、更 形象。参加培训前,认为我所在供热公司的没有什么潜力可挖。通过这次继续教 育知识更新培训,让我对供热系统的节能减排、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供热质量 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为下一步进行供热系统的改进开拓了思路。在接下来 的工作中,我将在这次培训中学习到的参数识别原理和算法以及自适应控制等 算法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相结合,应用到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改进中去。实现热 网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可以大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供热质量。据查资料了-2-黑龙江省 2010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解,节能达 10%以上,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这次培训,让我 的专业知识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更新,抛弃了一些以前固化在大脑中的过时了的 思想,汲取了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一些新鲜血液,使我对工作、对生活都有 了全新的认识。
工作展望及个人发展目标 三 工作展望及个人发展目标
在公司下一步进行的热网改造项目中,我要将这次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与 工程实际相结合,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想法应用到下一步的工作中去。首先,实 现供热锅炉的自动控制,在室外安装温度传感器测量室外温度,进一步利用神 经网络算法或遗传算法预测整个供热系统的热负荷,然后对锅炉喂煤系统实现 自动控制,进而实现锅炉的自动控制。其次,实现换热站的自动控制,换热站 利用 PLC 采集换热站一次网、二 控制系统基于 PLC 和 GPRS 通讯系统来实现。次网的供回水回路的温度、压力、流量等信号,将所采集数据通过 GPRS 系统 上传到热网调度中心,并执行热网调度中心所发出的指令,完成二次网供水温 度的控制、二次网流量的控制以及二次网补水系统的控制。其中,二次网供水 温度的控制是由 PLC 控制一次网电动调节阀的开度来实现的,二次网流量的控 制是通过控制二次网循环泵的变频器来实现的,二次网补水系统的控制室通过 控制补水泵的变频器来实现的。再次,完成热网调度中心的设计。热网调度中 心功能包括:热网系统数据处理、存储、监控界面显示以及向下位机传送控制 命令等,主要通过模糊神经网络 PID 控制器、组态软件以及通讯模块来实现。最后,完成整个热网远程测控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整个热网远程系统投入使用 后,可实现各换热站的无人值守,提高供热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具有较高的 应用价值。这次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清楚地认识,对自己将来的 发展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在以往踏实肯干的基础上,多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多 运用创新性思维思考问题,并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结合,为公司创造更多的 效益,争取早日能够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再继续向技术专家的方向迈近。而实现这一切,自己本身的能力是一方面,另 一方面则是对工作的态度,认真是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则,只有认真地对待每一 项工作,努力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才能不断在自己的岗位上前进,不断接近自己的目标。-3-黑龙江省 2010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四 总结
今年7月份,我在安康市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集中培训。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的知识层次有了新的提高,尤其对规划设计工作帮助很大,增强了运用新理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一、通过这次的学习丰富了自身的理论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 我参加工作近5年,一直忙于业务工作,平时工作时间紧迫,学习时间十分有限。通过这次学习对对于日常工作启发极大。
二、通过这次学习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将精力集中于有限的建筑设计工作,对于规划管理,特别是政府规划审批职能了解不多,特别是对于最新的规划政策和行业规范不能及时掌握,对设计工作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走了一些弯路。
三、收获和感想
1.更新了自己的建筑设计理念
这次的继续教育专业知识培训,让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培养了我在工作中多思考多研究的习惯,让我在建筑设计工作中有了更宽阔的视野,对建筑设计中有了更多更灵活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考虑更多的方面,不在片面,狭隘,从而设计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符合规律,更加以人为本;在规划管理工作中有了很大的信心,用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办事,用最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工作,不卤莽、不偏激,使城市建设工作有延续性。
2.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做勤于学习,不断学习的建筑设计师 通过这次的继续教育专业课程的培训学习,我感触颇深,对于建筑设计的理解,我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进一步的了解。建筑设计,是一个深厚的专业,它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有交通、人口、园林绿化、地理学、美术设计、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供暖、测量、电力、电讯、桥梁等等。城市规划,一个夹杂有多个知识领域的综合型专业。通过建筑设计这次学习,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我的工作水平,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有信心,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希望,今后我要在建筑设计专业的本职工作中要有更好的目标:
一是要经常的、积极的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不管工作有多忙,都要及时充电,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见证理论,从而升华理论知识。
二是提升在建筑设计领域里的理论水平,加强建筑设计专业的业务水准。通过学习活动和工作的实践活动,要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让自己的知识面广阔,理论水平不断的提高,从而让自己的实践经验更丰富,让自己的工作更顺利,更好的为我们的城市建设服好务。
几年来, 在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教育、卫生、计生、建设、民政等部门支持下, 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实施状态良好, 先后有近50000人次接收了“公需科目”、“专业科目”的培训, 取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高度评价。为了达到共同学习、积累经验的目的, 本文特将我市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做法与成效进行了探析。
1 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2010年6月, 汉中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依托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1年7月, 陕西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授予“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为省级继续教育基地。学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 成立了学院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继续教育与培训部为基地的常设办公机构, 并对基地办公室人员职责做了明确分工, 对报名、缴费、注册、选课、考核、学时认定、学时登记、试题管理、网络监测等都安排有专人管理。在基地建设方面, 提出以“内敛素质, 外树形象”为要求, 一直把继续教育基地作为宣传学院、开展交流的重要窗口。每年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 审议工作计划, 讨论、研究解决基地建设经费、课程建设等问题, 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对师资建设、工作思路等诸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以此推动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科学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刘晓彦、院长余德华、副院长华百涛、宋汉文等都先后就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发展、信息化建设、课程设置、资源开发、对外联络等问题专题听取工作汇报, 协调处理跨部门的工作关系, 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 大胆探索、调整思路
在培训管理上, 我们采取以院本部开班为主、以送教上门为辅的组织方式,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 不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2010、2011年, 我们通过“集中面授”的形式累计完成1.6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
随着继续教育工作的推进, 要求“送教上门”的单位越来越多, 我们也深感传统“集中面授”形式的弊端。由于参训人数众多, 每期培训的师资、设备、场地等落实起来非常困难, 教学组织、考勤管理、考核过程也不太统一, 管理服务、安全要求方面的问题也很突出, 培训的综合成本较高。我们通过认真学习《陕西省“十二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 2011年4月, 学院派人到四川省绵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心、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考察之后, 深深地感受到“远程培训”将会给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构建全新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于是, 我们就萌生了将“集中面授”的培训形式过渡到“远程为主、面授为辅”的培训形式。
在电脑科技公司的技术支持下, 我院先后召开开发网络平台与管理系统的座谈会、论证会、报告会等。会议达成了共识。都认为利用远程网络平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可以改变传统的面授学习方式, 使参训人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既可以解决参训者的工学矛盾, 又能满足参训者自主学习的需要, 而且参训学员的报名、注册、选课、在线学习、学时统计、考核成绩、培训状态等都能通过网络管理即刻生成, 各单位管理人员也能通过我们分配的专用管理账户随时汇总本单位参训人员的学习情况, 极大地降低培训运行成本、提高培训管理的最佳效益。2011年9月, “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进行测试;11月, 学院邀请市人社、教育、卫生等部门领导, 部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计算机教师对网络系统进行了观摩、讨论, 最后通过了评审。学院决定从2012年起, 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将调整为“远程为主、面授为辅”, 并在信息化建设推进中, 逐步过渡到“远程培训”。
3 深入调研、科学谋划
为更深入了解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研究培训需求, 基地领导先后到南郑县中学、汉中市第四中学、汉师附小、汉中市实验小学、汉中市中心医院、汉中市人民医院、汉中公路局等基层单位进行走访、调研、交流, 并深入到留坝、佛坪等山区县的单位实地考察, 听取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后的感受, 仔细了解基层单位对继续教育培训中的组织管理、课程设置、服务支持等意见建议。并结合《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能力提升计划) 实施意见》精神, 科学谋划培训方案和课程建设。本着“提高素养、创新理念、适应发展需要”的思路, 从学院各系部精选“主讲教师”, 并将各行业推荐的“行业专家”补充到培训师资库里, 组建了学科门类齐全、工作领域广泛的培训团队。
为了使继续教育工作健康、稳步发展, 受学院委托, 2013年4、5月份, 培训部继续教育考察组一行先后赴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学习考察, 学习考察活动主要围绕“如何提高继续教育培训服务质量”、“如何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推出优秀培训课程”、“如何引入竞争机制、增强继续教育发展动力”三大主题展开。通过学习考察, 考察组同志深深体会到: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各院校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均达到历史前所未有的高度, 传统教育思维下的继续教育工作附属地位正在被发展前景无限广阔的继续教育现实所改变, 全新的终身教育理念像一只无形的手将继续教育工作推向了新世纪教育的又一个制高点上, 我们必须加倍努力、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4 科研引领、深化内涵
为解决专业技术人员“工学矛盾”, 我院拨付专项资金, 自主研发, 建成了“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 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继续教育学习、管理系统, 构建起快捷、高效的继续教育模式。使培训工作逐步从“面授为主”过渡到“远程培训为主、面授培训为辅”的形式。通过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项目、拓展服务空间, 逐步实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网上在线注册、选课、培训、考试和管理, 使“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成为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的课堂, 成为继续教育的专业化网站。
加强业务学习, 提升素质。坚持利用每周例会学习、讨论有关成人继续教育论述, 如《教育部关于加快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发展战略分析》、《新形势下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转型与展望》、《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估模型》等。通过学习, 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 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在学习基础上, 向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申报的两个继续教育课题已经顺利结题, 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反思》、《利用远程培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施策略》等有关继续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六篇。2013年, 先后又申报了陕西省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继续教育办学行为约束机制研究》、汉中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发展项目”《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研究与开发应用》。根据“公需科目”培训需要, 已经开发、出版了《汉中历史人文专题》、《常用文体与科研论文写作》、《汉中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等继续教育教材;并与电脑科技公司合作, 已开发、录制了八门网络培训视频课程。2014年拟开设的“公需科目”《“中国梦”与汉中“三市”目标》、《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汉调桄桄的演变与欣赏》、《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变与处理》、《社交礼仪》等课程资源正在规划开发。
5 完善制度、做好服务
我院按照陕西省和汉中市颁布的继续教育政策、法规, 研究制定了《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工作职责》、《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制度》、《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督导评估制度》、《继续教育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等20项制度和规定, 为全市继续教育的规范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政策依据, 使继续教育基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继续教育基地每年在培训期中有工作小结, 年底有工作总结。按照年初召开“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工作会议”、“继续教育基地课程资源建设研讨会”等会议精神, 把服务专业技术人员需求放在首位, 不断改善培训环境, 并主动走出去为偏远山区集中上门服务, 用真诚搭建和沟通交流的桥梁。强化全体人员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纪律意识, 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在培训过程中, 树立一切为了学员、时时处处为学员着想的意识, 积极主动为学员排忧解难, 做到百问不烦, 笑脸相迎, 热情周到, 主动为来办事的学员提供方便。
6 采取措施、注重实效
自从我市将继续教育工作与职称评审、晋级、备案挂钩以来, 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继续教育基地也转变观念, 提高服务水平, 克服人员较少, 培训任务量大等困难, 主动换位思考, 想人所想, 急人所急, 用实际行动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对于那些偏远山区留坝县、佛坪县以及下属单位较分散、办公地点较远的单位, 基地克服困难派人上门现场去开展报名服务工作。同时, 通过“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的办公系统简化管理工作程序, 让各有关单位少跑腿, 提高工作效率。立足实际, 变换培训手段, 依托“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的学习、考试平台“以网络培训为主, 面授培训为辅”。网络平台根据要求, 开发、制作培训课程资源, 组织学员在线学习、考试、在网上解答相关问题, 收集、整理、提供学员在学习研讨和交流中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
我们为管理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制作操作指南, 提供教务管理服务, 为培训提供教学、学习、交流的数据, 并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通过网络准确统计和反馈网上学习学员考核成绩。在网络培训中, 采取以单位管理的形式,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远程培训的组织管理、信息统计上报, 提供学习平台, 每个单位指定一名专人负责, 指导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网上注册、选课、考试和技术指导, 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学习过程的监测与督促, 组织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推荐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辅导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原因无法按时报名参加培训的人员以及那些工学矛盾比较突出的单位, 我们以延长报名时间、灵活进行补训。对那些及时完成了网络学习、考试成绩合格的单位或个人, 我们主动电话通知来办理继续教育证书上学时登记。
继续教育工作历经四年, 实践证明, 对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继续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它确立了专业技术人员自觉接受继续教育的理念,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起到的推进作用是潜在的、影响是明显的。目前, 全市各相关单位都能够按照省、市的要求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继续教育基地的工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7 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继续教育基地十分重视培训的宣传报道工作, 及时将有关培训动态发布到陕西省教育厅、汉中市人民政府网站、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网站、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站上并及时上报培训信息, 加大对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 基地网站各栏目里的相关材料也及时上传, 以促进各单位之间、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每年在各类媒体发表有关继续教育的新闻报道20余篇, 在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站发布信息30余篇, 有效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特别是2013年6月5日,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发表了《汉中职院扎实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网站作社会效益明显》, 报道了我院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情况;汉中日报也在2013年11月5日发表了《我市市级继续教育不断扩面增效》报道了我院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情况, 促进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社会反响良好。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 机构 教学
随着知识更新周期加快,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就成为提升自身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为在职人员,故提高学习效率尤为重要,这就对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内涵
专业技术人员是指掌握专门知识理论和技能,并以其所掌握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中去的社会群体,他们分布在社会各个领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就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补充、更新、拓展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场所。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其培训机构在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上都不同于传统的全日制教育,所以探索属于继续教育机构自身教学的特点十分必要。
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类型,主要有普通高校、成人院校、社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基地)5大类,现对其培训范围、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现状如下:
(一)普通高校:普通高校培训设有函授、夜大、网络教育、高自考等各类本专科继续教育。其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是对内部人员培训,二是全社会各类人员培训。培训类型包括:(1)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和以第二学历为主的学历教育;(2)技术应用培训;(3)技术专题讲座。教学组织形式:(1)学历教育中,夜大采用面授教学;函授以面授为主,数字化教学为辅;网络教育是以数字化教学为主,面授教学为辅。(2)非学历教育中,采取短期脱产的集中面授。教学方法:多数使用系统讲授、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
(二)成人院校。成人院校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有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函授学院、自学考试机构、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培训类型包括:(1)学历教育;(2)职业资格培训和岗位培训。学习方式为脱产或业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技术手段:(1)自考机构有全日制、业余;有面授、网授;有短期集中串讲式的培训;(2)自考教学主要是面授,自考办提供统考课程;(3)广播电视大学,综合利用卫星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和教学管理网络等信息技术,设有媒体课程,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的远程教学。
(三)社会培训机构。这类机构个人或企业面向社会举办的职业技能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培训类型包括:(1)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培训;(2)企业岗位适应培训;(3)学历教育;(4)就业和再就业培训。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技术手段:(1)采用面授教学、实操培训、网上资源和学习光盘等多种方式;(2)提供网络课程、教学管理、多媒体互动为一体的教育服务平台,在线提供技术服务等。
(四)企业培训机构。这类培训机构是企业联合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开设的继续教育。培训主要包括:(1)员工的上岗、转岗培训;(2)新技术应用培训;(3)职业资格培训、公需科目培训;(4)学历教育;(5)短期培训和专题研修等。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技术手段:(1)采用一对一的“师徒制”、小组式的“项目导师制”、博士后工作站和集体教学等;(2)采取系统讲授、专题讲座和问题探究等方法;(3)大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较多;小型企业较少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继续教育。
(五)行业协会(基地)。我国行业协会(基地)培训主要包括:(1)行业岗位培训、技术培训、行业职业(执业、岗位)资格培训;(2)培训班、实地考察、现场技术交流。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技术手段:(1)一般以讲座、交流会的形式,以传统的面对面授课为主;(2)技能较强的培训内容到企业进行实地培训等。
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教学的特点
下面从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技术手段三个方面,对上述5种不同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特点进行总结:
1.组织形式方面。普通高校和企业培训机构,在其内部组织教学,具有优秀师资的培训优势;在其外部组织教学时,流于形式现象突出,原因在于机构各自独立,教学组织不系统,不利于控制分散教学。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和成人院校特点是教学规模较大,有分散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及办学条件,培训既可面授,也可基于计算机、电视和网络进行组织个别、伙伴和合作学习。
2.教学方法方面。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社会培训机构和行业协会主要采取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和系统讲授的教学方法,辅助一些网络虚拟教学,缺点是缺乏实操实践,原因是自身无场地、租借场所成本太高。企业培训机构在其内部培训时,采取问题教学、系统讲授和现场教学的方法,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加上有实操场所,教学的实效性和方便性高。
3.技术手段方面。普通高校和成人院校对印刷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较为注重,能开发使用多种媒体资源,与现代技术发展较紧密。社会培训机构和行业协会在培训技术手段应用上,较为注重计算机、投影仪和网络媒介等手段,并能积极开发所需网络资源。企业培训机构较多使用印刷教材和资料。以上这5类继续教育机构,在技术手段方面,各有特点。规模大的,宜面授加远程培训,用先进技术手段;规模小的,宜面授,用传统技术手段。对于受训者,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菜单式选择课程,便于自学,利于按需学习,学习效率较高、能力水平提高较快。
结语:专业技术人员用于学习进修的时间较少,若能根据不同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特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参加继续教育,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亭亭、侯彦华、王迎、史红星、陶水龙.中国高等工程继续教育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03)
[2]姜大源.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一、要有思想
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镜像”纪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好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一份好的教案,而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获得的经验。思考不是填写模板(模板是供培训时模仿学习),而是创意和灵感的碰撞。善于思考的人从身边的平常事中也会发现真理。优秀的教师不仅是教人知识,而是教人思考,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教师应该是个思想者。读书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写作造就“名气”。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个有心人,去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失败了,遭受挫折了,又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会这样?工作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有助于我们进行深入地思考,发现一些本质的问题。这些东西如果不记下来,激动一下兴奋一下后很快就还给记忆了。现在提倡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讲自己的教育故事,也就是这个道理。遇到问题要注意从多方面考虑,而且要持之以恒,更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创新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单纯的为创新而创新,出现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只有从多方面考虑和解决问题,才能出现解决问题的灵感,才能创新。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这要求我们,要摒弃社会中的不良风气迷惑,切实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并把自己的兴趣推而广之,坚持不懈地沉醉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当中;另外,要善于用逆向思维考虑问题的症结,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直觉,并把思维的灵感火花及时保存,成为研究的新发现;科学的态度也很重要,这需要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聚精会神,真正深入到一个问题的每个层次中,否则效率的下调只会使瞬间的灵感顷刻溜走。
二、要有追求
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是教师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形式。我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努力学习,做好相关自学笔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使得继续教育的意义落到实处。记得狄金森曾这样描述生命的意义:如果我能弥补一个破碎的心灵,我便不是徒然活着;如果我能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抚慰一处创伤,或是令一只离巢的小鸟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活着。每个学生都是积极要求上进的,都会有闪光点。好孩子谁都会教,可坏孩子却不是谁都能教,可见时刻追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一个优秀教师成长有着极大的重要性。
三、要有恒心
通过培训,自己进行教学研究,我将会以名师,老教师也包括我身边好多年轻优秀老师,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等。我以他们为榜样,在教学中大胆探索、实践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这样的网上学习和创新,巩固自己所学的教学教育理论知识,提高在教学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凡人做一事,必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事无成。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弟,以希望为哨兵。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说:“系统地接受教育理念熏陶是非常重要的。他提议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都来系统地读一些教育名著,哪怕是二十本,这二十本不读,不能做教师。他说:“一个没有系统接受人类历史上教育思想财富的人,他不可能有远大的教育理想。思想这个东西不是凭空而来的,就像生产,要有原材料进行加工。”“没有源头,走不了多远。”读书是“物我的回响交流”过程,要有不断“修炼”的意念,当我们以平和的心态,谦虚的胸怀来读书时,自己的思维与书中的思想进行交流与踫撞,无形中,思想会走向纵深,精神版图会更为广袤。提升的方
法,就是要有“友”,有“朋”,通过同“友”“朋”的讲谈、研讨和论辩,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就好比一棵树,日日汲取阳光和雨露,逐渐枝繁叶茂,高耸云天。
四、要敬业
敬业乐业关键是要强化先进性意识,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迫切要求,从小事做起,善于做小事,提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珍惜岗位,努力工作,大力弘扬“敬业、求实、合作、创新”八个字的文化精神,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刻苦钻研业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掌握信息化的前沿技术,对事业对学生要有爱心,因为爱心四溢的老师眼里只有教育,为教育而歌,为教育而泣。他们有献身教育的炽热情怀,有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抱负,有不知困难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有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同时是拥有幸福感的老师,是产生快乐的老师,也会将这种快乐,这种幸福带给台下的孩子们。
五、要有水平
反思是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要这一过程中,我结合教授的观点及案例,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后果,在实践中形成。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不断创新,学生吸收的渠道成多样性,她们储备的知识结构也呈现了多样化,教师要让学生信服,尊敬,同样要有良好的教学水平适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有人说:“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她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她应当如星辰,远看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
六、要有创新能力
利用各种方法,例如组合法、类比法、联想法等,因为创新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经过学习和训练会使创造力获得迅速提高,创造潜能得到有效开发。这对于我们提高教学创新效率、创新水平、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极为有益。要注意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是我们创新工作的基础,通过借鉴前人的工作,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注意发现和总结前人失败的创新经验,通过前人失败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还可以通过改变方法和途径,成功的解决一些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要学会借鉴和组合,借用别人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创新,予以完美结合,充分利用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持续积累夯实基础知识,可以肯定,良好的基础知识是创新成果诞生的良好基点。优秀的创新成果都是饱含科技含量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优良发明的。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情况,要提高创新能力还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度使命感的人,才会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能“先天下之忧而忧”,战胜自我,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其次,必须用人类的文明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创新活动,必然要以知识的占有作为前提条件。没有丰富的知识作基础,思维就不可能产生联想,不可能利用知识的相似点、交叉点、结合点引发思维转向,不可能由一条思维路线转移到另一条思维路线,实现思维创新;最后,必须坚持思维的相对独立性。思维的相对独立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必备前提,因此我们跟应该加强我们的思维独立性并积极提高创新能力。
共和县第一小学刘凌
根据《共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2012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及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关于“青海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培训2012开班前的有关要求”的规定,我参加了这次继续教育知识培训班的学习。现从以下两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一、学习内容概要
本次培训共用了3天时间,在三天时间里面完成了一下内容。
(一)青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解读
本科讲了强卫代表共产党青海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坚持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为青海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共分六个部分。
(二)专业科目学习概要
专业科目共分5讲。
第一讲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主要讲解了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长期战略任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思想理论建设是学习型政党的根本。创先争优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强大动力。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加强党的领导的关系。建设学习型政党与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主要讲解了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质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文化精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为第一的任务,这一重要论断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用的新阐释,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三讲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主要讲解了道德与职业概论,职
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原因分析,重塑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途径等。
第四讲《 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提升》,主要讲解了什么叫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以及创新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第五讲《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能力提升》,主要讲解了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教育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技术人员队伍素质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有机保证。
二、学习体会
通过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学习活动,使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现把我的收获和体会总结如下:
1、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是普及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充分发挥其功能效用的有效途径与关键环节。我们要进一步将大众化的原则要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之中,做到以“实”促“知”,以“知”促“信”,以“信”促“行”,以“行”促“固”,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
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中事业单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事业单位在社会管理中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理应得到回答。事业单位参与社会管理问题由此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一个需要加以研究的重大课题。事业单位参与社会管理问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但在现实中事业单位已经参与到社会管理和服务实践中并积累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实践已走在了理论的前面。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参与社会管理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加以破解。
3、尽管事业单位参与社会管理领域广泛,作用明显,但由于事业单位参与社会管理仍是一个新生事物,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事业单位参与社会管理的实际效果差强人意。
首先,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水平低、不均衡和缺乏竞争,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益服务总量不足、标准过低、优质服务稀缺。“上幼儿园难、上幼儿园贵”、“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住房难、住房贵”、就业难、不敢消费等现象,反映出我国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保障性住房、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供应严重不足和优质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的严峻现实。其次,事业单位代行政府的行政执法和监督管理职权,直接影响着政府社会性规制的效果。与行政机关相比,事业单位及事业编制人员较少受行政程序约束,更少受政治责任约束,事业单位履行行政执法和监督管理职责随意性大,利益驱动下的选择性执法和监管现象较多。检验检测与鉴定、质量技术监督、公证与认证、卫生监督、安全监管方面事业单位履行社会管理职责不力导致公共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方面的问题。
第三,一些事业单位偏离公益宗旨,面向市场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其社会服务功效大打折扣。他们一方面作为公共服务机构享受着政府的财政拨款和税收减免等政策优惠,另一方面又像企业一样从事经营性活动通过高收费实现员工高工资、高福利。
第四,相当大一部分事业单位成立的目的和主要功能是为政府自身服务而非为社会服务。机关后勤服务机构、文印单位、信息中心、培训基地、疗养院、干休所等大量的事业单位的主要功能是为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日常运转提供各种技术性、事务性、后勤性服务,属于行政支持性或行政辅助性事业单位。它们占用了大量公共服务资源,却将后者用于政府的自我服务而非社会公共服务。
最后,事业单位知识创新能力不足,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为社会管理提供的智力支持、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力度不够。事业单位对自己所属的党政部门有较强的依附性,行政化和官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削弱了事业单位的创新能力,降低了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水准,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所提供的知识产品的质量,影响到人力资源的总体质量。
五、职业道德,是每个从事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学习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也是规范我们从事教育行业的职业道德行为和提高从事教育行业人员素质,加强教育事业的建设发展,因此,就必须以教育行业的职业道德作为从事教育人员提高职业素质的内在要求。要从内心地自觉地树立教育行业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自身的职业道德行为。我们既然选择了从事教育行业这个岗位,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热爱教育事业。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
出状元”,通过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做出成绩,取得成功,只有热爱教育工作,尊重教育职业,才能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建设发展,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教育行业领域做一番成绩,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应有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通过学习,了解社会主义事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深刻理解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实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人。使我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明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己的遵纪守法意识得到强化,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尽管这次教育系统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的职业道德培训课时短,但觉得这次职业道德学习的辅导老师对职业道德学习的内容,从浅引入,讲解深刻,结合实际,生动有趣使我深刻领会学习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搞好本职工作的信心,也是一次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难得的学习机会。使我更加热爱本职工作,树立搞好本职工作的信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工程建设发展,对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从事教育行业人员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同时要遵守教育行业的职业道德行为,要不断学习提高教育职业技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自觉树立教育行业的良好形象,做到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立志在本岗位多为共和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教育技术;专业人才;视觉素质;培养体系
前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视觉文化时代应运而生,视觉信息已经逐渐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流,因此,对于视觉素质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视觉素养指的是人们用眼所看的能力。视觉素质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使人通过事物的能指,即对事物外显层次的观察,在看好、看懂的基础上,实现对事物更深层次的解读,即运用视觉思维,解读并运用事物的内涵。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视觉素质不仅决定了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此同时,还影响到了他人视觉素质的培养,因此,这就对教育专业人才的视觉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当前教育专业的人才视觉素质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在视觉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教育技术领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这就使很多高校的教育技术专业意识到了对于视觉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并相继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是,由于其培养策略存在着的缺陷,致使专业课程开展的效果不尽人意,具体问题表现为:
(一)对视觉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课程开展的力度不足
当前,各高校由于对视觉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致使视觉素质培养相关方面的课程开设力度小,纵观当前高校关于视觉素质培养专业课程的开设状况,一些教育技术专业尚未开设相关的课程,而开设了此课程的院校,仅在本科生阶段开设了《视觉文化概念》的选修课,以及在硕士生阶段开设了《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的专业课。
(二)关于视觉素质培养课程的开设缺乏合理性
当前,在本科生阶段所开设的《视觉文化概论》课程,只作为了一般性的选修课,而且设置在大四阶段,而与此相关的一些软件设计课程却开设在了大三阶段,这就致使实践先于理论,学生在不具备相关视觉技术教育的前提下,是无法真正的利用好这些软件,从而也就无法开发出优秀的教育资源。视觉素质培养课程作为教育技术人员开发教学资源的基础课程,应当将视觉素质培养放在软件应用开发之前,作为其基础。
(三)培养内容与目标偏离了视觉素质培养的要求,培养方法有待完善
在已经开设了关于视觉素质培养的高校中,其教学方法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在开展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教师通常都会将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从而严重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视觉观察能力为核心,这就严重的偏离了视觉素质培养目标与内容的要求。由于教师对于视觉素质培养的认识不够全面,致使没有合理的根据视觉素质能力培养的层次,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四)师资力量过于薄弱
当前,即使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关于视觉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但是,还是有很多教师与学生对视觉素质培养的概念缺乏正确的理解,从而根本无法深刻的理解开设这一課程对于教育技术专业学生有何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致使视觉素质培养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过于薄弱,缺少具有专业授课经验的教师,关于视觉素质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
二、培养教育专业人才视觉素质的途径
(一)改善宏观层面的环境以作为视觉素质培养的支持与保障
首先,政府与高校应该加强对视觉素质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引进相关专业的教育人才,强化师资力量,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以及校园视觉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的宏观机制作为强有力的保障措施[1]。其次,高校要加大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视觉素质培养的力度,在开设相关课程的过程中,要做到有针对性、有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视觉素质培养策略与课程体系。
(二)改善微观层面的具体问题以培养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视觉素质
1、完善视觉素质培养的课程设置
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对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设计,因此,视觉素质培养对于教育技术专业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育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将其放在基础阶段,这就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将视觉素质培养的相关专业设置在大一阶段,并开展相应的基础理论课程,如符号学的基本知识、格式塔心理学视觉法则等,然后在大二阶段开设相关软件基础课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具备开发教育资源的能力,与此同时,高校应将视觉素质培养的相关课程渗入到其他课程中,从而使其贯穿于教育技术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并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
2、构建完善的视觉素质培养层次
针对教育技术专业视觉素质能力体系的构成,应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视觉素质培养的教学与实践:第一,基础理论知识模式:要求教师在基础阶段以案例教学法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在了解视觉要素的基础上,明确视觉素质培养目标,从而实现“看”的内涵的意义。第二,理解模式:要求教师在学生掌握基础内容以后,将理论有机的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视觉素质,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实物的“看”,领会出实物的内涵,并通过实践判断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洞察能力[2]。第三,能力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将视觉素质培养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与软件开发、设计的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设计、开发教育资源,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能够使学生充分的运用视觉素质的专业技能,不断的开发出更多的优秀教育资源,从而发挥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价值。
总结:综上所述,要想实现视觉素质培养的目标与内容,教育技术专业需要立足于当前教学开展的实际,不断的从宏观以及微观两个层面对培养策略进行优化与完善,这样才能在提高教育技术专业人才视觉素质的基础上,促使其开发出更多且更优秀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申灵灵,张舒予.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媒介素养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12(03):21-25.
[2]柯俊.论教育技术人员视觉文化素养的培养[J].黄山学院学报,2014,9(02):113-115.
【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的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相关说明09-20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05-24
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技术07-08
园林技术专业教学中能力教育模式的运用论文07-25
专业技术人员沟通与协调能力的心得体会07-08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试题和答案07-02
河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管理办法07-22
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专业介绍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