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精选15篇)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篇1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它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为了体现“做数学”的过程,对于一些稍难一点的内容,可以适当创设机会,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交流与合作便是当前常用的一种。教学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合作学习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我组织了如下操作:课前每个学生都准备6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上课时4个人一组进行操作。首先每四个摆成一排,接着又摆成三排,再用同样的方法摆两层,每操作一次都引导学生观察:小正方体的总个数是多少?所组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完成下面表格。

图形

长(厘米)

宽(厘米)

高(厘米)

体积(立方厘米)

(1)

(2)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篇2

赞可夫曾说:“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身上产生的那种高涨情绪,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教师要得到学生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 归根结底取决于他自己的活动和他对学生的态度。”要想在课堂上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我们就要努力做到: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 提供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有机会交流;开展有效交流, 让学生善于交流;教给学生正确的交流方法, 使交流有效展开, 充分发挥交流的教育功能。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让其大胆发言, 更要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观点, 并能思考他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关注情感, 注重激励, 让学生乐于交流。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指导学生开展课前自主预习, 广泛收集信息

学生对教材内容了解多少是课堂交流的基础和关键, 是课堂教学的中心, 我们要以文本对话为主, 引导学生与教材进行心灵交流,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设计自学提纲, 精选思考题等教学方法把学生置身于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索情境中, 把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 围绕学习重点内容和关键知识创设一种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认真阅读教材、适当查阅资料、主动动手实践, 深入思考、积极探究, 主动与教材进行心灵交流, 对新知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为课堂互动交流提供思维基础。

教学中, 我们要把学生机械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变为学生自主预习新知, 通过编印学案, 设计自学提纲, 精选思考题等方法, 参与资料、网络, 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认真阅读教材、适当查阅资料、主动动手实践, 深入思考、积极探究, 主动与教材进行心灵交流, 对新知识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为课堂互动交流提供思维基础。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课前学习的:

1.在书中43页3幅图中描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除了这些请你从生活中找出2个平行四边形的例子。

2.参照45页第6题做一个平行四边形, 把119页中平行四边形剪下来, 带到学校来。

3.用你自己方法做一个平行四边形

4.你发现平行四边形4条边有什么特点?如果把它们可分成两组, 你怎么分?

5.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它的边吗?你会画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吗?

6.请你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二、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合作交流, 自主探索新知

有研究表明, 采用合作交流方式进行学习的小学生比采用听课方式进行学习的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能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新课程理念提倡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重视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空间与机会, 鼓励、启发和诱导学生多角度对问题进行质疑。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一课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探索的:

1.交流预习情况, 提取已有信息。

(1) 同学们昨天的预习初步认识了一个新的平面图形, 它是什么?

(2) 请先把你们剪出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和用吸管做出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拿出来。

(3) 你还做出了怎样的平行四边形?给大家看看, 你是怎么做出来的?请你到黑板上画一个出来。

(4) 这些都是平行四边形, 除了书中这三幅图中有平行四边形?你还从哪些看到过这样的图形?

2.观察对比不同方法得出的平行四边形, 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同学们用这么多方法制作平行四边形, 这些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1) 猜想:请同学们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2) 验证:自己想办法来验证其中的一个猜想是否正确。

(3) 交流:用什么方法验证的?

这样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回顾已有情境, 联系相关素材, 建立丰富表象;在交流中共同构建知识, 增加探索能力。

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新知, 把自己对新知的理解、认识和感悟, 通过交流呈现给别人, 并认真听取他人的观点, 将全班出现的各种观点进行对比,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教学“口算除法42÷3”时, 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1.先请3名同学做同样多口算题比赛。

2.师根据比赛情况总结激励:他们三人算得一样快一样好, 老师这里有42支铅笔 (10支一捆共4捆, 外加2支) , 想作为奖品平均分给这三人, 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3.怎样计算42÷3呢?先请一个同学来把这42支铅笔分给这3名同学, 请你仔细观察, 看看你能从分的过程中说出怎么算吗?

4.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结合先分多少支?又分多少支?说说计算方法。

课堂上在学生自己独立思考, 主动探索, 有了初步认识, 形成基本结论后, 再开展交流活动, 促进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课堂交流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

首先是小组成员在组内进行汇报交流。

将班级学生分成4人一组的合作小组, 让每个学习合作小组内的成员都把自己对于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感知领悟以及自己的疑问在组内进行交流, 争取别人认同自己的正确观点, 同时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接受他人的帮助, 互相补充, 相互启迪, 共同研究, 合作探讨, 形成小组的共同研究成果。

其次是小组代表在班内进行交流。

在每个小组初步达成统一的认识后, 进行全班性的交流。每组选派代表介绍本组探索过程、方法和成果, 全班同学认真听每一组同学的发言。在各组充分发表各自意见之后, 教师再组织学生对每组的成果进行评判, 对不全面的进行补充, 对有欠缺的进行修正, 对出现不同意见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让他们立体参与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 趋同意见, 形成科学规范的认识体系。这种交流可以是某一组同学发表演说, 另外同学认真听;也可以是进行正反两方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辩论。学生在交流辩论过程中全身心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不仅可以自觉形成知识结构, 而且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处理信息能力, 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

最后是教师向学生进行陈述性交流。

在班级学生进行交流时,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教师一般可作为听众, 要认真听取所有同学的发言, 且不急于评价学生的正误和优劣。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交流机会和时间, 让学生自由表达各自的观点。但是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对学生学习方面的正确引导是教师的职责, 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无目的地放任学生, 将课堂变成一盘散沙, 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知识。在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各自的观点后, 向学生进行陈述性的讲解, 让学生听教师的介绍, 肯定自己认识中正确的成分, 改进和优化不足, 纠正认识误区, 形成正确的知识结构, 掌握科学的探索方法。教师在进行陈述性的发言时, 要注意讲话的方法和艺术。改变以往的课堂总结方法, 而以介绍自己在参与学生交流过程的学习体会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而当学生听到教师都能从我们的活动中学到知识, 他们在以后的学习探索活动中就会更加努力地进行创新性学习, 他们会努力用不同的方法探索与众不同的学习成果,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锻炼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数学 篇3

我们大家知道,小组合作学习是富有创意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它以小组为形式,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中的互动关系促进学生学习,用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达成共同学完成学习目标的目的。因为合作学习能够弥补个人的狭小思维缺陷,能够让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能够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因此,在学习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时,我常常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如下:(1)学生在合作中增强了学习信心。数学是一门抽象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甚至有的学生丧失了学习信心。可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则能很好地改变这一现象,因为合作学习是团队的力量,是小组成员的智慧,学生就会对此充满信心,即使出现错误,他们也不会为此尴尬,因此,学生的学习信心会大增。所以,在学习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两位数加两位数》等课时,我彻底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教学模式,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这不仅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2)小组在合作中培养了创新精神。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老师错误地认为自己是权威,自己是中心,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只要把老师讲得听明白、记清楚就行了,至于学生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需要,一概放置脑后,不闻不问。这样的课堂是沉闷的,是没有生机的,更谈不上什么创新精神了。可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则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智慧。因此,在学习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时,我常常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收获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课时,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孩子们在合作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打开了智慧之门。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有利于学生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争取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更大的作用。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进取,小组合作学习一定会越来越有效,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吴晓玲.新课改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4).

[2]陆美红.谈低年级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05).

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学习数学 篇4

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学习数学

按照思维活动中思维的层次和水平,可将思维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三个发展层次:直观行动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直观行动思维是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的依赖于动作的`思维.在这种思维活动中,动作是思维的起点,动作终止,思维也即停止.从动作到动作是这种思维的特点.

作 者:罗碧玲 作者单位:新建县教研室刊 名:江西教育英文刊名:JIANGXI EDUCATION年,卷(期):2004“”(18)分类号:关键词: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 篇5

听、说、读、写的训练,通过听、说、做,先培养语感,培养兴趣,然后进入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让知识中获得成功感。我是一位刚教学不久的英语教师,新课改带给了我们老师、学生的角色变化和教与学的益处。在经历培训期间,产生了一些心得感受和反思:

一、尽量创设各种情景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对话。

创设情境,可以提高英语课堂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学生练习听与

二、先复习学过的单词。

小学英语课时较少,小学生容易忘记上一节课的内容,尤其是新学的单词和句子,我就上节课所学内容,采用师生问答、生生问答、小组间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复习,可以有效的复习上节课或以前所学的内容,为新授内容打基础。说的良好机会,达到学生先模仿后学习的目的。

三、坚持用英语上课。

开始时用最简单的短语如Hello, Good morning等在学生听得懂听得熟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如果学生听得不太懂,我用动作、表情或适当的汉语解释说明,使学生能在英语气氛之中学习听与说,同时提高了学生听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培养了他们运用英语的良好习惯。

四、结合直观教具辅助教学。

准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等是常用的直观教具。如刚开始学字母时,就可让学生用字母卡片进行同桌、分组、找朋友等多种形式的听说训练。学单词、学对话等都可以用卡片进行灵活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图片卡、单词卡、句型卡。有利于师生进行听说训练,而且也能促使学生动脑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效果非常好。

五、扮演角色,进行会话,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

英语是一门语言,应体现它的应用功能,我认为学生会用英语才是关键,所以要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学习,让他们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展示所学的内容。这样学生学了英语用了英语,同时

也增强了了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篇6

新的世纪,中国在腾飞,素质教育已进入全面推进的历史阶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实在每一节课里,树立起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问题学习特别是快乐学习的新理念,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再是“收音机”,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愉快教学”竟能够发挥立杆见影的作用。愉快教学是指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愉快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及创造进取和成功的条件,目的是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下学习,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提出的教育理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我们的现代教学更要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下自主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中,经过几年的探索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快乐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已倡导多年,目前的状况是众多的语文教师任然把课堂当作 “一言堂”,即使使用了现代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却又易被课件所束缚,仍然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是导演,我的学生是主角。学生能说的我不说,学生能讲的我不讲,课堂是学生充分活动的天地。一位著名特级教师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之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这充分说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学一开始,师生必须进入各自的角色。实践证明,导语的好差影响着课堂的效果。如教第二册《鹅》时,我开头就说:“鹅,是常见的一种家禽,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那谁能介绍一下它的特点或背诵一些关与鹅的诗词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都踊跃发言,各有千秋,相当精彩。我表扬几位同学后接着说:“大家都这么熟悉鹅了,那作者所写的鹅与我们印象中的鹅一样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识这只鹅吧。”虽然只是短短几句话,几个问题,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挑动了他们的思维,也创造了他们的乐学氛围。同学们也有一种极大的成就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语文的学习不只在课上,更在课下。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但能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更能培养同学们的语文表达能力。每学期,我都要求学生组织诗歌朗诵会、课本剧表演大赛、手抄报展览、语文演讲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多种活动。让同学们自己选定主持人、评委,自己找材料,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整个过程老师只是一个观察者、指导者是。听一首首配着或激昂、或哀伤的诗歌朗诵;看一台台活灵活现的课本剧表演;读一张张图文并茂的的手抄报,不仅培养了同学们较强的语文能力,而且更能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在语文创新中感受快乐

给学生一片天空,他们就能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之作,能够激发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将这些丰富的想象用手中的彩笔描绘出来,就是一幅幅生动的教学图片。在学习《画家乡》一课时,我让学生也动手画一画美丽的家乡,并相互展示,交流观看。他们个个都精心设计,认真描绘,谁都想把家乡最美的、最有代表性的地方画下来。有的画了小桥流水,有的画了高楼大厦,有 的 画了六蓄兴旺,有的画了五谷丰登。一幅幅美丽、富饶的家乡情景跃然纸上。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该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大家热爱家乡的情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画家乡的活动中,同学们更体会到学习的欢乐。

四、让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快乐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学习也是如此。要想达到乐学的目的,教师就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同学们在主观认识上不怕学习,心平气和地看待学习,找到学习的感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觉得学习是充满阳光的,相信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潜能就能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学习将从苦学到要学到爱学到乐学。

低年级的学生应组织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竞赛等活动。例如,根据一年级以识字为主的教材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我遵循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安排周密、衔接紧凑等识字原则,设计了找朋友、摘苹果、考考你、开火车、大转盘、我当小老师等活动。通过这种教法、这些途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汉字,变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为有趣的学习。

其次,根据教材特点,创设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在教《数字歌》这课时,我出示了一幅自制的教学挂图,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说数练习,不一会儿,“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等一首首儿歌诞生了。接着趁势说,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背诵书上的这首儿歌《数字歌》,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成为背书能手。同学们一看,这不就像我们刚才“编”出来的儿歌吗?顿时,同学们便迫不及待地要背诵起来。这时候,我又趁热打铁,让同学们边读边用手势来表演《数字歌》。同学们的个个劲头大,个个兴趣盎然,很快就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当下课铃响的时候,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对高年级的 学生,可组织读书小组。我让班上的学生自由组合,组成几个小组,并公推组长,然后指导他们订出阅读课内外书籍的计划,并要求各组到时讨论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由于小组成员是关系密切,趣味相投,爱好一致的 学生自行组合,他们定能在融洽的氛围中,愉快地完成读书任务。

五、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快乐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作文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一是无话可说,即“无米下锅”。二是缺少条理性,东拉西扯。三是辞不达意,言不由衷。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1.要培养观察力让学生们言之有物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让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才会对生活有所感悟,才会有话可说,即想说,爱说,甚至呼之欲出。“生活是作文之本。” 而学生的生活主要在学校和家庭,与社会的接触是极其有限的,因此,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个作文中最大的难题,老师应首先指导学生尽情地投入生活,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深入生活、体会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开掘心智,让他们感到语文无处不在,作文时时事事可写。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去亲近生活,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专心聆听、认真感悟,让人物动物的 外貌形象,让亲情友情的表现,让星移斗转的规律,让鸟语花香的情景„„都呈现在他们眼前,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并自然、快乐地充分反映到作文中去,以表现美、创造美。

2、训练条理让学生言之有序

根据小学生作文教学的任务、序列及策略,三、四年级以观察作文为主,以命题记实作文和一般应用文为辅。为此,要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收集材料、进行命题、并确定中心、组织片段,记叙成文的能力。在教学中根据我班实际,就尽量让学生做仿写练习。因为模仿写作有文可依,学生接受快、提高迅速。如学习《火烧云》一课时,作者描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是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的顺序进行描写的。于是,我就让学生仿照这种描写方法,去观察天空中的其他云朵,看它们在什么时候出现?是什么样子?怎样变化?怎样消失的?要求他们按照这一顺序写下来,培养其作文的条理性。写命题作文《我爱故乡的山水》,可模仿《桂林山水》一文的写法,以“总——分——总”的构段方法总览全文,要求学生按照这一顺序去观察和描写家乡的山水,同时展开联想,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按照这种方法进行训练,学生作文时东拉西扯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言之有序的要求即可如愿以偿了。

3、集累词语让学生言之生动

词语匮乏,词义不分,词不达意,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为此,必须要求学生逐步积累词语,能分辨近义词和反义词,收集谚语和歇后语,多记成语典故和格言警句。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比喻、排比、拟人······等等。如写公园里的花草,可用花真多呀、真香啊、真美呀······,或用百花齐放、花红柳绿、姹紫嫣红······等等词语来形容;写农贸市场的蔬菜,也可用真多啊,真齐啊,真嫩啊,真鲜啊······,也可用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等词语来形容。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数学 篇7

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如何把数学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 引起矛盾冲突, 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内容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 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激发探究欲望,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 尝试重组教材, 设置一个与旧知相连接的新知问题情境, 使学生面临新问题时急于解决, 但仅利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无法解决, 形成认知冲突, 激起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 主动开展探究.

二、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的教学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但大多数情况下, 都是由老师提出问题, 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问题, 对问题缺少深入的认识与体验.实际上,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的过程, 也是一个探究过程, 问题本身也充满变化, 丰富多彩.教师开发一个探索问题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实验、调查、研究等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更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 教学一开始, 教师不用急于告诉学生要解决的问题, 而是通过各种方法创设一个发现问题的空间,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诱发学生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教“乘法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节时, 面对工效、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可这样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空间:先让学生看课本自学, 把不懂的地方标上记号, 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提出问题.例如:什么是工效?工效、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怎样才能得出?为什么要学习这样的数量关系?它们有什么用途?单产量与工效有什么区别?等等, 为进一步探究打下基础.这既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 也能培养一个人善于思考、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三、探索研究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

问题情境确定后, 学习过程即进入探究阶段.探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探索, 有没有研究过程及过程的真实性, 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学生的自学能力、认识水平和数学素质的提高与形成, 就是在对相关信息提取、加工、分析、处理的过程中发展生成的.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充实的情感体验、健全的人格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 历炼而成的.“探究性学习”与机械记忆学习或直接接受学习比较, 需要更充足的时间.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参与新知的探索.整个探究过程中, 教师要淡化分析性操作, 给学生足够的机会, 使学生具有宽裕的学习空间和主动权, 让他们充分的理解、讨论、感悟, 高效率的达到目标, 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课外延伸是探究性学习的迁移与拓展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自身生活经历、社会经验基础之上, 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进行的研究性活动.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结束.这一活动在课外的延伸, 对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探究成果向课外拓展、延伸, 让学生到更广阔的时空去探究创造, 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促进课堂学习.例如:学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后, 可运用此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一条新挖的渠道, 横截面积是梯形, 渠道口宽2.8米, 渠底宽1.4米, 渠深1.2米, 它的横截面积是多少?再如学习了“求积的近似值”后, 建议学生去超市购物, 实际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容积”以后, 要求学生实际计算一下自己家水池子的体积、容积及用水量, 提高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建议实际测量一下自己的红领巾的底和高并算出所需的布料, 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等等.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涉及学生的主体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检验探究结果, 有助于强化搜集、处理和提炼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8

一、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引进过程

“心中悟出始知深。”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如,教学《认识厘米》一课时,先请同学猜谜语,引出尺子,然后播放没有尺子时古埃及人用手指、手掌、脚步等测量物体长度的录像,再请同学独立想办法测量书本的长。有的用尺子量,有的用手指量,有的用橡皮量,有的用铅笔量……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最后比较这些测量情况,发现同一物体测得不同的结果,从而使学生感悟用同一样工具量便于比较,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揭示课题)这样的设计,将人类发明尺子的漫长历程浓缩为一个动态过程的录像片段,既展示了人类的聪明和智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无穷奥秘。在学生“想办法量一量书本的长”的亲身体验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他们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多角度地进行思考,用“尺子、手指、橡皮、铅笔”等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然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引起他们的认知冲突,让他们亲身体会到“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所得的结果不一样”,从而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把学习过程科学而有质量地展现为一个可供学生经历的时空,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的心智得以运用,领略数学知识的动态生成,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它是利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其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能否把三角形的面积也设法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呢?让学生拿出事先剪下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让小组合作拼一拼并讨论。在拼图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初步感知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再让学生测量三角形的底、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从而自己归纳出三角形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底×高÷2。这样的设计,自始至终都是由学生在动手操作,主动探索,亲身体验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变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习材料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深刻体验,从而牢固地建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让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与外界的信息发生互动的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生成。因此应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的课堂是在价值观引导下自主建构,真实多向互动生成发展的过程。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让4位同学小组合作讨论把一根长24厘米的绳子围成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算算它们的面积和周长,并比较一下周长相等吗,面积相等吗?于是,学生有的商量,有的围,有的算,忙得不亦乐乎。几分钟后都拿出了自己不同的方法。交流时,台上同学介绍,台下同学不时地争着补充、修改。最后达成共识: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它围成正方形时,面积最大。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分享互助与竞争,成功与挫折的体验,积极参与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他们沐浴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之中,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

四、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

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利用数学经验服务、改造客观世界是数学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应用的价值。

例教学《除法应用题》后出示一个生活问题:小明有3元,小红有4元,他们来到商店买饮料,而商店正在举行促销活动:买1瓶3元,买2瓶5元,买3瓶6元。请大家讨论一下,他们有几种选购方式?此时学生思维活跃,想出了各种方案:(1)自买,共买2瓶多1元;(2)两人合起来买2瓶5元的,则得2瓶多2元;(3)两人合买3瓶6元,则得3瓶余1元,再比较各种方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佳?这样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开放化、生活化的购物情境,努力地将数学经验生活化,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参与解决购物问题,并选择优惠购物方案,让学生体验知识应用的全过程,体验到教师更多的耐心顷听,真诚欣赏,热情鼓励。感受了数学的广泛应用和巨大的实践价值,并认识了社会,感受了生活,促进了个性社会化发展。

总之,体验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体验知识获取的全过程,形成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动态生成的课堂,与学生共享获得知识的快乐。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篇9

盼盼去,热闹的春节假期过去,终于盼到了实习生活的到。带着兴奋、忐忑,甚至还有些害怕的心情到了安新中学,当我第一次走进这个学校的时候,发现学校的环境以及教学设施很棒,但是宿舍环境有些差,需要我们重新布置一下,虽然在收拾宿舍的时候有些累,但是对即将进入教师岗位工作充满了期待。作为三个科班的化学老师,我的时量以及负担相对于别的老师说可能会小一点。

第一次上,学生们都对新老师充满了好奇,堂刚开始做完自我介绍之后,孩子们就开始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想要了解新老师以及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虽然是科生,但是令我欣慰的是,有很多学生都对化学感兴趣,求知欲和表现欲很强,他们会按照我的要求去完成任务,回答问题积极活跃。但是上完三个班的,我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他们作为科生,对于像化学这样的理科的程基础太差,而且有些学生不感兴趣,上的纪律有些不严肃,需要经常维持纪律,甚至有些同学在写别的程的作业或者是睡觉,影响堂秩序和上进度。

对于这个问题,下之后我一直在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在上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厉,也可能是在教学方面的技巧性不够,没有吸引学生的兴趣以及注意力;其次可能是学生对于新老师内心没有畏惧和敬畏感。

自我反思的同时,我也请教了我的指导老师,请老师帮助指导我怎样上好一节,同时,我也去听了老师的。堂上白老师讲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整体堂氛围严肃活泼,学生回答问题也都非常积极踊跃。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篇10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①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提出了过程性目标,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词加以描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他们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在亲身体验和探索的过程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的观察、操作、学习多数停留在感知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根据教材的特点,展开生动、有趣、直观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其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一、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创设趣味浓厚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最佳驱动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认真挖掘生活中每一个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思维进入最佳状态,才能使学生学得有趣、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巧妙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的数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活动与过程是师生进行认知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语言是情感交流、启发思维的工具,它可以用来储存和传递信息,因此在信息时代数学语言更为突出。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富于情感,向师性特别强,容易受感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在不影响知识科学性的前提下,巧妙地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童趣化的数学语言感染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语言交流中学习,才能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才能使他们学有兴趣,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增添一份异样的色彩。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学习内容采用情趣化的数学语言更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时,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两位数的个位、十位上各表示什么,向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数学故事:在数学公园里有9个兄弟1、2、3、4、5、6、7、8、9和小妹妹0,他们和和气气在一块玩,可是自从来了“>”和“<”,兄弟之间发生了比较大小、争高低的事情,特别是1和9争得更起劲„„ 最后小妹妹0来帮忙,把1往9的左边一推,1和9紧紧的挨在一起变成了19,然后问大家:“现在到底谁大?”故事到此结束,却留给学生一个争论的空间,在争论中学生明白19中的1是1个十,9是9个一。简单而又生动的语言,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时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亲近、有趣,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诱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理解能力较差。在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积极性。新的数学实验教材,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之中,如“快乐的星期天”,“购物—逛商店买文具”“我们来当家”,“做家务摆筷子”等等,以色彩丰富的图画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只要用心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将学生引入情趣盎然的生活情境之中,使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正价值,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数学学习之中。

例如在统计教学“最喜欢的水果”时,创设了开“元旦联欢会”的情境,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去取水果,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有的同学想拿到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却没有了。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好办法?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不仅能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同时又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接着提出我们班要举行新年联欢会,如果你是小小采购员,你怎么为大家买到各自爱吃的水果?结合本班实际展开调查、统计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心强,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对新颖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他们创设充分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将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地从事数学活动,可以使他们在自由、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数学知识。

1、动手操作活动。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中明确指出要“动一动——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效果,而且满足了学生爱动、想动的心理需求。如在学习《分桃子》一课时,为学生创设“把8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可能吃几个?”这样一个情境,先让学生猜测,然后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由于学生有一定的分东西的生活经验,所以学生很快帮助小猴解决了分桃的问题。学生在分桃子的过程中,思维非常活跃,分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有的一个一个分,分了四次;有的两个两个分,分了两次,每只猴子分4个;还有的是每只猴子分4个,一次分完。通过“小猴分桃”这一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初步体验到“平均分”的过程,为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接着通过小猫分鱼、小狗分骨头、分筷子等等多个操作环节,使学生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同时也体现了分法的多样化。

2、游戏活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所吸引。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如能适时地组织他们在学习中游戏、活动,在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中学习巩固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学习“数一数与乘法”第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一概念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展了唱“拍手歌”的游戏活动,歌曲结束后,教师问到:“你一共拍了几次手?”学生回答6次;教师接着又问:“我们全班有36个小朋友,一共拍了多少下?怎么列式?”顿时使整个课堂热闹起来“6+6+6+6+„„” 学生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式子太长了,写起来很麻烦。”“是啊,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可以用一种简便的方法计算,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马上回答用乘法。这样,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顿添光彩。

又如在练习20以内加法时,通过“看得数、找朋友”这一游戏,把一些算式和相应的得数分发给不同的学生,让拿算式卡片的同学找到拿相应得数卡片的同学,他们就是一对好朋友。通过游戏,把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这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渗透学习内容,就会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学起来感到轻松、愉快,产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强化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合作交流活动。

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探索空间,尽情表现,发挥潜能,启发思维,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开展合作交流,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如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准备好不同形状的物体,课堂上学生4人小组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在合作交流中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对各种实物形状有了初步感知。课末,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分小组搭出喜欢的东西,然后在全班交流搭的是什么,分别由哪些形状的物体构成。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搭出了火车、大炮、高楼、机器人、坦克等等。他们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把各形体的模型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物进行了比较、归纳,充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初步的思维力、创造力。这样的合作、交流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还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同时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模拟活动。

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课堂设置成学生的舞台。如在教学“购物”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开设了“文具店”,让学生在小组内购买文具,他们在模拟的购物环境中不仅掌握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也充分感受到买东西的乐趣,提高了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样更好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数学教学变成活动的教学,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不但帮助他们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培养了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中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学生动的需求,又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通过模拟活动,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学生感到很开心,很有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益。

三、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是促使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直接兴趣的重要因素。新的课程标准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树立自信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渴望成功的心愿却更强烈。教师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要用激励性评价为学生的每一点成功给予表扬和肯定。要给学生提供“人人成功”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的展现自己,教师也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使他们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11

一、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

学生的天性就是好“玩”,作为教师有责任让数学一改过去那古板的面孔,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好好地、有目的地“玩”!

“玩”数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学习主体处于愉悦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下,主动自觉地去“做”。它和被动地“记”数学相比,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而“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需要主要是表现在对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活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榆快的体验,学生才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愿意学、越爱学。

但必须指出的是 “玩”必须是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之下的“玩”。在这种情景之下的“玩”,才能使学习数学的课堂,变成数学研究和人与人合作交流的场所,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流连忘返,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如在讲授七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我设计了“火柴棒搭正方形”的实践活动。在学生搭建过程中,我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观察、探究正方形个数的增加与火柴棒根数之间有什么内在规律?随着活动逐步深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达到极致,此时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达所发现的规律也就轻而易举了。

又如在教学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这一节时,为进一步巩固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我把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栏目中的“二十四点游戏”引入课堂。我自制几张纸牌,每张纸牌的四个角各写一个数字,每次抽出一张牌,用这张牌四个角上的数字通过加减乘除运算得出24(可添括号)。学生分组交流,采取分组比赛的方式进行,抢答对的组得分,有不同的解答方法的小组加分。游戏开始后,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每个学生都积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列出不同的算式,可以说,通过这一环节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了开发,激活了每个学生的探究思维,连老师事先未想到的算式也一个个被列了出来。这样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在“问”中学数学

因为学生提问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是独立思考的开始。善于质疑和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真正学习的主人,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是求知道路上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有主见、思维活跃的学生。学生往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困难,因为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即使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也需要对已有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分析、归纳等,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再创造和扩展。学生的提问有时很简单甚至没多少意义,教师应当根据情况因势利导,让学生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比如:在学习“轴对称”时,我先进行操作演示,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一个初步印象,再让他们阅读课本材料,然后问学生:“当你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你的同学?”这个问题一下子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有不少学生提出了比较好的问题。如:“圆的对称轴是什么?”“为什么要说所在的直线?”等。因此,教师应关注课堂的每时每刻,只要是能触发学生积极思维之处,就要为他们创设条件,让学生善问。为了让学生随时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可专门设置质疑这一环节,也可以开展提问题比赛,比比谁提的问题多,谁提的问题有价值。有意识地训练和无意识地培养,学生就会善于提问题,提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在提问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

三、让学生在“悟”中学数学

“悟”是数学以及其他任何学习的重要阶段。只有当学生有所“悟”的时候,才是真的有所收获。而“悟”不能由别人说出或代替,必须是在主观努力之下的自身的一种体验和顿悟。教师只能通过合理的情景创设,合理的原形启发,引导他们自己去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和方法的形成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告诉,也不是简单的暗示或引诱。要采取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来“悟”。

如在学习垂径定理的推论后,特意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在学习过程中的成与败。一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觉得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这句话有点问题。”(以往讲这个知识点时,在课上讲清楚了,学生也理解了,可是到做题时就忘了,所以我故意在这里设下一个“陷阱”)听了这个同学的疑议,原对此深信不疑的学生也开始思索这个问题。想了一会儿,有学生惊讶地发现:“是不对,如果这条弦是直径,虽然相互平分,但这两条直径不一定要互相垂直。”甚至有学生上黑板把这种情形画了出来。越来越多的学生看着我寻求答案,我笑着说:“看来是老师错了,那这个结论应怎样修改才能变成真命题?”马上有学生提议在弦的前面加一个“不是直径”的定义。以后作业表明,学生凡涉及到这个知识点,没有出错过,其效果远胜于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作业来强化学生的记忆。

四、让学生在“用”中学数学

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它的许多概念、定理和方法都从现实中来。学以致用,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分析、直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最终的目标。因此,教师可在遵循教学要求的前提下,精心编制一些与生活有关的问题,这样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能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这个“用”数学的过程可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实践,也可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周围处处有数学,从而使其萌发学好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把学和用结合起来,达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效果。

比如在讲一次函数的应用时,为了巩固新知,我精心设计了以下习题:最近老师想以贷款的方式购买一套住房,在走访了几个同类小区之后,老师把目光锁定在相同条件下这两个小区:A小区,首付5万元,每月还款1483.8元;B小区,0首付,每月还款1985.8元。要求:贷款年限不少于3年,但不得超过30年。请同学们帮老师拿拿主意,看我究竟该选哪个小区?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有把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哪个省钱选哪个小区;有的同学使用函数图像分析;有的同学考虑到交通问题;还有的同学问我手中是否有5万元钱,如果有,你有两种选择方式,如没有,只能选B小区;有的同学用发展的角度来看,因为现在经济发展迅速,货币会贬值一些,你可以贷款时间长些,把钱用在其他方面获利。由于学生观察点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做到了把数学学活,使数学真正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这样一来,能使新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一次函数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快乐,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听到的终会忘掉,看到的才能记住,亲身体验过的才会理解和运用。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才能让学生学好数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梅堰中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12

1. 结合实例, 在“找”中体验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 可以使数学问题简单化。例如, 在教学《周长》这一课时, 理解周长的含义是本课的重点。周长的认识不能单靠抽象的数学语言来建立, 而是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和生活中的实例,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 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的含义。在认识“物体表面一周”这个环节时, 我出示树叶、钟面、三角尺等实物, 让学生猜猜这些物体表面有一周吗?接着再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一周, 把它的一周找出来并与其同桌交流。学生在找中反复体验, 对“物体表面一周”的概念理解透彻, 也为下一个环节学习“一周的长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实验操作, 在“乐”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不能依靠死记硬背, 应以理解为基础, 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和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 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尝试等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 运用知识进行判断。

例如, 教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时, 我先出示橡皮泥, 要求算出橡皮泥体积, 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等规则形状后, 发现虽然它的形状改变了, 但体积不变。接着出示小石块、土豆等不规则物体, 要测出这些物体的体积比较困难, 先由各小组认真讨论, 结果得出最优方案是:把不规则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 通过分组实验操作, 及时记录, 计算上升部分水的体积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底面积×水上升的高度) 。这个实验过程让学生情绪高涨, 在快乐中学到“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

3. 亲身实践, 在“玩”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 教学《千克、克》一课, 课前我就布置每位学生带一枚1角硬币。认识一克有多重, 我让学生拿出这枚1角硬币, 先猜一猜一枚1角硬币有多重, 有的说有2克, 有的说是5克, 答案不一。这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 而是再叫每个学生用手掂一掂, 亲身体验一枚1角硬币有多重, 有的说很轻, 有的说有点轻。接着, 我把它放在天平上称一称, 天平“告诉”学生一枚1角硬币大约是一克重。然后, 我让学生再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大约是一克重的。学生经历猜、掂、称等活动, 真正体验到一克到底有多重。通过学生亲身实践, 充分调动多种感官, 让学生在学中玩, 在玩中学, 效果自然不一样。

4. 回归生活, 在“用”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来学习和理解数学。

例如, 在教学《简便运算“135-99”》时, 新课之前, 我先创设一个购物情境:“今天老师要到百货商场买一件99元的打底衫, 老师身上带有一张100的纸币元和35元的零钱, 应该怎样付款呢?营业员怎样找钱?老师身上还剩多少钱?”很快有学生回答:老师拿出100元给收银员, 收银员找回给他1元, 老师最后的钱是35+1=36元。在这个情境中, 学生就能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数学知识。教学时, 要将视野从课堂扩展到生活的空间, 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 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并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让学生从语文实践中学习知识 篇13

在上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学词学句二》的第三课时,学生自由读完课文第一句“运动员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过主席台”,一名学生突然说:“老师,这句话写错了。”我心里一惊,于是问他:“这个句子错在哪里?”他说:“运动员怎么能从台上走呢?”另一名学生也说道:“运动员还踩着主席台上的`桌子走吗?”乍一听,觉得他们的问题很好笑,细一想,原来句子的意思确实有一点歧义,即:“走过主席台”可以理解为“从主席台上走过”,也可以理解为“从主席台前走过”。

为了让学生 便于理解,我灵机一动,对学生说:“走,我们一起到操场上也当一回运动员吧!”学生们欢呼雀跃,迅速来到操场上站好队,我对 他们说:“现在你们是运动员,我是站在主席台上主持运动会的老师,你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绕着操场走一圈,演示‘运动员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过主席台’的情景。”学生们经过实践,终于都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运动员排着整齐的队伍从主席台前走过”。对句中的生词“整齐、队伍、主席台”,学生们也准确领会了它们的含义。

让幼儿在尝试中学习计算论文 篇14

心里学家通过研究并指出,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不是靠语言来传授,也不是由老师的经验来代替,而是由幼儿自身经验的连续和更新的结果。然而幼儿的自身经验从何来?在教学实践工作上,我创设环境让幼儿在大胆的尝试中去探索、去解决问题,寻找正确答案。所谓尝试,就是学习新内容前,在老师的启发下以幼儿为活动主体,让幼儿“先练后讲”。先练就是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试一试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数学知识。后讲,也就是老师给予幼儿操作者的正确指导、启发、评价与鼓励。那么,如何将这些理论巧妙地引进计算教学呢?我进行了以下的实验研究。

一、创设敢于尝试的环境,引导幼儿投入探索活动

创设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环境。丰富的、有趣的、新型的尝试材料是幼儿进行尝试的物质基础,学具材料本身也具有激发幼儿使用学具的尝试欲望。如:教幼儿认识圆形,我选择了多种由圆形构成的实物玩具,有电动车、饼干盒、杯子、足球、电池等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并能让幼儿感知操作的器具。当幼儿走进活动室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此时,我启发幼儿说:“找一找你的东西上面有几个圆形?”幼儿仔细地开始观察寻找,指着圆形边说边数杯子上有2个圆形,这头有一个大圆,那头有一个小圆,幼儿通过观察、自己操作,具体形象地感知了圆形平面的特点。第二方面是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是保证幼儿顺利进行尝试练习的内在因素。在活动中,我时刻注意尊重幼儿,适时地给予语言剌激,如:“请你试一试”,“你试对了”,“你试成功了”,让幼儿在不受压力的情况下积极主动活动,帮助幼儿确立自信心理,及时认同他们的发现,鼓励他们的创新,使幼儿相信自己的尝试能够成功。

二、激发幼儿主动尝试的积极性

哪怕老师准备的.材料再丰富,如果幼儿不配合或不主动、没兴趣参与,都是起不到作用的。因此在活动前,老师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保证学习效率的关键。如学习正方体。活动前,我把所有准备好的正方体物品放进了几个大袋里,活动开始,我指着袋子以神秘的口吻对幼儿说:“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幼儿一听,马上就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然后我把他们分成了几个小组,启发他们用双手打开奇妙的袋子去触摸老师为他们准备的礼物。当礼物展示在自己眼前的时候,正方体的特征已经深刻地留在幼儿的脑子里。通过摸一摸、看一看,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正方体的特点。就这样通过我的语言、动作、神态激发了幼儿尝试的兴趣,调动了幼儿尝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老师提出的尝试问题要有多解性

数学能力是指是否善于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设置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情境,鼓励幼儿在尝试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答案,寻找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如活动“猜猜这是谁的家”,我提问幼儿:“小狗住在第几层楼?”小狗楼上住着谁?“它住的是第几层?”“小狗楼下的第三层住着谁?”等等。用多角度的提问启发幼儿,尝试灵活地和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加深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又如“编应用题”,让幼儿看图编出一道题,我接着问:“能用另一种方法编题吗?”“你为什么这样编”等等,尽可能让幼儿有思考和回答的余地,从而培养幼儿思维的变通性。

四、老师恰当的引导是幼儿顺利尝试的保证

老师的指导和幼儿的尝试是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在幼儿尝试过程中,老师适时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如学习数的组成,幼儿陈一迪在操作“分扣子”时,由于未掌握好规律,结果出现很多错误。但我来到他的身旁没有立即否定他的行为,而是先表扬他敢于尝试和创新的精神,然后以师幼共同游戏的方式,引导他用自己新的方法进行操作,让他自己发现错误,从而掌握方法,继续尝试。又如在玩“小熊过桥”游戏时,范书仪小朋友拿到一道算式题犹豫不决,不敢肯定自己的心算答案,于是我上前提示:“除了可以用心算,还能用其他的方法算吗?”范书仪想了想,然后走到计算区取来一套学具,又埋头算了起来。过了一会,她跑来告诉我答案,结果完全正确。由此可见,幼儿在刚刚理解和摸索规律方法时,老师给予适时的指导是多么的关键。

五、尝试中允许幼儿出现错误

在尝试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只有纠正错误才能解决问题,走向成功。所以,在引导幼儿学习数学时,我会接受幼儿出现失误。如学习区别“长短”时,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尝试材料,如绳子、小棍子、电线等等。开始我让幼儿试着任意找两样东西比长短。通过引导,让幼儿说出自己的办法,是看出来的还是用重叠法比较出来的。然后我又请幼儿再比比桌子和教室里的钢琴,哪个长?哪个短?又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通过这一提问我再让幼儿动手尝试。经过观察发现,有的幼儿用绳子测量、有的幼儿使用小棍子比较等。有的测量方法正确,有的测量不对,有的将桌子的宽和钢琴的长进行比较。我看到了这些,我想幼儿的测量方法是有他们的原因。于是我会耐心地指出错误原因,直到他们通过再次尝试找到正确的方法与结果。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15

一、创设“现实”的情境, 体验数学生活化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 神秘难懂的印象, 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现实生活是数学学习的丰富资源, 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联系起来,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去捕捉“生活现象”, 采撷生活数学实例, 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 教学“长度单位”时,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厘米、1分米、1米, 学生能找出指甲宽度、门牙宽度大约是1厘米, 虎口张开接近1分米, 手臂轻伸约1米等等。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实例, 加深了学生对1厘米、1分米、1米等长度单位的表象的清晰认识, 同时深切感受到1厘米、1分米、1米的现实意义, 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使数学知识变成了学生可以看得见的“真实”。

二、创设“操作”的情境, 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具体性、形象性为主, 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动作来思维。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 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重要手段。著名数学家波利亚也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思考角度的不同, 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有不同的看法和思考的方法。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尊重学生这种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为学生创设各种探索机会,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 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从而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 教学“平方米”这个面积单位时, 我先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教室的地面。学生花了很多的力气去尝试后, 许多学生纷纷放弃了尝试, 觉得用“平方分米”这个单位去测量太麻烦了, 应该有必要产生一个更大面积单位, 这样“平方米”也就呼之欲出了, 然后再让学生用“平方米”去测量, 学生就会印象深刻。通过这样的比较教学, 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平方米”产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以及较大的物体表面应该用“平方米”这个单位比较合适。

三、营造合作交流氛围, 体验数学策略的多样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 是学习者与外界的信息发生互动的过程, 在互动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信息的传递。所以,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 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发表“见解”和倾听别人的想法的机会, 并且教师还要加强示范和引导, 使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多角度地说一说、议一议, 甚至辩一辩, 使他们有话敢说, 有话会说, 让学生学会合作, 学会交流。在教学中, 可以说,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适时地让他们畅所欲言, 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策略的多样性, 使学生思路更开阔, 思维更活跃,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利用多元的评价, 体验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在数学的学习中, 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态度应协同形成。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真正积极参与的关键问题是教学方法的情感化。就数学学习而言, 学生一旦“学会”, 享受到数学活动成功的喜悦, 就能强化学习动机, 变得更喜欢数学。为此,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我们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生活, 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 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应该放下架子, 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 深入学生中间, 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而且更应该随时关注每一位学生, 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 给予适时适宜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 要注重过程, 而不是单一的结果, 即使答不对, 教师也不能全盘加以否定, 而是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进步。而且在形式上, 也不要局限于“你真棒!”的过场式表扬, 兴许你的一个赞许的眼神, 一次轻轻的抚慰, 都会令他久久难忘。一句话, 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特别是学生之间的评价和自我评价, 利用多元的评价, 促进他们感到“我能行”, 体验到学习的成功。

上一篇: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违约纠纷解决机制探讨下一篇:2018年西藏通讯A类安全员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