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概述(通用8篇)
课题名称:《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的研究》
批准立项时间:2010年5月30日
课题类别:青年专项课题
课题编号:1012008
课题负责人:刘红云
所在单位:任县旧周学区朱屯小学
课题组参与人员:段丽华李俊丽李金霞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校地处任县的永官公路南,与公路相距仅150米。近些年来,任县的社会经济事业突飞猛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这既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机遇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学校硬件方面的投入奠定了基础;挑战是经济上去了可人的素质并没有同步提升,家长对子女的成才观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升学的压力一直困扰着学校。另外,市场经济在构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分配的失衡,在心理上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其中不乏我们的学生;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也在不断地侵蚀着学生的心灵。这些不可避免地冲击着我们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学生的道德思想,可以说农村小学学生的德育工作到了重要的转折期。开展这方面课题的研究工作,努力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有效途径,正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理论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寻一条符合任县旧周学区朱屯小学德育工作特点的新路子,拟提出以下一些观点:
(1)我校的德育工作应强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2)我校的德育工作应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3)我校的德育工作应以体验性、生活化的具体活动为重要载体;
(4)我的德育工作还应重视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辅导。
同时将上述观点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使之成为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不断指导我校的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实践价值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应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全面展开,经过“理论—实践—理论提高—再实践”,及时总结,为我校德育工作的有
效开展做出贡献。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目前我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2、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工作策略,即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切入点;
3、突出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
(二)研究内容
1、目前我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2、构建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重点的德育课程;
3、校园文化内涵的研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4、创新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新途径:心理咨询;
5、情感性、体验性、生活化的德育活动(团队班队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三)课题研究的特色
1、通过课题研究,初步构建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实效性高的学校德育教育模式。
2、将中华传统美德教学加入学校德育教育。
3、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1、调查法
2、文献法
3、案例法
4、行动研究法
四、课题研究的结论、提出的主要观点
1、强化班主任工作;
2、细化强化学生管理;
3、将家长的力量注入学校德育教育;
4、引领和鼓励学校教师向专家型转化;
5、深化学校内涵;
6、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目录
(一)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强化班主任工作,可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由此我们制定并实施了以下管理办法:
1.建立校内四级德育管理网络。
2.开辟家校沟通渠道。
3.德育工作科研化
4.德育工作常规化
(二)细化、强化学生管理,对提高德育有效性具有较大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1.让学生自主管理以促进成长。
2.文明礼仪伴我成长。
3.以书籍增涵养。
4.艺术教育结硕果。
5.心理素质不断提高
(三)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教育对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
(四)我们在研究中引领参与研究的教师向专家型转化,为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研究中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深化了学校内涵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1.育人环境不断优化。
2.办学特色加快发展。
(六)社会资源在我们的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六、课题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
(一)我校教师实验教学在家长和群众中收到了一致好评;
(二)我校教师实验教学教育较研论文取得了成绩;
(三)我校学生在学区同类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七、研究成果的推广范围
本课题研究的成果主要在任县旧周学区朱屯小学进行推广。
八、课题研究存在问题的反思、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虽然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是也发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1、在教育过程中,社会大环境不断冲击着家庭、学校教育,怎样更好地利用现代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学生进行教育为我们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2、要继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尤其是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模式,要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对个别有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的个别辅导和咨询工作。
3、应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促进家校合一,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要加强学校德育基地建设。德育尤其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目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场所为数不多,而有些场所基本上属于有偿服务,面对收费这根“高压线”,学校、教师只能望而却步。
5、德育队伍建设同样也是制约研究深入的因素,教师、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品行养成。如何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素质也将是今后课题研究的方向。
6、青少年法制教育仍然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学校、家庭、社会各部门之间尚未建立完善、科学的联动合作机制,未形成合力。
(一) 小学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感知觉 (sensery perception) 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开端, 是思维活动的基础;然而人的感知觉中又渗透着思维的成分, 受思维水平的左右, 小学儿童的感知觉中也体现出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
1. 小学儿童感觉的发展
小学儿童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 感觉有了新的发展, 随意性、感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特别是差别感受性的增长要比绝对感受性的增长快的多。如果一年级儿童对颜色的差别感受性假定为100﹪, 那么三年级儿童的颜色差别感受性平均提高45﹪, 而五年级儿童则平均提高60﹪。小学儿童视力调节能力增强, 10岁儿童的这种能力发展最快。小学儿童在音乐学习和训练的影响下, 辨别音调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同样, 通过学习活动, 小学生的语言听觉和语言运动觉发展也很快, 已逐渐接近成人的水平。在书写、绘画制作等教学活动中, 小学儿童手部的肌肉、关节、力量都有了显著的发展。手动作的精细性和灵活性也日益增强。
2. 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
儿童入学后, 学习算术、地理、自然、图画等课以及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有助于促进知觉的发展。
⑴空间知觉 (space perception) 的发展
(1) 形状知觉 (from perception) 。入学的儿童疏忽客体“形状”的特性, 而注视客体的其他特征。所以在写字时有左右、上下颠倒的错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一个孩子写“都”字总是把左右部首颠倒, 类似这样的左右结构有很多。比如, “陈、阵”不仅有左右颠倒还有就是两个字混淆。随着年龄的增长, 知识不断学习这种情况也就越来越少, 以后辨别形状的正确率逐渐增强。
(2) 方位知觉 (position perception) 。据调查刚上学的儿童有30%会把左、右转弯搞混;这主要是在幼儿园的时候, 孩子们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知觉感。当老师组织孩子做早操的时候, 需要向左右转的时候, 老师就用左右手示意。向左转的时候老师就伸出左手, 向右转的时候老师就伸出右手。7—9岁儿童已能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这个年龄主要是在小学生低年级, 也就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 他们基本能够分清左右。这在小学生上早操的时候就能看出来, 有老师在前面喊向左右转的时候孩子们基本都能反应过来。说明他们能掌握左右的相对知觉。9—11岁儿童已能在抽象概况的水平掌握左右概念的相对性。这个年龄阶段主要是小学三、四年级, 这个时候孩子们的左右方位和空间知觉都有很好的发展。在孩子们上数学课的时候, 可以证明这些。小学三年级数学课, 有一节课是“位置与方向”, 这时候老师组织孩子们分行进行实际感受方位知觉。从教室出来到电教室的路线, 孩子们个个都兴致勃勃去体验了一把, 回来后把自己走过的路线用图画出来, 最后把自己的路线表述给同学们。结果显示正确率达到97%。这说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对左右方位和空间知觉都有一个切身的体会。
(3) 距离知觉 (distance perception) 。小学儿童可以确定空间环境中对象间较近的距离。对较远的空间距离则往往混淆不清。关于距离知觉, 孩子们的上课表现可以说明这一点,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上, 通过学习“位置和方向”这一节课有关的练习题涉及到距离问题, 当在校园内表达有关距离的问题, 孩子们基本都能说对, 即使说的不准确, 但是也很接近。描述学校到自己家的时候就不能很准确的表达, 具体方位孩子能说明白, 究竟有多远孩子不能很准确的表达。这说明孩子距离知觉还是比较模糊, 有时候还容易混淆。
(二) 小学儿童记忆的特点
1. 小学儿童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小学生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intenional memory) 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随着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兴趣的发展, 学习目的的明确, 有意记忆的主导地位则越来越显著。小学生的记忆和他们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观察显示:美术课和音乐课是大多数孩子们喜欢的课。上音乐课的时候孩子们特别开心, 每当音乐课的时候同学们都能跟着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 当学习一首新歌曲的时候, 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保证能将歌词熟练的背下来, 而且在下课的时候学生嘴里还不停的哼着所学过的歌曲。这说明孩子的记忆和他们的兴趣有密切的关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记忆的就快, 当然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记忆就相对慢了。小学生的记忆已从学龄期的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到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但是, 小学生很大程度上靠无意记忆来积累知识。
2. 小学儿童的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
从机械记忆 (rote memory) 向理解记忆 (comperhensive memory) 占主导地位的发展, 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又一个特点。由于理解意义与逻辑思维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这个主导地位转化的关键年龄, 往往与理解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致, 大致在三四年级。根据沈德力 (1983, 1985) 、陈辉 (1988) 、丁祖荫 (1964) 等人的研究, 在小学阶段, 两种记忆效果都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
3. 小学儿童的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
小学低年级学生知识经验还不丰富, 记忆和具体形象的联系容易建立, 与形象记忆有直接联系的词 (实词) 其联系也较容易建立。因此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为形象记忆 (imaginal memory) 。在实习期间有这样的记忆实例比较形象有趣, 小学三年级上英语课, 学习家庭成员的时候有men, women这两个词的记忆。老师要求同学们讲述记忆的过程, 问谁有好的办法能够将这两个英语单词一下子记住。一个学生非常有趣的说:“women中的‘w’就好像女人的头发批下来的样子。Women中的‘o’好像女人在尖叫时的口型, 因为女人总是爱尖叫。Women中的‘men’可以解释为:女人必须和男人在一起, 所以就形成了‘women’这个单词”。这个同学的解释把所有的同学和听课老师都逗乐了, 同时老师非常形象的配合着学生的解释做出了夸张的尖叫动作。瞬间同学们在开心快乐的学习中掌握了men和women这两个英语单词。同时激发了同学们对英语单词记忆探索的兴趣, 不同的学生各有不同记忆方法。这一个实例充分说明小学生低年级的记忆还是以形象记忆为主的。根据小学生的记忆特点可以提供老师上课教学的方法一定要得当, 要符合小学生的记忆特点进行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随着教学的影响、知识的丰富和智力的发展, 小学生的抽象记忆 (abstract memory) 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并逐渐占据优势。当然, 具体形象记忆和词的抽象记忆是相辅相成的, 两者都有重要的作用。
(三) 小学儿童想象的特点
小学生想象从形象片段、模糊向着越来越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方向的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 小学生的想象有进一步发展。还是英语课关于men和women这两个词的记忆。不同学生有不同记忆方法, 根据前面有趣的记忆, 一瞬间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力, 一个学生说:“‘men’可以记做‘门’, ‘women’可以记做‘无门’”。这样的谐音简单好记确实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 这都是学生自己经过想象得出。这也体现了小学生的记忆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 想象也是丰富的, 他们进行想象有时候是不合逻辑的, 但是能够体现出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 思维是活跃的。小学三年级上作文课的时候, 老师要求学生介绍家乡的一处景色。其中一个同学他没有写什么景色, 但是老师给了很高的分数, 因为他能够抓住所描写的对象进行充分的想象。他把自己楼下小区想象成一个天堂般的乐园。早晨, 那里是老人的乐园, 每当凌晨四点那里有很多老人锻炼身体。中午和下午, 是孩子们的乐园, 在小区里有很多孩子玩耍。晚上, 那里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那里有隐隐约约的情人漫步。这些话虽然简单, 但是能够抓住小区的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人在那里活动。听了之后让所有的孩子有一种想去乐园的冲动。而且, 写出了乐园适合不同年龄人玩耍, 不愧为孩子眼里是天堂般的乐园。这说明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是发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 知识的丰富他们对具体想象的依赖会越来越小, 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间接经验相联系的, 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四) 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 小学生的情感变化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低年级小学生虽然已经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 但是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 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 自我尊重, 希望获得他人尊重日益强烈, 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在整个小学阶段, 小学生道德发展上, 认识与行为、言与行基本上是一致, 随着年龄的增长, 逐步出现言行不一致的现象。在小学道德发展中, 自觉的形成和发展占有很显著的地位, 它是小学生道德知识系统及相应的行为习惯的表现形式, 也是小学生表现出外部和内部动机相协调的标志。
有关小学生的情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稳定这一特点, 通过调查得出结果。他们对老师能进行客观的评价, 比如说问小学生:“你喜欢那位老师”?一年级的孩子回答是:“我喜欢我的班主任, 因为她很漂亮”。三年级的学生回答是:“我喜欢某一位老师, 因为她从来不骂我们”。五年级的学生回答是:“我喜欢某一位老师, 因为她工作很认真, 从来不给我们耽误课, 老师批改作业的时候很认真”。通过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孩子回答同一个问题, 但是得到的结果竟然不同, 我们可以得出孩子的情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是越来越稳定。
(五) 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 自我评价也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 他们已不在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 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 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 (韩进之1983, 1900) 研究证明, 这种自我评价能力在学前期就已经产生了。进入小学期以后, 小学生能进行评价的对象、内容、和范围都进一步扩大, 这也使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进一步发展起来。主要表现: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并表现出对内心品质进行的初步倾向。3、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特点, 在孩子生长发育、接受教育关键时刻, 家庭教育不容忽视。人们都说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培养良好情感的肥沃土壤。家庭是学生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 父母实际上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又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 父母和子女之间有不可替代的特有的感情联系。因此, 家庭教育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家长应该意识到教育子女的责任。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法律, 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 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
摘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的不同表现, 这里简单介绍小学生心理变化特征, 重点介绍低年级儿童和高年级儿童的感知觉、记忆、想象、情感、性格等心理的不同表现。通过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研究以及在实际教学中总结的一些实际案例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1998.5。
[2]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3][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心理学与生活》, 人民邮电出版社。
[4]王重鸣, 《心理学研究方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
[5]叶浩生, 《心理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内容,课程的近代化可以映射出我国教育近代化的全貌。学制不仅承载了整个教育的历史,而且会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学制是研究我国教育近代化的钥匙。鉴于此,本文选取对我国近代体育影响较大的三个学制,对我国体育课程的近代化进行探讨。
一、《癸卯学制》与我国体育课程近代化
1《癸卯学制》产生的背景
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强势文化随之流入我国。西方基督教会为了使“全中国及全世界基督化”,在我国强行开办教会学校,并按照西方课程模式开设体育课程,从而把近代体育课程的种子埋入我国封建教育的土壤里。
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为了兴办实业发起洋务运动,并效仿西方建立洋务学堂,开设体操课程,从而在我国自主创办的学校里出现了近代体育课程,标志着中国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教育救国呼声日甚,改革现行的教育制度势在必行。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并对体育课程(体操课)作出了明确规定。
2《癸卯学制》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近代化的影响
《癸卯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并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施行的新学制,它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办教育无章程、学校无体系的状态,确立了我国近代学制的最初模式,奠定了我国近代学制的第一块基石,标志着我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的全面启动。
(1)《癸卯学制》所规定的体育课程突出了“实用化”特点。实用化是课程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癸卯学制》中的体育课程“实用化”表现在:首先,《癸卯学制》的课程体系是对日本课程体系的模仿,体现了服务于近代工业的教育宗旨。《癸卯学制》规定“以谨遵御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所谓通才,即“振兴实业”通用之才。体育课程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毫无置疑地被纳入“培养通才”的教育计划中。其次,体育课程的实用化还表现为服从军事需要。《癸卯学制》很大程度上是迫于形势而制定,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神的培养和军事素养的训练,使他们具有军人的品德和体质,以达到抵御外侮、寓兵于民”。为此,《癸卯学制》规定的体育课程,把“尚武”作为第一要事,指出“学堂兵操万不可少”,“兵式体操为主”成为高等小学堂和中学堂体育课程内容。
(2)《癸卯学制》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提出了体育与德育、智育并重的方针,确立了体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癸卯学制》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体魄”,其中“强壮国民之体魄”即体育方针。由此可见,体育课程已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冲破了我国封建教育重智轻体的束缚。
(3)《癸卯学制》对体育课程的设置体现出一定的科学倾向。《癸卯学制》模仿自日本,根源于德、法,课程的编制固然体现出西方科学主义精神。在体育课程的安排上已经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当时的《学务纲要》第26条要求:“各学堂课程科学,皆量学生之年龄精力而定,实可无竭蹶之虞。”并初步根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确立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教育的科学性特征。
(4)《癸卯学制》第一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在全国得到普及和推广,使体育课程向平民化、大众化迈出了重要一步。1906年,《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指出,“今中国振兴学务,固宜注重普通之学,令全国之民无人不学,尤以明定宗旨、宣示天下为握要之图”说明学部将办学的对象锁定为“全国之民”。
但是,也应该看到,《癸卯学制》是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制订的,并非对封建教育制度的彻底否定。应该说,这个时期的我国体育课程还仅仅停留在对外国体育课程器物层面的照抄照搬上,缺乏对当时我国国情的考虑,体育课程存在的我国文化基础不足。
二、《壬子癸丑学制》与我国体育课程的近代化
清末教育改良没有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加速了我国社会向近代转型的过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颁布了有关学校教育的法令,对清末教育进行改革。主要包括:《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小学校令》和《中学校令》、以及之后陆续颁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学校令施行规则》、《中学校课程标准》等有关学校的法令。史称“壬子癸丑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基本上沿袭了《癸卯学制》开设的体操课程,所规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时安排,乃至教法等都与《癸卯学制》没有多大差别。其体操课程仍隶属于军事需要,明确提出了军国民教育的宗旨。军国民教育——也称军国民主义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不少学校出现了体育课堂、课外执行两种不同体系的体育内容的双轨现象:一方面,课堂上实施《壬子癸丑学制》所规定的体操课程,主要以兵式体操和普通体操为主;另一方面,课外开展以田径、球类为主要内容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使那些更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项目在学校有了广泛的学生基础,为其日后成为正规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也加速了体育课程的新变革,推动了体育课程的近代化。
三、《壬戌学制》与我国体育课程的近代化
1922年11月1日。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史称《壬戌学制》。《壬戌学制》提出了七项标准:一是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二是发挥平民教育之精神;三是谋个性之发展;四是注意国民经济力;五是注意生活教育;六是教育易于普及;七是多留地方伸缩余地。为便于新学制的实施,1923年教育部又颁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
《壬戌学制》产生于“五四”运动之后,集中体现了“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资产阶级思想,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近代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壬戌学制》所规定的体育课程突出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思想,把人性的发展提到重要位置,是对封建旧教育的一次彻底否定。《壬戍学制》和《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中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从课程内容上彻底剔除了机械、严肃、整齐等体现绝对服从的封建专制思想的兵操,代之以活泼、快乐、机敏等体现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田径、体操、球类,使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更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在课程要求上,正式取消了男女差别,赋予女生与男生一样平等地享有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彻底冲破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使资产阶级平等思想贯穿整个体育课程;在体育课程制定的价值取向上,由服从社会需要的社会本位占统治地位,向关注学生自身发展,以儿童为中心的学生本位转变。
《壬戌学制》所规定的体育课程科学性有了进一步提高,奠定了近代我国体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壬戌学制》是我国历次学制改革中,比较自觉地试图把握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用以指导教育改革实践的。《壬戌学制》所规定的体育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顺应了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壬戌学制》的颁布带来了20世纪初我国体育教育领域的革命。把我国的体育课程从“军国民主义”时代带到了“自然主义”时代。它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发展儿童的本性,纠正了以往体育课程过分强调服务于社会而忽视学生个体发展的现象;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民主、自由和科学精神,构成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思想基础,对后来的体育课程乃至当今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情况概述
一扩三建四提高(即:扩展学生生活服务设施建设面,学生寄宿、卫生等条件基本得到保障。建设中小学运动场地,保证学生的运动需要;建设中小学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建设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提高中小学图书及软件资源配备水平;提高中小学音体美器材配置水平;提高中小学教师配备水平;提高中小学管理水平。)
我校提前谋划,新建新综合楼、食堂餐厅工程,加固学校教学楼,筹措资金扩建操场,绿化美化校园,添置校园广播系统,鼓励师生布置教室,添置教学图书、仪器设备,改善办公条件等。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学校硬件发展规划。
在二○○九年学校添置了新型课桌100套;新建校园道路150米、下水道100米;添置学生床160套,完善寄宿配套设施;购置部分教学设备等。
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由于各种因素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误区:形式单一,方法简单,手段苍白,效果甚微。改革传统的德育僵化模式已经刻不容缓。
1正确掌握德育的指导思想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的根本认识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基础。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体能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居领先地位,起主导作用。我认为当前,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坚持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核心,从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抓起,把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向往,引导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阶段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上来。
2统筹安排德育的基本内容
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遵循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统筹安排,各有侧重。小学,主要向学生进行“五爱”为基本内容的初步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社会常识教育。在内容上应以下几方面着手:
2.1加强对学生思想前途的教育,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近代史和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2.2增强道德意识,学校应以“五爱”为目的,以“五心”教育为中心,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位蓝本,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造就高尚的社会主义新人,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2.3强化纪律观念。学校应通过严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纪律观念,勇于同违纪行为作斗争。同时,向学生进行一定的民主、法制教育,以便培养他们成长为合格人才。
3努力开拓德育的多种渠道
为使德育充满活力,取得实效,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努力开拓多种德育渠道:①正确的观点、先进的思想,以思想课为主阵地,有的放失地解决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②开发德育资源,整理乡土德育教材,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家乡新貌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③加强学校管理,优化育人过程,各科教学渗透德育因素,各项工作体现育人主题。④开展主题班会,兴趣小组,知识竞赛,参观访问和“创良好班集体”、“学英雄做新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潜
移默化。⑤注重师德教育,强调言传身教。
4充分发挥学校的德育力量
注重发挥学校团队组织、教职工的德育力量,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学校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对少先队员和工会的领导,并教育党员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争当先锋模范。校长负责健全德育网络,制定德育计划,组织、指导、检查、评估德育活动。班主任协调德育力量,组织德育活动,创建优良班集体。德育课教师潜心改革教学,把德育课的重点由应试转到提高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轨道上来,各科教师和全体员工都把育人放在各自工作的首位,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5注重优化德育的社会环境
育人 育心 育魂
——上海大学附属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曾经阅读了《读者》上的一篇文章“行动的力量”,与其说很有感悟不如说很有同感:“做一件事情,只要开始行动,就算获得了一半成功”,“只要行动起来,人的威力也会变得巨大无比,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障碍也能被你轻松突破,当然前提是:你必须行动起来。”
一. 仪式教育,树魂立根
德育工作就是育人的工作,其核心就是树魂立根。树民族之魂,立国家之
根。把我校德育工作做实做细,是重中之重。
1.升旗仪式
开学初,我校德育室结合学校行规和时事,制定每周升旗仪式的内容。同时,也整合区德育工作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内容涵盖爱党爱国、日常行规、语言文字、卫生等各方面,积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诚信待人。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就是一次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课,小品,歌舞,诗朗诵,快板,乐器弹奏……形式多样的节目受到学生的喜爱,感官愉悦了,行动参与了,精神振奋了,心灵触动了,德育工作才有效了……主题的设计、形式的展示,学生的亮相、主持人的口采都给全体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集体晨会的教育功能发挥尽致。真的是这样,行动起来,我们的思绪也如海潮般涌来,更多的老师认同了升旗仪式的意义,对孩子的教育不再停留于枯燥简单的说理,更需寓教于乐,在活动中让学生感
悟、体会……
抓好学生的礼仪教育,重视各种仪式的设计与举行是本学期德育工作的收获:把养成教育、传统文化节日、纪念日的宣传教育、消防救护知识等融入每次仪式之中。本学期还开展了入学仪式、敬师节感恩仪式、一年级入团仪式,三年级十岁宣誓仪式等活动,每个仪式都留给学生做人的启迪,成为美好的、永远的记忆,仪式教育潜移默化的融入“发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珍惜生命”“行为养成”“诚信”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思想教育,树立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同时也统筹梳理了各项德育活动,使德育工作更有序、更深入人心!
尤其结合十月“爱国”的主题,德育处开展了“向国旗敬礼”系列主题活动。从“文明礼仪伴我行”升旗仪式,到爱国歌曲大合唱;从童谣的创编,到“我爱祖国”诗歌诵读会,再到“一句话寄予祖**亲”活动,都让孩子感受祖国的发展与成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在
实践过程中,感受祖国魅力,熏陶爱国情怀。
2.入团仪式
前期,德育室与大队部创立了我校学生干部学校,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由高年级干部组成的“小先生”队伍,深入一、二年级,对小苗苗们进行团知识的授课。尤其注重对一年级团前知识的教育工作,在德育室的悉心辅导下,学生干部们认真备课、积极授课,一年级的儿童团员们接受了系统、全面的团前培训。还组织新一批一年级新生参加全区入团仪式,通过团前培训、隆重的入团仪式、跟踪教育等系列活动,强化学生的“五爱”教育,让仪式教育深入人心。
3.少代会
今年十月,我校召开了第六次少代会。为了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更好地实践“民主”,德育室与大队部一起,组织策划了一次简单而隆重的升旗仪式。仪式上,向全校同学
介绍了少代会的组织形式,大队部各部门构成等,鼓励更多的优秀学生加入新一轮大队委员竞选。
所有参与竞选的学生,制作宣传小报,德育室整合资源,将候选人竞选小报悬挂于校园走廊之上,让所有学生了解候选人事迹,确保选举公正、公平地进行。也把“民主”的思想、“严谨”的处事态度播撒进每一个学生心中。
预备会议上,优秀的学生崭露头角,通过民主推选的方式,产生新一届大队委员。同时,让全校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为学校的文化建设献计献策。
4.午间俱乐部
抓住各类契机,运用“行、习、赏、唱、礼”,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教育。
首先,以故事为载体,让播报浸润学生成长之旅,开启学生智慧之门。
每周二中午12: 20,“书言故事”浸润童心。故事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听故
事到讲故事,甚至创编故事。让故事之旅,纯净学生的心灵,伴随学生成长。德育工作总结小学
一、明确育人内涵,把握育人方向
教师实现学科育人价值要紧紧把握语文的学科特点,深入研究学科基本性质,注重语文教学在语言文字的阅读与理解中进行文化与思想熏陶的基本特点,通过对语文课程与教材的深入分析,发挥语文经典篇目的教育价值,在阅读、感悟与体验中培育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长效机制。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以下三条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激发和培育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丰富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以及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二、改进日常教学,追求育人实效
第一,教学目标的制订要整体考虑三维目标。教师要考虑育人价值在语文教学中的落实,使其与语文知识、语文技能相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和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在语言交流与文本品读中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联系现实生活,陶冶学生心灵,使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调适,感悟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认识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和发展点,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考虑语言文字的因素,结合字、词、句、篇中的语言知识和思想意义,确定一堂课、一个单元乃至更长时段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
第二,实现学科育人价值,要求教师明确课堂的核心价值。所谓课堂的核心价值,是指每一堂课中最能促进学生成长的东西。课堂的核心价值是因文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每一堂课都是一个特定的教学过程,因而它的核心价值也是各不相同的,但其中有共性的东西。首先,教师必须把握语文自身的学科特质,紧紧抓住语文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即语言的品味、体验与感悟。其次,树立“三维目标”有机相融的意识,在核心价值的统领下,将不同维度的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形成具有整体性特征的环环相扣合乎逻辑的并且合乎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的课堂教学。确定课堂的核心价值,需要教师做好文本解读。当教师把自己的解读传递给学生时,要考虑学生的因素。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处理。这体现我们是否真正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否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否注重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第三,教师设计语文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语言素养、文化眼光的培养。语言素养、文化眼光的培养,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和一定的语言材料的积累,但绝不是死记硬背知识概念、好词佳句或名篇名段,而是要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体验、感悟语言形式,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一篇篇具体的课文,让学生学习、吸收优美的语言,并在表达的过程中,由不自觉到自觉地运用这些语言。
教师应从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中汲取营养,如熟读成诵、读思结合、从读学写、文以载道等,从中汲取合理的元素,指导并改进语文教学。教师应利用民族语言的独特形式,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中,建立语文学习和他们整体成长的紧密联系。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抓住重要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作用,引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集体解决语文问题,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基于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认识,设计教学形式,既要“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又要“后天养成、循序渐进”。
第四,教师要进行跟进性评价。教师要考虑每一个学生的起点,将评价看成是促进学生发展、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有效手段,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教学评价应注重以鼓励为主,将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家长、社会对学生的评价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为每一名学生设计“语文学习档案袋”,帮助学生积累习作、阅读笔记、专题小报等,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也发现某一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让学生在建立自信的同时,逐步克服不足,从而更好地发展。教师要拓展评价的途径,增加评价的方式,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查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的识字阅读情况可开展游园活动,通过猜谜、点“鞭炮”、连连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考查学生的字词积累能力与阅读能力;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可开展语文学习争章活动,在学生争夺“故事大王章”“朗诵章”“书法章”“小诗人章”等过程中检测其听说读写能力;针对初高中学生,可通过专家对学生小论文的评审活动来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提高教学素养,实现育人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科育人价值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丰富学生的经历与体验,从“育人”的高度出发,依据学生学习特点,加强语文实践,使其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积极健康的个性。
语文教师要独立钻研教材,沉浸到文本之中,在读的过程中,发现动情点、疑惑点,并据此深入钻研,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解读文本,挖掘教材中蕴涵的丰富的具有育人价值的内容;充分发掘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使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并结合自己的学识水平和专业特点选择、确定课文的教学内容。教师要以自身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产生浓烈的兴趣;要有敏锐的是非判断能力,依据学生实际问题给予必要的点拨与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唤醒学生的已有记忆,使他们学习掌握新知,并在学习过程中激发想象力,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培养创新精神。
四、加强教研建设,营造育人氛围
学校语文教研组要加强教学研讨,把学科育人价值的研究作为教研活动的主题之一,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教学目标来制订学科育人价值的分层目标;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本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将语文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要求,与学科育人价值目标有机结合,建构目标序列,体现语文教学与学科育人价值目标的层次性与层递性;将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总体要求与具体的语文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根据学生的程度与文本的难易等不同情况,有所侧重地进行教学,体现语文教学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针对性与适切性。
学校语文教研组要充分发挥团队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研究常态教学中实现育人价值的方法与途径,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和优秀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语文学科的育人品质。学校应把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情况、育人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教师自身的育人能力作为观课、评课的重要指标,不断提升教师的学科育人观念。学校还应大力组织教师结合学校育人目标和办学特色,积极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丰富学科育人资源,优化学科育人环境。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普遍奉行知性德育观,但其存在德育内容知识化、德育教学灌输化、德育主体边缘化、德育过程简单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切呼唤体验式德育。体验式德育的内容以丰富的生活为源泉、教学以多样的实践为形式、彰显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过程以交融的知情意行为表征。体验式德育德育可通过自然体验、生产劳动体验、磨难体验、志愿者活动体验、传统活动体验等类型进行操作,创设情境、唤醒体验、平等对话、反思内化等是体验式德育实施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德育问题;体验式德育;体验类型;操作路径
一、体验式德育的重要性:知性德育观下中小学德育现存问题
1.德育内容知识化:
当前多数中小学把德育等同于道德知识的传授,片面强调道德理论的灌输,认为只要学生记忆充分的道德知识,掌握一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高尚的道德。知性德育观下的德育内容注重浅层道德符号的机械性记忆,而缺乏对蕴藏于道德知识表层结构之下的内部意义的眷注,欠缺对蕴含在道德生活世界的内在价值的重视,缺少对与所授道德知识息息相关的学生生活的关注。学校德育内容过于理想化,脱离学生生活、社会生活,脱节于学生成长规律。德育内容通常显现为深奥的理论、抽象的内容、单一的准则,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德育内容的编排以应试为指向,“唯智主义”倾向导致重智轻德、以智代德现象泛滥,教师只是不断地向学生讲授道德知识,然后凭借笔试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所授的“道德”。
2.德育教学灌输化:
目前中小学德育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主要通过直接德育课程展开;教学方法单调,道德教学主要依靠课堂中的讲授法;德育教学以单向灌输为主,重理论说教而不重活动养成。德育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体验,仅仅注重道德规范的逻辑体系;片面强调道德规范的外部灌输,而不重视学生的内在道德需要;往往通过说教传授道德规范,通过学习间接经验获取对德育内容的认识。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只重视对道德知识的识记与背诵,而不去践行所学的道德准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不得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1]德育教学形式化倾向严重,教学内容并未紧贴学生的实际思想,德育活动不注重学生知情意行的实际体验而流于形式。当前德育教学以教师向学生单向度的信息输入为主,单纯的理论讲授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道德的有效判断和情感认同。
3.德育主体边缘化:
知性德育观下的德育教学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一言堂”式的知识传递,教师与学生被禁锢在预设的道德规范框架中,缺少道德主体的参与,缺乏对道德主体生活的关注,导致德育主体边缘化,使得道德学习成为抽象掉个人生命的异化过程。教师仅成为德育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变成盛装德育知识的容器,德育异化为对道德知识体系的背诵,学生难以体会道德知识的内在价值,更难以将其应用于复杂多变的道德生活中。在知性德育观指导下培育出来的学生容易产生知行脱节、知易行难、知而不行等现象。在日常德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蜕变为纯粹的主客体关系,甚至更多是权威与服从关系,教师作为思想道德知识的权威凌驾学生之上,表现为掌握丰富道德知识的教师教导蒙昧无知的学生,学生在接受枯燥的道德教条时处于一种服从地位,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与旁观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缺失。
4.德育过程简单化:
知性德育观指导下的德育过程被简化成为教师通过课堂语言讲授、教学逻辑分析将道德理论传递与灌输给学生,德育过程异化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单纯记忆与背诵。当前德育过程忽视了道德生成过程的实践性、生成性和情境性,学校为达教学方便把知识德育编排成课程,形成专门的德育理论教学,将德育简化成知识德育,知识德育又演化成课堂灌输。纯粹的知识德育是从社会生活中抽取出来的,不联系社会生活就变成了僵硬抽象的教条,与学生生活的世界相隔离,学生很难将德育信息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并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导致学生仅成为拥有道德知识的人、而非具有完整道德精神的人。目前学校德育过程更多的简化为以管代教,多数教师认为德育就是管住学生,让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规规矩矩不违规违纪,再添加些许奖惩手段,就会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道德意志塑造、道德行为养成。
二、体验式德育的可能性:体验德育的优势
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2]。体验式德育是主体处于某道德情境中,在原有道德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移情、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产生含有价值判断的新道德观念、情感、态度、行动的体悟过程。“体验作为情感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即用体验的方式达到认知理解;又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即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3]体验式德育具有亲历性、平等性、情境性、反思性等特征。
1.体验式德育内容重视活动体验:以丰富的生活内容为源泉
体验式德育内容以学生日常生活为着力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活动体验为感悟载体,实现德育内容生活化。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源头,德育应来源生活并回归生活且指导生活实践。正如杜威所言:“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品德教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品德教育。”[4]体验式德育把德育知识的讲述寓于社会生活之中,有机结合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不再仅仅灌输道德理论,将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相融通,重视蕴藏于道德知识表层结构之下的生活意义,关注与所授道德知识息息相关的学生生活。体验式德育内容具有生成性、情景性、拓展性,紧扣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为学生预设好应形成哪些良好品质,而让学生在体验、对话中自己感悟。真正具有“道德”意义的道德教育,不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虽然这是必要的),使学生成为一个个“美德的集合体”,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在对道德范畴进行深刻的内心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5]
2.体验式德育教学注重实践体验:以多样的体验实践为形式
体验式德育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是“做中学”与“思中学”的结合,主张教学不仅要传授道德知识,更要在体验中把认知、情感与行动统一起来。体验式德育教学形式多样化,包涵情感体验、实践体验、角色体验、自然体验、交往体验等多种形式;教学方法种类繁多,道德教学课选用体验法、谈话法、讨论法、陶冶法、探究法等方法;教学摈弃单向灌输为主导的教学,重活动中体验、感悟、养成。体验式学习既是认知过程也是实践过程,在体验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生实际的道德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的道德背景,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道德体验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道德选择与判断,成为一个自主的道德学习者。体验式教学重视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联系,引导学生在与人际交往、模拟环境中体验生活,自主建构道德能力,从道德服从走向道德自主。体验式德育教学强调体验者的内心体验,注重主体在多种生活情景中的情感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道德世界,体验的最终目的是使体验者以内化的道德指导自己的行动,进行道德实践。
3.体验式德育彰显民主师生关系:以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为呈现
将道德教育过程由传统的主体与客体间的权威服从的关系转化为新型的主体与主体间的民主交往关系。[6]在体验式德育中,主体与客体在体验中互为主体,主体融入客体,客体趋向主体,彰显被遮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体验的亲历者和意义的建构者,教师不能作为道德知识的权威凌驾于学生之上,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处于交互主体的关系中。学生不是简单装载德育知识的容器,不是旁观者而是亲历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意义的建构者,是拥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主体,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体验者,是在信念、情感导引下谋求自我发展的生命个体;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德育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习共同体中的引导者、活动的参与者,在平等的氛围里与学生共同体验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每个教师和学生都是德育教学的创造者。师生之间的关系正在趋向于超越主客体,即彰显主体间性关系,师生两个主体在交谈、对话中完成教育任务,道德体验中的对话是人格平等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再是主从关系、正误关系,双方都是平等的体验者,只是双方承担的角色和责任有些许差异。
4.体验式德育过程关注内化:以交融的知情意行为表征
体验式德育过程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实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既要把教育者所传递的道德信息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又要将学生的道德信念外化为其道德行为。德育过程的本质是学生主体德性与外界的不断矛盾和冲突中不断自我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主体不断选择道德信息、进行道德体验、影响主体道德行为的过程。正如瓦西留克所说:“人,永远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才能体验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产生危机的那些生活环境和变化。谁也不可能代替他这样做,就像最有经验的老师也不可能代替自己的学生去理解所讲的内容一样。”[7]体验作为道德认知内化的催化剂、主体情感的生长剂和道德信念的稳定剂,把道德过程中的知、情、意、行各个环节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诱发和唤醒学生丰富的道德体验,加速道德知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使道德行为由单一的意志行为变成意志行为和习惯行为的统一体。德育体验模式的构建重在组织有效的道德实践活动,创设富有感染力的德育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内心感受,提升学生道德认知,引导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深化对道德的理解,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真正实现知情意行的整合,促进德育内化过程顺利运行。
三、体验式德育的操作性:德育体验的类型与步骤
1.德育体验的类型:
中小学德育要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实践是学生道德认识的基础,也是学生道德形成、发展的源泉,德育体验活动应在学校、家庭、社区、乡村、大自然中广泛推行,德育体验包括自然体验、生产劳动体验、磨难体验、志愿者活动体验、传统活动体验等类型。
自然体验:随着都市化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环境变化,学生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渐少,体验德育应当加深学生对大自然、对农村生活的体验,提高道德实践能力,为学生体验自然创设机会,鼓励学生到农村、大自然体验学习,如定期让学生去森林、田野、山村、动植物园观察探索。生产劳动体验:劳动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体验德育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农作物种植、集体做饭、捕鱼打猎、养蚕养鸡、采茶制陶等体验活动,在体验劳动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磨难体验:当今中小学生的忍耐磨难能力匮乏,学校、家长、社会应联合组织学生到困苦的环境中去体验艰苦生活,培养吃苦耐劳、生存能力、坚忍意志,树立克服困难、积极生活的决心,如体验古老农村生活(挑水、生火、推磨、砍柴)、开设家政课(洗衣、做饭、扫地)、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开展“吃苦夏令营”、举办“军事夏令营”等活动。志愿者活动体验:通过志愿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重视公益、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观念,形成集体意识、关爱意识,实现自我价值。志愿者行动包括维护交通秩序、维护消费者利益、维护社会治安、扶贫帮困、环境保护、助残送暖、咨询服务、防火防灾宣传等社会公益活动。传统活动体验:通过建设具有传统特色的校园文化来优化德育环境,使学生在校园内接受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开展书法、茶艺、雕刻、国画、戏剧、古典音乐等古典文化课程,参加当地民俗中的传统活动,加深学生对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理解,使学生尊重古典文化的历史与传统。
2.德育体验的步骤
创设情境、唤醒体验、平等对话、反思内化等是体验式德育实施的有效路径。
创设情境,触发学习欲望:体验从获得感受开始,所以体验式德育首先要创设情境,为受教育者提供感受的场域,以触发其感受,引导其产生道德情感。在德育过程中,依据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营造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关系,选择、创设具体的德育体验情境。通过故事叙述、环境模拟、图片再现、视频呈现、音乐烘托等方式,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激发他们的情感。
唤醒体验,引发情感共鸣:“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8]导入已创设的情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自主体验道德情境,利用已有的条件驱动其道德情感,捕捉多样的诱发唤醒线索,实现德育的情感共鸣与环境共鸣,唤醒内心情感体验,在个体亲身经历和同伴合作的基础上共同感悟。
平等对话,交流道德理解:引导者与体验者共同融入某道德氛围,双方在平等的氛围中敞开心扉,创设民主、平等、合作的对话氛围,进行开放式对话,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感,诱发道德体验,在讨论互动中获得体悟。正如米德所指“真正的交流应该是一种对话”。[9]在对话中,师生及生生之间可以真实地表述自己的感想,自由地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话激发其他人的思维,唤醒关于生活的回忆,使学生对道德规范产生切己的理解和领悟。
反思内化,提升道德境界:体验者和导引者在体验与对话后,进行理性思考与内察反思,最终生成自身的生态德性,以求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通过道德反思、切身体验获得的东西,才会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其自身品德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不断提升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15.
[2]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1.
[3]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6]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25-31.[7]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8]瓦西留克.体验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9][美]玛格丽特·米德.代沟[M].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