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稿—试卷分析(精选8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年青老师能站在这里发言感到非常的荣幸。在此,感谢各位领导能给我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感谢在座的各位老师对我的信任,也希望各位同行们能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试卷分析:
1、检测目标:本次科学试卷从《课程标准》的四维目标出发,对学生的科学学习质量情况进行了检测。了解学生在科学课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科学知识水平、科学探究能力水平、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水平;同时,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等状况。通过检测,也了解到我们教师的教学质量情况。通过此形式,查找问题与不足,为改变今后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经验和教学策略,以便把科学课的教学效益提升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这一科学课程宗旨。
2、试题结构:整个试卷各部分比例适当,尽量用各种的形式和方法去涵盖我们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组成。题型丰富、题量适度、难易适中、基本覆盖到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检测的内容比较全面到位。尤其突出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就是第八题的实验探究题,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符合现在新课改的科学探究精神。
3、答题情况:本次学生答题情况总体差不多,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理解试题的意图,从而做出自己的答案,但也有个别题答题情况整
体上不是很好。下面我结合我班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一下简要分析:
(1)填空题:填空题是得分率较高的题,主要从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出发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比如:种子的萌发一般都需要()、()、()等外界条件。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并不是传统的讲,应该是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去探究,这就体现了科学课实验探究的重要性,只有亲自实验了探究了学生才能深刻理解,而不是去死记硬背。关于这一点我在后面的实验教学里还会讲到。第四小题,仙人掌是我国常见的()它原产于美洲和非洲的干旱沙漠中。这个问题也是课本上的一个拓展,在课本第八课仙人掌图画的下面,是很小的一个知识点。最后的填空题,骆驼的驼峰贮存的是(),有人把驼峰叫做()。这也是第八课的小资料袋里内容,可见现在科学考察的知识很全面,学生掌握的并不只书本上的一些显性知识,很多与之相关的内容也应该及时告知学生,并教学生学会自己查寻整理与之相关的内容。从填空题中我发现,在重视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还要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引申,这样才能把教学教活,学生的知识才更丰富。
(2)选择题和判断题都体现了很强的灵活性和生活性。其实我们科学课上的内容都来自于生活,本册植物的生长条件、动物的食物,燕子的迁徙,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都是作为农村孩子熟知的,只不过学生没有发现其中的科学道理,只知道外表现象,没有去思考原因。所以,我们就应该把科学教学引入生活,把学习的
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联系起来,拉近科学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比如选择题的第一二小题,红薯适合在沙土里生长的原因是()。红薯是孩子们常见的食物,好多孩子也跟大人去过地里,知道红薯生长的土壤是沙质土壤,另外学生也根据沙土颗粒大的特点来判断出沙质土的透气性好。第二小题烧砖用的土是什么?我班学生根据后半句话这种土的颗粒小,粘性好,判断出烧砖用的是粘质土。这两道题我班学生做的非常好,大概是当时我让学生把三种土壤带到课堂上,通过眼、鼻、手以及小筛子进行看、闻、摸、筛等活动,学生深刻记忆了三种土壤的特征。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科学,再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用结合。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发现本课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做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3)实验探究题:今年的试卷最大的突破就是有了实验探究题,以前,有的科学老师就是拿一本书就讲完了科学课,从来只是“说”课,没有动手“做”课,更别提让学生动手实验了。少了亲自实验的经历,所以学生见了这种题就感到茫然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像这个实验种子的萌发,有些学生就感到手足无措,认为自己不会,就放弃这道题了,随便一写得了。其实这个实验很简单,只要认真审题,就能知道1号瓶里没水,2号瓶里有适量的水,再加上学生的认知水平,就应该能判断出1号瓶里的种子是不会发芽的,2号瓶里的种子在有适量水分的前提下能正常发芽。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认真审题,用自己的认知能力来解觉问题,不放弃任何一道题,当然最宝贵的体验就是来自于学生的亲自动手实验的探究过程,只要学生体验了,就有感受,就有结论,所以许多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要考学生亲自去观察和总结,不能单靠老师的讲。这样得来的知识相比死记硬背的知识要牢固的多。所以在科学课上任何一个实验我们老师都不要嫌麻烦,尽量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亲自感知。
(4)、简答题:第一个小题:过度放牧的危害,让学生再次认识到环境的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小就在心里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有意识的向学生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 学生明白人类是依赖于环境生存的。所以我班学生深知过度放牧会造成水土流失,最终导致土地沙漠化
第二个问答题,当冬天来临时,我们是怎样抵御严寒的?这道题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体验过寒冷的滋味,都了解或感受过多种多样的御寒方法,所以学生还是能说出一些的,比如生炉火、烧暖气、穿棉衣、穿羽绒服、开电暖气、减少外出活动,适当增加一些高热量的食物等等。因为这个问题是出现在第7课的导入部分,当时我只是简单的一掠而过,学生说了穿棉衣、生炉火这方面的 我只是肯定了他们的答案,没有再介绍一些其他的御寒的办法,所以我班的学生回答的都很简单很单一。由此可见,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阅读教参,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不能忽略教材的任何一部分。
二、今后教学工作的思考:
从以上的试卷分析中,我找出了自己的不足,那么今后科学课该
怎样上?怎样才能上好科学课?今年的暑期培训给我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就结合暑期培训和这几次的听课学习谈谈我对上好科学课的一点体会:
首先我先说一下科学的课程性质:《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语,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它涵盖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科学与技术、环境之间的关系四方面的目标,也就是科学中的四维目标。新课标理念下,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改变教法,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探究的环境中学习科学。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鼓励学生课外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要想上好科学课首先要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1、上好小学科学课,当务之急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21世纪是一个科技发达、竞争激烈的世纪。新课程的改革突出了小学科学课的重要性。听培训的李进起老师说,教育部已决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程,大力提倡科学教育,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今年上学期四年级抽考的时候科学和品德与社会的成绩都是100分,可见科学课已经不是以前的副科了,它的地位和数学、语文是平等的,都是主科。
2、另外,科学课研究的小学生身边事物,贴近小学生生活,有很多有趣的实验,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我认为学生学好了科学,再用学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其他的任何科目,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好多老师都反映如果小学科学课学好了,那么初中甚至高中的物理学生在学起来也不会感到很难。可见,小学科学课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多重要。我们科学教师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3、认真的研读教材。打开科学书,一共没多少字,讲什么?怎么讲?这也许是很多刚接触科学课的老师共同的困惑。其实教材中的每一句话、每一幅图都蕴含着很多内容在里面,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有深入的了解和研读,而且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对科学课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科学课的质量。拿一本科学课本是不能完成科学教学的,所以很多时候我都要积极地查找资料来丰富我自己的科学知识,认真准备实验材料。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上好科学课。
4、科学课还教给学生很多生活的能力与知识。下深井的时候要先点一支蜡烛,判定一下井内是否有氧气,怎样预防雷击,等等许多生活知识。在今年8月9日的一天,石家庄市一对情侣雷雨天打电话,结果雷击身亡。也就是说科学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从思想上深刻地意识到科学课的重要性。
(二)、改传统教学方式,树立新课程理念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在好动、好奇的行为活动中,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创新意识的萌芽,再加上科学课是以观察实
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本身的操作性和趣味性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小学生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所以在教学中我改传统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求异”、勇于探索。以“玩”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让他们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在《磁铁的性质》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通过自己有意识的“玩”去认识磁铁的性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研究磁铁性质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对于三至六年级儿童,直观形象的教学设计更适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能发展他们的科学思维。科学课标中提到: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学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开展。所以每节课我都要思考,如何创设一个更有趣的情境来让学生融入进科学课堂上来。有位学者这样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比如在设计《动与静》这一课的时候,我一开始就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我选择了孩子们都熟悉的汽车作为主情境。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上汽车去旅游吧,然后出示视频,运用音像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运动的相对性。在活动体验这一
块,因为没有秋千学生不能亲自体验,所以我就用摇晃的果盘代替秋千,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在游戏情境中体会运动的相对性。还有在讲五年级《奇妙的护身术》的时候,我就穿上迷彩服站在屏幕的前面,屏幕上是茂密的森林,创设出这种身临其境的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保护色。在实际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把很多抽象知识形象化,课堂效果往往能事半功倍。
(四)、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准备
科学课与其他学科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学时要准备大量的实验器材和相关资料。好多科学课的教学 材料都需要学生亲自准备,学生按照教材内容参与教学准备,是一个很好的参与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使他们迫切希望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如学习《蚯蚓》一课时,让学生课前去了解并收集 蚯蚓、饲养蚯蚓;学习《观察土壤》一课时,让学生去田地里收集粘质土和沙质土。学生的兴趣特别高,他们积极地互相讨论、交流获取材料的信息,自由分工合作。课堂上展示各小组准备的材料,兴致高涨。事实证明:每当我要求他们去收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验材料时,他们都是怀着极大的热情和探究欲望努力去完成的。对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准备的课,他们也就会特别关注,精力特别集中了。
(五)、重视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
1、科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科学实验,充满神奇与奥秘,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步入科学殿堂。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充分调动。在实验中,学生的思维活跃,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们为自己的成功而欢呼雀跃,全身心享受着探究的喜悦。
2、科学实验能够促进学生科学知识的掌握。我国有这样一句名言:“耳闻是亡,目睹为实,恭亲则明”。也就是“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理解”。戴尔经验圆椎体,说明了活动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性。(课件)所以说,只有学生亲自做了,才有真正的理解了知识。五年级上册的实验很多,有种子萌发的实验、土壤渗水实验、根的吸水性实验、茎的吸水性实验、还有根的向水性实验、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比如在教学《种子的萌发实验》这部分内容时,我就先让学生猜测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水,然后我就让学生参照课本第三页的第二小组实验方案,自己回家做实验,等下周科学课的时候再让他们汇报结果。通过实验学生们知道了种子发芽与水有关,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种子发芽与阳光、温度等条件有关吗?这时,教师不需作任何解释,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找答案,让他们把种植的绿豆种子一盆放在明亮有阳光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处,几天后,学生发现绿豆种子发芽不仅需要水,还需要阳光、温度,空气等条件。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找到了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外在讲课的时候,我会把我手中的许多实验材料、实验结果展示给学生,学生看到这些实验效果更激发了他们动手的兴趣,分别跃跃欲试的想去验证。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靠教师讲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知识结论,绝不是科学教育。
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才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在这里我用一个蝴蝶脱茧的启示告诉大家学生探究过程的重要性。有人发现一个裂开一条缝的茧中蝴蝶正在痛苦的挣扎,他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刀剪开了茧,蝴蝶脱茧而出。可是这只蝴蝶却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蝴蝶必先在痛苦中挣扎,直到把翅膀练强壮了,再破茧而出,才能飞得起来,省去了过程看似为其免除了痛苦,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
学生的学习不也是这样吗?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剥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发展。这样的教学交出的是“听话”的学生,没有个性的学生、没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所以,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即通过“动手做实验”来进行,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验证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次次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真正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只有教充分认识到科学课的重要性,巧用身边的教学资源,重视学生科学实验探究,让学生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亲身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爱上科学课,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为他们后继的科学学习、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通报成绩
考试完毕后, 学生最关心的是分数, 那么这时最关键的就是试卷怎样发放的问题。不能用念一个发一个的方法, 这样回挫伤成绩不够好的同学的自尊心, 但也不能让学生对考试成绩稀里糊涂。最好的办法是:在上课前几分钟将试卷发给学生后, 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分数就行了, 不要相互打听, 但对自己成绩在班级中的相对水平应有一个了解。这时教师列一个分数段表格, 公布每一个分数段的学生人数, 这样既有鼓励性, 又有批判性。可使大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 又使他们真正了解到自己的真实水平, 对优等生也是一种鼓励。另外, 还应有一个排名册, 但放在教师那里就行了, 供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 不加公布。这样也便于教师今后的工作开展。
二、交流学习方法
请前三名的同学介绍学习经验, 再请两名进步较大的学生谈进步的原因, 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 做一些重点分析, 特别是对一些符合学习规律的方法给予肯定。之后, 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找出这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对前一阶段自己的学习方法做一个反思, 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教师分析试卷
教师分析试卷不是一一对答案, 也不是就试卷讲试题, 而是根据阅卷的统计资料, 重点分析出错率高的题目。教师在分析过程中, 注意引导学生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 教会学生从一题知多题, 触类旁通。让学生重在看命题意图, 明白解题思路, 总结出错的原因等。
四、学生自评试卷
为了让学生快速了解试卷暴露出的这一阶段地理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下列表格。
这张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找到目前地理学习中的主要问题, 而且可以分析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素质、学习方法, 以及在不同学习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为学生调节自己的地理学习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五、感想讨论
试卷分析课, 主要是通过分析, 提出同学们地理学习的问题, 并且对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进行讨论。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提醒、鼓励、督促学生运用适当方法解决地理学习问题。这样, 才能使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地理学习具有深远影响。
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 从原因上讲, 一般是对自己要求不严, 本身学习能力较差, 学习基础较薄弱等。这些问题不可能通过一节试卷分析课使之得到彻底解决。当然, 试卷分析课中谈到的大多数问题, 在他们的学习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所以讨论对策对他们也是很有启发性的。但这些都不能取代老师给予的更加细致、更具体的帮助, 其中也包括从感情上对他们真正的关爱。
考试是高考复习备考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一定量的不同题型、不同知识点的题目,物理考试中,每一道物理题都有其特殊的物理含义和物理过程。解答物理题注重的是思维过程,找寻的是物理原理,运用的是数学工具。如果不讲究方法,虽做了大量的题目,但多数可能是生吞活剥,“连滚带爬”勉强糊弄过去,不知其所以然,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仍然有可能无从下手。考生自主分析试卷就是通过独立分析、探讨,或与同学、老师讨论、交流,加深对课本所学的物理基本知识和规律的理解,体会解答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技巧,起到“答一题会一类,明一知百,考一题习一法,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
如何进行试卷自我分析呢?
第一,初步评估。
试卷发下来之前,考生可进行初步评估。本次考试自己感觉整体发挥如何,时间调控怎么样,有把握的题可得多少分,无把握的题有哪些,哪些题做错了,哪些题不会做或完全不知其意,丢了多少分,做好详细记录并进行大致估分。这一环节大多数考生应该都会去做,却很少有考生能引起重视。认真做好这一环节有助于给自己本次考试一个初步的评估,为下一步分析做准备。
第二,卷面剖析。
1对照以上初步评估,仔细剖析试卷。
试卷发下来之后,首先看试卷得分跟自己的初步评估存在的出入之处,判断自己初步评估的水平。对那些有把握但丢掉了意料之外的分数的题,判断分析是由于粗心大意计算出错,还是没看清楚题目条件出错,或是理解有误等等。如:若带正电荷的小球只受到电场力作用,则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是否一定沿电场线运动或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这类问题考生看起来似乎很有把握,都认为小球只受电场力作用的情况下一定沿电场线由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却没考虑初速度问题而丢掉了意料之外的分数。另外,对那些无把握却蒙对的题,也要认真思考,弄清正确的理由所在,因为并不是每次都会有这种好的运气得到意料之外的分数。
2分类统计错题,把错题按类别归纳。
可将错误归纳为:基础知识类、分析理解类、联系实际应用类等,然后对不同类别的错题进行分析,查找出现错误的原因和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3学会放弃。
有些不会做或完全不知其意的题,经与同学讨论,或经过老师评讲后仍然不得要领,这样的题属于自己能力以外的题,不妨选择放弃。
第三,纠正错题。
纠错是大多数高三学生都会做或正在做的一个事情,但很多考生所谓的纠错只是机械地把正确答案抄在纠错本上,没有进行深入思考。这样纠错未免就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实际的意义,只会出现一错再错。
物理试题的纠错应包含两个层面:首先要做到的是原题不再错,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很多考生在考试中看到一些题觉得似曾相识,其实这些题就是之前纠错本上的原题,再次碰到时却不知道如何动手。有的时候考生仅仅只记得一个答案。纠错的更高层面是不仅要做到原题不再错,还要做到同类型的题甚至是变式题不再出错。
对于基础知识类错题要查漏补缺相应的知识点,对于分析理解类错题要弄清模糊问题,对于联系实际应用类错题要从五个方面对错题进行思考:1,当时是怎样想的?想当时解题采用的方法;2,为什么这样做?想错解的原因: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错解的思路;4,对给出的正确解法还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当然,最关键的是要思考:错解的根源是什么?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让犯过的错不要一错再错,使自己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第四,全面反思。
反思,就是要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试卷的每一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地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并进而产生新的发现。具体做法是回顾解题过程,审视自己的解题方法是否恰当,过程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还可以优化,检查语言表述是否规范,是否合乎逻辑。对典型有代表性题目要多下功夫,体会解题的方法、思路,并力求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例如:
质量为m1:16kg的平板车B原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另一质量m2=4kg的物体A以5m/s的水平速度滑向平板车的另一端,假设平板车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g取10m/s2,求如果A不会从B的另一端滑下,则A、B最终速度是多少?要保证不滑下,平板车至少要有多长?
这道题属于非常常见的一类题型,在求解共同速度时可以采用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采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和动量定理结合运动学公式。而在求解平板车长度时可以采用动能定理,也可以采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和动量定理结合运动学公式,还可以采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来求解。通过这样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既能使知识得到不断的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
反思也包括卷面覆盖的知识点、题型、难易程度的全面考察、分析和思考。特别是整卷涉及到的解题的方法、思路要作横向比较,找出共性和个性,对典型有共性的题目更要多花时间体会多题一解,领悟物理问题的本质,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例如:
1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水平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木块(子弹不穿出),木块厚度为L0设子弹受到的平均阻力为f0问最终木块的速度和系统增加的内能分别是多少?
2带电量为q和Q,质量为m和M的小球A和B,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相距k,A球以初速度vo向B球运动(设两球不接触),问当两球的距离最小时B球的速度是多少?A、B两球增加的电势能为多大?
3如图,两导体棒a和b的电阻分别为Ra和Rb,
质量为m和M,a从斜轨道上高为h处由静止滑下,到达水平轨道上时距b为L1b静止在水平轨道上,设金属导轨光滑,电阻不计,水平轨道部分有向上的匀强磁场B,问两导体棒最终速度为多少(两棒不接触)?两棒上产生的焦耳热为多少?
比较以上三个问题,虽然题目类型不同,问法各异,但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系统机械能向其它形式能转化(分别为内能、电势能、内能),最后要求的是速度和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解题的基本思路是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由以上可以看出:反思有助于开阔思路,有助于对问题的发散思维,弄清问题的细节,还有助于对问题的深入理解。通过比较多种解法的得和失,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第五,树立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一半。高三复习备考越到后面越要有高昂的斗志,斗志来自信心。通过试卷分析,总能找到继续得分的因素,找到可以得更多分的感觉: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就会发现自己还可以更上一层楼,从而树立进步的信心。
第六,回顾强化。
试卷评讲完后,静下心来。对整个试卷的分析过程重新回顾,对自己的得失、经验教训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脑海里放电影一般过一遍。这样可以使重要的知识和方法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李克福
一、本次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数学科目考试试题覆盖面广,知识点考察全面;难易程度适中,注重检测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考察全面,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应用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核;全面中显现重难点,侧重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检测,能比较如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半学期的授课和系统复习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本次考试,我班名同学参加考试,及格27人,及格率仅为56.25%;优秀10人,优秀率20.83%,平均分72.23,最低分10.5分。及格率低,平均分不高,优秀人数有减无增是本次我班数学考试的三个特点。总的来说,此次考试成绩和第一二名平行班相比较,仅平均分一项,与第一名鱼嘴小学相差20分,与第二名中心小学六(2)班相差10分,差距不可谓不悬殊。
通过本次考试,我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许多问题得以暴露。概念不清,计算不精,巧算不明,实践不会。具体表现在计算题有始无终,步骤正确,答案错误,粗心马虎;第三大题第三小题巧算会算的算不对,不会算的更是无从下嘴,云里雾里,不会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自主解决,导致失分严重。第四小题列式计算和第六题应用题要么干脆不会列式,要么会列式正确,结果错误。7分的小题得2、3分的不再少数。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归咎于我平时讲的多,练得少;要求松,训练少,学生平时作业抄袭现象严重,教师疏于管理。
为了搞好剩下的半学期的复习工作,下面就本学期教材重难点、复习安排、教师授课、学生管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粗浅认识,不妥之处,请领导和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二、小学阶段数学重难点简要罗列
1、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3、圆柱的表面积和圆锥的体积
4、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认真组织教学,构建有效课堂
1、教学目标要明确,不重形式重实效,上好每一节复习课。每节课前确定要讲授的内容,目标以及要达到的效果。力求每节课都能实现教学目标。及时了解和分析学情,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弥补过去学习上的不足;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归纳整理要系统。通过复习把学生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小学生经过在校六年分年级、分学期、分单元的学习,基本上完成了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解任务,但这些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还比较孤立、凌乱,复习课的任务就是要抓住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最终达到知识系统化、思维条理化。
3、抓基础分类,进行小型过关训练。通过分类过关训练,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系统总复习安排及在复习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1、结合实际有计划、分层次、有侧重点地进行系统总复习对于基础性的概念,简单的计算及简单的应用题可少讲解,多练习,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稍有难度的知识上,比如:简便运算,稍复杂应用题,有关几何知识表面积、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及多种方法解应用题等方面。对基础不好的后进生,以基础知识为复习重点,从概念知识入手,弄清法则、性质,会进行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会根据关系式、性质解方程,解比例,会解简单的应用题和一般的复合应用题,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几何面积、体积的计算,在掌握好基础知识后再复习难度稍大的知识。
2、对常考易错题需多讲多练。常考易错题多是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知识、重点知识,而往往又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题,这类题的失误、丢分,都会让人感到太可惜、不应该。所以,在总复习时,我们不能忽略此类题的复习,只有通过复习,才能让学生学会细心抓住关键之处正确解题。
3、精心选择习题,精讲精炼
精讲是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引导,尤其是针对学生复习和讨论过程中思而不解或理解有误的问题进行讲解;精练是对复习中的重难点问题或者学生易错的问题要多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4、分层教学,尤其关爱后进生,解决“两极分化”问题,提高平均分。
5、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营造良好的复习环境
在毕业会考复习这一攻坚阶段,我们应该及时关注学生思想波动,多和学生交流谈心,让学生学会劳逸结合,适时调节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致于出现厌学情绪。
本班共有18名学生参加了考试,其中
%的学生都能及格;优秀
人,优秀率
%;及格
人,及格率
%;现结合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套试题考查的知识全面、基础性强、难易程度适中。但考查的看拼音写词语多是二类字有点超出范围。
二、主要优点:
1、班里百分之85以上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在“摘苹果”、“看拼音写词语”这几个题型上,学生表现尤为突出。
2、学生书写认真,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三、主要缺点:
1、“发挥想象,补充句子”是全班同学的弱点。学生在平时虽然练习说话,但是补充句子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答题效果较一般。
2、“看图写话”在课标上要求学生能写一句完整通顺的话,而图画和试卷格式上无疑给学生增加了难度。
3、个别学生的词语听写还是一个弱点。
四、今后要改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加强对孩子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正如我们考前写在黑板上让孩子要做到的几点“写好名字和班级、认真听题、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用心答卷、仔细检查。”严格要求学生。
2、注重在教学时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做到逐一过关。发挥家长的优势,做好孩子的学习检查。
3、加强对于孩子进行阅读训练,特别是要鼓励孩子多读拼音读物,更好的巩固学过的汉语拼音。
老店完小
李霞
2016/10/11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老店镇老店完小
李霞
一、试卷背景
这套试卷很眼熟吧!不错,这是我们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学习巩固中的第三单元评价卷。在现在的素质教育下,我们手中的学习资源有限,在学习完第三单元后,我们班利用这套试卷对孩子进行了一次测试。
二、试卷总体特点
1、紧扣课本、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从内容上看,所检测的都是课本上所教的,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没有一项内容偏离课本,从形式上来看,每个大项的试题都是课本中出现过的,都是学生熟悉的。整个卷面,有最基本的基础题,也有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及综合能力的应用题,所考内容基本上覆盖了所教内容。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三、试卷分析
这套试卷共五大题:填一填、选择、比较大小、解决问题和实际应用。
1.填一填:这道题主要考察单位之间的换算问题,这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孩子们很容易混淆,弄不清进率。出现的错题如下:
(1)
(2)
(3)
(4)
由图(1)可以看出孩子对进率的概念还模糊,遇到题不知道应该填写什么;从图(2)可以看出这个孩子还不会将一个复名数换算成一个单名数;由图(3)可以发现孩子做题不认真,懒于去思考,不看题就大约摸着往上填,导致失分;从图(4)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孩子对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不熟悉,导致做题失败。
2.选择题:这道题包含6道小题,主要考察孩子们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感知。出错比较多的是(3)和(6)两小题。导致孩子们失分的原因是:孩子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对单位的感知仅仅保留在认知阶段。
3.比较大小:这道题除了考察孩子们的单位换算能力外,还考察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很多孩子在此落马。原因无它——都是粗心惹的祸!
4.解决问题:这道题是失分最严重的一道。出现的问题如下图:
(1)
(2)
(3)
由图(1)可以看出,孩子不是不会做,而是做题步骤缺乏规范性。题中只出现2千米这个数,孩子们却直接用2000米,虽然数值的大小不变,但写法不同,需要进行单位转化。从图(2)不难看出,孩子心里明镜似得,就是不知从何入手,把题中没有出现的数字4直接运用了,从而导致这道题失分。再说第三道题,我们可以看出孩子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说明会这道题,思路也很清晰,但没有具体的做题步骤,没有得到10分。纵观上面的三道题,解决问题这类题,孩子一个通病就是不会将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算式表述出来,这将会是自己今后教学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
5.实际应用:这道题难度不大,关键在于孩子是否看懂出题的意图以及孩子的实际操作能力如何。从下图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孩子对这道题没有理解清楚,他所填写的答案都是测量出来的实际数据,误解了出题者的真实意图。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上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2)加强对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认真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审题,规范做题,及时检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4)、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极力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5)、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人而异。
五、成绩背后的故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我校2007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学期末闭卷考试试卷, 共73份。
1.2 方法
运用教育测量学原理, 用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 将各题的编号、得分、答对情况和每名学生的成绩等项目录入计算机, 利用函数公式计算试卷难度、区分度、信度等指标, 并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成绩进行正态性检验。
1.2.1 正态性检验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73份试卷得分情况进行正态性检验, 结果W=0.99, P=0.73。显著性水准α取0.2时[2], 提示本次考试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
1.2.2 试题信度分析
试题信度是考试客观性及考试结果准确性的一种反映, 试题信度高, 表明考试结果很少受随机因素的影响, 考分能真实可靠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水平。
客观题信度选用库德—理查逊 (Kuder-Richardson) 信度公式计算[3]:
其中rtt表示库德—理查逊系数, k表示试题数, p表示每个测试题目答对人数的比率, q表示每个测试题目答错人数的比率, σt2表示测试总分的方差。
主观题信度采用克伦巴赫α系数法计算[3]:
其中rtt表示α系数, k表示试题数, σi2表示每个测试题目分数的方差, σt2表示测试总分的方差。
1.2.3 试卷分析
以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作为评价试题质量的主要指标。
(1) 难度是指考生对某一试题做出正确回答的百分率。它反映了试题的难易程度, 用难易指数P表示。通常主观题的计算公式为:P=某题得分的平均数/该题的满分。客观题的计算公式为:P=某题答对人数/参试人数。试卷的平均难度系数为:P=所有学生平均成绩/试卷的满分[4]。难度的区域划分为:难题:P<0.6, 较难题:0.6≤P<0.7, 中等题:0.7≤P<0.8, 较易题:0.8≤P<0.9, 易题:P≥0.9[2]。
(2) 区分度是试题能否将学生成绩拉开距离的标志。区分度能真正从分数上区分学生的成绩, 用D表示。
客观性试题:将分数从高到低排序, 分为两段, 各取27%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PH、PL分别为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该试题上的通过率, D=PH-PL[5]。
主观题:, 其中XH、XL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得分总数, N为高分组或低分组人数 (即为应试人数的27%) , H、L分别为该题的最高分与最低分[5]。
通常区分度的评价指标为:D≥0.4表示很好;0.39≥D≥0.30表示良好, 修改后会更好;0.29≥D≥0.20表示尚可, 仍需修改;D≤0.19表示差, 必须淘汰。
2 结果
2.1 题型分布
此次卫生学考试试卷共66道试题, 7种题型, 其中客观题 (单项选择A、B型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55道, 分值70分;主观题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11道, 分值30分, 试卷满分100分。题型与所占分值见表1。
2.2 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分布
参加此次卫生学考试的学生人数为73人, 及格71人, 及格率97.26%。试卷满分为100分, 平均成绩为75分, 最高分是94分, 最低分是54分。考试成绩频数分布情况及直方图见表2、图1。
2.3 试卷的信度
客观题的库德-理查逊信度系数为0.80, 主观题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54。
2.4 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 (见表4、表5、表6)
3 讨论
此次卫生学考试平均分为75分, 标准差为8.3, 基本呈正态分布, 高峰分布在75~80分之间, 中等分人数较多, 低分、高分人数较少。这表明学生确实是按照教学大纲以及教师授课的重点内容积极复习备考的。
按照教育测量学理论, 一般考试试卷的信度要求达到0.5以上[5]。此次考试客观题信度和主观题信度均达到0.5以上, 表明试卷信度较好, 基本能测量出学生的知识能力。
难度是评价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试题的难度受所测内容本身难易程度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一般试卷的难度分布应为:难题与易题各占5%~10%, 较难题与较易题各占20%~30%, 适中题占25%~40%比较合理[6]。表4显示, 此次考试难题与易题所占比例均超过5%~10%, 易题所占比例较大, 较难题所占比例低于20%~30%, 较易题所占比例适中, 中等题所占比例适中。这可能是由于难题为两道分值高的简答题, 易题为分值较低但所占比例较大的选择题, 所以, 最终学生成绩仍然呈正态分布。另外, 易题与较易题中单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得分比例较大, 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 确实是按照教学大纲以及教师上课讲授的重点进行复习备考的, 对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较好。表6显示, 多选题和简答题难度较大,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多选题题型本身难度较大;另一方面说明大多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 对知识只停留于记忆层面, 不能做到前后联系、融会贯通。
表5显示试卷区分度差、尚可、良好和很好的比例分别为50%、22%、14%和14%。在区分度差的试题中, A型单选题、判断题和名词解释占85%, 说明这3类题型区分度差, 此结果在表6中也有所显示。结合难度分析结果, 笔者发现这3类题型主要考查记忆性知识点, 表明学生对记忆性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区别不大。
4 对教学及命题工作的思考
通过对此次卫生学考试试卷的分析, 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对需要记忆的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对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能力不强。因此,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一方面要注重卫生学与解剖、生理、生化等基础课程的联系;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法, 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次卫生学考试试卷存在的问题:易题所占比例偏高, 适中题比例稍低;A型单选题、判断题和名词解释这3类题型区分度差, 其中判断题和名词解释易题所占比例过大。因此, 在将来命题时, 应适当增加判断题和名词解释的难度, 减少对记忆性知识点的考查, 适当增加理解和应用型试题所占的比例。
参考文献
[1]曾菊绒, 李萍, 胥晓丽.药学专业《药理学》考试试卷分析[J].医学信息, 2009, 22 (1) :97~98.
[2]吕波, 柯磊, 李元锋, 等.《环境卫生学》考试试卷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4, 20 (5) :595~597.
[3]薛茜, 李述刚, 曹明芹, 等.硕士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试题质量评价[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5, 28 (8) :787~790.
[4]王一任, 曾小敏, 王乐三, 等.《医学统计学》试卷分析与教学改革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1 (2) :161~162.
[5]姚永革, 吕波, 詹平, 等.《卫生学》考试试卷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7, 23 (2) :239~241.
1 从教和学两方面探究当前试卷讲评课的问题
当前,大部分生物教师在试卷讲评课时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就提论题的方式。教师对学生会的题大讲特讲,但等到讲学生疑问比较多的题时,学生已失去了课堂的专注力民。有些教师甚至只是核对答案,所有问题都让学生自己来讨论,其结果必然是课堂效率极为低下,学生往往因此会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其实,大多数学生是好学生,但不一定是好考生;有的学生平时学习效果都特别好,但是一到大型考试就会出现各种恐惧症。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查找问题;没有进行考试分析,把考试当做进步提升的梯子;没有找准考试的状态和节奏。因此,通过试卷分析错误非常重要。对于要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只有一次考试得分有效,平时练习和考试出现的错误就是找出自己问题和症结的重要窗口,只有从这些错误中才能真正定位好自己的症结所在,实现突破。因而,研究如何提高讲评课效率,用一定的方法来指导讲评课就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结合笔者一次月考试卷学生答题情况探讨SK试卷分析技术的应用。
2 SK试卷分析技术
SK试卷分析技术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郭召良教授在北京2008年高考研讨会上作报告的内容之一,由参加研讨会的蔡文雄老师整理。其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答题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1 SK试卷分析技术大体内容
技能缺失型错误(S型):分明会做,反而错了;很有把握的题,却做错了;明明会且非常简单,却落笔就错。
知识欠缺型错误(K型):第一遍做对了,后来改错了;第一遍做错了,后来改对了;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的等等;不会做题(回忆不起来,缺乏思路)。
(1) 分析你的技能缺失型错误类别:常见的错误类型:审题错误;计算错误;抄写错误;书写错误等
(2) 分析你的知识欠缺型错误类别:常见的错误类型:知识遗忘;思维定势;概念不清;知识不全面等
(3) 教师能做什么:① 指导学生对试卷进行分析。② 帮助学生找到本学科考查的知识点和存在的问题。③ 根据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训练和针对性的练习。
2.2 针对所教班级一次月考成绩进行分析
笔者对所在学校所教班级的一次月考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SK试卷分析,某学生的分析如下1所示。
从表1中,能够看到该学生错误的题号和知识点,再结合班级整体错误率的分析,就可以让教师了解应该重点讲解哪些题、突破哪些知识点。这样才能让习题课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避免教学的随意性。
例如第8题酶的定义: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有几项是正确的( )
① 是有分泌功能细胞产生的;② 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③ 凡是活细胞都含有酶;④ 酶都是有机物;⑤ 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⑥ 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⑦ 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⑧ 酶能起催化作用
A. 1 B.2
C. 3 D. 4
参考答案为:C。而该学生错误地选择了D,他认为②选项中有的酶在体外转化而来是正确的,错误的原因在于酶的定义掌握不全面。通过这种分析方式,可以发现学生出错的原因并能找到相应的对策。如果教师做了针对性的讲解以后,就急于讲下一题那么效果是远远达不到的,必须配以相应的变式训练才能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2.3重视变式训练
在试卷讲评课中,不能为了讲题而讲题,更重要的还是要练,即练“易错点、易误点、易混点”。因此,教师在讲评课时不能只就题论题,不能只讲不练,而应引导学生以这些题为着眼点,从试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加以延伸,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加大知识摄入量,扩展解题思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以一敌十的能力。通过同类型 题的变式,对该知识点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合理的思维训练。如针对酶的定义知识点可以这样变式:
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B. 酶都有消化作用
C. 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
D. 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参考答案:C。
3 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SK试卷分析技术只是手段,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总而言之,试题讲评课是生物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应力求精讲精练,讲练结合,抓住典型错因,择其要点加以点拨,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对解题思路加以引导,对解题策略和技巧进行训练,对答错的原因进行彻底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题能力,才能充分发挥习题讲评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卫利.谈高中生物讲评课的教学[J].教学研究.2012(9):129.
[2] 陈巧,林颖韬.2009-2012年福建省高考生物试卷分析[J].福建教育学院报.2012(05).
[3] 胡志文.如何上好生物讲评课[J].中学课程辅导.2014(7):142-143.
【发言稿—试卷分析】推荐阅读: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分析发言稿12-06
毕业班质量分析发言稿12-12
教学质量分析暨表彰大会发言稿10-08
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质量分析发言稿06-09
初一班主任质量分析会发言稿09-13
语文教学质量分析会发言稿 20110-07
高二年级期中质量分析会教师发言稿10-12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发言09-13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会发言稿11-08
发言稿:优秀辅导员代表发言稿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