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美篇

2025-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常规美篇(精选6篇)

教学常规美篇 篇1

新学期,新征程,新希望,新梦想。花生庄小学认真落实教学各项常规,使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扎实推进,采撷几朵教学之花,一起走进新学期常规之旅吧!

上学 衣着整齐讲仪表,按时到校不迟到。文明礼仪我先行,见到老师问声好。

早读

一日之际在于晨,良好习惯记于心,认真口算或诵读,珍惜良晨很重要。

间操

集合列队快静齐,认真做操嘴紧闭。节奏合拍要整齐,身康体健心欢喜。

上课

专心听讲纪律好,勤动脑筋善思考。回答问题声响亮,快乐学习效率高。

备课 教学目标要准确 内容选择要合理 学法制定要恰当 教学方法要精选

值日

不吃零食讲卫生,果皮纸屑不乱扔。清洁区域勤打扫,保护环境记心中。

教学常规美篇 篇2

天津市实验小学围绕“让常态课成为高效课”这个目标, 依据课改理念, 结合学校实际, 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调整、完善, 确立了抓好“三性、三题、三课”的教学常规制度。“三性”是指教学全过程必须紧扣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的目标进行, 这是“让常态课成为高效课”的根本着眼点。“三题”是指教师精心选择与配置例题、习题、试题, 要坚持科学性、克服随意性。“三课”是指要着力研究、精心设计、不断提升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教学效率, 充分把握与优化这三个主要教学环节。近年来全校教师都在努力实践、不断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优化教学过程, 既保证充分体现规范的共性, 同时又彰显各自的特长与风格。

一、在“三性”上做文章

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是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底线目标。我校提出了“深度备课”的教研目标, 引领教师从每一节课的源头抓起, 把“课标”信息, 教科书信息、资源信息转化为教师的教学信息,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统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以学定教。为了达成“三性”目标, 具体操作有两点。

1. 梳理思路。

教学要做到“科学性“, 教师在深度备课中必须对教科书、课标烂熟于心, 深入研读, 梳理思路。我们发现, 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不高的关键原因是学生的思维缺席。如果教师的教学思路没有精心梳理, 就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混乱。如果教师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单向的、机械的, 就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因此, 如何遵循学生认识的规律, 激活学生思维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重点思考的内容。

2. 六个策略。

一是熟知课程教材, 做到心中有“标”;二是了解教情学情, 做到目中有“人”;三是预设学习目标, 做到心中有“数”;四是选择有效措施, 做到手中有“法”;五是制定评价标准, 做到腹中有“秤”;六是设计学习过程, 做到教授有“序”。

教师唯有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 才会使常态课教学“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的目标达成, 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才能体现出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 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在“三题”上做文章

“三题”是“让常态课成为高效课”不容忽视的变量。“例题”是否有效, 是否有针对性, 是否有梯度, 决定了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性。“习题”是教学量与质的科学统一, 是检验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与悉心呵护两者能否完美结合的“晴雨表”。“试题”是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要保证适切性与效度、信度, 确保正导向。

学校加强日常检查, 认真实施“四精、四必”的教学要求。“四精”是“精选、精编、精练、精批”;“四必”是“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补”。教师和主管主任为了精选试题, 常常反复讨论, 注重基础, 关注覆盖, 把握难度, 避免重复。这样做确实加大了工作量, 但让学生受益良多。

三、在“三课”上做文章

“三课”指的是日常教学中最常见的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我校近年来不断健全制度建设, 从四个方面为“三课”保驾护航。

1. 做到“三讲、三不讲”。

“三讲”即讲重点, 讲难点, 讲要点。“三不讲”即不讲学生已知的内容, 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 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内容。学校要求常态课减少“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环节;增加学生“交流”、“操作”和“练习”的教学环节。

2. 制定六个策略。

一是提出有效问题, 使教学有中心;二是创设问题情境, 使问题有激励;三是激发学生参与, 使学生有动力;四是促进有效建构, 使目标能落实;五是及时有效指导, 使全员获成功;六是实施有效评价, 使学生有动力。

3. 健全听课制度。

一是“随堂听课”。学校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每天进行随堂听课, 及时了解高效教学的落实情况。做到深入课堂中, 了解每一个班的课堂教学状况;深入学生中, 了解学生的愿望和需求, 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帮助,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深入教师中, 了解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每周进行一次“课堂会诊”, 探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分析、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每月进行一次教学综合分析和一次单项分析, 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学困生指导、质量调研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是“教学巡视”。我校在坚持“推门听课”的同时, 还采取“巡课视导”的方法。校长、主任巡视所负责的学科、年级和教学班的课堂教学, 对在巡视中发现的教学问题, 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 提出改进建议。对巡视中发现的好方法, 及时进行推广。这一管理举措, 有效促进了常态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 制定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分析 篇3

一、健全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在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首先, 需要制定明确且具体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工作管理过程中, 只有有了好的工作目标, 那么才能够指导下面的工作开展;其次, 需要制定严谨的教学计划, 只有有了好的工作计划, 在每一步教学管理过程中, 才能够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条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 教学管理制度就是为了维护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一个规章制度, 是为了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只有学生和教师都能够遵守这个既定的规章制度, 那么整个教学目标才能够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 顺利的开展。如果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 或者是有章不循, 有法不依, 各行其是, 各自为政, 那么学校管理就会出现混乱, 学生和教师的组织性变差, 教学效率明显降低, 因此只有不断地完善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才能够顺利地指导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保证学校内外各项工作的协调一致。

二、严格监控教学质量

1. 课前做好备课工作

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学习的主导, 所以说能备好课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效备课要求教师能关注学情、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设计有相应的学法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教法, 就是说教师的一切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起点分析重难点, 设计学法教法、设计课型和教学结构。备课步骤要严格遵循以下方案: 第一, 整体把握教材, 就好比是要把握教学目标一样, 教师提前备课的过程中, 能够对整个课本内容进行一个连贯、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再加上多年的教学经验, 教师可以快速地提炼教学重点、难点, 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 就可以达到一个宏观调控, 微观执行的过程。第二, 认真编写备课教案, 就好比是在教学目标下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分条罗列, 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备案过程中, 可能会发现新的知识点和难点, 可以进行有效地标注和补充,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 定期反思教学不足

所谓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反思性教学可以提高教师对自己的要求, 增强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在反思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教师而言, 教学反思应该是一个长久的持之以恒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不仅可以强化教学能力, 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得科研范式,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问题, 增强教学能力和自身的信心。

三、科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关键是要懂得对比和借鉴。在学校开展可以研究, 最好采用同伴互助形式。集体备课, 由同组同课的老师上完这节课再由科组进行评课, 找出不足, 提出改进措施, 然后再由第二位老师上同一节课, 由此类推, 到本级科的最后一位老师。那么最后一位老师上的应该就是体现出集体智慧, 较为成熟的一节课了。这种做法对于调整教学策略, 研究真正有实效的内容实施很有帮助的。学校领导带头强化理论学习, 提高对本教研的认识, 逐步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保证了教研活动时间。学校各教研组坚持隔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 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集体力量, 促使了学校课堂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和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整体推进。我们还重视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管理、监控。规定了各教研组必须制定教研工作计划与活动内容。教研活动要做到三定五有: 定时、定内容、定研究课题;有活动计划, 有活动记录, 有活动原始资料积累, 有教研组活动总结。

四、结语

加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 需要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同时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 使教学常规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要注重抓好备课, 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工作、考察等几个基本环节。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贵在坚持, 重在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贵在探索, 重在实施。“坚持”与“实施”犹如两只“慧眼”。它把教育的迷雾看穿, 洞察教育的本质, 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对于小学教学的意义十分重大, 它能够有效的保证小学教学活动的科学开展, 为小学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必要的保障。同时, 各级学校、小学教学管理者、教师都需要在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下开展工作, 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培育出祖国的栋梁人才。

摘要:加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 对于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大有裨益甚至必不可缺。教学工作是一所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如果忽视教学工作, 疏于管理, 教学质量就会直线下落。如何加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树林.普通高中教学常规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梅奎.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12, (35) :7-9.

英语常规教学之我见 篇4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学习,效率

学习本身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 英语学习也不例外。坚持不懈的信念、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必备素质, 那么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呢?下面谈谈本文对英语常规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备课充分、兼顾学情

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 (备教材) 、了解学生 (备学生) 、设计教学 (备方法) 和拟定教学计划。课前,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包括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参考书, 其中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与理论来源。教师在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之上, 还要清楚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以此为依据, 大概的设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与阻碍, 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法。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考虑如何组织教材, 如何确定课型, 如何安排课堂的每一个活动, 以及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二、课上互动、学生主体

上课是教学工作诸多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认识、发展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如何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学生的思考, 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制胜法宝。

首先,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其次, 要有正确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有科学性和丰富性。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又要兼顾教材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既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又要客观加以区别, 突出新旧知识的灵活运用。最后, 要有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一般来说, 课上要有足够的师生互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被动学习则反之。

三、课后反思、与时俱进

教师上好课的基本标准是:一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二要使学生思维活跃;三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四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成功的课让人心情愉悦, 失败的课让人心情郁闷。铃声的响起不是课堂的终结, 而是反思的开始。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反思, 从成功的课堂教学中吸取经验, 从失败的课堂教学中吸取教训,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定能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 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作业精编、难度适中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 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检验, 内容合理与难易适中的作业, 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学苦练、克服困难的品质和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有着重要意义。课外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并要有代表性;作业分量要适当, 难度要适中。难度适中的作业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说课上是知识的输入, 那么作业便是知识的输出, 只有不断在教学过程中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讲评得当、查漏补缺

作业的讲评要突出重点, 详略得当, 切记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应注意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在课堂效率最高的时间段评讲出错率最高的共性错误, 而对于个性错误, 则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采用讨论的方式, 建立学生之间的互动, 让学生在帮助和被帮助的过程中取得双赢的效果。此外, 作业讲评不可满堂灌, 要给学生时间对错题重新思考。此外还应建立错题集, 让每个学生把错题全部记录下来, 有规律地进行复习和再学习, 在解决错题的基础上, 发散思考, 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六、晨读效率、制胜法宝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读是学生将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财富的重要时间段, 是学生不断重复知识内容, 加强知识贮备, 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累积的过程。

综上所述, 英语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成功运用是关系课堂效率, 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我们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老师细心的引导下不断提高认识与思维能力, 让英语教学不再局限在课堂45分钟, 让英语学习不再成为学生的烦恼。同时,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我会不断充实自己, 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 逐渐形成自己独特鲜明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朱敏.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8) .

体育教学常规错误例析 篇5

一、“前后距离一臂, 左右间隔一拳”

在队列条例中要求学生前后距离75厘米, 而我们很多同行在课堂常规练习和队列练习中习惯要求学生“前后距离一臂”, 即把所有学生的手臂长度都默认为“75厘米”, 因而前后距离一臂也就成为自然。此时我们就犯了一个实质性的错误, 学生的身高与手臂的长度是基本成比例的, 学生手臂的长度不可能全是75厘米。在进行这些练习时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 在这种潜规则的要求下的队形是个梯形, 四列横队看齐时, 高排头的纵深与矮排头的纵深差距很大,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种差距也会越来越明显。显然采用“前后距离一臂”规范学生的看齐动作, 是不合理的。练习时学生的动作越标准、身高差距越大, 队伍成梯形就越明显.

建议:在进行课堂常规练习和队列练习时, 应该将“前后距离一臂”规范为前后距离75厘米, 让学生在练习时学会目测, 这样不但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运用能力, 而且规范了我们的课堂。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高差距相对较小, 在练习队列时可以尝试, 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也应逐步规范。

“左右间隔一拳或10厘米”指的是学生间的左右间隔, 这是我们组织学生时的习惯性要求。如果队列条例的要求是规范的, 那么在原地队列横、纵队转换时, 学生的左右间隔和前后距离应该保持10厘米和75厘米不变。但实际练习中就出现了矛盾。我们不妨先实验一下:学生成四列横队看齐, 这时学生的左右间隔是一拳或10厘米, 如果转成四路纵队, 学生间的前后距离不足一臂了, 这就说明我们的队列的要求是不规范的。如果将左右间隔调整为20厘米, 在队列转换时, 学生左右间隔和前后距离就会比较规范。

建议:整齐队伍行进时, 学生左右的间隔应为20厘米, 前后距离为75厘米, 这样在队列转换时, 学生的前后距离和左右间隔将基本保持20厘米和75厘米不变。

二、齐步行进与立定、跑步行进立定

在行进间队列队形练习时, 为了让学生规范地掌握跑步行进与立定、齐步行进与立定的方法, 我们经常采用分层教学, 让学生在练习立定时根据立定的步数喊相应的数字, 如跑步行进立定时喊“1、2、3、4”, 齐步行进立定时喊“1、2”。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学生动作要领和方法的掌握, 但也因此让学生有了错误的动作概念, 甚至有一些教师也陷于其中, 问及跑步走→立定向前跑几步时, 答案是4步, 齐步行进立定跑的步数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两步。

建议:针对行进间队列队形练习, 采用分层教学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特别在低年级教学中就更加实用。但就规范为:跑步行进中听到立定口令后, 继续向前跑三步, 然后迅速靠右脚。所喊的口令也就变为“1、2、3、定”, 齐步行进立定也相应改为“1、定”。

三、篮球的边线与端线属于界外吗?

篮球规则规定篮球的边线与端线是界外,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 如在比赛中运动中运动员只要一踩到边线或端线, 就会被判为出界, 这时的边线与端线是界外。在发球时, 如果运动员踩到了边线或端线, 就会被判踩线违例, 这时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篮球球场的边线与端线又成了界内。同样是踩线, 这两者的差距却如此之大, 请问此时篮球的边线与端线是界外吗?

教学常规美篇 篇6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 是学生发展的服务者。 因此, 各校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关注教师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呼唤“ 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呼声越来也高, 作为全区的一名培训主任, 我认为应从以下两点做起: ( 1) 增强教师“ 终身学习”意识, 培养“ 学习型”的教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在《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 终身学习是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全世界都进入学习型社会, 各国都建立学习型组织。 因此, 在平时的管理中, 我常组织学校领导建立健全学习制度, 编印一些理论方面的学习资料, 布置教师学习理论知识, 撰写理论体会等, 并定期测试, 展示评比。 同时, 还邀请专家到学校讲座, 派教师外出学习等。 ( 2) 增强教师“ 科研兴教”的意识, 培养“ 科研型”教师。 教育科研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 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为全区的一名培训主任, 我认为培养科研型队伍应这样做:建立学校科研领导小组, 制订科研计划, 鼓励各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并定期开展课题实验研讨课, 例如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

二、落实教学常规, 强化教师质量意识

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名教师只有平时的常规做好了, 他的教学才有成效, 一个学校只有平时的常规做好了, 学校才会有所发展。 因此, 营造人人抓教学, 各个有提高, 不甘落后, 奋力争先的教学范围是落实教学工作, 强化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为一名培训主任, 我认为落实教学常规, 强化教师质量意识从以下做起: ( 1) 各校领导班子带头抓教学质量。 作为学校的领导班子, 应该勇挑重担, 应该以身作则, 给老师做榜样, 所以我们领导班子要带头任教考试科目, 带头做业务, 带头抓教学质量。 在平时的工作中, 我们领导班子要对教师承诺, 自己所教的班级成绩要名列前茅, 要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名次等。 这样, 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 教师也就有了动力, 教学质量提高也就顺理成章了。 ( 2) 积极挖掘全区教师的工作潜能。 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如果在管理工作中运用有效科学的竞争机制, 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挖掘教师工作潜能, 我们的教师一定会尽职尽责, 一定会尽力工作。 因此, 作为一名培训主任, 我积极根据全区教师的个体考核办法, 督促各学校制定好教师考核办法, 叮嘱教师牢记考核办法, 并积极争取。 同时, 我还争取各项政策, 力争为各学校争取评优选模名额, 对教学成绩好的, 管理班级有成效的教师进行表彰。 这样,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

总之,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个学校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 狠抓教学常规是硬道理。 管理出效益, 管理出质量。作为一名培训工作者, 应该做实实在在的工作, 努力调动全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深挖各教师工作潜能。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 我将以狠抓教学常规为重点,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己任。我相信, 在各个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 我们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高树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 (下) [C], 2007.

上一篇:高三56班级德育工作总结下一篇:2018党建工作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