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证方面的问题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会计考证方面的问题(通用10篇)

会计考证方面的问题 篇1

1.我国企业并购会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1专业人员能力不足

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 并购双方需要对并购企业内部的账务进行管理。因此, 会计方面人员的专业能力成为影响企业并购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缺少与企业并购方面相关的能力训练。此外, 企业在招聘会计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招聘账目会计为主要人员, 缺少对相关并购会计的吸收。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企业内部员工并购方面能力的培养上缺少针对性。综上所述, 导致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不能够以专业的眼光和手段对并购进行处理。

1.2对企业并购观念认识性不足

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其长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缺乏企业并购思想认识, 对企业并购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企业并购本身是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衍生出的一种企业竞争模式。因此, 如果企业不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企业并购观念在企业发展和竞争中的重要性会导致企业降低市场竞争能力, 最终被大企业并购。正是由于当前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缺少并购认识, 不能够准确地掌握市场时机, 造成企业被并购。

1.3缺乏对应的法律和管理机构

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并购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受到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影响, 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会计方面经常会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而且, 企业在实施并购的过程中会计方面对相关会计并购程序和会计审核程序上缺少相关监督管理机构, 对其进行监督执行, 严重制约着我国企业并购流程的准确性。企业在其并购过程中缺少对应实施法律和管理机构, 导致企业并购中会计方面出现并购有失公平, 或双方争执不下的场面。因此, 在我国在未来法律和机构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对企业并购会计方面进行完善。

2.我国企业并购会计方面问题解决措施

2.1培养专业人员

加强培养企业内部专业人员是解决企业并购中会计方面专业能力不足现象的主要内容。未来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企业内部进行专业并购人员的培养。首先, 根据企业内部情况和会计人员情况对其进行定期培训;第二, 根据企业人员招收计划制定企业并购专业人员招聘计划, 从未为企业提供新鲜的专业血液, 促进企业人才建设;第三, 针对企业内部和下属单位对其制定相关人才培养政策和培养方案, 从而从其根本上将企业并购理论与企业并购实践相结合, 为企业并购提供专业的技术人才, 以专业的眼光确定企业并购方案。

2.2加强并购观念认识

对企业的员工加强企业并购认识是改善企业并购认识不足的唯一手段, 也是其最有效的解决措施。详细的方案为:第一, 企业高层或领导者需要具有敏锐的市场眼光, 从而对市场环境中相关企业并购会计方面的内容进行认知和学习, 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第二, 企业内部需要对会计人员和普通员工进行并购观念认识, 从而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为企业的并购进行日常铺垫;第三, 针对企业并购观念制定相关宣传措施, 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并购观念在民众之间的流通, 提高宣传效率。

2.3完善相关法律和机构

对我国相关企业并购会计方面的法律进行完善, 从而使企业实施企业并购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例如, 根据我国现有企业财务管理条例, 增加企业并购财务管理条例。此外, 在相关会计准则中增加对于企业并购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为我国企业并购中会计工作制定良好的法律环境。此外, 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针对我国企业并购市场环境和现有的企业并购流程对其进行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建立。从而对我国企业并购中会计方面的执行进行监督和管理, 提高并购的公平、公正、公开性, 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和建设。

结语

我国企业并购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所经历的一个必然过程, 在该过程中由于其在会计方面存在专业人员能力不足, 企业对并购观念认识不足、缺乏对应的法律和管理机构等问题, 使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影响并购效率, 扩大了并购损失。因此, 未来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针对其会计方面进行具体的改进, 通过培养专业的人员、加强并购观念、完善相关法律和机构等, 改进我国企业并购中会计方面问题, 从未提高并购效率和质量, 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悦.我国企业并购会计处理问题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 06 (5) :117-120.

[2]宋箫伊.关于我国企业并购会计方面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 2015, 07 (1) :277-278.

会计考证方面的问题 篇2

关键词:管理会计 理論研究 实践运用

一、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概述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伴随着西方管理会计的引入,我国管理会计在理论方面的取得了巨大的飞跃,为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管理会计》教材的问世,我国更是掀起了管理会计研究的热潮,时至今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第一,企业会计重新划分论。该理论主要以人民大学为代表,产生于80年代初,该理论以预测决策会计为起点,以内部责任会计为核心,并与对外报告会计形成复合型的会计体系。该理论依据为:这种体系能够实现对企业在价值运动方面的全面实施,包括预测、决策、预算、计算和控制、报告等职能,从而形成了新的会计循环。

第二,广义管理会计体系论。该理论以厦门大学为代表,产生于80年代中期,这种理论是把微观管理会计、宏观管理会计和国际管理会计相结合,从而建立的广义管理会计信息体系。

第三,管理会计“合二为一”论。该理论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代表,是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结合,从而形成的一个会计信息系统。这一理论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来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会计信息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会计内外报告信息的界限不断趋于统一,使得这一理论诞生。

第四,“实证研究”论。实证研究论是相对于规范化研究论而言的,是目前管理会计研究领域的一大新潮流。关于实证研究论,我国专家都持有不同的看法。实证研究论实质上是认识论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体现,它同样也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

总的来说,无论是规范化理论,还是实证研究理论,都是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成果,都为我国的会计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我国管理会计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管理会计研究在取得重要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尤其与西方管理会计相比,我国的管理会计任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一)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着理解不清,把握不准的问题

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理论与实务不清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管理会计教材上。首先,管理会计教材的编写中,关于原理性的内容,其“理”不是很充分,也不是很完整,导致理论上的说明不是很有说服力;其次,关于事务性的内容,其“实”较差,尤其是理论用于实践方面的实践性很单薄;另外,在管理会计教材中,有很多理论性的内容与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管理等教材的内容相雷同,甚至还出现了理论分歧和理论纠纷的问题。种种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影响了管理会计理论的宣传和教育,也影响了管理会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发挥。

(二)在理论借鉴方面存在着混乱借鉴的问题

与西方国家的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相比,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很大程度上也需要借鉴研究。然而,在借鉴研究中,一方面,照抄照搬的现象比较严重,例如,在管理会计教材中关于数学模型的分析、概率分析等内容较多且多雷同,其运用与实践方面也很少。另一方面,借鉴研究过于肤浅,所借鉴的内容不是很深、很透,所借鉴的研究方法也没有在研究中得到灵活的运用,缺乏实用性和实效性。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滞后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领域已经成为会计研究的一大新潮。然而,目前,我国管理会计在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尚处于传统的阶段,现代化的会计制度的缺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会计需求,制约了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

三、我国管理会计研究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准确把握管理会计理论研究

首先,从全局角度出发,重新拟定管理会计学科体系,尤其要对管理会计和管理会计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理论上有很好的区分和解释,明确各自的内容及其主要的框架。其次,管理会计研究作为现代会计学科的重要的方向,应该重视管理会计实践研究理论体系的构建,并从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及其特点、职能、原则等相关内容予以确认,准确把握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除此之外,在管理会计的教材编写中,应该做出相应的层次区分,拟定初级、中级和高级之分,根据不同层次编写教材内容,方便学习者正确的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二)加强管理会计的借鉴研究

首先,在充分学习和理解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的借鉴和运用,杜绝照抄照搬,在借鉴中充分结合我国管理会计的实际情况,使得西方的管理会计研究得到有效的运用。其次,对于借鉴的内容,一定要理解深刻,掌握充分,在借鉴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我国和西方在管理会计中的异同点,把借鉴研究深入其中,运用独到精辟,深刻。同时,在研究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保持研究的先进性、系统性,灵活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及时引入新方法和新的研究技术。

(三)加快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新时期,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要充分发挥我国管理信息技术的作用。一方面,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在会计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等环节中发挥重要的职能作用,从而提高了管理会计研究的效率,促进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新时期的一大高科技手段,不仅丰富了我国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同时也是对传统会计研究方法的一大冲击,促使我国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革,开创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新局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也随时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合理借鉴,重视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理论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从而实现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白胜.战略管理会计研究对象的定位与检验[J].财会研究.2009,2.

[2]杨公遂孙喆.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

会计考证方面的问题 篇3

为了凑足500字,不好意思,再罗嗦重复复制一遍

本人男,今年26岁,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国内某211财经院校会计专业08年本科毕业,在深圳的某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助理工作快一年了,月薪还只有2000,公司没给买社保、没奖金没补贴没福利,没钱没老婆,日子过得穷巴巴的。想跳槽进一个大点的公司(像股份公司或集团公司之类的)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投了几十家公司的简历,可能是没有公司财务会计方面的工作经验,简历都石沉大海了。本来去年大学刚毕业那阵还雄心勃勃,期望30岁时能有车有房、干一番大事业,唉,没想到现在的就要环境这么差,感觉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还不如农民工或摆地摊的,真郁闷!不知道这种日子哪天是个头。只希望经济危机早点结束,欢迎各位朋友交流一下自己的心得!希望各位前辈能够对初出社会的晚辈指点指点!谢谢啦!

1.从事会计审计财务方面工作的朋友进来聊聊

职业道德心得体会(会计方面) 篇4

当前,按照中央金融工委的统一部署,一场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正在金融系统全面开展。这是针对金融行业特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金融队伍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市中心支行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领导下,遵照人行泉州市中心支行党委关于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及8月24日下

午庄行长在全行机关干部大会上的思想动员讲话要求,我结合自己政治思想表现,联系自己工作岗位实际,积极响应中央金融工委及上级行的号召,自觉投入到学习、教育活动中一去。在学习中我把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穿于职业道德教育之中,并与搞好本职工作、加强内部管理和提高业务水平结合起来,确保了针对性和有效性。现将一段时间来的学习心得体会和主要收获汇报如下:

一、主要收获: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和参加教育活动,我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活动开展一段时间以来,自己的遵纪守法意识得到强化,政治思想觉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尽管这次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开展的时间短,但觉得这次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每位金融从业人员都是一次难得的教育机会。

二、加强了理论学习。通过这次职工道德教育活动,我认真学习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有关论述,学习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文件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特别是对照“政治过硬、业务优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的要求,我从加强自我教育入手,通过参加科室集中学习和业余时间自学,已按要求基本学习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读书目,特别是通过学习了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论述和朱钅容基总理在江苏考察农村工作时对农村信用社的重要讲话精神后,使自己更进一步领会“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及对农村信用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从而使自己进一步认识了当前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自己更加自觉地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贯彻执行新时期农村合作金融工作方针中去,使自己懂得了农村信用社只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农民的需要,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在深化改革中加强管理,在改善服务中防范风险,把朱总理讲话的重要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就能开创和发展农村信用社的新局面。

三、增强了岗位责任感。金融业是办理信用业务的中介组织,是资金活动的枢纽,是联系各个经济单位的桥梁和纽带,要发挥其现代经济核心地位的作用,取决于具体工作在各个部门和专业岗位上每个员工的敬业程度。开展爱岗敬业教育,就是要使每一名金融员工都要热爱本职工作,认识到自己从事金融职业的社会价值,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到金融工作中。通过这次学习和教育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位员工都要自觉地把自己的职业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业结合起来,树立金融工作的荣誉感,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爱岗敬业、诚实守约、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就是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要求,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刻苦学习业务技术,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任劳任怨,才能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为金融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会计在税收方面的理论研究 篇5

关键词:税收会计,税收资金,成本效益

1 税收会计在会计体系中的地位

税收会计是国家各级税务机关核算和监督税收资金运动的一门专业会计。按照我国现行对会计体系的分类方法, 把会计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两类。一般认为, 税收会计是预算会计体系的组成部分, 这是主流派的观点;还有一种非主流的观点, 认为税收会计并非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税收会计与预算会计是并列的关系。对于这一问题, 国家有关的会计制度和准则中没有明确说明, 甚至在1997年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中出台的一系列预算会计准则和制度中也只字未提税收会计, 给人的感觉似乎税收会计不属于预算会计。因此, 从上个世纪后期开始, 税收会计总是独立于预算会计之外, 而进行着一次次小动作的改革, 直到今天也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而与税收计划、税收统计捆绑在一起, 使税收会计在会计体系中的地位始终不明确。那么, 税收会计在整个会计体系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呢?对于前述提到的将税收会计与预算会计并列的提法, 笔者认为是行不通的。我国的会计体系, 通常是按照是否以取得利润为根本目的, 将会计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两大类, 而税收会计肯定不是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 它不属于企业会计, 这是毫无疑问的。按照这种分类方法, 不是企业会计就一定是预算会计。如果将其独立出来作为与企业会计、预算会计并列的第三大类会计, 无论从哪方面讲, 都很难找到充足的依据。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其惟一的理由就是认为税收会计有独立的研究对象, 是独立的专业会计, 因此是独立于预算会计体系之外的一门专业会计。对此, 笔者认为这不能成立。理由是:

1.1 我们承认税收会计有其独立的研究

对象,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但并不能因为其有相对的独立性就能将其在会计体系中单列一个体系, 它完全可以是会计体系某一大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会计。因此, 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并不能成为将税收会计独立于预算会计体系之外的理由。况且这种所谓的独立性, 实际上也是相对的。

1.2 我们将会计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

计两大体系, 在每一个体系 (类) 中, 又包含若干门专业会计, 如企业会计体系中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预算会计体系中包括: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预算会计、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国库会计、税收会计等。如果将税收会计独立出来与企业会计体系和预算会计体系并列成为第三个会计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除了税收会计本身外还有什么呢?这无法形成一个体系。当然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从会计属性上看, 它是属于非盈利性的会计, 从大的类别看, 它应属于非盈利会计系列中的一员。

2 税收会计与税务部门 (行政单位) 预算会计的关系

2.1 会计主体不同。

税收会计的会计主体是直接负责税款征收和入库业务的税务机关。不直接负责税款征收和入库的税务机关, 如国家税务总局、省税务局、地 (市) 税务局等虽然也是税务机关, 但不是税收会计主体。而税务部门预算会计主体则是指税务系统的各级行政机关单位, 凡是由预算拨款, 并独立核算的, 包括国家、省、地 (市) 等各级税务机关在内的税务行政部门。

2.2 会计核算对象不同。

税收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一级税务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税收资金及其运动, 即从税金的应征到入库、提退的全过程。而税务部门发生的税收资金以外的资金运动则不是税收会计的核算对象, 而是行政单位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因此, 在税务部门发生的各项资金的收支活动中, 必须严格区分哪些是税收资金, 哪些是非税收资金, 在此基础上分别用不同的会计来核算。由于两者会计对象 (内容) 的不同, 导致其会计要素也各不相同。税收会计的会计要素只分为税收资金来源和税收资金占用两大类;而行政单位会计的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五类。

2.3 会计确认基础不同。

税收会计适应其核算需要, 分别在税收资金运动的不同阶段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分段联合制为会计确认基础。而行政单位会计, 目前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确认基础。

2.4 会计核算所依据的制度基础不同。

在具体处理业务时, 税收会计要以《税收会计制度》作为其规范性的要求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行政单位预算会计要以《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以及相关的其他制度为依据。

3 税收会计主体及其核算单位问题

3.1 上解单位。

是指直接负责税款的征收、上解业务而不负责与金库核对入库和从金库办理税款退库业务的基层税务机关。其税收会计要核算税收资金从实现到上解的过程。

3.2 混合业务单位。

是指与乡 (镇) 金库的设置相对应, 对乡 (镇) 固定收入和县乡 (镇) 级共享税款收入除负责征收以外, 还负责与乡 (镇) 金库办理其入库、退库业务, 对县级固定收入税款和县级以上税款收入只负责征收、上解业务, 不负责入库、退库业务的基层税务机关。其税收会计要核算税收资金从实现到上解过程及部分税款的入库和提退过程。按照前面对税收会计主体含义的界定, 这四种单位都进行税收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 因此都应是会计主体。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税收会计的主体, 是指直接负责与金库核对入库税款和从金库办理税款退库业务的税务机关, 即上述四种单位中的入库单位和双重业务单位才是税收会计主体。第二种观点认为上述四种单位均是税收会计主体, 只是按其反映税收资金运动过程的完整性分为完全独立的会计主体和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独立的会计主体指核算税收资金运动的全过程 (即从申报到入库全过程) 的税务机关, 上述的入库单位和双重业务单位即属于此类;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是指核算某阶段的税收资金运动过程 (即从申报到上解过程) 的税务机关。

4 税收会计亟待改革的问题———税收成本效益问题

税收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点, 因此税收收入的征收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执行。税收收入的多少, 既取决于税法, 又受经济形势的制约。税务机关要严格执行税法, 既不能少征, 也不能多征。由此而形成了一种观念, 即税收会计就是要如实核算、反映税款的的征收、上解、提退、减免和入库, 而无需核算税收成本、费用和盈亏, 并把这视为税收会计区别于其他会计的特殊性之一。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 多年来虽然税收会计进行多次改革, 但均未触及税收成本的核算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 还依靠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税收征管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对于多种经济形式, 必须采用多种税收征收方式方法, 这必然会导致税收征收成本的加大。因此, 要不要核算税收征收成本, 考核效益, 是不言而喻的。按现行的税收会计体制和制度是无法实现核算税收征收成本、考核效益这一目标的。因为现行的税收会计和税务部门的预算会计是分离的, 税务部门进行税收征管活动所需的经费来源和各项支出均由税务部门的预算会计来核算。而税务部门的业务活动是税款的征收和入库, 其成果最终体现为征收多少税金、入库多少税金, 这部分内容是由税收会计来核算的。税务部门预算会计和税收会计两者一个核算业务活动支出、耗费, 一个核算业务活动的成果, 各算各的账, 两者互不干涉, 客观上就造成了不计税收征收成本, 无法考核税收的所得与耗费, 提高税收效益也就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与税收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会计考证方面的问题 篇6

关键词:会计 数据 利用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1 会计数据收集

会计数据是会计处理事项时采用单、证、帐、表等形式对数字、符号进行集合与整理,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观测资金增减变动的源数据,采用Excel可对会计数据进行综合利用,Excel收集会计数据可通过读取会计软件生成的数据交换文件,也可通过Excel软件提供的“获取外部数据”功能来收集会计数据。当前许多数据库都符合开放式数据库互连的要求,可实现程序与关系数据库间的数据交流与互通,属于接口标准,采用标准一致的数据库,就可利用SQL语言对数据库下达指令,对关系数据库进行操作,例如Excel、Oracle、SQL Server、Access等,所使用的关系书库必须与这一标准相符。通过数据库将内部数据按照统一标准导出,同时也能按照统一格式将数据导入,如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利用开放式数据库互连,通过sql用于查询数据库,打开Excel,可直接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处理。Excel支持的外部数据源包括Access、SQL Server 2000、Sybase,Excel服务器可使用外部数据,因此要导入会计工具中的数据,还需考虑软件对应的数据库、数据库存储位置、数据库结构,例如采用用友ERP-U8软件,可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在使用Excel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时,应考虑具体的问题、对应的解决方式、所使用的参数,然后才能收集会计数据并处理,根据分析模型、定义公式将分析结果直观的显示出来。

2 利用Excel建立会计数据模型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是指保持稳定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总额与年限,在初期使用多计提折旧额,到后来使用少提折旧额,使大部分固定资产磨损的价值能在短时间内回收,使企业耗费的资产价值能在使用期间得到补偿。通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使每年使用的固定资产成本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减少不必要资源的损耗,将资金风险降至最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几乎等同于市价。企业总收入、总支出费用得到科学的配比,企业会计信息更加完整而真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属于一种谨慎的会计核算方法。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经济利益预期的实现方式,科学使用固定资产折旧法,折旧方法有很多,例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直线法等,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即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此种方法相较于工作量法、直线法,操作比较复杂,致使许多会计人员很少采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当前,可通过Excel收集会计数据,建立对应的分析模型、定义公式,将各期的固定资产折旧额直观的反映出来。

2.1 建立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模型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每一期初期固定资产原值扣除累计折旧后金额、双倍直线法折旧率,就可将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出来。此种方法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影响,固定资产按照每一月计提折旧,在会计工作中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可有助于简化计算流程,直接计算出全年固定资产折旧额,将其除以12,就可计算出各期的固定资产折旧额,最后两年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法采用直线法。此种方法看上去可获得每期的平均固定资产折旧额,但难以满足会计准则的要求,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早期,年均折旧额递减,而各期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却是相同的,无法反映出折旧递减。此种方法计算每年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与使用准则规范计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当固定资产预期使用寿命长时,后两年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法采用直线法,计算出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超出初期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结果,与折旧递减不相符。

2.2 建立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模型

年数总和法也叫做折旧年限积数法、级数递减法,此种方法具体的实施方法为,将固定资产原值扣除净残值后净额,乘以逐年递减的分数,从而得出固定资产折旧额,其中逐年递减的分子为固定资产预期使用寿命,以年数计算,逐年递减的分母为预期使用寿命的逐年数字总和,此种方法计算公式表示为: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2.3 年数总和法的改进——月数总和法模型

采用Excel建立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计算模型,只需改变模型中的变量,例如预期使用寿命、预期净残值、原值等,就可将各期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出来,从而有效解决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问题。同时保证计算效率、数据处理精度,将各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额、累计折旧额直接的反映出来,此种计算方法具有科学、合理、准确的优点,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Excel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计算功能、操作简便、应用范围广等优点,结合财务系统,可以获得高精度、速度快的数据分析效果,进一步实现了会计数据的综合利用,为企业运营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田彦君.如何利用Excel实现会计数据综合利用[J].科技信息,2010(13).

[2]刘文敏.Excel在会计数据综合利用方面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业,2010(29).

“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篇7

“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袁建伟

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到群众中去,积极调研访谈,开设公开电话、意见箱和发放征求意见表等3条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查找问题。截至目前,我共征求意见13条次,梳理意见建议13条,涉及“四风”方面意见12条。

我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了专题分析,初步归纳出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12个,现报告如下:

一、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4条)

1.缺乏深入一线的调研,缺乏沟通。(1人提出)

2.搞“读书活动”不规范,流于形式。(2人提出)

3.调查研究走过场。(2人提出)

4.深入课堂不够。(1人提出)

二、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4条)

1.宗旨意识仍需加强。(1人提出)

2.好动嘴,不好动手。(2人提出)

3.工作缺乏主动性。(1人提出)

4.创新管理意识不强。(2人提出)

三、享乐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4条)

1.责任心不强,工作效率不高。(3人提出)

2.安于现状,不思进取。(1人提出)

3.缺乏忧患意识,有自我满足现象。(1人提出)

4.因循守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2人提出)

四、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3条)

1.节约力度不够。(2人提出)

2.艰苦奋斗挂念淡漠,在勤俭节约方面特别是细节上做的不到位。(1人提出)

维护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篇8

社会稳定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的大局,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国际上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和提供的活动空间、境外有分裂恐怖的“种子”、境内有分裂渗透的“土壤”、周边有恐怖培训的基地,这就决定了我们与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特别是乌鲁木齐“7•5”事件的发生,再次用血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作为地处边疆和反分裂斗争一线的温宿县,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新疆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在保持稳定中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以经济的快速发展,夯实维护稳定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农牧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还不强,还有不少群众意识深处存在宗教极端思想,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一旦有人煽动拉拢,很有可能参与其中,或藏匿观看煽动宗教狂热和反动宣传品,或组织参与非法宗教活动。

2、从目前反分裂斗争形势来看,敌人的活动策略在不断改变手法,由半公开向隐蔽,由松散型向组织化、集体化方向发展。

3、参与非法宗教活动人数不断上升的主要成因在于维护稳定的基层基础工作仍较薄弱,部分基层组织尤其是村级综治组织软弱涣散,作用发挥不明显,对本辖区外来人员不管不问,对外出人员底数不清、去向不明,对闲散人员管理失控。

4、文化市场监管不力,特别是流动摊点没有完全被查禁,从缴获的非法宗教及反动宣传品来看,违法人员主要从乌鲁木齐二道桥、阿克苏市红桥等宗教氛围浓厚、经营图书、音像制品摊点较多的地方获得,全地区乃至全疆对文化经营场所、摊点没有形成严格的管理网络,从源头上没有根本杜绝非法宗教及反动宣传品的流通渠道。特别是以互联网为工具,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和暴力恐怖手段日益加剧,技术手段尚无法控制。

5、个别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对基层维稳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基层维稳工作与其它各项工作同研究、同安排、同部署。尤其是个别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对本村一些深层次的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了解和掌握不透彻,抓基层维稳工作的思路不明朗,没有长远规划,抓落实不够,工作成效不明显。

三、对策及建议

(一)着力治本。“7•5”事件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新疆时强调:做好新疆工作关键是要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自觉做到“三个不动摇”。做好当前的稳定工作核心是着力治本。一是持之以恒的抓宣传教育。宣传教育要以村居民小组为单位,建立农牧民群众集中学习教育制度、宗教人士在主麻日向信教群众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形成群众自觉接受教育、自觉学习的浓厚氛围,要通过长期的正面教育引导,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明辨是非、抵御渗透的能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维护稳定的主动性、自觉性。二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最主要的是村(社区)两委班子建设。三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温宿县90%以上人口为穆斯林群众,又地处边境,宗教色彩较为浓厚。为此,要着眼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反分裂斗争的现实,严格落实“两项制度”,在旗帜鲜明地保护合法宗教活动、保护爱国宗教人士的同时,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查处带有两面性的宗教人士,遏制非法宗教活动。四是要提高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当前我们正处在各类矛盾的凸显期,这些矛盾纠纷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要深入推进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要坚持“民生为重、预防为主、调解优先、方便群众”的理念,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尽可能地减少矛盾纠纷涌入司法渠道解决,减少诉讼对抗,增加和谐因素。同时要妥善处置非对抗性群体性事件,多作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慎用警力, 避免矛盾激化、对抗升级、性质转化。

会计考证方面的问题 篇9

关键词:会计;行政事业单位;集中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作为一项财政资金管理的新举措,对于规范会计核算以及正确的执行《会计法》十分必要;以此同时,会计集中核算对于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的加强,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十分有利,但同时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局限 。

会计集中核算是一种会计委派形式,是由财政部门来成立专门的会计核算中心,并且在不改变单位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财务自主权的前提之下,将单位的会计岗位及其出纳岗位予以取消,而仅在各个单位的内部设立报账员,并采取会计委派方式,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进行集中办理,从而使得会计核算、管理、监督以及服务融于一体。

1. 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集中核算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1.1会计责任主体的不明确以及会计职能的弱化在我国目前所实行的《会计法》当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变化,其一是,将本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责任加以明确;其二是,对会计自身违法行为惩治的力度加以扩大,分别在行政以及经济的处罚上,对单位以及对人的处理明确的给予规定。但是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各级预算单位在会计集中核算的模式之下,将原有会计岗位以及会计核算职能予以了取消,而不再对会计核算业务进行负责,和《会计法》当中的有关规定相互冲突。与此同时,财务管理和会计职能的严重脱节现象,在会计集中核算的模式下也显得较为突出。各预算单位由于仅仅设立了报账员,而不再设立会计岗位以及出纳岗位,由会计核算中心对财务的收支以及会计的核算进行办理,会计核算中心仅仅对会计核算业务进行负责,从而使得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的职能弱化。

1.2集中核算单位中会计管理工作的“真空”现象主要表现为下述几方面:

1.2.1财务内部的控制制度建设较为弱化。单位由于将其财务机构予以取消,而仅仅设立一名报账员和会计核算中心进行联系,因而报账员在实际上是履行了出纳以及会计的双重职责,而这种情况往往为报账会计提供了作弊的便利;

1.2.2资产管理相对更为薄弱。在將会计集中核算纳入之后,往往有较多的单位轻视资产管理而只是重视资金管理,存在着资产的配制、管理应用以及处置等方面的不规范现象,从而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1.2.3会计档案的查阅不便。往往有较多的会计事务有其内在的连续,会计凭证由于在中心进行统一的保管,因而核算单位在程序上以及账务处理上都必须要与会计的集中核算中心交涉,往往耗费了较多的精力及时间。

1.3集中核算中心的职能与财政改革措施的衔接亟待完善随着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行,集中核算中心的职能出现一些衔接上的困难,突出表现在:把“国库集中收付”与“会计集中核算”认为是一回事,核算内容和服务功能出现偏差,部分业务处理不当,易出现重复记账的行为;核算单位的部分业务(如政府采购支出、非税收人和罚没收人监管等),集中核算中心没有充分发挥监管的作用;同时,报账员业务能力跟不上财政改革的需要,向集中核算中心报送的基础信息与财政改革实施的要求不符,致使集中核算中心出现账务处理错误等现象。

1.4会计信息失真、违规违纪行为难以避免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核算中心的会计独立于核算单位,各单位的具体业务由核算单位报账员提供,核算中心的会计对部分开支项目和资金来源、性质并不完全清楚,加上部分预算单位执行财政预算时不规范,收入和支出随意性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很容易发生。

2.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策略

2.1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的体系由四个方面构成:首先是会计法律,如《会计法》,它具有最高的约束效力。其次便是相关的会计行政法规,其效力其次,低于会计法律。再次是会计规章,不同的事业单位具有明显不同的会计规章,如不同事业单位编制的会计核算制度。最后是单位内部会计制度,它是对不同部门会计人员起着最为直接的管理和约束作用的条文。也正是因为内部会计制度具有管理和约束的直接性,历来不同单位均非常重要本单位内部会计制度的构建。强化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是具体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和必要保证之一,更是具有较高职能性与综合性的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管理的中心环节与重要节点,积极构建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和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会计工作,对促进会计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管理工作的效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加强与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基础工作加强沟通,增进了解,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和核算单位间双向沟通联系制度。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与交流,及时更新知识,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优化业务流程,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以优质服务取得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不断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监督机制、责任追究制度、内部稽核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资产清查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2.3以会计集中核算为平台,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收付的有效衔接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不但有利于财政部门全面掌握各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而且汇聚了资金,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打下了良好基础。二者的有效衔接可以实现“六个直达”,即收入直达国库、人员工资直达个人账户、公用经费直达开支项目、专项采购资金直达供应商、建设经费直达项目、财务管理信息直达监管部门,从而大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单位会计核算的完堑洼,加强部门预算的严肃性,实现支出预算化、账户国库化、核算完整化的目标。

2.4加强各核算单位的资产管理一是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实物资产管理。二是要加强往来款项的核算管理,每年定期按规定对往来款项进行确认、结转或核销,及时清理账款,确保往来款项真实准确。三是要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规范运作,严格专项资金报账手续,对专项资金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2.5加快会计核算中心职能转变,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目前,会计核算中心日常主要的工作是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一定意义上讲,仅仅是一个记账机构,没有真正发挥控制与评价的作用。会计核算中心要彻底扭转将会计核算中心视作单纯的记账机构的观念,使会计核算中心在支出监督方面做到:监督有标准,管理有依据。加强廉政建设,使服务与监督并存,寓监督于服务之中。

2.6健全与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监管制度体系在实践工作中,要不断地健全与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层面上、操作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和运行细则,加强会计监督与管理,使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在健全的规章制度保障体系下不断发展,充分的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监督及其服务职能,从而促进地区的繁荣和进步。

结束语

会计考证方面的问题 篇10

一、“实习”是实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目的的重要步骤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它是一种就业教育。与其他的教育一样, 职业教育是一种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通过适宜的教育活动, 使受教育者个体的综合素质得到和谐发展, 成为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活动。工业企业会计实习, 正是秉承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的, 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 在学生学习有关基础会计、企业会计、成本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和初级会计实务等相关理论课程之后的会计模拟实习。一方面, 它可以检验学生以往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 它可以系统地模拟会计工作过程, 使学生熟悉会计流程。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上, 起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是学校达到职业教育目的, 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向工作过渡的重要举措。因此, 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 也成为学生三年来学习成果的一个展示平台。

二、职业素质的培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 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需求来看:用人单位并不过分强调专业理论, 而更注重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事实上, 有些企业一开始会让新手从事一些不太重要的岗位, 一个岗位做下来, 可能就是十年八载。进行会计核算的全过程的操作常常是很多毕业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为此, 要让学生熟悉所有的会计流程, 熟悉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以适应不同用人单位的不同要求。教学实践证明:以下的做法对于完成职业教学目标、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 试算平衡的重要性

所谓试算平衡, 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 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 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两种方法。根据实习资料, 我们选择了余额试算平衡法, 即根据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 检查本期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这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决定的。公式为:“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

根据上述公式, 我们让学生在进行经济业务处理之前, 对所给实习资料的期初数进行了试算平衡。结果, 出乎学生的意料左方并不等于右方, 相差1000元。此时, 最简单的方法是告诉学生这是印刷错误, 改一个数就可以了。如果这样做的话学生就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于是, 我们假设是会计工作失误, 漏记一次账簿的登记工作。现在, 让我们想想如何来祢补这个差错才能尽量对其他经济业务的影响最小, 解决试算平衡的问题, 同时避免一但年末不平衡很难查找原因的尴尬。

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 我们将1000元的金额记入了“资本公积”账户, 对往来账户没有发生任何影响, 愉快轻松地搬走了这个“拦路虎”。通过这个例子, 同学们知道了做会计工作, 需要高度负责、仔细认真, 来不得半点马虎。对试算平衡的重要性也加深了认识, 又复习了如何进行了试算平衡, 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2. 审核原始凭证的意义

原始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 也是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 其种类繁多。在以往的理论教学中, 同学们只是在书中见到过一部分, 印象不是很深刻, 也没有引起特别注意。在进行账务处理的练习中, 教师通常都是用语言描述有什么样的经济业务发生, 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等等。在会计模拟实习中, 一切都是以凭证形式表现, 面对陌生的、大大小小形式不一的原始凭证, 学生不知道从何下手。至于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经济业务, 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分析、揣摩逐渐学会对原始凭证的审核。

比如, 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 是会计信息的质量源泉。其真实性的审核包括凭证日期是否真实、业务内容是否真实, 数据是否真实等内容的审核。对外来原始凭证, 必须有填制单位公章和填制人员签章;对自制原始凭证, 必须有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等。

此外, 还要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及时性等。任何原始凭证都必须经过有关人员的严格审核并确认后, 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这是从源头控制开支、堵塞漏洞的最好途径。像实习资料中, 通过银行转账时, 均没有转账支票存根, 而是在实习题后面附加了空白转账支票, 可谓独巨匠心。在学生懂得了审核原始凭证的重要性的同时, 又练习了转账支票的填写, 增加了许多趣味性。对大多数毕业后就从事出纳工作的学生来说,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及时的模拟练习。

3. 填制记账凭证, 登记会计账簿

填制记账凭证是登记会计账簿的前提条件, 真实、准确地填写记账凭证, 据此登记会计账簿所反映的会计信息才能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提供有用的资料。如果在此环节出错, 会计账簿的登记也很可能出错, 甚至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也将因此受阻。为了使经济业务的时间顺序清晰地反映在账簿记录中, 对于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尤其是现金日记账, 还要逐日结出借贷方发生额合计及余额。业务量大, 稍不留神, 就会出现登记差错, 必须小心谨慎。

对于对总账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明细分类账, 可根据管理需要, 依据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或汇总记账凭证逐日逐笔或定期汇总进行登记。如材料核算中, 入库单、出库单、发出材料汇总表的填写,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的应用。在成本费用核算环节, 成本项目的确定、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的选择、产品核算方法的选择等, 都让学生有了一次难得的思考学习机会, 知道了针对不同经济类型的企业要选择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当我们还不能明确自己未来能够到什么类型的单位从事什么具体的会计工作时, 学会每一种方法并灵活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大事。

4. 编制会计报表

在根据资料要求每旬一汇总, 将汇总结果登记在汇总记账凭证上据此登记总分类账之后, 就要开始编制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报表, 是整个会计核算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检验学生分析、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强弱的时刻。在此环节中, 难免会有个别人信心不足, 担心自己不行。如果就此放弃部分学生、放弃该项业务, 将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作为指导教师, 要有足够的耐心, 体谅每一位学生, 这对于形成他们有始有终、未来充满信心地独立完成工作大有益处。尤其是关于增殖税纳税申报表、地方税收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等的填写练习。在学生学会如何申报、记算、填写的同时, 也加强了他们依法纳税、及时足额纳税的守法意识, 使他们对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可以说工业企业会计实习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实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的上, 在完成学生由学校向工作岗位顺利过渡的过程中,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通过工业企业会计实习, 可以系统地模拟会计工作过程, 熟悉会计流程,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素质的培养、未来顺利上岗就业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实践能力,会计实习,职业教育,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上一篇:县运输管理所政风行风建设自查自纠报告下一篇:家具销售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