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习题带答案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2章习题带答案(精选6篇)

第2章习题带答案 篇1

1.将下列命题用谓词符号化。(1)小王学过英语和法语。(3)3不是偶数。

(2)2大于3仅当2大于4。(4)2或3是质数。

(5)除非李键是东北人,否则他一定怕冷。解:

(1)令P(x):x学过英语,Q(x):x学过法语,c:小王,命题符号化为P(c)Q(c)(2)令P(x,y):x大于y, 命题符号化为P(2,4)P(2,3)(3)令P(x):x是偶数,命题符号化为P(3)(4)令P(x):x是质数,命题符号化为P(2)P(3)

(5)令P(x):x是北方人;Q(x):x怕冷;c:李键;命题符号化为Q(c)P(x)

b,c},消去下列各式的量词。2.设个体域D{a,(1)xy(P(x)Q(y))(3)xP(x)yQ(y)

(2)xy(P(x)Q(y))(4)x(P(x,y)yQ(y))

解:

(1)中A(x)y(P(x)Q(y)),显然A(x)对y是自由的,故可使用UE规则,得到

A(y)y(P(y)Q(y)),因此xy(P(x)Q(y))y(P(y)Q(y)),再用ES规则,y(P(y)Q(y))P(z)Q(z),zD,所以xy(P(x)Q(y))P(z)Q(z)

(2)中A(x)y(P(x)Q(y)),它对y不是自由的,故不能用UI规则,然而,对

A(x)中约束变元y改名z,得到z(P(x)Q(z)),这时用UI规则,可得:

xy(P(x)Q(y))

xz(P(x)Q(z))

z(P(x)Q(z))(3)略(4)略,2,3}。求下列各式3.设谓词P(x,y)表示“x等于y”,个体变元x和y的个体域都是D{1(1)xP(x,3)

的真值。,y)(2)yP(1y)(4)xyP(x,y)(6)yxP(x,y)

(3)xyP(x,y)(5)xyP(x,解:

(2)当x3时可使式子成立,所以为Ture。

(3)当y1时就不成立,所以为False。

(4)任意的x,y使得xy,显然有xy的情况出现,所以为False。

(4)存在x,y使得xy,显然当x1,y1时是一种情况,所以为Ture。

(5)存在x,任意的y使得xy成立,显然不成立,所以为False。

(6)任意的y,存在x,使得xy成立,显然不成立,所以为False。

4.令谓词P(x)表示“x说德语”,Q(x)表示“x了解计算机语言C++”,个体域为杭电全体学生的集合。用P(x)、Q(x)、量词和逻辑联接词符号化下列语句。

(1)杭电有个学生既会说德语又了解C++。(2)杭电有个学生会说德语,但不了解C++。(3)杭电所有学生或会说德语,或了解C++。(4)杭电没有学生会说德语或了解C++。

假设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谓词M(x)表示“x是杭电学生”。用P(x)、Q(x)、M(x)、量词和逻辑联接词再次符号化上面的4条语句。解:(ⅰ)个体域为杭电全体学生的集合时:

(1)x(P(x)Q(x))(2)x(P(x)Q(x))(3)x(P(x)Q(x))(4)x(P(x)Q(x))

(ⅱ)假设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谓词M(x)表示“x是杭电学生”时:

(1)x(M(x)P(x)Q(x))(2)x(M(x)P(x)Q(x))(3)x(M(x)(P(x)Q(x)))(4)x(M(x)(P(x)Q(x)))

5.令谓词P(x,y)表示“x爱y”,其中x和y的个体域都是全世界所有人的集合。用P(x,y)、量词和逻辑联接词符号化下列语句。

(1)每个人都爱王平。

(2)每个人都爱某个人。(4)没有人爱所有的人。(6)有个人人都不爱的人。(8)成龙爱的人恰有两个。

(3)有个人人都爱的人。

(5)有个张键不爱的人。

(7)恰有一个人人都爱的人。

(9)每个人都爱自己。

(10)有人除自己以外谁都不爱。

解:a:王平b:张键

c:张龙

(1)xP(x,a)

(2)xyP(x,y)(3)yxP(x,y)

(4)xyP(x,y)(5)xP(b,x)

(6)xyP(x,y)(7)x(yP(y,x)z((P(,z))zx))

(8)xy(xyP(c,x)P(c)z(P(c,z)(zxzy)))(9)xP(x,x)

(10)xy(P(x,y)xy)§2.2 谓词公式及其解释

习题2.2 1.指出下列谓词公式的指导变元、量词辖域、约束变元和自由变元。

(1)x(P(x)Q(x,y))(2)xP(x,y)yQ(x,y)

(3)xy(P(x,y)Q(y,z))xR(x,y,z)

解:(1)x是指导变元,x的辖域是P(x)Q(x,y),对于x的辖域而言,x是约束变元,y是自由变元。

(2)x,y都为指导变元,x的辖域是P(x,y)yQ(x,y),y的辖域是Q(x,y);对于x的辖域而言,x,y都为约束变元,对于y的辖域而言,x是自由变元,y是约束变元。

(3)x,y为指导变元,x的辖域是y(P(x,y)Q(y,z))xR(x,y,z),y的辖域是(P(x,y)Q(y,z))xR(x,y,z),x的辖域是R(x,y,z);对于x的辖域而言,x,y为约束变元,z为自由变元,对于y的辖域而言,z为自由变元,y为约束变元,x即为约束变元也为自由变元,对于x的辖域而言,x为约束变元,y,z是自由变元。在整个公式中,x,y即为约束变元又为自由变元,z为自由变元。

2.判断下列谓词公式哪些是永真式,哪些是永假式,哪些是可满足式,并说明理由。(1)x(P(x)Q(x))(xP(x)yQ(y))(2)x(P(x)Q(x))(xP(x)yQ(y))(3)(xP(x)yQ(y))yQ(y)(4)x(P(y)Q(x))(P(y)xQ(x))(5)x(P(x)Q(x))(P(x)xQ(x))(6)(P(x)(yQ(x,y)P(x)))(7)P(x,y)(Q(x,y)P(x,y))

解:(1)易知公式是(pq)(pq)的代换实例,而

(pq)(pq)(pq)(pq)1 是永真式,所以公式是永真式。

(2)易知公式是(pq)(pq)的代换实例,而

(pq)(pq)(pq)(pq)1 是永真式,所以公式是永真式。

(3)易知公式是(pq)q的代换实例,而

(pq)q(pq)qpqq0 是永假式,所以公式是永假式。

(4)易知公式是(pq)(pq)的代换实例,而

(pq)(pq)(pq)(pq)1 是永真式,所以公式是永真式。

(5)易知公式是(pq)(pq)的代换实例,而

(pq)(pq)(pq)(pq)1 是永真式,所以公式是永真式。

(6)易知公式是(p(qp))的代换实例,而

(p(qp))(p(qp))pqp0 是永假式,所以公式是永假式。

(7)易知公式是pqp的代换实例,而

pqp(pq)p(pq)p 是可满足式,所以公式是可满足式。§2.3 谓词公式的等价演算与范式

习题2.3 1.将下列命题符号化,要求用两种不同的等价形式。(1)没有小于负数的正数。

(2)相等的两个角未必都是对顶角。

解:(1)P(x):x为负数,Q(x):x是正数,R(x,y):x小于y,命题可符号化为:xy(R(P(x),Q(y)))或xy(R(P(x),Q(y)))

(2)略

2.设P(x)、Q(x)和R(x,y)都是谓词,证明下列各等价式(1)x(P(x)Q(x))x(P(x)Q(x))(2)x(P(x)Q(x))x(P(x)Q(x))

(3)xy(P(x)Q(y)R(x,y))xy(P(x)Q(y)R(x,y))(4)xy(P(x)Q(y)R(x,y))xy(P(x)Q(y)R(x,y))证明:(1)左边=x(P(x)Q(x))

=x(P(x)Q(x))=x(P(x)Q(x))=右边

(2)左边 =x(P(x)Q(x))

=x(P(x)Q(x))

=x(P(x)Q(x))=右边

(3)左边=xy(P(x)Q(y)R(x,y))

=xy((P(x)Q(y))R(x,y))

=xy(P(x)Q(y)R(x,y))=右边

(4)左边=xy(P(x)Q(y)R(x,y)

=xy(P(x)Q(y))R(x,y)

=xy(P(x)Q(y)R(x,y))=右边

3.求下列谓词公式的前束析取范式和前束合取范式。(1)xP(x)yQ(x,y)

(2)x(P(x,y)yQ(x,y,z))(3)xyP(x,y)(zQ(z)R(x))

(4)x(P(x)Q(x,y))(y(R(y)zS(y,z))

解:(1)原式xyP(x)Q(z,y)xy(P(x)Q(z,y))

前束析取范式

xy(P(x)Q(z,y))

前束合取范式

(2)原式xt(P(x,y)Q(x,t,z)xt(P(x,y)Q(x,t,z)前束析取范式

xt(P(x,y)Q(x,t,z)

前束合取范式(3)原式xyz(P(x,y)(Q(z)R(t))

xyz(P(x,y)Q(z)R(t))

前束析取范式

xyz(P(x,y)Q(z)R(t))

前束合取范式(4)原式x(P(x)Q(x,y))(t(R(t)zS(t,z))

xtz((P(x)Q(x,y))(R(t)S(t,z)))

xtz((P(x)Q(x,y))(R(t)S(t,z)))

xtz((P(x)Q(x,y)R(t))(P(x)Q(x,y)S(t,z)))

xtz((P(x)(R(t)S(t,z))(Q(x,y)R(t)S(t,z)

§2.4 谓词公式的推理演算

习题2.4 1.证明:x(A(x)B(x))x(A(x)B(x))

证明:(1)左边x(A(x)B(x))x(A(x)B(x))

x(A(x)B(x))=x(A(x)B(x))2.指出下面演绎推理中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的推导过程。(1)①xP(x)Q(x)

②P(y)Q(y)

P规则 US规则:① P规则 US规则:① P规则 ES规则:① P规则 UG规则:① P规则 EG规则:① P规则 EG规则:①(2)①x(P(x)Q(x))

②P(a)Q(b)

(3)①P(x)xQ(x)

②P(a)Q(a)(4)①P(a)G(a)

②x(P(x)G(x))

(5)①P(a)G(b)

②x(P(x)G(x))

(6)①P(y)Q(y)

②x(P(c)Q(x))

解:(1)②错,使用US,UG,ES,EG规则应对前束范式,而①中公式不是前束范式,所以不能用US规则。

A(x)P(x)Q(x),(2)②错,①中公式为xA(x),这时,因而使用US规则时,应得A(a)(或A(y)),故应有P(a)Q(a),而不能为P(a)Q(b)。

3.用演绎法证明下列推理式

xP(x)y((P(y)Q(y))R(y)),xP(x)xR(x)

证明:① xP(x)前提引入

② P(a)ES①

③ xP(x)y((P(y)Q(y))R(y))

前提引入

④ y((P(y)Q(y))R(y))T①③

⑤(P(a)Q(a))R(a)US④

⑥ P(a)Q(a)

T②

⑦ R(a)T⑤⑥

⑧ xR(x)EG⑦

4.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用演绎推理法证明其结论是有效的。(1)有理数、无理数都是实数;虚数不是实数。因此,虚数既不是有理数,也不是无理数。(个体域取全总个体域)(2)所有的舞蹈者都很有风度;万英是个学生并且是个舞蹈者。因此,有些学生很有风度。(个体域取人类全体组成的集合)(3)每个喜欢步行的人都不喜欢骑自行车;每个人或者喜欢骑自行车或者喜欢乘汽车;有的人不喜欢乘汽车。所以有的人不喜欢步行。(个体域取人类全体组成的集合)(4)每个旅客或者坐头等舱或者坐经济舱;每个旅客当且仅当他富裕时坐头等舱;有些旅客富裕但并非所有的旅客都富裕。因此有些旅客坐经济舱。(个体域取全体旅客组成的集合)

解:(2)证明:设P(x):x 是个舞蹈者; Q(x):x很有风度; S(x):x是个学生; a:王华

上述句子符号化为:

前提:x(P(x)Q(x))、S(a)P(a)结论:x(S(x)Q(x))

(1)S(a)P(a)P(2)x(P(x)Q(x))P(3)P(a)Q(a)(4)P(a)(5)Q(a).(6)S(a)(7)S(a)Q(a)(8)x(S(x)Q(x)

](3)命题符号化为:F(x):x喜欢步行,G(x):x喜欢骑自行车,H(x):x喜欢坐汽车。

US(2)T(1)I T(3)(4)I T(1)I T(5)(6)I EG(7)

前提:x(F(x)G(x)),x(G(x)H(x)),x(H(x))

结论:x(F(x)).证明:(1)x(H(x))P(2)H(c)ES(1)(3)x(G(x)H(x))

P(4)G(c)H(c)US(3)(5)G(c)T(2)(4)I(6)x(F(x)G(x))

P(7)F(c)G(c)US(6)(8)F(c)T(5)(7)I(9)x(F(x))

EG(8)

(4)命题符号化为:F(x):x坐头等舱, G(x):x坐经济舱,H(x):x富裕。

前提:x(F(x)G(x)),x(F(x)H(x)),x(H(x)),x(H(x))

结论:x(G(x)).证明:(1)x(H(x))P(2)H(c)ES(1)(3)x(F(x)H(x))

P(4)F(c)H(c)US(3)(5)F(c)T(2)(4)I(6)x(F(x)G(x))

P

(7)F(c)G(c)US(6)(8)G(c)T(5)(7)I(9)x(G(x))

EG(8)

5.令谓词P(x)、Q(x)、R(x)和S(x)分别表示“x是婴儿”,表示“x的行为符合逻辑”、“x能管理鳄鱼”和“x被人轻视”,个体域为所有人的集合。用P(x)、Q(x)、R(x)、S(x)、量词和逻辑联接词符号化下列语句。

(1)婴儿行为不合逻辑。(2)能管理鳄鱼的人不被人轻视。(3)行为不合逻辑的人被人轻视。

(4)婴儿不能管理鳄鱼。

请问,能从(1)、(2)和(3)推出(4)吗?若不能,请写出(1)、(2)和(3)的一个有效结论,并用演绎推理法证明之。解:(1)x(P(x)Q(x))

(2)x(R(x)S(x))

(3)x(Q(x)S(x))

(4)x(P(x)R(x))能从(1)(2)(3)推出(4)。

证明:(1)

P(x)

(2)

x(P(x)Q(x))

(3)

Q(x))

(4)

x(Q(x)S(x))

(5)

S(x)

(6)

x(R(x)S(x))

(7)

R(x)

(8)

x(P(x)R(x))

前提假设

前提引入

T 规则:(1),(2)

P规则

国贸习题第15章习题及答案 篇2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合同成立的角度来看,()是达成一笔交易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

A.发盘和接受 B.发盘和还盘 C.询盘和接受 D.还盘和接受 2.国际贸易谈判中,一方对另一方询盘的接受,对()。

A.双方均有约束力 B.双方均无约束力 C.接受的一方有约束力 D.在一定条件下有约束力 3.下列关于发盘的有效期起算时间计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电报发盘的,从交发电报之时起算 B.通过电话发盘的,从发盘通知送达受盘人时起算 C.通过书信发盘的,从寄出邮戳日期开始起算 D.通过电传发盘的,从发盘通知送达受盘人时起算 4.在实际业务中,发盘()。

A.是由卖方发出 B.是由买方发出 C.是由卖方或买方发出 D.不是由买方发出 5.下列关于发盘终止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受盘人不理会发盘的条件 B.受盘人表示拒绝或发出还盘 C.发盘人对发盘的有效撤回 D.发盘人对发盘的有效撤销 6.公约对发盘内容确定的要求涉及合同基本条款中的如下三个()

A.品名、数量、价格 B.数量、价格、支付 C.品质、价格、支付 D.品质、价格、装运 7.发盘在未被送达受盘人之前,受盘人经过其它途径获悉该发盘,则他()。

A.任何时候都可以接受该发盘 B.在有效期内可以接受该发盘 C.不能接受该发盘 D.经过其它途径获悉后即可接受该发盘 8.发盘的撤回可以()。

A.在发盘生效之前 B.在发盘生效之后 C.在受盘人发出接受通知之后 D.在受盘人发出接受通知之前 9.根据公约,构成一项法律上有效的接受,对发盘()。

A.可以有实质性变更 B.可以有非实质性变更 C.不能有任何变更 D.的争议解决条款可以变更 10.公约规定,接受通知于()生效。

A.发出时 B.送达时 C.一段合理的时间内 D.发盘人确认后 11.根据公约,逾期接受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

A.传递情况 B.发盘人 C.受盘人 D.接受通知的正常传递 12.接受通知发出以后,受盘人在接受生效之前()。

A.不能将其撤销和撤回 B.可以撤销 C.可以撤回 D.既可撤回也可撤销 13.接受的构成要件不应该包括()

A.接受必须由受盘人作出 B.接受必须明确表示出来

C.受盘人在作出接受时不能提出某些希望和建议 D.接受通知要在有效期内送达发盘人 14.根据公约,逾期的接受()。

A.都是无效的 B.原则上是有效的 C.特定情形下有效 D.在不可抗力条件下有效 15.()不是促使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

A.当事人具备法定资格 B.具备书面合同的形式要求 C.合同内容合法 D.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16.“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标的物必须合法”是合同生效的()。

A.实质要件 B.形式条件 C.程序条件 D.默示条件 17.一项发盘,经过还盘后,则该项发盘()

A.失效 B.对原发盘人有约束力 C.对还盘人有约束力 D.在有效期内有效 18.根据UCP600,如信用证加列非单据条件,银行的正确处理方法是()。A.要求开证行具体列明这些条件 B.对这些条件不予理会 C.同样审核这些条件 D.按其行业习惯来处理 19.银行审核信用证主要是审核()

A.信用证的真伪 B.信用证是否与出口合同的内容一致 C.开证行的资信情况 D.开证行的责任范围 20.卖方审核信用证往往是审核()

A.信用证的真伪 B.信用证是否与出口合同的内容一致 C.开证行的资信情况 D.开证行的责任范围 21.下列哪一组概念可以理解为是相同的()。

A.装运期和交单期 B.装运期和交货期 C.有效期和交单期 D.装运期和有效期 22.信用证的有效期与装运期相比,应当()。

A.略长 B.略短 C.一致 D.相当 23.根据UCP600的规定,卖方提交单据的期限,以不超过信用证的最后有效期为限()。

A.不得迟于提单或其它运输单据签发日期后的第21个日历日 B.不得迟于提单或其它运输单据签发日期后的第15个工作日 C.不得迟于提单或其它运输单据签发日期后的第15日历日 D.只要不超过信用证的最后有效期,即没有限制

24.如信用证修改通知书是开证行或开证申请人径自寄往卖方的,则()。

A.该信用证原则上有效 B.卖方同意即有效 C.卖方同意后还要提请原证通知行核实才有效 D.该信用证原则上无效

25.按照信用证业务的国际惯例,一份信用证的修改通知书如包括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修改内容时,卖方对此修改通知书()。

A.可以接受一项 B.可以接受多项而拒绝其余 C.全部接受或全部拒绝 D.可以接受多项 26.如无明确规定的,在CIF术语下,卖方须于()向保险公司办理投保手续。

A.货物装船前 B.货物装船后 C.货物装船前后均可 D.货物运离仓库前 27.货物进出口的海关手续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在实际业务中,这四个环节统称为()。A.查验 B.报关 C.结关 D.清关 28.“出口押汇”也有称为()。

A.收妥结汇 B.买单结汇 C.定期结汇 D.预先结汇 29.根据UCP600,如果信用证含有某些条件而未列明需提交与之相符的单据,银行认为()

A.这是与规定单据有联系的条件 B.这是与规定单据没有联系的条件 C.这是未确定的单据条件 D.这是非单据条件。30.收汇结汇单据不可以包括()。

A.汇票、货运单据、产地证 B.汇票、货运单据、保险单据 C.发票、货运单据、信用证 D.商检证、发票、装箱单据

二、填空题

1.国际贸易的基本程序包括、进出口交易的磋商、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和进出口合同的履行等四个阶段。

2.交易磋商可以分为 和书面磋商两种。

3.发盘的确定性取决于发盘中所列的条件的完整性、明确性和。4.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包括、发盘、还盘和接受四个环节。

5.接受是受盘人在接到对方的发盘之后在发盘的有效期内就发盘所提出的条件以 或行为向发盘人作出的表示同意的行为。

6.在实际业务中,接受可以通过口头方式、书面方式和 方式表示出来。7.在我国的进出口业务中,书面合同主要有两种形式:正式合同和。8.合同格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包括:约首、和约尾三部分内容。9.合同生效的一般性条件可分为实质条件、形式条件和。

10.合同生效的实质条件主要有:(1)当事人具备法定资格(2)(3)合同内容合法。11.履行合同义务是合同的一方行使自己的权利的 条件。

12.出口合同的履行,以出口方履行以信用证方式付款的CIF合同为例,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环节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就是:、、、。

13.出口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卖方落实信用证包括、审证和改证三项内容。14.在我国,出口结汇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收妥结汇和定期结汇。15.进出口合同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 一般都采用。

三、判断题

1.询盘即使被接受,对发出询盘的一方也不构成约束。()

2.受盘人拒绝发盘,发盘则无效;但若受盘人仅仅是还盘,那么,原发盘人的发盘还是有效力的。()3.根据公约,如受盘人有理由信赖某项发盘是不可撤销的,并已本着这种信念采取了行动,则该项发盘就是不可撤销的。()

4.发盘在生效前皆可撤销,但一经生效,则只有在具备一定条件下才可以撤销。()5.根据公约,对发盘所作的含有任何程度改变的接受表示,都不构成接受。()6.只要受盘人对发盘予以接受,发盘人就必须受发盘的约束。()7.逾期的接受一律无效。()

8.发盘可以因特定原因或不可抗力而失效。()

9.受盘人保持沉默或不做出任何行为,不能构成接受。()10.合同成立即意味着合同有效。()

11.买卖双方的书面合同可以采用正式合同、销售确认书、协议书、备忘录等形式,还可以是信件、电报、电传文件等形式。()

12.合同成立后,只要具备作为有效合同的条件,则该合同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双方都必须无条件遵守。()

13.向卖方及时开立信用证是买方的主要义务,因此卖方无需催证,也可以取得履约的主动权。()14.如果合同有“溢短装”条款,信用证也应规定相应的金额机动条款。()15.信用证的有效期最好与装运期一致。()

四、案例分析题

1.A向B发盘,供应中国一级兔毛5吨,每吨8万港元,限5天之内接受。B在与其朋友C交谈中无意透露了这笔生意。于是,C在第二天向A表示按上述条件接受这5吨兔毛。后来A拒绝供货。C即以A违反合同为由要求赔偿损失。请问C有无要求赔偿权利?为什么?

2.澳大利亚某商是与我公司来往多年的客商。某日寄来上衣一件,声称该上衣系我某出口合同项下所交染色棉布经其转销给某制衣厂制作成衣的样品,该上衣两袖的色泽有明显的不同,证明我公司所供货品品质有严重色差,不能使用。为此,要求将全部已缝制的成衣退回,并重新按合同规定的品质和数量交货。请问我公司应如何回答?并简述理由。

3.A向B发盘,发盘中说:“供应50台拖拉机,100马匹力,每台CIF香港3500美元,订立合同后两个月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请电复”。B收到发盘后,立即电复说:“我接受的你的发盘,在订立合后立即装船”。但A未作何答复。请问双方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4.A在2月17日上午用航空信发盘给B,A在发盘中注有“不可撤销”字样,规定受盘人B在2月25日前答覆才有效。但A又在2月17日下用电报发出撤回通知,该通知于2月18日上午送达B处。B于2月19日才收到A空邮寄来的实盘。B考虑到发盘的价格对他十分有利,于是立即用电报发盘接受通知。事后双方对合同是否成立问题发生纠纷。问A与B之间的合同能否有效成立?为什么?

5.我出口企业对意大利某商发盘,限某月10日复到有效。9日意商用电报通知我方接受该发盘,由于电报局传递延误,我方于11日上午才收到对方的接受通知,而我方在收到接受通知前已获悉市场价格上涨。对此,我方应如何处理?

6.中方某公司于6月1日向英商发盘供应某商品,限6月7日复到有效。6月2日收到英商电传表示接受,但提出必须降价5%。我方正研究如何答复时,由于市场行情发生对英商有利的变化,英商于6月5日表示无条件接受我方6月1日的发盘。试问我方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C 5A 6A 7C 8A 9B 10B 11B 12C 13C 14C 15B 16D 17A 18B 19A 20B 21B 22A 23A 24C 25C 26A 27B 28B 29B 30C

二、填空题

1.进出口交易的准备 2.口头磋商 3.终局性 4.询盘 5.声明 6.行为 7.简式合同 8.正文 9.程序条件

10.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11.对流

12.货、证、船、款 13.催证 14.赎单结汇 15.书面形式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案例分析题

1.C没有要求赔偿的权利。因为根据公约,接受必须由受盘人作出。C不是受盘人,他的接受无效,故不能导致合同成立。

2.我方应拒赔。因为澳商已转销我方交付的货物,根据公约,可以认为是以行为的形式接受,故澳商不能要求退换。另外,买方不能按照货物原状归还,就丧失了要求卖方交付替代物的权利。

3.二者间的合同未成立。B的接受不是有效的接受,因为装船日期不同。交货时间的变更属实质性变更。B的所谓“接受”实为还盘。

4.二者间的合同未成立。A对B的发盘虽是不可撤销发盘,但2月19日才到达B处,而对该盘的撤销通知2月18日送达B处。根据公约,一项不可撤销发盘虽然不可撤销,但可撤回,条件是撤回通知早于或与发盘同时到达。

第04-05章练习题答案 篇3

第4、5章

(2011软件工程专业数据库课程教师组编写)

束*/);

1.D2.D3.C4.B5.A6.C2.创建关系部门、职工

一、选择题

二、简述题

1.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防止因用户非法使用数据库造成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数据库系统中常用的安全控制方法有技术包括用户标识和鉴别、存取控制、定义视图、审计、数据加密等。

2.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三类。

3.触发器(Trigger)是用户定义在关系表上的一类由事件驱动的特殊存储过程。触发器由对表的插入、修改和删除事件激活。

三、完整性约束定义

1.创建关系S、SC、C

CREATE TABLE S

(SnoCHAR(8)PRIMARY KEY, /*主码约束*/SnameCHAR(20)UNIQUE,/*唯一约束*/SsexCHAR(2)NOT NULL,/*非空约束*/SageSMALLINT,SdeptCHAR(20));

CREATE TABLEC

(CnoCHAR(4)PRIMARY KEY, /*主码约束*/CnameCHAR(40)NOT NULL,TeacherCHAR(8),);

CREATE TABLESC

(SnoCHAR(8)REFERENCES S(Sno),/*外码约束*/

CnoCHAR(4),Score SMALLINT CHECK(Score<=100),/*检查约束*/

PRIMARY KEY(Sno,Cno),/*主码约束*/

FOREIGN KEY(Cno)REFERENCES C(Cno)/*外码约

CREATE TABLE 部门

(部门号char(4)PRIMARY KEY, /*主码*/部门名称 char(20),经理名char(8),电话char(11))

CREATE TABLE 职工

宏观经济学第1章习题及答案 篇4

一、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 失业率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卢卡斯楔 奥肯缺口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

汇率 萨伊定律 凯恩斯革命

二、判断题(正确的标“T”,错误的标“F”)

1.经济学根据研究的方法不同,可以划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作为微观经济学补充的经济学理论。()4.在1936年以凯恩斯发表《通论》之前,经济学上并不存在宏观经济理论。()5.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

6.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经济问题是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问题。()7.一国的经济增长总是呈现出波动性。()

8.宏观经济学研究考察国民经济作为整体的功能。()

9.“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市场机制。();“看得见的手”指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10.宏观经济学采取总量分析的方法。()

11.宏观经济状况影响和制约着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12.经济增长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总产出的增长。()13.经济增长意味着一国将来有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供人们消费 14.一国稀缺资源中最容易被闲置的是劳动力资源。()15.劳动力就是一国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成年人的总数。()16.失业率是失业数量占就业数量的比率。()17.一个社会总会存在失业。()18.充分就业意味着人人都有工作。()

19.如果汽油或计算机的价格上升了,经济就一定经历着通货膨胀。()20.如果平均物价水平上升一倍,那么,货币的价值就下降了一半。()21.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22.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是一致的,只要达到了其中的一项,也就实现了另一项。()23.采取降低失业的政策,很可能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24.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高速而稳定的经济增长;低失业;低通货膨胀;避免国际收支赤字和汇率的过度波动。()25.宏观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只要政府积极地干预经济,就能实现宏观经济目标。()26.古典宏观经济方法是以市场完全竞争为前提和基础的。()

27.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货币工资是刚性的,在一定时期内固定不变。()28.“萨伊定律”认为需求会自动创造供给。()29.凯恩斯革命推翻了“萨伊定律”的经济学理念。()30.不同的政策工具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

31.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32.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最重要,所以政府应该通过增加货币来增加产出。()33.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是新古典经济学基本的假设,它们也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精髓所在。()

三.单项选择(选择正确的或最好的一个答案填在括号内)

1.根据经济学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不同,一般将经济学分为()。A.实证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C.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C.消费经济学与企业经济学 2.研究家庭和企业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A.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3.下列问题属于宏观观经济学的是()。

A.桔子汁价格下降的原因 B.物价水平下降的原因

C.家庭关于把多少收入用于消费的决策 D.民航公司是否降低飞机票价格的决策 4.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失业理论 B.通货膨胀理论 C.价格理论 D.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5.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问题 B.资源利用问题 C.价格问题 D.资源分配问题 6.宏观经济学不使用的分析方法是()。A.总量分析 B.均衡分析 C.动态分析 D.个量分析 7.以下哪一种不是经济模型的表述方法?()

A.文字表述法 B.数学表述方法 C.图形表述方法 D.口述法

8.下列哪一种排列是经济周期阶段的正确顺序?()A.扩张—顶点—收缩—谷底 B.扩张—顶点—谷底—收缩 C.扩张—谷底—顶点—收缩 D.收缩—谷底—顶点—扩张

9.假设一国人口为2000万,就业人数900万,失业人数100万,这个经济的失业率为()。

A.11% B.10% C.8% D.5% 10.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失业率下降 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C.城市化的速度加快 D.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11.实际GDP的下降被称为(),而严重的产量下降被称为()。

A.萧条.萎缩 B.衰退、萧条 C.萎缩、萧条 D.萧条、衰退

12.某人正在等待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以归类于()。

A.失业 B.就业 C.非劳动力 D.就业不足 13.通货膨胀率的定义如下()。

A.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水平的差异 B.过去的十二个月内成本水平的上升 C.过去的十二个月内社会平均总价格的上升的绝对值 D.过去的十二个月内社会平均总价格的上升的百分比 14.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的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D.以上都是错误的

15.一个社会实现了充分就业,这意味着()。

A.人人都有工作 B.想工作的人都有工作 C.失业率为零 D.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

16.当物价上升10%,人们的名义收入也增加10%时,物价上升对生活()。A.没有影响 B.影响很大

C.很难确定 D.以上都是错误的 17.减少失业的政策,很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

A.没有影响 B.物价上涨 C.经济增长速度降低 D.以上都是错误的 18.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

A.充分就业、低物价、低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B.物价上涨、充分就业、低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C.充分就业、低物价、高速稳定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的稳定。D.以上都是错误的

19.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失业率为零,经济加速增长。B.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

C.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率超过或等于通货膨胀率。

D.充分就业,稳定通货,保持经济稳定地增长,避免国际收支赤字和汇率的过度波动。20.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

A.供给管理 B.需求管理 C.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并重 D.以上都是错误的 21.萨伊定律表明,在宏观经济中()。

A.总供给总是调整至等于总需求 B.总需求会自动创造总供给 C.总供给自动会创造总需求 D.市场总处于非均衡状态 22.反对一切宏观经济政策的是哪一个流派?()A.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B.货币主义

C.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D.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23.凯恩斯主义信奉的经济思想倾向是()。

A.让经济放任自由 B.政府干预经济 C.从供给角度管理经济 D.以上都是错误的

24.图13.1显示一国2000年和2002年两年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点从2000年的A点到2002年的B点,可能会发生以下情况:

(1)一国的潜在产出增长了(2)一国的实际产出增长了(3)资源的利用更充分了

以下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A.(1)、(2)、(3)都正确 B.(1)、(2)正确

C.(2)、(3)正确,(1)错误 D.(2)正确、(1)、(3)错误 E.根据以上信息,还不能做出判断

图13.1一国2007年和2008年两年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四 问答题: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经济问题是什么? 3.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什么? 4.宏观政策选择面临哪些难题?

5.怎样理解西方各流派的并存与争论,促进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答案

第13章 宏观经济问题与理论争论

一、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采取比较特殊的分析视角,将一个国家(或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变动及相互关系,以揭示整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及规律,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经济增长:一国一定时期内总产出的增长,经济增长通常用一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又称经济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周期 :一个国家总的经济活动中出现高涨与收缩的循环交替过程。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历二个阶段:扩张、衰退。

卢卡斯楔:是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的用于测度人均实际GDP增长率下降后所造成的累计产出损失一种图形,因为类似楔形,故称为为卢卡斯楔。奥肯缺口:等于潜在GDP大于实际GDP所形成的缺口,由经济学家奥肯提出,故称为奥肯缺口

失业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整个经济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一定幅度的上升

通货膨胀率:整个经济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汇率:一种货币换取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萨伊定律 :“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所以不论产量如何增加,产品不会发生过剩,超额需求和超额供给是不可能的。

凯恩斯革命:1936年《通论》的出版,在西方被称为“凯恩斯革命”。这次革命所产生的凯恩斯主义,提出了以国民收入决定为理论中心,以国家干预为政策基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

二、判断题

(1)F(2)T(3)F(4)F(5)F(6)F(7)T(8)T(9)T(10)T(11)T(12)T(13)T(14)T(15)F(16)F(17)T(18)F(19)F(20)F(21)F(22)F(23)T(24)T(25)F(26)T(27)F(28)f(29)T(30)T(3)F(32)F(33)T

三、单项选择

1.B 2.B 3.B.4 D(5)B(6)D(7)D(8)A(9)B(10)D(11)B(12)A(13)D(14)A(15)D(16)A(17)B(18)D(19)D(20)B(21)C(22)C(23)B(24)B

四、问答题: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答:区别: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分析方法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从研究的对象来看,微观经济学考察单个经济单位(如单个厂商、市场、消费者)的经济活动,宏观经济学则将整个经济作为研究对象。从解决的问题来看,微观经济学着重解决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则解决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在分析方法上,微观经济学偏重于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则采用总量分析等方法。

联系:作为国民经济总体的宏观经济状况,是由这个总体的各个具体组成部分即微观经济行为决定的,因而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同时,宏观经济状况又影响和制约着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经济问题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理论研究的问题,针对是个问题

1.稳定、持续、合理增速的经济增长 2.低失业率 3.低通货膨胀率

4.避免国际收支失衡和汇率的过度波

二、是经济政策问题。

3、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什么?

答: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 稳定、持续、合理增速的经济增长;低失业;低通货膨胀;避免国际收支赤字和汇率的过度波动。

4.面临两个难题:

(1)如何选择优先目标

宏观经济的目标很难同时实现,比如,降低通货膨胀的政策,很可能导致失业水平上升,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国际收支盈余;如果是治理失业的政策,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上升等。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经济目标的优先次序。

(2)根据什么理论和思想制定政策

不同的经济学派对于现象背后的原因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反映在政策目标的取舍、政策工具的选择上。不同学派大致分为两类:主张政府干预或者不干预。如此,政政策制定者所信奉的经济思想影响着政府所选择的经济政策工具。

5、怎样理解西方各流派的并存与争论,促进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物理化学第2章习题课讲稿 篇5

1.5 分(0622)

一可逆热机在三个热源间工作,当热机从T1热源吸热1200 J,作功200 J 时,试求:

(1)其他两个热源与热机交换的热量,指出热机是吸热还是放热;

(2)各热源的熵变和总熵变。

已知各热源T1,T2,T3的温度分别为 400 K,300 K,200 K。

[答](1)热机循环一周 U = 0,W = Q1+ Q2+ Q3........(1)

(1分)

可逆热机的热温商之和为零,Q1/T1+ Q2/T2+ Q3/T3=0(2)

(1分)

由(1)、(2)两式联立解得

Q2=-1200 J,(放热);

Q3= 200 J,(吸热)

(1分)

-(2)ΔS1= Q1/T1= 3 J·K;

ΔS2=-4 J·K;

ΔS3= 1 J·K

ΔS总=ΔS1+ΔS2+ΔS3= 0

(2分)

2.10 分(0743)

(1)请写出 Gibbs 对热力学及化学热力学的八个贡献;

(只写出二个或二个以下者都不得分)

(2)将某纯物质的液体用活塞封闭在一个绝热的筒内,其温度为T0,活塞对液体的压力正好是该液体在T0时的蒸气压p0,假设该液体的物态方程为

0

Vm=V m×{1+(T-T0)-Κ(p-p0)}

0式中,V m 是液体在T0,p0的摩尔体积,和K分别是膨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设它们都为常数。将该液体经绝热可逆过程部分汽化,使液体的温度降到T,此时液体的蒸气压为p。试证明液体所汽化的摩尔分数为:

x=(m/n)

0=(T/ΔvapHm)[Cp, m(l)ln(T0/T)-V m(p0-p)] 式中,n为汽化前液体的物质的量,m是变成蒸气的物质的量,Cp, m(l)为液体物质的摩尔定压热容,ΔvapHm是该物质在T时的摩尔汽化焓。

示意图

[答]

(1)引入 Gibbs 自由能,化学势;Gibbs-helmholtz 方程;Gibbs 基本方程;

Gibbs-Duhem 方程;Gibbs 定律;

相律;平衡态稳定性理论;

Gibbs 表面,Gibbs 吸附方程。

(5分)

(2)设过程分二步进行:

ΔS = ΔS1+ ΔSΔS1= T2T1(S/T)dT +(S/p)Tdp

p1p2

=T[(nCp,m(l)dT)/T ]-p1T2p21n(Vm/T)pdp

(状态变化)

(2分)

= nCp,m(l)ln(T/T0)-nVm(T0)(p-p0)(积分限:T1= T0,T2= T,p1= p0,p2= p)

ΔS2= mΔvapHm/T

(相变化)

ΔS =nCp,m(l)ln(T/T0)p0)-Cp,m(l)ln(T/T0)}

(3分)

3.10 分(0756)

一绝热容器正中有一无摩擦、无质量的绝热活塞,两边各装有 25℃,101325 kPa的 1mol 理想气体,Cp, m =(7/2)R,左边有一电阻丝缓慢加热(如图),活塞慢慢向右移动, 当右边压力为202650 kPa 时停止加热,求此时两边的温度T左,T右和过程中的总内能改变U及熵的变化S(电阻丝本身的变化可以忽略)。

[答] 右边容器内可视为绝热可逆压缩过程(2分)

因为

1-γp

1T1= p21-γT2

(1-γ)/γ

所以 T右=(p1/p2)T1= 363.3 K V右= nRT右/p2 = 0.01490 m

V左= V总-V右=(2RT/p1)4.142 kJ,ΔU = 4.142 kJ

(1分)

ΔH = Cp(T2-T1)= 5.799 kJ

(1分)

*ΔF = ΔUSΔT

=-36.720 kJ

(2分)

*ΔG = ΔHΔcH(金刚石)

$m$m$m

= 1.88 kJ·mol

(2分)

$$

ΔrS m= S m(金刚石)-S(石墨)

-1-1

=-3.263 J·Kmol

(2分)

$$$-1 ΔrGm=ΔrHm-TΔrSm= 2.852 kJ·mol(2分)

(2)(ΔG/p)T =ΔV,(G/p)T =V

**(G(g)/p)T = V(g),(G(d)/p)T = V(d),$m-1积分:dG=Vpp21dp , G(p2)-G(p1)=V(p2-p1)对两种物质的相变:

始态

G(g,p2)-G(g,p1)=V(g)(p2-p1)(1)终态

G(d,p2)-G(d,p1)=V(d)(p2-p1)(2)

(2)-(1)

ΔrG(p2)=ΔrG(p1)+ΔV(p2-p1)若要 ΔrG(p2)≤ 0,(习题书上有错)

p2≥1.51×109 Pa

(4分)

6.5 分(0878)

有人发明了一种装置,可使压缩空气分为两股:一股变冷,一股变热,若空气

-1-1Cp, m =29.3 J·K·mol,设热量不传递到环境,试判断该装置是否可能?

$m$m$m

[答]

ΔS = Cpln(T2/T1)p外(V2-V1)

(2分)

p1= nRT1/V1= 196.7 kPa 解上式得

T2= 407.6 K,(4分)

ΔS = nRln(p1/p2)+

T2T1CpdT/T

= 1.17 J·K-1

国际贸易与实务第13章习题答案 篇6

第十三章 国际贸易结算

一、单项选择题

1-5A B A B A6-10D C B C B

11-15B C A C D16-20D B B C D

21-25B A D D C26-30D C B D B

二、判断题

1.X 6.V 11.X

2.X 7.V 12.X

3.V 8.X 13.V

4.X 9.X 14.V

5.V 10.V 15.V

三、填空题

1.汇票 6.背书 11.一般本票

2.无因性 7.提示 12.书面承诺

3.出票人 8.即期 13.票汇

4.有无随附商业单据 9.现金支票 14.商业

5.持票人 10.空头支票 15.UCP600

四、案例分析题

1.A公司的做法不合法。因为票据是无需过问原因的证券。票据受让人无需调查出票、转让原因,只要票据记载合格,他就能取得票据文义载明的权利。各国票据法都认为,票据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一经成立,即与原因关系相脱离,不论其原因关系是否有效、是否存在,都不影响票据的效力。

2.采用上述结算方式和贸易术语对出口商最大的风险在于:进口商的资信和进口商可能与船公司勾结骗货的可能性。因此出口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规避风险:

(1)出口商应对进口商的资信有充分了解,并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装运货物和制作单据。

(2)出口商对进口商指定的运输公司和运输代理进行必要的资信调查。

(3)出口商可以在运输单据上加上适当的限制性条款,如在海运提单的收货人一栏加

注“凭托运人指示”或“凭某某银行指示”等,这样可以加强对进口商的制约。

(4)一旦出口商发现进口商有问题,应以托运人的身份果断处理货物。

3.进口商在信用证业务中所面临的风险包括:诈骗风险、货物质量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及开证行的素质风险等,因此进口商应事前核实提单的真实性、规范好商品的检验条款、作好外汇保值、摒弃投机心理及选择好开证行;在风险发生后做好对信用证欺诈行为的民事赔偿和追究欺诈者的刑事责任等事后补救措施。

4.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经常因为种种原因,出口商经常不得不采用电汇的方式取代原有的结

算方式。在本案例中就是取代原有的信用证结算改用电汇方式。由于两种结算方式所依存的信用基础不同,因此风险也就不同。在信用证结算中,由于是银行信用,因此卖方收款较有保障;但在电汇中,由于是商业信用,因此卖方的风险较大,极有可能出现货款两空的结果。在本案例中,卖方之所以受骗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不知道买方资信的前提下,就贸然采用电汇支付方式。其次,卖方没有仔细甄别买方传真来的汇款凭证。本案例中,所谓“汇款凭证”其实只是一些加盖银行假印章的进账单,或者经过涂改、变造的汇票和汇款委托书传真件。卖方应该仔细鉴别,除到银行核对外,还应该自己掌握一些真假汇款凭证的鉴别方法,最好能够先收款后发货。当然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取代原有的结算方式,以防患于未然。

5.所谓“随证托收”,是指因信用证已过期或单证不符,受益人将结算方式改为托收,并

随附对受益人来说已无用的信用证,以向开证行(即现在的代收行)表明该笔托收款项原为信用证项下之款项。由此可见,“随证托收”一般是出口人违约在先,在不能利用信用证的情况下将信用证结算方式改为按托收办理。此时,尽管出口人托收时随附了原证,但该信用证对出口人已无任何保障。我国有些出口商认为“随证托收,比托收方式更为安全,其实这是误解,原因是:“托收”方式是进出口双方商定的结算方式,而“随证托收”则是由于出口人违约,使得原有信用证不能利用,出口人迫不得已采用的变通办法。由此可见,对出口人来说,“随证托收”比“托收,方式更不安全。另外,FOB出口合同下,卖方除应注意买方资信外,尚需要求买方所派船只是信誉良好的,最好以该船公司在我国内有办事处或常年代理机构为宜。另外,还应在合同中订明买方在派船前应电告卖方船名、船籍、所属船公司等详情,并以我方确认为准。在FOB出口合同中,为防止进口方与船方勾结骗货,出口方尤应坚持信用证付款方式,而不宜采用托收方式,以确保获得银行保证付款的责任。最后,出口商还可投保出口信用险,以规避收汇风险。

6.本案的争议焦点是信用证与基础合同的关系问题。信用证是一项自足文件。信用证是独

立于有关契约以外的法律文件。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信用证虽以进出口双方订立的买卖合同为基础,进口人根据买卖合同规定,按时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其中所列条款依法应与买卖合同的规定相一致,但信用证一经开立就成为独立于买卖合同以外的另一种法律文件。买卖合同是进出口人之间的契约,只对进出口双方有约束力;而信用证则是开证银行与受益人(通常为出口人)之间的法律文件,开证行与受益人以及参与信用证业务的其它银行应受信用证的约束。

之所以要把信用证与合同独立开来,是为了明确银行业务的独立性,但是,不能因此片面地强调信用证与合同的截然不同的关系。信用证规定要参照合同的作法在现行信用证业务中还比较常见,也有其目的性,只要银行业务不因此而受碍于合同争议,信用证独立于合同的性质就不因此而受影响,统一惯例的原则也并未违背。例如本案中信用证规定:“品质按照××年签订的第××号购货确认书为准。”,这只不过是信用证不再重复而引用合同内对于货物品质规格的规定而已,并不影响信用证的独立性。

关于在信用证内是否应该详细列明货物的品质规格问题,国际上的做法也在不断延变之中。50年代初时,凡是国外开来或我方开出的信用证,无论货物的品质规格如何繁琐,都一一地在信用证内列明,这种做法的确方便了受益人,因为证内详细列明货物的品质规格,受益人执行起来一目了然,甚为便利。但是,在开出的信用证中,往往会发生某些项目被遗漏,或将原规定的规格写错的情况。如果受益人对来证审核时未发现差错,则极易引发双方纠纷甚至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从50年代后期起,一方开出信用证时,如货物的品质规格规定很详细,为了避免引用时发生差错,开证人往往将合同副本附在开出的信用证之后,作为信用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60年代中期起,开证人在开出信用证时,如货物的品质规格需要引用合同中的内容时,一般不再附上合同副本,而是在证内注明:“按××年××号合同(或确认书)”,这种做法自执行以来,一般没有发生过纠纷。

上一篇:java面试小结下一篇:高级会计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案例分析试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