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世界排名

2025-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北京大学世界排名(精选8篇)

北京大学世界排名 篇1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6日发布-世界大学排行榜,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出人意料地荣登榜首,哈佛大学8年来首次失去头把交椅,与斯坦福大学并列第二。中国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跻身百强。

榜单前10位,美国和英国大学分占7席和3席,其中英国牛津大学排名第四。美英两国分别有75所和32所大学进入榜单前200名。亚洲排名最靠前的是东京大学,列第30位。日本和韩国各有5所和3所高校进入前200名。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位居第49和第71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192位。中国香港的.大学表现抢眼,在200强中夺得4席,是世界上顶尖大学密度最高的地区,其中香港大学位列第34。

世界大学排名前200强表单

北京大学世界排名 篇2

最近,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单中惠和顾建民教授主编的“世界一流大学史丛书”, 具体包括《牛津大学史》 (周常明著) 、《剑桥大学史》 (刘亮著) 、《哈佛大学史》 (徐来群著) 、《耶鲁大学史》 (周雁著) 四本书。这套丛书在十分详实的资料基础上, 以历史研究和问题研究结合的视角,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对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四所大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无疑是对世界一流大学经验的一次有益借鉴, 拓宽了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视野。

一、具体展示了典范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

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四所大学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它们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也是不断地走向卓越和铸就辉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它们逐渐成为具有典型性的和产生重要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 并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牛津大学是英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大学, 拥有80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12世纪至今, 牛津大学以其悠久的历史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并重的文理学科、精英人才的培养、卓越的科研成果而处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牛津大学既是“政治精英的摇篮”, 又是“知识精英的摇篮”。作为一所国际性大学, 其辉煌的学术成就为世人所瞩目, 其独特的教育模式为世界各国的大学所仿效, 其卓越的成就和显赫的历史地位成为英国乃至世界所有高等学府的楷模。

剑桥大学有着800年的辉煌历史。许多世纪以来, 剑桥大学一直在英国占有特殊的地位, 无论在政治和经济上, 还是在科学和文化上, 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 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 历史悠久的剑桥大学确立了其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 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哈佛大学自建立至今经过了370多年的发展, 以“与真理为友”的精神, 从一所以教学为主的宗教氛围浓厚的小学院, 发展成为以研究为主的、世界最著名的一流大学,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治理结构、不断变革的课程、知名的教授和优秀的学生、来自校友的鼎力支持、丰裕的财政基础, 使得哈佛大学不断的从成功走向成功, 创造世界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个奇迹。哈佛大学的大学理念、治理制度、招生制度、课程改革制度、捐赠及基金运作制度、专业学院的发展等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学有着广泛的影响。

耶鲁大学走过了300多年的风雨历程, 从一所地方小学院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大学, 成为走在世界高等教育前列的享誉世界的一流大学。在保守经典的同时, 耶鲁大学又以开放的姿态改变自我, 接纳新鲜事务, 并在纳新的过程中创新, 不仅寻求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时代, 更高瞻远瞩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追寻“光明与真知”的执着精神, 使耶鲁大学能够不断调整自我, 适应社会和时代变化, 应对不同时期的挑战, 最终引领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学术发展方向。

二、深刻揭示了典范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特色

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四所大学的发展历程中, 可以清楚地看到, 它们之所以每个时期都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精英, 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学术成就, 成为世界顶尖的一流大学和知名高等学府的典范, 有其自身特色。

牛津大学8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时间的延续, 更重要的是学术的积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牛津大学的学术自治内涵得以发展和丰富, 学术自治体制一直保留至今。在其发展历程中, 牛津大学逐步形成并确立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体现在它的学院制和导师制上。学院制和导师制成为牛津大学的永恒特征, 也是牛津大学最为独特的显性特征, 这对牛津大学培养精英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剑桥大学在其悠久的发展历程中, 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学校环境等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其办学理念, 从根本上讲就是它长久以来奉行的自由教育思想, 并在办学中集中体现了精英培养方略。此外, 由来已久的导师制也是其办学的特色, 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 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作为一所学院制大学, 剑桥大学实行独立学院制, 在学校体制上实行多级管理。因此, 整个剑桥大学的环境和氛围为其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而优良的基础, 逐渐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哈佛大学是美国高等教育的象征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在治理上形成独特的双会制法人治理模式, 在课程上不断进行自由选修课程、集中分配课程、通识课程、核心课程的改革以及课程国际化, 在科研上形成科学研究理念、建立科学研究制度、开展跨学科研究, 在筹集办学经费主要依靠捐赠、学费、政府拨款、研究资助等方式。因此, 其影响深远的通识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本科生课程改革的风向标, 其独立的文理研究生院进行了最擅长的基础科学研究。

耶鲁大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单院制外行董事会的治理模式, 董事会控制最高决策权, 校长拥有最高行政权, 学术权力由教授会掌控, 各权力机构都有相应的监督委员会,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民主治校。同时, 耶鲁大学一直以培养具有领导才能的年轻人为教育目标, 课程设置注重基础宽、专业深, 强调人文教育对人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始终把本科教育质量作为大学发展的重心。

三、鲜明阐释了典范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启示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虽然不尽相同, 但也有着不少共性。它们的发展历程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启示。

首先, 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一个历史的积淀。大多数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之后才逐步形成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拥有几百年的历史, 其办学理念和特色、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质的育人环境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逐步完善的。它们之所以能培养出众多精英人才, 取得辉煌的学术成就以及奠定现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 是与它悠久的历史传统分不开的。

其次, 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秉承传统并形成特色发展。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就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而言, 其办学有各自的特色。教育资源和育人环境不但为它们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沃土, 也为它们的高水平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具有特色的教育文化氛围, 使它们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并成为推动自己发展长盛不衰的物质和精神动力。

第三, 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确立学术自治地位。世界一流大学都有学术自治的传统, 其学术自治地位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法律的保障。为了保证学术自治, 它们内部还建立了一种不断完善和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体制。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稳固的学术自治地位和充分的学术自由环境无疑是它们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备条件之一。正是这种学术自由精神, 使大学成为人类知识的源泉。

第四, 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不断创新。创新是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动力。实际上, 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无论在学科建设上, 还是在人才培养上, 它们都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始终强调创新思想和理念, 要求学生独自思考、积极实践、努力创新, 以培养出优秀的创新人才。

北京大学世界排名 篇3

据悉,QS世界大学排名是世界三大大学排名之一,该排名基于学术界人士评比、雇主评比、教师与学生比例、教师研究报告被引用次数、外籍教师人数及外籍学生比例6项指标。今年该排名调查了33000多名学者和16000名雇主,规模为有史以来最大。

英美大学瓜分前十名

与往年一样,今年排行榜的前十位被英美大学瓜分,其中美国6席,英国4席。剑桥大学力压哈佛,占据第一位,蝉联了最佳大学。第二名至第五名依次为美国哈佛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lT)、美国耶鲁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

另外,进入前200位的大学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有54所,其次是英国(30所)、德国(12所)、荷兰和日本(各11所)、加拿大(9所)。中国大陆有7所大学进入200强。

8所澳大利亚大学跻身100强

澳大利亚院校在此次的排名中也表现不俗,前50位排名中,澳大利亚共有5所大学榜上有名,8所澳大利亚大学跻身100强,23所跻身200强。

澳大利亚在榜单中最靠前的大学是排名第26位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其次是排名第31位的墨尔本大学。排名上升较快的澳大利亚大学有南澳大学(排名上升了25位),昆士兰科技大学(排名上升22位),科廷大学及西澳大学(排名都上升了16位)。

香港大学蝉联亚洲第一

英国大学世界排名 篇4

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世界大学排名是四项权威全球大学排行榜之一(其余三项为QS、、ARWU软科),是众多学生择校时的重要参考。20xx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共包括了99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余所大学,其中包含英国的138所高等院校。

杜伦大学times世界排名:

在20xx年times世界大学排名中,杜伦大学排名世界162、英国排名23。与中国的武汉大学(世界排名157)、南方科技大学(世界排名162)、华中科技大学(世界排名181)排名最为接近。

在此次排名中,杜伦大学综合得分56.7分,各单项得分情况如下:

①教学Teaching:44.9

②研究Research:47.8

③引文引用Citations:69.7

④行业收入industry income:37.8

⑤国际视野International Outlook:93.8

杜伦大学位于英国英格东北部小城杜伦市。杜伦市风景优美,拥有世界最美的哥特式教堂(诺曼大教堂)和古城堡,每年都有很多世界各地的游客到此地观光游览。

杜伦大学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为英国罗素大学集团、科英布拉集团、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和N8大学联盟成员,拥有出色的教学和研究实力。

留学费用

杜伦大学留学一年本科费用如下:

1、学费:

杜伦大学本科课程学费为19250英镑-24300英镑/年;

文科和社会学科的本科课程学费一般为19250英镑/年;

心理学系的课程学费为243500英镑/年;

工科和理科课程的学费为24300英镑/年;

商科专业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商业与营销课程学费为20250英镑/年。

2、生活费:

生活费通常包含了住宿费、餐饮费和其他生活用品以及出行费用;

杜伦大学提供包餐和不包餐两种住宿方式,其中包餐宿舍每年大概需要7000英镑-8000英镑,而不包餐宿舍则通常为5000英镑-6000英镑/年,如果是选择不包餐自己做饭那么每月可能需要200英镑-300英镑的餐饮费。

综合上面的学费和生活费可以看出,杜伦大学本科留学每年至少需要30000英镑,折合人民币大约26万元。

杜伦大学留学一年研究生费用如下:

1、学费:

杜伦大学硕士课程的学费为17350英镑-28000英镑/年;

人类学系的课程学费为18300英镑/年;

考古学系的课程学费为18300英镑-26800英镑;

教育系的课程学费为17350英镑/年;

历史系的大部分硕士课程学费为18300英镑/年;

工科专业计算机科学、工程系的硕士课程学费为22500英镑-23100英镑/年;

商科课程学费为18500英镑-25000英镑/年;

法学院课程学费为18300英镑/年;

心理学系课程学费为23100英镑/年;

MBA课程学费为28000英镑/年。

2、生活费:

研究生宿舍类型会比本科更丰富一些,除了基本的单人的标间、套房和公寓之外,还有适合夫妇和家庭住宿的公寓,住宿费可达7000英镑-10000英镑/年,在加上平时的餐饮费以及日常消费最低生活费也需要1万英镑/年。

加拿大大学世界排名 篇5

学术领域同行评价 40% 全球雇主评价 10% 教师论文引用数量 20% 师生比例 20% 国际学生比例 5% 国际教师比例 5%

加拿大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表现:

1. 多伦多大学 (QS 20)

2. 麦吉尔大学 (QS 21)

3.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QS 43)

4. 蒙特利尔大学 (QS 83)

5. 阿尔伯塔大学 (QS 84)

6. 麦克马斯特大学 (QS 113)

7. 滑铁卢大学 (QS 169)

8. 卡尔加里大学 (QS 171)

9. 女王大学 (QS 187)

世界大学排名 篇6

 

大学

 

Overall

 

国际学生占比

 

国际教师比例

 

师生比

 

1

 

麻省理工学院 United States 5+ QS Stars

 

100

 

91.9

 

100

 

100

 

2

 

斯坦福大学 United States 5 QS Stars

 

98.4

 

63.6

 

99.7

 

100

 

3

 

哈佛大学 United States

 

97.9

 

69.9

 

85.2

 

98.6

 

4

 

加州理工大学(Caltech) United States

 

97

 

88.2

 

100

 

100

 

5

 

牛津大学 United Kingdom

 

96.7

 

98.3

 

99.4

 

100

 

6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Switzerland

 

95

 

97.9

 

100

 

80.8

 

7

 

剑桥大学 United Kingdom

 

94.3

 

97.4

 

100

 

100

 

8

 

帝国理工学院 United Kingdom

 

93.6

 

100

 

100

 

99.9

 

9

 

芝加哥大学 United States

 

93.1

 

82.6

 

67.1

 

94.4

 

10

 

伦敦大学学院 United Kingdom

 

92.9

 

100

 

99.3

 

98.4

 

11

 

新加坡国立大学 Singapore

 

91.5

 

71.4

 

100

 

90.7

 

12

 

普林斯顿大学 United States

 

91

 

65.6

 

71.6

 

68.6

 

13

 

南洋理工大学 Singapore

 

89.9

 

67.6

 

100

 

91.5

 

14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 Switzerland

 

89.6

 

100

 

100

 

96.3

 

15

 

清华大学 China (Mainland)

 

89.2

 

29.7

 

55.3

 

93.3

 

16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ted States

 

88.6

 

65.3

 

88.7

 

100

 

17

 

耶鲁大学 United States

 

88

 

54.5

 

85.3

 

100

 

18

 

康奈尔大学 United States

 

87.6

 

70

 

93.7

 

63.7

 

19

 

哥伦比亚大学 United States

 

86.5

 

96.3

 

37.2

 

100

 

20

 

爱丁堡大学 United Kingdom

 

85.8

 

99

 

98.2

 

83.1

 

麻省理工学院简介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麻省理工”(MIT),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都市区剑桥市,主校区依查尔斯河而建,是一所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创立于1861年,早期侧重应用科学及工程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麻省理工学院倚靠美国国防科技的研发需要而迅速崛起。在二战和冷战期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计算机、雷达以及惯性导航系统等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麻省理工学院素以顶尖的工程与技术而著名,拥有麻省理工人工智能实验室(MIT CSAIL)、林肯实验室(MIT Lincoln Lab)和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其研究人员发明了万维网(www)、GNU系统、Emacs编辑器、RSA算法等等。[8-13]该校的计算机工程、电机工程等诸多工程学领域在2019-20年软科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世界前五,在2018-19年US News美国研究生院排名中位列工程学第一、计算机科学第一,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同被称为工程技术界的学术领袖。截至2020年10月,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教职工及研究人员中,共产生了97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五)、8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七)以及26位图灵奖得主(世界第二)。

北京大学世界排名 篇7

关键词:一流大学,排行榜,重点大学

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背景

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动源自于20 世纪90 年代。自1995 年11 月开始,国家启动“211 工程”前两期的建设,力争在21 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1998 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此后,教育部决定实施“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985 工程”。2008 年,胡锦涛同志视察北京大学时进一步要求,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2010 年国家颁布《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继续实施“985 工程”,要坚持走有特色、高水平发展之路,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既要体现国情,又要坚持国际公认的标准;既要在可比办学指标上和世界一流大学相当,更要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也指出,“到2020 年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的高水平高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2011 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一系列重要政策文献,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路径,既要奋勇追赶世界一流,又要引领全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部属重点院校在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上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与著名的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那么,当前我国大学需要在哪些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缩短差距?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方向是什么?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三项著名的世界大学排行榜进行分析,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一些思考。

二、我国大学在三项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及指标表现

QS公司“世界最佳大学排名”、英国泰晤士报- 高等教育专刊(THE)“世界大学排行榜”以及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是三项目前全球知名度最高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本研究将从我国大学在排行榜中所处位置以及我国高校在具体评价指标上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得分差距进行对比分析。

(一)QS公司“世界最佳大学排名”

QS“世界最佳大学排名”由QS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推出。该排行榜采用学术声誉(权重为40%)、雇主声誉(权重为10%)、师生比(权重为20%)、国际化(权重为10%)、教工人均论文引用率(权重为20%)作为评价指标。至今为止共考察过2000 多所大学,并对其中700 多所大学进行了评估,每年评选出世界前400所最佳大学。在2012 年世界排名前400 名的大学之中,有83 所美国大学、45 所英国大学、35 所德国大学、22 所澳大利亚大学、19 所法国大学、16 所加拿大大学、16 所日本大学、12 所荷兰大学、11 所韩国大学,而中国大学则有9 所。

该排行榜中,排名前10 位的高校分别由美英两国的大学所分享,其中美国有6 所、英国有4 所。我国有5 所大学进入前200 名,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南京大学。从总分来看,我国排名最靠前的北京大学与排在第10 名的加州理工学院相差16.3 分。从指标得分来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复旦大学在“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上的得分和世界排名前十的高校差距并不大,甚至在“雇主声誉”方面我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得分高过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但在其他4 个指标的得分上都存在明显差距,我国的5 所高校在“国际教师”和“国际学生”上的得分均未超过60 分,而世界排名前10 位的大学在这两项上的得分大多在90 分以上,足见我国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而在代表一所学校学术能力的指标“教工人均论文引用率”上,我国5 所高校的得分与世界排名前十的高校得分存在很大差距,见表2-1。就科研产出能力而言,虽然我国高校在发表论文的总量上可能并不差,[2]但相比之下论文发表的整体学术水平和质量在世界范围内还不够强。

(二)英国泰晤士报- 高等教育专刊(THE)“世界大学排行榜”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从2004 年起每年进行世界大学排名,这个排名是由汤姆逊 •路透集团所开发,用于评判大学在教学、研究、知识转移以及国际化等方面的表现。该排行榜采用的一级指标为:教学(权重为30%)、国际化(权重为7.5%)、企业经费(权重为2.5%)、研究(权重为30%)、论文引用(权重为30%),见表2-2。

注:* 这些数据在原始表格中未有显示,呈现“数据保留”状态。

该排行榜前3 名中美国占据2 所,前10 名分别由美英两国的大学所分享,其中美国有7 所,英国有3 所。我国大学进入前300 名的有5 所大学,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南京大学。在总分方面,北京大学是我国在该榜中排名最靠前的高校,其总分与第10 名相差20 分(在公布的数据中,仅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可看到具体得分)。在“企业经费”这个分指标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得分均高过排在前10 名的大学,这说明我国重点建设的一些“985 高校”从社会和企业界获得的经费是非常充足的。在“教学”指标上,清华和北大与排在前10的高校相差10~15 分。而在“国际化”指标上,与多数进入前10 名的高校相差20~30 分。在 “研究”及“论文引用”方面,我国清华、北大两所高校与排在前10 的高校差距在30~40 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QS排行榜的相关得分不谋而合,再次提醒我国要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学术水平和质量上还有待大大加强。

(三)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由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发,于2003 年首次在网上公布,此后每年更新。该排名采用的一级指标为:教育质量(权重为10%)、教师质量(权重为40%)、科研成果(权重为40%)、师均表现(权重为10%),见表2-3。其中,教育质量以“诺贝尔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Alumni,权重为10%)作为二级指标;教师质量以“获诺贝尔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Award,权重为20%)和“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量”(Hi Ci,权重为20%)作为二级指标;科研成果以“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N&S,权重为20%)和“在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量”(PUB,权重为20%)作为二级指标;师均表现以“上述5 项指标得分的师均值”(PCP,权重为10%)作为二级指标。

注:* 这些数据在原始表格中未有显示,呈现“保留”状态。

该排行榜中前10 名分别由美英两国的大学所分享,其中美国有8 所,英国有2 所。而我国高校进入该榜前300 名的有5 所大学,分别是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复旦大学,其总分均为保留。从指标得分来看,我国上榜大学在“科研出版物”这个指标上的得分界于52~63 之间,与排名前2~10 名的高校相差最多为17 分,高于加州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以及芝加哥大学的得分。其他指标上,我国上榜大学的得分均低于20 分,与排在前10 名大学的差距明显,见表2-3。

三、三项排行榜的排名分析

(一)世界一流大学在三项排行榜中出现的次数统计

共有13 所世界大学进入这三项大学排行榜前十的名单之中,尽管三项排行榜所采取的评价指标有所不同,但仍有7 所大学在三项排行榜中均位列前三名。由此可见,这些大学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一流大学的代表。同时,三项排行榜的指标也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准确地反映出世界大学的发展情况,如麻省理工学院在三项排行榜分别排名为第一,第五,第三,剑桥大学的排名分别为第二,第七,第五,见表3-1。

表3-2 是我国部分大学在三项排行榜中出现的次数统计。从中可见,我国有部分大学已具备同时接受国际和国内评价的实力,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的排行榜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且名次相对稳定。

( 二) 我国部分大学2012 年、2013 年进入三项排行榜的对比分析

为全面了解我国部分大学近几年在上述三项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变化的情况,以2012 年、2013 年两年为例(2012 年之前的数据不齐全,且排名页面发生了变化,目前无法获得历史数据),对我国部分高校的入榜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见表3-3 和表3-4。

注:因为相关页面被删除,所以未能完全统计出QS排行榜2012 年我国大学的上榜情况。

从我国进入世界大学排行榜的高校数量来看,两年变化不大,在QS排行榜有10 所,在泰晤士报排行榜有9 所,在上海交通大学排行榜分别有28 所(2012 年)和29 所(2013年)。从排名情况看,基本都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两所高校位置更加靠前;从排名的层次来看,也变化不大。唯一的变化是泰晤士报排行榜2013 年比2012 年多了一个学校(清华大学)进入前50 名,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排行榜2013 年比2012 年多了一所学校进入前151~200 名。因而,2012 年和2013 年我国大学进入世界大学排行榜的情况并无显著变化,这也似乎从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我国进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难以看到有更多的高校进入这些排行榜,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则可能需要5 年、10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国部分高校与世界顶尖一流大学的确存在较大差距,重点表现在教师的学术成果方面,即论文发表与论文被引用方面。这一方面说明我国高校特别是追赶世界一流大学的重点高校的学术研究与世界主流学术研究仍有距离,具体表现在研究领域、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5,6]另一方面可能也说明我国学者的学术成果传播能力亟待加强,由于我国大量的学术成果并非以世界通用的语言来撰写,导致有些学术成果质量很高,但由于语言障碍而并没有被世界同行所知晓,更谈不上被引用了。同时,不可忽视提高我国高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性,在国际化发展的层次和深度上还应有所突破,特别是要吸引国外优秀教师和学生来到我国的高校中开展教学、学习和研究。

四、对策建议

不可否认,我国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既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也不能无所作为让时间白白流走。针对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状况及如何缩短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合理确定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追赶目标和追赶指标。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俱乐部中的成员,我国高校应采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认可的、具有国际可比性的评价指标来进行大学自身建设,当前特别是重点加强学术方面的建设,加大对一些国际通用指标的建设,如学术声誉调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的论文总数、篇均引用次数、人均引用次数、国际教师与国际学生指标等。应当仔细研究分析近年主要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分阶段确定不同的追赶目标、追赶的指标,重点关注和自己排名接近的高校,仔细分析研究每一阶段追赶目标的经验做法,然后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不断的进步。在追赶的过程中,要注意建设以学术研究为核心的高校文化,这种文化以崇尚学术自由、尊重不同学术思想、共享学术成果为特征,并将这种文化全面贯彻到学校的各项政策制定、机制创新之中去,以此来激发全校师生进行学术研究的主动性、创造性,并以卓越的学术成果服务于社会,引领和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是大力建设学术研究平台。学术研究平台是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平台水平的高低对于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产生重要影响。相关高校要充分把握2012 年出台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带来的重大契机,挑选若干个在国内同类高校中有鲜明的特色、实力较强、水平较高,且有突破潜力的学科、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努力构筑一批综合型、开放式、具有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大平台或协同创新中心,在资金、条件建设上予以重点支持,使它们率先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水平。以高水平的平台开展各类学术研究,创造发挥作用的舞台,吸引和留住一流的学术工作者,以此形成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的“磁场”和加大中青年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孵化地”,通过一流人才来创造一流的学术成果。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促进优秀人才在校内的自由流动,创造条件让不同学科之间交叉和融合起来, 减少无谓的相互竞争,加强学术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与融合,形成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的合力。

三是积极抢占学术制高点。在追赶的过程中,积极进行学术竞争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国大学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争取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学术研究方面占据制高点,在世界上形成重要影响力,使相关的学术成果为国际上的同行所关注和认可。在这方面,相关高校一方面要利用好国家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也要充分把握一些国际交流平台所提供的机会,参与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内的知识合作研究与成果分享、研究方法的创新、知识成果的创新,以尽快缩小差距,赢得追赶的时间。

四是积极推进学术工作的国际化。这里的国际化指的是学术研究要立足于全球的视野,要以国际通用的标准来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学术研究的国际化交流,既要借助国外优秀的智力,也要让我国的学术研究成果走出去。此外,还应当积极通过各种学术研究平台如协同研究中心、高水平的国际会议、高质量的学术期刊等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吸引国际上的教师和学生来我国大学进行教学、研究或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对方先进的理念与方法,把我们的优秀研究成果传播出去,并不断拓宽传播的范围,提高我国大学学术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北京大学世界排名 篇8

专题研讨会围绕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应用研究、劳动力发展、校企合作、领导力发展、国际合作、绿色技能与可持续发展、职业发展等议题,探讨世界职业教育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双边及地区会议涵盖中国与美国职教校长对话、中国与加拿大对话暨合作洽谈会,以及中国与英国、德国、东盟国家和地区的双边及地区研讨会。在中外应用技术大学校长圆桌会议中,与会代表深入探讨了各自在国际合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困难及解决之道,分享了双边和区域合作成功案例。

WFCP旨在支持促进会员间的经验交流与国际合作,分享和推广职业教育的最佳实践案例,促进全球职业教育的发展。该组织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大会。今年,WFCP世界大会首次来到亚洲,这也是继由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政府联合举办的2012年国际职业教育大会之后的又一次国际职教盛会。

上一篇: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手册填写要求下一篇:财务工作半年工作总结及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