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拓展训练总结(通用10篇)
这学期企业管理老师给我们安排了很多课外拓展训练,让我们在活动中能够理解知识,总结训练感受。
我们做的第一个拓展训练就是生死电网,老师在活动前面前悬挂一张“电网”,网上的洞口大小不一,要求学员在40分钟内,从网的一边依次通过到达另一边防。在此过程中队员的任何部位都不允许碰网且不许讲话,否则洞口将被封闭,每一洞口只能用二次。所以我们要明确分工,意识每个人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高效的组织协调是团队成功的关键。让队员明白成功和团结的意义,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合理调配。有效的利用搭配资源,是团队成功的质量。
穿越“生死电网”需要团队成员通力合作,使所有成员在不触碰电网的前提下,突破障碍,分别从不同的网眼中通过,到达电网另一侧。活动开始后,两队学员分别在队长的带领下,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体形找到自己要过的网格。体积比较庞大的先过,弱小的在大家的帮助下一个一个被从空中送到对面。大家互相帮忙,有人顺利过关,但也有人不幸成为“电网鬼”„„ 在活动中人人都无所畏惧,大家都能凝心聚力,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各个表现坚强、勇敢,充分体现了挑战自我、熔炼团队的精神。
第二个活动就是松鼠与大树,老师事先分组,三人一组。二人扮大树,面对对方,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一人扮松鼠,并站在圆圈中间。活动规则很简单:老师喊“松鼠”时,大树不动,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他的大树;老师喊“大树”时,松鼠不动,扮演“大树”的人就必须离开原先的同伴重新组合成一对大树,并圈住松鼠; 老师喊“地震”时,扮演大树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组合,扮演大树的人也可扮演松鼠,松鼠也可扮演大树.活动结束后,落单的人接受惩罚。在本次拓展的过程中,每个队的队员之间最应该注意的是如何组织、协调及配合好,而不是某个队员自己如何能做得更好,个体对团队的关注应该远远超过了其自身!
还有智传呼啦圈活动,把全班人分为四组,手拉手围成一个封闭的圆圈,在其中一人手臂上套上一个呼啦圈,比赛开始时,各小组同时运动,在不许用手的情况下,把呼啦圈穿过每个人的身体,最后传一圈,最先完成的一组胜出。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要配合默契,尽量减少时间。
另外还有齐眉棍,老师将学生分为两组并让每组成员站成相对的两列,小组成员全部将双手举到自己的眉头的位置,老师将轻质木棍放在每个学生的双手上,要求学生必须保证每双手都接触到轻质木棍,并且手都在轻质木棍下面,要求小组成员将轻质木棍保持水平。小组成员的任务是:在保证每个人的手都在轻质塑料棍下面的情况下将轻质塑料棍完全水平的往下移动。一旦有人的手离开轻质塑料棍或轻质塑料棍没有水平往下移动,任务就算失败。在这个活动中大家必须寻找规律,千万不要互相抱怨。
最后一个活动就是无敌风火轮。每个组用提供的材料将报纸围成一个可以行进的履带式的环,要求本组所有成员在规则要求下走完规定的路程,以最快到达终点的组为优胜。
行进途中,风火轮必须垂直地面,不能将所提供的报纸剪裁、折叠,报纸必须紧密相连;所有组员必须在圈内,身体的任何部分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在这个训练中一定要学会合理分配资源,而且要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此外必须要
知道默契是团队合作的最高境界。
拓展训练,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训练,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理念的传承;是一种思维、一种考验、一种气概的体现。使同学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身心受到一次大洗礼。在这过程中,我深刻地理解到了什么叫“团队”。回顾训练的全过程,历历在目,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大家都能凝心聚力,充分体现了挑战自我,熔炼团队的精神。没有凝聚力的团队就没有竞争力。如果没有团队精神,这次的所有训练项目就无法完成。如果一个团队的组成人员各行其是、我行我素、自私自利、违法乱纪,势必一盘散沙,工作就是难出成就,相反当这个团队面临艰巨任务或遇到困难时能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在惊涛骇浪面前就能无所畏惧,就能完成别人认为无法完成的任务,就能顺利地到达胜利的彼岸。这次训练的全过程中,所有的队员都为团队完成训练科目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大家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了细节,一丝不苟、自动自发、拒绝借口,才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一、对书面表达的要求或评分标准
作为教师, 我们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书面表达水平?首先我们要对中考中对书面表达的要求或评分标准十分清楚, 再根据这些要求及标准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训练。2010年中考说明对写作的要求:能正确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能根据要求写简单的短文、书信、日记等;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根据所给图片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 并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 用英语写一篇80—100个单词的短文, 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能用书写体熟练地书写, 格式、连笔、词距、标点正确;行文及礼貌用语等无严重错误。
中考评分标准如下:
1.内容完整, 语句流畅, 无语法错误, 书写规范, 给13—15分;
2.内容较完整, 语句较流畅, 基本无语法错误, 书写较规范, 给10—12分;
3.内容不完整, 语句欠流畅, 语法错误较多, 书写较规范, 给7—9分;
4.只写出个别要点, 语法错误较多, 书写欠规范, 只有个别句子可读或不知所云, 给3—6分。
5.白卷或文不对题;只抄写了提示语, 给0—2分。
学生在书面表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做到内容完整, 学生首先要认清题目的要求, 抓住要点, 注意文体。学生可以在写作之前好好构思一下, 自己将从几个方面来写;是否能将所有内容都包含在内。在写完之后, 再检查一遍, 看看有没有内容的缺失。
2.要做到语句的流畅, 这就要求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在平时的积累上, 学生要注意一些语义的表达方法。要尽量使用自己能够正确运用的语句和表达方式, 注意句子之间的连贯性。这不仅指语法上的连贯, 还指句意上的连贯。
3.应注意语法的准确性:动词单三形式、时态 (包括:现在进行时, 一般过去时, 将来时) 、定语从句 (此项语法建议考生尽量不要使用) 、语态、单复数、主谓一致、冠词等还有一些表达方式。比如, “我非常喜欢足球。”考生经常会写成:“I very like football.”这样的错误一定要避免。
4.单词的拼写、大小写和标点符一定要规范。
5.写完后要查漏补缺。
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 常抓听写和翻译, 夯实词汇和短语。
听写能促使学生掌握单词和短语拼写。该方法简单有效, 易操作。教师应每天坚持让学生听写, 不过关者重复听写, 直至过关为止。汉译英练习能帮助学生熟悉和运用教材每单元的重点短语, 但机械、呆板的翻译练习往往让学生厌烦。因此, 教师在布置翻译练习时, 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或熟知的事物为出发点设计练习。以Go for It! (Stu-
dents’Book) Unit 10为例:
1. 他们正在寻找自己祖先居住的地方。
They are in search of the place where their ancestors lived.
2.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同学比较认真学习。
So far most of the students have studied hard/been hardworking.
3. 北京这几年发生了巨大变化。
Great changes have happened/taken place in Beijing in the past few years.
4. 多亏了警察, 他的女儿才被救。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aving a quiet and peaceful life.
5. 我盼望有一天能有宁静和平的生活。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aving a quiet and peaceful life.
(二) 日常教学细思量, 写作意识巧培养。
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日积月累才有质的飞跃。
1. 多读、多记好词好句。
学生进入初二、初三之后, 需要积累更多的词汇, 因此, 学生在平时就应该用构词法、近义词、反义词等形式去记、用更多的词汇。如要表达“玩得很开心”, 可以用have a good time, have a great time, enjoy oneself等多种词汇表达。好句是指有写作修辞的句子或复合句, 或连接词用得好的句子都可以让学生留心去记。
2. 循循善诱, 发散思维。
学生常苦于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能背、能写一些简单、成熟的表达方式, 却想不起运用它们表达思维呢?学生缺乏的是一种融合基础知识、整合表达思路的能力。因此, 教师如果在知识点的讲解、复习中, 为学生设置新的情景, 让他们拓展想象空间、发散思维, 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就会在老师一次次的点拨中提高。
(三) 牢记写作策略, 熟用写作技巧。
1. 仔细审题, 确保时态正确、要点完整。
审题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在审题中, 学生首先要注意体裁和时态的关系。英语表达对时态的要求颇为严格, 不同的体裁对应不同的时态。几种常用的时态及其所用体裁如:
其次, 如今中考作文的要点更具隐蔽性, 学生应仔细分析后再初步拟出草稿, 切忌匆匆下笔。
2. 简要区分中英文之间的差异。
(1) 汉英基础语句的差异。
汉语词汇丰富, 语法结构简单明了。汉语中中心词、词组、句子的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英语语言简洁, 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 词汇也很丰富。它还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构词灵活;语法结构层次清楚, 语序灵活。一个主句可以携带大量的从句, 但由于使用关系代词、连接代词、介词等, 仍显得层次分明。学生在写作中就会常犯下列一些错误:句子结构不完整, 如主从句不分、缺少谓语、把词组当句子;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不分;误用动词、句型;词性、词形错误;汉语思维引起的错误及逻辑错误等。
如:My sister is like the dog, and she often plays with it. (谓语错)
I very like study English (汉语思维形式)
When he saw his mother, his tears ran down his face. (逻辑错)
在习作中, 学生最容易犯的就是这一些错误,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基础语句的操练, 从而确保学生能够表达基本意思。
(2) 中英文之间的行文差异。
英美国家的人习惯“开门见山”。学生应在文章开头就说明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邀请某人做客, 通知告示, 抑或是请假。不妨直抒胸臆, 切忌拐弯抹角地先说一大堆不相干的话, 在文中对事物的描述也不可有太多不着边际的发挥。
3. 不同句型的选择和转换。
英语句子千变万化, 但简单来说它们都是由五种基本句型变化而来的, 而英语句型又主要是由句子的谓语动词所决定的。因此, 选择什么样的句型首先要考虑使用什么动词。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就要训练学生正确熟练地运用合适的动词说出或写出句子。学生要清楚动词及物与不及物之分, 及物动词后跟不定式、动名词或双宾语等的用法, “不及物动词+介词+宾语”的句型, 主系表结构, it句型, there be句型, 并列句, 然后再是复合句的运用。如:I’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就要求学生对look forward to的用法很清楚。
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丰富多彩, 我们常常通过简单句的内部转换、简单句和复合句之间的转换、简单句和并列句之间的转换、不同的语气间的转换等方式来实现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述相同的含义。常见的方法如下:
(1) 利用复合句与简单句之间的关系来实现转换。通过使用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动名词短语、不定式短语或独立结构来简化从句, 形成其他表达方式。如:
When she was two years old, she could speak a little German.→At the age of two, she could speak a little German.
(2) 利用“构词法”来实现转换。通过单词的派生、合成或转换, 也可表达相同的含义。如:I looked at it.→I had a look at it.
(3) 利用同义词 (或短语) 与反义词 (或短语) 之间的关系来实现转换。通过使用动词 (或名词、形容词、介词、副词等) 的同义词之间的关系或者它们的反义词的否定形式也可表达相同的意思。如:汤姆对英语很感兴趣。
Tom is very interested in English.
Tom has/shows/feels/takes great interests in English.
What interests Tom greatly is English.
English is very interesting to Tom.
4. 尝试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在英语修辞学中, 用主语开头的句子称为“主语领先句”, 常用“主—谓 (—宾) ”或“主—系—表”结构。如果一篇习作中从头到尾地都用这种句型, 习作就显得单调乏味。教师就有必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作者在表达方式上的独巨匠心, 让学生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怎样突破单一句式, 使文章生动活泼、结构紧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运用以下表达方式:
(1) 倒装句式的运用:地点状语+谓语+主语。该句型常可用来描述物体方位, 它比there be的句型更令人印象深刻。如:
Our school is located in a beautiful village.To the east of our school is a chemical factory.
(2) 动词非谓语动词形式的运用。动词非谓语形式的正确使用可使行文简洁、流畅, 是英语水平的体现。如:
When he arrived at the door, he saw some strangers waiting for him.→Arriving at the door, he saw some strangers waiting for him.
(3) 从句的运用。熟练掌握以下句型对写作帮助很大。
1) Before...的两个句型:
(1) 过了多久…… (从句的动作) 才发生:It will be+time+before+S+V, 如:
It will be many years before nature can restore its balance.
(2) 从句的动作还没有来得及做, 主句的动作就发生了:S+V+before+S+V, 如:
He rushed out of the room before I had time to explain everything.
2) sb./sth.be about to do sth. (be doing sth., be on the point ofsth.) +when+S+V句型, 主句为从句事件的突然发生提供背景。如:
I was walking along the road when I suddenly noticed a heavy smoke coming out of a building.
3) 强调句型:It is (was) +被强调部分+that/who+句子的其余成分。如:
It was in 2003 that the Iraqi War broke out.
4) W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如:
What impressed me (surprised me, worried me, disappointed me) most is that...
5) 句型It is+形容词或过去分词+that从句。如:
It is important/necessary/impossible that...
It is said/reported/known that...
6) It happened that+S+V (碰巧发生什么事) 。如:
It happened that I had done the examination before, so I found it quite easy.
5. 常用过渡词的运用。
在很多学生看来, 作文仿佛是句子的任意堆砌, 他们不知构成语篇的句子必须是相互关联的, 而这些关联必须借助连接词来实现。新的评分标准对使用过渡词作了明确规定,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英文中至关重要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为他们将来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应该养成习惯, 思考句与句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总的说来, 英文的连接词分成四大类:
6. 笔头常练不松懈, 勤奋铸就真功夫。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最终要通过写作练习才能实现。在练习过程中, 教师要选取有代表性的体裁、格式及题材, 让学生仿写、改写等, 然后再自写, 教师并作及时、细致、耐心地批改, 给出反馈意见, 让学生在改了写的过程中实践写作技巧, 激活头脑里的东西, 从而写出优秀的文章。
三、结语
在写作过程中, 学生一定要做好:1.仔细审题, 看清要求, 确定体裁和格式, 再确定重点及应使用的短语和句型, 首拟草稿, 考虑句与句之间如何过渡。2.细读草稿, 活用写作技巧, 给文章增添亮点。3.誊清草稿, 书写必须工整、清楚。4.仔细检查, 决不马虎。检查句子结构是否完整, 再看格式、拼写有无错误。“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再加上正确的方法,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2010浙江省初中毕业生毕业学业考试说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润饰词句, 增加文采——如何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2005, (11) .
[3]浅谈英语书面表达教学.2006, (2) .
一、整体把握,做实复习计划
1 明确课标要求。新课程在情感态度方面提出了明确的习作目的:“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并指出第三学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鼓励自由表达,强调习作的个性化,尊重并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比如“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独特感受”即鼓励学生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过程和方法方面,进一步提出重视修改的要求;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提出“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而在习作条理性方面,提出“能根据习作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的要求。
2 把握训练内容。现行语文教材习作训练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记叙文,包括写人、叙事、科学小实验;二是应用文,包括感谢信、毕业赠言等。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习作能力状况,以教材的习作训练系列内容为依据,立足整体,设计习作复习方案。
3 按计划进行复习。一是习作复习的时间安排要有计划性。习作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根据复习总体目标及学生习作能力的状况合理安排。如记叙文与应用文的复习时间安排,前者要多一些,后者可少一些;再如习作复习的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要具有恰当的时间比例。二是习作复习的内容安排要有计划性。可先安排单项复习,然后再相对集中地进行综合能力的复习训练。三是每节课的习作复习要有计划性。每节课复习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怎样复习?要认真做好习作复习教学设计。
二、突出重点,做到统筹兼顾
新课标对习作的要求是明确的:“能写简单的记实习作和想象习作”,“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一个是“能写”,一个是“学写”,显然,“能写”是训练的重点。通过比照分析,习作复习的重点应放在简单的记实习作和想象习作之上。同时要兼顾若干应用文的训练。那么,如何抓应用文训练呢?教师在习作复习时要做到:1.抓读书笔记的训练,如读后感、缩写和改写(姑且归入应用文);2.抓书信的写作训练;3.抓倡议书、建议书的写作训练;4.抓解说词、说明书、广告词的写作训练。
三、突破难点,在训练中巩固
1 学会审题,培养能力。
(1)从总体认知上审题。引导学生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认真的推敲、揣摩、辨析,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题目。如“我班最近发生的一件新鲜事”告诉我们习作要写的是一件“事”,是“新鲜”事,而且是“一件”“最近”发生的事。同时,“我班”又对事情发生的空间进行了限制,当学生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的含义后,题目也就审清楚了。所以,审题要审清题意,要弄清题目写的对象(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写物;是日记,还是书信;是记叙文,还是想象习作……)和弄清题目要写的范围(即明确题目对作者所选材料在时间、空间、数量、对象及内容上有哪些限制),为写好习作打下基础。
(2)抓住“题眼”审题。为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把一些相关的、意思相近的题目组合在一起进行审题训练,找出这些题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我这个小孩》和《邻居家的小孩》,虽然都是写小孩,但前者是写自己,后者却是写别人。又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的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习作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因此,选材也要分别从“钦佩”和“喜欢”人手。通过抓“题眼”审题,可以把相似题目的微小差别区分开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2 拟写提纲,布局谋篇。
在习作复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编写习作提纲,思考:(1)选取什么材料,哪些材料先写,哪些材料后写,哪些材料要写得详细,哪些材料可以简略;(2)文章分几层意思来写,怎样把材料连贯起来,怎样写起来顺利,可以做到一气呵成,顺理成章。(3)怎样把习作写得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编写习作提纲,从审题到布局谋篇进行全过程的构思,做到内容简明,语言准确。让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既增加训练密度,培养学生的快速思维能力,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交流互动,提高审题、选材和立意的能力。
3 形式多样,掌握方法。
(1)话题习作。写好话题习作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要“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但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其次,写好话题习作要“独辟蹊径,表现个性”。要善于选择自己熟悉的、想说的,有一定拓展空间的写作内容去写。要善于选择新的切入点,做到“独具慧眼”,在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角度上做到独辟蹊径,表现出文章的新颖性和作者的创造性。再次,要抒写真挚感情,叙述真实生活,融入人间真爱,抒写真情感悟,最易因情感人。
(2)材料习作。首先审题要“三清”:①看清材料,领会内容。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判断材料属于哪类材料习作,要把材料实实在在地读懂,理解整体材料的内容,做到整体把握材料。②理清内容,提炼中心。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明确材料的主旨,即习作要确定的主题。③读清要求,规范写作。要结合“写作要求”,在习作中巧妙体现材料的内容或影子,明确习作在拟题、文体、写法、字数等方面的限制,规范地写作。其次,构思要“三扣”:①扣紧材料,明确文章的主题。主题要与材料紧密结合,在习作开头、中间、结尾都要有体现,因此,在构思时“点题”的设计就尤其重要。②扣紧主题,明确文章的重点。如果要写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论证无疑是全文的重点。如果要写一篇记叙文,重点部分就是最集中体现文章主题的部分。对这一部分的描写要尽量丰富、形象,要突出文章的主题。③扣紧重心,明确文章的亮点。文章的亮点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可以是全文的素材选择、情节构思,也可以是语言表达、修辞的运用等。学生在习作时要把文章的亮点在突出主题的同时明确地显现出来,为习作增添亮丽的色彩。
(3)看图习作。看图习作多以漫画、照片、招贴画等形式来引发学生从构图、内容、寓意等方面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实际和经验积累在习作中创设情境,多角度立意。因此,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可根据相关的“主题”做适当的训练。如选“环境保护”“文明礼貌”为主题的漫画,可让学生看漫画,说漫画,写漫画。
4 一题多变,掌握技巧。
习作复习要调动学生生活体验的积累,唤醒记忆,学会快速构思,对习作从内容上进行包装。要做到一题多变,从一个基本作文题变出多个相类似的题目。如写人的作文:《我熟悉的人》、《一个______的人》、《我尊敬的人》、《我的_____》这一组写人的作文题。又如在五、六年级的习作训练中的《一件难忘的事》、《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童年趣事》等,这些习作的材料都是相通的,可以引导学生在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定位上根据习作题作一番“随机应变”,在一题多变的训练中掌握习作的技巧,写出符合习作要求的好文章。
5 重点训练,突出效果。
习作复习时要根据不同体裁突出重点,进行有效地训练。如命题作文重点进行“审题、选材、构思”训练;材料作文中重点进行“围绕中心,思维发散”训练;看图作文重点进行“观察”训练;应用文则重点进行“格式”训练等,抓住这些重点进行复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自编文集,总结经验教训
学生课内外写的习作大部分是在教师指导下写的,是经过教师认真批改、讲评过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写过的习作分类编成作文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周开展一次习作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在全班交流。这样,学生就能从作文集中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感受自己的进步,学到别人的长处。
第 1 题
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规定,发包人自收到竣工结算报告及结算资料后28天内进行核实,发包人( )后,及时办理竣工结算价款的支付手续。
A.经工程师审核批准
B.接收工程
C.组织竣工验收
D.认可竣工结算报告
正确答案:D,
第 2 题
在设备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供货方将货物运到现场后,采购方未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开箱检验,产生的后果由( )承担。
A.供货方
B.采购方
C.双方共同
D.监理方
正确答案:B,
第 3 题
FIDIC《施工合同条件》规定,合同履行过程中,某一不利于承包商的风险损害是否应给予补偿,工程师应以( )为判定准则。
A.承包商的报价是否包括对该事件的费用
B.该事件是否由不可抗力事件造成
C.作为有经验的承包商在投标阶段能否合理预见
D.该事件是否非承包商原因造成
正确答案:C,
第 4 题 (单项选择题) FIDIC施工合同条件规定,为了合理分担市场价格浮动变化对施工成本影响的风险,在合同内要约定调价方法。如因承也商的原因发生工程延误,在后续支付时,( )。
A.调价方法继续有效
B.调价方法无效
C.按对业主有利的原则执行
D.应酌情扣减违约金
正确答案:C,
第 5 题
某施工合同的合同工期为20个月,专用条款规定,承包人提前竣工或延误竣工均按月计算奖金和拖期违约赔偿金。施工至第16个月,因承包人投人的机械设备不足导致实际进度滞后,工程师要求承包人修改计划。承包人提交的修改后的进度计划竣工时间为第22个月,工程师考虑到该计划反映了承包人的实际能力,认可了修改的计划。承包人实际竣工时间为第21个月,则竣工结算时应( )。
A.按延误1个月竣工赔偿
B.按提前1个月竣工奖励
C.不追究延误竣工责任,也不给予奖励
D.考虑工程师的认可作用,按延误0.5个月赔偿
正确答案:A,
第 6 题
依据FIDIC《施工合同条件》,如果全部工程只颁发一个接收证书和一个履约证书,则保留金( )。
A.在颁发接收证书时全部返还
B.在颁发接收证书和履约证书时各返还一半
C.在颁发履约证书时全部返还
D.不再返还
正确答案:B,
第 7 题
某采用FIDIC《施工合同条件》的工程,未经竣工检验,业主提前占用工程,工程师应及时颁发工程接收证书,但应当( )。
A.以颁发工程接收证书日为竣工日,承包商不再对工程质量缺陷承担责任
B.以颁发工程接收证书日为竣工日,承包商对工程质量缺陷仍承担责任
C.以业主占用H为竣工日,承包商不再对工程质量缺陷承担责任
D.以业主占用日为竣工[1,承包商对工程质量缺陷仍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D,
第 8 题
分包工程施工过程中,分包商因执行了工程师的错误指令而返工并造成损失。对此损失( )。
A.分包商可直接向工程师递交索赔报告
B.分包商可直接向业主递交索赔报告
C.在承包商接到分包商的索赔报告后,以承包商的名义向工程师递交索赔报告
D.在承包商接到分包商的.索赔报告后,向工程师转交分包商的索赔报告
正确答案:C,
第 9 题
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规定,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天内,承包人应向工程师递交( )。
A.现场同期记录
B.索赔意向通知
C.索赔报告
D.索赔证据
正确答案:B,
第 10 题
在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承包商只可提出费用索赔,不可提出工期和利润索赔的是( )。
A.业主提前占用工程
B.异常不利的气候条件
C.施工中遇到废弃物和古迹
D.业主办理的保险未能从保险公司获得补偿部分
正确答案:D,、
第 11 题 (单项选择题) 某施工单位法定代表人授权市场合约部经理赵某参加某工程招标活动,这种行为属于 ( )。
A.法定代理
B.表见代理
C.指定代理
D.委托代理
正确答案:D,
第 12 题 (单项选择题) 当事人以土地使用权、城市房地产等财产抵押的,应办理抵押登记,抵押合同自( )起生效。
A.签订之日
B.登记之日
C.担保之日
D.清偿之日
正确答案:B,
第 13 题 (单项选择题) 质权是一种约定的担保物权,以( )为特征。
A.转移占有
B.约定保证期间
C.债权人优先受偿
D.转让办理登记
正确答案:A,
第 14 题 (单项选择题) 中标的投标人在签订合同时,招标人对施工投标保函应在( )后退还。
A.业主提交履约担保
B.投标有效期
C.撤销投标书
D.保证书退还
来到拓展训练基地,穿上迷彩服,列队、报数、集体吃饭、集体活动……仿佛又回到了军训的时候,又找到了当初带着梦想带着希望刚刚进入大学时的光景。
拓展训练的宗旨是:“投入为先、挑战自我、熔炼团队、高峰体验、自我教育”。作为训练集体中其中一个小队的队长,让每名队员获得最大的收获是我队长的职责,也是大家的愿望。团队的合作从一个小小的传递乒乓球到危险的高空项目无处不在,每一个队员都很投入,每一个队员都各司其责,默默地为自己同时也为别人去贡献力量。尽管内容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丰富多彩,那样惊心动魄。但拓展训练结束后挂在每个队员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表现出来了拓展的效果。
xx-xx年x月x日,在这秋高气爽,金秋收获的季节,我们“熔炼团队,超越自我”拓展训练在我们杨总的带领下出发了,拓展训练总结。虽然只有短短三天的时间,拓展训练给我们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我相信今后不管我们在何种岗位上,只要用心体会我们就能得到不同的人生感悟。当我们踏上开往培训基地的大巴时,我们每个人都怀着激动、期盼的心情,教练员让我们每个人都起了有意思的代号,在这三天里我们将不以年龄、职务而都得互叫代号,这样使我们没有了在单位的上下级束缚,使大家都很放松,在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快乐旅途我们终于来到了风景秀丽,山青水秀的太行山半山腰,我们将要在这里渡过人生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三天。
我们分了两组,每个队分别起了队名,制了队微,编了队歌,拟了口号。我们进行的第一个项目是高空抓杠。这是个个人项目,当我们站在下面时看着对友们似乎很轻松的就抓住了,当我站在7米多的高空中,我突然有点胆怯了,有点想放弃了,看着对友们对我鼓励的眼神,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猛的一下就冲出去了,结果一次就成功了了。原来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只要你勇敢挑战,相信自己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在这项活动中,我们每个队友都非常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我们进行的第二个项目是信任背摔。当我站在4米多高的平台上,教练员问我准备好了吗?其实我心里真的很没底,我很不自
信的说:“我准备好了”因为平时在生活中我们受到了太多的欺骗和愚弄,让我们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任。我怕我的队友接不住我怎么办?当我听到我的队友大声的说:“我们准备好了,请相信我们,我们爱你”我就开始倒了,当我倒下那一刻,在半空中我感到了一丝凉意,当我被队友那温馨、有力的臂膀稳稳接住时,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踏实与信任。这个活动就是任任与责任的体现。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单位我们要建立信任,真诚,加强我们各个部门的配合,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一、及时补充知识,降低学习难度
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补充与所学古诗词相关的文学常识。例如,作者的经历、社会背景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容。虽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若对有关的文学常识一无所知,就很难正确、全面地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一句:“但使愿无违。”课文下面的注解是:“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什么意愿值得作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样辛苦的付出?很多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也是学习此诗的难点,更是学习此诗的关键。为此,我们应当把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生平的资料详细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作者早年就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更要让学生知道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以及他解职归田后坚决地走上了躬耕自给道路的身世。这样,“意愿”这词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注释了,而成为学生理解全诗的一把钥匙,学生就很容易把握住这首诗词的主题了。从点知面,让学生知道了古诗词以外的东西,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又如,在学习杜甫的《望岳》《春望》和《石壕吏》诗三首时,及时补充了有关“安史之乱”的历史知识,学习《武陵春》时,补充了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生活经历等相关情况,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学习古诗的难度。
二、勤做知识总结,获取知识精华
学习古诗词,特别是对同一题材的诗词,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关于这一题材的所有诗词,然后比较其异同。这样,学生就很自觉地到处搜寻有关内容的资料,进而进行总结分析。例如,在学习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总结比较所学的所有的送别诗。此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学生搜集了大量这方面的古诗,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赠汪伦》,课外高适的《别董大》也被大家搬上了课堂。大家你一首我一首,学习气氛特别浓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我引导学生对送别诗词进行分类:“同是送别的诗,有的诗情景交融,虽然只字未提送别,笔尖却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有的诗则不显伤感,一反缠绵凄婉的离别伤感之情,以开朗的格调、开阔的意境表达友人之间的美好感情。请同学各举一例。”大家开始讨论,气氛非常热烈,均举出了相应的例句。又如,在学习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就让学生总结比较所有的写“月”的诗词;在学习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后,就让学生总结所有写花的诗词……通过这样的总结和对照,使学生把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也使学生掌握了核心的知识并将其升华到更高的层次。
三、课外进行拓展,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一字、一词、一句的经典诗篇,无不巧夺天工、含韵传神,或是写景的千古绝句,或是包含精辟哲理的名句等。但是受课本教材的限制,收录到中学课本的古诗词只是一小部分。课堂上学生所了解的可谓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宝藏还远没涉及。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多搜集和学习一些古典诗词,让学生去反复体验、细心品味,领悟其中的艺术真谛,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例如,在总结有关写月亮的诗时,教师可以补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诗句,并进行简单的讲解,课后让学生去图书馆或利用互联网等搜集有关知识。再如,在总结哲理名句时,可让学生搜集并办成板报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岳飞的“莫等闲,空悲切,白了少年头”,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等,不仅丰富了学生知识,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领悟了道理,从中受到教育,得到激励。如当班上有的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或暂时碰到困难时,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转抄一些名言警句给学生:王维《人间词话》中关于古今成大事业、大学者必经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梦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还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等,课后让学生了解名言警句的全文和意思。这些课外有益的延伸和拓展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更能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动力。
关键词:拓展训练 企业文化 团队协作
1.拓展训练的概念
拓展训练,又称体验式培训(0utward—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一次次挑战。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主要是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所谓拓展训练其实就是一种体验式培训,通过专业的培训内容对员工的工作习惯、工作方式等进行逆袭,打破常规,以跳跃式思维和逆向性思维对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
2.拓展训练的功能分析
2.1拓展训练可培养企业员工的团队协作意识
在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企业的发展早已摆脱了自产自销的低级生产销售模式,协作共赢是当今企业普遍实施的战略举措。企业为了谋求好的发展,千方百计寻求各类人才,但仍有大量人才流失,关键问题并不完全在于企业给出的薪酬,而是该企业是否具有团队意识,员工的劳动能否得到尊重和认可程度,应聘的人才考虑的是企业的发展模式而并非领导个人的魅力。拓展训练中的破冰部分就是通过组建团队,让一群不熟悉的人在短时间内相互了解,并通过制作队旗、给自己的团队起名字、找队歌等活动来进行互动和交流,是他们建立起“自己人”的观念,这是一个仅从宏观数量上建立起的集体。
2.2拓展训练可培养员工的协作交流
拓展训练中设置的项目都是需要受训者共同协作来完成,在做项目的同时需要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交流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探索雷阵,需要一个人进入到地图当中探索,其他人要一起分析图中地雷的位置和对一些雷区进行记忆,并对人员进行安排等,通过游戏,使参与者都切实的认识到交流协作的重要性。通过这类游戏,使集体从数量向着共同目标发展。
2.3拓展训练可激发员工的潜能
人的心理形态是千姿百态的,通过拓展训练可激发每个人最擅长的能力。在所有的拓展项目当中,参与者都要分别扮演决策者、实施者等角色。在游戏当中,人们都会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正确的错误的各占一定比例,但是如何从庞大的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这就需要有人进行决策,然后经论证后开始实施,人员的安排也需要经过某些人的决策,在一群建立初级团队意识的人们当中,拓展训练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参训者放下陌生、羞涩的心理负担,进行各自亮点的发挥。这个集体在有了统一目标之后开始了分类和运作。
3.拓展训练对企业文化软实力构建的影响
企业文化软实力是企业在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下,通过企业内外广泛认同的企业文化的作用而形成的。基于企业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学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深层力量,是企业软实力的核心部分,也是企业核心競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企业文化的构建是由综合素质较高的人群组成,个体的人文素质是将各个能力突出的人聚集在一起的粘合剂,拓展训练正是以提升员工的人文素质为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心理、行为干预,进而使企业建立更加坚实的企业文化理念。上述拓展训练的功能直接促进了员工的人文素质,打破了原来的应试培训模式,逐渐向着全面提高员工素质的方向前进。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企业文化本身是需要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逐步总结提炼出来的,构建企业文化必须将之融入日常管理之中,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同员工培训、企业管理机制制定以及绩效考核评价结合在一起,使事事都有文化,将文化真正融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这样整个企业才会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4.总结
当今生产力飞速发展,全球经济已经逐步实现了一体化、信息化、网络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都进行了新一轮的革命,重视企业中人的创新和主体地位,通过拓展训练提升员工人文素质,构建合理科学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让企业真正做到和谐、可持续发展,争做创新型企业。
参考文献:
[1]秦德智,秦 超,蒋成程.企业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7).
[2]王长权,高 林,李笋南.论大学生参加拓展训练的价值[J].沈阳体院学院学报,2005,(03).
这次培训主题是xx“团队建设”,去年的主题是xx“成功密码”两次培训后我的感想截然不同。没参加前,我很害怕,听他们说比去年还要恐怖,但是我很期待,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次我要全心投入这次培训,去年的体验培训,在有些环节中,我很放不开,可能我是因为我是公司新员工吧。
这次培训都要穿上迷彩服,当我穿上这衣服的时候,我就回想到了,在文都学校的军训,八月分炎热的酷暑下,我没有坚持到最后。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次我会勇不放弃的。
这次培训有些环节我印象还是满深的,比如五个项目在几分钟之内完成,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合理安排的,不能麻木的去做。在跳绳的环节中,有个学员每次都出错,勾到绳子,然后我们就要重新开始,我们就开始抱怨,不知道想办法,其实是很不对的,一个成功的团队,缺少谁 都不行的。即使缺少了一个人,他们成功,那也是一个失败的团队,要学会评估,然后再总结,就像公司,每次都有不同的培训课程,会派一批人去的,去的人,回来的时候要学会分享给没去的人,这样我们就获得更多,这样我们就是最厉害的团队。超越梦想这个游戏环节中,我印象很深刻,因为我们这个团队做了很多俯卧撑。受惩罚了,太痛苦了。拓展结束之后,第二天我是跟散架似的一样,开单都没力气的。游戏是这样的,有四家公司,生产同样一个产品,我们是竞争对手。每个队发一个类似呼啦圈一样的,每个人要穿进去,然后再钻出来,看哪个队完成的最快,这个比赛,要分四次,输的队要受惩罚的,而且还要向你的竞争对手,说声对不起,这轮我们输了,下一轮我一定要赢你,而且还要鞠躬。四个队,每个队人员都一样。惩罚是这样第一轮输了,队员十个俯卧撑,队长二十个,第二轮,队员二十个,队长是四十个,第三轮,队长八十个,队员四十个,第四轮,队长一百六十个,队员八十个。那我们这组咆哮队,前两轮都是我们这组输了,也就差那么一秒钟。第三轮经过教练给我们指点,给队长一番教训,我们队的每个人都在说,这轮我们一定要赢,俯卧撑吃不消了。比赛之前我们口号喊的是最响亮的“我们只是一个人”要加油!经过四轮的比赛,我们最后一轮花了四秒钟,完成任务,而且是第一名。工作中也一样,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心态决定一切的,要不断创新,口号一定要响亮,我们必须要具备三气“气势”“气氛””气色”这样我们的业绩就遥遥领先。
某个游戏环节中,我们都很害怕,其实障碍都是人想出来,等自己尝试了,原来是那么的简单,我们要勇于体验,无私奉献,互帮互助,这样你收获就更多的,成长的就更快。
一个团队,一个梦想,象鹰一样的人,象狼一样的团队。总之,经过这几天培训,使我的思路开阔了,并且改变了以前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前我们以自己的产品为中心,现在要转变为以客户的真正需求为出发点,就像课程中讲的一样,有时候光顾介绍自己的产品,但不知这是否为企业真正需求所在。面对当前市场形式,我们靠什么取胜呢?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客户的角度来对它进行风险分析,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心得:要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习欣赏、要有团队精神,执行力一定要强,想到的事情,一定要马上去做。人生是需要鼓励的,人生也是需要有目标的,无论何时何地,在向着目标前进的路上,记住不要忘记随时给自己还有他人鼓掌喝彩!要学会感恩!
2014年5月24日,公司60个人参加了奉化黄贤森林公园的拓展训练.清晨所有队员在公司楼下集合,尽管很早,但是没有一个人迟到,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在经历了1个半小时的颠簸后,终于抵达了奉化黄贤,拓展由此拉开序幕。第一天的第一个项目每个人到最后都放开了自我,打开了嗓子,拼命的呐喊自己能成功,一度让我以为那一刻大家都成了成功人士,下午的第二个项目是过电墙,大家一次又一次通过互相的配合最后达成了目标,那一刹那的喜悦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团队协作不单单是男人的事情,同样女人也一样充当着关键。生死相依,相互扶持,不抛弃,不放弃!从业心态的再次体验和证明,行动超越思想的完美诠释。这让我明白了在磨练中体会到团队的情感,在不断的失败中寻找成功的方式。
第二天的项目是卓越圈,回想起来我到现在下蹲都很痛,早上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弯腰穿鞋系鞋带,肌肉酸胀的感觉让我觉得那一天的情景历历在目。我们队可能速度不是最快的,但是我们队绝对是创新的团队,我们很团结,在沈哥的领导下,我们的凝聚力那是相当的大,没有任何人和事能把我们分开,虽然我们是16个人的团队,比之2队多了2个人,但是我们丝毫没有因此而气馁,因为这意为着我们的体力将会更加消耗剧烈,两个套圈的小伙伴---张锋和杨伟无数次的上下蹲,嘴唇都被绳子扣破了,流了好多动脉血,虽然我们最后的成绩才0.66秒,但是我们已经尽力了,这当中有概率容错性,只能说我们的配合度还有待提高.此次拓展的时间虽然只有2天,但带给我们的收获不仅仅只是身体上,还有心理上的洗礼。它让我们重视团队的力量,没有一个人会去否认团队的力量,但是为什么需要团队,怎么做才是一个团队,如何把团队作用最大化,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团队之所以形成是因为一个团队能够解决很多个人不能解決的问题,可以分担彼此的压力,当然也可以收获比合力更大的成功。
重中之重是要合理应用团队智慧,如何把团队的智慧最大化利用,筛选出其中的精髓这是一个团队必须要掌握的技巧,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那我们称之为团伙。
当然作为一个团队,必须有一个团队领袖,在激烈的讨论中,或许有些人出于谦虚不说话,或者有些人张扬的没有任何结果,所以这必须有一个领袖来统一大家不同的意见。
一次训练带给我的一些小小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最后结束语:“活着就是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采购部 张锋
【企业管理拓展训练总结】推荐阅读:
企业拓展训练的心得01-01
企业拓展训练通知范文01-22
企业管理总结12-25
企业管理总结质量管理12-19
企业管理心得总结10-25
企业安全管理总结03-06
现代企业管理考点总结10-25
物流企业管理实务总结11-21
企业管理工作年终总结12-31
企业管理总结资料上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