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被遗忘的美德作文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不应被遗忘的美德作文(精选3篇)

不应被遗忘的美德作文 篇1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淘尽了千古红尘,日月星辰见证了多少的风云变幻?多少个春秋将那些曾经的繁华、荣耀都一并带走;一次次的岁月风化,终究还是让那些成王败寇化作尘土,无处可寻。

然而,那些高尚的美德,虽在历史的尘埃中,历尽沧桑,却依然散发出夺目的光芒,与日月同在,一起照耀着你我。比如信、仁、义,又或者礼。礼,自古以来就未曾被遗忘。古人认为:人有礼,方能免于粗俗。孔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孔融七岁知礼让,“孔融让梨”成为千古佳话;刘备知礼贤,“三顾茅庐”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唐太宗、唐玄宗知礼节,才使唐朝内外和睦,四方来朝,也就有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不难看出,正是因为有了礼,才有了人与人、家与家、乃至国与国的和谐。试想如果社会上人人不讲礼,见人三分恶,社会又怎能安定?两国来往,如果都不讲礼节,出言不逊,那两国还会有外交可言吗?正是因为有了礼,才有了和;正是因为有了礼,才有了美;正是因为有了礼,才有了德。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生生不息,除了自强的精神,还有讲礼的`美德。也因此才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时光飞逝,曾经的“礼仪之邦”,似乎把礼当作迂腐的象征,渐渐被人遗忘。今者,排队时插队者有之;当街对骂者有之;公交车上乱作一团,你推我搡也大有人在。网络上,粗言秽语满天飞,中国人礼的缺失让外国人为之咋舌,难怪有些国家把中国人列为最讨厌的游客。身为中国人,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再反思?难道这个时代礼已经不需要礼了吗?不!还记得刚刚过去的亚运会吗?我们在赞叹热火朝天的比赛时,可曾注意背后那些志愿者们的笑脸?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广州亚运会璀璨生辉。文明之所以文明,是因为有了礼。在这个呼唤文明的时代,礼更不应该被遗忘。礼不是圣贤发明的,而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自然形成的。

礼其实不远,就在我们身边。说话多一句“请”,多一句“你好”,多一句“对不起”或“没关系”,相信人与人便会多一份友好,少一分隔阂;多一份关怀,少一份冷漠;多一份宽容,少一份冲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以礼待人,生活便多一份阳光,给人温暖,自己的品格也得到升华,何乐而不为呢?这种幸福感,即使人均gpd1万美元也无法替代。礼代表对一个生命的理解、关爱与尊重。

不应被遗忘的美德作文 篇2

一、教材中的经典爱情文学作品, 为实施爱情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教材中爱情题材作品中的女主人公, 从《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 从《边城》中的翠翠到《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等, 都有美的外表和美的心灵, 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她们美丽善良, 执著追求纯洁的爱情, 具有质朴的人性美。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 让学生产生一种“趋美”之心, 我们的语文课堂, 就应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这些鲜活饱满的形象, 深入理解这些美的形象, 情绪得到感染, 情感得到升华, 心灵得以净化, 从而打开了爱情教育的突破口。

二、语文学科特有的教育方式, 特有的授课方式, 远胜过其他方式的教育

1. 借助文学作品的形象教育, 让学生懂得纯洁爱情的内涵。

中国古代文学中描写爱情的作品里有不少大胆冲破封建桎梏, 追求真挚爱情的典型形象。在如《长亭送别》一文中, 就塑造了崔莺莺这样一个美丽勇敢的形象。这个动人的叛逆者形象, 让我们认识到:真正的爱情, 不应掺有任何名利的俗念, 而相知相悦、志趣相投方为纯洁的爱情。

教师通过课堂引导学生对一个美的人物形象的解读过程, 其实就是一个端正学生审美观点,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美化学生心灵的心路历程。

2. 借助文学作品丰富的情感, 以熏陶感染的方式让学生认识爱情的美好。

语文和其他的学科相比, 更具情感性, 文学作品总是以情感人。爱情文学作品更是情感丰富。爱情教育是情感教育重要的一环。那些在爱情生活中追求美的、真诚的内心世界的人物形象净化着学生的心灵, 同时也激励着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去寻求高尚的、纯洁的爱情。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胜过说教, 那是一种渗入心灵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去体味作品中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 为之忧为之喜, 为之感伤, 为之欢唱, 使之在情感的陶冶中启发爱的意识。比如, 通过学习汤显祖《牡丹亭》中“生而可以死, 死而可复生”的深切而真挚的爱情, 方能体会出死入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在课文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的吸引下, 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到一种愉悦的审美品味之中, 不自觉地受到情感的感染与熏陶, 受到忠贞、纯洁爱情价值观的教育。

三、语文课堂丰富的教学手段使爱情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相比, 更易于灵活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

1.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如上《孔雀东南飞》时, 先以一首屠洪刚的同名歌曲导入, 营造一种离别的伤感氛围, 接着用配乐朗诵原诗, 自然将学生引入课文的解读中。在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以及主题时, 让学生参与讨论, 教师加以引导, 在课堂上“默无声息”把爱情应有的本质, 该拥有怎样的爱情观“教给”了学生。

2. 利用多媒体。

播放经典影视爱情片, 为语文课打开一扇畅通古今、连接东西方的窗口。为学生送上一份人类爱情文化精美大餐。

3. 创设情境, 让学生“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

在上《雷雨》一课时, 让学生分成几个组, 表演剧中的某些片段, 通过饰演剧中角色的方式去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 使学生更深入解读人物;再经过集体讨论, 明确剧中人物的悲剧在于两性之间“爱情”建立在欲望和利益关系上。

高尚的爱情观不能作为一门知识灌输给学生。语文课堂应努力通过生动的文学语言、形象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语文课堂爱情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把握课堂上爱情教育的“分寸”。

爱情文学作品的教学需要教师把握好尺度。例如在学习课文《边城》 (节选) 过程中, 如果老师始终把关注点放在“翠翠”与“天保”、“傩送”兄弟的爱情上, 就“犯”了过分渲染爱情的毛病。教材中《边城》的节选部分除了爱情, 还表现了感人的兄弟情、相依为命的祖孙情和淳朴的湘西民风, 带给我们更丰富的、更深刻的思考。课堂过多“说爱”一是让“爱情”变得乏味, 二是易让学生沉湎于与学习阶段不相合的情感。

2. 语文课堂的爱情教育不能脱离语言的教育。

例如苏轼怀念亡妻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仅是一首爱情佳作, 更是一首言语朴素、情感真挚的好词。在课堂上应从赏析字词角度去体验作者的深情。通过赏析词句, 更好地让学生感知词人真挚的感情, 高尚的品格。

3. 语文课堂应把教材作品与经典名著相结合, 并融入时代的元素, 使学生辨清对错。

不仅引导学生根据特定的情景走进作品, 深刻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内涵, 还要引导学生立足时代, “走出”作品, 冷静思考分析, 启发学生从中选择、确定正确的爱情观。实行健康的“拿来”:例如在学习《卫风·氓》, 我们不仅从一个怨妇的自述中知道了男子喜新厌旧、始乱终弃的丑恶行为, 还要使学生认识到“爱, 是一种责任”。

由《雨霖铃》中双方深爱却因种种原因而离别, 自然延伸到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 让学生课下阅读、课堂讨论。通过阅读讨论,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爱情的追求, 必须建立在生存和能力的基础上。而中学生还不具备拥有真正爱情的能力和条件, 因此中学阶段谈恋爱是对自己和对方不负责任的表现。

当一个人意识到爱情的神圣和责任时, 他就会以审慎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欲望, 用理性去护卫心中的那份美好。中学爱情教育能使学生顺利度过青春萌动期、减少早恋现象, 也能给予学生未来获取幸福爱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 它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美的教育、高尚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巍巍.关于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爱情教育探讨[D].四川师范大学, 2007

[2].倪嘉.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爱情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 2005

[3].曾宏燕.爱情教育:一块不该忽略的教育领地[J].人民教育, 2002 (4) :32-33

[4].李清文.期盼中学课堂有“谈情说爱”[J].山西教育, 2005 (4) :43

记录不应被遗忘的 篇3

民间手艺,它们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植根于民间,风行于市井,服务于大众。它们已经不仅仅是实用品、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述说与传承。逝去的过往,我们可能再也追不回,也许只能用文字去追忆、记录下一个个老行当和手工艺的最后身影和它的传人。因为记录那些慢慢失传的手工艺,就是在记录文化。

文化,是不该被遗忘的。

鬃人:手掌上的戏剧

“这是一种纸糊的戏装小人,最精彩的是武将,头上插着翎毛,背后扎着四面小旗,全副盔甲,衣袍底下却是一圈鬃子。这些戏装小人都放在一个大铜盘上,耍的人一敲那铜盘子,个个鬃人都旋转起来,刀来枪往,煞是好看。”这是冰心当年在散文《我到了北京》中对鬃人的一段描述。

据可考证历史,鬃人产生于清代末期,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鬃人的形象多来自于中国戏曲,属于中国民间艺术范畴。早期鬃人受京剧和皮影戏的影响,人物主要来自于京剧,形体则主要受到皮影戏的影响。从清末开始,北京人就开始喜欢上这个只有三四寸高、画有戏曲脸谱、头部和底座用胶泥脱胎、站在铜盘里随着敲击可以转动的小玩意儿。

鬃人高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用胶泥做头,依据人物故事勾画脸谱;拿秫秸秆当身架,絮少许棉花;外绷彩纸(或绸缎)做外衣并描绘服饰;再拿胶泥做底座,粘上一圈约二三厘米长的猪鬃,最后戴上盔头、髯口、兵器等装饰,就成了一个鬃人。几个鬃人组成一组戏剧人物,置于铜盘中,轻轻敲打铜盘,靠猪鬃的弹力,盘中人物便会舞动起来。鬃人的原理是共振。因为小人的下面有一圈猪鬃,鬃毛有弹性,在敲打铜盘的时候,铜盘振动带动鬃毛振动,鬃毛振动带动小人旋转起来,就像真的是在戏台上演出一样,简直是舞台戏的缩小版,所以老北京也称之为“盘中戏”。

为什么要放在铜盘里呢?这是因为过去北京的一般家庭里都用铜盘装茶壶茶碗,家家都有,随处可取。过年的时候,吃完饺子,买几个小鬃人,放在铜盘里敲打起来,一家人就玩起来了,有爱唱戏的也可以跟着唱。

鬃人是所有中国民间艺术品中极具动态效果的一种,既可以静观,又可以拿过来玩,有动态、有声响,能够自娱自乐。

鬃人艺术传人白大成:一个爱好救活一门手艺

如今的老北京鬃人打上了白大成的烙印,叫“鬃人白”。时间倒退约百年,庙会上的红人是“鬃人王”王春佩。鬃人艺人为了生存,讲究独家制作,王记鬃人也不例外。在当时北京,“鬃人王”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了。王记鬃人的服装用彩纸来做,头部用泥。这样的制作工艺让王记鬃人在寻常百姓家比较常见,成为百姓都买得起的玩偶。尽管“盘中戏”一度相当流行,但这个绝活差点就失传了。鬃人传到王汉青先生是第二代。上世纪50年代北京解放初期,民间艺术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王老先生就不做了,改行修理无线电收音机并以此为生。可以说,在那个时候,鬃人的制作已经断档了,是白大成在因缘际会中得以掌握这门技艺并将其发展起来。在此后的日子里,他便与鬃人为伴,“鬃人王”也变成了“鬃人白”。如今,北京城里能做出正宗“鬃人”的民间手工艺家只剩年近古稀的白大成老人一人。

白老先生坦言,他自幼酷爱京剧,兼喜绘画、磕泥饽饽捏泥人。青年时代因病从航空工业学校休学,赋闲在家时凭着爱好开始琢磨起已经绝迹多年的鬃人。经人介绍认识了已经休业多年的“鬃人王”二代传人王汉青师傅,王先生很赏识他,将自己掌握鬃人制作的传统技艺传授给他。

保护传统手工艺,最好的办法是创新。在了解王氏鬃人的整体制作特点后,白大成开始改造原有制作工艺。从制作材料上,他开始用丝绸制作人物的服装(以前用彩纸,颜色不能持久),鬃人服装更华丽,颜色更鲜亮。同时鬃人的脸谱与行头也都照着现实京剧舞台的样式加以改造,包括鬃人手持的兵器等。另外,他给鬃人加上了“腿”。前代鬃人的身体是一个“锥体”,他制作的鬃人是有腿的,就有了上一代鬃人没有的“动感”元素在里面,可以表现中国京剧中“亮相”这一姿势。这让他制作的鬃人更接近舞台表演与剧情,也就更接近舞台了。

在白大成看来,鬃人的精髓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为了让鬃人“活”起来,白大成根据京剧的人物关系,把鬃按不同方向粘贴,使人物朝不同的方向旋转,这样的设计让鬃人更加活灵活现。

他并没有家传的脉络,却凭着爱好做了50多年。在白大成家中,摆满了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鬃人, 能放鬃人的地方全放满了,放不下的只好打包装箱。喜欢,成为最长久、最稳定的坚持理由。

盘中好戏还能演多久?

老北京的玩意儿有1500多种,流传到现在只有泥人、面人等20多种了,但只有鬃人保持了独家制作,目前只北京有,北京则是白大成先生一人擅长此项绝技。“以前也有人模仿我做鬃人,但是没有坚持下来,因为他们往往只想着在市场上销售,而不是考虑怎样在技艺方面提高,到最后都自生自灭了。”为了坚持做鬃人,白先生几十年没有“单位”,没当过公家人。“个体户”式的经营模式白大成一直保存到现在,而对商业和市场的敏感也让他多次成为庙会的顾问和组织者,带着更多的民间工艺人一起创出新模式——许多传承人和精美的小玩意儿被公众重新认识。

1985年,白大成参与筹备重新恢复后的第一届地坛庙会,他邀请了不少老艺人举行民间手工艺展。老北京的玩意儿勾起了人们的回忆,大受欢迎。很多外国朋友在北京庙会上买到鬃人后爱不释手,回国前专门找白大成订做了成套的鬃人。

有了地坛庙会的经验,白大成开始策划、组织各种民间文化活动。除了“鬃人白”外,他又多了一个身份——传统民间手工艺的推动者和保护者。这些年,白大成没少带着他的绝艺出国展示,他曾带着鬃人两次参加了以色列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又受法中友协邀请,在法国各大城市的学校里介绍中国的民间艺术。每次出国回来他都深深忧虑:“眼看着一个个老艺人都去了。他们走了,一门绝艺也就被带走了。再不抢救,这些文化遗产就消亡了。”

民间艺术在传承的问题上一般有两条路走:一个是家族式的传承,二是民间的传承。但都必须保证质量跟风格。“我从不保守,鬃人制作的全过程多次被拍成电视,谁喜欢都可以模仿着做。好多人想要学习制作鬃人。我当时就对他们说,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你们只看到了我以鬃人为生的50年,但是这50年的坎坷是你们想不到的。”

到目前为止,鬃人除了白大成本人和他的兄弟、儿子以外还没有别人会做。面对这个独门手艺,白大成坦言并不会保密,也不一定要祖传,但直到现在,他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徒弟。“作为一名鬃人艺人,必须要有比较全面的知识,要了解古代的文学、戏曲,学脸谱、舞台、服装等,需要很多的知识积淀才行。鬃人本身其实包含了很多文化意蕴,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聚元号:只做原汁原味的弓箭

中国弓箭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8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对于弓箭威力的崇拜和赞赏在神话故事“后羿射日”中可见一斑。传统的弓箭不仅具有强大的杀伤力,也是古人们 “射礼”的工具和武举考试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但到了晚清,随着近代火器的引进,弓箭渐渐失去了作为射击武器的主导地位,制作和使用也日渐式微。如今整个中国,能够遵循传统技艺制作弓箭的作坊,只有北京“聚元号”这硕果仅存的一家老字号了。

“聚元号”是清末北京东四大街弓箭大院十七家弓箭铺中惟一存在的。弓箭铺原是皇家御用兵工场,清末明初,杨端林以40块大洋的价钱接手了“聚元号”,成为第八代传人。在“聚元号”弓箭铺中,保存着一张由第十代传人杨福喜在文革中保护下来的古弓,弓上有“道光三年毅甫制”的款印,弓上另有铭文解释,说这把弓是为“聚元号”100周年庆典而特制的。据此推断,“聚元号”的初创年代应在1720年-1721年之间。

“聚元号”弓箭的制作完整地继承了传统弓箭制作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细腻的工序和精湛的技术,所用原料、工具、技法与《考工记》、《梦溪笔谈》、《天工开物》所载相近,这些技艺浓缩了中国传统弓箭的发展轨迹和弓箭文化,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是中国传统手工工艺的杰出代表,也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聚元号”弓箭制作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承袭了中国双曲反弯复合弓的传统,弓的主体内胎为竹、外贴牛角、内贴牛筋、两端安装木质弓。弓的制作分成弓的“白活”和装饰的“画活”两个环节。弓弦一般有牛皮和棉线两种,多采用棉线制作。外形结构简单的弓箭制作工序却有制胎、插销子、铺牛角、铺牛筋、上板凳五大道,细分则有200道。制箭步骤主要包括调杆、打皮、刮杆、安装箭头和尾羽等。使用工具有板凳、锯刀、木锉、筋梳子、弓枕等十多种。“聚元号”弓箭对材料要求非常严格,比如木材要用榆树或水曲柳,牛角用南方水牛角,而且必须长于60厘米,箭的羽毛一般要用扇起风来比较硬的法国鹅毛等。

聚元号传人杨福喜:为弓箭而生的手艺人

杨福喜说:“我简直就是为弓箭而生的。从记事起,由于种种原因,家里已经不做弓箭了,可是屋里除了传下来的弓箭,还有不少半成品,我打小儿就对这玩意感兴趣,喜欢摆弄父亲收藏的弓箭,喜欢射箭。”他从小就和家人一起做木工活,木工手艺是制箭工艺的基础,可以说在不经意间,杨福喜就已练就了制弓箭的基本功。上世纪90年代末,父亲出于怀念精心修复了两张弓,并把杨福喜叫到面前,一步不落地向杨福喜讲述了制弓工艺。此时,杨福喜不仅更加热爱传统弓箭,而且想得更远。因为除“聚元号”外,16家弓箭铺的手艺均已失传,而“聚元号”第9代传人,也只有父亲一位了。他下了决心,一定要把家族的手艺继承下来,将“聚元号”重新振兴。“我就是觉得这门好手艺不能在自己手上失传了。”于是摘下来40年的“聚元号”牌匾,被父子俩重新挂了起来。

几经周折,杨福喜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做弓箭需要材料,其中雕翎、牛角等已经很难找到了。就拿竹子来说,听说刘家窑有卖的,杨福喜就骑上自行车跑了过去,可转了3圈又转到了马驹桥,从马驹桥又骑上车,先到旧宫、再到廊坊,又往通州扎了下去。最后甭说竹子,就连竹劈儿都没找着。在家歇了两天,他出了永定门直接奔了南苑,路过南苑机场时,路边的大爷告诉他,卖竹子的地方在西红门。当他紧蹬慢蹬来到西红门路口时,跳下车来问哪里卖竹子?人家笑着说,你对面不就是卖竹子的吗。

父亲手中的弓箭接过来了,家族的手艺继承下来了,随着时间的推进,杨福喜做出来的弓箭越来越多。可就是因为信息不畅、无人知晓,一件件工艺品躺在屋里睡大觉。就在杨福喜苦恼时,他认识了中国射箭队总教练徐开才,徐老师又把香港的谢肃方带到了“聚元号”。两位研究弓箭的专家不仅与杨福喜探讨了传统弓箭的各方面问题,而且还购买了弓箭,为杨福喜解决了大问题,也和他成为好朋友。另外,一位高校研究生将杨福喜及家族的事发在网上,也为他带来了很多朋友。这样,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弓箭的初衷达到了,那些睡觉的弓箭也都被爱好者们一抢而空。大家对杨先生精湛的手艺佩服不已,同时盼望他做出更多的弓箭。

聚元号”渐渐恢复后,北京团结湖10平方米见方的小屋作为制作场地已经不能满足基本的需要了,于是他将场地搬到了高碑店华夏民俗文化园,而现在由于租金等原因又不得不搬到通州的一个农家小院。如今的“聚元号”规模虽小,但又有了当年先接订单后出活计的架势。现在若想购置一套“聚元号”弓箭,恐怕得先排队预约。

做我的徒弟不容易

2006年6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榜上有名,杨福喜也被命名为传承人。他说:“国家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是对我的认可与鼓励,也意味着我对保护这门手艺有承诺和坚守,我要把这门手艺传下去啊!”

“我收徒弟的条件很苛刻,首先人品要正,人要踏实。另外,这是个苦差事,比如说往弓胎上粘蛇皮时,要用口水舔湿弓胎当黏合剂,一般人闻着就恶心。我前前后后带过20多个小伙子,都呆不到一年就离开了。”杨福喜感叹说,“现在年轻人的面对的诱惑太多,如今能留下来的就剩两个年轻人。”杨福喜的儿子最初也不愿学做弓箭,杨福喜和儿子进行过几次长谈。现在,他已经跟着父亲学习制箭了,加上聪明好学,也很踏实,虽然还不能自己独立制作弓箭,但是杨福喜看到了希望,他希望儿子成为“聚元号”第十一代传人。

现在,杨福喜担心的不只是传人,还有“聚元号”今后的生存发展。只是没有固定的弓箭制作场地和用于试箭的专用箭道,让杨福喜十分发愁。他还想自己将中国传统弓箭的制作方法记录下来,将来每个人都能从书中了解中国传统弓箭的基本知识,让这个古老的手艺永远不会消亡。

鱼皮衣:谁说衣服不是宝?

赫哲族人世代居住在中国东北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沿岸地带,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唯一能用“鱼皮”缝制衣服的民族。鱼皮衣是赫哲族独有的服饰,也是大自然恩赐的结果,又是识别这一民族的显著标志之一。《皇清职贡图》中载,“奇楞人”男女服皆鹿皮、鱼皮为之,“赫哲人”衣服多用鱼皮而缘以色布。这充分证明赫哲族早期的服饰原料是兽皮和鱼皮。

鱼皮套裤是赫哲男女皆喜欢的一种传统服饰。造型也十分独具特色:只有两个裤筒,而无裤裆和裤腰。男人冬天打猎、夏天下江捕鱼均喜爱套在长裤外面,且用带子系在臀部上,即抗旱耐磨又可防水护膝,妇女上山拾柴,采集野菜套在外裤上,既防虫、保暖又防潮。“鱼皮套裤”男女是有区别的:男子多为斜口,女子多为直口。“鱼皮套裤”两头均镶绣云纹花边,非常美观实用,是捕鱼、狩猎或从事其他户外劳动的好衣着。

鱼皮服饰图案艺术美观大方,雅致精细,生动逼真,极具民族特色。花纹图案大都以古朴、素雅、大方为特征,极少有大红大绿,色彩多以黑、灰、淡蓝、黄、白为主,接近北方的自然景致色彩。图案造型有云纹、回形纹,浪花纹、鹿纹、几何纹、蝴蝶纹、花草纹、鱼鳞纹、鱼纹等,受自然景物的影响尤为明显,反映出对大自然的崇尚心理和审美情趣。

古老手艺的“复活”

街津口,是人口仅4000多的赫哲族的聚居地,如今街津口不再封闭,它的传承与保护要明显好于其他地方。如今,旅游业方兴未艾,政府也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专门建了赫哲族文化村。在民族风情园中的赫哲族民族博物馆中,还可以看到赫哲族先人渔猎用的网、叉、加工鱼皮的各种工具,以及各式各样的鱼皮衣服。越来越多的游客了解了赫哲族特有的鱼皮工艺,争相购买鱼皮制品。除了鱼皮衣之外,游客也青睐鱼皮挂件、鱼皮画、鱼皮图腾脸谱等小工艺品,也有不少实用物件,包括鱼皮腰带等。

古老手艺能“致富”,越来越多的赫哲族人开始学着重操旧业。尤文凤掐指算了算:“最难做的鱼皮衣,眼下也有七八个人会做了。鱼皮衣‘复活’,说明了赫哲族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岂止是手艺活?更是力气活

“这门手艺可是俺们家祖传下来的,我奶奶传给我妈,我妈传给我,我又传给了我的3个儿媳妇和12岁的小孙女。”尤文凤从15岁起就跟母亲学做鱼皮衣,打下了童子功。虽然几十年间已经没人穿它,但博物馆有时还找她家订做,“这说明鱼皮衣是有价值的,手艺不能丢了。”

尤文凤说,儿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鱼皮衣。那时鱼也多,可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大潮对古老民族的影响,大家纷纷爱上棉或丝的衣服,它们穿上轻便时尚又省事,谁还稀罕工序复杂、制作费力的鱼皮衣?鱼皮衣没人穿,也就没人做,更没人去学着做。

鱼皮衣成品美观,可是做起来耗材料也费功夫。做一套鱼皮衣,大致需要50条大鱼的皮,大马哈鱼也行、鲤鱼也行、胖头鱼也行,每条都得是十几斤重的。制作的时候,熟皮、裁剪、缝制和装饰,加起来总要50多天,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

鱼皮衣的制作程序

1.剥鱼皮

先将要剥皮的鱼稍微控干,擦掉黏液,去掉头尾,再用钢刀把鱼的脊背两面从头到尾划开,然后用木刀将鱼皮鱼肉慢慢剥离(金属刀易碰坏鱼皮,影响鱼皮质量),当两面的鱼皮剥至腹部时,再用手狠劲将鱼皮撕下来,保持鱼皮的完整性。

2.阴干

把剥下来的鱼皮放在木板上撑开、阴干,阴干后的鱼皮要一张一张卷起备用。暂时不鞣制的防虫、防腐、防潮湿处理后储存起来,到闲暇时再鞣制。

3.去肉脂除鳞

将阴干的鱼皮抚平,先用铁铲轻轻铲去鱼皮上的鱼肉、油脂,再用木齿锯刮去鱼皮上的鱼鳞。

4.鞣制

鞣制鱼皮时,人坐在矮木凳上,两脚踏在木槌床上翘的两头。一手拿鱼皮,一手拿木棰,把鱼皮放在木槌床的凹处,反复棰打、翻动、揉搓,揉搓到鱼皮柔软,泛白为止。

5.制鱼皮线

先将鱼皮剥下,刮净鱼鳞,肉脂,再将鱼皮撑开切成整齐的条形,半湿半干时往鱼皮上涂抹新鲜鱼肝,反复涂抹几次,鱼肝油性较大可使鱼皮充分得到滋润,使其柔软性更强。并用小木板把鱼皮的一头紧紧压住,然后用锋利的快刀切成细条,边切边抻拉,“鱼皮线”的一头要抻细一些,便于穿针引线。

6.磨制鱼骨针

鱼骨针用来拼缝鱼皮布之用,多采用鳌花鱼的肋骨刺。这种鱼长的较慢而且长不大,此鱼鱼刺坚硬且韧性强,一般生取下来,磨成针状,在粗的一头钻个孔,就成了缝衣针,既简单又方便,解放前赫哲人家普遍使用。

7.拼缝

将揉制好的鱼皮摆开,要一张张一块块地按颜色深浅、鳞纹大小筛选出来,再将其拼缝成大块鱼皮布。拼缝鱼皮布,要用鱼皮线、鱼骨针,拼缝时,要把鱼皮的颜色、鱼鳞的纹路艺术性的拼缝、相接。

这些老手艺,你还知道多少?

绞面师

绞面又称绞脸或开面,是流传于广西壮族同胞聚居地区的一种传统美容方式。壮族妇女仅用两根线就能将人的面部、颈部细小的汗毛绞掉,还能将眉毛修得更加美丽。接受绞面后,人的面部会变得光洁而富有弹性。古时候,壮家女子出嫁前一天都要进行其人生的第一次绞面,之后,绞面将伴随其一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古老技艺渐渐成为壮族地区人们日常美容的一种方式,也成为壮族妇女的一种职业。如今,各种美容美发厅不断出现在壮乡各大城市,而从事绞面这一职业和接受这种美容方式的基本都是中老年妇女,绞面的场景基本只能在老城区的偏僻街巷里看到。绞面这一壮族传统美容技术正逐渐失去昔日的魅力。

瓦匠

“布瓦”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居民过去建吊脚楼的必需品,它是建筑中所用的小青瓦,呈弧形,用一种黏土烧制而成。随着人们住房习惯的改变,如今农民建房更多使用钢筋混凝土作材料,屋顶不需要用“布瓦”遮盖。之所以还有人做“布瓦”,大多也只是为过去修建的吊脚楼修补屋顶之用。目前“布瓦”制作一线的瓦匠们年龄大多在六七十岁左右,他们都没有带徒弟。制作“布瓦”作为一种传统技艺,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铜匠

人类使用铜器的历史达六千年,从前居家过日子的生活用品,用的大多是铜器。铜盆、铜勺、铜铲、铜锁是最常见的,大门的吊环也是铜的,箱子、橱子的柜门都要用铜的拉手,殷实的大户人家,还要在柜门钉上圆形的铜皮,在四角包上角铜,刻上吉祥的图案。铜匠,挑着一担子铜器、铜皿,和着铮铮琮琮悦耳的金属声,翻山越岭,吃着百家饭,走街串巷,干着手艺活。做铜活,修铜器,风光体面。现在,随着材料种类的丰富、机械化生产的普及,手工铜匠少了用武之地,逐渐被人们淡忘。

画糖画

卖糖画的小摊贩,挑着糖担子,内有一炉一锅一石板,一铲一凳一转盘。他们的转盘上画了一圈小动物,你转到什么,他就会用糖给你画个什么动物,所以糖画又叫转糖。师傅在制作糖画时,将炼制后的红糖(或白糖)置于铜瓢内加热熔化,然后以铜勺为笔,以糖液作墨,凝神运腕,在光洁的大理石板上抖、提、顿、放、收,时快时慢,时高时低,随着缕缕糖丝飘下,诸如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神话人物等形象便栩栩如生呈现在你的眼前。

上一篇:工程安全事故情况说明下一篇:2024年最新百科知识竞赛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