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立宪制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君主立宪制(精选8篇)

君主立宪制 篇1

张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提高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注重合作、探究学习。横向纵向的比较比较必不可少,有助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英国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过程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2、难点: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等。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搜集丰富的图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方面:提前预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情境设置:以‘权利”一词导入

(二)新课讲解:

1、问题一——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如何形成的?(1)请大家观看幻灯片,注意从幻灯片中抓捕信息。

(2)根据幻灯片,再结合我们课本上的内容,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如何形成的?

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前提(重大事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传统: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开始确立: 1689《权利法案》

2、问题二:为什么把1689《权利法案》的通过说成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1)学生讨论后回答

(2)出示幻灯片补充材料帮助学生理解

3、问题探究三:英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还要保留一个君主呢?而且这个王室每年要花费政府大量钱财,偶尔还闹出点绯闻。• 英王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 英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 英王作为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过渡):英国国王扮演了以上角色,但是她有没有实权呢?真正的权力掌握在谁的手中呢?

4、内阁

补充大量的图片和资料引出各个机构的形成过程及权力分配。设置情境 提出问题:

情境探究一:同学们,假如你高中三年后去英国伦敦大学留学,主修国际政治,并取得了英国的公民权。多年后,你想成为英国首相,你应怎样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情境探究二:真的当上了英国首相的你,正准备带着你的内阁班子大展鸿图时,议会却因政府的财政预算经费过高而对你及你的内阁提出了不信任案,你将面临怎样的选择?

5、根据以上学习的内容小试牛刀------结合时政材料

6、互相讨论: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议会权力至上 ◆国王统而不治

◆内阁首相掌握行政大权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 本课总结:

从横向来看,英国的制度创新表现为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内阁制度的形成、议会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

君主立宪制 篇2

笔者所在学校的高三学生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曾遇到这样一道选择题:

历史系小王在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以1688年政变为标志确立起来的君主立宪制, 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真正归宿。”他对前半句话产生了疑惑。如果他来咨询你, 你选择的正确解释有

(1) 有道理。“光荣革命”的直接成果是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 有道理。“光荣革命”体现了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议会, 此后, 议会权力有相当的扩大

(3) 有道理。“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它为资产阶级限制王权提供了政权保障

(4) 书上写错了。应改为“1689年, 《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A. (1) (2) (3) (4) B. (4)

C. (1) (2) (3) D. (2) (3)

考试结果, 学生做这道题的错误率很高。笔者在与学生探讨错误原因中发现, 是因为教师在上课时讲过《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再加上一些复习资料中也讲应选这个知识点, 所以有的学生就不假思索地认为 (4) 是正确的。那么, 1688年“光荣革命”和1689年《权利法案》, 哪一个才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呢?

笔者查阅了不同版本的教材, 对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 各版本教材表述如下:

人教版:“《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 限制国王的权利, 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 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岳麓版:“《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人民版:“1689年10月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 对王权做了进一步限制, ……其结果是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 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据此可以看出, 只有岳麓版明确以《权利法案》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 而人教版和人民版的观点则认为, 君主立宪制是自《权利法案》开始的一系列变动后才逐渐确立的。

二、求证

“君主立宪制”也称“有限君主制”, 指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到宪法限制的君主制, 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阎照祥教授在《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这样写道:“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是在‘光荣革命’后十几年间, 通过一系列法案的制定而逐渐建立的。”[1]由此, 我们不难理解,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一个渐进过程。笔者曾查阅了相关的史学专业著作, 将这一过程梳理如下。

(1) 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有这样的表述:“‘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 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国王从议会手中接过王冠的同时, 还要保证遵守议会的法律。这表明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 因此‘光荣革命’不仅消灭了专制的王权, 而且还消灭了独立的王权, 议会主权确立了。”[2]《权利法案》是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最重要的文件, 它的意义在于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 从财政和军队招募两方面对国王行使监督权, 变英国的“王权至上”为“议会至上”。虽然受到许多法令的限制, 但这时的英王仍拥有相当的权力。例如, 议会拥有立法权, 但国王却拥有否决权;虽然在立法、财政和军权等方面受到限制, 但此时的国王仍拥有独立的行政权, 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

(2) 一系列法案的制定使国王权力向议会转移, 议会权力逐渐高于王权。如“1689年的《兵变法》, 规定国王若征召一支常备军, 只可以维持半年左右时间, 否则不拨款。议会由此控制了军队, 国王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军权。……1696年的《叛国法》, 其目的是不让国王以‘叛国罪’为借口清除反对派, 为被指控犯‘叛国罪’的人提供了法律保护。……1701年的《继承法》, 规定日后王位继承的顺序, 保证王位不会再回到詹姆士二世的男系后代手上。”[3]特别是《王位继承法》使以后新国王的确定由议会说了算, 议会取得了王位继承决定权。该法还明确规定, 英国国王必须是新教教徒;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凡被国王定罪的人, 国王不能随意赦免;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 必须由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

(3)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完善, 使议会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 英国国王变成“统而不治”的虚君, 君主立宪制最终在英国确立。《英国政治制度史》中有这样的描述:“乔治二世12次离开英国去汉诺威。乔治二世每逢前往故国, 总要指定王后凯瑟琳摄政。凯瑟琳为人好强, 谦卑恭顺的沃波尔成了她的理想股肱之臣, 许多重要事宜, 悉凭他做主处理。这就造成一种后果:国王在政府中的作用明显减弱, 而大权在握的沃波尔却成了政府实际首脑。”[1]此后形成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内阁作为整体对议会负责, 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等惯例。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可以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视为一个过程, “光荣革命”是起点, 《权利法案》是这一过程中的代表性法律文件,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是最终确立的标志。

三、反思

以上分析给了我们以下一些启示。

1. 走进教材

教材的编写凝聚了很多专家的心血, 我们应深入其中, 透彻分析, 即使“修饰词”也要仔细对待。如人教版必修1中有这样的文字:“《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 限制国王的权利, 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 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1721年, 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 经常主持内阁会议, 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沃波尔实际上成为了英国的第一位首相。”教材中这些修饰词 (加点字) 告诉我们,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这一制度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之所以要重视这些“修饰词”, 是因为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通常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教学时不能简单地只把结论告诉学生, 某某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以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内涵。

2. 跳出教材

在新课程中, 教师要在“走进教材”的基础上“跳出教材”, 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本文开头提到的那道选择题, 就是因为试题编写者以及任课教师的不加辨析, 甚至是断章取义, 以致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模糊、产生误读。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认为, 教材应作为教学资源的一种, 是辅助教学的工具, 而不是目的;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 完全可以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 进行补充或减舍, 教学顺序更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整、优化。

例如, 在教学“二战后资本主义货币体系”时, 笔者考虑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宗旨和职能”相对枯燥难懂, 就另选了“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冰岛”和“汶川大地震”两个例子。冰岛要稳定货币体系, 摆脱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困境, 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短期贷款;而汶川经历大地震后, 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需要重建,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可以向世界银行申请长期贷款。这两个补充的例子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多鼓励学生的质疑和创新

既然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 何不先让学生从对教材和教师的质疑开始?通常, 学生习惯于被动、无条件地接受知识, 不敢质疑教师, 更不敢质疑教材。因此对学生的质疑, 教师应给予语言的肯定和眼神的赞许, 激励学生敢于、乐于质疑。

笔者有位学生曾对2004年出版的人教版教材中关于辛亥革命的意义———“从此,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一句提出质疑, 依据的是鲁迅先生《阿Q正传》里的一段话:“ (赵秀才和假洋鬼子) 他们想而又想, 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 是应该赶紧革掉的, 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 不过改称了什么, 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 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该学生认为, 未庄人代表了中国农村的广大民众, 他们并不清楚革命的真正含义, 也谈不上民主共和观念, 思想的转变应该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实现, 不会因为一件事同时发生突变。笔者对这位学生的疑问大加赞赏。撇开小说内容能否论证历史这个问题不论, 说实话, 即使我们教师讲述这节课也只是“照本宣科”, 而这位学生却能从一则材料引发质疑, 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于是, 笔者鼓励该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论证, 果然找到了这方面的文章, 如《历史教学》2001年第10期的一篇文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文化使命》, 而2007年出版的人教版教材也把辛亥革命的意义改成了“从此,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表述更为妥当。

参考文献

[1]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钱乘旦.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50.

近代中国君主立宪制之评价 篇3

【摘要】君主立宪制是先进的中国人所寻找的救国救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之一,因其与中国千年的君主制、家天下、国民素质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且注重循序渐进而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而成为许多中国人的选择,但由于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没有给广大农民带来实在的益处而失败。

【关键词】君主立宪;君主传统;虚君;国民素质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始终在探索救国救民、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借以实现由古代向近代的转型。君主立宪制就是其中选项之一。鸦片战争后,就有人开始介绍君主立宪制的一些思想主张;到了19世纪60、70年代,早期维新派开始零散地介绍;维新变法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产生在中国实行的想法;日俄战争后,君主立宪的主张真正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到清朝预备立宪时,君主立宪由思潮发展为运动并达到高潮;辛亥革命后则到达顶点。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君主立宪也走到了自己的尽头。

君主立宪制立足于中国千年的君主传统。自夏朝以来,中国开始出现王,其后有了皇帝,帝王或者说君主,是中国最高的统治者。其制度设计全部是围绕如何巩固帝王的权力。由此形成中国人自觉的帝王情结。想成为帝王的人羡慕帝王,反对帝王的人仅仅是反对别人为帝王,而是由自己做帝王;至于普罗大众,则认为理所当然应该由帝王领导。帝王在百姓心目中是不可或缺的主心骨。因为帝王的权力来自于神,帝王是天子,反对帝王是逆天行道,不得好死。在权力来源理论尚未改变或已有改变但大多数人尚未接受的情况下,保留君主就意味着尊重传统,是历史的继承。舍弃君主,就意味着割断历史。保留或舍弃君主虽说都是一种选项,但相对来说,前者之路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稳健的选择,后者由于缺乏历史基础,必定充满坎坷,即使强行或幸运地实行,也会向历史上“君主”寻求帮助,只不过换个门面而骨子里仍旧是君主而已。证诸历史,英德日等国,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均成功地实现了向现代化的转变。而众多国家抛弃君主,名义上建立起民主共和国,实际上实行的仍旧是军人强权政治。中国也是如此。清朝代表中国260多年。直至光绪、慈禧驾崩,直接对清朝的合法性提出质疑的不过是想取而代之的旧明势力、洪秀全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其他几乎没有。而孙中山所依靠的力量起初为绿林、会党势力,其后加上新军,广大民众对于何为民主共和几乎一无所知。民国以降,共和建立,支撑君主制的现实基础和历史积淀并没有因为革命派的宣传和革命的短暂成功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倒是君主的替身却不时出现。袁世凯由临时大总统到正式大总统,再到终身大总统,直至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逐渐向历史回归。其后的蒋介石南京政府实行的也是类似于君主专制的独裁统治,只不过形式上有所变化而已。国内外的历史证明,在中国保留君主借以实现现代化,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稳妥路线。

君主立宪制下的君主是“虚君”,已经不再享有实权,而仅仅是不可替代的最高荣誉。名义上,国家的所有权仍旧是君主家族的,但其占有权和使用权已经转归民众选举的代表来行使。这样安排,具有相当的好处。中国千年的“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去除的。实行君主立宪制,既和宗法制下的中国历史相吻合,也暗合民众只知有家不知有国的现状,还可以减少皇族及其旧体制下受益者成为中国现代化阻力的可能性。保留君主世代相传,既可以阻断其他人的觊觎之路,减少争夺的纷扰,还可以稳定社会;同时,君主作为国家的象征,也有资格代表国家。保留虚君,实际上就是维系国家的统一。

虚君是通过立宪的方式进行的,而立宪则是通过人民选出代表,组建国会,制定宪法,约束君主权力,建立责任内阁制而实现的。国民素质是立宪的前提条件。只有国民具备了自治的意识和能力,才有可能实现宪政。但是,中国千年专制制度的教化,已经使国民成为专制权力下的顺民,形成了国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在其职不谋其事、国家大事肉食者谋之的思维惯性。做顺民惯了,也就感觉不到自己的应有权力。这既是君主专制强大专政机器的功劳,也是国民一般情况下自动放弃反抗、默认现状的结果。国民的责任是难以推脱的。在国民当家作主的观念尚未形成的情况下,争取权力也就无从谈起。有鉴于此,立宪派主张,在先知先觉的带领下,通过宣传引导,启迪人民的思想觉悟,唤醒人民的权力意识,培养人民的自治能力。只要假以时日,人民的自治意识就会增强,自治能力就会提高,君主立宪也就可以实现。这是一个必需的过程,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阶段。

专制君主放弃权力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必要条件。虽然任何专制君主都不会自愿放弃权力,但在相当的压力下,也不是绝对没有可能的。清末,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局势,清政府始终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国际上,列强趁中国国势衰落之际,不断蚕食中国的权益。在国内,革命派接连发动武装暴动,要置清政府于死地,没有商量的余地;立宪派则借助日俄战争中君主立宪制的日本打败君主专制的俄国,大造舆论和声势,掀起了立宪运动。立宪派不仅自己宣传、介绍立宪知识,反对君主专制,而且影响、争取到当朝权贵、地方督抚、驻外人员的支持。在强大的立宪压力下,清政府不得不宣布仿行预备立宪。在出国考察大臣汇报立宪可确保皇位永固、外患可弭、内患可除的保证后,又开始预备立宪,并制定出详细的时间表。为了培养新式人才,科举制被废除,新式学堂逐渐建立;为了开展选举,户口调查逐步展开;为了养成民众的自治能力,自治会、咨议局、资政院先后建立并开始工作。虽然从清朝预备立宪的时间上来讲,预备期并不长;从方式上讲,逐步过渡也是应有之义;但在时不我待的特定背景下,清朝的作为仍旧给人以敷衍的感觉。光绪、慈禧死后,宣统继位,载沣摄政,清政府内部失去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新的领导集团无法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最有可能领导自上而下领导实施君主立宪的袁世凯又被开缺回家。面对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载沣一再推脱,尤其是成立与君主立宪制相违背的皇族内阁,更是使立宪派愤恨不已。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和借款修路,更是直接损害了立宪派的利益。清朝的倒行逆施,将对清朝充满幻想、可能争取到的立宪派力量推到了革命阵营。辛亥革命爆发后,幡然醒悟的清政府为了争取立宪派,虽然制定和通过了十九信条,开始真正实行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但为时晚矣。清政府因为自己的错误失去了挽救自己的机会。中国也失去了一个保留君主实现向现代化转型的机遇。君主立宪制没有在中国真正建立起来,民主共和制却以剥夺清朝国家统治权保留清朝小朝廷为代价而建立起来。但君主立宪制的影响仍旧存在。袁世凯在经历民初的民主共和后,断定其不适合中国国情,尤其是不适用于自己,尝试由自己建立君主立宪制,借以巩固政权,维护国家民族利益。

第74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

(2)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基本史实;

(3)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4)通过收集相关资料,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再现“光荣革命”的情景,体会“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关系;(2)情境再现分析材料,并对其进行比较、归纳、概括;(3)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复杂性和曲折性;(2)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的、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她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3)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4)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方法】

1. 采用概要讲述法,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系统的了解; 2. 利用问题探究方式,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学会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

3. 培养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议会和国王的斗争:

(1)提交《大抗议书》:

①背景:查理一世的反动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长期议会的召开,成为反对封建专制的领导中心。

②内容:反对专制,要求自由和议会权利。明确表达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他们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愿望。

③意义:表明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支持;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①开始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②两次内战,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3)共和国时期: ①1649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国; ②1653年,克伦威尔掌权。(4)“光荣革命”:

在王权和议会的斗争中,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1688年,辉格党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

(1)君主立宪制。

议会为了巩固对专制政体的胜利,趁势通过《权利法案》,巩固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利法案》由威廉三世于1689年签署,威廉三世被宣布为“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王的前提就是必须接受由议会所提出的这部《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和保障议会权利的重要法律文件,它在立法、税收、军队等方面对国王的权利明确地作了一些限制,使王权有所约束,同时也把议会的自由、议会的权利用法律文件固定下来,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它最早在英国政治制度上打下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烙印,显示了冲击封建专制政治的胜利,君主立宪制由此出现。但是,当时英王的权力还相当大,国王有权批准议会法案、任免官吏,国王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对外宣战缔约的权利等。后来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议会权力才超过王权。

《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起来。

(2)责任制内阁。

内阁制是17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尔波尔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由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责任内阁制为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负责组成,责任内阁制对议会和首相负责;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控制下院等。

(3)代议制度的发展。

代议制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正式确立起来的。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选举制是它的基础。选举人的资格,选区的划分,提出候选人的方法,投票和选票计算的方式等,是衡量代议制是否符合民主原则的重要因素。

代议制下在选举制度方面英国在其历史上不断进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1832年的议会改革。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壮大,资产阶级掀起了议会改革运动。1832年的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使富有的农民和城镇工商业者获得选举权;同时取消了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增加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区为选区。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4)英国代议制度的特点与作用。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以两党制、常任文官制为主要特点。国王不仅“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

【教学重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

2.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作用。

【热点试题】

1.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有何历史意义? 2.《大宪章》和《权利请愿书》相比有什么异同。

3.17、18世纪英国在推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采取了那些重大举措?而同时期的中国又是如何?这种不同说明什么历史发展趋势?

4.中国古代哪个朝代开始设立内阁制?当时在位的最高统治者是谁?中国古代的内阁制和英国内阁制有何根本区别?

5.为什么社会主义中国不能实行西方的政治制度?

【课堂小结】

君主立宪制 篇5

本课概述:

本课主要从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过程来讲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及意义。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成功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历史传统的产物,更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政治前提。《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议会改革、责任内阁制和议会政党制度的形成使英国居住立宪制不断完善。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过程中形成了它的特点,即君主“统而不治”是虚位君主,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首相掌握国家大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政治模式,具有深远影响。

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特点

难点:对君主立宪制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及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作用。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

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的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特点及作用,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情境、图片情境、材料情境、角色扮演、答记者问等,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光荣革命”,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发展与完善,认识人类社会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问题情境、角色扮演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导入:

播放视频《大国崛起·英国》,营造情境。

提问:

17、18世纪的英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历史的领头羊,改变自己,也影响世界?

教师:主要是由于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尤其是制度上的创新,即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为17、18世纪英国的强大和先进创造了条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展示本课探究的四个问题:探究一:英国为何会走上君主立宪制道路?探究二: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建立的?探究三: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完善的?探究四: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特点及意义?

讲授新课:

探究一:英国为何会走上君主立宪制道路?

设问:英国为何会走上君主立宪制道路? 展示三则资料:

资料一:视频《大国崛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使学生得出英国走上君主立宪道路的条件之一是英国的历史传统即王在议会,忘在法下。

资料二: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文字资料,使学生得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扩大政治权力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经济基础。

资料三:图片资料:1649年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及玛丽和威廉加冕典礼的场面,使学生得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的胜利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政治前提。

归纳、展示:

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的胜利。

历史传统:早期议会的存在及其对王权的制约。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政治权力。2

过渡: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又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君主立宪制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探究二: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建立的?

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 1689年 问题情景 为什么《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阅读材料,想一想:为什么《权法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1条: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之为非法行为。

第4条: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第8条: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

——1689年《权法法案》

教师: 因为1689年《权法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同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过渡: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又是怎样发展完善的呢?

探究三: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完善的?

问题情景一 议会改革——完善代议制

展示材料,创设问题情境: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材料一: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情景图片

材料二:中国社科院教授程西梅谈1832年英国改革议会文字资料

学生得出:

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力。

意义:① 使工业主持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 为以后以议会改革的和平方式完善代议制开辟了通道。问题情景二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的演变

展示材料,引道学生根据材料和教材归纳出内阁的演变 材料:英国实际上的第一位首相沃尔波尔像 引导:由 法定 组织发展到 法定 最高国家行政机构 由 国王 主持发展到由 首相 主持

归纳:国家行政权力由国王向内阁首相转移,国王进一步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1.内阁的产生及权利与义务 展示材料:想一想2010年5月卡梅伦就任英国首相,他能够上台组阁必须先具备哪些件? 英国新首相卡梅伦头像 引导学生探究出内阁的产生 首先,工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

其次,工党必须单独拥有下院中一半以上的席位

或与其他党派联合拥有一半以上的席位;

再次,他本人必须是工党领袖;

最后,他要得到国王(女王)的任命。

活学活用

2011年3月19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英国“旋风”式与“台风”式战机已在部署,准备参加美英法三国主导的打击利比亚卡扎菲政权联合行动。20日英军出动战机,对利比亚展开空袭行动。英国军方发言人约翰·洛里默准将在伦敦宣布,“英国皇家空军出动了一批 ‘旋风’战斗轰炸机,并发射了一批‘风暴阴影’导弹”。思考: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朗首相会不会为此改变策略,为什么?

3.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⒈赞同。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内阁成员与首相共同进退⒉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

⒊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过渡:展示英国现任首相布朗丘吉尔,撒切尔夫人头像,设问英国政治生活中还有一种重要的现象是什么?是怎样演变的? 问题情景三 议会政党制度的形成

学生根据教材找出英国政党制度的演变

托利党 自由党 工党

演变过程: → →

辉格党 保守党 保守党

过渡:英国资产阶级掌握的议会在颁布《权利法案》后,又通过议会改革、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议会政党制三个方面使英国君主立宪制朝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方向不断完善。这种制度有何特点及影响呢?

探究四: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特点及影响?

【开展探究活动】

课堂活动:我来当首相①活动目的:通过主动探究,让学生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②活动步骤

步骤一:选举

1、指定国王和上议院人选,其余同学组成下议院。

2、下议院自由选举。

3、产生首相和责任内阁。步骤二:新闻发布会 1.请问尊敬的女王陛下:您是怎样当上国王的?您有哪些权力?

2.请问议长先生:您领导的下议院是怎样产生的?议会人员构成和权限如何? 3.请问首相先生:您是如何当选的? 您有哪些权力?4.请问部长先生,您是如何当选的?您主要对谁负责?

… … 步骤:小结

展示资料:英国国家权力机构间关系

③活动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⒈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⒉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⒊国王临朝不理政,代表国家,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过渡:英国君主立宪制其实质是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内阁制统治国家的民主制度,那么,它的建立有何影响呢? 展示资料,创设问题情境: 材料一:英国的政治制度可能是能够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和平等权利的最好的最理想的政治制度。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

材料二: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其根本的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

—— 当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

材料三:成百的国家,无论是新国家还是老国家,都选择了英格兰的议会制.——英国史学家柯麦芝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1.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2.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3.为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树立了榜样。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了解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在建立中经历了争取民主、建立民主、完善民主的艰难历程。这种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为主要特征资产阶级民主的确立和完善,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先进政治制度的模式,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课堂检测:1-4个练习题

课外延伸:

展示材料:⒈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的图片资料

⒉“ 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我们愿意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走中国民主的道路。”

——温家宝总理

十七大以来中共是如何“走中国民主的道路”的?请调查本地基层民主建设情况,以《从家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看新中国民主》为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板书设计: 探究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

政治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的胜利。经济基础: 英国资本主义的较大发展,资产阶与新贵族要求政治权力。

历史传统: 早期英国议会的存在及其对王权的制约

探究二: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确立的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⒈时间:1689年 ⒉制定机构:英国议会⒊主要内容: ⒋意义

探究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一、议会改革,完善代议制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三、议会政党制度的形成探究四: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特点及意义?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君主立宪制 篇6

2.识记《权利法案》的内容,理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3.理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运作。

环节一:导入阅读一则新闻,思考:

首相在英国政治中扮演什么角色?与议会的关系?在英国掌握大权的还是女王吗?

环节二:探究问题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确立起来的?(板书)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问:为什么叫光荣革命,其实质是什么?)

历史传统:英国早期的议会传统。

思想基础: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探究问题二: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如何确立的?(板书)

1.《权利法案》的颁布:阅读材料,思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哪个权利没有受到限制?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

小组讨论:对比前后两个国王的权力不同。

2.1832年议会改革:上下议院的早期组成? 议会改革的原因?议会改革的结果?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政党制的发展:内阁的由来:

责任内阁的形成:(举手回答;小组讨论:梅姨上台的步骤)

内阁与首相议会的关系:(小组讨论,逐条回答)责任内阁关系图

(补充总结):为了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资产阶级政党展开激烈竞争,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

阅读历史纵横,总结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板书)(举手回答)

思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及影响(举手回答)

环节三:本课小结(提纲和关系图)

简议《君主论》 篇7

一、《君主论》中探讨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 关于国家的类型。

马基雅维利认为在世袭君主国中维持统治要比在一个新的君主国中容易, 因为治辖内的人民已经习惯了被统治, 相比较而言新的国家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马基雅维在第三章中分析了各种不同的情况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新君主国在管理和保持方面的困难在于在征服的过程中征服者很难得到被征服国家各阶层力量的支持。无法获得人民的支持因为在征服的过程中征服者的军队给他们带来无数损害, 无法获得帮助征服者获得统治权的朋友的支持因为征服者无法满足他们的期望, 又不能用强有力的手段对付他们因为他们曾有功于征服者, 再者征服者还必须平衡人民与这些人的关系。

一位君主和一群仆臣的统治, 由君主赋予大臣权利来辅助他统治国家, 其代表就是土耳其皇帝;另一种是君主和诸侯的统治, 诸侯的特权来自他们的世袭并受到人民的爱戴, 因而某种程度上诸侯并不买君主的帐, 法国作为代表。所以, 对于这两种国家, 想要征服君主和仆臣的国家会很困难, 因为内部没有矛盾, 但是保有这个国家会比较容易, 因为人们对统治阶级并没有特殊的感情, 君主和诸侯统治的国家恰恰想法, 内部的矛盾使他们容易被征服, 但是人民的爱戴又使这个国家难以被统治。

第二部分是马基雅维里的军事思想。根据之前的论述, 这些国家的兴衰灭亡都与军队的建设有关, 君主必须把自己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 否则必然招致灭亡, 而所谓稳固的基础就是法律和军队, 在《君主论》中, 作者重点阐述的是军队的重要作用。作者把军队划分为雇佣军, 援军, 混合军队和本国的军队。

显然, 作者看来雇佣军是最无益的, 是最不稳定的基础, 雇佣军不可靠因为一方面人心涣散、毫无纪律、不讲忠义没有战斗力。另一方面雇佣军只是为了军饷才为某个君主服务, 单单是军饷不足以使他们在战场上为君主牺牲生命, 在和平时期雇佣军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 在战争时期雇佣军又无法保障国家的安全, 依靠雇佣军只能招致失败。作者援引了众多例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作者看来意大利的崩溃恰恰是因为过于依赖雇佣军队。无论是雇佣军还是外国的援军都是危险的, 真正稳固的基础是属于君主自己的军队, 君主必须成为自己军队完全的主人。

第三部分, 马基雅维里开始正式提出和论述他理想的君主应该具有的品质。首先, 承接之前讨论的君王掌控军队的必要性, 作者认为“君主除了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之外, 不应该有其他的目标、其他的思想, 也不应该把其他事情作为自己的专业, 因为这是进行统帅的人应有的唯一的专业。”这可以看作是马基雅维里提出的君主必修素养的第一条。

马基雅维里用辩证的思维, 从实际出发, 对君主的行为进行正反两反面的探讨, 按照逻辑分析, 他所推演出来的“完美”君主虽然在某些地方挑战了伦理道德的观念, 但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不得不说具有非常的智慧, 巨大的现实意义, 令人信服。我认为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对于君主的论述是最为精彩的, 充满了实用主义的智慧, 冷静而犀利, 对人性深入的剖析, 精辟的阐述了帝王之术的应用, 称得上是君主成就霸业必读指南。

最后一部分, 马基雅维利正式提出他渴望意大利统一的理想。当作者阐述了自己对于历史的回顾, 对于当世的分析, 对于君主的解读之后, 最迫切的盼望无疑就是能够出现一个他所构想的君主来完成意大利的统一。在最后, 马基雅维里从品评天下的冷静超脱中跳出来, 终于还是难以抑制满腔的热血, 他引用了意大利爱国诗人佩脱拉克的话语:

“反暴虐的力量, 将拿起枪,

战斗不会很长!

因为古人的勇气,

在意大利人的心中至今没有消亡。”

在马基雅维里内心的深入渴望有朝一日他所描绘的伟大君主可以出现, 完成意大利人向往的统一。

二、《君主论》中提出观点的分析

(一) 关于道德与政治

从古希腊时代开始, 柏拉图指引着一条通往“理想国”的道路, 而亚里士多德则选择了“政治学”的方向, 自此, 西方政治思想始终在这两条道路上徘徊, 柏拉图阐释的在道德上完美的“哲学王”显然是理想主义的范畴, 而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性的关注则体现对现实的考量, 这也反映了西方政治思想中关注理想也同样关注现实的传统。不管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难免从伦理的角度去分析政治, 但是从马基雅维利开始, 政治与道德真正的分离, 《君主论》中提出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 标志着权力政治观的开启。

(二) 关于理想和现实

马基雅维利在《论提图•李维的前十卷》赞扬罗马的共和制度, 共和政体可以看做是马基雅维利的“理想国”, 但是基于现实, 实现共和制的途径是君主制, 因此《君主论》中阐释的君王的种种手段实际上是为了实现强大统一的国家, 也就是说君主专制是必经过程, 最高目标仍然是共和政体。

马基雅维利说, “我们实际上怎样生活同我们应该怎样生活, 其距离是如此之大, 以至于一个人要是因为应该怎么办而把实际是怎样一回事置之脑后, 那么他不但不能保存自己, 反而会招致自我毁灭。”马基雅维利所处的时代对内意大利四分五裂, 对外法国, 西班牙虎视眈眈, 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已经到了近代资产阶级变革的前夜, 建立强有力的民族国家至关重要,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 在15, 16世纪建立起统一国家的英国, 法国, 德国, 西班牙等的确取得了更好的发展, 而意大利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中心沦落到二流国家, 再没有回到过头等强国的行列。

(三) 关于国家和个人

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他们是以城邦, 城邦公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实现城邦公民的最大的善为最终目标。但是马基雅维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已经不是城邦或城邦的公民, 而是国家。古希腊城邦制的特点之一就是小国寡民, 因此那一时期的政治思想也是围绕小国寡民的城邦展开的, 而马基雅维利的时期已经到了西方民族国家建立的时期, 小国寡民的城邦时代一去不复返, 因此, 马基雅维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已经变成了国家。

如果说西方的政治学思想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 一条走向理想, 一条走向现实,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将现实论述的最为彻底, 拨开笼罩在政治表面的层层纱幔, 将最真实的政治暴露在众人面前, 之所以《君主论》掀起这般的涟漪恰恰在于它的现实和诚实。但是, 马基雅维利仍然怀抱着一个伟大的理想, 尽管他描绘的现实, 但对理想仍然充满向往。作为一个充满抱负的政治学家, 他的悲哀就是纵然有着伟大宏图却只能寄托在理想之上, 虽然马基雅维利不断论述的现实的问题, 但是在根本上他依然对统一的、强大的祖国抱有理想。

参考文献

[1]曹晓明.《从<君主论>看政治领导艺术》.《传承》, 2009年第7期.

[2]周三华.《马基雅维利与<君主论>》.《法制与社会》, 2009年9月 (下) .

[3]李永.《再解马基雅维利之<君主论>.《经营管理者》, 2009第19期.

[4]林秋琴, 唐小山.《权利与道德——重读<君主论>》.《大学时代》, 2006年11月.

[5]张强.《<君主论>与领导十法则》.《理论讨论》, 2008年第5期.

[6]黄雯.《<君主论>和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比较》.《法制与社会》, 2008年4月 (中) .

[7]黄晨.《被误解的马基雅维利——浅析<君主论>》.《青年文学家》, 2009年第24期.

[8]薛文宁.《解读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社科纵横》, 2008年12月.

君主立宪在近代中国何以不可能 篇8

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结束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向现代立宪政治转型。在戊戌维新及其后的十数年间,君主立宪被康有为、梁启超等部分社会名流和政治人物视为实现这一政治转型的最佳途径,甚至也得到清廷当局的认可。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预备立宪。然而这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改革直到辛亥革命爆发,也始终停留在“仿行”阶段,并无实质性进展。民国成立之初,君主立宪的论调暂时平息了数年。但随着民初政局的动荡,政争、内讧不断,党派倾轧,国家贫弱依旧,种种不如人意使部分社会、政治人物对共和制产生某种失望心理,于是到了1915年,便又有了君宪说的出现。此时正值袁世凯暗中酝酿复辟帝制并制造舆论之际,君宪说恰逢其时,自然得到袁氏的支持。不过,当时舆论界主张君宪说最有影响的人物如杨度、古德诺之流,倒也并非完全为了迎合袁的政治需要,主要还是出于他们自己对中国政治问题的理解。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君宪说从此在中国政界销声匿迹,不过在理论界、思想界却不时依然有其知音。如身为美国政治学学者的古德诺,在其晚年的封笔之作《解析中国》(1927年)一书中,依然坚持君宪是中国政治变革的最佳途径,对于清末君主立宪未能实现颇觉“惋惜”,认为“若非辛亥革命的发生,中国按理说到1917年就可建成具有一定的有限君主制性质的代议政体”。近年学术界一些学者也有类似看法,认为晚清新政是渐进式的现代化变革,如果没有辛亥革命,这条渐进式改革道路是有望引导中国走上现代化正轨的。其中,君主立宪作为一种非暴力革命的政治变革方式,其积极意义应当予以充分肯定。

君宪说无疑是受到像英国、日本这类君主立宪国家的成功经验的启发和鼓舞,同时也是鉴于拉美等国实行共和制过程中出现政治动荡、战乱频仍的历史教训。民国初年的政治乱象确实也说明共和政治并不能立马给国家带来和平、稳定和繁荣。

君宪说认为,实行君主立宪的最大好处在于可避免政局动荡,尤其是可避免流血、暴力、战乱等等非理性的政治现象。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贫弱的大国而言,此类非理性现象将使国家长期陷入恶性循环而得不到稳定和发展。加以近代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颇为险恶,更不容长期的政治动荡。那么,君主立宪何以有利于保证政治稳定、理性有序呢?其理由最主要的不外是中国国情,中国有着悠久的君主专制传统,人民的政治素质不高,皇权思想、权威崇拜意识根深蒂固,所以一下子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必然不能适应,而君主立宪则是最佳的过渡方式。筹安会称:共和国主权全在人民,大权采于国会,“若人民知识不及法美而亦握此无上之权,则必嚣乱纠纷……不能图治,反以滋乱”。杨度说:“欲求富强,先求立宪;欲求立宪,先求君主”,中国之所以不能像法、美等国那样以共和国体实行立宪,是因为中国的“人民程度不及法、美”,并以民国初年的政争及二次革命为例,称在共和制下“中国将来竞争大总统之战乱不知已于何时”,“唯有易大总统为君主,使一国元首立于绝对不可竞争之地位,庶几足以止乱”。古德诺也同样认为:“中国数千年以来狃于君主独裁之政治,学校阙如,大多数之人民智识不甚高尚,而政府之动作彼辈绝不与闻,故无研究政治之能力。四年以前由专制一变而为共和,此诚太骤之举动,难望有良好之结果者也。”他说如果当初中国不推翻清朝帝制,则在帝制下逐步发展立宪政治的效果将比现在更好。在他看来,中国实行共和制最大的危险就是权力更替容易引发内乱,内乱往往最终导致最坏的政府形式即军事独裁制的出现,而重建帝制的合理性也仅仅在于帝制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更加稳妥的解决。结论是“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此殆无可疑者也。盖中国如欲保存独立,不得不用立宪政治。而从其国之历史习惯、社会经济之状况与夫列强之关系观之,则中国之立宪,以君主制行之为易,以共和制行之则较难也”。

君主立宪作为立宪政治的一种形式,在近现代世界一些国家得到成功的实践,典型者即如英国、北欧、日本等。然而在近代中国,它却终究只是少数人士的政治设想,根本没有实现。不过这并不能说明君主立宪本身的错误,从理论上分析,毕竟君宪说的根本还是要在中国实现立宪政治,君主制不过是服务于这一目标的手段、形式而已,所以不宜将君宪说简单地等同于维护封建专制。比如1915年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时,梁启超就明确表示,只要政体是立宪政治,国体为君主还是共和并不重要,所以在清末君主制存在时自己主张君主立宪,而在民国共和国体已经建立数年之际则主张共和(民主)立宪,总之没有必要在国体问题上折腾。这种看法应当说是比较理智、公允的。如果我们肯定立宪政治是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正当方向,那么,需要拷问的就不是君主立宪是否应当,而是君主立宪是否可能。

立宪与君主的矛盾

君宪说的致命问题在于忽视了在中国的政治文化背景下立宪与君主之间天然地存在着内在的紧张与深刻的冲突。

君宪说意识到在近代中国实行宪政殊非易事,而最难者莫过于立宪之初,即宪政之何以创立。正如杨度所言:“难莫难于立宪之初,易莫易于立宪之后。创宪政者,如以人力扛火车使入于轨道,其事至难;守宪政者,如以机器驱火车,使行于轨道,其事较易。”所以他们希望由一个类似德国威廉第一、日本明治天皇那样的“盖世英主”出来为中国手创宪政。为此,他们不惜赋予这样的“英主”以专制君主的权力,幻想其能“善利用其专制权力,有以迫促宪政之速成”。在杨度们看来,专制权力就像一种工具一样,既可为善也可为恶,所以说“夫以专制行专制,适以疾国;以专制行立宪,乃以利国,所谓事半而功倍者也”。可见,君宪说是企图借助于君主来走立宪的捷径,以维持政局稳定,避免暴力革命等非理性现象。但如此一来就等于将立宪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所谓英主的身上。杨度等就认为清末立宪失败原因乃在于“有适宜宪政之国体(指君主制——引者)而不得实行宪政之贤豪”。严格地说,这其实不过是所谓开明专制的变种而已,早已背离立宪政治的本义。

开明专制与真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显然格格不入,立宪政治的核心就是对统治者权力的限制、制约和规范,立宪的君主是权力有限的君主,甚至干脆就是不管事的虚君。因此,君主立宪绝不可能通过一个权力无边的专制君王来推行。而按照近代中国君宪派的想法,则只能是由开明专制的君主来自我限制、约束其权力,这不啻于缘木求鱼。所谓以开明专制求立宪之论,其实是将立宪当作少数政治精英的救世伟业,骨子里依然是中国传统的圣贤政治的思维,与真正意义的立宪政治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事实上,那些成功实现君主立宪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靠所谓英主来实现的,相反其君主总是处于消极地位。比如,英国近代君主立宪肇始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而这次革命却是一场由英国议会发动的更换国王的行动,国王在其中不过是政治符号而已,完全扮演着被动的角色。日本的天皇在君主立宪之中也同样仅仅充当政治符号而已。

君宪派之所以鼓吹以权力无边的君王来推行宪政,从根本上说与他们对宪政的理解有密切的关系。在他们看来,立宪是稳定政治秩序、实现国家富强的手段,立宪的实质是“盖立宪者,国家有一定之法制,自元首以及国人皆不能为法律外之行动……贤者不能逾法律而为善,不肖者亦不能逾法律而为恶”。那么,立宪政治何以能保证自元首以及国人都能切实信守法制、不逾法律而行动呢?其实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对此问题的回答直接揭示了宪政的本质所在。宪政就是通过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合理安排而达到制约公共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的目的,离开了这个核心问题,就根本谈不上法治的意义。而君宪说的致命之处也正在这里:完全回避了制约公权、保护公民权利的问题,把保障法制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统治者对法律的信守上。这无疑依然是人治的思路。

杨度们的宪政观是典型的法律工具主义,简单地以国家富强的物质标准来衡量政治法律制度的良善与否,因而对于法治本身并无坚定的信念。这从他们对德国、日本的立宪模式的推崇和对英国模式的有意忽略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英国是近代立宪政治的起源,也是君主立宪的典型。但是,杨度们特别赞赏的却是德国、日本模式而非英国模式。其原因就在于德、日当时是后起的强国,它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国力等正赶超英国。君宪派丝毫没有觉察到德、日宪政模式内在的问题和危机,后来这两国走上军国主义的历史充分证明了其宪政的致命缺陷。立宪政治从长远看是有利于国家的富强,但是如果一开始就将宪政目标仅仅锁定在片面的物质主义方向上(富国强兵,或工业化之类),把宪政当成纯粹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手段、工具而完全无视宪政本身的政治、伦理意义和内在价值,那么其结果势必与立宪政治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所谓“挟专制之权以推行宪政”之类谬说,其实正是这种浅薄庸俗的工具主义思维的必然产物。

近代中国君主立宪说的两度幻灭,都证明了以所谓开明专制来实现立宪完全是政治呓语。清末搞预备立宪,主事者清廷的目的只在于维系其皇位之永固,而对宪政本身既缺乏真正的理解也缺乏热情和诚意,连立宪派也深感失望,即使没有辛亥革命发生,君主立宪也只能是有君主无立宪。至于洪宪帝制,主事者袁世凯根本不过是借君宪之名行君主专制之实。

退一步说,假如摈弃开明专制的思路,在近代中国是否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呢?杨度等人的开明专制倾向固然荒谬,但其君宪说有一个重要的动机却不可忽视,这就是希望通过将君位世袭明定于宪法来保证不会发生王位争夺之祸,以利于政局稳定有序。立宪君主不同于专制君主,它是权力有限的甚至是虚君;同时,它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它是世袭的而非竞选的。因此,君主立宪就意味着确立一个世袭的虚君,虚君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国家的象征性符号而存在。这样的世袭虚君要能保证政局稳定、不发生王位之争,其前提条件就是君主享有无可置疑的神圣性,这种神圣性必须得到全体国民的普遍认同和拥戴。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将这样的虚君理解为由国民供养着的“活菩萨”。其神圣性只能或者是来自某种宗教信仰,或者是源于民族悠久的政治、文化传统,而绝不可能来自君主自己的人为宣传和制造。惟其如此,任何篡夺君位者都难以获得国民的认同,从而保证无人敢于觊觎君位。因此,君主立宪要能在中国实现,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君主的这种神圣性必须获得来自宗教的或政治文化传统的支持而具有无可置疑的稳固基础。

然而考察近代中国,无论是清朝皇帝还是袁世凯以至于任何政治人物,都根本不具有“活菩萨”那样的公认的不可动摇的神圣性。他们若不掌握绝对的统治权力,其君位就难以保住,而且在社会上也就根本不具有全体国民普遍仰戴的教主式神圣权威和地位。所以他们的至尊地位总是跟绝对的权力紧密相连,这也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活菩萨式的虚君。其实,历代中国的统治者如果要保证其世袭君主地位神圣不可侵犯,都不得不诉诸绝对权力,包括玩弄开明专制的把戏;反之,如果要真正实行立宪政治,废除专制权力,就不得不同时废弃世袭君主的国体形式。总之,君主立宪在近代中国之所以行不通,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君主制与立宪政治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冲突,无法协调、统一。

与此相反,英国、日本之类君主立宪国家的君主,却可以在不掌握绝对权力的同时享有受国民普遍仰戴的神圣地位和教主式威望,且毫无被篡夺君位之虞。英国国王、日本天皇的神圣地位并不是他们自己蓄意制造出来的,而是源自其民族的政治、宗教文化传统。可见,尽管从表面上看中国的历史传统与英国、日本等君宪国似乎有共同之处,比如都有君主制的漫长历史,人民都有崇拜君主的传统心理,君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都很神圣,但在这貌似的表象背后却存在着微妙而深刻的政治文化传统差异,使得中国与这些君宪国的君主的神圣性实际上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基础上,从而也就决定了君主立宪在中国必然要遭遇完全不同于在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命运,后者的君主制能与立宪政治和谐并存,而中国的君主制却几乎是先天注定了只能与专制独裁政治为伴。

那么,这种政治文化传统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君主,其神圣地位又何以如此脆弱以至于不得不依赖绝对权力的支撑呢?

专制政治传统如何抹掉了君主的神圣灵光

中国政治传统中的君主,其神圣地位与绝对权力的密切关系,大体上说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一是君主的产生方式,其二是视国家为私产的家天下传统。两千多年来,中国历代王朝无不是通过暴力、阴谋夺权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并且总是将“天下”视为君主一家的私有产业,绝对不容他人染指。正是这种“打江山者坐江山”的政治游戏规则决定了君主在中国只能是掌握绝对权力的专制君主而不可能是活菩萨式的虚君,从而使君主的神圣地位与绝对权力不可分离地紧密结合起来。但是,暴力、阴谋可以夺取权力却不能证明权力的神圣性;同时令中国的历代君主们没有料到的是,一旦皇帝的神圣性是依靠绝对权力来维护和体现,那么这种神圣性基础注定了必然是虚弱的,是外强中干的。越是依赖绝对权力就越是使君主头上的神圣灵光褪色,所以中国的历代皇帝严格地说并不具有真正意义的“活菩萨”地位。

1915年杨度等人抛出君宪说论调时,远在日本的章士钊就以秋桐为笔名撰文指出,杨度所倡的帝制断断不可能与立宪相容,“盖此种帝政与沿于历史本乎神权者不同,后者可言立宪,而前者则否”。其原因在于这种帝制是通过“以谲而不以正”的阴谋手段建立起来的,“凡源不正者其流不清,帝政由是而立,而望其从容入乎宪政之轨,其事诚与逆行求前无异”。君主的产生方式规定了君主制的性质,也决定了君主的统治合法性来源。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与英国、日本等君主立宪国家的根本区别实际上就渊源于此,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君主统治的神圣性、合法性基础之差异也是由此决定的。

君主制的权力交接模式是依照父死子继的宗法血缘关系,但是王朝内部的君位交接之合法性、神圣性必须由这王朝本身的合法性、神圣性来保证,而王朝的合法性则来自王朝的产生方式。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主流的政治文化传统存在着致命的漏洞。儒家虽然提出了抽象的天命论来给世俗皇权设置一个超越性的权威,但却没能提供相应的可操作的程序或宗教性的仪式,结果反而让世俗的统治者窃取了天命的话语权,由王朝统治者自己给自己论证其天命。历代王朝都企图依照儒家的汤武革命说来为自己的“出身”提供合法性证明。汤武革命的本意是说,一个不得民心、德行败坏的君主必然是丧尽天命的,因此以暴力将其推翻是正当的。就此而言,儒家天命说未尝不可视为是对专制统治的一种软制衡,具有某种积极意义。但问题在于,天命无言,对于丧失天命的统治者,谁有资格代替他,或曰如何认定接替者的资格?汤武革命模式的致命缺陷恰恰在于,它无法提供任何可操作的、得到公认的合法程序,哪怕是某种宗教性的仪式,来认定合法的权力接替者。于是,新的统治者就只有自己证明自己的天命。这样的合法性证明基本上只有两种途径:其一是通过实行仁政之类的实际政绩,其二就是通过意识形态的宣传策略。前一种方法并不总是可靠的,光让百姓安居乐业虽然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但并不能证明君主的神圣性。特别是当社会经济状况出现问题时,更是迫切需要来自意识形态的神性证明。这样,历代王朝都必须自己出面大力制造其统治的神圣性,通过意识形态的宣传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在,是真龙天子。这就极大便利了那些通过暴力、阴谋夺权开国的王朝统治者,因为他们可以先夺了权再来证明其天命。通过这种手段产生的君主,其统治的合法性最终只能依靠统治者的自我论证,而不可能来自某种被社会公认的宗教仪式或传统习俗。然而这种自我论证的意识形态策略却不可避免地为其合法性埋下危机的祸根,因为这种愚民术并不能欺骗所有的人,特别是那些觊觎大宝的野心家就根本不可能相信真命天子之类的神话。历代王朝以暴力、阴谋夺权为共同特征的开国实践本身就为所谓天命做了最真实的注解,给觊觎者树立了最好的榜样——只要夺权成功,就可以自己证明自己是理所当然的天命所系。这样一种缺乏程序理性的天命论传统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导致成王败寇的游戏规则,因而势必使关于君主的神圣性成为纯粹的欺骗性宣传。

与中国历代王朝的开国史相比,日本的君主天皇就不是靠武力打天下夺得君位的。天皇的神圣地位是在日本民族漫长的历史演进之中逐渐形成的,与日本民族的宗教信仰紧密相连,神道教是天皇制度的宗教支撑,天皇被视为神的化身。在这样的宗教传统之下,君主的地位不是靠君主自己打江山得来的,而是通过某种宗教性质的传统仪式、习俗等程序,所以其神圣性就具有深厚的宗教性基础,能得到社会民众的真诚认同和信仰,成为公认的神的化身,其地位无人可以替代,也无人敢于替代。至于英国,尽管1688年“光荣革命”时其君主的产生也经历了一场政变,但却完全不同于中国式的宫廷政变,它不是新君主与老君主之间的夺权式政变,而是议会由于对现存君主不满意而更换一个新君主,新君主不是自己打江山夺权登极的,而是被议会邀请到英国来的。这就决定了新君主不可能以中国式的“打天下者坐江山”的姿态凌驾于议会或国家之上,而只能是一个接受议会制约的权力有限的虚君。

暴力夺权的君主建国方式与打江山坐江山的家天下传统密不可分。暴力夺权的动机源于视天下为私有产业的观念,此即黄宗羲所谓“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而暴力夺权的结果则又强化了这种家天下的观念和传统。既然君位是通过抛头颅洒热血的代价换来的,那么一旦到手,就格外显得弥足珍贵,君主必然会将绝对的权力视作自己打江山的合理回报,所以绝不可能接受任何制约、制衡或监督,更不可能甘心作虚君,而必然把公共权力当作实现君主一家利益最大化的工具。但是,君主越是将绝对权力视为私产,君权越是包含巨大的利益,那么对君位的争夺也就必然越激烈。为了防范篡权,君主又不得不加强其绝对权力,从而形成一个无法摆脱的以争夺绝对权力为中心的恶性循环。于是,君主的神圣地位愈益离不开世俗权力的支撑和充实,不掌握绝对权力的虚君就成为不可想象之事。一方面是君主自己不可能甘心于当虚君,另一方面是觊觎者的存在使在朝的君主不能也不敢做虚君,否则势必江山易主。

这样,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中,君主就仅仅是绝对权力的代名词,利益最大化的代名词,而缺乏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君主的神圣性不是来自某种超越性的权威,而是来自绝对权力的支撑。所以在中国,君位就不是绝对不可动摇的圣物,而是各路豪杰可以争夺的对象,所谓“市井之间,人人可欲”。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史贯穿着连绵不绝的君位之争,血雨腥风的宫廷内斗、盈尸遍野的王朝更迭战争,无不是围绕着夺取皇权而展开。而在英国、日本历史上就鲜见如此频繁如此惨烈的君权之争,原因就在于其君主既不是靠暴力、阴谋夺得江山,也基本上不拥有绝对的专制权力。在中国,不但政治精英们不认为夺权行为是亵渎神圣,而且社会公众也默认了这种打江山者坐江山的游戏规则。不错,中国人传统上确实有很强的皇权崇拜心理,但是中国人对皇帝的崇拜不同于日本、英国等民族对天皇、国王的崇拜,二者之间貌似相同,实则出于完全不同的心理:中国人崇拜的与其说是皇帝本人,倒不如说是皇帝所拥有的绝对权力,是对权力的崇拜而不是对皇帝本身的崇拜;而日本人、英国人对天皇、国王的崇拜就是对天皇、国王本人的崇拜,是把天皇、国王当作神的化身来崇拜,而不是因为看中他们手里的权力。所以严格地说,中国人是“皇权”崇拜而非“皇帝”崇拜,一字之差,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的君主制与英国、日本的君主制的最大最根本的区别所在。这就不难理解何以中国民间流行“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的谚语。无论在日本还是在英国,我们都不可能听到类似的民间说法。比如“天皇轮流做,明天到我家”在日本人听来简直是匪夷所思;而在将国王视为神的化身的英国人看来,“国王轮流做,明天到我家”也无异于是凡人要想成为上帝的发疯念头,至少也是一种渎神之念。这表明,皇帝在中国人传统的心目中到底有几许真正意义的神圣性(即宗教意义的神性)是值得怀疑的。

绝对的权力不仅绝对地使人腐败,同时也绝对地蜕去了掌权者(君主)身上的神圣灵光,这大概是后者始料未及的。中国如此,欧洲也是如此。欧洲各国几乎都有君主制的历史传统,其中凡是有着君主专制传统的国家,最后都未能走上成功的君主立宪道路,如法国、德国、俄国等;相反,凡是成功实现虚君立宪的,其君主几乎一无例外地都不具有强大的专制统治的传统,如英国、北欧诸国等。有着君主专制传统的民族在以立宪政治的模式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进程中,君主再也无法成为足以凝聚国民的有效的政治符号,无法充当民族国家的神圣象征。无疑,这将使民族国家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合法性危机,但既然这种宪政国家已无法继续利用君主来充当政治合法性的象征符号,那就只能直接以全民的意志为合法性基础,所以,其立宪就只能是民主共和的立宪而非君主立宪。

结语

中国的主流文化传统一向具有很强烈的世俗色彩,虽然中国社会有多种宗教信仰存在,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学说也包含有一定的宗教神秘主义因素,但是总体看中国民族对待宗教的态度是务实的、实用性的,中国文化更注重的是世俗生活的秩序和价值,所谓天人合一实质上是将天合于人而不是相反。这种世俗倾向在社会生活中自有其积极意义,可避免像某些民族那样陷入宗教迷狂之中不能自拔。但是,这种世俗倾向的文化传统却给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依据出了一道难题。儒家的天命论虽然赋予君主某种神圣色彩,但同时却始终未能形成仪式化的或宗教性的最高权力产生程序,只能听任各路豪杰以暴力、阴谋夺权打江山。自从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一个传统,君主通过暴力夺权上台之后,再利用天命论给自己制造统治合法性,这样,君主的神圣性就完全来自统治者的自我论证。这种神圣性是由世俗权力支撑、构建出来的,因而注定是脆弱的,因为政治统治的有效合法性不可能来自统治者的自我宣传,而只能来自社会公众的认可。这种认可主要诉诸两种方式:一种是民众普遍尊奉、信仰的传统习俗或宗教仪式,另一种则是民主的法理程序。君主制依靠的就是前一种合法性认定方式。然而,在高度世俗化的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世俗的君主并非来自宗教领袖,同时由秦皇汉武为表率的打江山坐江山的丛林规则也已彻底打破了远古时期的禅让接替传统,使得这种和平的权力交接方式在中国传统中早已不复存在。成王败寇的游戏规则与对绝对专制权力的追求紧密相连,最终彻底抹掉了中国君主身上的神圣灵光。君主成为纯粹世俗权力的化身,根本上就是一个俗物,并无神性可言。在这样的传统里,统治者的神圣性地位寸步离不开绝对的专制权力的支撑,不掌实权的虚君不仅无法体现君主的神圣性而且简直是不可思议,甚至根本无法存在,因为其君位必然要被别人篡夺。所以,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根本不可能容纳虚君,也根本产生不了虚君。而具备先天神圣性的虚君是君主立宪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这是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不同于英国、日本等民族的一个重要特点,后者的君主神圣地位源于其民族的宗教文化传统,“活菩萨”即使不掌握绝对权力也依然具有神性,所以当然可以长久存在于国家政治生活之中,并作为民族国家的政治象征与立宪政治下的有限政府共存。这个区别决定了君主制在中国与在英国、日本等民族那里具有不同的意义和命运,决定了君主和立宪政治在中国不可能相容共存。中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变革可以走向共和宪政,也可能走向某种形式的君主专制、个人独裁或寡头政治等等,但唯一不可能出现和存在的就是君主立宪。

【君主立宪制】推荐阅读: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练习题07-03

上一篇:冰雕艺术节作文400字下一篇:09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