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沙龙主题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健康沙龙主题(精选8篇)

健康沙龙主题 篇1

动取得圆满成功

湖南****健康管理中心是集健康体检、健康指导、检后咨询、养生生活指导于一体的健康管理机构,更致力于将健康工作和健康生活的理念灌输给每一位客户,在健康管理的路上,一直在寻求突破,希望每一个选择我们的客户都能感受到我们的用心,并且足够的信任我们,让我们真正的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2017年12月2日,为了完善单位职工的健康教育,引导职工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应****责任有限公司的邀约,湖南****健康管理中心团队携手省直中医院三位临床专家与****的近一百位职工家属朋友相聚湘火炬火花塞会议厅,共同举办关于“快乐工作.健康相随”主题沙龙活动,整场活动从上午9:00开始,历时两个半小时,在主创人员的精心布置和安排下,在现场朋友们的高度参与和配合下,本次沙龙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整个沙龙活动过程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主持人说明活动意义与作用,导入本次活动主题;第二部分由健康管理顾问**为单位职工2017年度体检结果数据分析;第三部分是特邀专家与现场职工朋友互动交流。

****有限责任公司对于本次的沙龙活动十分重视,不仅要求职工朋友们身穿制服出席活动,对于会场的布置也十分用心,公司的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先生,工会主席、纪委书记、副总经理**先生出席本次沙龙活动。

2017年,*****有限责任公司为单位职工谋健康福利,组织单位1600余名职工及家属在*****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全身的健康体检,在本次沙龙活动中,健康管理团队派出的健康顾问***简单介绍了本年度湘火炬职工的体检概况:

在互动环节,针对于今年体检中出现的问题,大家踊跃发言,而我们的专家们也是知无不言,将医疗术语转化为大家都通俗易懂的话语进行作答,并赢得在场的阵阵掌声。

例如:

三高是如何造成的?对于心血管疾病,我们该如何防治,心血管专家***在现场都做了详细的讲解;

什么是甲状腺结节,如何治疗甲状腺结节?普外科的***主任对此作出一一解答;

针灸科的***主任告诉我们对于颈椎疾病,该如何预防?并且现场有几位朋友还有幸体验到了*主任的神奇的治疗手段,经过何主任的一番推拿按摩,原本酸痛的肩颈都轻松不少;我们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而何杰主任则告诉我们“生命在于科学的运动”。11:30分,“快乐工作·健康相随”主题沙龙活动正式结束,而在场的朋友们好像还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还有好多健康问题想要和我们的专家进行交流,活动结束之后还有不少朋友拉着我们的专家进行咨询。

健康沙龙主题 篇2

特邀嘉賓(以發言先後爲序)尼爾·裏奇/Neil Leach

黄述飛/Alvin Huang

王祖寧/Julian Wang唐瑞麟/Paul Tang

大衛·吉伯/David J Gerber袁烽/Philip F.Yuan

路易斯·奎諾恩斯/Luis Quinones彭武/Michael Peng

格倫·卡兹/Glenn Katz施國平/Guoping Shi

張朔炯/Shuojiong Zhang宋剛/Gang Song

李翔寧/Xiangning Li

SDA建築設計公司創辦人,主持建築師美國南加州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恒豪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特别助理,高級客户經理,建築師南加州大學建築系教授

上海建言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副總裁,合伙人南加州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comp Matter-TA設計總監

Gensler事務所設計師

AEC Autodesk公司教育服務專家PURE建築師事務所合伙人

UNStudio建築師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講師

廣州市竪梁社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时间:2012年6月23日

地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C2会议室

主办:《城市建筑》杂志社

协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尼爾·裏奇

南加州大學建築系教授

“第一,就是到2020年,我們將不再使用‘數字’這個名詞。我們不再用它,并不是因爲我們不再使用數字技術,而是數字技術已經遍布我們周圍。到2020年,我們對數字設計新奇功能的崇拜將一去不復返。它必將成爲一種常規,爲我們所接受。計算技術正朝着用户友好型界面快速演進發展。”

我記得幾年前建築聯盟學院(AA)曾組織過一次會議,慶祝建築研究實驗室(DRL)碩士課程在第一個10年裏所取得的成績。布雷特·斯蒂爾(Brett Steele)評價這一課程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并且它也代表了發展的大趨勢。盡管如此,在發展前進的過程中有時仍然需要回頭看看。因此,鑒于今天討論的主題是“數字未來”,也許我們首先應該回顧數字化

Present actually evolved.的過去,并以此來思考數字化是如何發展的。

在此,我想抛磚引玉,先陳述兩個觀點。第一個觀點來自本·布拉頓(Ben Bratton)。他曾經指出,我們仍處于計算機的默片時代。可以説他語出驚人。誠然,數字化領域的發展是高速的,但是,當我們仔細思考它時,會發現數字化的確仍然算是個“襁褓中的嬰兒”。我們每個人的第一部手機是什麽時候買的?第一個互聯網賬號是什麽時候辦理的?也許衹是在短短的15年前。因此,這一切還都處在初級階段。不過,我認爲我們可以將數字化領域的發展劃分爲三個主要階段。

three distinct pha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world.

第一階段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當時我們還在討論“虚擬現實”,還在研究電子人和網絡空間,計算機世界好像科幻一般,認爲“虚擬現實”衹是一種“逼真的虚擬”,一定無法達到“真實”的水平。在那時,計算機設計的出現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很多設計開始利用Maya完成建模,大量的期刊也開始探討諸如曲面建築(hypersurface architecture)一類的流行題材。但是,當時并没有建成的實例。我曾于2002年寫過一本名爲《爲數字世界設計》(Designing for a Digital World)的書,這本書是根據我曾組織的一次主題爲“數字化未來”(E-Futures)的會議内容撰寫的。書中闡述了許多對數字化未來的推測,包括裝置、實驗方面,也包括了諸如Karl Chu的算法找形等方面内容,然而,書中關于真正通過數字

involving Cecil Balmond,Manuel De Landa,Greg Lynn,Mark Burry and others-was about how設計而最終實現的項目却衹字未提。

不過,2004年我又寫了第二本書,《數字建構》(Digital Tectonics),它也是基于我與巴斯大學的David Turnbull和Chris Williams共同組織的一次會議内容所著。Cecil Balmond、Manuel De Landa、Greg Lynn、Mark Burry等多位專家參與了本次會議,共同討論如何更好地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設計和建造中,重點探討了結構和材料的特性。直到那時,“數字化”與“建構”仍然涇渭分明,正是因爲那時很少有通過計算機技術生成的設計最終能够實現的。不過,《數字建構》(Digital Tectonics)一書仍然標志着人們開始利用計算機技術來設計和建造的新紀元,因爲越來越多的建築師和工程師運用計算機的“虚擬”環境去理解、體會“現實”的特

Digital Tectonics marked a new moment when suddenly people had begun to use computation

We have now reached what I would call a third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where computation has become so everywhere prevalent that you simply can not escape it.In order to control the design process you have to rely on computational tools;in order to control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you have to rely on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tools;and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fabrication process,you have to rely on various robotic fabrication technologies.Computation is simply not an option any more.

So let me offer some predictions.In 2001 Bill Gates made a prediction about the future.He said by the end of the decade,-by 2010-there would be nothing that will be untouched by computation.And I guess that he was right.There is almost nothing in contemporary life that is untouched by computation.So what can we predict that will happen by the end of second decade?What will happen by 2020?I have made three predictions.

My first prediction that I would make is that by 2020 we are not going to even use the term'computation'.We are not going to use it not because we are going to stop using computation,but for precisely the opposite reason.Computation will be everywhere and nowhere.It's a bit like going to a building site now and asking whether the workmen are using electric tools.Of course they are using electric tools.Likewise by 2020 we are not going to ask an architect if s/he is using computation.Of course we are going to be using computation–more and more.For that reason the term itself will simply disappear.You will just assume that everything will be computational.

My second prediction relates to the fetishization of certain aspect of the digital–such as robotic fabrication technologies or so called'interactive architecture'.I would predict that by2020 we will have overcome our complete fascination with the novelty of all that is computational.In effect we fetishize the computational today,but that fetishization will soon disappear.We will get used to it.It will seem perfectly normal.I once spoke to one of my colleagues in Interactive Media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Perry Hoberman(who just happens to be the brother of Chuck Hoberman,the famous interactive designer)–and he commented that there is nothing really special about interactive design.It's a little like when we walk into a bathroom and the light comes on automatically–or indeed a thermostat on a radiator.It's actually a fairly straight forward operation.There is nothing intrinsically special about it.But at present–because we are so fascinated by the potential of interaction–we have special installations to celebrate it.But most of those installations are just decorative art installations.Rarely do we see an installation that is actually performative,and yet it is clear that the real potential of interactivity lies not in art installations but in creating intelligent architecture–such as façade systems that respond intelligently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so on.And in the future the issue will be how to embed those systems into the fabric of our daily existence so that we do not even notice them.And the same goes for robotic fabrication.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right now we are fascinated by its potential.SCI-Arc has just purchased 6 robots and is very proud of itself for doing so–even though it’s taken them a year and they still haven't managed to get them working properly.But in the end we have to ask what is so special about a robot?Every car is made by a robot these days.And certainly in the Architecture Biennial Beijing of 2010 where we focused on'Machinic Processes',what became clear was that the work had transcended our earlier fascination with the purely technical capacity of robots.Now it was a question less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in and of itself-and more of the designs that could be enabled and facilitated by that means of production.It was less about the means than the end product.There was a new elegance emerging out of use of these new technologies in which design was being privileged over simple technologies of construction.So a lot of our current preoccupations–our fascinations with the new-are going to disappear as we accept digital fabrication as an everyday component of our daily existence.

My third prediction would be about user interface.Most of you who use i Phones or i Pads are only too aware of their ease of operation.You'flick'your way through pages in a way that reminds you of the way that you'flick'your way through the pages of an actual book.And性和過程。“數字化”與“建構”之間的對立也因此不復存在,越來越多的建築師和工程師應用“數字化”技術爲“構造”服務,從而出現了“數字建構”的新時代。這便是數字化發展的第二個階段。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數字化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數字技術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甚至説我們都不能離開它。爲了控制設計的進程,人們需要依靠數字工具;爲了控制施工的進程,人們需要依靠BIM工具;爲了控制制造工藝,人們必須依靠各種機器制造技術。數字技術已經不再是一個選項内容。

下面我來説一下我對數字未來的預測。2001年,Bill Gates預言“到2010年,將没有什麽是不受數字技術影响的”。我認爲他是對的,現在生活中没有什麽是不被數字技術影响的。所以,讓我們預測下一個10年(到2020年)會發生什麽?我有三個預測。

第一,就是到2020年,我們將不再使用“數字”這個名詞。我們不再用它,并不是因爲我們不再使用數字技術,而是數字技術已經遍布我們周圍。就像我們到一個施工現場去問工人們是否使用機械工具一樣,這是不需要有疑問的,因爲當然是有機械工具的。同樣道理,到2020年,我們也不需要問建築師是否使用數字技術,因爲我們一直會使用它。正因爲這樣,“數字”這個詞也將會消失,所有的一切都被數字化了。

我的第二個預測和人們對數字化在某些方面作用的盲目崇拜有關,比如對機器制造技術或者“交互建築”的崇拜。我預測,到2020年,我們對數字設計新奇功能的崇拜將一去不復返。它必將成爲一種常規,爲我們所接受。曾經在和南加州大學”交互媒體“(Interactive Media)項目共事的佩裏·霍伯曼(Perry Hoberman是知名互動設計師Chuck Hoberman的兄弟)的交流中,他提到其實所謂的互動設計并無新奇之處,就像我們走進浴室,燈光會自動亮起,或者在散熱器上安裝恒温器一樣。不過,因爲現在我們被交互體驗的潜力所深深吸引,所以才會利用一些裝置來展示交互設計的成果,而且大多數的衹是藝術裝置。很明顯,交互的真正潜力并非衹存在于藝術裝置,而應該應用于智能建築,比如應用在能够根據環境條件等變化而自動調節的立面系統。而未來的問題在于如何將這些智能系統不知不覺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對于機器制造,問題亦是如此。在如今的建築教育中,我們還沉醉于機器制造的潜力之中。南加州大學建築系剛剛引進了6部機器人,在花費一年時間却無法讓這些機器人正常運轉的情况下,仍然對購進機器人感到自豪。不過,我們必須知道機器人究竟有何特别之處。長久以來,汽車都是由機器制造的。在2010年北京國際建築藝術雙年展期間,我們曾重點討論過“機器過程”(machinic processes)這一主題,明確了如今的建築設計已經超越了我們早先單純對機器技術性能的崇拜。它在本質上可以説不再是生産方式的問題,更是這種生産方式所推動承載的設計問題。在應用新技術的過程中,設計有着高于簡單建造技術的特殊地位。所以,我們如今對新鮮事物的迷戀,將隨着數字建造成爲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最終烟消雲散。

我的第三個預測與用户界面有關。在座各位如果使用過i Phone或者i Pad,可能體會到這些設備在操作上的易如反掌。衹需要輕輕“滑動”手指就能實現頁面的切换,切换方式不禁讓人聯想到翻閲一本真正的書籍。蘋果設備中的多數計算操作

(如剪切和粘貼,甚至滑動解鎖)的設計都十分自然而友好。進而,你也許也會聯想到Grasshopper,因爲它也正是利用易于理解且清晰明快的視覺圖標將極其復雜而專業的脚本語言轉换成爲了界面友好的操作體驗。至此,這一趨勢已經逐漸明朗,計算技術正朝着用户友好型界面快速演進發展。换言之,操作界面的設計變得和數字技術的開發同等重要,蘋果的成功或許正得益于用户界面的設計,亦如其得益于電腦、i Phone等設備的造型設計一樣。因此,我們可以預言,這一發展趨勢將得以延續,計算機設備的設計也將日趨人性化。

think about Grasshopper which turns the highly complex and specialized world of scripting into

the success of Apple is probably as much to do with the design of the user interface as it has

這就是我要陳述的三個觀點,同時也是對行業發展的一

So I am just throwing out these three ideas a kind of the prediction about how things are going.種預測。

黄述飛

SDA建築設計公司創辦人,主持建築師美國南加州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第一,一種事物正在建築業悄然出現,我將其稱之爲‘數字技藝’,也就是由Neil在其著作中所提到的‘數字建構’發展而來的。第二,我認爲這一趨勢將最終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在此期間,快速成型將嚮快速制造轉變,建築建造流程將更貼近工業流程。”

諸位當中可能有人去年夏天聽過我的講座。在講座的尾聲,我展示了一張照片。人們曾經把照片中的設備稱之爲“無馬馬車”,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汽車。現在,我們并不需要用“無馬馬車”來爲這種交通工具下定義,因爲汽車本身就是最好詮釋。對于建築業發展中的技術來説也一樣,我們

When I started at USC with Paul,there were offices that were identified as CAD offices.And没必要將“數字化”與非數字化進行區分。

我與Paul在南加州大學共事初期,學校裏有各式各樣的工作室,其中包括專門的CAD工作室。現在,這個研究室早已不復存在,因爲每個工作室都能够完成CAD任務。

Neil talks about in his book"digital tectonics".不過,在這個演進的過程中,我非常關注兩點。

第一,一種事物正在建築業悄然出現,我將其稱之爲“數字技藝”,也就是由Neil在其著作中所提到的“數字建構”發

maker and the artifact in a very digital sense.So the actual care and understanding in nuance展而來的。

我認爲技藝的概念正在逐漸回歸—一種數字化的回歸。這種回歸不僅體現在事物生産或制造的數字化,更體現在數字化層面上的産品與其制造者間的相互作用。以往,木匠有着對木工細節的執着,觸摸木料所帶來的反饋讓他們對這門技藝有了更高的領悟。如今,這一幕正在數字化設計領域重演。在這一領域,建模的能力、編寫優秀代碼的能力正成爲他們獨特的技藝。無論是編程,還是工具作業,都在逐漸成爲一項技藝,一門手藝。而在這些技藝當中,信息的輸入和輸出間都有着緊密的相互作用,數字化産品的制造者與産品

ing at a digital level where that kind of skill and care that somebody has in modeling or scripting

person creating it and the feedback that he is getting from the actual artifact.

rapid prototyping moves from rapid prototyping to becoming rapid manufacture and where

Revolution is what allowed us to move towards skyscrapers.The invention of mass-production的使用者間的相互反饋至關重要。

第二,我認爲這一趨勢將最終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在allowed us to build as high the elevator could take us,and we were introduced to air-conditioning which allowed us to cool these hermetically sealed buildings.That particular revolution has defined modern architecture to this day.So with the third revolution,suddenly we have potentially the ability to manufacture buildings the way that we currently manufacture products.This can potentially revolutionize the way we conceive of buildings as we can think about them as things that can deal with issues of mass customization,not just mass production.Systemic variation becomes a technique and tool that allows one digital version of a component to actually be a million physical versions of the same component with little to no change in cost.

Neil Leach:Maybe this would be the case.But my concern is that in fact i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will always be following other industries.Certainly my experience of working with Behrokh Khoshnevis,the inventor of a 3-D printing technology for concrete,and of witnessing his attempts to find funding to support long term fundamental investment in the building industry tell me the opposite,as do my experiences of watching the economic woes of another talented inventor trying to market a new robotic form of fabrication,Enrico Dini,the inventor of D-Shape,the world’s largest3-d printer.The whole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uffers from the lack of capital investment in innovation.

In other words,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the cellphone industry,the television industry–where there is substantial investment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and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And because there is no real long term investment in construction,these guys are struggling.They are trying to develop some kind of highly advanced mechanized construction but no one wants to invest in them.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imply is not geared up for this.

This is a real problem.Somehow as architects,we find ourselves following other industries in terms of investments in new developments.Take Maya–for example–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oftwares used in architectural design.Although it is used extensively in architectural design,Maya was not developed for architects to make buildings with.Or take Digital Project,that is actually a customization for the building industry of the software,CATIA,that was originally developed for the aircraft industry.All we can do as architects is feed off developments that are made in other industries.And we use software like Massive and City Engine that were developed originally for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to try to produce architecture.So unfortunately there is kind of financial problem for the building industry in finding long term investment in new products.

A l v in H u a n g:There is.But I think it's a lso b e cause Enrico Dini,Behrok h Khoshnevis,and the Freeform group at Loughborough University–all of whom are trying to develop a form of 3-D printing in concrete for architecture-are approaching it at the scale of trying to print one building as their one goal.

Philip F.Yuan:Last year,there were ver y famous firms from Beijing that wanted to talk to Behrokh Khoshnevis about the potential possibility to invest in a certain industry.Actually,we have Julian here from the fabrication company E-Grow which is working successfully with Zaha Hadid Architects on a number of projects.It would be good to get his predictions.

此期間,快速成型將嚮快速制造轉變,建築建造流程將更貼近工業流程。顯而易見,工業革命讓我們朝着興建摩天大樓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大量生産技術的發明帶給我們鋼筋、混凝土以及鋁制幕墻系統,這讓我們可以把建築蓋得很高,因爲電梯可以帶我們到達,并且空調系統的引入可以保持密閉建築内温度舒適。工業革命將現代建築塑造成了今天的摸樣,而第三次工業革命將使我們能够像現在制造産品一樣地去建造建築。這將改變我們思考建築建造的方式,因爲需要考慮的將是批量定制而不僅是批量生産的問題。系統的差异成爲了一種技術、工具,它可以讓一個組件的數字設計在幾乎零成本的狀態下輸出數百萬個不同的版本。

尼爾·裏奇:

也許情况正如Alvin所言。不過,我認爲實際上建築行業將一直跟隨其他行業的發展脚步。我曾有幸與3D混凝土打印技術的發明者Behrokh Khoshnevis教授共事,曾見證他試圖尋找長期支持其研究的投資。我也曾注意到,另一位極具天賦的發明家—世界最大3D打印機D-Shape的發明者Enrico Dini在試圖推廣其新機器制造設備時經濟上舉步維艱。所以,我認爲整個建築行業缺乏的就是對創新的資本投入。

换句話説,汽車、手機、電視等行業對新産品研發會投入巨資,然而建築行業却不會,因爲它缺乏真正的長期投資。Enrico Dini和Behrokh Khoshnevis的研究都舉步維艱,他們試圖開發出先進的機器制造設備,但却找不到投資。坦白講,建造業還没爲此做好準備。

這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作爲建築師,我們不知不覺地發現自己正在跟隨其他行業研發投資的脚步。比如,Maya作爲建築設計領域應用最爲廣泛的軟件之一,却并非專門爲建築設計開發研制。再如,Digital Project其實僅僅是軟件針對建築行業的一個定制版本。又如,CATIA起初是爲航空工業開發研制的。作爲建築師,我們能做的就是從其他行業的研發中分一杯羹。我們所用的Massive及City Engine等軟件最初是爲娱樂業中建模而開發的。所以,很不幸,爲建築業的新産品找到長期投資總是遇到融資困境。

黄述飛:

這種問題的確存在。不過,我認爲這也與Enrico Dini、Berok Koshenevkis教授以及拉夫堡大學的Freeform group相關。他們都試圖運用3D打印技術一次直接打印出一整棟混凝土建築。

袁烽:

實際上,2011年北京的幾家知名企業曾打算與Behrokh Khoshnevis教授就投資某一領域的可行性進行探討。今天,參加討論的還有來自E-Grow的Julian,E-Grow與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在多個項目當中有過成功合作。下面來聽聽他的預測。

王祖寧

恒豪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特别助理,高級客户經理,建築師

“未來10年,設計將更加自動化、智能化,從而使終端用户能够在没有建築師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大規模定制設計。當然,應用程序之中的建築理念和脚本仍然得由建築師來設計完成。”

Julian Wang:I have severa l res ponses to mak e in answer to the various pre-關于3D打印建築的問題,我想做幾點回答。但首先針dictions about'3-D printing'a building,but maybe first I could respond to Alvin對Alvin對未來的預測,我想陳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Huang's idea of the future.我認爲,批量定制是我們過去10年一直在討論的問I think mass-customization is something that we've been discussing for the last ten題。但是,我們今天真正實現了麽?或者説它是否達到了years.But have we really achieved it?Or has it reached the level of ubiquitous-我們所追求的普及程度了呢?

ness that we strive for?我認爲,未來10年,批量定制的問題將進一步演化,For the next ten years,I think that the issue of mass-customization will involve,as我預見它不由我們和業主來决定,而是由終端用户和建築I foresee,not just us and our clients,but will actually be determined by end-users師所設計的應用程序來决定。人們購買這些程序,通過i Pad and architect designed apps,that normal people can purchase so that they can一類的設備進行定制并打印出家裝所需的3D自由造型板print out the 3D free form panels for their homes from their i-Pads.It is like a DIY材。整個過程如同一個DIY訂購系統,定制完成之後,可ordering system that then can be picked up from their near by construction mate-以到住宅附近的建材商店取到成品,就如同現在美國的家rial stores like the Home Depot stores in the States.These kinds of ideas are cur-得寶(Home Depot)商店一樣。這類概念(即用户能够在rently possible for furniture and millwork but are not feasible at the scale of building綫完成全部定制工作)目前在家具和木制品行業是可行的,or building parts.The idea is that you can do everything online now but in the next但定制建築或建築部件還缺乏可行性。但是,未來10年,ten years the design can be more automated and intelligent for end users to cre-設計將更加自動化、智能化,從而使終端用户能够在没有ate their own mass customized designs without architects,although of course the建築師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大規模定制設計。當然,應用app is embedded with architectural ideas and scripting,and is hopefully designed程序之中的建築理念和脚本仍然得由建築師來設計完成。by an architect.爲了制造批量定制的建築部件,需要研發新材料,以To make mass customized building parts,novel materials need to be developed適應簡單的生産流程,讓消費者更容易獲得。諸如納米科further to be easily produced and more reachable for consumers.There are a lot技、智能材料等很多創新材料正在研發當中。雖然我們能of new innovative materials being currently developed or researched such as nano够預言新材料必定是以我們的現有認知爲基礎的,但是今technology and smart materials.We can certainly forecast it now based on what天我并不想對材料未來10年的前景做出大膽的推測。不we currently have available,although I am not going to make any wild predictions過,諸多傳統材料,比如陶瓷,經過再開發已經摇身一變,for the next 10 years about materials such as"memory algae"although many tra-成爲了高性能的工藝陶瓷[“特種陶瓷”或者叫“工藝陶瓷”ditional materials such as ceramics have been reinvented into high performance是指主要作爲組件的陶瓷材料,能滿足力學功能,或其特technical ceramics.The term"special ceramics"or"technical ceramics"refers to all殊的性能(諸如離子或者導熱系數)能執行有效的任務。ceramic materials that are mainly used as components,that fulfill mechanical func-它們經常被用于機械工程、化學工藝工程、電子工業、傳tions or whos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perform an active task,such as ion or heat感器科技(氧傳感器)、燃料電池以及生物技術中。詳見:

ing,electronics,sensor technology(lambda sensors),fuel cells and biotechnology.products.html]。

There are already several interesting product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such as事實上一些引人注目的産品已經正在開發當中。比如,in Germany there is a porcelain tape called KERAFLEX,a very thin ceramic tape.德國研制了一種名爲KERAFLEX的陶瓷帶,這種材料非常Its surface is like a very thin sheet and could be malleable.Working with it is like薄,表面類似薄片,具有很强的柔韌性。塑造這種材料如同playing with dumpling dough.Our company is looking for new materials such as揉面團一樣。我們公司非常期待像這樣的新材料出現,而this,and we are at the fore front of testing these ideas or materials that are not且我們也在積極嘗試一些新材料的可能,這些材料最初并originally meant for architecture.Operating with an architects'sensibility and imagi-非是用于建築行業的。秉持建築師的敏感性和想象力,并nation but also with a manufacturer’s point of view,we would like to research and且從制造者的角度出發,我們希望能够專注于那些最初不focus on materials such as these that are not meant for architecture in the begin-是用于建築行業的材料。公司還在研究其他一些産品,比ning.There are also products that we look into such as the expandable aluminum如可膨脹的泡沫鋁,想必諸位可能在一些材料設計展覽中

見到過。可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識到,這種泡沫鋁最初是爲軍事用途研發的。美國人將其貼附在悍馬車外部,用以减輕火箭筒對車輛的爆炸衝擊。諸如此類的特殊材料不勝枚舉,盡管很多公司是根據不同用途研發這些材料的,但是我們正試圖將這些材料引入建築

duce into the architect's arsenal.産業,爲建築師所用。

唐瑞麟

南加州大學建築系教授

上海建言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副總裁,合伙人

“今天討論的問題應該是:當我們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并且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它時,建築師將何去何從?這樣,討論就會更有意義,我們才能探討未來。”

我可否陳述一個稍微不同的觀點?我認爲本次討論很有意義。但是,我認爲如果我們在不同的設計理念下,以現在的分類方式討論批量定制是存在問題的。正如Neil所言,手機設計師領先于建築師,不少領域的從業者也領先于建築師。但如果沿用這一邏1,極端地講,一旦科技真正達到了智能化,那時,建築師與手機設計師或者其他設計師還會有什麽分

nology achieves that intelligence,will there be a difference between architects and别呢?cellphone designers or any kind of designers for that matter?

换句話説,我認爲討論中缺少了文化因素。當我們探討批量定制時,到底是誰完成了這種定制呢?是建築師嗎?或許可能是一個簡單的菜單,用户衹需要像點菜一樣,“這個、那個……是我所需要的”,然後完成打印……在此之後呢?設計的文化又在哪裏?

在超越現狀的同時,我想大家也應該回首一下過去。Neil談到了建築的歷史。我認爲,在“計算機化”與“數字化”之間存在着本質的區别。我認爲在啓蒙運動以前計算便已存在。在我們對宇宙的認知逐漸符合科學規律的過程中,這種宇宙觀就成爲了計算化。如今,唯一的區别就是計算機運算速度更快了。所以計算機化開始改變生産模式。基于此,更準確地講,今天討論的問題應該是:當我們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并且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它時,建築師將何去何從?這樣,討論就會更有意義,我們才能探討未來。

it is printed…What then?Where is the culture of design?

the computation probably preexisted and existed a long time ago from the days

esting and we can talk about future.尼爾·裏奇:

“計算”(computation)一詞源于拉丁文“computare”,字面意思是“一并思考”。實際上,存在着兩種不同形式的計算,即“數字計算”和“物質

計算”。許多人認爲世界正是以“物質計算”的方式不斷運轉。也就是説,世界早已自行開始計算過程了。

大衛·杰森·吉伯

南加州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無限計算的發展基本遵循摩爾定律,即在芯片制造中,集成電路的晶體管數目每兩年將翻一番。無限計算意味着計算的成本很低,甚至幾乎爲零,已經不足以成爲阻礙計算量大小的因素。所以,我認爲這才是未來10年最大的變革。”

Neil談到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同Julian的表述有所交叉。他的意思是在建築業根本不存在任何研發投資,而Julian作爲制造業的專家也提出了這一問題。我們的確對研究新材料飽有興趣,因爲這正是消費者所要求的。我認爲對于我們來説存在滴入式經濟的問題,我并不確定該問題在10年後是否會消失不見。但我的確認爲這一問題將會演變,假設你對投資這一問題追根溯源,那麽最終將發現所有建築的投資都來自于業主和承包商。正是建築師教育他們如何投資。不過,他們總是一次衹投資一個項目,而且業主和承包商的商業模式是以借貸爲基礎的,而不是以投資爲基礎。這一點對所有建築師都是大的挑戰,因爲要想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提升以數字化計算和更先進高效的工具爲基礎的建築設計的文化内涵,這的確不是件容

on digital computing,and on more advanced and more efficient tools.

So I agree with Neil.I think we have to keep pushing.And it will evolve.These are the易的事。

因此我贊同Neil的觀點。我認爲我們必須不斷推進行業的發展,這也是做出某些預測的前提條件。計算的成本或者説無限計算理念必將深刻影响每個人。無限計算的發展基本遵循摩爾定律,即在芯片制造中,集成電路的晶體管數目每兩年將翻一番。無限計算意味着計算的成本很低,甚至幾乎爲零,已經不足以成爲阻礙計算量大小的因素。所以,我認爲這才是未來10年最大的變革。而這一變革將讓我們最終有能力去徹底駕馭復雜事物。我們可以用任何我們想要的方式定義復雜事物,無論是與工程師的創造性的合作,還是逐步探索生成設計或者混合的生成方法,亦或像Massive或其他一樣,將多代理系統(MAS)引入設計過程。誠然,今天所有這些正在逐步簡化,但執行起來仍然紛繁復雜。不過情况必將不斷改變,也希望這種變革發展能够對滴入式經濟産生影响,從而扭轉我們處于利益鏈最末端的劣勢。這恰恰符合Paul的觀點,即文化價值在設計當中經常爲人所輕視。此後,我們才能談計算的社會性,即批量定制將讓普通人能够左右設計。不過,我認爲這是個開放式的問題,因爲有人會設計,而有

people can design,but some can't.人則不會。

袁烽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

“計算將帶給我們更多的可能性、創造性,以及高效的合作方式,它讓人們能够在建築設計、施工和運營階段協同工作。我認爲未來將經歷一次‘産業革命’。换言之,我們將經歷一種範式的轉變。”

Philip F.Yuan:I will follow what David is talking about.I want to define a different atmosphere我想接着David講的内容談談中國與西方建築業氛圍的in China from that of the western world.I think in China we focus more on real practices.We’re差异。在中國,我們更加注重實際項目的開發。我們可能更加a little bit more pragmatic,because we do everything very fast.We may not get to the point of務實,因爲我們做事一貫講求速度。中國的建築行業可能還未doing any recognized academic research for 10 years.But we do a form of really fast research發展到用10年時間進行某項突出學術研究的階段。但我們在in real practice,including the novel buildings that we are constructing:the high rise,the super實踐當中的確進行着快速的研究,包括我們正在建設的高層、high rise or complex buildings.I think that over the past 10 years or 20 years,we have done a超高層或綜合體等新式建築。我認爲,在過去10~20年間,lot of this kind of practical research.And the way you undertake a lot in research and thinking我們做了許多這方面的實踐研究。而西方開展理論研究與思in the Western world is fundamentally where we want to go as our next step.You operate in考的方式正是我們在下一步發展當中要遵循的。未來世界是a world of research that frames the ways the world will be integrated in the future.But I think要將理論和實踐整合在一起的,但實踐和理論研究都有一定that the two sides both have some weak points.As far as the Chinese architects and practices的弊端。對中國建築師而言,我們需要問問自己,爲什麽要采here are concerned,we need to ask ourselves why we do it this way.But it is important for取這樣的方式方法建造。而西方高校中的研究者也需要問問those of you from western universities to ask how we do that kind of work,because you un-自己如何實現某個項目,因爲他們長期進行的大都是抽象研dertake too much abstract research.What is needed is a way to link research to real practice.究。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將研究與實踐聯系在一起。

Coming back to the topic of prediction,my view relates to that of Michael Peng(who is work-再回到對未來的預測上。我的觀點同Michael Peng相關,ing for Gensler on the Shanghai Tower).When you are doing some projects in China,it is not他來自著名的Gensler事務所,上海中心就是他參與設計的。only one designer you end up interacting with.You need to work with more than 20 consultants在中國做項目,不衹是同一家設計單位的内部合作,而是要同at the same time.You need to work with investors who do things not based on the designers'時與20多家顧問單位共事。而且需要與投資者合作,他們的view.They decide based on how they run the whole project,on how they connect with the决策是建立在如何運營整個項目、如何溝通經營者和施工方operators and the constructors.So the architecture becomes a more complex system.It is not的基礎上的。所以,建築就變成了一個更爲復雜的體系。但a unique system.It is a very simple concept:how to make them work together.Therefore,we這一體系并非獨一無二,它的理念十分簡單,即如何實現多need some technological ways.We need the platform to frame and optimize the system.方的協同工作。因此,我們需要一些技術手段,建立一個平In terms of computation,I agree with David.It will give us more possibilities,more creative and臺來構建并優化整個協同系統。

efficient ways for people working together not only for the design,but for construction and the關于計算這一問題,我贊同David的觀點。計算將帶給operation of architecture.So architecture becomes just one part of the society based on a very我們更多的可能性、創造性,以及高效的合作方式,它讓人們large system.You may deal with 100 or more consultants.The system may link the architecture能够在建築設計、施工和運營階段協同工作。所以,建築成to your phone as everything is in a large system.爲了社會龐大體系的一部分。在這個體系中,你可以與上百So computation in China in the next decade,as I predict,will grow very fast out–beyond your家顧問單位合作,可以通過手機直接完成與建築的連接。wildest imagination.We are here making research,because we first use it in China.Taking soft-我預計在未來10年,計算在中國的迅猛發展必將超乎想ware for an example,we may have been researching it over the past three months,but we will象。我們現在對其進行研究,是因爲我們是在中國對其進行應use it by the end of the year.We will put things into practice very fast to make it a reality in the用的第一人。拿軟件來説,我們可能剛剛用過去3個月的時near future.This is the first thing I want to mention.間來研究它,但是未到年末就將之付諸實踐。在不久的未來,The second thing that I want to talk about is about the state of craftsmanship and fabrication.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是非常迅速的。這是我首先要論及的。The next 10 years will benefit the whole industrial sector.I can tell from my experience.E-Grow其次,我想談談技術和制造的現狀。今後10年的發展必is a pioneer in the real practice,because Jerry Ku used to be an architect.His career is not將惠及整個業界。這點可以從我的經驗得到證實。E-Grow屬just about doing design,but he also set up a new factory looking at how architects design and于實踐領域的開拓者,因爲其創始人顧傳暉(Jerry Ku)曾經how these designs can be fabricated.So in the future,I think the relationship will undertake a也是一位建築師。他的職業生涯并非單純從事設計工作,同form of"industrial revolution".In other words,we will experience a paradigm shift.If you go to時還創建了一家新型企業,關注建築師如何設計以及如何把some construction sites for some famous projects,you can find more than 500 workers work-設計建造出來。所以,我認爲未來將經歷一次“産業革命”。ing on site or sometimes as many as 1000 or 2000.I have really experienced that.But in the换言之,我們將經歷一種範式的轉變。如果你去一些知名項future we can change the situation.We can prefabricate things in the factory.We can do everything on the computer,and fabricate it in a very easy way.All the components can be imported from all over the world,not from one place.The whole world could work on one system of architecture not only for design but also for fabrication.That is the future.We will reorganize the ways we are thinking,and the ways we are doing design.

David Jason Gerber:I have two quick comments.No.1 is simply the word,'integration',and No.2 is that infinite computing leads to simulation,that is,a higher degree of fidelity.It allows the supply chain to get closer to the designer,as you say,to people who make stuff so that they were connected a little bit better.But it also giv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all the consultants to work more seamlessly together and reduce risks to all of those bearers.

Neil Leach:The French philosopher,Jean-François Lyotard,was once commissioned by the Canadian government to write a commentary on the way that that the world was operating in the late 1970s.He wrote a book called,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 Report on Knowledge,where his main critique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was that all the kind of questions that we used to address-about why we do something-had given way to questions about how much and how fast or so on.So already in the west,there is a problem about with a predominant uncritical approach where we do not question sufficiently why we do things.We belong to a Nike culture:'Just do it!'.We do not question why.I think in China it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o start to ask the question WHY?It should not just be about producing and producing more and more.But we should really ask the question WHY?We need to develop a more critical approach.

Potentially,I think computation does have that capacity to help in developing a more critical approach,at least,by allowing us to test things out.In the old days,for example,before we had developed sophisticated digital tools for tes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building,we had to rely on simple analogue tests such as wind tunnel tests.But now we can evaluate everything more or less.By using digital tools,such as Ecotech or Ansys,we can test out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r structural performance of a design in advance.Or if we write a script with some performance criterion embedded in it,we do not even need to test that design.It will be guaranteed to perform already.The only area where we still need to develop digital tools to test things out is in urban design,although we do have tools such as Space Syntax being developed which promise a more critical approach to urban design.Computation,then,can offer us a more critical approach to design,where we can test things out in advance.

Paul Tang:But can that process become a consultancy?

If,we can acknowledge that what we do is a craft that requires a team of different specialists,can this notion of computational become a consultancy?

Neil Leach:It has become a consultancy in some cases.Space Syntax operates as a consultancy.

Paul Tang:If it can become a consultancy,then the question I am posing,the true content of what we are really talking about is the culture of design,the目的施工現場走走,就會發現有數百甚至上千名工人在施工作業,我就親身體會過這樣的場面。但未來,這種情况必將有所改觀,建築部件能够在工廠中預制,一切工作都能在電腦上完成,之後可以用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進行組裝,所有部件都能從全球範圍内進口,不必要出自一個廠家。整個世界會在同一個建築設計和制造的體系下進行操作。這就是未來,我們的理念和設計方式將更加明確。

大衛·杰森·吉伯:

我想簡單説兩點。第一點就是“整合”,第二點是無限計算會帶來仿真度極高的模擬仿真技術。這讓整個供應鏈更貼近設計師和制造者,從而加强了他們彼此之間的聯系。同時,這也爲顧問公司實現無縫銜接創造了嶄新的機遇,降低了項目風險。

尼爾·裏奇:

20世紀70年代,法國哲學家讓·弗朗索斯·利奥塔(JeanFran�ois Lyotard)曾受加拿大政府委托,爲當時世界的運轉狀態撰寫一則評論。他在著作《後現代狀况:關于知識的報告》(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 Report on Knowledge)中批判地指出,在當代社會我們曾經關注的“爲什麽做事情”的問題已經轉變爲“需要多少錢和多少時間”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在西方存在着這樣的問題,人們選擇了一種非批判的思維方式,不再充分思考做事情的目的。我們的行爲很符合耐克的文化—想做就做(Just do it!),從不問爲什麽。我想在中國,開始問爲什麽也尤爲重要。不應該一味地埋頭苦幹,應該鄭重地問問自己這樣做的原因何在,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我認爲,計算可能就會幫助我們培養一種更具批判性的思維,至少它能够幫助我們測試一些事物。比如,在没有開發出能够測試建築性能的復雜數字化工具的時候,我們衹能依賴簡單的風洞試驗等模擬實驗來完成檢測。不過,現在我們幾乎能够對各項指標進行評估測試。通過運用Ecotech及Ansys等數字工具,我們能够預先檢測出一套設計方案的環境性能或結構性能。如果我們將一些性能指標寫入脚本中,我們甚至可以不必再對設計進行測試,數字工具會自動保證設計性能符合要求。我們現在需要進行數字工具開發的唯一領域就是城市設計的領域,雖然在這個領域已經有一些號稱具有批判思維的工具存在,比如Space Syntax。計算技術能够爲我們提供一種更具批判性的設計方式,使我們可以預先測試出設計的各方面性能。

唐瑞麟:

但是這個計算過程會成爲咨詢單位的業務嗎?

如果説我們的工作是一門技藝,是需要各類專業人才的合作的話,那麽計算的概念會成爲一類咨詢業務嗎?

尼爾·裏奇:

從某種程度説,它已經成爲了一種咨詢業務了。Space Syntax本身也是作爲一項咨詢業務來運營的。

唐瑞麟:

如果它可以成爲一種咨詢業務,那麽正如我所言,我們所探討的内容其實是設計文化問題,是設計文化、設計過程的發potential change in the culture of design and the potential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and most importantly,the definition of the profession of design.What is it that we are doing?Are we innovators,in a sense,coming up with ideas?Therefore,these ideas get translated into a series of scripts that ultimately lead to fabrication.So it does begin to challenge the way in which we do things.But I think the way we think about it still has to be critically clear,because in some ways technology doesn't really change the premise of critical thought.

Philip F.Yuan:Yes,that is a good point.But I want to make a comment.I think the point is that we are talking about design methodology.My thinking is that the design methods will totally change.A lot of things can generate design.For example,architectural designs can be generated through considerations of ventilation or solar energy.This approach could generate completely new architectural form not from the form itself,but from the performance of architecture.This new design method is a revolution.It is a paradigm shift.It has totally changed our design method and way of thinking.We no longer just judge things only by form alone-as to whether it is a sexy form.That is not enough.But we judge things by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as to how we generate the form.Maybe it is a bottom-up system,maybe a top-down system,I don't know.But that is the way.And that is something new.

Neil Leach:Manuel De Landa once made a comment on this shift that has happened.It is a shift from the architect operating as a God-like top-down designer to the architect as the controller of processes.The design approach becomes quite different.Computation has become part of the process of design itself.That is the important point to see the computer not simply as a tool of representation but something that really changes the process of design itself.To my mind,therefore,the key shift that should be happening is that computation should not be perceived as a kind of modeling tool-that becomes a tool of stylization-that allows you to produce a new style of architecture called Parametricism.Rather,the whole process of design changes,so we are using algorithms-and other forms of generative processes-to breed forms,and therefore to completely change the way we approach design.That is the real potential of computation.

Alvin Huang:What is unique is what Paul is talking about-the two distinctions that are happening.Something t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is happening at a tool level where it is very much about automation of the existing ways and methods of work.Some of them are operating at a technique level where it changes the way we inherently do things.But then what Paul is talking about is at cultural level where both tools and technique have been superceded and where they have infected and aff ected so much the culture of work.The work that we do is actually,by defi nition,diff erent from what it was.

Then what is an architect today?I had an intern in my former office who developed a fairly complex script for generating buildings,offices and specific site locations with different inputs with a click of one button.And he was the first techie guy who designed such a button.And he was trying to explain to others that he didn't design a button,but a project that was executed through a button.But suddenly,there is a deliverable which is no longer about a series of conventional plans,sections,elevations.It is a process that produces plans,sections,elevations and all of the things that describe a building.So,suddenly,now I think what Paul is talking about is whether they are breeding or they are allowing better collaboration or are allowing for the factory protocols for manufacturing.They are different methods that are inherently changing the culture of what we do.

展變化問題。最重要的是,如何定義設計這一專業的問題,我們從事的到底是什麽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是不是擁有奇思妙想的創新者呢?這些創意想法最終會轉化爲一系列脚本語言,從而指導生産制造。所以這對于我們的做事方式也是一種挑戰,但是我認爲對于這一問題我們必須保持客觀的態度,因爲從某些方面來説,技術并不能真正地改變批判性思維的前提。

袁烽:

説得很有道理,我説説我的看法。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現在討論的是設計方法問題,我認爲未來的設計方法將徹底發生變革。很多因素可以生成設計,比如對通風和太陽能的考慮可以生成建築設計。這種方式可以生成全新的建築造型,但這種造型不是爲了標新立异,而是從建築性能的角度出發的。這種全新的設計方法是一場革命,是一種範式的改變。它將徹底改變我們的設計方法和思維方式。我們將不再以建築形式來衡量建築的好壞,僅有優美的形式是遠遠不够的。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評判建築,更加注重形式是如何生成的。也許我們并不知道它是一個自下而上還是自上而下的系統,但是這是一種全新的設計方法。

尼爾·裏奇:

哲學家曼努爾·德蘭達(Manuel de Landa)曾評價過這種變革,建築師從上帝一般自上而下的指揮者轉變爲設計過程的控制者。設計方法今非昔比,計算技術已經成爲了設計過程本身的一部分。重要的一點是,計算機不再是一種簡單的表現工具,它可以真正改變設計過程。因此,我認爲,未來變革的核心應該是計算機不再被視作建模工具,而是一種程序化的工具,它能帶來一種全新的建築風格—參數化主義。更確切地説,整個設計過程都在改變,我們正在應用算法以及其他形式的生成過程來生成設計,這徹底改變了我們以往的設計方法。這才是計算技術的真正潜力所在。

黄述飛:

我覺得Paul的見解很獨到:兩個層面的差异正日益顯現。在工具層面,現有的工作方式、方法正在朝着自動化方嚮發展;在技術層面,它改變了我們固有的做事方式。如唐瑞麟所言,從文化層面來講,工具和技術都已經被取代,而且影响到了建築文化。事實上我們現在的工作已經與以往大爲不同。

那麽,當今的建築師到底扮演着怎樣的角色呢?在我以前的工作室有個實習生,他寫了一套相當復雜的脚本專門用于生成建築,他衹要通過不斷點擊按鈕來輸入特定的數據就可以完成。他是我們那第一位自己進行編程設計的,他也一直解釋説自己設計的不是程序,而是通過這個程序完成了自己的建築設計。突然之間,我們需要交付的内容不再是一系列傳統的平、立、剖面,而是用來表達建築理念的平、立、剖面的生成過程。所以,我認爲唐瑞麟的觀點在于計算技術是否能够讓各方人員更好地合作,是否能與工廠的制造直接接軌。這些不同的方式正在改變我們原有的建築文化。

路易斯·奎諾恩斯

comp Matter-TA設計總監

“全球金融危機迫使年輕的設計師必須更爲靈活。他們不得不開始考慮如何利用工具和技術去實現跨行業合作,甚至直接轉行。隨着實踐和教學的脱節越來越大,學生們越發專注于工具和技術的學習。”

Luis Quinones:This conversation is pretty much what my lecture was based on.我的授課内容正是以這一討論的觀點爲基礎的。What is an architect today?What roles do young designers have?It is not as the今天的建築師到底扮演一種怎樣的角色?年輕的設same as it used to be 10 or 15 years ago speaking as far as working for some-計者到底發揮着怎樣的作用?現在這一問題的答案body,getting real project experience and real construction experience.The global絶不同于10年或15年前,那時的建築師是供職于一financial crisis has forced young designers to become more resilient.Now it is forc-家設計單位,積累實際項目經驗和施工經驗。全球金ing young designers to start thinking of ways to take their tools and techniques融危機迫使年輕的設計師必須更爲靈活。他們不得不and do cross collaborations with different industries or switch to different industries開始考慮如何利用工具和技術去實現跨行業合作,甚all together.As the disconnections between the practice and education keeps至直接轉行。隨着實踐和教學的脱節越來越大,學生growing students are going to become more focused on the tools and techniques.們越發專注于工具和技術的學習。這樣一來,不但會In turn this will create not only a generation of designers that will not consider造就一批不再將自己視爲建築師的設計者,同時也將themselves architects but also at some point its going to reduce architecture to使建築行業摻雜一些非建築的東西。

Neil Leach:I think the whole profession is going to have to reinvent itself.I was尼爾·裏奇:

once a member of a think tank with the 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 where我認爲建築師這個職業必將進行自我重塑。我曾my colleagues there were saying we have got to get back to the situation where是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智能團中的一員,有the architects were treated with'respect'–as they had been in the past.But there同仁曾和我説過,我們必須得扳回以往建築師倍受尊is no way back.We can't go back to the past.Rather,we are going to have to重的局面。但這一切一去不復返了。如果我們想讓這deal with the conditions of the present and reinvent ourselves if we are to survive一職業一直存在下去,那麽我們必須面對現狀,重新as a profession.Maybe we need to mutate into some special kind of spatial con-定位自我。或許我們需要轉變爲特别的空間咨詢師,sultants,and reinvent what architecture is all about.We have to rethink the profes-并重新定位建築行業。我們必須要重新思考建築師這sion,and think about how we can change.一職業,思考我們需要如何改變。

I think that there is a real conservative backlash against computation.When we保守派對計算技術的反對之聲不絶于耳。當were developing Contour Crafting,a robotic fabrication technology,and won a我們開發(6廓工藝(一種機器制造技術)的時候,grant from NASA to explore its potential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on the Moon,Jona-NASA支持我們去開發這種技術在月球建造建築的than Glancey in the Guardian newspaper wrote a scathing article about the fact潜力,而Jonathan Glancey却在《衛報》(Guardian that a robot would be constructing buildings on the moon,so we wouldn’t neednewspaper)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批評道:“既然機器architects anymore.I think it is totally dumb,because architects helped to design人將承擔在月球施工建設任務,那麽我們將不再需要the process.建築師?”我認爲這是無稽之談,因爲正是建築師幫So we should reconfigure what is to be an architect.There is something about the助設計了整個建築過程。

imagination of the architect,as someone who can imagine three dimensional space所以,我們應該重新審視建築師這一職業。有這and indeed has a special awareness of three dimensional space that suggests that樣一種對未來建築師的構想,即能够想象出三維空間,an architect can design just about anything,such as a three dimensional website并且對三維空間有着特殊感悟的人。這就意味着建築or work in post production animation and so on.I think we need to mutate,and師幾乎可以設計任何東西,比如三維網站以及後期制go with the times and adapt and change,because otherwise we could die out as作的動畫等。我認爲我們應該隨着時代的發展而不斷a profession,like dinosaurs.It is very clear that the profession of architect has al-變化,否則建築師這一職業將像恐龍一樣最終消失。ready been marginalized.So rather than being on the defensive,we should be on顯而易見,如今建築師這一職業已經被邊緣化了。所the attack trying to use some of these tools as a way of exploring other potential以,與其固步自封,不如主動出擊,把應用這些工具fields of engagement.作爲探索其他潜在交叉領域的途徑。

彭武

Gensler事務所設計師

“‘將黑客精神進行到底’這種理念同樣適用于建築師。我們必須保持前行,就這一點而言,建築師是一個富有活力的先鋒職業。”

我曾與上海中心基地負責人談過。他表示,我們現在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兩年前,當我們首次將設計方案的文件遞交給他們時,他們疑惑地問我們是如何繪制這些圖紙的。我們展示了這一過程,并指出“我們應用了這一平臺,應用了一種新技術來生成圖紙”。那時,這項技術如同科幻電影一般神奇。兩年後,他們在項目基地上建起了服務器,决定爲中心建立獨立的系統。他們現在也開始稱贊三維電影了,總承包人的態度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還組建了内部的數字化小組,不但投資了新設備和軟件,還開發了一套全新的流程來制造施工組件。他們經常邀請建築師到工廠或施工現場,展示他們引以爲傲的技術。可以説,所有這些靈感都來自于建築師。不過,在這一階段,他們也許會激勵我們爲他們提供

ally proud of.All the inspiration comes from the architects.At this stage,they maybe try to更新的東西,因爲他們也有了新計劃。challenge us to give them new stuff because they have a new program right now.

Neil Leach:In 2004,we had a conference on Digital Tectonics involving architects and尼爾·裏奇:

2004年,我主辦過一次有關數字建造的會議,邀請了一些建築師和工程師共同探討計算技術的發展。其中有這樣一則論斷,計算工具的發展使得建築師和工程師間的差异逐步模糊化。比如,以往制圖對于工程師來説是非常困難的,但有了計算工具之後,制圖變得非常簡單了;同樣,以往建築師也不懂結構性能,但是有了Ansys一類工具的幫助,他們也開始對結構性能有了更深的認識。當我還在AA任教的時候,有些我的學生畢業以後就在Arup、Buro Happold以及AKT等工程公司供職。我認爲,一種建築、工程混合在一起的綜合性學科正在興起,這同樣可以視爲建築師職

What I do know about this generation is that when I was teaching in the AA some of my

engineering.I think that is also could be viewed as a way in which this profession is mutat-業的一種演變,也許它還會有其他的變化。

彭武:

Facebook上市的時候,Mark Zuckerberg這樣告誡他的團隊:“將黑客精神進行到底。”這種理念同樣適用于建築師。我們必須保持前行,就這一點而言,建築師是一個富有活力的先鋒職業。

to keep hacking.From this point,we have a very cutting-edge dynamic job.

David Jason Ger ber:I wa nt to com e b a ck to th e conv e rsa ti ons ce nt e re d on comm e nts大衛·杰森·吉伯:

我想回到Paul和Neil談到的話題上。大家都已經談過了數字化的未來趨勢,其中有一些趨勢表明會對傳統行業構成威脅。但這取决于你在行業中的位置。如果建造高層塔樓,我們可能暫時不采用這種方法,但我們最終無法回避使用數字化。然而,隨着數字化實踐的迅速發展,會出現另外一個問題。從根本上説,我同意大家的看法,設計者有着特殊的作用,不會被計算機所代替,也就是説任何爲建築而設計的算法都可以稱之爲設計,衹不過他們設計的是一個程序。我想這正是Alvin所談到的,Paul認爲這是關于理

profession.It depends on where you are in the industry.You are building the tallest tower;

meaning anybody who designs an algorithm in a sense for an architectural special purpose is

end of the day–is saying that it is about ideas.

Coming back to what I think,the most predictable thing of the next 10 years is computing is going to become cheaper and cheaper.I don’t only want to talk about the money,but also something Neil is saying,is that the accessibility,the ease of use,whether it is graphical scripting or traditional scripting or no scripting at all.It is also going to make it cheaper to use.And then we can refocus on ideas,which lead to hybrid design agendas as well as traditional design agendas.Fundamentally,design should be getting easier not harder.The question is how we ensure our role in that place.It is by good design.

Alvin Huang:I think it is idea-based.But the common thread in all of this is,whichever industr y and whichever medium we are talk ing a bout,that the computation is cl early becoming the medium.It is becoming the shared platform of every industry,every design,every engineer and every consultant in every field.It can coordinate all of this with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computation not only as a deliverable,something that is handed to them,but something they are able to manipulate.It makes it something that they have the ability to work with,not just receive.

Paul Tang:Traditionally,before the days of computers,architects'biggest struggle was with the contractor.Our struggle is to get the contractor to perfectly do what is exactly in our minds delivered and communicated through a set of drawings.It is the issue of control.It is the architect’s ability to control the outcome of that idea.

What I think becomes extraordinary interesting in what Alvin just stated is that,digital means of communication with its accuracy becomes a better bridge.The contractors are no longer struggling and scratching their heads trying to understand on a 2D format what the architect wants.The architect can find a very easy medium to transfer that information rapidly.So I think,in a funny way,maybe it is about control.The reality is that this technology is allowing us to communicate better and more efficiently thus allowing absolute control.

Neil Leach:I think certainly that relates particularly well with how a program such as Digital Project is used and really improves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rofessions.But let me throw something else into the discussion.I once went to talk to the guys in the Specialist Modeling Group in Foster and Partners who were working on the GLA building in London.They were showing me that they have the ability to define the dimensions of the glazing very precisely to within 100th of a millimeter by computation.But they couldn't give that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actor in case they would be sued.So they designed a loosefit description of the glazing.They handed some parameters to the contractor,and let the contractor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building his own model.In the end it is all about legal constraints.This relates to an interesting issue raised in a conference that David organized in London 2 years ago where there was a discussion about drawings.Again it is the legal issues that are most important.From a fabrication point of view we don't actually need drawings any more.Boeing builds their aircrafts directly from computer modeled fabrication.But we need drawings as a legal document–as a record of construction.So I think the legal question cannot be left out.

David Jason Gerber:Sadly,this piece of the conversation indicates bad news for the next 10 years as opposed to a positive outlook of the digital future.I think that the legal side of architecture is going to change very slowly,and that is a shame,because all the other industries which are vertically integrated don't have the same kind of complex relationships.We have to form new contractual strategies to build the buildings that we want to build.I think that is a slow moving thing.In fact everything else that the designers at this table deal with will be way ahead of where the contract is.

念的問題。

再來談談我的想法,未來10年最可預見的情况就是,數字化設計將變得越來越廉價,這不僅僅是關于錢的問題。正如Neil所説,無論是圖形脚本或者傳統脚本,甚至無需脚本,都具有可獲性和易用性。此外,數字工具的使用價格會更低。這樣,我們就可以重新專注于理念,從而形成和傳統設計流程一樣的混合設計流程。從根本上説,設計應該變得更容易而不是更困難。問題在于我們如何確保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答案就是依靠好的設計。

黄述飛:

我認爲這是以理念爲基礎的。其中一個共性是,無論我們談論的是哪個行業和介質,計算顯然正在成爲一種介質。它正在成爲任何行業、任何設計、任何領域的任何工程師和顧問的共享平臺,它具備理解和應對計算的能力,不僅可以整合所有信息作爲交付成果,而且還能够操控所有信息。計算使設計師具有合作的能力,而不衹是接受命令。

唐瑞麟:

在没有電腦的時代,建築師最大的鬥争是與承包商之間的。我們希望承包商完美地呈現出我們通過圖紙傳達出的理念。這是控制問題,有賴建築師控制理念實現的能力。

我對Alvin剛才所説的非常感興趣,數字化手段以其精確性成爲更好的溝通橋梁。承包商不用再絞盡腦汁地通過二維圖像來理解建築師的想法。同時,建築師也找到了一個簡單而快速傳遞信息的媒介。因此有趣的是,也許這是關于控制的問題。事實上,這項技術使我們能够更好、更有效地溝通,從而實現完全的控制。

尼爾·裏奇:

我認爲,這當然與如何使用Digital Project之類的程序有着特别的關系,并且真正促進了不同專業之間的溝通。但是,我想和你們談談另外一個問題。有一次,我和福斯特事務所(Foster and Partners)專家模型小組(Specialist Modeling Group)的人員交談,他們當時正在設計倫敦GLA大厦項目,已經可以通過計算將玻璃的尺寸精確到百分之一毫米,但是他們不能把這個信息告訴承包商,以免引起官司。因此,他們對玻璃的描述比較模糊,衹提供給承包商一些參數,讓他們自己建模。最後完全變成了法律約束問題。這與兩年前David在倫敦組織的會議中關于圖紙的討論中提出的有趣問題相關。再次證明,法律問題是最重要的。從建造的角度來看,我們確實不再需要圖紙了,波音公司就是直接通過電腦模型制造飛機的。然而,我們需要圖紙作爲法律文件,作爲施工檔案。因此,我認爲法律問題不容忽視。

大衛·杰森·吉伯:

很遺憾,這段談話給未來10年數字化樂觀的前景帶來了一個壞消息。我認爲,與建築行業相關的法律變化非常緩慢,這令人遺憾,因爲所有其他縱嚮一體化的行業都不存在這樣復雜的關系。要想建造我們想要建造的建築,我們必須制定新的合同策略。我認爲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事實上,在座的設計者需要面臨的問題遠遠不止合同問題。

格倫·卡兹

AEC Autodesk公司教育服務專家

“數字化在跨學科傳遞設計數據方面有很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潜力,但是衹有找到方法,這些潜力才能實現。事實上,我們現在正朝着相反的方嚮前進。”

數字化在跨學科傳遞設計數據方面有很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潜力,但是衹有找到方法,這些潜力才能實現。事實上,我們現在正朝着相反的方嚮前進。我們進行了數字化的設計,但我們却不能傳遞數字化模型。我們在逃避責任,不敢傳遞它。因此,我們交給别人二維圖紙,他們再將二維信息重新設計成三維模型,試圖還原我們的初始設計意圖。我們失去了數字化設計數據本該具有的所

try to do something that resembles our original design intent.We are losing all that poten-有潜力。

David Jason Gerber:I think it is moving faster in China than in the US.

大衛·杰森·吉伯:

我認爲在這方面中國比美國發展得快。

Glenn Katz: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US is the same.There are a number of super-con-格倫·卡兹:

美國也面臨相同的境况,并已經出現了一批了解如何實現數字化設計真正價值的超級承包商。他們通過數字模型中包含的數據進行設計、建造并運行建成的設施。我們必須對將設計質量作爲一種商品,衹爲了獲得最好的建築性能而利用計算機的這種讓設計貶值的行爲更加謹慎。

the computer is focused exclusively on achieving the best building performance.

施國平

PURE建築師事務所合伙人

“我認爲,在中國雖然計算機提高了我們的效率,使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建築師的工作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在建築行業,數字化并没有帶來太大的變化。”

我想回到Paul關于專業變化的話題,因爲這些數字化的工具和技術確實對我們的專業有所幫助。但是,計算或數字化建築的真正目的是什麽?在我上學時,我學習并嘗試做“流體建築”,試圖擺脱“方盒子”。我對計算的最初興趣來自我希望創造更獨特形式的願望,因爲我們有了新的工具。但是後來,我們開始談論批量生産或批量定制。我們確實想改變這個行業,因爲這是我們利用新的技

initial interest in computation really comes from an interest of creating a more unique form

mass customization.We are really trying to change the industry,because this is the only way we can force a new technique or technology to change the lives of people.Then we talked about things in China.I don't think there is really a big change in terms of the digitaliz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even though the daily life and way of work of the architects change a lot because the computer makes everybody much more efficient.We can abandon traditional drawings.Everybody can understand.Different consultants can work together on a very complicated project.But then when you look around,80%-90%of buildings in cities still perform very standard and typical functions.But the next step with computation,I think,is not culture-related,but,in some sense,money related.In order to attract people to invest in new technologies,you have to figure out how this computation changes people's lives.Right now in our office we are working on a planning project in Beijing trying to incorporate the digital process.But the client's main interest is not about the forms,nor about how we create things differently,but about how things perform-building performance.And so we have a group of architects.And then we have designers and engineers.Then we may have some fabricators.And they come together.But I don't think that at this stage architects can take a leading role in this process.Engineers are ahead of architects.

Neil Leach:I would like to pick up on that question about'blobs'and architecture because the first guys using computation in architecture–such as Greg Lynn-were creating blobs.But there is not necessarily any connection between computation and'blob'architecture.Roland Snooks was giving a lecture at USC recently,and Nick Pisca was in the audience.Nick asked him a question,‘What would happen if you wrote a script and it produced the Farnsworth House?’Roland’s response was that it would be an'unfortunate'accident.But I think the point is that you can use these tools and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ything.In fact we had a discussion before a few hours ago.We were saying that the problem when you are producing a design of a building,is that you don't necessarily know if it has been designed by computation.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it has been generated you have to see the process of design itself.In fact,in his office Norman Foster has one of the most advanced computational groups ever.And you will find that some very standard building coming out of Foster's office-that look very rectilinear and conventional–that were actually generated using advanced computation.So computational design does not necessarily produce blobs.

Paul Tang:So is it possible to say in the future-starting from today-that the definition of a fantastic piece of architecture is not necessarily tied to the idea of computation?

Neil Leach:Exactly.There is nothing you can produce on the computer that you can't produce with a pencil.

David Jason Gerber:I think that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futures in a sense we have to take computation for granted going forward.Everything is computational as Neil is saying.OK.It is not about blobs.It is not about style.Rather it is about performance.It is about how we can deal with performance whether it is cultural,environmental or engineering efficiency,but also the cultural benefits that it brings.That is the key thing that we will have to address in going forward–it is the performance of our buildings and our cities,and their integration with the people.And that is something enabled by computing.

Guoping Shi:But we are talking more about the engineering side.To build good architecture sometimes you talk about the sensibility of design.This is more on the artistic side.

Glenn Katz:That is fundamentally one of the key issues,and one of the big problems is that we don't have a good metric for quality of design.We can measure the cost performance.We術來改變人們生活的唯一方式。再談談中國的情况。我認爲,雖然計算機提高了我們的效率,使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建築師的工作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在建築行業,數字化并没有帶來太大的變化。我們可以摒弃傳統的圖紙,所有人都能够理解,不同領域的顧問可以就一個非常復雜的項目共同合作。但是當我們環顧四周,我們發現,城市中百分之八九十的建築執行的仍然是標準和典型的功能。我認爲,接下來數字化與文化無關,從某種意義上講,與金錢有關。爲了吸引人們對新技術進行投資,人們必須要了解數字化如何改變生活。我們的工作室目前正在試圖將數字化流程應用于一個北京的規劃項目。但是,甲方的主要興趣不在于形式,也不在于我們如何創建不同的建築,而在于建築性能。于是我們先有建築師參與,然後又加入了設計師和工程師,他們一起工作。我認爲,建築師在這個階段不能發揮領導作用,工程師要先于建築師。

尼爾·裏奇:

我想談談“流體建築”,因爲首先將計算技術應用于建築設計的人當時就是爲了設計“流體建築”,如Greg Lynn。但計算和“流體建築”之間没有任何必然的聯系。最近,Roland Snooks在南加州大學演講時,Nick Pisca問了他一個問題:“如果你給範思沃斯住宅(Farnsworth House)寫一個脚本會怎麽樣呢?”Roland回答:“那將是一個‘不幸的’意外”。不過我覺得有一點是,人們可以利用這些工具和技術制造任何東西。事實上,在幾個小時前的討論中,我們説過,問題在于當你建造建築時,你不一定知道它是否通過計算技術生成的。要想了解建築設計是如何産生的,你必須看到設計過程本身。事實上,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的事務所擁有最先進的數字化設計小組。而且,你會發現該事務所設計的一些看起來非常標準、非常傳統的直綫型建築都采用了先進的計算技術。因此,計算技術并不一定用于建造“流體建築”。

唐瑞麟:

那麽是否可以這樣説,從今開始,不可思議的建築作品并不一定與計算的思想關聯?

尼爾·裏奇:

没錯。能用計算機制作的,用鉛筆也同樣能制作。

大衛·杰森·吉伯:

我認爲,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在數字未來的背景下,數字化的發展是必然的。正如Neil所説的,任何事物都可以通過計算得到。這與流體無關,與風格無關,而與性能有關。無論其在文化、環境和工程上是否高效,問題在于我們如何處理性能及其帶來的文化效益。這是我們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解决的主要問題,即我們的建築和城市的性能及其與人的整合。這是計算能够實現的。

施國平:

但是,我們談論更多的是工程方面。有時,我們要建造具有感性設計的好建築,更多的是關于藝術方面的問題。can measure the energy performance.We have to be very careful about allowing those to start defining what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is all about as opposed to also considering the quality of design.Because at some level,if owners only care about these performance issues and we allow this to happen–if they care most about producing spaces to go ahead and do whatever they are doing-making people feel better in hospitals,or educating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ies,or whatever–the focus is on the efficiency of creating and operating those spaces,and we can do that.From an owner’s perspective,their business focus is not on creating good design.Many owners approach building this way,because their business is producing value by doing something else,and any money that they spend on better design is seen as taking away from their primary mission–whatever they are trying to do as their fundamental business proposition.That is the way that many owners view the argument right now,because we have allowed design to be devalued as a commodity.We have to broaden the discussion to include design aesthetics and the user experience to also be considered when we talk about the criteria for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Paul Tang:David,I also disagree about your reference to performance.

David Jason Gerber:I don't mean at the te chnical l eve l.I meant at a cultural level.

Paul Tang:Yes,if we talk about the technical level,that type of per formance is not a new topic.That happened 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lvin Huang:I think there is a real critical issue here.Neil brought up an issue of responsiveness and interactive architecture.I do think that one of the key things happening in terms of interactivity is that i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ubiquitous around us.What this(i Phone)has done has really shown us that the literal design of the interface,not the process,still matters.

Paul Tang:I think it goes beyond that.Because if we look at the technologies that make Apple happen,Samsung owns the invention.At the end of the day,why is the Samsung model not as popular as the Apple model?If you compare things at that level,there is something else there.It is not just about the performance.It is about the design,which is a cultural thing.

Glenn Katz:And a lot of this perception of value has to do with the marketing.Take Apple commercials as an example–when they talk about the i Phone,they never talk about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They show people doing fantastic things in their lives,like having video conferences with their distant loved ones.The message is always about how the product is impacting and changing your life–it is never about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W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elevate the message about the value of good architecture and the potential for transforming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who use it.I think as a profession,we have been a little deficient on that front,and this is one of the things that we need to start featuring front and center.

Paul Tang:I think the way that we should really work as architects is to look at the advantage of technology and see how that technology could enhance each one of our individual works.

格倫·卡兹:

從根本上講,其中一個關鍵問題是,我們對設計質量没有一個良好的標準。我們可以衡量成本效益,我們可以衡量能源績效。但我們在衡量以性能爲基礎的設計時必須非常小心,這與考慮設計質量相反。因爲在某種程度上,如果業主衹關心性能問題,那麽我們就會實現建築的性能,如果他們最關心的是制造空間以求繼續發展(比如使人們在醫院有更舒適感受,或在大學裏培養學生),關鍵問題在于創造和經營這些空間的效率,那麽我們也可以做到這一點。從業主的角度來看,他們的業務重點不在于創造出良好的設計。很多業主從事建築建設是因爲他們想通過做其他業務創造價值,如果他們爲了更好的設計而投入資金,這就會遠離了他們的主要目標,即他們的根本業務主張。這是目前很多業主看待這個問題的方式,因爲我們已經將設計貶值爲一種商品。我們必須擴大討論的範圍,使得我們在談論以性能爲基礎的設計標準時,包括設計美學和用户體驗。

唐瑞麟:

David,我也不同意你提到的性能問題。

大衛·杰森·吉伯:

我指的不在技術層面上,而在文化層面。

唐瑞麟:

是的,如果我們談論技術層面的問題,性能并不是一個新的話題。那是發生在工業革命時候的事情。

黄述飛:

我認爲,還有一個真正關鍵的問題。Neil提出了响應性和互動性建築的問題。我認爲,關于互動性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它在我們周圍隨處可見,i Phone的例子表明,不談操作過程,用户操作界面的文字設計仍然很重要。

唐瑞麟:

我認爲,問題遠不僅如此。蘋果的技術是三星發明的,但爲什麽三星手機没有蘋果那麽受歡迎呢?如果我們在這個層面上對事物進行比較,那麽還存在其他問題,不僅僅是性能問題,而且是關于文化的設計問題。

格倫·卡兹:

很多關于價值的看法與營銷有關。以蘋果廣告爲例,他們從不談論技術特點,而是嚮人們展示利用i Phone能够在生活中所做的奇妙的事情,比如與遠方的愛人進行視頻。它所傳遞出的信息始終是産品如何影响并改變我們的生活,而不是技術説明。我們需要做的是溝通和提升優秀建築的價值信息及其改變使用者生活的潜力。我認爲,我們的專業在這方面有點欠缺,這是我們首要解决的問題之一,也是我們的工作重心。

唐瑞麟:

我認爲,建築師真正應該做的事情是,發現技術優勢并找到如何利用技術提高我們每個作品質量的方法。

Philip F.Yuan:I don't agree so much with your perspective of architecture.I think that袁烽:

我不大同意您關于建築的觀點。我認爲,計算是一種接近各

we can approach the future.種創新設計的方式,是我們接近未來的方式。

Paul Tang:I don't disagree with that,but I don't think it is exclusive.I don't disagree唐瑞麟:

我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并不認爲它是惟一的方式。我贊同人們誠實地説,“這是我的作品,這是我做的”。但是,當Patrik將其寫成宣言,我發現這是個問題。當設計師宣稱計算是一種設計

where it becomes problematic.方式,并且是惟一的方式時,這就成了一個問題。

Philip F.Yuan:I want to say something.I totally support what Patrik is doing because袁烽:

我完全支持Patrik的做法,因爲在現代社會,我們需要一些先鋒人士站在前沿,指引方嚮,也許其他人都落在了他的後面。他徹底改變了整個建築界的組織結構,因爲自足的系統已經完全改變了設計、制造和産業。他的理論并非關于形式,而是關于設計師如何思考以及我們如何在未來建造建築。也許這是20年後的問題。我認爲他是一個先驅者,他很偉大,因爲他是世界上唯一能做到這點的人。

I think he is a pioneer standing there.He is great,he is the only one in the world.

Paul Tang:I don't disagree with your statements about the thinking part.I think there唐瑞麟:

我同意你關于思想的説法。但我覺得如果數字技術成爲决定

longer instrumental.性因素,而不是輔助作用,這將是一個問題。

David Jason Gerber:Philip has stated the value of what he has done,which is he put大衛·杰森·吉伯:

袁烽已經介紹了Patrik所創造的價值,批判他也很容易,因爲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但我認爲風格上的内容其實非常重要。人們常常忽略了一些内容,那就是他并没有説其他風格不好。他衹是説,計算技術能够使我們相互聯系并進行更多的探索,我認

abled us to corelate and to explore more.And I think that is a major and obvious take爲這才是其重點所在。

張朔炯

UNStudio建築師

“我認爲,正如建築本身正在從現場施工轉變爲更多的工廠預制一樣,建築師的專業也在發生變化。因此,建築本身越來越像一個産品,整個建築行業也會隨之改變。”

我認爲Patrik的作品在過去10年内非常具有價值,這種價值在未來5~10年仍然存在。正如Alvin剛才談到的,Patrik和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通過“參數化主義”推動整個建築行業發展到批量定制的階段。但是,如果我們展望未來,當建築師能够爲建築的整個生命周期開發出經濟適用的定制技術時,那麽没有人會the whole life of a building,and then no one will talk about Parameticism,or mass customization anymore.

I also agree that the profession of architecture is shifting now,like the building itself is shifting from on site construction to more factory-based prefabrication.So architecture itself is more and more like a product.And then the whole profession of architecture is also being changed accordingly.In this case,we can think of the product design,which has been influenced a lot with new technology.Take i Phone for example,in our meeting room,80 percent of the people are using the same phone,which wasn't so popular 10 years ago.At that time,Nokia had 100 different mobile phones for customers to choose from.i Phone is a product of mass customization.But that customization is no longer happening with its hardware,but more with its software.People are customizing and differentiating their phones by various apps.In terms of architecture,we are still talking about a visual mass customization,but in the future it will be more a question of content customization.It is very different thing from the past,as different as i Phone and the mobile phone 5 years ago.

David Ja son Ger b er:Can I ask you th e fol lowing q u estion?You va l u e Patrik's contribution especially in the past 10 years.Do you think he has a life of 5 more years?Here is the really interesting question which comes up in terms of the digital future.What would keep Patrik competitive for another 10 years?What does he need to do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versation to keep himself competitive?

Neil Leach:I think that is the secret of Zaha Hadid Architects–compared to,say,Frank Gehry and Partners.Zaha Hadid Architects are probably more successful precisely because they allow themselves to be mutating all the time,by surrendering control to new talented architects who come into the office,and who pick up the challenge and take the practice into new directions.By contrast,I see that Frank Gehry tends to control things totally.And there are only so many ideas that an 80year old architect can have–that is why many of the buildings Gehry produces tend to look like variations on a theme,based on the Guggenheim Museum in Bilbao.

But I suspect that Patrik is himself also evolving even though he uses the word'dogma'to promote his ideas.But if you listen what he was saying,although he was talking about the parametric thing,he was actually beginning to use algorithmic techniques at last and was talking about multi-agent systems in his lecture.That was a sign that he was beginning to evolve to something else–beyond what he calls'parametricism'.So I think he is mutating just as Zaha Hadid Architects are mutating.

Paul Tang:But that is not a condition of being digital.

Alvin Huang:But in Zaha Hadid’s case,that genealogy is entirely defined by software releases.It is literally Rhino 4 is one camp.Rhino 5 and grasshopper is another camp.You have got the people that are doing MAYA"sub-division"modeling.Suddenly,you got the people doing MAYA hair.

Neil Leach:I want to bring Gang Song into the discussion.He operates in a fairly traditional school,SCUT,but produces something quite remarkable with his students.And I think what is interesting about the guy is that he is compiling a knowledge base on digital fabrication facilities in his area.There are an amazing number of fabricators who can be engaged in an interesting way.

再談論參數化主義或批量定制了。

我認爲,正如建築本身正在從現場施工轉變爲更多的工廠預制一樣,建築師的專業也在發生變化。因此,建築本身越來越像一個産品,整個建築行業也會隨之改變。在這種情况下,我們來看看産品設計,它已經深受新技術的影响。以i Phone爲例,在這個會議室中,80%的人使用這種手機。10年前,i Phone還没有今天這樣普及,那時諾基亞大約有100種不同的手機型號供客户選擇。i Phone是批量定制的産品,但是它的定制不再出現在硬件上,而是更多在于軟件。人們通過不同的應用程序定制和區分他們的手機。在建築方面,我們仍然在談論看得見的批量定制,未來將出現更多的内容定制問題。這與過去完全不同,正如i Phone和其他手機與5年前完全不同一樣。

大衛·杰森·吉伯:

我能接着問您一個問題嗎?您認爲Patrik在過去10年所作的貢獻特别具有價值,那您認爲他的這種價值還會再持續5年嗎?這的確是個有趣的問題,因爲這關系到數字未來的發展。Patrik需要怎樣做才能在未來10年仍然具有競争力呢?

尼爾·裏奇:

我覺得這是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相較于比方説弗蘭克·蓋裏及其合伙人事務所的奥秘所在。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可能更爲成功,因爲他們一直保持着不斷的變化與發展。他們通過將自主控制權交給初來乍到且極富才華的建築師們,同時這些建築師勇于接受挑戰,敢于引領事務所實踐嚮新方嚮發展。相比之下,弗蘭克·蓋裏則試圖控制所有事情。一位耄耋之年的建築師的想法該是多麽有限—那就是爲什麽蓋裏設計的許多作品往往看起來都像是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的主題變奏曲。

但是我想Patrik是在進步的,即便他使用“教義”這個詞來定義自己的理念。在他的演講中,探討參數化問題,會從開始使用算法技術談到多元化系統。這是他開始發展到其他領域的一個標志—超出了他所説的“參數化主義”範疇。所以我想他是在進化中,就像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一樣。

唐瑞麟:

但那并不是成爲數字化的條件。

黄述飛:

但是在扎哈·哈迪德的實例中,系譜完全被軟件版本所限制。可以説Rhino 4是一個陣營,Rhino 5和Grasshopper是另外一個陣營。你知曉一些人正在使用Maya“細分”模塊建模,突然,你又知曉還有人人正在利用Maya毛發模塊。

尼爾·裏奇:

我想請宋剛加入討論中。他在一所相當傳統的學校—華南理工大學工作,但是他和他的學生做了十分了不起的事情。他所做的有趣的事情是正在編譯基于制造産業的知識庫。有許多制造商可以以一種有趣的方式參與進來,且數量令人吃驚。

宋剛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講師

廣州市竪梁社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爲什麽實踐致力于這場學習Grasshopper和Maya的狂熱趨勢中?原因在于他們真的想嚮業主展示這項新奇的建模技術,説服業主相信它們是某種‘新技術’的代表,這衹是作爲獲得項目的一種策略。我不認爲他們把它視作一種新的革命。”

袁烽在微博上探討在計算問題上實踐是否應先于學術,收到了許多評論。爲什麽實踐致力于這場學習Grasshopper和Maya的狂熱趨勢中?原因在于他們真的想嚮業主展示這項新奇的建模技術,説服業主相信它們是某種“新技術”的代表,這衹是作爲獲得項目的一種策略。我不認爲他們把它視作一種新

clients the fancy modeling techniques to convince them that they are representing

it as a new revolution.的革命。

Neil Leach:But practices don't market themselves as using Grasshopper.

尼爾·裏奇:

但是實踐并没有由于使用Grasshopper而擁有市場。

just used the beta version for free.It was after we got the project,that we started彭武:

我第一次接觸這個軟件的時候使用的是免費的測試版本,那時還不叫作Grasshopper。獲得項目以後,我們才開始使用Grasshopper。現在每個人都用Grasshopper。所以我使用它的目的是努力尋求一種獨特來使我的工作與衆不同。這是我不願探討任何革命或者前沿技術,而衹是工作本身的原因。

and on time.It is a way of delivering buildings.尼爾·裏奇:

我想聲明人們并不是炫耀使用Digital Project軟件,他們使用Digital Project軟件是因爲它能幫助他們按額按時完成項目。

uitable with the fashion industry.We are talking about haute couture vs.mainstream這是一種交付建築設計成果的方式。

who have a couture line.They are specifically couture designers.And there is a黄述飛:

我認爲建築學術與實踐的區别類同于時尚産業。如果談論高級定制(haute coutwre)vs.主流時尚(mainstream fashion)會發現,并不是每一個時尚公司都有高級時裝系列。衹有極少數品牌有高級定制生産綫,由特定的設計師設計。但現在,定制的概念已經滲透進Gap或者H&M等品牌,主流時尚突然模仿并且學習那些僅僅出現在高端設計裏的東西。接下來又會進入完全不同的循環,不論是學術界還是專業實踐都是如此。我想Patrik對扎哈·哈迪德事務所所做的,實際上是讓它與這種循環隔離。他先驅的“定制建築”(couture architecture)的理念并不意味着建成,而僅僅是命題(proposition),他把定制變成了可以真正實現的事情。先鋒的建築思想和真實的建造已經使他

'couture architecture'were never meant to be built,they were purely proposition;

people working in offices like that in terms of the content they were doing on.Sure,遠超過其他人曾經做的。

ested in the content,and that goes back to something you said earlier,which is the大衛·杰森·吉伯:

我想Patrik是真正的興趣使然,就像許多人們喜歡他們所從事的工作一樣。當然,由于競争,人們會變得十分繁忙而疲憊,-as opposed to where I come from where there is no speed at allI do think reflection is important,and I do think it is happening.

Paul Tang:I think it is still dangerous to talk about digital futures if we start to make a division between what is practice and what has academia done on a research front.I think the critical point is,at the end of the day,it is the same and it has to be.If you say that this is what I really like to do,but my client won't let me do it,guess what,this is a classical problem,it is not a condition of the digital.

David Jason Gerber:But the digital will enable you to make better arguments.

Paul Tang:Absolutely and that is the reverse,because you can hit them with the performance.

David Jason Gerber:That's right!And that's how we present it…

Paul Tang:"I'll save you 5 million dollars!"and ask the client to tell you NO!

David Jason Gerber:And every piece is going to be unique!

Guoping Shi:But most of the architects are not so knowledgeable that they can tell their clients that they can save 5 million dollars,unless you get engineers on board.

David Jason Gerber:I disagree!

Philip F.Yuan:If we are talking about the future,the digital will allow you to control everything!

Julian Wang:From the fabricator's point of view,I think that-as far as parametricism is concerned-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 is money.That is actually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the cost.And that is the only parameter we hope to control.

Guoping Shi:That is all based on the very complicated form,because you guys see a lot in Zaha Hadid.(But it doesn't have to be.)That is the point.Sometimes you give the wrong impression that all computational architecture means very complicated things.That is the wrong impression sometimes.

Philip F.Yuan:We are talking about the future.In 10 years time everything should be precisely controlled on this platform.

Guoping Shi:I agre e with you on that.But in that process,this does not only apply to architecture-this is a discussion not only for architects.Everyone has to be involved.In terms of the digital,we have to work with several other industries.

但是我堅信他們對工作内容有濃厚的興趣,這也回到之前你所説的問題,也就是基于最初我們討論數字未來和建築研究實驗室(DRL)10年的反响問題。隨着發展速度的加快,我堅信在中國—與我來自的地方截然相反,那裏根本没有速度可言—這種反响非常重要的,并且它正在産生影响。

唐瑞麟:

如果在研究的前沿將實踐和學術區分開來,我覺得如此談論數字未來仍然很危險。關鍵的是,到頭來它是一樣的也一定是一樣的。如果你説這是我想做的,可是業主不會讓我做,想想看,這是一個經典的問題,這决不是數字化的條件。

大衛·杰森·吉伯:

但是數字化會帶給你更好的理由/論據。

唐瑞麟:

這絶對是一個反面,因爲你可以用性能抨擊它。

大衛·杰森·吉伯:

確實是這樣!那要看我們怎麽樣表述它……

唐瑞麟:

“我會爲您節省500萬美元!”而且要求業主對你説不!

大衛·杰森·吉伯:

而且每個構件都是與衆不同的。

施國平:

但是大多數建築師都無法肯定地告訴他們的業主他們可以節省500萬美元,除非有工程師的幫忙。

大衛·杰森·吉伯:

我不同意!

袁烽:

如果我們正在探討未來,數字會讓你掌控一切!

王祖寧:

從制造商的角度來説,我認爲—就參數化主義而言—最重要的參數是錢。實際上就是你們所説的,成本。那是唯一一個我們希望去控制的參數。

施國平:

那都是以一個非常復雜的形式爲前提的,正如大家在扎哈·哈迪德那裏看到的東西(但是這不見得是一定的)。這是關鍵。有時候你會有種錯覺,那就是所有計算的建築都意味着非常復雜的形式,這是一種錯誤的印象。

袁烽:

我們正在討論未來。10年以後,一切都應該在這個平臺上被精準地控制。

Philip F.Yuan:To follow up on that,we need to change our whole design methodology.We need to address ourselves to these distinctions in architecture.For example,the original computation people were just teaching software such CAD,3D MAX,Rhino and so forth.But now everything has totally changed.We need different professors teaching computation in the theory seminar,the studio,in the performance of architecture and in software.They need to work together as a team teaching a comprehensive new philosophy.This team is totally changing the entire academic world.That is what I want to talk about.So the future is not the practice we are doing,but on the way of thinking,on how you approach your design,your concept and so on.

David Jason Gerber:I will go to the open-ended question very quickly using the open-ended question model.For the future,for education,there is a distinction,but I do think that research and academia need to be more tightly coupled,more integrated and more somehow like the Zaha mode.

Philip F.Yuan:Patrik is great.I love him b ecause his students at the AA DRL are just like all these guys working for Zaha Hadid.He trained the army that later will work for him.

Guoping:But Philip,I have to disagree with you regarding the leader of the digital age,like AA DRL,those types of ways of working and study,because the digitalization is not only for architects.I think AA DRL is a great program,but there are also a lot of things on the engineering side which I think should count,such as fabricator and economics if you really want to push the digital to another level.

Glenn Katz:One thing that I think we need to add to the discussion i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we are thinking about this broadly enough in terms of what the transformation can be relative to computing.Because if I go back to the original example of the horse and the carriage,we took the horse out of the equation,and we replaced it with better technology-an engine-but 100 years later,we pretty much have the same system as before.We’re still driving four wheeled vehicles down the road and doing exactly what we used to do.The system became more efficient,but it wasn’t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In science fiction,we allow our imaginations to make a big leap,and we can envision a transporter–a technology that would allow us to move things in new ways,achieving today’s needs but also opening up new opportunities.What’s the equivalent leap in our design process?We often start by using technology to replicate and do the same thing,only more efficiently.But the real value comes when we break free and use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and reinvent the system.In the grand scheme,many people are focusing today on how we can use technology and computation to create these fantastic forms.This design exploration is often driven by parametric analysis and simulations to really optimize some aspect of their performance.And some people are exploring how this process can be used to create a digital print-pushing a button and having a real building come out.But at the end of the day,so what?Is the architecture really better?Or are people's lives really being improved by this computational innovation?We can use computation to make our designs more efficient–they can be a lot of different things that are incrementally better--but are we using this computational power in a fundamentally transformative way,or are we just optimizing and improving what we have already done?

施國平:

我同意你這個説法。但是在那個過程中,它不僅僅應用在建築中,也不應該衹是建築師們討論的話題,每個人都應該參與其中。在數字化方面,我們需要和其他一些行業合作。

袁烽:

繼續這個話題,我們需要改變整個設計方法,我們需要讓自己專注于建築中的這些差别。例如,最初人們僅僅在教授如CAD、3D MAX、Rhino等軟件,但是現在境况完全改變了。我們需要不同的老師,在理論課上、工作室裏從包括建築性能及軟件使用方面來教授計算。我們需要團隊合作共同教授一門綜合性的新的哲學原理,這個團隊將完全改變整個學術世界。這是我想説的。所以未來不在于我們正在做的實踐,而在于我們思考的方式,在于你怎麽實現你的設計理念等。

大衛·杰森·吉伯:

我以一種開放式問題模式來快速回答這個没有確定答案的問題。對于未來,對于教育,是有所區别的,但是我堅信研究和學術界需要更緊密的聯合,更一體化,更像扎哈的模式。

袁烽:

Patrik很偉大。我喜歡他因爲他在建築聯盟學院(AA)建築研究實驗室(DRL)的學生,就像那些爲扎哈·哈迪德工作的人一樣,他在培養一支爲他工作的隊伍。

施國平:

關于數字化時代領軍者—如建築聯盟學院(AA)建築研究實驗室(DRL)—工作與研究方式這方面,我不同意袁老師的觀點。因爲數字化不僅僅是對建築師來説的,我認爲建築聯盟學院(AA)建築研究實驗室(DRL)是一個龐大的計劃,這裏還有許多事情與工程相關,我認爲如果想把數字化推到另一個水平的話,應該將它們算在内,比如制造業和經濟方面。

格倫·卡兹:

我們需要補充討論的問題是我們是否足够全面地思考與計算相關的轉變。回溯最初關于馬和車的例子,如果完全不考慮馬,取而代之以更先進的技術—發動機,但100年後,我們使用的幾乎還是和以前一樣的系統,我們仍然在道路上駕駛四(6車輛,正如我們過去所做的。方法變得更加有效,但它并没有從根本上發生改變。在科幻小説中,我們充分想象技術的飛躍,比如我們會設想一個運輸機—一項可以讓我們用新方式運輸的技術,以滿足今天的需求,并提供新的機遇。在我們的設計過程中同等意義的飛躍又會是什麽?我們經常利用技術來重復做同樣的事情,衹是更有效率。但真正的價值來自于我們衝破束縛,使用技術來改變和徹底改造系統。在宏偉的計劃中,很多人都在關注今天我們怎麽利用技術和計算來創建更加美妙的形式。這種設計探索通常是通過參數分析和模擬來真正優化其性能的某些方面。還有一些人在探索這個過程怎樣可以被用來創建一種數字打印—按一下按鈕,一個真實的建築就出來了。但是最終,那又怎麽樣呢?建築真的更好了嗎?或者是人們的生活通過這種計算創新真正得到改善了嗎?我們可以利用計算讓我們的設計更有效—可以使很多不同的事情顯著變好—

但我們是以一種從根本上變革的方式利用這種計算能力,還是我

his comment that we are still in the'silent movies period'of computa-們衹是優化和改進我們已經做過的事情呢?

kinds of things,but that is why I really want to just get back to the is-大衛·杰森·吉伯:

讓我們回歸到Benjamin Bratton的觀點,即我們仍然處于計算技術的默片時代。不過,我認爲我們正處于有能力完成計算的階段,這也是我想要回來談談教育的原因。在座各位有不少是教授,還有實踐者—即在某種程度上是建築教育的“消費者”。我無法預測未來將何去何從,除了教學并繼續發展數字技術的教學,這是存在風險的,因爲有時它和内容本身是相互矛盾的。同時我們會繼續研究,衹有這樣,我們才能對建築行業有所貢獻。

have to teach and continue to develop teaching of digital techniques

ended question.這是一個没有確定答案的問題。

Neil Leach:Maybe the problem right now is that we are fetishizing尼爾·裏奇:

也許現在的問題是我們過于追求計算技術和數字化。也許我們衹需要認識到,計算技術和數字化是一種自然模式的運作。衹有我們將其作爲意識中的一部分,計算技術才能以一種“人類假體”的形式去提升人類操作和想象的能力。一旦我們領悟了這一

stand this thing as a very natural mode operation that needs to be

pacity of human operation and imagination itself.And once we have點,如今的焦慮情緒就將烟消雲散。understood this,I think then the anxiety we have today will disappear.

李翔寧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首先是形式問題。參數化設計是否能够爲園林設計提供一種全新的工具,并再現傳統呢?其次,是關于中國傳統園林的哲學和價值問題。或許能通過某種計算的方法使建築對其周邊環境做出自主反應。第三,是關于傳統的中國園林的創作和生産的問題。是否有可能讓使用者學習掌握計算工具,從而自主設計并修改環境。”

我的工作目前還不涉及計算技術,所以對此我没有任何發言權,而袁烽老師又讓我作3點預測。作爲一名當代中國建築批評家,我一直在關注中國建築業過去幾十年來的發展,但我今天并不想做什麽預測,而是想提出3個問題,這可能會偏離諸位探討的話題。當代中國建築所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如何將對傳統的重視與諸如計算技術等先進科技結合起來。所以,今天我想探討一些關于中國園林等較傳統的内容,這也是我此前和袁烽老師探討過的。這3個問題源自于中國園林的3個方面。首先是形式問題。現在,中國有很多聲音,指出我們缺乏打造中國園林中優美的文人石的技藝。因此,我在考慮,參數化設計是否能够爲園林設計提供一種全新的工具,并再現傳統呢?這一問題與造型的創造息息相關,比如將中國園林中傳統的石頭塑造爲不規則的形狀。這是最基本的問題。其次,是關于中國傳統園林的哲學和價值問題。這與自然是緊密聯系的,或許計算技術能够給出這方面的答案。

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 observing the architectural scene in

today I would like to look at some traditional things like gardens as

garden.So I wonder whether the parametric can provide a new tool for garden design and bring the tradition back.The ques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reation of form,such as making a traditional stone of a Chinese garden in an irregular shape.That is the most basic question.The second is about philosophy and valu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It is linked closely to nature,and maybe computational architecture can provide some answer to that.For example,when we are designing a Chinese pavilion in the garden,you always anticipate that you are experiencing the phenomena associated with the pavilion.It is either raining or windy or a different climatic condition.You feel that the architecture is responding to that together with you,the person.So that could be achieved in certain way by computational architecture.Some architecture could respond to the surrounding of the architecture itself.The third one will be of the creation or prod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There is always an owner,at the same time the owner is supposed to be a scholar who has the knowledge and technique to design the garden.In generations,there are continuous modifications and changes to the garden according to real life.The person who uses the garden is exactly the one who designs and builds the garden.Since we are talking today about the customiz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using computational tools,is it possible for the user to be armed with those tools of computation,so s/he can design him/herself and try to modify the environment where s/he stays in the same way that the owners of the traditional gardens did?These are three observations of mine,not predictions;I hope some of you could answer my questions.

Neil Leach:Let me try.I used to be an architectural historian and to give lectures 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And in fact my first engagement with the world of computation was when I was translating Medieval Latin.To be precise I was working on the translation–from Latin-of the treatise on architecture by Leon Battista Alberti written around1450.At that time in the late 1980s,I was a student in Cambridge.It was the first time we introduced computers.Before that,you would type things out on a typewrite,and maybe Tipex it out to correct it,but then at a certain point you would think,'Ok I won't change it,it is too expensive'.So what happened about this translation of Alberti?At the beginning I had a discussion with Joseph Rykwert,my supervisor about what style of English we would use to translate the text.What I found interesting is what came out was a type of English that came out of the process itself.In other words,the first time ever,you could just revise and revise every single line about 25 times in that text.What it allowed us to do is make it much precise,to remove unnecessary words,to change it again and again to make it smoothly running.And it was all because of the computer,because at last you could do this.At last you could really polish a text.In other words something came out of the use of the computer itself.

What is interesting for me is that since then I have been treated as the'black sheep'of the family among this group of people working with Joseph Rykwert because I had supposedly abandoned humanism,and turned to computation.Firstly,I haven't abandoned humanism.例如,在園林中設計一座中式樓閣時,人們期望身處其中能感受到自然變化,無論風雨或者其他氣候變化,都能感覺到建築和人共同對大自然做出的回應。所以,或許能通過某種計算的方法使建築實現這一特性,即建築能够對其周邊環境做出自主反應。第三,是關于傳統的中國園林的創作和生産的問題。每座園林的擁有者也應該是一位熟知園林設計知識和技術的學者。世世代代,園林在實際生活中得到不斷的修改和改進,園林的使用者正是園林的設計者和建造者。鑒于我們今天探討的是利用計算工具對建築設計的定制問題,那麽是否有可能讓使用者學習掌握計算工具,從而自主設計并修改環境,就如同傳統園林的擁有者一樣。這是我的三點問題,并非預測,希望在座各位能不吝賜教。

尼爾·裏奇:

我想試着回答你的問題。我曾是一名建築史學研究者,也教授景觀建築學。事實上,我最初接觸計算的世界是在我翻譯中世紀拉丁文的時候。具體來説,當時我翻譯的是Leon Battista Alberti在1450年前後用拉丁語撰寫的建築論文。那時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我還在劍橋讀書,教學中剛剛引入了計算機。此前,我們需要在打字機上打字,并且需要看到打出來的紙質文稿來進行校審,但有時你也會想,“算了,不改了,修改成本太高了”。那麽Alberti的論文是怎麽翻譯的呢?起初,我和我的導師Joseph Rykwert曾探討過應該使用怎樣的英語文體去翻譯該論文。而有趣的是,我發現翻譯過程本身産生出了一種特别的文體形式。换言之,我們第一次能够一遍遍修改每一行譯文,修改多達25次,這就讓譯文更加精確,减少了冗餘的詞匯,同時不斷的修改也讓文章更加通順。這一切都得益于計算機的應用。

但對我來説很有意義的是,在那之後我被看作導師Joseph Rykwert的學生中的“害群之馬”,因爲我被認爲選擇了計算技術而放弃了人文主義。第一點,我要澄清,我并没有放弃人文主義。對于計算,有一個普遍的誤解,比如人們認爲它不能够解决社會等問題等,但相反,它是可以的。技術始終與社會問題緊密相關。但第二點,如果你關注Alberti等一批建築師,那麽你就會發現他們完全被技術所吸引。這是没有什麽區别的而且我還想説,最近由David Chipperfield負責翻新的柏林新博物館上曾懸挂着一幅大型標語—“所有的藝術都曾是當代藝術”。首先,每個事物都是基于科技進步而發展的;其次,這種主觀的工具可以通過任何方式加以應用,它并不排斥歷史性的主題。我認爲最大的錯誤之一就是人們拿着這些工具却僅僅嚮前看。實際上我們可以應用已有技術去解决歷史性的設計課題,比如掃描并加以分析。所以,我十分確信計算工具能够爲設計傳統的中國園林所用。

王祖寧:

我也試着回答這個問題,因爲我們在無錫建造了靈山梵宫的穹頂。我們應用了數字化建造方法,但是很多人説它没有靈魂,没有在工藝質量上與人産生聯系。但事實上,穹頂的原始板材模型是由一位老匠師以1﹕5的比例雕刻而There is a common misconception in that people think computation doesn't deal with social issues and so on.Of course it does.Technologies are always connected to social issues.But secondly,if you look at Alberti or any of these guys,they would be completely fascinated by this technology.There is no kind of distinction.I would also say that there was once a big slogan on the Neues Museum in Berlin recently renovated by David Chipperfield:'All arts were contemporary once'.First of all,one could begin to see that everything has been based o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econdly,I would say that this is a subjective tool can be applied in any particular way.It doesn't preclude historical subjects.I think that one of the biggest mistakes is that with these tools people have only been looking forward.We actually could use the techniques we know also for historical design issues.You scan things;you can analyze things.I would be absolutely sure that you could use computational tools to produce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

Julian Wang:Let me answer that too,since we built the dome of the Lingshan Buddhist Palace(Fangong)in Wuxi lingshan.The point I want to make here is that although we use digital fabrication methods,a lot of people say it is soulless.It does not connect to the human in terms of handcraft quality.But in fact the model of original panels of this domes were sculpted by an old master to one to fifth scale then 3D scanned into the computer.That is where the soul is,and soul was converted and embedded into digital by means of 3D scanning and other technological computational means.So to answer,I think it is possible to convert this.But it is not good to be nostalgic in a sense.Gardens were for different purposes,for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Today,these gardens are no longer for the rich,it is for the general public.So we also need to shift the old ideas,too.

Michael Peng:So following Xiangning's idea of the traditional garden,some v e r y s p e cia l a n d tra d i ti ona l g a rd e ns a re po e ti c.So i f th e com puta ti ona l technologies of the future have this kind of capacity to produce something poetic in experience,I think that it is the same as with traditional gardens.It is not just about creating a garden as an end in itself,but we can learn from the tradition,and we think about the issue-this whole thing is called design.

Neil Leach:There was a commentary made by David Ruy in the Architecture Biennial Beijing 2010.His comment was simply that–as we have said beforewe have got beyond the stage where we are fetishizing things.People are using these new tools to produce exquisite works.There is a new level of production,poetic or not,which is enabled by this.My experience of not using these tools was in the Beijing Biennial of 2004 where we had invited Mark Goulthorpe to d esign an instal lation that was meant to b e cut by a CNC mil ling machine,exce pt we coul dn't find a CNC mil ling ma chine.So we got an army of 5 00Chinese peasants trying to cut it.And we also had another section designed for the London pavilion,and we were trying to get this fabricated manually by an army of Chinese labourers,and the result looked horrible.When you need to fabricate something with a degree of control,you need these new computational technologies to produce it.I think that this is the point.Paul mentioned the word"control",I think it is all about control–control both of the design and of the fabrication process.That is what it does.But of course it doesn't preclude creativity or poetics.

成的,之後經過3D掃描輸入計算機。這就是它的靈魂所在,衹不過這種靈魂通過3D掃描和其他計算技術被轉换并嵌入到了數字化設計當中。所以,我認爲這種轉换是可行的,但懷舊在某種程度上説是不可取的。園林的建造目的和服務的人群各不相同。如今,園林已不再是富人的專屬,是爲大衆服務的。所以,我們也得轉變陳舊的觀念。

彭武:

一些非常特别和傳統的園林是很有詩意的,所以如果未來計算技術具備生成某種詩意體驗的能力,就能够實現和傳統園林一樣的中國園林。這不僅僅是完成一個園林本身的創作,而且我們可以從傳統中學習并進行思考,這一全部過程才能被稱作設計。

尼爾·裏奇:

David Ruy曾在2010年北京建築雙年展上做出一個評論。就像我們之前談到的那樣,他的評論很簡單—我們已經超越了那個對事物盲目迷戀的階段。人們正在用這些新的工具來創作精美的作品。現在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生産層次—是否富有詩意,這也是這些新的工具促成的。在2004北京雙年展上,我們邀請了Mark Goulthorpe來設計一個裝置,這個裝置本來要利用數控銑床進行切割,但我們却找不到銑床,所以後來組建了一個由500名中國農民工組成的隊伍來嘗試切割它。我們爲倫敦館做了一個剖面設計,也嘗試着請中國勞工隊伍來進行手工裝配,但做出來的結果看起來非常糟糕。當你需要對建造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時,你需要這些新的計算技術來實現。我認爲這是關鍵。Paul提到了“控制”這個詞,我認爲所有的都關乎控制—無論設計還是建造過程。這是計算技術所能做的。但是顯然,它并没有排斥創造性或者詩意。

大衛·杰森·吉伯:

這個問題是Alvin提出的。關于這一點我很期待Luis。我曾與Luis和Paul在工藝問題上一起研究了整整一周。我認爲工藝是可以數字化的,工藝也將會數字化。這正是我們所談到的,人們對于計算工具與對雕刻的木頭和雕刻木頭的工具同樣謹慎。我覺得這個議題涉及工藝的演變,并且憑借它我們能够預測未來。

宋剛:

我認爲這個問題不是關于數字化工藝,而是關于數字化引領一個新的工藝。

李翔寧:

那你的意思是我們還要有能通過類似計算機控制的機械臂來雕刻或切割的手藝精湛的木匠大師?

唐瑞麟:

這也并不是一個新的問題。在工業革命期間,工匠的概念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生産綫。現在我們采取生産綫,我們正使其進化到下一階段,就是數字化工藝。

David Jason Gerber:I think this issue was raised by Alvin.And I look to Luis.I have been working with Luis and Paul all week on this issue of craft.I do think craft can be digital.There can be'digital'in craft.That is exactly what we are saying when we say that with computational tools people are taking the same kind of care as they would with wood in the chisel and the tools to carve wood.I think that the issue is one of the evolution of craft,and that is something we could predict about the future.

Gang Song:I think that it is not about digitalized craft,but about the digital introducing a new craft.

Xiangning Li:Then you mean we still have masters of carpentry who deal with carving or cutting through something like a computer controlled robotic arm?

Paul Tang:This again is not a new problem.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the idea of masters disappeared,replaced by production lines,right?Now we are taking production lines,and we are taking it to its next phase of evolution,the digital craft as the next craft.

David Jason Gerber:What are we losing in this?

Paul Tang:That is a good question!What is it that we are losing?I was just thinking about the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in the tradition of the Taihu rocks.I can literally use computational means to see how a rock will deform over time in water,this is how Taihu rocks were'fabricated'and harvested over generations.I can compress 100 years down to 10 minutes.And once the computational d e formation is done the stone can b e digital l y fa bricate d exa ctly as if it is fabricated by the"natural process".It is a compression of time.

Guoping Shi:But that technique totally loses the original idea of the stone.The stone is remodelled over time,seasoned by 10 years of water and rain.All the natural forces are used to rework the stone,and then when people look at the stone,they think that it is all about the timing.If everything becomes digital fabricated,you actually lose the whole context of the garden.

Ju li a n Wa ng:Ca n I a nswe r th is q u e stion?Wh e n we a re g oing b a ck to th e garden idea,I think that the Japanese garden which comes from the Chinese,but I think,in terms of stone placing,it could be interesting to design it on formal computational ideas.Zen gardens are an interesting design issue.I am not talking about fabrication here;I am talking about a pure design problem.

Pa u l Tang:I t just occurs to m e that th ere is a d i f ferent way to look at th e digitally fabricated Taihu rock.First of all,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 are literally the historical sample of copies.They are all replicas in miniature.They are copies ingrained with content of time,memory and history.So when you touch these stones,somehow you feel the history and time…but it is a copy.

So possibly,today,when I put my hand on a digitally fabricated Taihu rock,with the knowledge that it is not about 100 years and only10 minutes of history,there is something different at play despite that it is still a copy.There is a sense of cultural shift.

大衛·杰森·吉伯:

我們在這當中失去了什麽?

唐瑞麟:

這是一個好問題!我們在這之中失去了什麽?我剛剛在思考經典的傳統中國園林中的太湖石。我們可以準確地用計算的方法來看一塊石頭在水中歷經時間的洗禮是如何演變的,也就是太湖石經過了幾代時間,是如何被“建造”和形成的。我們可以將100年壓縮成10分鐘,一旦計算演變完成,石頭就完全可以被數字化建造了,就好像是經歷了漫長的“自然進程”。這是時間的壓縮。

施國平:

但這個技術使石頭最本初的意義完全喪失。石頭隨着時間的流逝被重塑,經歷了河流和雨水十年的衝刷。所有的自然力量都在塑造着石頭,當人們看到石頭時,他們會認爲這就是時間造就的。如果一切都變成數字建造,事實上會使整個園林喪失文脉。

王祖寧:

我能試着回答這個問題麽?當我們回到園林這個問題,我認爲源于中國的日本園林在石頭鋪設方面,就樂于用有條理的計算方法來設計。禪宗花園就是一個有趣的設計案例。我想説的不是建造,而是一個純粹的設計問題。

唐瑞麟:

我突然想到,我們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看待數字化建造太湖石。首先,傳統的中國園林實際上是對歷史樣本的復制。它們都是微縮版的復制品,完全根植于浩瀚的時間、記憶和歷史。所以當你接觸到這些石頭,在某種程度上你會感受到歷史和時間……但它還是衹是一個復制品。

所以可能在今天,當我將手放在一個數字化建造的太湖石上,了解到這不是100年而衹是10分鐘的歷史,是不同的東西在起作用,盡管它仍是一個復制品。這其中藴含着一種文化的轉變。

袁烽:

我想講一個例子,你們知道那個設計了不銹鋼假山的藝術家展望麽?所以數字化是一個新文化,數字化工藝創造了一個新文化。這是一個新的藝術品,雖然它看起來像假山,但它的意義已經完全變了。你仍然可以在這塊新的石頭中找尋到文化。

施國平:

我認爲翔寧試圖表達的是,我們有新技術,但我們也有很多地域文化。在我們發現新事物的同時,怎樣把它們結合到一起呢?换句話説,翔寧是希望將問題提給建築師。

尼爾·裏奇:

我不認爲這裏面有什麽分歧。我覺得技術和社會總是齊頭并進的,它們不是兩個孤立的事物。比如摩天樓的建Ph i lip F.Yu a n:I wi l l g ive you a n exa m p l e.D o you k now th e a r tist Z ha n Wa ng,who designed a stainless rockery?So digital is a new culture,and digital crafts create a new culture.It is a new art piece although it looks like rockery,its meaning has totally changed.You can still find culture in the new stone.

Guoping Shi:What I think Xiangning was trying to say is that we have new technologies,but we also have a lot of local culture.How do these things come together when we can find something new?I think with other words,Xiangning is trying to bring the question to the architect.

Neil Leach:I don't think that there is a separation.I think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lways go hand-in-hand.They are not two se parate things.For exampl e,what changed New York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kyscraper which gave New York much of its cultural identity was of course the invention of the elevator,a technical thing.Suddenly you get skyscrapers;people live differently and so on.I think you always see them working together,not coming together.

Guoping Shi:In a broader sense,all things are connected,but when we are talking about the Chinese gardens,then local culture also counts.

David Ja son Ger b er:I a m conf use d by this.How do th e y ma k e th e Chinese gard en?Didn't they craft it with the technology they had at that time?I mean they designed it just like we design it in a contemporary setting.They had the idea about the metaphor and poetry,but they still use technology to build it and put it together.So I'm really confused.

Paul Tang:One issue makes i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the tradition is in the harvest through a natura l process.Th e y can easi l y car ve,b ut th e y don't,th e y har vest.I t is processbased.The grandfather takes a piece of stone,throws it into the water,and allows the river as process,an undetermined design element,to give form to the final Taihu rock.Two generation later,they harvest it,and it is what it is.It is a result of a process.This is a tradition that we can achieve digitally.

Philip F.Yuan:Tradition does not lie in the form.So what the new Chinese tradition is lies in our hands.

Alvin Huang:Either way,it goes back to the issue of craft and master.It goes back to good design and bad design.It goes back to people being good at what they do and people being bad at what they do.Being done digitally does not mean anything.

Paul Tang:But I think if we starting analyzing this as mode of production,it does change things,doesn't it?

Alvin Huang:In both cases it is about having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and the mastery of being able to know exactly what the type of rock is and how to place it.

Neil Leach:But it is no less significant.For example,take anthropology which we like to think is a bout studying the ancient trib es of the Amazon,and so.Not so.Actual ly,what anthropologists are doing today is studying the use of i Phone the i Pad and so on,because they recognize that contemporary culture emerges out of contemporary material conditions.

設賦予紐約很多的文化認同,而摩天樓的發展當然是依賴于電梯這種技術的發明。有了摩天大樓,人們的生活因此改變了。你會經常發現這些因素是協同工作,而不衹是聚在一起。

施國平:

以更廣闊的視角來看,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但是當我們談及傳統中國園林的時候,地域文化同樣也很重要。

大衛·杰森·吉伯:

我對這點有些疑惑。他們是怎麽來建造中國園林的呢?難道不是用他們那個時代的技術和工藝麽?我是説,就像我們用當代的設備來設計一樣。他們有隱喻和詩意的構思,但他們仍然用技術建造并進行整合。所以我確實很困惑。

唐瑞麟:

有一點使它不同尋常,傳統是一個經由自然過程的不斷積累。他們可以很簡單地雕刻,但是他們没有,他們不斷積累。這是以過程爲基礎的。爺爺拿了一塊石頭扔進了水中,然後以河流衝刷作爲過程,作爲一個不確定性的設計元素,去塑造太湖石的最終形態。兩代人之後,他們獲得了這枚石頭,是什麽樣就是什麽樣。這是一個過程的結果。這就是我們能够通過數字化過程得到的傳統。

袁烽:

傳統并不是存在于形式。所以新的中國傳統就在我們的手中。

黄述飛:

或許,這回到了工藝和工匠的問題上,回到了好設計與壞設計的問題上,回到了人們擅長和不擅長的問題上。數字化并不意味着任何事情。

唐瑞麟:

但是我認爲如果我們從生産方式角度來分析這件事,它確實讓事情發生了改變,不是嗎?

黄述飛:

這兩個例子都是對過程的徹底理解和對石頭的類型以及如何放置的準確掌控。

尼爾·裏奇:

家园互动之主题沙龙初探 篇3

【关键词】主体沙龙 家园互动 创新 体验 引导

一、巧用沙龙,创新家长工作

“沙龙”一词最早源于意大利语,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从17世纪起,巴黎的名人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进出者多为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等。他们志趣相投,自愿组合,三三两两,在一种轻松自在的环境下无拘无束地自由谈论,各抒己见。

把沙龙形式应用到家长工作中也是我们初步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首先,我们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得到启示,里面提到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其中,教育的组织与实施中也明确提到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幼儿园是有义务、有责任将家长吸引并让其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的。所以,在本着尊重、平等、互惠原则的同时,我们应积极探索开展家长工作的新思路,达成家园教育同步,促进幼儿全面有效地发展。

同时,我们还应把握家长与孩子之间教育关系的长期性和针对性。因为家长对孩子是一对一的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交往互动比教师更加频繁,接触更密切,家长在家庭中可以随时随地、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孩子。从新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教育者界定的转变就可看出,家长已被纳入幼儿教育者的范畴。

在对我园家长工作现状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我园部分家长在具备高素质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这些有素养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充满热情,也热衷于在教育方法上自我提高,并愿意同大家分享和交流。从最初的家长经验交流逐步衍生出了家长分享小团体,他们借助家园平台、微信群、QQ群等展开交流,但是也存在问题不聚焦,教育偏离的现象。

所以,在借鉴沙龙的基础上,我园创新了家长工作形式,开展了由课题组教师策划并组织的主题沙龙。我们希望在课题教师的努力下将这种既轻松又能深入探讨话题的家长工作新形式在幼儿园保持常态化。这种可选择参与不同主题沙龙的形式,更加调动了家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是在有教育需求和参与准备的前提下走入家园互动的。这有别于集体培训的家长学校,主题沙龙是以家长为主体,以他们的家庭教育困惑为话题,开展小范围的围绕主题的探讨活动。他们在主题沙龙中可倾诉,可表达,可质疑,可借鉴,这不仅推动了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也能帮助教师进一步深入了解幼儿家长或家庭的教育方式,成为教师一对一指导家长的又一种途径。

二、聚焦主题,回应家长需求

沙龙的主题是每一次沙龙活动的灵魂,它反映了家长的困惑和教师的智慧。好的主题不仅能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还能激发教师在组织中的潜能。因此,每次沙龙活动前召开的选题会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是结合上一次家长反馈意见以及家长工作典型事件进行研讨,最终确定主题。

比如,在确定“慢养孩子,静待花开之小宝宝需等待”为沙龙主题时,教师通过一直坚持记录的家长工作典型事件,列举了很多家长的表现。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比同龄孩子能力弱;有的询问老师多久可以开始在家引导识字;有的询问孩子每天是不是自己吃饭,并阻止老师喂饭,要让孩子快速成长等等。实际工作中,对于每一个典型事件,教师都会从家庭教养、幼儿在园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梳理针对该事件的班级工作、教师意见和家长、幼儿指导方法等。通过这些一手资料,教师们认为家长的这些表现都说明了婴班家长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对孩子年龄特点把握不足。从中教师们总结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体能等待、认知发展、自理能力和个体差异。并在反复推敲和各抒己见下,将话题锁定在家长与教师谈论最多的自理能力和个体差异上。其实这两方面相互交融,正因为孩子间有个体差异,才会在自理能力上有所不同,而家长由于缺乏耐心,很容易对孩子的表现发脾气,使孩子的情感体验变得消极,疏远了亲子间的关系。所以,我们结合这两点原因将主题聚焦在“慢养”上。一是希望家长放慢节奏,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希望借助“慢养”一词来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这种完全由家长真实需求衍生出的主题让家长觉得非常受用,也让教师们认识到家长工作典型事件记录不仅能提高班级工作效率,完善家长工作,还能发现家长的真实需求,为确定沙龙主题奠定基础。

三、丰富体验,调动家长参与

主题沙龙将家长作为活动的主体,在设计活动时必须要考虑组织环节的可行性,要让家长认可并愿意参与。所以,我们在沙龙活动中融入了真实案例与生动情境相结合的形式,让家长积极参与其中。家长通过扮演、对话、分享等体验活动产生共鸣,并相互启发,然后由教师结合主题作总结发言,将科学教育意识渗透到家长心中。所以,主题沙龙的环节设计应具备启发性和目的性。

(一)情景表演

情景表演是教师提供具有生活化、形象化、生动化的情景剧本还原或是重现幼儿与家长间的一些生活场景,利用教师播放扮演视频或是家长现场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家长切身体会孩子在感受不同的家长态度、语言、动作行为时的心境。这种扮演式的體验不需教师详细说明,便会触动家长的内心,也会让参与的家长有更加深刻的感悟。比如我们给家长准备了同样一个场景,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沙龙现场请家长分别扮演一位宝宝和三位妈妈,要求语言和动作尽量展示出来。在表演完后我们会请家长们说说:“如果你们是宝宝,你们更喜欢哪位妈妈的表达方式?”这时家长们都会有所感悟,自然而然地就说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二)主题对话

生活中,家长与孩子的对话处处都能体现家长对孩子回应质量的高低。主题对话就是在一个主题下借助具有鲜明对比的亲子对话案例,启发家长通过模拟对话,然后交流各自的感受。

(三)故事分享

在家长工作中,我们都能发现家长经常利用晨接晚送时间相互交流育儿事件,他们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故事,也爱聆听其他家长的建议。因此,我们利用小组故事分享或交流发言,让他们彼此倾诉的同时也能相互借鉴好的育儿经验。不过部分家长存在分享时偏离主题,语言不够简洁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在每个小组插入一名指导教师,让其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在紧扣主题的情况下适时介入,点拨或提升教育观点和价值。家庭故事应该是正面的故事,这样更能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会帮助分享故事的家长建立自信,使其更愿意畅所欲言,这样不仅让家长与专业教师有零距离的交流机会,还能及时解决家长的疑问和困惑。

(四)经验分享

在主题沙龙中,家长通过情景感受、主题对话或故事分享获得一些教育信息,但这些信息都是零散的,也可能并不适用于自己的孩子。而幼儿园能给予专业的引导,帮助家长了解自身孩子的同时,整合家长经验并改进其教育方法,合理建议家长因材施教。所以,经验分享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即利用各方资源,从不同角度吸收多元教育信息,整合并提升教育理念,从而帮助家长实际运用。

(五)家庭小贴士

我们认为主题沙龙不仅能解决当前的一个问题,还能帮助教师寻找下一个主题的切入口。所以,主题沙龙结束后,我们向现场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他们对本次主题沙龙的意见和建议,并收集家长当前存在的教育困惑,以便教师在以后的日常工作中进行一对一的深入指导。

四、巧妙引导,提高沙龙质量

在主题沙龙调动了家长参与度后,为了保证沙龙的开展质量,展示教师的专业性,我们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明确目标

整个沙龙活动的主题必须一直贯穿其中。所有参加沙龙的教师一定要明确活动目标,时刻牢记目标与环节之间的关系。就像每位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每个环节服务于目标,而目标贯穿于每个环节,层层递进,凸显沙龙重点。

(二)尊重家长

沙龙活动中我们鼓励家长主动讲述,乐意表达,抒发情感。一切活动环节以家长为主体,使家长不再一味地倾听,盲目地跟从,而成为有准备、有思考、有见解的家长。

(三)巧妙回应

在尊重不同教育方式的前提下,教师应做一个倾听者、引领者。当家长偏离话题时,及时巧妙拉回;当家长提出正确的观点时,积极肯定。这样充分表现了教师对每位家长的重视和关注,还能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

(四)善于提炼

在家长沙龙结束后,教师要善于总结,将活动中的不足或是缺憾进行提炼,获取经验,以便更好地运用到下一次的家长沙龙或是其他方面的家长工作中去,这对教师水平也是一种很好的提升。最后结合我园婴班家长工作实操模块的教研内容,梳理出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五、精心准备,推进沙龙实施(物质准备 教研准备)

(一)营造氛围

轻松自在的沙龙氛围需要从环境氛围和精神氛围两个方面进行营造。一方面,环境氛围需要合理的规划。首先是场地的布置,如何安排家长的座位?我们可以将家长分组,让家长围成圆圈就座,铺上桌布,摆上桌花、茶水等,这样就有别于家长会或者讲座的形式,少了许多拘束感和距离感。其次是沙龙强调参与人数,一般来说对本次沙龙主题感兴趣的小范围的家长20—25人比较合适。另一方面,精神氛围的营造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选用切合主题的背景音乐、视频动画、会前诗、绘本故事、视频等提前暖场,让家长从思想上、心理上彻底放松,渐入佳境。

(二)层层推进

1.选择适宜的体验形式。选择游戏或体验活动时,我们应考虑家长的感受和自尊。例如:写便签。假设老师讲述一个案例:小宝贝自己洗手时玩水把衣袖打湿了,如果你是这个孩子的家长你会怎么说?如果请家长直接面对面地讲述,家长可能从语言、语气或是行为上都会有所顾忌,或是不好意思,但是采用写便签的形式,可以更好地让家长轻松地、原本地表达出来。这种委婉的表达形式大大降低了家长参与时的紧张感,有效提高了家长的体验度。

2.邀请不同角色的经验交流者。要学会很好地利用教师资源或家长资源,他们其中会在某一方面更专业,研究更透彻,更有说服力。比如某位家长是教育专家或是教育工作者,可邀请他在我们沙龙其中的一个环节进行交流。

3.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可以从沙龙活动的报名开始,前期做好宣传和气氛渲染。给家长发放邀请函,其中沙龙的命题最为重要,要让家长一看标题就感兴趣,这样也就成功了一半。再利用家园网络平台以“抢沙发”的形式报名参与,其一是为了控制参会人数,让家长沙龙能够办得很精致;其二也是一种“饥饿销售”的方式,比如让这一次没能报上名參加的家长继续关注我们下一次的主题沙龙,也能让没能参加的家长在私下询问已参加过的家长,从而促进家长之间更多的交流学习。

“旗袍秀”主题沙龙策划方案 篇4

策划方案

旗袍,作为体现中国女性优雅的服饰符号,为让运城更多的成功女性感怀一段心灵深处的回忆,思寻一番莫名的惆怅,体味一把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感受一种从肌肤到灵魂的妩媚,特制定策划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旨在增加凤凰会所的人气,同时通过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凤凰会所影响力,把成功女性的第一价值共享平台,第二文化交流客厅带给更多高端女性群体。

二、活动主题 “艷域”

—— “旗袍秀”主题文化沙龙

三、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16年5月27日

地点:昆明市东风西路145号香宫国际裙楼五层

四、邀请嘉宾及人数

主要针对企业家、私人企业主、企业高管、高级白领等春城高端女性群体。人数暂定为25—人。年龄要求在 岁以上。

五、组织机构 主办方:凤凰会所 协办方: 媒体支持 活动内容

主要为两大板块,即旗袍走秀和室内主题文化沙龙。

七、活动流程

1、嘉宾走红地毯,在签名墙处签名,签到入场

2、稍事休息后,到换衣间换上旗袍,化妆,并再次就座。

4、活动开始,主持人开场(致欢迎辞)

5、主办方致辞

6、旗袍文化讲解(由专家就旗袍文化进行简要讲解,期间,与嘉宾交流互动,并串场展示其走姿)

7、旗袍走秀(音乐配合。中间贯穿有情景旗袍秀展示,可与字画搭配;静态旗袍秀展示,可供拍照、素描)

8、现场互动(关于旗袍文化的猜谜、成语接龙等)

9、来宾交流分享自己记忆犹新的事业、生活、家庭等各个方面的故事

9、主题文化沙龙(诗歌朗诵、关于美容护理、妇科疾病等话题探讨并邀请运城女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教授简单书法、传统手艺制扇、手工染布等)

10、旧时交际舞(唱片机播放三、四十年代歌曲营造氛围)

11、合影留念、散场,活动结束

12、纪念礼品发放(来宾各自的静态旗袍秀展示留影相框照一份,并附凤凰会所落款)

八、宣传造势

1、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

2、在电台,电视台报等媒体通过“寻找遗落的旗袍或奶奶的旗袍”等主题策划进行事件营销,宣传造势;

3、通过邀请函方式定向宣传;

九、合作方式

1、与旗袍服装店联系,在活动中对其旗袍进行推广;

2、与蛋糕店联系,通过主持人现场介绍鸣谢或特色植入的方式对其产品进行推广;

3、与纪念品店联系,通过现场摆放X展架或主持人介绍等把企业品牌形象推荐给嘉宾。

以上这些合作内容将根据双方商议体现在赞助/冠名合同书中。

十、现场布置及物料准备

大厅作为旗袍秀场地,在一些物件布置上,营造一种旧时民国的氛围;布景作为主体文化沙龙场地;隔出场地可作为更衣区、化妆间,等等。

十一、物料准备及人员安排

1、X展架三个,分别放在楼梯拐角处;

气球若干、红头绳若干,用于猜谜;

旗袍服装;

冷餐提供(蛋糕、水果、冰水、葡萄酒、点心等);

旗袍秀开场宣传片、电影《花样年华》、《倾城之恋》、《金陵十三钗》等片段以及老式唱片机及音乐,用于幻灯片播放;

2、主持人(稿件准备)、化妆造型师、古筝演奏师、摄影师(2—3个)、素描师、书法家、服饰专家以及媒体人等。

3、人员分工(略)。

主题沙龙活动方案设计 篇5

20__年__月__日

二、活动地址:

__市__路__

三、活动规模:

__人

四、活动主办方:

国珍体质养颜美容团队

五、会议目的:

1、提高团队成员对企业的向心力以及凝聚力;

2、宣传团队的美容理念—体质养颜;

3、巩固、加强本店对当地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4、提高香兰阁产品的当前和潜在的效应。

5、提高产品销售量。

六、会议主题:

传播健康美容理念—体质养颜。

会议宣传口号:世界上从不缺乏美,缺乏的只是正确的美容方式。

七、此次会议所需准备:

1、美业:

①、主讲老师四位

②、主持人一名

③、美导及操作人员

④、会议所需货量及相关配送物品

⑤、负责对美容师会前专业技术的培训

⑥、负责对美容师会前邀约的组织和培训

⑦、负责指派会议的售后协助指导人员一名

2、女子美容美体沙龙:

①、负责沙龙会所需人员的配备及提供足够的培训时间

②、店内宣传及布置所需物品

③、现场所需水果、点心的购置

④、客人的邀约

八、会议内容:

选择美丽——探讨古今之美

1—1.探究古今美的变迁

1—2.讲解整容的风险

1—3.得出养颜根据体质

夏季养生保健——膳食养生

2—1.邀请权威营养师为大家讲解夏季饮食养生之道

2—2.针对当下流行的减肥热,讲解具体门道

眉飞色舞——缤纷课堂

3—1.邀请体质养颜师为客户介绍香兰阁产品的美容理念

3—2.讲解美容与夏季保养

3—3.定制个性美容计划,帮助每位会员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美容产品

九、活动人员安排:

1、会前接待与顾客沟通人员

2、主讲老师

3、主持人

4、美容人员

5、试用销售及配合人员

6、货管及收银人员

十、美容沙龙会准备物品明细单

(一)宣传画类:

1、背景图一张。

2、宣传绶带五条。

3、推广宣传画3张,合计10张(根据现场情况)

4、横幅1条。

5、易拉宝2个,展架4个。

6、问卷调查表200份。

7、气球100个。

8、支架棚一个。

(二)会议所用的产品:

1、宣传赠送产品试用品200套。

2、沙龙会是赠送三样产品。

3、产品示范所用东西。

(三)会议所用的消耗品:

1、茶水备足、

2、荔枝三斤。

3、西瓜一个。

4、签到本1本。

5、其它应准备东西

(四)会议所用产品,试用装,陈列台所需要产品,由专人负责。

(五)会议所用音乐由专人负责。

课外阅读主题沙龙发言稿 篇6

我是xx小学的杨林,首先非常感谢市教科院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样的主题沙龙活动我已经参加了两次,这是第三次。每回都从小的切口给人以大的反思、深的感受,每一次都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每一条建议都是带给我的精神食粮。在书中,我无数次地读到“阅读”这个词,如:建议第6条中, “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还有第60条中,“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第52条,“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等。

从大师的观点中,我更加深刻得认识到阅读的重要。课外阅读对于我们语文老师来说,都觉得重要,可在日常的工作中又多半被忽视,因为它和考试关系不大、短期内很难有明显效果再加之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也给我们老师的指导和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可听了昨天的三节课,使我的观点发生了不小的转变,特别是射阳解放路小学周晓霞老师执教的《一本书,从何读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我就这节课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第一,这是一节非常专业的课外阅读启蒙课。

提到“专业”这个词,使我一下子回顾了自己十几年从事语文教学,我个人对教师、对语文的认识上经历了三次转变:浪漫的事业、现实的职业、成长的专业。昨天听了周老师的课更让我坚定了要做一名不断成长的专业老师的决心。

在周老师的课上可以看出她精深的阅读专业知识,就是对于我这样一个爱好阅读的成年人来说,有不少的东西也是头一回听说。她从书名、作者、译者、等等娓娓而谈、深入浅出,每个过程又都是在引导学生尝试、探究中完成,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积极,在不知不觉中尝到学习的、读书的快乐。真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二,这是一堂真正的师生和谐示范课。

从容,这是周老师整个课堂教态的最佳代言词。不管是遇到了机器的故障,还是碰上学生意想不到的回答,周老师都能一一从容化解,从中可见其深厚的语言、教学功底,其实我倒觉得这精彩背后更层的原因是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亲近,课堂上学生多处“放肆”的精彩问答下是反应了这一点。

另外从课的内容取舍上也可以看出周老师生本主义的思想,我留意看了她的教案,有不少在课堂上没有讲,反而促成了意外的精彩,整个的教学环节堪称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

健康沙龙主题 篇7

地点:湖南大学建筑学院F3会议室

主办:《城市建筑》杂志社

协办: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委员会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沙龙主持:刘宇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委员

“2011年教育建筑可持续设计研讨会”于2011年11月18日~11月20日在中国·长沙·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召开, 会议以“教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议题, 邀请1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题演讲, 与会嘉宾包括众多高校学者及设计机构设计师70余人, 就“老校园的更新改造与再利用、职教院校校园的规划设计与相关指标探讨、地震灾区教育建筑的灾后重建及重建后的可持续发展、地域特色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探索、校园图书馆建筑可持续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期《城市建筑》“教育建筑”专题有幸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宇波担任客座主编, 并借助此次“2011年教育建筑可持续设计研讨会”的东风, 于11月20日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F3会议室举行“教育建筑创作的瓶颈与突破”主题沙龙, 本次活动是我刊“开篇论坛”栏目转型后的第五次沙龙活动。

进入21世纪,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国教育建筑创作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会, 佳作不断涌现, 创作的水准获得相当程度的提高。然而身处建设大潮之中的设计师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在主观、客观等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下, 我们在教育建筑创作方面的提高速度并不是一直在加快。随着校园规划热潮的逐渐退去, 今天的校园建设速度趋缓, 这也使设计者的创作机会相对减少, 甚至创作状态出现瓶颈。故此, 此次沙龙集结在校园建筑创作方面有所研究和经验的各路专家和设计师, 交流创作中的体会, 检讨各种制约因素, 共同寻找进一步提高创作水准和突破瓶颈的可能道路。

沙龙由刘宇波教授主持, 协同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袁朝晖共同召集, 10位嘉宾结合各自的工作体会及实践经验, 就教育建筑创作与设计过程中的瓶颈与突破问题进行了交流。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委员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我们现在面对的情况是虽然创作任务没有近十年间那么多、那么急迫, 但我确实感觉目前教育建筑创作水平提升的速度比较平缓, 借这个问题抛砖引玉, 和各位交流在教育建筑创作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制约, 以及未来如何突破困境并提升教育建筑的创作水平。”

我个人对这个主题确实有些切身的感受, 尤其是在2000年高等教育大发展以后, 教育建筑的创作机会明显越来越多, 而且那段时间, 全国各大设计院主要的创作力量都有相当大的部分投入到这上面来。那个时候大家也切实地感觉到国内的教育建筑创作一下子就非常繁荣, 设计水平又提高了一截。模糊地说, 这个状态已经过去有十年了。现在我们面对的情况可能是创作任务没有那么多, 也不那么急迫了。但是, 可能说“瓶颈”这个词是有点过了, 但我确实感觉目前创作水平提升的速度比较平缓。同时, 我感觉校园建设也逐渐趋向学校里面比较重要的文化建筑, 像图书馆这类的设计任务相对多了一些。创作的迫切的要求、更高的要求, 在我们身上又有一点体现。另外, 咱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现在也是处于一个转型阶段, 下一步是到底怎么样更加稳步和持续发展的问题。如果像昨天吴志强老师在会议中提到的:如今50%的居民已经进到城市里来了的话, 如果说我们最初的建设目标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很多施工都是由只经过简单培训的农民工来做的, 设计师很难有条件进行更精益求精的追求。那么在今后的发展中, 施工方面或其他方面的队伍可能会更加专业化, 一些更高要求的条件也会逐渐具备。所以我们就讨论出这么一个题目, 也算抛砖引玉, 想和各位交流在教育建筑创作过程中, 是不是也会遇到一些瓶颈和制约?从哪个方向突破才能进一步提升我们现在的教育建筑创作水平?清华设计院的刘玉龙院长可能需要提前离场, 就请刘院长您先来谈谈。

“首先, 随着建设速度的放缓, 将来的设计可能会向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并且, 现在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更多地转向老校园的建设;另外, 在校园建设决策程序中, 应该更重视专家决策权与公众参与的实施。”

刘玉龙:第一方面, 我们以前处于一个比较快速化的建设时期, 现在也许是中速, 但是在每一个具体项目中, 这个中速被分成了一段一段的“短跑”。以前我们接到的项目也都是“短跑”, “跑”完了这件事儿就做完了, 可能一个项目两年就建成了, 但现在可能一个项目五年也建不成, 但是每三个月就让你“冲刺”一次。这是现阶段项目的一个特点, 也许以后逐渐会好一些。

随着这种建设速度的放缓, 将来的设计可能会从比较粗放向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现在我们这些做设计的人, 大家思考更多的是怎么把建筑做得更精致, 怎么更好地利用材料来做一些更高品质的空间, 这也反映了大家对往精细化设计方向发展的呼唤,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当然, 这个目标目前要实现还是有很大困难的, 刚才也说了, 项目看起来周期很长, 实际上都是被截成一段一段的, 每一段的设计时间都很短, 所以这种情况下去做好也是很困难的。

第二方面, 现在的关注点是由新校区向老校区转化的时候了。因为新校区都是新的, 都建得差不多了。现在应该更多地开始关注老校区发展、置换、更新的问题。有的学校老校区就卖了, 有的面临更新发展问题。我觉得这个更新的问题更大, 因为它实际上不仅涉及教育建筑, 有时候更是教育本身发展的问题。如果一个学校完全迁到新校区, 实际上就不再是原来那所学校了, 它物化的历史、文脉就被割断了。老校区也由于没有文脉延续而被“阉割”了, 比如很多学校的老校区改成成教学院什么的, 原来“核心”的地方变成成教学院、二级学院, 使此校区本身的意义存疑, 也使其教学建筑的质量、要求、使用方式产生很大的变化。我觉得这是个很大的课题, 这个课题上的想法或突破可能对教育建筑会有一个新的、比较大的影响。

最后, 在一个既有校区里的建设, 决策程序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在建筑设计的评价与评估过程中, 学校应该更重视的是专家决策和公众参与。其一, 因为新校区对所有的使用者 (老师和学生) 来说都是新的, 可是老校区不一样, 有很多人一直生活在那里, 所以在改造或置换过程中, 公众参与很重要。我们现在所谓的“公众参与”基本上还是将设计方案在网上公示, 大家投个票而已, 这■陶郅种情况不是真正的公众参与, 真正的公众参与是一种互动性的、深入研讨性的参与。这种表面上挑花样儿式的“参与”可能就是很浮浅地走一下形式, 哪个夺眼球就挑哪个, 是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的。其二, 有的学校有建筑规划相关专业、行业的学院和教师, 校方有条件并且需要结合这些专家的意见来决策。有的学校没有这些相关专业, 有时候就比较难办, 可能就会出现换一届校领导就见缝插针地盖一点的情况, 也没有专家指导, 可能请来的设计单位也抱着“反正你让我搞这个我就搞这个”的态度, 最后导致这个校园建设得很乱。像这种情况, 学校就应该有一个类似规划委员会的机构, 可以请一些专家提供长期的规划咨询服务, 帮助学校去搞发展建设, 保证发展思路的连贯性, 我觉得这是比较重要、有效的办法。因为现在建筑单体的设计上, 我觉得还是相对成熟的, 所以对于老校区的建设, 最重要的就是规划。如果没有一个系统、长远、结合未来发展、有一定效率、可以执行下去的决策, 单凭校方随便拍脑袋进行建设, 也许就会不尽如人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副总建筑师, 教授

刘宇波:刘院长昨天会上发言的时候专门讲到这个, 就是“决策委员会”, 或者叫“总规划师制度”, 甚至叫“总建筑师制度”, 这个提法我觉得还是蛮新的, 但是具体操作起来会不会有一些问题?比如受到个人见解的局限性或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请刘院长再讲一讲, 也听听各位对这个有什么看法。

刘玉龙:我这个想法从两方面来。一是我们曾经去台湾考察, 了解到台湾大学、东海大学都有这样的做法和类似的机构。另一个是我们设计院的工程经验, 我们在北京某艺术高校有个项目, 他们的校区非常小, 没有什么地方盖房子, 学生也都是搞艺术的, 不太进行体育活动。他们那儿没有地, 我们一开始帮他们设计一栋楼, 后来他们有一块地还想设计一栋楼, 就找到我们的一个教授, 请她来做这个设计, 虽然没有任何头衔, 但她等于发挥了这所学校的总规划师的作用, 甚至校方开校务会, 决策校园阶段性建设的时候, 都会请她参加。因为这栋建筑功能要求也比较特殊, 比如做动漫的隔音需要以及摄影棚的隔声等很多技术非常复杂, 校园规模又很小, 需要探讨比如操场要架起来, 底下立体功能的要怎么搞等等, 如果没有人系统地帮助他们规划, 校园里就算都塞满了房子也解决不了使用问题。这种情况下, 校方请我们这边的专业人士帮他们做决策, 整个过程算下来到现在大概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了, 学校的建设还可以, 几栋新建筑也都不错, 大家还比较满意。我觉得算是比较成功的例子。

“主管相关建设的领导的意志, 也可能成为建筑教育创作的阻碍、瓶颈的外部制约因素的一方面。”

我前天过来长沙, 因为我们在这边有一个职业技术学院的项目, 中标了, 方案也修改完了, 市长要听汇报。这个市长并不是主管教育和城建的, 还要特别介入这个项目, 他会带入个人的喜好, 脑子里甚至有自己的一套做城市规划的导则。现在大部分城市的市长基本上就是“总建筑师”、“总规划师”, 要求还特别细。我们作为设计师, 要是碰到有一点包容性、专业水平和素质很高的领导还好, 碰到随意性很强的就很麻烦, 想法总在变, 也没什么延续性, 这种情况就特别可怕。我们现在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如果不按照领导的想法做, 项目根本就成不了, 这是很麻烦的。我觉得项目操作方面的问题也应该作为干部培训的一项内容, 应该加强领导在规划和建筑专业方面的培训。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下面的事情其实都很简单了, 也比较好操作, 包括公众参与等其他内容也会很好推进。现阶段的公众参与也存在问题, 毕竟公共的整体专业素质还不是很高, 参与的延续性也不是很强, 最后的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

我们现在的很多工作都是表面形式, 就比如招投标, 形式上好像挺公平, 但细说起来其实问题特别多, 随意性还是很大, 也很难保证校园建设的延续性。其实对于一个学校来讲, 学校里具体主管基建的领导的意志特别重要。最近我们在做某大学新校区的项目, 现在的校长曾经是这个学校的校长, 有段时间去别的学校任校长, 在另一家设计院中标校园总体规划之后, 他又调回来做校长, 正好主管基建。因为他喜欢欧式古典的建筑风格, 结果就把方案全部推翻, 要求重新做。在校方要求修改总体规划的时候, 我们参加行政办公楼和图书馆的单体招标, 中标后的汇报当场方案就被否了, 校方提出要改成欧式的, 将原来的高层改成低层。因为总体规划都调整了, 用地位置也变了, 等于重新招标。我们做了很多建议就是无效, 校方就是要做全欧式, 还是意大利式特别古典的那种, 即使造价特别高。一方面另一家设计院在改方案, 因为他们认为改变领导的意志已然不太可能, 那我们也只有投降了, 做了一个低层的欧式的图书馆, 另一方面合同都签了, 又不让我们做了。结果后来我把这个方案用到另一所学校中了, 刚好面积、规模都一样, 也算没浪费。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

我举这例子就是说, 这也是建筑教育创作的阻碍、瓶颈的一方面。

“如果在城市里搞总规划师制度不太现实, 但在校园规划层面实施总建筑师制度还是有可能的, 这又要求了起码在一个建设周期里确保一个总建筑师不被换掉是最关键的。”

徐苏宁:刘院长说的这个问题其实挺重要, 就是总建筑师制度。实际上如果在城市里搞总规划师制度不太现实, 但在校园规划层面实施总建筑师制度还是有可能的。我自己也有这种经历, 早期做过两个校园规划都是半途夭折。一个是吉林大学校园, 我们总规中了标, 是沈国尧老师和王文友老师做评委的一次。当时做着做着, 吉大的校长换了, 新的校长对我们的思路就不喜欢, 都签了合同, 但也不告诉我们如何调整, 就直接换人做了。第二个是大连民族学院, 当时叫东北民族学院, 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我们当时也是在那儿待了一个假期, 连施工图都画完了, 也是莫名其妙地被告知不用继续做了。校园建筑其实不是复杂的事情, 可能就像陶郅老师说的那样, 领导的想法太多, 如果你不服从, 他就换人做。但如果有一个总建筑师制度来总地控制这件事, 由总建筑师说的算, 情况可能会好一些, 但是怎么保证这个总建筑师不被换掉, 起码在一个建设周期里不被换掉是最关键的。

陶郅:像法国的某个区, 就有总建筑师, 有完整的工程班子, 设计会由专门的公司承担。不知道现在这个部门是否还存在, 大概十年前还有, 只要在那个区里面的建设项目, 他们可以自己来做, 也可以进行世界范围的招标, 实施、完善、控制全部由他们自己负责。像法国这种大区建筑师制度就特别好, 就一个总建筑师, 只有他能说了算, 当然这在我们国家是行不通的。其实我觉得也不是完全不可行, 学界就应该有这个责任, 推动这个事。比如说规定城市规划界就应该想办法不断地宣讲, 媒体也应该配合不断地宣传这个想法, 直到有实际的、能看得见的成果出来。如果按这个方法走下去了, 确实能带来好处, 慢慢从行政上也形成一股力量, 可以来制衡市长的力量, 因为市长个人的想法、行为、决策总在变, 专业的内容就必须要介入到政治中去。我们现在的专业基本上要么在躲着政治, 要么就是附庸着政治, 两个极端。如何积极地介入到决策中, 一直做得不够, 不单是我们建筑专业, 其他专业也都是这样。如果能从制度上保证专业的介入而不是独善其身的话, 对整体设计环境的改良反而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改良型的社会其实有很大的稳定性, 不至于把某些事情推到一个极端的、不可收拾的地步才去收拾, 这其实对整个社会来讲成本是比较低的。所以我是比较倾向于走这种路子, 比较能行得通, 类似专家决策的制度也都属于改良的范畴。我们要思考如何在体制内完成我们要做的事。一方面大家要主动去倡导、推动, 有些领导不喜欢“舆论监督”这个词, 如果换成说我们去“积极介入”就比较容易提建议。当然, 上面能听多少是另外一回事, 但至少形式上还有改良的可能, 可能提了一、二百条能被听取一、二十条, 也还不错, 以后被听取的越来越多, 就会慢慢形成一个尊重规划的制度, 那么即使校长换了、市长换了, 也要有制度确保规划延续下去。这是第一步, 要保证规划的延续性, 当然有一个总规划师来保证规划的延续性, 会做得更好一点。

我个人还比较幸运, 碰到过几位比较有包容性的校长, 设计的实现效果比较理想。一个是南京某学院, 校园差不多有200hm2, 除了总体规划是招标以外, 单体建筑全是委托设计,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招标, 几个项目做下来我们从来没见过他们的党委书记和校长。我只见过基建处长, 汇报方案时, 他说, “只要符合建筑功能, 其他我一概不看, 设计得好不好是建筑师负责”。我们一般很难碰到这种甲方, 但作为建筑师一旦碰到这种甲方, 就一定会认认真真做, 因为做不好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推卸责任。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委员

“甲方请设计师来解决建设问题, 如果对设计师不信任, 就像病人去医院看病不相信专家的诊断一样, 而在我们“专家”眼里, 也许他的问题就是一个简单的感冒。”

洪卫:我们曾经投标广东某学院的图书馆, 中标之后的专家讨论会邀请了全国各地的图书馆专家提建议, 鲍家声老师比较积极, 一边开着会一边还帮校方勾画着草图。甲方看完草图和我说这怎么看也不是个事儿, 我给他打了个比方后, 他就不再开讨论会了。我说这就像去医院看病一样, 因为那个学院没一个搞建筑的, 所以你就像个到医院看病的患者, 不相信一个专家的诊断, 看完一个又去问另外一个, 而在专家看来你这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感冒。作为设计师, 我们会认为有些问题是不需要探讨也不需要研究的, 比如日照和空调的问题。校方关于一个空调形式问题就讨论了N次, 我告诉他们, 从经验上来讲, 中央空调一定要有, 但风扇也必须要有, 自然通风也必须要有;学校的图书馆只能采取这种方式, 必要的时候必须开空调, 不设中央空调是不行的。校方为了这个还要讨论, 研究了几个月方案都没法敲定。但是遇到这样的校方还算好的, 因为没有一个懂行的, 如果碰上懂行的反而会很麻烦, 他们会强加给我们很多个人的意见。像我们给某学校做的项目比较多, 从党委书记、校长一直到基建处处长, 甚至包括基建处下设的设计所这类的机构, 都要与我们一起讨论设计方案。我们作为生产单位, 与学校的老师还不太一样, 也许没那么执着, 好多东西不研究也就妥协了。

刘玉龙:我觉得这不只是教育建筑的问题, 而是上升到建筑创作本身的问题了。就是从全国的情况来看, 设计决策中专家的声音都越来越弱, 行政领导的声音越来越强。20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由设计专家决策;后来还推行过专家评审制度;现在则改作“专家排序”, 就是专家根本没有资格去决定谁中选, 只是排序。评审制度或过程越来越形式化, 这是整个建筑界都存在的现象。所以我觉得杂志也应该有一个呼声, 至少应该让评审的决策权回归到专家手中。比如香港所有的方案竞赛都是由建筑师协会在组织, 业主来购买被评为第一名的方案, 再招标或委托工程设计。国内现在也试行叫做方案比选可以和工程招标分开的做法, 但是目前实施的效果相差很大, 方案比选不给酬劳, 专家没有决策权, 只能进行排序。实际上对整个设计行业都带来负面的影响, 所以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建筑师话语权的势微。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可能也是中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的特殊问题。

“除了很多外部因素的制约之外, 来自我们自身的、内部的一些制约如何去突破, 比如常规的做法、习惯的操作等, 也更值得我们思考。”

今天的沙龙可以说集中了当前国内教育建筑创作领域最有发言权的设计师和学者, 我想说的是, 发展的“瓶颈”之一肯定是外部的, 比如领导机制以及一些其他因素, 但是如果各位顺着这个方向继续讨论下去, 今天的沙龙可能就变成一个发牢骚的会了, 每次学术会议都难免出现这样的情况, 但除了牢骚, 实际上我们个人都有很多更重要的思考。

前段时间我们去美国进行建筑考察, 在耶鲁大学参观了路易·康设计的两座建筑, 一个是耶鲁大学美术馆, 一个是耶鲁的英国艺术博物馆。在先落成的美术馆里, 有一个东西对我触动很大。因为路易·康一直觉得电管、水管、空调管这些设施在建筑中“横冲直撞”, 对建筑的空间感破坏很大, 所以他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探索, 在建筑体系中创造容纳这些设施的空间。进入美术馆可以看到一个特殊的、非常复杂的楼面结构体系, 是由很多三角锥形结构体组成的密肋楼盖系统, 上铺混凝土楼板, 三角锥体向下裸露为室内天花的表面。在楼板与三角锥体间是送、排风管道、电线管等设备管线空间, 所有的管线都集中在这套体系中, 整个室内空间看起来非常干净, 将结构技术与艺术表现巧妙地结合。

这个给我的触动很大, 所以我觉得除了很多外部因素的制约之外, 接下来的讨论大家能不能交流一下来自内部的、我们自身的一些制约如何去突破, 比如常规的做法、习惯的操作等。因为相比大型公建, 教育建筑的功能要求没有那么复杂, 也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设计操作系统和技巧, 甚至不用再做太多研究就可以很顺利地完成设计, 但是我们很少有推出新的体系, 或者说真正的创新性思考还是不多。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副总建筑师第八设计所8-A-2工作室室主任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6-A-6工作室主任兼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

“大学校园项目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国家投资偏低, 这也直接导致设计费偏低, 除了设计费低外, 周期短、子项多、设计总包素养差都是制约教育建筑成为精品的瓶颈。”

刘淼:作为大型国有设计院, 可能与高校老师或者高校设计院在创作状态上有所区别。在论坛中聆听了几位以大学设计院为背景的建筑师的发言深有感触, 从创作量和研究深度上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设计团队在教育建筑设计领域中主要以大学校园项目为主导, 即将竣工的10万m2的外交学院沙河新校区和已经开工的内蒙古农业大学30万m2的新校区都是我们这几年的作品。这类项目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国家投资偏低, 这也直接导致设计费偏低, 可是创作强度却要比住宅建筑大很多。在我们这样年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国有大院中, 大学校园不可能作为主要的产值来源。为了对得起项目和信任我们的业主, 我们依然安排团队中优秀的建筑师, 要出精品自然就要放弃产值。

除了设计费低外, 周期短、子项多、设计总包素养差都是制约教育建筑成为精品的瓶颈。举个例子, 我们设计的某大学新校区一期的施工图就达到10座建筑, 20多万平方米, 700万元设计费, 如果按照重复量计算, 比住宅的设计费还要低。但甲方十分信任我们, 因此我们还承担着校园其他建筑业主顾问的工作, 作为整个设计团队来说是不赚钱的, 只是希望配得上这份信任, 希望能够看到最终令大家都满意的成果。可是目前开工的七个建筑项目的七家设计总包又良莠不齐, 这又会牵扯我们巨大的精力去协调甚至去扫盲, 我对于未来的发展也十分担忧。

另外一个某学院的项目更麻烦, 领导的更换自然会有想法的不同, 可是都反映在对建筑的要求上, 设计人员为此付出很多, 还不一定获得肯定。该项目的工程总包因为承受不起国家原材料的涨价也中途更换了项目队伍, 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项目最终的完成度。

我认为以上诸多困难的根源还是财政投资的不科学, 导致一系列问题的连锁出现。但即使如此, 我们还揣着理想和责任付出着与设计费不等价的心力。

刘宇波:我与华东院的院长聊天时也提到过这种情况, 他说我们真想像你们这样做一些大学校园的项目, 但是找不到人干, 太不赚钱。

刘淼:确实是这样, 肯定不赚钱, 从复杂性上来看, 教育建筑比住宅复杂, 重复量也比住宅小, 一栋楼一个模样。可是建筑师依旧为此殚精竭虑, 例如像王小工建筑师讲座中的实例, 想实现建筑师所有的想法, 结果一定是赔钱的。

“各个设计项目无外乎都涉及到这三方:使用方、管理方和设计方。这些年我在学校建筑创作当中愈发感觉到在决策、使用、设计过程当中, 这三方之间需要特别紧密的联系和沟通交流。”

我们团队这么多年学校的项目做下来, 工作室遇到的大部分项目的设计费收费问题还可以。援建的项目先不说, 就北京等大城市的项目而言, 能收到的设计费还是可以的回报付出的。刚才咱们谈到怕外行管内行, 或者怕让他们参与设计的决策。这些年来我做了各种类型基础教育的项目, 有些项目也来回折腾了比较长的时间。我是感觉一定得让他们参与, 才能够相对来讲做得圆满。但是怎样参与和如何把控值得我们用心思考。

现在接触到的各个设计项目无外乎都涉及到这三方:使用方、管理方和咱们设计方。这些年我在学校建筑创作当中愈发感觉到在决策、使用、设计过程当中, 这三方之间需要特别紧密的联系和沟通交流。为什么呢?因为咱们国家的体制特点。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使用方也就是校方基本不管设计, 用一套标准的中小学图纸, 在工期内盖完了, 校方把学生领进去就开始上课了。以前的校长们从来不管建设, 都是教育局下属的比如基建处这种部门在负责, 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方直接面对的是基建处, 而非使用者, 那个阶段的建设目标是解决学校项目有无的问题。这些年咱们国家的教育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了, 校园建设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因为没有一方能够绝对掌控所有的变化, 所以就变成了这三方现在“各司其职”或者说各自形成经验积累过程的状况。如果在设计过程当中就能够将这三方的想法统一到一块儿, 瓶颈就会少一些, 但如果这三方没统一好, 或者某一方没发挥好自己应有的作用时, 设计就会遇到麻烦, 瓶颈就会凸显。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北京师大附中的改扩建项目就是一个正面的例子, 这也是北京的一所百年老校, 是钱学森的母校, 今年刚过了110周年。它是原来民国时期教育部办的咱们国家第一个基础教育高级学校, 所以说起来这个学校历史挺长。这是我到北京院接触的第一个学校的项目, 当时的刘沪校长也刚从师范大学调任到那儿不久, 他面对这么一个虽号称“百年老校”, 但其时已是一所名气和教学质量都落魄了的名校。怎么把这个名校重新提振起来, 除了在教学管理上的措施之外他找了另一个突破口, 他认为校园环境建设和硬件设施的滞后以及没有任何百年校园历史文化积淀的痕迹是学校缺乏凝聚力的关键问题之一。当时正好我们单位一个同事的孩子在那儿读书, 校方就请我们院帮他们做设计。那时候我还没有做学校项目的实践经验, 但做这个项目的时候, 最大的幸运我认为就是在设计的过程中, 刘沪校长第一次把我领到了直接与一线管理者、使用者面对面沟通设计的“正道”上。

师大附中就在北京中心老城区和平门那儿的琉璃厂边上, 所有更新改造的东西都只能在既有环境中“见缝插针”。起初刘校长第一件事情就告诉我校方想把这个学校的教学楼改改, 学校少这缺那, 跟我说了很多具体的想法, 然后又说, “你先别忙着改这些具体的事儿, 我在任不知道到什么时候, 但是我想能不能把整体的以及校园后续的规划建设程序一并考虑?”我一听这话就觉得这事儿有谱了。刘校长希望我们给他做具体建筑改扩建之前, 能对这个学校做一个整体的梳理。就这样我们从1998年一直到现在已经做了四期的改建, 还有两期仍在深化设计中。实施过程当中校园总体规划几乎没有走样, 实际上我们在整个过程中的角色就变成了刚才咱们说到的校园总建筑师。

这些年我们跟刘沪校长, 包括后来实验二小的李烈校长, 芳草地小学的苏国华校长等一些北京品牌学校的校长在项目设计工作中都有面对面沟通的机会, 往往在设计之初他们会就一些教育和管理理念跟我们进行沟通。我们倾听、吸纳之后, 提出建议并用建筑的语言把这些想法和理念体现出来, 这种对话特别宝贵和愉快。所以我说一定要让校方参与, 是因为我很感谢这些校长们。如果说我们这些年在校园建筑设计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的话, 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与他们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后来又有第三方—教育局方参与到我们的这些项目沟通当中来, 他们作为管理者会基于区域总体的角度为各个校园的建设提出建议。比如校舍的建设标准、学校未来平衡发展的设施配备等问题, 可能校方仅从自身的角度来考虑的时候会不完善, 教育局方在学校未来的整个后期运营、资金配合及保障等方面的思路会更清晰, 在项目设计阶段就会提出建议。这样我们在设计时, 对于从什么角度切入, 有哪些经验或教训要吸取等方面的考虑会更周全、更充分。所以这些年点滴的、正面的东西汇集起来, 就形成了我们的设计经验。

总结而言, 教育建筑的设计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我们作为设计师确实会考虑很多, 但许多项目从完成度上来讲, 即使刚才说的那些项目, 实事求是地说, 也都没有实现100%的设计意图, 但是至少我们在总体规划上控制得相对理想。虽然有些想法在校园的一次性建设时来不及或短期内无法实现, 但相信可以去慢慢完成。这种完成可能依赖于我们设计方的后续工作, 也有很多时候依赖于校方在后期的整体使用。所以我想今天宇波抛出的这个针对实际问题的讨论话题是挺及时的, 但真正要找到或者说要突破每个项目的设计瓶颈的话, 我感觉决不是仅有我们设计方坐下来讨论就能够彻底解决的。《城市建筑》是作为一本业界的专业杂志谈到这么一个题目, 如果将来有机会不只让设计方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 能让其他两方—学校使用方和教育部门管理方也能看到和参与的话就更好了。

“首先, 我觉得现在的创作状态并不是瓶颈, 只是回到了一种常态, 现在恰恰是需要整理和梳理我们创作方法和理念的时候;其次, 我觉得现在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中小学的建设上面;第三, 如何去提高设计水平, 把它上升到方法论的层面是值得思考的一点。”

今天讨论教育建筑创作的瓶颈, 其实我认为“瓶颈”的表述不是很准确。应该说前面十年的发展实际上是太快了, 然后我们把所有的设计手法一股脑地用了个遍, 碰到不同的项目就采用不同的方式, 像广州大学城里面就有各式各样的设计, 全国各地的大学城都是这样。所以我觉得现在应该不是瓶颈, 只是回到了一种常态, 就是说, 现在恰恰是需要整理和梳理的时候。

因为中小学自从“素质教育”的口号提出来以后实际上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 我们先放下不说。而各个大学包括职教院校的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向不同, 校园建筑和设施存在的模式各不相同, 所以虽然我们都做了很多设计并且现在也都盖好了, 但仍然亟待梳理出能够指引进一步提升设计水平的理论研究。我去深圳大学城参观清华和北大的研究生院, 看到两个学校采用的教学构架甚至建筑形式都不相同。现在我们这些在设计院的建筑师, 特别想看到一本书能够把这些设计手法的内容进行梳理, 一是对设计进行自我检验, 二是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设计任务提出一些新的概念。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做的教育建筑项目还是很多, 我觉得从数量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没遭遇到瓶颈, 但是从设计手法上来说, 我们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总结和提高, 这是我的第一点看法。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专业总建筑师, 教育建设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第二点, 我觉得现在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中小学的建设上面。大学校园经过这十年的发展, 该迁的都迁了, 剩下的都在老校区发展, 想迁也没地方了, 因为国家已经不再划拨这类土地了。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 需要规划建设很多中小学校, 可是现有的中小学校基本上都是“麻雀学校”, 尤其是在像广州这样的城市里, 有运动场的学校不多, 从google earth上看到有几块红颜色的肯定就是中学了, 只有一条红颜色的肯定是小学。所以在城市更新和扩张的过程中, 中小学的发展建设其实是个非常大的课题。怎样能让中小学布置在合理的服务半径范围内?怎样能促进各级规划真正满足中小学教育用地的使用需求?目前相关标准极不统一, 教育部门、规划及建筑规范都有相应要求, 恰恰建筑规范提出的是最低标准, 规划部门就根据建筑规范提出的指标给学校划拨用地, 而教育部门又有不同的标准, 国家和地方的标准不同, 市级重点学校、省级重点学校、国家级重点学校的设施标准和用地指标也全然不同。但我们在这方面却没有投入更多关注, 好像历次会议也没有太多涉及, 所以我想可能咱们委员会这里要关注一下, 因为这确实是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也很尴尬, 如果我们和教育部门或者学校的校长们说规范就是这样要求的话, 他们就不让我们设计了, 因为建设无法达到评级的标准, 只能作为一个分部。现在有很多中小学不断地并购其他学校, 有些被并购的学校只是作为一个分部。我觉得是应该对这些问题去做一些梳理的时候了, 这是我的第二点看法。

第三点, 我跟刘淼的想法不太一样, 这可能与接触到的项目相关, 我总觉得我们在教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还是很开心的, 无论遇到什么类型的业主, 教育建筑是我们设计院最喜欢的设计类型, 一方面因为设计费相对稳定。另一方面, 就算校长、基建处的领导再糟糕, 他也是个文化人, 有很多事情还是好商量的, 所以说我们都会把学校称作“优质甲方”。至于刚才说到我们在设计创作上的瓶颈主要还在于我们自己, 因为设计单位一般都忙于生产, 很少花时间去作深入的研究或总结。我看到一些项目还是蛮有感触的, 还是有很多设计师的创作手法和理念是很新的, 但是我们没有把它提高或总结。全国建设了这么多大学, 如何去提高设计水平, 把它上升到方法论的层面是值得思考的一点。

“首先, 要认识清楚, 咱们这拨建筑师就处在一个特定的、包容和学习的历史阶段;其次, 教学模式的改变一定需要相应的设计来适应, 不同项目的不同做法, 也是所谓的创新点;第三, 建筑专业的基础知识的普及应该作为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让更多人理解我们的专业;第四, 规范和标准的编制工作应该严肃对待。”

李子萍:谈到创作这件事儿, 肯定要跟中国文化精神相结合, 中国建筑师渴望发出自己的声音, 但真正能做到很难, 所以发牢骚的居多, 现在建筑师们凑到一起就发牢骚, 我自己回去也常想这事儿, 我觉得也没必要发牢骚。

首先, 要认识清楚, 咱们这拨建筑师就处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所谓的中国文化精神, 哲学界总结说, 就是“肯包容、善学习、能消化、会吸收”。我们现在没有到消化吸收的阶段, 可能整个民族都处在包容和学习的阶段。意识形态领域如果没有走出这个阶段, 我们建筑学专业想自己跨越这个阶段是没有可能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发牢骚没有用。那我们建筑师在这个阶段又能干嘛呢?“要有勇气做个普通人”, 这是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的临终遗言。但恰恰我们现在的学生、老师、建筑师都没有勇气去做一个普通人。回溯中国的传统建筑, 其实非常程式化, 从南到北, 大的格局实际上也只是四合院模式的变形而已, 没有太多的变化, 但是会让人觉得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所有的不同都在于着力于解决与环境的关系, 解决建筑营造的技术问题。所以无论说创作瓶颈也好, 说回归常态也好, 我们建筑界还是要回归平常心, 着眼于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大量复杂的问题摆在我们眼前, 我们建筑学界, 一方面是不关心, 一方面也没时间顾得上。

前年我们参加震后重建的工程设计, 就关注到一个问题, 震后大家都喊“中小学是抗震避难场所”, 所有的媒体和政府都这样说, 喊得家喻户晓。但是我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发现, 未必如此。我指的是城市中早已建成的中小学不但不能够作为周边居民的避难场所, 连自己学校师生的避难都有问题。因为城市中早已建成的中小学, 尤其是重点学校, 学生的人数特别多, 学校一般都超规模地招生, 一个班有70多个学生的这种现象很普遍。我的学生对西安的一个区做了调查, 结果和我们喊的完全不一样。假如突然发生地震, 城市中早已建成的中小学里现有的空地让自己的老师和学生去避难都不够用, 更别说要引导市民来避难了, 可能挤得一塌糊涂, 那本身就会是一场灾难。就是说我们中小学的规模远远超过18班的最佳规模, 而学校用地中活动场地却是按最低的标准去配置的。在城市已建成区中小学用地本来就少的情况下, 周围的建设项目不断挤占, 以及学校自身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张, 导致学校空地越来越少, 甚至不少学校连早操都无法进行。因此, 早已建成的中小学根本不能作为避难场所, 所以不要再喊这个话了。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 我们学界实际上很少去关注现实中一直存在的这些实际问题, 我们不关注也不研究, 更不想对策。我们中小学的规模无论已建的还是新建的, 都远远超过18班的最佳规模, 常常是60个班甚至更多, 还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全集中在一起建设的, 这是我国特有的现象, 设计上该如何应对?如果从大的体系创新上来说, 解决中国特有的实际问题, 就是所谓的创新点。

第二点, 就是我们设计了大量的校园建筑, 但是为什么很难有值得一讲的作品, 当然, 可能会有各方面的原因。从我们自身的角度来说, 为了创新而创新, 往往流于形式。刚才王小工先生也说到, 实际上我们很少静下心来了解教学模式有什么改变, 思考设计怎么来适应这种变化?不同的项目一定有不同的地方, 不同的地域、气候, 设计上也一定有些具体不同的做法, 这又是所谓的创新点。

比如我们现在做节能, 只要在北方地区, 全部是外保温这样贴下去, 很少有人去想对不对, 反正管理部门这么要求我就这么做呗。大部分的建筑师都是这种心态, 这是非常要不得的。前段时间西安交通大学有些学生跟着老师做绿色校园的项目, 他们把学校里几栋楼的节能指标实测了一下, 测完之后就来找我问当时在设计教学主楼时使用了什么保温节能的办法, 为什么它的稳定性这么好?其实我原来做主楼设计的时候, 还没实行现行的节能标准。我当时设计的是夹壁墙, 以前这种做法在北方地区的建筑中曾经大量使用, 实测下来就比做了外保温的稳定性还要好。这些年我在做学校建筑的过程中就没有做过外保温, 我觉得那个东西不靠谱, 绝对是个安全隐患, 不管建委怎么要求, 我就是不做, 至少在学校建筑里我是没有做过。以前没有节能要求的时候, 我设计的是夹壁墙;有了节能要求后, 我设计的是复合节能构造, 就是夹壁墙里边填保温材料, “夹心的”, 内墙面再做保温砂浆, 实际效果完全可以达到节能的要求, 还避免了外墙面层开裂漏水脱落的潜在风险。施工图审查的人不同意, 每次审查都挡住, 每次我都去说服, 把计算结果给他们看, 找有说服力的人去做工作, 也都能通过。所以我们不能总抱怨别人不理解我们, 应该多检讨一下自己做了哪些工作。

第三点, 宣传教育这件事儿从来都应该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我们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最好给教育部提议, 在大学的基础课里加一门《建筑概论》的课程, 把它作为一门通识课程来讲, 因为我们的美学教育实在是太欠缺了!我们至少应该不断地影响大众, 不断地引导, 尽量让他们能够从专业角度来理解我们的设计。虽然做起来很辛苦, 但我们不做这个普及教育工作的话, 建筑师活该不被理解, 谁让你自己把这个领域放弃掉的?

我们院的张锦秋院士在陕西以及西北地区的影响力深入人心, 在西安就算问一个出租车司机他都知道张锦秋。这跟张总本身的努力分不开, 她不放弃任何进行专业宣传和科普工作的机会, 比如有很多单位和学校请她去讲课, 让给中层以上的领导讲建筑学, 讲建设的事儿, 她就不厌其烦地去讲, 宣传和教育工作从不放弃。总说大家不理解我们, 但是我们又做了哪些沟通、哪些教育工作来让别人理解呢?包括媒体的宣传也是一样。我看建筑师光忙活自己那点事儿了, 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动“投降”的。

第四点, 规范和标准的编制工作应该严肃对待。参与编制规范的人特别辛苦, 因为不知道规范的问题在哪儿, 或者说就算知道有问题也不知道怎么改。比如疏散宽度的问题, 都是“拍脑袋”在定, 或者吃不准的时候就打打折。比如消防规范, 打个50%~70%的折扣。居然有50%这么大幅度的折扣存在于很重要的国家规范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 跟我们整个专业的研究体系有非常大的关系, 包括研究生教育这一块。我早些年就问过一些大学里的老师为什么不去研究规范里存在的问题, 有些老师还比较愿意说实话, “我们不知道规范里有什么问题”。有些老师则不屑一顾, 认为这些内容还提升不到学术的层面。但我们认真地想一想, 这是一个很重大的学术问题。我们国家古代的制度和工法制定得非常细致, 建筑是哪个等级的、该用多少料一估就估出来了, 想捣一点鬼就会被砍头。当时的管理能够深入到细节里边去, 因为所有的工法都能够跟相应的制度配套起来。我们现在是不是能够做到这一步?

日本人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 我们很多学生跑到日本去读研究生, 就是做一个小问题的调研, 把这个问题调研透了就完成了一篇硕士论文。如果把许多这种研究小问题的硕士论文放入整个研究体系层面上去, 意义非常重大。我们编制规范的时候如果能把相关的研究成果和信息统一起来, 标准的制定就有依据可循了。另外, 我们委员会在制定实际标准的时候, 也应该更加严肃地对待。比如一项标准要修订, 是应该有一家单位来主持, 但是其他人也该给予一定支持, 至少应该提供所在地区实际情况调查研究的量化结果。这样新编制出的指标才不会有太多的问题。甚至可以分地域编制指标。现在是一个指标指挥大江南北, 到底合适不合适很少有学者去关注。虽然这看起来好像没有学术含量, 但是如果基于全国的建设总量来考虑, 这些细节问题就非常重要了。

我们每年大量培养的研究生很少关心实际问题。前段时间国家的人才战略变了, 卓越工程师计划现在要在学校推行, 如果能把目光转向国家面临的这么多复杂的实际问题上来就太好了。我们对自己国家的问题到底研究透彻了没有?我觉得我们还是在形而上的领域里说得过多, 对实际的问题研究、关注得太少, 造成我们的创作大多数时候脱离了实际。我总跟老师们开玩笑, 建议学校不要去培养明星建筑师, 多培养一些人民的建筑师, 能够关注和解决最实际的问题。明星建筑师不用去培养, 自己在实践中就会脱颖而出。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建筑学教育越来越偏艺术化, 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跟美院的学生有多大区别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副总建筑师, 教授

说到创作, 我觉得还是要回归平常心, 我们老说别人怎么浮躁, 其实自己本身也挺浮躁的。总之, 我们恰恰处于包容和学习这个历史阶段, 想要挣脱这个阶段是不可能的, 也许个别人能做到, 但绝大部分人是深陷其中。既然挣脱不出来, 就好好完成我们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应该完成的事。

刘淼:我觉得现在的大学教育出现了极端, 我在北京建工学院带硕士, 在中央美院进行“一对一”的教学, 感觉到现在大学建筑教育的审美体系已经令很多学生在歧途中狂热。例如, 学生们认为只有扎哈式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 政府官员和某些开发商的喜好已经使扎哈风格成为媚俗的一种。

尤其现在某些策展人、媒体人, 也在推波助澜。其实是在争夺话语权, 是在实现其自身的商业利益。但是这一切让学生们不再重视地域文化、不再寻求多元的创作, 沉湎在所谓参数化的新、奇、怪中, 将手段变为了目标, 将方法论变为了世界观。

李子萍:咱们仰望前辈的时候, 老说他们有学术气节, 能坚守一些东西。其实我们都知道, 坚守是非常难的事儿, 经常守不住, 在现实面前就放弃了, 就妥协了。如果咱们整个从业队伍都放弃, 也就谈不上学术气节了, 到了后辈建筑师评论我们的时候, 又会怎么说呢?

“建筑创作始终有无穷无尽的灵感源泉, 有些会因外界条件的约束和限制而无法创新, 有些外界条件的变化则让建筑创作有了可创新的方向。所以我们批评外界意义不大, 可能我们也没有改变更多现状的能力, 但创作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需要设计师主动思考的。一是要建立与甲方间的信任感, 二是要超越任务书。”

我们现在老看着原来的东西好, 几十年后也会看现在的好。当年看梁思成那一辈建筑师的作品也没觉得有多好, 因为差别不大。台湾大学的那些房子是从大陆过去的那一辈建筑师设计的, 跟大陆这边风格完全一样的, 因为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所以若干年后看现在设计得好的房子还是好的, 每个时代都一定是批判当下的。中国建筑师的整体状态就是缺乏语言, 还不是浮不浮躁的问题。我们必须承认, 扎哈的设计就是原创。但是在日本似乎没有人去学扎哈, 都在做自己的事, 最后出来一个妹岛, 她的作品也跟西方没什么关系, 就是独成一派。所以我认为建筑师的一个终极目标还是要形成自己的语言。要求高一点来讲, 就是真正能立于世界的建筑之林。所以中国建筑师没有世界级大师, 就是因为没有语言, 也就没有话语权。我们的建筑教育是不是就定位为培养精英部队?也不对。因为我认为精英不是培养出来的, 而基本上是自己成长起来的, 所以中国的教育不完全是为了培养精英。我对研究生的要求也是这样—不一定非要做创新的建筑, 但一定不要做错误的建筑。这是底线。职业建筑师的评价标准在于对专业基内容的把握程度。所以我培养学生和审图的基本标准相同, 如果一个建筑设计方案中还存在对错问题, 就基本属于非专业性的错误, 因为职业建筑师做出来的方案应该没有错误, 只有层次高低的分别。比如比例很不对头、窗户开得乱七八糟、细部做得一塌糊涂等这些基本错误在建筑学教学中就必须抹掉。

所以如果全国建筑师都把基本的、符合一个合格建筑师的底线要求达到, 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多问题了。做传统建筑的工匠职业门槛很高, 加之严格的师承制度, 统一的社会共识, 确保了不会建出太差的房子。所以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个人在创作上的素养, 或者是团队的创作意识。

我们做了十几年校园规划、教育建筑, 外界评价有所谓的华工风格, 我觉得有好的一方面, 当然也反映了一种创作上的瓶颈。我们也的确想突破过往的思维定式再往前走一步, 形成一套很成熟的做法, 否则就会变成一种重复劳动。建筑创作始终有无穷无尽的灵感源泉, 在于设计师设定外界条件的变化。有些创作会因约束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创新的, 有些则是设计师主动追求或设定一种条件而让建筑创作有了可创新的方向的。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我们批评外界的意义不大, 可能我们也没有改变更多现状的能力, 但创作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需要设计师主动思考的。一是要建立与甲方间的信任感, 这是最重要的。建筑创作的自由就建立在信任感之上, 设计师必须要有责任感。其实再麻烦的甲方, 一旦认为设计师很负责任地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 他的干预也会少很多。二是要超越任务书。一个优秀的建筑师之所以能够超越任务书, 就是因为对这个行当太了解得很透彻, 而不会简单受制于所谓的“指标”, 也不会盲从所谓流行的一些做法, 能够完全掌握灵活变通。我们这些在高校中的设计单位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需求相对了解, 比较容易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所以我们与校方沟通的时候就比较有优势。比如完全按照校方提的任务书要求设计的话, 图书馆就没有发展了。对图书馆管理员来说, 最直接的要求就是管理方便, 设计为开放的他们认为不好管理。但是对我们建筑师而言, 设计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更高的图书周转率和图书馆的入座率, 这是成功的标志, 也是设计的基本要求。更高的要求是, 设计出来的图书馆能够为课题服务。比如我接手校园规划设计任务时需要参考一些资料, 图书馆应给能为我提供书单, 而不是要我自己去找书, 然后图书馆会安排有相应的讨论室, 书就放在里面, 我能方便阅读、研究;下次我做博物馆设计, 图书馆又有新的书单提供, 依此类推。这才是图书馆真正应该做的事, 但是现在没有一个大学图书馆能做到, 连书目都很老旧, 没人去看。

了解了这些之后再去做相关的工作, 成功率就会比较高, 因为你跟业主讨论建筑学的问题是谈不通的, 也没法说服他, 所以一定要想办法扭转他的观念, 主动引导他去讨论这些实际问题, 让他把他该干的事儿干好, 专业的事情由我们来做就行了, 重要的是要分清楚责任。

“首先, 不只是教育建筑创作存在瓶颈, 现在整个建筑界都面临着这个问题, 我们国家的建设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的这种‘快餐式’发展导致很多设计不够纯粹;其次, 对我们国家建筑教育要呼吁做些改革, 建筑教育中确实应该加强‘计划学’这方面的内容;第三, 教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可以与高校资源结合, 共同推进教育建筑建设的相关规范、指标的编制工作。”

覃力:关于瓶颈, 我觉得不只是教育建筑这方面, 其实现在整个建筑界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因为都经历了一种快餐式的发展模式, 导致很多设计不够深入, 做出来的东西拼凑感特别强。好多建筑看起来都“不地道”, 掺杂着很多不够纯粹的东西。我觉得也许今后建设速度或建设规模都能够降下来的话, 建筑师也应该想办法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设计上, 思考如何认认真真地把一个建筑做好。未必一定要做出很特殊的设计, 建筑能做到耐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比如说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个建筑刚建好的时候, 还让人感觉挺新鲜的没见过, 但是过两年大家就不愿意看了, 从那儿路过的时候都会指着说三道四, 要是大量的建筑都做成那样就太失败了。一座建筑如果能够几年甚至十几年过后仍然让人感觉不错那就已经很好了。我觉得, 这也许正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应该把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投入在自身的修养的提升和踏实的工作上。

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在改革开放敞开国门以后, 我们看到很多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建筑设计作品, 就每样都想学, 又哪样都学不好, 学习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形式, 每样都只学到一些表面的、皮毛的东西, 只顾建筑外观而忽视建筑内部功能布置是否合理, 使用上是否方便。从外观入手来思考问题, 当然不能说不对, 因为建筑创作方法也并没有一定之规, 只是我觉得很长时间以来, 这种过分强调外观的倾向不太好。现在的趋势是赶时髦, 流行什么大家就追什么。今年是库哈斯, 明年是扎哈, 后年又是妹岛和伊东丰雄了。虽然也在不断变化, 但是却没有深入细致地研究建筑到底应该怎么做。不管教育界还是理论界, 都有形式致上这个问题, 都在讲形式、讲美学, 把建筑搞得过于玄。其实, 建筑的本质说白了很简单, 是要满足使用要求, 建造建筑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使用, 而建筑师不过是为使用者提供服务而已。就像我的导师当年跟我们说的那样:“建筑有什么呀, 不就是个服务行业吗?”现在仔细想想, 其实就是这个理儿。建筑没那么玄, 能把该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就已经不容易了, 特别是使用方面的问题。如果只考虑形式, 而不管使用功能和空间流线的组织, 那就是本末到置。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 副教授

日本在这方面就做得蛮好, 他们的建筑教育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与外观、造型相关的没学, 所谓“意匠”的部分, 另外一大块内容是所谓“计划学”的内容。“计划学”教给学生很多建筑功能、空间的组织等一类东西, 有些还涉及到规范的制定与研究。日本人对这一类问题研究得很细, 好多工作都做得非常到位, 所以计划学在日本的建筑教育中占了比较重要的地位。根据个人的喜好, 可能不同人对于美学方面的内容有不同认识, 但是“计划学”研究的内容带有普遍性, 特别有用, 都是与做设计直接相关的关键内容。我觉得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教育就比较欠缺, 理论研究也不予以关注, 研究生的论文也让别人搞不清楚它对真正的创作实践有什么指导性作用。所以我赞同刚才李总讲的, 对我们国家的建筑教育要呼吁做些改革, 建筑教育中确实应该加强“计划学”这方面的内容。

另外还有一方面, 我的感触也挺大。就是很多规范、指标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实践检验, 大家已经发现很多问题了, 而且有些指标、数据毫无道理, 也一直没有作出调整。虽然设计师总是发牢骚, 但做设计的时候又被它限制住了。如何真正地做出改变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我觉得教育建筑专业委员会今后应该参与到中小学或者大学的建设规范、指标的编制中去。

王小工:我感觉有的规范整个编制中的系统性和控制性比较差, 这是最根本的问题。比如将最初的编制规范的时间周期计划制定得太仓促, 但可能实际编制过程需要用更长的时间完成。如果最初就把这个完成周期定得更为合理周密, 同时又能把规范的改进方向做得更系统, 每块的工作很扎实地往前推进, 这样制定出来的规范的品质也会上一个档次。

覃力:我觉得如果有可能, 专业委员会应该去争取参与规范的编制工作。现在的规范大部分是由设计院来编制, 虽然他们有实践经验, 参与编制工作或许并没有问题, 但如果由设计院牵头, 让高校科研力量也参与进来, 就可以对规范做些研究。比如刚才李总说疏散宽度问题, 学校就可以组织研究生去做调研嘛, 到底什么样的情况该多宽, 有调查数据做支撑才经得起考验。包括层数的限定, 以前校园建筑密度没这么大, 建筑层数可以做得很低, 但是现在城市里的人口密度、建筑密度都很高, 要是再拿几十年前的标准进行设计, 就太不合适了。包括很多关于日照的规范和标准都没道理, 还存在地方标准与国家的标准相矛盾的情况, 亟待修正和进一步研究。在这一方面, 高校的科研资源尚未被充分利用, 如果能够与设计院的实践资源结合, 由专业委员会出面把这类工作承担下来, 统筹协调, 可能会对规范编制工作有更大的推进作用。

“我们建筑师需要从社会责任感的角度去思考一些教育方式方法问题, 做一些建筑学与教育学关联的探索性研究, 也应该有义务从每年大量的设计中挑选一些做实验性的探索, 也许也可以成为其他设计的参考和借鉴或设计思想的触动, 对于推动整个教育建筑设计进步还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关于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 现在中小学建设都是由各级教育局主管, 给定的设计指标限定得非常严格, 特别是生均指标制约了设计的创作, 在设计当中我们会想很多办法, 如何将建筑的空间和校园环境的建设与当前的教育培养体系结合, 符合素质教育的培养要求。我在国外的一年多时间里也走访过一些当地的学校, 深深体会到教育建筑跟空间形式存在很大的关联性的, 设计了一个什么样的空间就等于提供了一个对等的教育环境、教育场所, 这样直接影响到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或者是学习氛围的营造。但是国内现在做的设计, 包括我参与过的几个投标都是遭遇了刘院长讲的那种情况, 专家排序都是第一名, 但就是没有中标, 就是因为教育空间单元形式的非常态化设计超出了生均指标的规定。有一次一位教育局局长就对我说, “你们做的这些都很难贯彻和操作”, 虽说学校实施素质教育, 但学校的教育体系实际上还是固有的那一套老方法, 即便我们的建筑设计理念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比如说合班或是以班群的形式进行教学单元空间的设置, 还是很难被教育主管部门采纳。所以我也深感指标和容量这方面确实是设计中一个很大的问题, 也觉得我们这个教育建筑学术委员会, 如覃院长讲的那样, 很有必要促成高校参与到规划量化指标的控制当中来。因为刚才李总也讲了, 新的中小学校规范标准出来了, 但是里面很多指标还是延续了原有的, 甚至有的在吃不准的情况下定出来的东西, 比如疏散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

有一次我在上高层设计课的时候我和同事聊到, 已有专门模拟人的行为方式、疏散方式的专业软件, 只需把建筑平面导入到软件里, 空间规模与容量、交通位置与疏散路径都能进行量化分析和平面优化设计。比如说一间教室, 设定30个人的规模, 下课或紧急状况同时疏散, 这个软件根据门的位置和宽度来模拟这30个人的自然行为方式, 分析出最佳疏散路径和合理疏散时间。我觉得诸如这种数字化技术在教育建筑设计中的交叉应用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所以今后的建筑教育也应该从这方面着手开展相关的研究。

另外, 我很同意刚才李总讲的, 虽然建筑创作面对这么多瓶颈, 但作为建筑师, 我们还是要从自身的角度来考虑突破的办法。我在做了几次投标之后有一些体会, 设计院做设计大多都是实践性、工程性的, 每位设计师的工作负荷已很大, 还要确保生产均衡时, 所以可能更多地依循固有模式来做设计, 而没有精力和时间来顾及创新设计研究。所以在实验设计或实践设计两方面, 我觉得从建筑师的角度看, 还是有责任和义务从每年大量的设计中拿出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做些实验性的探索, 也许也可以成为其他设计的参考和借鉴, 或者说是一种设计思想的触动, 对于推动整个教育建筑设计进步还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所以说, 我们建筑师需要从社会责任感的角度去思考一些教育方式方法问题, 做一些建筑学与教育学关联的探索性研究。

我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方面做得比较多一点, 感觉这类设计确实有很大的难度, 因为往往会受控于行政职能部门以及校方领导的主观意愿, 但相对于规模动辄上百万平方米, 却只有一、两年工期的大学城建设而言, 中小学设计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上都比较好控制。所以我还是像呼吁在中小学设计中多做一点一体化、精细化设计的考虑。昨天论坛上听到小工老师介绍北川中学项目设计融洽的外部条件是非常令人羡慕的, 很多好的、一体化设计的设计能够得到各方配合并且贯彻实施, 最终能够达到预期的室内环境、空间品质。教育建筑中能营造出什么样的空间氛围, 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此要根据小孩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将教育模式与建筑空间、空间环境与设施设备、室外场地与第二课堂等方面整合进行一体化的设计, 这样才能达到最终使用产品的最佳效果。这样就像小工老师一直强调的, 包括管理方、设计方、使用方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协调统一, 也是教育建筑设计一个比较好的突破口。

在座各位大多在高校从教, 从自身职业角度来讲, 加强学生对教育建筑的认识和设计意识的培养对设计市场显得尤为关键。我有一个学生现在在陶老师那儿读硕士, 前年在我这组做毕业设计的课题就是做一个九年制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校校园设计, 除了基地条件和规模, 其他所有的设计指标都由他们通过基础调研来确定, 实地调研了湖南大学附小、附中还有邻近的实验学校, 跟那些学生一起在学校里体验一天, 观察和感受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年级的小孩课间开展哪些活动, 活动中怎样相处等问题, 通过这些行为和心理调研, 以及对素质教育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最终拟定各自详细的任务书。这样也是希望从设计源头抓好, 培养建筑师对教育建筑设计的深层次思考, 有效疏通学校建筑设计瓶颈的阻塞。

“发展模式的变化是导致所谓创作‘瓶颈’的第一个原因, 我们仅用十年的时间高速发展, 高潮过后当然是低潮;经济模式也造成了某些校园建设的不切实际;对高等教育认识的不足也造成了高校形式的单一和趋同。一个好的建筑师必须要有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 要有与之相结合的创作实践,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 突破瓶颈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徐苏宁:说到教育建筑创作的“瓶颈”, 我个人觉得还是存在的, 但有些需要打一个引号。它存在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所谓外部是指教育需求部分, 学校、地方政府, 而内部是指我们从事教育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单位和设计机构。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中国的高校有了发展的外部动力, 那就是大众对于教育的需求加上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开始出现老校区之外新建校区的运动, 这样一种需求行为促进了创作行为的发展。现在很多从事教育建筑创作的人可能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我本人从9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参与了几所院校新校区的规划设计, 也是因为这些工作才进入到咱们教育建筑委员会中来, 但非常惭愧的是我现在对于教育建筑仅限于理论的研究, 已经极少在做实际项目了。这十年来咱们国家的各类高校在扩招、合校、大学城等这些运动的刺激下, 以非常规的建设带动了教育建筑的创作, 也确实出了许多精品。但这种“运动型”的创作热潮毕竟不会长久, 所以当大规模的创作与建设活动减少甚至只是减缓的时候, 就会给人“完了”、“没戏了”的感觉, 我记得西安、杭州、广州、重庆等几次会议上每次都有许多话题需要讨论, 对比之下, 好像现在能够拿出来讨论的实例越来越少, 能够讨论的话题也越来越少。所以说, 发展模式的变化是导致所谓创作“瓶颈”的第一个原因, 我们用差不多十年的时间, 干了需要二十年, 甚至三十年时间才能干完的事儿, 高潮过后当然是低潮, 这没什么奇怪的。

其次, 我觉得“瓶颈”出在经济模式上, 过去是国家无偿提供土地建设高校, 位置又都在市区内, 用地当然大不了, 后来不够用了, 又赶上地方政府愿意拿教育说事儿, 那么就卖给你一块地建设新校区, 拉动高校经济。一所、两所没问题, 等到很多高校都这么干, 财政上就出问题了, 原来根本就不欠债的高校都成了欠钱大户, 发展当然遇到瓶颈了。而且这种模式也造成了有些学校领导的不顾实际, 贪大求洋, 甚至有一些高校中负责基建的校长、处长为此出了经济问题。现在说一个例子可能没什么关系了, 就是河南中医学院, 2003年我和王文友先生等受邀去论证他们的校园规划方案, 是一个极其巨大的体量, 而且形体非常不完整, 从使用功能和规划结构上都存在非常大的问题, 我们当时就给否了, 当时在场的河南省教育厅的负责人也同意我们的意见, 可是后来听说校长非常恼火, 坚持要用这个方案, 那就只好如此。这是我最近去河南评审时从省教育厅听说的, 现在那座巨大的建筑成了学校的一个大包袱。今后的一段时间内, 恐怕用贷款来建设新校区的学校会越来越少, 那这种高校校园规划的任务也就不会太多了, 创作必然要进入低谷。

其三, 我觉得瓶颈出在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上, 我曾经在几次教育建筑会上, 还有在一些期刊上说过这一点, 我们对于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第三级教育等问题的认识不正确, 只盲目提建设高水平大学、精英教育, 这就造成了高校形式的单一、趋同, 校园规划做来做去都差不多一个样, 因为高校领导们的要求都差不多嘛, 必然会如此。所有学校都升格为学院, 所有学院都升格成了大学, 听说现在高职办学的一个令人担忧的倾向是办高职是过渡, 办成本科大学才是目的。那我们对于高校差异性的研究, 对于高职学校的校园规划的研究, 岂不都是白做了?我们现在注意到差异化、注意到高职教育, 这是好事, 因此可能今后会有一个各类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民办大学等发展的时段, 这类教育建筑会成为另一个热点, 但如果办来办去还是大学, 那不是又进入瓶颈了?

从内部来说, “瓶颈”也出在我们的创作、研究上, 我大概参加过三十四、五所大学的校园规划和单体建筑的评审, 真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很多方案很有创意, 也提升了教育建筑的创作水平, 但说实话, 也真有很多方案水平一般, 有些形式主义的东西还影响到了甲方的选择标准。我以前曾经说过, 比如大体量、大轴线、大水面并不适合校园建筑, 这是从无数设计评审中看到的问题, 差不多每次评审都会看到这种追求气派、追求形象的表面化内容, 可能有学校方面的要求, 但作为设计师, 有没有认真想过, 教育建筑是育人的场所, 是有着很严格功能性的建筑, 这样做怎么可能通得过?除非评委和提这种要求或主张的人是一伙的, 否则结果必输无疑。但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明明自己做的不好, 完全不懂教育的规律, 甚至违反了校园规划的最基本的原则, 但仍要和评审方理论, 坚持认为自己的方案很好。如果设计师总觉得是别人不懂得赏识自己的方案, 不去研究各类教育建筑的特点, 只是会玩儿概念、玩儿形式的话, 一定会遭遇创作的瓶颈。如果这个问题出自设计院, 说明设计师离开学校太久了, 不太熟悉学校的事情了, 生产任务重没时间仔细研究了, 似乎还有情可原, 但如果是高校建筑院系的, 或者是高校设计院的, 我就不理解了, 天天处在学校的环境里面, 理应对这种功能、结构非常了解, 怎么还能设计得非常离谱呢?

高校校园的规划建设到今天似乎完成了它的一段历史, 那我们真的无事可做了吗?显然不是。从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 从高等教育的分级、普及率、大众化等内容看, 教育建筑仍然任重道远, 只不过是传统形式上集中的大学校园建设可能会少下来, 但各类其他教育建筑还会发展, 要研究的东西多着呢。眼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不是已经被大家注意到了吗?就是高职院校的设计。华工设计院、江苏省教育建筑设计院, 还有北京院都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成绩, 据说明年的研讨会将讨论有关高职院校教育建筑的标准等问题, 这说明我们仍然需要学习, 仍然需要研究。还有我这次发言所提到的知识创新区的问题, 对于老校园来说如何让高校校园、教育建筑成为城市知识创新、创意产业、知识产业发展的基地, 是老校园更新的一个新课题, 有很多问题可以研究。所以我认为有时候“瓶颈”是人为造成的, 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套上去的, 顺应形势, 善于学习, 积极变革, 就能够突破瓶颈。

教育建筑发展到今天, 类型、形式、风格等都有人总结了很多了, 我们只需加强学习就能够了解, 所以还是要学习。我很欣赏今天到会的还有没到会的一些建筑师, 有搞建筑教育的也有专门从事设计的, 欣赏他们的是创作和研究的这种充分结合, 经常能够把他们的作品总结出个一二三, 也看得出他们在设计之初是有理论积淀和指导的, 而不是做完了现往理论上靠。亚历山大曾经说他最不赞成的就是建筑师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一个好的建筑师必须要有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 要有与之相结合的创作实践。如果能做到这一点, 突破瓶颈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健康沙龙:转动乾坤操 篇8

这天又遇到那位朋友,看到我的样子,又听了我的讲述,说肯定是我的颈椎病犯了,并问我颈椎保健操现在还做否。听说我从来就没有做,朋友非常惋惜。说他也有颈椎病,当初是主治医生教做这个既能治病,又能防病的颈椎保健操,又名“转动乾坤操”,效果一直很好。说我现在后悔还来得及,赶快做吧!

我按朋友说的转动乾坤操锻炼一个多月后,睡觉时手麻的症状消失了,脖子也不痛了。朋友说:“你早听我的话,早做这个操,颈椎就不会出问题了。”

转动乾坤操:

准备动作:双脚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头微微向上仰。

1.左倒右倾:面向前,头尽量向左肩倒,达最大限度时保持两三秒钟;然后头尽量向右肩倒,要求同上;重复20次。

2.左顾右盼:脸向左扭,尽量向左边看,达最大限度时保持两三秒钟;然后脸向右扭,要求同上;重复20次。

3.转动乾坤:头微低,然后头自左向右旋转一圈;回到起点后,再自右向左旋转一圈。重复20次。

注意事项:刚开始时可能会出现头晕等现象,所以动作要缓慢,等适应后再加快速度,增加动作次数。

专家点评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呈现低龄化。颈椎病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使下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其类型不同,症状表现也有较大差异。其中颈型表现为头、颈、肩疼痛,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的病情则要严重得多,有握力减弱、眩晕、心前区疼痛等症状。

颈椎病的康复保健操有很多,文中介绍的“转动乾坤操”动作简单,便于操作,可以推广应用。但需要提醒大家,“等适应后”也不应加快动作速度。

《练功十八法》中也有两节动作,可供颈部保健练习。

第一节:颈项增力预备姿势:两脚开立稍宽于肩,两手叉腰眼视前方。⑴头向左转,眼视左侧方。⑵还原成预备姿势。⑶头向右转,眼视右侧方。⑷还原成预备姿势。⑸抬头,眼视上方。⑹还原成预备姿势。⑺低头,眼视下方。⑻还原成预备姿势。

习练说明:动作要慢,要用力,幅度较大,稍停后再还原;上体保持正直,颈部肌肉有酸胀感。可重复做2~4遍。

适应范围:慢性颈部软组织疾病、颈椎病等。

第二节:左右开弓预备姿势:两脚开立稍宽于肩,两虎口相对成圆形,掌心向前,与面部相距20厘米左右,眼视前方。⑴两手轻握拳,两臂左右分开至肩侧,拳心向前,小臂与地面垂直;同时头向右转眼视右手,稍停。⑵还原成预备姿势。⑶⑷同⑴⑵,头眼方向相反。

习练说明:两臂侧拉开两肩胛用力后收时,不要故意挺胸;要使颈项、肩背部有肌肉酸胀感,并放射至两臂肌群,同时胸部有舒畅感。重复做4~8遍。

适应范围:颈项、肩背酸痛及僵硬,手臂麻木及胸闷等。

特别提醒:若颈椎受伤后肩臂麻木或四肢瘫痪,沿脊柱纵轴叩击头顶有颈部疼痛时,应考虑有骨折或脱位可能,需去医院诊治。此时任何的按摩、颈部及肢体活动都要绝对禁止。

上一篇:纪检组下半年工作安排下一篇:幼儿园教研计划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