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制图答案(共10篇)
一、选择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
1.下列孔轴配合代号中属于过渡配合的代号是 C ;属于过盈配合的代号是 A 。
A.H8/s7 B.H6/g5
C.H7/k6 D.G6/h5
2.在R10优先数系中,若首项为10,则其第五项的优先数是 C 。
A.28 B.20 C.25 D.31.5
3.下列孔轴配合代号中属于配合性质完全相同的同名配合的是: B 。
A.H8/r7和H8/m7 C.H7/k6 和h7/K6
B.H6/g5和G6/h5 D.H7/k6 和k6/H7
4.滚动轴承内圈与基本偏差为h的轴颈形成 C 配合,这也说明了与一般基孔制相比,其配合性质变紧了。
A.间隙; B.过盈; C.过渡; D.一般联接
5.φ30m5、φ30m6、φ30m7三个轴的公差带相比较,其 C 是相同的。
A.公差 C.基本偏差
B.极限偏差 D.实际偏差
6. 基本偏差为a~h的轴与基本偏差为H的孔可构成____ A______。
A.基孔制的间隙配合; B.基轴制的.间隙配合;
C.基孔制的过渡配合; D.基轴制的过渡配合。
二、简答题(共15分)
1.某齿轮的精度要求为7—6—6 E K,试解释该标注代号中各符号的含义是什么?(5分)
答:7-6-6分别代表该齿轮第Ⅰ、Ⅱ、Ⅲ公差组的精度等级(各1分,共3分),
E: 代表齿厚上偏差代号,K: 代表齿厚下偏差代号(各1分,共2分)。
2.国标规定的基准制有哪两种?简述基准制的选择原则。(5分)
答:基孔制和基轴制(各0.5分,共1分)。选择原则是:①优先选用基孔制(1分);②在有明显经济效益或一轴多配时才选用基轴制(1分);③与标准件相配,以标准件为准选择基准制(1分);④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非基准制任意配合(1分)。
3.评定轮廓表面粗糙度的高度特性的参数有哪些?反映形状特性的附加评定参数有哪些?国标推荐采用的评定参数是哪个?(5分)
1 AutoCAD制图与手工制图的区别
1.1 手工制图
手工制图是利用传统的制图工具根据要求通过手工绘制,最终得到纸质图纸。
1.2 电脑制图
电脑制图是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应图纸的绘制。该文主要介绍CAD制图。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是由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AutoCAD是当前最为流行的计算机绘图软件之一,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它的出现无疑是一次大的革命,AutoCAD从诞生到现在,历经多次升级,它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强和完善,已渗透到建筑装饰、机械制图的各个领域,现已从二维扩展到三维。有人说,CAD可以看作是一种绘图工具,显示器可看作图纸或图板,鼠标和键盘可看作是铅笔、直尺和圆规。它中间的工具比手工要丰富得多,它是手工绘图效率的10~20倍,特别是对于三维模型,手工制图不能绘制的图形,CAD却能绘制出来。虽然它取代了手工制图的形式,但是制图理论和标准、规范贯穿在里面,它是伴随着手工制图理论标准开发的绘图软件,相反对制图工具也是一种丰富和完善[1]。
1.3 AutoCAD制图与传统手工制图的比较
1.3.1 传统手工制图使用工具较多
如丁字尺、米格尺、绘图板、圆规、三角板等。而AutoCAD中,这些工具就只是按钮而已,且应用起来方便快捷。
1.3.2 传统手工绘图在规定的纸上必须采用比例尺
如果按照实际尺寸进行绘图难以得到良好的效果。AutoCAD在模型中绘图就不需要比例尺。模型中就按实际尺寸进行绘制,比如要绘制20m的线段,只要在命令行中输入20就可以了,那么在AutoCAD模型上就是一条20m的长线。1.3.3 AutoCAD的制图速度比手工制图速度快目前大多数设计工作者都采用AutoCAD制图。在外采集点后在AutoCAD软件中立即就可以进行设计、制图,且成图快、修改快、出图也快。这些都是手工绘图无可比拟的[2]。
1.3.4 传统手工制图所得到的图纸不易长久保存,而且难以进行再次修改
通过AutoCAD制图所得到的图纸保存方便,同时很容易进行修改。1.3.5 AutoCAD可以通过文件输出及虚拟打印等方式输出多种不同格式的文件AutoCAD可输出*.wmf图元文件、*.bmp位图、*.3ds、*.dwg图块、*.jpg图片等不同格式的文件,这些文件中,有的可以在3dmax中建模,有的可以在Photoshop中加以渲染,也有的可以插入到Word、PowerPoint等软件中使用或编辑,十分便捷[3]。
2 园林手工制图转化为电脑制图的途径
将手工制图转化为电脑制图大致可分为描图和制图2种途径。
2.1 描图
此方法适用于图纸精度要求较低,纸质图相对清晰准确,缺少测绘数据。缺点是存在二次误差,但它以便捷、高效等优点受到广泛青睐。
具体操作规程:
2.1.1 整饰图纸
对于待转绘的纸质图纸进行必要的整饰,除去污点、杂迹,明确比例尺、指北针等注记符号。
2.1.2 扫描、翻拍图纸
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对图纸进行扫描或翻拍,要求图像清晰、完整,相机翻拍时必须保持相机镜头与图纸平行。
2.1.3 描图
在AutoCAD中通过插入光栅图像,将扫描、翻拍好的图像导入,然后通过直线、多段线、样条曲线等工具将导入的光栅图像中的线条逐个描出,同时也必须将线段比例尺描绘出来。
2.1.4 图纸矫正
由于扫描仪为原样扫描,故不存在比例矫正,通过描图所得的电子图与原纸质图纸比例大小相一致。对于相机翻拍的图纸,由于存在一定的焦距,因此必须通过比例矫正才能得到与原图纸相同的电子图。然而对于缩小的数值一般不清楚或很难求得,此时可以运用比例工具选项通过对描绘出的线段比例尺的矫正来对图纸进行相应调整。
2.2 制图
此方法适用于图纸精度要求较高,具有完整的测绘数据,对于由控制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尤为适宜。缺点是工作量大,需要逐一通过距离、角度描绘出各点,但其以准确、高精度等特点受到广泛推崇。
制图即通过距离、角度关系做出各控制点,然后再运用相同的方法通过各控制点做出其碎部点。
CAD中描点的具体操作方法:
2.2.1 相关参数的了解与设置
CAD中距离一般默认的是以毫米为单位,角度为十进制度数,水平向右为零度,角度逆时针方向增大。通过普通测量所得到的距离一般是以米为单位,因此要注意将其换算成毫米,而角度一般由度、分、秒组成,因此对于角度参数需要进行相关设置,将角度类型更改为“度、分、秒”,精度设置为0d00’00”形式,便于接下来作图时角度的输入。
2.2.2 描点作图
重点在于角度的转化。在描点之前,首先要了解待绘点与该控制点的关系,其中包括平面距离、以哪条边为起始边、测得的角度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该文以逆时针为例)、夹角是多少。其次则是根据数据进行描点。
由图1可知,要做控制点A的各碎部点,以AB方向为起始方向归零的,即起始边。在CAD中通过查询工具易知AB边与水平方向夹角α。通过普通测量,得到A1距离L角度β,则可以通过直线工具输入距离L,角度(α+β),即可得到线段AA1,选择点工具,做出点A1。
由图2可知,若B点在水平线下方,则显示AB边与水平方向夹角α为负值,同样,通过直线工具输入距离L,角度(α+β)(此时α为负数,相当于从β中减去了︱α︱,即得其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此为系统默认角度),可得到线段AA1,选择点工具,做出点A1。
2.2.3 连点成图
当描绘出各点后,运用样条曲线将各点光滑地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准确的图形。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此方法做出的图形与实际情况是等大的,可在出图时设置相应的比例尺。
通过这两种基本方法就可以很好地将手工制图转化为电脑制图,从而应用计算机完成进一步的测算、设计等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于坤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J].科技经济市场,2006(2):20.
[2]高恒.AutoCAD全站仪在工程放样中的应用[J].陕西水利,2008(S1):42-43.
关键词:《工程制图》;工程能力;教学模式改革
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等文件为指导,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积极稳妥的推进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方法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制图》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尝试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以适应人才培养需求。
1 模型制作
让学生自己动手,真正的参与到实践中来,在做中理解,做中记忆。第三章立体及交线:基本体分为平面立体和回转体,主要包括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和球,在讲述这一节内容时我要求学生先在周围找到相应的模型,比如,篮球,粉笔、暖气管、螺母等。然后分别绘制各形体的三视图,再按给定的三视图及尺寸制作模型,原材料自己选定,旨在理解和掌握基本体的空间形态及三十图的画法,不需长期保存,所以,材料最好是越经济越好,比如用水果或硬质蔬菜,最好是橡皮泥,可以重复利用。在下一节讲解立体与平面相交求画截交线时,制作模型的重要性更加突显了,制作好的基本体,用小刀按照给定视图上显示的截平面的的位置进行切割,这个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读图欲望,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切割完成了以后,形成最终的模型,截交线产生,其形状和位置一目了然,继而按照投影规律正确绘制截交线视图,此环节又强化了从物到图的绘图能力。
2 小组协作
在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专业性越来越强,所以,团队协作精神也是教学中要重点培养的一项任务。课前全班分成几个组,每组6~7人,并选好组长负责分工及全面协调工作。在绘制正等轴测图部分,讲解了基本概念和画法之后进行小组协作环节以巩固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每组各分发一张不同的图纸,上面绘制着形体的视图,要求小组共同分析,集体研讨视图所表达形体的结构,确定绘制正等轴测图的方法和步骤,并得出最佳结果,然后分别绘制出形体的正等轴测图。
在第五章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用形体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组合体的能力。准备十个不同的组合体模型,带领大家一起对其分别进行形体分析,让大家对每个模型的结构都了解。然后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各小组要完成的是哪个组合体模型的三视图,要求小组成员要共同分析,集体研讨组合体的组合类型,是叠加还是切割,并对其再一次进行形体分析,可以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部分或是由几步切割而得来,各部分的具体结构和相对位置以及各部分的表面连接关系,然后分别绘制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完成。在绘制的过程中,要求大家目测尺寸绘制,主要是结构不能错,一定要符合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在标注尺寸时,不必标注尺寸数字,其它尺寸要素要齐全,并且标注要符合正确、完整和清晰的要求。
3 角色变换
传统教学一直是老师站在讲台上当演员讲,学生坐在下面当观众听,纵使教师讲的再精彩,再卖力,似乎都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全部思维,把正能量最大限度的吸收和消化,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采用角色变换的方式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就是让老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师生共同把戏演好。课前一周布置任务给大家,要求学生自学方法和步骤,自选一张符合自己难度的零件图进行准备。课上让学生在讲台上讲,可以模仿平时教师的讲课方式和方法,也可以用自己认为很好的途径。先主动自愿的方式逐个上讲台,如果没人愿意讲,或者没有勇气迈开这一步,只有教师助力上推,然后集体讨论、评议,最后老师总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学生得到很大的收获,教师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因为学生总是在听很多教师的讲课,其中的讲课方法和方式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来,我们也可以从学生身上学习到亮点。
4 开展第二课堂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制图理论,我们积极倡导大家在课余时间里到我们专门的制图教室参观模型。组织学生利用现有条件进行模型的制作来培养空间立体感。通过任意途径制作课堂上所学习的模型,以平时成绩的形式加以奖励。可以用硬纸板和胶水制作简单基本体;可以用橡皮或橡皮泥制作比较复杂的组合体;可以找点硬质的水果或蔬菜,提议他们平时在吃苹果和黄瓜等食物时,建议他们按着作业中主、俯、左视图把它切出来,这样三维立体感就出来了,然后再反过来思考二维就简单多了。
通过以上各种方式,让大家将学习与生活相融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理解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使知识从抽象向具体,从枯燥向生动转化,最终让学生感受到乐趣的存在,快乐着学习。
总之,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模式的改革要不断的进步和完善,其中要考虑适用人群,适用专业,适用的学时以及适用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灵活应用。
(责任编辑 杜和)
The teaching reform of Engineering Drawing
(Baoding Electric Pow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Baoding 071051)
Abstract: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curriculum concept based on the guidance to engineering, ability orientation i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to the work of the task as the carrier, oriented by the working process,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of curriculum practice, task-driven,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ode has achieved outstanding results. Relatively speaking, "Engineering Drawing" theory curriculum reform has lagged behind, classroom teaching is to "teach" teaching mode,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raining high-skilled talen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urriculum reform,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classroom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I try to do the following reform.
学 院
电子信息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 14电信1 学 号 140705120 姓 名 张宁 课 题
工程制图 指导教师 温怀疆 报告成绩 ______________
实训的目的是让我们可以熟练的使用autocad的常用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培养学生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平面图形的技能和技巧。巩固所学的绘制专业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有关的国家标准,培养学生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专业图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画了几天的图纸真是感慨颇多,要画好一份图纸不要急于画首先要好好的观察它″观察它的布局、由哪几类线构成的观察好就可以开工啦。
一般来说开始画时要建立几个图层、一定要按照图纸上给的颜色、线型、粗细等。老老实实定义完后就开始用一些命令画图啦、其实每一副图都要好多不同的画法、有的简单些、有的复杂一点、总之能画完就可以。自己喜欢怎么画就怎么画,只要按照图纸画就行。
不敢说我对于autocad的常用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的运用很娴熟,但相对实训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比较明显的就是速度快了,同一类型的图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去完成,而质量也只高不低。不过最娴熟的还是基本设置,图层、线型、线宽、比例、颜色、文字样式、尺寸标注等。为了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我每幅图都画一遍图幅,设置一次图层、线型、线宽、颜色、文字样式和标注样式。建筑图形和几何图形的比例是不同的,画一个标准的a3图幅后要扩大100倍。几何图形的标注样式也各有各样,特别是一些直径和半径的标注,和常规的有差别,以前没接触过的在实训中接触了,学会了如何设置。还好字体的标注就两种,不过有些图设得有点乱,而且在我自己的电脑设置的图拉到机房的电脑上,字体会变得更混乱,直接显示不了,又要重新设置。还好改改就行。不然我就要哭都没眼泪出了。
我一直认认真真去绘制每一个图,思考每一个细节,作图步骤,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也都会很仔细,在作图的过程中的确遇到了不少的难题,但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一个个的被我击破,自己难免会感到有点惊喜,从而增强了对CAD的兴趣。偶而也会有点成就感学习最怕的就是缺少兴趣,有了兴趣和好奇心,做什么事都不会感到累。在实训的一周里我了解到了实在的学习内容。对CAD有了一个深的认识,解决了过去画CAD中遇到的问题画图就是一步一步的渐进,自己从中吸取很多的精华,列如,当尺寸没有按照标准画时,那么在标注尺寸的时候就需要修改数据,不仅影响到了图的雅观,还直接影响了图的真实性,所以在画图过程中就要很细心,一步一步慢慢来,做到精确,无误差,在比如,在修剪多余直线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先剪不掉的现象,我经常遇到,那是因为连线的时候线与线之间根本就没有连接在一起,表现出作图不扎实的意思。在失败了几次后,我改正了这个不好的习惯,作图,就要用心去做,扎扎实实的完成任务!
我喜欢一个人去研究问题,但我发现我错啦,比如我在寝室画吧,一般都是几个人围着看,这样我就要保持速度,不过有的走啦弯路,有的地方不会画,他门七嘴八舌的说来说去我就去按照他门说的去搞,问题解决拉不少,速度也比以前快多啦,好多命令都在不知不觉中记牢了!
画CAD要的是速度和质量,画的要快,不能多画也不能少画,多学多练,应该是进步的很快的。
总之,一周的CAD实训中,我感觉我学到的东西比一个学期学的东西还多,绘图技巧在平常的学习中是学不到,我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的这种实训的机会,这一周感觉过的很充实,我也真正的融入到了学习当中去,别无他思,一切都还不错,感觉不错!
通过实训也让我感到了就业的压力。我们的实训图都是抄画的,是前辈们参照实物或者实地考察在画出来的,不会像我们照着画就行。如果让我们来做,可以吗?我的答案是不能。我们还不能胜任,因为这不只是画出图形就可以,其中还要计算,需要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说建筑力学,运用建筑力学计算合理的结构再画在图纸上。而我的建筑力学可以说很烂,这样我如何面对。还有一年多我们就要出去工作了,到时我们可以拿什么出来,让招聘的企业录取我们,或者扪心自问,自己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吗?自己的工作对的起那份工资吗?
摘要: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技术界的语言”,是表达设计意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媒介。在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力的同时,更能培养和激发学生严谨的设计和工作态度。
摘要: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技术界的语言”,是表达设计意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媒介。在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力的同时,更能培养和激发学生严谨的设计和工作态度。关键词:工程图样设计态度
一、工程制图的 历史
根据历史记载,我国很早就使用了较好的作图方法,如在《周髀算经》中就有商高用直角三角形边长为3:4:5的比例作直角的记载;在春秋战国时的著作中也曾述及绘图与施工划线工具的应用,如在墨子的著述中就有“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横以水,正以垂”,矩是直角尺,规是圆规,绳是木工用于弹画直线的墨绳,水是用水面来衡量是否水平的工具,垂是用绳悬挂重锤来校正铅垂方向的工具;在《史记》的《秦始皇本纪》中还述及“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廷,作之咸阳北阪上”,就是说,秦国每征服一国后,就令人画出该国宫室的图样,并照样建造在咸阳北阪上。
二、工程制图的重要性
工程制图几乎是所有 艺术 设计院校中都需要进修的课程,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工业 设计、家具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等都有依据图纸来制作和实施。因为上述设计的造型、尺寸和做法,都不是纯绘画或语言文字所能描述清楚的,这必须借助一系列的制图。如: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做初步设计时,要用到能简明地反映房屋建筑功能、特色的方案设计图;做施工设计时,要用到能详细地表达房屋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外形、内部空间结构等的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以及必要的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等。随着技术、工艺、材料和人们认识的 发展 变化,人们对所生活的环境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根据客户的需要,我们通常只需要在有关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中加注文字说明或加绘一些局部详图就可以了。而现在因客户和设计师对布局、装饰和质量等有不同的艺术品味和要求,再加之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快速发展应用,之前的“附带说明”已不能达到设计表达的目的,于是工程制图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三、工程制图的教学新发现
(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工程制图的图样在表达初步设计、创意构思、便于交流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即从二维平面图样想象三维立体形态。这是很必要的练习,因为今后进行艺术设计创作,需要经常不断地将头脑中想象的形态落实到图面上,或由图面制成立体形态。从感性到理性,从技术到艺术,这是从二维思维到三维思维,又是从三维思维到二维思维的过渡。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渐进过程,我们所生活的每一个环境空间的由来与塑造都是经历了这样一个反复与蜕变的过程。我们需要借工程制图这一课程训练这种思维方式和绘画技巧。
(二)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我们的设计教学理论必须和设计实践相结合才能学以致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的跟新速度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借助工程制图的详图和结构图绘制表现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材料充分和市场接轨,掌控材料市场更新变化,如: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限定其材料只能用近三个月市场和设计界最火爆的类型。这样激励学生自学积淀,从而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在初次工作时可以快速消除“毕业空白段”,是我们工程制图的另一个实践发现。
(三)培养学生严谨的设计和工作态度 设计的构思阶段是大胆的,设计的表现阶段是细腻的,二者的区别不容混淆和忽视。这可以说是一个优秀设计师内在素养的体现。整套设计方案的尺寸如稍有纰漏,很容易造成施工事故。最后的设计效果,除了施工工艺外,考究的就是设计结构。很多独特或是独树一帜的设计前提,便是设计师一丝不苟的对待,即便是一个螺丝的接口都可以塑造出无数的创意语言,形成整个设计的亮点。工程制图的练习过程就像是 中国 传统书画的作画过程,看似简单大意,其不然已是胸有成竹,只待泼墨抒情了。
四、结语
适用专业:环境生态工程 课程性质:必修 学 时 数:18 学分数:1 课程号:XJ0742006S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大纲执笔人:袁敏 大纲审核人:白丽荣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同时又是一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的学科基础课程。工程图样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本课程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构形设计能力。
课程目标: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语言”,它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文件。本课程为技术基础课,在第二学期开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投影法的的基本理论、投影原理;学习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纸的方法及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培养绘制和阅读本专业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制图基本知识(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制图国家标准,绘图工具的使用和几何作图方法。教学难点:对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绘图步骤的掌握。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技术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2、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几何作图方法
3、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绘图步骤 基本要求:
了解技术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和几何作图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绘图步骤。
(二)投影法与工程图(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各类型工程图的识别。教学难点:投影法的实际运用。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常见工程图 基本要求: 了解工程制图过程中投影法的运用方法和技巧,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工程图并掌握图纸中不同符号的含义。
(三)点、直线、平面的投影(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的掌握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点的投影
2、直线的投影;直线上点的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3、平面的各种位置投影特性 基本要求: 了解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基本原理,掌握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和绘图的基本方法。
(四)立体的投影(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立体投影的基本知识,回转体的投影的理解与掌握。教学难点: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两回转体表面相交。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基本平面立体的投影
2、回转体的投影
3、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重点讲圆柱与平面相交)
4、两回转体表面相交(柱柱正交;柱锥、柱球只讲最简单的正交)基本要求: 了解基本平面立体的投影的基本原理知识,掌握回转体投影的原理并能够熟练运用投影方法绘制回转体投影;掌握平面与柱体表面相交的投影规律;掌握两柱体表面相交的投影规律。
(五)组合体(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组合体的绘图方法与投影图的识别 教学难点:组合体投影图的读图方法和画法。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3、组合体投影图的读图方法 基本要求:
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画法,了解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掌握组合体读图的基本方法。
(六)轴测图(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绘制轴测图的基本知识,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正等轴测图、斜二轴测图绘制方法及轴测图的剖切画法。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正等轴测图;
3、斜二轴测图;
4、轴测图的剖切画法。基本要求:
了解轴测图的基本知识,并掌握正等轴测图和斜二轴测图的原理及绘图方法,能够识别轴测图的剖面,并掌握轴测图的的剖切画法。
(七)机件的表达方法(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机件的基本表达方法。教学难点:剖视图、断面图的概念及绘图和读图方法。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视图
2、剖视图(剖切方法不作要求)
3、断面图
4、其他表达方式
5、第三角投影法简介 基本要求:
掌握视图的基本概念,掌握剖视图的概念及绘图和读图方法,掌握断面图的概念及绘图和读图方法。
(八)机械工程图(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机械工程图的绘图和识别。教学难点:装配图的概念及读图方法。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概述
2、标准件与常用件
3、零件图
4、装配图 基本要求:
了解机械工程图的基本内容,掌握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的概念及读图方法。
(九)房屋建筑图(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房屋建筑图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建筑施工图的概念及读图方法。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概述
2、建筑施工图简介 基本要求:
了解房屋建筑图的基本内容,掌握建筑施工图的概念及读图方法。
三、本课程教学建议
工程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践,强化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突出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课堂教学应多利用模型、多媒体以及动画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演示教学,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现场情景教学法、课堂实训等多种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四、本课程评价方式(一)考核目的
通过考查学生对工程制图中的一些概念、绘图原理及方法、读图方法等的掌握情况,熟悉各种类型工程图纸的具体含义,而且要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绘制工程图的能力,以检查是否达到教学要求,完成了教学大纲所提出的目标、任务。
(二)考核方式及考核用时
1、考核方式: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采取平时综合考核的方式。平时成绩主要是根据学生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与考勤及课堂表现的评定共同构成。
2、考核用时:在所授章节课程结束后布置考核内容,根据作业质量评定成绩。在布置作业后两周内上交。如不按时上交,亦按不及格计。
(三)命题要求
课程设计依据设计项目进行工程图的创作绘制,主要包括平面、立面、剖面以及透视图,从图纸的规范性、技术和准确性方面综合考核,设计版面按照主讲教师要求完成设计制作。
五、建议教材和参考书目
图样是工程界的语言, “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绘图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 从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角度出发,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 在工程制图教学中探索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充分面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现状
全国大部分高等学校将工程制图课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开设, 大多数学生从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校门。学生对机械常识缺乏感性认识, 没有实践经验。图样作为工程界的语言, 工科各专业的学生入学后接触到与专业相关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即是工程制图。作为专业基础课, 工程制图课程具有系统理论基础的同时实践性也较强。面对当今计算机应用的飞速发展形势, 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应用型本科教学要求, 对学生工程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教学计划中, 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增加的同时,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课时数也相应压缩减少, 学生设计能力的要求却在不断提高。有必要探讨在比较少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相关内容, 培养学生的各种绘图及读图能力, 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的教学方式。
3.教学实践与探索
3.1课堂上运用工程实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工程制图课程有系统的理论基础, 从点线面、基本立体的投影, 到组合体、机件的表达, 最后到零部件的表达。图样作为技术交流的语言不同于口语, 图样要符合图样画法等相应国家标准规定, 又要具有其他语言所拥有的共性特点, 即工程语—图样也应该简单易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采用多种恰当的辅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模型展示, 实际零部件的适当运用等。
下图为减速器运动简图。设计减速器是机械类本专科专业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减速器中包含轴、套、座体等各种非标准件, 也包括轴承、键、销、螺纹紧固件、齿轮等标准件和常用件。首先让学生了解零部件的作用和原理,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拆装过程, 使学生了解零件组装后产生的神奇传动过程, 对图样上如何表达零部件产生极大的兴趣, 寓教于乐, 可以促进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2加强课堂互动, 构建各种学习平台
用好课堂这个平台, 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课堂上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法引入工程制图教学过程中。工程图样的绘制与阅读需要形象思维, 对各个知识点精讲多练, 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如增加模型测绘等环节, 要求学生不仅要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指定模型, 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模型进行仿形设计, 将课堂教学任务与开放性作业相结合, 从而使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学习。探讨二维与三维之间的联系与表达,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意识。对于一些典型零件如钣金件, 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图样用硬纸板等材料作出相应模型。对于电容器架等结构比较复杂的钣金件, 还可以先让学生作出模型, 再根据模型绘制图样。增加寓教于乐的教学环节, 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平台,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教学效果。
构建研究性学习的网络平台,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 充分运用各种现代媒体, 积极为学生开展开放性、自主性、搜索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也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等学习群组等。通过虚拟课堂、网络互动答疑、在线作业题库、课程讨论等, 实现网上辅助教学课程在该网上运行, 有力地促进课程建设的网络化。
3.3构建工程制图运用的实践平台
开展大学生实践训练活动是推进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广大学生以项目化形式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实践平台。如将模型测绘和零件测绘等一些实践环节引入开放性实践环节, 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创造良好条件,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申报大学生各种创新实验项目。对于大一学生实践能力较差, 可引导其与高年级学生组成项目组, 先从事一些辅助性工作。在完成实验项目过程中体会图样表达的重要性, 完善图样画法的规范性, 理解尺寸标注的重要性, 提高设计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 还可以根据现有教学条件进行拆装实践。如在学生进行切割机拆装实践活动过程中, 通过教师适当地引导, 大一学生和大二学生共同参与, 分组探讨各种零件的表达方案。对零件的各种结构在切割机中作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使学生对图样表达方案的合理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结束语
知识体系与教学策略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任何一门课程的知识构成都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这与人的认识过程一致。人总是通过感性认识形成表象,在反复的思维活动中,表象之间产生相互联系,然后上升到理性知识,反复地运用,又促使逆向思维活动,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讨论了决定教学策略的因素和知识体系与教学策略对应关系的一般规律之后,针对工程制图的这门课程,思考几个问题:工程制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工程制图的基本内容由几个部分构成?工程制图各部分内容的特点?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应注意到哪些问题?
一、怎样认识工程制图这门课程
通常说工程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这只是从它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来说的,这种认识并没有看到它们的本质特征。工程制图是一门“工业语言”的课程,之所以这样说,其原因是工程制图有三个方面的运用:一是指导工人进行生产;二是进行技术交流;三是用于产品销售中,向用户作说明介绍。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特定的文字和语法,工程制图这门课程也一样,它有自己的原理,也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工程制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但它的主体只有一个,就是一组视图,它的载体也只有一样,就是图纸。
教师把工程制图看作一种语言来传授,就能认识到掌握这门课程的两个层次,即识图能力与绘图能力,它与语言中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写相对应。识图能力与绘图能力是对所授对象的两种不同要求,一般来说由专业和学生素质来决定是哪一种要求。
二、工程制图的知识体系
在认识到工程制图的主体内容是一组视图,它的载体是图纸之后,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三维立体的机械实体与平面图纸上图样的对应法规,即工程制图基本内容的第一部分: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投影。
谈到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就好比找到了一把打开工程制图大门的钥匙,但要看到里面的大千世界,还要走过一条长长的过道,它向进入这个世界的人介绍内部体系的基本形成和一般规则,这个“过道”是工程制图的第二部分:投影作图基础。
走过长长的过道,走进想要知道的世界,这不是一个闭塞的空间,这个“庭院”里有很多门与外面的世界相通,院外的花枝也伸到院内为它做点缀。这个世界丰富多彩,教师不能不介绍,这就是工程制图的第三个部分:视图的规定表达方法。
图纸上的内容除了一组视图之外,还有很多其它的知识,教师当然要向学生介绍,应该放在什么地方介绍呢?首先应当想到工程制图知识的载体一图纸,无论是要求学生具有识图能力,还是具有绘图能力,了解图纸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有必要在了解它的主体的前提下,系统地介绍图上的内容,这样可以保证工程制图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这就是工程制图的第四部分:图纸的内容。
三、各部分内容的特点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按照由浅入深的道理,将工程制图知识划分成四个部分,是具有科学道理的。这种划分方法不仅反映出知识的层次性,还使各部分的内容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1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投影
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是工程制图知识的第一部分,在学生还不了解这门课程的时候,教师应该怎样来讲授原理呢?在这一部分应当解决哪些问题呢?首先教师要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就是工程制图知识三方面应用中有一种媒介体一图纸,最终可以将问题归结到一点:如何用一张图纸表达机械实体?这是工程制图所要研究的任务,通过提问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使学生了解工程制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二是引导学生去寻求工程制图的原理。当学生有兴趣之后,教师就可以将他们引导到日常生活中去,学生就不难找到投影这个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
2投影作图基础
知道了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教师还不能立即讲解实际的零件视图,还需要一个逐步引导的过程,必须从最基本的东西讲起,亦即必须经过一个点、线、面、体的逐步深入过程。这部分的内容是相当多的,但它们都是常见的几何体,教师总是可以从几何学的定理中找到作图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到几何知识的运用,这不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解题工具的问题,它更多地让学生体会到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投影作图基础部分中,教师还要注意到多练的问题,尤其是组合体,要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形体的视图以及作图的技巧,对于要求具有识图能力的学生,要注重前者,对于要求具有绘图能力的学生,要偏重后者。两种要求,其练习策略也有所不同,识图要注重由平面到立体的思维过程,绘图要注重由立体到平面的思维过程。看图找零件和小型测绘是这部分内容教学的两种有效策略,应当广泛使用。
3视图的规定画法
视图的规定画法是遵守投影原理的,但它有自己的特殊性,它的特殊性就是指它是一种规定。规定并非没有道理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讲清为什么要这样规定,然后才能讲授规定的细节。要让学生掌握规定画法,教师要做到边讲边练,帮助学生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启发他们去找到适当的规定表达策略。其次,教师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将一些规定画法作比较,如全剖视、半剖视、局部剖视等。要让学生在比较中熟悉种种规定画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
4图纸上的内容
图纸上的内容比较多,有些内容无法作详细介绍,如形位公差。怎样才能做到面面俱到呢?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要讲哪些内容,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内容:图纸的格式、视图、标注和技术要求。这四个内容中标注要重点讲授。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三点:(1)标注是对视图进行说明的,它是一种要求,要从设计、加工、装配三方面的统一原则,来介绍标注的原理。(2)对于像形位公差这样自成一体的内容,可以提前开设新课,对工程制图内容进行补充。(3)要教会学生查各种表格,辅导学生熟悉国标。
工程制图复习练习题 题型:画图题
1.画出左视图。(10分)
2.求复合回转体的截交线的投影(10分)
工程制图复习练习题_画图题
3.求圆柱外表面与内表面的相贯线,并给出其主视图。(10分)
4.画出正六棱柱的左视图,画出点A,B在三个视图上的投影。(10分)
工程制图复习练习题_画图题
5.补画主视图。(15分)
工程制图复习练习题_画图题
6.完成侧面以及水平投影。(10分)
工程制图复习练习题_画图题
7.主视图改为全剖视图(10分)
8.确定直线的位置关系。(15分)
工程制图复习练习题_画图题
9.画出左视图。(10分)
10.作多边形ABCDEFGH的俯视图和左视图(5分)
工程制图复习练习题_画图题
11.根据已知图形补全三视图A,B中的线条(8分)
(A)
(B)
工程制图复习练习题_画图题
12.求圆锥与圆柱的相贯线。(7分)
学习AutoCAD的目的就是能够完成与之相关的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要完成一张完整的工程图,除使用前面所讲的各种绘图工具与编辑工具进行图形绘制外,还应有标准图框,技术要求说明,以及视图布局等内容。1 建立一张完整工程图的基本过程
在AutoCAD中要完成一张完整的工程图,一般遵循如下步骤:
(1)建立和调用标准图框。图框一般应根据国标或企标确定其大小及其格式,将建立好的图框保存为外部块,以备使用。
(2)建立新的图形文件,并根据需要建立若干图层。一般应包括主要轮廓线层、辅助线 层、尺寸标注层、文字说明层、图案填充(剖面线)层,并对各层的相关特性进行设定。(3)根据设计要求,规划与布局图形,然后选择相应绘图工具或编辑工具,在相应图层完成图形绘制、文字标注等内容。
(4)调入标准图框,调整图形在图框中的位置,如果图形相对于图框过大或过小,应对 图形作相应的缩放,使最终完成的工程图的图形、文字、图纸边框等看起来很协调。本课完成如图1所示的一张工程图。
建立图幅为A3的标准图框 步骤1 建立新文件
(1)单击菜单【文件】→【新建】命令,打开〖今日〗对话框。(2)单击【创建图形】按钮,在打开的面板中选择“默认设置”、“公制”,系统以默认的 文件名进入绘图工作环境。步骤2 绘制图纸边界与绘图边界 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用光标在绘图区指定一点作为矩形的第一角点。
2)系统提示指定另一角点,输入@420,297,绘图区显示一矩形框,如图2所示。
(3)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范围缩放”按钮(4)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绘制的矩形自动布满绘图窗口.,然后在命令窗口输入偏移距离:5
(5)系统提示选择要偏移的对象,用光标拾取刚刚建立的矩形,然后在矩形内部单击一点,结果如图3所示。
(6)单击编辑工具栏中的,以交叉方式选择内部四边形的上下边线和左边线。
(7)按回车键,系统提示指定基点或位移
(8)在状态栏开启正交模式和对象捕捉模式,捕捉内部四边形左边线中点为基点,如图4 所示。
(9)命令窗口提示指定位移的第二个点,水平向右移动光标,然后在命令窗口输入20,结果如图5所示。
步骤3 建立会签栏和标题栏(1)单击编辑工具栏中的(2)单击编辑工具栏中的,然后选择内部四边形,将其分解为单线条对象.,在命令窗口输入偏移距离:7。
(3)选择内部四边形的底边线,然后在其上方单击一点,建立第一条偏移线。
(4)选择新建的偏移线,在其上方单击一点建立第二条偏移线。重复上述操作完成如图6 所示的6条偏移线。
(5)单击编辑工具栏中的,选择外部四边形的左边线为延伸边界。
(6)按回车键,然后用光标依次拾取内部四边形的底边线和六条偏移线,将其延伸,结果如图7所示。
(7)使用偏移工具,选择内部四边形的左边线向左偏移12mm建立一条偏移线,选择
内部
(8)四边形的右边线向左偏移185mm建立一条偏移线,结果如图8所示。
(8)单击编辑工具栏中的,然后选择边界对象,选择如图9中虚线所示的线条。
(9)按回车键,分别拾取多余的线条将其剪除,结果如图10所示。
(10)单击编辑工具栏中的,打开〖阵列〗对话框,各参数设置如图11所示,选择标题栏左侧边线为阵列对象,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12所示。
(11)单击编辑工具栏中的,然后选中所有的表格对象作为边界对象。
(12)用光标拾取多余的线段,最后完成如图13所示的结果。步骤4 在标题栏中添加文字
1)单击菜单【格式】→【文字样式】命令,打开〖文字样式〗对话框,设定“字体” 为“宋体”
2)单击菜单【绘图】→【文字】→【单行文字】命令,在标题栏中的适当位置指定一点作为文字的起点,输入文字的高度:3,文字旋转角度:0。
3)在命令窗口输入相应文字,然后移动光标到另一位置,继续在命令窗口输入相应文字。免费CAD教程由CAD教育网提供 4)使用关键点调整文字位置,最后的结果如图14所示(上图为局部放大图,下图为整 体图)
步骤5 保存为块文件
1)在命令窗口输入:WBLOCK,系统打开〖写块〗对话框。
(2)在〖源〗一栏中,选中对象,在〖基点〗栏中单击“拾取点”对应的按钮,选择所 绘图纸边框的左下角顶点作为基点,在〖对象〗栏中单击“选择对象”对应的按钮,然后选中绘制的全部图素。
(3)在〖目标〗栏的“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A3图纸,在“位置”对应的文本框中输 入或指定保存路径,上述设置如图15所示。(4)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块的保存。绘制主视图
模型的主视图是其他三视图的参照对象,因此首先绘制主视图。步骤1 建立新图层
(1)单击〖特性〗工具栏中的,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
(2)连续单击5次【新建】按钮,系统自动建立5个图层。
(3)将各图层分别命名为:“轮廓线”、“剖面线”、“中心线”、“尺寸标注”、“文字说明”,(2)对各层的颜色及线型作相应设置,如图16所示。
步骤2 绘制主视图的主要定位、定形线 1)将当前图层切换到“轮廓线”层。2)开启正交绘图模式,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如图17所示。3)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输入偏移距离:80。,在图形窗口大致绘制两条垂直线段,(4)选择竖直线条为偏移对象,在其右侧单击一点。(5)按两次回车键,继续执行偏移命令,输入偏移值:30。
(6)选择水平线为偏移对象,在其上方单击一点;选择新建的偏移线为偏移对象,在其上方单击一点,结果如图18所示。
(7)选择三条水平线的中间一条,然后在〖特性〗工具栏“图层控制”下拉列表中,选择“中心线”,将该水平线移到“中心线”层。步骤3 绘制主视图中图形对象的具体结构(1)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2)单击编辑工具栏中的,选择图形区域进行放大,以方便作图。,在命令窗口输入偏移距离:15,然后选择左侧竖直线向
右偏移出一条线,选择右侧竖直线向左偏移出一条线,结果如图19所示。
3)同样方法,使用偏移命令将水平直线A分别向上偏移15、40,绘制出两条直线,如图20所示。
(4)使用修剪工具修剪多余线条,结果如图21所示。
(5)单击编辑工具栏中的,在命令窗口输入偏移距离:60,选择竖直线条B为偏移
对象,在其右侧单击左键偏移出一条线。
6)同样方法将线条B向右偏移60绘制一条线,结果如图22所示。
(7)同样方法使用偏移工具,将水平直线C分别向上偏移50、45、40绘出三条水平线,如图1-23所示。
(8)使用修剪工具、使用建立圆角工具(圆角半径设为0)等修剪多余线条,结果如图24所示。
(9)使用修剪工具,将中心线以下的所有图形对象剪除,如图25所示。
(10)单击编辑工具栏中的镜像工具按钮,首先选择中心线以上的全部图素,然后按住
【Shift】键,拾取图25中箭头指示的线段,取消对该线段的选择。(11)按回车键,选择中心线为镜像线,结果如图26所示。(1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用光标捕捉中心线与左侧边线的交点A作为圆心。
(13)输入圆的半径:10,结果如图27所示。
(14)开启正交模式,选择绘制的圆,用关键点方式或使用移动工具将圆向右水平移动 20mm,结果如图28所示。4 绘制左视图
根据制图投影规则“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绘制左视图。步骤1 绘制同心圆
(1)单击编辑工具栏中的“拉长”按钮,在命令窗口输入:DY。
(2)选择中心线,用光标向右拖动中心线右端点到适当位置。
(3)切换图层到“中心线”层,然后开启正交模式,使用绘制直线工具绘制一条竖直辅 助线,如图29所示。
(4)切换图层到“轮廓线”层,使用绘制圆工具,绘制半径分别为45和70的两个同心 圆,如图30所示。
步骤2 绘制缺口
(1)关闭正交模式,打开极轴模式。
(2)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在〖极轴追踪〗面板中,设定“增量角”为“15°”,选 择“极轴角测量”类型为“绝对”,如图31所示。
3)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绘制直线按钮,捕捉左视图的圆心为绘制直线的起点。4)移动光标到圆的左上方,待光标附近显示极角为“105°”时,如图32所示。
(5)在命令窗口输入极径:70。
(6)按回车键,结束直线的继续绘制,结果如图33所示。
(7)使用镜像工具,选择垂直中心线为镜像线,镜像复制刚刚绘制的斜线段,结果如图 34所示。
(8)使用修剪工具,修剪多余线条,结果如图35所示。
步骤3 建立圆角 1)单击编辑工具栏中的,在命令窗口输入:R。
2)输入圆角半径:5。
3)选择缺口处φ140的圆弧线与斜线,建立圆角,结果如图36所示。
步骤4 建立阵列孔的辅助定位线 1)切换当前图层为“中心线”层。
(2)使用绘制圆工具,绘制一半径为60的圆,如图37所示。
(3)开启极轴模式,使用绘制直线工具,选择左视图中的圆心为直线的起点,移动光标,当光标附近提示的极角为135°时,在命令窗口输入65。(4)按回车键,完成辅助线的绘制,结果如图38所示。
步骤5 阵列安装孔
1)将当前图层切换到“轮廓线”层。2)绘制一半径为5的圆,如图39所示。
3)单击编辑工具栏中的,打开〖阵列〗对话框,选择“环形阵列”,选择左视图大
圆的圆心为阵列中心点,阵列数设为4,填充角度为270,选择图39中半径为5的圆为阵列对象,各项设置如图40所示。
免费CAD教程由CAD教育网提供
(4)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安装孔的阵列复制,如图41所示。
步骤6 绘制隐藏线(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2)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在命令窗口输入:H,绘制水平结构线。,捕捉主视图中结构线与圆的切点。
(3)绘制如图42所示的两条结构线。
(4)修剪多余线条,结果如图43所示
(5)单击菜单【格式】→【线型】命令,打开〖线型管理器〗对话框。(6)单击【加载】按钮,打开〖加载或重载线型〗对话框,选择“DASHED2”线型。(7)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线型的加载。
(8)选择左视图中刚刚绘制的四条水平短线,然后在〖特性〗工具栏“线型控制”列表中选择新加载的虚线线型。
(9)修剪多余的辅助线,结果如图44所示
步骤7 在左视图中绘制内孔
(1)使用绘制圆工具,在左视图中以大圆圆心为中心,绘制两个半径分别为:20、10的 两个同心圆,结果如图45所示。图案填充与尺寸标注
图形轮廓线绘制完毕后,根据设计需要可进行相应的图案填充,然后按设计要求标注图形的尺寸。
步骤1 填充剖面线
1)将当前图层切换到“剖面线”层,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打开〖边界图案填充〗 对话框。(2)选择“ANSI31”图案,然后单击拾取点按钮,分别点取图45中箭头指示的两点。(3)按回车键,完成剖面线的绘制,如图46所示。
步骤2 标注圆心标记
(1)将当前图层切换到“尺寸标注”层。(2)单击〖标注〗工具栏中的,然后选择主视图中的圆,建立圆心标记。
(3)同样方法在左视图中,对各圆标注圆心标记,如图47所示。
步骤3 设置标注样式
(1)单击菜单【格式】→【标注样式】命令,打开〖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2)单击【修改】按钮,在〖调整〗面板的〖标注特征比例〗栏中设置“全局比例”为“3”,在〖主单位〗面板中,设定“精度”为“0”。步骤4 标注主视图
(1)在〖特性〗面板层控制列表中,选中“剖面线”层,单击该层的“灯泡”按钮,关 闭该层。
(2)单击标注工具栏中的.(3)从左到右依次拾取图47中箭头指示的4条边线。
(4)按回车键,在命令窗口输入:B,进行基线型标注。(5)向下移动光标并指定一点放置尺寸,结果如图48所示。
(6)单击标注工具栏中的,拾取主视图中的圆孔边线,标注该圆的直径。
(7)使用线性标注工具,标注主视图中其它尺寸,结果如图49所示。
步骤5 标注左视图
(1)使用标注直径工具,标注左视图中各圆的直径尺寸。
(2)使用标注半径工具,标注左视图中的圆角,结果如图50所示。
(3)单击标注工具栏中的.(4)在安装孔的边线上指定一点,作为第一个引线点,然后再指定另一个点。
(5)接受系统默认的文字宽度。免费下载CAD教程到CAD教育网(6)系统提示“输入注释文字的第一行<多行文字(M)>:”,按回车键,打开〖多行文字(7)编辑器〗对话框,输入“4—%%C10”,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51所示。插入标准图框并书写技术要求
图形绘制完毕就要把它们放入标注图框中,然后写上技术要求,即可全部完成一张工程图的绘制。
步骤1 插入图框
(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打开〖插入〗对话框。(2)单击打开〖选择图形文件〗对话框,选择前面建立的“A3图纸”图形
文件,然后单击【打开】按钮。
(3)单击〖插入〗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移动光标将图框放入适当位置,如图52所 示。
步骤2 书写技术要求(1)单击,然后在图形适当区域拉出一矩形框以放置文字。
(2)在打开的〖多行文字编辑器〗对话框中,输入技术要求的文字内容。(3)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文字的输入。
【园林工程制图答案】推荐阅读:
园林工程制图教学大纲11-10
土木建筑工程制图答案01-22
道路工程制图大纲09-13
工程制图学习总结10-01
工程制图基础教案11-04
工程制图模型图01-05
工程制图教学理念02-13
建筑工程制图题库01-30
工程制图基本知识教案07-17
工程制图教案第一章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