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美术教学的几点做法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改中美术教学的几点做法

新课改中美术教学的几点做法 篇1

同安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张静娴

新课标要求美术教学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注重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施课改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课改的探索和尝试:

一、内容上从注意技法训练向培养学生健全良好的艺术素质转变。在以往的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忽视了儿童美术作为一种“生态现象”和人生的一个“生命阶段”独立存在的意义。其实儿童绘画并非仅仅是纯粹意义上的一幅画的完成,它的稚拙、天真和浪漫是我们成年人所无法企及的。我们应该提倡“不教而教”的隐性教育方式,我认为:“不教而教”中的“不教”,就是你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他;“教”就是要启发他、引导他,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我一般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易于接受的方面予以考虑。比如漫画、卡通画等这些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形象性再现生活,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提高艺术造型能力。除此之外,我还适当安排一些主题性的活动,比如:大家共同参与一些物件的设计,办一些小小的展览,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就感,使学生信心倍增。在学习过程中,我还穿插一些“小节目”,比如画画接龙:以小组为单位,在几何形的基础上,每人轮序进行添画,可以画线条也可以画色块,最后使它们完整地成为一幅画。这样,不但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线条及色彩搭配的感受能力。另外,画线条与画色块时不同的握笔方法,用色的良好习惯:不用直尺,少用橡皮等,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不但对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及健全的艺术素质的培养起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方法上从注重模仿能力训练向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转变

孩子学画的收获应是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是经过训练的懂事的“小大人”。如果把儿童画看成是成人绘画的预习,因而用成人的绘画训练对待儿童,忽视了儿童的心理特征以及绘画的特色,如果以“像不像”“美不美”来衡量,看到的是一张毫无生气却有板有眼的画,而不是儿童画。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以最终大家“都一样”为

结果,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基本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仅有的一点灵感也逐渐在“临摹”中泯灭。当然,临摹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需的,但在小学阶段,即使临了也要以能临出独特的个性为佳。孩子的头脑里有各种奇异的想象并通过手上的画笔把这一切表现出来。那令人惊异不以和不可思议的画面,正是儿童内心的一种企盼。男孩子喜欢把自己画成不可战胜的神斗士,骑大鸟神游太空;女孩子喜欢把自己画成漂亮的公主或美人鱼,在水底自由自在地遨游。在儿童的世界里太阳有五官,树有胳膊腿,这似乎不合常理,但可贵的这是儿童绘画趣味性的原动力。不可将其抹杀。因此,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记得有一次绘画课,我让学生画一些有意思的动物.在画画的过程中,学生认识了不同动物的特征后,我引导学生对动物进行想象,比如动物的某个鲜明特征、它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方面,经过儿童的认识和联想后完成的画面令我惊叹不已:松鼠蓬松的大尾巴顿时变成一把大伞,小刺猬这时正悄悄地在下面避雨;各种奇异的昆虫自在地在植物王国里生活着,植物的叶、花成了它们的活动场所;池中多才多艺的青蛙在舞台上举行起了音乐会;顽皮的小猴抓住了长颈鹿的脖子玩起了秋千;河马的大嘴成了小鸟的栖息之地......学生在绘画中画其所见,画其所知,画其所想,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去客观地表现对象,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评价上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的美术教育观转变

没有评价,就没有发展。如何通过教学评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以往美术教学评价往往是“学生作画—教师评分”的简单操作模式(注重的是结果),不能很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基础。作为教师要对不同的思维层次给予不同评价,特别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的作业,始终要给予激励和表扬,即以激励的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创造,体验成功。如在执教《繁忙的交通》一课时,有一位学生画完一辆汽车后,在汽车周围画了很多乱糟糟的东西。我刚想问他:“你画的是什么呀?”他说:“我这辆汽车不喝油只喝饮料,它喷出来的是香水,喇叭里唱的是百灵鸟的歌„„”听到这里,我觉得他的思维层次与众不同,于是在讲评中,我先让他向同学们介

绍自己的画,再让其他同学评画,而大家都觉得他的想法奇特,有创造性,接着又提出了构图方面的意见,使这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新课改中美术教学的几点做法 篇2

语文的教学是费时费功,是要讲知识点多而杂且又一时难以见明显效果的教学,语文的学习也是处处学、处处抓、见效慢而又让人不知从何抓起的学习,所以教就成了一个吃了力却不一定讨好的差使,学就成了非常辛苦却又不知从何抓起的学习,语文教和学的两难境地十分明显;教师既想教学效果好又想课堂活跃,既想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又想让学生学得轻松,既想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想让学生能有定向思维,既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又想学生获得好的考试成绩,而在这两难之中作出的教改往往也是解一时之渴,不能长久坚持,提出的教改方案往往只是把语文教学从一种方式换成另一种方式,在想解放学生学习辛苦的同时又不想让学生的语文高考成绩低下来,想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又不想扔下工具性,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困惑,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是什么呢?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不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也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它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都是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最根本的目的。有鉴于此,我以为,语文教学应是教给学生结网捕鱼的方法,应是信任其有学好语文的基础,扶持其有学好语文的能力和方法的教学。

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常常都以“引路人”自居,自认为语文知识多而杂,哪一点不讲学生哪一点就不会,哪一节文字不疏通学生哪一节文字就理解不透,哪一篇文章的中心不写给学生就认为学生一定不能理解到位,哪一篇文章的写作特色、人物形象不总结给学生就认为学生一定没有把握住,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内容的深浅总要嚼碎了喂给学生,这样里才会感到踏实。平时是一堂课也舍不得浪费,逢课必讲,逢讲必灌,而灌的结果往往是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时候是一学期只盯住课本上的那几篇文章,翻来覆去,学生乏味,自己苦恼,最终导致学生课外文章看得很少,语文积累不够,知识面狭窄,严重的语文“营养不良”,学生讲起话来无条理,语言干巴,分析起文章来无从下手,动手写起文章来无思路可言,无文采可寻,无亮点可赏。

其实,语文教学中的这些不足只要想改变并不难,只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外的读本还给学生,把活水引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自己就有学习、分析语文的能力即可办到。针对语文教学的特点,可以在课堂上讲精要、重点的知识,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自己来思考,可以布置些课外阅读的任务、思考性的题目;搞些小演讲、小辩论来提高学生的口才,让学生有时间看书本之外的知识。对语文考试来说,这些学习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了,思维调动起来了,相信最终学生的综合素质都会是很好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一定有自己学好语文的能力和智慧。

语文的学习仅有信任有布置,对提高语文素养来说还只是个开端,从魏书生老师的知识树上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知识点的多而杂,语文知识的广博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这更要求老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要指点学生如何才能学得轻松、学得对路、学得进步神速,所以,我们更应把学生“扶上马”,帮助他们掌握“骑马”的要领。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认为我们的扶持可以从这样的一些方面来尝试。

1. 鼓励并要求学生看课外书,拓展学生语文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除了鼓励学生从图书馆借阅一些指定的课外书之外,我想更应该结合语文课本的教学,为一些课文再量身定制一些文章。如在教了白居易的《卖炭翁》,了解了白居易的抱负和写作主旨之后,可指定学生课外自找资料看《观刈麦》,并布置思考题:《观刈麦》同《卖炭翁》一诗相比,你能说出哪些异同,你能感悟出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课后学生大多积极找资料,寻求答案。再如在教学完《人生的意义》后,可布置这样的题目:用500字描写保尔的经历,用300字写出自己学习这个人物的感受。学生课后看书并动笔,写出的材料很丰富,很多同学都写出了自己的深切感受。再如在学习完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一文之后,可以要求学生上网查找《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两文,让学生来比较这三篇文章写景方法的异同,写景的特色的异同,进而进一步培养作文模仿能力。我想这样的教学不但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比较、鉴赏的能力,或许语文的文以载道的功能也会很充分地发挥出来。经过有意识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必定会宽广,语文的理解能力必定会加强,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必定会提高。

2. 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点的方法,克服他们学语文的畏难心理。

了解并掌握语文的知识点确实不是学生个人能解决的问题,确实需要老师的帮助,所以对知识点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高考的题型,我们可以把知识点进行分类,可从字音、病句、语言表达、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几个方面来对语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在单个讲这些知识点时,可根据学生的心理先做一些题目,等到学生掌握差不多的时候,再挑明,引出一些规律,这就是高考中的某一个知识点。学生这时往往会露出开心的笑容,那个意思很明了,原来高考的考点也并不难,再发考点练习的时候,学生就很投入了。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深深地感受到:语文知识点的扶持方法很重要,对教学的实效影响很大。

3. 让学生养成做摘录笔记的习惯。

这一要求,我感到同上面两点应当是“鼎足而三”,学生语文接触的面广了,需要他记住的或是他感兴趣的东西必定很多,这时候仅凭脑袋的记忆已经是远远不行了。所以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我认为从高一开始就可以适时地鼓励学生动笔记下所看到的内容,并且应当隔一段时间就对学生记的内容进行检查并评比,鼓励学生勤动笔,这样到高三毕业时,记得多的同学将近十万字,少的同学也有三万字。学生的动笔能力明显提高,作文的材料明显丰富。所以这一要求,我很有实用性。

新课改下进行想象训练的几点做法 篇3

一、从课文的不同构成成分入手,进行想象训练

1、从题目入手:课文的题目犹如一个人的名字,可以有多个,只要这个题目符合文章的内容即可。

2、从识字入手:在教学每课的识字这一环节时,我就非常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牢记要记的生字。在喜欢方式中更多的同学采用猜谜语的方法。在猜谜语的过程中他们的回答往往是一语惊人,他们超乎尋常的想象力让我惊叹不已。

3、从标点入手:评议中有些标点符号的含义丰富,若能引导学生依据课文的标点进行想象,不公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蕴含的丰富内容,还有得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从课文插图入手:在教学进,我非常重视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练笔这一环节。因为我知道这是培养学生的绝好形式,在时,引导学生根据主题的要求,设身处地地从不同侧面展开联想和想象。想到画外之景,听到画外之音,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

二、从课文内容的不同处理入手,进行想象训练

在教学时,我非常注重借用教材进行扩展性和延伸性进行想象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1、扩展性想象:扩展性想象就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某些精练的文字或一笔带过的内容,展开详尽、细致的想象。

2、延伸性想象:教材中有些语文言虽近,却意未止,结束让读者留下很多空白,延伸性想象就是引导学生在已有的故事结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给故事加上新的结尾。

三、抓住教材提供的各种素材,写想象作文进行想象训练

1、作文是反映学生情感的一个载体。我们的时代是向上的,社会是健康的,学生的生活是多彩的。同样的生活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就有不同的写作内容和情感体验。如:同样是第一次当小记者,有的同学感到当小记者很辛苦;而有的同学则认为当小记者不能胆小,否则就办不成事;还有学生则认为当小记者要有礼貌。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由此可见,一切创造活动都伴随着想象。学生神思飞动,文思泉涌,浮想联翩,那么写出的文章肯定不一般,丰富的想象使文章别开生面,能将难忘之物之景,难写之情诉诸笔端,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给文章带来新意,带来勃勃生机。例如学完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后,有一个习作,习作要气是这样的:你想过吗?将来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请你选择自己最感谢兴趣的一样东西展开想象写一写。我鼓励学生大胆、合理选材,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结果交上来的作文中,出现了一篇篇生动有趣的文章,如《多功能的鞋子》、《会自动调节体温的衣服》、《未来的机器人》、《会飞的教室》、《未来的书包》、《多功能的文具盒》从字里行间发现他们的想象力真是魅力多彩,丰富的想象力令人赞不绝口。总之,想象作文冲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束缚,他给学生带来一片艳阳天,它是一块能自由畅想的空间,是一方能倾吐真情的净土,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学生不失去了孩子应有的天性。

新课改中美术教学的几点做法 篇4

志丹县杏河中学 野龙

新课程教学观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师如何教?教什么?学生如何学?学什么?教师怎么导?学生怎么做?如何真正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如何正确把握新旧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些依然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知识与技能的整合

知识与技能是每个学科课程都要设定的预期教学指标,是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要达成、要实现的结果。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技能和能力提高到何种程度,怎样把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技能结合在一起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结果性目标。请看下面的课例:两位教师的同课异讲:Fruits and Drinks

教师甲:

1、出示有关图片,一面是水果、饮料的图片,另一面是该单词的拼写。

2、教师领读,学生拼读、跟读和朗读。

3、教师出示与水果、饮料有关的句型,并让学生造句。

4、教师让学生背记单词,然后听写。

教师乙:

1、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去收集有关水果和饮料的资料。

2、课堂上教师检查验收。学生有自己做的各种卡片、图画、实物、甚至课件展示。

3、教师设置两个场景:一个是去超市购买所需水果与饮料;另一个是中秋夜晚举行Party。

4、让学生依据场景,分别扮演店主与顾问、主人与宾客,所用句型、词汇自己创编。

5、教师依据学生表现予以讲评,表现突出者奖励一个苹果,一根香蕉或一杯饮料。

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教师,难道仅仅是由于两个教师的.教法有所不同吗?追根求源,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起了决定性的变化。显然教师甲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课堂上学生们也是紧追急赶,或许他们也记住了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可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却很少。教师乙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学生还补充了不少课外知识,包括中西方饮食差异……并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懂得了如何购物以及参加Party的客套用语与礼仪,有拓展、有延伸,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舒畅,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更锻炼了能力。

启迪:知识与技能的三个台阶是学懂--学会--会学。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是三维目标整合中较低层次的互动整合,即在新知“学中做”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教材互动,激发学习者的认同反应,以实现“学懂”的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基础性的学习能力。

要求:教师要明确自身职责,为学生发挥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营造支持、鼓励与开放的环境,把课堂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利用、搜集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关注差异性与特殊性,区别指导,分层教学,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并得以充分的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的融合

过程与方法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教师不仅要明确知识与能力的获得要经过哪些步骤、程序和阶段,还要懂得在过程的前、中、后应该采取何种方法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我们一直讲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有些教师模仿特级教师、名师的教学方法,费时费力而效果欠佳,原因就在于忽视了某一学法、教法的过程特定性。过程和方法才是英语教学中最具独立性与操作性的。过程、方法与学习者三方和谐互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课例: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

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去收集有关本城市周边环境存在哪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写一篇呼吁稿,倡导人们拒绝污染,保护环境。课上教师分别让学生把自己准备的资料分组讨论,汇总整合,积极讨论污染的危害,朗读自己的“倡议书”,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从以上课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前根据语言材料设计了交际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身边生活实际入手,唤醒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人翁意识,然后教师再加以启发与诱导,把词汇、句型、语法、表达方式等融于了轻松愉悦而又独立探索、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效果良好。

启迪:过程与方法是在知识与技能整合的基础上,在学生与问题情境的互动中,进行“做中学”,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的活动,使三维目标的对应层次水平又高了一个梯度。

注意: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理解自主学习就是放弃教师的讲解与引导,使自主学习异化或放任自流。而是要在“课堂开放”、“学生自主”与“秩序井然”、“激趣诱思”之间努力找到平衡点,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捕捉问题、凝炼问题和表达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契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对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与方法的优劣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制约作用,对知识与能力的形成有着很大的调控作用。英语教师的责任就是指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战胜消极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助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在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认真探究、积极合作、乐于动手和勤于思考,并以活动探究为情趣,最后取得成功,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例:Look into science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实验,教师拿雨衣,烧杯,纸等做实验,让学生观察满杯水、半杯水用纸盖住杯口,倒立会发生什么,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从而树立学生科学的态度。整整一节课,教师叫了六七组学生去讲台前做同样的试验,然后再分组讨论。课堂上学生“积极性”很高,教师不停地Good、Great,并时不时的带头鼓掌,搞得听课人如坠雾里,不知是进了化学课堂还是在英语课堂,本节课的语言材料与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材料进行交际并没有得到体现与提炼。

不可否认,这位教师把构建新的学习方式理解成了外在的东西,以为课堂热闹了,学生小组合作了,学生活动了,教师表扬了就体现了新理念。诚然活跃课堂氛围,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与积极参与是英语课必不可少的,但所有的实践活动必须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为语言学习服务的,不能为了游戏而活动。更有甚者,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合作,往往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象征性的讨论一、二分钟,然后就让学生回答,教师再微笑地说Yes、Good 、Wonderful,大家鼓鼓掌不了了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把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情感体验与赏识鼓励只停留于浅层次,并没有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因而也没有、更不可能撞击出智慧的火花。

启迪: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所有的唱歌、游戏、表演、活动、多媒体动画都是围绕语言材料与语言运用而展开的;所有的表扬、激励都是为学生学好英语,养成良好的英语素养而服务的。学生通过体验把外在的东西与内在的心智相结合,剔除了无用的、杂乱的东西,用领悟到的优良品质去调控、反思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去优化学习过程与方法,逐步养成一种新的认识、新的思想和新的学习英语的品质。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篇5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机械制图>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因此,对<机械制图>课的课程教学应加以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投影分析能力,为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及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作 者:高东霞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机制教研室,辽宁本溪,1170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712关键词:研究教法 激发兴趣 联系实际 培养能力

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篇6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学完《颐和园》这课后,就为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下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以“我思念的××”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外地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气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新课改中美术教学的几点做法 篇7

一、创设情景, 在实践中归纳运用语法规则

(一) 设置一定的语言情景, 让学生在表演示范中熟悉所授语法内容, 找出规律, 反复训练

例如, 学习现在进行时态时, 通过多媒体展示同学们在教室内打扫卫生的图片, 有的同学在扫地, 有的同学在擦扫地的同学回答说:“I’m sweeping the floor.”接着教师询问其他同学, “What’s he/she doing?”“He/She is sweeping the floor.”接着替换其他人称及动词继续操练, 通过示范表演, 再扩展内容, 例如playing football/flying a kite等, 使学生继续模仿动作练习现在进行时态, 教师从中点拨, 学生很快归纳出时态结构, 并且能灵活运用, 使学生在语言情景中得到训练, 并掌握知识与技能。

(二) 利用图片、动画、简笔画、图表和实物, 创设情景

图片、动画及实物等具有生动和直观的特点, 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常常被广泛使用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而在枯燥的语法教学中, 更是亮点。例如在教学情态动词must/can/may表示可能时, 呈现一系列的flashcards, 让学生根据flashcards的内容进行猜测或演示动画, 根据画面推测He/She must be a singer./The boy can’t be a basketball player./That man may be a detective.等等。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 不但激发了学习兴趣, 而且利于学生吸收和理解知识, 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 在实际交流中, 发现并运用语法规则

在实际交流中, 教师组织开展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的自由对话活动, 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积极情感态度, 促使学生主动思维, 大胆实践。在实践中发现语法规律并学会利用规律来指导实践。例如, 在教学So+be/助动词/情态动词+sb./sth.时, 呈现下列对话:T:What do people eat in England?S1:They eat a lot of potatoes.T:What about in China?S2:We eat a lot of potatoes, too.T:Good!So do we.Do you know so do we, everyone?What does it mean?Ask the class to answer it.教师接着问T:What do people eat in America?S3:They eat a lot of tomatoes.T:What about in China?S4:We eat a lot of tomatoes, too.T:Yes, So do we.通过不同时态的互相替换, 师生共同总结句型So+be/助动词/情态动词+sb./sth.再设一些情景,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提高积极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如, 在教学过去进行时态, 利用情景小对话, 自然地引出其结构:

T: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night?

S1:I’m going to see a film.

T:What did he/she say just now? (face another student)

S2:He/She said he/she was going to see a film.

紧接着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反复替换趣味性强的词汇, 练习过去将来,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结构, 并与一般将来时态进行了比较。

二、真情实景, 采用“任务型”教学, 发现语法规则

依据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教学内容, 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通过他们的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 学习和使用英语, 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型教学具有目的性、综合性等特点, 是对信息的整合, 体现了学习策略及合作学习等新理念,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而学生用语言做事的过程, 就是语言规则的运用, 也就是各种语法, 句法等综合运用。我的主要方法是在课前呈现任务, 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用语言做事。例如学习八年级下册Unit8 Section B中的3a阅读部分, 首先教师让学生找出养这个大肚子猪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学生自学就可以完全理解文章大意, 可是面对这样的缺点, 你 (学生) 可以为作者提供什么样的建议呢?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呢?学生这时可以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当然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与帮助, 这样学生就真正完成了任务, 达到了学习本课的教学目标了。同时为下一步的写作练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更新教学理念, 多角度, 全方位的更换教学手段, 增加新鲜感, 促进并优化语法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也是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语法的方式, 改变教学方式, 更换教学手段, 使学生感受全新的英语课堂, 学生看见英语不再害怕和紧张, 而是主动说英语和用英语,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呈现色彩鲜艳的画面, 逼真的声音效果, 真实的语言情景, 这就更能促进并优化语法教学, 为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提供条件。

总之, 语法教学枯燥单一, 为防止学生的厌学英语的情绪, 激发并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还需不断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及相关的教学理论知识, 巧妙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通过各种语言实践的形式, 教学语法知识, 并反馈于语言运用能力上,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 淡化语法教学的呼声日益高涨。

新课改中美术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8

下面以湖南湘版美术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三课《自画像》为例,谈谈我在新课改中美术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烘托情境,增强游戏的气氛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营造优美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情境中感知、认识、理解、训练,利导于行。一堂美术课可以是一首优美的童话诗,一段悠扬的音乐,也可以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些都是老师创作的美丽情境,而这些情境正是学生创新灵感的源泉。所以我在美术课中,经常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情境,从而提高美术课堂的愉悦性、开放性和自主性,调动学生创作的热情。

《自画像》一课教学过程中,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全班的集体照片,提出“找找谁是我们班的智慧小能手、劳动小能手”,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情感随着情境的推进,自然进入角色,使之在嬉笑声中寻找自己、欣赏自己,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小能手,让他们在观看中为自己感到自豪。一张全班照,能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精神上受到鼓舞,从而唤起学生学习《自画像》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美术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在有意无意间感受情境之美。

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开启思维的巨大推动力。在教学中激发兴趣是为了启发思维,启发思维是为了实现创新,学生课堂的学习是一个认识创新、学会创新和实现创新的过程,如果他们在此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体验到成功,那么创新之美也就得以实现了。

《自画像》一课中,我用单个同学的照片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出示三张班里最有特点的学生照片,请学生进行对比,找出他们各自的特征,从脸型、发型、五官等进行观察。例如:有一位男生的脸比较胖,眼睛很大;另一位男生比较瘦,眼睛小;还有一位女生扎了两个长辫子,这些都是特征。学生看到是自己的同学,一下子就睁大了眼睛,认真对比起来。有的说:“那个比较胖的男孩,鼻子很大,嘴很小。”有的学生觉得那个女生的牙齿也比较大。说到这,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学生们在笑声中对比,在对比中总结,在总结中学习,然后用自己带来的镜子观察自己,很快就找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着,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科学有效的观察能力,这当然是学生获取知识和灵感的重要途径,因为不会观察便不会表现。

三、表现自我,展示个性

儿童绘画是儿童心灵的窗口,反映儿童内心的情感世界。绘画对儿童来说,作用并不在于艺术如何独特、思想如何深刻,也不在于画技如何娴熟,而在于表现手法上的个性,从而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和独创精神的成熟。

怎样才能让二年级的学生在《自画像》中很快地掌握人物的画法,表现出富有自己个性的自画像呢?我以自己的自画像为例,指导学生如何画自己。课前,我特意将头发扎在了一边,请学生找找我的特点,学生一眼就能找到我发型的这个特点,然后请学生将我的五官特点一一说出来:眼睛大、鼻子宽、嘴小、耳朵大、脸上还有小雀斑,学生边说我边画,不知不觉中我很快就完成了自画像。当学生看到老师能这么快就画出自己,明白自画像不是很难,从而为他们画《自画像》树立了自信心。然后我告诉学生,画五官的时候要注意:眼睛在头顶与下巴的中间;鼻子在眼睛与下巴的中间;嘴在鼻子到下巴的中间,这样就能很快画出自己的自画像了。其实,只要学生仔细观察自己,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来表现,很快就能画出自己的自画像。

虽然学生画的自画像并不是非常相像,甚至还有些稚嫩,但是他们在美术创造的实践过程中,对美的事物有了新的感知和领悟,并在画中注入了自己的热情和个性。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理解、表达、表现、思考等一系列实践体验,感觉到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更新美术作业评价观,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美术教学评价坚持以鼓励为主,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及其成果有信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向。我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评价的体验和愉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

我将学生画好的《自画像》以全班福的形式展示出来,把学生的《自画像》粘贴在准备好的空白纸上,与前面出示的全班福照片相对照,一张张稚嫩的画像,展示了学生对美的向往。然后请学生们从全班福的画像中找出自己的同学,每位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很快画得有特点的作品就被认了出来。我问学生们:你们是怎样找到同学的啊?他们得意地笑着说:“因为他们画出了自己的外貌特征,所以一下子就被我们找到了!”看着他们那股自豪的劲儿,我也感到非常欣慰。在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体验到了学习美术的乐趣,感受到这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激励。

我在《自画像》一课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从课堂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这节课中的主角,给他们更多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的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多给学生一些鼓励的目光、多一些真诚的赞许,使学生多一份自信,进而增强创造的热情、启迪创造的智慧。让学生愿意参与、敢于表现、懂得欣赏,同时我也感受到,在教学中,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览、一次精到的示范、一节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和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引起学生对美术课的关注和激情,只有通过长久而不间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

新课改中美术教学的几点做法 篇9

一、绘家乡景之美

美莫过于大自然。家乡陆郎虽没有名山大川,但山川秀美,风景宜人、翠竹传情、绿茶迎宾,时刻散发着浓浓的乡村田园气息。尤其是茶、竹资源,极具经济价值。我便带领学生实地调查、了解、感受、体验绿竹的栽培、护养以及绿茶的采、制、焙等“一条龙”工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去写作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味”了,一篇篇优美生动、情感真挚的《我爱家乡的绿竹》《我爱家乡的绿茶》便应运而生了。我想如果教师这样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就地取材,让学生去仔细观察平平常常的自然景物,从平常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就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描家乡物之丰

家乡陆郎的特产,有堪称“四绝”的茶干、羊糕、乳竹笋、臭豆腐声名远播。同学们虽对这些都很熟悉,都吃过。但要他们具体地谈谈家乡物产的特点,他们反而不知从何说起,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先动用自己的眼、口、鼻等器官,细细地观察、品尝家乡物产,我再补充介绍这些物产的制作工艺及其他关于这些物产的小常识。《家乡的美食》《家乡的茶干》《家乡的羊糕》等习作就会内容充实,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三、写家乡事之奇

家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底蕴,挖掘这种底蕴,可以起到习作、育人的双重作用。家乡陆郎“红楼大观园”的遗迹有根可寻,“娘娘坟”的动人传说世代相传,声声不息;陆郎人民打鬼子的抗日故事妇孺皆知……我便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将与家乡有关的历史故事、传闻轶事、真人真事及街谈巷议,简要地记在日记本中。学生耳听八方,搜集到了不少有趣的材料。另外,我还引导学生主动出击,去访问村上的老人,了解更多的奇闻轶事,真人真事,激发他们去探索家乡的奥秘,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通过访问,学生受益匪浅。一个平淡无奇的村庄、一座老态龙钟的古桥、一棵枝繁叶茂的百年银杏、一间残垣断壁的老屋,都深藏着一个个动人的传奇故事,让学生们欣喜无比。于是,在他们眼中,普通的家乡景观有了丰富的历史底蕴,熠熠生辉。把传闻插入习作,习作为之增色,如《陆郎桥的由来》《朱门,不老的街》《百年银杏》……这些习作生动有趣,正是学生通过访问才将它们轻松诉诸笔端的。学生的习作热情和创作欲望极为高涨,写作就成了一件乐事。

四、赞家乡人之勤

家乡人民,勤劳淳朴、奋发向上。望着自己父辈们辛勤耕耘在这片家乡热土上,挥洒着汗水,收获着希望,这场景怎不令人感动?不值得写呢?翻地、浇水、插秧、收割、种桑、养蚕等农活,蕴含着许多农艺农技。我鼓励学生身体力行,去领悟劳动之辛苦、家人之勤劳、收获之快乐。除参与农活之外,我还鼓励学生去尽情体验乡间“闲趣”:捕蝴蝶、捅蜂窝、钓鱼虾、捕泥鳅等等,然后把这些当作素材来写成习作。

五、感家乡情之浓

乡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家乡陆郎的风俗乡情,有其独特的风格:春节贴对联、放爆竹;元宵观灯吃汤圆;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包粽子吃绿豆糕;中秋赏月尝月饼……这些农家传统节日各具特色、丰富多彩。还有祝寿做寿桃、满月搓团子等充满趣味的家乡风俗乡情,为学生的习作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对民俗乡情的体验中,进一步感受到了乡情之浓、乡俗之美,陶冶了情操。

六、叹家乡变之快

家乡陆郎长期处于闭塞落后的状态,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家乡面貌呈现出喜人的变化:昔日泥泞的小路,如今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昔日杂草丛生的荒野,如今成了一片片整齐宽敞的厂房;昔日低矮的瓦房草棚,如今变成了一幢幢高楼别墅……这一切,足以让学生感慨和自豪。这一切,也是学生写作的最好素材。在习作教学中,我首先抓住这一契机,从培养乡土情感入手,激发学生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笔去描绘。这样,写出的作文内容具体,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如《我家门前的那条路》《家乡风景独好》《家乡的变化》等一些精美的习作便出现在学生的笔下。

新课改中美术教学的几点做法 篇10

1972年,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从此,人类全面投入环境保护工作。并且,自1974年开始,每年都有一个活动主题,如1974年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我国的环境教育是分散在不同的学科中进行的。国家教育部从1990年起把环境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大纲。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怎样利用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应充分结合教材、运用教材中与环境保护的对应点,渗透生态环境知识。

数学这门课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解决数学。所以,在环保教育中也离不开数学。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教材中挖掘,把日常有关的环保教育与数学教学进行相结合。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教育素材,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环保教育功能,选择大量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和数学史料,向学生进行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环保教育。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具体数据,让学生联系实际亲身感受,环境与每个人的密切关系,切实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

在教学圆柱面积、体积计算方法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外调查学习。

找到一棵已伐下的树,首先让学生数一数树木的年轮,约12年左右,使学生明确一棵小树成材,要生长10年以上。

第二,是让学生侧量树木的直径、树身的高度,使学生通过体积的计算,明确树木可为人们提供多少木材数,这些木材可以做几件家具,使学生体验木材对人们的一些作用。

第三,让学生测一测与它相似的树的树冠的直径,让学生计算出树冠的面积,给学生提供一些每平方米树叶一天可造的氧气量,吸收的废气量,使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此棵已伐树木的产氧量,吸收废气量。

第四,为学生提供人一天的用氧量,产生的废气量,让学生通过树木的有关数据,与人体数据的比较,切实明确知道伐一棵树的害处。

通过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知道树木的益处,也让学生知道伐木的害处,知道砍伐树木虽有害,但人们为了生活,又必须适当伐木,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让学生讨论解决办法。通过学生的议论,发表各自的想法,总结解决的最好方法是大力植树,使伐一棵要植两棵树、每人每年植3-5棵树的环保植树意识得到增强。

二、通过编写练习题,让学生在做习题的同时,渗透环保教育内容

除了善于利用好课本中的素材外,我们还要注重发现学生身边的环保教育内容,所以要结合数学中的“问题解决”,通过引导学生编写练习题,让学生在编写问题的同时,发现、渗透教育内容。例如: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中的例题,在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5.5米,测得斜坡的倾斜角为24°,求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多少米?(精确到0.1米)

在教学这道例题前,可问学生为什么要种树?并向学生介绍近十几年来人们由于大量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环保知识,以及我市近几年来大量植树造林的目的及好处。这样,把环保教育与书本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大大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除此以外,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关的教学环节,结合教材内容,适量补充含有环保因素的习题和例题引入,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教材的环保习题毕竟有限。

通过补充题的教学,老师再引申相关的材料,使学生既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又加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通过课外活动,深化环保教育。

如,代数《统计初步》,在完成本章教学后,可安排4人一组完成实习作业:估计一次性筷子的用量。操作为:从本镇几十间高、中、低档饭店中抽取10家作样本,得到这些饭店每天消耗一次性筷子的盒数。

问题1:(1)通过对样本的计算,估计我镇一年消耗多少盒一次性筷子?(每年按350个营业日计算)

(2)在(1)的条件下,若生产一套中小学生桌椅需木材0.07立方米,求我市这年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木材可以生产多少套学生桌椅?(计算所用数据:每盒筷子100双,每双筷子的质量为5克,所用木材的密度为0.5×103千克/立方米)问题2:如果我镇的饭店一天共约使用5630双筷子(合11260根)以上,照这样计算,一年一共要丢弃筷子多少根?(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汇报,教师板书:4109900根)

师:能不能想一个具体的方法来说明这4109900个根木头筷子接(放)在一起究竟有多长(大)呢?(学生交流,教师参与)生1:将它们堆在一起,看看究竟有多高? 生2:将它们接一接看看有多长?

生3:将它们平铺在地上,算一算占地面积有多大?

生4:可以把它们扎捆在一起,再算一算它们的体积有多大? „„

这样的实践活动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通过调查计算,不得不惊叹原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浪费了许多资源,环境保护不是口头上挂着的,而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四、优化教学,以制作学具收集废品,变废为“宝”。

学生对数的认识,数的计算,应用题、几何知识等都是通过对学具和教具的操作来形成表象,进行理解应用的。所以教师应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制作学具。期间,学生会广泛收集材料(废弃材料),通过动脑筋,想办法,制作成了件件精美的学具,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学具)的愿望。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也可以进行环保教育。

新课改中美术教学的几点做法 篇11

一、设置新课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新课开始,教师往往采用教师提问、实验观察、相关化学知识或化学学史介绍、习题解答等等多种方法进行新课导入,课题导入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与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发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愿望,自然地引入新课。因此,教师在这个环节上一定要多下工夫,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手段创设精彩的导入情境,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好必要的铺垫。

例如:在“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沪教版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所以在上课时,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了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火箭第二级所用的燃料是液氢,问:同学们如何书写出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原理?依据课本例题总结得出解题格式。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就营造起来了。

二、设置过渡型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过渡情境既与上一环节有关,又与下一环节相关,这种情境过渡必须是自然的,符合认知特点。过渡问题情境是在课堂学习的不同环节、不同程序或不同阶段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

用,具体体现在:当前一阶段的学习完成,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时,需要设置递进型的情境来过渡;当接下来的学习与前一段的学习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时,需要设置“搭桥”型的情境来过渡;当学习了某一个方面的内容,转入另一个方面的学习时,需要设置一个转折型情境来过渡;当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意外的情况打断或偏离了预定的学习轨道时,需要设置调整型情境来过渡到正常轨道。

三、设置实验型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化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实际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化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应用到新的现实情境中去。动手操作实践是我们认识某些新事物的起点,它为我们认识新生事物积累了感性经验,为最终形成理性认识奠定了基础。创设化学实验情境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1.实验的设计要有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实验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致。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还要合理引导。3.实验现象要明显,操作要简易,过程中的变化要明显。4.若能用到肢体来演示的尽量引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经常创设一些实验型的问题情境,如在“燃烧的条件”(沪教版上册)教学中,作这样的实验设计:白磷和红磷在底部放一个装有开水的烧杯的铜片上,另一块白磷放在热水中。问:1.三块白磷和红磷分别处在什么环境?2.哪些白磷和红磷会燃烧?3.燃烧的条件是什么?4.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拿一根试管罩在热水中的白磷,让白磷与空气接触),热水中的白磷会燃烧吗?把观察的现象记下来,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这样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背景,让学生观察动手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四、设置探究型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师要教会学生探索,在探索中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并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设计一些探究型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对于公式、结论、定律等的教学应注重它们的探究过程和归纳总结过程,不能只满足于运用公式解决问题。所以,教学中设计探究型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经历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规律。

如,沪教版第四章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这一节,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1.观察一下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同?为什么?2.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同?为什么?3.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同?为什么?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这样问题,很容易总结出反应前后质量相等,为课堂上定量的研究打下基础,同时又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这样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进一步学习和深入探究的愿望。

五、设置实践型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能力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化学教学要“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实践型问题情境是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文化和生活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写出报告,进行交流的情境。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化学知识处处存在,为学生进一步从化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研究生活奠定了基础,形成特有的化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设计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可直接选取教材中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乐趣。如,沪教版上册第三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节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做:1.晒在太阳底下的衣服一会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哪去了?衣服怎样晒容易干?2.在远处为什么可以闻到花香?3.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如何变化?4.向轮胎打气,打进去的气体体积是轮胎容积几倍?学生通过完成这些问题后加深了对微粒性质的理解,了解了微粒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问题情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不仅能让学生知道化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用的,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总之,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教学中必须采用的教学策略,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性、多方位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投入极大的热情和长期的努力,认真研究,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新课改中美术教学的几点做法 篇12

1. 情景创设与目标设定的矛盾

应该说, “创设情境”是中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 它不仅使数学更贴近生活, 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听过这样一节课, 八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探索用计算器进行开方运算的方法, 学生通过讨论、学习, 会使用计算器开方就可以了.上这节课并不难, 教师甚至可以不讲, 完全让学生发言, 最多总结一下注意事项.可是这位上课的教师却在一开始就创设了许多情景性问题, 其中一道是这样的:“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减少2 cm后, 面积是8 cm2, 求原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结果精确到0.01) ”显然, 此题要先设出原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再列出方程 (x-2) 2=8, 然后求解.先不要说对于刚升入八年级的学生来讲, 解这样一个要把 (x-2) 看成一个整体的方程是多么的困难, 更何况在此之前, 学生根本不知道怎样求像“8”这样的非平方数的平方根, 遇到这样的问题, 只有用估算的方法计算.然而, 前一课时的估算对学生来讲也是一个难点, 不少学生也没有掌握好.于是学生在解这道题时困难重重, 极其不顺利.这位教师一共准备了五道这样的情景问题, 等到学生在他的指导下完成这些引例时, 离下课还有5分钟, 结果这堂课变成了“用估算解实际问题”, 完全背离了原有的教学目标.当然, 这位教师这样出题的目的是想让学生体会一下“估算”与“计算器计算”的差别, 从而引入新课.然而, 如此设置问题情景, 或是一堂课设置这么多的问题情景是否有必要?值得探究.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我认为, “创设情境”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 “情境”不能凌驾于“目标”之上.特别是新课中作为引例的情境问题, 更不宜过难, 除了贴近生活外, 更应该简洁易懂, 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否则, 只能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 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加大了教学的难度.

2. 培养能力与夯实基础的矛盾

一次数学课上, 我在黑板上出了一道应用题, 学生很快就列出了方程.接下来我一连请了四名同学上黑板解这个方程, 结果都做错了.不是错在去括号就是错在移项的符号上, 更让我吃惊的是, 这四名学生竟然没有一名为自己的错误感到什么不安, 笑容依旧地坐回位置.课后我才知道, 这个班级原来的数学教师在讲解应用题时只要求学生列出方程, 解方程这种“小事”一般都放到课后自己完成.当然, 是否是自己完成的就不得而知了.形如“4x=2, 则x=2”之类的错误在学生中及其普遍, 这难道不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这种矛盾在几何课的教学中反映得更加明显.

新课程突出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觉, 而降低了对证明的要求.一般在七、八年级只要求学生会说理, 而不要求学生去证明, 甚至有些教师回避“证明”两个字.然而, “说理”谈何容易?很多学生由于不会说, 在几何的学习中, 就只剩下感觉了.再加上教师的要求不明确, 这些“感觉”也带有很强的随意性, 学生往往根据图形能够说出哪两个三角形全等或是哪两条直线平行, 但说不出为什么, 如果题目没有图形学生就根本不知道怎么办.久而久之, 几何就变成一门很“随便”的学科, 这将给九年级的教学带来难以纠正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 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十分重视对数学基础的训练, 即便课堂上不能训练到位, 课后也会想办法补上.我认为, 基础是能力的一部分, 有了基础, 数学能力才不会变成一个空架子.

3. 激发兴趣与提高效率的矛盾

新课程理念给了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强调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 课堂上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九年级上册概率一章中有一节课是“生日相同的概率”, 主要是借助于“50个人中有2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有多大”这一生活实际背景, 告诉学生区别“简单事件”和“复杂事件”首先, 教材在这一课中的设计是相当巧妙的, 因为按照生活常理, “50个人中2个人生日相同”好像并不是复杂事件, 概率也应该是非常小的, 其实不然.这也正是这节课吸引人之处.我听过这样一节校内公开课, 上课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精心设计了学生的参与活动.因为每名学生的生日都是固定的, 于是教师请每一名学生拿出一张纸片, 在1到365之间任意写出你喜欢的数字用以代替生日, 统计观察班里是否会出现重复数字.这样“生日”就有了更大的随机性, 而且可以重复操作.为了调动情绪, 这位教师还自己买了许多糖果, 数字重复的同学就给予奖励.结果学生果然积极参与.在热烈的氛围中,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下课后学生依然兴奋不已.此时我叫住两名学生, 问他们:“你们认为50个人中有2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大还是小呢?”他们起先一愣, 然后互相看看, 说:“可能很小吧.”我又问:“那你们觉得这件事是简单事件还是复杂事件呢?”两名学生都不知所云……我想, 学生们一定是把这节课当成游戏课了.学生情绪和课堂气氛活跃固然很重要, 但是教师如果不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不对学生“建章立制”, 那么“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就成为了降低教学效果的原因.

我们面对的是在各个方面都未成熟且自制力有限的孩子, 在教学之初,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格式作出明确严格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 才能化解激发兴趣与提高教学效率之间的矛盾, 才能使活跃的课堂气氛真正起到作用.

新课改中美术教学的几点做法 篇13

“小学数学基本思想”解读

刘玉和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把“基本思想”作为“四基”之一,这就明确了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什么是数学基本思想?数学“基本思想” 蕴涵在教材的哪些内容之中?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获得“基本思想”呢?

一、什么是数学基本思想?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基本数学思想则是体现或应该体现于基础数学中的具有奠基性、总结性和最广泛的数学思想,它们含有传统数学思想的精华和现代数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并且是历史地发展着的。通过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的能力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掌握数学思想,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

史宁中教授指出:基本数学思想不应当是个案的,而必须是一般的。这大概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数学产生以及数学发展过程中所必须依赖的那些思想。二是学习过数学的人所具有的思维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之中。这就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思想,即抽象、推理和模型。通过抽象,人们把外部世界与数学有关的东西抽象到数学内部,形成数学研究的对象,其思维特征是抽象能力强;通过推理,人们得到数学的命题和计算方法,促进数学内部的发展,其思维特征是逻辑能力强;通过模型,人们创造出具有表现力的数学语言,构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其思维特征是应用能力强。

1、什么是抽象 抽象是在思维中抛开对象的非特有、非本质属性,从中抽取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方法。

数学中抽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图形与图形关系的抽象。通过抽象得到数学的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包括:数学研究对象的定义、刻画对象之间关系的术语和符号以及刻画对象之间关系的运算方法。

例如: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把1个鸡蛋、1只羊、1头牛……抽象成数字“1”符号,继而形成了自然数,并且用十个符号和位数表示。后来又抽象出了数之间的大小、运算关系。至于图形与图形关系的抽象最明显的体现是构成几何学的基本要素的“点、线、面”就是抽象的结果。

2、什么是推理

所谓推理,是指从一个命题判断到另一个命题判断的思维过程,其中命题是指可供是否判断的语句;所谓有逻辑的推理,是指所涉及的命题内涵之间具有某种传递性。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合情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的思维过程。合情推理是命题内涵由小到大的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合情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是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性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性,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性的推理。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因此,通过合情推理得到的结论是或然的。人们借助合情推理,从经验过的东西出发推断未曾经验过的东西,这便是所说的“看”出数学结果,看出的数学结果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指引了数学研究的方向。便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

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命题内涵由大到小的推理,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因此,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是必然的。演绎推理包括三段论、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算法逻辑等。人们借助演绎推理,按照假设前提和规定的法则验证那些通过推断得到的结论,这便是数学的“证明”,通过证明得到的结论是正确的,但不能使命题的内涵得到扩张。例如: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因为3×1/3=1,所以3和1/3互为倒数。注意:不可能把抽象和推理截然分开:抽象的过程要依赖推理;而两种形式的推理、特别是合情推理的过程要依赖抽象。

3、什么是模型

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特征,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数学结构。从广义角度讲,数学的概念,定理,规律,法则,公式,性质,数量关系式,图表,程序等都是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思想是指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现实世界所依赖的思想。数学模型使数学走出数学的世界,是构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通俗地说,数学模型是借用数学的语言讲述现实世界的故事。

例如:小学两个典型的模型:路程=速度×时间 总价=单价×数量

二、小学阶段主要的数学思想有哪些?

抽象、推理和模型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最高层面的思想,在实践中又派生出很多与具体内容结合的具体思想。

在小学阶段,具体数学思想主要有符号化思想、化归思想、分类思想、方程思想、集合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统计与概率思想等等。

(一)符号化思想

1、符号化思想的概念。

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数学世界时一个符号化的世界,数学作为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符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数学有了符号,才使得数学具有简明、抽象、清晰、准确等特点,同时也促进了数学的普及和发展;国际通用的数学符号的使用,使数学成为国际化的语言。符号化思想是一般化的思想方法,具有普遍的意义。

2、符号化思想的具体应用。

知识领域 知识点 具体应用

数的表示

阿拉伯数字:0~9 与

中文数字:—、+ 代

百分号:% 负号:— 用数轴表示数

数的运算

+、—、×、÷、()、〔〕 a2(平方)、b3(立方)数的大小关系 =、≈、>、<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 方程 ax+b=c 数量关系

时间、速度和路程:S=vt 数量、单价和总价:a=np 正比例关系:y/x=k 反比例关系:xy=k 用表格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应用拓展

大括号:{}

≤、≥、≠

a(b-c)=ab-ac

用图象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图 用字母表示计 长度单位:km、m、dm、cm、mm 形 与 几 何

容积单位:L(升)、mL(毫升)质量单位:t、kg、g 用符号表示 图形 量单位

面积单位:km2、m2、dm2、cm2、mm2、hm2(公 顷)

体积单位:m3、dm3、cm3

用字母表示点: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角:∠

1、△ABC线段AB射线c、∠

2、∠

3、∠4 两线段平行:AB∥CD 两线段垂直:AB⊥CD

直线l ◇ABCD 用字母表示公三角形面积:S=1/2ab 式

平行四边形面积:S=ah 梯形面积:S=1/2(a+b)h 圆周长:C=2πr 圆面积:S=πr2

长方体体积:V=abc 正方体积:V=a3 圆柱体积: V=sh

圆锥体积:V=1/3sh 统计与 概率 统计图与统计用统计图表述和分析各种信息 表 可能性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符号化思想作为数学基本的、广泛应用的思想之一,教师和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与它们打交道。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1)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作为必学的内容,并提出了具体要求,足以证明它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把培养符号意识落实到课堂教学目标中。教师在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中,要明确符号的具体应用,并纳入教学目标中。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归纳和理解教学符号化的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

(3)引导学生认识符号的特点。

让学生逐步明确,数学符号不仅可以表示数、数量关系,还可以参与运算和推理证明。理解数学符号的高度概括性和简捷性。

(4)符号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符号意识的培养应用贯穿于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要理解和掌握数学符号的内涵和思想,并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利用符号进行比较熟练地运算、推理和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甲乙两个数的和是58,甲数比多36。求甲乙各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当学生已经掌握这类问题的特点和解答方法之后,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题: A + B = 18 A-B = 2 求:A=? B=?

(二)化归思想

1、化归思想的概念。

人们面对数学问题,如果直接应用已有知识不能或不易解决该问题时,往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转化形式,把它归结为能够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使原问题得到解决,这种思想方法称为化归(转化)思想。

2、化归所遵循的原则。化归思想的实质就是在已有的简单的、具体的、基本的知识的基础上,把未知化为已知、把复杂化为简单、把一般化为特殊、把抽象化为具体、把非常规划为常规,从而解决各种问题。因此,应用化归思想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数学化原则,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2)熟悉化原则,即把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3)简单化原则,即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4)直观化原则,即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

3、化归思想的具体应用。

知识领域

知识点

数的意义

应用举例

整数的意义,用实物操作和直观图帮助理解 小数的意义:用直观图帮助理解 分数的意义:用直观图帮助理解 负数的意义:用数轴等直观图帮助理解

四则运算乘法的意义:若干个相同的数相加的一种简便算法 的意义

除法的意义:乘法的逆运算

四则运算的法则

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再点小数点 小数除法:把除数转化为整数,基本按照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需要注意被除数小数点与商的小数点对齐。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加减法 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

四则运算a+b=c c-a=b 各部间的整数加减法:用实物操作和直观图帮助理解算法 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数 与 代 数

关系 ab=c a=c÷b

简便计算 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图

形 与 几何

统计与

方程

解方程:解方程的过程,实际就是不断把方程转化为未知数前边的系数是1的过程(x=a)

化繁为简:植树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

化抽象为直观:用线段图、图表、图像等直观表示数量之

解决问题间的关系,帮助理解。的策略

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 化一般问题为特殊问题 化未知问题为已知问题

三角形内通过操作把三个内角转化为平角 角和

多边形的转化成三角形求内角和 内角和

正方形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求面积

平行四边形求面积:转化成长方形求面积

面积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求面积 梯形的面积: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求面积 圆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求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转化为求基本图形的面积

正方体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求体积 体积公式

圆柱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求体积 圆锥的体积:转化为圆柱求体积

统计图和运用不同的统计图表述各种数据 统计表 概率

可能性 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例如:《组合图形面积》一课就充分体现了“化归思想”。

(三)方程和函数思想

1、方程和函数思想的概念。

方程和函数是初等数学代数领域的主要内容,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他们都可以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而且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1)方程思想。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只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含有未知数,另一个必须是等式。方程思想的核心是将问题中未知量用数字以外的数学符号(常用x、y等字母)表示,根据数量关系之间的相等关系构建方程模型。方程思想体现了已知与未知数的对立统一。(2)函数思想。

设集合ab是两个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立关系f,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的对应,那么就称y是x的函数,记作y=f(x)。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y叫做函数或因变量,与x相对应的y的值叫做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b叫做值域。函数思想体现了运动变化的、普遍性的观点。

2.方程和函数思想的具体运用.小学数学在学习方程之前的问题,都通过算术方法解决,在引入方程之后,小学数学中比较复杂的有关数量关系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方程解决,方程思想是小学思想的重要思想,其中一元一次方程是小学数学的必学内容,在小学数学里没有学习函数的概念,但是有函数思想的渗透,与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最接近的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是小学数学的必学内容.另外,在小学数学的一些知识中也会渗透函数思想,如数与数的一一对应体现了函数思想.方程和函数是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的纽带.小学数学中方程和函数思想的应用如下表.思想

知识点 方法

方程 方分数,百分程 数和比例 思想 等量代换

鸡兔同笼 加法 积的变化规律

二(三)元一次方程思想的渗透 用方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一个加数不变,和随着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可表示为Y=KX.渗透正比例函数思想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整数和小数等各种问题

应用举例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等各种问题

一个因数不变,积随着另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 表示为Y=KX.渗透正比例函数关系

商的变化规除数不变,商随着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可表示为Y=XK,渗透正比例函数思想, 被除数不律

函数 正比例关系 思反比例关系 想

数列

正比例关系改写成Y=KX,就是正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改写成Y=XK,就是反比例函数 变, 商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可表示为Y=XK, 渗透反比例函数思想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一般数列的每一项与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都可以看作是特殊的函数关

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公

式,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都渗透了函数思想 函数的列表法与统计表都有相似之处 空间与图形

统计图表

(四)分类讨论思想 1.分类讨论思想的概念。

人们面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有时无法通过统一研究或者整体研究解决,需要把研究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逐类进行讨论,再把每一类的结论综合,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就是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既是解决问题的一般的思想方法,适应于各种科学的研究;同时也是数学领域问题较常用的思想方法。2.分类讨论思想的具体应用

思想方法 知识点

应用举例

分类 一年级上册物体的分类,渗透分类思想、集合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 数的认数可以分为整数、0、负数 识

有理数可以分为整数和分数(小数是特殊的分数)

整数的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 性质

正整数可以分为

1、素数和合数

平面图形中的多边形可以分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其中等腰三角形又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和腰与底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四边形按对边是否平行可以分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两组对边都不平行的四边形

统计 数据的分类整理和描述

排列组分类讨论是小学生了解排列组合思想的基础 合

概率 排列组合是概率计算的基础

植树问先确定是几排树,再确定每排树的情况:两端都不栽、一端栽一端不栽、题 两端都栽

抽屉原构建抽屉实际上是应用分类标准,把所有元素进行分类 理

图形的认识

例如:教师的板书

(五)统计思想 1.统计思想的概念。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分析和研究,如人口数量、物价指数、商品合格率、种子发芽率等等。有时需要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全面调查,如我国为了掌握人口的真实情况,曾经进行过全国人口普查。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也不需要考察所有对象,如物价指数、商品合格率等,就需要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用样本来估计总体,从而进行合理的推断和决策,这就是统计的思想方法。在统计里主要有两种估计方法:一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二是用样本的数据特征(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估计总体的数据特征。2.统计思想的具体应用。

小学数学中统计的知识点主要有:象形统计图、単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这些知识作为学习统计的基础是必须掌握的,但更重的是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或者统计量来描述和分析数据、做出合理的预测和决策。3.统计思想的教学。

《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赋予了统计更加丰富的内涵。教师要全面理解《课程标准》关于统计知识的内容和理念,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过程性目标的教学。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推断和决策的过程。包括设计合适的调查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描述数据、科学地分析数据并做出合理的决策。统计的教学要改变以往注重统计知识和技能这种数学化的倾向,要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把统计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活生生的统计,而不是仅仅回答枯燥乏味的纯数学问题。

第二,认识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学会用数据说话,能使我们的思维更加理性,避免感性行事。从小学开始就要让学生认识统计对决策的重要作用,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和走向社会培养良好的统计意识。如作为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公民,每个人无不与经济活动和投资理财打交道,如果能够根据影响经济运行的各种主要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推断,做出正确的投资理财决策、使自己的投资不断保值和升值,对于每个公民意义重大。

第三,能对给定数据的来源、收集和描述的方法,以及分析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第四,对有关概念应正确理解,应注重知识的应用,避免单纯的数据计算和概念判断。

(六)概率思想 1.概率思想的概念。

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叫做该事件的概率。生活中的事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定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和一定不会发生的,这些事件都是确定事件;另一类是随机事件,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表面上看杂乱无章,但是大量地重复观察这些事件时,这些随机事件会呈现规律性,这种规律叫统计规律,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一门科学学科,概率思想的意义在于揭示和把握规律,充分地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1)事件的分类。

事件可以分为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其中确定事件又可以分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是必然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是不可能事件。(2)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概率论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试验来观察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常用的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n次试验,某一事件A出现的次数是m,m/n就是事件A出现的频率。如果试验的次数不断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数上,就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

事件的概率是确定的、不变的常数,是理论上的精确值;而频率是某次具体试验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变化的数,尽管这种变化可能性非常的小。

这里的概率是用频率来界定的,在等可能性随机试验中,虽然频率总是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但我们可以认为频率和概率的相关性非常的强。也就是说,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频率越大、事件A的概率就越大;事件A出现的频率越小、事件A的概率就越小。反之亦然。

(3)两种概率模型 古典概模: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是有限的,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如比较经典的投硬币和掷骰子试验,都属于这种概率模型。

几何概型:试验中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体积)成比例。如比较常见的转盘游戏,就是几何概率模型。2.概率思想的具体应用。

概率思想主要应用于统计与概率领域。一是小学数学第一、第二学段都安排了可能性的内容。(新课标2011版把这一内容调整到第二学段)3.概率思想的教学。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随机事件的发生是有条件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性有大有小;条件变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也可能会变化。如种子的发芽率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种子的质量、保存期限、温度、水分、土壤、阳光、空气等等。在各种条件都合适的情况下,发芽率可能高达90%;条件不合适发芽率可能降到50%甚至不发芽。

第二,避免把频率与概率混淆。如最经典的就是掷硬币试验去验证概率。从概率的统计定义而言,做抛硬币试验是可以的,可以使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习的兴趣。关键是广大教师心中要明白:试验次数少的时候频率与概率的误差可能会比较大,但是试验次数多,也不能每次都保证频率与概率相差很小,或者说试验次数足够大的两次试验,也不能保证试验次数多的比试验次数少的误差小。这是随机事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教师要通过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清楚这一点。这样在抛硬币时出现什么情况都是正常的,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可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还要呈现数学家们做的试验结果,使学生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

第三,创设联系学生生活的情境,要注意每个基本事件是否具有等可能性。如下面的题目就不合适:全班50个学生,选一人代表全班参加科普知识竞赛,张三被选中的可能性是多少?事实上参加竞赛是有一定条件的,如需要学习好、知识面宽等等,每个学生被选中的可能性是不相等的。第四,概率是理论上的精确值,但是随机事件在具体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意外,即频率与概率有一定偏差。随机中有精确,精确中有随机,这是对待概率的一种科学态度。例如;(摸球游戏)

(七)集合思想 1.集合的概念。

把指定的具有某种性质的事物看作一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简称集),其中每个事物叫做该集合的元素(简称元)。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即任何一个事物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明确的。如“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因为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而“语文和数学的平均成绩在90分及以上的同学”就是一个集合。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不重复出现。只要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就说这两个集合相等。

2.集合思想在具体应用。

(1)教材中的习题

15的因数 20的因数 20和15的公因数

(2)教师自己设计的习题:把图形名称填在相应的圈内。四边形 梯形 长方形 正方形平行四边

(八)数形结合思想 1.数形结合思想的概念。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通过数和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相互转化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数学是研究实现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和形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里的数是指数、代数式、方程、函数、数量关系式等,这里的形是指几何图形和函数图象。

数形结合思想可以使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使繁难的数学问题简捷化,使得原本需要通过抽象思维解决的问题,有时借助形象思维就能够解决,有利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和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数形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数形结合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在学习数学时必须面对数学的抽象性这一现实问题;教材的编排和课堂教学都在千方百计地使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借助数形结合思想中的图形直观手段,可以提供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和解决方案。如从数的认识、计算到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经常要借助图形来理解和分析,也就是说,在小学数学中,数离不开形。另外,几何知识的学习,很多时候只凭直接观察看不出什么规律和特点,这时就需要用数来表示,如一个角不是直角、两条边是否相等、周长和面积是多少等。换句话说,就是形也离不开数。因此,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意义尤为重大。3.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应用大致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可称之为“以数解形”;二是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某些概念及数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以形助数”。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的四大领域知识的学习都有非常普遍和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利用“形”作为各种直观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如从低年级借助直线认识数的顺序,到高年级的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例如;计算1/2+1/4+1/8+1/16+1/32+1/64=?

明显看出再加上一个1/64就等于1,所以,正确结果应该是:1-1/64=63/64

二是数轴及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小学的渗透,如数轴、位置、正反比例关系图象等,使学生体会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这方面的应用虽然比较浅显,但这正是数形结合思想的重点所在,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基础。

X Y 从图象中就能明显看出X与Y这两个量的正比例关系。

三是统计图本身和几何概念模型都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统计图表把抽象的、枯燥的数据直观地表示出来,便于分析和决策。

四是用代数(算术)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如角度、周长、面积和体积等的计算,通过计算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可以知道它是什么样的三角形等等。

(九)极限思想

1.极限思想的概念。

在数学上,如果某个变化的量无限地逼近于一个确定的数值,那么该定值就叫做变化的量的极限。我们知道,在小学数学里有些问题不是通过初等数学的方法解决的,如圆的面积,无法直接按照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来计算,无法直接按照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来计算。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为了计算圆的面积和圆周率,曾经创立了“割圆术”,具体做法是:先作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再作内接正十二边形……随着边数的不断增加,正多边形越来越接近于圆,那么它的面积和周长也越来越接近于圆的面积和周长。刘徽在描述这种做法时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也就是说,随着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圆内接正多边形就转化为圆,这种思想就是极限思想,即用无限逼近的方式来研究数量的变化趋势的思想。2.极限思想的具体应用。

极限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和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在数的认识中体会有限与无限的思想。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认识自然数0、1、2、3、…同时知道每个自然数加1就等于它的后继数。到了认识亿以内的数时,进一步知道了最小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也就是说,任意给定一个足够大的自然数N,只需要把它加1就会得到一个更大的自然数N+1,N+1>N,所以总是找不到一个最大的自然数,从而体会到自然数数列的无限多和趋向无穷大。由此可以推广到奇数、偶数、一个数的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等都没有最大的,都有无限多个。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知道分母不同、分数值相等的分数有无限多个。在学习小数时,首先认识的是有限小数,然后认识无限循环小数,还知道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2)在数的计算中体会极限思想。

例如:计算1/2+1/4+1/8+1/16+1/32+1/64+……=? 0.999……=?(3)在认识图形时渗透无限的思想。与自然数列的趋向无穷大类似,有些图形也具有无限长的特性,如直线、射线、角的边、平行线等,都具有无限延伸的特性,可以渗透无限的思想。

(4)在圆的面积、圆柱的体积的计算中渗透极限思想。

如上所述,在小学数学中圆的面积不能像求长方形的面积那样直接利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不能像长方体那样直接利用公式计算,利用极限思想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计算圆的面积时,先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但它还不是长方形,仍然无法直接按照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来求;因为把一个圆不论进行怎样细小的有限次的分割拼补,都无法真正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时只有借助极限思想,把圆分割的越细小所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可以这样无限地分下去,拼成的图形面积就越趋向于长方形的面积,最后通过取极限来得到它的面积,这是极限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最完美的体现。也就是说,极限思想是这样操作的理论基础和计算精确性的保证。

对有关极限的一些概念、教学要求和解题方法应准确把握。极限思想是用无限逼近的方式来研究数量的变化趋势的思想,这里要抓住两个关键语句:一个是变化的量是无穷多个,另一个是无限变化的量趋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二者缺一不可。

应该明确,数学基本思想在小学主要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和感悟阶段。不能作为知识点教给学生,避免拔苗助长。要以数学思想方法为引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反思、感悟,逐渐提升对数学思想的认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集合思想的几点做法

集合是近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集合思想是现代数学思想向小学数学渗透的重要标志,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若是运用集合思想,可以使问题解决得更简单明了。集合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的数学家康托(1845——1918),其主要思想方法可归结为三个原则,即概括原则、外延原则、一一对应原则。自集合论创立以来,它的概念、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现代数学的各个分支中,成为现代数学的基础。瑞士数学家欧拉(1707——1787)最早使用了表示两个非空集之间的关系的图,现称欧拉图。英国数学家维恩最早使用了另一种图即可以用于表示任意的几个集合(不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都可以画成同一样式),又称“维恩图”,用维恩图表示集合,有助于探索某些数学题的解决思路。

布鲁纳曾说,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数学思想方法不但对学生学习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集合思想包括概念、子集思想、交集思想、并集思想、差集思想、空集思想、一一对应思想等,作为数学思想方法的一种,在教学中是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应用集合思想进行教学活动呢?

一、集合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集合思想的概念在教学中是不必向学生作解释的,教师主要指导学生看懂集合图的意思,会根据集合图来解题或者帮助解题。图形本身直观地应用了集合的表示方法——图示法,因此在小学低年级中运用这个方法对于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在认数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各种集合图,可以是选用书本上的,也可以是选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自己画。同时还可以反过来给学生一个数字,让学生画集合图,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也可以让学生更了解集合中的元素与基数概念的联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要让学生理解一些用来描述集合的常用术语,如“一些”、“一堆”、“一组”、“一群”等。比如说,在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分类中,就出现了这么一张图,让学生观察,要求把玩具放一堆,文具放一堆,服装鞋帽放一堆,这种把具有同一种属性的东西放在一起,这就是集合的整体概念。

在认识0-10的十一个数字中,每个数字都有一张相应的集合图,也就是告诉学生,一个集合中有几个元素就用“几”来表示。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4页找一找的活动中“1”可以表示图里的一座房子;“2”可以表示图里的两个人。这就很形象的把集合中的元素与基数的概念有机的联系起来。

二、子集、交集、并集、差集、空集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子集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数的大小这一问题时,就可以应用子集思想。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36页试一试中,给出一些数,组成一个数的集合,元素有387、99、809、345、1725、4300等。同时给出要求,先把给出的数分类,再比较大小。这把数分类就相当于是把整个数的集合中的元素,按要求分别把他们放入三个子集合中。(如下图)对于这类问题,应用集合思想就能让学生非常直观、容易地理解。

2、交集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有这么一道应用题: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了数学作业?”这时有42人举手。又问:“谁做完了语文作业?”这时有37人举手。最后又问:“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请问: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几人?

一看这道题就会想到要用维恩图来算比较简单。画一个长方形表示全集,完成语文作业的学生集合(A),完成数学作业的学生集合(B),A、B有相交部分

因为A内的两部分表示人数和就是完成语文作业的人数(37人),所以A外、B内的那部分表示的人数为48-37=11(人),者是 完成了数学作业但没有完成语文作业的人数。因此,语文、数学两种作业都完成了的人数是42-11=31人。

教学公约数、公倍数这一内容时,也通常应用交集思想,如 : 12的约数 18的约数

3、并集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一年级的教材中,并集被用于说明加法的意义,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22页解决“有几只铅笔”这个问题,一幅图中小朋友左手里拿了两只铅笔,右手里拿了三只铅笔,另一幅中小朋友把两只手合在一起,就是把左手和右手中的铅笔并在一起。2+3=5(只)

还有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68页11~20各数的认识中,对于“11”,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组成十位上的“1”,然后再数1根组成“11”了。同理在教学12、13、14、15等数时,也都应该采用并集思想。

又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72页:9+5=? 教材中显示把5根小棒分成1根和4根,把1根和9根结合在一起,组成十根捆在一起,作为十位上的“1”,这也运用了并集思想。

4、差集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一年级的教材中,差集被用于说明减法的意义。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26页“摘果子”树上原有5个苹果,被小朋友摘走2个,就剩下树上(集合)的3个苹果(元素):5-2=3(个)

又比如说还是本页的“做一做”:图中总共有5个圆圈,其中4个圆圈用线划去,表示去掉的,就剩下5-4=1(个)了。在教材中一般用线划去或虚线圈起来的都是要剪掉的部分.5、空集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空集表示这个集合没有元素。空集思想的应用主要出现在教学“0”的时候,如北师大版一年集(上册)第8页“小猫钓鱼”,每只小猫的袋子表示集合,袋子里的鱼表示元素。第一幅图里,袋子里有三条鱼,该集合里有3个元素;第二幅图里,袋子里有两条鱼,该集合里有2个元素;第三幅图里,袋子里有一条鱼,该集合里有1个元素;第四幅图里,袋子没有鱼,该集合中没有元素,也就是空集。三、一一对应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一对应思想在教材中体现的较多,在比较两个集合所包含的元素的多少时就一定得用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的方法来解决,同时,“一一对应”思想也是现代函数思想的基础。一一对应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主要以两种形式呈现:第一种是比多少,第二种是由一个集合经过对应法则得到另一个集合。

在教学比多少时,教师首先要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的排列起来。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43页:

比 多

比 少

在教学第二种情况,一个集合经过对应法则得到另一个集合时,教师要向学生解释清楚对应法则是对已给出的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起作用的。

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3页

这类算式与算式的配对,也正是一一对应思想的应用。

上一篇:英文简历带翻译下一篇:教学总结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