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精选8篇)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篇1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工作,强化和提高基层卫生单位专(兼)职健教人员工作责任和工作能力。1月30日,在黔陶卫生院二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全乡健康教育项目工作培训会。全乡各村卫生室及卫生院职工共14人参加了培训会。

首先,由黔陶卫生院院长陈长征同志对2014全市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总结。

按照培训计划,培训会先后解读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实用手册》等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内容。

通过培训,与会人员了解了(2011版)健康教育服务规范中的五项服务内容、五个服务形式;明确了2015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指标、工作要求。

培训会上,与会人员认真讨论了“健康教育工作月、季、报表”的填报、举办健教讲座、“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和健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这些问题逐一得到了解决。

本次培训,以“规范、务实”为基点,围绕我乡在2015年开展的“设置统一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建立统一的健康教育月报表机制、形成统一的健康教育资料收集、整理归档模式”等规范化建设工作目标进行了培训。本次培训做到了一是制定的培训方案切实可行、目的明确,二是发放的培训资料规范实用、有指导性,使与会人员知道了乡、村两级在开展健康教育项目工作时,要做些什么、怎么做才符合流程规范、做多少才完成工作指标任务。为规范我乡健康教育工作打下了基础。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篇2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经济发展水平从山东随机抽取3个城市( 淄博市、潍坊市、菏泽市) ,然后从3个城市中按城乡随机抽取一个城区或县( 市) ,再从该区或县( 市) 中随机抽取3个街道或乡镇,每个街道或乡镇抽取3个社区或村,每个社区或村随机调查50 - 60户家庭。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2013年7月到2014年9月对所抽取的3个城市的每个家庭的所有成员进行调查,本次研究调查3100户家庭,合计调查9328人。

1. 2分组

对所收集整理的资料采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按调查人群年收入的四分位数分组,将调查人群分为5组: 即年人均收入< 8000元组( I组) 、8000 - 15000元组( Ⅱ 组) 、 15000 - 20000元组( Ⅲ 组) 、20000 - 30000元组( Ⅳ组) 、> 30000元组( Ⅴ组) 。按文化程度将调查人群分4组: 小学及以下组、初中组、高中或中专组、大专及以上组。

1.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受益归属分析法( Benefit Incidence Analysis,BIA) 分析城乡之间、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健康档案与健康教育服务利用的受益方及受益程度。其中,受益程度采用Kakawani指数测算; 服务利用公平性程度采用集中指数测算。

1集中指数( Concentration Index,CI) 是世界银行推荐的用于评估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健康和卫生服务不公平的指标[1]。 集中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S = ( Yi+ Yi + 1) ( Xi + 1- Xi) ,其中,Y0= 0,X0= 0,CI = 2 ( 0. 5 - S)

其中,Yi表示第i组的卫生服务利用的累计百分比,Xi表示第i组的人口累计百分比,S表示集中曲线下面积。当集中指数为正值时,表示卫生服务利用不利于低收入群体,随着集中指数数值增大,公平性越差; 集中指数为0,所有居民对卫生服务利用是相同的; 集中指数为负值时,表示卫生服务利用有利于低收入群体,随着集中指数绝对值增大,公平性越好。

2Kakwani指数。其取值在[- 2,1]之间。当Kakwani指数为正值时,表示卫生服务对于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是有益的,即高收入人群受益程度较高; 当Kakwani指数为0时,卫生服务的利用是在各收入水平居民之间是等比例的; 当Kakwani指数为负值时,卫生服务利用的受益人群则是低收入人群,即低收入人群受益程度较高。[2]

2结果

本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调查针对9328名研究对象。其中,城市居民4789人( 51. 3% ) ,农村居民4539人( 48. 7% ) ; 小学及以下2949人( 31. 6% ) 、初中2758人( 29. 6% ) 、高中或中专1885人( 20. 2% ) 、大专及以上1736人( 18. 6% ) ,农村初中及以下居民5707人( 61. 2% ) ,城市初中及以下居民3314人( 50. 0% ) ; < 8000元组( Ⅰ组) 1450人( 15. 5% ) 、8000 - 15000元组( Ⅱ组) 1899人( 20. 4% ) 、15000 - 20000元组( Ⅲ组) 2401人( 25. 7% ) 、20000 - 30000元组( Ⅳ组) 1551人( 16. 7% ) 、≥ 30000元组( Ⅴ组) 2027人( 21. 7% ) 。

2.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及健康教育服务受益情况分析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健康档案及健康管理两项服务,其服务内容是针对全部调查人群( 9328人) 进行分析的。 通过表1发现,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的利用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健康档案服务的建档率为66. 6% ,健康教育服务的利用率为99. 1% ; 农村居民建档率及健康教育利用率均高于城市居民,表明农村居民两项服务的受益程度高于城市居民; 城乡居民健康教育利用率高于健康档案建档率,表明城乡居民健康教育服务受益程度要高于健康档案。

2. 2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健康档案及健康教育服务受益情况分析

由表2可以计算出,不同文化组人群健康档案及健康教育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 01和0. 0004,表示健康档案及健康教育的利用更倾向于文化程度高的居民,也就是说文化程度高的居民受益程度高。同时,从表2中也可以看出,在实际利用中,从健康档案的建档情况来看,除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居民之外, 其余组别的建档比例均高于调查人群,表明初中、高中或大专、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健康档案服务受益程度较高; 从健康教育服务的利用情况来看,仅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健康教育利用比高于调查人群,表明大专及以上居民健康教育服务的受益程度较高。

2. 3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对健康档案及健康教育的服务受益情况分析

表3显示,Ⅰ组、Ⅱ组、Ⅲ组居民健康档案建档比例均高于调查人群,表明Ⅰ组、Ⅱ组、Ⅲ组居民健康档案服务受益程度较高; Ⅰ组、Ⅲ组、Ⅴ组健康教育利用比均高于调查人群,表明Ⅰ 组、Ⅲ组、Ⅴ组居民健康教育服务受益程度较高。通过比较发现,低收入水平组( Ⅰ组) 的健康档案及健康教育服务的受益程度较高。

通过计算,不同收入水平人群健康档案及健康教育服务的集中指数分别为- 0. 0192和- 0. 0110,健康档案及健康教育服务的Kakwani指数分别为- 0. 39和- 0. 38( 具体结果见表4) 。 健康档案与健康教育集中指数均为负值,表明两项服务均有利于收入水平较低的居民,其中健康档案集中指数的绝对值较大,表明健康档案的的受益分布更有利于收入水平较低的居民。健康档案与健康教育的Kakwani指数均为负值,表明两项服务总体上有利于收入水平较低的居民,通过两项服务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收入水平差异对服务利用的影响。

3讨论与建议

3. 1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及健康教育利用受益程度均高于城市居民

研究发现,城市居民健康教育利用率及健康档案建档率水平都低于农村居民,即城市居民在两项服务的利用上受益程度较低。原因主要在于城市居民生活节奏较快,工作繁忙,主动或自愿接受健康教育活动或建立健康档案的人较少。而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居民的首选机构[3],双方关系较为密切,健康档案及健康教育服务的开展较为顺利。

健康档案与健康教育服务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两项基本卫生服务项目需要社会各方参与其中,但在实施过程中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存在着对卫生服务不配合、利用态度不积极等各种各样的问题[4]。因此,应动员全社会参与, 鼓励城乡居民自觉参加,使其切身感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带来的实惠和利益。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居民对于政策和政府的信任程度,也可以间接地影响服务的绩效考核,对于进一步推进均等化和提升服务效果起到推动作用。此外,可增加 “公共卫生服务券”、建立城乡居民参与卫生机构考核等多种形式的参与机制,使居民成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自主消费者, 由过去的被动接受服务到现在的主动要求服务,让群众提高自身的参与意识,主动了解政策和服务项目,从而达到积极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效果[5]。同时,各级卫生机构和各级部门之间应形成有机的联动与配合,明确各级卫生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明确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关系,提高服务质量,为基本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6]。

3. 2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健康教育与健康档案服务受益程度高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和健康教育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均为正,表明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服务的利用更倾向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对于居民来说,各项公共政策,尤其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新生事物必然要经历“知识—信念—行为”的过程。因此,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卫生服务提供方需要在充分考虑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认识水平的基础上,选择居民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改进传统的健康教育宣传模式,拓展不同的宣传渠道,加大对于国家政策的正确解读,确保民众对于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的知晓渠道畅通, 实现公众参与公共政策; 由于各类人群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和需求各异[7],应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途径,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发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信息,提高公众知晓率并积极地参与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8]。

3. 3收入水平较低的居民受益程度较高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篇3

学校图书室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一个重要辅助设施,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在图书室管理的实际工作中,笔者注意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图书室成为学生喜欢去的知识家园,以促进教学开展和学生成长。

1 充分认识图书室的性质和任务,明确目标,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

“图书给人们以信息、给人们以教育。”图书室是学校最重要的设施之一。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学生课外学习和知识的巩固,学校科研课题的开展等很多情况下都是以图书室为基地进行的。图书室里丰富的报刊、藏书和各种信息设施,对师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学校图书室应该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要为师生提供一个舒适、宁静、整洁的阅读环境,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认真做好图书、报刊、各种资料的分类编目、流通、管理等工作。每一个图书管理员只有明确了目标后,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室的实际作用。

2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落实责任,是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保障

图书室需要建立健全图书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以规范图书室的管理行为。学校图书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图书室管理制度》《图书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图书室违章处理工作规则》《图书借阅管理制度》《图书遗失和损坏赔偿制度》《图书室消防安全制度》等。

学校的图书管理员要完成的工作是很多的,首先应熟练掌握图书的采购、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典藏、流通、阅览等业务,制定并完善《图书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图书登记账册和注销登记账册,做到清楚、正确、字迹工整,项目齐全、账账相符;新购图书及时造册,按要求做好分类编号、贴签,并尽快上架流通;向师生开放图书室并借阅图书,严格借还登记手续,师生的每次借阅都有记录,填写《图书借阅登记表》,将年级(班)、人数、时间记录完全,便于及时总结掌握图书借阅情况,损坏照价赔偿,每学期还要有数字统计及文字性分析材料;严格做好防晒、防尘、防潮、防霉、防蛀、防火、防盗等消防安全及卫生工作,保持图书室的整洁;其次,做好向师生推介新书、好书,并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对图书进行微机管理。同时要及时做好经常性的图书修补工作,延长书刊使用寿命,提高利用率。

要做到这些,必须加强图书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事业心,把读者放在第一位,满腔热忱地为他们服务,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意识,真正做到“一切为了读者”,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不断更新知识,爱岗敬业,做到认真负责,细致周到,做读者的良师益友,使图书室真正成为读者的精神家园。

3 突出教育功能,优化环境,增强服务意识,是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核心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学生获得知识,健康成长主要是通过这个渠道实现的。但这远远不够,更多的知识,包括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图书室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基地和支持,通过图书和报刊的学习、阅读,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能更好地成长。可见,学校图书室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全面提高学生各种素质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图书馆不但要给师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同时还要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要每天坚持整理图书,做好图书室的卫生工作,做到窗明几净,桌椅整齐,地面整洁,书架、报刊排列整齐,并定期修补图书,使图书室管理工作规范化。

为读者服务,既是图书室生存之本,也是图书室的发展之本。在服务工作中,千方百计为读者着想,满足读者的需求,树立“宁肯自己麻烦千万,不愿读者稍有不便”的信念,努力为读者提供“满意十惊喜”的服务。例如,笔者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让每位同学认真阅读本年级相关的书籍,阅读完后,做好摘抄好词、好句,甚至好段,写读后感、自己编写读书小报等,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创造力等;同时还积极配合教导处、少先队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读书活动,如“小练笔”大赛、演讲大赛、讲故事大赛、“阅读之星”作文评比、手抄报评比等,通过活动,推动了学生读,加强了学生积累,提高了学生写作、讲说的水平,更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关键

学校图书管理人员是图书室的直接服务者,图书管理工作是一种学术性、服务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他们的文化程度、价值取向、工作作风、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等都直接影响到图书室服务功能的发挥。因此,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充分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图书事业,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文明礼貌,确立“主动服务”的宗旨,对学生要有热心、耐心、细心、恒心,要有“甘为人梯”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学习,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了解图书室各学科的理論方法,不但熟练掌握图书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相关知识,包括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图书管理的应用和发展。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使自己的专业理念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不断地提高。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篇4

一、健康档案管理 2011版规范对健康档案的样式作出了变动,相对农村来说变动的不大,只是增加了部分内容;相对城市来说变动的较大,取消了城市的以家庭为单位的档案模式,变为以个人为单位的档案模式,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要求。具体要求就是已经建立好的档案就不要求更换为新的档案样式,但城市社区的原有档案中无身份证号码信息,需要进行信息补充。•

二、健康档案的考核

1、档案合格率和使用率 要求就是不能有空项,特别是必填项,在录入电子档案时有提示。一个正常人的合格健康档案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表,如果有接诊记录更好(使用率);一个重点人群的合格健康档案需增加健康管理记录。合格率要求达到95%,档案使用率不低于30%。

2、档案建档率 2012年的建档率要求达到95%,电子档案要与纸质档案同步更新。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

三、考核的方法 需被检查单位现场提供健康档案目录。如果不能当场提供纸质的档案目录,本项考核视为0分。在我们之前的检查中出现过 我们要求提供档案目录的时候,告诉我都在电脑里。对于检查来说,档案管理的要求是纸质目录是必须要有的的。如果大家对健康档案怎么管理不清楚,可以参照病历管理的要求。根据被考核单位提供档案目录,随机抽取10份档案,根据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抽取档案数量的多少核定建立健康档案数。对档案目录要有汇总数据,农村可以以村为单位汇总,城市可以按照片区进行汇总,要求汇总数据必须清楚,依据要充分。建档人数=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的档案数/10×档案目录人数 检查人员对抽取的档案进行检查,并计算建档率、合格率、使用率和电子建档率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

四、其他注意事项 •

1、重点人群的不同标识管理 •高血压红色、糖尿病蓝色、老年人绿色、精神病人黄色四种重点人群的健康档案需要用不同颜色的标识进行标记。各单位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规定标识颜色。•

2、健康档案号码的编排 •农村以村为单位进行档案号码编排 •城市社区档案号码的编排如果以居委会为单位进行编排的话,会出现一个号段内人数过多的现象。主张将居委会进行分片管理,以片区(小于100幢楼)为单位进行号码编排。好处是档案编码的时候,可以将一个楼的档案编排在一起,且不受此楼人员增加的影响。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一、服务对象要求 辖区内居住的 0-6岁儿童。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辖区内居住,很多单位的人都向我反应没有那么多的儿童可管理,根据荣成市的出生人口统计每年约有3000多个新生儿,但是按照目前我们各单位上报的数据合计远低于这个数据。孩子都哪里去了?这也许是大家都疑问的问题。唯一的答案就是现在的人口流动性太大,造成儿童在每个地方的时间都不长,给人一种找不到的感觉。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妇幼保健院规定了一个土办法就是以户籍为标准,户籍在哪里就归哪个医院管理,虽然给儿童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但保证了无遗漏现象,对农村地区来说效果尤为突出。2012年的儿童管理对象要求按照市妇幼保健院确定管理对象的办法进行管理。对于城市社区来说,此办法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因为市妇幼保健院没有对市区的新生儿按照区域进行划分,而且实际划分起来也很麻烦。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加强与居委会的联系,加强走访力度,保证儿童管理到位。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二、服务管理要求 全程共13次保健。新生儿访视1次,入户访视;新生儿满月管理1次,在医疗机构内进行;婴幼儿健康管理8次,在医疗机构内进行,6、8、18、30月龄分别一次血常规检测,6、12、24、36月龄进行听力筛查;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3次,一般在托幼机构内进行,散居的在机构内进行。

三、注意事项

1、机构必须有开展儿童管理的能力,人员、设备和条件。所有的机构都必须开展,镇卫生院和社区中心无任何条件都要开展,社区服务站可做摘录和督促工作。

2、开展儿童管理服务工作应与孕产妇产后访视和儿童预防接种相结合。

3、注意免费的监测项目,公共卫生服务表格中都是免费。

4、注意开展工作的场所,除第一次在家中外,其余都在机构内

5、注意健康管理率与系统管理率的区别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孕产妇。基本和儿童一个管理要求,通过孩子 找父母。

二、服务的内容 全程共7次,产前5次,产后2次。产前访视均在医疗机构内进行,最后两次的产前访视要督促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1次随访并做好记录。前3次产前访视的化验检查要免费,后两次的因不在本机构内进行,需做好随访情况的记录工作。第一次产前访视的免费化验项目较多。第一产后访视入户访视,产后42天访视在机构内进行,最好都到分娩机构内进行,做好信息的记录工作。

三、注意事项

1、与儿童访视相结合

2、注意健康管理率与系统管理率的区别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截止到2012年的12月31号),也就是当年内满65周岁都是范围之内的。简单的计算方式就 是2012-65=1947,也就是1947年及之前出生的都是服务对象。

二、服务内容 就是每年一次的体检 今年的关爱老年人免费查体工作将完全按照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的要求开展。大家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千万别只重视辅助检 查,生活方式评估、体检检查的工作同样重要。在检查的过程中就没发现过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说明大家 都在糊弄。

三、老年人管理率和健康体检表完整率,只要查体了就是管理,但是体检表的完整情况也要考核。老年人的花名册(当年查体)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含减盐防控)

一、服务对象 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等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 1、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看当年的门诊日志)

2、对居民食盐摄入量相关因素调查。在健康档案中增加 食盐摄入情况调查表

3、高血压高危人群干预。对筛查确定的高危人群每半年测量1次血压,询问了解食盐摄入量及饮食习惯,填写记录表,对其食盐摄入量等高血压危险因素水平作出评估,指导制定控制食盐摄入量、膳食改善及身体锻炼的目标及计划,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变化及进展情况。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含减盐防控)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为:具有以下≥1项危险因素:①收缩压介于13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介于85-89mmHg之间;②血脂异常。具有以下≥2项危险因素:①男性≥45岁,女性≥55岁;②肥胖(BMI≥28kg/m2);③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男性<55岁,女性<65岁);④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且每周饮酒在4次以上);⑤吸烟(每日吸烟≥15支,且连续吸烟在10年以上)。对高血压高危人群的健康档案需添加随访表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含减盐防控)

4、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高血压花名册是指当年管理的高血压人员名单,每年不同。一个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是指当年不少于4次随访记录,且至少有一次入户记录和当年的一次查体记录。如果少于4次或者没有查体就只能说是管理了,不能达到规范管理的标准。

三、考核指标 花名册(否定项)如果没有花名册,本项工作就不得分。健康管理率=高血压花名册人数/辖区高血压患病总人数测算 规范管理率=规范管理的高血压人数/高血压花名册人数,考核方法就是从你提供的高血压花名册中随机抽取10人,测算规范管理率。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高血压花名册人数,考核方法也是从随机抽取的10个人中,测算血压空置率。

四、随访记录不需测血糖值了,只需血压值。且需要添加个人膳食表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要求基本与高血压一致,注意体检表的足背动脉。随访记录表中的足背动脉和空腹血糖值必填 影响考核成绩的几个注意事项

1、健康档案的管理:外观、空项、字迹、逻辑性

2、重点人群花名册:必须清晰且分更新,注意保存

3、健康教育材料:相片必须真实,有日期。文字材料同等重要

4、指标率必须完成

5、工作人员必须熟知工作流程和要求

6、各种随访表需放到档案中,长期保存。

7、档案的真实性非常重要。特别是录入管理系统的档案信息一定要真实。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服务人口。

二、服务内容

(一)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 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指导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协助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如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三)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1.报告程序与方式。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传染病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按相关要求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报告,同时向辖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送《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2.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按有关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发现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报告。3.订正报告和补报。发现报告错误,或报告病例转归或诊断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等进行订正;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进行补报。

(四)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1.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者进行急救,及时转诊,书写医学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2.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协助开展传染病接触者或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追踪、查找,对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者提供必要的基本医疗和预防服务。3.流行病学调查。协助对本辖区病人、疑似病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和提供病人、密切接触者、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相关信息。4.疫点疫区处理。做好医疗机构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工作。协助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5.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协助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应急药品和防护用品分发等工作,并提供指导。6.宣传教育。根据辖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五)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相关技术要求参照有关规定。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协助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

(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报告管理工作,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做好相关服务记录,《传染病报告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应至少保留3年。

五、考核指标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率=报告卡片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报告及时的病例数/报告传染病病例数×100%。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及时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应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100%。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民。

二、服务内容

(一)健康教育内容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农民工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4.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5.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计划生育、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6.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二)服务形式及要求

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1)发放印刷资料 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放置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并及时更新补充,保障使用。(2)播放音像资料 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机构正常应诊的时间内,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候诊区、观察室、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现场播放。每个机构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的明显位置,宣传栏中心位置距地面1.5~1.6米高。每个机构每2个月最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4.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居民学习、掌握健康知识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内居民的身心健康。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两个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5.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务人员在提供门诊医疗、上门访视等医疗卫生服务时,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学时。树立全员提供健康教育服务的观念,将健康教育与日常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结合起来。

(二)具备开展健康教育的场地、设施、设备,并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正常使用。

(三)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健康教育内容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健康教育材料可委托专业机构统一设计、制作,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开展健康教育。

(四)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

(五)加强与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社会团体等辖区其他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六)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作用,接受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技术指导和考核评估。

(七)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城乡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传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一定比例的中医药内容。

五、考核指标

(一)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

(二)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的种类、次数和时间。

(三)健康教育宣传栏设置和内容更新情况。

(四)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

六、附件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附件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活动主题: 组织者: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 接受健康教育人数: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 活动内容: 活动总结评价: 存档材料请附后 □书面材料 □图片材料 □印刷材料 □影音材料 □签到表 □其他材料 填表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填表时间:

****年**月**日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二、服务内容

(一)预防接种管理 1.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2.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在边远山区、海岛、牧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3.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

(二)预防接种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部分省份对重点人群接种出血热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高危人群实施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群体性接种工作和应急接种工作。1.接种前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情况。2.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3.接种后的工作。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上记录,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网络报告。

(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 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和报告。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接种单位必须为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并具备有《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

(二)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方可上岗。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通过公安、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等多种渠道,利用提供其他医疗服务、发放宣传资料、入户排查等方式,向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或监护人传播相关信息,主动做好辖区内服务对象的发现和管理。

(四)根据预防接种需要,合理安排接种门诊开放频率、开放时间和预约服务的时间,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

(五)应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等相关规定做好预防接种服务工作。

五、考核指标

(一)建证率=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100%。

(二)某种疫苗接种率=辖区内某种疫苗实际接种人数/某种疫苗应接种人数×100%。

六、附件 1.疫苗免疫程序 2.预防接种卡 附件1 疫苗免疫程序 疫 苗 接 种 对 象 月(年)龄 接种剂次 接 种 部 位 接种途径 接 种 剂 量 /剂次 备 注 乙肝疫苗 0、1、6月龄 3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射 酵母苗5μg/0.5ml,CHO苗10μg/1ml、20μg/1ml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第1、2剂次间隔≥28天 卡介苗 出生时 1 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皮内注射 0.1ml 脊灰疫苗 2、3、4月龄,4周岁 4 口服 1粒 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 百白破疫苗 3、4、5月龄,18~24月龄 4 上臂外侧三角肌 肌内注射 0.5ml 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 白破疫苗 6周岁 1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射 0.5ml 麻风疫苗(麻疹疫苗)8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18~24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乙脑(减毒)8月龄,2周岁 2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流脑A 6~18月龄 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30μg/0.5ml 第1、2剂次间隔3个月 流脑A+C 3周岁,6周岁 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100μg/0.5ml 2剂次间隔≥3年;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12个月 甲肝(减毒)18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1ml 出血热疫苗(双价)16~60周岁 3 上臂外侧三角肌 肌内注射 1ml 接种第1剂次后14天接种第2剂次,第3剂次在第1剂次接种后6个月接种 炭疽疫苗 炭疽疫情发生时,病例或病畜间接接触者及疫点周围高危人群 1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上划痕 0.05ml(2滴)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触者不能接种 钩体疫苗 流行地区可能接触疫水的7~60岁高危人群 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成人第1剂0.5ml,第2剂1.0ml 7~13岁剂量减半,必要时7岁以下儿童依据年龄、体重酌量注射,不超过成人剂量1/4 接种第1剂次后7~10天接种第2剂次 乙脑灭活疫苗 8月龄(2剂次),2周岁,6周岁 4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第1、2剂次间隔7~10天 甲肝灭活疫苗 18月龄, 24~30月龄 2 上臂三角肌附着处 肌内注射 0.5ml 2剂次间隔≥6个月 注:1.CHO疫苗用于新生儿母婴阻断的剂量为20μg/ml。2.未收入药典的疫苗,其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见疫苗使用说明书。附件2 预防接种卡 姓名 编号□□□-□□□□□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监护人姓名: 与儿童关系: 联系电话: 家庭现住址: 县(区)乡镇(街道)户籍地址:1同家庭地址 2 省 市 县(区)乡镇(街道)迁入时间: 年 月 日 迁出时间: 年 月 日 迁出原因:

疫苗异常反应史忌::

接传

种染

禁病史: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篇5

通过充分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我县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的实施指导如下:

按照要求,辖区内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要建立健康教育工作网络,配备专人负责,相关负责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乡镇卫生院要设置健康教育室、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并配备照相机、电视机、DVD机、投影仪等设备,村卫生室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并配备必要的设备。

通过对辖区内全部居民健康教育服的实施,使辖区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40%以上;累计发放健康教育资料12种以上(包括宣传单、健康教育手册、书籍等);健康教育影音资料6种(包括科教光盘等);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张贴(长2米、宽1米),每个卫生院不少于2个,卫生室不少于1个;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家长等重点人群要进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6次以上,对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乳腺癌和宫颈癌、艾滋病、流感、等项目进行健康讲座12次以上。每次开展一次健康教育工作,都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及时收集、整理了健康教育素材、记录、总结、评价等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逐步建立完备的工作档案,以便工作考核和效果评价。

县卫生局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目标任务,对各级承担健康教育任务机构进行年终考核,并组织日常督导和检查。乡(镇)卫生院负责对辖区内村卫生室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效果评价。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经费安排挂钩。

希望各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积极配合,完成上级部署的工作任务,把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的工作完善到位。

桃江县市民健康教育行为规范 篇6

1、个人卫生行为规范

饭前便后洗手;每天早晚刷牙;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服装整洁、勤洗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并做到垃圾袋装化;不吸烟、酗酒,坚持每天锻炼;按时给孩子作计划免疫;主动学习卫生知识。

2、群体公共卫生行为规范

室内整洁,无蚊、蝇、老鼠、蟑螂;室内无异味,空气新鲜;办公室有禁烟标志;厨房及灶具、食具干净,生熟食品分开,通风良好;厕所无臭、无蝇、便池盆具整洁,封闭规范。遵守交通规范,避免意外事故;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自觉组织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

桃江县市民须知健康知识、行为问答

1、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细胞。

2、人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3、维护生命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阳光、空气、水。

4、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有哪些?

肝炎、流感、麻诊、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水痘、风疹、带状疱诊、狂犬病等。

5、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有哪些?

痢疾、霍乱、伤寒、副伤寒、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结核病。

6、常见的人体寄生虫病有哪些?

蛔虫、钩虫病、蛲虫病、阴道滴虫、肝吸虫、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1

阿米马痢疾等。

7、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哪些?

细菌性疾病、阿米马痢疾、伤寒、副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细菌性食物中毒、肠炎等。

8、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猩红热、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等。

9、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即:

(1)性接触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

10、心血管病应如何注意饮食预防?

(1)食物不要太甜或太咸;(2)不要过食;(3)要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品;(4)多吃豆类、豆制品、鱼和鸡,少吃动物脂肪,少吃动物内脏;(5)戒烟、少量饮酒。

11、诱发糖尿病的常见因素是什么?

(1)吃得太多;(2)运动量不足,不爱活动;(3)精神过度紧张;(4)多吃甜食;(5)吸烟酗酒。

12、吃盐过多对健康有什么影响?成人每天适宜的食盐量是多少? 吃盐过多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还可以使心脏病人的病情加重,成人每天适宜的食盐量是6克以下。

13、怎样预防食物中毒?(至少答三项)

(1)不吃病死禽畜肉;(2)不吃腐烂变质食物;(3)不吃被农药污染的食品;(4)不吃发芽的土豆、河豚鱼、毒菌等有毒物质;(5)切生、熟食品的刀、案分开。

14、为什么不能喝生水?

生水中含有细菌和寄生虫卵等不洁物质,可引起肠道传染病(痢疾、伤寒、肠炎等)和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病)。

15、随地吐痰有什么害处?

痰液里的细菌和病毒会随尘飞扬,污染环境,会传播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

16、“四害”是什么?

“四害”是指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17、“四害”能传播什么疾病?

苍蝇能传播消化道疾病(痢疾、伤寒、肠炎、肝炎等)。蚊子能传播乙脑和疟疾、丝虫病等。

老鼠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

蟑螂能传播结核、伤寒、副伤寒、霍乱、痢疾等多种传染病。

18、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注射)可预防哪些疾病(至少回答四项)? 百日破混合制剂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小儿麻痹疫苗糖丸可预防小儿麻痹(脊髓灰质炎);麻诊疫苗可预防麻诊;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19、婚姻法规定:不能近亲结婚,这里的近亲是指什么?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20、为什么近亲不能结婚?

因为近亲结婚后代可发生遗传性疾病和畸形,如:傻子(白痴),无脑儿及一些出血、贫血性疾病。

21、怎样预防小儿佝偻病?

(1)母乳喂养;(2)及时添加辅食;(3)多晒太阳。

22、母乳喂养对婴儿生长发育有什么好处?

(1)母乳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吸收,温度适宜;(2)母乳含有抗体,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3)经济、方便、清洁、新鲜;(4)可增进母子感情。

23、为什么要作产前检查?

为了及时了解母亲的身体状态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胎位是否正常,羊水多少,早期发现并治疗妇女在怀孕期间的一些疾病和患遗传或畸形胎儿,保护母婴健康。

24、什么是“星期日儿?

指育龄夫妇酒后受精怀孕而孕育的先天性畸形或低能儿。

25、声音是按分贝来分等级的,一般较安静的生活环境在30-50分贝间,那么超过多少分贝就成为噪声呢?

75分贝。

26、我国规定,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噪声不得超过多少分贝? 85分贝。

27、常见的煤气中毒或发生在通风换气不良的室内和停止行驶而开空调的车内中毒是什么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28、良好的看书写字姿势的最佳距离是多少?

眼离书30-35厘米(1尺),身离桌1拳,手握笔处长1寸。

29、接触过多印刷、蓄电池、彩瓷、铅笔、汽油、化汝品及工业废气、废书等可能会引起什么中毒?

铅中毒。

30、污染环境的“三废“是指什么? 废水、废气、废渣。

31、城市管理实行的门前三包,是指哪“三包“? 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

32、维持人体生命的六大营养素是什么? 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33、服用碘盐可预防什么疾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

34、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染的?

甲肝主要通过饮食被肝炎病毒污染的水、食物或通过手接触后,经口进入消化道引起传染的。乙肝主要通过打针、输血、注射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吸毒经血源传染。

35、怎样预防高血压?

(1)不吃高盐食物;(2)不吸烟、少饮酒;(3)坚持体育锻炼;(4)保持情绪稳定,保证足够睡眠。

36、怎样预防甲型肝炎?

(1)注意饮食饮水卫生;(2)不吃不洁食品;(3)饭前便后要洗手;(4)消灭苍蝇;(5)病人的餐具要消毒,粪便要妥善处理。

37、怎样预防细菌性痢疾?

(1)消灭苍蝇;(2)饭前便后要洗手;(3)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4)不吃不洁食物;(5)不用病人的餐具,不吃病人吃剩的食物;(6)粪便要无害化处理。

38、共用脸盆、毛巾有什么害处?

容易相互传染疾病(如沙眼、细眼病、皮肤病等)。

39、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

把住病从口入关,预防肠道传染病(如痢疾、肝炎、伤寒、霍乱、寄生虫病、肠炎等)。

40、为什么要勤晒被褥?

(1)可以消毒杀菌;(2)还可以使棉絮膨松保暖,改善睡眠;(3)使螨虫大大减少,防止(或减少)呼吸道过敏现象的发生;(4)有利于消灭跳蚤、虱子等昆虫。

41、吸烟对健康有什么害处?

烟中含有4000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易引起气管炎、冠心病、肺癌等多种疾病和孕妇流产,胎儿畸型等。

42、酗酒有什么害处?

(1)酒精中毒;(2)诱发胃炎、肝炎、肝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等;(3)醉酒易发生意外伤害。

43、被狗咬伤后怎么办?

(1)及时到医院治疗;(2)注射狂犬疫苗。

44、怎么才叫健康?

健康是指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5、我国营养学会提出“膳食指南”中的合理膳食原则是什么?

(1)食物要多样;(2)食盐要限量;(3)饥饱要适当;(4)甜食要少吃;(5)油脂要适量;(6)饮酒要节制;(7)粗细要搭配;(8)三餐要合理。

46、人过分肥胖易患哪些病?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47、为什么新婚家庭不要养猫?

因为猫会传染弓形体病,导致胎儿畸型或发育不良等先天性疾病。

48、家庭卫生应达到哪些要求?

(1)居室整洁通风好;(2)卧室干净勤洗晒;(3)碗筷灶具干净、生熟食具分开;(4)家庭成员有良好的卫生习惯;(5)经常消毒家中餐具、茶具;(6)讲究饮食卫生;(7)除四害;(8)不乱倒污水、粪水;(9)垃圾放在指定地点并定时递送;(10)厕所符合卫生要求,干净无异味;(11)家庭主要成员经常通过电视、卫生报刊和健康教育活动学习卫生知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健知识。

49、个人应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

(1)勤剪指甲;(2)及时理发,勤洗澡;(3)每天洗脸,一人一巾;(4)每天早晚刷牙,一人一刷;(5)服装整洁;(6)每天坚持参加一次以上体育锻炼;(7)饭前便后洗手;(8)不喝生水;(9)不吃不洁食物;(10)不随地吐痰;(11)不随地大小便;(12)不吸烟;(13)不酗酒;(1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0、个人应养成哪些良好的饮食习惯?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篇7

一、网上备案, 上门服务, 转变工作方式, 让单位更方便

过去用工单位每年需要带着材料亲自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办公地点进行登记备案, 既要准备各种材料, 又要来回奔波, 费时费力, 十分辛苦。 为方便群众, 提高效率, 我们在劳动保障监察网站上开通了网络备案业务, 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 使单位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用工备案工作。 对一些新成立的用人单位发放给他们网络备案的程序和操作步骤说明, 并主动上门教会他们利用网络进行登记备案的方法和步骤。 实行网上用工登记备案以来, 共有180 家企业进行了网上登记备案。 这项措施使用工单位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方便, 彰显了劳动保障监察便民、高效、服务的工作宗旨, 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二、日常巡查, 现场指导, 融执法于服务, 让企业更接近

辖区内根据行政区域的划分结合劳动用工网格化管理的要求, 在十个乡、 办劳动保障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十个劳动监察中队, 所长兼中队长, 各中队具体负责对本辖区网格内单位用工情况的日常监督管理, 劳动保障所兼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双重名称, 也肩负着服务和执法的双重职责。 我们要求各中队每季度进行日常巡查, 对辖区内企业逐个进行上门走访, 不但要宣传人社工作法律法规, 指导企业规范用工行为, 监督企业完善劳动合同履行社会保险义务, 还要了解广大职工的诉求和愿望, 了解企业用工的困难和疑点, 为企业排忧解难, 根据单位人员就业情况帮助单位招聘人才, 对符合政策和条件的单位和创业者申请无息政府扶持资金。 帮助符合条件的创业者申请无息政府扶持资金。 2014 年以来, 共进行日常巡查1000 多人次, 走访企业800 多家, 及时解决企业不规范用工行为300 余起。 同时, 帮助企业招聘工作人员2000 人次, 申请政府扶持资金5000 万元。 变事后处罚为日常指导, 融执法于服务之中, 建立了和谐的执法关系。

三、以案说法, 事前提醒, 通过风险警示让企业更规范

由于房地产与基础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建设工程的全面提升, 庞大的建筑市场的用工需求、建筑行业管理制度的滞后, 加上用工形式的多样复杂, 滋生了一种不合法的用工主体“包工头”。 这已成为建筑行业的普遍现象, 借用资质、挂靠施工、 大包工头小包工头层层转包, 造成了建筑行业用工多、烂、乱的局面, 从而诱发因工程结算、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工伤标准等多种矛盾的爆发, 成了工资案件频发群体案件集中的重灾区。 针对这种情况, 华龙区劳动监察大队从事前提醒着手, 主动与住房建设主管部门结合, 在施工单位办理开工手续缴纳民工工资保障金时, 对施工单位具体负责人进行用工教育指导, 并印制了建筑领域用工特别提醒书发放给用工单位。 重点对三个方面进行事前提醒: 一是严格控制多层分包。 严防分包工程的人员提取中间差价后转手他人施工的行为, 一旦出现这样情况必然给施工单位带来严重工资纠纷和各种矛盾的恶果。二是尽可能了解到每个民工的工资结算方法和给民工承诺的工资标准。 防止出现许诺的工资数远远大于其生产的价值, 避免出工不出活, 施工量与工资标准差距过大造成分包人员严重亏损的现象。 三是监督管理支付工资环节。 简单地将工程分包给不具有资质的分包人或班组长是最危险最愚蠢的做法, 是被敲诈和被无理纠缠上的根源。 支付工程工资时不能把民工工资支付给不具备资质的分包人或班组长, 要确保发到每个人。 用实际案例警示相关用工负责人, 指出了一些企业用工中间容易发生的风险, 防止施工单位因管理不到位出现民工工资拖欠和纠纷, 避免出现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014 年实行提醒制度以来, 辖区内劳务纠纷引起的群体性案件比2013 年同期减少50%;经过事前提醒的用工单位只出现1 起劳务纠纷。通过这一工作的开展, 有效地减少了民工群体案件的发生, 对从源头预防民工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四、大力宣传, 强化普法, 全面提升劳动者依法维权的意识

为提高广大群众自觉遵守人社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权的意识, 我们利用各种机会大力宣传人社工作法律法规。 一是在每年全市组织的企业招聘活动现场, 以及工会等其他部门组织的职工权益保护活动现场, 在大型超市门口及繁华路段等, 展览劳动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版面、开展宣传活动5 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 余份。 二是在公共场所的电子屏幕上反复播放, 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知法守法的思想意识, 预防和避免了劳动纠纷案件的发生。 三是及时在劳动保障监察网站发布人社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让企业能随时了解政策、获取信息。 四是组织走进工地、走进社区开展政策宣传活动, 现场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 五是每个执法人员兼任法律宣传员, 在执法中向执法对象发放宣传资料, 讲解人社政策法规。 通过以上方式, 使人社法律法规为广大群众所了解, 促进了人社执法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全面提高执法人员服务型执法的能力

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服务型行政执法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我们始终抓住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这个关键, 不断加强内部学习和培训。一是大力加强业务学习培训。 积极参加国家及省市组织的各种法律知识培训, 先后赴宁波市、威海、焦作等省内外地市学习先进做法。 坚持每周一组织业务学习, 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和劳动监察业务;召开案件研讨会, 结合具体案件进行业务培训。 二是进一步完善内部规章制度, 规范执法程序。建立了劳动监察员首问责任制, 制定了劳动监察员准则、投诉举报处理流程、案件处理程序, 实行受理投诉举报全程录像制度, 实现了促进阳光操作、规范操作。 三是着力培养执法人员说理性执法的水平。 对基层执法人员进行服务性执法培训, 结合案例讲解怎样提醒、怎样指导、怎样解决矛盾, 培养每个人的讲解政策和说服别人的能力, 强调在执法中以理服人。

教育即服务 篇8

科学探究活动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重点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领悟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领域目标整合的有效途径。

科学探究活动是以学生为主要活动角色的教学组织形式。科学探究中,教师的角色与一般教学组织形式中的教师角色是截然不同的。在科学探究中,教师应树立“教育即服务”的意识,做好“公务员”,为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服务。只有这样,科学探究活动才会充满温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才会有一块适宜生长的“息壤”。

一、“公务员”——准确的角色定位

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形象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只有学生低层次的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学生高层次的追求尊严、追求成就、追求发展的需要才有可能形成。教育者只有真正树立“教育即服务”的观念,主动自觉地为学生服务,才可能给学生创设一个安全、温馨的心理氛围。这样,学生才可能真正成为人格独立、主动追求真理的探索者,科学探究活动才可能成为学生科学素养不断增长的平台。

平等的课堂交往行为形成,绝不是仅凭几句好听的口号、几场感人的报告所能促成的。矫枉需过正。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从高高在上的教授者、仲裁者、监督者变为仰视学生的“公务员”,这样才可能给学生创设一个安全、温馨的心理氛围。“公务员”是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准确的角色定位。

二、学生需求——服务的前进航标

教师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公务员”,从大的角度而言,应全心全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从一次具体的探究活动而言,则应努力为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

科学探究强调亲历和体验,引领学生真刀真枪搞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是探究的主体。科学探究并不排除教师的指导,相反,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探究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师适当的指导。这里的指导是建立在学生已有基础之上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因此这里的指导可谓是一种服务。

江苏省名校长芮火才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学生合理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是不合理需求不断得到引导和校正的过程,是单一与浅层次需求不断得到丰富和提高的过程。”如一位教师教学“金属”一课时,课始,教师提问:“同学们。课前我们收集了许多金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金属的性质。大家说说,金属有哪些性质?”学生们议论纷纷,说出了“金属能发光、能传热、导电、被锤易变形”等假设性结论,然后根据意愿分成几个小组,开始了兴致勃勃的研究。这节活动看起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但笔者却认为,学生提出的“金属能发光(金属光泽)、导电”等都是他们在过去科学课学习中已经形成的认识,并不是假设。教师将学生已有的认识作为假设并要求检验,是一种重复无效、浪费时间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实际上并不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设计的活动预案实际上建立在自己主观想象的基础上,是以教师的意愿为出发点。类似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目前已成为一种时尚,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服务学生,就应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然后从学生的意愿出发,设计真正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活动。

三、关注差异——服务的核心所在

因为先天遗传和所处教育环境的差异,学生的发展状态必然存在着一些差异。科学探究活动并不是只对发展状况良好的学生存在积极的影响,对一些发展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它同样具有独特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应特别关注活动中的弱势群体,随时观察他们的表现,及时给予关怀,防止一部分优秀的探究者控制和把持局面,给每一个学生分享与承担探究的权利和义务。

当然,对于某些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生和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教师还应给予特别的关照与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如在一次市级观摩课《连接电路》上,教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学生们畅所欲言,表现得十分活跃。这时教师让一女生汇报她的实验结果,也许是过分紧张,这个女生显得有些语无伦次。教师亲切地看着她说:“张燕燕同学设计的线路真是太好了。你想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吗?”女生高兴地走到教室前面,在线路演示板上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批成功者,这位教师给了这位女生另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因此就给了她一个快乐、一个信心、一个希望。

四、意识培养——服务的终极所求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奥妙、掌握一些常用的科学知识外。更重的是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因为只有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意识,学生才能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平时生活中的一切,才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当然,要求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意识,作为教师来讲,更应成为学生的典范。著名自然特级教师张洪鸣校长所讲的实例给我们以启发。张校长发现他们学校有一棵“S”形泡桐树,他就抓住它作为一个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展开研究。经过研究发现,80年代,东山宴小教室都是平房,那棵“S”形泡桐树就种在教室的北面,接受到南面的阳光很少。只有到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才有西北方向的阳光照射过来,所以树干就往北面生长;而等到它透过屋顶后,南面阳光比较充足,它就往南面生长;但80年代后,教室进行改造,由一层楼变成三层楼,南面阳光又被挡住了,它又往北面生长了,所以就形成了“S”形树干。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其中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在张洪鸣校长眼里就成了有结构的材料,这就比我们平时单纯拿两棵植物来做“向光性”实验有意义得多,对学生的影响也大得多。学生从这一研究中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一定会在张洪鸣校长的影响下得到提升。张校长这种为学生科学探究提供的优质服务,很值得我们效仿。

上一篇:不适合辞职报告下一篇:以同情心为话题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