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家园测试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明与家园测试(精选8篇)

文明与家园测试 篇1

1、“全国文明城区”B年评选一次。

A、两B、三C、五

2、浦东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共涉及 A大环境和A大活动。

A、八,一B、十,一C、八,二

3、每个工作、学习、生活在浦东的人员,都要自己做到“ B个管好”。A、5B、3C、44、上海市著名的桥梁专家是 B。

A、包起帆B、林元培C、徐虎

5、浦东新区获得国家卫生部“人民健康好卫士”称号的人是A。A、陈海新B、蔡立群C、彭维源

6、浦东新区曾于C年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城区称号。

A、2002B、2008C、20057、浦东新区二次创业精神是B。

A、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B、只争朝夕、勇立潮头、崇尚科学、开放包容

C、勤奋敬业、拼搏进取、自强不息、创新创业

8、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是C。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互助,勤俭节约,敬业奉献

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持家,爱岗奉献

C、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9、《浦东新区创建文明城区指标体系》涉及C。

A、七大方面、33项二级指标、109项三级指标

B、八大方面、34项二级指标、110项三级指标

C、九大方面、35项二级指标、111项三级指标

10、上海城市精神可概括为“A、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A、改革创新B、海纳百川C、加快发展

11、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是B、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1

A、语言文明B、文明礼貌C、团结友爱

12、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A、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A、爱岗敬业B、团结友爱C、助人为乐D、爱护公物

13、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B。

A、互帮互助B、邻里团结C、勤劳致富

14、社会主义荣辱观简称为B。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八荣八耻C、“三个代表”

15、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主口号:“B”

A、我参与 我奉献 我快乐B、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C、心在、志在、愿在16、志愿者精神的本质是A。

A、奉献、友爱、互助、进步B、团结、友爱、互助、进步

C、奉献、友爱、团结、进步

17、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是B

A、5月4日B、3月5日C、5月1日

18、以下C不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

A、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B、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C、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19、乘座公交车排队候车,应当A

A、先下后上,依次上下车;不拥挤

B、先上后下,依次上下车;不拥挤

C、同时上下

20、“全国文明城市(区)”是由C部门批准表彰命名的?

A、中央办公厅

B、中共中央宣传部

C、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21、我国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开始于A年

A、1995B、2000C、199822、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央文明委授予一个城市最高的C荣誉称号。

A、系统性B、全面性C、综合性

23、B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创建验收年。

A 2010年B 2011年C 2012年

24、以下哪项不是全国文明城区的检查方法C?

A 听取汇报 B 材料审核 C 网络调查 D 实地考察

25、下列不属于上海市“七不”行为规范中内容的是C

文明与家园测试 篇2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四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步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美化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毕节地区按照“三线六翼”格局建设生态文明家园示范带,辐射带动全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如何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是一个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毕节地区人大工委、毕节地区新农村办公室、大方县新农村办公室组成调研组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试从黄泥塘镇社区黄泥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现状、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及对策措施等方面展开一些思考和探索,通过座谈讨论、个别访谈、实地踏看、搜集资料等调查方法,掌握了村情民情,以求探寻一条推进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有效途径。

1 基本情况

大方县位于黔西北中部,总面积3550.75km2,耕地面积5.043万hm2。2009年,全县辖34个乡镇(17个民族乡)389个村(居)委会,居住汉、彝、苗、白、蒙古、仡佬、布依和满族等23个民族,95.15万人(全省排名第五位)。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30.44%。海拔最高2325m,最低720m,年平均气温在11.8℃,无霜期长达254天,年平均降雨量1180.8mm,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山川秀丽,景色迷人。2009年按照毕节地委、行暑“一线六翼”格局建设生态文明家园示范带,大方县10个乡镇36个示范点开展生态文明家园建设。

2 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1)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喀斯特地貌,山头岩石裸露,耕地零星破碎,以坡耕地为主,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黄泥组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土地资源匮乏,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经济基础十分脆弱,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本积累能力低下。

2)村庄民居改造建设难度大。由于地形地貌特殊,村庄民居主要为自然院落和散居型,建设杂乱无序,式样各异,烤烟房、厕所、畜圈零乱搭建,整治改造相对难度较大。

3)农村基础建设还比较薄弱,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农村水利、电力、村组公路、连户路等基础设施仍然滞后。人畜饮水、农田灌溉困难,群众饮水靠小水池积蓄饮用,极不卫生。农村生态环境基础弱化,环境脏乱差现象还很突出。

4)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基层政府财力非常薄弱,无力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改善投入扶持资金,村级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及活动场所,农民人均纯收入低,贫困面大,资金缺乏成为加快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主要障碍。

5)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大多数农民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劳动力素质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外出务工技能。

6)基层组织建设薄弱,作用发挥不够明显。村“两委”班子成员工资待遇普遍较低。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领导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子不宽。

7)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依赖思想严重,不认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是国家在帮助农民建设自己的家园,感觉是基层干部在完成上面的任务。目前,黄泥组广大农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单纯等靠上级建设资金投入,等待政府的贴息贷款,单方面认为是国家投资建设新农村,农民的主体地位还不够突出,缺乏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热情,一些农户认为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个别农户甚至还想在给自己房屋修建中赚钱,没有形成“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助”的投入机制。同时,县职能部门在整合项目、捆绑资金上力度还不够大,配合须进一步加强。

8)除烤烟生产外,新的支柱产业还未真正形成。产业发展的思路不明晰,建设目标不明确,要发展1~

2 个能使农民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并培育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9)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时间与农业生产用工产生矛盾。工程建设启动的时间面临春耕生产及烤烟育苗移栽的大忙季节,黄泥组又有45名青壮年外出务工,而房屋改造与建设、公共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造成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与农业生产用工的矛盾。

10)建材供应紧张、价格上扬。由于全县36个示范点1000多户同时启动,造成水泥、沙石、砖、木材等建筑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扬,尤其是木材的供应特别紧张。据测算,建80m2的房屋需要3cm厚的木材54m3,5m长的园木27棵。全县1000多户改建或新建房屋需要木材54000m3,园木27000棵以上,而县内木材供应商每年经营木材仅2000m3左右,木材供应缺口较大。同时木材供应量的突然激增,价格上扬,会产生林木乱砍滥伐,造成对森林新的破坏。

11)占地问题:居民住房、通村道路及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势必占用一定的耕地,每个自然村寨由于人户不多,每个自然村寨都统一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会造成闲置,同时文化体育活动场所面积不一定要建得太大,避免占用耕地。建议利用村级小学活动场投资建设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一是满足了群众休闲时的文化体育活动所,二是建设了小学文化体育活动场,三是文化体育活动所平时有人维护管理。

12)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有偏差。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的认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就是盖新楼房,修新路、院坝硬化,大拆大建,忽视了全面发展,规划忽视了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的群众认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是上级部门提出来的,应该由上面拿钱解决,忽视了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

13)建材价格混乱,有待于规范,尤其是彩瓦的价格,彩瓦的生产是应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开展而产生的,现建有的彩瓦生产厂比较少,物以稀为贵,彩瓦的销售价格差异非常大,无序竞争,哄抬物价,有待于将价格规范在农民群众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14)小水池缺乏水源:在调查中,发现现有的民居经过改造后,原有的承接雨水的平房屋顶改变为屋脊,不能承接雨水,小水池无水源,这样会造成群众用水困难,已建的小水池将失去作用。因此必须想办法研究解决承接和输送雨水到小水池的设施。

3 几点建议及措施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认为,生态文明家园的建设,认识是前提,规划是龙头,产业是支撑,投入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农民是主体,领导是关键。现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加强领导。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尤其是村支部书记作用的发挥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关键。

2)广泛动员,加强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通过广播宣传、开辟宣传专栏、发放资料、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形式,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广泛发动群众,营造浓厚氛围,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从而增强群众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意识。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尊重群众的意愿,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家园建设。

3)依靠地、县各有关帮扶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大力支持。建设生态文明家园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专业,绝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做好的。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必须得到地、县各业务部门的通力合作,团结一致,积极献技献策,使项目设计更科学合理,资金整合更加优化,治理效果会更加明显。

4)摸底调查、科学规划、理清发展思路清。广泛开展细致全面的摸底调查,走访村民,征求农民对农村生态建设、农村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与发展规划。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村级规划必须要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务必将规划落脚点放在项目上、落实到所需资金上,安排到规定的时间进度上,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规划标准和档次要科学合理,避免规划与实际操作脱节的现象。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本着“量力而行、规模适度、经济适用、适当超前”的原则进行规划和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设施,避免大拆大建,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盲目攀比,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为保证建设规划的科学性,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原则,按农民的意愿和需要进行规划,特别是在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的布局上,要有区域特点,符合农民意愿,符合客观实际,要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积极性,使农民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主体,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5)搞好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种养殖技术水平。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之计。只有围绕当地农业生产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生态文明家园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6)处理好政府引导与群众主体的关系。一是要加强教育引导,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能“等、靠、要”,要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建设生态文明家园。二是各级政府部门和帮扶单位要积极向上争取建设项目,用足用好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加大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资金投入。

7)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建议恢复实施坡改梯工程,配套修田间便道,排洪沟渠,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和烤烟、辣椒等经济作物栽培灌溉用水的需要。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逐步建成了节约型、循环型、环保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化环境,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努力让农民享受到和城市人一样质量的生活水平。

8)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粮食增产。按照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的要求,在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过程中必须十分注重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开展圈舍、厕所、沼气池一体化建设,发展清洁能源,彻底解决生活垃圾乱堆放、污水乱流、蚊蝇满天飞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建成节约型、循环型、环保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9)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大方县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农民生活水平普遍偏低,无法拿出更多的钱投资改房建房。大多数行政村属于集体经济空壳村,农村集体经济无法给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撑。建设投资按照“农民为主、贷款为辅、政府资助、部门帮扶”的原则筹措。采取财政拨、银行贷、农民筹、帮扶单位帮筹措建设资金。加强政府投资引导,对一些基础性和公益性建设项目,财政拿一部分,整合支农财政资金,争取上级补贴一部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

10)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季节与农业生产季节相重,相互争夺劳动力,产生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与农业生产用工的矛盾,建议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时期应该选择在秋收后的农闲季节。

11)重点突破,试点先行。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当前要抓好以下五个“突破口”,推进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一是要以产业扶持为突破口。农村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根本,因此,要因地制宜,项目重点倾斜进行产业扶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强支柱产业,发展产业化经营;改造传统农业,造就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二是要以“五建五改”为突破口。建农家书屋、文化体育活动场、卫生服务室、生态小公园、文化活动室和改建乡村道路、改造农民房舍、改善人畜饮水、改卫、改电,达到“五化”,山头绿化、庭院美化、水源净化、能源清洁化和产品无公害化。三是要以提升农民素质为突破口。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农民,要加强对农民综合素质的培训,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四是要以推进劳务输出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推进劳务输出,做强劳务产业,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五是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围绕改善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是一个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毕节地区人大工委、毕节地区新农村办公室、大方县新农村办公室组成调研组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进行了调查研究,试从黄泥塘镇社区黄泥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现状、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及对策措施等方面展开一些思考和探索,通过座谈讨论、个别访谈、实地踏看、搜集资料等调查方法,掌握了村情民情,以求探寻一条推进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有效途径。

文明与家园测试 篇3

一、学校教育是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

校园作为青少年成长期间的主要学习和活动场所,能够从多个方面培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校园氛围、文化气息、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及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合下,使学校教育的“阵地”作用较好地发挥出来。

首先,我们应当将德育教育内容作为学校的重点内容,通过塑造健康心理、加强学生行为日常规范和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传承优秀文化的自觉性等,大力促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当代社会中的中小学生,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大大改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都得到了提高,然而日新月异的世界也对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挑战。因此,其心理状态的健康与否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健康心理的指引,我们的思想道德建将大打折扣。在一系列的校园活动中,部分教师与学生通过心理疏导达到了较好的沟通效果。而我们的音乐课堂更是提供了多种途径,通过合唱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相互之间的信任度与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克服学习过程中的诸多疑难,给教师与学生提供了更多沟通、了解的机会,而各种校内外活动的举办,也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深入了解提供了契机。特别是音乐还为学生起到了抚慰心灵、舒缓压力、抒发情绪的重要作用。另外,班级管理与法治理念的推广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一步,也是梳理青少年行为规范的第一标准,只有懂法、守法才能为广大的学生群体提供法的保障,也才能更好地保障多方面活动的正常运行。除此以外,热爱祖国、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的培养,也能大大促进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

其次,美育与德育相结合,共同做好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扎实做好艺术教育工作,能够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孔子曾论述了音乐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以及艺术作为管理重要手段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这些理论同样适用于今天的学校教育。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以“爱国”、“爱家”、“和平”、“和谐”、“环保”等主题开展的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群体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通过音乐的方式,使其对相关的活动内容留下更为鲜明深刻的印象,能够通过让他们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相关的主题内容,并获得自身对周遭事物的理解。在诸多的校园活动中,音乐合唱比赛、综艺类的文艺晚会等,不仅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次实践的考验,也经历了一次次崇高精神的洗礼。

当代的学校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还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道德法律教育、艺术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实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大目标、总要求。

二、社区教育是全面培育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的主要训练场

社区是青少年主要的生活场所,与校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对于青少生活习气、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全面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还应当以社区为主要训练场。

当代社区生活多姿多彩,市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多样化的精神生活更加渴求。在多样化的社区生活中,我们应该共同倡导健康的休闲娱乐生活,如广场舞、文明评比、社区义工服务等。这样的活动既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场所和机会,也为下一代人的成长提供了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然而,要让社区教育更好地发挥充当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主训练场的作用,还应当从一系列的社区活动中加以证明。

另外,我们还应当将丰富的课余生活和社区活动结合起来,使青少年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

星级文明家园 篇4

人口:450人

面积:3800平方米

概况:朱巷新村

朱前新村小区位于双荷苑小区南,老锡沙线旁。全区道路全部硬化;34户村民全部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网络全覆盖;邻里关系融洽、友爱互助、民风淳朴、尊老爱幼。新村风景优美、环境优雅、出行方便、生活富裕、安居乐业。

名称:小方巷

人口:427人

面积:18000平方米

概况:小方巷

爱文明家园征文作文 篇5

7月13日,那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国际奥委会宣布了那么一个消息:",Chine”。

全国沸腾起来了,全国人民都乐开了花,真是为之振奋。“东亚病夫”绝不是我们,我们是“东亚壮夫”。现在,中国站起来了,连世界也认可了,让我们举办奥运会。

奥运会即将来临,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对了,让我们在我们的家园树立新的风貌,让我们做一个讲文明的中学生来迎接奥运会吧。

现在,南山之上,一堆堆垃圾堆积成山,真恐怕多少年后,南山回输给垃圾山,人们便可不必登南山了,改登垃圾山。这多不好呀!我想,迎接奥运,不乱扔垃圾是最好的。这样我们的家园必会成为最美丽的地方。

嗯,怎么有股股臭味?啊,原来是工厂在排污水和废气,但我想还有另一远、原因:就是人们大量砍伐树木,破坏了生态环境。难怪这些污水废气的味道会把空气占领。伐木工们啊!停下你们的手,让你们的家园无限清新。工人们啊!关闭未经过滤排出污水废气的管道吧,让你们的鼻子,充满泥土气息的空气的味道。人们啊!让外国游客人为我们的家园是个人间仙境,这困难吗?迎接奥运会,从不排污水废气、不乱砍伐树木做起。

建美好家园、创文明社区 篇6

建美好家园、创文明社区

——美林景园社区创建市级文明社区汇报材料 【美林景园社区基本情况】

圭塘街道美林景园社区占地面积0.225平方公里,有常住居民2000多户近8000人。辖区内有美林景园小区、嘉盛华庭小区、华菱新城地标商住楼等小区及二十三冶建设集团(下属八家子公司)、湖南航空工业局、长沙铜铝材厂、长沙市体育局等企事业单位。【创建长沙市文明社区工作开展情况】 我社区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创建文明社区这一工作目标,特别抓住长沙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有利契机,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市民素质为目的,从强化基础设施、活跃社区文化、保障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拓展社区服务等方面着手,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文明社区的创建活动,带动了社区建设整体工作的开展,圆满地完成了几年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检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相关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创建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带头作用

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切实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社区成立了创建文明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社区的实际制定了文明社区三年创建规划和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通过充分发挥社区协商议事会、团支部、关协等基层自治群团机构的作用,发动组织社区单位、居民群众积极参加共创文明社区、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形成了创建文明社区的工作合力。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建设文明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带创建,创建促党建,建立了社区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和共建活动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社区党支部议事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规章制度。为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建立了一支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和基层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组织社区党员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做贡献活动,为社区居民做好事、做实事,使社区党支部活动积极向社区建设延伸,有效地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优化社区环境,协调发展,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1、改善设施建设,营造好的居住环境。文明创建是一项民心工程。创造优美文明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是创建文明社区的基本条件。2008至2009年我们在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投入社区改造资金200多万元对改制企业长沙铜铝材厂的宿舍区进行改造,拆除违章建筑 500平方米、新建了治安岗亭和不锈钢临坡护栏、配置灭火器材、新修绿化带200平方米、硬化社会路口300立方米等,使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极大的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在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后,社区加强了管理和维护,同时加大了日常保洁的力度和门店门前三包的巡查力度,建立了全天清扫保洁制度,基本杜绝乱堆、乱放、暴露垃圾等现象,给社区居民营造了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也有效保持了社区的整体环境面貌。在为居民营造了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同时,社区积极发挥共驻共建作用,协调嘉盛房产社区办公用房500多㎡,装修全面完工,设施已添置到位,预计在春节前可以投入使用,以较高标准达到“六室三站一场一校一市和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功能要求,为居民群众来社区办事提供了一个方便、舒适的氛围。

2、健全综治网络,营造安定和谐环境。

我们以做好防范、消除隐患、为居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居住环境为宗旨,通过建立健全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加强巡防队伍建设,落实群防群治制度,形成良好的治安秩序。积极开展创建“平安社区”活动,构筑了以社区民警为主导、以社区巡防队和物业保安

为依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治安网络,落实责任,立足预防,发挥社区群众力量,对重点人员、重点部位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监控和跟踪服务,确保社区一方平安。同时,积极做好调解工作,对社区内发生的家庭、邻里纠纷,认真、及时进行调解,避免了矛盾纠纷的进一步扩大。及时掌握上报了相关维稳信息,协助处理了二十三冶、铜铝材厂、湖南航空工业局三家单位的内部集访事件,避免造成更大的不良社会影响。

3、提升服务意识,做群众贴心人。

我们立足以人为本,本着“服务社区、方便居民,打造服务型社区”的宗旨,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社保工作针对企业改制、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的现象,我们常年开展就业指导、培训活动,并通过建立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搞好就业再就业服务,做好下岗职工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及时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千方百计帮助就业,在街道的指导下把华菱新城地标创建成区级、市级创业基地,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创业的平台和实现就近就业的机会。现在我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了100%,巩固了充分就业社区的根基。低保工作是一项紧连民生的工作,充分体现着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关爱,同时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我们本着“应保尽保”的原则、紧把政策关,三年来年共申报低保户19户、53人,慰问困难户425户。并通过多种形式为社区特困户、残疾人和重特大病患者争取上级救助资金,三年共大病救助10户、20000元,助学救助4人、4000元,雷锋超市共发放物资64户、15000多元,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送到需要者的手中,起到了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了广大居民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文明社区的建设。计生工作通过完善相关服务,形成了社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模式,推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深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并利用与服务对象面对面进行宣传和交流。在省、市、区各级检查中,多次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得到了广大育龄妇女的支持和赞誉。特别是社区针对楼盘小区难管理这一实际情况,自主创新,以提供优质计生服务为突破口,摸索建立了计生“庭院式”前置管理模式,成为我社区提供优质服务的品牌,在市、区、省、国家计生委领导调研中获得了高度肯定,三年来全国各地来我社区学习500多人次,并在雨花区、长沙市进行推广。4、通过开展青少年义工活动,带动居民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创建文明社区的奋斗目标是大力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开展倡导社区居民关爱社会奉献爱心的活动,2008的5月12日年汶川大地大震组织辖区单位、居民捐款共计12万多元;2010年1月29日,组织社区青少年为海地地震灾民举行了“献份爱心帮助海地地震灾民” 的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共捐款1054.5元,衣服54 件;2010年3月5日下午,组织志愿者、二十三冶集团青年志愿者们一起到长沙市第一福利院看望这里的孤残儿,并为孩子们送去了学习和生活用品,让孩子体会到关爱与温暖;2010年4月24日上午,向全体社区居民倡议:“伸出您的关爱之手,力所能及的向灾区捐助,我们的爱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情系玉树,我们在一起,让我们携手同心,共渡难关”的捐款活动,共募捐15033。5元。三年来一共募得爱心善款14万多元。同时社区也通过开展青少年“快乐新年、快乐成长” 手拉手活动,开展爱心助老,爱心助学等活动,对空巢和孤寡老人进行结对帮扶,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以公共场所为重点,劝阻不文明行为,进一步在青少年中倡导文明用语、文明行为,使青少年懂文明、讲礼貌、有修养、以诚待人,用自己的文明言行影响周围的人们,为全社会很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做出应有的贡献。强化青少年的环保意识,每年寒暑假定期组织开展多种社会公益劳动实践活动,让社区的全体青少年参与到社区文明创建中来。通过以此带动广大居民共同参与,三、开展社区教育,努力提高社区居民思想道德素质

为努力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我们广泛开展了以“创建文明社区、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社区教育活动。一是制作宣传标牌,广泛宣传党的建设、科学技术、法制宣传知识、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卫生健康知识等内容,营造了辖区内文明、健康向上、单位共驻共建、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二是积极开展文明市民、五好家庭、文明楼栋、优秀共产党员等评比活动并进行了表彰;三是充分发挥市民学校的作用,提高市民思想觉悟和文明素质,紧密围绕当前形势和居民思想生活的实际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组织不同层次的居民群众学习“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内容,起到了教育居民、凝聚人心、提高素质的作用。

四、活跃社区文化,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为适应市民多层次文化需求,引导广大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我社区于成立了两个健身站,下设健身队、舞蹈队、腰鼓队、门球队等。共有健身会员100余人。通过各种文艺宣传活动,形成了以社区居民为主,辖区单位广泛参与共创社区文化的浓厚氛围。三年来开展大、小活动30次以上,参加人数达6000多人次。我社区老年人门球队,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队伍不断壮大,活动开展经常,成效显著,2010年参加中南院社区门球邀请赛获得亚军,参加雨花家园社区门球邀请赛获得冠军。通过持久经常的活动,弘扬了时代主旋律,营造了优良的文化环境,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居民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文化素养。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责任意识也不断加强,都能够自觉参与到文明社区的创建活动中来,形成了良好的社区精神文化氛围。

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指导支持下,特别是市、区创建办领导多次莅临我社区进行指导,经过努力,美林景园社区创建文明社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三年来,2009年获得了“长沙市和谐示范社区”、2010年获得了“2009长沙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模范社区”、“ 2009雨花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模范单位”“雨花区绿色社区”、“雨花区爱国卫生工作先进社区”、“雨花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 雨花区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0年年我社区积极创建市级文明社区、长沙市爱卫示范社区(已验收通过)、长沙市节能环保示范社区(已通过验收)、华菱新城地标创业基地申报市级创业基地(已验收通过并获得市区两级扶持资金让大批初创企业成长壮大,而更重要的是让破产企业的长铜大批下岗失业职工实现了就近再就业)、雨花区抗震减灾示范社区、雨花区创新型社区(已验收通过)。通过一系列的创建活动,夯实基础、提升服务、美化社区环境、全面提高社区文明程度。

今后,我们将按照上级的要求,居民的需要,本着“求实创新,服务居民”的宗旨,进一步努力工作,把美林景园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居民,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的文明、和谐社区。

文明与家园测试 篇7

一、家庭教育中影响幼儿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 我们发现在家庭教育中影响幼儿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部分家长对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缺乏重视

如今, 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培养出现了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 对文明礼仪养成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一些家长认为, 现代社会讲求个人自由, 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 只要学习好、有真本事就行了。还有一些家长误认为, 孩子年龄还小、天真无邪, 想怎样就怎样, 长大了就懂得文明礼仪了。因此, 我们应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帮助家长树立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意识。

2. 家长礼仪素质不高, 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家长, 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家长的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的态度, 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部分家长礼仪素质不高, 会严重影响幼儿文明礼仪修养的提高。有些家长可能无意间不文明、不讲礼仪的行为习惯, 孩子往往会记在心里, 并跟着去做, 慢慢地就会也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3. 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 是影响幼儿文明礼仪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

由于家长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目标、内容缺乏认识和了解, 在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中不能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 存在说教灌输的现象, 这也会对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如当两个孩子在玩游戏时发生冲突, 家长只是一味告诉孩子:“要这样做!”“不许那样做!”“你做错了, 就应该说对不起!”却不能引导幼儿通过文明礼仪交往来减少冲突、解决问题, 使他们失去了提高道德认知和行为实践的机会。

二、家园合作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针对这样的现状, 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家园合作式幼儿养成教育活动, 探索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帮助家长树立家庭养成教育的新观念, 掌握养成教育育儿新知识、新方法, 形成家园共育合力, 使孩子在幼儿园形成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

1. 通过多种有效途径, 帮助家长树立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意识

幼儿的礼仪教养、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 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提示, 而这种教育与引导必须家园密切配合。因此, 我们努力通过多种途径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树立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意识。

如我们通过家访、家长调查问卷、家长会等多种形式, 切实掌握幼儿在生活礼仪、交往礼仪、公共礼仪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也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班级中近期所开展的礼仪活动以及自己孩子的文明行为情况。在家长园地、家长网站中, 刊登礼仪教育经验供家长借鉴、参考、学习;定期为家长举办文明礼仪知识讲座或座谈会, 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 明确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还要发放阶段性家长倡议书, 向家长宣传一些文明礼仪教育方面的信息、帮助家长端正与更新教育观念, 让家长成为孩子良好文明行为养成的监督者。

2. 制订《家庭礼仪教育指导意见》, 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之中

《纲要》的“组织与实施”部分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这里的“有目的”即强调了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原则。为了帮助家长正确把握培养孩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要求和目标, 我们特编写《家庭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教育指导意见》, 制订不同年龄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目标体系以及家长的文明礼仪行为准则, 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文明礼仪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 使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向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和教育方法, 请他们自觉地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一方面家长可根据指导意见来督促幼儿在生活、学习、交往、公共场合等方面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另一方面提醒家长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以身作则, 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幼儿园与家庭同步协作, 将幼儿园的文明礼仪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去, 在幼儿文明礼貌和行为规范教育方面保持一致, 使文明礼仪教育发挥持续的作用和价值。

3. 创办养成教育亲子园刊, 全方位展示幼儿园文明礼仪风貌

为了有效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共同架起家园共育桥梁, 幼儿园创办了养成教育家庭亲子季刊, 并向全园家长征集亲子园刊的名称、栏目及内容的活动。家长们积极响应、踊跃参加, 经老师和家委会的商议, 将养成教育家庭亲子季刊的刊名确定为《润芽》, 运用照片、故事、儿歌、游戏等多种形式, 全方位展示幼儿园文明礼仪风貌, 呈现了我园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孩子所取得的进步, 既向家长宣传一些文明礼仪教育方面的信息, 又为他们提供了养成教育专家的建议、家庭教育中的成功经验, 还介绍了一些有意义的亲子游戏, 帮助家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使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各种养成习惯也能得到持续性的培养和巩固, 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和好评。

4. 开展“亲子养成”家园共育活动,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

《纲要》中强调,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 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我们围绕幼儿园养成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养成”家园共育活动, 每学期制订计划, 开展有声有色的家长学校、快乐的家长开放日、爸爸妈妈来上课、家园同乐和亲子郊游等活动。例如, 幼儿园开展的“健康生活快乐养成”迎新年家园同乐活动。中班小朋友表演了“文明礼仪童谣大串烧”, 还与爸爸妈妈一起“小手拉大手, 文明一起行”, 绘成了六幅长长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中班文明礼仪画卷”。大班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了“蔬果拼盘”, 参加了“饮食儿歌对对碰”“健康饮食知多少”的智力活动。小班的孩子则在爸爸妈妈的注视下, 参加了“我的本领大”的自我服务比赛, 充分展示了他们能干的一面。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活动, 了解孩子、了解幼儿园、了解养成教育, 树立全新的育儿观念, 家园共同为幼儿创造了更多自主活动、自主探索和快乐养成的机会和条件。

5. 开展各种文明礼仪评比活动, 让家长参与活动并实施评价

为了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和礼仪观, 探索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家园合作的新途径, 我们开展了“文明礼仪家庭摄影大赛”文明礼仪“星星帽”评比等活动, 充分展示幼儿文明风采及家庭礼仪教育成果。

在“文明礼仪家庭摄影大赛”中, 孩子们和家人一起用相机捕捉了生活中讲文明、守礼仪的精彩瞬间, 展现了包括家庭礼仪、公共礼仪、个人礼仪等在内的各种文明礼仪行为, 有尊敬老人的, 有保护环境的, 还有展现世博会中游人和志愿者的文明行为的。孩子们亦在艺术摄影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文明礼仪新风貌。最后由教师和家委会成员组成的评委组评选出了优秀作品, 幼儿也在观看摄影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文明礼仪教育熏陶。

文明与家园测试 篇8

“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丽江市古城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努力调动积极因素,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丽江保护行动计划”和“森林古城”建设,紧紧围绕建设享誉全球的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的目标,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持续推进国家文明城市、节水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使城乡环境得到综合整治和改善,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滇西北生态屏障得到充分保护,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得到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得到综合整治,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初步建立,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更加协调。如今,古城区生态文明建设悄然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以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

丽江古城作为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镇,不仅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更是在各种省级、国家级、甚至世界级评比中屡获殊荣,“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影响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小城市”之首、“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市”之一、“欧洲人最喜爱的旅游城市”“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改革30年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这一项项殊荣,如同皇冠上的明珠,为古城不断增光添彩。而这些荣誉的取得,与一直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密不可分。

国家级园林城市的成功创建,就是古城区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的一个阶段性成就。自2006年全面启动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古城区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克服困难,先后实施了一大批城市绿化工程,相继建成了一系列公园绿地、道路绿化等城市园林绿化精品工程,推进了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和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人民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幅上升,城市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通过不懈努力,于2008年8月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并于 2012年2月获得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的“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生态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古城区委书记金光闪说。正是对这样理念的坚持,才让古城区成为欠发达地区成功创建园林城市的示范。而2014年成功成为国家级卫生城市,2015年进入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关键阶段,则是古城区在先进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下砥砺奋进的一个个脚印……

通过全区各族干部和群众的不懈努力,古城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管理、循环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推动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到2014年城镇化率达76.2%,区域发展由原来五乡四街道改变为两乡两镇七街道新格局。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高,供排水管网覆盖率达90%,城市绿地率达38.5%。能源保障能力较快提高,彻底消灭了“无电村”;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得到有效推广,滇缅天然气管道进入古城区,清洁能源基地基本形成。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树更绿了,环境更美了,这是生活在古城区23万人民群众最真切的感受。而“丽江蓝”这一新名词也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渠道逐渐传播开来,成为丽江人最愿意上网晒的“幸福”之一。

以构建生态产业为重要支撑

丽江就像一幅山水画,南来北往的游客把它作为背景,永远定格在自己的记忆中。居住在古城区的父老乡亲,既是丽江风景最美的元素,同时也是这幅山水画的缔造者。

“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一个都不能丢,一个都不能偏废。”这是金光闪书记铿锵有力的回答。而古城区所做的就是给生态文明建设找到产业支撑,把生态建设和三大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让生态建设融入其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局面,分不开、割不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立足高原特色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丽江古城区至今保持着水源清洁、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土地无污染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持着无可比拟的立体气候、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旅游开放优势,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保护好这个大自然赋予的良好生态环境,是古城区高原特色农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此,古城区立足全区气候及资源优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思路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标准,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走出具有高原特色、古城特点的农业发展路子。

做大优势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扶持烤烟、蔬菜、水果、马铃薯、药材等优势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把烤烟作为农业支柱产业来抓,深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2014年全区烟叶产量达4.9万担,产值6199万元,烟农户均收入达到24946.24元,蔬菜种植面积由2011年的9900亩扩大到3万亩,产值7500万元,优质水果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产值6200度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9800亩,全区农民药材年销售收入达6000多万元。做强品牌产业。古城区立足区域特色,走农业品牌化之路,发展名特优农产品。重点建设金山红水塘循环农业示范园、七河旭辰蔬菜生产科技示范园、束河雪桃科技示范园、金安玛咖科技示范园、金安玛咖科技示范园等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形成百岁坊玛咖、红水塘苹果、旭辰无公害蔬菜等数十个农产品品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古城高原特色的品牌之路。做好新兴产业。古城区以科技为载体,并结合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发展,有针对性的引进、转化和开发新兴农业产业。先后成功引进种植铁皮石斛、伸筋草、岩黄连等药材产品,蓝莓、食用玫瑰、青刺果、蜜饯果铺等优质水果产品,辣木等观赏性产品。现在,这些当年的新兴农产品已经推开普及,逐渐成为全区农民的“绿色银行”。做活林下产业。古城区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很大一部分农民生活在山区。林地和果林是群众经营和依托的主要生产资料,是国家生态的保障,也是农民增收和林区发展的出路,发展林下经济意义重大。为此,古城区出台多种措施,给予林下经济发展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目前,全区老百姓利用森林资源和果林地开展林草鸡、林药、林菜、林菌、林畜等多种林下生态种养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逐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兴林与富民三者的有机统一。

(二)调结构 转方式 努力实现绿色发展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也不是古城的目标,不过一些地方粗放发展、产能过剩的老路,古城区不愿走、也不能走。绿色、低碳、环保的产业发展之路才是古城发展的不二选择。

把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建设低碳城市,古城区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的相关精神,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耗能高、污染重、附加值低的企业适时进行停产、限产调控,坚决按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严格实行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施“绿色照明”产品惠民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节能热水泵推广工程等“六大节能工程”,截至目前,全区共推广了节能灯 426919支,受益居民达1.8万多户,完成沼气池建设5713口,年可代柴1.8万吨,相当于封山育林1.5万亩,在丽江古城、束河古镇推广节能热水泵700台(套),年节电约200万度。按照清洁能源办工业的思路做强工业。古城区着力培育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金沙江“一库八级”电站中的金安桥、龙开口两大电站相继投产运营;依托生物资源优势,加快生物资源加工产业建设,抓好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做大做强生物制药、绿色食品等产业,百岁坊玛卡、绿丫头果脯等一批本土企业不断壮大;2010和2011年连续两年跨入云南省“县域经济十强县”行列,2012年进入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行列;2014年全区地方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1.2亿元。建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园区,实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古城区大力推进集建筑、生活、餐厨垃圾等处置与再生利用为一体的丽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置已进入正式运营阶段,粪便无害化处理工程、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进入试运行阶段,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污水处理率达94%。

(三)提升文化内涵 依托良好生态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古城区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底蕴厚重。近年来,古城区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深入挖掘丽江东巴文化、土司文化、纳西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山体、森林、江河湖泊、湿地、现代都市和乡土风情等自然人文资源,推进旅游产品创新,强化旅游要素配套,塑造自然生态特色,实现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提升文化内涵,促进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没有文化的旅游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为此古城区着重发挥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突出民族特色元素,逐步形成“游丽江山水—览丽江古城—品丽江文化”的旅游发展模式,涌现出了《丽水金沙》、樱花屋、千里走单骑、小巴黎演艺吧等许多文化企业典型。在旅游的带动下,传统优秀民族文化得到了弘扬,取得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反过来,文化产业的繁荣又极大地丰富了丽江旅游的内涵,提升了旅游品位,增强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依托良好生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在全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古城区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古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品的保护和规划工作,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每一个旅游项目的上马,每一个景区(点)的建设,都要求进行上档次高规格的规划,做到“保护第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征求游客和广大市民的意见,虚心学习其它兄弟地州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因此,古城区目前已开发的旅游产品如束河茶马古镇、观音峡景区等,都获得了巨大成功,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旅游业现已成为全区支柱产业。旅游形象宣传短片《丽江欢迎你》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滚动播出,电视剧《木府风云》在央视热播再掀文化旅游新高潮,先后有15个世界知名品牌酒店进驻我区。2014年,古城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73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8.4亿元,全区正一步步迈向旅游强县的目标。

多年来,古城区委、区政府着眼长远,立足于区情实际,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不断实施污染减排和生态环境治理,有效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换来了鸟语花香、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好风景。

以美丽家园建设为着力点

驱车沿着新修的公路登上红山村,崭新漂亮的庭院建筑错落有致地点缀在森林之间,远处繁华的丽江城区和近处怡然自得的田园风光相互呼应。望着日新月异的丽江和村里一栋栋新居,曾经抱怨贫困落后的丽江市古城区束河街道龙泉社区红山居民小组的居民,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这是红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幸福农庄建设项目的一部分。大企业介入、大项目带动、大融合发展,古城区探索出了保护坝区耕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红山模式”。整个红山村顺山势而建,景观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并充分融入民族元素和丽江特色,打造出城在山中、房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特色城镇面貌,实现山、水、田、园、城有机融合,一个升级版的农村正在崛起。

而这可以说是古城区美丽家园建设的一道缩影。

近年来,古城区先后在七河道生村、金山红河村、金安增明中村、束河红山村进行了试点。在这些试点村,古城区加大了农村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用于民居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整治、环卫设施、村容村貌整治等,努力构建以农业游览、有机饮食、民俗体验、农特旅游产品等为支撑的旅游产业体系,建成一个有机生活与纳西文化共生、产业配套、布置合理的郊外休闲度假区式农庄。从2015年起,按照逐年增加投入的办法,古城区重点实施七河、金山、开南3个片区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全面巩固提升古城区新农村建设品质。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村企联动、村企共建等模式,整合资金集中1.6亿元建设4个优势明显、产业支撑有力的特色农业庄园。通过试点建设,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不断形成,实现了在以点突破的基础上,梯次连片推进。

古城区人民正通过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农庄来实现自己的幸福梦。而这个“梦”的发端和结点都在于“生态”二字。从主打生态牌的高原特色农业到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从农村危房改造到农村环境集中联片整治,从治理农业污染到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植树护绿,古城区的乡村正在变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下一步,古城区将以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目标,进一步树立树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态立区、环境优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通过实施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建设、培育生态文明建设良好风尚等战略措施,努力和全省同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力争到2020年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编后记:

这世上是否有个地方,让你心醉在那里。让你许多年以后只敢在回忆里张望和徘徊,却再不敢,回到梦境般的秘境中去捡拾。

美丽的湖光山色,神奇的东巴文化,古朴的民族村落,醉人的古城恋歌,蜿蜒的青石板路,独具特色的客栈酒店,幸福的现代农庄,充满欢乐的魅力乡村,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每一次走进丽江古城区,都让人更加沉醉、迷恋。这就是古城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新成就。

上一篇:大中专毕业生初次认定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下一篇:校外活动中心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