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中药饮片总结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药材中药饮片总结(精选8篇)

中药材中药饮片总结 篇1

第八章 解表药(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麻

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桂

枝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

苏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生

姜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香

薷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

芥 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

风 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

活 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

芷 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

辛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藁

本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苍 耳 子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辛

夷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葱

白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 胡

荽 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桱

柳 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鹅不食草 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

荷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牛 蒡 子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 蝉

蜕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桑

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

花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 荆 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

胡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 升

麻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

根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 豆 豉 解表除烦 浮

萍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木

贼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第九章

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

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知

母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

根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天 花 粉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 淡 竹 叶 清热除烦、通利小便 栀

子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夏 枯 草 清肝火、散郁结 决 明 子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寒 水 石 清热泻火 竹

叶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鸭 跖 草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谷 精 草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密 蒙 花 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青 葙 子 清泄肝火、明目退翳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

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

连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

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龙 胆 草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

参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秦

皮 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白 鲜 皮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苦 豆 子 清热燥湿、止痛杀虫 三 棵 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马 尾 连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 银 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清热解暑 连

翘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清心利尿 蒲 公 英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 野 菊 花 清热解毒 大 青 叶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 蓝 根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

黛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穿 心 莲 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贯

众 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 鱼 腥 草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清热止痢 射

干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山 豆 根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白 头 翁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白花蛇舌草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土 茯 苓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兼解汞毒 熊

胆 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 紫花地丁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金 荞 麦 清热解毒、清肺化痰 红

藤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败 酱 草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马

勃 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马 齿 苋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鸦 胆 子 清热解毒、治痢截疟、腐蚀赘疣 地 锦 草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蚤

休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拳

参 清热解毒、镇肝熄风、凉血止痢 半 边 莲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山 慈 菇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漏

芦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生肌止痛 白

蔹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生肌止痛 四 季 青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敛疮 绿

豆 清热解毒、消暑利尿 青

果 清热解毒、利咽生津 锦 灯 笼 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通淋 金 果 榄 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木 蝴 蝶 清肺利咽、疏肝和胃 委 陵 菜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翻 白 草 清热解毒、止血止痢 千 里 光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生 地 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玄

参 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 丹 皮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赤

芍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紫

草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水 牛 角 清热、凉血、解毒

第五节:清虚热药 青

蒿 清虚热、除骨蒸、解暑、除疟 地 骨 皮 凉血退蒸、清降肺火、生津止渴 白

薇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银 柴 胡 清虚热、除疳热 胡 黄 连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第十章

药 第一节:攻下药 大

黄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 芒

硝 泻下、软坚、清热 番 泻 叶 泻下导滞 芦

荟 泻下、清肝、杀虫

第二节:润下药 火 麻 仁 润肠通便 郁 李 仁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松 子 仁 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 甘

遂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京 大 戟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芫

花 泻水逐饮、去痰止咳、杀虫疗疮 牵 牛 子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巴

豆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 商

陆 泻下利水、消肿散结 千 金 子 泻下逐水、破血消症、攻毒杀虫

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 第一节:祛风湿散寒药 独

活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威 灵 仙 祛风湿、通经络、清骨哽 川

乌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蕲

蛇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木

瓜 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乌 梢 蛇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蚕

砂 祛风湿、和中化浊 伸 筋 草 祛风湿、舒筋活络 寻 骨 风 祛风湿、通络止痛 松

节 祛风湿、活络止痛 海 风 藤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路 路 通 祛风通络、利水下乳 青 风 藤 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丁 公 藤 祛风湿、消肿止痛

昆明山海棠 祛风湿、祛瘀通络、续筋接骨 雪上一枝蒿 祛风湿、活血止痛

第二节:祛风湿清热药 秦

艽 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防

己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桑

枝 祛风通络、利关节 豨 签 草 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臭 梧 桐 祛风湿、活络 海 桐 皮 祛风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 络 石 藤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穿 山 龙 祛 风 湿、活血通络、清肺化痰 丝 瓜 络 祛风通络、解毒化痰 雷 公 藤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老 鹳 草 祛风湿、舒筋活络、止泻痢

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 加 皮 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桑 寄 生 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狗

脊 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千 年 健 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 雪 莲 花 祛风湿、强筋骨、补肾阳、调经止血 鹿 衔 草 祛风湿、强筋骨、止咳、止血 石 楠 叶 祛风湿、通经络、益肾气

第十二章

化湿药 藿

香 化湿、解暑、止呕 佩

兰 化湿、解暑 苍

朮 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 厚

朴 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砂

仁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白 豆 蔻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 豆 蔻 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

果 燥湿散寒、除痰截疟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茯

苓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心悸失眠 薏 苡 仁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猪

苓 利水渗湿 泽

泻 利水渗湿、泄热 冬 瓜 皮 利水消肿 玉 米 须 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葫

芦 利水消肿 香 加 皮 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 泽

漆 利水消肿、化痰止咳、散结 蝼

蛄 利水消肿 荠

菜 清热利水、凉血止血 枳 椇 子 利水消肿、解酒毒

第二节:利尿通淋药 车 前 子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滑

石 利水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 木

通 利尿通淋、通经下乳 金 钱 草 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虎

杖 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 地 耳 草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垂 盆 草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通

草 清热利湿、通气下乳 瞿

麦 利尿通淋、活血通经 萹

蓄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地 肤 子 清热利湿、止痒 海 金 砂 利尿通淋 石

苇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 冬 葵 子 利水通淋、下乳润肠 灯 心 草 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萆

薢 利湿去浊、祛风除湿

第三节:利湿退黄药 茵 陈 蒿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金 钱 草 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虎

杖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地 耳 草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垂 盆 草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鸡 骨 草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 珍 珠 草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明目、消积

第十四章

温里药 附

子 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 干

姜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肉

桂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吴 茱 萸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小 茴 香 散寒止痛、理气和中 花

椒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丁

香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高 良 姜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荜

蕟 温中散寒 荜 澄 茄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胡

椒 温中止痛、下气消痰

第十五章

理气药 陈

皮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青

皮 疏肝理气、消积化滞、破气散结 枳

实 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木

香 行气止痛 沈

香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香

附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川 楝 子 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薤

白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檀

香 行气止痛、散寒调中 乌

药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荔 枝 核 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佛

手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香

橼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化痰止咳 玫 瑰 花 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绿 萼 梅 疏肝和胃、理气化痰 青 木 香 行气止痛、解毒僻秽、消肿 大 腹 皮 行气导滞、利水消肿 柿

蒂 降气止呃 刀

豆 降气止呃、温肾助阳 甘

松 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九 香 虫 理气止痛、温肾助阳 婆 罗 子 疏肝解郁、和胃止痛 天 仙 藤 理气祛湿、活血止痛

第十六章

消食药 山

楂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神

曲 消食和胃 麦

芽 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疏肝解郁 莱 菔 子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鸡 内 金 消食健胃、涩精止遗、通淋化石 谷

芽 消食健脾 鸡 矢 藤 消食健胃、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止痛 隔 山 消 消食健胃、理气止痛、催乳 阿

魏 化症散痞、消积杀虫

第十七章

驱虫药 使 君 子 驱虫消积 苦 楝 皮 杀虫疗癣 槟

榔 驱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南 瓜 子 杀虫 鹤 草 芽 杀虫 雷

丸 杀虫 鹤

虱 杀虫消积 榧

子 杀虫消积、通便、润肠 芜

荑 杀虫、消积

第十八章

止血药 第一节:凉血止血药 大

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小

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地

榆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槐

花 凉血止血、清肝火 侧 柏 叶 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白 茅 根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苎 麻 根 凉血止血、安胎、解毒 羊

蹄 凉血止血、解毒杀虫、泻下

第二节:化瘀止血药 三

七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茜

草 凉血化瘀止血、通经络、通血脉 蒲

黄 化瘀、止血、利尿 花 蕊 石 化瘀止血 降

香 化瘀止血、理气止痛

第三节:收敛止血药 白

芨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仙 鹤 草 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 紫

珠 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棕 榈 炭 收敛止血 血 余 炭 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藕

节 收敛止血 檵

木 收敛止血、清热解毒、止泻

第四节:温经止血药 艾

叶 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炮

姜 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灶 心 土 温中止血、止呕止泻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第一节:活血止痛药 川

芎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延 胡 索 活血、行气、止痛 郁

金 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 姜

黄 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乳

香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没

药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五 灵 脂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夏 天 无 活血止痛、舒筋通络、祛风除湿 枫 香 脂 活血止痛、止血、解毒、生肌

第二节:活血调经药 丹

参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红

花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桃

仁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益 母 草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牛

膝 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 引火下行 鸡 血 藤 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泽

兰 活血祛淤调经、利水消肿 王不留行 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 月 季 花 活血调经解郁、消肿 凌 霄 花 破血通经、凉血祛风

第三节:活血疗伤药 马 钱 子 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螫

虫 迫血逐瘀、续筋接骨 自 然 铜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苏

木 活血疗伤、祛瘀通经 骨 碎 补 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血

竭 活血疗伤、止血生肌 儿

茶 活血疗伤、止血生肌、敛疮 刘 寄 奴 破血疗伤、通经止痛、止血

第四节:破血消癥药 莪

朮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化瘀消肿 水

蛭 破血、逐瘀、消症 三

棱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虻

虫 破血、逐瘀、消症 斑

蟊 破血逐瘀消症、攻毒散结 穿 山 甲 活血消症、通经下乳、消痈排脓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一节:化痰药 【一】温化寒痰药: 半

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消肿止痛 天 南 星 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消肿止痛 胆 南 星 清热化痰、熄风定惊 禹 白 附 祛风痰、燥湿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白 芥 子 温肺化痰、力气散结 皂

荚 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旋 覆 花 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白

前 降气化痰 猫 爪 草 化痰散结、解毒消肿

【二】清化热痰药: 桔

梗 宣肺化痰、利咽、排脓、通二便 川 贝 母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浙 贝 母 清热化痰、开郁散结 栝

蒌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竹

茹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竹

沥 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天 竺 黄 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海

藻 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昆

布 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黄 药 子 消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止咳平喘 海 蛤 壳 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尿制酸 前

胡 降气化痰、宣散风热 海 浮 石 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尿通淋 瓦 楞 子 消痰软坚、化瘀散结、制酸止痛 礞

石 坠痰下气、平肝镇惊 胖 大 海 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

第二节:止咳平喘药 苦 杏 仁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苏

子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百

部 润肺止咳、杀虫 紫

菀 润肺化痰止咳、宣开肺气 款 冬 花 润肺化痰止咳 马 兜 铃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热平肝、清大肠热 枇 杷 叶 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清胃止渴 桑 白 皮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止血清肝 葶 苈 子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矮 地 茶 止咳平喘、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白

果 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洋 金 花平喘止咳、镇痛止痉 华 山 参 温肺祛痰、止咳平喘 罗 汉 果 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 满 山 红 止咳祛痰平喘 胡颓子叶平喘止咳、止血解毒

第二十一章

安神药 第一节:重镇安神药 朱

砂 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磁

石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 龙

骨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琥

珀 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生肌收敛

第二节:养心安神药 酸 枣 仁 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柏 子 仁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远

志 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合 欢 皮 安神解郁、活血消肿 夜 交 藤 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灵

芝 补气安神、止咳平喘 缬

草 安神理气、活血止痛 首 乌 藤 养血安神、祛风通络

第二十二章

平肝熄风药 第一节:平抑肝阳药 石 决 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牡

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代 赭 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珍 珠 母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燥湿敛疮 紫 贝 齿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清肝明目 刺 蒺 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祛风瘙痒 罗 布 麻平抑肝阳、清热利尿 代 赭 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生 铁 落平肝镇惊

第二节:熄风止痉药 羚 羊 角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清肺止咳 牛

黄 熄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钩

藤 熄风止痉、清热平肝、凉肝止惊 天

麻 熄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地

龙 清热熄风、通络、平喘、利尿 全

蝎 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蜈

蚣 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僵

蚕 熄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珍

珠 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

第二十三章

(芳香)开窍药 麝

香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冰

片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石 菖 蒲 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苏 合 香 开窍醒神、僻秽止痛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 第一节:补气药 人

参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西 洋 参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党

参 益气、生津、养血 黄

蓍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白

朮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山

药 益气养阴、补肺脾肾、固精止带 白 扁 豆 健脾、化湿、消暑 甘

草 益气补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 调和药性 大

枣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太 子 参 补气生津 饴

糖 补中缓急、润肺止咳 蜂

蜜 补中缓急、润燥、解毒 刺 五 加 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绞 股 蓝 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 红 景 天 健脾益气、清肺止咳、活血化瘀 沙

棘 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化瘀

第二节:补阳药 鹿

茸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鹿 角 胶 温补肝肾、益精血、止血 鹿 角 霜 温肾助阳、收敛止血 巴 戟 天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淫 羊 藿 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补 骨 脂 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纳气平喘 益 智 仁 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 菟 丝 子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杜

仲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 续

断 补肝肾、强筋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紫 河 车 温肾补精、益气养血 仙

茅 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海 狗 肾 暖肾壮阳、益精补髓 海

马 补肾壮阳、活血散结、消肿止痛 肉 苁 蓉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锁

阳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沙 苑 子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韭

子 温补肝肾、壮阳固精 阳 起 石 温肾壮阳 葫 芦 巴 温肾祛寒止痛 核 桃 仁 补肾、温肺、润肠 蛤

蚧 助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定喘嗽 冬虫夏草 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 紫 石 英 温肾助阳、镇心安神、温肺平喘 哈 蟆 油 补肾益精、养阴润肺 羊 红 膻 温肾助阳、活血化瘀、养心安神、温肺散寒

第三节:补血药 当

归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熟 地 黄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白

芍 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制 首 乌 补益精血、固肾乌须 生 首 乌 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阿

胶 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龙 眼 肉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楮 实 子 清肝明目、滋肾利尿 第四节:补阴药 北 沙 参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 沙 参 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百

合 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麦 门 冬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天 门 冬 养阴润燥、清火生津 石

斛 养阴清热、益胃生津 枸 杞 子 补肝肾、明目 玉

竹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龟

版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 鳖

甲 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黄

精 滋肾润肺、补脾益气 墨 旱 莲 补肝肾阴、凉血止血 女 贞 子 补肝肾阴、乌须明目 桑

椹 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黑 芝 麻 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明 党 参 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第一节:固表止汗药 麻 黄 根 敛肺止汗 浮 小 麦 敛汗益气除热 糯稻根须 固表止汗、益胃生津、退虚热

第二节:敛肺涩肠药 五 味 子 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乌

梅 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 诃

子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肉 豆 蔻 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五 倍 子 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 罂 粟 壳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 石 榴 皮 涩肠止泻、杀虫 赤 石 脂 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 禹 余 粮 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止带

第三节: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 茱 萸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桑 螵 蛸 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海 螵 蛸 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莲

子 补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养心 芡

实 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覆 盆 子 益肾、固精、缩尿 金 樱 子 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椿

皮 清热燥湿、止带止泻、收敛止血、杀虫 刺 猬 皮 收敛止血、固精缩尿、化瘀止痛 鸡 冠 花 收敛止带、止血止痢

第二十六章

涌吐药 常

山 涌吐痰涎、截疟 瓜

蒂 涌吐痰食、祛湿退黄 胆

矾 涌吐痰涎、解毒收湿、祛腐蚀疮

第二十七章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 雄

黄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 硫

磺 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 白

矾 解毒杀虫止痒、化痰止血止泻 蛇 床 子 杀虫止痒、温肾壮阳 大 风 子 攻毒杀虫、祛风燥湿 土 荆 皮 杀虫止痒 蜂

房 攻毒杀虫、祛风止痛、止痒 大

蒜 解毒杀虫、消肿止痢 蟾

酥 开窍醒神、止痛解毒 樟

脑 开窍僻秽、除湿杀虫、温散止痛 木 鳖 子 攻毒疗疮、消肿散结

第二十八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 升

药 拔毒化腐 砒

石 蚀疮祛腐、祛痰平喘 炉 甘 石 解毒明目退翳、收湿生肌敛疮 铅

丹 拔毒生肌、杀虫止痒、镇惊、祛痰、截疟 硼

砂 清热解毒、清肺化痰 轻

中药材中药饮片总结 篇2

月经先期:临床上分外偏实热者, 偏虚热者以及偏气虚三种。

实热型:临床表现月经先期, 量多, 色深红或紫, 质黏稠, 舌质红苔黄, 脉数。中药以清经汤主之, 方用丹皮10g、熟地10g、白芍10g、青蒿6g、茯苓6g、黄柏15g、地骨皮15g、黄连6g。针取关远、血海、太冲、曲池, 针用泻法。

虚热型:临床表现经来先期, 量少或量多, 色红, 质稠伴两颧潮红, 手足心热, 舌红苔少脉细数, 中药以两地汤主之, 方用:地骨皮15g、生地30g、白芍15g、元参30g、阿胶10g、麦冬15g。针取关元、血海、三阴交, 平补平泻手法。

气虚型:临床表现月经先期, 经量增多, 色淡、质稀, 神疲肢倦, 舌质淡、脉细弱, 中药取归脾汤加减:人参15g、茯苓10g、白术10g、黄芪30g、熟地10g、阿胶10g、灸甘草15g。针取脾俞、足三里、血海、关远, 针用补法。

2 月经后期:临床上分血寒、血虚、血瘀气滞三型。

血寒形;临床表现经迟, 色暗, 有虚寒症状, 方用温经摄血汤:白芍30g、熟地30g、川芎15g、肉桂3g、白术15g、五味子3 g、续断9g、柴胡9g。针灸方面针三阴交、气海、气穴, 灸归来、天枢。

血虚型:临床表现面色苍白, 头晕、心悸、经期延后, 量少色淡红质清稀等血虚症状, 方用人参营养汤加减, 人参10g、黄芪30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0g、山茱萸9g、枸杞15g、甘草3g。针取三阴交、足三里针用补法, 灸气海, 脾俞、膈俞。

血瘀气滞型:经期延后, 量少, 色暗红或有小块, 小腹作胀, 舌淡苔薄脉弦。中药方用过期饮: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5g、生地15g、赤芍10g、木香9g、木通9g、香附9g、莪术6g、肉桂5g。针取关元、气海、三阴交、针用泻法。

3 月经先后不定期:多以肝郁肾虚引起月经先后不定, 方用定经汤:当归30g、白芍30g、熟地15g、菟丝子30g、茯苓12g、淮山药12g、柴胡6g、荆芥6g。针灸方面取关元、三阴交、肾俞用补法, 取太冲用泻法。

中药材中药饮片总结 篇3

【关键词】前列腺炎 ; 中药内服 ;敷脐治疗

【中图分类号】R6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97-01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泌尿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清,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方法[1]。2008年至2010年本人应用中药内服合敷脐治疗CP78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76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54例均为本院中医男性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二组,中药治疗组78例,年龄18-51岁,平均32岁,病程6个月至5年,平均3年1个月。西药组76例中年龄19-53岁,平均31岁,病程7个月至5年,平均3年2个月。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中药组:以口服中药及脐敷中药为主。

2.1.1中药口服以活血化瘀、清热祛湿为基本大法,适当配合行气疏肝、健脾补肾法,药用桃仁、红花、王不留行、刘寄奴、红藤、败酱草为主,配伍柴胡、香附、白术、山茱萸等组成基本方灵活加减,气滞血瘀明显者基本方重用活血化瘀之品;湿热下注见尿频、涩痛突出者基本方加通草、冬葵子、滑石等利尿之品;肾阴不足型加生地、知母、黄柏、旱莲草等滋阴补肾之品;肾阳不足者加肉桂、巴戟、金樱子等温阳药,每天一剂水煎服,共服药六周。

2.1.2中药脐敷疗法:以黄柏、红藤、大黄、刘寄奴、琥珀、黄芪、冰片等按比例配制焙干研末,装密封瓶备用,取名前列康散。清水常规清洗脐部及周围皮肤,然后取前列康散适量用普通38度米酒调成干湿适中的药饼,直接外敷脐孔,并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晚9点至第二天早上7点共敷10小时即可取下,12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共治疗三个疗程。

2.2西药组: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200毫克,每日2次;特拉唑嗪片2毫克,每晚1次,共服药六周,且治疗期间均禁止使用影响疗效观察的其它药物。

3疗效标准及结果

3.1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前列腺镜检正常,肛诊前列腺肿大消退,质地柔软。好转: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肛诊前列腺肿大较前好转,前列腺镜检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肛诊无变化,前列腺镜检无变化。

3.2治疗结果:中药组78例治愈20例,好转52例,无效6例,有效率92.31%;西药组76例治愈12例,好转30例,无效34例,有效率55.26%。两组疗效比较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

4讨论

4.1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是因患者的前列腺感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引起的长期慢性炎症反应,主要病理变化为病灶组织硬化,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入侵,局部血管发生阻塞。本病属中医的“淋证”、“白浊”、“癃闭”等范畴,引起本病原因为湿热下注蕴结于下焦,膀胱气化失调致脾肾两虚,也可因疲劳过度,长期便秘或久坐等引起前列腺慢性充血而致气滞血瘀,因本病病程较长,久病伤及气血,气虚气化失调,血行瘀滞,血虚使前列腺体失去充养,而出现前列腺慢性炎症[2]。中药方中红藤、败酱草、黄柏专清下焦湿热;桃仁、红花、刘寄奴、王不留行、大黄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柴胡、香附、白术、山茱萸行气疏肝、健脾补肾,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气化功能。

4.2肚脐是全身经络的总枢,内达五脏六腑,为经脉汇集之处,敷脐给药可以不受胃肠PH或酶的破坏,避开肝脏的首过效应,具有生物利用高优点。前列康散精选黄柏、红藤清热利湿,刘寄奴、大黄、琥珀、冰片活血化瘀通淋,黄芪益气补中,可调节免疫机制。

4.3因此,目前认为中药治疗CP是通过综合调节相关机制而达到其治疗目的[3]。

参考文献

[1]刘国栋 泌尿外科医师进修必读M 北京人民軍医出版社,1999:352

[2]吴裕忠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概况(J)河南中医2006,26(9):78-80

中药饮片管理检查工作总结 篇4

1为了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管理,强化中药饮片合理使用,提高中药饮片服务水平。按照《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药饮片处方用命和调剂给付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的要求。现将关于中药饮片管理工作情况作出如下总结:

一、自查内容

1、明确了院长为我院中药饮片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药剂工作的业务副院长牵头负责中药饮片管理全面工作。

2、按照《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中人员要求,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与临方炮制、煎煮等要求逐一对照检查。

3、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工作进行抽查和指导。

4、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与《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要求》对我院中药饮片及中成药处方点评工作抽查与督导。

二、存在问题

1、对饮片供药企业药品质量评估制度落实不到位,缺少相关记录。

2、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给付、核查、复核流程不完善。

3、有些中药饮片处方没有“先煎”、“后下”“布包”等用法标注。诊断只有中医病名,无症候分型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高度重视,按照相关规范做好中药饮片人员要求、采购、验收、保管、调剂等医院中药饮片管理工作。合理用药,做好中药处方点评工作。

2、进一步落实相关责任人工作范围与职责,切实按相关要求执行。

中药材中药饮片总结 篇5

时间:2009年6元28日——2009年7元3日

地点:西安市长安区立元村陕西凯兴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陕西凯兴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简介

陕西凯兴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是二零零四年注册成立的中药饮片加工型企业.并率先在陕西取得了中药饮片GMP认证资格,是西安市目前唯一一家中药饮片GMP认证企业。陕西凯兴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中药饮片加工基地。

内容: 参观与实践凯兴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中药生产各个环节和日常工作

一、实习经历和感受

在本次实践中我参与了解了凯兴饮片生产的各个工作环节,现将在各个环节的工作经历予和发现、学习到的内容做以简介。

厂区:包括原料库、净选、蒸煮、切制、筛选、炮制、包装、中转、成品库、质检等车间和部门,依照工艺流程环形依次排列。中央空地为晾晒场。

以环形结构按照各个工艺了流程的先后顺序排列车间的排布,有利于节省空间、提高生产效率。在整个厂区和各个车间实行人流和物流分离的模式有利于避免药品污染、方便管理。在出入口处设置挡板防止虫鼠进入车间、在车间车间内安装灭蝇灯等实施防止飞虫,一把保证药品安全。

图一 工厂平面分布图

原料库及成品库:在实习中发现为了方便管理,工厂采取三色五区来划分库房区域,方便管理。

红色————不合格区

黄色————待验区/退货区

绿色————发货区(成品库)/合格品区

成品库及原料库日常记录的指标有温度、湿度、相对湿度、相对温度。

经了解在储藏中可能出现以下的变异现象

1.虫蛀2.发霉3.泛油4.变色5.气味散失6.风化7.潮解溶化8.粘连9.挥发10.腐烂

而引起以上变异现象的则是由空气、温度、湿度、日光、霉变、虫蛀等因素造成的,为了包正药品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

1.清洁养护法2.防湿养护法 3.密封贮藏(包括密闭贮藏)法4.对抗同贮法 5.高温防治

常用的高温防治方法有:

①曝晒法 ②烘烤法。②热蒸法。6.低温冷藏防治7.化学药剂熏蒸防治

净选: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前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的过程。

在本次实习中参与净选了的药材有刺蒺藜、五倍子、木贼、金毛狗脊。在实践中我发现净选是一项及其繁杂、费时费力的一项工作,其中许多过程必须由人工来完成,如刮去金毛狗脊的绒毛,采用人工用小锯条来刮,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成为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限速步骤。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净选的药品要分别存放,防止其他杂物混入。净选后,现场进行清理,不得遗留药品于现场,防止药品互混。

一、净制的基本方法

1.挑选 2.颠簸 3.筛选 4.风选 5.水选

二、净制常用的设备

1.震荡式筛药机。2.滚筒式清洗机。3.旋转式洗药机。4.摇摆式清洗机。5.传动式高压水清洗机。

三、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

根或茎,去残茎、残根,皮壳,去毛、刮去毛、刷去毛、烫去毛、挖去毛、撞去毛,去心,去芦,去核,去瓤,去枝梗,去头尾足翅,去残肉

四、药材清洗净制的方法

喷淋法:用清水喷淋药材除去泥土的一种方法。

刷洗法: 利用人工用毛刷将药材表面上的泥土刷洗干净。

淘洗法:将被清洗的药材投人清水中,淘洗后及时取出,故又称抡水法。淘洗的药材多为质地松,最适于能漂于水面上药材的清洗。

切制:将净选后的药物进行软化,切成一定规格的片、丝、块、段等的加工炮制工艺。

通过切制便于有效成分煎出,提高煎药质量,利于炮炙,利于调配和贮存,便于鉴别,利于制剂。

在本次实习中参与切制的药材有北沙参、大腹皮。

切制前需要进行水处理,水处理的目的主要为:①洁净药物,除去泥砂杂质;②调整或缓和药性,降低毒性;③软化药材,便于切制饮片。常用水处理方法:

1、淋法(喷淋法)

2、淘洗法(抢水洗)

3、泡法

4、漂法

5、润法

在软化完成后进行切制,根据药品种类、用法、规格的要求可将药材切制成 1.极薄片2.薄片3.厚片4.斜片5.直片(顺片6.丝(包括细丝和宽丝): 细丝2~3mm,宽丝5~10mm。适宜皮类、叶类和较薄果皮类药材。如黄柏、厚朴、桑白皮、秦皮、合欢皮、陈皮等均切细丝;荷叶、枇杷叶、淫羊藿、冬瓜皮、瓜蒌皮等均切宽丝。7.段(咀、节): 长为10~15mm,长段又称“节”,短段称“咀”。适宜全草类和形态细长,内含成分易于煎出的药材。如薄荷、荆芥、香薷、益母草、党参、青蒿、佩兰、瞿麦、怀牛膝、北沙参、白茅根、藿香、木贼、石斛、芦根、麻黄、忍冬藤、谷精草、大蓟、小蓟等。8.块(丁):为8~12mm3的立方块。有些药材煎熬时,易糊化,需切成不等的块状,如阿胶丁等

切制完成后,不同药材通过晾晒、烘干、风干等方式进行干燥处理。

炮制:炮炙包括炒,炙,煅,蒸,煮,制霜,发芽,发酵等。在本次实习中我参与炮制的药物为酸枣仁,以在滚筒式炒药机中翻炒的方式进行,工人师傅主要以经验来判断炮制的程度,一般为酸枣仁微鼓起为益,其他药物根据种类、切片大小不同、用法等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炮制到不同的程度。

中药炮制常伴有辅料,辅料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和主药起到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影响主药理化性质等作用。

分为:

液体辅料:酒、醋、蜂蜜、食盐水、生姜汁、甘草汁、黑豆汁、米泔水、胆汁、麻油 固体辅料:稻米、麦麸、白矾、豆腐、土、滑石粉、河砂、朱砂。除了炒锅以外,炮制车间还有煮锅等其他设施。

在车间加工过程中,药品和工作人员在车间内,锅炉等加热设施在车间外,有利于保持车间内的环境和保证药品的干净卫生。

包装:在本次实习中我参与包装的药品有五倍子、炒五倍子、白豆蔻、鳖甲、芦根。

过程:

1、将以加工好的药品进行称量分装,同合格证一同放入相应规格的包装袋内。

2、用封口机封口并打上生产日期。

3、贴上相应药物的标签。

4、将包装好的小包装产品放入大的包转袋内,准备进入成品库。

需要注意的是

1、防止混装和药品于包装不符的情况。

2、严格控制净重。

3、防止在包装过程中造成药品污染。

在外包装上需要注明的有品名,产地,规格,净重,批号,生产日期,生产企业。

中转库:储存部分成品和珍贵药材,同时承担小批量药物的发货任务。

同成品库及原料库一样需要注意储藏,各类药物分类、分架摆放,方便提货出货。

质检室: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质量鉴定。

在本次实习中由于条件限制我并没用实际操作进行质量检验,但通过观察和提问仍然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质检过程中应该参照标准操作规程及《药典》的要求进行检测。

质检室分为更衣室、试剂间、洗涤间、烘干室、粉碎室、测定间、留样室等几个工作区域。按照实验室的要求进行装修,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留样室样品留样三年,出现问题后可复检。

对原材料主要通过显微检测等方式进行种类鉴定,及杂质含量的检测。对成品的质量要求有

一、净度

净度系指炮制品的纯净度,以及炮制品中所含杂质及非药用部位的限度。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的规定执行。不含有泥沙、灰屑、霉烂品、虫蛀品、杂物及非药用部位等。

二、片型及粉碎粒度

1.片型 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全国中药炮制规范》的规定。切制后的饮片应均匀、整齐、色泽鲜明,表面光洁,片面无机油污染,无整体,无长梗,无连刀片、掉刀片、边缘卷曲等不合规格的饮片。2.粉碎粒度

一些不宜切制的药物或医疗上有特殊需要的药物,经挑选整理或水处理,防止混药,干燥完全后,用手工或机器粉碎成颗粒或粉末,破碎度要便于煎煮或调剂。原则是粉碎后的药物应粉粒均匀,无杂质,粉末的分等应符合药典要求。

三、色泽(含光泽)

中药炮制对制品的色泽有特殊的要求。它的意义在于: 1.药材经炮制后应显其固有色泽,2.通常在炮制操作中常以饮片表面或端面的色泽变化作为控制炮制程度的直观指标 3.饮片的色泽是反应其质量要求的一项指标,是标志之一。

4.炮制品色泽的不正常变化说明其内在质量的变异,不仅影响其外观,而且是内在质量变化的标志之一。

四、气味

炮制品原有的气和味,与炮制品内在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药物的气和味与治疗作用有一定的关系,往往也是鉴别品质的重要依据。

炮制品若是用酒、醋、盐、姜、蜜等辅料炮制,除具原有的气和味,还应带有所用辅料的气和味。如醋制品,应带有醋香气味;酒制品,应带有酒香气;盐制品,应带有咸味;麸炒品应带有麦麸皮的焦香气等等。

五、水分

水分是指在中药材或饮片中存在的不影响其质量的允许含水数值。检查炮制品中水分的含量,是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内容。水分含量不仅影响贮存保管过程中的生虫、霉变,还会使有效成分分解、酶解变质,且在配方称量时相对减少了实际用量,影响应有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某些炮制品含水量过少又会影响其质量,一般炮制品的水分含量宜控制在7%~13%。

六、灰分:将药材或饮片在高温下灼烧、灰化,所剩残留物的重量。

七、浸出物

炮制品加入一定的溶媒后,经过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置换等作用,炮制品中的某些成分(总体),包括有效成分会被提取出来,因此,测定浸出物的含量是检测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那些有效成分尚不完全清楚或尚无精确定量方法的炮制品,具有重要意义。

八、显微及理化鉴别

1.显微鉴别 :系指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炮制品的组织结构或粉末中的组织、细胞,内含物等特征,鉴别炮制品的真伪、纯度,甚至质量。显微鉴别的方法主要分组织鉴别及粉末鉴别二个方面。

(1)组织鉴别 : 不同部位组织结构不同进行区分

(2)粉末:加水、加热细胞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仅可以鉴别炮制品的真伪、优劣,也可鉴别饮片的生熟及炮制的程度 2.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系指用化学与物理的方法对炮制品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进行的鉴别试验。

理化鉴别主要包括:显色反应与沉淀反应、荧光鉴别、升华物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等。

九、有效成分

测定炮制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是评价炮制品质量的最可靠、最准确的方法。

对于有效成分明确的,一定要对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所规定,凡是一药有多种有效成分的亦应建立多个指标,并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法。

通过本次实习,是我进一步加深了了对中药行业,中药加工过程的认识,通过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生产技术,把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是理论知识得以充实、印证、巩固、深化,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认识到中药产业是一个很有前景利国利民的朝阳产业,同时也发现中药行业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市场混乱、生产加工不规范、生产工艺落后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药所有总结 篇6

1.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神农本草经集注》 2.归经的概念是指 定向

3.运用药物的归经理论还须考虑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4.古代认为“毒性”的含义是药物的偏性 5.一般5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量的 1/4 6.二、八月最适宜采集的药材是根及根茎

7.使大批古代方药文献得以保存传世的是《证类本草》 8.“十八反” 中甘草不能与下列何药配伍同用甘遂 9.入汤剂需后下的药物是薄荷、白豆蔻

10.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本草纲目》

11.关于中药的剂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花叶类质轻的药用量宜轻 12.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

13.两药合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的配伍关系为相反

14.四气的确定是 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中概括出来的 15..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脏腑经络理论

16.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的本草著作是《新修本草》 17.辛味药临床一般治疗表证及气血阻滞证 18..广东的道地药材是砂仁

19.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能消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 相恶 20.下例哪项不是沉降药物的作用透疹

解表药

1.薄荷、蝉蜕共同具有的功效是 透疹

2.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宜选用: 蝉蜕 3.具有生津止渴作用的药物是:葛根

4.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消疮作用的药是:荆芥 5.细辛具有的功效是:温肺化饮

6.素有“夏月麻黄”之称的药是: 香薷 7.既能解表散寒又能燥湿止带的药是白芷 8.细辛作散剂每次宜服:1-3g 9.治疗肝气郁滞,胁肋疼痛,宜选用: 柴胡 10.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息风止痉的药是:蝉蜕 11.具有透疹作用的药组是: 薄荷、葛根、升麻 12.发散风寒药中能治疗咳嗽气喘的药是:麻黄

13.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组:香薷、麻黄 14.功效与羌活最为相似的药物是: 藁本 15.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组是: 防风、白芷 16.下列哪项不是紫苏的主治证: 阳虚水肿

17.治疗风热郁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者,应首选:牛蒡子 18.麻黄配伍桂枝用于治疗: 风寒表实证

19.治疗风寒表证,鼻塞头痛可选用的药是:白芷

20.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升麻、牛蒡子

清热药

1.功能清热解毒、排脓,善治肺痈、肺热咳嗽的药物是:鱼腥草 2.长于泻肝火的药是:夏枯草

3.牡丹皮与地骨皮均可治疗: 虚热证

4.治疗梅毒,肢体拘挛,首选的药是:土茯苓 5.清热泻火药中苦寒性较强的药物是: 栀子

6.既可治气分实热证,又可治虚热证的药是:知母 7.清热泻火药的药性特点是:甘寒 8.牡丹皮的功效是:清热凉血,活血 9.玄参具有的功效是泻火解毒、滋阴 10.治疗热毒血痢首选的药是: 白头翁

11.治疗肠痈,当首选的药组是: 败酱草、大血藤 12.生用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止血的药是: 石膏

13.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的共同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 14.清热燥湿,又能止血的药是:黄芩 15.青蒿具有的功效是: 清虚热、解暑

16.以下哪项不是生地黄的主治病证:热毒炽盛的咽喉肿痛 17.善清胃热,能治胃热呕吐,牙痛及消渴的药是:黄连 18.清热燥湿,又能除骨蒸的药物是:黄柏 19.治疗热毒血痢首选的药是: 白头翁

20.既能清利肝胆湿热,又能清泻肝胆实火的药物是:龙胆草

泻下药,祛风湿药

1治火热上炎、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咯血、衄血,最宜选用:大黄 2既能祛风湿、止痛,又可用治诸骨刺在喉之轻症的药物是: 威灵仙 3牵牛子不宜与何药配伍: 郁金

4祛风力强,善治风湿顽痹的药是:蕲蛇

5甘遂、京大戟、芫花配伍应用时,不宜与下列何药配伍:海藻 6甘遂内服时,宜: 入丸散

7既能祛风湿、通络,又可祛风止痒、止痉的药物是: 蕲蛇 8肝肾不足所致之胎动不安,应首选:桑寄生

9大黄用于攻下,以下用法哪项是正确的:入汤剂后下微煎 10药性辛热,有大毒的峻下逐水药为:巴豆 11祛风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是:防己

12大黄用治湿热黄疸,常与下列何药配伍:栀子 13以下哪项不是大黄的禁忌症: 妇女月经期 14下列哪项不是秦艽的功效:强腰膝

15木瓜具有的功效是: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16具有祛风湿,强腰膝作用,兼能温补固涩:狗脊 17独活与羌活共同具有的功效是:祛风湿,解表 18下列药物哪味药属于泻下药:牵牛子 19历来被认为舒筋活络的要药是指: 秦艽 20祛风湿药的药性特点是: 辛苦温

化湿药,利水渗湿药

1.利水消肿,能泄肾与膀胱之热的药是:茵陈 2.治疗湿热阳黄、寒湿阴黄都可选用的药是:茵陈 3.海金沙的入药部位是: 孢子

4.既可化湿止呕,又能解暑的药物是:藿香 5.豆蔻具有的功效是: 温中止呕 6.苍术的性味是:辛、苦,温

7.苍术的功效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8.车前子的功效为:利尿通淋,止泻

9.能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尤宜于小便不利之水泻的药是:车前子 10.长于排石,治疗石淋首选的药是:金钱草 11.具有安胎作用的化湿药是: 砂仁 12.主治膏淋的药是: 萆薢

13.下列哪组药物既能化湿,又能温中: 砂仁、豆蔻 14.为消除胀满的要药是:厚朴

15.金钱草的功效为: 利湿退黄、解毒消肿 16.能治水肿,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的药是:茯苓 17.砂仁、豆蔻共同具有的功效是:化湿行气 18.化湿药的主要适应证为:湿阻中焦证 19.既能利水又能健脾的药是:茯苓

20.能治淋证,水肿,目赤肿痛的药是:车前子

温里药,理气药

1.理气药的药性特点是:辛苦温

2.下列药物中何药具有助阳止泻的功效:吴茱萸 3.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功效的药物是:青皮 4.药用部位是花蕾的药物是:丁香

5.温里药中长于温脾阳,为温中的要药是:干姜

6.治疗寒凝气滞之胸腹诸痛证,宜首选的药物是:乌药 7.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药物是:乌药 8.陈皮主治:脾胃气滞

9.能引火归原,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的药是:肉桂 10.既能破气消积,又能化痰除痞的药物是: 枳实 11.治疗肝郁胁痛、月经不调宜选用的药是 香附 12.陈皮具有的功效是:理气健脾

13.功能散寒止痛,主治肝寒气滞诸痛证的药是:吴茱萸 14.治疗大肠气滞,下痢里急后重,宜首选的药物是: 木香 15.附子与肉桂共同具有的功效是:散寒止痛 16.入汤剂宜后下的药物: 肉桂

17.川楝子具有的功效是: 行气止痛,杀虫

18.下列药物中,哪组药物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附子、干姜 19.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功效的药物是:木香

20.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与黄连配伍应用的最佳药物是:木香

止血药,活血药

1.具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药物是:三七

2.凉血止血,主治下焦便血痔血的药是:地榆、槐花 3.活血行气,被誉为治头痛要药,是指:川芎 4.下列哪项不是白茅根的主治病证: 目赤

5.善于活血调经利水,为妇科经产要药的药是:益母草 6.止血药中,能清肺胃热的药物是:白茅根 7.既能活血调经,又能除烦安神的药是:丹参

8.味咸微寒,可活血消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穿山甲 9.下列哪项不是仙鹤草的功效:消肿生肌

10.具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药物是:三七 11.蒲黄与五灵脂共同具有的作用是:化瘀止血 12.功能收敛止血,主治肺胃出血的药是:白及 13.既能凉血止血,又能解毒消痈的药是:地榆 14.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功效的药是:土鳖虫 15.治疗血热夹瘀的出血证,宜选用:茜草

16.哪项不是活血化瘀药的首选病证:血虚经闭 17.既能凉血止血,又能解毒敛疮的药是:地榆 18.治疗虚寒性崩漏下血宜首选:艾叶 19.以下除哪项外均为牛膝的功效:祛风湿 20.既能活血止痛,又能行气解郁的药是:郁金

化痰止咳平喘药

1.功能消痰软坚,主治瘿瘤瘰疬的药是:海藻 2.被誉为“舟楫之剂”,能载药上行之品为:桔梗

3.治疗心下痞、结胸、梅核气,宜选用药是:半夏

4.功专润肺止咳,无论外感、内伤、暴咳、久咳均可选用的药是:百部 5.既能清热化痰,又能润肠通便的药是:瓜蒌 6.既能止咳平喘,又能润肠通便的药是:紫苏子 7.白芥子的功效为:温肺化痰,利气散结

8.治疗痰涎壅盛,喘息不得平卧,宜选用药是:葶苈子 9.治肺痈咳吐脓血,宜选用:桔梗 10.紫菀的功效为:润肺化痰止咳

11.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作用的药为:葶苈子 12.既能清热化痰,又能除烦止呕的药是:竹茹 13.既能宣肺化痰,又能利咽排脓的药是:桔梗 14.治疗胸痹证是因为瓜蒌能:宽胸散结 15.治疗脏腑湿痰宜选用的药物是:半夏

16.随证配伍可治多种咳喘病证的药是:苦杏仁

17.主治风痰的药是:天南星

18.川贝与百部共同具有的功效是:降气化痰 19.旋覆花的功效是: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20.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的药物为:苏子

安神药,开窍药

1治疗热闭神昏,常与麝香配伍相须为用的药物是: 冰片

2合欢皮的功效是: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3龙骨煅用具有收敛固涩

4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作用的药物是: 麝香

5既可治疗寒闭昏迷,又能治疗热闭神昏的最佳药物是: 麝香 6治疗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急躁易怒宜选用的药是: 磁石 7朱砂内服的用量是:0.1~0.5g

8“治疗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自汗、盗汗等多种正虚滑脱,证,宜选用的安神药是:” 龙骨 9开窍药宜用于:神昏闭证

10具有镇惊安神功效的药物组是: 磁石、龙骨、琥珀 11龙骨入煎剂应:先煎 12忌火煅的药物是:朱砂

13既能镇惊安神,兼能聪耳明目的药是:磁石

14治疗热闭神昏,常与麝香配伍相须为用的药物是: 冰片 15养心安神,为治虚烦不眠的要药是: 酸枣仁 16 磁石与龙骨共同具有的功效是:平肝潜阳

17既能镇惊安神,又具有收敛固涩功效的药是:龙骨 18首乌藤具有的功效是:养血安神,祛风通络 19磁石的功效是:“镇惊安神, 纳气平喘” 20不能润肠通便的:酸枣仁

平肝息风药

1具有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功效的药是: 牡蛎

2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 石决明

3息风止痉,又能平肝潜阳的药是: 钩藤

4地龙的功效是: 清热定惊

5既平肝又疏肝的药物是: 刺蒺藜

6下例除哪项外均为羚羊角的主治证: 热毒疮疡肿痛 7功似石决明,又能镇惊安神的药物是:珍珠母

8入汤剂须后下的药物是: 钩藤 9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开窍的药物是: 牛黄

10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散结的药物是:

僵蚕

11息风止痉又祛风止痛的药是: 僵蚕 12羚羊角片入汤剂时应: 先煎

13有清心,凉肝,息风止痉之功的药是: 牛黄

14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宜选用的药是: 羚羊角 15有“定风草”之名,为治眩晕、头痛的要药是: 天麻

16具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功效的药是: 牡蛎

17治疗风湿顽痹及顽固性头痛首选用:蜈蚣

18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功效的药是: 全蝎

19既能平肝潜阳,又能降逆,止血的药是: 代赭石

20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功效的药物组是: 钩藤、羚羊角、天麻

补气药

1味甘,具有缓急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甘草.2 人参具有的功效是: 补脾益肺,安神益智 3治疗卫气不固、表虚自汗,宜选用: 黄芪

4能缓和药物烈性或减轻毒副作用的药物是: 甘草 5量大久服可引起浮肿的药物是:甘草

6用于寒热虚实多种咳喘,有痰无痰均适宜的药是: 甘草

7治疗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宜选用的药是: 黄芪

8下列哪项不是人参的适应证:阴虚内热证

9治疗气虚自汗,常与黄芪配伍相须为用的药物是: 白术

10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宜首选的药是: 黄芪 11治疗消渴气阴两虚证,最适宜的药是: 山药

12患者气血两虚,症见面色苍白或萎黄,乏力,头晕,心悸,宜首选的药是: 党参 13治疗脾虚胎动不安,宜选用的药是: 白术 14既能补气又能养阴的药是:山药

15黄芪的功效为:益卫固表、升阳

16标本兼治,为治气虚水肿之要药是: 黄芪

17被前人誉之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是指:白术

18能补心气,治疗心气亏虚、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者,宜选用的药物是:人参 19具有补脾肺肾,固精止带作用的药是: 山药

20具有燥湿与利尿功效的补气药是:白术

补阳药

1冬虫夏草不具备的功效是:养心

2治疗气血不足诸证,宜选用的补阳药是: 紫河车 3肉苁蓉的功效是: 润肠通便

4治疗肾阳虚衰,风寒湿痹,宜选用: 淫羊藿

5杜仲、续断共同具有的功效是: 补肝肾,强筋骨 6能补肾阳,托疮毒的药物是: 鹿茸

7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作用的药是: 鹿茸

8治疗久咳虚喘,劳嗽痰血,宜选用的药是: 冬虫夏草

9能固精、缩尿,止泻、平喘的药物是: 补骨脂

10下列哪项不是补阳药适应证: 心阳不振,胸痹心痛 11淫羊藿、巴戟天共同具有的功效是: 补肾壮阳,祛风湿 12治疗妇女冲任虚寒,崩漏带下,宜选用的药是: 鹿茸

13具有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平喘作用的药是: 蛤蚧 14集补肾、养血、益气作用的药是: 紫河车

15不具有安胎功效的药物是: 紫河车

16能温补肺肾的药是: 蛤蚧 17能温补脾肾的药是: 补骨脂

18治疗肾阳亏虚,腰膝酸痛,肠燥便秘,宜选用的药是: 肉苁蓉 19具有温补脾肾,开胃摄唾作用的药物是: 益智仁

20既能补益肝肾,又能疗伤续折的药物是: 续断

补血药,补阴药

1既能补血,又能平抑肝阳的药是: 白芍

2治疗肝肾不足,常与墨旱莲配伍的药物是: 女贞子 3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润肠的药是:当归

4既能补血,又能止血的药是:阿胶

5治疗肺胃阴虚证均可选用的药是: 北沙参、麦冬 6龟甲与鳖甲共同具有的功效是: 滋阴潜阳

7治疗精血不足,视力减退者,宜选用的药物是: 枸杞子 8南沙参具有而北沙参不具有的功效是:补气 9熟地与阿胶共同具有的功效是: 补血滋阴

10长于退热除蒸的药物是: 鳖甲

11麦冬具有功效的药是: 养阴润肺,清心除烦 12既能补血又能敛阴,柔肝的药物: 白芍

13赤芍、白芍均具有的功效为: 止痛

14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作用的药: 百合15枸杞子与菊花配伍属于:相使

16既能止血,又能滋阴润燥的药是: 阿胶

17当归与白芍都具有的功效是:补血止痛 18既益胃生津,又滋阴清热的药物是:石斛

19生用解毒通便,制用补血生精的药物是:何首乌 20治疗肝肾阴虚证,宜选用的药是: 熟地黄

收涩药

1海螵蛸具有的功效是:固精止带,收敛止血 2"既能涩肠止泻,又能安蛔止痛的药物是: 乌梅 3莲子具有的功效为:益肾固精

4治疗心悸、失眠、多梦,宜选用的药是: 五味子

5治疗妇女肝肾亏损,冲任不固之崩漏及月经过多,宜选用的药是: 山茱萸 6具有涩肠止泻,利咽开音作用的药是:诃子 7肉豆蔻与白豆蔻的共同功效是: 温中行气

8乌梅与诃子共同具有的功效是: 敛肺止咳,涩肠止泻 9收涩药的适应证是:久泻久痢

10既能健脾止泻,又能除湿止带的药物是:芡实

消食药,驱虫药

1有驱虫之功,又有泻下作用,为驱杀绦虫的要药是:槟榔

2妇女授乳期禁用的药是: 麦芽

3治疗食积气滞应首选的药物是:莱菔子

4下列药物中,何药具有疗癣的功效:苦楝皮

5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功效的药物是: 槟榔

6具有一定毒性,不宜持续和过量服用的药物是:苦楝皮 7不宜入煎剂的驱虫药是: 鹤草芽

8既能消食,又可用于泻痢腹痛的药是: 山楂 9具有活血作用的消食药是:山楂

10善消米面薯芋食积并能回乳的药是: 麦芽

11消化油腻肉食积滞的要药是: 山楂 12服药时忌饮茶的驱虫药是: 使君子

13可治疗痢疾里急后重宜选用的药是: 槟榔

14为了加强驱虫药的功效,常配伍: 泻下药 15消食兼可解表的药物是:神曲

16治疗绦虫病疗效最佳的药物组是: 槟榔、南瓜子 17既能消食又能降气化痰的药是:莱菔子

18驱虫药宜在:空腹时服

19消食健胃,又涩精止遗的药是: 鸡内金

中药材中药饮片总结 篇7

1《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 药材中混存的杂质是指下列各类物质

(1) 来源与规定相同, 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 (2) 来源与规定不同的有机质; (3) 无机杂质, 如沙石、泥块、尘土等。归结起来, 杂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植物的非药用部分, 二是药材在采收、加工、晾晒、运输、保管等过程中混入的异物, 三是人为进行掺假。《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对中药材、饮片的性状描述中均未对杂质或掺假物进行描述。笔者认为是否在"性状"项下对杂质进行描述应视情况而定。a对来源与规定不同的有机质和无机杂质, 如数量较多或体积较大时, 应对其进行描述, 并作出项目结论;b对外来掺伪物应进行性状描述并作出项目结论。c如药材或饮片中混村的杂质或掺伪物性状与正品相似或已粉碎, 外观难以辨别时, 可称取适量进行显微、化学或物理鉴别试验以证明其为杂质或掺伪物, 并作出项目结论。d《药典》未明确含杂质标准但规定了药用部位的品种, 《药典》对其"药用部位"、"来源"、"炮制"方法等作了详细规定, 因此, 样品中就不应含有其他异物。但实际情况是许多中药材、饮片中仍含有或掺有非药用部分。笔者认为在药品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书中仍然要对这些杂质或异物进行描述并作出项目结论。

2 对于掺假和杂质含量是否符合规定的判断以及假劣药品的认定

首先应根据检验报告书判断是假药还是劣药, 因为这在检验报告的结论中未加以明确。有下列几种情况: (1) 对《药典》中已明确杂质标准的, 应根据标准进行判断。即杂质含量未超出标准规定的, 判为符合规定, 否则判为不符合规定。杂质不符合规定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 以劣药论处。 (2) 对来源与规定不同的杂质或掺假物, 如杂质含量远远高于标准规定时 (如为50%以上) , 笔者认为可考虑以假药论处。 (3) 对于掺假情况较严重、较明显的中药材、饮片, 虽然部分为正品药材, 但因另一部分为掺入的其他成分, 为伪品。根据《药品管理法》第48条的相关规定, 属于"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情形, 该中药材或饮片应定性为假药。但在处理时应区别对待, 对能够挑拣的, 应挑拣使用其正品部分;对难以区分挑选的, 则应以假药论处。

总之, 药物纯度不高, 轻者会造成临床用药剂量不准确, 重者会使疗效抵消或降低或引起不良反应。及时准确检出杂质或掺伪物并及时作出处理是确保临床用药准确、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中药的配伍和中药学教学解析 篇8

关键词:中药的配伍;中药学教学;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490-01

中药的配伍是根据病人的病情所需的不同点来进行药物分配的,可以选择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在一起应用?通过诠释“七情”含义,让学生们能够有效地理解中药配伍的规律以及自身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好中药的基本理论时,其中药自身的味道和疗效的应用,对学生们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以下是对中药的配伍和中药学教学的具体分析

一、加深学生对中药配伍的理解

通过中药里的药物“七情”这中单味性的药以及配伍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从字面上来对中药里的药物上理解,对于学生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往往在考试答题时这些基础性的题目都会有些错误,以此说明,学生们并没有真正的从内心上去理解中药的配伍关系?为了使这个难题解决掉,在课堂上教学就要有规律性的进行阐述,简单的配上一些临床的经验,协助学生们对中药的配伍加深记忆?例如:在讲中药的“七情”时,以自身的定义疗效从而引出药物的配伍,然后药物的疗效结合起来,就是上述所说的中药中的“七情”的定义?在教学中多拿出一些实践的例子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二、中药的配伍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药性的疗效以及应用

作为中药临床研究的重要作用中药的疗效以及药性的应用,但基于中药的种类繁多,临床中有触及到各个科室,因此,这对学生们的记忆力又是一个重大的考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应以中药为主要线路,分别的介绍中药的医疗疗效,将各种药物进行分类总结,从而使诸多比较复杂的地方都整理成简单容易懂的知识,使学生们减少负担,从而不断完善中药学中的知识,并且进行整理编排,以便学生对中药的了解和关注?在教学中要采取逐渐引导学生思想的理念,重点是要让学生对课堂上所讲的知识感兴趣,在加上一些实际的临床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学生对课堂上的好奇心理,并在讲解时对强调一下中药对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相关的病情如何进行操作处理,加深学生们对病情和疗效的应用,最好是编制一些比较顺口的语言或者是喜欢听的歌等,对学生背记中药的疗效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对日后使用中药学在临床上应用也做好的前提,以至于不会出现一些比较低级的错误,这样就能使学生们对中药学的了解更加深刻难忘?

三、中药配伍重点是指导学生以后的临床用药

中药的应用价值在于临床治疗效果的表现,所以在大多数临床应用的部分还是以复方药物配伍的形式出现,中药的配伍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医学验证而总结出来的,是药方核心的基础,通过以上的描述内容,可以明显的利用临床药物的基本规律?例如:①联合中药的药物在一起使用会加强临床的治疗效果?②然而有些药物的使用会使双方的医治效果相互抵消,这是在临床中最忌讳的问题,尽可能的不让这种事情发生?③同理,有些药物在一起混合使用,会增大了药物的毒素性,从而导致是病人的病情加重,所以在选用毒性较烈的药物时应考虑清楚怎样使用?④一些药物在相互食用时会发生副作用,在原则上是可以避免这样副作用发生的,就是要多注意药物和药物之间的使用是否正确?经上述的分析内容,可以从单味的中药之间进行配伍使用,是可以通用临床验证后的实践经验所累积的?因此,在日后教学中,必须使学生们对药物配伍的规律性以及全方面的知识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达到熟练的掌握,对中药配伍的应用价值要懂得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接受其中隐藏的知识,也能更好的对临床用药进行控制?

四、学习中药的配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能

在临床中出现副作用和药效相反的现象是中药的配伍中最大的禁忌,为了能保证安全用药,避免一些副作用产生的作用,就要严格注重用药时的剂量,中药的配伍禁忌是与中药产生的副作用两个之间相互的,也是在临床上应该深刻来牢记的内容以及自我反省?上述指的禁忌,也是指某些使用药物所产生的严重副作用或者是使中药本身的药性产生下降的作用?可以在教学中提倡学生们多看看《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药物,进一步的对中药进行了解,里面详细介绍了药物的具体使用情况,其中也包括了一些不能混合在一起使用的药物,对于所产生的副作用现象在书中都会有详细的记载?尽可能的在教学课堂中把中药的名称编制成顺口溜,以便于学生们能牢固掌握,作为中药教学中的专业知识不僅要让学生们完全的了解熟悉,还必须要清楚具体的要去所医治的病情,从而增强学生们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能?目前在中医教学中,对学生们在临床验证中所总结的经验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们对中药的配伍和中药学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能完全的掌握?

总结:经过上述分析,中药的配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能,也可以说是在现代化中药研究内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中药学教学中的不可代替的组成部分,因此,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以中药的配伍成分理论以及应用来进行指导,从而突出中药在临床验证的特点,促进学生能够更好更有效地掌控好中药药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 丽. 浅谈中药的配伍和中药学教学[J]. 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 山西省运城市,2013(12)246-247.

[2] 路振宇 ,包巨太 ,王国权 ,等 . 《伤寒论 》 方证对应规律的数学三维解析[J].中 国 实 验 方 剂 学 杂 志 ,201 1 ,1 7( 20) : 56.

上一篇:消除职业倦怠的关键是下一篇:这样的人让我敬佩初一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