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短歌行》教案(精选4篇)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内涵的能力。
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2、熟背全诗。
教学难点:、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
2、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曹操》)
东汉末年分三国,涌现了很多英雄,大家知道这首歌唱的是哪位英雄吗?曹操。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谈谈在你心目中曹操是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回答)
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
二、检查预习,朗读全诗,整体感知、朗读感知:组织学生自由阅读全诗,初步感知诗句。
2、情境感染: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一段视频剪辑。
3、正音。教师对照视频里的读音纠正,提醒重点字词,字音。
三、把握诗歌情感主线、让学生回忆读诗的方法和角度:意象和诗眼
2、让学生迅速找出本诗的诗眼:忧。(并找出相关诗句)
3、看到这个字,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曹操为什么而忧?
合作探究,学生自学诗歌。找出作者忧什么?找初诗中原句并说出用了什么手法,该怎样读。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展示交流)
一忧人生短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二忧人才难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三忧功业难成: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教师补充:
(一)酒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例子,学过的诗文里?
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
红酥手,黄藤酒——陆游与妻子被母亲分开,他无奈,愤恨
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
举杯浇愁愁更愁——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作者此时心情的孤单。
可以这样说,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我一直认为,酒也是一种文化,因为很多东西于酒,归根于酒,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事业,家庭,欢乐,悲伤……
(二))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两处引用的介绍)
明确:借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吃草,我有很多朋友,能够在一起欢聚一堂,演奏着迷人的音乐。作者写得何等美丽!
引来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
项羽:刚愎自用
乌江自刎
刘邦:虚心请教
成就天下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里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师:曹操面对满座嘉宾,感谢他们的到来。看着众多的贤才,曹操内心应是什么样的情绪?当然是满心喜悦。那他为什么还要“忧”呢?
明确:曹操虽然已经拥有许多人才,但他并不满足,还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到他这里来。因为他所做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一“忧”一“喜”正好深刻揭示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
明确:“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周公的典故,既表达了对人才的谦敬,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壮志,气势是宏大的,意义上深远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诗人正是为了成为高山,成为深海,才如此虚怀若谷。对,心里没有霸气的人,笔下便没有霸气。
小结:“诗言志”,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明确:志: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四、艺术特色
、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诗经·郑风·子衿》
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韩诗外传》
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管子.形解》
海纳百川,诚心纳英才,希望接纳的人才越多越好。
2、巧用比兴。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美好的时光何其短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两句喻得不到贤才的忧思不可断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喻贤才尚在徘徊并急于寻找可依托的明主,流露出诗人惟恐贤士不来的焦急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以山高海深比招纳人才的博大胸怀,用以虚心待贤的周公自比,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厚遇贤士,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五、诗歌总结
《短歌行》抒写的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的曹操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抒发了自己对人生苦短和时光易逝的苦闷和感叹,同时也以真诚和迫切的心情抒发了自己招揽贤才的良苦用心、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在诗歌的最后也坦诚的向世人展现了他自己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全诗前面部分写的沉郁悲凉,后面部分写得慷慨激昂,作者的情感有低沉也有起伏更有高亢。集中地体现了建安时期“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曹操传世的千古名篇。对于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来说,曹操的那种珍惜时间、积极上上的精神,真诚坦荡的胸怀以及树立远大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
六、作业布置:
、背诵全诗。
2、写作:《曹公,我想对你说》
板书设计
短歌行
曹操
人生短暂
忧
人才难求
志——统一天下
知识与能力了解背景,掌握基础知识,背诵默写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人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读辨体
1、播放林俊杰演唱的歌曲《曹操》。
2、正如歌中所唱,三国时期,风起云涌,英雄辈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还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曹操,他“外定武功”,统一中国北方,是一位指点江山的英雄;他“内兴文学”,开启建安风骨,是一位畅抒胸怀的诗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雄诗人”曹操的诗歌作品《短歌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诗歌内容,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而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讨论分析,品味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光阴、树立远大志向,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斗志。【教学重点】
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的情感主旨。【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
初读古诗,引导学生明确诗歌内容;再读古诗,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主旨,即情感关键词:忧;三读古诗,引导学生挖掘作者因何而忧;四读古诗,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求贤若渴的忧愁和一统天下的壮志豪情。【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身处在**的年代,壮志未酬,报负不得的人常常会感叹人生的短暂。有的便随波逐流,不思进取,有的甚至归隐山林,消极避世。然而,“时势造英雄”,世上总有一些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真的猛士”。他们珍惜岁月,发奋努力,拓展出了人生的一片新天地。身处**时代的曹操是怎样奋发图强、拓展人生的,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他的名作《短歌行》去了解一下。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下面我们进入文本学习,我们知道曹操当时挥师浩浩荡荡南下,创作此诗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下面我们结合影视片段体验一下朗诵《短歌行》时的情感。
提示:观影完毕,同学点评后,教师发言:当时曹操军队声势浩大,大有荡平南方之势,所以一定要读得壮阔、雄宏、豪迈!要慢一点,要有重读。
2、下面我们集体朗读一遍,要注意读得壮阔、雄宏、豪迈,并且找出直接表达诗人情感的词是哪一个?
明确:忧
三、合作探究,赏析诗歌。
1、那么曹操为何而忧?带着这个问题,大家再读诗歌,分组讨论,在诗歌中找到依据。
明确: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忧“人生短暂”。(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忧“求贤不得”。(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忧“功业未就”。
2、当我们明白了曹操之“忧”所在,下面我们再看,在诗歌第一节中,曹操如何去表达自己的“忧”?
学生讨论作答要点提示:
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开篇奠定情感主题,借助“酒”和“朝露”直抒胸臆,表达作者深忧人生短暂。
关于酒的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唐·王维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宋·柳永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宋·李清照
可以看得出以上诗人、词人写酒是为了表达自己各自的忧愁,但曹操却不同,他纵酒放歌,心忧天下,貌似颓放,实则进取
以“朝露”比喻时光短暂,应和前文“人生几何!”
②“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借酒消愁愁更愁,杜康美酒不解忧,因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用典和比兴的手法引出作者“求贤不得”之忧。《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首诗歌非常逼真地把热恋中的姑娘的含蓄、多情的心态刻画了出来,可谓淋漓尽致。后来“青青子衿”又引申为高士、贤才,曹操在《短歌行》中就用这两句诗表达他对天下贤才的渴望。
③“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用兴的表现手法,抒发了曹操求贤若渴、礼待贤士的情感。
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展现了曹操欲招尽天下贤士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雄宏气魄和一统天下的壮志,但是这个壮志未能实现,所以忧其功业未就。
⑤“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第一种说法:曹操把贤士比作天上的月亮,想着这些贤士何时才能投奔自己。摘月是何等壮阔、何等气魄,那种大气和胆量非常人所为;从“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可以看出他求贤不得之忧是绵绵不绝的。第二种说法: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
⑥“越陌度仟,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如果曹操未能及时求访到贤士,希望贤士屈驾来投,曹操定然礼遇贤士,把酒畅谈,共赴宏图大业。
⑦“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作者是在一个皓月当空的晚上,与群臣畅饮并鼓动大家的时候看到了乌鹊南飞的场景,根据“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来理解。含义有两种:一是告诉贤士,不要再犹豫,赶紧投奔曹操;二是当时曹操挥师南下,贤才去南方是找不到最好的明主的,还是急切希望贤士投奔自己。
3、本诗鉴赏方法小结:
①诗中人、景、物有哪些?
②人、景、物的特殊含义是什么?表达技巧是什么?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③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下面我们再次朗诵《短歌行》,一定要读出曹操忧其“人生短暂、求贤不得、功业未就”的情感,并思考曹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我们有何启发?
从人才的角度:广纳人才,唯才是举。
从珍惜时间的角度:珍惜美好年华,切不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从面对激烈竞争的角度:充分准备,积极主动,自信乐观,勇于挑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从人生理想的角度: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五、归纳总结
曹公短歌,慷慨悲凉。情感激昂,荡气回肠。求贤若渴苦忧求贤不得,人生苦短深忧功业未成。
杜康解忧不解忧,唯有贤者解其忧。海纳百川礼贤志,自比周公显其怀。比兴用典文采扬,短歌微吟不能长。天下归心势在行,横槊赋诗《短歌行》!
六、作业:背诵《短歌行》,并完成《导学案习题》。
一、简洁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曹操的两首诗歌——《观沧海》和《龟虽寿》。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胸怀天下、壮志凌云的英雄。我们来学习他的《短歌行》,进一步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慨。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和众部将一起狂饮,他四顾空阔,心中大喜,与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服江南的雄心壮志。这时候,看到乌鸦向南飞去,他已经喝得大醉,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讲述自己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等历史丰绩,一边唱起了《短歌行》并要求将士和之。他的一位老部下刘馥认为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不吉利,他很生气刘馥扫他的兴,于是拿起槊就刺死了他。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二、整体感知 诵读熟悉-解决疑难
1、解决难懂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乌鸦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叫两个学生个读诗歌。分别叫他们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诗。再指出其优缺点。
三、讨论鉴赏
1、讨论分析“名句”。叫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对他有启发。(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对酒当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
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
2、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
(1)提问:你以为在本诗第一段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忧)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人生苦短)(板书: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
(2)、那么从本诗后三段来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求贤)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作者为了什么而“求贤”呢?(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
(板书: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3、解决“忧”和“求贤”的统一问题:
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没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还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统一大业”呢?岂不很苦吗?因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较安逸的人。(曹操何许人也?)
要求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曹操。(可以是对曹操的评价,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是你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
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板书:英雄之慷慨悲歌)3.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⑴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⑵巧用比兴。“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四、思想教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五、背诵课文 附:板书: 短歌行 曹操
【高一语文《短歌行》教案】推荐阅读:
高一语文课堂教案10-07
高一语文同步课程教案10-08
高一语文第二课堂教案12-16
高一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教案06-15
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09-20
高一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11-23
高中语文教案:高一《沁园春·长沙》12-17
《短歌行》教学反思 (高一必修二)10-25
人教版高一下册第4课《诗经两首》语文教案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