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2024-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精选10篇)

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篇1

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为切实加快我乡下李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多措并举,打造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新亮点,现将我乡下李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示范点基本情况

下李村依山傍水,现有农户40户,120余人,住房30余栋,2012年人均纯收入约10926元,主导产业为医疗器械,辅助产业有养殖业。该村的现状是:基础条件较好,但无排水沟、水泥路,还有一部分村民没有完成改水改厕。

二、规划目标

下李村规划目标为:家家通水泥路、户户下水道连通、全面亮化绿化、全部穿衣戴帽。

具体建设项目包括:安装路灯16盏,房屋穿衣戴帽21栋,整理村庄下水道工程390米,整理进户路面330米,建垃圾窖2个,路面硬化330米。

三、工作开展情况

我们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政府规划、群众联建,立足实际,真正把下李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成为全市一流,全县亮点。为此,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为切实抓好下李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乡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担

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一室四组”,即办公室、宣传组、协调组、项目组、建设组,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从而确保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二)因地制宜,科学设计规划。我们立足高起点,着眼高标准,按照“城乡统筹、统一规划、整村推进、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围绕“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富裕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的思路。我乡在县新农办的指导下,实地考察,对示范点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和反复商讨,确定了建设规划。

(三)发动群众,发挥理事会作用。

发动群众,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前期宣传工作,让老百姓积极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理事会作用,做到民主管理。组织农户积极配合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六改四普及”、积极筹资筹劳,并建立资金筹集使用、出工投劳、缺工以资补偿、张榜公布和村规民约等项制度,资金管理、派工记账等都由理事会成员专人负责,对当天的用工和费用支出做到当日广播公布和每月公示,具体工作责任到人。

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篇2

由国际铜业协会、中科协科学技术咨询中心主办,联合各地政府以及电网公司、知名企业共同开展的全国新农村电气安全节能示范点活动自2007年开展以来,已成功在江西、安徽、广西三省、自治区分别对四个村、组总计约1千户进行了新建或改造。

与以住相比,本次在合肥肥东完成的示范点在合作模式和范围上又有创新和扩大。通过主办方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与协会共同努力,由政府配置用地,开发商投资,相关企业为示范点以成本价提供改造所需要的线缆产品,并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因地置宜在农户建房、农宅内电气设计配套进行了全面的提升与改建,并以这种以点带面的示范形式,结合对改造所在地农民进行通俗及普及性的安全教育,使当地村民居住条件和安全保障得到改善的同时,其安全节能意识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篇3

王淑贤副主任以《整合科技资源投入新农村建设》为题,介绍了首都科技集团在集成首都科技资源优势,促进京郊新农村建设中所采取的“典型示范”和“牵手共建”的两种方式。整合科技资源促进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必须因地制宜,示范项目要经济实用,且具有代表性;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服务团队的建设,作好调研,抓好典型示范工程的实施和成果推广工作。王主任还介绍了首都科技集团在顺义、怀柔、昌平等区县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专项示范工作的情况。

北郎中农工贸集团公司严仲生副总经理作了题为《新农村建设需要科技支撑》的发言。他介绍了北郎中村以科学发展观规划新农村的实际情况,该村从村两委班子思想观念的转变抓起,逐渐认识到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村镇环境的改善、村民生活的提高,都必须紧紧依托科技的支撑。几年来,集团已与十几家科研院所和50多位专家、教授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大幅提升了产业、产品的行业地位和科技含量,产品行销全国各地。

集团还根据该村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奉献绿色产品、共享绿色生活(即“四绿”)的新农村发展理念。总结出了用工业化的理念来管理农业,用科技手段来支撑农业,用现代化的设施来装备农业的经验。正是由于北郎中村不断推进生态环境、生态产业建设,目前已被国家农业部有关部门向联合国推荐为建设生态村的示范典型。

随后,区科委高永昌副主任向专家们介绍了近几年顺义区的科技发展情况与当前区科技发展需求。

最后,参加活动的专家参观了北郎中村以生产、供应清洁燃料(沼气)为主的“环能工程”中心,利用地埋式SBR工艺技术在建的污水处理工程,新完工的特色村民别墅群,花卉培育中心和特色农产品销售中心等示范工程。

三十里铺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篇4

巉口镇三十里铺村位于镇区以南4公里处,距安定区15公里,陇海铁路、312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现辖6个村民小组,515户2030人,总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15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

近年来,三十里铺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眼于新农村发展,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着眼于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农民增收新渠道,把三十里铺村建设成为“生产专业化、住宅小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典范示范村。村两委班子紧紧抓住省市区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省、市、区、镇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将现有各渠道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2007年以来,村两委班子结合实际,围绕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因地制宜、统一规划、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以规划为先导、以产业为支撑、以新民居建设为突破、以培育新型农民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关键”的思路,整合各类资金230万元,在三十里铺村大堡子社规划建设集住宅、养殖于一体的新农村示范户27户(其中原示范户20户,新建户7户),每户占地350平方米,其中住宅区164.5平方米,养殖区185.5平方米,户型设计科学,外型优美。同时投资33.6万元建设占地面积为750平方米,建筑面积336平方米,办公室8间,94平方米的多媒体教室1间的集管理、培训、活动、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村级活动场所一处。通过探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名单 篇5

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名单:

河北省藁城市南孟村 天津市宁河县盆罐村 北京市大兴区北浦洲村 山西省太谷县郝村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巴音图嘎嘎查 辽宁省灯塔市新生村 吉林省农安县东白鸰村 黑龙江省双城市新兴满族村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八五七农场(农垦)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大西江农场(农垦)上海市嘉定区毛桥村 江苏省姜堰市河横村 浙江省德清县杨墩村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岗村 福建省永安市八一村 江西省高安市卢家村 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 河南省延津县集南村 湖北省仙桃市栗林嘴村 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村

广东省惠阳区阳光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大皇后村 海南省琼海市中洞村

海南省农垦总局南田农场(农垦)重庆市九龙坡区高峰寺村 四川省仪陇县九岭场村 贵州省余庆县光明村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茨营村 西藏自治区曲水县才纳村 陕西省礼泉县白村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 青海省湟中县班仲营村 宁夏吴忠市北门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努尔巴格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三团(农垦)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永定区沙堤乡郝坪村

武陵源区索溪峪土家族乡河口村

桃江县马迹桥镇三里村

赫山区泥江口镇塘湾村

北湖区保和乡小埠村

宜章县城南乡寿福村

蓝山县毛俊镇毛俊村

零陵区黄田铺镇鹧鸪岭村

芷江县禾梨坳乡古冲村

鹤城区石门乡双村村

娄底经济开发区大埠桥办事处中阳村

冷水江市铎山镇眉山村

吉首市河溪镇马鞍村

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

望城县白箬铺镇光明村

浏阳市沿溪镇沙龙村

宁乡县花明楼镇炭子冲村

株洲云龙示范区云田乡云田村

株洲县渌口镇杨梅村

昭山示范区昭山乡马鞍村

韶山市韶山乡竹鸡村

蒸湘区雨母山乡雨母村

衡东县大浦镇堰桥村

邵东县石株桥乡公田村

洞口县石江镇江潭村

华容县万庾镇黄山村

湘阴县新泉镇王家寨村

安乡县三岔河镇罗洲村

石门县秀坪园艺场洲浒溪村

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名单

武汉市:洪山区青菱乡红霞村;东西湖区慈惠街鸦渡大队;汉南区乌金农场四大队;蔡甸区奓山街星光村;蔡甸区永安街炉房村;江夏区山坡乡光星村;江夏区金口街严家村;黄陂区蔡店乡刘家村;黄陂区前川街油岗村;黄陂区武湖农场高车村;新洲区汪集街茶亭村;新洲区汪集街汪集村。

黄石市:铁山区鹿獐街办三岔路村;阳新县兴国镇宝塔村;阳新县富池镇王曙村;大冶市灵乡镇坳头村;大冶市陈贵镇刘家畈村;大冶市还地桥镇土库村。

十堰市:丹江口市浪河镇青莫村;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小茯苓村;郧县白浪镇杨沟村;竹山县楼台乡三台村;竹山县得胜镇圣水村;竹溪县水平镇前进村;郧西县店子镇李家坡村;房县青峰镇青峰街村;茅箭区大川镇大川村;张湾区汉江街办水堤沟村。

鄂州市:鄂城区杨叶镇三峡村;鄂城区新庙镇将军村;华容区华容镇周汤村;华容区蒲团乡何桥村;梁子湖区太和镇谢培村。

宜昌市:宜都市五眼泉乡鸡头山村;枝江市问安镇张家桥村;当阳市两河镇群丰村;远安县洋坪镇马渡河村;兴山县黄粮镇金家坝村;秭归县茅坪镇建东村;长阳自治县龙舟坪镇何家坪村;五峰自治县渔洋关镇汉马池村;夷陵区龙泉镇雷家畈村;点军区艾家镇刘家村;猇亭区黄龙寺村;伍家岗区共联村;西陵区黑虎山村;当阳市玉阳办事处三里港村。

襄樊市:枣阳市新市镇火青村;宜城市刘猴镇洪岗村;宜城市板桥店镇王台村;南漳县九集镇马家洲村;南漳县李庙镇鱼泉河村;保康县尧治河村;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老河口市李楼办事处朱楼村;老河口市仙人渡镇柴店岗村;襄阳区朱集镇翟湾村;襄阳区伙牌镇老李家村;襄城区尹集乡姚庵村;樊城区柿铺办事处韩洼村。

咸宁市:咸安区浮山办事处浮山村;咸安区双溪桥镇双溪村五组;嘉鱼县官桥镇官桥村八组;嘉鱼县新街镇马鞍山村;赤壁市官塘驿镇双丘村;赤壁市沧湖开发区普安村;通城县隽水镇宝塔村;通城县石南镇牌合村;崇阳县白霓镇金龙村;崇阳县沙坪镇古城村;通山县大路乡吴田村。

荆门市:京山县新市镇高岭村;京山县永兴镇屈场村;沙洋县李市镇董场村;沙洋县拾回桥镇马新村;钟祥市磷矿镇陈安村;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东宝区漳河镇迎接村;东宝区子陵铺镇子陵村;掇刀区麻城镇斗立村;掇刀区白庙街办江山村;屈家岭管理区清阳队。

孝感市:汉川市沉湖镇福星村;汉川市湾潭乡湾潭村;应城市长江埠街办大普村;应城市三合镇西头村;安陆市辛榨乡大廖村;安陆市巡店镇新堤村;孝南区杨店镇柏树村;孝南区新铺镇徐山村;孝昌县周巷镇新龙村;孝昌县陡山乡刘店村;云梦县城关镇白合村;云梦县下辛店镇北堤村;大悟县吕王镇大岗村。

荆州市:监利县交通村;监利县郭垸村;监利县古堤村;洪湖市洪林村;洪湖市瞿家湾村;松滋市木天河村;松滋市三堰淌村;荆州区紫荆村;荆州区拍马村;石首市调关镇北湖村;沙市区岑河镇庙兴村;江陵县资市镇华湘村;公安县夹竹园镇陈榨村。

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王福湾村;团风县马曹庙镇薛坳村;红安县永佳河镇狮子口村;麻城市龙池桥办事处松鹤村;罗田县凤山镇饼子铺村;英山县金家铺镇龙潭河村;英山县杨柳湾镇河南畈村;浠水县清泉镇河东街村;蕲春县大同镇李山村;武穴市刊江办事处朱木桥村;武穴市田镇办事处盘塘村;黄梅县孔垅镇张塘村;龙感湖管理区沙湖办事处大桥新村。

随州市:曾都区三里岗镇吉祥寺村;曾都区尚市镇群金村;曾都区洪山镇温泉村;广水市吴店镇东湾村;广水市广水办事处铁板桥村;经济开发区望城岗村。

恩施州:咸丰县小村乡小村村;咸丰县高乐山镇官坝村;来凤县翔凤镇白羊坡村;巴东县东瀼口镇雷家坪村;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宣恩县李家河乡青龙嘴村;建始县长梁乡火龙村;利川市毛坝乡五二村;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高拱桥村;恩施市白杨坪乡九根树村;鹤峰县走马镇升子村。

仙桃市:张沟镇先锋村;三伏潭镇栗林嘴村;沙嘴街办杜柳社区居委会;陈场镇园艺场。

天门市:岳口镇健康村;小板镇黄金村;多宝镇文湖村。

潜江市:渔洋镇新台村;园林办事处工农村;熊口镇石场村。

礼泉抓产业搞示范推动新农村建设 篇6

狠抓生产发展,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县上围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果品升级上等工程,上半年,共完成果树大改形10万亩,果实套袋35万亩,建成绿色果品基地15万亩;着力培育奶畜产业和设施农业,协调信用部门发放支农贷款1.1亿元,并强化鲜奶销售、疫病防治等措施,全县共建成奶牛养殖专业村80个,百头以上养殖小区10个,奶牛存栏累计达到2.3万头;以发展大棚蔬菜、设施水果为重点,狠抓党政干部示范园等10个示范点建设,全县共建成温室大棚13000多座,棚均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积极发展土织布和羽毛插花产业,成立了泾渭土织布工艺品协会,按照“协会+农户”的模式引导北部山区妇女大力发展土织布产业。目前,全县共发展织机700多台,从事土织布生产的妇女达到1500余名,到年底,织机可发展到2200台,从事土织布产业的妇女将达到4000余名,实现产值3000万元。以石潭镇罗家村羽毛插花厂为依托,引导周围群众积极发展羽毛插花产业,目前已辐射到周边7个村,有400户群众参与生产,年产值可达300万元,户均年纯收入3000元;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产业来抓,上半年,全县共输出4.1万人,在外务工人员达到9.2万多人,实现劳务收入1.2亿元。

以乡村油路化建设为突破口,集中抓好农村道路建设。县上制定了“十一五”期间乡村道路建设规划,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动员全县职工干部积极为乡村道路建设捐款,全县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共计捐款180多万元。

据了解,今年全县乡村公路计划里程由年初的112.4公里上调到180公里。到目前,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已开工60条路,涉及78个行政村,已完成灰土碎石底层130公里,铺油100公里。

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中等农业学校,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示范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是当前党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 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社会管理等。怎样摆脱山区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使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 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省星火培训基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其培训和示范职能, 培养和培训各类专业实用技术人才、引导和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 实现农民脱贫致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2007~2009年我校在这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1 积极开展“村官”培训, 造就大批建设新农村的“抓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脚点在村, 而村的“火车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原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对新农村建设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村帮村、户帮户”;第二句话是“核心建好党支部”;第三句话是“最终要实现全国富”。实践证明, 培训好村干部, 提高村干部的自身素质, 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关键。只有村干部的思想统一了、认识到位了、思路拓宽了、精神振奋了、措施明确了, 才能把一个村的建设抓实抓好。因此, 基地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 发挥自身的培训优势, 积极开展了新农村村官培训工作。

首先举办以现任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及年轻后备干部为对象的函授大专班。在培训方式上, 突出重点, 针对新农村建设和山区实际分类型办班, 按需求设置课程, 进行菜单式教学, 必学与先修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 必修课有新农村建设基础知识、基层党建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农村经营管理知识;选修课开设有果树、茶叶、蔬菜、畜禽养殖与疾病防治、药材、食用菌栽培、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产业化等。每次集中面授时间为10~15天。例如, 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蔡湾村主任赵清贵经过“柑桔的栽培与管理技术”学习后, 对自己种植的“衰老柑桔”园进行复壮更新修剪, 对土壤进行深翻熟化, 改造后的第二年就恢复了产量, 第三年单产 (667m2) 达2000㎏。他不仅掌握了柑桔栽培技术, 而且还帮助村民种植桔树。村民王喜承包了7hm2荒山, 正愁不知种什么好时, 赵主任主动找到他, 帮他规划设计, 2005年, 王喜在农校引入兴津等温州蜜桔10000多株进行定植, 现长势很好。

其次, 争取上级支持, 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村支书或村主任。2005~2009年, 我校选派高级讲师刘长城等一批有技术的年轻教师到乡镇担任村支部书记, 五年来的实践证明,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 这批兼职干部受到上级组织和村民的表扬和信任。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年轻教师而且对社会也大有裨益。

2 创新培训方式, 提高农民素质

要帮助农民致富, 就要下大力气培训农民, 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促进农民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能力的提高, 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一是“走出去”培训。根据我校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 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到农村去培训农民。紧密结全我市山区季节和农事特点, 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专业技能培训。如到田间地头指导果农, 到禽舍、牧场帮助养殖户, 使农民一听就懂, 一看就会, 达到了“学了能用, 用能致富”的效果。我校柑桔专家马成战, 畜牧专家谢良平, 茶叶专家卢德贵利用自己的假日, 经常到果农家、养殖户指导生产。浪河镇钱湾村邱哲国拜我校制茶专家卢德贵为师, 春季制作高档茶时, 卢老师亲自动手示范, 把绝活传给了邱哲国, 而邱哲国富了不忘乡亲们, 除管好自己的13.3hm2茶园外, 还协助乡亲们管理茶园, 乡亲们把鲜叶卖给他, 每1kg增收10元, 邱哲国本人年获纯收入10万以上。

二是“请进来”培训。在农闲时间把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朋友请到学校来, 进行培训。同时还把准备外出打工的初、高中毕业生请到学校进行岗前培训。培训以农村实用技术和进城务工技能为主, 并结合发展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 加大新农村规划与设计、计算机基础、果、蔬、茶、药、兽等实用技术和新农村经济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力度, 把他们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07年4月, 我们把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食用菌学会的学员180余人请到学校进行了为期15天的果树、食用菌实用技术培训。经过培训, 蔡家渡果农胡永魁不仅把果树栽培技术用于柑桔生产, 而且把计算机技术用于柑桔生产和销售中。胡永魁在原销售客户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在河北、东北开辟新的销售市场。2007年胡永魁生产的350万㎏柑桔很快销售一空, 增收100万元以上。三官殿果农王中随2007年收获柑桔10万㎏, 销往武汉、河南等地, 他还帮助王中金、杨天义、张义敬销售柑桔50万㎏, 使桔农增收20万元以上。三官殿办事处许家畈村四组单治安经过食用菌培训后, 2007年备料15万㎏, 生产平茹、鸡腿菇等, 三官殿办事处食用菌年收入可突破100万元。

三是大力推广“阳光工程, 雨露工程”、“企校合作”的创新型培训方式。近几年来, 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 开展了“阳光工程, 雨露工程”等培训工作, 培训农民2500人。为了降低农民参加培训的门槛, 切实解决培训经费不足, 不能学以致用等问题, 我们在培训方式上不断创新, 例如, 我校和香港新利集团合作, 集中培训“现代家俱制造, 第一届学员84人得到了公司的资助, 现正在广东深圳公司见习;与十堰市烟草公司合作, 培训烟草栽培技术人员50人, 烟草公司给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

3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培植大批建设新农村的科技示范户

首先是重视科研基础建设, 着力于“三个结合”和两个“共建”, 即产教结合, 学用结合, 理论与实践结合;校办产业基地与专业实习基地共建, 实验基地与人才培养基地共建, 集中农、林、牧、财会、计算机等专业教师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建立“大农业”基地, 为示范性培训提供必要的场所。我校在水稻育种、柑桔良种选育、魔竽引种和病害发病机理研究, 生猪良种繁殖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篇8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北京市档案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严密组织和各涉农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全区各级档案工作人员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我区新农村档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建立起了机制健全、管理科学、资源丰富、利用便捷的新农村档案工作体系,初步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工作信息化、资源共享化、人员专业化的“四化”目标,并顺利通过了国家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正式验收。

一、主要成果

在整个创建活动中,我们坚持把“提升镇村档案工作水平,更好地为三农发展服务”作为创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狠抓档案资源建设,深化档案信息服务,取得了丰硕成果,创造了“一个品牌”,提升了“一个意识”,规范了“一级档案室”,建全了“两个体系”,发挥了“两项作用”。具体是:

“一个品牌”:通过开展以“打造京畿档案精品、创建昌平特色品牌”为主题的创建全国示范区活动,使昌平区成为全市第一个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区,充分展示了我区新农村建设的新成就,集中展示了我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新成果。进一步为创建“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聚集了人脉,提升了昌平区的知名度。

“一个意识”:创建示范区,扩大了档案工作的影响力,提升了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档案意识。金树东区长在昌平信息快报上对档案工作做出批示:“档案工作服务大局,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工作业绩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值得称赞和推广”。区各项重大活动中均将档案局列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档案工作。各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认识到位,档案局与各涉农部门在开展业务工作时配合更加顺畅。各镇街、村领导主动过问档案工作,村干部和档案员提高了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一级档案室”:规范了村级档案室。通过创建示范区,全区304个村的档案工作100%达到了“十有”标准(即有领导分管、有专兼职档案人员、有档案室、有制度、有档案柜、有计算机、有数码相机、有空调、有防盗门窗、有灭火器),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档案管理状况,村级档案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两个体系”:一是建立起了一个机制健全、管理科学、资源丰富的新农村建设档案资源体系。通过创建工作,镇村两级档案室搜集、补救、整理各类历史档案、文书档案、声像档案、科技档案达13.5万余卷(件),目前,全区农村档案总量达到33.4万余卷(件)。二是开通了“农村档案资源共享网站”、在局馆网站设立了“三农专栏”、将每期《政务信息汇编》送到各镇村阅览点,实现了档案资源共享,建成了覆盖“区、镇、村”三级的档案资源利用体系。

“两个作用”:一是农村档案工作服务“三农”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维护农村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凭据支撑,为维护群众利益发挥了有力的保障作用,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二是档案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开通了一条政府政策下乡、科学技术下乡、致富信息下乡、档案资源下乡的高速路,成为政府服务群众的桥梁,也在政府与农民群众连心交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此外,通过创建全国示范区还培养了一批人才,锤炼了档案管理队伍;创新了服务方式,积累了工作经验。

二、主要经验

在创建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共享四点:

(一)明确目标任务,坚持抓好“四项工作”。我们着力抓好“四项工作”,使创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区和各镇街分别成立了“创建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分级负责组织开展创建工作,以实地调研、专题会议、组织培训、进行检查等多种方式推动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进行广泛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子屏、信息、简报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各级档案部门采取参观学习、组织培训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全区涉农档案队伍素质,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四是确保整体提高。树立6个镇60个村为创建工作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区17个镇街档案工作全部达到北京市机关档案管理二级以上标准,304个行政村建档规范,100%达到了“十有”标准,镇村档案工作水平整体提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突出创建重点,坚持 “四个重在”。始终坚持“四个重在”,我区新农村档案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重在基层。把镇街和村作为创建工作的关键和重点,坚持创建工作重心下移,贴近基层,各级领导深入各镇街村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创建工作遇到的难题。区、镇、村三级加大投资力度,累计投入800余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档案保管条件;二是重在服务。全区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档案服务网络。在业务指导上,区档案局成立了业务指导组,行程7万余公里,到镇村指导2000余人次,镇街组织档案工作队,深入到各村进行传帮带。在档案利用上,区档案馆接收了8万余卷(件)涉农档案并优先数字化,我局通过网站上传涉农信息3.5万条,将《政务信息汇编》及时送到321个镇村阅览点,满足了农民群众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三是重在创新。我们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全区新农村档案工作特色化水平。将档案工作列入全区农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课程,档案部门开展远程在线视频指导,推广北京市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区经管站利用档案开发了《北京农村经济在线审计系统》、《昌平区农经地理信息系统》,各镇村主动记录历史、编史修志、举办展览等,在全市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四是重在实效。各镇街村加强对土地承包、产林权改革、合同协议、养老保险、优抚低保等各类民生档案的收集,确保档案服务惠及全区农民。各级档案部门加强信息化建设,目前,农民足不出村通过网络即可查询和利用涉农档案信息。档案工作服务“三农”取得了新进展。

(三)强化责任体系,建立“四个机制”。建立了“四个机制”,保障新农村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立档案管理机制。我区建立了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区主管领导挂帅,区档案局牵头,相关涉农部门积极响应,镇村具体落实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新农村档案工作机制。实现了区、镇、村三级联动,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确保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建立协调配合机制。涉农部门在开展业务工作时与档案部门密切配合,做到了业务工作与档案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建立了良好的协调配合机制,实现了上下联动,横向协作,齐抓共管;三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区委、区政府把档案工作纳入对镇级督察考核和“五个好”验收体系;区档案局把新农村档案工作纳入镇级档案工作执法检查范围;镇级把档案工作纳入村级“百分赛”考核,有效地保证了新农村档案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区档案局、各镇街每年分别召开一次农村档案工作会,总结部署工作,表彰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大大激发了档案员的工作热情。

三、几点体会

通过成功创建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我们体会很多,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崇高的荣誉和档案更加便捷地服务“三农”的实惠,更为我们今后工作留下很多启示。今天我谈三点体会:

(一)全国示范区的成功创建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示范区的成功创建与各级档案部门领导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国家档案局和市档案局的同志先后近十次到我区检查指导创建工作;区委、区政府对创建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区活动高度重视,将创建示范区工作列入区政府折子工程,要求每月报工作进程;区财政出资415万元用于镇村两级档案室建设;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出席创建工作动员会、工作推进会、检查验收会等相关工作会议并讲话,强势协调解决问题。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为圆满完成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全国示范区的成功创建得益于各涉农部门的密切合作。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区农委、区民政局、区委组织部、区经管站、区园林绿化局等相关涉农单位的大力支持,区档案局与涉农部门联合发文,就产林权改革、农村干部离任等各类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定专项办法和制度,使相关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涉农部门与档案部门联合对产林权改革、承包合同等工作形成的专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区委组织部与区档案局联合举办“村级档案员业务培训班”,区农委系统与区档案局联合对产林权改革档案进行了验收。档案工作与农村业务工作真正做到了“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这种顺畅协同、密切配合的工作模式,为示范区的成功创建提供了必备条件。

(三)全国示范区的成功创建得益于各级档案工作者的扎实工作和辛勤付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区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村的相关领导认识到位、组织有力、率先垂范、狠抓落实,充分发挥了领导带动作用;广大档案工作者放弃了休息,放弃了对家庭的照顾,不怕艰辛、忘我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全力奋战在创建工作第一线,表现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为规范农村档案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各级新闻媒体和广大宣传工作者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及时报道创建工作动态,保持了舆论宣传强势,为创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这些为我们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确保了各项创建任务全面落实。

四、巩固成果新举措

成功创建示范区将昌平区新农村档案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新起点。我们以此为契机,继续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创建成果,迎接新形势、新机遇、新起点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挑战,促进新农村档案工作新发展。

一是探索建立长效机制。2011年底,为巩固全国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区成果,我局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档案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总结了创建工作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形成了《关于建立昌平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长效机制的报告》,上报区政府,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

二是及时进行总结表彰。2011年12月,区政府投资20余万元,召开了昌平区创建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总结表彰会,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主管领导出席。大会全面总结了创建历程,对成绩突出的70个先进集体和124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对巩固创建成果提出了明确要求,促进了我区新农村档案事业新发展。

三是继续加大资金投入。2012年,区政府投资20万元为全区304个行政村统一配备了摄像头、耳麦和档案卷皮、卷盒等装具。此举有效地解决了村级档案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并继续释放了档案工作的影响力,进一步调动了村级档案工作的积极性。信息化设备的配备为开通区档案局、镇街、村三级档案工作远程视频指导、业务咨询和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新型的服务模式受到了基层的广泛欢迎和好评,示范区QQ群成员非常活跃,每天均有多人进行业务交流。截至目前,区、镇、村三级通过QQ群开展业务交流达2600余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活跃了队伍氛围,节约了行政成本,有力地推动了全区新农村档案工作的稳步发展。

四是深入开展督查指导。2012年4月,昌平区召开2012年度镇街档案工作专题会,听取各镇街档案工作汇报,对新农村档案工作进行专题部署,主管档案工作的副区长刘淑华出席并讲话,提出巩固、深化、提升新农村档案工作的目标和措施,要求要防止创建成功之后,个别单位人员思想松劲,工作滑坡,要巩固创建成果,推动全区新农村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此项要求,各镇街继续将档案工作纳入对村级的“百分赛”考核,考核结果与两委主要领导奖金挂钩;各镇街分别组织村级专兼职档案员培训,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年初布置工作,期间开展检查,年底进行总结,继续加强激励机制,奖优罚劣,提高村级档案员的积极性。我局针对昌平档案工作新形势新需求,经主管区领导同意,与区编办协商,区档案局将业务指导科一分为二,业务指导二科编制4人,专门负责镇街及其下属农村(社区)档案工作。业务指导二科成立以来,除开展远程指导外,还深入镇村(社区)进行实地检查和指导,到目前共下乡316人次,走遍了17个镇街和304个村。今年以来,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全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在夯实示范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提升。

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篇9

一、我县农村档案工作基本情况

XX县地处重庆西部近郊,全县幅员面积915平方公里,总人口61.2万人,其中农村居民人口47万余人,现辖13个街镇,共151个行政村。2006年底,全县13个街镇档案管理全部达到XX市三级标准以上,有一级、二级标准单位各1个。1998年,我县在璧城镇开始建立村级(含社区)档案,重点是收集村级档案资料,进行简单的归档立卷。2004年7月起先后在璧城、青杠街道对建立村级档案工作实行试点。随后,丁家镇、福禄镇等其它各乡镇相继建立村级档案,在实际工作中重点加强新农村示范村和推进村档案建设的指导,全县3个示范村和25个推进村档案相对较规范。至2007年底,全县村级建档率达到95 %以上,有的还实现了规范化,达到有柜架、有实体、有人管、有制度的“四有”标准。经过几年的发展后,全县村级档案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各街道镇乡村XX县有关部门对村级档案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各级对村级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村级档案人员落实不到位;档案收集不齐全,散乱严重;档案业务工作不熟悉,整理不规范;档案基础条件较差,档案专用柜架装具参差不齐等,村级档案工作处于不完整、不规范状态。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不相适应,村级档案规范化建设还需要做大量细致而有效的工作。

二、创建新农村档案建设工作基本做法

1、抓住机遇、及时汇报、争取支持

2009年2月,XX市档案局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档案工作示XX县创建活动进行了总体安排部署,并对有关具体工作提出了要求。从那时起,我县抢抓机遇,积极争取,成为市档案局首批纳入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XX县的五个区县之一。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争取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XX县,我局一方面组织人员,由局领导亲自带队深入街镇、村社开展调研工作,对如何进一步规范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提出意见,召开局领导班子成员会议和街镇、村档案员会议,研究行政村档案示范创建工作。另一方面,按照市档案局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农村档案工作实际,于2009年4月拟定了《关于创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XX县活动的报告》,并及时向县政府进行了专题报告。后经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讨论,再次对创建工作涉及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修改,2010年6月正式形成了《XX县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XX县活动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创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XX县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示范内容、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争取在2011年前创建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XX县。县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县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具体工作由县档案局负责牵头和协调。各街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人员,并对村进行工作考核奖惩。整个创建工作做到了人员落实、措施明确、经费到位,为创建工作提供了保障。

2、确定试点、树立典型、统一标准

我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XX县创建工作总体思路和具体工作方案确定后,我们及时向市档案局进行了汇报,并加强与市局业务处室的联系,邀请市局领导亲临我县现场指导。同时加强与各街镇的联系,协调处理创建工作的具体问题。选择了丁家镇莲花坝村和福禄镇龙宝村作为市级创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试点村。在工作中,我们首先召集两个试点村的街镇分管领导和村负责人对档案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重点加强业务指导,认真搞好试点村的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为其他村的档案建设提供借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局根据《XX市村级档案管理办法》,与县民政局、县农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执行〈XX市村级档案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对规范村级档案工作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其中一是明确了村级档案建设标准:(1)各村有单独档案室,有足够档案柜,档案室配有灭火器、电风扇、电脑等硬件设施。目前均由各街镇进行统一配制。(2)村级档案管理制度健全,包括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保管、鉴定销毁、利用等规章制度,按本村统一标准制作上墙。(3)有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有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负责对村级档案进行收集整理。(4)对2004年以来的村级应归档材料按《XX市村级档案管理办法》进行收集整理立卷,档案目录清楚,数据准确。(5)各村配备计算机,其中有条件的村计算机要与XX市档案信息网、XX县公众信息网、XX县党员远程教育网链接,实现村民“足不出村”能在网上查阅政府公开信息和有关档案资料。二是制定了《XX县村级文书档案归档范围》,将所收集的文件材料按党群、行政、计生、民政、综治工作和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分类归档,特别注意收集低保、社保、医保、土地(林地)承包及流转等以及村内重要活动形成的声像、照片等资料。在装订方式上原则采取“三孔一线”的办法,所有档案装具必须以县档案局监制的为准,不得随意采用其他档案装具,并由各街镇到指定地点统一购买。村档案必须书写规范、整齐美观,符合县档案局的统一要求。同时,充分利用档案网站、县政府网站和电视台等媒体广为宣传村级建档、规范村级档案工作、创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XX县的重要意义,营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为下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打下良好基础。

3、加强业务指导、完善提高、全面铺开

今年上半年,我县召集全县各街镇XX县有关涉农部门分管领导和档案工作人员召开了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XX县动员及培训大会,对全县各街镇、村XX县涉农部门的工作任务、目标要求进行了明确,同时进行了一次集中式的档案业务培训。我局将全体干部职工分成四个小组,分别由一名领导带队,划片联系和指导全县13个镇街151个行政村的档案建设工作,督促落实档案室硬件设施建设和有关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整理,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在具体工作中,确定专人重点抓好两个试点村的档案工作,各小组深入到街镇、村,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亲自进行档案的分类整理、装订,具体指导村档案室的布置以及档案入柜、排列等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县各街镇、村档案基本上收集齐全、整理较规范,档案室建设符合要求。

4、实行考核,加强协调配合,狠抓落实

为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成功,我县制定了《XX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XX县创建活动考核办法》及验收标准,其中对县级涉农部门、镇街和村三级档案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申报审核、检查考核、考核标准及对象、完成时限等内容。对达到要求的村由县档案局、县民政局、县农委根据《XX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XX县创建活动验收标准》,组织有关人员对申请街镇进行实地检查考核,经审核确认达到合格标准的,给予街镇一定工作经费补助。对审核不合格的,不予补助,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各街镇对所属的村也制定出台了考核办法,落实工作经费,全县所有村档案室的硬件设施设备等基本上由镇街统一配制,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创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村委会及村民档案意识比较淡薄,造成村级各门类档案资料收集不齐全,有的村档案资料多,有的村少。

2、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行政村,没有专门的档案室,有的村还不能实现计算机上网查阅相关信息。

3、个别村对创建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认为没有什么好的待遇,存在应付了事的思想。村级工作纷繁复杂,头绪多,在村级档案建设方面的精力有限。、村干部在档案整理业务上不熟悉,档案归档整理业务有待提高。

5、个别部门支持配合力度不够,有的部门其档案工作不够完善,未开展达XX市档案目标等级标准创建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档案意识,全面提高全县各级和相关部门对规范村级档案管理、档案工作全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二是加强档案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村级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和具体操作技能。加大业务指导力度,严格把关,求稳求实,循序渐进。特别是在档案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上下功夫,力求档案整理规范化。

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篇10

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市境内有大小河流 21 条,中小型水库 26 座,哈素海是境内最大的湖泊。地下水埋藏深度、水质、水量均由北向南呈有规律的变化,通过合理开采可用于灌溉补给。自治区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示范建设呼和浩特市片区建设总规模20万亩,其中土默特左旗10万亩,托克托县10万亩。估算总投资2.3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49亿元,自治区配套0.50亿元,盟市配套0.38亿元。项目建设后可新增耕地面积2.9万亩,新增耕地率为14.50%,整理后基本农田面积可达到18万亩。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属于蒙古高原递降到低山丘陵和倾斜冲积平原地带。西辽河、新开河、教来河等3条河流分布在境内南北中,横贯全市,形成“三河平原”,是发展粮油糖和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通辽市盛产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等作物,素有“内蒙古粮仓”美称,粮食总产量占内蒙古自治区的25%以上,是自治区重要的产粮大市。自治区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示范建设通辽片区建设总规模150万亩,其中科尔沁区5万亩,奈曼旗22万亩,科尔沁左翼中旗50万亩,开鲁县25万亩,科尔沁左旗后旗35万亩,扎鲁特旗8万亩,库伦旗5万亩。估算总投资19.60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2.38亿元,自治区配套4.13亿元,盟市配套3.09亿元。项目建设后新增耕地21.2万亩,新增耕地率为14.14%,整理后基本农田面积可达到142万亩。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形地貌的显著特点是起伏不平,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东北西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与黄土高原相连。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总量为29.2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1.2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0.55亿立方米。自治区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示范建设鄂尔多斯市片区建设总规模30万亩,均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估算总投资4.80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03亿元,自治区配套1.01亿元,盟市配套0.76亿元。项目建设后新增耕地3.90万亩,新增耕地率为13%,整理后基本农田面积可达到28万亩。

上一篇:学生违纪喝酒检讨书下一篇:锂电池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