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答案(推荐7篇)
简述不确定性决策的方法?答:不确定性决策方法包括:小中取大法(悲观法则)就是对未来持悲观的看法,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差的自然状态,因此不论采取哪种方案,都只能获取方案的最小收益。2)大中取大法(乐观法则)就是对未来持乐观的看法,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好的自然状态,因此不论采取哪种方案。都只能获取方案的最大收益。3)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最小遗憾法则)就是如何使选定决策方案后可能出现的后悔最小。
1.简述权变领导理论答:领导权变理论主要研究与领导行为有关的情境因素对领导效力的潜在影响。该理论认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领导行为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又被称为领导情境理论。2.简述双因素理论?
答: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保健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来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3.简述管理的本质含义?答:管理是指人们为了有效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决策活动。4.简述决策的影响因素?
答:1 知识和信息 2 判断与准则 3 决策方式 5.简述网络性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答:优点:网络型组织结构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实现质的飞跃:一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二是实现了企业全世界范围内供应链与销售环节的整合;三是简化了机构和管理层次,实现了企业充分授权式的管理。缺点:网络型组织结构需要科技与外部环境的支持。网络型组织结构的的适用性不强。6.简述管理者的十大角色。
答:1)挂名首脑6)发言人2)领导者 7)企业家 3)联络者8)危机处理者4)监控者9)资源分配者5)信息传播者10)谈判者 7.简述领导与管理的关系。答:(1)从管理
者和领导者的关系来看,管理者是由组织任命而产生的,产生方式是自上而下的,而领导者则是由于裙体中的某些成员的认同和自愿追随产生的,产生方式是自下而上的;管理者不一定能成为领导者,领导者也不一定能是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必须是领导者
(2)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的所有资源,而领导的对象仅仅是组织中的部分成员。
(3)管理行为追球的是提高整个组织的运行效率,而领导行为追球的是追随关系。
(4)管理者的领导行为是管理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环节。
8.简述期望理论?答: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特定的行动。
10、简述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技能和基本素质。
答: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基本素质:远见卓识、健全的心理、真诚待人
五、论述题
运用现代管理学的原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五 论述题请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的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本单位激励方面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项目背景:以岗位为基准的薪酬改革激起员工的不满 S公司是一家研发型中小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销售额年增长率超过80%.为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公司更快、更好地发展,人力资源部根据员工的岗位等级对原有薪酬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大部分员工的工资都有近20%的提升。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薪酬调整后,员工的积极性非但没有提升,相反很多人以投诉、拖延工时等方式表达了对薪酬改革的不满。问题诊断:对自身的发展阶段和管理主题认识不足 分析结果显示,S公司的人才激励之所以失败,原因在于:第一,S公司处在成长期,业务模式尚不成熟,公司的增长空间取决于人才潜能的发挥程度,人才的贡献与岗位的价值之间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第二,S公司在进行薪酬改革时,采用了普调工资的方式,没有给出加薪的条件和理由;第三,加薪后,S公司没有为员工规划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也没有给出下次薪酬调整的时机和幅度。解决方案:以公司战略为导向,对人才激励进行系统规划1.首先不应忽视保健因素,但又不
能过分地注重于改善保健因素首先因素的具备可以防止员工的不满情绪其次,过分使用保健因素激励员工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2.要善于把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是可以转化的。例如职工的工资、奖金,如果同其个人的工作绩效挂钩,就会产生激励作用,变为激励因素。如果两者没有联系,奖金发得再多,也构不成激励。一旦减少或停发,还会造成职工的不满。
1.A 2.D 3.A 4.D 5.B 6.D 7.A 8.C 9.B 10.C 11.B 12.D 13.C 14.C 15.A 16.C 17.B 18.A 19.D 20.B 21.C 22.B 23.B 24.C 25.C 26.C 27.D 28.A 29.D 30.A 31.C 32.C 33.C 34.D 35.A 36.B 37.B 38.B 39.C 40.D 41.A 42.D 43.C 44.B 45.D 46.B 47.B 48.A 49.C 5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CD 3.CD 4.BC 5.ABC 6.AB 7.AD 8.AB 9.ABC 10.AD 11.AD 12.BD 13.CD 14.AD 15.ACD 16.BC 17.AC 18.ABC 19.ABCD 20.A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计算分析题:
1.
2. (1) 2011年净利润=18 000× (1+20%) ×15%=3 240 (万元)
额外股利= (3 240-2 240) ×10%=100 (万元)
每股股利=3+100/1 000=3.1 (元)
(2) 预测2011年需增加的营运资金增加的流动资产=18 000×20%×28%=1 008 (万元)
增加的流动负债=18 000×20%×12%=432 (万元)
2011年需增加的营运资金=1 008-432=576 (万元)
(3) 预测2011年需从外部追加的资金
2011年发放的股利=1 000×3.1=3 100 (万元)
2011年留存收益提供的资金=3 240-3 100=140 (万元)
需从外部追加的资金=576-140=436 (万元)
(4) 每张债券筹资净额=82-2=80 (元)
需要发行的债券数量=436×10 000/80=54 500 (张)
债券筹资成本=100×4%× (1-25%) /80=3.75%
3. (1) 债券成本率=[15%× (1-34%) ]÷[ (1-1%) ]=10%
普通股成本率=19.4%÷ (1-3%) =20%
项目综合资金成本率=10%×80%+20%×20%=12%
(2) 各年税后经营现金净流量= (90-21-19) × (1-34%) +19=52 (万元)
(3) 净现值=-200+52×5.650+10×0.322=97.12 (万元)
评价:计算表明该项目净现值大于0, 说明该方案可行。
4. (1)
(2) 计算表明, B政策的收账成本较A政策低, 故应选用B政策。
5.每日耗用量=540 000÷360=1 500 (千克)
平均交货期=8×0.1+9×0.2+10×0.4+11×0.2+12×0.1=10 (天)
假设保险储备量为0
平均缺货量= (1×0.2+2×0.1) ×1 500=600 (千克)
缺货成本=600×8=4 800 (元)
保险储备相关总成本=4 800+0=4 800 (元)
假设保险储备量为1 500千克
平均缺货量=0.1×l×1 500=150 (千克)
缺货成本=150×8=1 200 (元)
保险储备的持有成本=1 500×10×10%=1 500 (元)
保险储备相关总成本=1 200+1500=2 700 (元)
假设保险储备量为3 000千克
保险储备的持有成本=3 000×10×10%=3 000 (元)
保险储备相关总成本=0+3 000=3 000 (元)
所以, 该企业合理的保险储备应该是1 500千克。
6. (1) 最低投资收益额=200×15%-10=20 (万元)
规定的最低投资报酬率=20÷200=10%
(2) 剩余收益=30÷ (16%-10%) =500 (万元)
(3) A中心的利润=200×15%=30 (万元)
B中心的利润=500×16%=80 (万元)
集团公司的利润=30+80=110 (万元)
集团公司的总投资额=200+500=700 (万元)
追加投资前集团公司的投资利润率=110/700×100%=15.71%
(4) 剩余收益= (30+12) - (100+200) ×10%=12 (万元)
投资利润率= (30+12) ÷ (100+200) =14%
(5) 剩余收益= (80+20) - (500+100) ×10%=40 (万元)
投资利润率= (80+20) ÷ (500+100) =16.67%
(6) 由于追加投资后, A的投资利润率由15%降低到14%
所以, 不会接受投资;而由于B的投资利润率由16%提高到16.67%, 因此, B会接受投资。
(7) 由于剩余收益均增加了, 所以, A、B均会接受投资。
(8) 从集团角度看应向B中心追加投资, 理由是增加的剩余收益[40-30=10 (万元) ]大于向A中心追加投资增加的剩余收益[12-10=2 (万元) 。]
(9) 追加投资后集团公司投资利润率= (80+20+30) ÷ (500+100+200) =16.25%
7. (1) 假设北京代表处也是分公司, 则北京代表处和上海代表处均不具备独立纳税人条件, 年企业所得额需要汇总到企业总部集中纳税。
则:今年公司应缴所得税= (1000+200-20) ×25%=295 (万元)
总部和分支机构今年应缴纳的所得税总额=295+0=295 (万元)
假设北京代表处是子公司, 则今年企业总部应缴所得税= (1 000-20) ×25%=245 (万元)
北京代表处今年应缴所得税=200×25%=50 (万元)
总部和分支机构今年应缴纳的所得税总额=245+50=295 (万元)
(2) 假设北京代表处也是子公司, 则:
北京代表处今年应缴所得税=200×25%=50 (万元)
上海代表处今年亏损, 不需要缴纳所得税
企业总部应缴所得税=1 000×25%=250 (万元)
分支机构今年应缴纳的所得税总额=250+50=300 (万元)
假设北京代表处是分公司, 则:企业总部应缴所得税= (1 000+200) ×25%=300 (万元)
上海代表处今年亏损, 不需要缴纳所得税
分支机构今年应缴纳的所得税总额=300+0=300 (万元)
(3)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 把上海的销售代表处设立为分公司形式对企业更有利。
8. (1) 年初权益乘数=年初资产总额/年初股东权益总额
即, 2.5=年初资产总额/1 200
年初资产总额=3 000 (万元)
年初负债总额=3 000-1 200=1 800 (万元)
年末权益乘数=年末资产总额/年末股东权益总额
即2.2=年末资产总额/1 680
年末资产总额=3 696 (万元)
年末负债总额=3 696-1 680=2 016 (万元)
(2) 年末的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2 016/1 680=1.2
(3) 年末的普通股每股净资产= (1 680-84) /210=7.6 (元)
(4) 净利润=400-100=300 (万元)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300-60=240 (万元)
基本每股收益=240/200=1.2 (元)
每股股利=84/210=0.4 (元)
(5) 普通股每股市价=10×1.2=12 (元)
(6) 可转换债券的年利息=100×4%=4 (万元)
可转换债券可以转换的普通股股数=100/1 000×80=8 (万股)
(7) 调整后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240+4× (1-25%) =243 (万元)
调整后的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0+8=208 (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243/208=1.17 (元)
(8) 平均股东权益= (1 200+1 680) /2=1 440 (万元)
平均资产总额= (3 000+3 696) /2=3 348 (万元)
权益乘数=3 348/1 440=2.33
(9) 今年的销售收入=3 348×1.5=5 022 (万元)
今年的销售净利率=300/5 022×100%=5.97%
今年的权益净利率=5.97%x1.5×2.33=20.87%
去年的权益净利率=4%×1.2×2.5=12%
利用连环替代法分析:
第一次替代:5.97%×1.2×2.5=17.91%
第二次替代:5.97%×1.5×2.5=22.39%
第三次替代:5.97%×1.5×2.33=20.87%
销售净利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17.91%-12%=5.91%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22.39%-17.91%=4.48%
权益乘数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20.87%-22.39%=-1.52%
利用差额分析法分析:
销售净利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 (5.97%-4%) ×1.2×2.5=5.91%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5.97%× (1.5-1.2) ×2.5=4.48%
权益乘数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5.97%×1.5× (2.33-2.5) =-1.52%
五、综合题:
1. (1) 每万元销售收入的变动资金= (160-110) / (3 000-2 000) =0.05 (万元)
不变资金=160-0.05×3 000=10 (万元)
(2) a=10+60+100- (60+20) +510=600 (万元)
b=0.05+0.14+0.22- (0.10+0.01) =0.30 (万元)
Y=600+0.3x
(3) 2010年销售额=3 000× (1+40%) =4 200 (万元)
资金需要总量=600+0.3×4 200=1 860 (万元)
需新增资金=3 000×40%×0.3=360 (万元)
(4) 2010年的净利润=4 200×10%=420 (万元)
支付的股利=1 000×0.2=200 (万元)
留存收益=420-200=220 (万元)
外部筹资额=360-220=140 (万元)
(5) 债券资本成本=1 000×8%× (1-25%) /[ (1 100× (1-2%) ]×100%=5.57%
股票资本成本=5%+1.5× (10%-5%) = 12.5%%
外部筹资的平均资本成本=5.57%×60%+12.5%×40%=8.34%
2. (1) ①2010年边际贡献=10 000×100-10 000×40=600 000 (万元)
②2010年息税前利润=600 000-100 000=500 000 (万元)
③2010年销售净利率
= (500 000-50 000) × (1-25%) /1 000 000=337 500/1 000 000=33.75%
④2010年留存收益率=162 000/337 500=48%
2010年股利支付率=1-48%=52%
⑤2010年股数=200 000/10=20 000 (万股)
2010年发放的股利=337 500×52%=175 500 (万元)
2010年每股股利=175 500/20 000=8.775 (元)
⑥2011年经营杠杆系数=600 000/500 000=1.2
(2) ①产销量增长率= (12 000-10 000) /10 000×100%=20%
息税前利润增长率=20%×1.2=24%
②增加流动资产= (230 000+300 000+400 000) ×20%=186 000 (万元)
增加流动负债= (30 000+100 000) ×20%=26 000 (万元)
需要筹集外部资金=186 000-26 000-12 000×100×33.75%×48%+154 400=120 000 (万元)
(3) ①增发普通股股数=120 000/20=6 000 (万股)
②方案1的普通股数=20 000+6 000=26 000 (万股) , 利息为50 000万元
方案2的普通股数为20 000万股, 利息费用=50 000+120 000×12%=64 400 (万元)
(EBIT-50 000) × (1-25%) /26 000= (EBIT-64 400) × (1-25%) /20 000
EBIT=112 400 (万元)
③2011年息税前利润=500 000× (1+24%) =620 000 (万元)
由于实际的息税前利润620 000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112 400万元, 所以应该采取发行债券的方法, 即采取方案2。
3. (1) 根据资料一计算与旧设备有关的下列指标:
①旧设备的变价净收入=130 000-1 000=129 000 (元)
②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 (189 000-129 000) ×25%=15 000 (元)
(2) ①因更新改造第一年初增加的净现金流量
NCF0=- (329 000-129 000) =-200 000 (元)
②运营期内每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
= (329 000-50 000) /5- (129 000-10 000) 5=32 000 (元)
③△NCF1=50 000× (1-25%) +32 000+15 000=84 500 (元)
NCF2-4=50 000× (1-25%) +32 000=69 500 (元)
NCF5=69 500+ (50 000-10 000) =109 500 (元)
④甲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IRR=27.85%
(3) ①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为750 000元
②B设备的投资额=750 000+129 000=879 000 (元)
③乙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IRR=10.44%
(4) 企业要求的投资报酬率=8%+4%=12%
(5) 甲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IRR=27.85%>12%, 甲方案经济上是可行的。
乙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IRR=10.44%<12%, 乙方案经济上是不可行的。
由于甲方案可行, 所以, 企业应该进行更新改造, 选择甲方案。
4. (1) 计算该企业2010年的下列指标:
①变动成本总额=3 000-600=2 400 (万元) .
②变动成本率=2 400÷4 000=60%
(2) 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30%×10+20%×20+50%×90=52 (天)
②应收账款平均余额=5 400÷360×52=780 (万元)
③维持应收账款所需资金=780×60%=468 (万元)
④应收账款机会成本=468×8%=37.44 (万元)
⑤坏账成本=5 400×50%×4%=108 (万元)
⑥采用乙方案的信用成本=37.44+108+50=195.44 (万元)
(3) 计算以下指标:
①甲方案的现金折扣=0
②乙方案的现金折扣=5 400× (2%×30%+1%×20%) =43.2 (万元)
③甲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5 000× (1-60%) =2 000 (万元)
乙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5 400× (1-60%) =2 160 (万元)
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2 000-2 160=-160 (万元)
④甲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2 000-140=1 860 (万元)
乙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2 160-195.44-43.2=1 921.36 (万元)
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1 860-1 921.36=-61.36 (万元)
常见问题一:答案不正确
学生答案中出现的第一个问题是答案不正确。仔细分析答案,从中推敲原因,我们会很容易发现,除了不会做之外,审题不清是学生失分最重要的原因。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做到认真审题,弄清题目有几问,题目是怎么问的,做题时要确保有几问答几问,怎么问怎么答,弄清问题的要点及重点。这样,情况将会有所好转。
常见问题二:答案不准确
许多时候,学生的答案往往呈现与参考答案相关但并不准确的情况。他们的答案往往呈现出一种似是而非的状况。让人觉得说他答案不对吧,它又有点相关,说它对吧,它又不准确。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因为学生表达能力有限,表述不准,或者是图省事直接从文中抄录语句回答。
事实上,除了试卷上的题目明确要求用文中的话回答外,一般情况下,答案是不可以从文中抄录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抓住关键的字词或语句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当然同时我们還需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要确保自己的观点准确。简单来说,就是既不可照抄原文,又不可脱离原文,应当抓住关键的字词或语句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常见问题三:答案不全面
答案不全面,这是大多数学生出现的一个常见问题。现代文的题目做完,除了极少数学生外,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或多或少会对一部分,但多数学生的答案是不全面的。是否剩下的答案学生都不会呢?分析下来,我们发现那倒也不是,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全面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以及全面考虑问题的做题方法。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问题,首先做题时心态要平和,不可急躁,要仔细考虑。其次,要用全面的思维去考虑问题,最后,还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做题时要注意从前往后拉网式阅读、筛选、归纳要点,做到这些之后,答案相对而言,就会周全多了。
常见问题四:答案不简练
答案不简练,是学生答案中的又一个常见问题。学生的答案往往是重量不重质,常常是一个得分点就将答案区域写满,这样看起来答案好像已经写了不少,但实际上答到的得分点确实十分少,
而阅卷是以得分点判分的,这样就造成了字多分少,或答案啰嗦的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做题时对自己的答案无把握,于是他们就尽可能地多写,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学生不会概括。
因此,对于这样的状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对于只会抓量而不重质的学生,应该帮助他树立得分点意识,杜绝无目的的答题习惯。对于不会概括的学生则应该帮助他们掌握概括的基本方法,强化语言的凝练性。
常见问题五:答案无条理
教师在阅卷时常常会觉得学生的答案混乱无比,毫无条理可言,更无层次可讲。他们的答案往往是颠三倒四。这是因为学生做题时常常无目的性,答题时过于随意,无计划性。
要想改变如此情况,我们当引导学生做题时要分点作答。要教学生学会抓住得分点作答,合并相同点,罗列不同点。
在做题时如果我们能做到教会学生避免“四不一无”现象,那么学生们的答案就不会有问题了,现代文得高分也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学生也就不会再畏现代文如洪水猛兽了。
(作者单位 江苏省高邮市临泽中学)
1、产权: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以法权形式体现所有制关系的科学合理的产权制度,是用来巩固和规范商品经济中财产关系,约束人的经济行为,维护商品经济秩序,保证商品经济顺利运行的法权工具
2、股东会:股东会是由全体股东共同组成的。
3、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符合有限责任公司的一般特征: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但同时国有独资公司是一种特殊的有限责任公司,其特殊表现为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只有一个——国家。这是《公司法》为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4、股票: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出资人的股本身份和权利,并根据股票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数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可转证的书面凭证。股票代表其持有人(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同股同权”。
5、市场营销:市场营销(Marketing)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简称“营销”,台湾常称作“行销”;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它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动词理解,指企业的具体活动或行为,这时称之为市场营销或市场经营;另一种是名词理解,指研究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或行为的学科,称之为市场营销学、营销学或市场学等。
6、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可以定义为一门关于如何制定、实施、评价企业战略以保证企业组织有效实现自身目标的艺术与科学。它主要研究企业作为整体的功能与责任、所面临的机会与风险,重点讨论企业经营中所涉及的跨越如营销、技术、组织、财务等职能领域的综合性决策问题。
7、生产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现场管理是生产第一线的综合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系统合理布置的补充和深入:
8、质量管理: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
9、财务管理: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2014年7月
题型与分值:1.多项选择题15×2分=30分。2.判断改错题4×4分=16分。3.简答题3×8分=24分。4.论述题1×15分=15分。5.材料分析题1×15分=15分
一、多项选择题(只考双号)
*2.行政管理的特征是(ABCDE)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B.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C.行政管理活动与作业活动相区别D行政管理与组织密不可分E行政管理是一项创新性的活动4.行政管理主体的显著特点包括(ABC)A.阶层性B.全员性C.部门性
D.阶级性E强制性6.行政管理客体的属性主要表现在(ABC)A.客观性B.可管理性C.系统性D.主观性E.适应性*8.行政管理机制的特点(ABCDE)A.内在性B.系统性C.客观性 D.自动性E.可调性10.行政管理环境按主体的范围划分,可分为(AB)A.内部环境B.外部环境C.一般环境D.任务环境E.社会环境*12.以行政管理内容为目标的基本功能体系具体包括(ABCDE)功能A.经济功能B.文化功能C.社会功能D.政治功能E.生态功能14.政府功能的实现方式有(ABCD)A.供应B补贴C.生产D.管制E赔偿
16.行政领导的要素包括(ABCD)A.领导者B.被领导者C.领导目标D.客观环境E.客观过程18.行政领导的作用有(ABCD)A.指挥作用B.协调作用C.沟通作用D.激励作用E.平衡作用*20.行政领导者的能力素质主要有这几方面(ABCDE)A.认识能力B.决策能力C.组织能力D.协调能力E.应变能力22.行政领导者的群体素质结构主要包括(ABCD)A.年龄结构B.知识结构C.智能结构D.气质结构E.心理结构24.领导沟通的主要方式有(ABCD)A.倾听B.提问D.演讲C.辩论E.指示26.行政责任体系的特征有(ABCD)A.行政责任是一种责任B行政责任是一种义务C.行政责任是一种任务D.行政责任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行为E.行政责任是一种道德28.惩戒性的行政责任承担方式有(ABCD)A.通报批评B.停止违法行为C.撤消违法决定D.行政处分E.承认错误,赔礼道歉30.行政责任实现的外部机制有(ABC)A.健全法制,完善组织制度建设B.行政问责制C.健全监督机制D.行政道德建设E.对工作的忠诚度32.行政能力的特点有(ABC)A.具有系统性B.具有动态性C具有空间性D.具有强制性E.具有权威性34.从行政能力实现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一般功能进行划分,可以将行政能力划分为(ABC)A.基础能力B.核心能力C.亚核心能力D.半复杂能力E.简单能力*36.行政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ABCDE)A.观念问题B.服务能力与服务需求的适配程度C.资源的数量和质量D.外部环境E.服务类型的影响38.行政创新能力的特性(ABC)A.行政创新能力的核心性B.行政创新能力的破坏性C.行政创新能力的高风险性D.行政创新能力的突变性E.行政创新能力的不可预测性40.按照决策的重要性程度划分,决策可分为(AB)A.战略决策B.战术决策C.确定型决策D.风险型决策E.追踪决策42.按照决策主体的不同,决策可分为(AB)A.集体决策
B.个人决策C.领导决策D.群众决策E.公众决策*44.行政执行的方法有(ABCDE)A.行政方法B.法律方法C.经济方法D.思想政治教育方法E.技术方法46行政协调的原则有(ABCD)A.依据法规,方向明确的原则B.统筹兼顾,平衡冲突的原则C.求同存异,灵活权变的原则D.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E.利益均衡,各有所得的原则48.行政控制的过程(ABC)A.确定标准B.衡量工作绩效C.纠正偏差D.总结经验E.完善制度50.行政监督的功能有(ABC)A.行政监察B.行政纠错C.行政防护D.行政救助E行政补偿52.实施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有(ABCD)A.制定目标前的准备工作B.目标制定C.目标的实施D.检查结果,信息反馈和处理C.赏罚分明
54.标杆管理的特点(ABCD)A.标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B.标杆管理更具体,明确,可行C.标杆管理注重实践D.标杆管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C.标杆管理更注重科学*56.实施战略管理的原则(ABCDE)A.与环境相适应的原则B.统筹全局的原则C.当前与长远兼顾的原则D.投入与产出相匹配的原则C.综合平衡的原则*58.行政财力资源配置的功能有(ABCDE)A.积极发展生产B.改善经营管理C.加速技术改造D.提高流动资金利用效率E.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益60.行政物质资源配置的特点(ABC)A.服务性B.技术性C.事务性D.复杂性E合理性*62.行政信息资源配置的特点(ABCDE)A.时效性B.准确性C行政信息的效用性D.行政信息配置的权威性E.行政信息传递的规范性64.行政信息资源配置的程序(ABCD)A.信息的收集B.信息的加工C.信息的传递D.信息的反馈E.信息的落实*66.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为(ABCDE)A.制定计划B.初步调查C.管理控制评估D.详细评估E.撰写评估报告68.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有(ABCD)A.行政环境因素B.行政组织因素C.行政人员因素D.科学技术因素E.行政战略因素*70.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方法有(ABCDE)A.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B.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C.创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D.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E.建立知识管理的评估系统
二、判断改错题
1、社会监督是一种内部监督。判断:错误。理由:社会监督是一种外部监督。
2、职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向性,即可正可负。判断:错误。理由:功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向性。
3、行政应急处置能力属于组织的核心能力。判断:错误。理由:行政应急处置能力属于组织的亚核心能力。
4、行政管理是一门艺术。判断:正确。理由:行政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
1艺术。
5、行政补偿是以行政组织的违法行政行为为基础的。判断:错误。理由:行政补偿是以行政组织的合法行政行为为基础的。
6、标杆管理注重理论。判断:错误。理由:标杆管理注重实践。
7、行政创新能力是决定组织发展的亚核心能力。判断:错误。理由:行政创新能力是决定组织发展的核心能力。
8、行政问责制是一项重要的事前监督制度。判断:错误。理由:行政问责制是一项重要的事后监督制度。
9、全面质量管理以顾客关注为焦点。判断:正确。理由:全面质量管理以顾客关注为焦点,应体现“顾客至上”的思想。
10、狭义的行政监督又称为外部监督。判断:错误。理由:狭义的行政监督又称为内部监督。
11、知识管理强调按“知”分配。判断:正确。理由:知识管理强调按“知”分配,强调了知识的作用。
12、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更加重视对员工的物质激励。判断:错误。理由: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更加重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
三、简答题
1、如何应对行政决策陷阱与障碍? 答:决策者必须在决策中积极寻求决策障碍的对策之道:
1、充分认识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避免在决策中过度自信。
2、突破框架效应,看清决策问题的本质。
3、尽可能避免决策中出现的各种偏差。
4、正确衡量不同层次的目标。
5、找准决策的问题,合理预设决策目标的路径。
2、政府行政功能的实现方式有哪些? 答:政府行政功能的实现方式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指政府通过财政预算提供产品和服务。
2、补贴。指政府对提供特定产品和服务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一定的资助。
3、生产。指政府通过设立国有企业直接生产产品,提供给公众,产品主要为水电煤气,公交等自然垄断物品。
4、管制。指政府行政组织在市场机制的框架内,为矫正市场失灵,通过学习庙宇相关规范标准,对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的和为。
3、行政绩效评估的原则有哪些? 答:行政纯净评估的原则有:
1、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
2、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3、现实效果与长远效果相统一的原则
4、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4、公共行政管理与私人行政管理的区别有哪些? 答:公共行政管理与私人行政管理之间的区别如下:
1、目标不同,公共行政是为公众服务项目的,私人行政管理则以营利为目的;
2、实质不同,私人行政管理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公共行政管理要注意到效率和公平;
3、特性不同,与私人行政管理相比,公共行政管理尤其强调政府责任;
4、监督方式不同,公共行政管理要受社会大众的监督,而私人行政管理的监督主要来自组织内部;
5、权力来源不同,公共行政管理的权力来源于社会大众,私人行政管理的权力则大多是私人授权。
5、非政府组织行政功能的实现方式有哪些? 答:非政府组织行政功能的实现方式主要包含如下内容:
1、提供,非政府组织是重要的社会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
2、监督,非政府组织发挥了监督功能,一方面客观地、公正地为各类社会主体提供服务项目,另一方面承担相应的责任,起到监督社会运行的作用;
3、维护,非政府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对妇女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援助。通过参与者这些组织,促使全社会形成热心公益、扶贫帮困的社会氛围,维护了平等友爱;
4、培育,非政府组织培育了公民意识到、权利意识,强调人们的公民身份,强调人们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公共事务。
6、如何打造团队精神? 答:行政领导者打造团队精神要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行政领导者要向组织发布简单明确的信息,压制破坏性、竞争性的行为,鼓励成员从团体意识出发的行为。
2、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沟通是保持团队精神与凝聚力的关键环节,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可以使员工进行信息的交流沟通。
3、进行了人性化的管理,人性化管理是处理日常工作和上下级关系的管理技巧,来自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有效激励可以趣到激发、稳定员工的作用。
7、行政管理者应怎样进行环境管理?答:管理者应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与认识环境;这是环境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
2、分析与评估环境;要划分与确定环境因素的类型,确定环境对组织与行政管理影响的领域、性质及程度的大小。
3、能动地适应环境;第一,对于一般环境只能采取主动适应能力的办法。第二对于任务环境,行政管理者要积极干预,创造条件,影响环境朝着有利于本组织的方向发展。第三对于稳定环境,行政管理工作者可以按正常的程序和规范进行预测与计划。第四对动态环境,行政管理者则要加强监测,并采取权变行政管理模式,灵活应变。
8、如何提高公共部门的行政创新能力? 答:提升行政创新能力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五点:
1、树立创新型组织的观念;
2、建构合适的组织结构;
3、领导者是组织创新的关键;
4、创新行为依赖于良好的管理机制;
5、营造创新环境。
四、论述题
1.试述如何提高组织的行政应急处置能力
答:提升行政应急处置能力的策略有如下:
(一)提升私人行政应急处置能力的基本策略
1.企业在组织定位上要嵌入社会体系;2.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3.构建应急管理体系;4.培训员工的应急处置意识及能力;
5.通过组织学习,增强行政应急处置能力;6.增强企业与政府、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二)提升公共行政应急处置能力的基
本策略1.增强全社会的应急处置意识;2.完善危机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3.加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合作;4.寻求和积极促成应急处置管理的多边合作和国际合作
2.试述提高行政绩效的途径和方法
答:提高行政绩效的途径和方法有如下这些:
(一)提高行政绩效的途径
1.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绩效观念;2.建立科学、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3.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4.全面提高行政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素质;5.引入必要的激励机制,保证政令畅通;6.大力反对行政工作中的官僚主义,迅速扭转各级机关的工作作风;7.运用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行政管理技术手段现代化。
(二)提高行政绩效的方法1.层级领导法;2.目标管理法;3.以点带面,典型带动法;4.现场办公法。
3.如何理解行政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融合答:行政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融合:
(一)科学性
1.行政管理具有系统性,人们可以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形成反映行政管理规律的理论体系。
2.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以通过知识传递,指导行政管理实践。3.通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兼容并蓄,行政管理学已经形成了完整独立的学科。
(二)艺术性
1.行政管理是一门艺术。行政管理者所开展的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核心的。2.行政管理的艺术性是指行政管理者在掌握一定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行政管理技能的能力,强调行政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各类影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存在着各种突发性,偶然性的不确定因素。4.成功的行政管理者应当关于在实践中应用行政管理理论,关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通过实践创造和发展行政管理理论。
4.试述如何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答: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具体方法有如下:
1、明确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消费者,生产者和提供内涵。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消费者是指接受公共产品和服务并完成公共产品与服务消费过程的人或组织。生产者是直接向消费者提供服务。
2、以提供有效公共服务为目标,创新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安排。一是生产者是公共行政组织,提提供者也是公共行政组织,二是生产者公共行政组织部门,提供者是私人部门。三是生产者是私人部门,安排者是公共行政组织。四是生产者和安排者均是私人部门。
3、构建公共部门之间、公共部门与社会之间的合作服务网络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第三部门及自愿组织都成为公共服务的供给一主体。关注服务型公共组织建设。通过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满足公民公共需求,首先是职责结构决策制
4、个硬要素的有机结合。其次是公务人员,服务价值观,服务文化,社会公众参与者4个软要素的相互融合。
五、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一:
某市公安局新上任的交通处处长张某,为尽快改变交通处存在的纪律松弛、干警不安于位的落后状况,他首先深入基层单位和干警进行调查研究。然后,他针对该处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了一些行政措施,如:
(一)派人到外地学习先进交通管理经验,制订岗位责任制;
(二)对少数违法乱纪干警给予必要的惩处;
(三)派工作组进驻问题多的交通队;
(四)改善干警工作条件和必要的福利待遇。这些措施实施后,该处工作有了明显起色,张处长的威信也因此大大提高。各科、队和几位副处长遇事不论大小都要向他请示,没有他的点头许多事情就很难办。张处长自认为:领导干部的威信就是要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来树立,手中无权就谈不上威信,就没有号召力。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张处长通过使用行政手段,虽然使交通处的工作有了明显起色,树立了个人威信,但该处存在的主要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且还使一些人害怕他,对他敬而远之。后来他离休了,他的威信也随之消失了。交通处的干警对他褒贬不一,有的说:交通处没有张处长这样的干部不行;有的说:一个领导干部仅靠权力来树立威信是调动不起下属人员的积极性的。
试分析:行政领导者的威信(或影响力)来自哪里?张处长建立起的威信为什么不能持久?
[材料解答]
行政领导者的威信(或影响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行政首长所具有的法定职务、地位带来的强制性影响力;二是行政首长自身的基本素质所造成的非权力性影响。只有将这两方面的影响力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建立持久的威信。张处长未能建立起
真正的、持久的威信,主要是他只重视利用手中的权力来树立个人的威信,而忽视了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重要作用,没有通过充分发扬民主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来调动下属人员的积极性。
[材料分析]二: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前几年因受贿锒铛入狱而“名噪一时”的某省级干部的自白颇为典型。他说:“近几年来,我官做大了,便放松自己,不注意提高道德自律能力,没有了坚定的道德信念,再加上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制约很少,即使有也是形式化、表面化,因而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被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淹没了。”请运用行政道德的有关理论,分析在新形势下应如何制止政府官员腐败。
[材料解答]
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行政道德自律能力,是防止政府官员腐败的根本途径,政府官员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改造、自我磨练。强化外在行政道德教育和监督约束是防止政府官员腐败的又一基本途径,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只有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防止政府官员腐败。
[材料分析]三:
某市政府机关作息时间规定中午12时下班,而机关食堂从11时起就开饭,不少机关干部提前下班就餐,影响工作,政府办公室主任拟将食堂开饭时间改为12时,并就此事请示领导。秘书长同意办公室主任意见,而分管机关事务的副秘书长考虑到家属就餐和避免就餐时间太集中所造成的排队等候,则主张该为11时30分开饭。由于领导意见不一致,办公室主任无所适从,此事只得作罢。从行政组织的指导原则来考察更改开饭时间一事为什么未能办成?如果你是办公室主任,准备怎样处理此事?
[材料解答]
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必须遵循职、责、权一致的原则,担任一定的职务,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授予相应的权力。更改开饭时间,完全是办公室主任职权范围的事,根本不必请示,请示本身违背了职、责、权一致的原则。实现行者组织科学化还必须遵循完整统一的原则,做到领导指挥统一,避免多头领导。两位秘书长都就更改开饭时间表态,就违背了领导指挥统一的原则,当意见不一致时,必然造成下级无所适从。
如果我是办公室主任,就认真负起责任来,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兼顾机关工作和干部生活,重订开饭时间,公布实行。
[材料分析]四:
A湖是某市的一大风景点,又是市民的饮水源。1987年发现其西北岸边几百米的湖面被蓝藻覆盖,水生生物被窒息,水质恶臭,水厂被迫停止供应市民用水。省市领导对此非常焦虑,决心治理A湖。省政府派一位副省长带领有关人员到主要污染源之一的南西河去检查,见到钢铁厂、化工厂、造纸厂等流出的污水都向A湖流淌。省政府很快就保护A湖水资源问题制定出规章。市政府为治理A湖成立了常设机构:划定5公里以内保护区不准建污染水源的工厂,责成环保部门加强治理蓝藻的科研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向市民进行环保教育,经过一年多努力,A湖流域500万人民群众的恢复A湖秀丽姿色的盼望,即将成为显示。有些人对政府治理A湖污染的工作提出异议,说什么:政府何必花这么大财力、精力来管这本该是那些污染水源的工厂应负责的事;重重惩罚那些工厂,问题就可解决;A湖污染治理,一般市民没有责任,何必老是向市民大作宣传呢!试从行政职能的角度出发,分析上述案例中政府的做法是否值得?三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材料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 科学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应把一般日常事务处理权授给下级管理人员。这就是()
A.分权原则 B.例外原则 C.集权原则 D.民主原则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 分
第2题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了()A.归因理论 B.强化理论 C.公平理论 D.期望理论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第3题 巴贝奇倡导的工资制度是()A.计时工资制 B.岗位工资制 C.差别计件工资制 D.工资加利润分享制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 分
第4题 泰勒认为,工资的支付对象是()A.岗位 B.品位 C.资历 D.工人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 分
第5题 专家意见函询调查法是()A.头脑风暴法 B.德尔菲法 C.列名小组法 D.提喻法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 分
第6题 整个前资本主义的国家管理表现为()A.科学管理 B.经验管理 C.法制管理 D.系统管理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 分
第7题 构建蓝海战略顺序的起点是()A.买方效用 B.确定战略价格 C.成本核算
D.克服接受上的障碍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 分
第8题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科学系统的方法尝试探讨管理问题的结晶的理论是()A.早期行为科学理论 B.古典管理理论
C.后期行为科学理论 D.现代管理理论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 分
第9题 提出X理论—Y理论的学者是()A.克里斯·阿吉里斯 B.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C.伦西斯·利克特 D.弗雷德·菲德勒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 分
第10题 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埃德加·沙因归纳整理的理论是()A.领导特质理论 B.不成熟—成熟理论 C.人性四种假设理论 D.Y理论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第11题 提出社会人假设的学者是()A.埃德加·沙因
B.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C.伦西斯·利克特 D.埃尔顿·梅奥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 分
第12题 组织平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卡斯特
B.巴纳德 C.格林纳 D.亚当斯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 分
第13题 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中,就有天子、诸侯、卿、大夫的划分,这标志着()A.管理制度形成 B.管理思想产生 C.管理权力开始分化
D.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第14题()贯穿于现代管理过程的始终,是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A.计划 B.组织 C.决策 D.控制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第15题 决策程序的第一个步骤是()A.发现问题 B.确立目标 C.拟订方案 D.选择方案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 分
第16题 美国行为科学家伦西斯?利克特认为,在所有的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中心工作是()A.对组织的领导 B.对工作的领导 C.对人的领导 D.对社会的领导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第17题 在一些紧急的或者和以往经验相似度高的决策情境下,常用的决策方法是()A.个人判断决策法 B.头脑风暴法 C.德尔菲法
D.方案前提分析法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 分
第18题 在社会调查中,一般情况下如果相关系数在0.3~0.5之间,表明()A.变量间相关程度低 B.变量间相关程度一般 C.变量间相关程度显著 D.变量间相关程度极高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 分
第19题 解决部门划分过细,造成机构林立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是()A.职能机构设置的科学化 B.职能机构设置的整体化 C.职能机构设置的合理化 D.职能机构设置的综合化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 分
第20题 管理协调归根结底是正确处理()A.人与物的关系 B.物与财的关系 C.人与财的关系 D.人与人的关系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 分
第21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特质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的时期是()A.20世纪70年代以后 B.20世纪60年代以后 C.20世纪80年代以后 D.20世纪90年代以后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第22题 在时间、地点、表达方式上更具灵活性的沟通类型是()A.反馈沟通 B.单向沟通 C.书面沟通 D.口头沟通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 分
第23题 各个管理组织和人员的纵向、横向之间的信息的相互交流叫做()A.上行沟通 B.下行沟通 C.双向沟通 D.单项沟通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第24题 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兰德公司首创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决策方法是()A.德尔菲法 B.模拟决策法 C.方案前提分析法 D.头脑风暴法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 分
第25题 机构、职位、权责、程序、规制等可称之为()A.职组 B.组元 C.整合要素 D.控制要素
【正确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 概率抽样是抽样调查法的一项内容,概率抽样又可分为()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主观抽样
【正确答案】 ABCD
本题分数 2 分
第2题 属于接触性问题的有()A.您的家庭支出情况如何? B.近来工作忙吗? C.近来压力大吗?
D.您对目前的工作和收入是否满意? E.您所住的小区离单位近吗?
【正确答案】 BCE
本题分数 2 分
第3题 从过程的角度看,目标管理由以下步骤组成()A.制定目标 B.实施目标 C.评价成果 D.质量管理 E.支付报酬
【正确答案】 ABCE
本题分数 2 分
第4题 领导权变模型理论认为,影响领导效果好坏的因素有()A.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B.工作任务结构 C.职位的权力
D.组织成员的成熟程度 E.领导者的素质
【正确答案】 ABC
本题分数 2 分
第5题 格林纳认为,组织创业阶段的特点是()A.人员少,机构简单 B.认识统一,业务量有限 C.成长经由创造力 D.成长经由授权 E.官僚主义盛行
【正确答案】 ABC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第1题 亚当斯为我们设计了公平的标准。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3 分
第2题 一般地说,样本所含个体越多,分布又均匀,代表性就高,抽样误差就小;反之,则代表性低,抽样误差大。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3 分
第3题 波特提出的成本领先战略即企业应在本行业内敢于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判断: 说明: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3 分
第4题 亚当斯认为,职工的工作态度与生产积极性取决于他们所得报酬的多少。判断: 说明: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3 分
第5题 全通道沟通虽然速度快、准确性高,但组织成员满意度低。判断: 说明: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第1题 简述程序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正确答案】(P344~345)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要实现有效的程序控制,应注意以下原则:
(1)将程序视为一个系统。
(2)将程序减至最少。
(3)保证程序的计划性。
(4)要关注程序运行所需的费用。
(5)控制程序的运行。
(6)使程序具有权威性。
本题分数 6 分
你的得分
第2题 简述目标管理的特点。
【正确答案】(P284)(1)注重管理实效,是一种成果管理。
(2)实行参与制度,是一种民主管理。(3)实行自我控制,是一种自觉管理。
修改分数
本题分数 6 分
你的得分
第3题 简述职位设置的原则。
修改分数
【正确答案】(P129~131)职位设置的原则有:
(1)作业内容的相似性。主要是各项任务在管理职能上的相似,故又可以称为专业化原则。
(2)工作任务的整体性。主要是指将密切联系的有关任务尽量归并由一个职位承担。(3)工作环境的一致性。工作环境的相对集中,便于建立熟悉、协调的工作关系。(4)精力集中原则。一个人在一个时期内只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同一职位的诸任务在开展时间上应能够相互错开。
(5)工作丰富化原则。即每一职位都要安排一些重要的、有一定难度、具有挑战性的、有相当自立决策权的任务,增强任职者的工作责任感。
(6)任务均衡原则。同一机构的相同规格的职位,要考虑他们之间任务的难度、复杂性和工作量的均衡,防止苦乐不均。
(7)因事设职原则。职位是组织的细胞,职位设置合理,可以使各职位协调、有序地工作。
(8)最少调整原则。应尽量照顾现有职位安排,便于工作的连续性,减少风险。
本题分数 6 分
你的得分
第4题 简述沟通在协调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P229~230)沟通在协调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修改分数
(1)沟通可以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实现协调创造基本前提。人
员在管理活动中的行为是否协调,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 德品质。而人们思想觉悟水平的提高,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不仅需要自身的学习与修养,也需要上级的教育、下级的建议、同级的忠告;需要相互交流,增进了 解,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沟通可以实现对管理目标、管理政策及管理方式方法上的共识,为协调创造直接前提。管理组织应采取积极措施,引导组织成员正确认识组织目标,处理好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关系;正确认识管理的方式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一切同样离不开沟通。
(3)沟通可以克服阻力,实现协调。化解管理中的矛盾与冲突,克服阻力,使组织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整个管理组织运转协调,也需要沟通。
(4)沟通是管理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实现内外协调的前提之一。为满足外部环境的要求,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外部环境保持协调,管理组织必须在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加强沟通。本题分数 6 分
你的得分
第5题 简述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差异。
修改分数
【正确答案】(P12~15)公共管理指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私人管理指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二者在管理宗旨、主体、依据、对象、过程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别。
(1)管理宗旨。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公共事务,维护、分配和增进公共利益便成为公共管理的宗旨。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依靠获取利润而生存和发展。
(2)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主体广泛,它不仅包括居于核心地位的政府,还包括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私人管理的主体简单而清晰,或个人或从属于私人的组织机构。
(3)管理依据。公共管理依据的是国家法制规范和依法制规范授予的公共权力、委托权力。在国家法律制度许可的范围内,私人管理依据的是私人权力和市场权威。
(4)管理对象。公共管理以公共领域为对象,承担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职责。私人管理以私人领域为对象,承担提供私人物品职责。
(5)管理过程。公共管理过程充满了政治气氛,受制于周密的政治安排。私人管理享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权、自治权,是相对封闭的管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第1题 试述各种领导方式在管理活动中进行综合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正 确答案】(P193~196)领导方式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过程中对下属的态度和行为的具体表现,是领导过程中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作用对象相结合的方式。就目前来 看,领导方式主要有强制命令方式、疏导教育方式、物质激励方式和榜样示范方式等。各种领导方式各有特点,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发挥各种领导方式的优势。每一种领导方式都有其长处,其作用点是不一样的。在运用时要充分认识到各种领导方式的特点,发挥其优势作用。
(2)充分认识各种领导方式的局限性。每一种领导方式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领导者在选择运用领导方式时要充分了解各个领导方式的不足,注意扬长避短。领导者的任务就是发挥领导水平,根据管理对象的特点和要求,灵活选择,合理使用领导方式。
(3)系统、综合地发挥领导方式的结构优势。各种领导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彼此之间并不矛盾,可以结合使用。只有各种领导方式的综合运用,才能实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发挥其结构优势。
(4)注重榜样示范方式和疏导教育方式的运用。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某 市一家公司经理胡某,在任期间,所在公司上报报表反映的公司产值、利润均以20%以上的速度向上递增。1987年,在原材料涨价、市场竞争激烈、同行业产 值、利润下降的情况下,该公司所报产值、利润也比1986年增长15%左右。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提拔干部要重视实绩的原则,在对其政治表现、工作作风、领导水平等进行一般定性考核后,由领导部门把这位经理提拔到上级机关任职。这位经理提拔离任后,新任经理向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审计公证,搞清公司经济数 据,弄清楚家底,以便制定任期目标。于是审计公证部门对该公司经济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审计。结果发现,该公司这几年的经济报表的数据都不准确,存在虚报假 报的现象,1987年和1986年相比,产值持平,利润下降,到期应还的贷款也全无着落。审计结果一公布,舆论哗然,上级领导部门又仓促将其免职,工作十 分被动,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第1题 这位公司经理的提拔任用,给组织人事部门提供了什
么启示和教训?
【正确答案】 任免胡某一事的启示是:选拔任用干部必须注重实绩,同时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干部实
绩一定要在“实”字上做文章,真正把“实绩”考实。
首先,作为主管考核工作的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必须提高素质,既要熟悉党政工作,又要熟悉经济工作;既要熟悉机关管理,又要熟悉企业管理,努力成为被考察对象的工作业务的内行。其次,在考核办法上,要充分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上下左右的意见,尤其是选拔考察经济部门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进行审计公证。在审计确认的基础上,以 国家的政策、法令、制度为标准,进行科学的全面的定性的定量的综合分析,客观地评价领导的功过是非。彻底改变过去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干部只定性,粗线条地描 述,或者一知半解,人云亦云,简单地把考核者自报的数据作为工作实绩的依据的现象。
1 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
1.1 质量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国家发展
随着社会文明的高速发展,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不是也随着变得越来越好了呢?许多人发现,不安全、不合格产品已渗入到普通生活中。如2012年,一些制药厂所用胶囊被查出重金属铬含量超标。2013年广州一些批次的大米查出镉超标,5月再暴出山东潍坊部分姜含剧毒农药。生姜、大米这些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也这样的不安全。面对层出不穷的质量事故,试问谁还能保持淡定平静的心情?甚至有网友发出“3.15请告诉我,什么东西吃不死?”的疑问,可见市场上所销售产品的质量安全性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真切地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从而影响执法部门的公信度。
大米重金属超标,说明大米产地环境受到了污染,经过调查,被污染的不仅是大米产地的空气、土壤,还有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如果这种污染情况得不到改善,我们的子孙后代靠什么生存,国家又谈何持续发展?
1.2 质量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很多时候,提到汽车,你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宝马”“奔驰”。提到手表,马上会想到“劳力士”“江诗丹顿”。还有许多年轻人都梦着拥有一个“LV”包、一部“苹果4S”手机,这些固然都是享誉全球的名牌产品,但更多的是名牌背后极其优秀的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让顾客感到使用该企业产品时不仅解决生活功能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享受。得到顾客青睐的产品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树立起来的质量形象也为其发展海外市场、争夺市场份额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反之,产品质量有问题的企业,往往走不远。
2001年,“南京冠生园”大量使用霉变月饼及退回馅料生产月饼,该事件曝光后,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愚弄消费者、不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的“冠生园”很快宣告破产,拥有88年历史的老字号就这样倒下。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更是重创中国奶制品行业,此事件引发的恐慌,不亚于一场地震。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只有坚持不懈地提高质量,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1.3 质量创新使企业更具活力及竞争力
质量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提高经济效益的巨大潜力蕴藏在产品质量之中”。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谋求发展,除了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还应不断地推陈出新、更新技术及增强顾客对企业品牌的忠诚度,使企业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乔布斯的设计理念就是设计出色的产品来改变世界。
以iphone为例,“苹果”在2007年1月9日推出的智能型手机iphone,“苹果”在iphone的设计中创意地引进了触控屏幕、重力传感器、电子罗盘,搭配GPS与相机,加上其独特的使用接口设计,让iphone一举在操作界面上大幅领先其他品牌手机。iphone于2007年6月29日正式上市,仅第三季度在销量上就实现了从27万部到112万部的飞跃,销量增长率更是高达314.44%,在全球都拥有忠实的顾客群。
2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2.1 质量检验阶段
20世纪初,产品质量基本上依靠操作者的技艺和经验来保证,造成质量标准不统一且效率低下,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泰罗(F·W·Taylr)主张生产与检验分开,设定专职制定标准、实施标准、按标检验的“三权分立”的质量管理方法,现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从此诞生。
2.2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如何保证批量产品的互换性和质量的一致性?产品在生产后采用大批量检验的质量管理方法已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美国工程师休哈特(W·A·Shewhart)提出了“事先控制,预防废品”的新思路,并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发明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图”。道奇(H·F·Dodge)和罗米格(H·G·Romig)又提出了抽样检验方法,解决了破坏性检验在应用中的困难。二战期间,美国先后制订了3个战时质量控制标准,标志着质量管理进入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2.3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随着科技技术和管理理论的发展,某些产品,特别是大型和复杂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更高了,对品种、质量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已无法确保产品质量。费根堡姆和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概念及理论,从此进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是当今世界质量管理最基本、最经典的理论,它实现了与ISO 9000:2000族标准的兼容,是保证产品达到世界级质量水平的有效途径。
3 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
3.1 追求高质量是企业的永恒目标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说的就是对质量永无止境的追求,质量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如果只把“质量第一、用户第一”当成口号空喊,质量管理流于形式,这样的企业是不会有发展的。只有将追求更好的质量发展为一种企业文化、一种企业精神,深入每位员工的心中,全体总动员,这样重视和强调质量的企业才会被顾客所接受并认同,这样的企业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3.2 以顾客为中心,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
顾客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满意,往往就会信赖该企业,忠于该企业产品,这就意味着顾客会重复购买产品,或向周边的同事、朋友传递该企业的正面信息,无形中也增加了企业的消费人群,为企业赢得更多的收益。
购买电器后人们最关心的就是售后服务问题,是否有维修点,是否上门维修,是否有所需配件,保修期外是否统一收取维修费等,都关系到顾客对产品生产企业的印象。日本有名的松下电器公司专门建立了“松下维修公司”,下属有16家维修公司、538家专业维修厂及3万多条可承担维修服务的零售店,并在全国设立300多个消费者交流中心,即顾客接待站,以取顾客的批评和建议。通过做好售后工作,该公司密切与顾客保持联系,获得了顾客的信赖,使顾客感到满意。这种以顾客为中心,急顾客所急,时时掌握顾客的意见和建议的人性化服务,不仅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且为企业评定质量管理体系业绩、进行质量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3.3 发挥领导作用
(1)在企业经营观念基础上提出质量方针,并让企业的每位员工理解。
(2)相关职能部门要分别制定量化的质量目标,尤其包含质量改进的目并贯彻落实。
(3)在质量方针的基础上编制或引入必要的工作程序,程序文件的数量应与企业的规模及实际需要相适应。
(4)明确与质量活动相关的职责和分工。
(5)给予员工达到质量目标所必要的工作条件。
福特汽车公司世人皆知,但是在它的发展道路中却几经沉浮。老亨利·福特从1899年起2次创办汽车公司都以失败告终,1903年再次创业,选用能人,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调查市场,建立销售网,苦心经营,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使生产率提高了十几倍,成本和售价大幅降低,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福特本人也由此获得了“汽车大王”的称号。但是后来老亨利·福特被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行事主观武断,实行家长式管理,1915年辞退大批有才干的人,甚至于在1921年一天之内赶走了30名经理。老亨利·福特的独断专行使福特公司的经营状况很快陷入困境,世界第一的位置很快被通用汽车公司所取代。1945年竟到了每月亏损900万美元的地步,濒临破产。
可见,专业、有效的领导对于一个企业是何等重要。因此,企业要树立长远目标,准确定位产品,避免盲目自信。
3.4 持续改进,质量创新
企业产品的质量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武器,根据顾客需求和期望,不断改进产品或开发出新产品,才能使企业向前发展。没有改进,没有创新,满足于现状的企业,只会原地踏步,甚至被淘汰。
为了培育企业技术创新、抢占制高点的核心能力,“格力”每年拿出3 000万~5 000万元投入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每年都有10多个新产品投放市场。“格力”创建6年来,开发出六大系列130多个新产品,拥有68项专利。1992年,在空调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格力人”开始研制节能的分体机——空调王,1996年再开发出冷静王,能效比高达3.35,而噪音仅34.2分贝,2项关键指标都位居世界前列。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而且还打进国际市场。不久又研制出家用灯箱柜机及三匹壁挂机,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今天,“格力”的广告语“好空调格力造”已深入人心。
按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组织生产,不断进行工艺、技术改良,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达到质量、品种、生产与使用成本、效率等要素的最优组合。内外兼修,使企业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4 现代企业管理的几种方法
4.1 认真贯彻ISO 9000族标准
ISO9000族标准可以帮助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实施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增强顾客满意度。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组织只有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提高工作效率,追求高品质,满足顾客需求,才能得以发展。
4.2 质量目标管理
(1)制定企业的质量总目标,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质量工作标准。
(2)将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和员工,即人人有责。
(3)确立质量目标框架并建立质量目标管理体系,运用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测量质量目标,便于管理者进行评审,保证目标的实现。
(4)通过检查、诊断、考评、奖惩等手段,实施改进,评价企业质量总目标,改进不足之处并置于下一个质量目标循环系统中,以使企业业绩得到提升。
4.3 PDCA循环
PDCA循环也称戴明环,即“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进(Action)”,适用于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通过这4个步骤,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改进工作,促进质量水平的提高。
4.4 QC小组活动
质量管理小组是指企业的员工围绕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改进质量、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人员素质为目的,自觉组织起来,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小组,简称QC小组。
QC小组是企业推进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作用有以下4个方面:①为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打好基础,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保证。②提高人员素质,改善企业管理水平。③是实现企业质量方针、目标的基础。④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开辟新途径。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满足顾客需求,理解顾客期望,并能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近几年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说明,有些企业只会空喊口号,纸上谈兵,为谋取短期效益而忽视质量问题。优秀的企业往往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诚信经营,同时真正将“质量第一”作为企业质量战略的永恒目标。
参考文献
[1]龚益鸣.现代质量管理学[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现代管理学答案】推荐阅读:
00107现代管理学试题07-15
现代质量管理学作业07-22
现代管理学论文精10-02
现代质量管理学论文11-07
东南大学现代管理学07-06
现代时间管理11-08
现代投资管理学教学大纲06-10
现代教育管理论文09-06
现代家庭生活管理09-23
现代物流管理理论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