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战略分析swot(精选8篇)
本文根据邮政快递(EMS)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利用SWOT分析法,对邮政快递(EMS)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分别分析如下:
1.机会(Opportunity)
(1)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对国内快递市场有着强大的拉动作用,快递市场是与全社会商品交易总量、国内生产总值等宏观指标存在着高度正相关关系,国内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与GDP的增长密切相关,增长比例约为2.93:1。即:如果GDP增长1%,快递市场规模增长2.93%。[3]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表明,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为9.1%、9.5%、9.9%、10.7%、11.4%。
(2)外贸进出口的增长促进了国际快递业务的发展。十多年来,我国进出口总额一直以世界平均增长率两倍以上的速度增长,由2000年的4742.9亿美元到2007年2.17万亿美元,由世界第8位上升到第3位。
(3)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为我国快递业的网络编织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1990年~2004年,全国铁路里程增长速度为1.8%;公路里程增长速度为4.4%,其中高速公路里程增长速度为35.2%;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速度为10.5%;民用汽车拥有量增长速度为23.7%。[4]
(4)全球信息技术(IT)发展迅速,尤其是电子数据交换(EDI)和互联网的出现、应用和普及,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在运输领域,电子商务的兴起促进了快递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同时也改变了快递行业的运作模式,传递的作业手段向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迈进。
(5)国家政策和邮政体制改革促进快递业发展。2006年国家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提出推广快递服务,2007年3月国务院通过颁布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议程,对于快递业的发展是场及时雨。邮政体制改革有利于EMS经营方式向市场化和企业化方向转变。
2.威胁(Threat)
(1)专营权遭到削弱,国内快递行业反垄断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快递公司都提议修改《邮政法》中关于“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的规定。
(2)外资准入屏障消失。按照中国2001年11月11日加入WTO的相关承诺,2005年12月11日,国外快递公司可以在中国全资设立分支机构或经营机构。于是,强大的外国公司以其资本、技术和效率等优势更多更快地进入中国快递市场领域,邮政快递(EMS)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3)国家扶持、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为民营快递企业和“非公经济”所有制体制的改革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这一政策的落实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营、国际快递公司的发展,从而加剧市场竞争。
(4)替代服务的质量提高
除了实物传递,用户使用邮政快递业务传递的主要内容是重要文件、资料、单据类物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技术不断提高,延伸出的替代服务为那些有特殊要求的客户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对实物传递的威胁越来越大。
3.优势(Strength)
(1)中国邮政EMS的实物运递网络十分发达。中国邮政EMS通过与各国邮政合作,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关系。国内通达城市近2000个,“全夜航”飞机组成的邮政航空快速网连接了全国各大城市,实现国内200多个城市次日递。拥有 6万多个营业服务网点、200个快件处理中心,8个海关监管中心。全国邮路总长度达到340万公里,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立体运输体系和独立的快递邮政运输网络。
(2)中国邮政的信誉与品牌是邮政快递拥有的一笔最大的财富。2005年5月,在中国货运质量跟踪查询调查暨第四届中国货运业大奖评选活动中,中国邮政EMS四项指标进入快递行业前三甲之列;2005年7月,中国邮政EMS被评选为“中国消费者(用户)十大最满意品牌之一”。2006年,中国邮政EMS获得美国《读者文摘》评选的快递行业“信誉品牌奖”和“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奖。
(3)中国邮政EMS具有较强的通关能力,邮件享有优先通关权。海关在邮政派驻专门的人员进行快件监管,加快了快件的运输效率;而海关对邮政快件的的抽检比例要远远低于其他私营快递公司,使邮政快件的通关速度大大加快。除通关速度优势外,邮政EMS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出口快件业务报关,也能够在进口快件的报送和清关方面给客户以帮助,满足“一站式”服务需求。
(4)百年邮政经营经验和20多年的快递经营经验,使EMS在从收寄到投递各个环节紧紧相扣、严密作业,保证了快件的安全传递,这也是一些国内私营快递公司所无法比拟的。
4.劣势(Weakness)
(1)营销观念陈旧是制约邮政快递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老大自居,重自身而忽视了竞争对手,市场意识淡薄,忽视消费者需求分析,没有认识到市场细分和定位的重要性,营销手段单一等方面。
(2)技术相对落后造成邮政快递快件处理速度缓慢,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EMS邮件在分拣和封发两个环节仍基本依靠手工作业完成,既容易产生差错,工作效率也比较低。其次,中国邮政EMS邮件只能在收寄、较大中转站和投递端能够监控信息,信息反馈还主要靠在每个环节半人工录入,在邮件量高峰期很容易出错。
(3)邮政EMS在网络控制能力方面仍存在隐患。对于国际快递服务,中国邮政EMS是通过万国邮联与各国邮政的合作而实现的,对方邮政水平、合作情况无法完全控制。在国内市场,由于主要运输渠道航空和铁路行业自身都从事快递业务,所以邮政与两家的关系是既合作又竞争,在运输高峰期间,运输质量往往不尽人意。
(4)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真正的公司运行体制
作为邮政快递(EMS)的专门管理机构——中国速递服务公司是中国邮政集团的下属机构,对各省市分公司没有直接考核权,对有关快递业务的财务、人事管理权及价格、宣传等方面只有建议权而没有最后的决策权,实际上许多职能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下属的职能部门相互重合,不仅没有起到专业化管理的作用,反而人为地增加了一个管理层次,使决策的效率大大降低。组织结构不合理是影响邮政快递业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邮政快递在面临市场竞争时时常出现反应慢、适应能力差、缺乏竞争力的现象。
根据以上内容,构造EMS的SWOT分析表如下:
EMS的SWOT分析表
三、结论
1 S ( Strengths) “一带一路” 建设的优势分析
1. 1“一带一路” 战略提倡共同发展,符合沿线各国人民的利益
“一带一路”建设线路与古代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基本吻合,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以其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征服了沿线各国人民,其兼容并包的理念更是惠泽四方。古老的丝路为 “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目前,已有五十多个沿线国家表态支持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提出 “一带一路”建设,突出国际合作新思路,实施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强调构建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改革市场准入、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管理体制,加强环境保护、投资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一带一路”战略将大幅度放宽中国与沿线国家相互间的外资准入限制,推进相互间在金融、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程度,加快人员、物资、信息之间的交流往来,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1. 2“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对发展的渴望,中国人民感同身受,因此双方的合作可以更加深入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这些国家都面临着各自不同的发展瓶颈: 工业化程度普遍较低、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短缺、生产技术低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这些诸多因素制约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发展速度举世震惊,但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过这些痛苦阶段,在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方面,中国的发展经历可以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同时,长期以来,中国在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交往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交往模式。在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上,中国充分利用各种援助手段,平等的与各国发展贸易,帮助他们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沿线国家对发展的渴望,中国感同身受。“一带一路”战略强调道路畅通和贸易畅通,鼓励中国企业同沿线国家在贸易、交通、投资等领域的广泛合作。市场广阔的中国与资源丰富的许多沿线国家在经济发展上有着良好的互补性,这样双方就有了共同合作的天然动力,因此,沿线各国人民都期待着“一带一路”战略早日实现。
1. 3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溢出效应强烈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积累了庞大的经济储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中国有了建设 “一带一路”的物质基础。然而,“基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国经济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增速放缓将成为新常态”[1]。中国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不断向内陆地区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部沿边省份与中亚地区的贸易往来。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西部省份市场需求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释放口。因此,中央倡导的 “一带一路”战略可谓是顺应民心之举,积极鼓励西部沿边省份有竞争力的企业加入到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建设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丝路建设要尽快实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战略首先要做好 “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 “货币流通”、 “民心相通”五通建设, “近期目标则是道路连通和贸易畅通”[2]。因此,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迎来一个巨大的需求期。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依托于港口、公路建设等的建筑企业积极投身于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助于国内相关行业对过剩产能的消化。
1. 4 中国推出多渠道融资手段,助力 “一带一路” 建设
2013 年10 月2 日,习近平主席在雅加达同印尼总统举行会谈时,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以下简称亚投行) ,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建设,向包括东盟在内的本地区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支持。该倡议得到世界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截至2015 年4 月15 日,有57 个国家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成员遍及五大洲。
2014 年11 月8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出资400 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11 月9 日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表示丝路基金将为 “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相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银行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建,最初注册资金为50 亿人民币。海上丝绸之路银行的筹建已引起多个国家的重视,目前多个东盟国家表示,将参与该银行的建设。海上丝绸之路银行通过市场化的运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一带一路”的建设。
一带一路倡导互联互通,其中道路畅通是 “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丝路沿线国家限于国内经济状况,对交通、电力、通信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亚投行、丝路基金、海上丝绸之路银行的成立将为 “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建设提供投融资支持,“与目前的世界银行、亚开行形成相互补充,增加资金供给量”[3],保证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顺利建设。
1. 5“一带一路” 建设可以规避我国海洋运输风险,保障国家战略安全
海洋运输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运输方式之一,每年大约2 /3 以上的国际贸易是通过海洋运输来完成的,而在我国对外贸易中,这个比例更是高达90%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能源进口方面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油气进口国。在中国原油进口国中排名前十的依次为: 沙特阿拉伯、安哥拉、阿曼、俄罗斯、伊拉克、伊朗、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等。从名单中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大部分位于沿海地区,我国必须通过海洋运输的方式将原油运回国内,其中沙特、阿曼、伊拉克、伊朗、阿联酋、科威特等国又刚好分布在中国规划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在其他矿产资源进口中,中国通常也是靠远洋运输实现的。
固然海洋运输在运量与运价方面具有其他运输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远洋运输也具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风险,在航运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要受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的约束,还要受沿岸国家政治、法律的制约。同时,海洋运输还承载着极端恶劣天气和海盗袭扰的风险,在我国常用航线中,马六甲海峡、亚丁湾等地海盗猖獗,为运输船只的航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最后,大国地缘政治博弈也深刻地影响着航路的通畅,例如美国马六甲海峡樟宜基地的驻军对我国能源运输和国家安全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威胁。
我国提倡能源进口多元化,不仅要求进口地区的多样化,还要谋划运输方式的多元化,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打通我国西部陆上通道,避免对海洋运输的过度依赖。西部通道的开通获利的不仅仅是能源进口,还有对外贸易,中国西部沿边省份由内陆转变为对外贸易的前沿阵地,直接与广阔的中亚市场互通有无。“一带一路”建设水陆并举,不仅可以缓解国家战略安全的压力,还将为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人文交流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2 W ( Weakness) “一带一路”建设的劣势分析
2. 1 由于国家制度的差异,中国的发展走向受到许多国家的疑虑
中国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彼此间政治互信薄弱,致使区域内一体化进程缓慢。再加上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抹黑似的宣传,四处散布中国威胁论,将中国在他国合法的经济投资活动政治化,造成周边国家对中国产生极大的疑虑。如对于中国在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的港口建设就被西方媒体赋予军事政治色彩,攻击中国政府是在对印度的围堵,建设所谓的 “珍珠链战略”,挑拨中印之间的正常关系。同时,一些大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拉拢其盟国及伙伴国,抵制中国参与大通道建设。年初的亚投行建设,美国极力打压英、德、日等国,拒绝参与中国倡导的亚投行建设,一度引发世界关注。
“一带一路”参与国在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同中国的差异也深刻影响到双边在丝路建设过程中的项目立项,衔接、协调等工作,这就需要各国有足够的智慧来应对这些挑战。如何处理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关系,缓解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疑虑,成为中国政府在 “一带一路”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2. 2 美、日、俄在中亚地区经营多年,中国作为后来进入者必将对现有政治格局带来冲击
自20 世纪中期以来,美、日、俄在中亚地区相继推出不同版本的丝绸之路战略,力图主导该地区的事务。
第一,美国 “新丝绸之路战略”。“2011 年10 月,美国国务院向美国驻有关国家的大使馆发出电报,要求将美国的中亚、南亚政策统一命名为 ‘新丝绸之路战略’[4],这标志着 ‘新丝绸之路’成为美国的正式官方政策”。他的目标是以阿富汗为中心,把中亚和南亚连接起来,进行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的建设。软件建设有贸易自由化、减少贸易壁垒、完善管理制度、加速通关过程、改善投资环境等。硬件建设指修建连接中亚、阿富汗和南亚的铁路、公路、电网、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
第二,俄罗斯的 “欧亚经济联盟”。由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内经济一体化项目欧亚经济联盟自2015 年1 月1 日起正式启动。目前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主要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他的目标是在2025 年之前实现联盟内部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以及推行协调一致的经济政策。
第三,日本 “新丝绸之路外交”战略。“1997 年日本时任首相桥本龙太郎提出 ‘丝绸之路外交’战略,将中亚及高加索八国称为丝绸之路地区”[4]。日本推行丝绸之路外交战略的主要意图在于,培养亲日国家,谋求在当地站稳脚跟,牵制中国在中亚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进口,以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
2. 3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经验不足
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在走出国门,对外投资方面明显存在经验不足,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第一,缺乏专业人才。“一带一路”建设涉及不同国家的不同领域,因此需要大量相关的专门性人才。而我国企业多年来受传统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人才流失严重。许多对外投资企业往往由于缺乏高素质人才而不得不面临国外投资中的风险。
第二,相关信息匮乏。沿线国家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不同,我国许多企业缺乏对所在国经济、政治、法律、市场等信息的全面了解,导致在对外投资方面多出现问题。
第三,缺乏核心技术。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企业还存在着技术严重不足、创新力度不高、自主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
另外,市场经营方面的风险也不容小觑, “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特别是中亚和西亚的一些国家,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监管能力较弱,无形中增加了参与 ‘一带一路’建设企业的市场风险”[5]。
3 O ( Opportunity) “一带一路”建设的机会分析
3. 1 世界产业格局的变动以及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战略机遇
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各国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发达国家开始接受 “对虚拟经济过度追求”的教训,纷纷提出 “再制造”战略,试图提高其在传统比较优势产业上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新兴经济体国家则试图打破传统国际产业分工的限制,通过对外投资、产业升级等方式参与国际竞争。价值链重构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震荡,在此情况下,各国政府寻求加入或组建新的自由贸易协议,培育区域间组合的比较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招商引资,吸引了大批外资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国外公司 “投资于中国,主要实行的是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结合,通过产业的隔代或梯度转移,将其母国的夕阳产业和淘汰技术转移至中国”[6],使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外资主导型的加工贸易格局。经过多年经济发展,我国东部地区面临着环境污染、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上升等现实问题,而中西部地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基础设施得以改善,有能力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一带一路”战略抓住国际危机后全球产业新一轮大转移,以及中国经济战略调整的机遇,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务实合作,促进各国经济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向的转变。
3. 2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全面提升 “一带一路” 战略发展水平
西方世界在经历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09 年的欧债危机之后,各国经济大都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其国内投资环境恶化,人民生活成本升高。反观中国经济,不仅顶住了金融海啸的压力,还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随着中国经济力量向全球各个角落的辐射,人民币开始走向世界,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一国经济的相对实力是决定其货币地位的基础,截至目前已有26 个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时下正在进行五年一次特别提款权( SDR) 的评审,据悉,这次SDR篮子货币币种和权重的调整将再次决定人民币能否进入SDR。若人民币能加入SDR货币篮子,将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
“一带一路”建设承担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载体,可以促进人民币更好地发挥其功能,推动沿线国家的合作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鼓励沿线国家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减少因货币兑换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成本,使各国间的贸易更加便利。同时沿线国家可以更好地利用中国资本,进行本国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各国间的互联互通的程度。
3. 3 为打破美国的遏制,降低中国发展风险, “一带一路”建设势在必行
受伊拉克战争及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GDP增速减缓,国际影响力下降。而中国自2001 年加入WTO以后经济经历了飞速发展阶段,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强。 “美国把问题的根源归结为全球失控和中国搭便车,使美国没有获得预期的全球化红利,并开始将中国作为挑战其经济霸权的竞争对手”[6]。为此奥巴马政府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加强其在亚洲的存在感。在军事上,美国拉拢韩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家,增强在第一岛链的军事存在,在东海钓鱼岛问题上站台选边,为日本撑腰,在南海方向挑动南海岛争,联合日、菲、越等国向中国发难。经济上美国主导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 ,联合中国周边国家或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企图建立一个将中国完全排除出去的新的国际贸易组织。
中国适时提出 “一带一路”战略,倡导互利合作,摒弃零和游戏规则,寻找新的突破口,将发展目光投向市场潜力巨大的亚欧大陆,通过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降低我国的发展风险,使国家安全得以保障。
3. 4“哑铃” 状的亚欧大陆经济格局,为 “一带一路” 建设提供了资源优化的整合与合作空间
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位于亚欧大陆两端,是世界上最具有活力的两大经济圈,都有着灿烂的历史,在世界地缘政治结构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中国—中亚地区之间,却存在着一个狭长的经济凹陷带,是整个丝路建设中经济塌陷最严重的区域,该地区能否振兴并顺利连接两端经济圈,成为决定亚欧大陆地缘经济发展前途的重要因素。
整个亚欧大陆形成了 “哑铃” 状的经济格局,位于“哑铃”两端的是欧洲经济圈和东亚经济圈,这两大经济圈之间联系十分紧密,贸易体系高度发达,互为对方的主要贸易伙伴。然而他们的发展过程中,却都面临着产能过剩、资源、能源不足的问题。中国西部地区以及中亚、西亚位于“哑铃”的中间部位,相对分量最轻,但是却能带动整个哑铃的运转。该区域国家几乎全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但他们却有着十分丰富的土地、自然、能源、矿产和旅游等资源。
中国政府牵头倡导 “一带一路”战略,将带动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建设,通过为相关国家提供资金、技术、人员支持,解决互联互通建设中的技术和劳动力问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沿线国家的开放发展开启新的机遇窗口。
4 T ( Threats) “一带一路” 建设的威胁分析
4. 1 域外国家插手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内部事务,频频挑起事端
“一带一路”战略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促发展,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的精神,倡导共同发展。然而,一些域外大国出于自身利益考量,频频挑起事端,为 “一带一路”建设人为制造障碍,较突出的有美、日等大国。
随着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领域的全面崛起,美国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中美关系面临着严峻考验,美国日趋把中国看成是其在全球主导权的一个威胁。美国社会普遍对中国存在着极大的误解,近期中国倡导的金砖国家银行、亚投行以及 “一带一路”战略等都被美国认为是对其霸权的挑战,是在向国际现有格局的挑战。
同时美国打着反恐旗号,在全球建立多个军事基地,不断插手他国内政,输出颜色革命,造成多国政局混乱,社会动荡,西亚、北非如今的紧张局势,背后都有着美国人的影子。所以美国因素是 “一带一路”建设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日本,作为在地区和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也深刻影响着 “一带一路”的建设。战后日本经济曾一度辉煌,但近年来日本国内消费不振,出口疲软,经济陷入低迷状态。伴随经济形势的恶化,日本国内右倾势力膨胀,他们歪曲历史,美化侵略。面对中国倡导的 “一带一路”建设,日本抱着极大的抵制心理,极力消除中国逐渐上升的地区影响力。
美、日因素成为 “一带一路”建设中必须认真对待的因素,考验着中国政府的政治智慧。
4. 2“一带一路” 沿线多国之间存在着宗教、民族、文化等复杂问题,区域合作政治风险较大
“一带一路”建设东起太平洋,西至大西洋,途经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最长的经济走廊。区域内部形势复杂,矛盾重重,国家间、民族间因边界、文化、宗教信仰的差异冲突不断,区域合作政治风险突出,对 “一带一路”建设极为不利。
中亚五国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各国独立后地区宗教活动得到发展,穆斯林人数、伊斯兰教团体和清真寺数量激增,宗教活动渗透到了国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近年来,一些极端宗教势力不断插手世俗政权,严重影响着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随伊斯兰教的复兴,中亚涌起了一股 “泛伊斯兰主义”的思潮,企图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大 “哈里发帝国”,传播 “纯正” 伊斯兰思想,鼓励人们参加 “圣战”,给当地安全带来了极大挑战。
在南亚地区,较突出的是印巴关系问题。印巴冲突的核心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历史上整个南亚次大陆被英国殖民统治,1947 年印巴分治英国确立的主要原则是 “以教定土”,即按照一个地区大多数居民的宗教信仰来确定该地区领土的归属,据此,77% 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克什米尔地区就应该归属巴基斯坦。然而,英国 《印度独立法案》又规定允许土邦有权决定加入哪个国家,这样克什米尔王公选择加入印度也是合法的。由此,由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引发的争议成为印巴冲突的矛盾集合点,并导致了印巴历史上的多次冲突与对立。直到现在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巴仍然摩擦不断。
在西亚和中东地区,千百年来深受宗教、领土、淡水、石油等问题的困扰,是世界上纷争最多,矛盾最复杂的地区。西亚和中东地区位于 “五湖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险要,且该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世界大国争夺的焦点。该地区降水十分稀少,水资源极度匮乏,水源之争成为地区国家间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些问题的核心却是巴勒斯坦问题。巴勒斯坦建国问题牵动了世界的神经,以色列自1948 年建立犹太国家起,便在英美等大国的支持下先后进行四次中东战争,侵占巴勒斯坦、约旦、埃及大片领土,使当地长期处于动荡之中。阿拉伯地区的宗教纷争也威胁着西亚地区的安全局势,什叶派与逊尼派冲突愈演愈烈,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就是这种矛盾激化的结果。夹杂了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以及大国在当地的博弈势力,越发使地区前景黯淡。ISIS以及伊朗核问题也是该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开放的结构性战略构想,承载着沿线国家发展繁荣的梦想,但是我们不能回避建设中所涉及的复杂问题。“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整体工程,沿线任何一个国家、地区都是构成丝绸之路整体链条的重要一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丝绸之路的通畅。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带一路”建设任重而道远。
4. 3 沿线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复杂的地理条件,加重“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成本
陆上丝绸之路途径的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里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荒漠广布,较有名的如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海东部卡拉库姆沙漠、伊朗的卡维尔沙漠等。除了广袤的戈壁、荒漠外,在我国西部及中亚地区横亘着号称 “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分别延续出喜马拉雅山、昆仑山、阿尔泰山、天山、喀喇昆仑山等山脉。这些荒漠或山脉阻隔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为 “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另外,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仅涉及道路与通信系统、贸易网络和能源通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涉及矿产资源、能源等原材料的开发利用,人类的经济活动必然会给当地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4. 4 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影响着 “一带一路” 建设的进程
“一带一路”建设途经的许多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起步或加速阶段,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国家建设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严重影响了 “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
第一,经济结构不合理,缺乏分工基础。受历史和现实条件影响,沿线各国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完备的生产体系和适合现代化发展的多元化的成品制造体系[7],在国际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第二,内部产业相似度高,缺乏经济互补性。这些国家国内经济结构单一,国际贸易主要以能源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相似的经济结构和产业格局,导致区域内国家间竞争激烈。
5“一带一路” 建设的应对策略分析
5. 1 S + 0 优势+ 机会
第一,“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政府规划的宏伟战略,北线丝绸之路经济带从陆上连接了中国至欧洲的广大经济体,而南线海上丝绸之路则从我国东部沿海出发经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直达欧洲、非洲。南北两条丝绸之路涵盖了亚、欧、非三大洲,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状圈,将三大洲经济整合,拉近区域内国家的地缘关系。中国要同沿线国家尽快建立相关合作机制,通过政府间对话消除彼此间在政治上的分歧,说明各自发展意图,协调各方间的利益冲突,实现全方位的地缘合作关系,打消沿线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疑虑。
第二,中国要加强同沿线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放宽对华投资准入。习近平总书记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出了“五通”的要求,货币流通便是其中的一项要求。我们要“搭建起服务中资企业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供应链”[6],拓宽双方金融机构在资产管理、贷款、托管,国际结算等领域的合作渠道,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
第三,“一带一路”建设强调互联互通建设,但互联互通不仅要求交通、油气管道、电信光缆等物理意义上的联通,还要求在通关、物流、制度等方面的互相连通。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认真考虑每一项系统要素,各国要建立高效的多边参与的产权及投资保护机制,“以完善大通关制度为突破口,通过简化通关、检验检疫等方面手续,降低关税,推进资金流、物流、人流的相互往来”[8]。
5. 2 S + T优势+ 威胁
第一,“一带一路”建设途经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要求各国政府要加强政治互信,减少猜忌,促进国家间、民族间的人文交流和往来。不可忽视经济交往对增进民间感情的重要作用,通过创造当地的就业机会、加大贸易往来带动与企业所在地人民的沟通交流,从而增强彼此间包容和理解,消除不必要的隔阂。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差异的显著性,这就决定了在 “一带一路”建设中不可能像欧盟那样建立一套单一的准则,而是要放眼未来,搁置争议,建立多国参与的多边合作框架。
第二,针对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问题,我们要加强同他们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发展愿景和切身需求,以 “先易后难、层层铺开”为指导原则,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同各国的务实合作。我国在 “一带一路”建设时,要深入的对沿线国家进行研究和分析,充分考虑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承受力,避免建设规划过程中出台的政策措施脱离各国实际。
第三,在 “一带一路”战略建设过程中要创新合作模式,改变原有对外贸易结构,强调商品进出口与投资开发相结合,鼓励有能力的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设厂,带动沿线国家的就业水平。通过从双边到多边,从一国到多国,逐渐形成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国家参与到互联互通建设中去。中国要尊重当地国家的法律规则和风俗习惯,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理念,使各国人民都能感受到中国求和平、促发展的诚意,并且能够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可以铲除滋生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沃土,维护沿线国家安定团结的国内秩序。
第四,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工业生产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然而,近年来我国在劳动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却在逐渐地丧失。面对产业链调整这一需求,我国要以 “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通过建立边境经贸合作区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实现产业链的延伸,释放我国过剩的经济产能。鼓励国内企业依托现有高新技术园区的优势,以合作或合资等灵活手段,与沿线国家合作,建立产业园区、经贸合作区等产业合作园等。
5. 3 O + W劣势+ 机会
第一,要处理好我国与地区大国间的关系,避免与美、日、俄等势力的抗衡,突出我国 “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营造势力范围”的政治主张,减缓其对中国的防范与遏制,消除彼此隔阂与误解,加强政治互信,寻找共同利益的契合点。同时,要建立应急机制,避免突发事件的出现而措手不及。要 “多做少说”,使中国在国际地缘政治博弈中取得优势地位,从而获得各国对 “一带一路”战略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我国企业在走出国门,参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建设之前,要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调查沿线各国的政治法律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情况,形成可行性的战略方案。企业还要向专门投资机构咨询,获取不同国家的投资规模,市场容量等方面的资料,对目标国家的情况做到尽可能详细的了解。
第三,我国政府和媒体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使沿线各国明白 “一带一路”战略强调各国间的共同建设、共同参与、共享利益,“一带一路”战略是沿线各国的大战略,不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在打造我国与沿线国家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时,要从长远着眼,从基础做起,坚持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原则,促进我国同沿线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使各国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 “一带一路”建设带给他们的好处,改善我国与沿线各国的关系,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
5. 4 T + W劣势+ 威胁
第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要将市场的调节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一带一路”建设既要发挥政府的管理服务功能,又要发挥好市场的调节和资源配置作用,从而激发市场主体的内在动能,使企业成为推动 “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格局。促进沿线国家中小企业的合作,创新合作方式,以企业为纽带,将各国利益捆绑在一起,逐步实现市场一体化。
第二,中亚以及西亚地区生态脆弱,地形复杂,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然而这里却埋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长期以来,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采无形中加剧了当地本就脆弱的环境破坏程度。中亚、西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又是 “一带一路”建设绕不开的关键环节。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就必然决定了诸多大型项目的实施,这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面对这一困境,我们要利用中国与这些国家在能源领域的互补性,建立中亚国际能源合作示范区,大力研发绿色、环保、节能技术,提高资源开采效率,扩大双方的能源合作。中国要以务实的态度加强在中亚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经贸合作区和开发区,形成相互依存的产业链。
第三,中国 “一带一路”建设在安全议题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周边国家,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领土、岛屿争端成为中国同周边国家紧密合作的重大障碍因素。对此,中国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照顾区域内相关国家的利益关切,具体而言,作为领土、岛屿争端当事国,中国应继续坚持 “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通过和平协商、对话的途径解决南海划界问题; 面对区域内相关国家政局不稳、社会动荡问题时,我国政府要坚持 “不干涉内政”的原则,积极发挥地区大国的建设性作用,推动相关各方以和平方式解决,维护地区稳定。
关键词:苹果公司 企业战略管理 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a)-0149-02
苹果公司,原称苹果电脑公司,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全球最大的PC厂商,世界上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世界最具价值的品牌,在行业中以创新而闻名。在高科技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苹果公司却能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当它每次推出新产品,总能影响市场的变革。苹果公司能成为高科技市场的领导者,与其正确地进行企业战略管理是分不开的。当然企业的战略制定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要想在宏观和微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充分实现利用该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使管理最优化,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就必须意识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做出正确地判断和反应。
1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1.1 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因素。中国执行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大方向没有改变。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时指出:希望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的跨国企业拓展与中方合作,在推动产业转移中积极参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强人文关怀,共同分享机遇。但是相关法律的不健全导致山寨和盗版在中国盛行,而且政府对于一些国产品牌的支持和保护政策均对苹果在中国的营销有一定的影响。
(2)经济因素。我国的GDP逐年稳步增长,居民收入提高。这使得走高端路线的苹果公司目标顾客不仅局限在市场上的小部分,有了更多的潜在消费者。而苹果公司与联通就iPhone在中国的发行问题达成共识,将有利于中国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苹果手机。
(3)人文社会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价值观的改变,顾客更加重视产品的功能和品牌,迫切需要高质量多功能化又独具特点的产品来满足需求。苹果手机的新颖独特、彰显个性的高端定位恰恰满足了这样的市场需要。但是受中国传统观念以及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的影响,绝大数中国居民习惯多储蓄,所以,高价的苹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总体占有率不高。
(4)科技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的提高使大量的厂商有了复制的可能性。而现在科技的发展也进入了瓶颈阶段,研发新的功能比较困难,市场的进入壁垒降低,科技产品的生命周期变短,这些对苹果公司在技术创新上有一定程度的冲击。
1.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1)现有竞争者。作为行业中的佼佼者,苹果公司制定的战略受市场影响比较小。但是目前市场上也存在非常强劲的对手,例如微软、谷歌、三星、安卓系统等。竞争对手数量不断地增加,实力逐渐提高,迅速抢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是不容小觑的劲敌。
(2)潜在进入者。科技行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对技术要求高,所以,在目前新进入者对苹果公司不会造成威胁。但是国家政策的鼓励,以及新兴的IT企业也为苹果公司以后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因为在几年前苹果公司也从没预料到中国国产手机会发展的如此之快,迅速占领了低中端及小部分的高端市场。
(3)替代品。在手机、电脑、平板等产品发展进入成熟期时,苹果公司不得不考虑替代品所带来的威胁。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很多品牌所生产的产品都达到了很高的性价比水平。相比较之前明显的优势而言,苹果公司应该加强市场的调查分析,加大研发和投入,在科技创新上另辟蹊径。
(4)供应商。众所周知,苹果公司掌握着生产中核心的研发技术,而其他有关制造的部分基本全部交给全世界各地的代工厂。作为科技创新的企业,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苹果公司严格控制了生产成本。因为有数量较多的供应商,所以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苹果公司是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尤其是在讨价还价的能力上。
(5)购买者。苹果与客户的关系管理做的非常成功。世界各地都有苹果的拥护者和忠实的客户群,在中国这种客户效应尤其显著。虽然每次新品的首发地都不在中国,但是苹果的“饥饿营销”使果粉们不惜排队等候购买新品。在这种营销模式和大量拥护者的支持下,苹果客户的忠诚度惊人,客户习惯反复购买这一品牌,所以,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是不用考虑的。
2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敢于创新,勇于标新立异的乔布斯成为了苹果公司的灵魂人物。他不畏挑战的性格也深深影响了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造就了苹果公司“think different”的传奇历史。
高端的价格定位,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好奇,并据此进行自我定位,成为身份的象征。苹果公司没有做到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仅仅抓住上层市场的份额,吸引高消费水平的消费者,就足以使苹果公司得到可观的利润水平。
著名的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市场营销的目标是使推销成为多余。苹果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使每一款产品都是该领域的明星產品,苹果独特的logo设计似乎成了品质保证和高端品牌的象征。在苹果一贯的宣传中,强调功能强大和生活品质,在苹果的忠实拥护者眼中苹果就是彻底的完美主义者。像iPhone6s广告词一样:它没有什么不同,它只是异常强大。
技术研发和强大的创新能力。苹果非常重视技术的研发创新,同其他的IT公司一样具有强大的研发团队。苹果一流的设计创新成为了行业的标杆,比如:苹果电脑开机时logo一起发亮以及苹果手机研发的指纹识别功能等。苹果独具特色的设计令消费者感叹原来科技也可以设计的这么具有艺术感。
3 苹果公司的SWOT分析
(1)优势。科技创新、设计创新;特有的系统配置;配套的系统软件;用户体验及良好的售后服务。(2)劣势。系统升级不稳定;技术的专利性,面临侵权风波;产品的可选择性有限;合作运营商的局限性。(3)机遇。良好的品牌形象、拥护者和口碑;在科技创新中占主导地位;经济增长有利于苹果高价市场的发展;审美趋势的变化,使设计得到追捧。(4)威胁。研发瓶颈期,竞争优势的保持;中国手机市场日趋饱和;手机市场山寨、模仿、翻新等;现有竞争者的威胁。
4 苹果公司的战略分析
(1)产品差异化战略与成本领先战略并用。不得不承认,苹果公司在产品的成本控制上做的非常出色,代工厂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苹果公司不使用价格战,因为其产品的差异化是有目共睹的。苹果致力于打造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科技创新产品,成为市场的风向标。低成本管理,注重产品差异化,高价格令苹果公司占有相当稳固的市场份额,保持明显的竞争优势,有可观的利润收益。
(2)稳定性战略。苹果公司在近几年的发展比较稳定,专注于产品版本升级和新科技的探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未来科技领域发展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在现有竞争中取胜、尽量减小新进入者构成的威胁和维持客户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采取相对保守的稳定性战略也是明智的选择。其之后会不会进行改革和扩张还要看公司高层的决策和其对市场的预知和判断。
5 结语
苹果公司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它的发展受到多方的关注和评价。苹果能有如此敏锐的市场预测和战略手段和它内部的管理决策是分不开的。每个企业的战略计划都会受到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及时地做出正确的战略调整是相当重要的。全面分析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自身能力和详细的SWOT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商场如战场,无论什么行业,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和发展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和掌控的。
参考文献
[1]王新梦.苹果公司差异化战略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12):141.
———SWOT分析法
一、企业背景:
热力西疆(以下简称西疆),位于中国西部的飞行器公司,成立仅一年,各种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领导及职员充满热情,面临这巨大的竞争压力,企业正在努力完善,增加生存能力。现在用SWOT分析(SWOT分别为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英文单词的首个字母),也许能让大家对热力西疆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客观的认识。
二、热力西疆的优势
自热力西疆公司成立一年以内,公司处于稳步发展,虽与对手规模相当,但热力西疆公司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人员储备,服务质量,研发机构,完善竞争体制方面:
1、西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 培养了和储备了一大批了解本地市场,熟悉飞行器设备的管理和技术的能力较高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西疆公司还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的运营管理经验,拥有良好的运营技能和较为完善的服务系统
2、西疆公司日趋完善的服务质量,公司刚成立不久,决策管理层与员工职员充满热情,顾客是上帝不在是一句口号,完善的反馈制度最大限度的方便用户;西疆还成立了服务热线,便于客户咨询投诉等,建立了良好的互动服务。
3、研发方面西疆公司具有优秀的研发人员,致力于新产品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占领市场,扩大规模。
4、完善的竞争体制,西疆公司在成立初期就已制定了完善的竞争体制,内部竞争将形成公司的绝对优势,通过竞争的形式,使员工充满动力,提高服务态度,升级产品品质。
三、热力西疆的劣势
热力西疆公司具有一定的发展劣势,但优势劣势是并存的。由于公司成立不久,还未形成规模效益,与竞争对手规模相当,而且一定情况下,优势可能会转化为劣势。西疆公司虽然拥有大量人才储备,但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人文环境建设以及适应市场制度环境。虽然西疆公司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缺乏资源运作优势,资金不足,缺乏资金优势,一旦不慎,优势可能会变成劣势。劣势主要便现在:
1、企业领导层现在只能关注眼前的战术和策略,就当前生产规模进行决策,缺乏长远的战略,无法统观大局;企业缺乏应变复杂性环境的策略,缺乏多样性策划人才。
2、企业内部创新与发展矛盾,内部创新需要大量资金,反复试验,但企业发展则需要形成节约经济,降低成本以参加全球化竞争优势。
3、企业的基础设施与现有产品无法形成特色服务,虽然西疆公司拥有完善的服务设施,但生产产品不具特色,不能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无法大范围占领市场,而且可能面临现有客户流失。
四、热力西疆的机会
自我国建国以来,发展迅猛,航天事业如日中天,飞行器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主要表现为:
1、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为西疆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从1999年到2005年,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飞跃,我国载人航天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称奇,令亿万中国人民备受鼓舞、倍感自豪。所以企业具有巨大的内需拉动。
2、企业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完善,将进入依法管理的阶段,为企业创造了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是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3、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将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运作机制、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同时可促进飞行器产业借鉴国外公司的管理经验,积极地推进思维、技术、体制创新,提高产品档次,降低成本,完善服务质量,改进营销策略,增强核心竞争力。
五、热力西疆的威胁
机会与威胁并存。任何事件的影响都是相对的,西疆在迎接巨大机会的同时也将面临巨大的威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了发展潜在客户,扩大规模,企业需要把格局由简单转向多元。
1、在竞争趋势方面,国内市场竞争将由价格竞争向核心能力创新竞争过渡。在过渡期间,市场份额的抢夺将成为市场跟随者的发展重点。国际资本竞争压力也将逐步增大。国外飞行器商将通过兼并,联合和收购等方式实现全球服务化的速度不断加快。
2、高端技术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国内外许多公司采用高薪、高福利等政策吸引高端技术人才,造成人才严重流失。这一现象至今仍未得到解决。人才的流动是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关系到飞行器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如何体现人才价值、发挥人才潜能,是西疆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六、西疆公司SWOT分析表格
七、规划总结
1、短期目标
(1)着力于研发生产
(2)开发市场,发觉潜在用户
(3)适当扩大生产线
(4)寻找最佳原材料供货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5)寻找培养高科技人才
2、长期目标
(1)逐步扩大企业规模
(2)整合信息,收购兼并竞争对手
(3)商品逐渐发展并占领国际市场,开发核心技术
(4)弱化生产能力,实现产品外包
国际商务 201231712010 胡艾婕
战略管理的定义为:战略是预期的长远目标和为实现此目标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其中包括战略制定、实施和结果控制等。通过战略管理的课程学习,我对王老吉凉茶企业的现状做出了自己的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王老吉凉茶的PEST分析
从社会文化水平的角度看: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 1828年,历经百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50强之一,曾荣获“中华老字号”、“全国先进集体”、“广东省医药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和“中国五星级企业”等荣誉称号以及获得广州市银信评估咨询有限公司颁发AAA级信用等级证书等。
王老吉药业还一直热心资助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凉茶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厚的根蒂,代表了中华民族千年以来沉淀的养生文化。
从技术水平上角度来看: 王老吉药业拥有先进的厂房设备,管理规范、获得国家药检局颁发的GMP证书; 王老吉药业一贯重视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公司内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约占员工总数的 50%。公司承担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仪技术在中草药中的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家建成全自动立体仓库;自行研制成功具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全自动保济丸包装机,生产效率为引进的日本包装机的4倍。
从政治法律角度:来自粤港澳的21家凉茶生产企业拥有的18个品牌54个秘方及术语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将受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及我国有关法律永久性保护这其中,就包括“王老吉”、“白云山”、“夏桑菊”等品牌。
从经济角度来看:据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介绍,目前仅广东省的凉茶就已经销售到了世界上50多个国家,预计凉茶销区可以增加到80个国家。而在2007年广东省凉茶饮料同比增长25%,其中出口到海外的产品已占到了总量的 1/3,广东凉茶饮料俨然已成为世界饮料业一支新生的劲旅。
2、王老吉五力分析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风险
供方的议价能力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买方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潜在进入者的加入需要越过较高的技术壁垒(凉茶配方等),所以在这方面的威胁并不大。
(2)替代者的威胁
红罐王老吉行业内的替代品主要分为两种:凉茶以及饮料。在凉茶品类中,冲剂类有袋装二十四味、星群夏桑菊等,传统凉茶有清心堂、黄振龙等牌子。凉茶的核心在于功效。因为“良药苦口”和浓度,是否感到是传统凉茶多方面的原因,对4个类型的凉茶在功效上存在优劣。一般消费者认为,在功效上面,自煲凉茶最优,凉茶铺即饮凉茶其次,凉茶冲剂随后,最后才是利乐装/罐装。
饮料方面,可以分为四大品种,碳酸饮料、水、果汁饮料、茶饮料。消费者对饮料最关心的特性为口味、品牌、健康和价格。在饮料方面,罐装王老吉无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王老吉处于凉茶及饮料定位之间,容易受到替代品威胁。
(3)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现有凉茶饮料市场中存在的竞争者有:加多宝、潘高寿、邓老、黄振龙、和其正、清酷、清凉茶等。以市场竞争力来看,属加多宝最强。加多宝无论是在产能、渠道、广告等都处在优势地位。所以现今阶段,最大的竞争者来自于对王老吉非常熟悉的加多宝,曾经运营红罐王老吉并使王老吉走向巅峰的加多宝而。劣势企业,也纷纷参与到王老吉与加多宝的品牌大战中。邓老宣布改换原有邓老凉茶外包装,推出升级版凉茶,借“高端凉茶”定位抢占市场份额。黄振龙计划以每年新开不少于200家店铺的数量扩张。如今王老吉不仅要面对强大的对手加多宝,还要稳住战局,迎接劣势企业的挑战。可以说,来自于已有竞争者的威胁也是相当之大。
(4)影响供方讨价还价能力的因素:
供应商的数量:王老吉生产的主要材料是中药,而广药集团是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医药流通企业,王老吉在采购上有先天的优势。
供应商提供的商品是否存在替代品:没有或很少,因为王老吉作为一种传统凉茶,它的配方往往是固定的,配方的改良也一般只是药材之间比例的变化。
供应商的前向一体化能力: 前向一体化能力一般较强。现在又一种倾向,许多药厂或者中药经营者为了控制成本和使供货稳定,通过兼并或者自建中药种植基地,实行产销一体化。
(5)影响买方讨价还价能力的四个因素:
购买者集中的程度: 饮料销售非常的分散,无论在餐馆、超市、批发市场,还是乡间的小卖部,都能见到王老吉的身影。
产品是否属于标准化或无差异产品: 王老吉本不属于无差异产品,广药集团拥有王老吉的配方。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加多宝集团同样掌握着非常相似的配方,双方产品基本无差异,所以王老吉一定程度上属于无差异产品。
购买者是否拥有充分信息: 购买者对王老吉这个产品有非常充分的了解。加多宝在前段时间对王老吉这个品牌做了深度的宣传,同时,王老吉作为广东凉茶的代表,“降火”“健康”等产品形象定位已经深入人心。
购买者是否具有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对于零售对象,即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缺乏垂直整合能力。但是对于餐饮业、批发及终端超市来说,他们具有较强的垂直整合能力。
总的来说,王老吉的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有 限,但购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极强;
二、内部环境分析
王老吉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
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
2002年年底,王老吉公司为红罐王老吉重新做了市场定位,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王老吉的“凉茶始祖”身份、神秘中草药配方、175年的历史等,显然是有能力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这一定位。其品牌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罐王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吃煎炸、香辣美食,烧烤,通宵达旦看足球„„
这样定位红罐王老吉,是从现实格局通盘考虑,主要益处有:其一,利于红罐王老吉走出广东、浙南;其二,避免红罐王老吉与国内外饮料巨头直接竞争,形成独特区隔;其三,成功地将红罐王老吉产品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淡淡的中药味,成功转变为“预防上火”的有力支撑;3.5元的零售价格,因为“预防上火”的功能,不再“高不可攀”;“王老吉”的品牌名、悠久的历史,成为预防上火“正宗”的有力的支撑。其四,利于加多宝企业与国内王老吉药业合作。正由于加多宝的红罐王老吉定位在功能饮料,区别于王老吉药业的“药品”,因此能更好促成加多宝企业与国内王老吉药业合作共建“王老吉”品牌。两家企业共同出资拍摄一部讲述王老吉凉茶创始人行医的电视连续剧《岭南药侠》。
2、劣势(Weakness)
(1)广东、浙南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认识混乱
在广东,传统凉茶(如颗粒冲剂、自家煲制、凉茶铺煲制等)因下火功效显著,消费者普遍当成“药”服用,无需也不能经常饮用。而“王老吉”这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品牌就是凉茶的代称,可谓说起凉茶想到王老吉,说起王老吉就想到凉茶。因此,红罐王老吉受品牌名所累,并不能很顺利地让广东人接受它作为一种可以经常饮用的饮料,销量大大受限。
另一个方面,加多宝生产的红罐王老吉配方源自香港王氏后人,是经国家审核批准的食字号产品,其气味、颜色、包装都与广东消费者观念中的传统凉茶有很大区别,而且口感偏甜,按中国“良药苦口”的传统观念,消费者自然感觉其“降火”药力不足,当产生“下火”需求时,不如到凉茶铺购买,或自家煎煮。所以对消费者来说,在最讲究“功效”的凉茶中,它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2)红罐王老吉无法走出广东、浙南
在两广以外,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甚至在调查中频频出现“凉茶就是凉白开”、“我们不喝凉的茶水,泡热茶”这些看法。教育凉茶概念显然费用惊人。而且,内地的消费者“降火”的需求已经被填补,他们大多是通过服用牛黄解毒片之类的药物来解决。(3)推广概念模糊
如果用“凉茶”概念来推广,公司担心其销量将受到限制,但作为“饮料”推广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区隔,因此,在广告宣传上不得不模棱两可。很多人都见过这样一条广告: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为了打开冰箱拿一罐王老吉,用屁股不断蹭冰箱门。广告语是“健康家庭,永远相伴”。显然这个广告并不能够体现红罐王老吉的独特价值。
(4)中医味,对口味至上的饮料而言,的确存在不小的障碍
(5)
3、5元的高价格
3、机会(Opportunity)
(1)王老吉遇到的中国国内凉茶市场不成熟,当时市场上多茶饮料也有一些,但主要是绿茶等,所以存在着许多的市场空白。
(2)在中国,“上火”是一个全国普遍性的中医概念,中国人民都有降火的意识。而王老吉的中药作用恰好迎合了这一点。这有利于走出广东、浙南,走向全国。
4、威胁(Threat)
(1)国内外饮料市巨头众多。放眼整个饮料行业,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更是处在难以撼动的市场领先地位。
(2)在中国,特别是南方,民间早有饮凉茶、做凉茶的习惯。因此,要把王老吉与普通凉茶区别开,吸引消费者,让消费者知道王老吉优于普通凉茶。
(3)内地的消费者“降火”的需求已经被填补,他们大多是通过服用牛黄解毒片之类的药物来解决。
(4)很多地方,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甚至在调查中频频出现“凉茶就是凉白开”、“我们不喝凉的茶水,泡热茶”这些看法。教育凉茶概念显然费用惊人。
5、ST 面对消费者这些混乱的认知,企业急需通过广告提供一个强势的引导,明确红罐王老吉的核心价值,并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而王老吉给自身的正确定位,很好的避免红罐王老吉与国内外饮料巨头直接竞争,形成独特区隔。并且通过王老吉成功的广告,让消费者知道“吃烧烤容易上火,喝一罐,先预防一下”、“可能会上火,但这时候没有必要吃牛黄解毒片”。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一百八十四年老店,完全无法复制:
王老吉从1828年创立至今,经历了184年的风雨历练,已经成长为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无限生长的参天大树,扎根于岭南这片凉茶文化厚重无边的热土,面向全球,散发着致命的诱惑。2、1080亿品牌价值,难以超越:
2010年,王老吉即以1080亿的品牌价值一举夺得中国第一品牌地位。王老吉产品早已走出南粤,跨长江,过黄河、越太行、登珠峰,洒遍祖国的每个角落,更是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王老吉,更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人饮料,它从内到外都100%富含丰富的凉茶文化,是国人饮料与舶来品区隔的领军之选。
3、突破传统,创新研发,抢得市场先机、王老吉,创造了包装凉茶的产品模式,把凉茶这种传统的功能性产品从以手工熬制的低效率生产过程直接提升到以现代工业流水线生产包装凉茶的高科技产业中来,并以独特的“预防上火”的功能诉求面向全国消费者宣导,把岭南的土特产变成了国人饮料。
4、事业部营销模式,全心全意做营销
以事业部营销模式,弱化了采购、生产、储运等流程,全心全意经营“王老吉”品牌:建立合理的管理团队、打造完善的客户网络、建立牢固的终端营销网点、培育和引导家庭消费观念,致力于打造凉茶类家庭消费第一品牌的目标而不断进取。
5、大健康、大南药经营理念,依托传统,走向世界
广药集团创新提出“大健康、大南药”经营理念,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富有前瞻性和竞争优势的“136”战略。王老吉,则是这个理念和战略的主要执行载体。它依托传统的中草药,已经走出了一条独有性格魅力的植物饮料产业之路,并没有局限于国门之内,而是主动走出去,已经在世界50多个国家注册了“王老吉”商标。
一、个人概况
现就读于我校会计学专业,将于××年毕业。为人诚实善良,做事认真负责。希望未来能够充分发挥所学专业知识,加强实践,从事与金融、会计相关的工作。
二、内外部环境分析
S(优势):1.做事比较认真负责,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2.书面表达能力较强,有一定文字功底。
3.富有爱心,有从事志愿者工作的经验,对工作充满热情。
4.喜欢思考问题,有耐心和韧性。
W(弱势):1.性格偏内向,与人交往沟通方面仍需加强。
2.思维不够活跃,创新能力有待提高。3.有时候做事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周到。4.缺乏一些主动性,有因循守旧的倾向。
O(机会):1.我国仍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对财会人才的需求较大。
2.我校在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的就业率较高,尤其是会计专业。T(威胁):1.当今本科生、研究生数量巨大,人才济济,就业压力变大。
2.会计是一个需要经验的职业,刚毕业的我没有任何实际经验。
3.自金融危机后,企业需要的人才数量也大量减少,只有胜人一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战略规划 1.探索阶段: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寻找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同时培养自己的基本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入门阶段:步入工作岗位五年之内,要熟悉工作、加强实践,接受组织文化、学会与人相处,发展自己的特长,努力寻找职业发展的突破口。
1 企业的现状分析
1.1 外部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因素分析。社会的发展对企业的环境影响巨大,对企业来讲要认真分析这些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因素,认真评估。所以从宏观方面而言,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技术人口等方面的因素,对于企业的生存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要做出正确的评估。表1为企业宏观环境分析的评估。
表1 企业宏观环境分析的评估
行业的因素方面,国家自进入21世纪,能源供求日益紧张,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比重加大,经过统计分析,国家GDP增长与煤炭施工增长存在高度相关,未来几年国家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从而将带动煤矿施工保持持续增长。图1为煤炭施工行业年度施工产值统计图。
从竞争环境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的煤炭施工领域的竞争相当的激烈,一些大型矿山施工企业进入由于资金密集、特定的施工等壁垒相对高,一般都是几个国字号的企业在控制,国内的煤炭基建施工市场主要集中在13个大基地及大矿区,而主要市场被中煤等几个国企占有,地方施工企业多,对手之间信任度的下降,而且竞争对手在不断地进行着整合,从而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
1.2 内部环境分析
公司发展状况,从整个公司来看,2002年以来,公司发展速度连续高速增长,年产值增长速度达到了40%,但同时又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1)以建筑专业举例:就公司建筑专业现状,产值仍然占全公司很大比重,具有一定的管理优势。具有房建一级资质,产值完成多利润少。开发信息闭塞、渠道不畅通。管理机制僵硬,机械设备、施工队伍等资源分散,没有形成优势。如不谋求新的发展方向,建筑专业很难实现新的发展。2)从公司的经营状况来看,公司目前总资产为5.42亿元,从发展趋势看,资产负债率水平,相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讲处于高位,短期偿债能力低,进一步举债是不大可能的。3)从公司的资本结构分析来看,公司营运资金存量较高,从流动资产看内部比例较高,说明公司为甲方提供了很多的商业信用。4)从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看,公司现有员工结构管技人员所占员工比例低,而且员工队伍年龄老化严重,特殊专业技术人员、项目经理缺乏。5)公司现有设备利用率低,而且设备陈旧,不能适应公司的发展需求,按照现行施工企业拥有设备与完成产值比例,公司的技术装备缺口很大,所需的资金额度很大。
2 公司的生存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1 存在的机遇
1)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预测未来10年GDP增长在9%以上。未来经济仍有保持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活力。
2)所处的矿山行业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过去的三年平均增长17.8%。GDP每增加1万元,仅煤矿施工市场就增加20亿元。
3)西北地区逐渐成为煤炭建设市场开发的重点,新疆、内蒙、陕西、宁夏等区域新建和扩建项目将增加。东部区域后续配套工程依然会增加。
4)国家支持煤炭企业深化煤电,煤化工等环保、高附加值项目建设将成为发展重点。
5)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金属矿山施工将提供加快发展的机遇。
6)部分施工企业战略调整,由施工转向生产,为其他竞争者的进入将提供机会。
7)国家鼓励小煤矿的整合,推进大集团战略,整合后的改扩建工程将进一步增多。
2.2 存在的挑战
1)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前景仍有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向好,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很多,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有二次探底的可能。2)国内不少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通胀的苗头已经显现,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国内一些产业的稳定发展。3)国家强调煤炭开发的节奏,防止产能过剩,将控制新矿井的建设,对新井建设施工造成一定影响。4)国家建设13+1煤炭基地建设,使施工战场集中、竞争会更集中更激烈。5)大企业整合和矿山施工产业集中度增加,对外市场扩张受到挑战。6)施工企业之间信任度的下降,协作越来越困难,竞争将更加白热化。7)劳动力成本上升、材料价格上涨,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对矿山施工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挑战。8)国家规范劳动用工制度,控制非法用工,将增加用工成本。
3 公司存在的主要优势与主要劣势
优势:企业具有良好的国企形象,开滦品牌,50多年施工经验,组织正规,管理制度健全。老员工技术经验比较丰富。员工觉悟高,有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精神和优良的传统。 施工质量好。
劣势:人员老化观念陈旧,人力资源缺乏。技术创新不足,储备不够。 施工装备老化、不足。资金压力大,融资渠道单一。管理不到位,缺乏精细管理。矿建力量薄弱,龙头作用没有发挥。 战略资源投入分散,没形成合力。
4 内外环境SWOT分析
内外环境SWOT分析结果如下:
S优势:50多年具有良好的国企形象;施工经验丰富;组织正规,管理制度健全;老员工技术经验比较丰富;员工觉悟高,有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精神和优良传统;施工质量好。
W劣势:人员老化观念陈旧,人力资源缺乏;技术装备老化、不足;技术创新、施工工艺创新不足;工程款回收不足,资金压力大;管理不到位,缺乏精细管理;矿建力量薄弱,龙头作用没有发挥;战略资源投入分散,没形成合力。
O机遇:每年GDP的增长速度,加大基建投资力度;西部新建项目,东部后续配套工程增加;煤炭和钢材价格高位,将加大矿山建设;国家支持煤炭企业深加工建设项目;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加大资源开发;部分施工企业战略调整,提供市场机会;大集团整合,加大改扩建的力度;开滦集团内部投资及所属单位的大力支持。
SO战略:发展金属矿山施工领域;开发煤矿相关专业及上下游施工;利用优势抢占中煤公司收缩市场;开发山西等集团化区域的市场;以开滦矿建工程整顿为契机,做好局内工程,夺回局内市场。
WO战略:联系中煤一、五建原有的施工队伍,发展联合体;利用整顿开滦内部市场机遇,吸纳原有农民协议工为正式员工;在局内市场进行独自矿建施工,锻炼队伍;有市场机会加大设备更新。
T挑战:强调煤炭开发的节奏,新建煤矿将受限;中煤三建与特凿、中煤一建与五建的合并,使得竞争对手全面竞争实力大增,给公司部分专业带来严重影响;国家鼓励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加大,分流投资;劳动力成本上升,增加公司经营压力;对手之间信任度的下降,使竞争更加激烈。
ST战略:加大安装等矿井后续配套工程的开发;组成战略联盟,联强靠优,避免恶性竞争;加强与建设单位的联系,影响招标策略,实行分段招标;加强联合体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WT战略:适当收缩合并调整组织机构,集中优势资源;处理落后旧设备,购置大型稳车、绞车、吊车、大钻具等新设备,弥补设备及人员不足,提高劳动效率;利用现有技术优势,开发地铁、水平冻结、热源、煤层气等技术,增加技术储备。
5 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
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分析,结合我们SWOT战略选择,我们认为,开滦建设集团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确定为123战略,即:“1”:一个核心产业,即煤炭、金属、非金属矿山施工;“2”:两个战略产业,即金属矿山施工和煤电化施工业务;“3”:三个新兴产业,即地铁施工业务,市政施工业务和房地产施工业务,设计、咨询、培训、传媒等新兴业务。
在管理上要以做实三个中心为重点,打造管理型公司。三个中心即公司为资本运营中心,工程处分公司为利润中心,项目部为成本中心。
摘要: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入手,针对唐山开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目前该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并采用“SWOT”分析法制定了应对战略,以指导该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企业,外部环境,内部环境,SWOT分析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河北省;家庭农场;SWOT;适度规模经营;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F32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46-03
收稿日期:2013-12-10
项目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自筹项目(编号:13457532);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基金(编号:SK201302);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基金子项目(编号:SK201302-2)。
作者简介:赵瑞琴(1976—),女,河北保定人,硕士,副教授,从事农产品营销、农业经济的研究。E-mail:834371206@qq.com。
通信作者:卢国华,河北衡水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E-mail:jmluguohua@163.com。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得到了政策层面的认可。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社会服务机制的完善,河北省出现了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家庭农场,成为推进河北省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经济组织形式。
1河北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1.1明确登记标准,发展势头良好
2013年9月,河北省工商局明确了家庭农场的登记范围和登记形式,为家庭农场登记提供明确依据。以家庭财产出资、以家庭成员为主要经营者,通过经营自有或租赁他人承包的土地、林地、山地、水域等,从事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经营,均可依法登记为家庭农场,组织形式为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2013年4月,沙河惠农家庭农场成为河北省首家注册家庭农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家庭农场,经营更为规范,土地利用率更高。截至2104年年初,河北省共有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11.64万家,经营耕地面积22万hm2以上,家庭农场在河北省发展势头良好[1]。
1.2总收入水平一般,收益率不高
河北省现有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的户均面积以6.67 hm2以下为主,占比达95%,全年经营总收入水平一般,近70%收入在10万元以下。与传统农业生产相比,收益有所提高,但提高不明显。如果没有补贴,这样的收入难以维持农场的正常运作。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家庭农场经营者生产管理素质较低,对于农场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认识不清楚、解决不到位;另一方面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程度不够高,影响农田生产效率,进而影响农场主收益;此外,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畅通,农民对于市场的农产品需求缺乏了解,影响农产品销售。
2河北省家庭农场的SWOT分析
2.1优势
2.1.1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当前河北省农村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单一的种植业不利于农业经济的调整。近年来,农业生产中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仅严重损害土地恢复能力,制约土地的健康发展,还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通过发展和推行家庭农场,将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和副业等有机结合,以农作物秸秆等支持农村畜牧养殖,以牲畜粪便增强土地肥力,逐渐改善和恢复农业生态,恢复水资源自净能力,改善水质。另外,利用多余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发展沼气产业,用于农村发电或小型工业生产,既减轻了农民生活支出,又实现了农民增收。家庭农场在农村的发展,还能够拉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食品加工、畜牧品加工产业和农村农家乐、农村旅游的发展,从而转变农村的产业结构,实现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2.1.2增强农户抵御生产经营风险的能力在现行农业制度下,自然條件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具有优势;自然条件恶劣势必造成农业减产,而实行家庭农场制度有利于化解这种经营风险。在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前提下,农田基础设施比较完备,拥有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抵御自然灾害,从而降低农民损失。与此同时,实施家庭农场使得农业经营组织规模整合,减少了决策单元,增强了决策的一致性,从而在遇到自然灾害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2.2劣势
2.2.1员工综合素质低通过对河北省一些家庭农场的调研发现,家庭农场成员普遍文化层次、技术水平偏低。农场主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而雇工更低。他们的劳动普遍是简单的重复操作,技术水平较为低下。这种来源于劳动力的不足使得家庭农场无法提高生产效率,导致家庭农场的发展处于一种经营范围单一、产品粗放的层次。目前家庭农场的成员主要由家庭内部成员和附近农民组成,该人员结构不能满足现代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不能满足机械化、规模化、市场化的要求。员工综合素质偏低使得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较低。同时,家庭农场的生产出现产品单一、经营范围单一的问题,导致家庭农场生产效率低下、规模难以扩大,规模经济和品牌效应难以形成。
2.2.2经营风险较大家庭农场的经营面临着巨大风险。而这些风险对于经济实力薄弱的家庭农场威胁更为严重。家庭农场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系统性风险。河北省的家庭农场目前多数以粮食生产为主要盈利点,所以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很大,而河北省尚未建立相应的农业保险。(2)家庭农场的内部管理风险。管理水平的不足对家庭农场的发展和风险抵御力构成了潜在威胁。(3)市场风险。目前家庭农场的市场服务机构还不健全,市场意识不足,主要还是依靠经营者的经验来进行市场决策。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家庭农场面临着很大的市场风险。
2.3机会
nlc202309041403
2.3.1区位发展机遇河北省环京津、沿渤海的区位,在承接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为河北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家庭农场能够实现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维持生态的平衡,能够形成一个健全的产业发展模式。家庭农场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进行生产,使农产品更健康、更生态,也使农产品具备更高的利润空间。家庭农场在河北省迅速发展,能够缓解河北省农业生产所面临的水污染、土地污染等困境,能够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促进河北省农业绿色、生态、健康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2相关政策支持作为农业大省,河北省相继出台家庭农场扶持政策。《河北省农村土地承包条例》规定,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流转方式包括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在农业贷款、农业保险等方面给予优惠,提高农业经营体系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河北省内各市根据当地基本情况制定相应扶持政策。保定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试行)》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对家庭农场经营给予财政、土地、税收、保险等9个方面的政策扶持。同时将家庭农场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对符合设立条件的家庭农场,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家庭农场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产销对接、“三品”认证、注册商标、承包荒地和休耕耕地给予优先支持,并积极落实农机补贴、新能源沼气建设、农田水利建设、金融支持等惠农政策。
2.4制约因素
2.4.1技术缺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越来越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因此农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与现实生产力的需要间的矛盾,始终是制约农业科技普及和应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河北省农户“现有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来源”(表1)的调研发现,农户现在采用的农业生产技术主要停留在“自己多年的生产经验”上(57.42%),其次是“亲戚好友经验”(29.87%)。而本应成为农业技术来源主要途径的“农资经营部门”(5.90%)和“农技推广站等政府部门”(5.55%)所占比重之和仅仅为11.45%。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缺乏创新,较少顾及农民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致使技术服务不到位,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出现“两张皮”的情况。
2.4.2融资困难政府以及地方金融机构对于家庭农场的财政金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场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融资问题。随着家庭农场的进一步发展,扩大规模、完善农机具构成、优化种植环境等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是仅靠政府的补贴以及金融机构的小额贷款很难满足农户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家庭农场融资难的原因主要如下:信用贷款的期限过短,在较短的期限内很难为农户提供应有的服务;农户进行融资的可抵押资产较少,金融机构不会向无担保农户发放贷款;现有金融产品种类难以满足农场生产经营的需求;农业本身具有盈利性差、资本回收期限长等弱质性,很难吸引社会资金。
3河北省家庭农场发展战略
3.1適度规模经营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在稳定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基础上,较大幅度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使劳动者的收入实现较大增长,同时使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证。调查显示,现阶段种粮户的经营规模达到6.67 hm2以上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增加25%以上,有利于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家庭农场发展还需因地制宜,上海市松江区的家庭农场规模近6.67 hm2,黑龙江省北大荒与新疆的农垦地区家庭农场可达66. 67 hm2。河北省的家庭农场要根据河北省的农业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标准。
3.2科学化管理
科学制定出推进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为提高家庭农场管理水平奠定基础,形成规模化经营与科学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收益最大化,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农场主必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对家庭农场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商业化生产经营;(2)加强标准化和品牌建设。随着家庭农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应制定家庭农场各自的质量标准,力求创造自主品牌,提高品质和品牌的价值。借鉴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的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模式,创建自有品牌,实现生产、配送一条龙服务;(3)建立健全家庭农场的财务核算制度,做好盈亏核算,适时调整农场的发展规划。
4河北省家庭农场发展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有益探索,是适应现阶段要求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
4.1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适当延长土地流转期限
家庭农场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基础是地权的清晰界定,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做到土地产权明晰,明确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针对土地流转周期过短的问题,政府需根据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确定合适的流转期限,适当延长农场主租用土地的年限。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和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的“土地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推测租用土地年限规定为10年较为合适。根据各市的具体情况,规定或建议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进一步放宽农户租用土地的面积,引导农户的土地规模化和标准化经营,以利于农业机械化和高科技的应用。
4.2优化家庭农场基础设施,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完善家庭农场基础设施有助于提高农场生产经营的效率,进而提高农场主的经营收入,增强农民创办家庭农场的积极性,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完善粮田沟、路、渠等配套设施,以及水利排灌设施和生产辅助配套设施,适当引导社会资金的注入,优化已有的基础设施,改良种植环境与条件,提高粮食作物抵御自然风险能力;(2)健全社会化服务,借鉴上海市松江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建立农业服务中心,统一供应良种、物资,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田间管理,向农场主提供各种适宜的农业技术服务,逐步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产业化基础[2]。
nlc202309041403
4.3开展针对性培训和指导,建立可持续的培训机制
农场主是家庭农场的第一责任人,不仅是农业生产者,更是决策者和管理者。因此对农场主进行专业培训,关键在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保障农场的持续化经营。首先,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依托河北省内农技推广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类院校,大力培育农村技术性人才,丰富河北农技培训中心的师资力量,为提供优质的培训做好支持[3]。其次,建立农村技术培训机构,加强对农村技术培训机构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加强相关专业教育队伍的建设工作。再次,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以提高家庭农场主及成员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造就一批专业农民和农民企业家,形成示范作用,带动农民增收。
4.4拓宽家庭农场融资渠道,保障资金来源
家庭农场进一步发展受到融资难的影响,仅靠政府补贴难以填补家庭农场扩大规模的资金缺口,因此须要拓宽家庭农场主的融资渠道,引导社会各界资金共同服务于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4],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各地应进一步落实中央对于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的资金补贴,确保农场经营者能及时得到补贴;(2)制定相应政策指引金融机构尽可能放宽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的放贷限制,包括放贷期限和放贷金额的限制,同时增加对家庭农场的金融服务产品,拓宽服务范围;(3)根据家庭农场的特点,不断完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多样化信贷支持,及时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抵押、担保、信用体系,缓解家庭农场融资难的问题[5]。
参考文献:
[1]陈卫东.金融扶持家庭农场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荆州市首批121个家庭农场的调查[J]. 武汉金融,2013,9(9):59-61.
[2]侯鹏程,俞平高,莫成伟.上海松江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浙江农业科学,2012(12):1723-1725.
[3]刘守英.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将成为我国农业经营主要形式[J]. 中国合作经济,2012(12):42-43.
[4]高强,刘同山,孔祥智.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J]. 经济学家,2013,6(6):48-56.
[5]徐會苹.德国家庭农场发展对中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启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4):70-73.王鑫. 河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449-451.
【ems战略分析swot】推荐阅读:
比亚迪swot战略分析11-13
基于SWOT分析的煤炭企业战略转型研究07-28
腾讯公司战略分析分析10-18
万达战略分析07-08
万豪国际战略分析10-10
柯达战略失败分析01-10
市场战略战术分析06-12
潞安战略分析报告06-20
金融街战略分析07-01
小米手机竞争战略分析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