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起源(精选9篇)
二、礼仪的概念
1、什么是礼仪?从广义的角度讲,礼仪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的言行规范和待人接物的标志,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的总称。从狭义的角度讲,礼仪指的是国家、政府机构或人民团体在一种正式活动和一定环境中采取的行为语言等规范,是指在较大或较隆重的正式场合,为表示敬重、尊重、重视等所举行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仪式,是社会交往中在礼遇规格、礼宾次序等方面应遵循的礼貌、礼节要求,一般通过集体的规范仪式和程序行为来表示。
汉字中的“礼”,“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许慎《说文解字》)最初的意思是敬神,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礼”逐渐被引伸为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与敬爱之意。礼仪是表示礼节和仪式。而“礼仪”中“礼”字就是表示敬意、尊敬、崇敬之意“,多用于对他人的尊重;”仪“,是”礼“的形式,它包括礼节、仪式。”仪“是指仪容、仪表和举止,是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和情操。”礼“和”仪"合在一起,就是以审美的方式表达崇敬之意。
2、礼仪与礼貌、礼节、仪式。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言语动作应具有的相互表示谦虚恭敬、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和行为准则。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问候、哀悼、慰问等并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和规范,是礼貌在语言、行为、仪态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的个体礼貌行为。仪式是指在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如发奖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等。这些都在礼仪的范畴之内。
三、礼仪的种类
有不少人认为礼仪很简单,只是见面问个好,离别道声再见而已。这种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礼仪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无处不在。概括起来看礼仪有以下几类:
个人礼仪:人是礼仪的行为主体,所以讲礼仪首先应该从个人礼仪开始。个人礼仪主要包括言谈举止、仪表服饰等到方面的礼仪要求。个人形体美礼仪、仪态仪表礼仪修养,服饰装饰艺术、礼仪插花。
生活礼仪:包函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见面交谈、介绍宴请、舞会宴会、馈赠送礼、探病、结婚祝寿礼仪、节庆殡葬礼仪等。
家庭礼仪:礼仪在家庭及亲友交往范围内的运用就是家庭礼仪,它大致包括家庭称谓、问候、祝贺、家宴及家庭应酬等等礼仪规范。
学校礼仪:学校礼仪主要是指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仪式等方面的礼仪要求规范。如师生之间的礼仪;学生要学习遵守的礼仪;各种仪式活动的礼仪等。
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更为繁杂,通常包括见面与介绍;拜访与接待;交谈与交往;宴请与馈赠;舞会与沙龙等方面的礼仪。
公务礼仪:公务礼仪是具体工作产生的礼仪。通常包括如办公室、工作中、会议、公文、公务、迎送等礼仪。
商务礼仪:商务礼仪主要是指商务活动中的礼仪。包括柜台待客、商业洽谈、推销、商业仪式、外事、文书、会议、谈判、迎送、公关礼仪等等。
一、语言起源的历史必然性
恩格斯对于语言的论断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语言、思维、人和人类社会是同时产生的;第二,语言是在人们的劳动中,由于交际需要而产生的,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最后,人类语言从产生时起就是有声语言。然而,我们仍然不得不实事求是地说,“劳动创造了语言”,并未能最后具体解决语言起源问题,只是从理论的高度指出,劳动提出了对语言的需求,劳动需要协作、协调、需要交际,劳动提供了产生语言的条件——直立行走,大脑和发音器官的发达和进化,那么究竟在劳动中如何产生了有声语言这仍然是一个谜。那么,语言究竟是怎样在劳动中产生的呢”
历史学家们用其与劳动相关的理论来解释语言起源,与人类有目的的制造复杂工具联系在一起。在大约300到500万年的漫长历史长河里,人们使用最简单的,没有经过改造的石器也就是在旧石器时代。这里想说的是在旧石器时代初期形成中的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进行着没有程序的劳动,可以称作为生存的斗争,也就是说这时候他们还处在最原始的蒙昧状态,心智尚处在简单反射阶段或条件反射阶段,劳动力低下,没有任何剩余产品,自给自足也有可能成为问题,不可能产生交换的需求和欲望,所以也就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交换中介——语言。在经过了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大概到了距今1.8万年的时候,新石器时代开始了,形成中的人类开始懂得制造和使用磨制工具了,于是工具复杂起来,品种多了,目的性也较为明确。如打孔,磨光,切割等工具,并且在这个时期也开始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这些便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有出现程序劳动和步骤劳动的可能,因此,也就具备了某些分工明确的劳动团体。另外,火的使用,使形成中的人类的防御本领加强,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寻找食物,并且在某种程度促进了他们繁殖能力和降低了人口的死亡率。这样人的心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视野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人口增长了,形成了不同团体,进一步加强了劳动团体的分工合作,并且随着协作场合的不断增加,视野的不断扩大,就有产生表达的欲望和可能,到达了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那么用什么来告知,来表达就是我们进一步要研究的对象。
二、大语言的产生
科学技术的发展总会带来文化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语言的产生就会有一次文化的爆炸。值得强调的是,在这里所说的语言不是传统语言学家认为的“语言”以人声作为介质的,而是指大语言的范畴是以人五种感觉器官所能感觉到的全部介质,作为语言介质。那么在随着人口的增多,协作场合的不断增加,视野的不断扩大当到了非说不可即非告知不可的地步,那么这样的一个必然性就会自动寻求告知的介质。于是一切能被形成中的人所采用的同时又能被团体中的其他人所感知的手段都可以是形成中的人所操持的手段。比如手势、身势、行为、表情和声音。选择哪个成为他们的表达介质,可以说是多种的手段并用的,却又是极为模糊的即丰富多样的,而又是含混不清的。那么哪种手段运用的最为频繁和广泛,这取决于这种表达介质的易得性,易于采用,易于接受。威廉姆?斯多基认为视觉手势语是形成中的人类最初采用的主要表达手段,而后当发声器进化完全时,才慢慢取代了视觉手势语。在早期,形成的人类的眼睛和大脑会很自然的看到双手以及双手的运动直接指向的事物或模拟再现其他事物,这样的一些动作确实可以使人自然的联想到相关事物。因为对这些符号的解释是自然关联的。但是当听觉语言符号方式构成有声语言的单词和句子时,实际这些符号不能模拟它们所指示的事物。因为声音和语义之间的联系是不自然的,无关之联,是约定俗成的。所以手势语言符号和有声语言符号的这种差异性可以说明,手势很有可能是形成中的人最早被普遍使用的语言。
三、有声语言的发展
随着劳动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祖先的发音器官得到了很好的改造。手脚的分工和直立行走这些生理的变化决定了人类的祖先能够自由地运用肺和声带,口腔和喉部气流的通道形成了一个直角,不再像其他动物一样几乎形成一条直线。这样就形成了两个独立的气腔:口腔和咽腔。这两个独立的气腔相互配合,就有助于人类祖先能以多种方式节制从肺里呼出的气流,使发音的形成多种多样的阻碍,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两方面从客观角度给以人声作为介质的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在初始状态下,原始人的表达手段应该是手势、表情、声音综合运用。但随着人类思维的成熟,进一步劳动发展需求,那么这样的一种状态发展已经到达了一种极致阶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承载人们所表达的信息量时,就会重新筛选介质,达到一个最佳状态。这又为其产生奠定了主观必然性。当这种主观和客观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一种综合的表达手段逐渐变成单一的表达手段,以人声作为介质的表达手段。因为在所有的表达手段中,对于协作场合日益增多的人们来说,声音是相对而言最好的,它有一种天生的易得性。它的优势在于表达时最小限度的影响行为,因为人们很难把行为作为表现手段的同时作为表达手段。其次它可以不需要借助光亮,不受近距离障碍物的影响的优点。最后就是它可以任意的组合、变换来满足人们对于信息量的要求。
从上面可以看出恩格斯的劳动起源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其中也隐藏的巨大的缺陷。他认为语言产生之初就是以人声作为介质的语言,这是着眼于传统语言学中的以声带作为发音体,以呼出的气流作为力,以口腔和鼻腔作为共鸣器。其实这已经跨越了语言的初始状态而到达语言的成熟状态。所以我们要辩证的看待恩格斯的劳动起源论才不至于陷入诡辩论的漩涡。
四、总结
语言的起源不仅是历史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一个中心问题,而且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一些其他学科,比如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物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对它的研究十分必要,又非常困难,对原始森林中黑猩猩和婴儿学语的考察来研究语言的起源和初始状态略有成果,特别是近些年来,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似乎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陷入了停滞状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语言是从劳动中来的,在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人类的祖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巨大的精神智慧,这是我们后人难以企及的。
参考文献
[1]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M].2001年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38.
[2]胡湘娇:《语言起源的假说与探索》[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2).
艺术的起源
艺术是什么?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题却也最不容易回答,就像美是什么,在它不是以一个问题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会觉的它从来不是一个问题,甚至它都不能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因为这太简单了。当你看件漂亮衣服时,你认为这是美的;看见一个五官端正、皮肤白皙的女孩,你认为这是美的;或是一个不漂亮的女孩,但她做了一件助人为乐的事情你也会认为她是美的。我们在遇到这些与美有关的具体的事例时, 我们不认为理解美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但在要求你正紧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免有点茫然。在生活中,有太多关于艺术、美这些抽象概念的具体事例,并且它们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的进化、发展而不断丰富,所以我们对它们并不陌生,但也仅此而以。我们对于艺术的起源、本质,甚至是艺术的定义,迄今为止都还没有一个共认的定义。
当我们要认识一件事物的本质时,我们通常要先弄清它的起源。正如我们研究人的本质时总会先提出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命题来。只有弄清艺术的起源,才可能认清艺术的本质,才能懂得今天艺术存在的意义。但艺术的源头在哪儿?它离我们不免太过于遥远,我们只能根据一些零星的考古实物进行研究、分析、推理,这其中不免有很多主观上的猜测。19世纪末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穴艺术和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了原始艺术的存在,壁画上这些形象生动、写实的牛、马等动物的形象是人类至今发现的最早的艺术作品,距今有3万多年。它们刻画精湛,形象生动,科学家推测在此之前一定还存在着更古老的原始艺术。这些原始艺术的发现让我们对艺术起源的认识有了客观的认识依据。因考古发现有限,我们对于艺术起源的探索也充满着限制,相信之后的新的考古成果一定会将艺术的起源再向前推进。
原始人类为什么要画这些画?按照马斯洛理论,人们只有在满足了生理需求之后才转而为精神上的一些高层次的需求。艺术不能吃不能用,还耗时、耗力,这样无功利的东西对于物质匮乏的原始人类显得可是有些奢侈。人们甚至还不能解决吃住问题的时候艺术究竟为什么会发生呢?对于艺术起源的问题历代的哲学家、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对它进行探讨,形成各种各样的观点。主要有模仿说,由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是关于艺术起源最古老的的理论;游戏说,也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巫术说,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劳动说,由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提出;表现说,由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依德提出。
每一种理论都从一特定的角度对艺术的发生作出了解释,但都不能完全说明艺术发生的原因,只能互相补充。但从以上诸多理论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原始人创造的‘艺术,虽具备艺术的形式,却不具备艺术发生的动机。他们对于艺术的思考其实是模糊的,即他们不是为了艺术才进行艺术的。我们可以这样说,艺术是来源于非艺术的。这种非艺术是带有强烈的目的性的,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被创造出来,不是用来审美的,实用才是他们创作的初衷。崖壁上的每一个图案、每一种颜色都是一种符号,是具有象征意义、实用功能的。当人类还不能理解、控制大自然的时候,他们就通过想像的方式与之沟通,艺术就是这沟通的载体。原始人对于艺术的理解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艺术有着天壤之别,他们创造艺术的目的不是要去产生能使他们愉快的形像,而是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有超常规力量的重要实践工具。因此,原始社会时期艺术最重要的是其思想观念和要求;现今我们是看艺术形象能否引起人们的精神愉悦感。
我们只有仔细地分析诸种因素,研究它们之间关系,才能较为深刻地把握艺术起源的问题。不管是哪种理论,艺术的产生一定是因为人们的欲求、需要、意志和情感等,并且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
设计的起源
设计的起源基本与人类的起源同步,要比艺术的起源早上万年,这是因为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从形式上来看是一种纯粹的造型艺术,但它的产生是做为人们的精神寄托的实用目的而开始的,经历了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通过劳动向前慢慢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设计最初产生时只是满足人的实用功能,从发生角度来说,它产生的原因比较明了,它因人类的需求而产生。
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当人类的祖先需要坚硬的器具来砍砸树木或刮削兽肉,就创造了石器工具;因为需要耐高温的容器来烧煮食物,就发明了陶器、青铜器。当然,这些实用工具都是经过上千年、上万年的发展才逐渐被人类摸索出来的。在这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人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双手越来越灵巧,在制造和改进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史前人类的审美意识也在形成与发展,他们对于美的感受日渐丰富和细腻。
设计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类打制的第一块石器。打制石器是人类最早的造物活动,它最初以“有用性”为目的,原始人最初打制的石器一般是就地取材,从河滩上、岩石区捡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早期打制石器只是在在石头的一边敲出或尖或扁的形状来,以满足砍砸刮削等实用功能,石头大部分保留了原有的形状。这时原始人类还没有有意识地对石器进行外观上的造型,以使它具有形式感,完全是以实用功能为目的,石器工具粗笨无定型。到了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磨制石器。工具种类越来越丰富,功能分化越来越清晰,石器制作也更加精细,人们还懂得了选择合适美观的石料,比如玉来做装饰物等。这一时期的石器外形根据实用性来加工,并且明显加入了一定的造型意识,石器变的光滑匀称而规整使石器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这时已完全看不到石头原有的形状。新石器时期的钻孔技术也相当发达,一些磨制过的兽齿将其钻孔并串连在一起而制成完全装饰性的项链。这一时期的原始石器开始注重装饰性,这也就使得石器生产进入了工艺生产的层面,而具有了艺术创造的意义。这些生产、生活等实用器具在千万年中不断发展,设计从诞生之初就有着强烈的自身特征,即功能主义特征。原始人类为了更好地维持生命,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抗衡中,完善了脑与手的合作关系,由最初的直接从自然中获取工具到制造工具,以满足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设计的发生不如艺术的起源那样的神秘,它因为人类的需求而产生。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艺术起源与设计起源都来自于人类的需求,艺术是源于人们的精神需求,作为人们的精神信托,让原始人类有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勇气去面对未知的世界;而设计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是人类离不开的面包。所以艺术与设计是同源的,都来自于人的需求。
艺术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人的内在的精神冲动,既人们的欲求,需要,意志和情感等,这是一种生命本质的表现。艺术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的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设计是人类通过外在行为,即社会实践活动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维持生命。人类的实践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丰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实践的过程中,人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生产力得到提高,人的精神需求包括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艺术与设计也随着人的意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
对于艺术与设计起源的问题以及关系问题的答案还需要我们深入的寻找,这两个问题必然是紧密联系的,并且越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与设计这两者的关系结合的也必然更加紧密。设计在寻“美”的道路上增加了艺术性,像流水别墅,它不只是给人住宿的房子,它更给人视觉上的享受,精神上的共鸣,说它是一件艺术品相信没有人会反对。
自古认为治理国家与饮食烹饪的原理是相通的。
《老子》曰:“治大国烹小鲜”。
意思就是说治理大国要十分小心谨慎,如同烹饪小鱼那样不可随便搅动之。
饮食与政治的联系还表现在为官者与民众在饮食上的差别,为官者称为“肉食者”,平民为“蔬食者”、“藿食者”。
勤学——从政——肉食这样的社会思想和教育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古代社会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中,饮食因为所处地位的高下而有很大的不同,贵族们的钟鼎而食与庶民的食不果腹这样的差异,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诗歌知识小竞赛: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共收录诗歌()篇。A、《楚辞》 25
B、《诗经》 305(2)不同的文学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到达顶峰阶段。我国诗歌发展史上被公认的三个黄金时期的文学样式分别是唐代的(),宋代的()和元代的()。
A、诗
词
曲
B、词
诗
曲
C、曲
诗
词
(3)其成就达到唐代诗歌创作高峰的两大著名诗人是()。你会背诵他们的哪些诗:()。
老师的话语像春雨一样滋润了我的心田,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两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趣说唐宋诗词之最
最厚的冰——瀚海阑杆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最高的楼——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三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何似个长
最远的邻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世上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请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鸟名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有文
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
古代人民的劳动号子和民
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包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诗歌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
现代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
1、比 拟
2、夸 张
3、借 代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 :(1)古诗
(2)楚辞
(3)乐府诗
(4)歌行体
近体诗:
(1)绝句:每首四句,无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2)律诗:每首八句,无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分为:长调、中调、小令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2、按内容来分类:
(1)送别诗、(2)边塞诗、(3)山水田园诗、(4)怀古诗、(5)咏物诗、(6)行旅诗、闺怨诗
现代诗歌的分类:
1、叙事诗和抒情诗
2、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诗歌的发展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1)什么是古代诗歌:
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了解。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学生稍作了解。(2)什么是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5、师生交流归纳:
(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来源:英语专业论文 http:///
英语谚语的起源
英语谚语大多起源于民间口语,也有一部分源于文化典籍或宗教文献。它们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里兼收并蓄,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经过千锤百炼,终成为简洁生动、意味深长、富有哲理的英语的精华。
本文主要从民间口语、文化典籍和宗教文献3个方面对英语谚语的起源进行了探讨,旨在揭示谚语所反映的社会的发展进程、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其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
民间口语;文化典籍;宗教文献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语言是从劳动当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1 ]语言是一种社会存在物,是随着人类的实践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交流系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共同创造物。作为日常口语的一部分,谚语的起源十分悠久。其源头是人类先民的生产劳动,他们的实践、感知和经验,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不断积累、概括和提炼,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传播开来。始于民间口语的英语谚语,在传流的过程中,伴随文字的出现,逐渐进入到书面文献中。文化典籍中的“雅谚”有些可追溯到民间流传的“俗谚”,有些已不可考,但萌生于民间口语或是由某些大众化说法提炼而来应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主要从民间口语、文化典籍、宗教文献3 个方面对英语谚语的起源进行探讨,旨在揭示谚语所反映的人类生产、生活历程和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
一、民间口语
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英语谚语绝大多数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生活经验的总结,凝结着人民大众的智慧。英语谚语中有大量关于农业生产、气象、渔牧、狩猎的谚语,如气象谚语、节令谚语、农事要诀等,通常称为“农谚”。Evening red and morning grey are the signs of a fineday.(晚霞红,晨雾蒙,天会晴。)A red sky at night is the shepherds’delight.(向晚天发红,羊倌喜盈盈。)Rain from the east;wet two days at the least.(风雨东方起,至少两天雨。)这几个谚语反映的都是气象常识,如热冷的交替,晚霞、晨雾主晴等,都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先民长期的经验积累形成的对天气的认识。
Ill weeds grow fast.(杂草长得快。)Out of old field comes new corn.(老田出新谷。)A year of snow , a year of plenty.(瑞雪兆丰年。)After a rainy winter follows fruitful spring.(今冬雨水足,来春果满枝。)
这几条谚语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田地、庄稼特点的认识,还表达了他们对五谷丰登的祈盼。
先民们生产工具落后,生活条件恶劣,随时面临着毒蛇猛兽的侵袭和疾病带来的死亡,加之当时交通不便,隔山隔水,交流少,活动范围窄,所以“家”的观念在人们心中非常强。面对严酷的大自然,他们唯有在“家”里才能得到慰藉,找到安全感。下面的几条谚语正是“家”或乡土观念的反映。
East or west , home is best.(东好西好,家里最好。)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没有什么地方能像家里一样。)Better at home than a mile away from it.(在家万般好,出门时时难。)Every one seeks his own house.(家是自己的好
先民们除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外,还会打猎或捕鱼以弥补生活的匮乏,这方面的经验在英语谚语中也有所反映。
Hunger drives the wolf out of the woods.(饥饿引狼出森林。)Great fish are caught in great waters.(要抓大鱼,就下大海。)The fish will soon be caught that nibbles at the everybait.(爱咬钩的鱼逃不掉。)A bird in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An old fox is not easily snared.(老狐狸难上圈套。)Two dogs will kill a lion.(两狗可杀一狮。)If you run after two hares , you will catch neither.(一人追二兔,难免两手空。)人类早期的生产劳动,由于生产工具原始,完全靠体力,靠长时间的辛苦劳作,翻土、播种、收割都有时间、季节限制,耽误不得,正所谓“农时不可误”;又由于渐渐意识到生命无常,生命短暂,因而感叹时光短促、劝人珍惜时间的英语谚语不少。All time is no time when it is gone.(光阴一去不复返。)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Time flies.(时光如梭。)早期的人类势单力薄,无论是农耕或狩猎,都以群体出动、集体协作为主,有些英谚正是反映集思广益、共同协作这方面生活的。So many heads so many wits.(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人手多,好办事。)Two eyes see more than one.(两只眼睛比一只眼睛看得清。)Drop by drop the oceans are filled;stone by stonethe walls are built.(涓滴之水汇成海;一石一石筑成墙。)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印欧语系的原创型文化滥觞于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居于尼罗河、两河、小亚细亚和南欧之“要冲”,生活在希腊半岛和爱琴海诸岛的先民从海中取食,靠海吃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海洋型文化特点。后来的英伦三岛又为大海环抱,受之于古希腊的海洋文化因子得以传承、光大。英语谚语中有大量涉及海上航行、经风受雨、捕鱼捉蟹的内容,这正是英语民族,以及整个西语民族地理位置和海洋型文化的反映。In a calm sea , every man is a pilot.(在平静的海上,人人都是领航员。)The good seaman is known in bad weather.(坏天气才能识出好水手。)A great ship asks deep water.(大船行深水。)In the deepest water is the best fishing.(最深的水里好捕鱼。)Hoist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趁着风好扬起帆。)He that would sail without danger , must never comeon the main sea.(谁在航行时不冒险,就永远不要来到大海上。)The great fish eat up the small.(大鱼吃小鱼。)The sea refuses no river.(江海不拒细流。)这些谚语是濒海居民或水手的经验之谈,有些已超出了航海的经验范围,而具有更为深广的含义,如The sea efuses no river.就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内涵。源于民间口语的谚语,除反应人民群众生产劳动中的经验外,还表现了他们在社会斗争中的经验和道德、伦理、是非等观念。If you would not be cheated , ask the price at threeshops.(货比三家不吃亏。)There is a black sheep in every flock.(害群之马到处有。)Pride goes before a fall.(骄兵必败。)这几条谚语都是人们实际生活斗争经验教训的总结。
传统扬琴有“八音”(f—c2.实发24音)、“双十型”(d1—d3,实发30音)和”双十二型”(c—e3,实发36音)等型制。存在音域窄、音量小、调音难和不能转调等缺陷,表现力有限。
五十年代后,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师密切合作,在保留传统和“横五纵二”音位规律的基础上,相继研制出三种类型的改良扬琴:
1.变音扬琴。它通过变化音阶中的半音关系进行转调。有“大、小转调杨琴”、“转盘转调杨琴”、“扳键转调扬琴”、“401型杨琴”和“401改进型扬琴”、“蝶式扬琴”等。
2.十二平均律扬琴。它利用健全平均律中的半音进行转调。有“律吕式大扬琴”、“501型扬琴”、“红旗十二平均律扬琴”、“八一型扬琴”和“全律活码大扬琴”。
3.电扬琴。它通过拾音器将振动声波变为电讯号,经放大器美化音色,由扬声器发出琴声。有“电扬琴”和“多用电扬琴”。
同时,相继研制出“踏板式止音器”、“银色扬琴缠弦”、“新式扬琴铜弦”、“扬琴多功能练功槌”、“滑音指套”、翔龙系列新式单音、和音琴笕、便携式高级琴盒等。
在上述扬琴中,除电扬琴系特色乐器外,其余在不同程度上具有音域宽广、音质优美、音响宏亮、调音迅速和转调方便等优点。经过反复实践,现阶段我国各文艺团体的艺术院校广泛采用的是“401型扬琴”及其改进型和“501型扬琴”。“红旗十二平均律扬琴”、“八一型扬琴”和“蝶式扬琴”亦在部分省市生根开花。
构成“胡同”这个双音词的两个语素“胡”和“同”在该词中不能单独解释,至于古人有解释为“胡人大同”的,纯属望文生义。目前学术界所公认的解释则让人大跌眼镜—汉语中的“胡同”一词源于蒙古语中的“水井”。此说 广为有关的史书、辞书采用,如《北京史·元代的大都》(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史》编写组,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说:“当时把巷道称为通或胡同,是蒙古语‘水井’之义。”又如《汉语外来语词典》(岑麟祥编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说:“胡同[蒙hottōk]原是‘水井’的意思,后转用来指城镇中的小街巷。”《汉语外来词词典》(刘正琰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也说:“胡同hú tong小巷,又作‘衚衕’,[源]蒙gudum。”
“胡同”源于蒙古语“水井”的解释,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北京的胡同固然有“××井胡同”之类的名称,但还有许多用官署名、王府名、学校名、集市名、人名、树名等命名的胡同,汉语的“胡同”与蒙古语的“水井”二者之间并无必然的渊源关系,蒙古人为什么要把小巷称为“水井”呢?
著名语言学家张清常教授在《胡同及其它·北京街巷名称所反映的北京旧貌》(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中对“胡同”为什么源于蒙古语的“水井”是这样解释的:“(胡同)我假设它是个来自蒙古语[xuttuk],大致是hudug这样的音,原义水井的借词。”原来如此!说白了就是因为汉语“胡同”的读音与蒙古语“水井”的读音相似,于是乎就假设“胡同”来源于蒙古语的“水井”一词了。两种语言中的两个词读音相似,有的可能有渊源关系;有的则仅仅是巧合,二者事实上风马牛不相及。
笔者认为“胡同”一词源于我国南方的方言“火(lòng)”(火巷)。
“胡同”古代写做“衚衕”,“衚衕”是元代的词语,常见于元杂剧之中,如佚名《孟母三移》中说:“俺串去来。”又如关汉卿《单刀会》中说:“直杀一个血。”明·沈榜在《宛署杂记·街道》(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中就明确指出:“本元人语。”后来因为“衚衕”的笔画太多,写起来太麻烦,就简化为“胡同”了。明·张自烈在《正字通·行部》(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版)中说得明白:“今京师巷道名,或省作胡同。”
说元代的“衚衕”一词起源于“火”,有根据吗?当然有,笔者发现明代学者谢肇在《五杂俎》(中华书局,1959年版)一书中说得明明白白:“闽中方言:‘家中小巷谓之弄。’《南史》:‘东昏侯遇弑于西弄。’弄即巷也。《元经世大典》谓之‘火’,今京师讹为‘□’。”“火”一词又作“火巷”,这是因为“衚衕”与“巷”二字相通,清人翟灏在《通俗篇》卷二四中是这样说的:“‘□’实古字,非俗书,特其音义皆与‘巷’通,为与今别耳。《元经世大典》有所谓‘火’者,注云:‘□’,音弄。盖今音乃自元起。”
既然元代的“衚衕”源于“火”,那么城市中的小巷为什么以“火”称呼呢?难道这些小巷真的与“火”有关不成?确实如此!其实这所谓的“火”是南宋开创的,《宋史·赵善俊传》说:“(赵善俊)知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适南市火。善俊……开古沟,创火巷,以绝后患。”书中用了一个“创”字,说明“火巷”以前没有,是赵善俊首创的。我国古代的建筑大量使用木材,一旦发生火灾,鳞次栉比的房屋顿时成为一片火海,赵善俊所创建的“火巷”实际上是为了防止火灾蔓延、起防火隔离带作用的小巷。这一创举对古代大城市的意义不可低估,它在古代消防设施简陋的情况下,可以把火灾的范围大大缩小。
关于元大都街巷的建制和名称,元末熊梦祥所著的元大都地方志《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一书中写道:“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通。”上文曾经引用过的《胡同及其它》一书认为这“通”即“胡同”:“元末熊梦祥《析津志辑佚》说‘大都’的街巷有‘二十九通’。通就是胡同最早的写法。”笔者不禁心生疑惑,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所描述的雄伟壮观的元大都难道仅仅有29条胡同不成?退一步讲,我们姑且承认这29条“通”就是胡同,那数目是“通”13倍还多的384条“火巷”指的又是什么呢?
北京的胡同数目在历代不断增多,明后期嘉靖年间有1200多条,清光绪年间有1800多条,民国时有3500多条,解放后曾经达到过4000多条。如此看来,元代大都的384条“火巷”应当是“胡同”的数目才对。
元大都的规划出自当时大儒刘秉忠之手,他的规划完全遵照儒家的学说。从上述记载中元大都有“火”来看,刘秉忠在设计元大都的蓝图时采用了南宋赵善俊所首创的城市防火隔离带——“火巷”。元人所说的“衚衕”即指“火”而言,后来“火”之说逐渐消亡,被由“衚衕”简化而来的“胡同”取而代之,一直沿用至今。
【教学目的】学习本章要求了解有关汉字起源的各种观点,在明确文字与符号、图画的异同的基础上,对原始刻画陶、甲符号研究的问题和成果有初步的认识。【教学方法】 讲授 【所用课时】
学时 【教学内容】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 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的创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语言学家专门为某一语言制定的文字,这种文字一般是拼音文字。语言学家创制的文字都是以语言学家对该语言的语音结构有了充分的理解为前提的。
文字的另一种创造过程是在人类还没有语言学知识的前提下自发地形成的,文字的起源指的是文字的后一种创造过程。在人类掌握了语言学知识以后,创造文字的过程并不是很复杂,但在人类掌握语言学知识以前,人类为创造文字曾经付出了艰巨的劳动。
第一节 有关汉字起源的推测
今天,我们用纸笔甚至手机等表达思想,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表达他们的意思的?
原始社会没有文字,主要通过史诗和传说来记录本氏族或部落的人口、财产、对外战争的情况以及内部发生的大事。
但受到有声语言在记录上的限制,通过长期的摸索,人们找到了口语记事以外的两种主要方法: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实物记事最常见的办法是结绳和刻木。
汉字起源包括两个问题:汉字如何产生;汉字产生于什么时代什么区域。关于这些问题,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人探讨。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原始遗址陶器刻符等的陆续发现以及某些学者对一些发展较迟的少数民族原始记事法的留意,汉字起源问题又成为文字学研究的热点。
人类社会之初,生产力极其低下,出于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联合起来,采用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同大自然作斗争。在斗争中,为了交流思想,人类社会之初,生产力极其低下,出于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联合起来,采用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同大自然作人类社会之初,生产力极其低下,出于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联合起来,采用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同大自然作斗争。在斗争中,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诞生了。但语言一瞬即逝,它即不能保存,也无法传到较远一点的地方去,而某些需要保留和传播到较远地方去的信息,单靠人的大脑的记忆是不行的。于是,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应运而生了。
一、仓颉造字说(传说)
1、西方有上帝造字说,战国时代有不少仓颉作书的传说,在汉代“仓颉造字”最流行。《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世本》、《淮南子》、《论衡》等战国秦汉时代的文献都有“仓颉作书”的说法,当时的文字启蒙书称为《仓颉篇》也反映了这种观念。
把前人传说吸收后加以整理,正式写入早期汉字史的是许慎。《说文解字·叙》:“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háng野兽经过后留下的痕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yì会意。从丿从乂相交。又作“刈”。本义:割草或收割谷类植物, 治理;安定)万品以察,盖取诸‘夬’(guài)。”“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鸟迹的纹理知为鸟,看到兽迹的纹理知为兽,由此得象形文字的启 发,创造了书写和契刻的文字,百官由此得到治理,万民由此得到监察,这大约是由易卦中的夬卦得到了启示。)
《淮南子·本经训》“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yáo)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然而非王道也。”
仓颉是黄帝之史说始见于《说文解字·叙》。说仓颉是黄帝之史,而史是书写、收藏簿书的官,是直接并大量使用文字者,远古时巫史不分,巫就是史,因此我们认为仓颉作书的传说透露出两条文化信息:汉字的起源时代是黄帝时代;在将原始记事符号收集、整理加工成文字系统的过程中,史官也就是巫师集团,曾经发挥过独特的作用,原始汉字是巫史创造的。创与仓,契与颉,从古音看音近,仓颉也许就是“创契”的意思,如果这个推测不错,由于“契”古代可以指契刻的文字,因此所谓“仓颉”就是后人对创造文字者的追称,犹如“有巢氏”指发明造房屋的最早祖先、“燧人氏” “神农氏”等一样是无法考定的。
黄帝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用结绳的方法记事,满足不了要求,就命仓颉想办法造字。仓颉就在洧水河南岸的一个高台上造屋住下来造起字来。可他想了很长时间也没造出字来。有一天仓颉见天上飞来一只凤凰,嘴里叼着的一件东西掉了下来,仓颉拾起来,看到上面有一个蹄印,可仓颉辨认不出是什么野兽的蹄印,正巧走来一个猎人。猎人看了看说:“这是貔貅的蹄印,与别的兽类的蹄印不一样。”仓颉听了猎人的话很受启发。他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像,大家都能认识,这不就是字吗?从此,仓颉便注意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并按其特征,画出图形,造出许多象形字来。仓颉把他造的这些象形字献给黄帝,黄帝召集九州酋长,让仓颉把造的这些字传授给他们。为了纪念仓颉造字之功,后人把河南新郑县城南仓颉造字的地方称作“凤凰衔书台”,宋朝时还在这里建了一座庙“凤台寺”。
中国史书上记载目有重瞳者有:虞舜、仓颉、项羽。虞舜是禅让的圣人,仓颉是文圣人,项羽是武圣人。
2、此说不对:仓颉其人是否存在未知,甲骨文中无“仓颉”两个字;文字不可能是一个人创造的,异体字的大量存在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反映。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文字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社会成员共同交际工具,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创造积累的。汉字是汉族人民祖先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荀子·解薮篇》:“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壹也。”这表明战国时期就有人认为汉字是由众人创造的。
古籍中有关仓颉作书的记载颇多。从目前所见到的数以千计的古汉字形体来看,其众多异体字的存在,充分说明它们不是一人所独创。但凡是较有系统的文字总是要经过一定的专业人物的整理,然后由一定的群体力量来推广应用,才能成为社会额一种交际工具。传说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所以不能排除在上古时代有仓颉那样的与文字交道的史官,对汉字体系的初步形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
二、结绳说(实物记事)
1、结绳是原始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记事方法。
《易经·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文解字·叙》:“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伪孔安国《尚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周易正义》引郑玄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表明中国上古在无文字的时代确实有过结绳记事。
朱熹:“结绳,今溪洞诸蛮尤有此俗。”严如煌《苗疆风俗考》:“苗民不知文字,„„性善记,惧有忘,则结于绳。”解放前云南哈尼族人、独龙族人、台湾高山族人也有用结绳记事的实例可考,(参见6)表明中国从中古至近现代都还保留过结绳记事的遗俗。
云南独龙族:朋友约会,先在一根绳子上打若干结,每过一天解开一结,结子解完便知道相会的日期到了。
古代藏族也常用结绳的方法。刻木是在木头上刻上各种花纹或图案,也包括在器物上刻花纹或图案。这种方法不仅古代有,现在无文字的民族有的还使用这中方法 南美洲秘鲁印第安人:不同颜色的绳子,主绳上系上红绳表示战争、白绳表示和平或银子、黄绳表示黄金、绿绳表示谷类。
巫、神、史结绳
把结绳当作汉字的起源。明确提出“文字之作,肇始结绳”的是晚清近代学者朱宗莱。
神秘的绳结被印加人称为奇普,是用棉线、骆驼或羊驼毛线制成的。它是在一根主绳上串着上千根副绳,每根副绳上都结有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的绳结。在目前所发现的600多个奇普中,大多数都是公元前1400年到1500年间结成的。不过,其中还有一部分只有1000年左右的历史。在某些奇普的副绳声的绳结能够结合起来正好和另一个更为复杂的奇普上的数字相同。每一个当地的会计师都会将从下级得来的账目总和通过绳结的形式表现在奇普上,并将这些数据汇总在一根主绳上,然后层层上递。这种交流可能曾被用在国家最重要的信息记录上。其中包括账目以及其他与人口、财政和军事相关的数据。
2、作用:帮助记忆,是备忘的符号。从史料和遗俗看,结绳只是用来帮助记忆、作契约凭证、传递信息,起记事符号的作用,结绳只是在个人或某些人之间为了某种记忆或行为而确定的记号,它既没有社会意义,也不是以语言的语音单位为基础的,没有和语言中固定的词联系起来,不能象文字那样起记录语言和传播语言的作用,所以它与汉字的起源无关。
但有个别汉字采用结绳形象来构字,如商代甲骨文“孙”(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和“后”。有些学者提出金文中
(十)(廿niàn)(sà)表示数字。原始人没有抽象数的概念,依赖手指。打结表示数字。但决不能由此得出整个汉字体系都起源于结绳的结论。
结绳的起始时代尚不能确定。
结论:结绳只能帮助记忆,只能充当备忘的记号,还不能用来直接记录语言,所以它不是文字。结绳与汉字的联系,也只是在汉字产生前,曾有一段漫长的,用结绳的办法来记事的时期。后来这种简单的办法越来越难以适应复杂的实际需要,文字才被发明出来。
不论它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方位的一些简单的概念,是一种表意形式,可以把它看成是文字产生前的一个孕育阶段,但它不能演变成文字,更不是文字的产生。因为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而不能进行思想交流,不具备语言交流和记录的属性。因此,结绳记事不可能发展为文字。
三、汉字始于八卦
1、把八卦当作汉字的起源,是近人刘师培“大约《易经》六十四卦,为文字之祖矣。”八卦是古代筮占的符号,共有八种:
任意两卦相叠合,便可得64重卦。一为阳爻,代表奇数;一为阴爻,代表偶数。占筮时,筮时,筮者用四十九根蓍草茎按某种法则进行演算,若得数为奇数,用阳
爻表示;若得数为偶数,用阴爻表示。如此反复演算三遍就可得一单卦,六遍就可得一重卦。反复演算,就能有八种排列合组合,即:奇奇奇、偶偶偶、奇奇偶、奇偶奇、偶偶奇、偶奇偶、奇偶偶、偶奇奇,也就是八卦。筮者再根据重卦的卦象爻象分析,并结合《易辞》以占测吉凶祸福。考古发现表明,从商代、西周到春秋战国,筮占是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等数字表示的,后来用一、八来表示,一演变成了阳爻,八演变成了阴爻。(参见3)由此可见,八卦的卦爻与数有关,但是八卦只不过是三个奇数或偶数的排列符号,是原始社会数占法的一种记事符号,从其来源和用途可知,不是记录语言的文字,与汉字的起源无关。现在已发现的商周甲骨、铜器上的八卦(包括重卦),都是由记数符号构成,则是明显的证明。
2、八卦与汉字的起源无关,但八卦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在个别与原始筮占术有关的汉字上留下痕迹。如“爻”、“学”和“教”等字。(参见4),但个别汉字的起源与整个文字体系的起源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
结论:卦爻符号是有限的,无论八卦,八八六十四卦都难以演化出成百上千的原始汉字。绝大多数汉字的形体特征,与八卦符号并没有任何近同的地方。八卦是一个符号系统,文字也是符号系统,这大概就是二者的相似之处。所以也不能绝然排除汉字构形与八卦爻象在文化方面的联系。
四、契刻说
1、契刻是较结绳晚出的一种记事方法。契刻的作用主要是记数。《列子·说符》:“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告邻人曰,吾富可待矣。” 刘熙《释名·释书契》:“契,刻也,刻识其数也。”更多的用作契约凭证的记载。《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老子》:“是以圣人执右券而不责人。”宋人右半。
古契刻,有契约双方在竹木片上刻上表示数目的符号或缺口,然后判为两半,各持一半,以备后日合契,债权人拿右半。因为人们订立契约关系时,数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争端的因素。于是,人们就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作符号,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这就是古时的“契”。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分作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以二者吻合为凭。古代的契上刻得是数目,主要用来作债务的凭证。
解放初期中央慰问团曾收到一傈僳族的传信木刻:你们派来的三个代表已经在月圆时与我们相会,送上三包土产,请分呈大中小三位领导。(1981年1期《考古学报》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
西藏的僜人借债时就是在板壁上刻道记数。
地下出土的遗物,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的刻纹鹿角杖,证实在史前原始人就能契刻线条简单、构成比较定型的记号;甘肃西宁县仰韶遗址出土的侧边刻有齿形缺痕的长方形骨板,证明由随意刻划而发展而成的符号,可以记事。文献的记载和地下出土的秦汉简牍表明,先秦和秦汉的简牍时代里,社会上曾实行过一种刻齿计数的方法,随着纸张取代简牍,这套计数的方法便失传了。在少数民族中也有使用刻契记事的习俗。陆次云《峒溪纤志》:“木契者,刻木为符,以志事也。苗人虽有文字,不能皆习,故每有事,刻木记之,以为约信之验。”诸匡鼎《瑶壮传》:“刻木为齿,与人交易,谓之打木格。”方亨咸《苗俗纪闻》:“俗无文契,凡称货交易,刻木为信,未尝有渝者。木即常木,或一刻,或数刻,以多寡远近不同。分为二,各执一,如约时合之若符节也。”
2、作用:由随意刻划发展起来的木契上的齿缺合线条符号,只能起帮助记忆,传递某种信息,作契约凭证等记事作用,在没有跟语言中的某个词比较固定地结合起来时,是有义无音的,还不能算作文字,只是一种记事的符号。
契刻不是文字,只有契刻的双方才明白其中的含义,与语言中固定词没有联系。这些符号是原始汉字的一个源头,它们中相当一部分被借来作了指事字。
其他实物记事的方式还有用不同的事物代表不同的事情,如黔东南的苗族用黄豆的数量来记录劳动的工分数,一粒黄豆代表一个工分。有的黔东南苗族还在木条上栓辣椒表示“事情紧急”。
郭沫若先生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提出,汉字的起源有象形和指事两个系统,“指事先于象形,也就是随意刻划先于图画”。郭先生承认图画是汉字的主要源头,但认为由随意刻划而形成的指事系统“应该在图形系统(即象形)之前,因为任何民族的幼年时期要走上象形的道路,即描画客观物象而要想象,那还需要有一段发展的过程。随意刻划却是比较容易的。”
贾湖契刻符号
五、图画说
至今为止
世界上所见的古文字都起源于图画文字。
古埃及文字。在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和神庙的石壁上,绘写着一排排图画般的字符,这就是古埃及文。古埃及文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创始于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第一王朝,距今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
纳西族《古事记》中一段文字:
西南地区纳西族的东巴经文。1拿蛋,2解开,这里有白云,3风,4蛋,5湖,6蛋破发光,7山崖。据纳西经师解释是:把这蛋抛在湖里头,左边吹白风,右边吹黑风,风荡漾着湖水,湖水荡漾着蛋,蛋撞到山崖上,便生出一个光华灿烂的东西来。
这是北美奥杰布华人为了保护渔业权于1849年递呈给美国总统的一份请愿书:上面画了七个动物(七个部落的图腾)这些动物的眼睛和心都有线互相连接,线的一头指向前方,而另一头连着后边的小湖,表达的意思是,他们一条心,一个意志,希望美国总统还给它们在苏必略湖附近的渔业权。
绳记事和契刻记事,毕竟是原始的、非常简陋、粗略的记事方法,记事范围小,准确性差。人们不得不采用一些其它的、譬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唐兰《古文字学导论》主张“文字的起源是图画。”《中国文字学》:“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认为汉字起源于图画。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有了较普通、较广泛的语言”之后才有可能。譬如,只有在这时,有人画了一只虎,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虎”;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像”。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
于上面说的“虎”和“像”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间而用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
那么逼关于文字的起源,见于史载多处。
裘锡圭先生《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推测,汉字的形成与原始族徽符号的盛行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远在文字产生以前,原始人已经普遍有了刻画族徽的习俗,只要族徽符号还没有纳入成句的书面语言中,就还不能说它已经成为文字,但是由于它在原始社会中的普遍性和音义的明确性,它在文字起源的过程中必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商周朝代的族徽符号,虽有很多单独孤立地出现在器物上,但也有不少出现在成句成段的铭辞中,因而可以肯定商周遗物上的族徽符号,都已具有文字的性质。显然裘先生认为“用象形符号表示族名,很可能是表意字产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很有卓见的推测。
“图腾崇拜”习俗,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武器、工具以及自然现象)当作氏族的祖先,因而把他作为本氏族的象征或保护神来崇拜。把此图腾当作氏族的名称和徽号,在日常器物或身上刻画,以维护团结,区别他族。指图呼名,约定俗成即成文字。
发生百日咳、1840年和外族友
北美洲达科塔人曾用图画记载1800年发生天花、1813年好。岩画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许多地方都有发现。在中国北方,岩画多表现动物、人物、狩猎,和西伯利亚的岩画有较多的相似处,表现了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
《吕氏春秋·句躬篇》:“史皇作图。”《路史》载:“颗首作画”。这都是有关我国绘画起源的远古传说。在甘肃、陕西、河南等地发现的属于仰韶文化的遗物中,已发现大量原始人创作的绘画,其时代大约距今六七千年。与图画很相似的文字,大量出现于商周青铜器上,有时也出现在商代甲骨文中,特别是作为汉字基础字的象形字,从其字形上可看出图画是汉字产生的先导。
图画记事的这种性质更接近自然语言记事的性质,在自然语言中不仅要有记录事物的词,也要有描述事件的句子。也许因为这一点,实物记事和文字的产生没有什么联系,图画记事正是文字产生的前身。如果把图形简化,一个图形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语素或词,而且图形的排列顺序和语言中语素或词的排列顺序一致,图画就成了真正的文字。
2、但图画和文字是有本质区别的:图画记录的是事件或人物,它不直接用于记录语言而可以构成语言的单词,其含义纯粹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不同语言一一对应,互相结合,至于文字,尽管它起初可能与图画很相似,可是其含义是通过读音来表达的。因此图画除了有形,还要有固定的音和义时,才算演变成半坡村的文字符号 甘肃辛店彩陶图案 良渚文化云雷纹、兽面纹文字符号 大汶口文化出土陶器
山东莒县大汶口文化陶器:旦、戈、斤、/(钺,古兵器形似斧而较大,圆刃,多用于礼仪,以象征帝王的权威。)了文
字。
第二节
原始刻画陶、甲符号与汉字的起源
1927年以来,在中国四十多个地方先后发现了五百余个刻划、描画在陶器、甲骨上的符号,它们见于新石器时期到商代晚期的遗址,跟商代的甲金文有的同形、有的近形,时代距今最远者有近八千年,最近者有三千多年。
对于这些陶、甲刻画符号的性质,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
(1)把它们视为早期汉字,这是从其与商周甲金文形体的相同或相似来论定的,如陕西关中地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零口、垣头、长安五楼、合阳莘野、铜川李家沟、宝鸡北首岭等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刻符,于省吾先生不仅认为是原始汉字,还直接把它们与商周古文字相比附作考释,释 为五,十为七, 为示, 为矛, 为艹, 为阜。
(2)不视为文字,只视为对汉字产生有一定影响的符号,认为其一般是孤立地刻画在陶器、甲骨上的,未联缀成文,故只能断定其有形义,是记事符号,而难于认定其已与语言结合,记录语言,有固定的音义,因而用后世的文字去比附是危险的,其中一部分的形体与商周甲金文同形或形近,只能说明后世有些汉字的形体可能吸收、借鉴了部分原始刻画符号,而赋予了它们文字的音义。
(3)认为它们中有的是原始汉字,有的是记事符号。
考察各期陶甲符号,会发现不少有继承关系,起源时代极早,流布地域极广。如河南舞阳贾湖甲骨刻符曰(距今8000年左右)、青海乐都柳湾陶器刻符目(距今4300年左右)都与殷周甲骨文“户”字形近;
甘肃秦安大地湾陶器刻符“︱+↑↓”(距今7500年左右),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和以后各时期各地都时有发现,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刻符“×”,在临潼姜寨、青岛赵村、杭州良渚、上海马桥、浙 江下王冈、甘肃半山、马厂、乐都柳湾、偃师二里头、清江吴城、郑州二里岗、南关外、藳城台北、城子崖、甘肃辛店、永靖莲花台、安阳小屯等地都有出土。
并非所有出土的陶、甲刻画符号都是单独刻画于陶器、甲骨等上的,有些资料已有连缀在一起的符号集合体。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柄形石器上刻符,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片上刻符,陕西西安长安县斗门镇花园村龙山遗址出土的骨笄和肋骨上刻符,高邮龙虬庄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圈足上刻符,江苏太湖地区澄湖良渚文化遗址出土陶罐上刻符,就是如此,很难说它们就不是文字。
古代文献的记载和商代甲骨文的字形反映出的事实表明在夏代初年已有初步的文字体系了。《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商人在灭夏时已经有了记事典册,记载了“殷革夏命”的历史。甲骨文中屡见“册”、“典”二字,字形象编串好的许多竹简和双手捧简册。由于简册是用以书写文字之物,因此可以相信,在殷革夏命的夏桀、商汤时代,商民族已经有了文字,并能用来记载民族的历史了。另外《古本竹书纪年》、《史记》的《夏本纪》和《商本纪》中,对夏商两代的世系、年代、史事和历史等都有详细的记载,由王国维以来的历史学家对甲骨的研究,已经证明《商本纪》的世系除了个别地方由于讹误以外,与甲骨文反映的世系几乎完全一致,由此可以相信《夏本纪》系谱的可靠性。如果没有比较原始的夏王朝谱牒,仅仅凭着口耳相传的材料,就能编造出如此精密明确的夏代帝王世系,是很难想象的。由此可见,夏之先人也必然是有册有典的,夏代是中国第一个有完整世系流传下来的朝代。而有典册,就意味着当时至少要有初步的文字体系,只有零散、个别的字符是无法进入应用时期的,那么夏代(公元前2070-前1600)初期,至少可以作为汉字起源的下限。而汉字体系的形成,还应有一个记事图画和刻画符号演变为记语素-音节字符,汉字由零散、个别的字符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后,再通过人为规范而成为一种文字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绝对不会很短暂,因此汉字起源的上限无疑应该从夏代初期再往上推移。
鉴于上述三方面的事实,我们认为全盘肯定原始刻画陶、甲符号是文字或者全盘否定原始刻画陶、甲符号是文字的看法都有偏颇而失之武断,虽然还需要等待地下有更多的出土数据来作进一步的证明,但不能排除它们中有的就是原始汉字的可能性。从已知连缀成文的陶甲符号多见于仰韶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推论,汉字的历史至少应该有五千年,这和仓颉造字传说提供的汉字起源年代的信息是相吻合的。
考察各期陶甲符号,会发现有的符号性强而图画性弱,有的图画性强而符号性弱,风格不同。据此有的学者推断“在古代的黄河流域,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字系统,一种是指事文字或刻划文字,另一种是图画文字或意符文字,这两种文字的出现都相当早,而且流行于不同的地方。”把陵阳河、前寨、城子崖下文化层、二里冈、台西、吴城等地陶符划归图画文字系统,把半坡、莘野、五楼、北首岭、姜寨、二里头、马厂、柳湾等地的陶符划归指事文字系统。有的学者认为“华夏民族是中原地区各民族互相融合的产物,因此,华夏文化的来源是多元的,汉字的来源也可能是多元的。”“以商文字为标志的大体成熟的汉字,其来源应该是多元。其中以指事为特征的数字,也许来源于关中地区仰韶文化的原始记事符号;而其中以象形会意为特征的汉字主体部分,可能在商民族祖先的少皞氏时代就已经以族徽的形式大量地出现了。在华夏族形成的过程中,随着东西方民族的融合,民族文化也相互融合,并由此形成早期汉字。” 对于古代黄河流域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字系统的说法,我们认为是欠妥的。因为从原始刻画陶符的实际看,同出于一地者中就既有指事系统的也有象形系统的,例如被持此说者归于指事系统的姜寨陶符中有,酷似商甲骨文“岳”字,为层峰叠出之形,不能强分为两种系统。我们不能忽视一种文字体系中字符由图画式的表意符号演变为符号化、线条化、简单化的字符有不平衡性,由于书写工具、材料、地域和时代的关系,演变的程度会有的强,有的弱。这一点在商周甲骨文和金文的对比中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例如“牛”、“止”、“车”三个字。因此我们说,不能以象形性的强弱来把原始陶符截然分成两种文字系统或两类汉字的来源。
我们赞同“华夏文化的来源是多元的,汉字的来源也可能是多元的”这种说法。历史学家告诉我们,作为汉民族前身的华夏族是由古羌人部落、蛮人部落、戎人部落、夷人部落以及越人部落共同融合而成 的,那么夏族的文字符号,极有可能来自不同的部族,这从原始刻画陶甲符号分布地域的广阔和形体的差异上都可以得到证明。另外作家李乔曾把半坡陶符跟彝族文字的偏旁部首比较,发现二者在书写和形状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就教于彝文专家时,一位不懂汉语的彝族老笔摩(大学者)对22个刻划符号竟能按彝文释读出音义,因此提出这些六千年前的符号,可能是古彝文。(参见19)彝族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南北两侧,是我国川、滇、黔三省的主要土著居民。从20世纪考古发掘出的亚洲人共祖元谋猿人可知,西北甘、青羌戎是从金沙江两侧迁去的。这也似乎可以作为华夏族的文字符号吸取自不同部族的又一证明。
假设现在已经发现的原始刻画陶甲符号都是原始汉字的话,那么从这些数量有限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原始汉字在构形上至少有如下特点:
1.一般脱胎于图画,部分来源随意刻画。2.字形趋于简化、符号化、线条化,但演变的趋势有不平衡性。
3.基本上是独字体。以象形、指事(多为数位)为主:已有会意字出现,但为数不多,还未出现形声字,可能有大量假借字存在(以族徽符号的形式出现在用作礼器的器物边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