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局农业标准化工作总结的情况报告
我局在市局及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南》、《四川省农业标准化示范乡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黄栀子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已顺利通过省局验收。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加强对示范区、乡建设工作的领导
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落实组织保障,我县成立了**县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政府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质监、农业、林业、畜牧、科技、农办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了责任明确,各司其责,相互协作的工作局面,为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宣传、培训工作
为顺利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乡工作,我局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业标准化知识,举办了三期培训班,培训农业标准化技术人员9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金土地有限公司还开办了黄栀子标准化和质量管理技术培训班2个,培训种植户956人次。同时,在世界标准化日,我局采取悬挂标语,在主要街道和乡镇进行农业标准化相关知识宣传,努力提高全民的农业标准化意识。
(三)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组织生产
我们按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南》、《四川省农业标准化示范乡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进行了示范指导,建立了油橄榄、黄栀子标准化体系。目前,我县农业标准化示范乡已基本走上了标准化生产的轨道。
(四)建立示范乡生产档案,完善产品质量追溯管理
示范区、乡都建立起了生产档案,在实施油橄榄和黄栀子标准化生产时,把重要的栽培措施、生物学性状、肥料与农药的使用等作了原始的详细的记录;既方便了生产过程中经验总结,提高管理水平,又便于产品质量的跟踪管理。
(五)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为示范区提供多方位服务
我局抓住油橄榄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黄栀子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建设的有利时机,利用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和金土地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强大的资金、技术优势,大力促进油橄榄和黄栀子走产业化经营、品牌化经营之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模式,由公司统一向农户提供种苗、技术,并指导农户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种植。
(六)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初见成效
为了让油橄榄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黄栀子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在永兴镇建立油橄榄科技示范基地1812亩,现在油橄榄已经分布全县20个(乡)镇,69个行政村,463个合作社,示范农户达15190户,示范面积达3.5万亩,带动2.5万农户9万农民,其中,29个贫困村,198个贫困社,2.73万贫困农民通过种植油橄榄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该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动了我县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目前,我县黄栀子种植面积达3万亩,成活率在85%以上,这是我县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的又一个新突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第一批示范乡工作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抓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二是标准宣传贯彻实施不到位,农民的传统生产习惯惯性大,对标准化生产的内涵了解不够,自觉应用标准进行生产的比例还很小;三是少部分示范乡辐射面积不大,生产档案记录不够完善,培训形式单一,技术示范措施粗放,示范带动不明显;四是部分示范乡农民不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依然突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尚未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这些问题制约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今后设想
三门峡市农业生产标准化工作汇报
三门峡市地处豫西丘陵山区,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辖区山岭起伏、土层深厚、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果品栽植历史悠久,被农业部指定为黄土高原苹果生产基地,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核桃之乡”,耕地面积少,林地面积大,独特自然优势适合果品的发展,决定了果品产业是我市农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也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产业,在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特色农业资源和产品优势,强力推进果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做大果品产业,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着力构建以特色果品产业为主的农业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一是以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市为载体,推进农业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我市被确立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市以来,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标准化示范市领导小组,制定农业标准发展计划,农业、林业等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每个部门每年安排不得低于5万元的资金用于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确保核桃、大枣、仰韶大杏等特色农产品的标准体系的制修订;并要求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 金用于完善农业标准。二是结合我市苹果、核桃、大枣、仰韶黄杏等特色果品产业发展实际,以农产品质量标准为核心向两头延伸,从单一的农业产品标准拓展、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标准,形成了由农产品质量标准、品种标准、农产品生产、管理技术规范和农产品贮藏保鲜、运输和生产加工等标准组成的农业标准体系,目前,6个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被国家标准委批准为国家标准,取得了苹果、大枣、杜仲等17个省标准化农产品证书,58项农业地方标准规范被提升为省地方标准,初步建立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基础,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互相配套的标准化体系。以灵宝苹果为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化生产后,生产成本平均降低10%,优果率达到95%。三是注重引进先进技术,推进标准的国际化发展,通过不断的进行技术发展,大力推动农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及发达国家先进标准,进一步推广生态、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技术,加强完善农业标准的制修订。与日本北上市开展交流,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学习世界领先的果品生产管理技术;邀请日本花甲协会专家小林良次连续3年对仰韶黄杏、苹果、桃等进行修剪技术指导;与中国农大联合研制SOD功能苹果,更加凸显了三门峡优质苹果的优势。如灵宝市在苹果生产中,建立了灵宝苹果标准体系,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灵宝苹果》国家标准、《苹果果园管理技术》河南省地方标准、《灵宝市苹果标准化操作规程》及农资供应体系、生产记录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在扩大出口创汇方面,注册 有“灵宝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岭宝”牌、“寺河山”牌等商标,产品销往中亚、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苹果3万吨,创汇2400万美元,促进了农民增收。苹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贮藏、包装、运输、农资供应、果胶制造、纤维板和香菇生产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年增加收入6亿元。
二、多措并举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出成效 一是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从源头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农业、林业等部门针对农产品品种特性和生产区域大气、土壤、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状况等因素,协同环保、工商等部门,严格农产品生产许可行政审批。认真落实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行政审批中对环境的规定,严禁不合格环境下投入品的产出。加强对果品产地环境的疫情监测,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络,加强产地周边污染源监控,确保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二是强化投入品监管。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农业、林业的部门会同质监、工商等部门,深入开展农资打假“绿剑护农”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行为。通过开展常规执法和专项执法,加大对生产过程中违规违禁投入品使用的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杜绝了不合格农业投入品进入市场。三是强化生产环节监管。积极推行生产记录体系,2010年发放生产记录本10万余册,在苹果等果品生产村配备了果品质量安全记录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 到位。四是完善苹果等果品质量监控。市级成立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各县和重点乡镇建立监控监测站,村配备监控员,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四级质量安全监控检测体系。注重日常监管,规范经营秩序,建立农资经营门经营档案,对农资品类进行登记备案,严格禁止假冒伪劣农资入市流通。定期对果品及其加工品抽样检测,形成了以检验检疫为主体,农业、林业、园艺、质检等部门和果品加工企业相互配合,联动检验检测的网络体系,实现了果品的全过程、无缝隙检测检验。2009年和2010年,检验检疫部门对我市20个苹果样品进行了12个项目的检测,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农残,全市果品质量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务求实效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出效果
为推进全市果品生产的标准化,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我们牢牢树立“以质取胜”理念,把提高质量贯穿于果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一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引导果农和企业改变原有的管理技术和传统习惯,掌握国家质量安全和卫生标准,自觉按照国际通行原则和质量标准组织生产。二是抓好传帮带。市、县、乡三级建立了以基层农技干部为主体的农业标准化推广队伍和“以一带十,以十带百”的农林业技术推广体系。通过一个县农技员带十个乡农技员,一个乡农技员带十个示范户,一个示范户带十个农户,手把手、面对面,使农业标准化意识和标准化技术慢慢走进了千家万户。林业部门 建立了核桃技术支撑保障体系,聘请10名核桃专家长期在三门峡市开展育苗、栽植、管理等实用技术培训,2010年共培训县乡村三级技术骨干近2万人,农村标准化生产水平逐步提高。三是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农业标准化为纽带,大力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社,通过引导在合作社的框架下,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把分散的经营联合起来,实施“五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检验、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实现“小农户、大规模”,实现生产标准化、产品安全化、营销品牌化。全市成立核桃产业经济合作组织283个,覆盖三门峡市核桃种植户达73%,使三门峡市核桃品种化丰产基地占核桃种植总面积比例达75%;三门峡市林站与灵宝市鼎原樱桃专业合作社合作开发了大樱桃良种快繁及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面积300亩,年产砧木50余万株,推广栽培1000余亩,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有效提高。四是建好示范园。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建设为载体,以点带面推动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已建成国家级苹果标准果园5个,市级苹果标准果园30个;先后引进种植核桃新品种50余个,已建成标准化示范园10个,形成了以国家级、省、市、县级示范园协调发展的梯次结构,有效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了标准实施覆盖面,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大大提高。在扎实推进优质果品基地建设中,灵宝市政府投资2000万元,补贴果树苗木,发展基地40万亩,使全市果品面积达到109万亩,已建成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11个、示范村17个、示范园67个,面积10万亩,其中国家苹果标准园4个5500亩。陕县通过二仙坡苹果示范基地建设,发挥了良好的带动辐射作用,每年安排附近农村剩余劳动力300余人参与生产管理,增加劳务收入180余万元,示范基地还通过举办培训班,派出技术人员到周边果园现场技术指导、召开现场会议等多种形式,培训周边果农5000余户,推广先进实用技术2万余亩,平均每年增收500万元以上,总增收1000万元以上。基地还引来山西、陕西、甘肃技术人员、果农20000余人参加学习,与印度、日本、孟加拉、澳大利亚等国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四、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按标准组织生产,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之策。一是加快完善标准体系。按照“有标依标、无标补标”原则,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制)修订,尽快消除无标准现象。对有标准的,进行细化,制订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完善和提高标准。二要强化标准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乡村级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经营大户和乡镇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的作用,带头宣传和实施标准化生产经营。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逐步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积极推广“龙头+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农户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三要加快推广农产品质量标志。加快农产品商标注册,对生产管理比较规范、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的生产(养殖)基地和加工 企业,推行GAP认证、加工领域HACCP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凡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要有明确来源手续和有效质量检验凭证。坚决打击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的违法行为。四是是积极培育品牌,以品牌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政府投入扶持资金200余万元,加大灵宝苹果、灵宝大枣、灵宝杜仲、仰韶大杏、仰韶柿饼、卢氏连翘、卢氏木耳等10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力度。陕县依托菜园乡陕州桃王基地、原店镇石榴基地、二仙坡SOD富硒苹果基地、张湾乡陕州红梨基地,不断提升“陕原牌”石榴、“陕州桃王”桃、“二仙坡”苹果、“陕州红梨”等知名品牌地影响力,带动了桃、苹果、石榴、梨等产业的优化升级。湖滨区依托林板加工、果汁生产,培育金象地板、湖滨果汁等省知名品牌。灵宝重点打造加工业品牌,景源果业的黄桃罐头,远村公司的苹果醋、九曲红酒等品牌知名度快速提升。在中国首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大会上,灵宝苹果荣获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品牌价值达38.12亿元,名列品牌榜11位、全国县级市果品产业第1位。在中国首届核桃节上,灵宝市朱阳镇选送的“陕核5号”获得金奖,“冠云核桃”核桃获得优秀奖,卢氏县选送的“燕居核桃酒”受到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经济林协会有关专家好评。
五、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标准化体系还不够完善,二是普及标准化知识程度还不高,三是农业标准化发展还不均衡,四是农业标准化资金投 入还不足,五是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标准化的领导。
六、下一步工作措施
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紧迫任务,也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求高的全新事业。
(一)搞好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信息网络的宣传、监督作用,通过与院校联合,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农业标准化在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大户和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中的普及程度,使农业标准化走进社会,走进企业,走进千家万户。
(二)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农业标准的制定和贯彻实施经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经费,检测体系建设经费,监督检查经费,列入市县各级财政预算,财政支农资金要着重向农业标准化工作倾斜,存量部分也要适当调整用于农业标准化工作。在各级财政增加投入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动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私营个体企业增加对农业标准化的投入。对投资农业标准化工作,建设质量检测设施,发展无公害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予以鼓励和扶持,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业企业为主体,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
局安委办:
贵办《关于加强今冬明春水务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深水安„2009‟446号)收悉,一直以来,我站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做好水务工程质量的监督,为确保本次自查工作顺利完成,我站成立了专项检查组,单位领导任组长,各部门抽调的精兵强将为组员,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区、实验区和机动车辆。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工作区
检查组对我站各办公室的电脑、复印机等设备的使用情况,插线板,电线否完好无损,是否漏电等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经查我站各种办公设备运行正常,且定期进行保养维护,电线完好无损不存在漏现象。
二、实验区
在实验区的检查过种中检查组:一是对实验室实验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保品的使用情况,安全标识,消防设施的设置情况
进行检查;二是对微机控制电液伺服液压万能试验机等试验设备使用及维护情况,实验室供电系统等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经查我站实验室工作人电全都具备相应工作资质,劳保用品使用率100%,在相应位置张贴有“安全用电”,“安全须知”等标识提醒工作人员安全生产,各实验设备运行正常,维修记录齐全,做到了安全生产0事故。
三、机动车辆
为切实做好“三秋”农业生产工作,全面完成秋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任务,夯实明年夏粮生产基础,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抢秋收、促秋耕、保秋播”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抢抓有利天气收获,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一是提早做好抢收抢种工作。
今年“三秋”期间降雨偏多,抢收、抢种任务艰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村积极动员群众早做安排,克服侥幸麻痹思想,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抢抓有利天气收获秋粮的准备,督促指导农户对成熟的玉米、水稻等作物及时收获,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及时晾晒,避免霉烂,确保颗粒归仓;二是加大农机械收种面积。各村积极配合农机化学校做好宣传动员,大力推广机械收获、播种,扩大机械作业面积,解决了劳力紧张矛盾,加快收获进度,做到颗粒归仓。三是做好秸秆综合利用与回收。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秸秆粉碎还田、青贮氨化养畜,多渠道消化农作物秸秆,确保各类秸秆充分利用和全面禁烧。二、高质量完成秋播任务,确保秋播面积不减
各村抢抓“三秋”有利时机,大力宣传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一是坚决遏制耕地撂荒和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各村根据当地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千方百计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秋播面积只增不减。二是科学做好小麦、油菜品种布局。各村积极配合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指导农户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小麦、油菜品种。小麦品种选择上坚持以抗条锈病为前提,推广丰产性好、产量高、品质优、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油菜品种选择上坚持“双低双高”(低芥酸、低硫苷、高产、高出油率),以及耐寒抗病,推广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多抗优良品种。三是加快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为产业适度规模发展和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提供土地支持。
三、全力抓好强农惠农政策宣传
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的督查报告
关于###县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的督查报告
为切实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次全省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政发[2005]27号)精神和全市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暨办公室主任第一次工作会议以及省政府第二次农业普查督查组督查我市农业
普查工作的意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我们于2006年9月1日至9月2日对###县第二次农业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专题督查。督查通过
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随机走访、量化评分等形式,围绕机构、人员、经费、工作规划是否落实,宣传发动是否到位,准备阶段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等,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督导下段各项工作的推进。总体上看,###县的农业普查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但经费不足和调查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将督查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第一产业概况
###县辖16个乡镇,其中包括311个村,3100个村民小组,9个国有农林牧渔场;乡镇总户数248431户,其中乡村户数185920户;全县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乡村人口万人。国土面积21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千公顷,渔业养殖水面千公顷;乡村劳动力资源万人,农业劳动力万人;2005年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以上数据由###县统计局提供)。与十年前的第一次农业普查相
比,情况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农村社会经济现况发生了巨变。10年前的农村,有的现在已经变成了城镇,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打工的情况非常普遍,农民收入来自非农产业特别是工资性收入的比重提高,农业收入来自养殖业的比重提高;与此同时,农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用于建房、教育、文化、卫生和通信等方面的支出增加;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复杂化,经济形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许多工商企业、事业单位进入农业领域。
2、政府对农村的管理发生了变化。国家从2004年开始全国农村税费改革,今年全面取消农业税,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各级政府对农村的管理正逐渐由传统的、行政性的管理向政策性的、指导性的管理转变。乡镇机构改革中大范围的撤乡并镇,乡镇数减少,乡镇的管辖范围扩大。
二、普查准备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省、市关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总体部署,###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农普工作机构。2005年12月下旬,县长××*、副县长××、××专门听取农业普查工作汇报,研究落实了农业普查领导机构的设置、专项工作经费预算。县政府于2005年12月28日下发《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全县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政发[2005]15号),成立了由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的县农业普查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局、教育局、财政局、工商局、民政局、广电局、农业局、林业局、司法局、国土资源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21个部门组成。县农业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农业普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统计局,办公场所已落实到位,办公室主任由县统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
内设综合协调、业务指导、宣传联络、数据处理、执法检查等5个职能组,各组成员由统计局业务骨干担任。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县18个乡镇人民政府也先后成立了普查领导机构及工作机构。通过我们抽查的两个乡镇(&amamam镇、镇)来看,乡镇一级的农业普查领导专班、工作专班都已成立并开展工作,做到了有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办事人员、工作制度。村级普查指导员从各村会计中选调,普查员由组级事务管理员担任,目前,已确定326名普查指导员、3157名普查员。由于本次普查业务性很强,对部分不能胜任工作的“两员”还将进行调整。为了防止虚报、瞒报、拒报、迟报现象的发现,章庄铺镇拟在下段以镇纪委名义行文,落实普查工作责任制。如出现上述情况,将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党纪、政纪处分。
(乡镇机构改革后人员比较紧张,除少数普查业务骨干外,其他抽调人员尚未集中办公。)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前一阶段,我委在常委会副主任**、**的带领下,赴市有关涉农部门和部分辖区就上半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供常委会审议参考。
一、上半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努力克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全市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成绩来之不易。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11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60.8亿元,同比增长4.2%。
(一)农业生产发展总体平稳。一是夏熟麦油减产减收。受不利天气影响,全市农业生产接连遭受重创。夏熟麦油总体呈现减产减收状态,全市夏收粮食面积为82.4万亩,比上年减少5.7万亩,同比下降6.5%,夏粮亩产达335.5公斤,比上年下降4.5%。二是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上半年我市家禽出栏2255.2万羽,同比增长2.7%,家禽存栏1233.1万羽,增长2.7%。生猪出栏42.3万头,增长5.5%,生猪存栏42.7万头,下降1.2%,家禽价格逐渐走低,生猪价格高位运行。三是渔业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5.7万吨,与上年相比持平。全市渔业现价产值为35.1亿元,同比增长6.8%,渔业现价增加值为15.5亿元,同比增长6.5%。四是灾后复产有序进行。6月下旬以来的持续强降雨,导致全市农业大面积严重受涝,农作物受涝面积89.5万亩,绝收15.2万亩,渔业受灾34.3万亩,绝收19.8万亩,死亡畜禽176.8万羽(头),农业受灾经济总损失达29.73亿元.面对灾情,全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迅速行动,积极作为,全力开展农业抗灾复产工作,目前各项抗灾复产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去年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在全国308个示范区中名列14位,在地级市中位居第二,今年继续稳居全国前列。上半年,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1.95万亩,累计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达60.7%。新增高效设施农业1.05万亩, 高效设施渔业0.59万亩, 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比达到20.7%,高效设施渔业面积占比超过31%,新增各种大型农机620台,稻麦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0%。 9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2亿元,利税5.37亿元,带动农户136.1万户,分别同比增长8.04%、5.05%、5.09%。积极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休闲农业升级工程,上半年全市各农游景点接待游客400万人次,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和7%;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在淘宝网上建立我市首家农产品OTO店,目前入驻企业360多家,入驻产品16.45万件。
(三)水利现代化工程有序推进。一是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新孟河、新沟河等流域工程已经全面开工启动,长江大堤防洪提升工程基本完工,新闸防洪控制工程改建等4项城市防洪提升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二是农村水利建设深入开展。溧阳、金坛、武进、新北小农水重点县任务全部完成,项目进度达50%。三是防汛工作有效推进。汛前抓相关责任人防汛知识培训,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开展汛前大检查,针对问题,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防汛预案。汛期抓科学指挥,科学调度,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临一线指导,启动防汛Ⅲ级、Ⅱ级应急响应,一线军民不怕疲劳,连续作战, 努力减轻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四)农村改革创新持续深化。一是全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上半年,全市38个镇514个应确权的行政村全面启动,完成权属调查的村488个,占94.94%,完成审核公示的村413个,占80.35%,完成签订承包合同的村273个,占53.11% ,签订承包合同26.48万份,已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4.26万份。二是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出台了我市《关于推进农村产权流转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辖市(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三是加快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上半年,全市新增各种类型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28家,465家合作社列入政府优先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录,开展合作社星级认定和公示工作,进一步促进合作社提档升级。四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培育示范化建设。目前,全市共有74家家庭农场进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名录库,2399家家庭农场进入江苏省家庭农场运行管理系统。五是继续做好农业政策性保险。积极引导各地开展农业保险,确保主要种植业承保面达90%以上,上半年承保小麦、油菜各80.32万亩、7.58万亩,共为农民提供3.52亿风险保障, 承保高效实施农业10.26万亩,为参保农户提供5.33亿元风险保障。
(五)农村扶贫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党政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市有关部门责任人为成员的扶贫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扶贫工作,建立精准扶贫目标责任制。二是建档立卡。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溧阳市、金坛区低于8500元,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低于10000元的人口作为我市新一轮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三是全面部署推进。出台了《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意见》,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产业扶持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加快建立经济薄弱地区发展和扶贫对象脱贫的长效机制。
二、当前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及其建议
(一)农业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从总体情况看,我市农业发展除了受到宏观环境影响和共性因素制约以外,也受到自身资源条件、发展方式、要素瓶颈的制约。主要体现在:资源约束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紧缺,农业发展空间持续受到挤压;农业产业融合深度不足;土壤、水体和空气污染对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种养脱节、农牧分离现象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培育以及市场营销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从当前的情况看,由于受到不良天气和水灾影响,导致今年夏粮面积、单产、总产呈现三减,农民减收,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弱质属性还未得到根本改变等。建议政府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发展空间保护。要以1185功能布局规划(100万亩水稻、100万亩生态林、80万亩高效园艺、50万亩特种水产)为引领,充分发挥规划的发展导向和刚性约束作用,有效保护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集聚集约发展。二要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靠拼资源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上来。三要加强农业风险保障工作。完善农业风险应急保障机制,推动建立健全财政支持、多方参与的农业风险分散体系机制,推动农业防灾救灾方式由政府救济向保险理赔转变,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四要总结水稻生态补偿实施情况。水稻生态补偿已经实施二年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对二年来水稻生态补偿实施情况及其成效进行分析总结,对当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要认真听取各方面尤其是来自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优化和完善。
(二)水利现代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今年6、7月份,我市又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52.6亿余元。与去年不同的是,这次洪涝灾害,重点受灾地区主要是农区,大部分在环湖及沿河的圩区及集镇,充分暴露了我市农田水利建设滞后这一薄弱环节。建议政府要在认真总结、深度剖析、深刻反思连续二年抗击特大洪涝灾害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统筹城乡水利一体化发展。城市防洪工作固然重要,但农村水利工作也同样重要,水利工作的重点应更多地放在沿江、沿湖、沿河、沿库等重点区域,而这些重点区域大部分在农村,要坚持城市防洪排涝和农田水利建设一起抓,逐步解决好城乡水利建设发展不平衡、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当前要重点做好受毁圩堤修复加固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标准圩堤建设。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规划。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水系,崇尚人与水和谐相处。保护好我市江南水乡的历史原貌。同时要深入开展调研,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全市水利建设规划,针对我市目前防洪排涝方面存在的北排不足、下泄不畅等薄弱环节,加快研究水出口方向,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解决水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的困惑。三是要坚持统筹协调,科学治水。要切实树立管水有责、责无旁贷的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的要求,树立按规律办事、可持续发展、人与水和谐共处的理念,坚持依法治水、科学治水,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加大统筹力度、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治水合力,为确保我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积极作为。
(三)基层涉农服务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全市基层涉农服务队伍人手不足、年龄老化、青黄不接问题日趋突出。全市区划调整后,部分辖区在功能定位上发生了一定变化,新增了农业板块,而这些辖区涉农部门人员配备相对不足,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不相称。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法》、《动物防疫法》、《防洪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辖区要配备相应的人员,保证履行公益性涉农职责。建议进一步加强部分辖区三农工作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人员配备上给予适当加强,为我市依法治农、实行农业现代化创造必要条件。
(四)市动物卫生处理中心建设亟待加快进度。市动物卫生处理中心建设工程项目于9月进行了立项,市财政总计投入6000万元资金已分批下拨金坛区,金坛区政府也于今年3月通过了建设方案,但前期工作进展缓慢,至今仍没有开工。今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我市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时,提出了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市动物卫生处理中心建设步伐的审议意见,但由于多种原因,推进效果不明显。在今年洪涝灾害期间,全市死亡禽畜176.8万羽(头),由于没有无害化处理场所,只能采用深埋的处理方法。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工程建设进程,争取市动物卫生处理中心能够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
和水平,推进了普法宣传工作和法治质监建设的有机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局“五五”普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新组织体系,推动普法工作
1、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成立机构。按照“五五”普法工作规划要求,我局成立了“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局长任组长,全面负责普法及法治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查工作;两名副局长任副组长,分别负责行政执法和法制监督工作;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立足职能,各司其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法制工作的副局长兼任主任,法制科全体成员为成员,具体负责普法及法治建设日常工作,专门设置了办公地点及装备设施、联系电话。二是完善计划。将普法工作提升到共建和谐社会高度,纳入质量兴县活动总体框架,依法开展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增强全民质量安全法治意识;纳入质量技术监督整体工作规划,贯穿于监管、执法、服务等依法行政整体工作之中,推动质量、标准、计量、安全等工作法制化管理进程;纳入质监文化建设重要内容,把普法宣传摆上突出位置,着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质的质监文化精品。三是经费保障。将普法工作宣传培训、设施投入、软件档案等所需经费纳入财政专项预算,有力地保障了普法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2、强化工作责任。一是明确目标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部门职责挂钩的原则,每年年初,局党组都明确各部门和单位普法工作责任,细化落实工作目标,层层抓落实,一级抓一级,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二是实行例会制度。坚持普法工作季度例会制度,与行政执法季度检查会办并轨实施,及时交流、检查、督办普法工作有关事项及进程,会商解决存在问题,切实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成效。三是加强督查考核。局法制办、纪检监察室坚持每月对责任部门学法用法执法普法及法制培训、持证执法情况和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并通报,年终按照责任书的要求,组织全面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各部门及责任人评优、晋级、职称评定和奖惩直接挂钩,奖优罚劣。
3、强化制度建设。一是完善普法宣传机制和行政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全员参与的普法制度、依法行政决策制度等及法制部门决策把关、协助开展合法性评价的行政决策辅助机制,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前法律咨询、调研论证、决策听证、公示等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决策程序。二是完善行政执法机制。制订了“五五”普法计划及《质量安全巡查、检查、督查办法》、《行政案件查办规程》、《开门审案制度》、《行政自由裁量权指导规则》等规章制度,使一切行政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三是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行政处罚案件审批制度》、《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确保所办案件、推进措施合法、合规、合理。
二、创新执法体系,活化普法载体
1、实行开门审案。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置普法工作于行政执法过程之中,坚持公开监督、民主监督,增强行政处罚的透明度,确保自由裁量权的正确使用,我局自在全县首家推行行政处罚开门审理案件以来,坚持每个季度邀请县人大、政协、纪委、公安、法院、检察院、法制办、优化办等专家、领导及企业代表出席,对我局查办的较大和较有影响的案件进行审理、听证,对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进行指导和监督,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开门审案,切实把行政机关集体审议等内部监督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外部监督、内部程序和外部程序、事前公开与事中公开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行政执法工作更具有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至今年4月底,我局已实施开门审案34起,没有一起案件引起行政复议和诉讼。同时,我局还成功承办了全国质检系统开门审案试点单位现场交流研讨会,我局率先推行的文明办案模式和开门审案现场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成为省级依法行政工作示范点。
2、执法普法。在实行“开门审案”的基础上,我局推行了“全程说理、执法普法”新举措。在办理每一件案件时,都坚持做到“六个说清楚”,即说清违法案件处理程序;说清当事人可以享有的法定权利;说清行政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和社会危害性;说清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依据、种类及其时效;说清自由裁量权运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说清法律义务和不配合执法检查或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从现场检查、采取行政措施、调查取证、审理案件、告知、听证、再审理、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执行到结案回访等八个执法环节,全程采取“说理执法、执法普法”的方式,既使行政相对人充分享有了听证
权利、知情权利,执行处罚决定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也有力地促进了执法人员正确实施法律法规,把行政审议充分化解在执法过程中,普及行政相对人法律知识、提升法制水平、依法守法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建立质监法制庭。我局自成立质监法制庭以来,把相关案件的调查、审理、告知、听证及行政许可的听证、审议等活动全部集中在法制庭开展。“质监法
制庭”的建立,有效地推动了质监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规范了质量技术监督行为,积极消除化解了各类行政争议。
三、创新管理体系,推动依法治质
1、强化源头治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关系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人民群众的健康,甚至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以为本理念的贯彻。为此,我局按照《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及《国务院特别规定》要求,在每年办班培训、集中讲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率先在全县建立三级食品监管网络,在全省首家推行食品分类分级分等监管新模式,并创新和推行“休克激活、集中托管、龙头带动、聚合发展、股份合作”五种小作坊监管方式,通过会议宣贯、发放告知书、上门指导等形式,确保食品企业100%获证生产。此举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市质监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了这一经验和做法。
2、强化安全监管。我局按照“百分之百管好、百分之百安全”的目标要求,依据国务院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突出关键单位、关键岗位、关键部位,坚持责任到人、包干到底、监督到位、服务到家,实现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网络地域上的全覆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长效监管7项制度,全面推行安全标准化监管,做到专管员和协管员有效配合,县、镇、企全面联网,对任何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登记、限期整改、逐一销号,有效地保证了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推动了“法治射阳”、“平安射阳”建设。
3、强化科学检测。大力组织实施“用精心、保精准、出精品”工程,先后制订出台了技术机构“五不准”、“五严格”及规范服务行为十项规定,不断整合社会检测资源,做大做强质检机构,建立健全局企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依法开展监督检验、委托检验等业务,按规定出具科学、公正、准确的检验检测报告,为助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较好地构建起高质量的技术服务平台。
四、创新监督体系,推进依法行政
1、规范行政行为。一是规范行政许可。针对质监部门行政许可项目较多的情况,我局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积极创新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开发具备网上办理、违规警示、实时监控、信息公开等功能的信息化体系,用信息化手段规范许可等行政权力,实现了行政权力阳光运行、透明操作。二是规范行政检查。依据《质监行政检查管理规范》,明确行政检查的基本内容、计划管理、行为规范以及对检查行为的监督,有效地避免了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等不规范行为。三是规范行政处罚。按照省、市质监局《质监行政处罚裁量规则》要求,对处罚种类、幅度进行分类,制定具体的细化目录,依据立案处罚裁量标准进行综合裁量,作出处罚决定。与此同时,严格执行县政府推出的新的收费减免措施,深入推行上级主管部门服务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对24种轻微质量问题坚持做到“首违不罚”,热情帮助指导企业进行整改,扩大了惠民利企措施的效果。
2、强化监察回访。为规范执法办案程序,防止办案随意性,我局建立了案件主办人制度、行政执法监督卡制度和案件回访征询制度,细化案件承办人职责,明确责任追究,强化社会监督。近年来,由法制部门牵头,会同纪检监察、稽查、财务及有关科室,对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或当事人反映强烈的案件进行回访征询,广泛听取行政相对人意见和建议,及时纠正和改进行政执法过程中不足之处,确保行政处罚公正、恰当。
3、构建监督平台。一是建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镇(区)投诉站,健全“接诉、查处、监督”三位一体的直查快办机制;二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专题调研、视察;三是定期(每季度)走访民主监督员、行风监督员和驻镇(区、场)质量安全监督员,广泛征求批评、意见和建议;四是正常开展工作评议;五是加强对服务、执法工作的监察与回访。
区政协及***委员:
2006年4月中旬,我局收到了区政府办转来的区政协*届*次会议第**号提案《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的建议》后,局党组非常重视,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根据提案的要求,我局对前期的工作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总结,并安排部署了下一步的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就此机会,特向区政协的领导、向***先生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关心、对我局工作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并就我局近年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情况向政协的各位领导汇报如下:[文章-http:// 找范文,到]
一、前期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目前,我区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98家,其中175家属于小作坊式生产,由于这些小作坊量多面广,生产条件较差,生产设备简陋,业主质量意识淡薄,食品安全隐患较多。而且在这些企业中,根据国家规定有82家企业已列入食品生产许可证范围,但现已申办的只有21家,占25.6%,市场准入形势非常严峻。根据这一实际情况,近年来,我局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1、加强领导,成立专班。去年下半年,我局先后成立了***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加工业质量安全监管小组和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配备了专职食品监管人员,并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召开了全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会议得到了区四大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副区长***还代表区政府与各乡镇办场签订了《**区人民政府质量安全责任书》,之后我们还为第一批16名监管员,12名协管员,18名信息员下发了聘书,今年四月份,根据全省食品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我局在***镇设立了***镇食品安全办公室,第一次把食品安全工作延伸到基层政府,为及时、有效地掌握食品安全动态提供了有力保障。
2、全面实施了“三员四定、三进四图、二书一报告”的辖区监管责任制和电子监管网络系统。今年年初,我们根据上级的要求,深入到企业,进一步摸清企业的底细,并把“三员四图”上墙,将获证的21家企业资料摄像制成了电子版本,构建了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网络,与市局食品安全网络联网,这些工作在**市召开的全省食品安全现场会上得到了国家局、省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我局还制定了《***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安全预警救援预案》,为食品安全构筑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3、全面建立了食品生产企业分类质量档案。我们按照“分片监管、定期巡查、随时录档”的要求,一方面对全区198家企业按照A、B、C、D四类进行了分类建档,其中A类企业21家,B类企业78家,C类企业97家,D类企业2家,对2家D类企业存在的问题以文件形式向区政府作了汇报,并得到了区政府领导的批复;一方面在监管中加强对企业巡查、回访和年审,并将巡查、回访、年审内容、结果及处理情况记录备案。目前,我们共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巡查245次、回访125家、年审21家。对年审不合格的19家企业已责令其限期改正;
4、组织对15家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也进行了一次集中清查,在现场检查中,我们要求企业严格按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进行登记和备案,并及时向我们反馈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5、根据区政协的第9号和第80号提案要求,我局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清理整治,共抽取样品 232 个批次,其中散白酒45个批次,糕点68个批次,桶装纯净水10个批次,面条、米粉35个批次,茶叶3个批次,其它71个批次,合格率为83%,对不合格的生产企业,我们已责令其停产整顿,并依法进行了处罚。
6、认真做好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宣传和服务工作。目前,我区正在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有13家,为了尽快帮助这些企业改善条件,达到申证要求,我们一方面通过上门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来提高企业申证意识,今年来,我们共出动宣传车速52台次,发放茶叶、米粉等食品的宣传资料105份;另一方面我们还积极为申证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如***净水厂、***纯净水厂、***食品厂等企业,为了帮助其申证,我们做到了随叫随到,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职,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1、食品加工企业中,2、小作坊的比例大,3、其生产规模小,4、生产设备简单,卫生条件较差,如按要求取缔,难度很大,如不取缔,则监管难度大,安全隐患多。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对这些企业的监管、抽查和回访力度,根据企业的生产特性和分类情况,对A类企业一年巡查、回访不少于2次;B类企业一年巡查、回访不少于4次;C类企业一年巡查、回访不少于6次;D类企业一年不少于12次,并随时向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同时向当地工商和卫生部门抄报,实行跟踪巡查、回访,将每次巡查、回访的情况要记录在案。
2、有些企业法律意识还较淡薄,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
某某局紧紧围绕 “-----”中心,全面履行职能,坚持服务与监督并重,抓好打假治劣和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工作,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优化了发展环境,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履职,确保整治和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实施质量兴县战略。
二是名牌战略稳步推进,三是突出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巡查力度,针对县域内的家食品获证企业,制定全年监管计划,划定监管等级和巡查次数,重点加强对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等高风险食品企业的监督,瘦肉精、苏丹红等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乳制品、桶装饮用水、节假日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四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有效。全面监管全县的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索道等套(台)特种设备,积极排查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有效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工作,严厉打击无证使用、无证充装气瓶、违章作业、超期未检以及拒不执行安全监察指令等违法行为。同时,全面开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标准化管理创建工作,推动我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一步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管
理水平,防止发生特种设备事故。
五是标准化工作有新进展。帮助、指导企业修订产品标准3家,完成产品标准备案家,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正积极指导蔬菜基地申报省级农业村准化示范基地。
六是计量工作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了集贸市场的计量器具、加油机、大型磅称、商品定量包装净含量等计量专项整治,打击了计量欺诈行为。
七是加强执法打假力度。开展了食品、农资、建材、床垫、电力金具、电瓷附件等重点产品的监控,开展系列专项整治打假,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二、注重服务,加大整治和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力度 我局积极寓服务于监督,强化服务内容,深化服务内容,服务企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指导企业申报食品生产许可证和换证。主动帮扶新建企业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指导其规划厂房、企业标准备案、申证材料的编写,跟踪服务到3家企业标准备案、4家企业获证。对生产许可证到期换证或年审的企业开展6个月提前告知、换证提醒,同时主动提供与质监相关的技术指导服务,跟踪服务到4企业通过换证审查。
二是帮助企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相关的等十大制度,发放生产记录表格模版,规范台账建
立。帮助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完善使用档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是主动开展宣传活动。主动组织召开宣贯会,对最新的法规公告标准进行宣贯,服务企业最快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动态,目前已召开2场宣贯会;开展了“质量月咨询宣传日”“世界标准日”活动,设点提供咨询投诉服务,宣传质量、计量、认证以及特种设备等相关法律法规,普及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现场共接受100余名群众现场咨询服务,发放有关宣传资料200余份;
四是深入企业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培训。主动深入企业,指导生产工序、员工着装、环境卫生,强化在生产第一线员工的责任意识,规范生产行为,强化责任意识。
三、规范执法行为,突出整治和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措施 一是严格实行“四个不罚”服务承诺。即首次违规情节轻微的不予处罚,对新的法律新的规定企业尚不了解的不予处罚,企业起步阶段在证照待办的合理期限内不予处罚,一般瑕疵问题以整改为主不予处罚。
二是实行亮证执法制。为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吃拿卡要、乱收费、滥罚款、粗暴执法、趋利执法等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全局实行全员挂牌上岗,要求所有干部职工,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到企业监管、服务和对待行政相对人要公开明示自己的身份、工作目的、服务项目、监督的内容,全方位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形成自觉遵守国家质检总局“十不准”、“八严禁”以及县委、县政府有关规定的工作作风,树立质监新形象。
三是加强执法后处理工作。严禁以罚代管、罚后不管的行为,实行帮助整改制度,在处罚企业的同时,必须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帮助企业制定整改措施。未提供指导导致整改不到位的,不得再次给予处罚。
按照省、市(区县)委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部署要求,X市(区县)紧扣“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牢牢把握“强化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建强战斗堡垒”这个根本,以标准化为抓手,以做成事为标准,采取“八字推进法”,扎实推进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催生了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一、主要做法
1.”领导联系“抓”。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精心制定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方案和推进计划,建立市(区县)级领导联系乡镇指导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制度,落实组工干部每人蹲点包抓1个乡镇、2-3个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将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融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铁人精神”主题教育、“三会一课”,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专题辅导、流程复述、现场答疑等方式,引导农村基层党支部对标学标、对标整改、对标争创,确保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有力。
2.”跟踪指导“推”。
精心选取党建基础比较好、发展业绩比较突出的X个乡镇,布设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监控点X个,选定X个农村党建示范点,制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流程图、推进表,细化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目标任务、推进措施、时限要求和责任主体,全市(区县)成立X个工作组,重点深入农村监控点、示范点抓培训、抓指导。联系乡镇的组工干部、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干部、第一书记,点对点指导抓推进,实打实全程跟进抓提升。
3.查漏补缺“改”。
坚持问题导向、实用导向,组织部牵头成立调研组,查清摸准农村党组织战斗力,重点对X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X个移民村班子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优化调整设置村级党组织X个,专项部署研究解决农村党员人数超过X人的较大党支部X个。全市(区县)X个行政村党组织以标准化为标尺,对照X个方面X个具体规范,逐项对标查漏补缺,逐项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和整改措施,集中解决了部分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落实不规范、组织生活不严肃、党务干部业务不精、党建与乡村振兴“两张皮”等6
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4.对标规范“做”。
各乡镇党委采取“一周一学、一学一做、一做一规范”的办法,明确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和做到什么程度,严格按照各项具体规范对标立标,对已经规范的制度标准、活动标准、程序标准,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常态化抓好规范落实;对暂时未达到标准的具体规范,建立工作台账,一项一项盯上补齐工作短板,有力推动了“三会一课”、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展党员等工作创标达标。
5.模拟演练“考”。
精心制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模拟演练剧本,对暂时没有涉及到的党支部换届、党支部处分党员、党支部处置不合格党员等规范,采取派员指导、模拟演练、业务测试、现场点评等方式,组织集中演练和业务测试X场次,帮助包村干部、党建办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党务干事熟练掌握规定动作,熟练掌握工作程序步骤,为深入对标达标和不断改进提升打好基础,推动了党支部建设标准工作不断深入人心。
6.倒排进度“逼”。
按照“一个支部一个支部过、一个支部一个支部评”的要求,采取“周安排、月督查、季汇报”的倒逼措施,督促每个村抓细抓实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由乡镇党委牵头,跟踪落实党支部按月制定对标自查、对标争创具体任务,按月细化提升措施,按月倒排时间进度,压茬倒逼抓对标、促争创。市(区县)委建立常态化述职制度,市(区县)委常委会每次听取X个乡镇党委和X个党组抓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情况汇报,督促任务落实。各党组、乡镇党委每月上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周报卡,常态化倒逼抓推进、提质量。
7.常态督查“促”。
市(区县)委将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纳入巡视巡查工作内容,结合日常督查考核一体化,加大督查力度,提醒约谈农村党组织负责人X人。市(区县)委组织部建立常态化调研督查制度,以监控点、示范点为重点,全覆盖开展督导检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促每个支部规范对标创标。紧盯省委组织部明查暗访、酒泉市(区县)委组织部季度“互查互学互鉴”反馈的问题,确定专人负责督促抓好整改提升。开辟“互联网+党建”新领域,全市(区县)开发建立“铁人社区”论坛智慧党建云平台,在线监控各级党组织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和标准化指标落实质量。
8.逐项考评“验”。
按照“对标自查一项、规范提升一项、考核验收一项、推动一项工作”的要求,从对标自查一开始就统筹考虑制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考评办法,从11月开始安排各乡镇开展对标自查验收,采取支部自评、乡镇党委考评、组织部门抽查复验的办法,逐村逐支部进行考核验收,目前全市(区县)已有X个农村党组织基本达到了标准工作要求,带动其他支部评标达标,形成了“党建好不好标准说了算”“工作好不好发展说了算”生动实践。
二、工作变化
1.党建工作由“要我抓”向“我要抓”转变。
通过以上率下靠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细化责任清单,强化督查考核,坚持不懈抓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农村党组织抓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党建工作由“要我抓”向“我要抓”的思想和行动自觉。通过建立市(区县)级领导、基层党工委书记联系点制度和组工干部蹲点指导制度,久久为功抓标准、强基础,推动了“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
2.基本制度由“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
通过组织农村党组织学标立标、对标整改、对标争创,推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落实由粗放抓向精细抓转变。通过推行“两学一做”融入“三会一课”“铁人精神”融入党员教育,推动了政治建设标准精细化。通过建立《X市(区县)村级权力清单X条》,推动了民主议事决策的精细化制度化,群众对村干部的满意度为断提升。通过建立“铁人社区”论坛党建云平台、推行日常督查考核一体化,加大问责力度,切实提高了农村党建质量。
3.支部组织力由“抓住人”向“做成事”转变。
通过大力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选优训强村干部、选派第一书记、储备后备干部,抓住带头人,提升组织力。通过实施农村党建“造血”工程,深化“三链”建设,大力培树“富民铁人先锋”,落实“党支部+合作社+产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突出做成事,在农村建成X个党员创业示范园、X个党员服务区,培育先锋富民示范户X多户,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环境综合整治的效果明显增强。通过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清零行动”,投资X万建设村级光伏电站,消除空壳村薄弱村X个。通过对标整改、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推动了组织建设标准化,提升了支部组织力。
4.乡村振兴由“单打一”向“组合拳”转变。
通过制定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弘扬“铁人精神”打造“铁人先锋”党建品牌,组建党员突击队、先锋服务队、巾帼小分队,打好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组合拳”,创新“三变”改革、打造特色小镇、建设田园综合体,赤金镇万亩韭菜基地、柳湖镇戈壁农业扶贫产业园、六墩镇拱棚蔬菜、独山子乡特色养殖基地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实施强基工程、创新“活力网格”,将“一处跑跑一次”服务终端向下延伸,打响了“富民铁人先锋”党建品牌,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三、经验启示
1.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必须突出作用导向。
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是一套目标、制度、流程、载体、方法。抓好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既是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检验党建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尺。实践证明,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必须聚焦强化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旗帜鲜明树立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导向,以做事为标准抓标准化建设,杜绝就标准抓标准。
2.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必须融入中心工作。
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总抓手和总载体。抓好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要重点查找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工作短板和突出问题,防止与中心工作相互脱节、空对空。实践证明,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必须将标准化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抓标准与抓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标准化党建才有支撑力生命力。
3.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必须注重质量效果。
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解决基层党建工作抓不实、落不细的有效路径。实践证明,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必须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效果为上,紧盯支部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四议两公开”等基本制度的落实,注重激发内生动力,重在看实干实绩,看农村发展成效。
4.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是一个立足实践、把握规律、深化认识的过程,既要遵循落实党章党规党纪的原则,也是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体现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体现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要求。实践证明,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标准,正确处理好标准与质量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动态创标与验收达标的关系,处理好简单留痕与评判工作好坏的关系,避免在标准固化、僵化中脱离农村实际的问题,不断彰显党建标准化引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机活力。
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教育成果,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要求,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党支部建设,认真执行“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全年围绕支部重大事项召开党员大会xx次,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xx次,支部书记讲党课xx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xx次,开展谈心谈话和廉政提醒谈话xx次。在加强支部建设、突出政治功能、严格党内生活、关心爱护党员、严肃纪律作风上狠下功夫,着力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在四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双促双提,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中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
一、全面深化政治教育
在支部建设中充分发挥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把持续锻造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开展撰写《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体会文章、“主题党日”集体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集体收看《丰碑》等专题纪录片、组织青年党员参加读书交流会等活动,不断深化了党性教育、党史国史教育,让支部党员从历史和现实中汲取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理力量,让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在大家的灵魂深处扎根育种、开花结果。同时,在业务工作严格以“两个维护”为标尺,严把党员政治关,时刻做到脑中有弦、肩上有责、行为有度,坚决当好风向标、催化剂、把关人和监督员。
二、系统抓好理论武装
把从严从实开展理论学习作为抓好支部建设和党内活动的重要内容,坚持支部理论武装和处室业务学习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提升。一是聚焦政治理论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理论武装的首要位置,在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狠下功夫,结合实际一体学习体会,依托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及党报党刊、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开展学习活动,全年撰写学习体会和理论文章xx篇。二是立足职能学。结合承担的工作职能,突出抓好业务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水准。坚持学以致用,如以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结合工作实际,狠抓制度建设和流程再造,先后制定x套规章制度,完善x项工作流程,确保有章可循、责任明确,为更好地履职尽责提供保障。三是创新形式学。建立支部党员每月讲党课制度,运用ppt、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就党内法规、党校心得、调查研究等内容授课,增强实效。通过互推微信学习公众号、分享先进经验、交流学习心得等方式推动学习常态化,将理论学习融入工作和生活,营造了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
三、着力推动作风建设
把进一步夯实作风基础,作为教育培养支部党员的重要内容。在弘扬实干作风上狠下功夫。坚持树立弘扬“一年干两年活、两年睡一年觉”的敬业精神,鼓舞年长党员斗志不减、争做埋头苦干的“老黄牛”,激励年轻党员激情工作、争做奋发有为的“千里马”。特别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注重发挥头雁效应,支部书记及支部班子成员当好“施工队长”和“铲地打头的”,工作繁忙时通宵达旦开展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弘扬严细作风上狠下功夫。坚持严字当头,对工作标准、贯彻执行、审核把关、制度流程等一切从严管理;
要求细处着手,掌握情况、分析问题、制定方案、工作落实都从细从严,尽最大努力接近“零失误”“零差错”目标。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狠下功夫。落实“基层减负年”部署,缩减发文办会、督查检查次数,力争实现数量减半、质量翻倍。结合机构改革后全省系统职能调整的现状,开展机构改革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调研,有力推动了作风转变。
四、营造团结友爱氛围
严格落实“支部管理落到人头”的重要要求,定期把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内容列入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重要议题,对支部党员进行常态化教育引导。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全员参加廉政教育专题党课和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廉政教育活动。帮助党员协调解决孩子入园、新增人员办公场所及办公备品等问题,努力营造了团结和谐、安心安身安业的工作局面和良好氛围。
一年来,虽然支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理论学习形式单一、及时跟进不够、创新举措不多等问题,还需要向其他先进支部学习。2021年,我们决心在支部建设中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作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机关党建提出的各项要求,紧紧围绕有关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理论武装、夯实基础工作、推进正风肃纪,重点抓好青年党员的理论学习与教育管理,在建设模范机关中作出新成绩、迈出新步伐。
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
按照省、市委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部署要求,玉门市紧扣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牢牢把握强化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建强战斗堡垒这个根本,以标准化为抓手,以做成事为标准,采取八字推进法,扎实推进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催生了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一、主要做法
1.领导联系抓。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精心制定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方案和推进计划,建立市级领导联系乡镇指导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制度,落实组工干部每人蹲点包抓1个乡镇、2-3个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将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融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铁人精神主题教育、三会一课,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专题辅导、流程复述、现场答疑等方式,引导农村基层党支部对标学标、对标整改、对标争创,确保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有力。
2.跟踪指导推。精心选取党建基础比较好、发展业绩比较突出的4个乡镇,布设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监控点8个,选定18个农村党建示范点,制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流程图、推进表,细化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目标任务、推进措施、时限要求和责任主体,全市成立8个工作组,重点深入农村监控点、示范点抓培训、抓指导。联系乡镇的组工干部、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干部、第一书记,点对点指导抓推进,实打实全程跟进抓提升。
3.查漏补缺改。坚持问题导向、实用导向,组织部牵头成立调研组,查清摸准农村党组织战斗力,重点对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10个移民村班子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优化调整设置村级党组织36个,专项部署研究解决农村党员人数超过100人的较大党支部6个。全市59个行政村党组织以标准化为标尺,对照7个方面42个具体规范,逐项对标查漏补缺,逐项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和整改措施,集中解决了部分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落实不规范、组织生活不严肃、党务干部业务不精、党建与乡村振兴两张皮等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4.对标规范做。各乡镇党委采取一周一学、一学一做、一做一规范的办法,明确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和做到什么程度,严格按照各项具体规范对标立标,对已经规范的制度标准、活动标准、程序标准,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常态化抓好规范落实;对暂时未达到标准的具体规范,建立工作台账,一项一项盯上补齐工作短板,有力推动了三会一课、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展党员等工作创标达标。
5.模拟演练考。精心制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模拟演练剧本,对暂时没有涉及到的党支部换届、党支部处分党员、党支部处置不合格党员等规范,采取派员指导、模拟演练、业务测试、现场点评等方式,组织集中演练和业务测试126场次,帮助包村干部、党建办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党务干事熟练掌握规定动作,熟练掌握工作程序步骤,为深入对标达标和不断改进提升打好基础,推动了党支部建设标准工作不断深入人心。
6.倒排进度逼。按照一个支部一个支部过、一个支部一个支部评的要求,采取周安排、月督查、季汇报的倒逼措施,督促每个村抓细抓实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由乡镇党委牵头,跟踪落实党支部按月制定对标自查、对标争创具体任务,按月细化提升措施,按月倒排时间进度,压茬倒逼抓对标、促争创。市委建立常态化述职制度,市委常委会每次听取1个乡镇党委和1个党组抓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情况汇报,督促任务落实。各党组、乡镇党委每月上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周报卡,常态化倒逼抓推进、提质量。
7.常态督查促。市委将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纳入巡视巡查工作内容,结合日常督查考核一体化,加大督查力度,提醒约谈农村党组织负责人8人。市委组织部建立常态化调研督查制度,以监控点、示范点为重点,全覆盖开展督导检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促每个支部规范对标创标。紧盯省委组织部明查暗访、酒泉市委组织部季度互查互学互鉴反馈的问题,确定专人负责督促抓好整改提升。开辟互联网+党建新领域,全市开发建立铁人社区论坛智慧党建云平台,在线监控各级党组织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和标准化指标落实质量。
8.逐项考评验。按照对标自查一项、规范提升一项、考核验收一项、推动一项工作的要求,从对标自查一开始就统筹考虑制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考评办法,从11月开始安排各乡镇开展对标自查验收,采取支部自评、乡镇党委考评、组织部门抽查复验的办法,逐村逐支部进行考核验收,目前全市已有26个农村党组织基本达到了标准工作要求,带动其他支部评标达标,形成了党建好不好标准说了算工作好不好发展说了算生动实践。
二、工作变化
1.党建工作由要我抓向我要抓转变。通过以上率下靠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细化责任清单,强化督查考核,坚持不懈抓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农村党组织抓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党建工作由要我抓向我要抓的思想和行动自觉。通过建立市级领导、基层党工委书记联系点制度和组工干部蹲点指导制度,久久为功抓标准、强基础,推动了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
2.基本制度由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通过组织农村党组织学标立标、对标整改、对标争创,推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落实由粗放抓向精细抓转变。通过推行两学一做融入三会一课铁人精神融入党员教育,推动了政治建设标准精细化。通过建立《玉门市村级权力清单37条》,推动了民主议事决策的精细化制度化,群众对村干部的满意度为断提升。通过建立铁人社区论坛党建云平台、推行日常督查考核一体化,加大问责力度,切实提高了农村党建质量。
3.支部组织力由抓住人向做成事转变。通过大力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选优训强村干部、选派第一书记、储备后备干部,抓住带头人,提升组织力。通过实施农村党建造血工程,深化三链建设,大力培树富民铁人先锋,落实党支部+合作社+产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突出做成事,在农村建成45个党员创业示范园、82个党员服务区,培育先锋富民示范户800多户,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环境综合整治的效果明显增强。通过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清零行动,投资2400万建设村级光伏电站,消除空壳村薄弱村39个。通过对标整改、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推动了组织建设标准化,提升了支部组织力。
4.乡村振兴由单打一向组合拳转变。通过制定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弘扬铁人精神打造铁人先锋党建品牌,组建党员突击队、先锋服务队、巾帼小分队,打好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组合拳,创新三变改革、打造特色小镇、建设田园综合体,赤金镇万亩韭菜基地、柳湖镇戈壁农业扶贫产业园、六墩镇拱棚蔬菜、独山子乡特色养殖基地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实施强基工程、创新活力网格,将一处跑跑一次服务终端向下延伸,打响了富民铁人先锋党建品牌,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三、经验启示
1.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必须突出作用导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是一套目标、制度、流程、载体、方法。抓好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既是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检验党建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尺。实践证明,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必须聚焦强化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旗帜鲜明树立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导向,以做事为标准抓标准化建设,杜绝就标准抓标准。
2.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必须融入中心工作。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总抓手和总载体。抓好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要重点查找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工作短板和突出问题,防止与中心工作相互脱节、空对空。实践证明,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必须将标准化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抓标准与抓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标准化党建才有支撑力生命力。
3.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必须注重质量效果。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解决基层党建工作抓不实、落不细的有效路径。实践证明,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必须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效果为上,紧盯支部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四议两公开等基本制度的落实,注重激发内生动力,重在看实干实绩,看农村发展成效。
【质监局农业标准化工作总结的情况报告】推荐阅读:
质监局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情况汇报07-16
质监局世界标准日宣传活动总结12-01
质监局项目发展工作报告07-10
质监局加强诚信监管工作报告06-23
质监站标准化建设汇报材料12-03
xx年度质监局述职报告10-25
在全市质监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05-31
质监局食品总结09-11
市质监局XX年度工作总结11-07
市质监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