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学习规划总结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业务学习规划总结

教师业务学习规划总结 篇1

本次培训涉及了音乐文化与音乐鉴赏,声乐基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音乐教学、音乐课课堂结构设计、音乐训练的进展方向、音乐专业的技能技巧都不同程度的涉及,更多的是学问的扩展,精神层面的培育,通过薛辉老师的《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和郭娅玲老师的讲座《 专业化视野下的老师职业道德》使我深刻熟识到作为一名一线的老师,我们的任务是诠释艺术的内涵,解读艺术的精华,简洁的呈现适合同学的接受,现代老师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同学的心理成长,对心灵的塑造和对素养训练的完善体现,完善结合。训练要以人为本不是做作不是照本宣科,要的是我们的爱心,一切从心从真动身,我认为正确而不怀疑这是最大的感染力,超过了学问本身超过了音符本身超过了一般 的教与学的单调形式,音乐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同学唱2首歌、跳2只舞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什么是美而好的事物如何正确熟识美追求美感受美欣赏美缔造美,毕竟音乐是听赏艺术,听赏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这些是一个重要不行分割的体系。成才之前要成人或成人之前成才,学校的音乐训练尤其重要。同学的各方面力气的启蒙就在这个重要的阶段,应时刻加深自我熟识。

深知自己身上的压力,更要加强自我的学习,不是单单的在音乐方面的提升,各个方面都要有所加强,要给同学半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多方面的学问和力气对现在老师的要求是必要的。

教师业务学习规划总结 篇2

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提升教师的素质。

一、在阅读中积累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怎样做到终身备课?这就是读书, 每日不间断地读书, 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随着社会的发展, 知识更新日新月异, 仅有以前所获得的知识, 用起来常常捉襟见肘, 已经不能适应时代教学的需要, 而靠教育主管部门的几天集中培训也很难达到, 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必须靠自身的学习去不断更新、丰富, 厚积才能薄发。

学习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 在教育由专制走向民主的今天, 需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通过平等交流、合作探究, 使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真正体现出学为主体, 导为主线, 能为主旨的教学思想。

仔细研读教材。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广度, 那么教学就会肤浅, 学生理解就无法深入, 因此老师一定要沉下心来反复研究教材, 要读熟、读通、读透, 这样在课堂上教授起来才会运用自如, 得心应手。

学习永无止境,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增强教育理论素养, 还要不断积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使自己成为一条永不停息的长河。只有源头活水, 才有生命和活力。

二、在借鉴中提炼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彼此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 我有一个思想, 彼此交换就是两个, 甚至是两个以上的思想。”借鉴他人经验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学习教学经验要“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听一节好课, 就能得到一点收获, 甚至从别人的失误中找到值得借鉴的教训, 日积月累, 就能逐步完善自己, 就像蜜蜂一样, 采得百花来酿蜜, 吸取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东西。

新学期开学之初, 我校的王老师开设了一堂公开课《鸟语》。他用自己的口技模仿这种鸟的声音, 学得惟妙惟肖, 学生根据不同叫声说出各种鸟的名字, 学生发言积极, 气氛热烈, 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作为一位听课学习者, 如果我们单纯模仿他的叫声, 那就是“照葫芦画瓢”, 学到的只是“标”而不是“本”。我们真正要学习的是他那深厚的学科功底、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和开发学生智能的活动设计, 这才是这节公开课给我们的有益借鉴。

在集体备课上, 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这节课进行探讨, 这!!样“聊”起来感觉到“言之有物”。这种真切开放的交流给教师!!带来的是心灵的撞击、思想的改造、境界的提升, 促进了教师!!!共同发展。

三、在实践中探索

阅读也好, 借鉴也罢, 最终都要应用于实践。借鉴是“他山之石”, 实践是“自我发现”。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要勇于实践, 不断创新, 敢于吃别人没吃过的“馍”。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主动实践, 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路子是: (一) 导入, 在设疑引题中激趣, 教材中有许多新鲜的东西, 如“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 教师可以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二) 导疑, 在自主学习中积累。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三) 导研, 在合作学习中提炼, 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课堂变成真正的“学堂”, 学生看懂的教师就不要讲, 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学生能发现的, 教师就不要点明, 否则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四) 导练, 在探究学习中检验, 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语文知识和练习等应少而精, 具有启发性, 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上述教学模式和其它模式一样, 只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顺序, 是一种在摸索探讨中的程式, 在教学过程中绝对不能简单的程式化、规范化;如果一味遵循模式, 则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四、在反思中升华

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 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实现专业成长。

首先, 要养成反思的习惯。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必须进行积极主动的教学反思, 这种反思是教者出于一种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为了促进教学而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 而不是为了完成上级交的任务而进行的消极性的任务式的教后记。

其次, 要反思教学中的亮点和失误。课堂教学中, 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的灵感, 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 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 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令人遗憾不已。在上《三顾茅庐》这课时, 我讲的很精彩, 但学生情绪不高, 通过反思, 在另一班上课时, 我用上了易中天“百家讲坛”中三顾茅庐的段子, 一下吸引住了学生眼球, 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 要坚持写教后记。教后记的形式可灵活多样, 或写成文章或插写在教案、课本的边角。写教后记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 要善于捕捉教学活动中的亮点、疑点、盲点进行分析, 更要重视记录师生对教学实践理解的差异, 这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关键。

教师业务学习规划总结 篇3

自我导向学习,作为学习者能够自定学习目标,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主评价学习结果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近年流行于成人学习领域,它对于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着明显的作用,对帮助教师自主建构发展规划也具有显著意义。

一、唤醒教师对专业发展规划意义的自我认识

1.走进“自我”的理论学习——从书籍阅读上寻求方法

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取决于教师自身学习,有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自我导向学习者,才能树立起高远的专业成长目标。学校通过购买或上网搜集资料打印的方式,精选了各种教育理论书籍供老师自我学习,并组织开展阅读摘录、写读后感、读书沙龙等活动,促进教师进行自我的知识内化。而通过一些职业规划类书籍的推荐阅读,不仅明晰了职业规划的意义,还获取了进行专业规划的有效方法,这为开启教师专业规划点亮了明灯。

2.走出“自我”的专家引领——从校外行家处借助智慧

“走出去,请进来”,借助专家智慧,是进行教师培训学习,让教师走出“小我”禁锢的重要方式。学校一方面多次邀请教科研专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赴南京等地参加教学观摩或培训活动,开拓眼界,掌握课改新动向,激发教师专业成长欲望,获取专业成长途径。

暑假期间,学校精心策划,组织全体教师远赴浙大和南京晓庄学院进行教师专题培训,多层面的学习,使教师更新了观念,看到了自身差距,踏上了向往和追寻属于自己职业幸福感的康庄大道。

3.走向“自我”的榜样示范——从校内名师上汲取经验

为了更多教师从身旁名师身上获取榜样力量,汲取成长经验,探寻成功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学校就多次组织教师开展“名师专业成长给我的启示”“校内名师专业成长故事”等交流活动。这样的活动,贴近教师本身,更利于教师走向“自我”,潜移默化中让老师们真切地了解身旁的名师如何自我规划,自我奋斗,从而获得专业成功的方法。

4.保障“自我”的制度建设——从激励机制中滋生动力

要让教师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主体,需要外界与他人的奖励,更需要制度来对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不竭动力,然后才能把外界要求转化为教师需求,并得到教师主体积极认同并努力践行。学校群策群力,多措并举,完善制度,通过加大教师专业学习、发展上的考核和奖励,激励教师自我导向学习,通过构筑平台、创建优质学习资源,突破学校自身打破封闭的规范,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着力搭建教师学习平台,通过创设环境、营造学习氛围,来加强同伴互助和教师间的团结协作,让教师明白职业规划的重大意义。

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目标的自主制定

1.分析自我,认识自己

引导教师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缺陷,全面分析自己多方面的个性因素,找寻适宜自身发展领域的“生长点”,剖析自身的专业发展需求的背景,同时考虑学校意图打造的发展愿景及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整体构想,了解自身专业发展的起点和相关方面存在的不足,有目的地确定发展目标,这样的规划才更具有鲜明的个性。

2.剖析环境,把握方向

教师制定规划前,要分析学校发展愿景、学生的需求,乃至学生发展对教师自身的要求等外部条件,理清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关系,认真分析自己所制订的规划,与其他两者是否冲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考虑资源条件是否允许自己如此规划,还有哪些资源或条件?怎样才能获取资源?只有细致剖析了发展环境,才能使自己的规划更为科学有效,有更强的可执行性。

3.自定目标,形成愿景

认识了自己及了解周边发展环境,还要明确自己发展方向和路径,是在教学上有所作为,还是做学术研究,或专注学校管理?如果基本清晰了发展路径,就要逐步考虑期许达到的结果,整体思考环境制约和个人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对于目标长期或短期的选择,应根据规划或计划的长远性进行灵活选择,长期目标要综合考虑,短期目标应操作性强,具体的阶段性目标要包含在长期规划中,这样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愿景。

4.拟定策略,推进“预案”

目标敲定,具体的措施和活动构成的行动方案就要提上议程。依据制定的目标和自身条件,确定目标达成所需专业发展内容,进而明确所需开展的具体专业活动,包括研究课、研讨会、专业阅读、课题研究等。在实际操作时,还要包括完成目标或开展活动所需时间、条件和资源。同时,还要根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计划,适当设计并安排自己的相关专业活动,形成可行性预案,以确定最佳行动方案。

三、引领教师进行发展规划内容的自我评价

1.关于“我”的自评反思——在自我诊断中发现问题

通过研究和借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领教师自我评价规划的制定情况。如果清晰答问,则说明计划既有深度,也有可行性。

(1)预判发展结果: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是否有清醒认识?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有没有发现问题?等等。

(2)分析发展方法:认识与分析自我时,是否借助了什么手段,获得了哪些人的帮助?等等。

(3)剖析发展环境:对当前国家、社会,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是否明晰?对学生的成长需求是否了解?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哪些因素有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等等。

(4)定位发展目标:对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经过岁月的流逝,是否依然恰当?等等。

(5)明确发展阶段:原来设想的某个发展阶段,自己是否达到?是否知晓当前自己所处的阶段?能否明晰后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等等。

(6)开展发展活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自己参与哪些专业发展的活动?这些活动哪些有助于解决自己当前的发展问题?等等。

2.关于“我”的教师量表——在量化评价内了解差异

教师发展量表,是一种对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方式,其不但能适应本校发展需求,更能科学有效反映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量表的制定,学校可以通过广泛讨论和科学借鉴,根据学校、教师发展的具体要求,协同专家和学校领导、教师共同制定,教师通过对照量表中各项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估,就可一目了然地清晰了解自己所处在专业发展水平,以及尚存在的问题。

3.关于“我”的教育叙事——在故事讲述里明晰价值

科学的教育研究应该是定量和定性的统一,量化的评价能够整体上反映教师专业水平现状,却较难发现教师个体间的发展差异。根植于教育教学土壤的教育叙事,具有很强的情境性,现实性,就能彰显出其独特的评价价值,也更凸显教师自我在专业成长中的角色地位。

教师在教育叙事过程中,重点要讲清自己如何提出研究问题和解释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后,答疑过程中又碰到了哪些阻碍。如果问题没有被解决,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新策略等等。在整个叙事过程中,教师既是讲述者,又是自我诊断者,不仅明晰了自己的教学价值观、评价本人目标等方面的达成度,又为自己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了依据。

教师如何在专业发展自我规划中,实现华丽转身,需要实现对专业规划意义的正确认识,规划目标的自主制定,对规划内容的自我调整和评价,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自我导向学习者,才能享受教师职业生涯带来的激情与幸福。

教师业务学习总结 篇4

很幸运,我参加了20xx年骨干音乐教师省级培训,接到培训的通知,有一种向往,非常喜欢这种学习的方式,为自我提高创造了一个好的平台,不到一个月的培训虽然短暂,但是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结识了很多朋友。——从开始的相聚、相识、再到相知,逐渐让我们深刻的记住——“认识你很高兴,你在我心里很重要!”我很珍惜这一次的培训机会,因为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悟,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高。

这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一线教师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不断改革创新的压力,我热爱我所从事的职业,有满腔热情的动力促使我不断自我学习,能参加这样的培训接触到领域中的精英骨干,实在是一个值得珍惜的机会。

本次培训涉及了音乐文化与音乐鉴赏,声乐基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音乐教学、音乐课课堂结构设计、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音乐专业的技能技巧都不同程度的涉及,更多的是知识的扩展,精神层面的培养,通过薛辉老师的《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和郭娅玲老师的讲座《专业化视野下的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一线的老师,我们的任务是诠释艺术的内涵,解读艺术的精华,简单的呈现适合学生的接受,现代教师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学生的心理成长,对心灵的塑造和对素质教育的完美体现,完美结合。教育要以人为本不是做作不是照本宣科,要的是我们的爱心,一切从心从真出发,我相信这是最大的感染力,超过了知识本身超过了音符本身超过了普通的教与学的单调形式,音乐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唱2首歌、跳2只舞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什么是美好的事物如何正确认识美追求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毕竟音乐是听赏艺术,听赏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这些是一个重要不可分割的体系。成才之前要成人或成人之前成才,小学的音乐教育尤其重要。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启蒙就在这个重要的阶段,应时刻加深自我认识。

深知自己身上的压力,更要加强自我的学习,不是单单的在音乐方面的提升,各个方面都要有所加强,要给学生半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现在教师的要求是必要的。

教师业务学习记录总结 篇5

快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就是实施快乐教学。我认为实施快乐教学就是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也由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其特点是学生为主体,强调全面性、发展性、活动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得到和谐、主动、健康、快乐的发展。

1. 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快乐,首先要给学生人格上、精神上的快乐。教师要更新观念,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让课堂出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场面。让课堂上多一些民主,少一点纪律约束,要使学生自觉参与讨论,畅所欲言。教师要善于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和谐交互的活动状态,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快乐感。

2.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评价一堂课成败的标准不是看老师教的如何,而是看学生学的结果,如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调动,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课堂也就无快乐可言。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导之以情,让学生肯学;激之以趣,让学生爱学;晓之以理,让学生主动学;授之以法,让学生乐学。整个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愿望的激发,使学生的活动多样化。学生在快乐中脑思、口说、手动,主动地学习,快乐地接受并完成学习任务,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在快乐中培养和提高自己能力。

3.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罗曼·罗兰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首先要树立一种教育理念,即学生没有不好的,只有不同的;没有笨的孩子,只有潜力尚未发挥出来的孩子。学生要在课堂上得到快乐,老师得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作为教师正确评价学生是自己的天职,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用赞赏的口吻评价,教师绝不能有损学生的自尊心。要通过合理评价,创设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4. 运用先进教学手段。

把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引进课堂,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运用,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逼真的教学环境,学生兴趣浓厚、大脑兴奋、思维活跃,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增长能力。先进教学手段把枯燥、单调知识变成活生生的画面。

语文教师业务学习总结 篇6

(1)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汉语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2)通过学习,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我们应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3)教学中,我们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4)在教学进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汉语课程标准》首次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即要求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汉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除此之外,对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确的表述。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在学习方法上,鼓励有独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

教师业务学习规划总结 篇7

回顾频率规划历程, 有助于认清宝贵的频率资源是如何分配的, 在此基础上引入新型地面数字广播或电视业务时, 有必要采用优化手段, 以降低总体干扰, 保证播出质量, 提高频谱利用率。

1 五十年规划历程回顾

1.1“二级办”与“四级办”

1.1.1 二级办

我国自1958年正式开播黑白电视广播。1976年开始播出PAL/D制式地面模拟电视广播。

从50年代起, 中国广播电视覆盖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两级办广播, 两级覆盖”, 即强调办好中央和省两级电台, 对市、县办广播电视控制很严。由于低频段开办费用低、技术难度小, 我国地面电视在开播初期主要工作在V H F频段, 共有1 2个频道 (DS1-DS12) , 在中央北京和各省省会选取发射中心, 再利用其周边的转播台逐级将信号差转到边远地区。1983年, 广发技字[1983]20号文件正式发布了我国的米波电视规划。

1.1.2 四级办

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把“两级办”的方针改变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 除中央和省之外, 允许市、县都可以办广播电台、电视台。新方针充分调动了各级政府的积极性, 在当时尚无有线电视业务的情况下, 执行三年后, 广播电视覆盖率从30~40%迅速提升到70%左右。地面电视的工作频段也扩展到了分米波UHF频段。1986年, 广发技字[1986]10号文正式发布了我国的分米波规划。

四级办广播的电视广播网技术政策大体可描述如下:

要使全国95%以上人口能看好电视, 并同时有4套电视节目供选择接收, 省辖市以上的城市和州、盟首府应能同时有5套电视节目供选择接收, 中央直辖市收看的节目可再多一些。某些地广人稀的地区, 可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覆盖要求。

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将主要通过卫星分配, 供地面系统转发;也可以有一套节目通过微波电路传送至各省省会、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

省、自治区的电视节目和中央直辖市的电视节目采用微波、转播等手段, 组成地面覆盖网。省、自治区的覆盖网在布局上应充分利用有利地形, 以骨干台与转播台相结合。功率等级上以大、中、小相结合, 中、小为主;骨干台用微波连接, 骨干台以下根据具体情况, 以微波或转播方式传送节目。米波12个频道 (DS1-DS12) 主要供省一套节目用。省、自治区也可以采用卫星分配的方法, 向地面广播网传送节目。

市、县应按照四级混合覆盖的原则建设电视覆盖网。市电视台可以把自己的节目传送到所辖的县, 参与混合覆盖。36个分米波专用频道 (DS13-DS48) 将用于按照四级混合覆盖的原则进行规划。规划按照有效覆盖人口的原则, 保证农村和城市都能有规定套数的节目供选择接收, 优选最佳的效益/投资比, 合理布局。且必须保证县电视台除转播中央、省、市级电视节目外, 还有可能播出自己的节目。

发射台的布局应尽可能避免重复覆盖。在中央和省级电视台已经直接覆盖的地区, 这些直接覆盖的节目应计入可供选择的节目套数内, 市、县级电视台可不再转播这些节目。

1.2“格网法”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分配频率资源

“格网法”, Theoretical Lattice, 是一种平均分配地面电视频率资源的方法, 最早出现于ST61协议当中, 其核心思路是:在不同发射站之间平均分配频道资源时, 单个发射点能够获得的频道数量取决于以下因素:

规划中能够用到的频道总数量;

同一发射点上各发射机使用的频道间隔;

为避开干扰, 频道之间须相距多远;包括:未加偏置时的最小同频距离, 加上偏置后的最小同频距离, 因本振导致干扰的最小频道距离, 邻频道最小距离, 镜像频道最小距离, 中频差拍导致干扰的最小频道距离等。

根据我国地面电视频率资源划分, 规划中可以使用的电视频道总数量为VHF段 (米波段) 12个 (DS1-DS12) , UHF (分米波段) 频段36个 (DS13-DS48) , 共计48个, 按照上世纪电视发射机、接收机的制造水平和抗干扰设计能力, 常见的地形地貌下“格网法”可为每个发射点平均分配4个频道。

中国国情决定了各发射站在“格网法”基础上, 需进一步按照节目等级、行政区划等级再分配一次频道资源, 节目等级按照中央、省、市、县先后顺序排列, 播出功率也按照行政区划面积依次缩小而降低, 最终结果是, 行政级别高的发射点一般可得到4-6个频道, 极端情况时可能达到8个, 行政级别低的发射点则可得到2-4个频道, 极端情况时可能仅有1个, 这是当时地面模拟电视频率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

2. 地面广播电视业务进入多种制式并存的时代

2.1 各国近十年来的模数过渡情况

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数字广播业务被引入, 使用的频段仍然是地面模拟电视业务使用的V/U段, 如何有秩序地“挤进来”, 为频率资源的统筹使用提出了新课题。

美欧等发达地区地面电视业务较早进入了“模数过渡”阶段, 采用的是“同播”原则, 即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部分发射站的模拟电视广播不变, 同时加入覆盖范围相似的数字电视广播业务, 过渡期完成后再实施完全的地面数字广播。已知这些国家使用了以下多种手段推进数字业务的开展:

为数字业务划分专用频段, 如为T-DAB开辟专门的米波频段;

挖掘可能空闲的频道用于数字业务;

使用严格的滤波技术, 突破模拟发射时的频道指配禁忌, 如同台邻频发射等。

制定新的规划和协调政策, 如美国, 允许中小模拟广播发射暂停或退出, 直到模数过渡完成 (2009年2月17日起将关断大功率模拟发射) 。

召集大型频率规划会议, 制定模数过渡阶段的协议和原则, 如在国际电联框架内, 耗时数年组织召开多次RRC大会, 制定了GE06协议和规划。

2.2 我国模数过渡的大致现状

我国有自己的国情, 在不断研究各国的经验的基础上, 也逐渐步入了模数过渡阶段, 我们观察可大致归纳为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特点一:地面数字广播的业务类型较多

目前, 在PAL-D地面电视专用的VHF/UHF频段内, 国内已开通的具备一定规模的数字广播试验或业务有:

国家标准GB20600, 主要工作于UHF频段。

CMMB业务 (移动多媒体广播, 简称手机电视) , 主要工作在UHF频段。

DMB-T业务 (源自T-DAB业务, 数字声音广播) , 主要工作在VHF频段。

DVB-T业务 (数字视频广播) , 部分大中城市已开通这一业务, 工作于UHF频段。

特点二:各种业务信道之间的兼容关系数量倍增

与地面无线模拟电视仅有的一种PAL-D信道相比, 上述业务都同时具备视频和音频广播能力, 但信源和信道编码方式各有所长, 各种信道的对外干扰和要求的受保护程度不同, 仅DVB-T一项, 即可组合出数百种不同参数的信道, 再加上出现了单频网的概念, 规划时的信道选择范围极宽。

为降低规划复杂度, RRC06大会特别为DVB-T提炼出了3种典型信道配置RPC, 以及4种典型单频网构造RN, 即使如此, 所组合出来的规划参数数量也呈数倍增加。

特点三:为单个台站增加新的数字指配时需加倍小心

相对于50年前模拟指配“白纸一张”的无线电环境来说, 现在给单个台站指配新的数字频道时情况要复杂得多, 每个候选数字信道都需反复审核, 主要的审核项目有:

原发射塔是否具备加装数字发射机的条件, 包括信号传输条件、电力储备、共用原发射天线还是新建等;

是否存在同台模数相邻 (n±1) 的情况, 如有则需为发射机加装滤波器;

是否存在同台镜频问题 (n±8, n±9) , 须避免高端数字频道比低端频道的功率高出10dB或以上的状况;

是否存在对相邻发射台的同频、邻频、镜频干扰问题, 如有则需采取加装新天线、天线定向、下倾等手段;

新的数字频道是否可用场过高, 如计算可用场过高, 则需进行实地测量, 实测场强较高时需慎重, 尽量换用较低的频道。

特点四、数字组网研究工作面临海量计算和分析

数字频道单站指配尚需反复考量, 组网时 (例如建设一个覆盖全省范围的单节目网) , 必然面临海量的计算和分析。

如“四级办”所述, 现有地面模拟电视覆盖网至少分三类——覆盖全国的中央节目覆盖网、覆盖各省的省节目覆盖网、覆盖各区县的自办节目覆盖网。

中国国情决定了进入数字时代之后, 也会有与模拟规划同样的单节目网覆盖建设需求, 此时除了特点三列举的审核条目外, 研究人员会自然想到能否使用最少的频道数量、最小的总体发射功率、最小的干扰水平 (可用场增量) , 而获得最大的覆盖面积, 最多的覆盖人口等问题, 求解这样的最优方案有点像“海底捞针”, 需借助优化手段加以解决。

3. 数字电视广播组网中的优化

3.1 优化算法的起源及应用

在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物理学和生物学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代码设计、图像处理和电子工程等领域中, 存在着大量组合优化问题,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推销员旅行问题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简称TSP) :

给定n个城市和每两个城市间的距离, 问推销员应该如何选择线路, 才能对每个城市经过一次且仅一次, 而总的路径长度最短。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组合与优化, 可以用“笨”办法组合出所有的路线来, 再一条一条地计算路径总长度, 从而解出最优。但此法消耗时间太长, 研究认为:如果用每秒钟一百万次浮点运算的计算机处理, 把所有的路径长度都算一遍, 再得出最优解, 则当n=10的时候需0.18s, n=20的时候需时1929年!

此时优化算法出现了, 如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启发式搜索法、Hopfield神经网络算法、蚁群算法等等, 可以比较快地收敛到最优解, 或至少是次优解上来。

我们使用优化和非优化两种方法尝试了求解10个城市的最短路径问题 (程序框图见图1) , 发现优化算法可以很稳定地收敛到1989.2km上。

优化概念已广泛运用于物流运输、印刷电路板钻空路线方案设计等各个方面, 也被引入地面电视覆盖网规划研究, 美国的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方案就是FCC委托DSA公司, 使用模拟退火 (Simulated Annealing) 优化算法完成的;欧洲部分国家的数字规划中也曾使用了顺序图着色 (SequenceGraph Coloring) 等方法进行优化。

3.2 在地面电视覆盖网设计中引入优化概念

我国研究人员在多次地面电视频率规划工程中, 已开始使用面积、人口、可用场增量等统计指标来判断频道指配方案的优劣。如果研究单节目组网, 会发现这个问题具备了优化问题的三个要素:即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

变量:为网络中的多个发射站指配频道, 将出现海量组合, 以100个城市地面电视组网 (多频单节目网) 为例, 如每个城市的候选频道数量为12, 则频道组合方案个数将达到12100!

约束条件:为发射站指配频道须遵守必要的无线电兼容关系, 即该无线电业务的规划参数, 不满足兼容关系则需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罚分”。

目标函数:在有很多现状台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新的频率指配, 将产生两方面的效应——干扰及覆盖。无论干扰或是覆盖, 至少可用三个指标 (也称为目标函数) 进行定量描述:面积、人口、可用场增量, 并将优化目标归纳为一句话:用最少数量的频道、最小的总功率值、最小的可用场增量, 得到最大的覆盖面积和最多的覆盖人口。

在国家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的大力支持下, 我们将GIS系统、人口模型、电波传播预测、规划参数、多信号合成等各模块进行了有机合成, 每个模块都实现了一种方法, 针对规划参数 (约束条件) 较为成熟的PAL-D制式, 实现了频道指配单站推优的“罚分”机制, 目前, 软件各个模块整合在一起之后运行稳定, 并能提供有价值的干扰和覆盖分析数据。

组网计算中的“罚分”机制也正在积极研究当中, 相信优化算法能很快在我国地面电视广播覆盖网规划建设中得到运用。

小学英语教师业务学习总结 篇8

通过这次学习我获得小学英语义教课标方面的很多理论:义教课程标准的理念、背景、教材介绍以及如何备好一节课的一些重要建议以及小学英语教学技能方面的要求等等,所有这些理论和要求,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结合实际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分析和灵活应用。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对于《义教课标》的理解和实施。

《义教课标》的指导思想明确指出,课标要具有双重属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确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此次的最大亮点。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要以中等水平城市为准适当减负,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理念要求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强调以“能力”为主线,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坚持语言运用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自主与创新,课标要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科学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二、对于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的理解和认识。

对教材修订的基本原则要求要以课标为依据,遵循语言规律与语言学习的规律,考虑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增强教材设计的.儿童亲和力,调整容量、平缓难度、微调弹性板块、消减总用量、突出核心教学内容,调整语音体系,引导小学生发展自然拼读的能力,重视技能发展过程,优化读写设计。这套教材的单元结构有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情景图、主情景图、A部分、B部分、检测加歌曲、C部分选学。相对以前的教科书简单易懂了许多,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三、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如何才能备好一节英语课?

一节好的英语课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热情,是否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为标准。再设计备课时要做到三备:被课程标准、备教材、被学生。同时还要注意几点要求;预设和生成的统一、尊重差异性的理念、体现课程资源整合、体现生活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设计教案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体现认知规律、体现形成性评价。在总结与反思过程中,要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课堂的实际效果。所以要备好一节好的英语课则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钻研义教课标,不断的探索、学习新的知识积累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小学教师业务理论学习总结评论 篇9

|

崖城镇南滨小学方楚华

教育教学理论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导。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底蕴,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就没有基本认识,甚至连基本的技巧、方法都不懂,教育教学工作就没有什么收效。因此,本学期,我校教师参加2012市级集中培训学习,现将培训内容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全体教师的理论意识

我们把学习的时间、形式、内容等列入学校工作规划,要求做到学习制度化,在学习中,要求做到三个结合,即集体学习与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专家辅导与教师研讨相结合、外地经验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力求探讨教学实际中的一些问题,及时总结。

此外,我们还要求教师增强网络意识,创导树立三种观念:一是资源观。首先应该有网络资源观,寻找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获取、分析、整理这些信息资源,是我们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整体效益的基础性的工作。二是技术观。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具有在这个社会生存所必需的技术;同样,在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教育领域里,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必须学会使用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技能。三是服务观。校园网上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从何而来?靠的是大家平时一点一点地积累。汇小溪成大川,这个简单的道理在校园网资源共享的体现上真是再清楚不过了。通过学习,增强教师们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二、通过建、定、带、引、激等方法,把理论学习落到实处

1、建--即建立健全学习制度,要求每位教师理论学习做到六个有:有学习计划,有主题内容,有中心发言,有学习记录,有心得体会,有总结提高。通过完善学习制度强化教师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2、定--即定学习任务(学习内容)。根据各阶段的教学工作重点和教育中心任务,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内容。每位教师在学习中,认真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和论文,将学习、教学、科研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素质教育。

3、带--即领导带头学理论,带头写心得体会和教育教学论文,为全体教师树立学习的榜样,营造良好的“讲学习、增素质”的浓厚氛围。

4、引--即引导,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校紧紧围绕“教书育人”这个中心,找准理论和实践的联结点和切入点,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活学活用理论,丰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形象性,吸引学生求知求学的欲望,从而达到提高理论学习的实践价值。

5、激--即通过各种途径,激发教师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把理论学习做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评优、晋级、奖励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评价和正面激励促进理论学习的制度化,激发教师理论学习的更大热情。

三、重视校本培训

建设一支道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学校作为最基层、最直接、最经济的师资培训基地,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学校的校级培训是学校教师受益最多、最好的形式。因为,市级、县级培训由于教师人数多、教育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只能解决面上的共性问题,而学校则可充分发挥学校的师资优势,具体

解决个性问题。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这对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拓宽教师的视野,对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学校加强内部培训,通过师傅带徒弟、学术研讨、评比竞赛等活动,让教师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城乡规划局业务办公会议总结 篇10

二、设计处关于金元集团五星级酒店申请网球场加盖雨棚:鉴于周围住户反对建设,由设计处负责将此意见回复建设单位。

三、设计处关于省委宣传部多彩贵州文化研究中心规划方案:超规模部分补充发改部门意见,方案需由该单位上级部门省委宣传部的明确意见,同意按程序提交专家评审会审议。

四、白云分局关于俊发房开“贵阳黑石头片区拆迁安置房”总图方案初审:同意分局按程序办理。

五、建管处、监察支队关于林恒房开新印小区项目三期有关事宜:由支队去函建设单位督促必须完成蟠桃宫地块拆迁,拆迁完成前先停工,完成后才能进行竣工验收,如引起维稳问题由建设单位自行负责;同时由云岩分局去函市住建局在蟠桃宫地块拆迁完成前暂停该公司新印小区项目房屋销售。

六、编制处关于南明区冶金大院规划条件调整有关事宜:进一步核实清楚调整理由、方案中住宅量等问题再议。

七、编制处关于甘荫塘九州巷规划条件调整有关事宜:同意进入调规程序,涉及棚改项目一并报市政府。

八、编制处关于后巢乡4号地块规划条件调整:进一步核实再议。

九、编制处关于金狮小区原中学地块规划条件调整:同意变电站继续按程序办理;教育用地调整事宜,区政府提出意见不符合实际,不同意调整,继续按学校性质控制。

十、编制处关于紫林庵省发改委地块规划条件调整:将周围地块一并纳入,形成统一方案再议。

十一、编制处关于三马片区—08—A(茶博园)地块规划条件调整:同意按照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文新主持的有关会议精神,进入调规程序。

十二、编制处关于克玛冲G(11)地块规划条件调整:同意按照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文新主持的有关会议精神,进入调规程序。

十三、云岩分局关于中大房开公司大营坡187地块—A1栋住宅调整成商业公寓:同意按照市政府批示和局长办公会意见,按程序由分局直接办理。

十四、经开区分局关于海尔项目规划选址:原则同意规划选址,请高杨副主任把关是否进入调规程序,绿地问题建议异地处理。

十五、经开区分局关于“王宽布依寨二期”调规情况:告知经开区管委会按照专家会意见,必须召开听证会。

十六、市政处关于高新区5个加油站规划事宜:同意按照控规确定位置进行规划选址。

十七、用地处关于观山湖区中央商务区乾图广场违规补交土地收益金:由冯晓伟总建筑师牵头,核实清楚项目建设情况,以市政府批准的最后一轮城市设计为依据,核实该项目指标调降是否符合已批城市设计,是否影响城市景观。

十八、花溪分局分局关于贵阳中医学院花溪新城区学生宿舍外立面整改方案:同意按方案一优化。

十九、花溪分局关于青岩旅游休闲服务区修规:同意按照专家会意见带问题报市政府。

二十、贵州青岩北城门游客接待展示中心建筑方案设计评审:原则同意按专家会意见修改完善,报市政府。

二十一、观山湖区分局关于省建院申请新购办公楼容积率调整有关情况:与省建院对接清楚后,原则同意分局意见报市政府

教师业务学习内容 篇11

(开学前学习)走出备课的误区

当老师的,都知道课堂教学前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备课。但事实上,我们很多老师在备课中不知不觉误入了歧途,让原本该重要的备课,变得了太简单,枯燥,以致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惟有走出“备课”的误区,老师们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备好课。

一、“备课不单是写教案”。

和老师谈起备课的事,都说是在抄教案,没意思,是徒劳,但备课真的就是他们说的抄教案那么简单吗?凡教育专业毕业的老师,都应该知道“备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备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课程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的学习的一个准备过程。备课包括有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师,备教具和写教案等步骤,“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个子内容,是被包含的关系。所以,老师要明确“备课”与“写教案”之间是个不等式关系,并非写了教案就是备了课。何况更多老师还不是在写教案,是在抄教案,就更不是在备课了。

二、“备课不是给领导看的”。

这个误区的直接诱因在学校的领导身上。本来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的前奏,但由于备课属于教学“六认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各学校都把它归入了“重点检查”的对象,把它当成了考核教师工作态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而每次检查备课情况时,领导都只看了个备课本。只要教案字迹工整,内容多,样式新,就是在“认真备课”。为何领导都要这样来检查备课呢?理由是在备课活动中,其他工作几乎是无形的,就数教案最直观,既看得见,还能辨他个仔细;领导检查备课不要紧,但结果又导致了些怪现象,一是只要听说学校要检查备课,老师们就会熬上一个晚上把备课全部“突击”到位;二是只要有领导来听课,都会提前把教案抄好,上课时都夹着备课本是“有备”进教室。

为了给领导一个备课的好印象,很多老师都会到书店去认真挑选一本好教案,作为自己备课的“临摹本”。备课的概念这样转为狭义,而且又被蒙上了功利和应付的面纱,备课自然演变成了不少教师的精神包袱,再也不能能为教学服务了。为此,希望老师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看着领导的脸色去备课,要坚持我备自己的课,让领导去说吧!也希望领导们,在去了解教师上课的准备情况前,去认真温习一下“备课”的含义,免得把老师都“领”入“导”了“歧途”。

三、“老教师不能不备课”。

据调查,不少学校在备课上都出台了这样的政策:中青年教师备课必须写详案,老年教师备课可以不写教案。教育是“树人”工程,虽然几年内教材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我们教师的教学观,以及使用的教学工具也要随之变化才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都要在课前认真检查自己是否做好了上课的准备。不能因自己年老了,就可以课也不准备了。教师既然选择了教书,就不能因自己的年龄去简化不该简化的过程,不说教案要写成详案,至少要写出对待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的计划,记录出学生的进步情况,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要么在备课本上作以记录,要么在教材上进行旁批,以免出现教学中的“老糊涂”现象。因此,建议各学校,在其他工作安排和待遇上适当偏向老者、照顾老者时,在备课上不能给老教师下什么特别的“恩惠式圣旨”,否则,利了老教师,有可能就害了老教师的“弟子”。

四、“备课不能只是教师单边活动”。

教学是双边活动,作为教学准备工作的备课,不能只老师动起来,也要积极动员、引导学生对课堂的准备。如今老师备课中的“备学生”,大多只是简单了解学生知识水平,有些还注重了一些学生的性格、爱好和特长。但这些几乎是老师以“旁者”的身份,单方面去分析学生在课堂上将会出现的“学法”,教师“一厢情愿”的预设课堂和现实中生成的课堂往往是两个样。原因就是在教师做教学的准备活动时,学生没参与进来,没有和老师互动备课。教师备课活动中,要先备教材,然后邀请学生加入,让他们去“备课”,预习课文,“备”出问题,老师再根据学生的疑难,按照不同层次学生准备“开锁的钥匙”。只要这样在上课前,师生都认真进行了准备,难道课堂还会不精彩吗?

五、“备课不能‘闭门造车”。

现在的“备课”,或是老师一个人在办公室“开单车”,或是年级组内几个教师聚集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进行团队合作,美其名曰在集体备课,实则,这些备课,说白了,都是在“备教法”。特别是那诸葛亮式的大备课,看似热闹,汇集了大家的智慧,但这集中、统一形成的“优质教案”,根本无法去适应每个学生的口味,也不可能适应每个教师去操作。教无定法,对于不同学生,因需求的差异,教师的教法也应略有所别。对于不同能力的教师,教法上也要尽量贴近他本人,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要是一味拿名师的课去“依葫芦画瓢”,定然是课堂中没了“生命”。

这样闭门造出的“车”,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算得上是课堂前设置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备课时,不能一个或几个老师“远离教室”、“远离学生”、“远离教师个人能力”、“远离教育理论”,在那里“妄自菲薄”的搞什么“大教法”、“大智慧”的研究,又大张旗鼓地去拿学生做实验。

六、“备课并非课课都详案”。

学校要求中青年教师都这么做。但在一个由全国教师加入的QQ群里,经调查,85%的教师不同意这么做。理由一:教案本身只是一个上课计划,可行度到底有多少还难说,与其把时间耗费在写教案上,还不如多钻研教材和研究学生上;理由二:教案本身就分为详案和略案两种,加之一个单元内的课文也有主次之分,所以在写教案上也要有轻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课课都详案。在编写详案时,不宜一味去追求什么师说,生

一、生二说的“预设”课,也不宜频繁回归到传统教案的套路,把课堂教学的目的、重难点,组复新巩布等教学过程全部都呈现在书面上,更不能机械地把学生的情况、教材的情况都一一累赘到纸上。

七、“网上的不能搞‘拿来主义”。

现在的网络是个无穷的资源库。我们教师想要的教案,从小学到高中,从语文到美术,应有尽有,只要利用一搜索引擎工具,键入课文的名字或关键词,轻轻一点击,就会“网”到想要的教案。对此,不少老师开始用查找网上的“共享资源”,来代替过去的备课,“美其名曰”在搞什么“网络备课”。其实他们多是直接下载了教案,不用“加法”也不用“减法”,就直接用到了自己课堂。这样的“拿来就用”的方法,一是不利教师自己的成长。在教师专业化成长路上,备课也是个“学习、研究的大课堂”,简单的“拿来主义”,不但不会让自己教学的本领增强,而且会增长自己的工作惰性;二是经常用别人的思想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很多时候做不到“对症下药”。久之,将会在学生中失去师者的“知识渊博”的好印象。

因此,教师在借鉴网络资源时,要学会“加一加”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减一减”别人不着边际的教法,把别人的先进理念补植到自己的大脑中,把别人先进的教法嫁接到自己的教法中,切实让自己的课堂也能丰富起来。

如何上好一节课? 很多学生说他们喜欢某个教师,“盼”着上他的课,也有很多学生不喜欢某个教师,“怕”或“烦”上这个教师的课,听他的课就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同样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值得我们深思。教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呢? 第一、积极备课--寻找激发兴趣的切入点。备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此间,教师不但要备知识,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在对教材的把握上,首先对本学科的有关概念要正确理解,并能随时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的动态和发展,始终把最新最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其次,教师还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储备,并能灵活地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

第二、认真授课--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针对学习内容,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等,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创设自主学习、积极互动参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师生一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语言和板书--课堂的通行证。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话:“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师应做到语音标准,用词恰当,表达连贯,清楚准确,精练简洁,形象生动。好的板书简洁、形象,字迹工整清秀,带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欣赏价值,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第四、充满热爱之情--注入人生不竭的动力。一位优秀的教师要有角色意识,演员演戏需要进入角色,教师站到讲台上讲课同样需要进入角色。赋予角色意识的教师,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当时所产生的感情,能在教学内容与学习主体之间建造一座沟通的桥梁,能使师生双边活动配合默契,情感相通。正如赞可夫所说的:“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教师教学中自然流露的激情、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技巧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形成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这种情感的互动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巩固和持久促进其学业的发展。

新教师应怎样听课? 对一个新教师来说,坚持听课,可使自己尽快成长。那么,新教师在听课时应该怎样听呢? 听一节课,应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对新教师来说,听课需要关注两个方面: 第一,关注教师的教。新教师不同于学生,听课的目的是回去教学生,所以,首要目的是要看指导教师怎样教。一般要注意如下几点: 1.课的结构。2.重点与难点的突破。3.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运用。4.课堂气氛。第二,关注学生的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新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疑问学生活动(或练习)的时间是否充裕得当?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学习方法是否养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等。

在听课时,新教师应该把自己定位为以下两种角色: 1.审美者。新教师在听课时的最佳角色应该是审美者而不是批评家,要多学习老教师的长处与闪光点,为我所用。

2.参与者。新教师在听课时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只有有“备”而听,而且从思想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而为自己上好每一堂课奠定好基础。理想课堂中的“三声”

1、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够。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老绷着脸,想用严厉来镇住学生。有时课堂上会出现斥责声、挖苦声,甚至出现哭声(不是感动)。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只会停滞或低效。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我们要懂得,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树立欢乐课堂的观念,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我认为,每一节课,教师至少要让学生笑一次。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但这笑声,应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高度体现,决非为了笑而笑,庸俗的搞笑,课堂是活跃了,收效却没了,学生的笑应源于教学内容,是一种会心的笑,豁然的笑。

2、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习惯于做“纠错”的工作(这也是必要的),教学中经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无声”。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如果没有错,那就不需要教学了。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扬之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积极兴奋状态。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要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赞美;要有学生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赞美;要有学生对学生学习创新的赞美„„这些“赞美”,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激活师生沉淀的潜力,提高师生的美感品位。这样教学,使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比较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教学没有特点,少有亮点。有的教师只强调学生的机械记忆(对某些知识是必需的),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枯燥感”,学习缺乏激情。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我们要明白,每一教学内容必有令学生“惊讶之处”。这要看教师是否能够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设置情景。教师本身也能呈现“惊讶之举”,这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并拿出教学绝活。“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要引发学生的惊讶声。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惊讶声的课堂,教学质量一定很高。

课堂教学中的“三声”,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与学生心心相通,心心相融。这时的教学定能迸发出成功的火花。

浅谈“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 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学习要有效果,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也就是指能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好”到“好”,从“简单理解”到“深刻领悟”的教学。从教的角度而言,有效教学应该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从学的角度而言,有效教学应该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愉悦地获得最大的进步或发展。

途径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当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观念旧,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二有惰性,常有“拿来主义”,鲜有创新精神。三是关注点有偏差,教学时只关注教,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四是反思少。

途经

二、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做法是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三)课后的有效练习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途经

三、提升三种教学能力。(一)课堂调控能力。上课是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上许多生成性东西不可预见。面对课前没有估计到的这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改变既定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

(二)信息反馈能力

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站在讲台就是思想,就是智慧。这种思想与智慧,需要教师及时捕捉来自于学生的各种信息,通过分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引发新的学习。

(三)评价指引能力

评价不是对结果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对学生思维的点拨。如何让课堂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首先,语言要饱含激励,用真情去评价学生;其次,减少简单确定性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做到这两点,评价的作用就能真正发挥。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多么希望教师教得生动有效,多么愿意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多么想让课堂焕发新的生命活力。课堂教学呼唤有效!有想法还要有行动,那就让我们在“有效教学”理念指引下,探索、实践、反思,让有效课堂成为每一个教师永恒的教育追求。

怎样打造“有效课堂”?

也许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精心设计的一节课,原想着会很顺利地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实施,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很多教师都埋怨课都不会上了,而教学目标往往也不能达到。这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大打折扣。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课堂上的有效呢?我认为,有效设计、准确把握课堂、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非常重要。下面我对于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谈几点。

1、要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教师要转变角色,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成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要由单向的“灌输”和“接受”转为双向的“对话”和“互动”,师生在“对话”和“互动”中要进行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如采用聊天、游戏、讲故事、猜谜等活动来展开教学。对于暂时后进的学生,教师要降低自己的心理期待,从而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学生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促使动态生成成为可能。

2、要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让数学教学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趣味化。教师可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手段,努力创设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自身体验的学习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吸引人、感动人、激励人的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为课堂动态生成提供空间。

3、要灵活开放教学评价。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的形式多样化,其中生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它强调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学生参与并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唤醒学生创新的灵动和生成的灵感,鼓舞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在师、生、物、情、境的相互作用中学生获得的是关爱、机会、信心、帮助„„,教师获得的是回应、提升、成就、享受„„,师生共同获得的是收获、欢乐、信心和生命的自由成长。

生态的、高效的课堂,学生的生成信息会不断地涌现,其中不乏鲜活而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凭借高超的教学机智和高度的教学敏感,用一双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并进行价值判断,抓住其内核实施再生成利用,使“课堂为生成而为,教师为生成而教,学生为生成而学”,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不断提升。

上好一堂好课因素浅析

有这么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它说“一块砖盖不起一栋大楼,但一栋楼却是由一块一块的砖盖起来的,要盖一栋好楼就要砌好每一块砖。一堂课教不出一个人才,但人才却是由一堂一堂课培养出来的,要培养优秀人才,就要上好每一堂课。”的确,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它没有统一标准就可以随心所欲的上课,甚至是毫无准备的上课。

那么,上好一堂课有哪些因素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教师要对每节课都充满激情,这是上好一节课的首要前提。

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如果教师情绪高昂,那么学生也会因感染而对学习充满兴趣。必定会营造一种合谐,融洽,轻松的氛围,利于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渴望,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性,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因素。

我们的学生不是接收知识的容器,他们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个体。他们能够分辨出哪些是他们喜欢或不喜欢的讲话方式,所以,教师的语言必须要有艺术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和老师的亲和力。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感受新知,与之产生共鸣。

三、教师要对教材深入研究,全面把握。这是上好一节课的 决定因素。教材具有系统性,典型性,现实性与创新性。虽然每一个内容不会交待得很具体明了,但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所以,教师如果想让学生对新知有所理解,能够掌握,那么教师要先把教材吃透,深入挖掘其精髓。才能给学生方向上的指引,利于学生更准确,更有效地接受新知,探索新知。

四、教学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这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因素。

教学设计要在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进行,每一节课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不都是零认知水平,在学生的生活中,有的人可能已经对要学的新知曾经接触过,感知过,只是没有系统地放到课本中来学。所以,设计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性,合理,科学地教学环节会让所有的学生对新知的接受水到渠成,不必走太多的弯路。

五、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有效性,这是上好一节课的直接体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自主学习当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力量。教师积极引导,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关注并正确处理课堂中的生成现象,是上好一节课的闪光之处。

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客观的固定因素是基础,但课堂中的生成也极其重要,所以,上好一节课也应该关注生成的问题,运用最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呢?我的做法是: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教学《荷花》时,我在演示课件(生机勃勃的白荷花和动听的音乐)时说:“同学们,你们想去欣赏那美丽的荷花开满池塘时的情景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荷花》一文,共同去感受荷花的美丽吧!”接着,让学生聆听课文的配乐朗读,并借助多媒体演示“微风吹来,荷花随风舞蹈,蜻蜓飞来,小鱼游过去” 的情景。这样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

二、自主学习,体验快乐

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进行主动地学习。如在教学《精彩的马戏》时,我先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来表演,并介绍给大家。学生大胆地放飞想象的翅膀,有的采用表演的形式来介绍;有的采用解说的形式来介绍;还有的将小动物的表演画成一幅画介绍给大家。这节教学不仅使语文课堂变得精彩纷呈,充满活力,而且学生也充分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

三、放飞心灵,张扬个性 要张扬学生的个性,就应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在学完课文后,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是喜欢狼还是小羊?”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我喜欢小羊,它很可爱,也很温和。”有的说:“我也喜欢小羊,它太可怜了。”有一个学生却说:“我有不同意见,我喜欢狼,因为羊吃草,狼吃羊,如果世界上所有动物都吃草,世界上的草就要被吃光,人吃的庄稼也可能被它吃掉。”面对学生的不同看法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做出判断。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而且也让全班学生接受了一次人性的洗礼。

四、拓展空间,提高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构建课内外联系,多方开辟学习渠道,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我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介绍周总理的图片、文字和音像资料,进行课内交流,并结合课文内容加深理解。课后还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拓展视野。教学中我还注重加强和其它学科间的联系。如学习《捞月亮》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实验,在实验中去感悟,加深理解;学习《火烧云》,让学生想象火烧云还像什么,用彩笔画一画,并仿照课文给它配上优美的文字;学习《草船借箭》让学生演一演,评出最佳演员。这样既加强了学科间的融合,又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上一篇:农村建房质量承诺书下一篇:初中遥远的牵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