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2024-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精选9篇)

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篇1

科目:语文

时间:2014年10月16号 地点:交城大营学校

出席人:张晓玲,张学剑,王彩琴,张红丽,张璠 组长:张红丽

主题:《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记录人:张红丽 活动内容:

张红丽:大家好!又到我们教研活动的时间了。今天,我们研讨的话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积极性。这是我们上次研讨就给大家布置的,相信大家好好准备了。下面,我们来一起交流一下。

(一)找原因

首先,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学生为何没有写作兴趣?请大家谈谈。

1.张晓玲:学生缺乏写作素材,自然写作就无话可说了。2.张雪剑:他们没有留心观察,用心思考的习惯。所以没有生活积累。所以遇到写作,无法下手。

3.王彩琴:为写作而写作,学生没有感受到写作的价值,所以不想写。

我们每周老师布置一篇作文,学生完成,最好的老师范读一次,这位学生暂时受到鼓舞同时也激励了其他同学,这也就是最好效果了。但是如果经常是这种做法,表扬也就不起太大作用了。兴趣又从何而来呢?

4.张红丽:是的,我们也的确存在问题。比如,我们布置作文限制了学生,我们写作形式呆板。

我们经常是发号施令者,一般不去问学生的想法,所以导致写作的被动。我觉得刚开始写作,我们就不要刻意往写作形式,技巧上引导,那样会浇灭学生的写作热情。给他们广阔的写作空间,他们会很愿意尝试表达他自己对生活,对人,对事的看法。还有,我们写作形式也很单一。经常是老师布置,课堂完成,老师评价。我们能不能变些花样,让学生充满热情呢?

5.张璠:我觉得我们违背了规律,我们高要求了学生,这样也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学校初中学生的写作情况不容乐观。有的学生没有自己写过一次作文,他习惯去抄作文。尤其刚升初一的孩子。所以我们必须先了解学情,后制定要求,要做到循序渐进。让学生努力一下就能做到,他会很情愿的去做。而且实现之后会觉得有成就感。

(二)共商讨

张红丽:刚才我们大家各抒己见,而且都能做到正中要害,一针见血。很值得我们去深思。那么下面我们给大家二十分钟时间商量,讨论,我们能否对症下药,解决我们存在的问题呢?

大家共同讨论,然后每一问题选一代表阐述。

(三)献计谋

张红丽:下面我们说说对策,希望大家做好笔录。1.张晓玲:学生缺乏写作素材,这都是他们没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原因。现在也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们刚才讨论了一下,想到了这样一些策略:每天布置十五分钟的阅读作业,每周检查一次学生的积累,要求字迹工整,内容丰富,有点滴的心得体会(用红笔写)老师用一节课,可把学生的积累用十五分钟时间在班内展示,让学生评价自己的好坏,(要把握住要求,要有相应的奖惩方法)然后用三十分钟让学生阅读积累,找自认为最好的,班内朗读,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可互读)

当然素材还来自生活,所以学生必须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一周让学生写三篇日记。要求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字迹要工整,没错别字。

选一节课让学生按要求品评:先小组间互评,挑选好坏,然后好中选优班内朗读,要有奖惩。

2.张雪剑:只要是习惯,无论好坏,都难以形成,难以改正。所以解决第二个问题很难,但我们不能退缩。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些对策,希望能够起到一些作用。那就是老师引导观察,引导思考。比如,今天早上起大雾了,让学生写写你在雾中的感受,你还想到了什么?

今天刚下课,就下起大雨,马上让让学生观察雨中的校园,写在日记上。路上看见什么?

家中有何新鲜事?------老师经常引导,督促。久而久之,学生会习惯于关注。真正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3.王彩琴:刚才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了一下第三个问题,大家集思广益,想出了这样一些办法:

首先,老师要给学生相对自由的写作空间。比如,问同学这次作文想写什么内容?让学生学会一周内琢磨,积累,从而有了创作欲望,有备而来地上作文课。没有内容的同学,老师可以引导,想想这周积累了些什么,身边发生了些什么事?------内容学生自己选,但老师要有要求,可以结合我们本周教材上作文训练,必要时可适当减低要求。其次,可以写一些实用性的文体,比如书信,可以给爸妈,爸妈阅读可以简单回信。可以给老师,老师阅读也可以简单回信。可以同学之间写信回信。要用信封,这样学生会有兴趣,有期待,愿意写。

可以老师引导学生编写童话,章回体的,装订成书,让学生们阅读,可以续写,改写经典故事,不一样的结局,可能会更有趣-----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相信我们还有好的方法。4.张红丽:实际上第三个问题和第五个问题是有相似的,关于写作形式的多样化,我在这里再补充一些我们想到的办法。

我们可以利用班内板报设“文学角”,让学生一天轮流写一句或两句,可以写景,可以是一个感受-----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在百度文库里建一个属于班级的文库,不定期地把学生佳作让学生自己传上去。老师也可在班级群的空间里开个班级论坛。每周出个话题,让同学参加讨论,发表见解,学生也可以点赞。(当然要限定在周末时间)我们可以把各班一月挑出的优秀作文,优美句子,积累的优美文章,片段。编成一本月刊,校内发行。累计一学期三次上月刊的,期末冠以“优秀小作家”称号,给以奖励。5.张璠:对于如何结合学情,循序渐进的进行写作,我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从初一刚开始,让学生大胆自己写作,是最重要的,可能是流水账,可能句子不通,那也可以先放过,先让他愿意自己写。如果做到这点了,我们就表扬鼓励。开始第二个要求,说真话,写真事。只有自己经历过得才会写出真感受,即便表达不好,也会感染人。所以如果同学做到这点了,我们就及时给与鼓励。当然,不写错字,别字,工整书写,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贯穿作文要求始终的。做好这些的基础上,我们要要求学生文从字顺,即句子通顺,不写病句,表达清楚。然后就可以要求学生合理运用表达方式了,这个要求短时间内很难做到,只要学生有一些改变我们就鼓励,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也要结合阅读课跟同学分析,分享。我们切忌急功近利。至于文采,这就是高要求了,全靠同学平常的阅读积累,我们不可以统一要求。这些要求如果我们在三年内逐个做到,也就算写作教学的成功了。

(四)总结

张红丽:上一环节我们共同提出一些策略,现在咱们把一些可以共同做到的方法重申一下,希望会后我们能够认真实施,而且我们也会在以后的研讨会上探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共同进步。

(1)阅读笔记,日记按大家探讨的认真实施。(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希望大家用心努力去做。(3)作文的内容我们要大胆变化。

(4)班内要办“文学角”每天轮流让学生写一两句话。(5)充分利用网络。

(6)开办我们语文组发行的文学月刊。

下次研讨会我们将讨论如何开办刊物,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好好准备。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散会。

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篇2

作业的改革迫在眉睫。它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学生素养的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我校提出了“在多元智能引领下的小学生作业改革的研究”课题。我们四年级语文教研组也投入到了这一课题研究之中。以下是我们进行的一次关于作业改进的教研活动,供参考。

一、遇到问题

经过一个多月的作业布置,我们觉得取得的效果似乎不佳。

静:我觉得这一个多月来,学生不完成作业的人数增多了不少。经过询问,发现许多学生没有时间去完成我们布置的课文练习以及每一课的多元作业。

芬:对。学校研究这个课题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从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但是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在原来每一课作业的基础上再增加了一份多元作业。这样一来,学生的作业量是“有增无减”。

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反而对多元作业产生了反感。现在学生做到我们布置的多元作业要么潦草完成,要么索性不做。这种现象对我们接下来的研究很不利。

静:另外,我还发现,我们布置的多元作业不够“多元”。类型过于单一,以小练笔为主;其目的也过于单一,都是为了技能提高而训练,为了巩固课堂知识而练习。我们的作业还是仅仅限于课本内的知识,而忽视了“多元智能”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这样的作业似乎与我们所研究的课题内容相差甚远。

经过讨论,我们发现:前期的多元作业的布置,并没有摆脱传统作业的模式,与之前所预期的“让作业更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作业质量低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落。

二、解决问题

那么应该怎样布置多元作业?怎样让作业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珍:首先,我们所要布置的多元作业要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贴近孩子的生活,能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更要富有探究性,能拓展学生的学习宽度。这样,学生才会对多元作业产生跃跃欲试的愿望。

静:多元智能作业不应该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应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觉得多元作业的类型应该丰富一些,可以是书面练习,也可以是口头汇报,甚至可以是一份主题小报或是主题演出等。

芬:多元作业的布置也应该围绕一个训练重点,而不是盲目依据学生的兴趣来设计。我们可以试着以一个单元的训练重点为主线,以课文内容为基础,把一个单元的三维目标和谐地统一起来,再来合理地安排这一单元内的多元作业。

静:这个想法很好。我们不仅可以把训练内容整合起来,还可将教材类型进行整合教学。这样的话,更有利于多元作业设计,取得的效果也将会更明显。

珍:我们可以将学校的“在多元智能引领下的小学生作业改革的研究”这个课题作为大背景,根据自身的特点在级组里进行“单元整合式的多元‘长作业’的研究”。

如何设计多元作业,让作业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我们归纳为以下几点:

1.进行“单元整合式的多元‘长作业’的研究”,将一个单元的三维目标和谐地进行统一,把一个单元中的课文有序整合后进行教学,再以单元训练为主线,对作业设计进行整合,使一项作业兼顾到多种能力的培养,从而减少作业的总量。

2.设计的多元作业应贴近学生生活,立足实践能力,着眼于能力培养,因此作业的类型要多样化。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不同类型的作业交叉进行。

3.多元作业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积累型作业就是针对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练习,起到掌握并巩固的作用。比如:每篇课文学习完后可让学生抄写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课文中出现的新的句式可让学生进行统一练习等。

拓展型作业就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比如请学生在学习完课文以后进行想象从而续写课文,或改写课文。这类作业可对学生进行对话训练、写段训练等。

调查型作业就是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口说、手做、脑想”,对外界信息进行收集、了解,从而开拓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比如可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作者以及课文内容的资料;又如让学生结合已学的知识进行社会调查等。

实践型作业就是要培养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运用的能力。实践型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绘画、表演、实验、摄影等。

4.在布置多元作业时要注意将长短期作业错开布置,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完成作业。

5.在设计多元作业时必须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布置。分层作业的分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的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愿望和乐趣。

三、实践操作

讨论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多元“长作业”。

静:我们就根据之前讨论的5个要点重新设计一下第一单元的多元“长作业”。最重的是要把这单元的三维目标进行统一。第一单元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从而体会家人、老师、朋友对自己的关怀,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我们就从“体会——感谢”这条线索来设计多元作业。

芬:我们不如列一张表格,将这一单元需要完成的作业全部罗列出来,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喜欢的作业,并合理安排完成的时间。

珍:表格上不仅要分清作业的类型、内容,还要有成果形式、测评结果。

静:我觉得每单元的作业完成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在这一单元中的学习态度进行一下自评。如果家长也能参与评价那就更好了。

芬:接下来,我们就讨论每一课的作业类型及内容。(见表格)

静:我觉得每单元还应该有一个总结性的作业,对一单元的训练要点进行归纳提升。

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一课一议”;教研活动

一、关于“一课一议”的概念

“一课一议”的教研活动是指选取教材中的同一教学内容,由多个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然后付诸实践并展开讨论的一种教研活动。这个教研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教材的某一课内容,目的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构想和教学设计,相互比较,取长补短,更好地去完善自我教学。“一课一议”是多维的互动群体研究模式,每个教师可以通过此平台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学风格,汲取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一课一议”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课前议完就结束了,而是形成“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知构建过程。

二、“一课一议”教研活动的意义

1.深挖教材内涵

文学作品有多重阐释性,每个人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具有差异性,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应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文章的内涵,让学生大胆设想,形成不同见解。“一课一议”的教研活动可以给教师全方位、立体的视野分析教材,也能激励学生分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2.提升教师水平

以往,教师构建课程就是参考一本《教学参考书》,缺乏交流与思想碰撞,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刻,甚至出现“千课一面”的教学设计。俗话说:“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相互交换就是两个思想。”而“一课一议”教研活动,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交流活动,大家各尽所能、各显神通、相互借鉴、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

3.提高课堂质量

“一课一议”教研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使教师对教材有了更深刻的全面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在寻找最佳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分享多人智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一课一议”教研活动中对教师的要求

1.加强合作意识,树立团队精神

由于教学工作的独立性和教学评价的单一性,教师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很多教师喜欢孤军奋战,教研活动只是“走过场”。

2.学会借鉴,切勿照搬

“一课一议”教研活动不是单一的集中大家的教学设计形成统一的模式,而是各取所需,一定要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学情,创造性地利用教研成果。

3.学会反思,好课多磨

这里的反思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反思后才能发现不足,再进行二次加工,直到满意为止。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篇4

活动时间:2012.11.22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1——6年级语文教师,王校长、教务刘主任。主持:刘主任

记录:张志国

活动过程:

一、课堂教学

1、第一节课:观看教师宋晓娜执教《ai ei ui》录像, 语文教师和校长都进行了了解性听课。

二、说课、反思、评课

第二节课,全体语文老师汇聚多媒体教室,进行了探讨评课和反思总结。

(一)王校长作指示。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教研务实与创新。

(二)各老师结合自己教学实际纷纷发言:

马丰书:就如何使拼音课更加有效?每一环节的落实,怎样一步一步实施才更加合理……等问题,对田普杰的拼音课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使在座的各位老师收获颇丰。

赵国发:首先肯定了田老师的自身素质非常优秀,教态自然从容,拼音课的教学设计也花了很多心思。还对其具体操作中儿歌的运用、过渡语和对学生的评价语的使用,提出

了几点建议。激起大家的共鸣。

刘世平:一年级: 练习题的设计应该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比如我们一年级的拼音教学完成以后,可以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让孩子们用拼音写一句话。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做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和同学交流,既认识了大量的字,又记住了同学的名字,一举两得。

刘士福、在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面,应该更加重视学生起立站好,大声回答问题的习惯养成。

三、活动反思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2 篇5

活动时间:12月6日

活动地点:多媒体室

参加人:语文教师、教导主任。

活动内容:《快乐作文》专题研究实施方案

主持人:王喜花

活动过程:

一.王喜花提出问题

对低年级进行初始的作文写作训练,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具备一定的书面表达与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必须努力完成的任务之一。然而在调查中却发现作文教学不容乐观,在教学中,学生大多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怎样才能实现快乐作文呢?

二、问题归因

张连臣:提出教师要求偏高。教学中教师要求标准高且面面具到,常以优秀作文为榜样,致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自信心受挫,兴趣全无。

张金领:教学模式封闭,单一。在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作前指导,轻作后修改,重习作形式,轻习作内容。学生沿教师指引的方向思维,依“范文”而作,所以学生习作千篇一律。

张新花:学生没有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对身边的人和事往往熟视无睹,作文教学因脱离生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制定本次实施措施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学生普遍存在“听作文,如见猛兽”的心态,我觉得,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进行改革。以下是本次讨论结果:

1、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写作兴趣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培养写作意识;注重平时积累,做到厚积薄发;开创多种训练形式,提高写作能力。

2、要注重学生创造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树立以培养创造力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

3、课外练笔

为了更好的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练笔很重要。例如,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外写日记,作读书笔记等等。

4、口头作文

作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说”有助于“写”,经常性的口语训练能锻炼学生选材、构思、语言表达等能力。

高庄小学语文教研组

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篇6

周云峰:在记叙文序列教学中, 应该贯彻“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策略。“一个中心”就是“写作要有真情实感”;“两个基本点”就是抓能力训练和写作技巧训练, 以能力训练为纵线, 技巧训练为横线, 纵横交织, 编成一张“大网”, 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刘宏娟:对于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这一中心, 我记得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陶行知先生对作文也提出了“求诚”的要求, 从原材料讲, 要是真实的、深厚的, 不说那些没有经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 要有诚意、严肃, 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这些话都强调了真情实感的重要性。而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写作部分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也是我们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坚决贯彻并反复向学生强调的原则。

王凤艳:刚才提到的基本点之一———能力训练, 主要是对观察力、想象力的训练以及多角度思维训练, 而基本点之二———技巧训练, 结合不同的年级以及阅读教学内容去设计。

刘佳音:对于七年级的学生,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写出真情实感的基础上, 把内容写具体、充实。到了八年级, 就应再上一个台阶———力求做到选材新颖, 立意深刻。

曲雪莲:也可以根据八年级孩子的写作水平和乐于求新求异的特点, 采用分层教学, 让那些程度较好的学生去试着写写能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的文章, 甚至可以尝试写小小说。

周云峰:到了九年级, 应打造个性作文, 使文章呈现出个性来, 或质朴真情、或细腻感人、或见解深刻、或活泼幽默。

刘佳音:梳理完这个“序列”后, 我们从基础说起。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要求:“写记叙性文章, 表达意图明确, 内容具体充实。”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应让学生用好细节描写, 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用概括性的句子代替细节描写。我们就应在方法指导上下功夫。比如, 在一次写人作文指导课上, 我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如《苦练》中对陈招娣的动作描写:“她玩命地向球飞扑过去, 翻滚起来, 又飞扑过去。渐渐的, 她的双腿发沉了, 脸色苍白了。但她仍然不顾一切地奔跑着, 翻滚着, 飞扑着。”我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动词并体会, 学生品析后感受到“飞扑”“翻滚”每个词甚至每个字都极其精准, 让人感受到陈招娣的奋不顾身、敢拼敢为。我继续引导, 作者为何要进行“双腿发沉、脸色苍白”这段描写, 学生体会到此处描写意在体现陈招娣已极度疲惫, 而在这种情况下她的动作依旧是“奔跑、飞扑、翻滚”, 更加凸显出陈招娣顽强拼搏的精神。我们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如《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这段就是用外貌描写凸显人物形象:“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 一张含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 盖在他的头上, 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 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 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 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通过这样的“以读促写”的指导, 学生明确了:用心雕琢细节描写, 可以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内容更具体, 从而为文章增光添彩。几次训练之后, 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崔海洋:的确像佳音说的那样, 我教过的七年级学生写作的时候也经常用概括性的句子, 作文写得干巴巴的。我曾经听过我校刘春艳老师的一节课, 就是如何把概括性的句子变成具体形象的描述。刘老师是这样做的:先出示概括性的句子, 再给出修改后的例子。如:爸爸看见我卷子上的100分, 他高兴极了。改后:记得那天, 卷子上的100分映得爸爸脸都红了, 他乐得不知说什么好, 嘴里衔着一根没有点着的烟, 轻轻地哼着小调, 一会儿摸摸我的头, 一会儿拍拍我的肩, 眼睛、眉毛乱动, 得意的像是在他的脸上跳舞。

而后, 刘老师让学生比较思考第二篇文字好在哪里?有的学生说:“第二篇描绘出了爸爸看到考试卷时的种种表现, 充分体会到爸爸内心的喜悦。”有的说:“摸摸我的头、拍拍我的肩, 可以看出爸爸很满意及爸爸对我的疼爱。”于是刘老师引导归纳:“通过精雕细琢、巧用修辞、想象延伸等方法, 可以把平淡的语言变得有感染力, 人物形象自然也就生动鲜活了。”

曲雪莲:说到对学生作文中“表达真情”的指导, 让我想起参加总局第三届“创新杯”作文大赛的情景。有一位女生讲述了自己看见父亲在烈日下劳动的场面, 可是讲得过于概括, 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环节, 让学生提问事件细节, 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注重细节, 把事件写得完整、具体。可是没想到, 随着提问的深入, 描述越来越具体, 情感也越来越投入, 最后她在课堂上泣不成声。现场的学生沉默了, 听课的老师也被感染了。我趁机引导学生, 从平时的生活细节中感悟真情。后来学生在那次习作中都写出了真情实感。我在课后反思, 其实在作文中体现真情实感并不难, 只要教师用心预设、及时捕捉课堂生成, 就能让学生在那些所谓的平淡事件里挖掘出真情。

视频实录:第三届“创新杯”作文大赛中, 学生对细节提问后, 会场很嘈杂, 几乎掩盖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

师:你刚才说, 你看见父亲的时候心头一酸 (学生点头) , 那么为什么一酸呢?

生:沉默不语。

师:你在心头一酸的时候你都想到了什么?

生:我先想到的是在那么热的天爸爸还在那干活, 为的是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我看见爸爸干活时的样子, 我感觉到我对不起我的爸爸, 他为了让我能生活得更好一些, 每天都在地里, 我有时候还不懂事, 乱花钱…… (声音哽咽, 眼睛已经泛起了泪光) 我要好好学习, 不让他再为我操心。 (前排的学生给他递过来了面巾纸, 嘈杂的会场渐渐的安静。)

师:同学们, 本来老师还想让这位同学把刚才的场面再重新复述一遍, 可是我已经做不到了, 因为我怕我没听完眼泪已经流下来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经意间就有很多让我们感动的地方, 清晨起来那丰盛的早餐, 熟睡中掖好的被角, 责打我们时颤抖的双手。其实他们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演绎着感动, 只是我们平时都没有去注意罢了。 (学生沉默, 会场已经完全安静, 不时地夹杂着抽泣声。)

王凤艳:我们不仅应训练低段学生把内容写具体充实, 而且也要让高段学生写出文章深意来, 这一方面刘老师比较有经验, 请她给我们介绍一下。

刘宏娟: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的很多课文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是学生摹写的范例, 于是, 我们就以教材为依托设计了一节“以小见大”的作文写作技巧训练课, 下面我就将这节课作以展示。

第一环节:回顾经典

师生一起回顾学过的课文《老王》《背影》《生命, 生命》。唤起学生对课文精彩部分的回忆后, 他们很快就弄明白了“以小见大”中的“小”就是像老王这样的凡人小事, 就是父亲买橘子这样的细小情节, 就是香瓜发芽这样的自然景物;“大”就是关注社会, 诉说真情, 感悟人生。

第二环节:思维训练

教师给出了以“手”为话题的文题, 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学生思考了几分钟, 纷纷站起来, 有的说老师的手, 有的说母亲的手, 还有一名女生把自己细嫩的手和爸爸粗糙的手进行了对比。学生描述完身边的手之后, 就认为完成任务了。这时候, 我点拨:“大家的角度很好, ‘以小见大’就是选择一个像手这样的小小的突破口, 集中笔力加以突破, 把你选择的话题写透, 给人以生动可感的形象, 从而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以此来表现大的主题, 我们应通过这一双双手感悟到什么呢?”这次点拨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立即情不自禁地在下面讨论开了, 接着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1: (拿着自己小组的作品) 通过鲁迅先生写作时握笔的手, 表现出旧时代的黑暗。

师:想法非常新, 其实还有他对这种社会现象的?

生:批判。

师:值得赞扬的, 还有和这种不畏惧恶势力的精神。

生2:通过队员们相互鼓励的手, 体现了人们相互团结互助。

师:什么队员?没说清楚。 (教师示意学生看板书, 重点强调“小”。)

生2:比赛队员。 (其他学生在座位上大声提示:什么比赛队员。)

生2:篮球比赛中队友们相互鼓励的手……

有的通过满是老茧的手感悟到了母爱, 有的通过千手观音的手感悟到了坚强, 有的通过篮球队员赛前的握手感悟到了团队精神, 等等。学生在这一刻兴趣盎然, 不断地迸发出新的构思, 课堂上精彩纷呈, 达到了高潮。

第三环节:演练热身

教师给出一个叙事的片段, 让学生给这个片段加上点睛之笔, 即给“小”事加上“大”立意。这一环节的设计就给后面的写作设计了梯度, 让学生进行一个小热身。

周云峰:其实, 刘老师在第三个环节要指导学生学会“卒章显志”的写作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把深刻的立意揭示出来。那次作文交上来后, 我们备课组在批改的过程中, 欣喜地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很好地捕捉到生活中的“小”, 也能够运用细节描写, 感情真挚地把这个“小”描写出来, 最后再升华主题。可见, 我们“以小见大”的作文指导课是很有效的。

崔海洋:经过以小见大等系列化作文课的指导, 学生已经能够写出比较像样、有可读性的文章了。不过, 八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求新求异的特点, 因此, 我们在八年级教学时还开展了小小说写作指导课, 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渐渐的我发现, 他们的习作选材范围变得更广泛了, 由原来千篇一律的学校、家庭素材, 转入了对社会的关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部分程度较好的学生还把从电视上看来的新闻、社会上的热点焦点问题用小小说的形式反映了出来。虽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小小说写作的要领, 但在记叙文写作的立意上有了显著的提升。

刘佳音:七八年级经过这样序列化的作文指导, 班级大部分学生的作文都能够达到二等以上。那么到了九年级, 我们应该如何打造个性化的作文呢?

王凤艳:我觉得有了七八年级的铺垫性训练后, 到了九年级, 教学重点可转为采用一些方便快捷的方法增加文章亮点, 打造个性化的作文。所以, 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作文指导课, 如开头结尾技巧、语言个性化指导等。下面我结合学生作文《我的榜样》, 介绍一下文章开头的技巧指导。

教师明确开头要求, 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由学生根据自己文章存在的缺陷, 对号入座。例如:某位同学的原文开头:“作为一个中学生, 实在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 有许多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好的榜样就是我们的父母。我的榜样———爸爸。”学生自我分析这个开头出现的问题是:平铺直叙, 毫无亮点;入题缓慢, 拖泥带水;有些话离题较远。其实这也是学生作文存在的共同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其实给作文开头的方法, 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运用技巧, 二是开门见山。有些学生说:“这些方法我们都知道, 只是考试时时间紧, 就顾不上方法的运用了, 加上自己语言匮乏, 就算知道方法有时也写不出来。”针对学生反映的情况, 我指导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运用写作技巧:

首先可以运用联想, 例如文章以人为榜样的, 可以联想到自然界, 尤其是花草树木, 虫鱼鸟兽, 日月星辰……学生开始练笔。

如一班的小然同学的升格作文开头:“父亲说, 小草繁茂成草原是因为坚持, 小草是你的榜样;父亲说, 小溪奔腾成大海是因为坚持, 小溪是你的榜样。我说, 父亲能在金秋收获希望和喜悦是因为坚持, 父亲, 您才是我心中的榜样!”这个开头巧妙地将小溪、小草、父亲都坚持的共性, 运用联想联系在一起。

其次, 还可以用修辞, 将榜样和与它有共性的事物联系起来也行。二班的小鑫同学的升格作文开头:“父亲是我心中的太阳, 照亮了我的人生, 温暖了我的心灵, 更为我树立了榜样。”将榜样比喻成太阳, 生动形象。

最后, 还可以描写抒情, 抓住人物让你感动的地方, 例如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等描写。二班小悦同学升格的作文开头:“展开双臂, 为妻儿遮风挡雨;挥汗如雨, 为家庭辛勤劳作。爸, 您就是我的榜样!”

最简单实用的还可以是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爸, 我想告诉您, 您一直是我的榜样。”

曲雪莲:王老师对作文开头的指导很到位。同样, 文章的结尾也不可忽视。现在请大家看这样的一个结尾:父亲教会我做人要坚持, 坚持才会胜利, 所以我要感谢我的爸爸, 是他给我树立了榜样。这样的结尾在学生的作文中常出现, 虽然总结了全文, 点明了主旨, 但是没有抒发情感, 不能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在升格作文结尾时, 我先让学生明确结尾的四个层次要求:一、总结全文, 点明主旨;二、首尾呼应, 画龙点睛;三、抒发情感, 思想升华;四、形神兼备, 言尽意远。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 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修改。

崔海洋:我在指导结尾升格的时候, 也用的是曲老师的这种方法, 请看学生升格后的作文结尾“花草因坚持, 绽放了美丽的笑颜;大海因坚持, 拥有了宽广的胸怀;父亲因坚持, 满载着秋天的收获。爸爸, 您为我树立了榜样, 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多了份坚持的勇气。”学生不仅能自我修改, 自我提高, 而且还总结出方法:从人、事、景中提炼出情、理, 再由个人升华到社会。

刘佳音:初四下学期, 我们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打造个性作文。如:在语言方面我们把学生初步定位, 看学生擅长哪一种风格去表达情感, 突出主题。喜欢用描写的同学, 就在遣词造句, 多感官的调动和修辞上加大训练, 使文章更细腻传神:“啪!”巴掌落在我的脸上, 火辣辣的。“你给我出去!”妈妈的脸憋得通红, 双手在不停的颤抖。我捂着被打得通红的脸, 委屈的泪水喷涌而出, 气冲冲地边冲妈妈嚷道:“出去就出去!谁稀罕!”边摔门而出;喜欢抒情的学生就在写作手法上下功夫, 教会他们情景交融, 运用特写、慢镜头、蒙太奇等手法展开想象与联想, 让情感在字里行间不着痕迹的流露:发现父亲停了下来, 并用手轻轻地敲着膝盖, 豆大的汗珠从父亲的额上溢出, 流过父亲那干涩黝黑的皮肤, 化作一粒浑浊的水滴, 落到土地里, 阳光折射过水珠, 刺进我的心里, 我不禁皱眉, 内心一痛, 望了望父亲, 转身拿起镰刀, 泪顿时流了下来;还有一部分学生善于抒发自己独到的见解, 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 要么质朴真情、要么风趣幽默, 我们会针对他的文风教会他们选择适合自己文风的材料与角度, 在实战中提高写作能力:你们用行动诠释美德, 用心灵感化终生, 你们犹如苍穹上的群星, 照亮了我们夜行之路。苍穹上的星星远不止这些, 我们接过那传承千年的美德, 去继承、去弘扬, 让群星照亮整个苍穹。

周云峰:今天, 我们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角度, 按七、八、九各年级的侧重点, 大略地谈了我们在初中“记叙文序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我深切地感受到:在“青蓝工程”的指导下, 每学期一次的青年教师素养大赛、适时的骨干教师示范课, 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刘宏娟:2005年以来, 我们就一直积极致力于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探究。截至今日, 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语文成绩年年攀高, 受到社会好评。2010年, 垦区第三届“创新杯”作文教学展评上, 我们就采用了这种作文教学模式, 同样, 获得了同行及专家的好评。

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篇7

[关键词]:幼儿观察记录 形式

一、什么是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有三个特点:目的性、持续性和概括性。而观察力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

记录是把听到的话、发生的事、看到的景写下来的过程。

幼儿观察记录是指幼儿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实验、观察、探索,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得,用不同的形式或独特的非语言的方式,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记录下来的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过程。

二、为什么要在幼儿阶段开展观察记录活动

1.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教育观中,特别是“多元智能理论”及新《纲要》理念下,每个幼儿都是鲜活的、赋予特质的,需要教育为其提供适宜的土壤和水分,促进每个个体充分的发展。

幼儿观察记录是幼儿展示自己的思维、想象、情绪情感,并和同伴交流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与家长探测幼儿心理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日常活动和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掘它的价值,为幼儿成长与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服务。

2.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观察记录这种教育手段,可以激发幼儿乐学和会学的情绪;可以帮助幼儿回忆探索操作的活动过程;可以促进幼儿间的分享和交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幼儿再实验、再验证、再发现的欲望;可以促使幼儿将零散的知识经验不断地整合、系统化;能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与精神。

3.教师角色的转变需要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教学不再是教师唯一一个主体,幼儿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要为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帮助。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三、如何有效地开展观察记录活动

(一)观察记录内容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根据小、中、大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幼儿在感知、注意、思维、表现时的目的性、兴趣点、持续时间都会有所不同。小班幼儿在观察事物时,仅能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中班幼儿则能逐渐认识和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而大班幼儿已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发现事物变化的较本质的原因。

基于此,小班幼儿的观察记录侧重点应定位在记录现象方面、或者是感受体验方面。如小班活动“糖果在嘴巴里变化”,引导幼儿感知糖在嘴里由大变小的融化过程,并用最简单的由大至小的○◎……记录下来。

中班幼儿观察记录的侧重点定位在记录材料、记录过程与现象变化等几方面,在记录中更强调探究的步骤。如中班活动“小蜗牛吃什么”,幼儿通过给小蜗牛喂食的探索活动,发现小蜗牛爱吃的食物,并能够记录这个过程中自己所喂食物的顺序及小蜗牛的相应反应(包括吃不吃、怎么吃)。

大班的幼儿在观察记录中更强调了记录设想,同时兼顾材料、过程、结果的记录。如大班的活动“怎么把纸扔得更远”,洋洋小朋友首先记录下自己将纸片抛远的设想方案,然后记录下实验后的测量结果,紧接着再修正自己的方案,改用纸团投远,再记录测量结果,第三次又改用纸包住小块积木投远,反复几次后,他得出了体积小份量略重的东西能将纸扔得更远。

(二)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观察记录

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创造力是令人称奇的,他们的观察记录形式也是异彩纷呈的,一般可采用选择、粘贴、涂色、判断、连线、图形、数字、符号、绘画及实物呈现等方法进行记录,有条件的还可以使用情景照片、语言录音、活动摄像等。

1.动作体现。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动作表现出来,是最简单、最明了的一种记录方法。

例如:在小班“落下来了”的科学活动中,在引导幼儿充分的观察下,绝大数幼儿都能用动作来表现不同物体落下来的不同样子:在表现鸡毛落下来的样子时,小班幼儿就张开小手慢慢转着圈,表现从高到低慢慢飘落下来;有的则用小手来回轻轻摆动着,表现边摆边往下落。在表现小积木落下来的样子时,小班幼儿飞跑的站起再蹲下,表示很快落下来。

2.语言表达。把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表达出来,让人人都听明白,这就对幼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在下雨前,教师有组织的带幼儿到室外观察蚂蚁搬家的情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的指导幼儿认真仔细观察,回到教室后,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兴高彩烈的交流着观察到的情景,细节都讲得很棒。

3.符号记录。从动作表现到语言表达,再到用符号记录,幼儿的思维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实现了质的飞跃。简单的符号记录,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表现出来,既形象又便于操作。

如区域活动的健康检查站中,思思(扮演医生)拉着栀子让她站在墙边长颈鹿标尺那里说:“小朋友,你站好,我给你量身高。”接着点着标尺上面的105说:“一个一,一个零,一个五,你看,你在这里。”“我帮你写下来。”接着思思拿了纸和笔画了起来。只见她在纸上画好两根横线,中间一个小孩,旁边写好105。“好了,这下你不会忘记了,回家告诉你妈妈你已经这么高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天生就具备符号表达能力。教师需要及时的捕捉到幼儿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并创设一定的环境为这些闪光点的发展起到铺垫和推动作用。另外,在图形符号记录的表达形式中教师应该以幼儿为本,相信每个幼儿表现的独特和成功,承认每个幼儿的特点。这样幼儿的记录能力就会朝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4.艺术表现。除简单的符号记录外,绘画、粘贴、涂色等艺术形式也是幼儿喜欢的记录方式。它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原理趣味化。

如,在区域角的小医院里,幼儿玩得热火朝天,明明捂着脸哎呦哎呦的来到小医院,大夫有模有样的马上检查后,边说边在病历上画出了病情——一个小娃娃、一颗硕大的牙齿、一条虫子、一把钳子……接着大夫就带着小病人去拔牙了。

(三)教师在指导幼儿观察记录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记录的合理性。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需要记录。幼儿园的活动是多样的,记录主要用于结构性较强的探究式活动之中。记录的合理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记录不能生搬硬套,死板教条,简单划一,要始终围绕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和活动的目标来策划。另一方面,记录的合理性体现在幼儿的主体参与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记录方法或思路强行灌输给幼儿,应引导幼儿就讨论的问题,思考该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幼儿逐渐学习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勤于记录。

2.明确的目的性。进行观察记录是为了培养幼儿做事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其对各类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教师应明确这一目的,恰当地指导幼儿进行有意义、有目的的记录,使幼儿明确为什么要进行记录,怎样做好记录。

3.教育的随机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的动机,随时启发幼儿抓住记录的时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观察记录成为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同时,鼓励幼儿寻找多种形式的记录方法,勇于创新,用与别人不同的方法尝试记录。

4.记录分享性。观察记录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幼儿进行交流,一是对记录内容做整理,以便呈现记录过程,探索发现新问题,以事实为依据总结、发现科学规律;二是发现幼儿学习和记录方式的一些特点,及时调整活动设计,为以后的记录和活动的完善开展做好铺垫。

5.由衷的鼓励性。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感受到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及各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观察记录活动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而日益完善与成熟的记录又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幼儿通过观察记录激发了乐学、会学的情绪,促进了同伴间的分享与交流;幼儿通过记录回忆探索操作的活动过程,激发了再实验、再验证、再发现的欲望;幼儿在观察记录中逐步养成了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与精神,通过观察记录将零散的知识经验不断地整合、系统化。

总之,幼儿通过观察记录不断思考,不仅记录下了知识建构的过程,更记录下幼儿发展与成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黄有芳.提高区域活动中观察记录的有效性.学前教育研究,2006.

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篇8

时 间: 2017.9.20 地 点:407办公室

参加人员:

徐$、李%、刘&&、韩**、许*** 缺席人数:无

活动内容及过程:

1、教学进度

(1)本学期时间短、课时紧,请各语文教师关注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2)教学计划制订出现的问题:不要随便删减课文,精讲篇目都应安排,尊重教材。

2、假期作业上交情况

作业上交及时,全部完成。

3、本学期研修重点

本期研修重点即为语文教学中当堂作业可行性研究,案例的搜集和导语的设计,即关注教学微技能。老师从微技能入手提高教学效能。

4、学习文章并讨论:“语文教学中当堂作业可行性研究”(1)教学情境把握不当

课例:学生发言天马行空,找不到老师要求的发言。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要及时作出有效地引导;

(2)忽视探究前的指导课例:走回头路的探究过程教师要精心预设,对学生而言也需要必要的准备。

(3)缺乏驾驭课堂的机制缺乏因时因地改变的设计 ——要灵活的驾驭课堂,练习设计需要有弹性。

李%:有时候听课,设计问题不适合学生,就会反过来重新修正问题。修正后就会好很多。

韩&&:就像我们上课,第一个班级上完之后,会调整教案,第二个班级会比第一个班级反映好一点。

徐*:这是备课备学生的问题。备学生备得不够就会产生课时不够的情况。尤其是毕业班,总会怕他们有些知识点掌握不好。傅:学生回答有时会在一个问题上纠缠很久。

李$:不要为导入而导入,直接进入主题。一节课只要有重点,就可以了。张:对教学进度的把握,对重点的取舍,对我们都是有帮助的。

启示及主要收获:

本学期关注重点在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当堂练习的可行性。

刘$ 2017/9/20

2017大专班语文教研活动记录(2)

时 间: 2017.10.19 地 点:407办公室 参加人员:

徐阳、李悦、刘星辰、韩其真、许可孙楠

缺席人数:无

活动内容及过程:

一、再读语文新课标,熟悉具体内容

二、根据征求意见提纲,展开讨论

李悦: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工具性、人文性的性质,不容异议,但淡化了科学性。人文性提得过高,忽视、回避了学生之间的差异,缺乏对教学实际的理性指导,因此能否更具体、可操作。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就应该体现其系统性和科学性。另外,工具性体现有待加强。

刘星辰:教学目标的三个目标维度要求,显得宽泛、繁琐而形式化,不够集中,有点不切实际,难以准确把握,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方面能否更简洁些。

徐阳: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这些表述模糊,有时难以把握,而教材在语法知识方面的安排过少,一线教师又不敢给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修辞知识也常常被忽视。而英语教学都强化语法教学,很滑稽,学生往往通过英语来认识母语知识体系。这本身就是学科间在衔接上出了问题。实践证明,学生这方面知识的欠缺,已直接影响到阅读和表述。

许可孙楠:课文编排应更均衡一些。各文体要分散在各单元中,比较合理;但总体量过大,文言课文分配欠合理,过于集中,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另外,难易编排也不尽合理。

还有,影视戏剧单元能否安排在第一学年教学,因为第二学年,更能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教学时间更充裕,能更充分的开展语文活动课。

二、启示及主要收获: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不需要运动式、革命化的“改朝换代”,少一点行政干预,少一点主义、思想和理念,多一点实实在在的理性东西。

刘鹏

2017/10/19

2017大专班语文教研活动记录(3)

时 间: 2017.11.1 地 点:407办公室 参加人员:

徐阳、李悦、刘星辰、韩其真、许可孙楠

缺席人数:无

活动内容及过程:作文语言表述存在的问题

(1)语不合体:而是以错误的身份、错误的角度答题,必然失分严重。

(2)词不达意:有些应试者把握好了自己的身份,或者看清楚了申论答题的要求,并且也按照要求作答,但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弱,故而说不到要害,虽然阅卷老师明白他的意思,但是无法做到一言及的,一针见血。

(3)遣词造句能力差:有些应试者的语言表达比较弱,基本功不扎实,造句能力差,措词不当。或者出现别字、错字,或者用词不当(包括词义理解、褒贬选择、俗语成语选择不当),或者出现病句(结构不全或长句出现语病),或者有歧义。

(4)语言啰嗦:本来可以用简洁的语言就说明白的,有些应试者却翻来覆去地说。应试者在考场上一定要注意,以免因此而不符合答题要求,失分严重。

(5)缺乏过渡:写文章一般都要求起承转合,承上启下。虽然不会对任何地方都提出这一要求,但在转换讨论话题的时候,必然需要过渡,否则两个话题之间不够连贯,断续跳跃。

(6)标点不当:标点错误是考场上常见的错误。具体表现形式为:引用他人的话未加引号;逗号、顿号、分号、句号的误用;省略号与其他标点符号共同使用;冒号的误用等。

(7)其他问题:其他还有语言不够平易近人,不够生动形象,修辞误用等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启示及主要收获:

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着很多形形色色的问题,通过这次的教研活动,我们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整合,提出以后教学方向教研活动记录。

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篇9

时间 :2012年 11月 6日地点 :六(1)班课室

:全体语文教研组记录: 李晓霞 参加人员

内容:201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石永梅:今年新出台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比原课标,其改动比较明显。学习了今年新课标,感觉当今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的熏陶作用,而非一味强调语文知识结构的完成性和系统性,这对于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来讲,无疑是一件好事。下面我简单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李晓霞:新课标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自身发展对年段要求进行一些微调。虽然是微微的小调整,但是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来说,感觉新课标真的是替学生着想的。比如:新课标对中段学生的要求,在阅读方面为“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关于让学生学会默读,不出声,不指读。这原来属于第一学段的要求,而这样的要求,说实话对于低段学生来讲,确实比较困难,过早让学生学习默读,只会让学生养成走马观花的阅读习惯,文章中的一些重点词语,他们只能知道得事实而非,甚至还会挫败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现在的新课标将此要求下放到中段,这样孩子能有更长的时间来学习、练习默读,新课标把难度适当降低,有利于保护学生阅读积极性和阅读兴趣,在循序渐进中,自然而然地学会默读这样一种阅读方式。

郭信利:课标更加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是独立的有思想、有主见的行为个体,我们语文教学务必要重视避免千篇一律的教育,不能六年学生毕业时,脑子里的东西都一模一样,这是以前语文教育的失败之处。在近几年中,国家尤为重视在语文教学中保护学生鲜明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初见成效,但我们还得继续努力。新课标出台后,让一线语文教师看到了希望。老课标低段口语交际板块,要求学生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但新课标将“精彩情节”改为“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虽然只有几个字的差别,但这番改动非常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感受和主观意见。老课标所谓的“精彩”是教师或教参已经定位的东西,在学生看来,教师所谓的精彩也许平淡无奇,因此在复述时,难免失去兴趣。而新课标让学生复述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摆脱了教参教师的束缚,给学生最大限度自由选择的权力,学生感觉被尊重了,因为学习起来更有积极性。

郭成英:在低段口语交际中,增加了一点“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的要求,老课标中为“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老课标重在学生发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非常有想法,但是一当需要讨论交流时,就沉默了,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展露自己的口才,或者是别人讨论的题他都没有兴趣。而新课标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胆量,只要敢于站起来发言,就给予肯定,至于发言内容是否精彩我们暂且不要求,把学生的胆量锻炼出来了,发言内容是可以在不断训练中越来越切中要害的,说白了,有胆量的孩子,以后成功的概率都大许多。

上一篇: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现代中国与历史记忆方法下一篇:电影天才眼镜狗观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