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潭作文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石门潭作文(共12篇)

石门潭作文 篇1

若是冬天,这儿,向来不会有北方的寒冷,当北方的城市大雪纷飞,这里,却是“春”的世界。在午后,一家人提着小水桶,拿着一个小鱼网,踏着岸边无数的细小的石子。走进浅水岸边。会有清凉的潭水环绕着你,水中小小的鱼儿畅游着,仿佛和你一样,享受着这水的清凉与舒适。那时候,有阳光相伴,有鱼儿玩耍,有潭水围绕,是最惬意的了。清风拂过脸颊,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卸去所有的杂念与烦恼,全身心投入到这大自然中去。

碧绿的潭水清逸优雅,仿佛彻透了这世间所有的纯洁。

但是潭的中央,伫立着一排排方形石块,落下一排石灰。这显然是被人们踩踏了多年,有的石块已经不完整了,踩上去,好似一不留神,便会掉入潭中。但这却是我儿时最爱玩的游戏,它满足了我前所未有的刺激感。每每一只脚一踏,另一只脚飞一般地跳到下一个石墩上,身子便会不由自主地左右摇摆起来,往往这时,我总会边伸出双臂以保持平衡,边“咯咯”不停地笑起来。

缕缕阳光折射下来,暖洋洋的。跳累了,随便找个石墩坐下来,双脚伸进这清凉的潭水中,一使劲,潭水遍飞溅起来,溅得我满身的水。偶尔有几条小鱼从我脚边窜过,痒痒的。这时,午后的时光有了这潭水的陪伴,感觉格外短暂。

潭的深处却不及这岸边的舒适优雅,那里,可望而不可及,远远望去,便心生敬畏。只见那碧绿的潭水深处,仿佛深不见底。被两岸的山峰环绕着,偶尔有一阵风吹过,便吹起了层层涟漪。潭中央,屹立了一座刻有“石门潭”三个大字的石碑,经过了千百年潭水的冲刷,阳光照上去,更显得它的澄澈透亮。

傍晚的石门潭,美得格外神秘。没有了白天的喧闹,只有家家的灯光映衬着石门潭。潭水中央那100个石阶若隐若现,偶尔会传来小孩子玩闹的笑声,夜晚的天格外纯净,漆黑的天点缀着几颗繁星。天地一色,此刻在我眼前绘写一副完美的画面。

作者|夏蕊

我与石门山 篇2

石门山坐落于鲁中地区,在曲阜北约30公里至泰安南60公里的交界处。这里有《桃花扇》作者孔尚任的乡间故居,并有一座他的雕像。在石门山的一块巨大的石壁上刻有《桃花扇》的全文。此外,在一些岩石和一块扇型石上,都刻有各种风格的书法作品。这是一个静僻之地,虽然他不像北面的泰山和南面的曲阜“三孔”一样享有国际声誉,但是,这并不影响石门山的美丽。

石门山上有好几个山峰,我通常爬的是北山和南山。如果快的话,我爬山来回一个小时就够了。但由于路上要休息、运动、聊天、拍照等,我通常都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走出学术圈子,将自己融入到大自然的美景中,呼吸新鲜的空气,嗅着橡树、松树等树木散发出来的芳香,真惬意啊!通常,我平均一个星期要带我的学生爬两次山。我在远东职业技术学院教书已有三个年头了,所以,这些年算起来,我爬了能有400多次山了,论爬石门山的次数和专门拍山的照片的数量,我想没有人会比我更多了。

游石门洞作文 篇3

春姑娘那轻快的步子已经停止,她用最后力量将我送入石门洞。随之而来的夏天则是骄阳似火。春姑娘的离去虽然让许多花组成的花的海洋不那么姹紫嫣红,花团锦簇,但剩下的残花败柳仍然风光无限。

再往里走,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美丽却不变,也包含着那些花,这里的话已经没有一枝独秀了,全都是花团锦簇的野花。

成千上万的野花似乎知道我的到来,排成长龙般的队伍向我敬礼,深吸一口气,扑鼻的香气迫不及待的钻入我的鼻子,这是多么独特的气味,不同品种的野花香气自然不同,他们混合在一起,成了独一无二的香气,野花的颜色也拼成了一幅光彩夺目的美丽画页。这张画时隐时现,有时变成一匹凶神恶煞的猛虎,有时变成一只可爱的玉兔。

游石门河-写景作文 篇4

游玩过石门河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老实说,我被石门河的绝美风景,深深地震撼了。

这绝非煽情。都年过半百的人了,不敢说走南闯北,但也走访过一些名山大川,甚至见识过少许异域风情。这些地方,都和我预想的一样,或壮丽,或雄伟,或秀美,或雅致,或奇特,或诡异……让我愉悦,让我满足,却独独没能给我以惊喜。那感觉,就像吃着大棚里栽培的熟透的果子,无可挑剔,很可口,却总缺少点什么。

接到参观石门河风景区的邀请,一开始,我并不是很在意。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恐怕又是炒作,哄哄城里人、外地人是可以的。最近几年,也极少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工作忙,只是个借口,主要是觉得没趣。但思量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去凑个热闹。

一踏上新修的栈道,翻开石门河风景区的扉页,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原来,就在我的眼皮底下,竟有这样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看来,是我自以为是、孤陋寡闻了。

绝壁下,一线流水,宛如一根亮亮的银线。绝壁上,古木苍苍。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山风习习,凉荫透体。不知名的鸟儿,虫儿,在婉转啁啾。如咏如歌,似赞似叹。空谷传响,余音袅袅。

栈道蜿蜒而下,一页页别开生面的风景,展现在我的眼前。愈深入,愈觉得惊奇,愈感到着迷,仿佛进入了一个魔幻的宫殿,童话的世界。

向上看,绝壁千仞,把蓝天挤成窄窄的一线,犹如脚下的石门河一般,静谧,深邃。绝壁上,怪石嵯峨,千态万状。那叫“十二生肖”的峭壁,看羊像羊,看龙像龙,令人击节赞叹。那“八仙聚会”的地方,倒骑毛驴的张果老,手持铁拐的铁拐李,无不栩栩如生,演绎着美丽的想象。那溶洞中的天然生成的佛像,庄严而肃穆,叫人凛然生畏,不敢逼视。

河水清冽,跌宕奔流。曲曲折折的河床,分明的落差,使得河流左冲右突,急流汹汹。形成瀑,汇成潭。最奇异的.是,整个河床都是以石为底。河中,巨石森然。巨石上,无一例外地留下水流冲击的凹痕,触目惊心。让人想见石门河河水的桀骜不驯和勇往直前的那么一股子劲。是要冲破一切阻碍,挣脱一切束缚,摆脱一切羁绊。张扬着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惊世骇俗的野性的力量。这还真有点我们建始人的性格。

急流之下,往往冲击成深潭。潭中倒影着绝壁、一线天光。游鱼、细石,看得清清楚楚。河水在潭中回旋,激起层层涟漪。“河水清且涟漪”,那是《诗经》中古老的句子。但石门河比《诗经》更古老,更悠远,与石门河毗邻的巨猿洞遗址,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古老的发祥地。

溯流而上,有三个潭最为有名:问心、清心、静心。潭好,名也好。如能用这纯净的潭水洗涤我们沾满俗世灰尘的心,使之清静,那真是个诗意的选择。

河岸边的石头,是岁月的杰出的塑雕。有的写实,有的写意;有的稚拙,有的典雅;有的具象,有的抽象……无不言说着自然的传奇,演绎着千年万年的沧桑。

横跨石门河的,是著名的石门桥,是迄今建始境内保存得最完好的唯一的古石桥。石门桥将石门河两岸连通,使得石门古道得以延续,谜一般地直达历史的深处。凝视那一级级光滑铮亮的青石板,我仿佛看见了驼盐的马队逶迤的身影,“八大王”张献忠义军招展的旌旗,白莲教教众舞动的剑戟……石门桥,默默地书写了多少神秘的故事,承载了多少历史的重量啊!

传说中,“八大王”在清军的围追堵截中,带着残部,一路败退四川,途经石门河,曾有过短暂的停留。他预感大势已去。英雄末路,该是何等的悲凉。为了东山再起,他命令手下最信赖的将士,将金银财宝掩埋在石门河边。这一去,他就再也没有回来。巨大的宝藏,曾引起无数贪婪者的觊觎。他们一批批不远千里,跋山涉水而来,结果无不空手而归。直到现在,寻宝者依然不死心,还不时可见他们诡异的身影。宝藏,也就成了千古之谜。其实,石门河风景区绝美的风景,就是人世间的无价之宝啊。

走过石门桥,一条栈道盘旋而上,直插云天。没有审美的疲倦,有的是步步惊叹,步步惊喜。如果说沿栈道下行,是为了让游人欣赏自然的鬼斧神工,体验山水的至幽至微的原始情味,那么,沿栈道盘旋而上,则是为了让游人饱览天地造化的神异,体味“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至险至雄的奇趣。我不得不佩服石门河风景区开发者那非凡的开拓精神和独具的匠心。

石门河独有的美,就像藏匿在大山之中的一颗绝世珍珠,发现本就不易,让这颗绝世珍珠熠熠闪光在世人面前更是难上加难。那挂在绝壁上的栈道,就是神话中才有的天梯。先蜿蜒而下,再盘旋而上,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惊心动魄,本身就是一道绝美的风景,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非心中有丘壑,智慧绝伦,追求至美者,不能为之。

游石门山作文 篇5

从那天开始,我就想快点到周二。我盼呀盼呀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去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就准备好了充足的食物和水,然后就早早洗漱睡觉了。想着明天的游学,很快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去的当天我们一大早就起床的了,我们洗漱完,换好衣服和鞋子,爸爸就开车带着我和妈妈还有妹妹去集合点了。

不到六点大巴车就来到了,我们上了车,六点多一点我们就出发了。在车上老师教我们唱了两首歌,一首是张明敏唱的《中华民族》;一首是靳雅佳唱的《感恩一切》。

到了石门山景区,我们先买了票,又检了票,才进入了石门山。首先我们看到了放生池,旁边还有几座石像。再往上爬就到了愿望树。在树林里,能听到鸟儿的歌声,在草丛里,能闻到草儿的清香。

“石门心迹” 篇6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印社社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入展:全国第七届刻字艺术展、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西泠印社第七届篆刻艺术评展优秀奖、西泠印社第八届篆刻艺术评展、“泰山之尊”全国中国画油画大展、“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展入展、“古蜀文脉,墨韵天府”2015全国中国画展等。

个展:石门心迹王孔瑞水墨作品展(2014)

关中自古即为军事、交通要冲,而横穿秦岭,连接八百里秦川和汉中盆地的古褒斜道,更是要冲中的要冲。褒斜道的开凿,始于战国秦时,到东汉永平六年(63),鄐君开通、修整了褒斜道的石门栈道,并摩崖纪功,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开通褒斜道刻石》;东汉建和二年(148),汉中太守王升,为褒扬杨孟文等开凿褒斜道石门通道的功绩,令人在古褒斜道南端的峭壁上,摩崖纪功,是为《石门颂》;东汉熹平二年(173),同郡人卞玉有感于杨孟文及其孙杨淮等人的功绩,在褒城石门的西壁又镌刻了《杨淮表记》以彰其德。其后数百年间,石门栈道屡遭荒废,直到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梁、秦二州剌史羊祉将破败、荒废的褒斜道重修,恢复了石门旧目的气象,并摩崖纪功,这就是著名的《石门铭》。

然而在今天看来,石门所承载的书法的意义,似乎远远超过了其當年的军事、交通意义,且不说著名的《石门十三品》,仅就上文所提到的四品,即令书法界同人魂牵梦萦,为之一唱三叹!它承载的梦太多了,从萧娴先生以之立身的“三石”(《石鼓文》《石门颂》《石门铭》),到于右任先生的“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无不带着石门的印记,无不萦着书法的梦想。石门之于摩崖,似乎成了净业寺之于律宗,少林寺之于禅宗,东林寺之于净土宗。石门,堪称摩崖的祖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书法的代名词。然而在距离汉中石门千里之外的章丘石门,似乎怎么看都无法与书法扯上关系。但孔瑞先生的出现,却使章丘的石门,与书法产生了缘分。

石门村,位于章丘东南的山区,与人工开凿的汉中石门不同的是,这里的石门,是在山间形成的一道天然拱券,因颇类门洞,而被称为石门。此处多山泉,且巴漏河穿过此处,夏季水涨,河水奔腾而来,呼啸而去,于山林的宁静安逸之中,多了一份痛快淋漓,可谓山川灵气,皆钟于此,而孔瑞先生,即生于此。

认识孔瑞先生,始于他的篆刻。自元明始,印人即提出了“印宗秦汉”的主张,秦汉印也因此成了篆刻界的度世金针与不二法门,且一直影响到现在。而孔瑞先生的篆刻,在筑基于秦汉的同时,又不拘泥于秦汉,他像丁敬那样“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将从秦汉印那里得来的法度与气象,移情于三晋小玺,变三晋小玺的整饬为放旷,又加以斑驳与雄浑,于此形成了他所独有的篆刻语言,然而我认为其在篆刻方面最精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却是他做的那些古玺印封泥的拓片,这真是“一超直入如来地”!他吸收了楚郢金币与陶文抑压印迹的形式,在一块封泥上,多次地、不分正、侧、整、缺地钤盖印章,有时甚至制造一些绳纹、席纹进去,如此做出来的封泥拓片,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真实,这里的真实并不是说做的准确,而是指真实的还原,还原成什么样呢,就是还原到“如来地”——如其本来的境地,做出来的拓片放在那,河水煮河鱼,原汁原味,怎么看都是那个时代的东西,这样的作品,足以媲美当时!然而其作品中特有的现代艺术的形式感,又无愧于当代。由此看来,王孔瑞应当是一位成功的印人。

古代的印人、篆刻家,几乎都兼具书家的身份,这与篆刻一词中名做动的“篆”字是分不开的,古人刻印多先写后刻,如果书法不过关,印是很难刻好的。无独有偶,作为印人的孔瑞先生,在书法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面貌。其书法以篆隶为主,取雄浑而不事雕琢,颇得汉人气象,然而他又不是一味地雄浑,因为他知道,一味“雄浑”有时会流于浑浊,于是他又有比较爽健、清丽的篆书作品,其朱书甲骨文小品即是这方面的代表。写字有想法,不拘泥于一种单一的风格形式,这正是孔瑞先生的特点,也是其优点,我在此称其为书家,当不为过。

作为山东画坛巨擘张志民先生的弟子,孔瑞先生在国画方面尤其是山水画方面所下的功夫,一点都不逊于其在书法、篆刻方面所投入的精力。他的画作,既有像北宋人那样的高堂大轴,又有像南宋人那样的片纸闲情。其山水画,更是在两宋山水的基础上,糅以现代写生、透视、光影、色彩之法,尤其是对黄宾虹先生积墨法与张大干先生泼彩法的巧妙运用,使得作品的格调始终处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不是多种艺术语言激烈碰撞后空降的产物,而是源自于不同艺术手法的深度融合而自然生发出来的作品内在的气息,也可以说是作者内心境界的真实流露,因而乃师张志民先生题孔瑞先生画作有“石门心迹”一词。被称作画家,孔瑞先生似乎是更乐意听到的。

很显然,孔瑞先生是一个很全面的人。其在书、画、印中,皆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我赞赏孔瑞先生,但是我固执的认为我对孔瑞先生的期望要高于对他的赞赏。一个真正成熟的艺术家,其不同类型的作品中,是有一种相同的气质贯穿其中的,是相统一的。举个例子,吴昌硕先生早年与任伯年先生游,任看到吴的字后断言吴在画上的成就,会超过自己,这就从一个侧面说出,吴先生的画是受字影响的,也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其字与画是相统一的,而其篆刻,无需赘言,可以说是“印从书出”的代表,这就说明,他的字与印又是相统一的,统一于书,统一于画,统一于印,统一于金石气,这就是吴昌硕,这就是一个成熟的艺术家不同类型的作品中所具有的统一的气质。然而,孔瑞先生在这三者的统一方面,做的明显不够,但我固执的认为,年轻有为的孔瑞先生,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打通其在书、画、印上的关窍,存乎一心,达于统一。

书、画、印皆统一于“石门心迹”,我相信这是孔瑞先生所追求的,当然,这也是我所期望的。

游石门森林公园作文 篇7

那是一个秋日,我和作文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乘公车去石门森林公园进行外景实地观察。

走进石门森林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树上的叶子依然郁郁葱葱。我们沿着水泥小路往前走,一路上有说有笑。虽然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但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依然是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道路的`两旁种有挺拔的树和金黄色的花,在这大山里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阵秋风拂过,迎面飘来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突然,一位同学大声地说:“看,前面有路标,左边通往水源区呢?”其他同学也大声欢呼起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沿着路标准备一睹“真面目”。

绕过一个小山脚,我们便来到了水源区,只是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一套套健身器材立在那里。我们在健身器材那里玩得不亦乐乎。这时,老师兴奋地说:“同学们,你们快点过来看看这里有什么。”我们像一窝蜂似的涌过去,一看,“哇!这里的水真清啊!清得能见底,这里得水真绿呀!绿得能找出蔚蓝的天空。”同学们赞叹道。是呀,我们在市区里很少看见有这么清,这么绿的水,能在这里看见还真不容易呀!这里的水远离了城市的污染,不经任何化学物质净化,纯属天然。它给人以心情愉悦、平静的感觉。

秋游石门湖三年级作文 篇8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不,在一个细雨朦朦的早上,爸爸就把还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美梦的我揪了起来,说是要让我领略秋天别样的美景,于是就有了这趟短暂而又难忘的石门湖之游。

刚开始,在车上无论爸爸和妈妈怎么逗我,我都不理他们。谁让他们不体谅我这个可怜的小学生呢?这下着牛毛细雨的鬼天气,我本应安生的在家写作业,而不是被他们的馊主意坑的满肚子气。一想到耽误了上午这宝贵的时间,下午我就没办法看我最喜欢的动画片了,眼泪就直在眼眶里打转。我故意摇下车窗,把头扭在一边看着窗外。

很快就到了石门湖,我坐在车上没有下去,但渐渐地我被窗外的美景吸引了。原来不知什么时候,树叶全都变了颜色。我想定是秋婆婆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带着她的故事书来了,树叶都被它讲的好听的故事笑红了脸。道路两旁有一种不知名的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果子,一串串的,红彤彤的,好像一个个燃烧的火球,又像一个个发光的灯笼,给清冷的秋天带来了火热的`气息。山林里也有一些耐寒的常青树,好像一个个不惧寒冷的坚强士兵,保卫着脚下的土地。河里的水远远望去在朦胧的烟雨中好似一条柔美的纱巾,少了夏日里进汹涌的气势,多了一丝秋日温婉的气质。河岸边一簇簇临水而照的芦苇,让我想起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来。心情一下子开阔起来,我不等爸妈喊我,快速从车上跳了下来。

站在高处放眼远眺,整个水库在如丝细雨中如同一大块正在被打磨的碧玉。水库边上停泊着几条打渔的小船,几只水鸟快速的从水面掠过,像一串移动的省略号霎时飞向远处。远处的山上绿树,红叶,白草,黄花,怎么看这石门湖的秋景都像一幅精美绝伦的油画。我真后悔没有早一点和爸妈来这里看一看。

跑累了,我和爸爸一起上了观景亭。那石阶光滑而湿润,使人踩上去很舒适。绿色的苔藓在石阶的笼罩下悄悄生根发芽,在观景台上观看风景使刚才快乐奔跑的我觉得格外凉爽惬意。忽然,我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发现了无数怒放的小黄花,我闻着它们飘散出的阵阵清香,不禁想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来。我想要摘下几朵献给妈妈,但爸爸阻止了我,他告诉我说那些花叫王入叉,不是真正的野菊花。于是在爸爸的带领下,我找到了一大片真正的野菊花。它们金灿灿的,像一个个小太阳一样,美丽极了。我还采了一些不知名的紫色小花,把它们和野菊花扎成一束送献给了妈妈,顿时妈妈的笑脸像雏菊一样绽放了,我也开心的笑了起来。

石门坎现象成因分析 篇9

关键词:石门坎文化圣地基督教创制苗文乡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K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3-69-74

前言

位于贵州省威宁县的石门坎,从1905年开始,创建了数个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史上的奇迹:创制苗文,结束了苗族无母语文字的历史;启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在乌蒙山区创办民族学校,属国内第一批苗民学校之一(1905年在石门坎创办的光华小学);创办贵州第一所苗民自己建的乡村中学(1943年创办西南边疆私立石门坎初级中学);在西南苗族、彝族地区实行男女学生同校,开创中国近代男女学生同校先河;在中国首倡和实践双语(苗语、汉语)教学;在中国西南地区创建第一个足球场和游泳池,倡导民间体育运动,全民参与,使石门坎成为贵州足球的摇篮;在乌蒙山区创建西医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苗民医院;引进接种牛痘疫苗,首次控制了天花在本地的蔓延,使石门坎成为乌蒙山区现代医学和疾病预防的基地;创建中国西部最早的麻风病院及孤儿院;在乌蒙山区创建了农业技术推广站、纺织技术推广站、邮政代办所……这些创举使石门成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苗族文化圣地”。甚至连当时英国的基督教报纸,也将其称之为“海外奇观”。当时的外国邮件只须写上“中国石门坎”便可寄到。数个奇迹中,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文化圣地”不仅培养了4000多名小学生,数百名高初中生及中专生,三十多名大学毕业生(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每万人口只有10.5名大学生,贵州省每万人口只有4名大学生,贵州少数民族每万人口只有0.8名大学生,而威宁苗族于20世纪50年代初每万人口已经有10名大学生),四位硕士和两位博士,培养出全国第一位担任大学副校长(贵州大学)的苗族学者,培养出全国第一位担任省级卫生厅(贵州省卫生厅)厅长的苗族高级知识分子,而且为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培养了10位省级领导、20位地厅级领导、200位县处级领导。在一个自古以来无人识字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培养出这么多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被视为教育史上的奇迹。

20世纪上半叶这一“文化圣地”的产生,有着相关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其他条件。

一、石门文化现象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相关条件

石门坎隶属贵州省威宁县石门乡,位于贵州省威宁县的西北部,与云南、四川交界。威宁县是贵州最西部的县份,石门乡是威宁县西北角最偏远的乡。由于地处边远,土壤贫瘠,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时至今日,石门乡的交通仍极为不便,乡村运输仍靠人背马驮。石门乡至今仍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威宁最贫困的乡之一,是贵州省屈指可数的边远贫困乡。

“石门坎曾是茅塞未开的村落,但20世纪上半期的历史,却令人叹为观止。这个从物质角度观察近乎‘炼狱’的地方,却成为苗疆的‘另类’地盘。伴随基督教而嵌入的中西教育制度,使地处边远落后的苗族接受现代知识,并跃迁为文化先锋……一个蛮荒不驯的中国西部村落,半个世纪前竟是一个无比绚丽的文化圣地。”。石门坎的文化发展在当时中国西南“实系屈首一指”。

20世纪上半叶这一“文化圣地”的产生,有着相关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其他条件。

(一)历史背景

石门及周边地区(滇黔乌蒙山区)是苗族、彝族、汉族等民族杂居地。历史上,彝族土司和少数汉族地主(土目)是该地区的主要统治者。清初“改土归流”后,虽然土司制已基本废除,但土目(地主)仍然控制着基层政权和基层经济。在乌蒙山区,稍晚进入的苗族人,多数沦为彝族土司和汉族土目的农奴或佃户,受压迫、剥削程度十分深重。乌蒙山区苗民生存、生活的环境极其恶劣,几乎陷于绝境。他们被官府划为尚未教化的“生苗”,处于半农半奴的境地。民国时期,贵州省一位政府官员在对石门坎苗区考察后,在考察报告中使用“地狱中的边民”一词来描述当时的社会状况:“中央的政教莫及,不论是苗彝回汉皆在不劳而获、颐指气使的‘土目’、‘官家’的宰制之下……和平自由的空气决莫有呼吸过一点点。他们的生活比欧洲黑暗时代的农奴的生活有过之无不及。”

此外,由于屡遭朝廷及其他民族的压迫、剥削、歧视,在内心深处,苗族人蛰伏着民族“复兴”的期望;同时在心理、精神、思想深处,强烈渴望得到尊严与关爱。

基督教传教士到滇黔乌蒙山区后,对苗族人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尊敬与关爱,从感情、尊严和精神上亲近、尊重了他们。建立了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教会,使石门坎苗族成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信仰基督教的“引领人”。同时倡导贫民识字运动,1930年代中期,在苗区初步普及成人初级教育,并带领周边各县少数民族扫盲,石门坎成为一个乡村教育中心,并建立起一个影响滇黔川三省交界地区的乡村文化网络,覆盖近500个村寨。使石门坎成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苗族文化圣地”。

(二)社会文化环境

石门坎是苗族、彝族、汉族等民族杂居地。因为石门地理位置边远、荒凉,中原政治力量和汉文化对其影响微弱。居住在偏僻高寒山区的苗民,几乎与外界隔绝,多数不通汉语,苗族既无自己的文字,又不识汉字。正如1915年苗族人在石门坎立的《溯源碑》(溯源碑是苗族人在石门坎立的石碑,用苗、汉文字刻成。主要记述柏格理到该地传教、办学、发展社会事业和苗族的简单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情况。)中写的:“我们好象未开化的人一样,没有土地……别人看不起我们,尽笑话我们……”,“我们苗族没有见书四千多年了,读汉书难极了、比什么都难”。由于政治上无权力、经济上无地位,被剥夺了受教育、掌握文化的权利,会讲点汉语的就算能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威宁苗族还处于刀耕火种的生产阶段,文化比较落后,全县苗族只有两家有子弟在村里私塾读书,被苗族称为‘读书家’,后人称‘读书爷爷’”。

(三)基督教进入、认同与互动

柏格理等的“传教日记记录了他们抱着极大的同情心去了解苗族的生活传统,表露出赞赏或者忧虑,他们用基督徒的方式努力改变和‘拯救’这个民族。他们与苗族建立了很深的友谊,情同手足……传教士们舍掉城市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与苗民一起过忍受饥寒的贫苦生活,而且坚持多年。贫穷苗民和传教士建立了极其信任的关系。传教士的人品和善行,使苗族人认为新教(基督教)的上帝是善神,这位善神对苗族是和善的。传教士所说的终极归宿,也可以成为苗族人的终极归宿。苗族人的‘有灵观”在神文化的善恶取向上,与新教(基督教)价值理性不产生冲突。苗族在面对面互动中接触到尊重他们文化的人,产生了认同。”

基督教循道公会传教士塞缪尔·柏格理(ReV.Samuel Pollard,1864-1915,英国苏格兰人)是1905年应

苗族人邀请进入石门地区的。柏格理到石门后,感情上同苗族同胞亲近,第一件事就是生活全部“苗化”。柏格理很快同苗族同胞在生活上和感情上融为一体,得到苗族人的好感和亲近,苗族人对传教士认同,愿意把自己的子弟送人教会学校。

1915年9月15日,柏格理因救治中国苗、彝族学生感染伤寒病逝(时年51岁),仅石门为柏格理送葬的苗、彝族群众,多达近2千人。“许多人伤心欲碎,许多双眼睛充满泪水。不少人在这座新坟边守候了数日之久。还有一些人实在不愿离去,就彻夜不眠地在墓旁陪伴着他。”

从柏格理葬礼的壮观情形,我们可以看出,石门地区苗、彝族人,已与基督教和传教士建立了深厚的信任与感情。这种信任与感情的结果,就是教会、传教士与苗族人的彼此认同与互动,共同联手创建了“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文化圣地”。

二、大环境建设

柏格理自1905年到石门后,便在教会支持下,建立起与教堂、学校相谐调的人文环境,以石门为中心,成立教育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医药委员会、文学委员会、产业委员会等机构,发展教会与发展教育及其它事业同步进行,并实施了一系列改善社会环境、净化社会习俗的改革,加速了苗区的的文明化进程。

百年前的苗族人继承、保留了许多不健康、不文明的陈规陋习,比如吸鸦片、酗酒。1907年,柏格理在石门召开了一次关于改革与建设的会议,与会者有苗、彝、汉族代表80余人。会议讨论了关于宗教、教育、婚姻、卫生以及生活习俗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陈规陋习的方案。

对这一发生在百年前的改革,在石门光华学校读过书的贵州省威宁县原民族中学校长、原教育局局长杨忠信先生做了一个客观的评价:“柏格理把一个烟酒成瘾的社会改变为一个烟酒有度的社会,实在是十分难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苗族社会,是一个以读书、识字为荣,以歌声充满乡间为乐的社会。当时的物质生活虽苦,但精神生活丰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环境的改善,文明程度的提高,助推了石门文化、教育的平稳发展。

基督教在以石门为中心的乌蒙山区传教有一个特点,就是启动一系列公益行动,传教士们在少数民族村寨实施了很多扶贫和乡村发展计划。石门坎溯源碑上的“文章机抒,操持实业经纶,道德森林,饶有民生主义”,记载的就是石门坎公益事业和技术推广活动。

教会办学常有五年计划,或六年规划大纲,经常派人到各地宣传大纲精神,动员和督促计划大纲的实施。如1941年教会决定的五年计划大纲,其中心任务包括生活改进和公益事业:第一,衣着上,改良栽麻及纺织方法,使大家有适当的衣服穿,而样式仿汉人改良;第二,饭食方面,改良种子,改良家畜,增加副食品,使有适当的饭吃;第三,住的方面,改良人畜同居,修窗户等,以讲究一般的卫生原则;第四,实行模范村制度。派员到各村宣传,使大家明白其意义。五年后,对成绩特别优秀者,予以奖励。要在五年内本村至他村之道路,由各村自行修建。

石门坎文化的大环境建设表现为贫困苗民主动参与了从一砖一瓦建筑学校,到一字一句翻译圣经,从文化制度、民主评议到乡村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同时还表现为在苗区兴办实业、推广实用技术,帮助教会和学校实现自给自足等。

整个大环境的配套建设,为“苗族文化圣地”的形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创制苗文及发展教育

1、创制苗文,为传教及发展教育奠基础

苗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自己的文化、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柏格理到乌蒙山区后,除认真学习苗语外,极力想为苗族创造文字。1905年他与苗族、汉族知识分子共同创造了西部方言苗文,沿用至今。这种文字在西方文献中称“柏格理文”(Pollard Script),又称“柏格理注音字母”、“波拉德字母”,国内称作“滇东。北老苗文”或“石门坎苗文”。

老苗文圈的核心地区在黔西北、滇东北、川南的苗族地区。石门坎被确定为苗语滇东北次方言区的标准音所在地。“这个文字流行于云南昭通地区、楚雄州、昆明郊区和曲靖地区的一些县。贵州则流行于毕节地区、普定、六枝、织金、紫云、镇宁等县操滇东北次方言的苗族。教会也曾用它拼读川黔滇次方言苗语并译制圣经和一些颂歌,所以也流行于川南、云南的镇雄、威信和文山一带。”“这种文字在苗胞区域里流行,非常普遍广大”,“在昭通接近贵州戚宁的石门坎教堂里,且有苗文报纸的印行。苗胞中的青年,不识这种文字的已经很少。在云南南部的文山、开远一带,这种文字的流行也极广。”

由于《圣经》、《赞美诗》及编印的科普读物都是苗文,再加上各山寨办夜校用苗文扫盲,到20世纪30、40年代信教群众已普遍懂苗文,普遍能识字、能写信、能记帐,基本上扫除了文盲,使“蒙昧”的乌蒙山区苗族社会的文化状况发生了变化。《溯源碑》记载“伫见户诵家弦,子妇解松扬之谱”的句子,就是当时信教读书的场景。“石门坎苗化之区,计七八百里……苗民一万六千中,三分之二均能草读千字课本四册。”

2、发展教育,建立了开放的、多层次的基础教育体系

石门坎乡村教育起步于1905年,当时中国尚处清末。当深居苗寨,面向苗区的石门坎教育兴办30年之后,国家才开始在乌蒙山区兴办少数民族教育。此时石门坎教育以成绩斐然,闻名遐迩。

自1905年11月5日在石门坎建立光华小学后,教会和柏格理又在周边地区乃至云贵乌蒙山区相继建立了20余所学校。据不完全统计,到1949年,教会已在黔滇川地区建立了小学96所、初级中学5所、盲人学校2所。这些学校的建立,“使滇黔川三省上万名青少年接受了规范的初等教育,使数万名当地群众完成了扫盲教育,为苗族、彝族培养出第一批高级知识分子。”

(1)办学形式

教堂到哪里,学校也就办到哪里,积极兴办学校,不是为学校而办教会,是为教会而办学校。苗族由于历史长期形成的受剥削、压迫,没有文化的痛苦,迫切需要文化,在此情况下,哪里有学校就积极送子女到哪里读书。自1905年石门光华小学开办到1949年的44年间,学校从未停办过,除1919年与1923年当地出现大荒年,学生就学人数下降,学校没出现异常情况。学校从未停办的原因,不是教会给教师的薪金待遇高,相反,教师的待遇及其低微。每月所领取的薪金,只能购买当时的生活食用盐,吃饭主要靠学生缴纳的学费(玉米)来解决,如果学生少,教师从家里带粮食解决吃饭问题。教师尽管待遇低,但是有保障的,薪金从未间断或被克扣。因此,在教会学校任教的教师能安心教学工作。

学校收费很低,学生是用包谷(玉米)交学费。在石门光华小学读书的学生,初小:教徒子弟每人每学期缴纳包谷5升(约35市斤),非教徒子弟每人每学期缴纳包谷7升(约49市斤);高小:教徒子弟每人每学期缴纳包谷7升(约49市斤),非教徒子弟每人每学期缴纳包谷1斗(约70市斤)。学生生活很艰苦的,自理课本、纸张、笔墨,学生伙食由自己负担,学生是自己从家里背粮食到学校自己煮吃的。

石门教会学校(光华小学)建立后,周边一些村落的苗、彝族孩子都来读书,有的孩子跋山涉水,要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的山路,十分艰苦,教会和柏格理便决定:把教堂和教会学校建立到“便于孩子们读书的

地方去”(《柏格理日记》)。至1920年,仅滇东北、黔西北地区,就建立了小学34所,至1936年,教会已在滇黔毗邻地区建校27所,在川黔毗邻地区建校15所……

贵州省教育厅在1938年的《视察威宁报告》中写道:“自清末,英籍牧师柏格里来石门坎立教堂、设学校,苗、彝民族多人其教,受其教育感化,勤于畜牧、农业,衣服装俗多改旧观,民族性最纯,多皆自食其力,不为盗,不为乞丐,少吸烟,诚系难能可贵者也。”这些教会学校传授汉文、英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体育、音乐、美术等科学知识,把东西方文化直接传播到了苗族地区,促进苗族文化科学的进步。

石门坎光华小学取得成功后,1943年光华小学扩建为中学,名为“西南苗疆威宁石门坎初级中学”,是西南苗区第一所中学。截至1951年,这所学校毕业的小学生累计4000多人,培养的初中学生累计500多人,生源来自远近20县100所小学的贫困子弟。

对于成年人,教会利用苗民定期聚会的便利条件推行贫民教育。石门坎苗文创制出来后,圣经就成为苗民的扫盲课本。大众化的教材对扫盲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最初有柏格理与苗族教师编写的苗文《苗族原始读本》其内容一部分为苗族的历史传说、诗歌、故事等苗族文化,另一部分为科普知识;到30年代中期有朱焕章先生编写的《滇黔苗民夜读课本》,其重点是宣扬爱国主义、贫民教育、自力更生、人人平等的思想,并包含有讲究卫生、团结友爱、互助合作、诚实相处、发展生产、选择优良品种、提高生产技术、写信、写借条、写收据等方面的内容。

石门坎的业余教育也很活跃,星期六、星期天及寒暑假,学生便回乡开展业余教育和宣传活动。20世纪30、40年代,“威宁、彝良一带三分之二的苗族能读朱焕章先生编印的汉文《平民夜课读本》又名《苗民千字课》。这多半是石门坎的学生业余教育的结果。抗日战争时期,苗族农村妇女普遍能用汉语或苗语唱《黄河大合唱》、《流亡三部曲》、《在太行山上》等歌曲。石门坎的学生在校是学生,回到农村人人都是小先生。”[1鲴

随着苗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循道公会石门坎教区于1910年设立了专门管理苗族地区教育的机构——教育委员会。该机构以石门坎光华小学为中心,有计划地在各联区、各支堂建立教会学校,派遣教员,发展各地的教育事业。随着教会学校的增多,为办好这些学校,每年暑假在石门坎轮训教员,交流办学经验。各教会学校还设立了校董会,由教牧人员和热爱教育事业的苗族长老组成,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学校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例如集资集力维修校舍,动员苗族子女入学,评定优秀学生和推荐优秀学生到高一级学校深造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2)人才循环机制

石门坎教育人才机制之一是“以苗教苗”、薪火相传。从石门坎学校走出来的小学毕业生、中学毕业生,以至于大学毕业生,都一一进入石门坎师资储备库,轮流上岗,支持日益庞大的石门坎教育网。被选送的苗族学生,普遍得到本村寨村民的集体捐助,外出进城的学子,都保持着与亲缘、学校、教会的紧密关系。

宗教与教育合二为一,是柏格理和继承者在以石门为中心的乌蒙山区苗族地区传教办学的一大特色,而其根本手段是“以苗教苗”。他们的要求不但是牧师即是教师,既要能传播上帝的福音,又要能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最重要的是培养愿意为教会学校服务的本地人、苗族。只有这样才符合教师、牧师、苗人三位一体的要求,才能做到“以苗教苗”。

石门光华小学第一批学生毕业时,教会和柏格理就决定将其中优秀学生送出去继续深造。1913年,石门“石破天惊”地将苗族历史上第一批小“留学生”送往成都华西中学。中学毕业后,又升人华西大学等高等院校。此后,教会又陆续将一批一批的优秀学生送到成都、南京、武汉等地接受中、高等教育。学业结束后,大多数又回到乌蒙山区教会学校执教。比如192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的贵州第一个苗族博士吴性纯、1935年毕业于华西大学教育系的苗族学生朱焕章、1938年毕业于华西大学社会历史系的苗族学生杨汉先等。凡是从石门及周边教会学校送出去深造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都“回归故里,报效乡梓”,自然形成一个培养优秀人才又由优秀人才执教的循环机制。

石门坎领导着一个不断成长壮大的乡村教育体系,这个教育体系以石门坎为中心,辐射到周边滇黔川三省交界地区近二十个县。滇黔川毗邻地区的民族教育从石门坎起步,在很短时间内就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成就,并影响深远。

近百年前石门坎“苗族文化圣地”、“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的成就是引人注目的;近百年前石门坎的教育事业起步、发展,并逐步形成一套开放的、多层次的基础教育体系,其社会影响是深远的;在资源短缺、信息封闭、收入、福利都很低微的情况下,石门坎的教育人才回归机制竟然持续了30至40年之久,这是值得研究的,研究这段历史,对我们今天发展乌蒙山区乃至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乡村教育是有借鉴和启示意义的。

石门潭作文 篇10

进入景区,我们先乘坐电瓶车来到了一条山间小道的入口。这条小道幽静芬芳,我们顺着小道一路往下走,只见路的两旁长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也不知走了多久,我们感到有些累了,耳边忽然传来了气势磅礴的水流声。

妈妈告诉我,瀑布快到了,我立马兴奋起来,一扫疲惫,三步并作两步,率先来到了瀑布旁边的栈道上。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靠在栈道的栏杆上我抬头望去,只见一道宽阔的瀑布从天而降,大有李白笔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瀑布两边怪石林立,瀑布的水流从怪石中源源不断地汹涌而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顺着栈道我们继续往下走,不知不觉中来到了瀑布的底部,这里是一个清潭。里面的水好清澈,好碧绿,看了让人好想触摸它。清潭的中央有几块大石头,我们小心翼翼地走到石头上,顿时一阵凉爽的水花迎面袭来,令人倍感舒服。

出了清潭,就来到了景区的出口处。我一边往前走,一边还在回头看,真希望把这一幕美景都装在心里带走 。

公众号:浙江校园文苑

游九龙潭作文 篇11

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上,有一座很特别的吊桥,吊桥是由很多根铁链相互交错而组成,铁链上铺着宽大的木板就形成了桥面。

为了确保游人的安全,吊桥每次只允许五人以内行走在上面。人走上去摇摇晃晃,就像是在荡秋千一般,既新奇好玩,又不免让人提心吊胆。桥的两侧立有两排结实的长方体石柱,每个石柱的顶端都雕刻着一头石狮,石狮们神态各异,有的或蹲坐沉思,有的或在举目远眺,有的嘴里还叼着圆球,甚至还有一对母子,小狮子在妈妈身边玩耍,真是惟妙惟肖,非常可爱的样子。

桥面下是清澈见底,缓缓而流的河水,河水里偶尔还会看到欢快游动的小鱼。河两边茂盛的灌木倒映在水里,波光粼粼。

无论是那巧夺天工的吊桥,还是那惟妙惟肖的石狮,都是那些默默无闻,勤劳智慧的工匠们用汗水所铸就的作品,向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他们致敬!

石门湾——绿色生态风情浓 篇12

石门湾的菊文化迄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作为菊花使者,勤劳的石门人世世代代传承着菊花般谦和、真诚、质朴、傲霜的美德。这里的孩子们更是在菊花的熏染中成长起来的。石门是漫画大师丰子恺的故乡,“扬大师风采,育书画才俊”一直得到石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少先队员们跟随菊农来到广袤的菊海,观察、欣赏千姿百态的菊花。菊海问菊,了解种植菊花的过程:三月移植过冬的菊苗,四月剪菊苗头,五、六月给菊秧浇水施肥,七、八月给菊花压条整枝,九、十月护花,十一月采摘、蒸、晒,然后就可以泡菊花茶了。

少先队员们先后走访了菊农家、菊花研究所、菊花制品厂,了解本土悠久而浓郁的菊文化……

石门镇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桐乡市中部,总面积63.26平方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全镇,多处水湾形成了镇区清流缭绕、石桥勾连、街沿河伸、屋临水建的水镇风貌。石门镇古称石门市,历史悠久。运河水自杭州经崇福南来至石门折了一个120多度的大弯后东流嘉兴,故石门又有玉湾、石门湾等别称。历史上几经兴衰,一直是运河沿线著名市镇。明贺麟有“驿路迢迢送夕阳,石门湾口泊连樯”之咏。

石门不仅有罗家角遗址、桐溪八景等历史古迹和漫画大师丰子恺、红军女将领张琴秋等历史人物,今日石门还有着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景观。

石门镇历来是一个农业大镇,既有水稻等传统农作物,又有湖羊、杭白菊、葡萄等特色农副产品。近年来石门镇依托良好的农业和生态环境基础,培育了千亩蜜梨基地、千亩猕猴桃基地、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千亩品种桑基地和万头湖羊养殖基地、万亩杭白菊基地、万亩苗木基地等众多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了以杭白菊、苗木、水果、养殖、蔬菜、食用菌为特色的六个产业带,为石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提供了很多的看点和资源。同时,石门结合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特征,使旅游者感受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乐趣,徜徉于石门优美的田园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能领略在其他风景区欣赏不到的江南水乡的绿色生态与文化风情。

2010年桐乡市石门湾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成立,进一步推动了石门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的建设,示范区建设成为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古运河湾风情文化旅游区、桐乡西郊现代化田园城镇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区。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现在融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水镇风情与科普农业于一体的石门农业休闲观光区开放迎客,四方游客时时处处都可以观赏到各种风情特色。

春季,是石门湾生态梨园梨花盛开的季节,白色的花海与农田中油菜花海相互映衬,加上路边桃花点缀,显得尤为绚丽。置身于千亩盛开的花海中,可以欣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跳”的精彩表演,可以到农家茶馆中边品茗边欣赏梨花,可以或步行或乘坐观光车饱览梨园风貌,还可以在梨花文化节中一睹诸多知名书画家现场泼墨的情景。

阳春三月,殷家漾1700亩梨园的梨花绽放,如雪的梨花,金黄的油菜,清新的泥土芬芳……2011年清明时节,一批又一批上海、杭州游客来到桐乡市石门镇的千亩梨园,欣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

午饭时分,梨园周边的几户农家端出了可口的私房菜,新鲜的农家时蔬伴着满园春色,让游客大快朵颐。游客在“春满梨园”——石门湾生态休闲观光游的活动期间,还能观看“舞大刀”“三跳”“高跷”等民俗文化表演,充分领略本土韵味十足的乡村文化。殷家漾的梨园属于该村230户梨农。往年梨农只有在秋天收获的时候才能体会累累硕果带来的喜悦,如今亮丽的新农村风景也成了农民致富的新资源。“春满梨园”文化活动仅仅是石门镇尝试进一步增加农民经济增长点的“第一季”。

2009年,石门镇投入大量资金对梨园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善,建成了便于游客观赏的梨花大道,在长长的梨花大道,人们在观赏盛放的梨花之外,还能欣赏丰子恺的漫画和古代有关梨花、梨园的诗词。石门镇同时扶持当地居民办农家乐,形成旅游、饮食一条龙服务。经过三年的培育,目前“江南看梨花,相约来石门”已成为长三角旅游市场的共识。在旅游的带动下,石门蜜梨的名声越来越大,在拓展销售市场的同时,也提高了销售价格。

夏季是石门果实累累的季节。游客可在殷家漾千亩梨园采摘蜜梨,也可以到白马塘观光带品尝石门传统的特色水果葡萄。而观光带内的千亩猕猴桃基地也从今年开始全面结果上市。石门的猕猴桃又称为奇异果,因其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被誉为“水果之王”,成为石门特色水果中的新品。

秋季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石门湾桂花村桂花盛开,香飘百里。在石门镇桂花村姚家埭,有一株百年桂树,系村民姚春元的曾祖父在清代光绪六年所栽,盛时年产桂花300多斤,其他树龄在20年以上的桂树有80多棵,小桂树和桂苗多达近万棵,桂花村栽桂历史和规模闻名江南,在全国也属罕见。通过几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桂花村已形成一个集赏桂、餐饮、品茶、垂钓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休闲景点,吸引了上海、杭州、嘉兴等周边地区众多游客。

11月又是石门特色农产品——杭白菊盛开的季节。杭白菊,又名甘菊、白菊花、茶菊、药菊。杭白菊主产地是桐乡,而又以石门种植面积为最,有近万亩,每到采摘的季节,大片大片的菊海成为石门乡间一道美丽的景色,也为菊农带来丰厚的收入。

杭白菊一直是浙江桐乡石门湾的特产,并不是杭州的,可是为什么叫杭白菊呢?原来“杭白菊”称谓的来历,竟与一则徽帮茶商与南洋老板斗智的传说有关。早在上世纪20年代,桐乡的白菊花就以其色、香、味、形“四绝”,成为饮用菊花之佳品。本地的经销商是朱金伦办的一家烟菊收购行。晒红烟和白菊花都是桐乡的著名土特产,朱金伦的生意越做越火红,并通过在杭州的徽帮茶商汪裕泰出口南洋。朱金伦从农民手里把晒干的菊花收购进来后,要经过精心的加工和包装。菊花是一种极易霉变和虫蛀的物品,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包装储存是个难题。朱金伦把菊花用牛皮纸手工封包,每一市斤一包,并按茶商汪裕泰的吩咐,贴上商标和使用说明。然后,拿来一只只肚大口小的甏,先放在炭火上烤一烤,去掉甏里的潮气,再把一包包菊花一层一层地放进甏里,每层之间放上一些包裹好的生石灰,用于吸潮,最后密封甏口。于是一甏甏桐鄉产的菊花便千里迢迢运往南洋。南洋商人梁老板收到徽帮茶商汪裕泰发来的第一批桐乡菊花,仔细验收。一打开甏的封口,菊花的阵阵清香飘逸而出。拿出来一看,一包包方方正正,干干燥燥。只见每个封包上都贴着一张绿色的招贴纸,“蝴蝶牌杭白菊”几个字跃然纸上,下面是一段介绍产品的文字:“杭白菊者,冬苗、春叶、夏蕊、秋花,备受日月之精华,四时之灵气。常饮菊花茶,能散风清热,养肝明目,解毒消炎,耐老延年。”产家落款是“杭州西湖金伦茶菊庄”。有趣的是在落款下面还有一段引人注目的文字:“本庄不惜巨大工本,在西子湖畔购地数千亩,聘请工匠,精心栽培,所产茶菊,非同一般,欲买正宗杭白菊,请认准蝴蝶牌商标。”梁老板一脸惊喜,忙打开封包,撮了几朵菊花,放进茶杯,沏上开水。只见朵朵菊花在水中竞相开放,花瓣层层叠叠,花色洁白晶莹,花香清馨扑鼻。梁老板不禁拍手叫绝:怪不得古人称之谓“千叶玉玲珑”!

有这么好的货,还怕打不开销路?杭白菊在南洋的需求量日增,精明的梁老板心里打起了小算盘。既然杭白菊产于西子湖畔,何不甩掉汪裕泰这个中间商,直接去杭州找金伦茶菊庄,这样一来,获利不是更丰厚了吗?于是,他带了几个伙计,漂洋过海,来到杭州,四处打听金伦茶菊庄,可寻遍了西子湖畔,竟然不见杭白菊踪影,无奈之下,只得悻悻而归。原来,徽帮茶商汪裕泰与南洋梁老板在茶叶生意上曾打过数年交道,知道梁老板是个贪心十足的人,与其交往必须处处设防。于是就虚晃一枪,把白菊花的产地说成是“杭州西子湖畔”。在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环境下,汪裕泰的“张冠李戴”之计,还确实起了很好的自我保护作用。然而,桐乡特产白菊花,却从此冠以“杭”字而扬名海内外。杭白菊是浙江省八大著名药材“浙八味”之一,现代医学药理证明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压、降脂、强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等症;以菊汤沐浴,有去痒爽身、护肤美容的功能。

近年來石门杭白菊质量和品牌逐渐提升,产品不断销往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各大城市,成为市民喜爱的保健茶,而桐乡市新和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圣富德”杭白菊,以高品质的产品品牌成为中南海的特供菊,并出口欧美市场。

湖羊是石门生态农业中本地养殖的一大特产。石门拥有浙北地区最大的湖羊交易市场和全省最大的湖羊养殖合作社。红烧湖羊肉是石门镇的传统佳肴,也是喜庆酒宴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石门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桐乡市湖羊烹饪大赛,如今,冬季吃湖羊肉已成为石门休闲观光旅游的一个重要项目。

石门镇的生态高效农业建设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对循环种养模式的探索尝试。在“民丰万头湖羊养殖场”选取1000头湖羊,用加工后的杭白菊秸秆饲料喂养,解决了湖羊规模养殖饲料问题。为了彻底解决猪粪污染问题,石门昱润畜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便开始尝试采用“工程育蝇——猪粪养蛆——活性蝇蛆喂鸡鸭、喂特种水产——无公害有机肥还田”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生产运行,已掌握了活性蝇蛆养鸡、养鸭等全套技术。他们还用科普文化形式向人们展示循环生态养殖过程。用猪粪生产出来的有机肥料也深受用户欢迎,像殷家漾千亩梨园、猕猴桃基地等都用上了这种肥料。昱润畜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还在浙江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帮助下,开发出了菊香鸡、富贵鸭、同乐鳝等新特优农产品,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力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根也是魂。石门湾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绿色生态正使石门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一片绿地,成为人们拥抱大自然,进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的新天地。□

Rural Town Maintains Ecological Farming

By Fei Hongbiao, Zhu Wei, Chen Nan

Stone Gate Town (石门镇 in Chinese) is famed as the place of origin of white chrysanthemum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it produces and supplies to markets aroun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rea and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The white chrysanthemum produced in Stone Gate Town is well known for making herbal tea. The town is part of Tongxiang in northern Zhejiang and it is 65 kilometers north of Hangzhou. Administratively, Tongxiang, the nation’s largest producer of white chrysanthemum, has nothing to do with Hangzhou, but Hangzhou people really do not mind Tongxiang marketing white chrysanthemum in the name of Hangzhou.

Although it was not until the 1920s that Hangzhou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trademark for marketing, the agricultural and commercial story of white chrysanthemum in Stone Gate started more than 360 years ago. Now the town has about 670 hectares of farmland dedicated to the production of the herb. The chrysanthemum takes more than a year to grow and harvest. Saplings are prepared in winter and transplanted in March and after various stages of cultivation, flowers are harvested in November. The expanses of white chrysanthemum fields around Stone Gate are a spectacular view when chrysanthemum is blooming in snow-white color.

Stone Gate is more than a producer of white chrysanthemum. Situated in Hangzhou-Jiaxing-Huzhou plain in northern Zhejiang, which is famed as a land of agricultural affluence since ancient times, Stone Gate sees the Grand Canal zigzag through its land and maintains an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life. Of the six pillar agricultural sectors, fruit production offers a visual attraction as breathtakingly beautiful as blooming chrysanthemum. Stone Gate has a large amount of farmland dedicated to pear and kiwi fruit cultivation. The biggest pear orchard is 117 hectares large. In late March and early April, pear trees in the orchard are in furious blossom and the spectacular view of the white blossom and the rape crop in golden color nearby allures tourists from Yangtze River Delta cities such as Shanghai and Hangzhou.

Stone Gate is also a powerhouse of pig farming and sheep farming, which has now turned ecological. In the farms of Stone Gate, processed stalks of chrysanthemum are used as feed for sheep flocks. The waste from pig farming is a raw material for cultivating fly maggots, which in turn are feed for chickens and ducks. Waste from pig farming is also turned into organic manure for fruit orchards. The high-tech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keeps Stone Gate clean and green.

Stone Gate Town is now a big tourism destination. For urbanites that grew up separated from rural beauty, Stone Gate tells an intriguing tale of what the rural past looked like. The Grand Canal that links Beijing in the north and Hangzhou in the south traverses the town, creating a few bays here and there. The canal comes northward toward Stone Gate and then takes a dramatic turn at the town and flows eastward toward Jiaxing. The town has seen vicissitudes in its history. It used to be a regional center that linked neighboring regions for transportation of passengers and goods. Some sightseeing sites around the town suggest a glorious past. Today, Stone Gate boasts one of China’s first accomplished cartoonists Feng Zikai and Red Army general Zhang Qinqiu.

上一篇:我有一个好奶奶小学五年级作文下一篇:需求咨询调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