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教学片断及反思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阳光》教学片断及反思(通用13篇)

《阳光》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1

【片断一】

师:小朋友,请大家闭上眼睛,用想象去欣赏阳光下美丽的景色。清晨,太阳缓缓地从东方升起来了,金色的阳光洒遍了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听!小鸟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田里的禾苗在阳光下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在阳光下更高了……

(闭上眼睛,学生听得入了神,陷入无限的遐想中……)

师:小朋友,美吗?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红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生2:我想到树林里的小鸟高兴地飞来飞去,还唱起了歌。

生3:我想到公鸡会喔喔地叫,催人们快起床。

生4:我想到早晨空气清新,人们都在公园里锻炼身体。

师:是啊,阳光给大地带来了生机,给生命带来了活力,也给我们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篇优美的课文,想读一读吗?

生:(大声地)想!

师:那就请大家把书翻到第8课《阳光》,(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

【教学反思】

〖巧用文本,发展学生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实验教材生动活泼,多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一年级学生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活用教材,从课文内容延伸开去,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必定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课一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情境:在轻快的音乐声中让学生闭上眼睛根据教师提供的优美文字进行自由想象。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世界,他们心中的形象是不同的、无限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因为每个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想象的丰富性,才有学生看到“小鸟高兴地唱歌”、“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想到“早晨空气清新”。可见,利用文本所提供的内容,设计一定的情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语言,弘扬学生的个性。

【片断二】

师:小朋友,阳光像金灿灿的金子,它使禾苗更绿了,使小树更高了,使小河变成长长的锦缎了。如果你是禾苗,你会对太阳公公说些什么?

生1:太阳公公,谢谢你!你的阳光照得我真暖和。

生2:太阳公公,你真好,你给了我阳光,我长得更绿了。

生3:我很感谢你,太阳公公!有了你,我长得更快了。

师:阳光给禾苗带来了绿色,那么小树、小河会怎么对太阳公公说呢?

生1:谢谢你,太阳公公!有了阳光,我们小树才能生长。

师(扮演太阳公公):不用谢!我很高兴看到你长得这么粗壮。

生2:太阳公公,你对我们小树真好!我身上的叶子要在阳光下才能制出氧气。

师(扮演太阳公公):这叫光合作用,我很愿意为大家效劳。

生3:我是小河,在阳光下,我闪闪发光,特别漂亮。谢谢太阳公公!

师(扮演太阳公公):不用谢,我乐意为你打扮。

【教学反思】

〖善用文本,激发学生思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才是真理。”学习语言也是如此。学生至于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激发了丰富的情感才会有表达的欲望,进而生成新的语言。一年级的小朋友,特别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特点是具有直观性,具体性。绘声绘色的表演,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让学生通过表演体验文中的思想感情,通过表演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这同样是促使学生生成语言的好机会。在上面的教学中,我就设计了师生表演的学习情境,先是请小禾苗说,再让学生自己选择说,教师也蹲下来,积极地融入到学生中去,扮演太阳公公,与学生亲切地对话。这一过程,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因为角色是自己选的,对话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汇聚的,又能与老师一起表演,他们兴致昂然。通过表演,学生理解了阳光的作用的确很大,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它;通过表演,平时的一些礼貌用语也再次回响在学生的耳边;通过表演,我发现了学生的语言是丰富的。在他们的语言中不仅有禾苗、小树、小河的“形”和“意”,更表达了自己的“情”和“味”。所以,教师只要善于利用教材,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又何愁语文素养得不到发展呢?

【片断三】

师:阳光是公正无私的,它给予每一个人都一样多,谁也无法捉住它占为己有。

生1:我可以捉住阳光。

其他学生都说:阳光是捉不住的。

师:你真棒,有自己的看法,你快来说说你是怎样捉住阳光的,好吗?

(掌声)

生1:我家有个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它,我可以捉住阳光。

生2:我也能捉住阳光。我可以利用太阳灶捉住阳光。

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那我们来修改一下课文,让它更科学,好吗?

生1:科学家能捉住阳光,阳光是科学家的;

生2:妈妈晒被子时捉住了阳光,阳光是妈妈的;

生3:聪明的人可以捉住阳光,阳光是聪明人的【教学反思】

〖活用文本,引导学生探究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阅读实践中,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让课文学习成为探究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实验教材给老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在学习“阳光是大家的,谁也捉不住阳光。”这一段落时,有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能捉住阳光”。我马上引导他说说自己的办法,在这个小朋友的启示下,引发了同学的一场精彩发言,在热烈的掌声中,在愉悦、自豪中小朋友领会到了阳光的宝贵,人类的伟大。在这里,没有强求一律和苛刻的规训,建设性、创造性得到认可与欣赏,解放的旨趣得到最佳的凸显和弘扬。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智成长的愉悦。这一次,真可谓是无意中的收获。由此可见,教师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阳光》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2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而言, 如何理解林清玄的文字当中蕴含的哲理, 并弄懂时间的意涵, 显然存在着难度。针对抽象的时间理解这个部分, 我从学生的学情抓起, 让学生问难, 而后集体探讨释疑, 展开教学。

一.质疑问难, 建构话题

[片断一]师:读读课文, 然后整理自己的问题, 拣重要的提问。我们看看哪位同学的问题精确, 能代表很多同学的意见。 (生整理问题)

生:为什么我的小心眼里不止是着急, 还有悲伤?

生:为什么飞过同样的路线, 也永远不是今天了?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三方融合, 交流对话的过程。对话的主体是教师, 学生, 还有文本, 既然是对话, 那么话题从哪里说起? 如何建构话题?这是教师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教学的本质, 是要教会学生从不懂到懂, 那么这个不懂的话语权就在学生那里。我将话题的选取权放给学生, 由学生来定位和把握。

基于此, 我在学生初读环节中, 让学生大胆对文本提问, 学生的问题, 就是语文阅读课堂学习的起点, 在问题中所涉及每一个自然段中的难点句子, 就是教师要进一步引导探究的话题所在。文本的解读、品味, 都必须要依据学生, 从学生不懂的字句段入手, 挖掘精髓, 披文入情。

二.释疑解谜, 细读文本

[片断二]师:作者的问题围绕什么? (死亡的谜) 谜底是什么?你觉得哪一段可以解答这个谜?

生:第四自然段。

师:我们来看看这段中爸爸说了几句话?对这个谜, 哪句话最接近谜底? (生探究讨论)

师:爸爸想告诉林清玄什么?

生:时间带走了一切。要珍惜时间。

师:到底时间带走了什么呢?读读这句话。 (范读句子) 你从我读的句子中找到什么感觉?哪个字眼打动了你?

生:“永远”“再也”“了”这些字眼, 让我感到时间匆匆而过, 心里很忧伤。

[教学反思]面对外祖母的去世, 父母并没有选择欺骗, 而是直接告诉“我”那是永远不会回来, 可是对“我”而言, 什么叫永远?什么叫永远不会回来?这些问题像迷一样, 疑惑之余使得内心愈发悲伤。学生抓住第四自然段, 认为在爸爸的回答里, 可以解答内心的困惑———“所有时间里的事物, 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在这个意味深长的句段里, 学生理解存在着困难, 为此我展开分层次的文本细读, 进行探究理解:一是先从句式上分析, 这是一个总分句, 此句共有四句话, 语义是递进的, 永远不会回来的有昨天, 而后到童年, 再到生命;然后我让学生理解对昨天、童年、生命逝去的含义, 结合自己的生活来深入体验:能否将顺序打乱, 先说童年, 再说昨天? (不能) 二是根据句式, 让学生判断并感悟:“永远”使用了三次, “再也”使用了两次, “了”字贯穿在句段中随处可见。使用这些字眼有什么效果?能达到怎样的情感?如果拿掉, 会有什么改变?我让学生比对后体验, 深刻领悟其中的效果。其三, 是通过朗读来把握情感基调, 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 用声音传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对林清玄要与时间赛跑的心理有了把握, 言意兼得。

三.深度拓展, 升华认知

[片断三]师:你怎么理解“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 就能成功”?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

生:他和西北风赛跑, 和太阳赛跑。

生:他总是要走在时间的前面, 把事情尽快完成。

生:一直就是不停下来。林清玄和时间一直赛跑, 所以受益无穷。无穷就是不断不停的意思。

师: (出示课件资料) 林清玄做了哪些成就, 你知道他是如何取得的吗?谈谈你对和时间赛跑的理解和体会。

生: (动笔后交流)

[教学反思] 《和时间赛跑》的人文特质, 就在于透过林清玄清浅而又富有哲理的文字, 让学生对时间和自己的生活有一个展望和规划, 从而激发起探索求知的热情, 投身在珍惜时间的大道上。这样的人文情怀, 单纯靠教师的说教, 或者口号式感染, 显然是无效的, 也是一种作秀。

语文教学的人文渗透重在内化于心, 催化情感, 自然而然生发。为此我借助林清玄本人的事迹来引入, 学生透过林清玄一生笔耕不缀的追赶, 深刻理解了课文中“和时间赛跑”的意涵, 于是我再让学生谈体会, 根据事例联系自己的情况, 就让学生有了可说可感的东西, 与文本的对话就达到了相融相知。

“中位数”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3

[关键词]体会 重要性 理解意义 探索找法 中位数 反思 教学片断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27

前不久,我执教了“中位数”一课,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建构中位数的意义,掌握中位数的找法。现选取其中的三个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和认识。

教学片断一:体会排序的重要性

师:同学们,我校每年冬季都要举行体育三项赛,还记得是哪三项吗?

生:跑步、跳绳和踢毽子。

师:我每分钟能踢80个毽子,你们呢?(生答略)

师出示本班7名女生1分钟踢毽子成绩的记录单:

师:从表里,你能看出第1名是谁吗?

生:第1名是丁玥。

师:黄越同学排第几名?

生:第4名。

师又出示本班7名男生1分钟踢毽子成绩的记录单:

师:第1名是谁?

生:第1名是徐祯。

师:谁排最后?

生:王宏桥。

师:你们第一次为什么这么快得出结论,而第二次却比较慢呢?

生1:因为第一次给的表格已经排好了序,而第二次给的表格没有排序。

师:看来,排序可以方便我们了解信息。

……

【反思:课始创设冬季体育三项赛的情境,以本班学生踢毽子的成绩为切入口,先出示排好序的成绩记录单,再出示未排序的成绩记录单,让学生分析某个同学的成绩在小组中所处的位置,使学生从看前后记录单的速度对比中充分体会到排序的重要性,为下面教学找中位数强调要先排序埋下伏笔。】

教学片断二: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师:现在请你评价一下,何炬的成绩处在这组同学中的什么位置?

生2:何炬排第3名,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师:他的成绩与平均数比怎么样?请同桌合作,1人报数,1人计算平均数。

生:平均数是53。

师:请同学们继续评价何炬的成绩。

生3:何炬的成绩比一般水平高,比平均数低。

师:用平均数评价,你觉得合适吗?

生:不合适。

师: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4:这是因为徐祯的成绩太高了,把平均数拉高了很多。

师:你觉得用什么数表示这一组男生的踢毽子水平更合适?

生5:我觉得可以用中间的数表示。

师:为什么?

生5:因为比它高的有3个数,比它低的也有3个数;而如果用平均数来表示,比它高的只有2个数,比它低的却有5个数。

师:请你给它取个名字,可以叫什么?

生5:中位数。

师:这里,平均数不能代表一般水平的原因是什么?

生6:徐祯的成绩太高了,把平均数拉高了。

师:如果徐祯踢了90个、95个、100个毽子,那平均数会不会变化?中位数呢?

生7:平均数会变,但中位数不会变。

师:看来,平均数易受特别高或特别低的数据的影响,而中位数不受这样的数据的影响。通常,我们把这样的数据称为极端数据。中位数是不受极端数据影响的。

……

【反思: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从名次和平均数两个角度对何炬同学的成绩进行评价,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引发了他们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用中位数表示踢毽子水平和学习中位数的心理需求。同时,让学生自己给中位数取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此外,上述教学还通过改变记录单中极端数据的大小,让学生充分感悟到中位数不受极端数据影响的这一特点。】

教学片断三:探索中位数的找法

(师出示以下两组数据)

(1)15、19、24、37、41、50、63;

(2)41、32、28、26、24、23、22。

师:你会找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吗?(生答略)

师:怎样找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生8:只要找出正中间的数,就是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师出示下面两组数据,让男女生比赛找中位数)

(1)45、56、79、81、95(女生);

(2)16、25、30、12、9(男生)。

女生找对了,而男生却上当了,一开始他们都说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0”,但后来有人提出要先排一下序,即30、25、16、12、9。通过排序,男生发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应是“16”,而不是“30”,因此觉得比赛不公平。

(师继续出示下面几组数据,让男女生比赛找中位数)

(1)88、77、66、55、44(女生);

(2)26、30、34、38、42(男生);

(3)11、12、16、36(女生)。

[当找第(3)组数据的中位数时,女生卡壳了]

生9:好像是14。

师:怎么得到的?

生9:(12+16)÷2=14。

(师继续出示200、125、120、110、105、103这一组数据,让学生找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生1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20+110)÷2=115。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组数据,它们和前面几组数据有什么不一样?

生11:前面几组数据的个数都是奇数,可直接找到中位数,而这两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需要列式求解。

师:谁能告诉大家怎样找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生12: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时,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就是正中间的那个数;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就是中间相连的两个数的平均数。

生13:如果这组数据未排序,得先排序。

……

【反思:上述环节,采用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方式安排教学,从排好序的数据到未排序的数据,从一组包含奇数个的数据到一组包含偶数个的数据,不断给学生设置认知障碍,使学生经历“认知平衡——认知失衡——认知平衡”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认知过程,充分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同时,本环节还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如在探索出中位数的找法后,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在学生说得不完全的地方给予修正。这样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主动建构起中位数的意义和找法。】

总之,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排序的重要性,为教学中位数的找法埋下了伏笔;接着让学生对某个同学的踢毽子成绩进行评价,制造认识冲突,引导学生建构中位数的意义;最后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设计,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完善中位数的找法。

《找规律》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4

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在家,

我们就捉他。

先选5个人玩(包括老师),从老师开始,同学们一起一人对应一个字地读,最后一个是谁,谁就被淘汰。

师和生一起一边读,一边依次指着5个人,当读到最后一个字“他”时,师和生手正好一起指向站着的第5个人。该同学被淘汰出局。同学们哈哈大笑。

这时,老师再请一个同学站起来,然后说:“我们继续玩,从我开始……”没等老师说完,同学们叫起来:“不行,不行!”师故作惊讶:“为什么不行?”一同学迫不急待地说:“因为20÷5=4,这样淘汰的总是第5个人。”刚才被淘汰的同学也有点“愤愤不平”地说:“这不公平!老师你总是第一个,占着有利的位置,不会被淘汰。”另一同学也“帮腔”说:“我看这次应该从第2个人开始数读。”许多同学附和道:“对!从××开始读。”师追问:“为什么这次要从这个同学开始读?”同学们异口同声:“把老师给淘汰!”师:“哟!你们胆子真大呀!敢把老师淘汰。”师生开心地笑起来。师高兴地说:“虽然我将被淘汰,但我很开心。因为,你们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老师。”

师继续说:“看来5个人玩的秘密已被你们识破,那我们6个人来玩。”师再请一个同学站起来。师平静地说:“从我开始……”没等老师说完,同学们又叫起来:“不可以!”师:“又怎么了?”那个排在第2个位置的同学有点“急”了:“我不同意!因为20÷6=3……2这样淘汰的就是我。”

师继续追问:“如果15个人玩呢?”生争先恐后地说:“第5个人不同意!”

师:“真不简单!玩出智慧来了。其实,在游戏中,谁在一开始掌握了规律,谁就能占得先机。谁在玩的过程中,边玩边思考规律,谁就会在接下来的游戏中赢得胜利。谁在玩的过程中不去找规律,你总是糊里糊涂地被淘汰。”

[反思]

动手做做看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5

片断一:

师:同学们看黑板,说说老师写了些什么?板书:动手做做看

师:你有想问的问题吗?

生1:老师,动手做什么?

生2:让谁动手做?

师:同学们的问题都提得很好,那我们通过什么途径可以找到^答~`案呢?

生:从课文中可以找到^答~`案。

师:好,下面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老师提意,小朋友们可以去找自己的好朋友,自由组合,你读给他听,他读给你听,读之前,老师要提两个要求,一要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二要把生字画出来,想办法记住它。

声:学生高兴地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开心地大声朗读着课文。

师:你们的好朋友读的好吗?给大家推荐推荐。

生1:我觉得××同学读得很好,读得很有感情。

生2:我觉得××同学读得很好,读得很激动,很开心,让我也很想去读了。

反思:

传统整齐的座位让学生有束缚的感觉,本次教学中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伙伴,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从小善于发现他人之长,从中受到感染,乐于肯定表扬他人,激发他学好的学习愿望。

片断二

师:相信小朋友们的课文读得很不错,那么是谁动手做什么呢?

生:我知道是伊琳娜她动手做实验的故事。

师:好,下面的时间就找几个问题小博士和几个聪明小博士来解决以下课文的其它问题好吗?(可以以小组为单位)

生1:“奇怪的问题”是指什么呢?

师:哪个聪明小博士来告诉他?

生2:“奇怪的问题”是指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向几个小朋友提的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师:你们说他说得对吗?

生:对。

师:掌声鼓励。

生1:老师,我还有问题想问一问聪明小博士,伊琳娜回家做了一个什么实验呢?

师:嗯,提得很好。

生2:伊琳娜回家找来一条金鱼,把它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

生1:那结果又是什么呢?

生2:结果水漫出来了。

生1:妈妈为什么不告诉他?

生2:因为妈妈想让伊琳娜自己动手做做看。

师:我们继续。

生1:伊琳娜为什么会生气呢?

生2:因为她认为朗志万在哄骗小朋友们。

生1:那郎志万又为什么哈哈大笑?

生2:那是因为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师:同学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们能告诉老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吗?

生:老师,课文告诉我们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不要迷信权威,遇到什么事都要动脑想动手做做看。

师: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都不错,和课文中伊琳娜一样,也是自己动脑动手把课文中的.疑问都解决了,并且还能悟出道理来,以后,同学们也可以当小老师了。

反思二:

《鸟的天堂》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6

(生朗读、勾画、体会)

师:你们喜欢读哪些句子,体会到了些什么,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我喜欢读这几句话“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从这几句话中,我体会到了榕树的绿叶特别美,颜色鲜艳欲滴,又十分的繁茂,充满了生机。

生:我认为榕树最美之处还在于它的根。榕树的根与众不同,课文中是这样写的“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枝上生根”,使榕树显得特别的奇特。

生:那这榕树之所以能“独木成林”就是因为长着这些“气根”,难怪课文中说“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我从这句话还体会到了榕树的壮观的美!

师:你的理解更深刻了!那你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还有谁想读?读出榕树的大、榕树的奇。

(生再读)

师:读得真不错!我们继续交流。

生:课文中还有一句话,“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榕树富有活力,生命力旺盛的美。

师:体会得真好!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生:能!

(生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师:的确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孩子们,刚才读书时,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

生:课文中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师:这样吧,再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可以联系着上下文,可以联系着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

(生自由地读、体会)

师:想好了可以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前后的同学听一听。

(生自由交流,师也参与其中。)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作者是黄昏时到那儿去的,这时候小鸟们都回窝了,躲在大榕树上,只是偶尔扑扑翅膀。当小鸟扑翅膀时,绿叶就晃动起来。可是绿叶太多了,课文中说是“不留一点缝隙”,所以作者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但是他却感觉到了“生命的颤动”。

师:这是你的理解,比较独特。还有不同的见解吗?

生:课文中说“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说明这是一株富有活力的大树,作者从它的每一片绿叶上感受到了这种勃勃的生机,所以说是“每一片绿叶上都有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你能联系着上下文来谈自己的理解,真不错!

生: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作者看到这每一片绿叶,在晚霞的映照下,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尤其是那新生的嫩叶,绿得鲜亮,绿得发光,让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孩子,你的感受多深刻呀!

生:刚才几个同学都说到了这每一片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生机,但我觉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许当时吹过一阵阵微风,这些充满活力的绿叶在风中你挤我,我挤你,不停地摇动,才让作者产生了“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觉。

师:你认为“风吹”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很有道理。

生:我觉得绿叶本身并没有动,但是这满树的叶子翠绿欲滴,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夺目的亮光,作者看久了,似乎感到绿叶上的点点光斑像是一些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眼前有一些绿色的光点在闪烁,所以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颤动”。

师: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美的画面啊!孩子们,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的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芽,或许是那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觉。让我们用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你觉得怎么读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就怎么读。开始吧!

(生自读体会。)

师:谁想来读?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请了两名学生后发现学生情感的投入不够。)

师:这句话写得很美,我也很喜欢,想读给大家听一听,你们听我读得怎么样。

(师有感情地朗读。)

师:我是带着自己的感受,非常投入感情地在读。你们还想读一读吗?

生:想!

师:那就再练习练习吧!

(生再次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师:谁想来读一读?

(请了4名学生朗读,读得很不错。)

师:这“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受是多么奇妙呀!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教学反思】

一、突出师生的合作性

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上述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的民主合作性。课堂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的气氛极浓。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学生们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轻松愉快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交流表达中提高表达能力。教师的平等参与不仅加大了师生间的亲和度,而且对学习重点有效地进行点拨和引导,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二、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

本课中我没有强迫学生按课文顺序或自己的意愿去阅读,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去阅读、去感悟、去讨论、去交流,学生是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积极地学习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样充分突出了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次教学中,对于课文的理解我没有作生硬的分析,没有作支离破碎的肢解,而是还课文一个完整,还学生亲自阅读实践的权利。让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这样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自由感悟,让他们在读中去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自始至终,以读代讲,凸现了学生阅读的实践性。

三、尊重学生体验的独特性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鼓励学生道出自己真实的、独特的体验。学生有的喜欢课文的这几句,有的喜欢那几句。对于同一句话,有的这样理解,有的那样感受。而怎样读好精彩句段,同学们则各有各的方法和技巧。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满怀欣喜,作为教师则充分肯定、非常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独特性。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对“展开与折叠”教学片断的反思 篇7

苏科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学习内容是“走进图形世界”.教科书从引言开始安排了大量而又丰富的立体图形,让学生通过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丰富对图形的认识和感受,探索图形中存在的简单关系,初步体验一些数学变换思想;从学生周围熟悉的各种物体入手,直观地认识立体图形,然后通过视图和展开图,进一步加以认识.本节安排了数学实验室:将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成一个平面图形,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

二、情景描述

1. 教师的准备

课本数学实验室给出了一个问题的情景:将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成一个平面图形;你能得到如图1与图2所示的图形吗?你能得到哪些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请与同学交流.

此题设计了两问,第一问:直接按所示平面图形展开,但要准确地对正方体沿棱剪开成一个平面图形,这就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第二问:你能得到哪些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此问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备课中做了充分的准备.

(1)提前设想各种展开图.

思路1: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个正方体的盒子;

思路2:让学生课前准备大小相同的6个正方形纸片.

(2)循序渐进,分步突破难点.

步骤1:把一个面沿棱展开需要剪几刀;

步骤2:如何按照图1与图2所示的平面图把正方体纸盒展开;

步骤3:激发学生讨论,我们如何沿棱剪,有哪些策略.

(3)思想方法分析.

思想1:对题目本身要突出分类数学思想,怎样分类,才能正确把正方体展开;

思想2:对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通过6张纸片不同的摆放能否折叠成正方体的逆向思考,这样更利于学生接受,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异彩纷呈的课堂

师:我出示事先准备的正方体纸盒,让学生观察正方体纸盒,如何沿棱剪开成如图3所示的图形呢?

生,:沿棱2→3→4→11→6→5→7,2→3→4→10→11→7→7将正方体剪开.

师:同学们从刚才的正方体的展开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2:从刚才的正方体的展开图中能知道3排,上下各一个正方形,恰好是正方体的上下面,中间有4个正方形,恰好是正方体的前、后、左、右.

师:很好,同学们是不是排成3排,上下各一个正方形,中间有4个正方形,就是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呢?要验证这一结论,也就是看它们能不能把它折叠成正方体.同学们能试一试吗?

生3:这个结论是成立的.

师:像这样的排成3排,上下各一个正方形,中间有4个正方形的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多少呢?谁知道几种就到黑板上画出来.

学生的参与意识很浓,都愿意展示自己,可能画出很多种,我和同学们一起排除重复图形.

生4:有6种(如图4~图9).

师:刚才我们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我们把它叫做“一四一”型.从刚才我们的操作过程以及图3的第二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形,你们又能得到哪些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呢?

学生的参与意识被调动起来,都愿意展示自己.我这时,在课堂上巡视,强调注意方法,积极引导他们.

师:当上面的一个正方形在第一排第1个位置时,另外两个正方形如何放置,就能折叠成正方体?当上面的一个正方形在第一排第2位置时呢?

生:有3种(如图10~图12).

师:同学们仿造上面的叫法,它是什么型呢?

生6:“二三一”(或一三二)型,中间3个作侧面,上(或下)边2个那行,相连的正方形作底面,不相连的再下折作另一个侧面,共3种.

师:如果展开图是3排,每排2个正方形,则它的展开图是什么呢?同学们试—试.

生7:“二二二”型,成阶梯状(如图13).

师:上面的展开图都是3排,如果展开图是2排,则它能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吗?同学们试一试.

生8:可以折叠成正方体,它是“三三”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如图14).

师:非常不错!你们的表现令老师很开心.通过你们的共同努力,认真思考,就正方体的展开图,你们给出了11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分类、转化数学思想,同学们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达到了人人做数学.

三、分析与讨论

反思这个教学片段,在课堂的预设和生成之间,学生动手操作,惊喜不断,带给我许多思考与启发.

1. 精心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

如果在备课中不能对正方体的展开图分类作好设想,那么课堂上照本宣科,缺乏对教材和数学方法的更深挖掘.只有从每一节课做起,认真分析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才能把一个问题的解决上升为对一类问题的解决.

2. 注重目标的差别化

注重问题的解决,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对正方体的展开图,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能想到和掌握的方法一定是不同的;问题的解决不是指答案的得到,而是指向方法的提炼与思维的形成;所以在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才需要寻求解决策略的多样性,这样既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更好地拓广思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3. 注重学生的动手参与

如果把本节课的难点的突破定位于学生被动的听懂,不需要动手操作,那样做的话,我们的学生就不会有深入地思考过程,更不会有这么高的参与热情,在操作过程中得到的启迪与顿悟,是老师的教永远代替不了的.

4. 教师与学生要努力成为数学学习的共同体

在本片断中,教师只是课堂问题的激发者、有序探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多角度思考的促进者,并且从学生的解决策略中补充完善了自己备课中的不足,真正体会到教学相长.异彩纷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千变万化的学情都使我深切地感受到要形成“师生共同体”,还有待于教师的长期努力.

四、案例评析

首先,数学思想方法中,最重要的是那些简单朴素的思想方法.本例中教师的引导、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得到11种正方体的展开图,实际上包含了转化的常用的数学思想,从中折射出的正是通性通法的无穷魅力.

“7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断与反思 篇8

在不算太长的教学生涯中,有许多事情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尤其是“温开水”事件,更让我难以忘怀,它常常引起我对教学的新的思索。

在参加市教坛新秀比赛前,学校组织了一次选拔赛,提前一天告知教学内容,幸运的我抽到了三年前获得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的“7的乘法口诀”一课。我认真、细致地熟悉着当初的教案,准备着教具,第二天便自信、沉着地走进教室,开始了我的教学。

初次教学:

一、复习引入

出示题目:看算式直接说出得数。

2×5 4×3 3×2 6×4 5×3 2×4 1×1 6×3

师:6×3,用到了哪一句口诀?

生:三六十八。

二、新课教学

1.揭示课题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学几的乘法口诀呢?

生:7的乘法口诀。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2.猜想

师:那你们猜一猜,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呢?

生:7句。

师:有哪7句呢?

生: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

[师板书:一七( ),二七( ),三七( ),四七( ),五七( ),六七( ),七七( )]

这个环节我最不希望学生说出答案,可谁知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将答案说了出来,如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尽管学生已经能很流利地背出口诀了,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将口诀写成填空题的形式,继续着我心中的预设。但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由原来的兴冲冲骤然降到了现在的懒洋洋,前后判若两个班级,我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3.试编

师:大家都说一七得七,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生:一个7是7。

师:根据这句口诀,你能写出哪两个乘法算式呢?

生:1×7=7,7×1=7。

师:那二七呢?又是多少?

生:十四。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2个7就是14了。

师:对,7+7=14,那用乘法算式该怎么表示呢?

生:2×7=14,7×2=14。

师:小朋友们已经编出了两句口诀,那后面的五句口诀该怎么编呢?接下来,请小朋友选择一句你最想编的口诀,可以先画图再列出算式,然后编出口诀。(学生试编口诀)

师:编好口诀的同学可以看一看,同桌小朋友和你编的一样吗?要是不一样,你帮他看看,他编对了吗?

……

果然,我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从汇报——排序——找规律——记忆——总结拓展,一切看似是那样的井然有序,但学生的情绪仿佛温水一般,任凭我怎么激情澎湃,也无法将他们“烧开”,即使是自认为设计得很好的几个环节,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此时,我的心情与三年前优质课比赛上满足于学生一路凯歌、陶醉于学生尽善尽美的心情截然不同,如今,我更多的是失落。

课后我问了几个学生才得知今天的内容他们早就会了,连九的乘法口诀也能很流利地背出来,感觉对已经会了的内容进行学习,没有挑战性。这下我终于醒悟过来了,原来我原先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零认知”的基础上,我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进行教学,这样怎么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三年前的教案或许三年前适用,但三年后就未必可行了。看来,这次失败,一方面是我不钻研教材引起的,另一方面是我不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导致的。

尽管比赛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是将教案进行修改,到另一个班级进行了再次教学。这次我还是满怀信心,因为这次的信心源于我将打一场有准备之仗。

再次教学:

铃声响起,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7的乘法口诀。”不料,话语未落,就有一个学生举起小手,大声说:“老师,我会!”还没等他说完,教室里此起彼伏地出现了众多声音:“老师,我也会!”“我也会!”……更有几个学生摇头晃脑地背起了7的乘法口诀。面对眼前的一幕,我暗暗惊喜,因为事情果然像我想的一样发展了。我故意装出很纳闷的样子,问:“老师还没教,你们都会了?”学生胸有成竹、异口同声地说:“会!”“真的会?”“真的会!”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道:“好吧,既然你们都会了,看来我要下岗了,这堂课不要上了。那行,谁先来背背7的乘法口诀?”学生的小手一只比一只举得高,都跃跃欲试,被叫起来的学生非常熟练地背诵着7的乘法口诀。“看来,大家都挺厉害的!那么,你们知道每一句口诀的意思吗?”我轻声问道。这下,如林的小手“唰”地只剩下了五六只,教室里也开始安静下来。一个学生站起来支支吾吾地说出了他的意思,看来,大部分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的。这时,我心里又开始暗自窃喜,要知道这是教师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于是我以理解口诀的意思为切入口,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或画或摆图形来交流、验证口诀,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中。最后,学生不仅理解了7的乘法口诀的意思,还尝试运用发现的规律编出了后几节课要学的乘法口诀。课堂上,学生如沸腾的开水,不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时的我,终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后反思:

时间仅隔三年,同样的教案,到如今已不能再重复“往日的故事”,留给我的确是失败。或许我们不能过多的埋怨教案,因为一堂好课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当课堂一旦出现意外生成的时候,我不能灵活机智地驾驭课堂和学生,因为对于学生的原有认知,我的确是疏忽了。或许三年前的学生也知道了7的乘法口诀,但是他们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跟着我亦步亦趋,配合默契。但是三年后的学生却敢于有自己的想法,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在我一进课堂时,当知道学生已经会背口诀后,这着实打乱了我原先建立在学生“零认知”基础上设计的预设,于是我只能拼命地将他们生拉硬拽到预先设置的轨道中,但从中看的出来学生是多么的不情愿呀!既然有了这样的情绪,学生怎么还能愉快地进行下面的学习呢?

而之后的再次教学,我事先已经知道学生会背7的乘法口诀,没有让学生懂装不懂,而是将“试编口诀——熟记——运用”的教学流程调整为“猜测口诀含义——操作验证口诀含义——发现编写规律——尝试创编后续口诀”。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勇于将课堂“让位”给学生,并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空间,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悟和体验数学。在根据学生学情需要进行教学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看到了课堂上生成新的思维碰撞和思维交锋,看到了师生间平等愉快的对话,这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数学课堂吗?

(责编 杜 华)endprint

在不算太长的教学生涯中,有许多事情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尤其是“温开水”事件,更让我难以忘怀,它常常引起我对教学的新的思索。

在参加市教坛新秀比赛前,学校组织了一次选拔赛,提前一天告知教学内容,幸运的我抽到了三年前获得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的“7的乘法口诀”一课。我认真、细致地熟悉着当初的教案,准备着教具,第二天便自信、沉着地走进教室,开始了我的教学。

初次教学:

一、复习引入

出示题目:看算式直接说出得数。

2×5 4×3 3×2 6×4 5×3 2×4 1×1 6×3

师:6×3,用到了哪一句口诀?

生:三六十八。

二、新课教学

1.揭示课题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学几的乘法口诀呢?

生:7的乘法口诀。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2.猜想

师:那你们猜一猜,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呢?

生:7句。

师:有哪7句呢?

生: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

[师板书:一七( ),二七( ),三七( ),四七( ),五七( ),六七( ),七七( )]

这个环节我最不希望学生说出答案,可谁知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将答案说了出来,如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尽管学生已经能很流利地背出口诀了,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将口诀写成填空题的形式,继续着我心中的预设。但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由原来的兴冲冲骤然降到了现在的懒洋洋,前后判若两个班级,我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3.试编

师:大家都说一七得七,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生:一个7是7。

师:根据这句口诀,你能写出哪两个乘法算式呢?

生:1×7=7,7×1=7。

师:那二七呢?又是多少?

生:十四。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2个7就是14了。

师:对,7+7=14,那用乘法算式该怎么表示呢?

生:2×7=14,7×2=14。

师:小朋友们已经编出了两句口诀,那后面的五句口诀该怎么编呢?接下来,请小朋友选择一句你最想编的口诀,可以先画图再列出算式,然后编出口诀。(学生试编口诀)

师:编好口诀的同学可以看一看,同桌小朋友和你编的一样吗?要是不一样,你帮他看看,他编对了吗?

……

果然,我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从汇报——排序——找规律——记忆——总结拓展,一切看似是那样的井然有序,但学生的情绪仿佛温水一般,任凭我怎么激情澎湃,也无法将他们“烧开”,即使是自认为设计得很好的几个环节,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此时,我的心情与三年前优质课比赛上满足于学生一路凯歌、陶醉于学生尽善尽美的心情截然不同,如今,我更多的是失落。

课后我问了几个学生才得知今天的内容他们早就会了,连九的乘法口诀也能很流利地背出来,感觉对已经会了的内容进行学习,没有挑战性。这下我终于醒悟过来了,原来我原先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零认知”的基础上,我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进行教学,这样怎么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三年前的教案或许三年前适用,但三年后就未必可行了。看来,这次失败,一方面是我不钻研教材引起的,另一方面是我不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导致的。

尽管比赛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是将教案进行修改,到另一个班级进行了再次教学。这次我还是满怀信心,因为这次的信心源于我将打一场有准备之仗。

再次教学:

铃声响起,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7的乘法口诀。”不料,话语未落,就有一个学生举起小手,大声说:“老师,我会!”还没等他说完,教室里此起彼伏地出现了众多声音:“老师,我也会!”“我也会!”……更有几个学生摇头晃脑地背起了7的乘法口诀。面对眼前的一幕,我暗暗惊喜,因为事情果然像我想的一样发展了。我故意装出很纳闷的样子,问:“老师还没教,你们都会了?”学生胸有成竹、异口同声地说:“会!”“真的会?”“真的会!”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道:“好吧,既然你们都会了,看来我要下岗了,这堂课不要上了。那行,谁先来背背7的乘法口诀?”学生的小手一只比一只举得高,都跃跃欲试,被叫起来的学生非常熟练地背诵着7的乘法口诀。“看来,大家都挺厉害的!那么,你们知道每一句口诀的意思吗?”我轻声问道。这下,如林的小手“唰”地只剩下了五六只,教室里也开始安静下来。一个学生站起来支支吾吾地说出了他的意思,看来,大部分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的。这时,我心里又开始暗自窃喜,要知道这是教师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于是我以理解口诀的意思为切入口,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或画或摆图形来交流、验证口诀,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中。最后,学生不仅理解了7的乘法口诀的意思,还尝试运用发现的规律编出了后几节课要学的乘法口诀。课堂上,学生如沸腾的开水,不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时的我,终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后反思:

时间仅隔三年,同样的教案,到如今已不能再重复“往日的故事”,留给我的确是失败。或许我们不能过多的埋怨教案,因为一堂好课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当课堂一旦出现意外生成的时候,我不能灵活机智地驾驭课堂和学生,因为对于学生的原有认知,我的确是疏忽了。或许三年前的学生也知道了7的乘法口诀,但是他们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跟着我亦步亦趋,配合默契。但是三年后的学生却敢于有自己的想法,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在我一进课堂时,当知道学生已经会背口诀后,这着实打乱了我原先建立在学生“零认知”基础上设计的预设,于是我只能拼命地将他们生拉硬拽到预先设置的轨道中,但从中看的出来学生是多么的不情愿呀!既然有了这样的情绪,学生怎么还能愉快地进行下面的学习呢?

而之后的再次教学,我事先已经知道学生会背7的乘法口诀,没有让学生懂装不懂,而是将“试编口诀——熟记——运用”的教学流程调整为“猜测口诀含义——操作验证口诀含义——发现编写规律——尝试创编后续口诀”。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勇于将课堂“让位”给学生,并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空间,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悟和体验数学。在根据学生学情需要进行教学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看到了课堂上生成新的思维碰撞和思维交锋,看到了师生间平等愉快的对话,这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数学课堂吗?

(责编 杜 华)endprint

在不算太长的教学生涯中,有许多事情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尤其是“温开水”事件,更让我难以忘怀,它常常引起我对教学的新的思索。

在参加市教坛新秀比赛前,学校组织了一次选拔赛,提前一天告知教学内容,幸运的我抽到了三年前获得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的“7的乘法口诀”一课。我认真、细致地熟悉着当初的教案,准备着教具,第二天便自信、沉着地走进教室,开始了我的教学。

初次教学:

一、复习引入

出示题目:看算式直接说出得数。

2×5 4×3 3×2 6×4 5×3 2×4 1×1 6×3

师:6×3,用到了哪一句口诀?

生:三六十八。

二、新课教学

1.揭示课题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学几的乘法口诀呢?

生:7的乘法口诀。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2.猜想

师:那你们猜一猜,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呢?

生:7句。

师:有哪7句呢?

生: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

[师板书:一七( ),二七( ),三七( ),四七( ),五七( ),六七( ),七七( )]

这个环节我最不希望学生说出答案,可谁知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将答案说了出来,如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尽管学生已经能很流利地背出口诀了,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将口诀写成填空题的形式,继续着我心中的预设。但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由原来的兴冲冲骤然降到了现在的懒洋洋,前后判若两个班级,我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3.试编

师:大家都说一七得七,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生:一个7是7。

师:根据这句口诀,你能写出哪两个乘法算式呢?

生:1×7=7,7×1=7。

师:那二七呢?又是多少?

生:十四。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2个7就是14了。

师:对,7+7=14,那用乘法算式该怎么表示呢?

生:2×7=14,7×2=14。

师:小朋友们已经编出了两句口诀,那后面的五句口诀该怎么编呢?接下来,请小朋友选择一句你最想编的口诀,可以先画图再列出算式,然后编出口诀。(学生试编口诀)

师:编好口诀的同学可以看一看,同桌小朋友和你编的一样吗?要是不一样,你帮他看看,他编对了吗?

……

果然,我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从汇报——排序——找规律——记忆——总结拓展,一切看似是那样的井然有序,但学生的情绪仿佛温水一般,任凭我怎么激情澎湃,也无法将他们“烧开”,即使是自认为设计得很好的几个环节,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此时,我的心情与三年前优质课比赛上满足于学生一路凯歌、陶醉于学生尽善尽美的心情截然不同,如今,我更多的是失落。

课后我问了几个学生才得知今天的内容他们早就会了,连九的乘法口诀也能很流利地背出来,感觉对已经会了的内容进行学习,没有挑战性。这下我终于醒悟过来了,原来我原先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零认知”的基础上,我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进行教学,这样怎么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三年前的教案或许三年前适用,但三年后就未必可行了。看来,这次失败,一方面是我不钻研教材引起的,另一方面是我不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导致的。

尽管比赛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是将教案进行修改,到另一个班级进行了再次教学。这次我还是满怀信心,因为这次的信心源于我将打一场有准备之仗。

再次教学:

铃声响起,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7的乘法口诀。”不料,话语未落,就有一个学生举起小手,大声说:“老师,我会!”还没等他说完,教室里此起彼伏地出现了众多声音:“老师,我也会!”“我也会!”……更有几个学生摇头晃脑地背起了7的乘法口诀。面对眼前的一幕,我暗暗惊喜,因为事情果然像我想的一样发展了。我故意装出很纳闷的样子,问:“老师还没教,你们都会了?”学生胸有成竹、异口同声地说:“会!”“真的会?”“真的会!”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道:“好吧,既然你们都会了,看来我要下岗了,这堂课不要上了。那行,谁先来背背7的乘法口诀?”学生的小手一只比一只举得高,都跃跃欲试,被叫起来的学生非常熟练地背诵着7的乘法口诀。“看来,大家都挺厉害的!那么,你们知道每一句口诀的意思吗?”我轻声问道。这下,如林的小手“唰”地只剩下了五六只,教室里也开始安静下来。一个学生站起来支支吾吾地说出了他的意思,看来,大部分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的。这时,我心里又开始暗自窃喜,要知道这是教师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于是我以理解口诀的意思为切入口,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或画或摆图形来交流、验证口诀,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中。最后,学生不仅理解了7的乘法口诀的意思,还尝试运用发现的规律编出了后几节课要学的乘法口诀。课堂上,学生如沸腾的开水,不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时的我,终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后反思:

时间仅隔三年,同样的教案,到如今已不能再重复“往日的故事”,留给我的确是失败。或许我们不能过多的埋怨教案,因为一堂好课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当课堂一旦出现意外生成的时候,我不能灵活机智地驾驭课堂和学生,因为对于学生的原有认知,我的确是疏忽了。或许三年前的学生也知道了7的乘法口诀,但是他们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跟着我亦步亦趋,配合默契。但是三年后的学生却敢于有自己的想法,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在我一进课堂时,当知道学生已经会背口诀后,这着实打乱了我原先建立在学生“零认知”基础上设计的预设,于是我只能拼命地将他们生拉硬拽到预先设置的轨道中,但从中看的出来学生是多么的不情愿呀!既然有了这样的情绪,学生怎么还能愉快地进行下面的学习呢?

而之后的再次教学,我事先已经知道学生会背7的乘法口诀,没有让学生懂装不懂,而是将“试编口诀——熟记——运用”的教学流程调整为“猜测口诀含义——操作验证口诀含义——发现编写规律——尝试创编后续口诀”。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勇于将课堂“让位”给学生,并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空间,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悟和体验数学。在根据学生学情需要进行教学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看到了课堂上生成新的思维碰撞和思维交锋,看到了师生间平等愉快的对话,这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数学课堂吗?

《阳光》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9

【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片断】教师播放《小小的船》曲子,让学生闭眼想像。

师:请同学们团上你们的眼睛,静静地来听一首优美的曲子,听完后告诉大家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配乐描述)宁静的夜晚,你坐在池塘边看到一轮明月挂在深蓝的天空中,这弯弯的月儿,真像一只小小的船呀!

(学生听完曲子后自由发言)

生:老师,我感觉真的飞上去了,好像坐在这小小的船里边,数着闪闪发光的星星。

生:老师,我好像看到了满天的星星正向我眨着眼睛呢!(还用手做“眨眼睛”的动作)

生:我好像已经变成了一位小天使,正在空中飞翔。

生:我好像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唱歌。

(学生沉浸在这首优美的乐曲之中,展开了他们想像的翅膀)

师:老师也好像随你们一起飞上了美丽的星空,看到了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现在,有几位小天使(图片)很想和同学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它想和那些聪明、大胆的孩子们交朋友,它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道题,谁答对了,它就和谁交上真正的朋友。(答对的同学送一张小天使图片作为奖励)

你们可听好了:闪闪的星星像什么?(出示比喻句进行训练)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

生:闪闪的星星像眼睛。

生:闪闪的星星像宝石。

生:闪闪的星星像路灯。

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生:弯弯的月儿像香蕉。

生:弯弯的月儿像镰刀。

(鼓励学生说出与别的同学学不一样的内容,还可给学生更大的想像空间,让学生(最新负数教学反思)自由地选择形象鲜明的事物,说说“……像……”。)

《阳光》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10

[ 片断一 ]

师:种葫芦的人由于不听邻居的劝告,结果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请小朋友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种葫芦的人看到自己种的葫芦都落了,他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唯恐老师不点他回答。)

生:他会这样想:我早就应该听邻居的劝告,不然的话,我可爱的小葫芦就不会掉。

生:早听邻居的劝告,不就没事了吗?

生:如果我听了邻居的话,我的小葫芦肯定会赛过大南瓜的。(边说边得意地用手比划着大南瓜。)

生:(一脸的迷惑)我的小葫芦怎么会掉了呢?

师:是呀,你的小葫芦怎么会掉了呢?小朋友们能告诉他吗?

生:到现在还不知道呀,你没有听邻居的劝告呗。

生: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大得很!可你不知道呀。

师:(对刚才迷惑的同学说)你现在明白了吗?(学生点点头)(师接着说)发挥你的想象接着说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落了,他还会想些什么?

生:(长叹一口气)唉!我真后悔。原来蚜虫有那么厉害呀!

生:我喷了药就好了。唉!

生:还有下一次的话,我一定要听邻居的劝告。

生:看来,邻居说的话一点也没错。

生:我怎么这么笨呢,早问一问邻居怎么治蚜虫就得了。

生:哦……原来叶子与葫芦之间有这么大的联系。

师:好!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象真丰富呀!在学习中,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想象,多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 反思 ]

此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联系上文,发挥想象力,从中了解种葫芦的人错在哪个地方。同学们的想象不仅进一步理解了课文,而且又对课文有深一层的认识。那稚气的充满了想象的话语足以让老师感到欣喜若狂。 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生活紧密联系。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于网络

《阳光》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11

关键词:阅读课教学,中学英语,方法,途径

一、教学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新课标》) 指出,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 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阅读课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战场。《新课标》要求的阅读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感;特别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然而, 传统模式的阅读课教学远不能达到《新课标》要求的高中英语教学的总目标和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在传统的阅读课上, 学生先是看课文, 回答教师预设的问题, 然后是听录音, 并跟读课文, 最后是听教师讲解知识点, 并做笔记。这样的教学方式从感觉上和操作程序上看是一环扣一环, 但从学生个性的发展乃至素质的提高上来看很不到位。既不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发展。

为了有效地进行阅读课教学, 笔者打破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在摸索中不断反思, 在反思中不断完善, 终于找到了有效地进行阅读课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二、教学目标

本节阅读课教学的课文是新课标人教版英语必修3单元2的主阅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王鹏和雍慧开餐馆竞争的故事。通过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 笔者确定本节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阅读、理解王鹏开餐馆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食物的分类, 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深刻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 使学生能快速获取关键信息, 并且能预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三、教学设计

在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和阅读课教学的目标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 笔者采用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 设计了以下活动来帮助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活动1: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阅读课文 (scan) , 找出两家餐馆提供的食物。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指导。

活动2:学生分析两家餐馆提供的饮食的优、缺点。

活动3:学生谈谈自己对健康饮食的理解。

活动4:学生预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以上4个活动由学生独立完成, 并把关键信息填入下面的表格。

活动5: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 相互交流以上4个活动的成果。

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 学生都能快速地找出两家餐馆所提供的食物, 对其进行优、缺点分析并形成自己对健康饮食的理解。但学生对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却有不同看法。大多数同学认为, 两家餐馆之间会产生敌对关系, 并“爆发”一场“战争”, 最后才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而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少数同学认为, 两家餐馆会为了更大的利益而进行合作。学生对故事的发展和结局的不同看法也正好为本单元下一篇阅读课文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为了实现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发展, 并且让学生体验到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快乐, 笔者以学生成功完成以上5个活动为前提, 设计了以下任务: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 以两家餐馆之间的竞争为主题, 以两家餐馆提供的饮食, 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为主要内容, 设计一段独白或对话, 并在全班展示。

四、反思与启示

课后, 笔者对这一教学片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和阅读课教学的目标, 笔者认为, 一节成功的阅读课要力求达到以下目标: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阅读策略来获取信息, 又能丰富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 为以后的阅读写作做准备;既能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使学生敢于开口用英语交流并且能用英语得体地交流, 又能充分地为学生创造听的机会, 从而培养学生听的技能, 提高听的能力;既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 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使他们成为具有合作精神的现代人。

要实现以上目标, 使学生在阅读课上能真正地“动”起来, 并得到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 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方式,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设计合理、科学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通过完成一系列相关联的活动, 来完成任务, 从而实现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给学生一个任务, 让学生自主去发现, 去探究, 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听到了, 但我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了, 我就记住了;我做了, 我就理解了。”任务让学生在“做”中主动地去发现, 去探究, 去理解, 从而达到掌握。给学生一个任务, 让学生去合作, 成为具有合作精神的人。任务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课堂上的合作其实也是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中合作的演习。给学生一个任务, 让学生相互之间沟通, 交流和展示, 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任务驱动下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 而是学生展示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相互沟通、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 学生在不断地吸取他人的可借鉴之处来完善自己, 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1]龚亚夫, 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刘玉静, 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林海教学片断反思 篇12

师:读了花这一部分,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想问老师一个问题:花的特点是什么?

师:他问的这个问题,谁能帮助他解决?

生:我觉得花的特点有两个:第一个是多。第二个是美丽。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我的问题是,还穿绣花鞋这里的绣花鞋指的是什么?

师:(课件)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轻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请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生:(读)林海教学片断反思

师:他问的这个绣花鞋指的是什么?

生:我觉得绣花鞋指的是兴安岭的.花。

师:对。/下面听老师读这个句子,边听边想象,作者把兴安岭当怎样的人来写的。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生:他这里写花,为什么还要写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呢?

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因为这些小红豆是花的果子。

生:因为这些小红豆不仅装扮了兴安岭,还可以酿酒,为人类作贡献,所以写了小红豆。

生:我还想问老师一个问题:/article/为什么说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却说不出那些花的名字来?

师:这个问题相信你能解决,这说明了什么?

师:说明这儿的花多。

师:对了!你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也是读书的一个好方法。

以上是我在教学《林海》一课时出现的小片段。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是教学观念的更新。过去是教师问学生,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现在是学生问老师,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思维得以发挥。师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课堂氛围宽松,学生想说就说,想问就问,大胆的探索,体现了教育的人文性。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天文、地理、自然、社会、伦理、道德等,可以说无所不容。语言文字的通俗性也最能激发学生思维,唤起学生想象。学生个性的需求不同,想探究的问题也不同,课堂上,学生的许多问题是不可预测的,既然鼓励学生问,学生什么都可能问。有些问题看似古怪,其实是必然。因为,孩子对新事物的发现,永远是好奇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荷叶圆圆》教学片断和反思 篇13

师:这四位小伙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生:老师,我喜欢小鱼儿。因为小鱼儿把荷叶当做雨伞,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小孩。能不能教一教我小鱼是怎样游的?

(学生做动作)

师:你游的可真棒。那什么是捧呢?

(学生又做捧状。)

师:你真是太了不起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他鼓鼓掌,喝喝彩。

师:现在大家一起来读这一自然段,读的时候可加进你的动作来扮演。

(学生一起来扮演读。)

师:听了大家的读,我知道了,你们是一群不快乐的小鱼儿,为什么呢?因为你们读的是“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可你们却一个个紧紧皱着眉头,随意地泼洒着水花……

(老师的话还没说完,教室里的小孩们都笑了。)

师:看样,每个小孩都是聪明的,不用老师多说,一点就通了。下面我们再来一遍,看看不是不每个人都明白了。

(学生再次读演。)

师:刚才在大家读演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只特别可爱的小鱼儿,她笑嘻嘻地游得可欢快了,现大我们就请这只小鱼来为大家扮演。

(指名上台演,演完后把头饰戴上,下去。)

师:这只小鱼儿目前演的非常好,老师先把头饰给她戴上了。你们看,老师手中还有许多漂亮的头饰,谁想得到?赶快到书中去找你喜欢的小伙伴读一读,演一演。

(一席话把小孩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大家读的读,演的演,好不热闹。)

……

师:通过刚才的扮演,已有4位同学戴上了头饰,还有不少同学不服气,没关系,相信自身,只要你相信自身演的好,头饰一定能给你戴的。

【反思】

一、新课标要求教师有新的课堂行为

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一起发展的过程。

本教学片断中我注重了营造课堂气氛,充沛尊重学生,让它们自主地选择自身喜欢的段落去读、去演。我着力指导了第五自然段,让学生教老师,有力地激起了学生的扮演欲。在学生读的不够好的地方,老师巧妙地指出:“你们是一群不快乐的小鱼儿……”小孩们都是聪明的,何许老师多言,“笑嘻嘻”“捧”迎刃而解。

对于文章的理解,老师没有过多地去剖析,仅仅以点代面,老师只需要蹲下来彻底地和学生平等,彻底地融入学生中,其实文章并不难教,也不难懂。

二、《语文课程规范》指出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是说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分会的人格。”既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又是语文课程人文内涵的集中体现。假如语文教学长期只偏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性,必定会丧失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导致学生只会学习,不会做人。

本教学片断中,我有机地渗入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努力,只要相信自身,每个人都是最好的”教育理念。老师的一句“不服气、没关系,只要你相信自身演的好,头饰一定能戴上的。”让学生对自身充溢了信心,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相信他们会时刻去想法战胜对方,而不是去嫉妒对方,把做人的道理有机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片断二】

师: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这些小伙伴们可喜欢荷叶了,它们在一起玩的可真开心,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小伙伴也想与荷叶交朋友呢?用“ ”说:“荷叶是我的。”练习说话。

生1:荷花说:“荷叶是我的邻居。”荷花紧紧地挨着荷叶。

生2:小蝌蚪说:“荷叶是我的挡箭牌,当小朋友想捉我时,荷叶密密地盖着我。”

生3:小河说:“荷叶是我的小孩。”小河紧紧的拥抱着荷叶。

生4:水草说:“荷叶是我的朋友,当我孤独时,它会陪伴着我。”

生5:小河说:“ 荷叶是我的衣裳,你们看,它把我打扮得多漂亮呀!”

生6:莲藕说:“荷叶是我的朋友,我们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

师:小孩们,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连听课的老师都很佩服你们,给你们以会心的微笑呢,回家把你们今天所说的用画画出来,有信心画好吗?

生:(大声答)有信心。

师:下课。

【反思】

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发明潜能。

备课伊始,我对拓展局部还半信半疑,生怕学生临时卡壳,和至课堂上听着小孩们那充溢诗意而又富于幻想的发言,我不由在心里为他们喝彩。同时也再次对“新课标要求教师有新的课堂行为”这一句有颇多感悟,假如没有老师先前的蹲下来与小孩们平等对话,没有教师新型的课堂行为,我相信拓展这局部是不会胜利的。

上一篇:中考冲刺教师的发言稿下一篇:县主题教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