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样子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扬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样子(精选3篇)

高扬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样子 篇1

作者:ldr59066 于 2015-03-03 16:01 发表 只看该作者

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鲜明提出,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四有”军人传承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彰显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和当代革命军人崇高品质,擎起实现强军目标的伟大旗帜,构建起新一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样子。始终树好听党话、跟党走的样子[/color]。我军是党缔造和培育的军队,忠诚于党是人民军队不变的军魂,听党的话、跟党走是人民弟子兵融入党的血脉的基因,是有灵魂的具体体现。从革命战争2200多万英烈红心向党、大义凛然、慷慨赴死,到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的成千上万英雄模范丹心铁骨、赤胆忠诚、报效国家,无一不是革命军人样子的生动体现。革命军人的壮举,汇聚成一条绵延不断的精神和灵魂长河,就是始终坚持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形成了高度的自觉和统一,永恒高扬起革命军人的样子。新形势下,尽管时代变迁、条件改变、环境不同,兵走了一茬又一茬、干部换了一任又一任,但革命军人的红色基因没有变,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信念没有变。今天,我们高扬军人的样子,就是要把灵魂根植于脑、固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做到宗旨不忘、本色不改、忠诚不变。

始终树好能打仗、打胜仗的样子。军队因打仗而存在,军人为打仗而生。我军是在战火中诞生的、从战争中走来的英雄军队,无论是红军初创时期,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牢记使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全军将士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斗精神,能打仗、善打仗、打胜仗,愈战愈勇、愈战愈强,打败了日寇,埋葬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树立起了军人“能打仗、打胜仗”的样子。和平建设时期,人民军队一如既往,忠诚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书写了当代革命军人的样子。今天,我们高扬军人的样子,就是要紧贴时代、瞄准未来,以强军目标为统领,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广大官兵要牢记军人职责,投身强军实践,培育战斗精神,锤炼血性虎气,树立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思想,始终练就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过硬本事。

高扬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样子 篇2

展情况的报告

支队政治处:

为深入开展好“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活动,切实加强活动成效,我大队通过召开党委学习会、军人大会、官兵训练后的讲评等形式,发动官兵广泛参与讨论,积极开展思想碰撞,在相互启迪中深化认识、立起标准。一是要求官兵结合“两项教育、一项活动”,对照标准,重点查找问题,分层分类进行针对性的讨论。要求党员干部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重点查找在对党绝对忠诚、清正廉洁、责任担当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基层官兵重点查找在理想信念、打赢能力、战斗精神、品行操守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二是大队党委书记带头参加大讨论活动,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抓学习、查不足、找原因、理思路、提对策,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三是组织观看《热血汶川》等消防官兵执行灭火救援、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的记录片,激发官兵斗志,使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形象深刻在每名官兵心中,懂得怎样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大显身手。四是结合官兵实际,我大队紧紧围绕“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是什么、为什么要树立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怎样立好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的话题,发动全体官兵在讨论中重点查摆自身与“四有”革命军人目标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素质能力、作风纪律、工作方法等,引导官兵深刻理解“四有”革命军人的丰富内涵,明确新一代革命军人应当具备的理想抱负、素质能力和道德修养,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谋划好解决制约部队创新发展的瓶颈性问题的对策,增强官兵投身强军实践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做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改) 篇3

做新一代革命军人

2014年10月30日,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新一代革命军人,有品德就是要情趣高尚、品行端正。今天,我重点围绕“有品德”与大家进行交流。

首先看课件,图片上的两个人是黄旭华和刘胜兰,他们是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虽然颁奖典礼过去整整一年了,但我却久久不能忘怀,我有时在想,是什么支配他们做出了这种伟大的壮举?答案是“品德”。因为有誓言无声的品德,让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默默的投身中国核潜艇事业;因为有大爱无疆的品德,让刘盛兰年届九十,仍然坚持拾荒助学。习主席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有品德,是强军兴军进程中我军官兵应当具备的道德情操,是对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本色要求。我们要把有品德作为立身做人、履职尽责的基础,自觉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下面,我就以《情趣高尚、品行端正,做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为题,跟大家作一交流。

一、有品德是践行强军目标必备的道德准则

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历来强调崇德修身, 如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脍炙人口的《三字经》;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古典名录。而军人以品德立身的经典故事更是不胜枚举,从岳飞“精忠报国”的正义凛然到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大气豪迈,从陈毅“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的责任担当到雷锋“把有限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无私情怀等等。这些一面面飘扬的道德旗臶、一座座耸立的人格丰碑,说明了良好的品德,是做人之根、成事之基,是合格军人必备的基本素养。新一代革命军人,更应清醒认识立德为先、以德成志的重大现实意义。

(一)有品德是立身做人、当兵为官的准则。古语讲:“德者,本也。”意思是说,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注重以德立人,形成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成为普遍认同、倍受尊崇的道德标准。现实中,我们也感到,一个人品德修养如何,直接决定着他为人处事的标准怎么样。大家知道,周总理逝世的时候,联合国降半旗致哀。周总理是政府首脑,不是元首。当时,在联合国降半旗的时候,有些国家的代表提出异议:为一个国家的政府首脑降半旗,这在联合国还是第一次,以后各国政府首脑去世的时候是不是都要降半旗?当时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先生就在联合国总部大厦里这样说,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却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的人口有10亿,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可她的总理却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政府首脑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联合国总部就为他降半旗。这时,联合国所有代表都折服了,为失去世界伟人周恩来半旗垂落,低头默哀。这就是人格的魅力,而这种人格的魅力,源自于高尚的品德修养。青年官兵常常面对生与死、得与失、苦与乐、义与利、法与情的现实挑战,这既是检验军人品德的“试金石”,也是锤炼军人品德的“磨刀石”。如果没有道德约束,难免经不住考验、作出错误选择,甚至误入歧途。因此,只有按照有品德的标准规范举止、匡正追求,才能保证不迷航、不偏向,始终行稳致远。

(二)有品德是全面发展、成长进步的基石。电视剧《士兵突击》播出后,全国观众拍手叫好,在军营也一度引发“许三多”热潮。其实,我们只是在为许三多的成功点赞,却忽视了许三多背后的品德力量。比如“不抛弃不放弃”是对待困难的品德、“现在混日子、将来日子混你”是对待生活的品德、“人不能太舒服、太舒服就会出问题”是对待自身的品德、“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做到”是对待人生的品德。有网友这样评论说:许三多既是中国军人的品德标准,也是普通公民做人做事的品德楷模。《论语》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不养大德,也许可成一时之功,但难成长远之业。古语讲:“富润屋、德润身”。德正则事业兴,德厚则根基深。事实证明,品德是成功成才的通行证,只有立德为先、以德服人,才能真正得到组织信任和群众口碑,获得干事创业的更好平台,干出更大工作成绩、实现更大发展进步。

(三)有品德是保持本色、树好形象的保证。习主席上任之初就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数事实证明,军人和人民群众,好比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为人民服务是我军亘古不变的宗旨和品德,是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宝贵财富。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就是从我军不吃百姓一个苹果、宁可露宿街头也不进民宅、为人民利益而不惜献出生命等具体行动上,接受并爱戴这支军队的。1943年,苏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四连的82名干部战士,奉命掩护机关和群众转移,牵制阻击扫荡之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英烈,不仅人人戴了三个月的黑纱,还挑选出了82名优秀子弟送到四连。“最后一粒米,拿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拿去做军装;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子,送到咱队伍上”,这就是军民鱼水情的生动写照。探究我军保持强大战斗力的源泉,不难发现,我军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是重要因素。当前,社会上的多元价值取向和不良风气日益向军营渗透蔓延,不断冲击着官兵的宗旨信仰和政治本色,个别官兵为民负责、为民献身等革命精神有所弱化,是非、美丑、荣辱等基本评价标准出现迷失错位,不仅损害了部队的形象和声誉,还会严重削弱我军战斗力。俗话说,有德者必有追求,无德者难有底线。在我们人生成长的重要关口,更应保持清醒头脑,持续升华思想境界、涵养浩然正气、塑造高尚品格,永葆革命军人政治本色,真正走好军旅人生路。

二、有品德就是要情趣高尚、品行端正

首先我们谈一谈什么是“品德”。中华民族道德文化源远流长,每个时期、每类群体都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体系。习主席把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有品德”概括为情趣高尚、品行端正,有其特指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一)精神追求崇高。崇高的精神追求,是向上向善的动力之源,是革命军人应有的道德境界。有的战友说,我想入党、我想当个优秀士兵、我想转士官等,这都是一种精神追求。但这些只是个人追求,不是崇高的精神追求。那什么是崇高的精神追求呢?我的理解,崇高的精神追求最起码应包括三点。一是始终以强国强军为责。习主席号召我们:要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这是习主席向全军将士发出的政治动员令,更应成为我们的崇高精神追求。我们都知道,刚刚成立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一穷二白,还时常受到世界核武大国的恐吓和讹诈。为增加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确立中国的国际地位,一批老一代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两弹一星”的伟大壮举,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强国强军为己任的时代楷模。89岁的核物理学家、“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怀揣着强国强军的强烈愿望,将自己的一生都默默奉献给了核武器研发。由于保密原因,他隐姓埋名近30年,甚至连他的妻子都不知道他所从事的工作,直到1988年才为公众所知,这是一种怎样的责任担当!我们说这种精神追求是高尚的、可敬的,也是革命军人必须具备的。强军路上没有旁观者。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我们每名军人的肩上都有一份沉甸甸的担子。群力所举无不胜,众智所为无不成。我们每名官兵都要把强国梦强军梦作为最高精神追求,自觉担当起我们这一代军人的历史责任。二是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时指出:“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军的根本宗旨。我军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实践着这一宗旨。长期以来,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军为了人民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尊敬、赞扬和信赖。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驻守唐山的武警支队正处于震中区内,在自身伤亡惨重情况下,唐山支队广大官兵忧党之所忧、急民之所急,迅速投入这场史无前例的巨大救援之中。其中一营营长栾德楚带领小组抢救群众,当路过家门口时,他看到妻子已经遇难,两个孩子嚎啕大哭。在国难和家难的选择面前,栾德楚没有过多思考,他把两个孩子托给邻居照管,自己则忍着巨大悲痛投入抗震救灾。先后抢救群众300余人。3天后,他才抽空掩埋了爱人的尸体;46天后,他才给两个孩子搭了一个简易棚。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栾德楚用自己的大爱义举再现了这种精神追求的高尚和无私。三是始终以无私奉献为荣。公私分明是基本操守,公而忘私是崇高境界。西藏总队原司令员郭毅力,18岁入藏当兵,不到10年,原本身体很好的郭毅力就患上了多种高原性疾病。各级首长和他的亲属多次建议他入院治疗,他次次拒绝。为了兼顾办公和治疗,他常常右手批文,左手输液。就这样,在西藏高原整整坚守了38年,最后病故在工作岗位上。当疲惫的心脏停止跳动时,一首用生命奏响中国军人无私奉献的赞歌响彻神州大地,郭毅力被誉为“雪域高原上的雄鹰”。我感到,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就要始终以无私奉献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自觉把集体利益臵于个人利益之上,不论得失、不讲价钱、不计名利,在平凡岗位上忘我工作、默默奉献。

(二)人格品德高尚。习主席在北大座谈中指出:“道德之于社会、之于个人,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就是崇德修身”。我感到,人格品德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直接反映,是衡量判断一个人善恶好坏的基本标准,是革命军人的立身做人之本。从当前社会发展情况看,有一些倾向还是必须引起警惕的。这里我出几个问题请大家回答一下。老人跌倒你扶不扶?——你扶的不是老人是人心;公交车上见到老人和孕妇你让不让?——你让的不是座位是爱心;错收了假币你花不花?——你花的不是假币是良心;战友犯错你报不报?——你报的不是小报告是公心。人格品德包括很多内容,但我想最基本的不外乎以下几点:有公心、讲诚信、常善行、爱本职、会团结、懂孝道等。大家看到的图片是2014年12月7日,燕山大学生在秦皇岛手拉手海中救人的事迹。他们最大的生于1994年,最小的生于1998年,但他们用爱心成就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之美。我们应该为燕山大学的这群同学们点赞,他们作为90后,接过了品德的接力棒,传递了爱心的正能量!习主席指出:“国与国交往在于诚信为本,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作为革命军人,培养高尚的人格品德,就要诚实守信,言必信、行必果,说的和做的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

(三)情趣爱好健康。习主席《之江新语》中有一篇文章叫《生活情趣非小事》,其中说道:“蜕化变质往往从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开始”。情趣爱好是对人生之乐的体验感知,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军人的情趣爱好应体现以下几点:一是生活艰苦俭朴。我们提倡生活艰苦简朴,就是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光荣传统,倡导低碳生活、“光盘行动”,拒绝跟风消费、攀比消费,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自觉做到以勤为本、以苦励志、以俭修身。作为军人,我们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二是交往干净纯洁。晚清名臣曾国藩,在总结自己人生经验时深有感慨地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他择友非常严格,交的朋友都是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胸怀大志的人。他们之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后来都大有所成。事实证明,选择朋友就是选择命运。一个好朋友,就像一面镜子,能常提醒、同进步;相反,交一个坏朋友,就等于雪入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庄子说过,“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孔子讲,“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就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坚持原则,把握分寸,择善而交、择贤而交。《易经》比卦上有句话,“比之匪人,不亦伤乎”。意思是说,你靠近了不该靠近的人,怎能不受伤害呢?所以军人的交往,应坚决抵制庸俗哲学,自觉净化社交圈、朋友圈、娱乐圈。三是个人爱好高雅。健康文明的生活爱好,能够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起到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马克思喜欢文学和数学,特别喜欢背诵莎士比亚的作品;列宁工作之余爱下国际象棋,还特别喜欢贝多芬的音乐;毛泽东喜欢文学和写作,还酷爱游泳,70高龄还畅游长江。他们的生活爱好都是健康和高雅的。然而,需要我们警惕的是,网上一些爱好错位的例子对我们的侵蚀不可低估,比如郭美美公然炫耀奢华生活、晒万元高跟鞋、爆51亿元存款截图,后因开设赌场被捕;去年底网络“拼酒哥”们,从1斤拼到20斤,把无知当英雄,把生命当儿戏。受这些不良风气影响,有的官兵也出现爱好失常和品味不高的现象。为此我们要要保持高度警惕。不断提升审美层次,追求高格调高品位的精神生活,多读书、多运动、多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自觉摆脱低级趣味,做到怡情养志、陶冶情操。

三、按照有品德要求修身立德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品德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也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古人讲“从善如登”,意思就是修身立德犹如攀登高山,需要长期艰辛的努力。因此,只有以攀登高峰的决心和毅力,在持之以恒的道德实践中教育自我、磨练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价值追求、崇高的革命气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一)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培育道德情操的良田沃土。我们应积极培养自己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主动用其倡导的价值追求、做人准则、道德精神、君子人格、军人气节等感染激励自己,从中受到教益、获得启迪,实现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主要做到三个转化:一是转化为爱党信党跟党走的信仰追求。国有魂则兴,军有魂则强。强军兴军,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报国的“国魂”,又要结合弘扬时代精神铸牢听党指挥的“军魂”。我们要在学习传承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中“安邦保民”“精忠报国”的忠贞思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取向,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孕育的大忠大爱大仁大义的感情基础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高度一致起来,切实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二是转化为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特质,从“愚公移山”“闻鸡起舞”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吃苦精神,不断磨炼我们的战斗意志、砥砺打仗作风,提高遇险不惊的应变能力、遇强不惧的承受能力、遇惑不乱的防护能力、遇难不馁的抗挫能力。三是转化为纪律严明的优良作风。习主席深刻指出:“古往今来,作风优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队,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历史上,霍去病孤军千里击斩匈奴、岳家军威名令金军闻风丧胆,无不是因为他们治军从严、作风优良。如今,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大潮中,面对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渗透,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守革命军人特有的气节操守,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

(二)自觉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价值观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长期培育实践的结果。军人要做到有品德,就要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具体应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增进情感认同。去年,国家确立了每年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课件上这是矗立在天安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毛泽东同志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虽然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我们在向先烈们致敬的同时,也自觉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了强军实践上来。作为革命军人,增进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就要在提高思想认识中增进认同,在深化传统教育中增进认同,在深学先进典型中增进认同,在感受社会文化氛围中增进认同。二是学好基本理论。深入学习领会习主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要求,牢固确立核心价值观在培育有品德革命军人中的统领和指导地位。金一南教授我们都很熟悉,他只有初中学历,先后当过学徒工、学过小技工、干过技术员、任过图书管理员,在每个小岗位上,他都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后来成为了我军著名的国家安全战略专家,他对一些问题的深邃思考和独到见解让人羡慕,其中撰写的《苦难辉煌》还被列入全军中高级领导干部的必读书目,可以说为我们学习理论树立了很好的标杆。三是本职岗位践行。“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西西玛,入伍时文化基础比较差,什么都不懂。但是他在连队干部的鼓励下,牢记核心价值观要求,不仅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还被保送入学。他在日记中写到:“我感受到了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丰富精神营养,每掌握一个理论观点,心灵就多一份滋养,思想就得到一次升华。”我们常说,知易行难。培育核心价值观贵在自觉践行,我们要像西西玛那样,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官兵在本职岗位上争当训练标兵、岗位能手、技术尖子,从思想、斗志、技能、作风等方面进行全面磨砺,不断激发增强爱军习武、精武强能的热情和动力。

(三)模范遵守基本道德规范。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军人的品德不是个人的事。走出大门,我们只有一个名字,叫“军人”,他代表的就是一个群体。应该说,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军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道德建设上的先锋楷模。如果有人问路,那么一群人中,他肯定会问穿军装的那个人,因为军装体现的是道德,传递的是信任。可见,人民群众始终在用先进的道德标准审视和衡量军人,我们不能继续引领社会风尚,能不能依旧得到广泛认可,这是个很大的考验。一是自觉维护社会公德。从郭明义、杨善洲到“最美司机”“最美妈妈”“最美教师”,都是以诚待人、踏实做事,树起了社会公德的旗臶。作为军人,更应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践行“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在维护社会公德中走在前列。2013年的3月1日,武警广东总队广州支队船艇大队副政治教导员郑益龙用14秒奔跑了21步,用他人生中最后一跃,挽救了另一个生命。郑益龙走了,但他的名字永远铭记人民心中,他用生命进一步擦亮了军人名片。二是自觉恪守军人职业道德。革命有分工,岗位各不同;岗位千千万,使命一条线。在部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有所贡献,就是在践行核心价值观。有些岗位尽管很乏味,也要有人干;有些工作明知有危险,也要有人做。作为军人,我们要像雷锋同志说的那样:“革命需要我去烧炭,我就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炸碉堡,我就做董存瑞。”坚持个人选择服从组织安排,个人志趣服从岗位需要,自觉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三是自觉践行家庭美德。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在古人心中孝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基础。去年春节,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家风是什么”调查活动,呼吁重视家风培育,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在当代,孝老爱亲思想已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提倡孝老爱亲,培养人们的孝心、爱心,可以让人们养成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敬老助老的良好品质,更能促进家庭和谐。古语讲:百善孝当头。我们要学习孝老爱亲、血脉相依的至美真情,常怀感恩之心、敬爱之情,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诚心诚意的回报父母的养育恩、妻子的相爱之恩,形成人之亲、家之亲、国之亲。四是自觉锤炼个人品德。北宋哲学家程颐说过: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作为武警官兵,锤炼个人品德,就要做到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忠诚于党、永葆本色的信念始终不渝;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拼搏进取、真抓实干的理念始终不变;无论条件如何改善,艰苦创业、勤俭建队的精神始终不丢;无论任务如何转变,崇尚荣誉、奋进争先的追求始终不移,在打扫好每次卫生、站好每班岗、完成每次训练等小事中培育良好品德。

最后以八句话结束今天的授课,也以此与大家共勉:

上一篇:县教育状况调研报告下一篇:生本教育汇报课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