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春天的节日》主题活动设计(精选14篇)
设计说明:语文综合性学习既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使学生的个性、智慧和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又能具体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设计节日饰品》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把它安排在春节之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活动前,指导学生广泛了解有关春节的习俗和各种饰品;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制作喜爱的饰品,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健康的个性;活动后,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觉到语文学习很有用。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大胆创新。
3、感受中国传统的文化,受到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活动准备:
一、学生准备:
1、让学生向长辈了解或上网查阅有关春节的一些习俗。
2、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小饰品店去看一看,问一问,了解丰富多彩的饰品制作形式。
3、完成表格(可以填写,可以贴画,也可以另附页): 看一看,问一问,节日饰品的知识真不少!我知道了 饰品名称 制作方式 象征意义 我想设计
二、教师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准备活动,了解学生搜集材料的情况。
2、制作有关春节习俗的课件、准备实物投影仪。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受欢乐。
1、听一听,看一看,你有怎样的感受?(播放人们忙年的画面,背景音乐《好日子》。)
2、人们为什么这样高兴?(过春节。)让我们一起为过春节做准备吧!
二、交流知识,拓展思路。
1、同学们,你们了解到哪些有关春节的习俗?请简单地说一说。(课件相机出现:对联、福字、窗花、灯笼、年画、中国结、布艺、折纸、撕画、编织、贺卡……)
2、人们用灵巧的双手美化着生活,用各式各样的饰品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春节就要到了,让我们也来设计节日的饰品,装饰我们的教室、寝室和我们的家吧!谁来谈谈你的设想?
(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自己想设计的饰品的名称、制作材料、制作方式和象征意义。)
三、动手动脑,合作探究。
1、制作同类饰品的同学组合为一组,动手制作饰品,有困难可以共同商量解决。
(较复杂的饰品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件饰品。)
2、指导学生写饰品的设计说明。
(1)为了让老师和同学了解你们设计的饰品,需要写一份设计说明。你们认为应该怎 样写,才能既准确又简洁呢?
(2)以窗花为例,请制作该饰品的同学说一说可以怎样写设计说明,评议。
(3)学生完成自己制作的饰品的设计说明。(鼓励学生将设计说明也加以装饰,和饰品放在一起。)
四、交流展示,享受成功。
1、这么精美的饰品,用它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寝室和房间多好啊!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带领学生动手装饰教室,背景音乐《新年好》。)
关键词:传统节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意蕴深厚, 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个节日一道风景, 浓墨重彩, 散发着历史与文化的芳香。它们已随着中华民族走过千年, 跨越时空, 延续至今, 并将继续走向未来。
从2008年开始, 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我国传统节日正式成了国家规定的公众假期, 然而有相当多的人对传统节日知识并不了解。就拿端午节来说吧, 老百姓就知道吃粽子, 为什么吃粽子不甚知道。所以“要让广大的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人教版教科书十分重视综合性学习, 在不同的学段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如何充分挖掘与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资源, 既开展综合性学习, 又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热爱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种子呢?笔者以此为契机, 寻找两者的结合点, 进行了探究与摸索。根据三至六年级小语教材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安排, 笔者结合时令, 有重点地进行以相关传统节日为专题的综合性学习 (如下表) 。
一、寻根活动, 抹一笔亮亮的中国红
一盏宫灯, 一朵窗花, 一副春联, 一个香囊……让人恍如进入了时光隧道, 感受到泱泱中华的古老与悠久, 仿佛给学生心底涂上一抹亮亮的中国红, 引领学生走近传统节日, 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 节前的资料收集: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在节前, 我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寻根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 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 深入家庭、社区, 实地调查走访, 通过报刊、影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 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开展一次节日知识发布会, 内容是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 发布时间可以是早上晨谈课, 也可以是课前五分钟;编制一本传统节日介绍小册子, 每次把学生收集到的知识整理成册, 并互相传阅。学生了解到每个节日的由来传说、习俗及其背后蕴涵的深刻哲理后, 都显得特别兴奋, 做得也特别起劲。
(2) 节至的环境布置:每次传统节日来临之际, 我在班级中都要精心布置一番, 让学生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息。“节日知识廊”:黑板报上图文并茂地介绍节日传说、习俗、诗篇等。“节日特产区”:有时实物, 有时图片介绍过节特制的传统食品, 有绿莹莹的艾饺, 香喷喷的巧果、粽子、月饼等。“节日活动场”:介绍节日期间全国各地开展的特色活动, 把学生引入一个奇异的节日花园。那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学生们去亲近它、热爱它, 那抹中国红拉开了文化传承的序幕。
二、多彩活动, 打一个大大的中国结
对孩子来说, 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过节。节日前, 心中的那种期盼、那种兴奋, 都在过节中得到释放。孩子们参与期间, 激情四射。
看, 元宵佳节做花灯、猜灯谜, 在游戏中感受民俗。瞧, 端午时节, 同学们拿着分发的一方锦缎, 穿针引线, 填棉洒香, 制作各具特色的香囊, 或精巧可爱、或拙中见巧, 在操作中感受民俗。听, 操场上喊声喧天, 热闹非凡, 同学们正在进行“拔河”比赛, 在竞技中感受民俗。下面是笔者组织开展的清明节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 以供大家借鉴。
清明节的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 缅怀故人;二是生命活力, 亲近自然。所以, 在开展清明节综合性学习活动时, 我设计了几个系列活动, 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 让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素质与能力。
(1) 追寻清明文化: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收集清明的诗词、谚语, 并能背诵有关清明的诗。
(2) 体验清明活动:带着学生到田野踏青、剪马兰头, 在操场上拔河、踢毽子等。特别是组织开展做艾饺活动, 更是让学生乐翻了天。一只只形状各异的艾饺变戏法似的出现在桌上。尽管有的漏馅裂嘴, 有的肚大皮小, 但是, 亲手制作带给学生的欢乐、传统习俗中的趣味必将让他们终生铭记。
(3) 传承清明习俗:跟随家人祭祖、扫墓, 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 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 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4) 感悟清明魅力: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 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是唯一既是节气, 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 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体验日记中, 对于清明做艾饺的向往与快乐的感受是那样的具体深刻。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 孩子们过了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清明节, 感受到了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
端午绘蛋、中秋吃月饼、重阳走高跷、元宵制灯谜等多彩的活动, 串起了一个个多彩的节日。学生们参与其中, 浸润其间, 体验着过节的快乐, 徜徉于传统文化中, 感叹着中国文化的灿烂。这勾起了学生的向往之情、传承之意, 中国情结已悄悄地植入他们的心中。
三、提炼深化, 揣一份浓浓的中国情
过节, 学生们在体验中感受, 在感受中积淀。老师要站在高一级的层面上引导学生去发现, 去体味, 通过学习传统节日蕴涵的丰富人文内涵,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 在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口述心得、抒写感悟中, 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提炼与深化,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素质。比如:清明节在积累诗词的基础上开展动手操作做艾饺, 着重指导写作;端午节,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调查研究“为什么端午节有这么丰富的活动及饮食风俗?”, 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重阳节则以“百善孝为先”为主题, 要求学生“查一查历史起源、做一做孝顺子孙、听一听老人心愿”, 开展“假如我也老了”的征文活动;元宵节, 开展制灯谜、猜灯谜活动, 感受祖国文字的奇妙。听, 这是学生通过学习发出的真切声音:“端午节原来又叫卫生节, 怪不得妈妈要用糟烧兑水洒在家里的角角落落, 既灭菌, 又保洁, 真是长见识了!”“做艾饺真的好有趣哦。瞧我做的超大型艾饺, 肚子大大的, 就像老爸的啤酒肚。”“绍兴过端午有一传统习俗, 端阳午饮时, 家家必有一碗苋菜炒咸菜。民间流传端午吃苋菜可避痧气的话法。哦!怪不得老妈总把苋菜往我碗里夹,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今天, 老师带着我们去田野踏青, 允许我们可以赤脚。啊!我们全班同学像一群乐疯了的小鸟, 撒着小脚丫和泥巴们使劲地亲热。”学生的语言质朴真实, 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 但我们不难发现, 他们心灵深处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已被唤醒, 对孕育出如此丰富的民俗文化的中华民族产生了自豪感。做中国人, 过中国节, 这是一件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这份浓浓的中国情在学生心头荡漾开去!
四、总结反思, 捧一颗红红的中国心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 教学准备:
预习提纲、课件。教学安排:
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检查预习情况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随机板书:春天。随着乐曲,师生回顾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揭示课题:找春天。
师: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就和这几个新朋友一起去找春天。
二、老师范读
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让学生受到教师朗读的熏陶。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
(2)读的过程中遇上难读的句子可作记号或随时请教老师。(3)读通课文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和圈出生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和较长的词组,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
四、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1.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2.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3.出示文中部分句子,检查学习情况。
①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②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③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
4.口头扩词,看谁最能干。
五、指导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野、躲。解”九个字。
1. 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冻”不要把竖钩写成横折钩。3.学生练习,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
六、限时作业
七、课外巩固
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听写,师生共同纠正 2.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朗读课文
1、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
2、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1.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二自然段。2.读第三自然段,能读出什么?
3.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明明白白 高高兴兴
4.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剩下的自然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5、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四、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
3.背诵课文。4.个别抽背。
五、同桌合作学习,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六、拓展想象
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册文明办[2013]2号文件、册教育[2013]4号文件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委十一次党代会、州六次党代会、县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战略任务,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坚持贴近实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创新“我们的节日”活动形式和载体,立足把“我们的节日搞旺”,积极开展好“我们的节日”活动。
二、组织机构:
组长:蒲永进(副校长)
副组长:胡成星(政教主任)
组员:郝正波、唐华超、彭德景、各中队辅导员。
三、活动内容:
(一)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3月25日)
节日主题:
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各中队立足本地区、本学校发生事故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专门安全教育。要重点加强上下学交通安全、预防溺水、饮食卫生安全等知识的教育。活动形式:
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安全知识手册、出安全知识黑板报、组织各班学习讨论等形式营造氛围; 3月25日上午,开展《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的国旗下讲话。当日下午,全校师生在演练指挥组的统一指挥下,开展了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的演练。
(二)、清明节(4月4日)
节日主题:
清明节主要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突出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
未来主题,大力倡导文明祭奠的良好风尚,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纪念活动,引导学生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
活动形式:
1、大队部组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国旗下讲
话,组织各中队组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主题班队会、“讲讲先烈的故事”等活动,引导青少年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
2.开展“文明祭奠我先行”活动,倡导以“献一束鲜花、植一棵
树”的形式祭奠先人,让学生在家长中广泛宣扬科学理念,引导家长
改变旧的祭扫形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领悟文明祭奠文化内涵。
(三)母亲节(5月12日)
节日主题:歌颂母爱,热爱母亲,感恩母亲
活动形式:(自选)
1、号召学生本周回家帮母亲做一件事,以自己的行动感恩母爱。
2、唱“母爱”之歌,学生自由演唱母亲的赞歌,形式多样化。
比如:《世上只有妈妈好》、《母亲》等
3、诗歌朗诵,搜集赞美母亲的文章,也可以自己动手写作,并
用多种形式朗诵赞美母亲的诗、散文等美文。
4、回忆自己母爱的故事。先布置学生写好母亲感人的事迹,活
动中与同学们分享。
5、给母亲的祝福。每个学生都对母亲说一句祝福的话,祝我们的母亲健康、幸福。
6、广播宣传。学校“校园之声”广播站将陆续播放母爱之歌,讲讲经典的母爱故事。
(四)六一儿童节(6月1日)
活动主题:
国际儿童节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
权,改善儿童的生活,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节日。
活动形式:
1、召开庆祝大会,精心筹备进行庆祝活动。
2、组织开展新少先队员入队仪式教育活动。
3、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
4、举办庆六一文艺晚会。
通过以上活动的举办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意义深刻的、难忘的、快
乐的“六一”儿童节。
(五)端午节(6月12日)
活动主题:
端午节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诗人屈原胸怀祖国、心忧天下、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同时,端午节自古以来就是民间一年一度的“卫生防疫节”,有着赛龙舟、打扫庭院、悬白艾、挂菖蒲、喝雄黄酒等习俗。要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主题,积极组织群众性文化娱乐、体
育健身和科普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提高人们的科学意识。活动形式:
1.开展“和谐端午日,弘扬民族魂”主题教育。通过召开主
题班队会,组织学生查阅有关屈原的故事和诗歌,引导学生缅怀先贤,学习其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忠诚祖国的高尚品质,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组织开展讲传统美德故事活动。广泛开展传讲历史名人、英雄
模范、道德楷模和我们身边好人的故事,引导师生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进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唱响主旋律,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
(六)禁毒宣传日6月26日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
宣传党和政府的禁毒方针、政策、决心及措施,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广大青少年深刻认识毒品的严重危害,激发历史责任感,积极参与禁毒斗争,进一步在我校掀起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的高潮。
1、各班制作禁毒宣传墙报。各班板报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稿,板面新颖。
2、开展禁毒宣传主题班会。通过此次教育活动,广泛向学生宣
传毒品的危害以及国家有关禁毒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使他 们充
分认识抵御毒害是关系子孙后代的健康幸福、民族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的大事,真正做到“热爱品”,人人知毒、恨毒自觉防毒、拒毒,提高对毒品的防范能力。
3、广播站做好禁毒宣传工作。
4、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签名活动
(七)建党节7月1日
活动主题: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政党的诞生日。
活动形式:
1、组织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班队会。
2、举办班级红歌人人唱活动:通过音乐课教学、校园广播站播音传唱红色系列歌曲。
3、举办“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活动。
(八)教师节9月10日
节日主题: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每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学校要积极开展“馈师恩、报祖国”主题教育,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校园中营造节日气氛,让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了解教师尊重教师,并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体验到尊敬老师的愉悦感受。号召全体教师明确爱心与责任,在感受到学生的敬爱之情的同时,思考教师的爱心与责任。
活动形式:
1、大队辅导员国旗下讲话,号召全校同学,以各种形式向全体教师祝贺教师节。
2、每位学生制作一张感恩卡赠送给老师。
3、大队部在教师节当天安排8位礼仪大使迎接老师上班。
4、各班以“庆祝教师节”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5、开展一次以“浓浓尊师意 款款爱生情”为主题的主题队会。
6、开展“我心中的好老师”为主题的征文,要求三年级各班组织好每一位队员写写“心中最难忘的好老师”,选择典型的事例,突出中心,作文题目自定。字数:中年级不少于300字。高年级不少于
500字。
(九)国庆节 10月1日
节日主题:
我为祖**亲献礼
活动形式:
1.大队部举行庆国庆板报专刊竞赛活动。
2、组织开展“我为祖**亲献礼”主题手抄报比赛活动,争优创先为祖国生日献礼。
3、举办1-6年级“祖国发展我成长”集体朗诵比赛。
4、开展“祖国发展我成长”专题的红领巾广播。
(十)全国法制宣传日 12月4日
活动主题:
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传宪法,宣传与教育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高师生的法律素质。
活动形式:
1、邀请法制副校长或者区“五五”普法宣讲团成员为我校师生组织一次法制进课堂讲座。
2、举行小学生“做遵纪守法小公民”宣誓活动利用升旗仪式,由校长带领,举手向国旗宣誓: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四、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推动全校“我们的节日”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班要建立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加强宣传教育。
2、营造氛围。各年段要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班会课、学习园地,朗读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讲求实效。各班要结合实际把各项活动落到实处。
4、要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各小学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的教育契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校园广播、网站、校报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加深学生对节日内涵的理解,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高尚情操;要发挥课堂主渠道教育作用,将传统节日、经典文化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日常
教学中;学校少先队要结合纪念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教育活动,切实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情感。
5、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有效利用学校这一文化阵地,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各个节日的文化内涵,通过自编自创“节日小报”,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6、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动员学生参与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等实践活动,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做好事献爱心,宣传节日文明礼仪,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4、注意收集,归纳整理。各中队要做到每个节日有方案、有记录,并归纳整理及时上报活动信息。
丫他镇民族中心小学
总结
又是一个清明时节,又是一个缅怀革命先烈的日子,结合我校区实际情况,以清明节的到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祭祀绿色清明”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引导少先队员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优良传统的清明节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文明祭祀绿色清明”主题队会
低年级开展了“听老师讲过去的故事”活动,老师给孩子们讲的革命先烈的精彩故事,在故事中孩子们了解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位位伟大的感人事迹。中高年级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活动,由学生自己讲述了革命先烈的优秀事迹、故事,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动人事迹,学生们体会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使他们真正明白了没有无数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从而不断激励自己珍惜今天,把握明天。
二、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
全校学生,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纷纷登陆中国文明网,在“网上祭英烈”互动平台上纷纷发表了祭奠感言,表达了对先烈、先人、先贤、英雄的感恩和敬仰之情。通过绿色祭祀的方式,网上鞠躬、献花、网上留言,寄托对先烈的哀思,表达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之情。
三、组织祭扫烈士墓陵园。
为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4月5日上午,学校五年段全体学生及小记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位于安海公园的晋江烈士陵园进行祭扫烈士墓活动。祭扫仪式结束后,少先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革命纪念馆,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中,少先队员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对革命先辈们肃然起敬。
学习了常丽华老师的《行走在农历的天空下》,我颇有感触,萌发了带领学生“徜徉在春夏秋冬”的念头。于是,一个关于语文的美丽计划悄然实施。
一、春风中的诗情画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切从春开始。
开学恰逢立春。我让学生查找有关春的诗歌,在班上举行“诵春诗比赛”。“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学生们乐此不疲,吟诵不绝。在诗中春来早,我们似乎已经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中。
“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春雨贵如油”,众多文人墨客描写春雨的诗歌也很多,于是我们又开始了春雨的诵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同学们相互应和着。
我们还朗读朱自清的《春》,背诵其中描写雨的句子:雨是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清明,我们去查阅寒食节的资料,去读介子推的故事,每个同学查阅有关清明的诗歌,然后一起交流,大家选择最有名的古今诗文摘抄、背诵。假期,我们去踏青、祭祖,并记录感受。
花开花谢落满地,风起花飞舞韵姿,此情景虽说凄婉,可在春天亦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因为花落孕育着硕果。那是一个飞花的时节,我带领学生们观察“落花缤纷铺满地”。我们来到小城的绿化带,乡村的桃园,择一席之地,静静地坐在几棵樱花、梨花、桃树下,任白色和粉色的花瓣随着风打着旋儿落在我们身上、头上、脸上。没曾想,花儿飘落竟这般美妙。
我们轻轻地哼唱《红楼梦》中的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我们轻声朗诵: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们吟着,诵着,陶醉着……
巢宗祺教授在谈到语文素养的形成中说:语感、感悟、积累仍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点。学生们诵读着祖国的经典诗文,经历了审美体验,受到了情感及文化的熏陶,不仅感悟了中华语言文字的意境和魅力,而且有效地积累了语言。
二、泥土里的春种夏收
课程标准对我们触动最大的是“过程”,语文素养的培养也要关注过程。在春天这个充满希望的美好季节,何不带领学生们去种植、去观赏?
让学生种下一棵棵小树,让他们为小树命名,成立“护绿小队”。学生们干得可尽心了,他们在同小树一起成长。
班级的菜地工程启动了。先布置学生利用节假日去乡下参加劳动、访问农事、观察农田,然后让学生们去查阅春耕资料,看看种什么好、用什么方法种。终于,我们种下了小青菜。学生们写起了观察日记,还有人捉来了蚯蚓,浇水、除草和捉虫自然不用担心,学生们总是抢着去干。
四月中旬,准备收获了。学生们亲自去摘、拣、洗,中午吃午餐时,我带来了锅、电磁炉,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做青菜汤。当然,每个学生也都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果实——一碗香喷喷的青菜汤。
三、文字间的童言稚语
把春天的记忆注入文字里,是最美妙的事情。
我鼓励学生把春天里的经历和体验,及时地写进文字里。有的学生写了厚厚一本,还将自己的这份记录取名为《春天里》。
这是王亚楠同学的记录:
星期五中午就餐时,赵老师高兴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要来品尝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美味的青菜汤啦!”同学们听了,一个个欢天喜地,乐得合不拢嘴。
老师首先选了几个同学去摘菜,其中就有我一个。我们高兴地来到小菜园,俯下身子,双手伸了过去,轻轻地把小青菜摘了下来,我们的动作都特别轻,生怕弄疼了小青菜似的。然后我们几个又把小青菜拿到学校食堂的水池里去清洗,被冲洗过的小青菜显得更绿了。不一会儿,小青菜就被我们洗得干干净净了。
带着洗净的小青菜,我们飞快地跑回教室,老师已经准备好了电磁炉,炉上一口钢锅正烧着水呢。很快水就沸腾起来了,老师笑着挥一手:“放青菜吧!”只见同学们你拿几根,我拿几根,纷纷把青菜放进锅里。
小青菜在锅里欢快地上下翻滚,颜色变得更深更绿了。老师又让我们放入油、盐,还加了美味的榨菜,等再烧开一滚之后,就可以出锅了……
美味的青菜汤终于做好了!我们拿着小汤碗排队去打汤。老师给我们每人分了一小碗,我坐回座位,轻轻嘬了一小口,哇,特别清香!
这碗青菜汤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果实,吃着可香了!
读着学生们的春日絮语,我也不由得开始了沉思。
我们面对的是儿童,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是多姿多彩的。只有让他们在自然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才能更好地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程充满生命的张力。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给多义词据词定义的方法,知道把词语中几个字的意思连起来想一想,就能明白整个词语的意思,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2、自读课文,初步感受节日大街的绚丽和欢乐。
3、教学第一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1、初步学会查字典据词定义,查出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
三、课前准备
1、查出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2、想象节日大街的繁华景象,体验节日里人们的欢乐心情。朗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谈话:新年刚过,节日的欢乐一定还在同学们心中荡漾,节日的`情景一定还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谁能说说你的节日是怎样的呢?(节日是――――――)该怎样把这种热闹欢乐的气氛写出来呢?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节日的大街》,题目告诉我们什么?(写景的――写大街的景象――写节日的大街景象)
2、学习多义字的据词定义。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和新词。
2)读后说说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得好,就像春节时自己在大街上看到的景象一样。一边说一边矫正学生的发音。
重点是“摩托车、气氛、糖葫芦”的读音,喜气洋洋、高楼大厦、精心布置等词语要连读。
3)刚才同学们在读的时候,如果碰到不理解的词和字,该怎么办?(查字典)但一个字往往有好几种意思,该怎样选择呢?读单元提示,根据学生不懂的词语,一部分一起查,一部分单独查。
(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老花镜、随风飘动、变幻、人来人往、娱乐、应有尽有)
学生查字典――交流――把几个字的意思连起来说出词语的意思――完成课堂练习3、4
3、再读课文,学习第一段。
1)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读后说一说节日的大街是怎样的?为什么?
课文中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说节日的大街是彩色的河,欢乐的河?
2)齐读第一段,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是全文的总起,二、三两段围绕它写的。
结(2篇)
篇1
八月十五——中秋节,为了欢庆我国这个古老的传统佳节,更为了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及感恩教育,我校成功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
一、总辅导员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讲话活动。
二、召开班会或专题中秋节文化、中秋民俗故事会。在主题班会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向大家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还用古诗词诵读和吃月饼等多种形式,了解了中国节日,增强了我是中国人,说中国话,过中国节的爱国情感。
三、用绘画表达情感。学生们饶有兴趣地画关于中秋节的图画,月亮、月饼等,体现了浓浓的中国情。
四、拨打一个亲情电话。在各班班科主任的组织下,我们的留守学生也在亲情连线中与亲人通话,表相思送祝福,共同传递着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五、出一版黑板报。四五年级出一版以“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为主题的黑板报,使学生从中受到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和故事传说,也让他(她)们对中国这一传统佳节及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热爱;同时也教会学生们懂得感恩回报,对全体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从而激发同学们努力学习,报答父母恩情。
这些活动同给学们留下美好深刻的回忆,通过“我们的节日•中秋”一系列的活动,让我们全校师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更加友好快乐地相处,使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得到更好的传承。
篇2
中秋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合家团圆的重要日子。我校紧紧围“中华大团圆、家家乐中秋”这一主题开展教育活动,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中秋•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始终。
一、组织开展中秋诗文会。9月27日 至29日,各班开展中秋民俗故事会。师生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书籍,利用晨会课时间,进行讲中秋民俗故事活动,引导学生领略中秋节日文化内涵。
二、与家人一起品月。9月30日,全校学生中秋夜晚与家长一起赏月、吃月饼,这也让我们少先队员明白,爱是人与人心与心的关怀,爱是一代与下一代之间的传递。
三、开展“迎中秋”班队课。在 9月29日 的班队课上,各班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庆中秋活动。有唱中秋童谣、中秋情感恩心、中秋联欢会等丰富的内容,寄予传统的中秋节更多的内涵。
四、组织开展节日民俗文化活动。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手抄报、班队会等宣传教育形式,介绍中秋节的节日民俗,挖掘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普及中秋节知识。各中队组织开展了一次“小手做月饼,中华思团圆”为主题的手绘月饼大赛,以团圆和谐为主题,画月饼、品文化,丰富学生的感知,在动手动脑中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赏明月、思团圆的氛围中,教育学生爱我中华,强我中华。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发掘,设计
一、依托文本, 生发主题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既要依据教材, 又要跳出教材去教学生学语文。教师要以课文为“经”, 以相近主题的优秀课外读物为“纬”, 引导学生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网络, 将课堂延伸到社会, 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
现行的人教课标版教材基本上是每单元一个主题, 除了第九册起独立安排综合性学习外, 我们可以依据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进行适当延伸, 从中生发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第九册教材的第三单元以童话故事为主题, 学生们对童话这种形式非常感兴趣, 也乐于去想象, 去编写。在学完课文《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四则童话后, 我以“我与童话”为主题, 设计了这样的综合性学习。
1. 读童话。
向孩子们推荐阅读相关书籍, 让其多读童话故事, 丰富积累, 了解童话的表达方式,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 感受童话的魅力。
(1) 讲一讲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2) 说一说自己心中喜欢的角色;
(3) 写一写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
(4) 演一演“童话剧”。
3. 创设情境。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 请同学们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可以写童话、演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请同学们认真准备, 在一周后的“童话展示大看台”上一展风采。
这样的专题性课外阅读综合性活动, 从文本出发, 生发主题, 活动可依据课时来灵活安排, 规模可大可小。在活动中拓宽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关注生活, 挖掘主题
作为母语教学, 语文有着天然的优势,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倡导学生关注生活。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综合性学习主题, 让语文学习植根于生活。
1. 倾听时代声音, 展现语文学科气质。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在语文的学习中, 要让孩子倾听时代的声音, 触摸时代的脉搏, 感受时代的气息。彰显语文学习的开放性、活动性、自主性、综合性的同时, 着力关注语文的学科性, 让语文与时代的步伐紧密结合, 体现语文学科气质,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当代社会, 微博、QQ、短信等已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走进千家万户,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方式。以短信为例, 它创意新颖、构思巧妙、生动有趣, 蕴含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我们可以紧扣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信息, 以“享受高科技文化”为主题开展生动活泼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设计如下: (1) 了解电子信息的特点及类型; (2) 搜集、归类、整理各种信息; (3) 讨论信息特点; (4) 确定创编主题, 创编文字信息。
通过信息的整理与创编, 让学生感受高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的异彩纷呈的文化。更为重要的是, 那些短小却意味深长的文字, 带领着孩子们一起去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再如, 广告是学生非常熟悉、喜闻乐见的一种宣传形式, 许多学生从小就在看电视的过程中接触、了解了大量电视广告。为此我们可以设计“广告与生活”这一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鲜活生活开出灿烂语言, 让主题源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扣住学生学习、活动的兴奋点, 并与时代特点有机融合。植根于生活的主题定能让学生倾情投入, 习得语言。
2. 结合地方资源, 丰富语文学科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地方特产、传统文化等都是宝贵的地方资源。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课程资源, 沟通课堂内外,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丰富语文学科的内涵。
三、整合学科, 提炼主题
知识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与其他科目息息相关。“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 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就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提倡跨领域学习, 与其他课程相结合”。音乐、美术、科学、数学、语文……所有的科目都有相通之处, 我们要善于找到共同点, 提炼活动主题。
例如, 数学课学习《分、秒、时》, 语文学习《一分钟》这篇课文后, 我们引导二年级的小朋友开展“争当时间的小主人”这一综合性学习。再如, 美术里的陶瓷、剪纸、布艺……音乐里的民歌、戏剧、舞蹈……课文里的神话、春联、古诗……当地的饮食文化等等, 共同构成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一综合性学习主题。在活动中, 引导学生注意其他学科的学习方式, 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从学科融合中提炼学生活动的主题,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链条上逐步找到与其他领域连接的“触点”,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真正做到“从生活中获取知识, 在生活中运用知识, 于生活中创造知识”。
一.活动目的: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了解和体验与中秋节相关的民风民俗,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二.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中秋
三.活动时间:9月16—25日
四.活动内容:
(一)活动一、佳节思月
1、利用周一的国旗下的讲话,以“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为主题进行演讲、宣传活动。(时间9月16日升旗仪式)
2、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
通过主题班队会,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在品月饼、讲故事、唱歌谣、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亲子、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意。(时间9月16日班队会)
(二)活动二、佳节读月: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1、作品要求:
1)作品题材为古体诗、现代诗、散文等;
2)篇幅:诗词原则上不超过50句,赋、散文原则上不超过800字
3)内容要积极向上,能够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
2、朗诵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参赛,以集体诵读形式为主,时间不超过4分钟。
3、时间及地点:
时间:(注:本活动将与十月份的“爱国”主题结合起来一起开展,因此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地点:另行通知
本活动将与十月份的“爱国月”主题结合起来一起开展,因此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4、本次诵读活动按照年级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
(三)活动三、佳节抒情
用自己喜欢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张精美的爱心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语,送给长辈、老师、同伴、自己最亲的人,传达感恩、祝福之情。(时间9月19日——9月21日)
(四)活动四、佳节赏月: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节活动方案
目前,洋节日在中国倍受青睐和热捧,而民族传统节日因缺乏必要的认知和深入的了解,造成了不少人对中华悠久的传统节日逐步淡漠,或是把节日简单的与食品画上等号。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此次活动从挖掘中华传统节日深刻的内涵入手,进一步引导师生、家长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提高全体师生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我校将结合今年的端午节,通过“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在家庭、学校中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在多种活动形式中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相关的故事传说,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喜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感情。
2.指导学生围绕端午节开展实践性活动,学习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选择、组合信息。培养学生有计划地做事,能与他人互相协调合作的能力。
3.在亲自参与端午民俗活动中学会包粽子、做香囊等方面的技巧,学会生活生存的本领,体验劳动的乐趣。
三、活动时间: 2016年6月6日—11日
四、活动内容:
1、大队部以“倡议书”的形式,把活动的意义、主题、时间、内容、形式等告知全体队员和辅导员,让队员及其家长明确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好端午节的活动。
2、开展端午节校园“六个一”:全班一起诵读端午民俗诗歌、屈原诗辞和历代爱国主义诗篇;一次综合性学习,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有关传说、各地的习俗、香囊的制作等;一次以家政课为主的油饼子卷糕的制作或香囊的制作并组织评比;一起参与“挂柳枝”活动,我们当地有“端午节挂柳枝”的习俗,全体同学在端午节早晨与家长一起采集柳枝,并了解“挂柳枝”传说的由来;一次主题班队会;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3、开展端午节家庭“四个一”活动:即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带孩子一起去买过端午节的材料,开展一次“与妈妈共同做卷糕”活动,体验父母持家的辛劳;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指导孩子做一份端午节手抄报。
3、活动延伸。节日之后,上交心得体会、活动照片,也可邀请家长共同参与,交流活动所获,从而使节日活动产生良好的教育效应。
五、活动要求
端午节主题活动是我校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又一次实践体验。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班级端午节活动安排。同时各班及要积极落实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做好各项活动。活动结束后按时上交各种活动资料。
一、充分利用传统节日资源, 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和写作
综合实践是目前比较小学比较常用的教学手段, 对于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确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缺乏生活实践对于写作文就会干巴巴没有真实的情感。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所以说到根本, 除了不间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去, 更没有可靠地预备方法, 走到这条路, 再加上写作的法度、技术就能完成写作文这件事了。”现行的教育体制下, 每个学生都很注重分数, 学校也都忙着应对各种分数达标考试。每个月会有一次小考, 半学期还会有检测, 期末还有综合检测, 区里统考, 市里大考等等。学生为了能在各种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在各个补习班、特长班加点学习, 家长也忙于工作, 没有时间陪着孩子更多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中, 在这样的环境中, 孩子只知道分, 而不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没有了与社会的接触, 学生所学到都是在课堂听来的作文, 孩子们写的作者越来越相似, 思想已经被禁锢在那些条条框框中, 按照教师讲的去思考问题, 按照教师说得去写内容。学生的生活最多算是“忙碌”、哪里称得上“充实”!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充实学生的生活呢?综合实践活动恰恰可以解决作文教学的困难, 弥补学生作前素材搜集与情感体验的不足, 有助于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 笔者积极而认真地进行了相关研究, 以各种“节日”为主题, 引导孩子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并指导孩子们进行写作, 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不断提升。
传统节日在国家的号召下被越来越重视, 孩子们在过节的过程中不仅能快快乐乐的玩耍, 而且也会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比如在社会实践课“元宵节的来历”一课中, 我先让同学们自己制作精美的PPT, 并在课堂上挑选做得比较优秀的进行演示, 让同学们在相互学习中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同学们在课堂上相互谈论, 争相回答问题。学生自己还提出了很多的问题, 让别的同学来回答, 回答正确了还有奖励。课堂上大家兴致盎然。在课堂中我还准备了元宵面和馅料, 让同学动手自己动手做元宵。学生一个个跃跃预试, 每个组都选出两个代表来进行做元宵比赛, 每个同学都兴奋的指手画脚, 小代表们也干得热火朝天, 虽然元宵包得不是那么好看, 但在参与中学生学会的合作, 动手能力大大提高。
这节课后我让每个同学写了一篇关于元宵节的作文, 孩子们在这次实践中充分了解了这个节日, 每个参与的孩子都表现出对这次以及后续综合实践活动的喜欢和向往, 收获都写在了他们的作文中, 说实话, 这次习作, 我没有提过多的要求, 也没有做过多的指导, 只是告知学生写作的题目, 而孩子们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甚至是思想内容都超过了以往的习作水平, 令人出乎意料的满意, 这让我再次坚定:要想让孩子们写出好作文, 一定要先充实孩子们的生活, 要先让孩子们有丰富的“积蓄”, 孩子们才会言之有物、而不是空洞虚无, 孩子们才会有真情实意、而不是矫揉造作。
二、充分利用法定节日资源, 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和写作
我们可以利用国内的节日:元旦节、青年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等, 丰富孩子们的节日文化;我们可以利用国外的节日:母亲节、父亲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 引导孩子们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我们还可以利用国际的节日:国际妇女节、世界消费者权益日、世界地球日、国际劳动节、国际儿童节等, 开阔孩子们的国际视野。引导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 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参与热情、参与方法或活动反思等。
三、大胆开发各种节日资源, 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和写作
当然, 我们可以因时、因地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的教育对象等大胆地开发各种节日, 如创立校园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节水节、变废为宝节等, 引导孩子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并积累写作素材、真实情感, 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和开发节日资源, 以“节日”为抓手, 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恰当设定活动目标、合理安排活动序列、科学制订活动计划, 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并坚持把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定会丰富充实, 内心的“积蓄”也会日渐增多, 写起作文来应不再感到困难和厌烦, 而是水到渠成、有米可炊, 作文的内容和情感也均能达到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真实”, 写作水平必然会日渐提高。
摘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和开发节日资源, 以“节日”为抓手, 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合理安排活动序列、科学制订活动计划, 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并坚持把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生活定会丰富充实, 内心的“积蓄”也会日渐增多, 写起作文来应不再感到困难和厌烦, 而是水到渠成、有米可炊, 作文的内容和情感也均能达到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真实”, 写作水平必然会日渐提高。
一、活动目的:
2012年中秋节恰逢国庆63周年十月一日国庆节和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我们将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中秋节的渊源、形成、风俗习惯,我们河北省北方民间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朴素感情,同时热烈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3周年,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9月27日——10月3日
三、活动过程及主要内容:
(一)学校活动:9月27日—9月29日
通过晨会课、班队课开展以下活动:
一、二年级活动主题《话说中秋佳节》
(1)老师讲解中秋节的由来。
(2)教师、学生网上搜集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相互交流。
(3)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三、四、五年级活动主题:月饼与中秋佳节
(1)了解月饼知识和文化及与中秋佳节的渊源。
(2)写一篇关于中秋佳节的作文
(二)家庭活动:9月30日——10月3日
调查、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与家人过一个有意义的佳节。
四、活动效果及反馈
各班在开展活动时做好照片拍摄及视频录制工作,各班主任根据本班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总结整理。
我校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为丰富未成年人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围绕春节、元宵节、母亲节、植树节、中秋节、父亲节等主题,积极开展“节日小报”活动。紧张忙碌的一年学年匆匆地过去了,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我现将本学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与执行
节日小报工作牵涉到全校12个班,根据学生状况的不同,这就要求老师的教学要计划周密,因班而异,采取令学生易学、好学的途径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达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本此项工作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工作计划。处处体现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在课中对他们进行思想规律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锻炼他们的性格特征,做到抓素质训练,促进全面发展,突出一技之长。
二、交流与评价,激发民族自豪
开展创编“节日小报”展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和友情,践行文明、谦让的礼仪规范,培养“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精神品格。通过展评、交流搜集的节日资料,使学生了解节日文化、进一步深入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喜爱,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认同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节日小报”的创作使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引导他们学习节日文
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各个节日的文化内涵,通过自编自创“节日小报”,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每期精心选择小报10余份,组成精彩作品合集。
三、注重评价,提升质量
为了使“节日小报”活动有序进行,学校建立了工作评价机制,加强检查反馈力度,要求学生将小报、交到小组长处,进行小队互查、组长或队长监督提醒,优秀作品向全班交流展示,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作品 参加学校展评,学校在校园橱窗内展示。其他各项活动资料在开学初上缴德育室进行汇总,结合其数量、质量评选寒假“节日小报”活动优秀集体。作为评选优秀班集体、班主任考核、争创温馨教室的依据之一,以保障节日小报工作质量的提升。
在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对一些学生耐心不够,辅导上没有做到有针对性。在一些环节上没有细抠,平时示范较少。因工作忙,没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总之,一学年来工作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做得不够的地方却不少。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没有止境的,今后,我们将为这门艺术上下求索,再辛苦亦无所怨悔。
洛龙区龙和小学
2012年6月
龙和小学节日小报活动总结
【小学语文《春天的节日》主题活动设计】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第六册《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05-27
小学语文《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09-06
小学语文《大地的话》教学设计09-17
小学语文《金色的鱼钩》说课设计09-25
小学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10-07
小学六年级语文大瀑布的葬礼教案设计10-26
小学语文藏戏教学设计06-02
梅花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06-28
小学语文《一块奶酪》教学设计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