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应对中考改革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如何应对中考改革(精选8篇)

学校如何应对中考改革 篇1

编者按

近来,一些学校在开家长会。开家长会可是个技术活,往常的家长会都是照本宣科,念念成绩、批评表扬、轮流讲话,弄得家长不耐烦,老师也感觉没有效果。

怎样开家长会,才能让家长了解学生们的在校情况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有什么开家长会的妙招,学上一两手,好开家长会!怎么开家长会能够不枯燥? 1

微信集会,与时俱进

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南校区的老师们用几张图片、几段文字,让家长会变得更加“时尚”和高效。南校区以“微家长会”为沟通方式,将家长会从学校“搬到了”手机上。学校将需要和家长沟通的问题分门别类制作成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材料和短片,通过“微信”等通讯软件,班主任老师将学校的具体要求和建议传达给了每一位家长。

“我们平日工作很忙,好几次家长会去不了,对孩子也很内疚,现在学校把内容都发到了微信上,看了就明白,太贴心了”。一位家长来学校参与“教学开放日”的时候,听课结束在和班主任交流时说到。

摆摊咨询,对症下药

杭州第十四中学的家长会前,各学科老师集体亮相,这不是走秀,而是为了让家长记住他们。家长会后,这些任课老师还在不同的楼层、教室摆起了咨询台,专门接受家长们的咨询问答。一间“摆摊式”教室里,4位“小学科”老师分别坐阵,每个人面前的桌上摆放着一个台签,上面注明了姓名,几乎每个桌面前面都被家长团团围住。

“平时与班主任交流较多,与任课老师的交流少。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与任课老师混个脸熟,方便以后沟通。”高二学生家长宣先生说,他的孩子一年前化学成绩不好,在与任课老师的交流中,他知道了孩子化学成绩不好的原因,后来调整后就明显提高。

锁定目标,商讨恳谈

北京市延庆一中的“恳谈会”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首先由班主任根据学生情况确定“恳谈会”主题,然后选择情况类似的三至五名学生,提前一周左右将学生的名字和“恳谈会”的主题交给任课教师,让其留意、分析这些学生平时的表现,提交书面报告,然后再和家长、任课教师约定“恳谈会”的时间。

在恳谈会开始时,班主任首先说明本次“恳谈会”的目的,然后介绍学生的在校情况,因为孩子在场,班主任及教师会实事求是地把相关情况反馈给家长,并请家长也如实地简要介绍孩子在家的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这样,孩子就能明白恳谈会的内容,不至于胡思乱想。

然后,大家共同分析,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案。面对教师和家长的分析教育,学生当场表态下一步如何提高自己,并作出具体规划。一些家长和孩子之间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由班主任协调,当场解决。

主题论坛,热点探讨

热点式家长会,关心家长真正关心的问题。可以先通过家长群搜集家长想要了解的热点话题,以主题论坛的形式呈现在家长会上,集思广益,不仅能切实解决家长心中的惑,还能把学校,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贯彻给我们的家长,让家长的教育观,育儿观得到提升。

杭州市刀茅巷小学五年级家长陈先生就曾参加过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家长会之前,家委会在家长QQ群里征集意见。”陈先生说,家委会把大多数家长关注的内容告诉班主任。“班主任觉得小升初”的话题不错,而且还邀请了“小升初”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来一起探讨交流。自从听完这场讲座后,陈先生觉得自己的择校理念发生了变化。“不要注重学校的名气,应该要注重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适合孩子……”

圆桌对话,亲密聊天

圆桌式对话,没有主次,尊卑之分,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在一个平等的话语平台上,拉近了彼此距离。碰到拘谨少话的家长,大家围坐在圆桌的“亲密”氛围中,喝个茶吃个水果就能渐渐打开话匣。

把排列整齐的课桌,乾坤大挪移地排成圆桌,老师与家长并排坐着,面前还有数盘时令水果。这就是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的家长会。家长张女士逢人便会“炫耀”这场另类家长会,就像老朋友聚会一样,气氛轻松还能够交到朋友。与单位茶话会不同,听完老师介绍完孩子的成绩,大家就在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孩子都是同龄,而且还同班,家长们的共同话题可多了。”“2个半小时,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张女士说,她一向最讨厌开家长会,最近2次家长会以圆桌茶话会形式出现,她渐渐爱上了。

我们该说些什么?又该怎么说?

尊重孩子,保护隐私

每次家长会,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考试成绩,往年老师们也会根据成绩对学生进行点名表扬和批评教育。但是现场播报成绩,对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是一次打击。

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和自尊,学生的成绩最好不要在家长会上“现场播报”,若家长真想了解自己孩子在班级的“排名情况”,教师不妨借鉴国外的做法:将每个学生的学业成绩装进信封,封闭好交给家长,谁也看不到谁的成绩,教师只是在黑板上写出各个分数段的人数,家长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数据推算出自己孩子的大致排名情况。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也比较含蓄地将家长最迫切想了解的情况告知了他们。

家校互评,共同进步

现在家校互动已经成为了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种趋势,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家长会正是家长和学校就孩子的表现总结不足的一个好机会。双方互相评价,才能促进共同进步。

“老师是否尊重学生?”“对学生有无个别交流?”“严爱是否有度?”过去家长会都是家长“挨训”,可在扬州市扬大附中的家长会上,却邀请家长给教师“挑刺”。在学校工作方面家长最有发言权,可以给任课老师“挑刺”,来提升课堂效果。

而在家庭教育方面,在重庆市珊瑚小学一年级12班的期末家长会上,班主任秦雪芝打破常规,针对家庭子女教育问题,让参会的48位家长现场做了一套期末考试题。不少做完试题的家长表示,没想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有这么多不足之处,看来今后需要好好与孩子和老师沟通交流。

学生自述,增强了解

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实际上并不十分了解。不如利用家长会这一平台,让学生给家长展示自己一学期的学习成果。

老师可以进行日常作业展览,展示运动会的精彩瞬间照片,播放课本剧表演的录像,让学生现场进行书法、绘画、舞蹈的展示等等,不仅仅局限在成绩和课业之上。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需要老师在日常中发掘这样的闪光点,并帮助他们不断发光发亮。这样的展示可以让家长们看到学生的才华和天分个性,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

家长主持,共同商议

所谓家长会,归根到底主人公还是家长们,那么不妨让家长们来主导这样的一场“会议”。

杭州市采荷二小期末前的最后一次家长会没有校长发言;班主任和学科老师从主导会议的角色变身为旁听者;会上听不到成绩和名次;家长们也不再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坐在自己孩子的位置上,每个教室的桌椅被编排成“U”形或圆形。最重要的是,以前只听老师分析各种形势的家长们这回好好地过了一把嘴瘾。

学校如何应对中考改革 篇2

一、认真分析英语改革

尽管提倡素质教育多年, 但大多数学校、老师依然围绕着“考试分数”这跟指挥棒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念完小初高, 都会做题、考试, 但其中真正会用英语交流的孩子又有几个。我们都知道,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 最根本的不是考试, 而是交流。学习英语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气质修养, 还能帮助我们了解西方的文化, 风土人情。语言是孩子了解外界的桥梁和纽带。所以我认为, 英语改革不是说英语不重要了, 可以不学了, 而是英语侧重点的转变, 更强调了英语的交流功能和学习者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提高英语教育教学理念

有了改革我们就应该更新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首先, 突出学生主体, 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 交际为中心, 操练为重点。其次, 一定要有授之于鱼, 不如教之于渔的思想。教师应做到少讲、精讲, 适可而止, 更重要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再次, 真正做好素质教育。英语课程必须注重素质教育, 激发学习兴趣, 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增强实践能力。

三、改进英语教学方法

提高教师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活动途径, 倡导体验参与,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 体验, 实践和合作实现任务目标, 感受成功。纵观多年中考, 语法分值呈逐年下降, 而听力分值却一升再升。对此, 教师尽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 增强听力的训练, 增大阅读量, 增强写作方面的练习, 强调英语作为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重视交际, 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多样化的英语教学手段

英语教学离不开情景, 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 将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实物、图片、简笔画或电化手段投影仪, 多媒体等教学把视、听、说三者有效结合,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带学生进入特定情境, 营造出极好的英语氛围。

谈如何应对数学中考 篇3

一、调整好心态

考生心态关系着考试成功与否,要特别加以重视,可从以下方面调整:

1、调整大脑思维,提前进入数学情境

考前要摒弃杂念,排除干扰思绪,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创设数学情境,进而酝酿数学思维,提前进入“角色”,通过清点用具、暗示重要知识和方法、提醒常见解题误区和自己已出现的错误等,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安慰,從而减轻压力,轻装上阵,稳定情绪,增强信心。

2、“内紧外松”集中注意,消除焦虑怯场

集中注意力是考试成功的保证,一定的神经亢奋和紧张,能加速神经联系,有益于积极思维,要是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积极,即内紧。但紧张程度过重,则会走向反面,形成怯场,产生焦虑,抑制思维,所以又要清醒愉快,放得开,即外松。

3、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引起考生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诸如考不好、不能进重点高中、没法向父母交代等无端的担忧,这种担忧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影响了平时的复习和临场发挥。因此,在临近考试时,考生要做到过程和结果分离,及考生只要注重平时的复习,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就行了,至于考试结果则不要过多的考虑,不断提醒自己“只要自己尽力,就行了”。

4、睡眠充足、劳逸结合

考试前夕的休息十分重要,切莫以牺牲睡眠时间为代价去复习,这是得不偿失的,但也不要过分注重睡眠的重要性,万一考生晚上睡得不好,要以平常心对待,顺其自然,不去多想,更不要轻易服用安眠类药物。另外,在学习之余,可进行其他活动加以调节,做到劳逸结合。可以做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等。

5、饮食清淡、营养丰富

考生考前身体消耗比较大,合理的饮食可以及时补充考生的体能消耗,提高大脑的学习效率。但饮食要清淡、鲜美,选用富含维生素和热量的食物,绝对不要饮含有添加合成色素的饮料,因为合成色素会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功能,喝纯净水最安全。

6、做好准备、从容上场

考生考前最好自己准备考试所必需的文具、证件,还要根据天气情况,准备好雨伞和雨具等。在考试前一天到考场了解一下情况,熟悉熟悉环境,并对从住处到考场的行车路线和所需时间做些的调查,做到心中有数。

二、牢记考试技巧

通过多次阅卷,发现考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注意一些考试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1、注意审题,找准解题方向

审题的正确是正确解题的开始和基础,对题目的阅读,除了有较好的语文基础外,必须结合数学的特点,最后达到看懂、看清题目的内容的目的。集中精力,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尽快挖掘隐含条件,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2、“会做”要必“得分”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卷面上不要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这主要表现在数学语言的表述不准确不完整。

3、“准中求快”,而不可“快而不准”

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要提高答题速度,除了上述方面外,还要提高书写能力,这个能力不仅是写字快,还要写字规范,写的符合要求。否则在答题时不注意书写的清晰,字迹潦草到看不清楚的地步,乱涂乱改的结果是卷面很不整洁,在教师阅卷时容易造成误解。

三、讲究解题策略

考生在解题时应注重一定的策略,可依自己的解题习惯和基本功,结合整套试题的结构,选择执行“五先五后”的战术原则,以达到最佳效果。

1、先易后难

就是先做简单题,在做综合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推,伤害解题情绪。

2、先熟后生

通览全卷,可以得到许多有利的积极因素,也会看到一些不利之处。对后者,不要惊慌失措。应想到试题偏难对所有考生也难。通过这种暗示,确保情绪稳定。对全卷整体把握之后,就可实施先熟后生的策略。这样,在拿下熟题的同时,可以使思维流畅、超常发挥,达到拿下中高档题目的目的。

3、先小后大

小题一般是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应争取在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基础。

4、先点后面

近年的中考数学解答题多呈现为多问渐难式的“梯度题”,解答时不必一气审到底,应走一步解决一步,而前面问题的解决又为后面问题准备了思维基础和解题条件,所以要步步为营,由点到面。

5、先高后低

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要注重时间效益,如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估计俩题都不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的前提下得分。

如何应对中考扩写作文 篇4

临近中考,孩子们都在忙碌着复习。作文是语文的一大难关,为了节省孩子们的时间,所以我们就来讲一下关于作文扩写的相关写作技巧。

扩写一般会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自由扩写型,即题目中并不规定需扩写的地方,由答题者自己选定;另一种是指定扩写型,即在题目中已划好了需扩写的范围和要求。

扩写这种训练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与看图作文一样,都是要求学生按照提供的材料进行作文练习。不过,“看图作文”提供的材料是图画,要求学生根据画面所描绘的内容,所表达的意思写出自己的感想。因此,练习看图作文,必须先看懂图意,然后再依据图意,展开想象写成作文。“扩写”练习提供的文字材料,要对这段文字进行扩写,则必须看懂这段文字的意思,然后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想象,进行作文。

示例一:文字型材料扩写

(1)在英语考试时,小明和小晴互相传纸条,结果我的成绩比他们俩都差了10多分。(2)月考又开始了。(3)考试时,我有几道题答不上来,很想找同学“问一问”,犹豫再三,我终于没有作弊。

提示:请以“作弊”或“我战胜了自我”为题扩写下文。

结合这道作文题,我们来讲一下扩写作文的步骤:

第一,先要理清所给材料的意思,用事实说话;

第二,找到材料的中心,即重点,一般扩写都是以重点为主;

第三,尽可能丰富地表达,多方面、多层次描写。(如描写人物的话,可以结合语言、动作、心理等多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

再来看上面这道题,一共三句话。第一句话和第三句话显然是扩写的重点,即两场考试考场上发生的事是描写的重点,第二句话是两场考试的衔接句。但两场考试是否需要都作为重点来写呢?也未必,写时也可以有详有略,因为还是要考虑作文的字数要求。

这道作文题还有简单的提示语,——请以“作弊”或“我战胜了自我”为题扩写下文。从提示语中不但可以了解到应拟的文题——《作弊》或《我战胜了自我》,从中还可以悟到文章应持有的主张或说主题思想,这样就为作文定下了基调。

练习:根据《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这一段文字,扩写成800字左右的作文。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易水送别

易水边上,久久无人。唯苍鹰在飞。

水正向东流着,流了很久,然后起风了。风并不很大,向西。鹰却逆风而行,固执地向东。游鱼也是。

这里是北边常见的平原。所以可以看见远远的几个白点正慢慢走来。这儿是燕赵,不,应该说是燕秦的边界。

鹰似已累了,停了下来。

白点越来越大,大到已可以看见其中的一个黑点了。近了,到了。他们停了下来,马车也停了下来。

车里走出一人,也是一袭白衣,眉宇间却多了一些英气和不符身份的优柔。那,竟是燕丹。

丹走向了着黑衣的人。径直地走,眼里似乎没有了其他人。此时,众多的英伟剑客都只成了陪衬。但在他们的眼里却找不到一丝怨色,他们眼中有的是什么,已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丹还是没有说一句话,该说的早就已经说了。现在他面对的是他的挚友——荆轲。他知道轲此去的后果,成败与否,轲都会死,都必须要死。如果可以的话,他也许会和轲换个位置。但只是也许。在丹的心中,国家和朋友哪个更重一些呢?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他还在看着轲。

轲的面容如岩石般冷峻,风吹动他的衣袂,发出了此时唯一的声音,然后就又被淹没了。

是渐离在击筑了。

在他们还在杀狗的时候,总是渐离击筑,轲和唱。

“壮士怒发兮,不为哀。得报恩仇兮,江湖快义。。。。。。。”

轲身后的剑客都哭了。

轲手中提了一个大盒子,谁都知道那是什么。但谁都宁愿不知道。

轲的左手还握着剑。他跟了他十五年,从他初出茅庐,到退隐市集,再到太子上宾,直到现在。他一直握着它,如果要在剑和命之间选一个的话,他会选剑,一点都不会犹豫。

而轲旁边的武阳却一直战战兢兢,没人会看不起他的,每个人都知道,武阳还是武阳,这已是他的底线。

轲一直看着前面,没再看渐离。上前几步,又唱道: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后又大步前行,只留下身后众人和慷慨的击筑声。

过了很久,人都已离开了。

鹰又飞了起来,忽而惨叫一声,刺破了秋的苍冷。最后掉入了易水中,随游鱼一道,由水载着,渐渐向东去了。

示例二:连环画型材料扩写

根据材料所给连环画扩写故事,是北京中考语文新增题型。在一模考试中,学生已经预热过,所以对这方面应该不会陌生。

本题目既是扩写,又是“想象文”,只不过,想象文有了“落脚点”,学生可以以自己对“邯郸学步”故事的理解为中心,进行思维创新和发散。其实这就类似于高中现行的“材料作文”,给了考生充分的思考和想象空间,写作越来越灵活、自由。

针对这类成语故事漫画型的扩写题目,解题思路首先是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即故事的核心思想。其他思路大致跟上述文字型类似。审题精准、明确中心、深化主题、语言流畅且形象。值得提醒的是,成语故事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很容易犯“趋近雷同”的毛病,这时候找到一个新颖的点,无疑是为自己的扩写增添了不少色彩。

最后,小编再来给大家总结一下扩写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扩写是有中心的扩展,这个中心就是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需要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去添枝加叶,使原文更加具体、完整。

第二、一般来说,扩写的原材料往往只有一个简单的梗概和情节。扩写就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原文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地方,多问几个“怎么样”、“是什么”、“为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合理而又丰富的想象。想象出更细致的故事情节,想象出更生动的人物形象,交代出必要的时间、地点、环境,把原文没有写出来的东西补充完整,把原文没有突出的中心意思更好的表现出来,使文章更加充实、丰满。

第三、扩写结束的时候,一定不能游离材料之外。不管中间你是怎样发挥想象力去补充情节的,到收尾的时候,一定要回归主题。这一点尤其重要。很多孩子扩写上瘾,到最后直接改变了所给材料的结局,这是大忌。有可能会把前面你所给出的精彩扩写完全抹杀掉。

学校如何应对中考改革 篇5

摘要:高等继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发展空间受到挤压。针对当前高等继续教育在教育形式、教育机制、教学模式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各高校应调整继续教育办学形式,适时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拓展办学范围,加快校外教学站点整合,积极开展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以期促进高等继续教育快速发展。

关键词:继续教育;教育形式;发展趋势;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27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4010104

一、我国高等继续教育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高等继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近4000万人接受了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而非学历继续教育更是高达9000万人次。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继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教育教学形式以及功能和作用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呈现出一些新特点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高等继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逐年下降

在1998年,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在读规模大体相当,分别占高等教育的51%和49%。而到2012年这个比例为61%和39%(传统成人高等教育占21%,网络教育占18%)。导致这种变化的有两个方面因素:一是普通高等教育飞速发展,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迅速增加,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2012年的688.8万人,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5%发展到2013年的78%;二是继续教育发展缓慢,学历补偿教育作用不断弱化。由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适龄人口中具有学历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加,作为学历补偿教育的继续教育人口受到挤压。总之,继续教育发展空间受到挤压,成人学历继续教育应探索新的发展空间。

(二)传统成人教育在继续教育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传统成人教育包括函授、夜大、半脱产等主要形式。1999年,国家确定68所高校开展远程网络教育,从而形成了高等继续教育新格局,传统成人教育发展缓慢,而网络教育迅猛发展,传统成人教育在继续教育中的比重逐年下降。2000年传统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比重分别为90%和10%,而2012年这个比例发展为55%和45%。成人网络远程教育将成为未来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

(三)高等教育的高录取率和适龄人口的下降给继续教育带来压力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我国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高等教育的录取率将在高位运行。未来15年内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会持续下降,到2017年比2008年减少56%,15年内平均减少40%。在适龄人数减少、毛入学率提高的前提下,高等教育录取率将进一步提高,获得高等教育第一学历的人数将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高起点的成人学历教育需求大幅度减少。中职毕业生将成为未来继续学历教育的主要需求对象。

(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给高等继续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创造新的机遇

按照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求,一方面未来的高等教育将分为技能型和学术型两大类。在1200余所高等本科学校中将有600所转化为技能型高校,600所定位于学术型大学,同时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意味着未来拥有高学历的人数将减少,更多的是技能型人才,而他们的学历主要以本专科为主,这为继续学历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国家已经启动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学历教育需求减少的情况下,旨在提高劳动技能和知识更新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将成为继续教育的主流,在继续教育中所占份额将大幅增加,这些都为继续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我国高等继续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趋势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正发生着深刻变化,高等教育面临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我国高等继续教育面临新的形势。2013年,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教育部正在起草《教育部关于推进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意见已经充分酝酿,广泛征求意见,不久将出台,该指导意见将是未来高等继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总共有18个方面,预示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形式上,各类学历继续教育深度融合,网络远程教育将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

传统的成人继续教育形式如函授、夜大等已经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特别是在经过15年的网络远程教育试点后,在信息基础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高速网络不断普及、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建设并开放共享、实时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将深度融合,函授和夜大形式将被网络远程教育所取代,网络远程教育将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从2013年开始,三年内函数教育不少于二分之一的课程教学要在网上完成,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在2014年停止函授教育招生。普通高等学校经过三至五年的改革,有步骤推荐以信息化为主导的各类学历教育形式统一资源、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教学过程、统一管理、统一证书样式(五统一),最终实现各类学历继续教育的完全融合。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继续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也将实现一定的融合。

(二)在继续教育机制上将实现“多入口、多出口、宽进严出”的教育机制

国家将取消全国统一成人高考,将加快推进多途径、多模式的学历继续教育招生考试,在取消全国统一成人高考后,主要采用省级统考、学校自主考试、注册入学等形式,年度招生计划及录取情况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备案,实现多入口的宽进模式。继续教育办学管理规范、社会声誉良好、质量达到认证标准的普通高校经批准可实行完全自主招生。建立管、办、评、督相互分离的继续教育办学体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建立以课程为基础的完全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淡化学制概念,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实行在专业培养方案指导下的自主选课,完善有利于业余学习、终身学习的灵活开放的学籍管理制度,施行课程证书、技能证书、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多证书制度,推进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积累与转换制度。

(三)教学模式上,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习支持服务为辅,注重过程评价与实践能力考核

改革以教师、课堂、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理念,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融合传统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实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面授(在线网络视频面授)与远程教学、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有机结合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学习过程可记录、可追溯、可考核、可评价。“慕课”(MOOCS)和“微课”将成为学习者的主要形式和学习资源。到2015年,教育部将组织推动普通高校和行业部门联合建设10000门数字化学习资源,“泛在学习”将成为新的学习形式。

(三)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上将进行深度改革

普通高校要根据职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建立适应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多类型、多形式、多出口、多证书衔接沟通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引进行业企业和社会资源,结成校际、校企联盟,推进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强化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共建继续教育实践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在专业和课程体系中,改变目前专业课程沿袭普通全日制教育,片面强调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内容缺乏应用性和针对性的弊端,积极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专业和课程体系。同时,教育部要组织制定《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指导目录》、《高等学校制定继续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指导方案》、《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性专业培养方案》和《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性课程大纲》等文件,以期推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四)在教育管理和服务上将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实现管理和服务信息化

普通高校要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促进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改革和创新,逐步建立集教学、服务、管理、科研于一体的多终端的系统平台,教育部将支持建设各类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库和继续教育公共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到2015年,普通高校和行业部门要联合建设200个综合性、区域性、行业性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应用示范基地。

高等继续教育综合改革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工作部门必须关注的重要发展方向:一是 “宽进严出”将逐渐成为学历继续教育主要办学机制。取消成人高考,由各省自行决定是否考试,特别是各校自主招生录取将成为主流。成人学历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率先进入宽进严出机制的教育体系已基本成定局。二是新增劳动人口的学历补偿教育任务,正以专科为主逐步向本科为主转移。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地方电大等凡没有本科办学资质的高校招生会越来越困难。这种情况越接近2020年将会越明显。三是在线教育将成为学历继续教育主要形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主导成人学历教育。教育信息化、互联网的发展一定会促进成教体系的改革与整合。公正公平必须做到,质量标准必将统一,成人教育信息化趋势不可逆转。四是面向行业办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经之道。鼓励面向行业办学,促进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是学历继续教育的趋势。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着力培养在职人员的学习力、创新力和履职能力。特色和优势将成为继续学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成都理工大学高等继续教育发展思路和对策

成都理工大学高等继续教育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经过各教学站点、各位同仁们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特别是在2013年各项继续教育政策不断收紧,生源不断萎缩的情况下,首次招生突破10000人。看到这些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成都理工大学高等继续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形势、综合改革的方向,必须做好发展形势的准确研判,做好对改革方向的准确把握,未雨绸缪,紧跟改革步伐,做好规划和部署。

(一)积极做好网络远程教育工作准备,调整继续教育办学形式,适时开展网络远程继续教育

在国家继续教育办学形式不断调整的情况下,成都理工大学继续教育主要以学历继续教育为主,采取函授教育形式,以“成都理工大学校内继续教育学院+校外继续教育教学站点”的模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按照国家继续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方向,网络远程教育将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国家取消统一成人招生考试和网络远程教育审批权的情况下,未来的继续教育将呈现白热化的竞争态势。继续教育将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变,只有更好的人才培养质量,才是未来的生存之道。现有的函授模式教育质量问题,最难解决的是教学站点的师资和学生的工学矛盾。而网络远程教育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网络远程教育数字化资源是最优的,同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支持服务系统来保证优质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另一方面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泛在学习成为可能,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同时学习过程可记录、可追溯、可评估,既解决了工学矛盾问题,又解决了学习的质量问题。

(二)拓展继续教育办学范围,开展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以及自学考试助学

成都理工大学继续教育一直以来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在学历教育需求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要积极开展旨在提高劳动技能、知识更新和综合素质提升的非学历继续教育,面向行业,结合成都理工大学优势学科和专业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在学历教育中要从专科为主发展到以本科为主,适时开展工程硕士、课程硕士等高学历教育领域的转变。成都理工大学在自学助学领域开展比较晚,应在2年至3年内,自主申办2-3个主考专业,积极开展自学考试助学工作。

(三)加快校外教学站点整合,做好网络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自学考试助学中心和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建设

在四川省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整顿即将结束之际,成都理工大学将对校外教学站点进行整体评估,对工作开展规范、管理有序、成长较快的教学站点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拓展新的办学范围,转变职能职责,进一步加强条件建设,赋予新的任务,促进共同发展。对部分问题较多、管理混乱、条件不足的教学站点进行规范和调整,使成都理工大学校外教学站点更加规范,布局更加合理。

(四)积极开展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开创新的教学模式,加快教学平台、教学支持服务系统以及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面对高等继续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方向,成都理工大学将在开办的专业和课程体系范围内,开展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特别是结合成都理工大学优势学科和专业。在2年-3年内,通过资源共享、购买以及自行建设的方式,建设100门-150门的学科主干优质课程,通过教学平台和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建设,开展“平台自学+实时在线面授”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要尽快部署包括各个教学站点在内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学籍、注册、缴费、课程成绩、专业调整、毕业资格审查等的统一管理,提高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 篇6

新课标提出了一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以鱼”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以渔”的智者。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应对此次教学改革呢?

1.注重基础,培养学生基本技能。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质量是否真正提高明显体现于学生素质是否真正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表现于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基础知识包括:拼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乃至细小的标点等。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严把关,是提高毕业成绩的关键。在处理复习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则在字、词、句、段、篇都进行全面而系统的锤炼和掌握。应依据教材结构分章节进行归类复习,每一个知识有它的特点及规律,老师必须把握,对学生要讲清、讲透每一个知识点,做到讲练结合、举一反三,切忌应付了事。在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后,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迁移运用的培养,在阅读和写作中巩固、运用。在完成一些复习题以后,老师不能一味地在黑板上讲,这样会劳而无功、枯燥无味。历届毕业班,学生做的复习题,我几乎没有对改过,都是让小组合作对改,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举手示意,老师立刻帮助解决。因为争论中解决了的问题,学生记忆深刻,而且学习起来不感到疲乏。

2.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读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深知落实好一个“读”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会收到丰厚知识积累的效果。一直以来,我都坚持利用安排的早读课时间。早读课,我会早早来到教室,要求学生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学习伙伴互相听写昨天所教的生字、生词或是古诗,生字、古诗要求会默写,默写生字时,要写拼音、生字、组书中的词,书中的生词要求互相听写,两人听写完后,互相批改。如有错,再把错的抄写三遍,然后把错的默写一遍,做到字、词、古诗人人过关。第二件事,要求学生读记本单元该背的内容。第三件事,预习今天要上的新课,主要是把新课读熟。陪随学生晨读,师生共同践行古人的教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会慢慢地感受到语文内涵丰富、外延广阔、魅力无穷,为升入中学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充分利用课堂渗透德育。

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德育,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须以课文为主要工具。面对教材中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需要用心灵去同作者对话,同学生对话,真正地将德育渗透到课堂的环节之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与其他学科相比,其特殊优势就在于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这些作品中的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品德情操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熏陶作用。它是直观、形象、整体的,对学生影响深远。学生学习了这些课文,一方面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从而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得到了深刻的情绪体验。这样的课堂,语文教学与道德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感情得

到升华。而思想感情的升华,又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了语文能力与思想感情的共同提高,避免了人为地割裂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盎然的兴趣中得到了道德与美的熏陶。以人物形象的人格美、品质美,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激起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写景的文章,可以配以挂图或利用现代媒体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先看图或欣赏录像片段,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4.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欲望。

心理学告诫我们: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才能主动思考,主动创新,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给同学们讲清创新意识的含义;利用古今中外新人才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设置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学生的原有基础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4.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

例如,在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时,针对宋诗说理性强的特点,我让学生即兴运用形体语言形象地表现古诗句。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运用五个手指表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将五指聚拢,掌心成窝状,形成山峰环绕,人处山中的感觉。一看便马上联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这样,既理解了诗句又帮助了背诵。还有的同学几个人排列一起,先横后竖,然后围成一圈,再让一名矮个儿同学站在中间,很形象地向全班同学表达了诗句的意蕴。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就具有创造性。它使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紧密相连,为今后学习古诗,形象地理解文章、语言提供了方法。

4.2.重视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全过程的培养。

具体而言,既有发散,从多角度寻找答案、方法,又有集中,通过分析从中找出最佳答案。在《赤壁之战》一课的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你认为东吴和曹操哪一方应该获得胜利?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让学生佩服东吴方面的知己知彼、扬长避短。这一问题引发了全班的争论,形成了三种意见:A认为东吴应获胜,这是历史事实;B认为曹操应获胜,中国就可以统一了;C认为谁胜了也不好,反正只要打仗,老百姓就遭殃。我又引导大家展开讨论,逐步统一了认识,第二种意见是对的。曹操获胜就可以统一中国,结束分裂,符合历史趋势和人民渴望安定的愿望。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对成年人很容易,但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没有这个观念。建立起这种观念对学生的思维就是个突破性的提高,今后他们就会学着用这种观点去评价、看待历史、现实、人和事。学生再看这类问题,就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辩证地去看,而不是只停留在为东吴喝彩。这是从发散到集中的思维训练过程。

5.注重课堂情景表演

课堂情景表演兼顾了教学目标中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三个方面,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它是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强化学生主体活动,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个人表演、小组合作、综合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即兴表演课文(或只是其中的词句、片断),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

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质,使学生在体悟中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浅谈体育常规教学如何应对中考 篇7

一、深入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 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运动技能水平;作为体育教师应认真、深入学习领悟新课改的精神, 克服传统体育常规教学模式的束缚, 把传统与现代的体育项目优势有效的结合起来, 加大课程内容选择与教学灵活性, 打造新型的体育课堂。教师要大胆地探索和创新, 寻求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并且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学生喜欢的, 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从而真正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状况, 消除为教师而学、为考试而学的错误观念, 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体现“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体育健康教学。

二、体育常规教学并非体育中考项目训练课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首先要认真对待课堂常规教学,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和价值观。同时, 教师自己也要抛开“一切为了体育中考”的唯一思想, 走出“体育常规教学并非体育中考项目训练课”的怪圈。在教学过中, 教学内容手段一定要新颖、多样、更新, 而学生天生就是好动, 争强好胜、喜欢新鲜, 厌烦过多的重复性练习的项目。因此, 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 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开拓学生的思路, 推迟厌烦、疲劳的出现。多增加一些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 使学生能深入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 在活动中能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带来的乐趣和心理的满足感,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上体育课的快乐和愉悦。从而激发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既增强了学生的体质, 加强了体育课的趣味性, 又让学生取得到好的成绩, 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加强学校和家庭合作关系, 应对中考体育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 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 也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学必须参加体育中考, 如何正确对待毕业生的体育考试, 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必须处理好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关系, 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首先, 学校要高度重视, 加强体育老师、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 校家互通联手, 从孩子的内心多做工作, 加以影响, 从思想上重视中考体育。

其次, 体育老师应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和身心发育特点, 选择有利于学生身心发育发展的运动项目上课, 全面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力量、速度、协调的素质, 避免上课时运动项目的单一性, 尽可能的全方位锻炼学生, 这样, 无论中考体育考测那一项目, 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底, 诚然应对。

再次, 班主任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认识的教育, 要让他们知道到, 青少年是人生中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不仅要学习好文化知识, 而且也要锻炼好身体。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对促进生长发育, 提高身体健康和未来一生的幸福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不管我们是否升学或走向社会都应重视中考体育。

最后, 家长要配合老师督促学生每天坚持体育锻炼, 并做好学生的后勤保障工作, 初中毕业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期, 又是处在紧张的学习和训练阶段, 每日获取的营养不但要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 还要供给训练的消耗。因此, 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不仅对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健康, 还对提高运动训练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 体育列入中考科目, 是推动学校体育深化改革的一项举措, 也是一种育人考核, 其根本目的是要从制度上解决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问题。是改变社会、家长、学生对体育态度非常好的途径, 也是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学校把学生“到操场上、到阳光下, 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的活动落实到实处。只要充分让学生认识到中考体育的重要性,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和训练, 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 让学校、教师和家庭都积极的参与近来, 共同重视学生体质和健康问题,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生的中考体育将会更加的轻松理想。

参考文献

[1]梁明星.《国家学生体制健康标准》与体育中考及体育课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J].科教文化, 2009 (207) .

[2]姜全.中考体育对学生家长心里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内江科技, 2007 (10) :81.

初中毕业生应该如何应对中考体育 篇8

摘 要 自实施体育中招考试以来,各省市经历了诸多的政策变化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央7号文件的颁布把学校体育提高到前所没有的高度,作为提高学生体质的一种手段,体育考试在学校、学生、家长中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我县中考体育经过多年的回复实验,要求积极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和“阳光体育”及“两操一课”政策取得了很大成绩,对鼓励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的积极性、加强体育意识从应试准备转变为提高素质,改善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 毕业生 中考体育

一、存在问题

对于初中毕业生,他们的体育意识仍存在不少差距。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应试现象”严重,许多地方和学校为了应付考试,每天练的都是考试项目,体育课也围绕这些项目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只有体育考试的几项成绩突出,却未学到其它体育项目和技能。

(二)实行中考体育家长担心:“体育考试”会不会加重学生的“应试”体育跑道是否会因此变成“抢分”大道?

(三)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用同种标准要求学生不平等;应当适当降低评分标准。

二、对策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中考体育,转变人们的体育观念与行为

众所周知,只有科学地使用大脑,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科学的安排体育活动,使课堂学习中的抽象思维与体育活动中的运动思维相结合,学生的大脑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才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中考体育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的学生认为升学考试应以身体检查为依据,只要学生身体发育正常、无疾病,就能在入学后承受学习任务,就不必要求过高。在这里应当明确:中考体育考试的科目和其他学科一样,而且目前这一学科的分数为35分。中考体育实际上是身体素质和能力的测验,是在身体检查的基础上,对体质强弱的一种考核。我们知道体质是学习、劳动、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基础,坚持身体锻炼对体质强弱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测试,同学们可以了解自己身体生长发育程度和机能水平,掌握身体各时期的发展变化,从而提高关心自身健康的责任感。应当承认目前中考体育的设项还不够全面,并不能以此完全判断一个人的体质水平,但它最大的作用,或者说主要的作用是鼓励和鞭策学生在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绝不是用考试的标准卡学生,如因残疾丧失运动能力的考生不属于参加体育考试的对象,可申请办理免考手续。其目的就是鼓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把体育在教育中摆到适当的地位,又不限制德、智优秀,身体有缺陷的学生对来说其目的也是一样。

(二)学生应改变“应试”为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这几年学生体质下降,许多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萎缩。有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考什么项目练什么项目。他们只为考试而锻炼,只解决一时的过关,即使成功了也是短期行为;只有总体素质的提高,才能打好基础具有长效性,它会长期的起作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如:耐力项目,应从七年级开始练习。如果平时不锻炼不积累技术,只到考前还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甚至还会出现因为“临阵磨枪”造成身体过度疲劳出现运动损伤。

对素质也要有个全面的认识,只有全面锻炼身体才能提高中考设项的成绩。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证明人体是一个协调发展的整体,必须是各器官系统得到均衡的发展,身体全面得到锻炼,身体各器官系统同时得到了发展和加强,单项的运动成绩才能得到提高。贫困县区的生活条件、营养、卫生保健相对比较差,所以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体育观,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全国足球甲级联赛,采用了身体综合测验,达不到标准的运动员就不能参加比赛,这就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三)“体育考试”与“升学率”并不矛盾,明确考试的意义重视体育中考,即中考体育考试不会限制文化课尖子

体育考试是一种鼓励和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机制,目的不是卡考生,而是鼓励其坚持锻炼。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和科学论证,学生怕参加体育测试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其一,测试项目简单,既有代表性又能起鼓励的作用。其二,所制定的项目标准,只要学生平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认真上好体育课,经过努力绝大多数都将可以考取相当的分数。越是学习紧张越应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锻炼好身体。其三,文化学习与体育有很大的一致性,学习好的学生可以从体育中获得许多知识。身体健康了又可以有利于学习,促进学习成绩提高。

根据我多年带毕业班的经验,喜欢体育运动学习又认真的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学习潜力会更大进步会更快。大量质料表明,因为体育考试分数偏低影响升学的几乎很少。尖子生平日比较勤奋,体育达到中等水平即可升学,文化学习和体育两个成绩可以互补。学生也可以用自己的优势力量项目去弥补比较弱的项目,还是不影响升学的。要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中考体育和其他科目一样,要全面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不间断的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制定好锻炼计划,不断提高成绩,中考会取得好成绩的。从而达到学生的体制增强、成绩提高、运动习惯养成的目的。

上一篇:父亲节宣传活动策划|父亲节的策划方案下一篇:难忘的三亚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