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产品管理制度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司产品管理制度(共8篇)

公司产品管理制度 篇1

成品检验人员应依“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规定实施质量检验,以提早发现问题,迅速处理以确保成品质量。

第十八条 出货检验

质量异常反应及处理

第十九条 原物料质量异常反应

1.原物料进厂检验,在各项检验项目中,只要有一项以上异常时,无论其检验结果被判定为“合格”或“不合格”,检验部门的主管均须于说明栏内加以说明,并依据“资材管理办法”的规定呈核与处理。

2.对于检验异常的原物料经核决主管核决使用时,产品质量管理制度部应依异常项目开立“异常处理单”送制造部经理室生产管理人员,安排生产时通知现场注意使用,并由现场主管填报使用状况、成本影响及意见,经经理核签呈总经理批示后送采购单位与提供厂商交涉。

第二十条 在制品与成品质量异常反应及处理

1.在制品与成品在各项质量检验的执行过程中或生产过程中有异常时,应提报“异常处理单”,并应立即向有关人员反应质量异常情况,使能迅速采取措施,处理解决,以确保质量。

2.制造部门在制程中发现不良品时,除应依正常程序追踪原因外,不良品当即剔除,以杜绝不良品流入下制程(以废品报告单提报,并经质量管理部复核才可报废)。

产品质量确认

第二十一条 质量确认时机

经理室生产管理人员于安排“生产进度表”或“制作规范”生产中遇有下列情况时,应将“制作规范”或经理批示送确认的”异常处理单“由质量管理部门人员取样确认并将供确认项目及内容填立于“质量确认表”,连同确认样品送营业部门转交客户确认。

1.客户附样的印刷线路非本公司或要求不同者。

2.批量生产前的质量确认。

3.客户附样与制品材质不同者。

4.客户要求质量确认。

5.生产或质量异常致产品发生规格、物性或其他差异者。

6.经经理或总经理指示送确认者。

第二十二条 确认样品的生产、取样与制作

1.确认样品的生产

(1)若客户要求确认底片者由研发部制作供确认。

(2)若客户要求确认印刷线路、传洋效果者,经理室生产管理组应以小时制作供确认。

2.确认样品的取样

质量管理部人员应取样二份,一份存质量管理部,另一份连同“质量确认表”交由业务部客户确认 。

第二十三条 质量确认书的开立作业

1.质量确认书的开立

质量管理部人员在取样后应即填“质量确认表”一式二份,编号连同样品呈经理核签并于“质量确认表”上加盖“质量确认专用章”转交研发部及生产管理人员,且在“生产进度表”上注明“确认日期”后转交业务部门。

2.客户进厂确认的作业方式

客户进厂确认需开立“质量确认表”质量管理人员并要求客户于确认书上签认,并呈经理核签后通知生产管理人员排制,客户确认不合格拒收时,由质量管理部人员填报“异常处理单”呈经理批示,并依批示办理。

第二十四条 质量确认处理期限及追踪

1.处理期限

营业部门接获质量管理部或研发部送来确认的样品应于二日内转送客户,质量确认日数规定国内客户5日,国外客户10日,但客户如需装配试验始可确认者,其确认日数为50日,设定日、数以出厂日为基准。

2.质量确认追踪

质量管理部人员对于末如期完成确认者,且已逾2天以上者时,应以便函反应营业部门,以掌握确认动态及订单生产。

3.质量确认的结案

质量管理部人员于接获营业部门送回经客户确认的“质量确认表”后,应即会经理室生产管理人员于“生产进度表”上注明确认完成并以安排生产,如客户认为不合格时应检查是否补(试)制。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教育训练办法

第二十五条质量管理教育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质量知识及质量管理技能,使员工充分了解质量管理作业内容及方法,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并使质量管理人员对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理论与实施技巧有良好基础,以发挥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的最大效果,以及协助协作厂商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条 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策划与执行,并由管理部协办。

第二十七条 实施要点

(一)依教育训练的内容,分为以下三类:

1.质量管理基本教育:参加对象为本公司所有员工。

2.质量管理专门教育:参加对象为质量管理人员、检查站人员、生产部及工程部的各级工程师与单位主管。

3.协作厂商质量管理:参加对象为协作厂商。

(二)依训练的方式,分为以下二种:

1.厂内训练:为本公司内部自行训练,由本公司讲授或外聘讲师至厂内讲授。

2.厂外训练:选派员工参加外界举办的质量管理讲座。

(三)由质量管理部先拟订“质量管理教育训练长期计划”列出各阶层人员应接受的训练,经核准后,依据长期计划,拟订“质量管理教育训练年度计划”列出各部门应受训人数,经核准后实施,并将计划送管理部转知各单位。

(四)质量管理部应建立每位员工的质量管理教育训练记录卡,记录该员已受训的课程名称、时数、日期等。

质量异常分析改善

第二十八条 质量异常统计分析

1、质量管理部每日IPQC抽查记录统计异常料号、项目及数量汇总编制“总机班、料号不良分析日报表送经理核示后,送制造部一份以了解每日质量异常情况,以拟改善措施。

2、质量管理部每周依据每日抽检编制的”各机班、料号不良分析日报表“将异常项目汇总编制”抽检异常周报“送总经理室、制造部品保组并由制造科召集各机班针对主要异常项目、发生原因及措施检查。

第二十九条制程质量异常改善”异常处理单“经经理列入改善者,由经理室品保组登记交由改善执行部门依”异常处理单“所拟的改善对策确实执行,并定期提出报告,会同有关部门检查改善结果。

第三十条 质量管理圈活动

为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能力,增强员工与群体的合作,创造明朗愉快的工作场所,促进管理活动的水平,实现”目标经营管理“,公司内各部门来共同组成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圈,以推动改善工作。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实施与修订

公司产品管理制度 篇2

北京电力公司是特大型电力企业, 现有职工9 439人, 以建设运营北京地区电网为核心业务, 负责北京地区1.68万km2的电力供应、销售和输电、变电、配电设施的建设运行, 为北京地区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市政建设等480万电力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经济的电力能源服务, 同时肩负着为党中央、国务院等上级机关安全供电和保证首都政治活动安全供电的任务。

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 北京电力公司的网络能否稳定运行, 决定了国民生活的稳定与否;同时如何防止一些重要信息通过互联网泄露, 也成为了北京电力公司网络建设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如何规避风险、消除互联网信息过度流动起来的弊端, 成为北京电力公司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北京电力公司目前的应用分析, 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1) 防止机密信息通过内部主动泄露到互联网; (2) 控制木马、间谍软件窃取内部机密信息, 通过互联网外泄; (3) 对终端进行安全管理, 防止木马病毒的泛滥。

2 产品部署

经调查研究, 北京电力公司采取了深信服上网行为管理解决方案, 该方案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3 解决方案思路

对于外发的信息, 应该如何有效控制才能防止机密信息通过内部主动泄露到互联网上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拥有完善的访问审计和监控手段, 这样才能够有效防止信息通过Internet泄漏, 并且能够建立强大的内部安全的威慑手段, 减少内部泄密的行为。

经深信服科技的统计, 泄密主要途径主要包括邮件、IM软件、HTTP上传以及在BBS、博客发表言论。对于北京电力公司经常使用到的邮件, 可采用邮件延迟审计这种安全措施来保证邮件信息途径的安全, 即先审计后发送;而对于QQ、MSN等IM软件可以做全面的记录, 不仅能够对未加密的进行识别记录, 对加密的也能识别和记录;对HTTP、FTP中敏感数据和内容的上传进行拦截和记录;对BBS (论坛) 、博客的内容进行监控和记录;另外, 能够支持代理服务器 (http、https、socks) 识别, 对非法网站访问进行拦截和记载。

在控制木马、间谍软件窃取内部机密信息方面, 能够对HTTP访问、FTP共享进行网络杀毒;通过URL库黑名单以及SSL控制功能, 避免内网用户登录恶意网页;对内网接受的邮件进行正文及附件的查杀毒。同时带有防火墙、IPS、防ARP欺骗和防DOS攻击, 提供更完整更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

对终端的安全管理方面, 必须保证终端只有匹配了相应的安全策略后才能接入Internet。另外, 当终端被感染了木马病毒时, 能够中断终端的上网行为。这样就避免了一些员工在PC上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就连接到Internet以及木马病毒的泛滥, 减少了客户不安全因素的传播。

4 解决方法及手段

(1) 深度的内容检测技术。目前北京电力公司内部常用的软件, 如QQ、MSN等, 在用TCP或者UDP数据包的传送过程中, 其报文段都会有一段特征码, 该特征码是用来标识其数据包类型。深信服AC安全网关的深度内容检测技术, 可以检测出数据包的报文中相对应的特征码, 并根据预置策略进行及时封堵。深信服AC安全网关内置了多种深度内容检测技术所依赖的特征码规则, 并且可以从网站上更新下载。依靠这种技术, 可以有效防止泄密或由于员工泄密引起的重大损失。

(2) 对加密流量的识别监控。通过深信服AC特有的客户端安全检测功能, 加密流量在加密传输之前, AC就可以对流量进行识别, 有效监控加密流量, 控制内部通过加密途径的泄密行为。

(3) 在线网关监控技术。与其他旁路监听的访问监控产品不同的是, 深信服AC使用了在线网关监控技术。所有的旁路监听产品, 对UDP发送的数据都难以拦截, 并且拦截往往有一定时延, 拦截敏感数据的效果不佳, 并且容易遗漏监控数据。深信服AC的在线拦截监控技术能保证拦截到所有敏感数据, 外出数据无一纰漏, 这也是北京电力公司格外关注的问题。

(4) 邮件延迟审计 (PSA) 。AC集成的基于网关的邮件延迟审计技术为企业级用户提供了邮件内容防护的可靠途径。PSA采用了邮件转移技术, 内网用户发送的邮件会首先被AC网关转移至网关的邮件缓存区, 邮件审核人员通过系统口令访问邮件缓存区并审核邮件正文及其附件, 那些涉及到机密信息、侵犯性语言、非法URL、个人隐私的邮件将被返回给发件人或者丢弃。而这一审核过程对局域网中的用户是完全透明的, 邮件的发送过程和以往并没有任何不同。

(5) 网络准入规则 (NAR) 。AC的网络准入规则通过对客户端的评估来实现网络访问控制, 并更好地维护网络安全防线。启用了AC的NAR功能后, 内网用户第一次发起互联网连接请求时, NAR将动态分发准入代理至客户端主机。SIA是轻量级软件代理, 用于确定端点是否遵从管理员设定的安全策略, SIA中可配置用于检查预定义的和可定制的标准, 包括操作系统、运行程序、系统进程、注册表的存在/版本/补丁等。当SIA将搜集到的客户端信息传回AC网关后, 当内网用户的端点安全状态不符合SIA的规则设置时, AC将对相应用户执行预定义的策略, 放行或强制关闭某项程序或进程。

5 结语

公司产品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锌电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管理;探讨

企业的发展对产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生产运作设计,抓好产品管理,使企业的产能得到充分的提高,最大限度的利用各方面有利条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此外,产品的库存管理、供销环节、运输方式等等都是目前应该抓好的重要环节。

本文围绕企业的在制品管理,以及生产出来以后的库存、供销、运输、供应链管理等几个环节,探讨如何抓好产品管理,保证产品的质量,顺利的把产成品转换成企业需要的资金和利益。那么,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笔者认为,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

一、在制产品管理与库存管理

1.在制品分类,是根据所处的不同工艺阶段,把在制品分为以下几类

毛坯、半成品(零件)、入库前成品(已加工完毕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车间在制品(包括已投入车间的原材料、毛坯、外购件、半成品等)。

要抓好产品管理,就必須确定在制品定额。在制品定额是指在一定技术组织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为了保证数量上的衔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储备量。例如,锌冶炼厂生产锌锭所需的焙烧矿、硫酸、煤炭、水、电能等,就属于在制品定额。生产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预算和准备,过多的库存带来资金和风险,不足的定额又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不同生产类型制定在制品定额的方法也不一样,比如锌电股份公司属于大量流水线生产条件,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制定在制品定额,就要区分好几个类别,本公司的在制品分为工艺在制品、运输在制品、周转在制品和保险在制品。

在生产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实施ISO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技术中心要做好监督和把关,抓好产品生产的过程控制和质量监督,在原料采购方面把好质量关,有效配备在制品定额,确保企业的在制产品质量合格,减少废渣中的金属含量。

2.库存管理及作用

库存管理又称存货管理或在库管理。指企业经营者为了解决何时补充订货、订多少及库存系统的安全库存量、平均库存量、周转率、缺货情况、货物保管等问题而采取的管理方法。它是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

二、物流配送与运输管理

做好在制品和产品的库存管理以后,接下来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抓好产品的物流配送与运输管理。由于公司销售面广、客户众多,新型的销售模式要求企业充分考虑物流配送于运输管理,而不是传统模式下,只考虑生产,坐等客户上门购货。

物流,就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简单地说,就是指企业产品向顾客转移的过程。

物流管理,就是对整个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从而用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

1.物流配送与运输的区别

抓好物流管理,还要区分物流配送与运输。运输是以送货为目的,是整个配送过程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分拣和配货是配送的独特要求,先完成分拣配货后,再运输。也就是说,运输仅仅是配送的一个重要环节,配送才是物流管理中需要考虑得最多的环节。

现代的物流配送中心,都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所以,在物流管理中,可以充分依赖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减少企业管理成本和人员。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很多,基本功能有:集货功能、储存功能、拣选功能(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加工功能、配送功能、信息处理功能。这些功能,已经能够充分满足企业需要。

2.运输管理业务

前面说到,运输是整个配送过程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对于这最后的一环,企业可以采用自主运输、第三方物流等形式。运输管理的内容包括三方面:运输成本(相关费用)管理、运输速度(时间)和运输一致性(稳定性)管理,其中一致性是高质量运输的最重要特征。

三、供应链管理

抓好了产品的生产、库存、运输管理之后,最关键、最直接也是企业最终需要实现的,就是产品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最终用户,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战略管理的重点,也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合作方式包括: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共同开发、数据和信息的交换、研究和开发的共同投资。合作伙伴更加注重优质服务、技术革新、产品设计的能力和合作意愿,而不再以价格为先导。

建立合作关系,可以减少供应链上的不确定性并降低库存水平,还可以快速响应市场,平衡生产规模、调整生产时间和周期。同时,还能够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用户满意度。

公司产品管理制度 篇4

煤炭产品质量管理考核办法

为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煤矿企业煤炭产品质量管理意识,建立和完善煤炭质量保障体系,确保煤炭产品质量稳定,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煤矿管理职责

第一条矿长 :煤炭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全面负责煤质管理工作。承担煤炭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责任,对原煤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全矿的煤质考核管理工作,负责协调和处理煤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条煤矿(总)工程师:煤炭产品质量负全面技术责任。负责产品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检验工作,组织制定提高煤质的技术措施,并根据公司下达的煤质要求组织编制煤质计划和进行煤质预测预报工作;负责对设计、生产、计划、作业规程等技术文件中关于保证和提高煤炭产品质量措施的制定。

第三条生产副矿长: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煤炭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组织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提高煤质的技术措施和规章制度的落实;负责半煤岩巷掘进的分掘、分装、分运措施和制度落实。监督好防止矸石混入煤流;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煤质管理工作,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煤质问题;负责煤质管理办法的组织实施和对各单位的考核工作,对产品质量负直接责任。负责检查提高煤质的技术措施和计划的执行情况;严格执行公司文件规定,做好煤质的现场管理工作。

第四条其他矿领导按职责分管范围开展煤质管理工作

第二章考核办法

第五条采煤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公司以及矿上煤质管理的要求。

第六条煤、矸要分采、分装。在支护时要护好顶帮,做到顶板

不漏矸、老塘不窜矸。尽量将矸石滞留老塘。不能滞留老塘的矸石在运出时要和煤炭分装分运。对于不坚持分采、分掘、分装、分运的,发现一次罚款500元。

第七条装煤时要确保水流不进入煤斗(矿车)。对于用水管理不当而出现水煤现象的,根据拉水煤的多少,对责任人每次罚款50—100元,因管理不当罚责任单位500—1000元。

第八条机采工作面要加强切割管理,采面要做到“三不准”(即不准切割夹矸层、不准切割顶板、不准切割破底版)和“三控制”(即控制切割宽度、控制切割深度、控制切割角度),防止碎矸石进入煤内,保持矸石有一定的块度,以利选矸;炮采工作面要做到打眼不打顶、不打底、不打夹矸石。否则发现一次跟班队长罚款100—200元,对责任单位罚款300—500元。

第九条狠抓采掘工作面捡矸石关,在工作面出煤过程中,严格执行“三选”(即工作面选、装车选、专人选)。

第十条掘进工作面煤巷掘进时,支护要完整,不漏矸、不冒顶;半煤岩掘进时,要做到煤岩分掘、分装、分运,并统一排矸或就地处理。

第十一条井下洒水点要严格控制洒水量,尽量避免洒水进入原煤。

第十二条在运输过程中不同煤种不同质量的煤坚持分装分运,在存放过程中坚持分别储放,严禁半煤半岩、脏杂物等混入煤堆。

第十三条要抓好原煤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立足源头抓煤质,把住煤质检查验收关,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生产方式、运输环节等特点,要在矿井的整个生产流程中科学地布置煤质检查网点,实现从井下生产到地面装车全过程、全方位的煤质管理。

第十四条总工程师负责,其他部门配合预测每一个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地质情况,提出煤质计划,在此基础讨论制定煤质计划并下发实施。

第十五条捡矸时要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严把此关,发现矸石块超过20厘米者,发现一次罚责任人30—50元。

第十六条对各采掘工作面,定期在井口采取煤样,作为考核(矿内部考核)各工作面煤质的依据。

第十七条井下原煤运输过程中,严禁掺入杂物,清理的杂物尽可能填帮处理或统一装车运走,否则发现一次罚责任单位300—500元,责任人100—200元。发生煤质质量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的,由公司研究对矿上各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十八条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对没有煤质管理措施的或有措施而不认真落实的,发现一次对队长、跟班副队长罚款100—200元,对责任单位罚款300—500元。

第十九条各矿对全矿生产的原煤产品实施统一管理,公司有关部门(公司销售部、生产计划部等)对原煤质量行使监督管理权,各生产单位对本部门的原煤质量实施统一负责管理。

第二十条生产技术科和其他行使质量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公司销售部、生产计划部等),必须加强对生产现场的质量管理,对不按规程和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行为有权纠正,直至停止作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保证原煤质量的责任和义务,并有权对任何损害煤炭产品质量的一切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第二十一条如有矸能选不选、煤矸混装、以矸充煤等弄虚作假的现象,一经发现,严肃处理。查出一车报废两车,并一次性处罚当班班组200~500元;队长、现场跟班队长分别处罚50~100元。

第二十二条禁止煤车上部装优质煤,底部装劣质煤和矸石。一经发现将对责任人予以重罚。

第二十三条原煤含矸量以本矿本煤层生产的块煤为基准,粉煤和原煤含矸量高于本煤层生产块煤含矸量的5%以上的为不合格产品。公司将对该煤矿进行处罚,处罚方案根据对公司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由公司主管领导研究决定。

第二十四条含矸量由公司销售部负责进行取样化验,以销售部化验结果为准。

第二十五条其它规定:凡是进入煤流系统的杂物、火工品等影响煤质的,按下列奖罚标准(或由各矿参照下列标准自行制定)执行。

第三章煤质质量指标

第二十六条指标要求:含矸率、热值(发热量)

含矸率:原煤含矸率以本矿本煤层生产的块煤为基准,粉煤和原煤含矸率必须低于本煤层生产块煤含矸量的5.0%。

热值(发热量)由公司具体研究后确定。

第二十七条内调原煤堆中注水,发现一次罚款5万元。

第二十八条销售经营部储煤场(仓)煤种混淆污染,发现一次罚款5万元,不严格执行分储、分装、分运一次罚款 5万元(特殊情况必须报公司煤炭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认可后方准进行)

第四章考核

第二十九条由生产计划部和销售经营部全面履行公司煤炭产品质量监督职责,制定并监督落实公司煤炭产品质量管理考核办法,督促落实各煤矿煤质日常管理工作和有关煤质奖罚考核及内调煤质量仲裁扣量结果的执行。

第三十条每月由公司组织召开一次煤质工作会议,要求公司生产计划部、销售经营部相关负责人及各煤矿矿长、工程师参加,各部门、各煤矿汇报上个月工作总结及安排下个月煤质管理相关事宜,生产计划部和销售经营部通报上个月各煤矿煤质检查情况及考核结果;每季度组织一次对各煤矿煤质管理检查,并排名奖罚,督促改进煤矿

煤质管理水平。

第三十一条由公司制定各煤矿质量管理工作有关奖罚标准,检查、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对公司各单位煤质管理工作的实施进行检查、指导、考核。

第三十二条生产计划部和销售经营部负责日常煤质管理监督检查结果记录统计,月末汇总、落实煤质奖罚考核结果。

第三十三条销售经营部负责煤的质量抽检,并出具各矿煤层煤样报告、质量抽检报告和商品煤质量鉴定书。

第三十四条生产计划部和销售经营部负责公司煤炭产品质量仲裁,每月将各项煤质监督检查情况和质量抽检结果加权平均作为考核依据,执行月度煤质考核奖罚或上报公司执行月度扣产扣量。

第五章其他事项

第三十五条各矿要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认真做好煤炭产品的数量、质量、调运、计量等工作。

第三十六条煤质考核执行月考核,销售经营部每月5日前,出具各单位煤质管理监督检查情况及考核结果。

第三十七条销售经营部每月5日前出具矿井原煤超矸扣吨考核结果,第三十八条各单位要对照煤质标准化管理办法,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切实把煤质标准化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第三十九条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矿业有限公司

公司产品管理制度 篇5

一、技术研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不足,视野不够开阔,没有新产品贮备,产品创新以及超前意识远远不够。建议多为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参观、交流的机会,提供深入市场接触外界的机会,以开阔视野,提高专业技能,提高设计能力,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2、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技术力量非常薄弱,目前技术质量部共有13人,从事设计研发的6人(能承担设计任务的不到3人,其他4名设计人员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理论以及经验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质量管理2人,全液压钻机售后服务3人,计量管理人员1人,档案管理人员1人。具有副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其余为初级职称,真正能胜任技术研发工作的人员仅仅只有4人,有用之才奇缺,急需引进和培养。

3、技术研发试制经费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新产品的研发及试制进度,公司每年给技术部门全年出差调研费用为5000元,试问这些费用能出去几回,建议加大对研发和新产品试制方面的投入。

4、技术办公软件及硬件方面很落后,设计办公软件全部是盗版,绘图仪、打印机以及半数以上的微机使用10年以上年限,经常出现问题,建议予以更新,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5、技术人员的待遇问题有待于提高,技术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与职称没有挂钩,建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用待遇吸引人才,以调动全体技术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公司质量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质量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各级人员的质量意识不强行为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

目前我们缺少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好多员工从根本上不关心、不重视产品质量,认为质量不关我的事,能干完活保证按期完工都已经很不错了,干好干坏一个样,活就干成这样了,爱要不要,本位主义这种现象很普遍,大家好像都没有信心了,包括部分领导干部也有这样的思想,试想一下这种意识形态如何能保证质量。

2、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到产品质量

多年来缺少对职工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和培训,导致技术能力水平跟不上市场步伐,管理粗放以及工人的整体业务能力素质普遍不高,就目前公司现状,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技术工人奇缺,现在已经到了快青黄不接的时候了,尤其是技术研发这一块,人员构成大家都知道,不客气的说,现在技术研发部内试问真正能读懂图的有几个,搞新产品研发谈何容易,因此必须要认清目前形势的严峻性。

3、设备的陈旧落后导致产品加工精度达不到产品技术质量要求,工装多年磨损失修,模具、刀具多年来的使用磨损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以至于质量不稳定。

4、市场的预测和分析不到位,导致计划的严谨性以及严肃性不够,再加之资金问题的制约,外购外协厂家的选择问题等种种原因,不但影响生产进度,更严重地影响到产品质量。

5、制度的执行问题,尤其是公司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

况,认证的目的不是为了很好的贯彻执行这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而是为了买证而认证,认证工作好像就是技术质量部的事情,复核审查检查时做做假,只要检查通过了就行,实际运行两张皮,这样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有何意义,谈何产品质量。

(二)、质量管理方面措施及建议:

1、首先全体员工必须重树信心,目前公司这种情况,我们已没有退路,虽然百废待兴,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我们必须要树立信心,公司的发展与壮大与大家息息相关,现在必须要靠我们大家自己,通过抓质量,扩市场使公司摆脱不利的处境和局面。只要大家能够认为别人能做好的事我们也一定能做好,我们就有希望。

2、其次必须提升质量态度意识与责任心,态度决定一切,首先领导要重视,领导对产品质量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各级人员对质量的态度与执行力,也就是说领导对质量的态度决定着最终的产品质量。因此产品质量领导是第一责任人,领导必须将质量上升到一定高度,才能改变员工的质量态度意识与责任心。另外必须将公司及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内,与绩效考核挂钩,要有罚也有奖,奖罚分明,坚决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

3、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全员业务及综合素质,执行力的好坏体现在综合素质上,只有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了,质量才可能有保证。但专业技能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通过长时间不断地培训学习,亲身实干以及经验总结来提高,道德修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教育和警示来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再教育培训,并要形成长效机制。(另

外建议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目前急缺的是技术人员)

4、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质量方针,把所有的不合格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万事溯源,首先要从设计源头开始,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组织相关专家对设计方案论证,对设计进行评审(图纸及工艺文件的审查)、再进行试制,开展工业性实验,最终对设计进行确认定型,严格按照新产品开发程序开展设计工作,层层严格把关,这样才能基本上保证产品不会从胎里带来不可救药的质量问题和缺陷。

5、加强外购件、外协件及原材料的采购控制管理,必须进行定点采购以便实行质量倒追索赔制,坚持货比三家,质量第一的宗旨,严格执行采购管理质量控制程序。必须坚持不合格的原材料以及外购外协件不许进厂,未经检验的原材料以及外购外协件绝对不允许入库,从材料源头控制产品质量。

6、加强产品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工艺技术文件,除技术人员,任何人无权修改图纸及工艺技术文件,但有建议权,发现问题及时与技术部门联系以便修改完善图纸及工艺文件。严格执行双三检制度,加强首检及巡检完工检,自检与互检专职检,把事后把关向前移,重点做好事先预防,以防止产生不合格品。加强不合格品的控制和管理,不合格产品未经处置不允许留在生产现场,对不合格产品要进行标识和登记,以防流入下一道工序,人人树立上一道工序为下一道工序服务,下一道工序是用户,用户就是我自己的思想,不接收不传递不合格品,彻底杜绝不合格品传播路径(建议实行零件部件工序卡制度,使每一个零部件都有档案,便于追溯)。加强设备、工装、刀具的管理,定期对设备工装刀具进行维保和修理、修缮,通过设备及工装刀具来保证产品加工质量。(建议对部分落后设备进行淘汰并更新一些设备)

7、加强整机检验,整机检验是产品最后一道关口,必须严格认真对待,装配总检应按照产品标准从严检验,并做好记录,在总装及试车过程中,发现异常,操作者必须无条件服从总检指令,查出问题,并分析原因,确保各项检验指标达到质量要求,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8、做好售后服务工作,没有十全十美的产品,任何产品用户都可以挑剔,找出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通过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以解用户的不满意。因此必须要完善售后服务制度,另外还要有严明的组织纪律以及解决问题的时效性,重大问题必须要有解决方案,问题处理完毕要有报告以便于总结。

9、做好调研与市场预测分析,要形成报告,不但要有预测分析,还要做好季度和月份的市场预测分析,并及时修正,这样才能指导产品的研发,保证生产进度,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

总之,技术研发与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从设计源头开始把关,人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思想,通过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开展工作,我们的质量工作一定会出现新的局面,我们的产品一定会得到市场认可。(由于时间仓促,仅对研发和质量方面做以分析,不到之处见谅)

公司产品管理制度 篇6

建立管理体系,无论是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还是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或者是其他管理体系,一般来说,流程相似,但不同的管理体系还是略有区别。下面仅以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例,说明建立管理体系的流程。

总体流程划分

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依据PDCA原理(PLAN:策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改进),通常包括四个阶段。通俗一点,也就是包括人们通常所说的“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记我所做,持续改进”的内容。这四个阶段为:准备阶段、策划 质量管理体系阶段、体系运行阶段和认证审核阶段。总体完成时间大约需要四个月左右。不同的管理体系时间要求上略有差别。下图所示为质量管理体系流程图:

1.1 准备阶段 :

体系策划 时间:一周左右。

企业成立贯标小组,通常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担任组长,组员包括由最高管理者任命的管理者代表、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贯标小组与咨询顾问讨论、拟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计划草案。

1.2 体系策划阶段

时间:一个月左右。

本阶段包括企业调研、诊断,标准培训,体系文件的编写、修订,文件发布等过程。

1.3 体系运行阶段

时间:一般管理体系标准都要求运行三个月以上。

本阶段包括:文件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指导,内部审核培训、指导,管理评审培训、指导等过程。

1.4 认证审核阶段

时间:半个月左右

本阶段包括:符合性审核(模拟审核),认证前准备,认证机构现场审核,指导关闭不符合项,获得证书等过程。

现场审核由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实施,评价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标 准的符合程度,以确定是否颁发认证证书。

各阶段工作重点

2.1 成立贯标小组

贯标小组最好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最大限度地发挥体系建立所需的领导作用,实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管理者代表的主要作用是 代表总经理全权负责 ISO9001相关事宜,最好由 主管业务的副总经理担任,一方面,其对组织内各个部门的运作较为熟悉,另一方面,在进行管理决策时,有足够的权力和影响力。

2.2 调研

时间: 1~2天,部门多、流程复杂的企业需要的时间会相应多一些。

调研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其目的在于:了解企业的管理现状,并与标准对照,找出差距,修订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计划草案,形成最终的实施计划。

调研前企业应收集与以上内容有关的资料,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说明(图)、工作制度、操作规程、检验规程、在用的工作记录种类清单及记录表格样式、技术手册、设备台帐、计量仪器清单、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国标等。

调研工作由咨询顾问小组全面细致地调查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责权限、管理过程、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现状、设备管理现状、员工素质现状等,在充分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后,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明确公司发展的方向和思路、组织机构的设置、管理体系的策划结构等。

调研工作根据企业的情况,一般需要 1~2天的时间,部门多、流程复杂的企业需要的时间会多一些。

2.3 培训

培训分三次进行: A、标准培训 B、文件培训 C、内审及管理评审培训

2.3.1 标准培训

时间:大约需要二到三天。

本次培训是针对 ISO9001标准所做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ISO9000系列标准的发展历史、质量管理八项原则、ISO9001标准等,目的在于使企业领导者、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对标准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并在此基础之上灵活运用,结合企业实际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并改进之,充分发挥其作用。

培训前,企业应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时间、地点、参加人等内容。基于培训的目的,参与人员至少包括中层以上领导(最高管理者必须参加),最好是全体员工参加。

2.3.2 文件培训

本次培训是在体系文件发布后,由咨询顾问针对体系文件所做的培训,目的在于让内审员熟悉体系文件的内容,知道自己在体系中有哪些具体工作,指导内审员如何按照这些文件去做,需要形成哪些记录,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通过内审员对所在部门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有关人员都清楚体系文件的要求,使体系文件落到实处。此类培训可由企业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

2.3.3 内审及管理评审培训

本次培训一般是在体系文件发布运行一个半月左右时间进行,是针对内审员进行的培训。通过培训,内审员应掌握内部审核的技巧和方法,能够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如何处理。

内审员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其主要职责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以期发现体系所涉及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评价体系的执行与策划的符合程度,确定所改进的内容,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功能。

2.4 体系文件编写、修订、发布

时间:一个月左右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系统化的、遵循PDCA管理模式并以文件支持的管理体系。形成文件不是目的,它是一项增值活动,其价值在于沟通思想、统一行动。

文件编写前需要做必要的准备活动,包括小组成员分工,按分工收集现有的各类管理文件、工艺、标准、法律法规等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由咨询顾问小组指导编写体系文件。

文件初稿完成后,咨询顾问小组会同公司各部门管理人员一起,对文件内容进行讨论,使文件更具可操作性。修订后的体系文件经公司领导批准后颁布实施,进行体系实际运行阶段。

2.5 内部审核:

时间:体系运行一个半月左右时进行,大约需要二到三天。

内部审核由咨询顾问小组指导内审员实施。通过内部审核,使内审员熟练掌握内审技巧、方法,为公司培养质量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通过内部审核,寻找和发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有针对性地采取纠正 /预防措施,使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能力得到完善和提高。

2.6 管理评审:

时间:内部审核结束后二十天左右进行。

管理评审通常由总经理主持。其目的在于,依据内审结果报告、各部门工作报告、顾客反馈、过程的业绩、纠正 /预防措施的状况、改进的建议等内容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找出薄弱环节,采取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使质量管理体系得以不断完善和改进。

2.7 符合性审核(模拟审核):

咨询顾问在认证机构审核前将组织一次模拟审核,按照认证机构的审核程序,对企业进行认证前的全面审核,针对审核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通过符合性审核,使企业员工熟悉审核程序,感受审核气氛,避免因紧张而出现的的问题,争取一次性顺利通过现场认证审核。

2.8 认证准备:

此工作包括选择第三方认证机构,拟定迎审计划,做好迎审动员,讲解审核注意事项,确保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审核。

2.9 现场审核

按认证审核组制定的计划,积极配合审核组的审核工作,做好后勤安排,配备陪同人员,确保认证审核的顺利进行。

2.10 关闭不符合项

作为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专业审核员,审核组成员总会发现体系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这些问题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是有帮助的,这也是第三方审核的意义所在。审核组所发现的不符合项,需要企业进行纠正,并根据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在所采取的措施完成后,企业需要向审核组提供相关证据,证明措施的合理性和完成情况,以此表明不符合项得到关闭。审核组只有在不符合项关闭后,才能向认证中心递交审核材料。

2.11 获取证书

审核组的审核结果经认证中心的技术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后,认证中心将向企业颁发证书,证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建立、实施和改进。

以上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阶段和重点过程,这些阶段和过程的制定是遵循管理学上的 PDCA原理制定的,非常科学。它能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ISO900管理思想和理论灌输到企业实际的质量管理工作当中,深入到每个人的思想当中。相对于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来说,每一个阶段和过程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阶段和过程都是一个台阶。如果每个台阶都有所悟、有所体会,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走,最终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企业如果能够本着脚踏实地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按照每一个过程的要求去做,所获得的收益将是不可估量的。相反,如果只是轻描淡写地、走过场一样地去做,为追求速度甚至省略一些阶段或步骤,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严重者会产生负面影响。

公司产品管理制度 篇7

关键词:盈余管理,产品市场势力,实证分析

引言

已有研究表明企业基于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监管动机进行盈余管理(Healy and Wahlen,1999),同时,过去二十年,盈余管理在企业财务报告中普遍存在(Bergstresser and Phlippon,2006)。盈余管理的出发点是局部利益、部分利益或者某些私人利益,所以它与现代财务报告核心思想之一的中立性原则相违,另外财务数据的可靠性更是投资者进行有效投资决策的依据,权益所有者合理评估企业价值的重要保障。因此甄别企业是否有操纵利润的行为,判断它们进行盈余管理的真实情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近年来,国外学者开始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例如,Dalia and Jung(2009)以美国制造业作为研究样本发现,充满竞争性的行业里上市公司操纵应计利润的绝对值程度更低。BalaKrishnan and Daniel(2011)采用美国市场数据发现,就平均而言市场竞争水平越高对管理者误报会计信息具有约束作用,Datta and Sharma(2011)认为企业在产品市场的定价能力和行业集中程度是分析师对企业盈余管理预测考虑时的决定性因素,并且预测拥有产品竞争优势的企业相对容易。国内学者对此研究不多,陈俊和徐玉德(2011)以中国沪深A股市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指出产品市场竞争迫使上市公司进行正向盈余管理,在行业中处于竞争优势的公司倾向于负向盈余管理。但是这些文献均是从整体行业市场竞争的视角去研究企业盈余管理问题,即整个行业竞争程度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并无研究单个企业具有的市场竞争力与其盈余管理程度关系的文献。因此可以从产品市场竞争这一领域中的产品市场势力的角度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原因是基于产品市场势力可以度量单个上市公司的市场综合竞争力,它赋予上市公司定价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转化为定价策略以帮助上市公司实现盈利目标。如果是这样,上市公司会减少其盈余管理行为吗?上市公司的产品市场势力与其进行盈余管理活动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呢?本文即将分析这些问题。

本文的主要贡献有两个方面,首先区别于以往研究整个行业中企业产品市场竞争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文献,本文研究单个上市公司产品市场势力与其进行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其次,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评价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提供实证依据。

一、理论分析与假设

上市公司因各种动机采用不同手段改造所公布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普遍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这种行为也需要承担风险和成本。过度的盈余管理迫使上市公司必须出具更加严格标准的财务报告,这使得它们将承担更加严格的审查和诉讼风险,从而进行会计手段选择的空间有限。因此,如果上市公司在面临较小的监管和审计压力并拥有其他途径对盈利的增减进行控制时,它们或许将减少通过盈余管理来实现盈利目标的活动。具有产品市场势力优势的上市公司正面临这样的境遇,一方面它们具有盈余管理的动机,这主要是基于在产品市场的优势地位通常享受到超额回报,它们可能需要进行盈余管理活动以此阻止市场新进入者或者避免政府干涉。另一方面具有产品市场势力优势的上市公司在对盈利进行增加或减少进行控制时具有其他选择,即使具有通过降低盈余以阻止新进入者进入市场或者避免政府的干涉的需要,它们也可以不必通过盈余管理操纵利润来实现这个目标。因为定价能力为它们提供了更加合法安全的方式去完成它们的盈余需求,而减少对盈余管理的依赖。相比国外,中国上市公司处于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监管和审计环境,因此研究产品市场势力对它们盈余管理活动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的理论依据来源于Peress(2010)的研究结果,Peress构建的理论模型指出上市公司同时处在完全竞争的股票市场和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之中,处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每一家上市公司都或多或少地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对自身产品定价的能力,并证明该定价能力能帮助上市公司完成目标盈利,显然这种能力恰可用产品市场势力进行衡量。另外,上市公司具有的产品市场势力越强,它就越具备通过采取价格调整将市场对产品冲击的风险传递给客户的能力(KaleandLoon,2011)。例如,当面临消极的市场对产品冲击时,一家具有市场势力优势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增加销售额。在这个框架下,本文设想具有较强产品市场势力的上市公司能够通过对产品进行定价的策略来完成目标盈利,那么它们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压力将越弱,因为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价格来完成预期盈利目标,而非冒着面临更多的审查和起诉的风险进行盈余管理操纵利润。

基于以上分析,假设H:其他条件不变,拥有产品市场势力优势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低。

二、研究设计

(一)主要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盈余管理指标(EM)。横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对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估计,本文通过Jones模型估计出样本公司的操纵性应计利润DA与应计利润TA的比值,该比值的绝对值度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EM,下文将详细介绍模型的估计过程。

2.解释变量———产品市场势力(MKT)。从产业组织理论出发,采用勒纳指数(Lener index,又称Price-Cost Margins,PCM)来度量上市公司产品市场势力(MKT)计算方法如下:

该指标实际反映上市公司在既定市场上的定价能力。由于实际计算勒纳指数时边际陈本和产品的平均价格很难获得,因此参照张益明在《产品市场势力、公司治理与股票价格信息含量》的研究,price用主营业务收入代替,cost margin用主营业务成本代替,同时为了对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比较,进一步采用Peress(2010)和Gaspar and Massa(2006)的做法,用单个上市公司的勒纳指数值减去同行业各上市公司勒纳指数值的平均值,因此得到该公司的市场势力指标。公式如下:

其中,MKTi,j,t表示j行业中的i公司t期的产品市场势力,Li,j,t表示j行业中的i公司t期的勒纳指数,Lj,t表示j行业t期的勒纳指数的平均水平。

3.其他变量及控制变量。表1列出了本研究用到的其他变量及控制变量符号、名称及计算方法。

(二)研究模型介绍

1.EM估计模型。本文选择横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对主观应计利润进行计量,主要思路分两步。第一步,用估计样本数据估计回归方程参数,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TAi,t为i公司在t期的应计总利润,Ai,t-1为i公司t期的期初资产总额,C为常数项,ΔREVi,t为i公司t期与第t-1年的年收入之差,ΔRECi,t为i公司t期与t-1期的应收账款之差,PPEi,t为i公司t期的固定资产原值,εi,t为随机扰动项α,β1,β2为相关回归系数。第二步,利用第一步的回归结果估计测试样本公司的操纵性应计利润,如(4)式和(5)式所示:

其中,NDAi,t为i公司在t期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估计值,DAi,t为i公司在t期的操纵性应计利润估计值,DA与A比值的绝对值为EM,它衡量盈余管理程度的强度。

2.EM与MKT回归模型。根据模型1计量估计出的盈余管理程度(EM)和计算所得的上述公司产品市场势力评价指标(MKT),以及其他相关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C为常数项,ɑ,β1,β2,β3,β4,β5,β6为相关回归系数εi,t为随机扰动项。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所需数据主要来自CCER数据库和RESSET数据库,研究对象为2010—2011年A股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其中排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和当年亏损、扭亏以及微利(净资产收益率介于0%~1%之间)的上市公司;排除销售收入或营业利润增幅超过一倍或降幅超过50%的上市公司;排除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其中包括保留意见,带强调事项的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以及否定意见)的上市公司;最后剔除暂停上市和已退市及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一共得到1731家样本公司数据,其中2010年19个行业690家,2011年19个行业1 041家。

三、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是描述性统计,从第五列开始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从中可以看出各变量之间没有明显的多重共线性,可以初步判定产品市场势力MKT值越大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EM值越小。

(二)盈余管理程度与产品市场势力

表3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产品市场势力及其他变量的实证分析结果,从中可以看出,除了控制变量中的上市公司年龄和存货周转率回归结果不显著外,其余变量回归系数均通过1%和5%的检验,另外R-squared为71.6%,Adjusted R-squared为71.5%,说明模型拟合优度非常好,同时对回归方程整体显著性进行F检验,即检验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全体存在线性关系。F-statistic值为621.2857,对应P值为0.000,在α=0.0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F检验。

注:***,**分别表示在1%,5%水平上显著性。

由回归结果可见:

1.中国上市公司产品市场势力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是显著负相关的。即随着上市公司市场势力的增强,上市公司趋向于选择更低程度的盈余管理活动。该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在产品市场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甚至能够获取超额回报时,它们对盈余管理的需求较小,因为它们在产品市场上具有价格制定优势,可以通过对价格的调整实现自己的盈利目标,这种方式风险和成本更低。该结果与Peress(2010)设立的理论模型证实了同时处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的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拥有对产品的定价能力以实现目标盈利研究一致。结果充分支持了假设H。

2.中国上市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是显著正相关的。这表明大公司比小公司更容易进行盈余管理,大型国有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和治理结构特点决定了管理层对公司财务的绝对控制,以及拥有面对外部监督和审计独有的优势,使它们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成本和风险更低,从这一点来说便不难理解。

3.中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是显著正相关的。即说明资产负债比率越高的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背负较高债务压力使得管理层为了证明公司的还款能力而进行盈余管理活动。

4.中国上市公司总资产收益率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是显著正相关的。即上市公司总资产收益率越高则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上市公司为了证明具有持续盈利能力,有通过盈余管理的途径进行利润平滑的需求。

5.中国上市公司成立时间的长短和反映企业经营效率的存货周转率与盈余管理程度并无显著关系。

6.中国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是显著负相关的。说明随着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上市公司将降低通过盈余管理的方式来操作利润。鉴于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一些监管政策容易诱发那些因为业绩没有增长甚至出现亏损的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操作利润,如果上市公司营业处于不断增长的阶段那么管理层将减少盈余管理活动。

(三)稳健性检验

考虑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检测方法众多,本文采用了另一种估计盈余管理的实证方法现金流收益模型(CFO-E)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指标EM进行重新回归计算,再用本文的模型进行检验。并且分别使用市场份额、杠杆率、净资产收益率替代市场势力、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收益率指标,除个别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和系数大小变化较大外主要结论一致。就整体而言,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与原结论基本一致。

结论

将市场势力确定为识别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程度活动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中国2010年和2011年两年之间A股市场上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产品市场势力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拥有越强产品市场势力优势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市场势力决定产品定价权,使得上市公司减小对应计利润的操纵。这是本文研究结果最具重要性的发现,同样本文也是国内首次研究了单个上市公司产品市场势力的强度与财务报告质量关系的文章。即获得产品市场势力优势的上市盈余管理程度小财务报告质量更加可靠,监管机构和审计者据此可以制定更加完善和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投保重在选公司还是选产品 篇8

菲菲最近有些烦恼。“没想到买份保险还真是麻烦。”原来,她打算给自己买份重大疾病保险,将父母作为受益人,算是给他们的母亲节、父亲节特别礼物。出于谨慎考虑,菲菲咨询了不少保险公司,各家的代理人给她推荐了形形色色不下十多种产品,搞得她“看花了眼”。

“我对保险其实一点都不懂,只想买个疾病保险,万一身体有恙,起码经济上少个烦恼。现在有六七家保险公司的代理人都说自己的产品好,我该怎么选择呢?到底选保险公司重要一些还是选产品更重要呢?”

菲菲的问题大概困扰着不少人,对投保人来说,当然既想拥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在出险后能够顺利理赔,又希望自己选择的产品性价比较高,并且符合自身的保险需求,而实际上,很少有投保人真正可以做到两全。因此,我们不妨着重考虑其中的一项。

初涉保险重点挑公司

假如你对保险市场并不了解,对产品设计中的门道并不清楚,那么不妨以选择信誉良好、偿付能力充足的保险公司为主要考虑依据。

理赔是保险保障的关键一步,能够善待投保人提出的理赔请求,在赔付时做到及时到位才可以体现出保险的真正价值。消费者可以参考每年保监局汇总的信访报告,其中会列举各家保险公司的年度投诉案,有时也会细分到纠纷、投诉数量。考虑到公司规模有大有小,消费者不妨按比例来看,并非投诉越多的公司信誉越差,当然,“无案底”的保险公司可是上选。

偿付能力是否充足是考核保险公司是否可靠的重要指标。具体反映在实际资产减去实际负债后的数额,或是两者间的比例。这一情况消费者既可以通过网络查询,也可以向代理人咨询。一般来说,偿付能力达到120%的保险公司比较可靠,如果能超过150%甚至达到200%,消费者就可以完全放心了。反之,偿付能力低于100%的公司则未必值得信任。

我们买保险通常不仅仅买一张保单,而人们通常不喜欢经常更换投保的公司。因此,一家寿险公司能否为客户提供比较完整的保险产品线,是否能够满足客户及其家人在不同时段的需求,也显得比较重要。

还可以查看一下目标公司的产品线是否完整,一家寿险公司的主险产品险至少能涵盖定期寿险、终身寿险、意外险、养老险等基本的传统险种,附加险的选择品种应该更多。如果健康医疗类保险也能作为主险单独销售,供有需求的客户挑选,那就最好。如果投资管理水平较好,能为客户提供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等新型人身保险产品作为多样化的选择,那自然更好。不要以为上述“简单”的要求每家寿险公司都能做到。事实上,在我们30余家寿险公司中,还真有不少保险公司做不到的呢。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最好还是能选择一家产品线比较完善的公司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

如果基于种种原因而使你无法了解公司的理赔服务、偿付能力、产品线等情况,那么不妨选择较老牌、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这也是最简单的做法。即便这些公司的理赔、偿付水平不在行业中排名最高,也不至于太靠后。像菲菲这样的初学者可以把精力集中于选一家合适的保险公司。

内行更要注重产品本身

小文的情况与菲菲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工作原因,她常常接触保险产品,对于自己所需要的保险产品、保障范围、保险金额等都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就连最简单的航意险她也要细细比较一番。小文发现不少航意险都需要与其他交通工具“搭售”,诸如“40万元航意险+20万元火车轮船险+5万汽车保险”之类,但考虑到火车轮船方面的保险并不需要,平日又是通过轨道交通上下班,所以她认为这样的组合产品并不合适。最终,她通过网上投保买下了一份一年期110万元的航空意外险,保费99元。

如果你也像小文这样对保险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自己看懂保险条款,对自己所需要的保险金额有比较恰当的拿捏,不希望只选择一家“中等水平但规模较大的公司”的产品,而是希望能够找到市场上最符合自己的产品,那么不妨直接搜罗各家保险公司产品资料后自行比较,客观地从产品本身和需求考虑。毕竟,即便是同类产品、各家在设计上还是会有不同,哪怕是一些细微的差距也会给投保人带来影响。

上一篇:培训典礼讲话稿下一篇:保险代理人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