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 篇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方式,切实提高境外投资便利化程度,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称“项目备案机构”)对注册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的地方企业实施的本市权限内的境外投资一般项目,实行备案制管理。

第三条 前往未建交、受国际制裁国家,发生战争、**等国家和地区,或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的其他敏感国家和地区投资的项目;涉及基础电信运营,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大规模土地开发,输电干线、电网,新闻传媒,或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的其他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项目,不分限额,由市发展改革委初审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或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审核意见后报国务院核准。

第二章 项目备案程序

第四条 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申请人(以下简称“备案申请人”)须填写并上报自贸试验区境外投资备案表,同时向项目备案机构提交下列材料:

(一)备案申请人营业执照、公司章程或合伙协议、公司董事会决议或相关的出资决议;

(二)证明中方及合作外方资产、经营和资信情况的文件;

(三)投标、购并或合资合作项目,中外方签署的意向书或框架协议等文件;

(四)根据有关规定,应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

第五条 备案申请人对所提交的申请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第六条 项目备案机构应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备案申请人出具自贸试验区境外投资项目备案意见(以下简称“备案意见”)。

对不属于自贸试验区备案范围,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公共利益的境外投资项目,项目备案机构不予备案,并向备案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七条 境外竞标或收购项目,备案申请人应按照有关规定,在投标或对外正式开展商务活动前,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书面信息报告。

对需要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登记的地方重大境外投资项目,应按程序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登记。

第三章 备案的变更

第八条 予以备案的境外投资项目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向项目备案机构申请变更:

(一)投资方或股权发生变化;

(二)投资地点、项目主要内容发生变化;

(三)中方投资超过原备案的中方投资额20%及以上。变更备案的程序,按照本办法第二章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项目备案的效力

第九条 予以备案的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申请人可凭备案意见,向商务、外汇管理、海关、税务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条 项目备案文件有效期为2年,自备案之日起计算。

第五章 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 项目备案机构应依托自贸试验区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等,加强境外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项目备案机构可以对投资主体执行项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以虚假材料骗取备案文件的,由项目备案机构撤销其备案文件,将相关情况纳入企业诚信记录,从严审查其后续开展的境外投资,并告知相关部门,依法追究有关企业和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二条 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投资项目,适用本办法;前往台湾地区的投资项目,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国台办《关于印发〈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外资〔2010〕2661号)执行。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 篇2

关键词:自贸区,贸易史,中国特色,试验

在地球村概念的影响下, 国家间的交往与合作越发频繁, 贸易往来也显得极其重要。经济合作中, 各国不断创新, 共同发展。目前,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备受人们关注, 不可否认的是, 他是中国在贸易道路上迈出的重要步伐, 有着无数的可能;他是中国贸易史上新的里程碑, 肩负着伟大的使命;他是中国贸易历史的结晶, 富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正所谓“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 因此, 研究演变历史对自贸区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中国贸易史简述与成就

(一) 中国贸易史:有盛也有衰。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 对外贸易道路亦是如此。远在古代就因国力强盛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成就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代代相传的佳话。这也说明对外贸易这一概念很早就已形成, 只是过多地依附于外交活动, 没能适应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要。但在清朝时期, 中国没有正确应对强弱差距, 一味地害怕西方先进思想技术的传入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与各国的贸易交流与发展。正因如此, 中国近代的外贸事业可以说是在被动的道路上匍匐前进。国内市场不断“开放”,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控制了国家的关税权, 破坏了国家的贸易主权。

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希望, 中国冲破帝国主义的封锁, 重新主动地开启了对外贸易的大门。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 点、线、面相结合的开放新格局。此后, 中国以积极的态度加入APEC、WTO等国际经济组织, 并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贸易政策下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与协调发展, 在世界经济之林中占了一席之地。

(二) 中国贸易成就。在中国贸易发展历程中, 每个阶段都是一步台阶, 逐步建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贸易阶梯。新中国成立以来, 对外贸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外贸体制、外贸政策及外贸功能等均有了很大改变。现如今, 中国的贸易伙伴多达220多个, 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贸易伙伴最多的国家, 货物贸易规模扩大了数千倍, 占全球贸易比重提高到近8%;国家注重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使服务贸易从无到有, 外贸管理政策与制度严格履行国际承诺, 贸易透明度不断提高。

上海自由贸易园区成立前, 国内拥有深圳、珠海、厦门等六大经济特区, 建立了外高桥、天津港、张家港等15个保税区, 设立了香港、澳门、宁波等贸易吞吐量惊人的自由港, 在建自贸区18个, 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成就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各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随着国际贸易大环境不断改变, 贸易强国不断施压, 中国也需要借鉴国内历史, 吸收国外经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氛围中, 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迎难而上, 在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 成为国内首个符合国际惯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二、在肩膀上成长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扇大门。但在门内, 中国需要做好何种准备来迎接挑战是值得关注的一点。《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开宗明义:“试验区肩负着我国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 是国家战略需要”。这无疑是在说明国家以开放促改革的新策略, 通过国内改革来增强综合实力, 提高竞争力, 同时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融入经济全球化, 成为贸易强国。

回顾历史, 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地方政府的竞争模式曾是中国奇迹的动力之一, 但伴随着地方政府日益介入市场, 地方政府本身也越来越像一个公司, 这样的模式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阻碍, 甚至有恶化为逐底竞争的趋势。这样的模式已不再适应中国目前的发展, 需构建新的竞赛规则。此外, 近几年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先后发起TPP、TTIP等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 力图形成新一代高规格的全球贸易和服务规则来取代目前的WTO规则, 重塑国际贸易、投资和世界经济新格局, 对像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因此, 试验区不能作为政策洼地, 必须做机制体制创新的高地来冲破牢笼, 为中国贸易事业真正做到试验作用。

(一) 借鉴国外经验

1、探索新的管理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资的管理基本采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模式, 对外资进入的审批管理较为复杂。而在试验区的建设中, 需要有所突破, 要做到制度、管理、服务坚持高水准, 以国际标准作为标杆。因此, 自贸区借鉴了发达国家采取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 也是我国在全球贸易投资规则重构背景下与国际接轨的一项重要措施。这种全新的尝试适应了国际金融、投资、贸易领域的新变化, 弥补了以前既繁琐又费时费力的不足, 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2、追求新的自由模式。相比世界其他自贸区, 中国在之前保税区、自由港的建设中显得相对拘谨, 缺乏自由度。他们采用的“境内关内”的模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贸易的发展, 因为此种模式海关的监督力度大, 影响货物的流通率。在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中, 中国向新加坡学习加大开放力度, 采用“境内关外”模式, 不仅为货物流转过程提供便捷, 增加货物进出口贸易自由度, 简化海关工作手续, 更有可能将上海打造成国际物流中心。

3、寻找新的贸易伙伴。中国在面对欧美日三大经济体施加压力的情况下有两种选择:一是进入长期的准入谈判进程;二是向他们学习, 寻觅新的贸易伙伴, 建立新的贸易圈。就目前局势来看, 前者更困难, 也更费时。对于中国而言, 由于政治体制存在差异, 文化管制必将是日后谈判的难点, 尤其是准入前的国民待遇。而当前对国内自己的企业, 如国有和私营, 都有很大区别, 如何以后对所有企业, 包括海外企业, 一视同仁, 这在自贸区试验的短期内改变是一大难事。自然, 第二个选择更合适, 也更符合当前国家的战略要求。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要求下, 发改委表示将积极推动中韩、中澳自贸协定谈判于2014年结束, 做好中日韩、RCEP等自贸协定谈判的相关工作, 推动中国-斯里兰卡、中国-哥伦比亚等自贸协定谈判尽快启动, 并继续探索与更多的贸易伙伴。

(二) 坚持走中国道路:以金融改革为例。试验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探索,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也将彰显“中国优势”。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实力得到认可, 构建国际新金融中心的行动在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中清晰可见。试验区金融改革, 关键是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理清政府边界, 解放和增强制度活力, 以放松管制、鼓励创新为重点, 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 减少乃至终结行政审批, 从重行政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 从重微观管制转变为重宏观审慎管理, 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 激发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动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特色的代名词, 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更上一层楼。现在试验区的金融改革也同样需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更好地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现园区内产业多与融资有关, 这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原则是分不开的, 此次改革扩大金融业高标准, 对内对外开放, 使外资金融机构与民间资本在平等的市场环境下提供金融服务和市场竞争, 进一步减少资金进出的管制, 降低投融资成本, 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

从我国已经取得的经验看, 改革取得成功, 一靠坚持循序渐进, 二靠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轮驱动。改革不能光喊口号, 须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使试验区金融改革实施到位, 既要做好金融改革顶层设计, 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地部署推动, 并及时自下而上地反馈报告;也要积极探索和试点, 不失时机地抓住改革时间窗口, 在重要环节上取得突破。当然, 在此过程中, 相关部门要服务国家金融改革的总体战略, 对部分市场影响较大的措施需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审慎实施, 对条件基本成熟的可率先组织实施, 由浅入深, 决不能急于求成而偏离目标路线, 要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做好榜样, 成为新历史

(一) 正视历史, 放手过去。中国走过的贸易道路很长, 在造就一次又一次辉煌时也有过一些错误的外贸政策。站在当今的台阶上回头看走过的每一步路, 我们需理性。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 历史悠久, 成就颇多, 赋予整个民族荣耀感, 但同时也使整个民族过度沉浸于此, 在心理上形成了民族优越感, 而在全球化的推广下, 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国对外的开放力度和接受程度, 阻碍贸易事业的发展, 给中国经济的提升设置屏障。因此, 中国需理性对待自己的历史成就, 放手过去, 而不是以此作为通行证在世界贸易大家庭中沾沾自喜。同时, 在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交往中, 中国应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历史进程中的不足, 以谦逊的态度学习借鉴国外建设管理自贸区的先进经验。

(二) 理性对待, 着眼未来。汉堡自由港、迪拜自贸区的发展经验表明, 不同定位的自贸区可以有不同的方案策略。中国 (上海) 自贸试验区肩负着国家重任, 一经推出就引发全球关注。他是中国重启改革的标志性事件, 也是新一届政府改革的练兵, 更是观察三中全会改革、克强经济学和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转型的窗口。然而, 试验区究竟能走多远, 能为中国贸易带来多大效应仍不明确, 结果可以期待, 但需理性。目前看来, 试验区的发展与计划相比还处于落后阶段, 实施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 “监管长一寸、审批减一寸”的改革在中国官僚体制复杂性的影响下行动缓慢。认清现阶段面临的困难, 上级政府在符合自贸区总方案的条件下及时调整策略, 下级政府积极配合, 进行实战性的实施。自贸试验区已是出弦之箭, 为了达到可推广、可复制、可升级的经验, 未来两年上海自贸区应以更大的动作先试先行, 只要不影响全局, 就应该大胆试错, 大胆开拓, 真正成为各项改革的先锋, 完成赋予上海的历史使命, 成为中国未来自贸区的榜样, 成为富有中国特色的贸易辉煌。

参考文献

[1]徐瑾.以开放倒逼改革的自贸区[EB/OL].FT中文网, 2013.9.29.

[2]沈建光.上海自贸区的四大难题[EB/OL].FT中文网, 2013.10.29.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 篇3

10月20日,上海召开市政府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在3个半小时的座谈会上,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李河君、苏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近东、联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亭、上海汇银(集团)董事长沃伟东、上海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亿阳集团董事长邓伟、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修正药业集团董事长修涞贵等14位企业家代表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他们提意见直言不讳、提建议善意中肯。

@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 “我们开拓海外市场往往遭遇融资难,自贸区能不能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创新服务?”

@科瑞集团董事局主席郑跃文 “如果能解决现在自贸区政策制度上不清晰等问题,上海就能成为民营企业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傅军 “自贸区对民营企业到底有哪些利好,上海能不能尽快提供指导细则。”

在场企业家们普遍认可上海的投资环境,看好上海的发展前景,更是一致认为自贸区建设为民营企业迎来了在上海发展的最好时机。

@张 军(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自贸区成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起点。中国现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时期,如果经济体制改革跟不上的话,反而会阻碍经济发展。这也是为什么说第二季发展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是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改革。这时候改革,看过去几十年改革对于未来改革有很大不同,过去几十年改革是支撑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未来改革是改革过去不到位的地方,包括方方面面内容,特别集中在投资、金融方面。而面对这些方面政府对这个市场干预会越来越模糊,因此未来改革必须扫清体制上障碍,这样中国经济才会有未来更好发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篇4

上海国检局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及上海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贸区工作实际,出台深化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支持上海自贸区发展24条意见,具体内容如下:

一、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改革货物监管模式,加快检验检疫业务流程再造,创新监管方式,进一步扩大分类监管范围,推进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建设。

1.深化进出境货物监管模式改革。实施以“先检后放、通检通放、即检即放、少检多放、快检快放、空检海放、外检内放、他检我放、边检边放、不检就放”等“十检十放”为基础的分类监管模式,更好地服务外贸发展。结合风险管理和信用管理,推行“合格假定”理念,深化“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更好地发挥检验检疫职能作用;全面实施出口直放,产地检验检疫局负责质量安全把关,口岸不再查验或最大程度减少查验比例;在安全风险可控基础上,除高风险产品外,进一步扩大进口直通的区域、企业和产品。

2.创新进口食品监管模式。

创新监管模式。在自贸区率先试点进口食品基于风险的预警布控、重点检验、验证抽查、风险监测相结合的分类监管模式,进一步提高通关便利。

优化管理方式。允许来自非疫区但未获检验检疫准入食品保税展示,并简化相关申报程序;将自贸区内食品存放、展示企业的监督管理由事前审核备案调整为事前承诺报备、事后加强监管新模式,有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优化进口食品样品监管程序,促进国际研发和科创中心建设。

推动市场服务。试点食品标签合格保证的市场化平台建设和社会中介服务体系构建工作,积极推进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管模式调整工作。

3.全面推广“快检快放”便捷化监管措施。扩大“快检快放”便捷化监管措施受惠生产企业范围和实施“快检快放”进口工业产品目录,强化“企业是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对自贸区内生产企业进口的生产加工用零部件及原材料,在企业自行验收条件满足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第一方和第二方采信,切实减少口岸检验批次。

4.深化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扩大进出口工业产品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的产品范围,根据进出口商品风险预警情况,建立第三方采信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将试点商品范围扩展至进口机械加工设备及其零部件与部分进口医疗器械等产品中;启动木材等产品检验的第三方结果采信试点工作;在自贸区实施第三方检验结果被采信机构的企业信息公示制度。

5.推进进境空箱查验便捷化监管措施。试点对空箱运输经营人的分级评定和港外备案堆场的准入考核,对符合条件并主动提出申请的企业给予减少抽检比例、允许港外查验等措施。

二、进一步简政放权

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通过审批项目减量化、审批流程扁平化、审批场所集约化、审批办理智能化等举措,营造公平、高效、统一的口岸行政审批服务环境,实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协同推进。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建设,简化中转货物检验检疫手续。

6.推进审批制度改革。

缩减审批事项。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要求,严格取消代理报检企业注册、快件运营企业从事报检业务注册、报检员注册,旧机电产品备案,出口商品注册登记等审批事项。同时,及时通过报检大厅公告栏、网站、微信、宣传刊物等媒体广泛宣传,做好内部人员岗位调整和业务培训,确保政策落实不打折扣。

减少审批层级。积极配合质检总局做好除负面清单以外的农产品和所有类别的食品进境检疫审批,实现审批的并联化和扁平化。

优化审批流程。推行承诺办结制度,缩短审批时间,通过延长审批有效期及调整审批模式、实行满意度测评等手段,切实实现便民、高效。

推进电子审批。推进行政许可信息化建设,依托行政审批系统功能改造,搭建集行政许可申请、受理、查询、告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统一界面平台,实现行政许可办理情况的可查可溯,方便企业及时了解办理进程。

7.编制三个清单。制定公布自贸区内检验检疫机构权力清单,明确界定职权行使边界,及时清理不合理的行政权力。制定公布自贸区内检验检疫机构责任清单,落实责任主体,强化行政问责。完善自贸区内检验检疫负面清单,提升监管效能,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发布自贸区内检验检疫行政许可目录、办事指南、业务手册、监管手册及相应精编版,促进行政许可办理情况的公开,方便企业全面了解相关行政许可政策。

8.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建设。

支持平台建设。支持浦东新区开展“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创建工作,引导自贸区检验检测行业产业化聚集和集成发展,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服务业的行业产值和服务效能。

推进认证改革。完善自贸区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行政许可和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缩减外商投资认证机构审批事项,推进外资认证机构审批制度改革。支持检验检测社会化改革,逐步开放外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在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并开展业务,鼓励在自贸区内设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并鼓励其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机构资质。取消外商投资认证机构申请扩大业务范围应当从业1年以上的限制;取消外商投资认证机构子公司扩大认证业务范围的审批,通过事中和事后监督措施实施监管。

9.简化中转货物检验检疫手续。完善国际中转集拼检验检疫管理办法,推进简化中转动植物审批手续,制定中转检疫审批负面清单,提供便捷化中转动植检证书和原产地证书签发服务;进一步优化国际快件中转监管模式,支持快件企业提高国际中转集拼航线覆盖率,促进航空枢纽港建设;支持在自贸区(洋山)开展进境动物源性食品生产加工。

三、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深化“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贸易便利化改革,科学实施检验检疫分线监督管理,改革进区报检模式,打造国检作业全程无纸化,推行基于信用管理的差别化通关管理措施。

10.推行“先进区、后报检”新模式。调整原有先报检后入区方式,对自贸区拟入境进区货物,允许区内企业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后,按照指令至入境口岸提货后直接入区,并在规定时限内向驻区检验检疫机构办理入境货物报检、交单或查验,进一步优化一线验放流程。

11.打造国检作业全程无纸化。深化申报制度改革,实施无纸化报检和无纸化放行,推动检验检疫证单签发电子化。制定《上海检验检疫随附单据无纸化文件技术标准》;研发和应用随附单据无纸化系统,实现企业以电子化的方式上传报检随附单证,局内报检单证电子化传输;完善申报和放行无纸化及流程再造,对自贸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申报、检验检疫、计收费、签证放行、归档等各环节的无纸化运作,实现检验检疫作业全程无纸化。

12.加大信用等级差别化通关管理力度。根据企业诚信情况,推行分级分类管理,在自贸区增加检验检疫信用AA级企业数量,加强信用记录在检验检疫监管中的应用,加大对浦东地区质量诚信企业的扶持力度,对诚信级别高的企业实行绿色通道、快速放行等便利举措;探索在企业信用管理、分类管理等方面,参考或采纳第三方信用报告;支持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支持建立以物品编码管理为溯源手段的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

四、进一步服务产业发展

集中上海国检优势资源,聚焦重要产业,紧密结合上海自贸区发展实际,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支持邮轮、生物医药、跨境电子商务、会展、入境维修、文化产业、汽车平行进口及总部经济等产业发展,支持科创中心建设,支持示范区建设,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发展,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和制造业健康发展,助力上海加快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13.支持邮轮/游艇业发展。

支持邮轮港口建设。支持邮轮港口提高“公共卫生核心能力”水平,对邮轮口岸配套建设提前介入以提供技术支持。积极推荐邮轮港口创建“国际卫生港”,提升品牌建设。

优化邮轮通关环境。通过进出港“单一窗口”申报制度和邮轮物资供应电子化申报制度,提高邮轮通关效率。针对目的地航线邮轮旅游项目配套进、出境单次检验检疫监管措施,简化通关流程。通过允许船舶维修大型配件在邮轮维修码头“直靠直卸”、支持邮轮维修企业对部分旧配件进行无害化再利用等举措,支持邮轮维修产业发展。

保障旅客旅行健康和便利。通过对接世界卫生组织、美国、欧盟的邮轮卫生标准,制定上海港国际邮轮卫生检查实施规程,督促邮轮保持良好卫生状况,保障旅客健康安全。通过建立信息直报制度,开展随船检疫工作,同时对入境旅客降低携带物抽查比例,营造便捷的旅客进出境环境。

促进上海邮轮食品供应业态发展。针对“未获准入”的食品,以过境检疫模式进行监管,建设境外食品在上海港直供邮轮“快通道”。以“一般贸易”进口的供船食品,通过对接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给予企业最大便利。同时,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安全示范区、质量诚信企业名录,支持中国制造、中国生产和中国种植(养殖)的各类产品参与邮轮产业发展。

14.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推进并联审批。实施审批负面清单管理,通过构建互联网行政审批平台,对涉及到不同行政审批的进境生物医药材料实施并联审批,实现一次申请完成多项审批,提高审批效率,缩减审批时间。

创新查验方式。在风险评估和企业诚信基础上,充分运用“非侵入、非干扰”式查验方式,大幅度降低查验比例,提高通关效率。推进属地化管理,对低风险的产品实施直通放行,减少查验成本。

实施分类管理。对进境生物医药材料进行科学风险评估,建立分类管理体系。放宽对血液、细胞、模式生物、组织切片、标准菌株、特异性培养基等风险较低的基础性原料的进境限制。简化科研用化学试剂管理程序。实施低风险生物医药材料免于核查输出国家或地区动植物检疫证书的措施。将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病员监护仪、彩色超声诊断仪等部分进口医疗器械纳入采信试点范围,采纳并信任使用第三方检验结果,便利医疗器械进口。对输入国家或地区无强制性注册登记要求的,一律取消相关注册登记,鼓励上海生物医药产品出口。

优化事后监管。对种类繁杂的进境生物医药材料按照监管要求实施大类归并,建立并公布类别监管规则,提高进境产品检验检疫措施透明度,简化监管流程。建立产品风险与企业诚信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模式,将监管重心由货物转向企业诚信与产品风险相结合。

15.支持会展业发展。

完善监管方式。出台展会、展览检验检疫监督管理规定,完善进出境展览品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建立进出境展品检验检疫管理新制度,对进境展品实施口岸核放、场馆集中查验监管,进一步简化报检查验程序。

制定便利化举措。对进境展品实施口岸核放、场馆集中查验监管。对保税展示货物,实行登记管理,允许多次出区展示。涉及3C认证的展品免于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完善展品合理损耗和留购监管方式。允许参展的预包装食品、化妆品等,凭展会组织方证明免予加贴中文标签和抽样检验。

16.支持全球维修产业发展。对质量管理体系健全、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实施风险监测、信用管理,以周期性监督检查替代批次化的产品检验,全面助推产业发展效能;制定并发布《关于推进浦东新区维修/再制造用途入境机电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规范监管要求;对入境维修复出口、入境再制造旧机电产品免于实施装运前检验;对以保税、租赁等方式多次往返自贸区货物,实行登记核销管理。

17.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构建符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顺应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态势新要求,按照加快发展与完善管理相结合、有效监管与便利进出相结合的原则,加快建立符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出台上海口岸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办法,推出涵盖直邮进口、保税进口、出口等业务类型的、适合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特点的监管模式与便利化措施。

建立跨境电子商务清单管理制度。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入境物品管理,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产品负面清单制度,除负面清单内商品禁止以跨境电子商务形式入境外,全面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构建跨境电子商务风险监控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优化进口电商企业和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方式,实施线上监测、线下预警的安全管理和风险监测工作机制。制定重点商品和重点项目监管清单,通过现场查验、抽样检测和监督检查等,加强风险监控和预警。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商品“源头可溯、去向可查”。加强与质监部门的合作,建立“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的质量监测机制。

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模式。明确电商经营主体的质量安全责任,实行全申报管理,建立责任追溯体系和先行赔付制度。对按国外个人订单出境的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商品,除必要的检疫处理外,不实施检验,对低风险商品审核放行,高风险商品逐步采信第三方检测结果合格放行。对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商品实行集中申报、集中办理放行手续,完善以检疫监管为主,基于风险分析的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机制。加大第三方检验鉴定结果采信力度,对一般工业制成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事后监管。对进口跨境电子商务商品实行集中申报、核查放行。对整批入境、集中存放、电商经营企业按订单向国内个人消费者销售的,实施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质量安全监管,依据相应产品国家标准的安全卫生项目进行监测,监督电商在尊重消费者个人选择权的同时,标示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和消费风险。加强事后监管,组织对质量安全问题的调查处理。

实施跨境电子商务备案管理。对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及跨境电子商务商品实施备案管理,落实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商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动规范跨境电子商务经营秩序,实现质量安全责任可追溯。

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上海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跨境水果、生鲜等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支持在自贸区设立进口水果、生鲜电商综合交易服务平台,推动洋山进境鲜活农产品展贸中心的建设。

18.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出台针对文化艺术品管理办法,出台文化艺术品风险评估规定;针对文化产品特性及进境检疫特殊要求,制定配套的检验检疫监管举措;对上海自贸区内进口文化艺术品(限艺术品整体或部分属于CCC目录产品)给予无需办理CCC认证的特殊监管措施,凭艺术品证明文件直接受理报检;加快进境文化艺术品专项查验场站设立,制定发布《文化艺术品专项性查验场站考核细则》,指导企业按要求完成场站设施建设;依据国家质检总局授权,开展自贸区内进境展品和文化艺术品的检疫审批。

19.支持汽车平行进口。积极参与推动自贸区平行进口汽车项目稳步运行;与自贸区管委会、市商务委等管理部门共同建立平行进口汽车会商机制;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认监委与国务院相关部委对平行进口汽车最新的政策要求,及时落实相关支持举措。

20.支持总部经济(亚太运营商计划)发展。鼓励跨国企业在自贸区和浦东地区建立亚太运营总部以及具备贸易、物流、结算等功能的运营中心;推进浦东新区CCC免办审批后续监管制度改革,推广免办CCC诚信企业贸易便利化措施,享受“一次审批、多次放行、诚信监管”的便捷通关措施,支持浦东地区维修、研发、分拨中心的设立;研究制定自贸区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等新型贸易平台的检验监管和市场检测模式;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服务总部经济运营发展。

21.支持科创中心建设。促进自贸区科研要素自由流动,出台针对科研用货物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对科研用样品、设备实施通关便利化措施;形成企业需求定期调研机制,推出针对企业研发测试中涉及的进口设备与旧机电产品相关制度创新和优惠举措,进一步完善对用于研发样品或耗材的进出口化学试剂的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做好自贸试验区创新制度的标准化工作。

22.支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完善金桥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各项制度建设,率先推出进口货物检验监管分类管理模式、培育质量安全示范企业等十项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检验监管便利化措施。

五、进一步加快互联互通

实施互联网+国检战略,全面推进国检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制度,进一步优化口岸监管执法流程和通关流程,加强多部门联动,推动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

23.推进互联网+国检建设。

构建三个平台。以内外网两大门户、基础运行环境和云计算体系、应用开发体系,数据交互体系、信息安全体系、运行维护体系五大基础体系为技术支撑,重点建设互联互通的业务平台、智能高效的政务平台和便捷易用的服务平台,实现网络全覆盖、应用互联互通、数据高度聚合、风险即时管控、管理协同联动。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覆盖上海各分支局、办事处的联动指挥中心建设;支持上海电子口岸、亚太示范电子口岸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进自贸区检验检疫电子服务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建立与自贸区公共信息平台的网络互联机制,推动自贸区检验检疫智能执法系统建设,提高检验检疫监控系统与自贸区各类新业态运行模式的兼容性;推进自贸区国检综合物流监控系统建设,加快货物在监管安全基础上实现区内自由流动和跨区流转;推进“即检即放”现场查验放行模式,全面推进国检“互联网+监管”战略。

24.加强与各方面的协作配合。

部门协同。密切与自贸区管委会的协作,积极配合管委会有关工作的落实,形成合力,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加强与质监、商务、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合作,在企业管理、质量控制、风险监测、产业发展等方面密切协作,相互支持,加快推进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关检协同。推进与海关“三个一工程”,持续深化口岸关检“三个一”合作。与海关共同研究深化三个一合作新方案,重点研究减少重复查验、查验地点整合和操作协同配合等方面采取措施,降低查验成本。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 篇5

7月3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支持上海探索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并将于9月29日揭牌。上海自贸区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将对长三角经济起到巨大带动作用,有利于促进周边城市群更精细的分工,满足长三角这个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富庶的地区国际化的经济、贸易、金融等各方面的需求。为有效应对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我县的潜在影响,现就我县如何主动对接,抢搭自贸区“便车”,进行初步研究并形成如下对策建议。

一、上海自贸区有关情况简介

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决定在试验区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和事项。上海自贸区是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上海自贸区的改革思路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以开放促进改革。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当经济全球化出现新变化、新趋势时,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开放、加速改革,有利于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机遇。二是按国际高标准试验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上海自贸区将会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重点在投资准入、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开放。《方案》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等领域扩大开放,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比如将外商投资企业和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三是优化营商环境。这包括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比如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利率、汇率市场化,还包括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对外贸易便利化。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主要特点:设立上海自贸区已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是试验以开放促改革的国家战略;试验内容主要包括了国际贸易业务创新引领区和国际投资新规则试验区两大内容;改革核心是制度创新,而不是政策优惠;中央要求上海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表明了上海这些试验的内容和领域并不是上海的独享,今后会在条件成熟时向全国推广。

二、设立上海自贸区对我县的潜在影响分析

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毗邻和产业链结构上的关联,设立上海自贸区类似浦东新区效应,将带动江浙等长三角地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完善,也将对周边地区可能产生“虹吸”效应、“挤出”效应和“溢出”效应。我县作为长三角城市圈的一员,将同样面临重大挑战和机遇。总体来说,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对长兴的影响在宏观上和长期上是积极的,表现在如下方面:机遇一:为我县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机遇。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可能吸引国际高端投资向长三角集聚,由于中国金融、外汇管制以及市场准入限制,过去跨境结算、贸易、物流以及国际金融的许多业务都无法在中国发展,上海自贸区建设将改变这种态势,引起国际高端资本流动的根本性改变。这种改变将完全契合长三角地区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为我县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有助于我县企业借道上海更便捷地实现“走出去”,为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提供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海外投资兼并收购相比,本地企业可以探索到自贸区投资发展,或收购境外公司后,把相关部门转移到自贸区,降低跨文化冲突,发挥并购后协同效应。我县如果能把握先机,因势利导,主动对接,有望迎来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机遇二:为我县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机遇。一方面,上海扩大服务业开放,重在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将对我县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理念、技术和人才产生极大的溢出效应。同时上海将吸引众多离岸金融、国际航运、电信、软件外包、云计算等国内外服务业企业集聚,必将产生大量的数据处理分析、呼叫等外包需求,为我县相关领域外包企业承接业务提供更多的机会,有利于推动我县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另一

方面,自贸区发展也会对我县传统和现代旅游业客源增量产生较大贡献。国家赋予上海口岸45国公民过境72小时免签证制度,相关国家人员方便进出上海,将带动商务、旅游、购物、住宿、餐饮等消费类行业的发展,我县有一定的商贸、旅游基础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应认真策划,有效把握商机。

机遇三:为我县接受上海的传导辐射提供了有利机遇。上海自贸试验区必将给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带来辐射和集聚效应。一方面从国际上自贸区的发展经验看,成功的自贸区是所在城市与周边城市良性互动的结果,上海自贸区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建设需要周边城市相应的产业、基础设施等配套。另一方面自贸区建设和迪斯尼项目可能推动上海房租、工资等经营成本上升,将抬升上海地区的商务成本,也会对部分产业产生“挤出”效应。2012年,上海最低工资标准1450元,比长兴的1310元高11%;职工平均工资为4692元/月,比长兴的3469元/月高35%;出让土地均价10915元/平方米比长兴出让土地均价高出数倍。基于降低商务成本的考虑,上海制造业将向长兴等周边地区转移,我县应及早分析,动态跟踪,主动承接优质企业。同时上海自贸区使企业享受进口设备和技术的免税优惠,今后可利用好自贸区的“窗口”优势,带动我县高端设备和国际先进技术的进口,对加快我县高端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将起到较大推动作用。

短时间内,上海自贸区的运营也可能会对我县经济发展带来一定挑战。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中外资准入制度等政策的先行先试和通过对服务业具体开放清单的分析,上海会迎来新一轮外资总部经济的集聚发展,将形成巨大的虹吸效应,我县相关行业的外资招商势必压力陡增。自贸区内试行的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改革、以及促进投资和贸易的税收优惠政策,都会大大降低企业的贸易成本,它会吸纳、集聚相关资源、要素和企业,对周边地区有影响甚至会冲击高端、创新型服务业的发展,可能会吸引我县相关企业的转移。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设立上海自贸区,仅是新一轮经济改革的开端,是国家层面的战略举措,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聚焦点。近年来,我县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既与上海有一定渊源,又受上海经济辐射,建设上海自贸区将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之经验、可对接之机遇。我县应以更加开放、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强研究谋划,大胆创新,力避“虹吸”,加强与上海展开新的合作,更好地分享其“溢出效应”与制度红利。

一是密切关注跟踪,寻求长兴发展新机遇。《上海自由贸易区总体方案》原则通过后,国务院各部委正着手制定与之配套的海关、税务、金融、管理等政策细则,有望最早今年年底正式运营。我县各部门应密切关注上海自贸区实施细则的出台,仔细研判自贸区政策的后续影响。采用挂职锻炼的方式,安排中青年干部去上海市或浦东新区对口部门交流学习,接触各类信息资源。我县各省级以上开发区要加强与上海各类平台的对接和协作,主动接受辐射。通过各种形式全面建立与上海自贸区的对接联系,力争以上海为桥梁更深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就区域而言,长兴作为上海的后花园,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可以为上海自贸区创造更加广阔的纵深腹地空间。就产业而言,长兴应当与上海错位竞争,结合我县的产业定位和产业基础,加快培育、完善与之相配套的产业链,推进与上海在产业上的区域分工和联动发展。

二是加强驻点招商,主动对接产业转移。基于自贸区建设必将带动商务成本上升的判断,上海制造业有可能向周边地区进行新一轮转移,同时我县历来重视接轨上海的发展战略,把上海做为招商引资最重要的战场。在沪招商成绩显著,江森自控、欧尚超市、美国空气等世界500强项目信息均来自于上海。要加大驻点招商力量,全县各招商主体要充分把握自贸区建设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借助与上海密切的互动合作优势,及早谋划对接自贸区设立后溢出的先进制造业、服务业项目的产业转移。通过举办一系列接轨上海的招商活动,大力推介长兴的发展环境和区位优势。利用两地产业布局差异互补性,加强对自贸区内

企业的招商工作,选择适合我县产业发展导向的优质项目在我县落户,助力长兴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 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确立企业对外投资主体地位,规范我省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和《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9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外资〔2014〕947号),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内各类法人(以下称“投资主体”)以新建、并购、参股、增资和注资等方式进行的境外投资项目,以及投资主体以提供融资或担保等方式通过其境外企业或机构实施的境外投资项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境外投资项目是指投资主体通过投入货币、有价证券、实物、知识产权或技术、股权、债权等资产和权益或提供担保,获得境外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及其他相关权益的活动。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中方投资额是指投资主体为境外投资项目投入的货币、有价证券、实物、知识产权或技术、股权、债权等资产和权益或提供担保的总额。

第五条 根据不同情况对境外投资项目分别实行核准和备案管理。

第六条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的宏观指导、投向引导和综合服务。

第二章 核准和备案机关权限

第七条 中方投资额10亿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项目不分限额,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其中,中方投资额20亿美元及以上,并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务院核准。

本办法所称敏感国家和地区包括:未建交和受国际制裁的国家,发生战争、内乱等国家和地区。

本办法所称敏感行业包括:基础电信运营,跨境水资源开发利用,大规模土地开发,输电干线、电网,新闻传媒等行业。

第八条 本办法第七条规定之外的境外投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其中,中央管理企业实施的境外投资项目、地方企业实施的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及以上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地方企业实施的中方投资额 3 亿美元以下境外投资项目,由省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九条 对于境外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周期长、所需前期费用(包括履约保证金、保函手续费、中介服务费、资源勘探费等)规模较大的,根据现行外汇管理规定的需要,投资主体可参照本办法第七、八条规定对项目前期费用申请核准或备案。经核准或备案的项目前期费用计入项目中方投资额。

第十条 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收购或竞标项目,投资主体在对外开展实质性工作之前,应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信息报告。

本办法所称境外收购项目,是指投资主体以协议、要约等方式收购境外企业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资产或其它权益的项目。境外竞标项目,是指投资主体参与境外公开或不公开的竞争性投标等方式获得境外企业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资产或其它权益的项目。

本办法所称对外开展实质性工作,境外收购项目是指对外签署约束性协议、提出约束性报价及向对方国家或地区政府审查部门提出申请,境外竞标项目是指对外正式投标。

第三章 核准和备案程序及条件

第十一条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或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务院核准的境外投资项目,地方企业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提交项目申请报告,经省发展改革委对项目进行初审后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管理企业由集团公司或总公司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申请报告。

第十二条 地方企业提交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核准申请材料应包括省发展改革委出具的核准申报文件和项目申请报告及附件,材料一式3份,并附电子版光盘;中央管理企业申报文件内容应包括项目基本情况、集团公司或总公司意见等。

第十三条 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的项目申请报告主要包括项目名称、投资主体情况、项目必要性分析、背景及投资环境情况、项目实施内容、投融资方案、风险分析等内容。

项目申请报告应附以下附件:

(一)公司董事会决议或相关的出资决议;

(二)投资主体及外方资产、经营和资信情况的文件;

(三)银行出具的融资意向书;

(四)以有价证券、实物、知识产权或技术、股权、债权等资产权益出资的,按资产权益的评估价值或公允价值核定出资额,并应提交具备相应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及有权机构的确认函,或其他可证明有关资产权益价值的第三方文件;

(五)投标、并购或合资合作项目,应提交中外方签署的意向书或框架协议等文件。

项目申请报告可由项目投资主体按照示范大纲要求自行编制或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编制。

第十四条 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的项目,地方企业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提交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并附有关附件,由省发展改革委审核后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管理企业由集团公司或总公司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备案申请表及有关附件。属于省发展改革委备案的项目,地方企业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报送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申请材料。

第十五条 境外投资项目备案原则上均在网上备案系统进行申报(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的“政务服务中心”-“网上办事”-“全国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管理网络系统”进行访问)。发展改革部门对符合备案条件的境外投资项目出具备案通知书。

第十六条 对于备案申请表及附件不齐全或内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省发展改革委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报单位予以补正。

第十七条 省发展改革委在受理项目备案申请表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需要进行评估论证的重点问题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进行评估。接受委托的咨询机构在规定时限内提出评估报告,并对评估结论承担责任。评估时限原则上不超过20个工作日。

评估费用由省发展改革委承担,咨询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收取申报单位或投资主体的任何费用。

第十八条 省发展改革委在受理备案申请表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对符合备案条件的境外投资项目出具备案通知书或者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具备案申报文件。对不予备案的境外投资项目,省发展改革委以书面决定的方式通知申报单位并说明理由,投资主体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前款规定的备案期限,不包括委托咨询机构评估的时间。

第十九条 省发展改革委对申请备案的境外投资项目,主要从是否属于备案管理范围,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境外投资政策,是否符合国家资本项目管理相关规定,是否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公共利益,以及投资主体是否具备相应投资实力等进行审核。

第二十条 对于已经核准或备案的境外投资项目,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按照本办法第七、八条规定向相应发展改革部门申请变更:

(一)项目规模和主要内容发生变化;

(二)投资主体或股权结构发生变化;

(三)中方投资额超过原核准或备案的20%及以上。

第四章 核准和备案文件效力

第二十一条 投资主体凭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依法办理外汇、海关、出入境管理和税收等相关手续。对于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核准或者备案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

第二十二条 投资主体实施需发展改革部门核准或备案的境外投资项目,在对外签署具有最终法律约束效力的文件前,应当取得相应发展改革部门出具的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或可在签署的文件中明确生效条件为依法取得相应发展改革部门出具的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

第二十三条 省发展改革委出具的建设类项目备案通知书有效期二年,其他项目备案通知书有效期一年。

在有效期内投资主体未能完成办理本办法第二十一条所述相关手续的,应在有效期届满前30个工作日内申请延长有效期。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省发展改革委及其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

(二)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办理项目备案的;

(三)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 投资主体应当对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或项目备案申请表及附件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投资主体在境外投资项目申报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的,省发展改革委将不予受理或不予备案;已经取得备案通知书的,省发展改革委将撤销备案通知书。

第二十六条 对于按照本办法规定投资主体应申请办理核准或备案但未依法取得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而擅自实施的项目,以及未按照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内容实施的项目,一经发现,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责令其停止项目实施,并提请或者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和行政责任。

第二十七条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投资主体执行项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查实问题依法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投资主体在境外投资参股或设立股权投资基金,适用本办法。

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在境外实施的投资项目,暂参照本办法规定执行,待国家另行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后遵照执行。

第二十九条 投资主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的投资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

投资主体在台湾地区实施的投资项目,暂参照本办法规定执行,待国家另行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后遵照执行。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上一篇:俗世奇人读后感作文1500字下一篇:搞笑短信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