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当好组织部长理论研讨会综述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怎样当好组织部长理论研讨会综述(共3篇)

怎样当好组织部长理论研讨会综述 篇1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520更新时间:2006-5-18 16:38:46

田力夫

在我们党的领导系统中,组织部长是关键部门的关键人物。他所负责的党的建设和干部工作,直接影响党的工作全局。在新时期怎样当好组织部长,是组织部长们、也是各级党委乃至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最近由组织人事报社、领导科学杂志社、干部党员人才杂志社在北戴河联合举办的全国“怎样当好组织部长”理论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组织部长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政治上要强、作风上要正、业务上要精,是对组织部长的根本要求,而提高自身素质和领导艺术水平则是当好组织部长的关键。

一、以“讲政治”为核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与会者一致认为,组织部长所处的重要位置,决定了他尤其要讲政治。组织部长除了应具备领导干部的共性素质外,还应具备与自己的岗位特点相适应的特殊素质。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组织部长必须把政治素质放在自身整体素质的核心和统帅地位上。提高政治素质,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严守政治纪律,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统一”。组织部长在政治上的高素质,主要就“高”在这里,这也是讲政治的根本要求。

所谓组织部长的特殊素质,主要是指由其岗位特点所决定的、不同于其他岗位领导干部的特殊的素质和修养。我们常说,组织部长是管“官”的“官”。管“官”,就要会识人、辨人、选人、用人,选准一个人,就有利于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选错一个人,就可能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这就决定了组织部长必须具有大公无私、公道正派、善于协调、忍辱负重、甘为人梯等特质。大公无私,就是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深刻认识自身所肩负的重大责任,自觉端正选人用人思想,把群众公认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而决不能搞任人唯亲、任人唯顺。公道正派,就是要敢于坚持原则,排除各种干扰,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坚决抵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尤其是要顶住人情风。善于协调,就是要正确处理组织工作与经济建设、党的建设与干部工作、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关系;在人际关系上,要正确处理与党委书记及分管副书记的关系,与同级党委成员的关系,与其他部门领导的关系,与本部门副职的关系。忍辱负重,就是要能经得起委屈和误会。我们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党委是最终决策机构,组织部长在干部人事工作方面,就是按照法定程序,通过考察、考核等环节,向党委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在人们的世俗观念中,一个人能否被提拔,组织部长起着关键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但提拔了,就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没有被提拔,则往往责怪组织部长。另外,领导干部中的腐败现象,也使得组织部长因“用人不当”成了被指责的焦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忍辱负重”应该作为组织部长的特质。甘为人梯,就是要求组织部长要耐得住寂寞,甘于清贫,正确对待他人的进步;要保持普通干部本色,存平常心、做平常人、过普通百姓生活。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更新观念是组织部长提高素质的关键环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新时期组织部长最可贵的思想素质,也是当好组织部长的重要保证。值此世纪之交,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全球兴起,人类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党的组织工作,要求组织部长解放思想,树立新的观念。

主要是:(1)人才资本观念。人才资本已成为比物质资本更重要的资本,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占得先机,组织部门必须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并合理配置,以充分涌流的人才支撑我们事业的健康发展。(2)组织生产力观念。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组织工作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多的整合、配置等作用,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必须把组织工作纳入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大格局中,进行相应地调整。(3)学习型组织观念。为了顺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必须加强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并以此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4)组织工作法制化观念。只有依靠法制,组织工作才能实现民主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二、掌握最新科学知识,提高领导方法和艺术水平,在创造性实践中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许多与会同志认为,新的形势和任务对组织部长的业务素质和领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组织部长要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努力学习和掌握与组织工作密切相关的最新科学知识,如领导科学、人才科学、行为科学、组织科学等,并结合总结新时期组织工作的新鲜经验,逐渐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组织工作方法,这是提高组织工作效率的根本途径。一些同志提出,衡量组织部长领导艺术水平的高低,归根到底要看其能不能在创造性实践中打开组织工作的新局面,能不能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要解决这一问题,从完善制度和机制上讲,组织部长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继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民主选举、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等具体规则,切实保证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能“上”去,群众公认的不合格的领导干部能“下”来。二是实现干部工作的科学化,体现制度的系统性。应在干部工作上大力创新,并重视建章立制,如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考核制、考试制、诫勉制、公示制、任期制、弹劾制、轮换制、待岗制、罢免制等,务求环环相扣,不留缺口。三是进一步贯彻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强化制度的进步性和公正性。我们所要建立的干部制度在价值取向上,是不拘一格地保证所有优秀领导人才能够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中脱颖而出。

在谈到组织部长应具备的具体的领导方法艺术时,许多同志认为,长期以来,我党十分重视组织部门建设,重视组织部长的选拔、培养,总是把优秀的干部选用到这个重要岗位上来。就总体来说,组织部长的素质是比较高的,这是组织部长队伍的主流和本质。尽管如此,这支队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艺术水平不高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直接影响到组织部长自身乃至领导干部的形象。解决这个问题,应从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上下功夫。(1)爱与憎——主要体现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的爱,对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各种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的无比的恨。(2)顺与逆——既听顺耳之言,又听逆耳之声,虚怀若谷,从善如流。(3)刚与柔——既要有坚定的原则性,又要有适当的灵活性,有巧妙的工作方法,刚柔相济,相得益彰。(4)赏与罚——做到赏罚有度、赏罚有方,赏罚公正,通过赏与罚的合理运用,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5)标与本——既要善于区分标与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又要做到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也有的同志将组织部长的领导艺术特征归纳为四个方面:凝心聚力,优化部门整体功能;综合协调,营造和谐组织环境;寻求认同,树立组织部长权威;缓冲调适,促进上下步调一致。总之,组织部长的领导艺术,实际上是组织部长综合素质的生动体现。这种特殊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读书、思

索、实践,经过去粗取精、去劣存优,不断总结、提高、升华的结果。只要组织部长坚持不懈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更新知识,躬身实践,陶冶情操,领导艺术就一定会日臻成熟。

与会同志认为,正确识别干部,是用好干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组织部长必备的工作能力。因此,组织部长必须坚持和运用辩证的观点,在识人问题上坚持看主流、看发展、看潜力;善于从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来识人,关键是坚持“三重”——重素质、重实绩、重公论,做到“三公”——公平、公正、公开,凭党性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三、按照“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总体要求,抓好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树立组工干部良好形象

组织部门长期以来被人们誉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知识分子之家”,这充分表达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对组织部门的信赖和支持之情。然而,近些年来,少数组工干部素质不高、作风不正、服务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漠等现象严重损害了组工干部乃至组织部门的整体形象。针对这些问题,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作为组织部门的一把手,组织部长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抓好组织部门的自身建设,重塑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1)要抓好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学习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把学习看作是一项紧迫任务和一个提高觉悟、提高修养的重要途径,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下功夫。(2)抓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一是一身正气,树立可敬的形象;二是和蔼热情,树立可亲的形象;三是公道诚实,树立可信的形象;四是尽职尽责,树立有为的形象。(3)抓制度建设,力求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明确和规范岗位职责,建立工作责任制和监督检查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程序、工作纪律,责任到人,务求落实。(4)抓实效,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组织部长要注意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作风,热心、耐心、细心、精心,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工作。(5)抓思想政治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一是提倡在工作中多商量、多沟通、多研究,搞好协调;二是提倡并带头发扬奉献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三是提倡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共同进步,营造一个畅所欲言、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6)抓基本功训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怎样当好组织部长理论研讨会综述 篇2

第一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举办于2006年, 今年的研讨主题定位于“有效教学视野下的课堂分析”。从研讨内容看, 主要探讨了课堂教学评价问题, 反映了有效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关注焦点。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主持了本次研讨活动。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与现实

对于课堂评价和课堂分析的内涵、功能及其现状, 与会者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从理论与实践等不同视角阐发了各自对问题的理解。

1. 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及现状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钟启泉教授在大会主题报告中提出, 教学的一般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教学计划, 教学实施, 教学评价。这三个阶段是一个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过程, 其中课堂评价或者说课堂分析, 是一个必要的、值得研究的环节。今天我们来探讨课堂评价的目的与功能、视点与框架、工具与方法等问题, 是很有意义的。二十多年前, 著名的美国教育专家布鲁姆来华讲学, 介绍他的“三评价说”: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当时掀起了一股冲击波, 但是终究未能落地生根。十年前, 教育部推进“新课程改革”, 倡导“三维目标”, 大家感同身受。然而在当今中小学教育领域, 除少数“先锋学校”外, 仍然是应试教育横行霸道, 课堂评价轻重失衡。其主要弊端及表现为:

(1) 重视“教”的评价, 轻视“学”的评价; (2) 重视单一的学业成绩的评定, 而轻视了综合学力的评价; (3) 重视个人层面的评价, 而轻视集体层面的评价; (4) 重视终结性评价, 轻视形成性评价; (5) 重视“主科”的评价, 轻视“副科”的评价; (6) 重视基于教学过程的一般视点的评价, 轻视基于学科固有逻辑的评价; (7) 重视基于外在标准的观测者的评价, 轻视基于内在标准的自我评价; (8) 重视量化取向的评价, 而轻视描述取向的评价。这八种现象, 可称为当今课堂评价的“新八股”, 其根源在于整个应试教育的格局没有变。课堂评价的改革是我国中小学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课堂评价”在本质上是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检点与修正, 借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教学实践的一环。就其性质与功能而言, 是一种不同于“选拔性评价”的“教育性评价”。而今, 在教育性评价的“理想”与选拔性评价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深刻的鸿沟, 学校教师在两者的夹缝之间求生存。因此可以说, 课堂评价的实践就是革新的教师面对这种现实, 致力于寻求“更好的教学”而展开的挑战。革新的教师不仅要认识到现实的课堂评价的世界, 更重要的在于改造课堂评价的世界。当我们的教师都以“鉴赏家”的姿态评价学生的时候 (第一条件) ;当我们的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被评价者, 同时也成为评价主体的时候 (第二条件) ;当整个的评价制度彰显了观察儿童的两个视点——“在成长之中”, “在关系之中”——的时候 (第三条件) , 我们就可以毫不犹豫地说, 这种课堂评价是名副其实的“教育性评价”。

2. 课堂评价改革的思路与举措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局长李学红介绍了本区开展有效教学实践和课堂分析研究的思路和经验。他强调, 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课堂分析的聚焦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 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因此, 有效教学视野的课堂分析, 不仅关注教师的教, 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力求能够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 从而让教师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去更有效的学习, 以此来指导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如曹杨二中、甘泉中学以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关系作为分析的重点, 着力研究教师教育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如何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等。有效教学的课堂分析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 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长远的发展。近年来, 学校在课堂分析和评价改革中重点关注了几个问题:

一是从实践问题出发开展课堂分析, 这样观察分析就有了聚焦点, 而不是就课论课, 泛泛而谈。例如中远实验学校以课程资源利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晋元附校以古文文学中作家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大附小的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等, 都成为分析研究的重点。二是选择或自主开发工具, 开展有效观察和记录。比如曹杨小学以学生课堂表现为观察点, 开发了学习表现力观察表和表现型情境实例分析表;新黄浦学校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研制等。三是基于观察事实开展教学困难研讨。基于问题, 基于观察和分析, 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的发展。专家的深厚的理论修养和一线的教师的实践智慧有机结合, 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上海市教育学会督导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长张岚从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的角度阐发了对评价改革的见解。她认为, 督导的任务就是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 督导工作应该非常重视课堂的观察和评价。进行评价, 首先要重视搜集证据, 即课堂上有最真实、最有效、最鲜活的信息;其次还要注意转变督导的视角, 即在课堂观察中不仅要关注教师, 更要关注学生的表现。此外还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文化, 好的课堂文化应该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比较宽松、平等、和谐的环境和氛围。现在的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把整个评价要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性指标, 一部分是发展性指标。基础性指标是统一的, 发展性指标是各校不同的, 既有共性, 又体现个性。很赞同在量的评价的基础上有更多的质的评价, 把我们的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引向一个更高的层面。

二、课堂评价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怎样把“教育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先进理念转化为学校教师的教学行为, 是研究者特别是学校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与会者结合近年来的教改实践, 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成果和看法。

1. 课堂教学评价工具的研制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瞿志军介绍了区教研室开展课堂分析研究的实践和思考。要进行有效的课堂分析, 关键在于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普陀区教研室将观察的重点确定为“课堂教学的形态”, 研究对象是课堂教学中可观察可感知的外显状态。在具体做法上, 曾作过许多尝试, 如课堂录音录像, 多人多维度的全息纪录, 计算机观课软件等, 但因为其操作性的局限, 最终没有能够得到普遍的采用。于是我们开始开发一种适用于日常听课的单人纪录工具, 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该观课工具筛选了四大观察点: (1) 课堂教学的基本背景; (2) 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 (3) 教师的课前准备; (4) 师生的课堂感受。其中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是观察的重点;而在课堂观察中, 又把教学行为的起讫时间、教学行为、师生话语、学生表现作为最核心的观察内容;观课者则结合课堂的进程, 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该工具使课后教师和观课者之间的对话以及开展的课堂分析有了实证的基础, 对某些教学行为和课堂事件提供了“量化”的可能。当然这个观察工具毕竟还比较简单, 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改进。

新黄浦实验学校校长王洪伟和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所教授王斌华介绍了合作研究的成果:“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套评价标准的结构包括三个板块: (1) 规定评价项目, 包括三项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科素养。 (2) 任选评价项目, 包括九项内容: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演示技能;反馈技能;互动技能;活动技能;结课技能。 (3) 自报评价项目如“创造性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注意纠错策略”, 等等。整个评价标准呈现在一页纸上, 操作简便, 它不仅可以用于专家评价, 也可以用于自我评价或者校内的同事互评。

学校在研制过程中, 破除教学评价的神秘性, 让英语教师共同制定评价标准、评价程序等, 并避免了四种错误倾向, 即“拿来主义”、“千人一面”、“陈旧过时”以及“过分柔性”的评价标准, 使“标准”逐步成型完善。学校通过“三课一反思” (反思贯穿于说课、听课、评课) , 尝试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指导与改进教学实践, 开展了三轮行动研究, 逐步形成了以评价研究评价深化校本研修、促进“教”与“学”的新范式。

普陀区曹杨小学校长杨金芳介绍了该校进行的“课堂表现力分析的研究”。学校教师开发了《学习表现力观察表》和《表现性情境事例分析表》两组课堂观察和分析的工具。其中包含了五个主要的观察点: (1) 课堂学习的目标; (2) 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表现平台; (3) 课堂表现的公平性和覆盖面; (4) 基于个体和基于团队的课堂表现; (5) 学生在不同表现场景中表现的差异或发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积极鼓励学生“敢于表现, 愿意表现, 乐于表现”, 并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力”的观察剖析, 不断改进教师的课堂行为, 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初步的实践探索表明, 英语、语文和艺术类学科收到了初步的成效;相比之下, 数学、信息技术和自然常识等课程不容易获得支持研究的有效信息,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2. 课堂教学评价的实例分析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王洁提出一个教学实例, 探讨如何从“教的有效”到“学的有效”。在一堂七年级的数学课上, 教师提出一个教学任务:用一张边长20cm的正方形的纸片, 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盒子。制作时, 须在这张正方形的大纸上剪去四个小正方形, 这时学生需要思考:当小正方形的边长取什么值时, 所得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最大?于是, 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代数式表示容积V=x (20-2x) 2) →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这堂课上,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了一次的探究之旅, 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课后做了一个小测试, 要求学生解答:

一张边长为14cm的正方形纸片, 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acm (0

出人意料的是, 本小题正确率仅为34%。错误原因可能是部分学生理解有误, 列代数式时理解为a (14-a) 2, 从而得出错误结果。所以, 有时候看来一堂上得十分成功的课, 学生真的懂了吗?我们还需要在课堂观察中不断感悟“学”的真谛, 在课堂观察中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力。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对上述课例进行了另一种解读。这堂课题目出得很好, 是一个典型的任务型教学。通过折纸盒的探索, 学生体会到了:当剪去的那个小方块 (X) 的大小发生变化时, 纸的面积是变化的, 而且这个变化它是有一个最大值的。这个过程其实是这堂课最精彩的地方。如果教学设计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 那么即便容积的计算公式写错了, 也没有什么关系。公式写错, 数据不对, 后面的分析照样可以进行, 学生同样可以感受到面积的变化, 能够体会其中的道理。如果百分之六十多的做错的人, 只是一个数学模型没有建立好, 这还是一堂非常好的课。

有时候, 我们的测量要求与追求的教学目标并不一致, 所以一旦数据不对, 就认为这个题目是错的。反过来, 如果教学目标要与这个测量目标一致, 也就不一定要经历那么多探究和体验, 以后学了二次函数就知道有个极值了。过于关注结果, 而忽略了原来的目标指向, 这可能是我们评价一堂课的难点。因此, 我们的评价研究要注意两个方向。第一, 充分讨论课堂中发生的真实的事情, 逐步形成共识, 明确价值所在。第二, 适当增强评价的实证性, 让教师逐步提高课堂分析的水平。

本次研讨会上, 晋元中学附属学校和新黄浦实验学校的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初中语文和小学数学两堂课。课前, 学科教研员提供了多个课堂分析的观察视角。课后, 执教者与同行、专家们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探讨。

江苏省盐城市教科院副院长许林在研讨中指出了目前课堂提问和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很多问题本身并不具备问题的价值; (2) 大部分是一对一的师生问答方式, 孩子们并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 (3) 我们课堂的评价, 往往以对与错这样一种非此即彼的方式来回答问题, 答案只有一个。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深化研究

这些年来, 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已有不少成果, 如何在现有成果的基础进一步取得突破, 尤其是在学校实践领域能真正见到实效, 成为与会者关注的一个焦点。一些专家学者对此提出了各自的理解和看法。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科研部主任王月芬指出, 目前研制的各种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琳琅满目, 却很难找一个相对统一的评价方式, 甚至可能用的是一个以学论教的评价量表, 表现的却是扎扎实实的以教论教。在一次小学科学教育技术学科的教研活动中, 请了10位优秀的科学与技术的教研员和教师, 用同一种评价量表对同一节课背对背打分。结果是:90分以上3人, 80分以上3人, 70分以上1人, 60分以上3人;平均分81.1分。一致性程度很低。这节课以后, 大家进行了讨论, 做了一次思想上的统一, 如认识应该如何去观察一节课, 应该有什么共同的评价标准等。然后又进行了第二次评课。结果是:平均分78.86分, 最高85分, 最低74分, 标准差2.61。评价的一致性明显提高。这里变化的关键是, 统一了每条指标的评价证据与评价标准, 有利于评价角度的一致性。

两年前,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启动了《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项目, 目前已推广至23个学科段, 其目标是: (1) 引导基于标准的课堂分析:形成各学科具有课型特点的评价量表, 提高课堂观察的完备性与针对性; (2) 强化基于证据的课堂评价:形成评价指标对应的观测点和观察记录工具, 提高教学评价“信度”; (3) 建设教学评价信息化平台:长期积累教学评价数据, 使之具有评价、研究、管理和服务功能。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所副教授安桂清则针对追求量化评价的弊端提出:存在关于一堂好课的普遍标准吗?倘若答案是肯定的, 这意味着通过运用现成的原理和技术就可以实现好的教学。这种思路是受“技术理性”所支撑的, 而教学作为技术性实践注定无法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的教学情境。事实上, 教师是通过对课堂的事实和工作的具体经验的审察和反思来学会教学的。作为一种反思性的实践, 对教学的评价要求我们身临课堂。我们首要的任务不是拿着一套既定的标准 (哪怕这套标准非常先进) 去评价教师或检查教师的工作, 然后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改进”;而是应与他们一起分享现场发生了什么, 去反思现场“何以如此”、“有何意义”。

因此, 评价即描述, 评价即研究, 评价即改进, 评价一堂课就是去描述一堂课, 去研究一堂课, 去与教师协商改进一堂课。基于此, 课堂教学评价要由依靠外部标准的评课方式开始转向叙事性的课例分析。换言之, 这类评价是话题性的而非指标化的, 是描述性的而非等级性的, 是旨在改进的而非用于管理的。

怎样当好组织部长理论研讨会综述 篇3

季正聚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在新的伟大长征路上实现伟大目标的政治宣言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定性认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对于我们坚持和巩固、发展和完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时和兴认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历史成就与成功经验,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全面部署,无疑拓展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广度和深度。

林振义表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深入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这样的定位,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学习、悉心领会和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围绕坚定制度自信深入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

王满传提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而进行的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上一篇:天生炕小学小学冬季取暖自查报告下一篇:师德师风教育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