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共11篇)

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1

张 娜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背诵3、4自然段。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三、教学学法:

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自主合作探究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并自主感悟圆明园毁灭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制作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齐读课题。

2、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是作者却花了大量的笔墨写了什么呢?(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板书: 辉煌 毁灭)

3、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2 — 4自然段)

二、小组合作学习2-4自然段

学习提示:

1、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4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小组交流:2-4自然段中,哪些词句写出了圆明园的辉煌?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对合作优秀的学习小组进行评价加分)全班汇报:

师:刚才大家在小组内学得很认真,下面进行全班交流:课文的哪些词句写出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a.预设汇报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二自然段)(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师:哪个词写出了它的辉煌?(举世闻名)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请你读出举世闻名的气势!

师:这段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出它的辉煌?

(她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园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再说说你的体会。

师: 哪个词写出圆明园的布局上得特点?(众星拱月)众星拱月从字面上理解是什么意思?(许多星星环绕着月亮,以月亮为中心)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

看图理解“众星拱月”。谁来说说?(瞧,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环绕着圆明园,以圆明园为中心,这就叫众星拱月。)

师小结:这一段作者是抓住圆明园的什么?(布局上)写出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板书:(布局)作者还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它的辉煌? b.预设汇报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

师:请继续汇报: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师:从金碧辉煌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这指什么?(殿堂光彩夺目,异常华丽)

玲珑剔透在这是指什么?(亭台楼阁小巧玲珑,精致奇妙)喜欢这句话的同学读一读,读出金碧辉煌的美,读出玲珑剔透的美。师:除了这些景物,园中还有哪些景物很美,也写出了它的辉煌?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许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在脑子里想象一下这些美景!

师: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这么美的园林,你们想去看看吗?课件欣赏图片,师引读。这么多美景,怎能不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读——漫步园内,有如

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3、假如此时你来到了圆明园中,你最想去哪儿观赏风景?说说理由。

4、同学们,圆明园中得景物真是太多了,太美了,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一起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5、师小结: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想一想这一段作者是抓住圆明园里的什么突出了它昔日的辉煌?。板书:(景物)c.预设汇报第4自然段 课件出示4自然段

师:接着汇报,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圆明园的辉煌?请继续汇报,谈谈你的体会。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师:1.从“上自”“下至”你体会到了什么?(历史悠久,大概经历了2400多年,文物多,奇珍异宝多)

2、有哪些珍贵的文物?奇珍异宝呢?我们一起看看。课件欣赏图片

3、你还知道圆明园中有哪些奇珍异宝?课前搜集到哪些历史文物?

4、你们刚才看到的和你们自己知道的这些只是圆明园收藏的历史文物的冰山一角,昔日的圆明园里像这样的宝贝多的数不清,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读出自豪之情。5作者抓住圆明园中的什么写出了它的辉煌?。(板书:文物)

师:(激情指板书说)同学们,可是这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林园却被两个无耻的强盗给毁了,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录像。

三、学习最后一段(5自然段)

1.看录像,说心情。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2.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大家自主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学习提示:(1)、自主学习,默读第五自然段。

(2)、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抓住重点词句,写感受。

3、谁来说说,你的读书体会?

(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从侵入,闯体会到英法联军很野蛮,他们就是强盗。谁能读出他们的野蛮行为?(2)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从统统 掠走 搬运:贪得无厌,贪心,任意破坏、毁掉体会他们很无耻。板书:掠走 破坏

(3)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从放火烧了三天三夜,体会到英法联军无耻无迟到了极点,想掩盖自己的罪行。板书:烧毁

4、多么令人愤恨!把刚才的感受和体会带到课文中去,一起读。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板书:化成了一片灰烬)所以作者在开头悲愤地写道:(课件出示自然段,读第一自然段)板书(不可估量的损失)

2.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这里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

3.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默读课文找出理由。教师引读这一段:

(1)是啊,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读——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2)圆明园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毁灭是让人痛心的,读——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3)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所以我们说——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4、看板书追问: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六、拓展想象:(课件出示)

我们假设一下,回到一百多年前,如果你是当时的人,看见英法联军要烧毁园林,你会怎样做?

(1)、假如我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我会——。(2)、假如我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我会——。(3)、假如我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我会——。

(4)、假如我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我会——。

(5)、假如我是————,我会——————。

1、同桌讨论说说

2、指名说说。

3、教师总结: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时刻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中国人要不断努力,才能振兴中华,扬我国威。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课件出示)

五、板书设计:

布局景物文物

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2

1.认识6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激发热爱祖国文化, 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 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 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 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 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自主探究。

【学习方法】

读文、感悟、想象相结合。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课文115、116页插图:

同学们, 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吗?对, 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垣 (yuán) 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 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圆明园的昨天与今天。

2.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学生批注

请大家打开书本, 用你最喜欢的朗读方式把课文读一遍。读书时要学会做记号, 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 感受特别深的地方, 还有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做记号。 (教师巡视) 为什么画这些呢? (对, 加上批注, 写一写你的理解和体会, 这才叫会读书。)

三、讨论交流, 激发情感 (学习第5自然段)

1. 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课文了, 现在我想问问大家, 你读了这篇课文, 心里是什么滋味?

(对“英法联军无耻”“清政府腐败无能”等痛恨的情感)

2. 那么, 同学们, 你读到课文哪一段最恨呢? (第5自然段) 教师让学生个别读、齐读, 读出一个“恨”字来。

3. 你最气愤的地方是哪里?请用横线画出来。 (课件出示)

(1) 1860年10月6日, 英法联军侵入北京, 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 统统掠走;拿不动的, 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 就任意破坏、毁掉。采用换词、删词法, 把“闯进”换成“进入”, 把“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删去好不好?通过朗读, 比较, 讨论:你从这些加点的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侵略者的野蛮、贪婪、无耻、残暴)

(2) 小结:是呀!“价值连城的国宝被掠走”, 这个“掠”字刻画出了侵略者丑恶的嘴脸, 这是第一可恨;第二可恨的是, 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第三可恨的是,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最可恨的是, 他们企图放火烧毁罪证。罪证能销毁得了吗?请同学们再看书, 一齐把最后一段读一读。

四、品味辉煌, 感情朗读 (学习第2、3、4自然段)

1. 学生默读第2、3、4自然段并找出这几段的中心句。

2. 圆明园在什么位置?它的总体布局怎样?

3. 圆明园内有哪几种不同风格的建筑景观?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 出示课件:圆明园的全景图。 (配上教师解说)

5. 园中收藏了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 (教师适当解说)

6. 指导感情朗读2、3、4自然段。

7. 正因为圆明园建筑宏伟、文物珍贵, 所以说它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

可是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却被英法联军化成了一片灰烬。让我们时刻铭记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 老师读第5自然段。

五、损失惨重, 令人痛心 (学习第1自然段)

这场大火不仅让人愤怒, 让人憎恨, 还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齐读第1自然段) 想想哪个词最能说明损失的巨大? (理解“不可估量”:指损失大得无法计算, 说明圆明园的损失之大。) 那么, 造成这一巨大损失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英法联军) 他们实在是太霸道, 太可恨了。

六、拓展延伸, 读写结合

1. 同学们, 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个损失吗?

(板书:损失) 你们可知道, 英法联军, 还有后来的八国联军, 他们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的舰队不远万里驶入中国领海, 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成的枪弹、炮弹屠杀中国人, 然后, 逼迫清政府在中国人发明的纸上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这仅仅是损失吗?他们为什么敢在中国的领土上如此放肆呢? (清政府腐败、无能、落后)

2.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 使得这个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变成了一片废墟 (课件出示废墟图) 。

这片废墟给中国的历史抹上了屈辱的一页, 此时此刻, 作为一个中国人, 作为一名建设祖国的接班人, 你的感受如何?面对这片废墟, 你又最想说什么呢?请把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和最想说的话写在课本的废墟图旁。 (可联系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 侵略者的残暴和今后怎样建设祖国三方面来写)

3. 指生回答。

4. 教师总结:

同学们说得多好啊!是呀!这场大火, 这段屈辱的历史将永远烙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我们要铭记这段国耻, 为振兴我们的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板书: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七、作业 (课件出示)

1. 讨论交流: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 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 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3

教材简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篇精读科文,本文描述了圆明园的昔日辉煌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内涵丰富,构思颇具匠心。因为当年的景观已不复存在了,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让学生对当时圆明园辉煌的景观有大致了解。我还紧扣语言文字适当补充了一些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加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课时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应祖国的强盛和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激情导入: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又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里烙下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中国人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的看着这万圆之首被化成一片灰烬,同学们猜猜老师说的是什么事件?(火烧圆明园)

2.师:同学们说得对,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它是怎样变成废墟的呢?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板书课题:21.圆明园的毁灭)

二、品赏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1.指明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布局等。

(1)圆明园的地理位置

(2) 理解"众星拱月"

(3) 教师补充讲解圆明园的建造情况

2.學习第3自然段,品赏圆明园内美丽的景观和风格各异的建筑。

(1) 指名读第一句,感受园内美丽的景观。

师:此句以排比的句式罗列了圆明园内主要景物,富丽与朴素、热闹与宁静在这里形成了完美的结合,读时语气应抑扬顿挫,体现出欣赏、赞美之情。

(2) 指名读第二、三句,感悟院内景点之多、景色之美。

教师补充讲解:

蓬莱瑶台,这一景是仿照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的"一池二山",寓意建造的。园盛时,福海端午龙舟竞渡时,皇帝率王公大臣在西岸"望瀛洲"亭观阅,皇太后及后妃则在蓬莱瑶台欣赏。

"西洋景观",西洋指欧美各国,在长春园内有一个景点叫:"西洋楼",这是一座西式宫殿建筑,仿罗马建筑,庭院中的松柏也是模拟欧洲几何图案修剪的,围墙、道路以及石雕也都是西洋风格。

(3) 师问:漫步园内的感受怎样? 请同学们读最后一句。

过渡:

圆明园内不仅有许多美丽的景观和风格各异的建筑,这里还收藏着珍贵的历史文物,那么,它都收藏者什么呢?学生齐读"上自先秦……下至……"

3.学习第4自然段,明白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 从收藏时间看

先秦——清两千多年

(2)从收藏文物看

有两千多年前祭奠用的青铜礼器,有历代名人书画,而这些绝大部分是真迹,许多是孤本,还有很多珍宝及国外进贡的珍稀礼品,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古代文明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不少都是无价之宝。

过渡:

师:多好的园林啊,可是这一切已不复存在了,早被两个强盗一把火给毁了,(板书毁灭)同学们,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恨)

三、感受侵略者的野蛮,贪婪

1.浏览第五自然段,想想侵略者采用了哪些野蛮手段毁灭了圆明园?用文中的词语简要概括。

(抓住"掠毁、烧、凡是、统统、所有……"等词语理解)

2.师:面对强盗,皇帝只顾逃命,把这偌大的园林留在烈火中痛苦的呻吟,同学们想象那惨痛的一幕……

3.师: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预设)生1:最珍贵的文物,珍品。

生2: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生3: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师:侵略者的罪行令人发指,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我们为国家失去这样一座静令的园林惋惜。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贫穷受欺压,落后就要挨打。侵略者烧掉的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文明!

四、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

理解:"不可估量"

五、总结课文,揭示主题

师:如今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板书)

六、课文拓展,了解今日祖国之强大

师:今日的中国已不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了,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在世界强大的金融危机面前,中国的老百姓生活并未受到影响以及"神七"的成功发射都证明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强盛。

七、学习写法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而作者为什么用呢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文章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引起读者共鸣,从而让学生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八、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

辉煌 毁灭

<爱> <恨>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五上语文教案21圆明园的毁灭 篇4

五上语文教案21圆明园的毁灭

21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同学们请举起你写字的手,我们一起来写《圆明园的毁灭》。这里的“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读“圆明园”。 一个完美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被两个强盗给毁灭了。(补写:的毁灭)再读课题。 2.说说毁灭的近义词。 二、引起悬念 1.关于圆明园的毁灭,作者是如何评价的?引出文章第一段。 2.指名读,正音解词。这里的“量”不读liàng,而是读liáng。损失的sun没有翘舌。 3.对作家的写法有问题吗?提问,然后请批注阅读。合并句子比较气势,突出“不可估量”,突出作家的愤怒。指导朗读。 4.圆明园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园子呢? 三、整体把握 1.默读全文,读准字音,划出作家对圆明园的评价的句子。 2.读生字,读词语,读词组。 3.读读评价句子: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学生自己说说不理解的词语,如举世闻名、瑰宝。 用上“是-----也是------”来说一句话。 4.作家为什么给予这么高的评价? 四、探究整体写法 1.对于如此巨大辉煌的圆明园,对于如此宏伟壮观的圆明园,对于如此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作家是分几方面介绍圆明园的光辉特点的? 2.自由朗读234段,读完一段,就想想这是从哪个方面介绍的?用一个词组来形容。批注阅读。 3.交流: 众星拱月的布局 风格各异的建筑 拥有珍贵的收藏 五、细细品味段的写法 (一)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划出哪个词突出圆明园的布局的精巧? 2.理解:众星拱月,星指什么,月指什么,拱的意思是什么。 3.学生介绍圆明园的大小布局。 4.作者用哪个词偷偷地写出了他的自豪感,齐读,指导朗读。 (二)第三段 1.闭目听老师读,说说我仿佛来到了――,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 2.默读课文,作家是用什么方法介绍的这么逼真生动的? 分类介绍。连用7个有。仅仅只有这7个有吗?还有很多很多。 3.欣赏图片,说说感受,(用投影出示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美景,然后指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描述时不必每一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如“金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平潮秋月”“狮子林”等。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对于“西洋景观”等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资料谈谈。) 指导朗读。 圆明园中,有 ,也有 ;有 ,也有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 建造的,如, , ,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 建造的,如, , 。园中不仅有 ,还有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 ,饱览着 ;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 。 4.熟读成诵。 5.小结: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三)第四段 1.指名读,作家是用什么方法介绍收藏物的珍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答:a.东西多;b.物品珍贵;c.年代久远。 2.用时间词,用“最珍贵”“各种奇珍异宝”“最大”来形容。 3.欣赏图片,激发情感,指导朗读。 4.快速记忆,背诵比赛。 六、感受毁灭之痛 1.擦掉板书: 众星拱月的布局 风格各异的建筑 拥有珍贵的收藏 板书:化为灰烬。 你有什么感受? 2.品读愤怒 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 作家用哪些词表达出一个中国人的愤怒?圈出词语,批注自己的感受。 3.交流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谈理解。) 归纳有几种强盗行为? 4.圆明园被烧毁了,但烧不毁的是什么? 七、感受篇章写法 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八、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想教育 读完课文,你就没有问题要问吗? 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清兵去哪儿了? 九、布置作业 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 语文作业本。 十、板书设计 21 圆明园的毁灭 化为灰烬 辉煌 民族 建筑 西洋 景观 痛惜 振兴中华 珍贵文物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教学难点】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为什么说是奇迹呢?他说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而雨果口中的这个奇迹就是梦幻艺术的代表。同学们知道这个奇迹是什么吗?没错,它就是我们的圆明园。大家回去自己有收集关于圆明园的各种资料,有谁能够分享一下你所了解的圆明园。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在读“毁灭”这个词时要加重语气融入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一读扫生字障碍 生字认读和释义

好,你们收集的信息很全面。接下来请大家自由朗读这篇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现在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如何。出示生字生词。

同桌合作读一遍,开火车读词语两遍。这些词中有没有不懂的词语?

解释学生提出的不懂的词语,着重讲解不可估量(量的声调为轻声)、众星拱月(拱是环绕的意思)、金碧辉煌(词语替换:美轮美奂、光彩夺目、富丽堂皇)。2.二读说梗概分段落

好,大家再默读全文,要求说出文章大意,给文章分段,然后和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第一部分(1),讲述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部分(2、3、4),讲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从布局、建筑风格和历史文物三个方面说明圆明园的举世闻名之处。第三部分(5),圆明园的毁灭。

三、详读课文,细细品味 教学第一部分

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大家把第一自然段齐读一遍。

不可估量的意思我们刚刚解释了,那么这里说不可估量的损失又是什么意思呢?

无法计算的损失,也就是说损失非常巨大。往往能用数字说明的,价值还不是特别大,价值最大的我们通常用什么词来形容啊?对,就是无价之宝。这里也是如此。

这里说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损失,还连续用了两个“不可估量”,请大家酝酿一下感情,再齐读一遍。教学第二部分

想想作者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呢?我们一起来走进昔日圆明园。

请大家齐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原句说明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原句: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读了第二自然段,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圆明园的组成、布局。

结合圆明园的平面图解释众星拱月。请男生一起再把第二自然段读一遍。

那些小园如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圆明园这个月亮有多美。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谁能说一说圆明园美在哪里。

这段话里,用了两个同样的关联词语“有„„也有”,它们的意义一样吗? 第一个“有„„也有”是介绍两种样式不同的建筑。第二个“有„„也有”是介绍两种对应的景观。

由此可见,圆明园既金碧辉煌,又玲珑剔透,集各地名胜古迹于一身,还诗情画意,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不愧说它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请女生把这段齐读一遍。

我们的祖先曾建造了这么美的圆明园,我们感到很——自豪,骄傲。好,我们再把这一段读一遍,读出我们的自豪,读出我们的骄傲。除了这些,圆明园还美在哪里? 请看第四自然段,说出理由。

齐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圆明园中有哪些珍贵文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重温昔日辉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想象圆明园早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勿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过程

一、重温昔日辉煌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节课我们再次回到课文,重温它的辉煌,齐读2—4自然段

师:

1、同学们试着想象一下,你现在进入了圆明园,站在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你都看到了什么?

2、此时的你漫步在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你又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

3、走在热闹的街市,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4、来到山村乡野,映入你眼帘的是什么呢?闭上眼睛你闻到了什么?

二、引导背诵

三、重现毁灭场景

师:多美的景啊,当我们都还沉浸在这样的仙境时,来了两个强盗,毁灭了我们的幻想。生:默读5自然段(指名读)

师: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想象(指导说具体)师: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们的行为吗? 生:野蛮、粗鲁……

师: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掠走、破坏……

(对比去掉凡是、统统、任意)

三、情感升华

师:在这场掠夺中,在这场熊熊大火中,曾经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消失了。生:补充填空

师: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假若你就在毁灭现场,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呢? 生:自由表达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珑、剔、莱、瑶、宏、烬”6个认读字和“杭、损、皇” 等14个生字;理解并积累“举世闻名、皇家园林、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诗情画意、奇珍异宝、一片灰烬、不可估量”等四字词语。

2.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明晰各段间的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的过程,感受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4.学习整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二、教学重点

1.根据阅读的需要从课文中提取关键性信息,并联系重点内容的构建感知昔日圆明园的辉煌。

2.学习整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三、教学难点

学习整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有两件事让咱们中国人特别心痛。一件是敦煌的蒙难,还有一件,便是这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文本,理清顺序与结构

1.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写作顺序,明晰各段间的联系。

自读提示: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根据学生对自然段内容的认知进行整理,梳理出基本结构。

(三)感悟文本,激活语言与情感

1.感悟昔日圆明园带来的震撼与自豪。

(1)自读自悟,联系词句表达看辉煌。

提出自学要求:

默读2、3、4自然段,看看昔日的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圈画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并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做简单批注。(2)交流分享,联系结构安排看辉煌。

第2自然段重点感受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第3自然段重点感受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①学生初谈感受。②老师相机点拨。

A.师生合作读,感受风格迥异之美。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

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B.生生对比读,感受风格迥异之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

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C.师生整合读,感受集大成之美。

圆明园中——

圆明园中——

圆明园中——

这大大小小、古今中外、虚幻现实的景观,就融在这一座圆明园

中!

③形成联想朗读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第4自然段重点感受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3)资料拓展,结合语言运用看辉煌。

你还可以怎样描述昔日圆明园的辉煌?试着写一写。大家可以充

分运用搜集的资料和平日读书的积累。

2.感悟圆明园的毁灭带来的沉痛与反思。

(1)视频引入,拨动文字背后的情感。

(2)自由朗读,抒发文字包蕴的情感。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

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3)整合前后内容读,延伸文字的情感。

3.揭示辉煌与毁灭的关系,解决课后问题。课文题目明明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这么多笔墨写昔日的辉

煌呢?

(四)收合:布置作业与延伸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对比课文和你所搜集的资料,写下你对圆明园的补充描述。

五、板书设计

昔日辉煌圆明园的毁灭

…… ………… ……

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7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选自北京版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 其主旨是爱国。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毁灭,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这篇课文本身的独特之处在于明线和暗线两线并行, 相互交融。

明线:圆明园昔日辉煌与毁灭情景的对比。

暗线:作者字里行间起伏的情感线, 即文首对“不可估量的损失”的痛惜—文中回顾圆明园昔日辉煌时的民族之爱—文末怒斥侵略者恶行时的痛恨。

整篇文章在双线并行中再现历史, 学生在“辉煌与毁灭”“爱恨交织”中潜移默化地体验到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从而激发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宽, 对新鲜事物的注意力持久, 已具备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较强的理解能力, 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因此应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 从而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语境、图片、动画、视频等手段, 理解“不可估量”“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重点词语;了解圆明园结构布局、宏伟的建筑特点与珍贵的历史文物, 再现圆明园被毁的历史沧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文章“过渡”与“前后对比, 强化效果”的表达方法;紧扣关键词感悟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字里行间爱恨交织的情感,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前置性学习任务单, 紧扣关键词句体会圆明园结构布局、昔日辉煌与毁灭情景;了解文本表达方法。

难点:在品读文本的同时激发爱国情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环境与准备

结合前置性学习任务单, 提前做好相关预习工作;班级在“家校路路通”平台上建有班级博客、学校有开放的微课网站, 为学生预习自学、互动交流提供载体;未来教室“白板”与“平板”的双板结合, 能更有效地为课堂服务。

教学过程

1.信件导入, 引出痛惜

教师出示维克多·雨果的信件片段: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天, 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 另一个强盗放火。

学生自读、交流, 体会痛惜的情感。重点理解“不可估量”, 体会圆明园在祖国文化史以及世界文化史上的卓越地位。

设计意图:雨果的信件, 一方面表现了圆明园在世界上的地位, 另一方面也阐述了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 对欧洲英法强盗行为的谴责。这与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相呼应。学生透过两个“不可估量”感悟文本的同时, 也为下面“紧扣关键词”体会文本打下基础。

2.图文结合, 触景生爱

(1) “众星拱月”突地位

(1) 教师引导自学: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奇迹”, 让我们走进圆明园, 感受它昔日的辉煌。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圈出表示方位的词语, 结合前置性任务单, 进一步完善圆明园布局示意图。

(2) 学生交流反馈:展示设计的布局示意图 (如右上图) , 并结合自己课前查看的网页资源具体说明。

(3) 请学生谈谈对文中“众星拱月”一词的理解。

设计意图:前置性任务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提供的相关主题网页资源更让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 对课文的拓展资源有了更丰富的了解。对圆明园布局的学习, 充分展现了学生在自我学习基础上的所思所解, 教师只需适当点拨即可。

(2) “艺术瑰宝”显价值

(1) 教师出示一句话: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 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个别学生读这句话, 体会其“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 重点品读第三自然段, 抓住关键词句交流圆明园这个宏伟建筑留给你的印象。

(3) 流动图片展示各景致。适时结合图片理解“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补充介绍“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设计意图:利用电子白板的放大、圈画功能, 根据学生的交流, 适时将重点词语进行圈画标注。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 理解文本的学习方法。

(4) 品读第四自然段, 运用前面“抓关键词、体会特点”的方法, 说说这些历史文物的珍贵之处。学生抓关键词, 体会这些文物的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无奇不有等特点。

(5) 教师出示新闻材料, 使学生感受文物价值, 并流动展示各种精美的文物。所以,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6) 走进圆明园, 我们感受着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此时此刻, 你最想说些什么? (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人民智慧的骄傲、叹息圆明园的被毁等)

设计意图:在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整个环节中,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 加入图片、文字资料、音乐等信息烘托情感, 在想象、抒发心语、朗读等多种形式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前后对比, 望“残”叹恨

师: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却在1860年, 在两个强盗手中化成了一片灰烬。

(1) 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抓住动作描写说说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体会交流:从这些动作中, 你感受到了什么? (侵略者贪婪野蛮、恶行滔天)

(2) 欣赏视频《火烧圆明园》片段。

(3) 对比式语言:

从前:雄伟的建筑 (出示相应辉煌建筑图片) —现在:残垣断壁 (出示圆明园残景1) 。

从前:有珍贵的文物 (出示珍贵文物图片) —现在: ( ) (出示圆明园残景2) 。

……

设计意图:通过“文字—视频—对比式的情感语言”逐步深入, 充分利用“双板”功能, 使辉煌与毁灭的对比更触目惊心, 将学生内心对侵略者的痛恨、对圆明园被毁的愤怒推至高潮。

(4) 看着眼前的颓败, 想起它昔日的辉煌, 你又想说些什么?学生结合课前网页资源交流感受 (引导学生们畅谈对侵略者的痛恨、对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的痛心、对振兴中华的呼唤等) 。

(5) 课后你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发表在班级博客上, 家长也可以参与发表自己的评论。 (这样把交流延伸到课外, 会让学生有更大的触动)

设计意图:结合班级博客这一平台, 打破固有的课堂壁垒, 将学习环境加以延伸, 使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促进自主学习。

(6) 总结升华:交流前置性学习任务单的最后一题:课文题目虽为《圆明园的毁灭》, 作者为什么却花了那么多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对比圆明园毁灭前后的景象, 能使学生感受更深刻, 更能激发其民族责任感)

设计意图:好的文章往往蕴含着表达的方法与艺术, 阅读教学要着力引导学生“悟”写法、“悟”表达, 努力实现“语感”“语理”的完整结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过渡”的表达方法外, 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前后对比, 强化效果”的表达方法。

设计亮点

整体设计抓住一明一暗两条主线, 在双线并铺中整合教学资源, 理解文本, 激发情感。教学主要通过品读文本中辉煌与毁灭的对比来实现“品读文本悟情感”的核心主题。

1.整合资源, 拓宽课堂

《课标》中指出:“在现在的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 光靠教材本身是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一切来整合课程资源, 充实教材, 实践教材, 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因此, 如何把语文教学与其他资源进行整合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团队的教学设计, 注重整合多方资源, 具体如下:

整合点一:整合名人言论, 感受对“不可估量损失”的“痛惜”。

整合点二:整合网页资源, 自主完成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示意图。

整合点三:整合主题图片, 感知对“圆明园昔日辉煌”的骄傲。

整合点四:整合相关视频, 体会对“圆明园毁灭恶行”的痛恨。

整合点五:整合班级博客, 实现学生、教师、家长之间三维交流。

2.凸显自主, 适当点拨

所谓“自主学习”,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活动指导下, 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 实现自主性发展。自主学习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了学生要创造性地学习, 即对知识的整合和构建过程, 要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例如, 在了解圆明园的布局时, 我们通过如下三个步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 课前结合前置性学习任务单, 自主提取相关信息, 试画出圆明园布局示意图。 (2) 结合文本, 找出其中的相关方位词, 完善布局示意图。 (3) 平台展示示意图, 在图文对照中真正理解“众星拱月”的含义。

再如, 在激发学生树立振兴中华的民族责任感时, 我们又通过如下三个步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 读文本, 运用“紧扣关键词句, 理解文本”的学习方法, 体会侵略者罪恶行径的动词。 (2) 看视频, 利用“双板”功能, 在“辉煌”与“毁灭”的触目对比中抒发内心的痛恨与呼唤。 (3) 登博客, 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功能, 在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三维交流中拓展课堂。

整个过程中, 教师只是适时地进行点拨, 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引导作用。

3.着眼能力, 引领学习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8

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训练学生在读中认真思考、认真体会,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1、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写下“圆明园的毁灭”。“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齐读“圆明园”。

2、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敏化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回忆。读后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受课文。

三、提挈课文头尾,激发情感:

(一)针对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1)接着学生的回答追问:书上怎么说?作者用了哪个词语来形容这种损失?什么叫“不可估量”?课文中用了几个“不可估量”?(板书:不可估量不可估量)(指名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2)打开课文,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还是“不可估量”,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痛惜”、愤怒、痛恨)为什么?(师感情诵读—全体诵读第一段—指名读3人—齐读)此时此刻,你们内心的这份感受、这种心情可以估量吗?(板书:不可估量)

(二)针对第五自然段的内容。(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1)大火连烧三天的结果是?(板书:化为灰烬)

(2)什么化为灰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结晶;)(板书;化为灰烬)

(3)课文在“化为灰烬”四个字中戛然而止,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英法侵略者配得上是联军吗?是什么?强盗!)

(4)把积郁在你心中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宣泄出来,指导读两遍

(三)紧扣课文重点,体悟情感:

针对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的内容。(除了这些,你从书上还知道些什么?)

(1)接着学生的回答追问:书上还用哪些词来形容这座皇家园林的?(板书:举世闻名)追问:“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哪个字解释“全”?

(2)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板书:“宏伟建筑”)圆明园还凭什么举世闻名?(板书:“珍贵文物”)

针对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1)你知道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找到写建筑的自然段自己读。(自由读——指读第三自然段)

(2)仔细数一数,这段话写圆明园的建筑景观一共用了多少个“有”?

(3)请你大声地告诉大家,圆明园中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抽生读。从这这些“有”你体会到了什么?

(4)假如作者要写尽圆明园的全部建筑和景观,还要用上多少个“有”?你的依据在哪里?(学生畅所欲言,从词语、标点……)

从大家的感受中,这一段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圆明园的美景是写不尽、道不完的。学生自由再读——抽生读重点句:

(5)感悟重点句: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漫步园内,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交流后有感情地诵读此句)

(播放课件,师配乐诵读)漫步园内,你还想出来吗?(交流后有感情地诵读此句)

三、拓展背景,加深理解

1、师:圆明园中的美景是写不尽的,道不完的。单是园内的美景就让你流连忘返,让你陶醉,相信你读了手中的那份材料后你对圆明园会有更深的了解。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了解了什么,你对圆明园的什么产生了深深的震撼?

(生看材料)

2、师:看了材料,圆明园的什么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交流:读完这篇短文,你的心震撼吗?被圆明园的什么深深地震撼了。我被圆明园的宏伟建筑,规模宏大震撼。(640个足球场,十分宏伟)。

我被圆明园的建造时间震撼了。(为什么?)

我被圆明园的珍奇异宝震撼了。

3、但是,同学们,你们读对的、看到的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早已化为灰烬了!早已烟消云散了!

四、激情写话,激荡感情

过渡: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化为灰烬。(课件呈现:英法强盗火烧圆明园,定格在熊熊大火的画面)

1、圆明园中没有了什么?引读:没有了 没有了 没有了——

2、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

回扣理解第一自然段

齐读,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学生联系板书说。)

3、面对这把罪恶之火,你有什么话想说?写下来。

学生交流: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9

1、知识与技能:

成语积累训练。

2、过程与方法:

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最后一段,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情感态度:

⑴ 有感情朗读课文。

⑵习作训练。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成语接龙,分类成语

二、复习导入

导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三、学习新知

1、板书课题。

2、《学习指南》提出学习要求。

3、学生自主学习第五自然段。

4、合作交流:

不明白地地方和你的收获。

5、学习成果汇报:

⑴ 说话训练:

“先……再……最后……”;“不仅……还……”

⑵ 换词法学习:

“凡是”,“统统”,“任意”。

6、朗读指导。

7、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断。

8、说话训练:

你想说点什么?

9、朗读。

10、质疑:

圆明园到底毁灭了些什么?

11、导读第三,四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1、读“雨果赞名园”。

2、写作提示:

你想学学大文豪雨果吗?你能为让全人类魂牵梦引的圆明园写点什么吗?

3、片断写作练习。

4、片断写作展示。

五、小结,作业布置

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10

一、潜心会文, 做到心中有数

1 援教学内容、学习难点心中有数。

打开课本, 跳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句话:“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再读一遍, 两个“损失”震撼人心。紧接着下一段“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 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皇亲国戚才能游玩娱乐的地方) , 后边又说“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结尾是“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不可估量的损失”“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 这一系列的评价、美誉冲击着我的大脑。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 怎样才能到位地理解、明白这些评价和种种美誉呢?我不禁问自己。

我情不自禁地又将课文读了一遍。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组成、布局, 第三自然段以列举的方法介绍了园内风格多样的建筑和景观, 第四自然段概括介绍了园内收藏的文物、珍宝种类繁多, 末段写圆明园在英法联军令人发指的暴行下毁于一旦。这样一篇记刻着中华民族百年耻辱的课文, 对于十来岁的孩子, 怎样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这一份厚重、这一份沉重?

2 援表达特点心中有数。

再次轻轻翻动书页。课题的中心词是“毁灭”, 而文章却用三分之二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这是为什么?作者用意何在?“毁灭”的是什么?圆明园里原有的景物世人已无法看到, 只能凭借史书的记载和民间流传下来的说法去想象。所以作者要用大量的篇幅去写圆明园里有什么, 去写圆明园的辉煌:

“圆明园中, 有金碧辉煌的殿堂, 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如, 海宁的安澜园……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 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 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 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 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 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 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仅此而已吗?想起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啊, 将有价值的、美好的事物撕碎以示人, 这就是悲剧。看似“顾左右而言他”, 实则有意为之。“辉煌”不写出来, 读者不知道毁灭了什么;“辉煌”不写出来, 哪有毁灭的悲痛?当你还在慨叹圆明园的辉煌时, 一把大火已将它毁于一旦, 这是何等的悲愤、痛惜!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悲与痛!

二、反复读文, 找好学习抓手

然而, 不足500字的课文, 怎么容纳得下这么浩大的一个圆明园?不足500字的文字, 怎么完满地诠释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它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课文只是让我们蜻蜓点水地了解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收藏、毁灭。说实话, 要想上好这一课, 教师自己首先得充好电, 不能昏昏然。什么办法可以辅助教与学, 让学生很好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

回顾单元导读:“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 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翻看课后练习:“读下面的句子, 联系课文和有关资料, 说说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还有选做题:“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 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由此可见, “搜集资料”正是解决这一课诸多“怎么办”的绝好办法。“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学习运用资料”也是课标对于高年级学生明确提出的一个能力培养点。

三、把握整体, 明晰教学策略

打开电脑, 关于圆明园的资料浩如烟海, 令人目不暇接。所以, 搜集资料这项大工程一定要提前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布置给学生。而且, 不能简单地说一句“回家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就完事, 应该在通览本单元时和学生一起读读课文, 让他们自己想想应该搜集哪些方面的资料, 而不是教师告之。实际上, 学生们自己读文章, 自己确定搜集的内容, 就是一个了解课文的过程。而且尊重学生的选择,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教师可随时询问学生的搜集情况, 提醒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整理相关资料, 其他资料可稍作了解。

基于本课资料较多的情况, 可建议学生分组搜集。让学生自愿结成小组, 不同组搜集不同方面的资料, 这样既能保证资料的质量, 又能资源共享。基于教材是以单元的形式编排的, 所以解读教材、设计教学、实施教学, 教师都要有强烈的单元意识、整体意识。教学中可由单元导入课文, 体现单元主题。如本课的教学, 开课伊始, 教师可以以情激情:

“同学们, 今天我们将走入一个新的单元。这个单元, 揭开了祖国百年屈辱史的累累伤痛, 更见证了令无数中华儿女扬眉吐气的历史瞬间。这个单元有曾令无数国人滴血的悲愤, 更有铮铮铁骨的壮士们的拼死抗争。‘我是中国人!’百年之后, 这五个字眼已深深烙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是中国人!’这节课上, 让我们在血与泪中一起去回望《圆明园的毁灭》。”

鉴于本课的特点, 如何在学习中运用好资料, 帮助学生充分领略圆明园的辉煌, 深刻体会作者浓厚的爱国情 (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 , 激起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 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可以设置这样的环节:

“同学们, 一周前当你初次读到这篇课文时, 你有什么感受?一周后的今天, 在你搜集了大量资料, 对圆明园有了一定的了解后, 再读到这篇文章时, 又有怎样的感受?”

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边读文边参看资料, 先是自学思考, 然后分组交流, 进而全班交流。相信, 当学生们读到课文第二自然段“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 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 还有许多小园……”, 再读到“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 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 总面积竟等于8.5个紫禁城”的课外资料, 立刻就会对圆明园规模之“宏大”、建筑面积之“大”有了具体、全面的认识。

相信, 当学生们读到“据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描述:园中富丽辉煌之景象, 非予所能描色揣称, 亦非欧洲人所能想见”等课外资料时, 也会对“博物馆”“艺术馆”的理解深入一二。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即使把我国 (法国) 巴黎圣母院全部宝物加在一起, 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圆明园中, 有金碧辉煌的殿堂, 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流连其间, 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第三自然段是对圆明园内不同景致的描写, 可以在参照资料学习的同时,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金碧辉煌什么样?玲珑剔透什么样?“买卖街”上都有些什么商铺, 商家怎么吆喝?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具体是什么样子的?仿照各地名胜和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的, 以及充满西洋味道的建筑, 除了文中提到的, 还有些什么景致?……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 篇11

一、“走近圆明园”

师:我写三个字,大家注意看,跟着读(板书“圆明园”)。(自读后齐读)看到这三个字,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眼前出现了圆明园里美丽的景色,以及奇珍异宝。

生:我眼前出现了英法联军抢劫、毁坏圆明园的情景。

生:在我的眼前圆明园是残垣断壁。

师:(出示文字课件:走近圆明园)课前我们已经走近圆明园——读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以及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你有哪些感受?

生:通过读书,我知道了圆明园不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生:我很生气,英法联军太可恶了,竟然把圆明园珍藏的宝物抢的抢,砸的砸,毁的毁,多可惜呀。

生:圆明园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被毁灭了,最后只化作一片灰烬,我愤怒!我想,如果有可能应该修复它。

师:是啊,圆明园被烧、被毁,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学生若有所思)带着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出示文字课件:“走进圆明园”)

二、“走进圆明园”

(一)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师:课件(五幅圆明园废墟图)这是——

生:圆明园的废墟。

师:这一座座废墟已经在风雨中伫立144年然而却只圆明园的一角。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举手要说)

师:把这种感受带到歌中读一读。

生:(低沉、缓慢)“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师:让我们走进这个古老的故事。打开书,齐读课文第段。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提示学生读时注意文化”一词)

师: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它一定有不可估量的值。请用“„„是„„也是„„”这个句式,说一说。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也是„„(没等该生说完,学生都笑了。)

生:毁灭怎么能说是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呢?应该把“毁灭”去掉,这样说:“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

生:词语重复了,应该简洁:“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上不可估量,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同学们表示同意,听课老师面露微笑。)

师:昔日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板书“不可估量”)的价值?结合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提醒同学们注意:这一段描写,用上了好多连接词,说的时候尽量用上它们。)

生:读了2-4自然段,我体会到了圆明园当时的辉煌。圆明园中有金碧辉

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板书“有„„也有„„”)

生: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还有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板书“有„„也有„„还有„„”)

生: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板书“不仅

有„„还有„„”)

生: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特别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珍异宝。

师:从先秦到清朝大约多少年的时间?

生:可能800年吧。(学生又七嘴八舌猜1000年、1200年等。)

生:我估计怎么也得两千多年吧。

师:你很会说话,“两千多年”的“多”就要多出好几百年,经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大约是两千三百多年的时间。想想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

生:在2000年4月,北京保利集团以将近4000万港元将其中的虎首、牛首、猴首买回,使他们重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教师趁机选择几幅名画和几件珍宝让学生目睹感受,学生流露惊奇神色。然后让学生带着感受读第四自然段。)

生:我了解到圆明园中有许多小园。我对海宴堂最了解。在海宴堂门前的水池内,有12只生肖铜像„„

生:圆明园在北京的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近春园组成,此还有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师:有谁查资料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吗?

生:好像5200多亩,350公顷。

师:据老师了解占地面积有458.9公顷。一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大家会算,那么我们就来估算一下,看看我们这个大会堂,大概估计一下圆明园相当于多少个大会堂?

生:起码800个。(学生纷纷猜测1000、1500多个等)

生:我看得有9000个这么大的面积呢!

师:是的,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一万多个会堂这么大(学生发出感慨)可见圆明园有多大。你想,这么大的面积上,这些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师:圆明园里所拥有的国宝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

生:应有尽有、不计其数、成千上、数不胜数„„(学生依次说出)

生:所以我们说“圆明园不愧是举世闻名的最大的博馆、艺术馆”。(让全体学生读这句话)

师:那好,请回过头来再读课文,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到,它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引领学生注意体会那些连接词,读出一种自豪感。学生读。)

师:继续谈——

生:圆明园著名的景点就有40处呢。这40处景观也是“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比如有“平湖秋月”,有“西峰秀色”,有“曲院风荷”

生:圆明园中有“观澜堂”,有“君子轩,还有“关帝庙”。

生:圆明园中不仅有“映水兰香”,还有“南屏晚钟”。

师:下面我们只选20处景观的名称,请大家读一读:正大光明、天图画、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汇芳书院、映水兰香、北远山、西峰秀色、四宜书屋、平湖秋月、蓬莱台、别有洞天、坐石临流、曲院风荷„„

生:光读这20景的名称就需要这么长时间,如果一景一景参观得需要多少天啊。我看得一个月。

师:下面,我们就到三处风景名胜参观参观。你可以选择一处说说感受。

生:“蓬莱瑶台”在云端里若隐若现,仿佛人间仙境!

生:“平湖秋月”在夜晚的灯光映衬下感觉很朦胧,住在那里一定会做美梦。

生:“雷峰夕照”中的雷峰塔真高,直冲晚霞,真壮观啊。

师: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拿出雨果写的文章,有选择地读一读。

生:“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黄金,施以脂粉。„„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生:“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也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的剪影。”

师:好,我们再一齐读读雨果的话——

生:“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师:书中概括地说——

生:“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现在,回过头来再读课文,让我们一起和你陶醉在这恍若月宫的圆明园中。(人读,美读课文2-4段。)

师:把书上概括圆明园的两句话也用“是„„也是„„”连起来变成一句话。

生:圆明园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面对这人间奇迹,你心中一定升腾起一种情感,正如雨果形容的那样——“虽然是皇家园,可是岁月创造的一切最终都属于人类的。”以,此刻在你心中,圆明园拥有的是什么?

生:劳动人民艺术、智慧的结晶。

生:其实就是一种无比的自豪感。师: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句话。(即:“圆明园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那么,圆明园所拥有的浓缩成一个词是什么?

生:我想是结晶。(生也有说是智慧、创造的等等)

生:是文化!(在互相议论中,学生脱口而出。)

师:对,是“文化”,而且是价值不可估量祖国文化!(回扣“不可估量”)请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以及天下所有的

人——“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学生朗读时语气各有不同)

(二)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然而(引读课文)1860年,10月6日——

生: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师:结果——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朗读,并再次注意体会“不可估量”一词。)

师:英法联军是怎么做的?浏览第5段,用书上的词语概括概括。

生:英法联军是“统统掠走”,“任意毁坏”,“放火焚烧”。

师:“统统”掠走,是怎么“掠”?

生:要能拿的,就全部拿走,一个也不留。

生:就是能抢就抢,拿不动的就用车运。总之片甲不留!

师:有没有查到资料的,举个例子说说?(学生没有说的)那好,我这里有一段真实的资料,请读一读——

生:参与劫掠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回忆——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夺取财宝,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师:把感情带到课文中再朗读这句话。

生:“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学生个个表情严肃)

师: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毁坏?熏是怎么“毁”?

生:不走就砸,摔。拿不走也不中国留着,都给弄坏。

生:我知道他们用枪捣毁大镜子,把上好的花瓶瓷器等随便往地下一扔„„(教师再次出示资料,学生——)

生:侵略者除了大肆抢劫外,被他们糟蹋了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疮痍。

师:有感受吗?(学生纷纷点头)好,再带着感受朗读这句话。

生:“„„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提示学生朗读“破坏”“毁掉”时,要表现出一种无奈、气愤、痛心的语气。)

生:这还没完,敌人为了销毁罪证,放火把圆明园烧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只剩一片灰烬!

师:一天多少小时?(学生答24小时)师:三天三夜多少小时?(学生答72小时)

:一小时多少分钟?(学生答60分钟)

师:三天三夜多少分钟?(学生答:4320分钟,有的学生动笔计算。)

师:4320分钟是多少半分钟?(学生回答640个半分钟)那么会烧掉

些什么?

师: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比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放无声录像,是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火烧”半分钟,想象会烧掉什么?(全体静默,出示画面:烈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半分钟。)

师:这半分钟,感觉长吗?(学生答感觉长)

生:会掉许多精美的建筑物和画家、书法家的作品。

生:会烧掉许多华丽的丝绸和衣服。

生:会烧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奇珍异宝。

师:把这8640个半分钟加起来,想象一下。而且是在一万多个会堂这么大的地方同时燃烧8640个半分钟啊。

生:圆明园本来是在北京西北郊,可大火笼罩了整个北京!所以,可以想象出圆明园这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是怎样化为灰烬的。

师:那就把感受带到课文中再读!

生:“1860年,10月6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

师: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把黑板上的连接词前面加“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比,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

师:下面出示书中的句子,请同学们用变化了的连接词再说话。

生: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生: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生: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

生: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有了。

师:还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金壁辉煌的殿堂——

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

生: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也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都没了。

师:很好,你把这句最后的“还”换成“都”更准确了。(练说其他句略)正是(放映李大钊的诗句)——

生:“圆明两次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深沉地朗读李大钊的诗句)

师:作为法国人的作家雨果,是怎么看待自己国家的行为呢?(默读雨果的文章,找出文中的句子概括。)

生:“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生:“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雨果”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再回过头来读全篇课文!(采用教师引读的形式,师生一起用上“没有了„„也没有了„„”等连接词,对全篇课文进行创造性地朗读。)

师: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就是从这以后,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什么都没有了。(教师慢慢擦黑板,只留课题,其余都擦去,稍留残迹,全场沉默。)

师:现在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那么,留给你的是什么?(指着课题问)

生:这样宏伟的建筑毁于一旦,我只有难过呀!

生:留给我的是愤恨!

师:那就请你愤恨地表达吧。(用不同的语气进行朗读训练)

生:我很无奈。

师:那就请你“无奈”地说一说。(同一个句子,读出的是无奈的语气。)

生:有泪水,有叹息,有无奈,有痛苦„„(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并带着属于自己的感受朗读这句话。)

师:最后,请全体同学把这句话告诉自己,告诉天下所有的人!(学生读略)

三、“走出圆明园”

生:(教师再次呈现诗歌并朗读)“圆明园里,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师:这痛苦的耻辱一直刻在我们心里整整144年了,让我们走出圆明园(出示文字课件)。我想,无论怎样,我们走出历史的阴影。

师: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144年前做一次小小的体。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

面对英法联军火烧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自己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想一想,一会儿请你实话实说。(学生讲其中的一个角色的时候,老师紧紧围绕这个角色进行讨论,直到完了再讲下一个角色。)

生:我是当时的皇帝,但我没有兵权,我的兵权掌握在老佛爷慈禧的手中。我会号召所有的百姓团结起来,即使用长、弓箭,也能对付洋枪洋炮。只要团结,就有希望。

师:虽然你的皇权掌握在慈禧手中,但你善于发动群

众--了不起的皇帝。

生:假如我是帝,我不会建造圆明园。我会把所有的钱用作军费。当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时,我会派出军队与他们战斗。如果打不赢,我会与他们谈判。

生:如果我是朝中大臣,我会给皇帝建议,派人去留洋,学成归来后制造自己的枪炮。

生:我是北京城的一位老百姓,我会动员号召其他百姓团结起来与敌人抵抗。

生:假如我是士兵,我会和他们血战到底。即使我牺牲了,我的身体也要倒在圆明园里成为敌人的绊脚石!

师:给自己掌声,为自己喝彩。(生鼓掌)但遗憾是,历史不能假设。请读下面的词条——

生: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生: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英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军阀混战时期,一军阀又进行洗劫,圆明园最后只剩几块残垣断壁。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帮凶,是他带的路。

师:当我们的思维视角停留在一个方面的时候,我们的思考就会停止。刚才的体验只是让我们正视一下历史。读了上面的词条,现在,再读“圆明园”这三个字的时候,难道你心中仅仅是自豪和愤怒吗?

生:说不出来的滋味。

生:我悲愤!悲愤的是我们自己的少数人怎么会这样!我的心里好像被插了几刀,很难过。

师:我看到同学们的表情很复杂,正如刚才同学说的,心中的滋味复杂了。学习一篇课文,最重要是要打开思路、学会思考。

现在就要离开圆明园。那么,请闭上眼睛,课前你眼前出现的是废墟,是火焰,那么,现在,你的心中,圆明园仅仅是废墟、是火焰吗?圆明园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圆明园是我们的耻辱。

生:我认为是中国人民的警示牌„„

上一篇:重庆市导游词汇总下一篇: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