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2024-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煤矿安全生产例会制度(精选7篇)

煤矿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篇1

一、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三条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长青煤矿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二、安全例会的主要内容是:安监科总结上月的安全工作及安全目标、指标完成情况;传达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的指令、文件及相关安全生产例会精神;各业务科室根据业务性质,提出当月各班组及各系统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布置下月工作重点;矿领导就安全生产工作的隐患排查和生产效益做重要安排。

三、安全生产例会每月召开一次(特殊情况下可灵活掌握),召开时间和地点由安监科具体负责通知。

四、安全生产例会的参加人员有矿级领导、值班人员、采、掘、机运、通等单位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工会、劳资、供应等职能科室主要负责人;地面生产辅助单位主要负责人。

五、在安全例会上,技术、生产、动力、调度、安监等部门根据业务归口的范围准备上月的安全总结及下月安全工作重点的发言材料并发言。

六、安全管理系统办公室通报上月系统检查考核情况,安排本月系统运行工作重点。

七、安全生产例会由安监科长负责主持召开,安监科负责做好记录,并做好会议纪要的下发。

八、由安监科负责会议的组织及考核。

师宗县长青煤矿

煤矿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篇2

日前, 天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出台了《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排查例会暂行办法》, 以日常监管中获取的风险信息为基础, 通过例会研讨的形式, 集体分析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程度、提出防控措施、跟踪防控结果, 把监管工作由“事后救济”逐步向“事前预防”转变。

风险排查例会分为四级。第一级由分局召开风险排查例会, 对本辖区有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数据进行汇总、排查、分析, 提出风险点, 确定风险程度, 对高风险点问题提交市局研究;第二级市局相关业务处室针对专项工作, 飞行检查及各分局上报的风险点基础上进行深入调研分析, 召开处风险排查例会能够解决的及时解决, 对不能确定的, 需要多部门协同研究的高风险问题提交市局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例会;第三级由分管局领导召开专题例会, 提出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和办法, 提交市局风险排查例会研究;第四级市局风险排查例会, 由局长召集, 局领导班子和相关单位和部门参加, 集体研究高风险问题的解决措施, 明确责任主体, 提出落实要求。办公室负责督查督办。

通过建立风险排查例会机制, 提高了全市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同时也对全市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敲响了警钟, 有效提升了“企业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 篇3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研究

1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要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坚持安全生产管理,杜绝煤矿事故的发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

目前的煤矿行业中仍然存在人员素质普遍低、工作环境差、危险源多等问题。煤矿的生产安全与安全管理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若放松安全管理,则必然会对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

2 煤矿生产管理制度的现状

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利益永远大于安全,因为安全的管理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看见效果,很多企业不希望在这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时间、资金与人力。这就说明部分煤矿企业中从领导层乃至基层工作人员都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另外,一些企业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不到位,内部管理不全面,安全救护设备配备不健全,这一系列问题都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隐患,严重阻碍着安全管理的进行。

3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安全管理制度混乱

当下许多煤矿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对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不上心。才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分工不明、责权不定,造成安全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大大降低了煤矿监督保障体系和煤矿预警系统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在现场管理中还存在人员分配不均,白班和路线近的安全管理人员多,晚班和路线远的管理人员少,这就是大多数事故发生在夜间和边远地带的主要原因。

3.2 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当前随着煤矿行业的迅猛发展,基本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各生产环节集中化程度与日俱增,这也对煤矿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文化和技能素质要求。然而,很多煤矿企业人事部在招聘员工时往往不认真筛選,引进大量低文化人员,造成煤矿职工素质普遍较差的状况,从而阻碍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职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造成思维理解能力不高,所以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掌握专业技术知识;部分年轻工人拈轻怕重,矿井重活主要以身体素质较差的老工人为主;部分人员心理素质较差,尤其是在发生矿难后,情绪波动大,恐惧或抵触下井工作。

3.3 安全管理观念落后

虽然“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在各大矿区得到了普遍认同,但部分煤矿仍为追求利益,对风险预控管理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实不到位现象,仍然有很多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目前发生事故后,大多煤矿普遍采取的补救措施除了抢救受困人员,对其家属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补偿外,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一定的处罚,以及整改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这种补救措施虽然能给受害人员及家属一定程度的心理安慰,但这种安全管理观念忽视了生产环节中对危险的分析和研究。因此这种被动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今后煤矿企业的发展趋势,无法从根本上保证企业职工的安全。

4 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对策

4.1 加大对煤矿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是对煤矿工作人员的管理,只有做到遵章守纪,按章操作,才能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针对操作技能较低的员工,加大培训力度和安全教育力度,使员工真正认识到违章作业的危害性,自觉遵章守纪,按章作业。严格各项规章制度,严肃查处各种违章现象,使员工的素质迅速提高,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遵章守纪,做到安全生产。科学合理的安排工作量,保证安全生产和煤矿产品质量,增强工作效率。

4.2 完善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级岗位责任制,尤其是要明确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安全职责范围,时刻坚持“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将该工作观念贯穿于煤矿生产的全过程,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首先要保证生产安全,其次要抓好过程控制,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程序化、精细化。

4.3 做好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增强安全生产法制观念,完善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制度,坚持对煤矿生产时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严格调查,并按照规章制度严肃处理,坚持以法治矿,依法追究责任。

4.4 落实监管责任,加强监管力度

健全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煤矿安全监管力度。建设煤矿行业安全监管队伍,切实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配备具有相应煤矿安全业务知识和能力的驻矿安监员,确保驻矿安全监管职责履行到位,督促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大检查执法力度。

4.5 提高煤矿现代化安全管理水平

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煤矿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是指导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的重要标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安全隐患,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必须抓好安全生产,这是对员工生命安全、对企业健康发展和对社会稳定安宁高度负责的态度,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抓好安全管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地避免各种煤矿事故的发生,相关企业就要全面做好各种防范措施,提升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从根源上排除安全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马森.实施以人为本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抓好企业生产[J].大陆桥视野,2014(2):32-33.

[2]曾敬.安全管理制度是煤矿企业安全的根基[J].中国科技纵横,2014(14):195-195.

作者简介:

安全例会制度、安全奖惩制度 篇4

为加强公司车队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防范于未然,制定本制度。

(1)公司车队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有关部门的劳动技能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司机必须持有效驾驶证和货运资格证,无证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2)司机及其他员工,分成二个学习小组,交叉组织学习,任何一个员工,不得连续三次缺席,每月参加学习不得少于二次。

(3)每周星期二晚上20:30—21:30,为安全教育学习时间,车队根据工作情况安排一个小组学习,内容包括:上级有关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行业安全条例、安全制度、总结目前的安全工作、纠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4)车队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建立完善车队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设施,负责车队的各项安全规则的教育培训并做好记录,负责做好车队每月安全工作报告。

(5)安全教育应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实践操作,作好现场讲解,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险、排险能力。

(6)不按时参加学习的员工,每缺席一次罚款50元,在当月工资中扣除。(7)车队员工三次以上无故缺席,不参加安全学习者,罚款200元;经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作停岗处理。

第十三章 安全奖惩制度

为了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落实责任,真正做到各负其责、奖优罚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深圳市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此制度: 1.凡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安全生产抓得好,未发生任何事故的单位,可参加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的评比,对评上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的部门,由公司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2.凡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未发生任何事故的单位的第一安全责任人,直接安全责任人,可评比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由公司发给证书,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3.未履行或未完成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而造成发生特大交通伤亡事故或特大火灾伤亡事故,取消该单位评比一切先进的资格,对单位第一安全责任人、直接安全责任人给予罚款10000元的经济处罚。同时视程度给予警告、记过、降职、撤职等行政处分。

4.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而造成发生重大交通伤亡事故或重大火灾伤亡事故,取消该单位评比一切先进的资格,对单位第一安全责任人、直接安全责任人给予罚款5000-10000元的经济处罚。同时视程度给予警告、记过、降职、撤职等行政处分。

5.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而造成发生交通伤亡事故或火灾伤亡事故,取消该单位评比一切先进的资格,对单位第一安全责任人、直接安全责任人给予罚款1000-5000元的经济处罚。同时视程度给予警告、记过等行政处分。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篇5

1、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由安委会主任或副主任主持专题研究和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认真研究解决。

2、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分析会,分析下去安全生产形势,总结工作经验。查找工作不足、提出工作对策。解决生产安全领域突出问题。

3、适时学习传达各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文件精神,即使观测落实工作要求。

4、安全生产例会要有会议记录,如有重大事项须形成专题会议记要,并确定督办落实责任人。对安全生产例会上形成的重要意见、决定和工作部署形成书面文字、文件或纪要定期整理归档。

5、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必须按时参加安全生产例会,会议实行签到制度。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广泛开展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形成人人、处处、事事讲安全的社会氛围。

2、督促辖区内各村“局”委会、镇机关及生产经营单位,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排查,即使发现和消除隐患。

3、结合实际,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安全大检查,对重点单位及场所不定期展开抽查、督查和检查。

4、对自查、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或不安全因素,即使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该上报的要及时上报。

5、检查中发现有重大安全隐患,负责检查的单位和人员应该详实记录在案,根据隐患程度,按要求及时规定标准提出整改意见,发出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重大危险源或予以关闭的按法律规定程序办理,并跟踪落实整改措施。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整理制度

1、除定期组织开展全镇范围内综合性的安全检查外,负责督促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搞好安全生产自查工作。

2、对查出的不安全隐患,做到“四定”,既定人员、定项目、定时间、定经费,确保隐患整改落实,并将整改落实情况报相关部门验收备案。

3、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隐患,采取强制性防护措施,并分别纳入技术措施和检查计划内,落实限期整改。

4、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的单位,下发责令整改指令书,要求限期整改完毕。因拖延整改而造成事故的,按规定报送有关部门追究责任,依法严肃处理。

5、对个别重大隐患,因多方原因暂时不能整改的,及时上报,争取上级部门的帮助,尽快解决。

6、对不按要求及规定标准落实隐患整改任务而酿成不良后果的,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制度

1、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安全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预案,组建一支应急救援队伍,承担下去事故的救援工作。

2、督促下去内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生产及经营组织必须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储备应急物资,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臵能力。

3、事故发生后,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向乡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时如实报告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

4、发生事故后,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及时赶赴现场,协调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妥善处理善后,确保社会稳定。

5、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按国家有关规定对事故进行认真调查,督促有关责任单位落实上级政府批准的事故处理意见及整改意见。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

1、凡辖区内发生的事故,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县政府及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

2、事故报告内容载明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经过、伤亡情况、损失情况、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并按照应急管理制度要求,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护好现场,组织抢险、施救。

3、本着有事故报事故,无事故报平安,及时、准确无误地入市上报各类事故和按月填报伤亡事故月报。

4、积极配合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监察机关、工会、行业主管部门等组成的事故联合调查组对辖区内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5、对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有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以及无正当理由的,拒不接受事故调查及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单位和人员提出警告,采取相应的措施。

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

1、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根据有关规定,对本辖区内生产装臵,设施或场所进行辨识,属于重大危险源的,按要求进行登记,并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

2、加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督促相关单位按期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将《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及时送报本站及县安监局备案。

3、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成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重大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

4、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5、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和防护措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并按季度将检查情况报送镇安委会及县安监局。

6、对存在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责成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采取却是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并及时报告镇安委会及县安监局。

7、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适时开展应急演练活动。2011年安全生产年度工作计划

2010年,为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目标的控制和考核,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根据县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确保我镇安全生产工作万无一失,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监管,夯实安全基础,确保我镇安全生产形势不断提升,坚决遏制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努力创建“平安漠河”。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

一是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密切相连。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是一个安全的社会。新农村的标准,不仅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反映在人民的生活质量上。如果安全生产工作搞不上去,伤亡事故不断,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得不到保障,就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各部门、各企业一定要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臵,既要做为一项重要的业务工作,又要做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常抓不懈。

二是从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高度,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的紧迫性。要加大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创新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改善职业安全状况。随着市经济秩序的建立,必须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安全监管作为市场经济监管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是建立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随着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大量出现,以及经营形式的多样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安全生产有效监管的要求将更严格,更广泛,更复杂。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各村居、各单位要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以及下发的目标责任工作要求,明确任务,加强领导,突出重点,下大力气,狠抓落实,确保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去年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1、在抓好专项整治上下功夫,认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要坚持抓好以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火灾、森林防火安全、民用爆破器材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特别要重视抓好安全隐患比较大、发生事故比较多的行业。

首先,要突出抓好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努力防止突发灾害。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深化专项整的要求,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对烟花爆竹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臵等各环节,要进行全面检查,做到不留盲点,不留死角。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从业单位,坚决取缔。对民爆器材的使用进行严格审查,严厉查处私藏雷管、炸药等爆炸物品的非法行为,坚决防止危险化学品泄漏和民爆器材爆炸事故的发生。

其次,要突出抓好交通运输安全整治,全力降低交通事故。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要大造交通安全舆论。加强节日期间交通安全检查,突出对重点地段、重点时间、重点人员交通违章的查纠力度,严厉查处无证驾驶、超整超载、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违章行为,坚决制止客车超载超速,杜绝乘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搭载客运车辆。

第三,加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根据“三合一”场所专项整治工作目标要求,建立健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使辖区内不发生火灾事故。对存在的重大火灾隐患实行督办制,并督促限期整改。第四,要突出抓好森林防火安全工作,努力防止重大森林火灾的发生。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工作中的薄弱五一节和危及安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工作的宣传。要把日常监督管理以及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结合起来,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或造成人员伤亡。

2、加强协作配合,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杜绝事故发生。一是,要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根据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专业安全检查的安排,组织好各项安全大检查,解决难点、热点和群众反映强烈、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检查。对查出的重特大事故隐患,按照重特大事故隐患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到登记备案、严格监控、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确保消除。

二是,要加强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努力将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违法生产行为。公路运输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客运车辆、加强人员的违章查究力度,对超载、带病上路的车辆以及不配备灭火器材等安全设备的车辆,要坚决予以管制,不准其出站上路。各村各部门要扎实开展排查火灾隐患,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千方百计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三是,要严肃事故查处,严格责任追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发生事故“四不放过”(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职工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严格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严肃处理事故有关人员,对重特大事故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进行责任追究的规定,层层查处。要通过责任追究,加强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责任,使其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去。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1、进一步健全责任制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党政一把手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安全生产工作时刻放在心上,及时了解掌握本部门和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情况,对重大问题要亲自抓。要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责任,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

2、要严格责任追究,把安全生产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分析、部署、督促和组织检查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对重特大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整治,检查和会议都要记录、有决定。

3、镇安办要把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落实作为综合监管的重点,经常组织人员对村(居)各企业落实责任书的情况进行督查,促使加强管理、完善措施、推进工作。

4、进一步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一是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大张旗鼓地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活动,大造舆论,使安全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引导全社会高度关注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二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和消防常识,强化全民的安全意识。要突出宣传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举措,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典型事例,也要深入剖析,警示社会。

5、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形成抓安全的合力。安全生产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单靠某个部门很难抓好,只有全社会齐抓共管才能奏效。公安、安全、交通、农机、企业等部门根据上级的要求要抓好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机动车辆和农机驾驶人员组织与上送的培训考核,坚持持证上岗制度,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犯劳动纪律而引发的事故发生。各部门要继续发挥互相配合、密切协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支持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安全生产的合力,不断推进安全生产形势好转。

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要牢牢把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把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搞得更加富有成效,努力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为全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西林吉镇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镇政府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根据国家、省安全生产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各区可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本办法制订对各村(街道)及相关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

安全生产责任的部门(以下简称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即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有关部门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以下统称为安全生产责任人)。

二、考核内容

(一)对安全生产责任人考核内容

1、本区政府辖区内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完成情况。包括本区政府辖区内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控制指标;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控制指标。

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情况。包括:制定安全生产规划、目标,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落实签订目标控制责任书情况;制定和落实行政问责制;建立和完善辖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情况;制定安全生产考核办法、奖励措施情况;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会议制度,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政府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建立和落实重大事故隐患举报、处理、监控制度,督促和组织有关部门对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整改;建立事故查处制度,及时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并在规定的期限内结案,严肃处理责任事故;安全生产责任人亲自督促和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积极参加市政府或市安委会安全生产会议情况等。

3、落实基础建设情况。包括: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设臵、人员配备、装备落实情况;安全生产监管专项资金落实情况;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开展安全生产巡查和执法情况;建立和落实事故报告制度情况。

4、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和安全保障情况。包括:每季度召开一次防范重特大事故会议,分析、布臵、督促、部署本地区防范重特大事故工作;制订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妥善处理善后工作,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等。

5、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情况。包括: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对检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整治整改情况。

6、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情况。包括:制订年度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的方案、计划;成立组织机构;保障宣传教育经费;组织具体的活动内容等情况。

7、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督办的事项。包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令督办的事项,省人民政府或省安委会(办)、省安监局交待督办的事项,县人民政府、县安委会(办)交待督办的事项。

(二)对有关部门安全生产责任人考核内容

安全生产责任人为落实本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所采取的措施。其中,对市安监局、公安局、建设局、规划局、交通局、质监局、农业局、教育局、经贸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安全生产责任人的考核内容包括:

(1)完成控制指标情况:对有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或监管任务的部门,考核指标和监管任务的完成情况。

(2)落实责任制情况:是否把安全生产列入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是否研究制定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是否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惩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并作为考核有关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是否定期分析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形势,并检查、指导、督促监管范围内的部门、下属机构、单位和分管行业的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3)专项整治情况:是否按有关规定落实年度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是否认真落实专项整治的整改措施并取得成效等。

(4)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情况:是否制订年度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的方案、计划;是否落实保障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经费;是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

安委会其余部门参照上述内容,由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会有关部门结合该部门职责情况相应调整考核内容。

三、组织实施

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采取自评考核和组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原则上每年3月份对各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组织对上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年终考核,由市政府统一部署,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具体组织和实施。

(一)自评考核

每年在组织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前,由安全生产责任人认真总结本地区(或分管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对照考核内容及各自相关职责,进行自评考核,并撰写述职报告,其中直接责任人的自评情况,需经第一责任人审核。安全生产责任人的述职报告和自评考核表,须在考核前20天报镇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镇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汇总后报县安监局。

(二)年终考核

在各有关单位自评考核的基础上,由考核组根据考核方案到相关单位进行考核检查,也可视情进行抽查考核。

1、考核组织实施单位提出年度考核计划及考核方案,报市政府同意后实施。考核组由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监察部门、人事部门和市总工会等单位组成。

2、考核组要提前2个月通知被考核单位及其安全生产责任人。

3、考核组应认真听取被考核人的述职,现场了解情况,查阅有关资料和记录,召集有关部门人员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4、考核组要与被考核人当面交流考核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并报考核组织实施单位。

5、考核不合格的或辖区(分管职责范围)内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被考核人,要在1个月内制订并落实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情况报送考核组织实施单位。

6、考核组织实施单位要在考核结束后1个月内,向县政府报告考核情况,并将考核报告有关情况通报到被考核单位。

7、考核组织实施单位要根据当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情况制定考核方案,明确安全生产考核评分标准,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公开、公正、公平进行。

(三)平时考核

安全生产考核坚持平时动态考核与实际考核相结合,将各区、市有关部门平时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纳入年度安全生产考核的重要内容。

1、是否按规定时限和质量要求完成国家安监总局、省、县人民政府和省、县安监局交办的督办事项。

2、是否落实国家、省、市政府和省、县安监局关于安全生产的会议指示精神。

3、是否按规定要求和时限上报省、县安监局通知交办的安全生产书面报告(总结)、安全生产有关数据等事项。

四、考核评价

根据年终考核和平时考核情况评定单位年度安全生产总成绩。年度考核总成绩由年终考核成绩和平时考核成绩相加得出,并将考核成绩作为考核通报的重要内容进行通报。考核成绩优秀的,县政府依据有关奖励办法实施奖励;考核不合格的,予以批评或行政问责。西林吉镇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迅速、有序、科学、有效地开展好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降低事故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302号)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按照“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原则,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通过事前计划和必备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和手段,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故,达到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

二、原则和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前提下,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部门联动、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是:

(一)针对事故性质和特定情况,及时、有效、科学的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二)迅速控制事故蔓延扩大,并迅速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检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三)保护好事故现场,为勘察提供真实的依据。

(四)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采取科学可靠的防治措施。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县行政管辖范围内发生的可能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或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的生产安全事故,以及其他性质特别严重、影响重大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本预案所指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包括:重特大火灾事故;重特大爆炸事故;道路交通重特大事故;煤矿重特大事故;非煤矿山重特大事故;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建筑工程重特大事故;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重特大中毒事故;水上交通重特大事故;企业生产重特大事故;地质灾害重特大事故以及其他重特大事故。

四、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一)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建立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由镇人民政府镇长、安委会主任任总指挥,负责统一指挥全县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镇安委会、公安局等部门任副总指挥,负责协助总指挥工作。公安局局长负责救援的指挥调度工作。成员有县经贸局、煤炭局、环保局、卫生局、气象局、交通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民政局、质监局、公安消防大队、公安交警大队、公安治安大队、农机服务中心、电力公司等部门分管安全工作的负责人。指挥中心全体人员在总指挥长的统一指挥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及时投入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镇安委办,负责日常工作,并设臵全天候24小时值班电话,建立应急通讯系统。

指挥中心下设多个应急抢险办公室,按事故的类别和特点在相应的部门设立应急救援抢险办公室,该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分管负责人任副主任,具体负责指挥中心有关工作的协调等,一旦全县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相应专项预案同时启动。

(二)应急救援专家组

根据事故的类别特点及发展变化情况,为便于科学决策,可设立临时专家组,由权威的工程技术人员等组成,负责向指挥中心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

(三)事故现场指挥部

发生重特大事故时,在事故现场设立现场指挥部,一般情况下,由事故发生乡镇的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现场总指挥。特殊情况下,由总指挥临时指定。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保持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联系,从各相应部门调用应急所需的人员、物资、设备等;同时组织好事故现场勘察取证,并及时总结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

(四)事故应急救援专业队伍

1、抢险救灾组: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抢救危险区人员,协同事故单位控制危害源,抢修设备,排除险情,消除火险,实施特种救护。参与事故抢险救灾人员一般由专业救护队伍和消防队伍组成。根据目前我镇的实际情况,公安消防大队、救护队和事故发生地的居委主任、村主任必须立即赶赴现场参与救援。同时,驻地武装警察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应急分队等为全县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的重要力量,根据需要由县指挥中心调遣参与事故抢险救援。

2、医疗救护组:在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医疗救护组必须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设立现场医疗急救站,在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处理后,及时向县级医院转送。由县级医院组织事故乡(镇)卫生院组成医疗救护组,并及时针对伤害和中毒的特点制定抢救预案。

(五)其他机构

1、环境监测组:对空气、水、食物等被污染的状况进行测定,为确定污染范围、水源和食物等可饮(食)用的情况提出技术依据;为侦察污染空气滞留状况提供条件。为指挥人员决策和消除事故污染提供依据。负责对事故现场危险物质的处臵。具体由县环保局负责。

2、公众疏散组:根据指挥部发布的警报等级,指导居民实施隐蔽;引导必须撤出的居民有秩序地撤到安全区域;组织好特殊人群的疏散安臵工作;维护撤离区内的社会秩序;维护安全区域或安臵区内公众的安全,安定人心和规范秩序。具体由县公安局和县民政局共同负责。

3、交通管制组: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指挥、调度撤出危害区的人员和行驶车辆顺利地通过通道;及时疏通交通阻塞;协助维护社会秩序。具体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负责。

4、安全警戒组:负责安臵区和撤离区内的社会治安工作,对撤离区的重要目标实施保卫,进行街巷巡逻,缉拿犯罪分子。由县公安局负责。

5、物资供应组:负责组织抢险物资和设备、器具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具体由县经贸局、县交通局负责。

6、信息通报组:发布有关应急行动的信息,负责与新闻媒体联系,处理一切与媒体采访、报道、新闻发布等相关事务,以保证事故报道的及时性和真实性,本着对事故单位、政府部门及公众负责的态度,根据事故类型的不同,由总指挥指定新闻发言人。具体由县委宣传部负责。

五、应急救援实施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职责。负责全县“预案”的制定、修订;统一安排、组织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指定现场应急救援总指挥;指挥参与应急救援的机构开展工作;组织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习工作;检查督促做好重特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根据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指挥中心有权紧急调度指挥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环保、交通运输以及公安武警部队等有关单位参加事故救援工作;可紧急调度储备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疏散或者隔离人员,并依法对灾区实行封锁。

(二)总指挥职责。发布进入应急状态命令,启动应急反应组织;对事故进行应急评估,当事故影响程度超出县应急能力时,决定请求外部援助;指挥协调参与应急救援的组织和人员按预案规定的职责、任务展开工作;对重大应急行动作出决策;协调后勤方面支援应急反应组织。当总指挥因特殊原因无法履行职责时,由副总指挥依顺序代替总指挥指挥应急救援行动。

(三)现场总指挥的职责。直接在事故现场负责指挥应急救援行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并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进行紧急处理;根据预案在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突变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改和补充;根据事故灾害情况,若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时,应立即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指挥中心领导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配合上级部门和有关单位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四)事故单位职责。积极快速全力组织自救,配合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事故现场状况、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和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等情况,同时提供必要的救援设备工具。

(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责。督促检查各部门单位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的编制工作和准备工作;建立各类技术专家咨询系统,确保事故发生时能迅速组织事故现场专家组,及时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工作;负责组织或协调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六)公安部门职责。负责交通和治安的管理,控制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负责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对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进行疏散撤离,对人员撤离区域进行治安巡逻,确定伤亡人员情况。

(七)公安消防部门职责。各类火灾事故及相关事故发生时,及时组织消防官兵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负责事故现场相关应急救援行动,控制火灾蔓延,防止事故恶化;根据事故现场变化情况,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通报信息,并提出建设性救援意见。

(八)卫生部门职责。负责组织医疗、卫生、防疫等单位熟悉各类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别是相关职能范围内的救援程序和措施;组织落实必要的和基本的药品、器械贮备;事故发生时,迅速组织医疗、卫生、防疫等单位对事故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

(九)环保部门职责。负责及时测定危险物质的品质成份及可能影响区域的浓度;对可能存在较长时间环境影响的区域发出警告并定期定点进行监测控制;事故得到控制后指导现场遗留危险物质的消除和治理,控制其对周边环境进一步污染。负责事故现场危险物的处臵。

(十)气象部门职责。负责事故所在区域的气象监测报警和跟踪,提供相关情报和资料。

(十一)民政部门职责。根据指挥部的要求,积极参与配合、妥善处理善后工作,负责伤亡人员的抚恤、救济发放。积极配合做好事故现场附近区域撤离转移人员的安臵和救助工作。

(十二)经贸部门职责。负责组织抢险物资供应和输送,参与组织事故调查,组织恢复生产。

(十三)交通部门职责。组织车辆运送抢险救援物资,一旦道路被损坏应及时抢修,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十四)通讯部门职责。确保应急行动中通讯网络的畅通。一旦事故发生地在通讯盲区,通讯部门必须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处理。

(十五)供电部门职责。负责事故现场供、用电应急处理,必要时,架设临时供电线路,及时恢复正常供电。

(十六)宣传部门职责。负责组织各新闻媒体进行现场的采访报道和相关的宣传教育,新闻发言人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向社会提供准确信息,避免和杜绝错误报道。

六、应急救援程序

应急救援程序:应急体系的救援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报警、应急启动、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几个过程

(一)事故接警

发生重特大事故或有可能发展成为重特大事故和可能危及周边区域安全的事故时,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迅速报警,根据发生事故的类型及时向有关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和应急救援中心办公室报告,报警信息应迅速汇集到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性质严重的重特大事故灾难的报警应及时向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关报送。各有关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建立全天候值班制度,并与县安监局值班电话、火警119、治安

110、急救120、交警122建立联动报警系统。接警时应做好事故的详细情况记录和联系方式等,内容包括:事故类型(火灾、爆炸、煤矿、危险化学品事故等)、周边情况、需要支援的人员、设备、器材等。报警得到初步认定后,应立即按规定程序发出预警信息和及时发布警报。

(二)通知与应急组织的启动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建立与事故现场的地方或企业应急机构的联系,根据事故报告的详细信息,对警情作出判断,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本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通知应急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响应关闭。当有关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事故报警并判断已经达到应急待命条件时,立即向指挥中心报告并接受行动指令,同时,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供有关事故的详细情况,指挥中心进行综合分析后,向有关应急救援办公室宣布进入应急待命状态,此时,应急通讯系统向有关部门人员发出应急待命的紧急警报。如果有关应急救援办公室发现异常事件达到应急待命的条件并发展迅速,立即通过应急通讯系统发出应急待命的紧急警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人员要立即到位,由总指挥宣布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

(三)救援程序

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通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派出现场总指挥和专家组。

现场应急指挥中心迅速启用后,救援中心应急队伍要及时进入事故现场,积极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专家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当事态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应向上级救援机构请求实施扩大应急响应。救援行动完成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应急结束后,应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宣布应急救援结束(关闭)。

七、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的训练和演习

应急训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和自选科目训练四类,各有关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要以社会性救援需要为目标确定训练科目。

应急救援演习分为单项演习、组合演习和全面演习,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每两年进行一次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全面演习,每年进行一次单项演习。

模拟演习必须与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一起演习,演习前要制定周密的演习计划和程序,检查演习所需的器材、工具,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对参与演习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等。

八、其他事项

(一)应急救援经费,原则上由发生事故的单位承担。

(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参加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灾义务,服从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安排和指挥,拒不服从的,按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九、附则

(一)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按事故类别,本预案与其他专项预案同时启动。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篇6

为认真落实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及时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会议主要内容:

(一)各班组汇报:

1、上月工程量实际完成情况;

2、施工安全质量情况;

3、文明施工情况;

4、机械设备使用与保养情况;

5、需要项目部解决的问题。

(二)项目部负责人对上月布置工作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或要求等进行汇报。

(三)项目部对下一阶段生产安全工作的布置和要求或决定等。

二、项目经理每月应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例会,特殊或紧急情况必须及时召开安全例会,及时认真传达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上级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督查专项行动和大检查大反思等活动。总结安全生产工作,查找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分析和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施工实际提出相应的安全生产要求和制定可行改进措施,采取相应对策,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

煤矿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篇7

关键词: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审计

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例会制度是建设方加强基建工程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事业速度发展,教育系统基本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大量新建、扩建、修缮工程纷纷上马。一方面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紧;另一方面基建部门专业人员不足,人手较少。

建立完善的基建工程项目参建各方参加的例会制度有利于加强各方沟通协调,促进配合协作,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结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然而,在审计实践中,经常出现建设方索赔无据与反索赔不力的情况;在需要建设方提供相关基础信息时,常因工程例会制度不健全,会议记录不完整等原因,导致建设方经常处于不利地位。建设方与承包商在索赔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客观上急需完善这一制度。

一、工程例会容易出现的问题

建立在建工程项目例会制度是高校基建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但在实践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参会单位遗漏

工程例会具有指挥、组织、协调、配合、处理的功能,将参加工程建设的建设方、承包方、监理方、审计方、分包方、甲供材供应商(前期还包括设计、勘察等单位)等相关单位组织起来综合办理基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事宜。

由于工程例会多数为定期召开的例行会议,所以往往出现容易出现遗漏跟踪审计单位、甲供材供应商、建设方分包工程施工方的情况。

究其原因,一是例会准备不周,没有提前准备,对需要出席人员没有考虑。二是主持例会人员多数重工期质量安全,轻工程造价管理。三是定期举行的例会,成为惯例后,容易忽视会前通知,造成遗漏。

遗漏参会单位,容易造成以下结果:相关单位不能及时了解情况,如果没有事后补救措施,造成相关信息没有确认,形成工作上的推诿扯皮,如分包商、甲供材供应商配合不力,进而影响工期,造成承包商向建设方提出工期索赔。

(二)主持角色错位

工程例会应该是建设方主持的协调会。建设方主持会议,可以全面听取参建各工作汇报,工地代表巡视情况通报存在问题,主动明确传达建设方意图及指令,通盘考虑各方配合协调,并对各方工作进行讲评。但多数情况下建设方会委托监理主持会议。

监理是建议方委托的服务单位,但监理单位作为企业,考虑到经济效益和工作开展的便利,其主要关注点是工程质量、工期进度、施工安全、监理事务,在分包商、甲供材供应商管理配合协调上关注少,在造价控制基本处于不关心的状态,一旦监理单位和承包商沆瀣一气,就可能给建设方带来较大损失和浪费。

这种情况还将导致建设方项目管理人员不主动全盘考虑问题,成为听会和答复的角色,失去把握全局的能力。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建设方缺少建设工程管理的专业人员。

(三)会议记录失范

由于主持角色错位,将导致会议记录失范。比较常见的做法是监理单位做完整的会议记录,然后报备参会各方。

建设方不做详细记录,存在以下风险:监理的会议记录可能存在规避监理责任的风险;例会各方往往站在自身利益角度思考问题,其他各方的会议记录均可能无法完整描述在建工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其他各方利用各自的汇报材料和自己的会议记录作为索赔依据时,导致建设方反索赔无据或索赔无力。

另外,即使是建设方会议记录,从审计角度看,也容易出现以下问题:记录内容不全,如概要性记录,使例会记录在审计时可采信程度降低。没有与会签字制度,造成结算时不认可;有的在会前组织到会人员签到,签到表与记录分离,使会议记录审计时的证据效力下降。作为档案保管不力,建设方遗失记录,历次会议记录不连续不完整。

(四)会前准备不周

基建例会一般每周举行一次,特殊需要可以临时召集,较易出的问题是建议方准备不周,很多问题习惯在例会提出和处理,这容易造成以下后果:

有些内容建设方无法及时处理与答复,影响工作开展。

建设方遇问题处理问题,对工作安排没有前瞻性。造成跟踪审计等单位无法进行技术性处理并给建设方合理化建议。

建设方相关单位缺少沟通,有些情况必须在会前小会上进行通报和研究,以便综合例会时直接表达建设方意图。

要注意工地代表的工作日志,工作日志是综合例会记录的重要佐证材料。

建设方指令的处理没有提前准备,往往出现口头指令多,事后不及时提供书面确认签收手续。

对上周例会情况落实没有碰头研究,造成到例会只能听汇报,无法讲评的情况。导致例会效率不高,会议冗长,影响工作开展。

二、完善工程例会制度的思考

(一)突出建设方在例会中的主导作用

由于工程例会具有指挥、组织、协调、配合、处理的功能,建设方的主导工程例会十分重要。会议如何召开、何时召开、谁来参加、讨论什么问题等均需提前设计好,并以书面的形成印发各参加单位并签收。

1、主持会议。没有任何一个单位可以替代建设方的作用,不论是监理,还是其他什么单位。

2、要防止参会人员的遗漏,参加人员应包括施工方、监理、造价、甲供材供应商、建设方分包工程项目经理。早期的会议还应该有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等有关部门参加。如果有建设方设有监督机构的也通知其参加。

3、在关注质量、工期、进度、安全、配合的等各个方面同时,更加关注造价控制。现实中建设方建议部门主要关注质量和工期,忽视造价控制,要特别慎重对待工程变更的方面的请求。

4、建设方要将内部管理和控制程序及相关纪律和制度,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各方,以免在审计时发生手续不全的扯皮现象,影响造价审核工作的开展。四是要形成例会制度的良好运行机制,通过例会形成良好合作协作氛围。

5、要指定专人负责例会的记录和资料搜集整理工作。

(二)做好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会议前,建设方应认真梳理一周内有关参建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工地代表情况汇报,检查工程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回顾上次例会存在问题和有关精神的整改落实情况。

建设方内部的基建、审计、纪检部门、建设方委托的监理、跟踪审计单位,要沟通情况,对一周内项目实施情况有全面了解,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对需要配合的事项提前进行计划组织和安排,对施工方等提出的意见建议拿出初步答复意见,对需要有配合的事项通知有关单位准时参加例会。

这样,有利于加强工作的前瞻性,提高工程例会的效率,也便于受建设方委托的监理、造价咨询机构及时进行技术处理,并向建设方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有些情况必须在会前小会上进行通报和研究,便直接表达建设方意图和指令。会前准备工作还要注意搜集和整理好工地代表的工作日志,作为例会记录的重要佐证材料,避免例会时建设方只听汇报,讲评无据。

(三)规范会议的程序和手续

会议程序一般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上周例会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分析原因。

2、检查上周进度完成情况、工程质量情况制定整改措施;提出下一阶段进度计划及落实措施。

3、安排布置下周工作,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4、需要协调的有关事项及解决方案。建设方在会议中,应注意认真听取监理、施工方、分包商、甲供材供应商的汇报;客观讲评和总结上周例会的落实情况,明确提出本周工作安排和要求,妥善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各方的配合问题。建设应指定专人负责会议的记录,记录要全面、准确、客观。如果会议内容不是很多,建议在会议结束后由参会各方代表签字确认,并作为档案妥善保存。如果会议内容较多,涉及事项复杂,应会后形成会议记要,印发有关各方,并签收。会议记录应明确举行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主持人、会议发言、讨论过程,会议结论性意见。如会议中讨论到相关争议问题,应作清楚记录,并在会议结束后由参会人员签名。

(四)搜集例会相关档案材料

工程例会是一个平台,在审计时,按时序组成的工程例会是审计时重要信息,仅有工程例会记录还不够全面,应注意建设方代表工作日志、监理记录等相互应证,可增强审计时采信度。

此外,以下一些资料应很好搜集和保存:

工程开、竣工日期以及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起止日期。

技术资料及技术交底等事项。

工程准备情况:包括临时设施、现场三通一平,人员、机具、材料的准备、图纸会审的主要问题记录、业主交与施工单位的中心点、标高点的记录及复测。

材料、半成品的检验与试验。

主要材料、设备及其资料的到货情况。

设计变更的日期及主要内容。

工程测量情况记录。

工程自检、专检情况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

工序的交接记录。

业主、监理代表现场确认的有关事宜。

工期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措施和施工方法。

有关领导或职能部门对工程所作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决定或建议。

工程项目试车记录。

气候、气温、地质等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特殊情况记录等资料。

上一篇:芍药山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计划下一篇:202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