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再别康桥(推荐8篇)
《再别康桥》小升初版——别了,牛校!
导读:这同样是一段小升初父母表达小升初现阶段心情的文字。这篇诗歌是e度社区网友简简爱爱仿照徐志摩《再别康桥》所做的。还记得,文章作者在2月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春——小升初》同样引起轰动。是的,小升初不仅历练了孩子,也历练着父母。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母校的风采。
南师附的`红房子,
是我梦中的新娘;
101的湖光林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南京的牛娃们,
悠悠地在岸边逍遥;
在小升初的波涛里,
我不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长江的波光潋滟,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一次一次的诊断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区重点处漫溯;
满载一船证书,
在汹涌的波涛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市重点;
区重点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无奈地探索!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1928年秋, 徐志摩再次到英国访问, 当他再次游历康桥时, 一切已经物是人非, 诗人正陷入一场信仰危机, 面对着康桥, 他浮想联翩。在诗里他以缠绵婉妁笔调, 抒写了自己对康桥无限留恋和依依惜别的心情, 微妙地揭露了因“康桥理想”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当然, 之所以对康桥恋恋不舍还在于, 这里是诗人青春生命得以辉煌的场所, 或者说这里是生命的见证, 回到康桥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回到生命的过去, 去重温生命。旧地重游, 勃发了诗兴, 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 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 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诗中那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优美意境中体现离别美
全诗以诗人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 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 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 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 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 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 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多情自古伤离别”, 诗人离开无限眷恋的康桥, 内心沉重而压抑, 但这首诗总体上诗情的表述是含蓄的, 有节制的, 用词遣句尽力轻巧, 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 以“轻轻的”、“悄悄地”、“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 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不仅如此, 诗人使用了绚丽多彩的语言, 如“云彩、金柳、夕阳、青荇、彩虹、星辉斑斓”等, 使诗在轻盈飘逸中浸染了诗人的缕缕情思。诗人还通过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语, 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 使每一幅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 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 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静谧清幽中给人以流动感, 既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也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诗人实写离开康桥时的情景, 柳树倒映在康河里, 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 榆树浓阴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 康河如此美丽, 怎不让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怎不让诗人“心头荡漾”, 纵情想像?于是“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 又何等缠绵。美梦“揉碎在浮藻间”, 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 诗人追忆往昔美好的“理想”, 到晚上泛舟归来, 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 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然而却不能放歌, 因为彩虹似的梦幻已经揉碎, 斑斓璀璨的星辉早已流逝。如今诗人不想惊动这眼前的宁静清幽, 轻轻地来, 悄悄地走, 充溢其间的只是诗人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的种种复杂情感。
二、音乐美和动态美、建筑美的完美融合
这首诗像一首萧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 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 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 (间有八字句) , 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 逐节换韵, 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 “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 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 遥相呼应, 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七节诗, 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 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 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康河水底招摇的水草, 榆树下的长满浮躁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 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 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给人以立体感。“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这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理想境界,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审美观念此时完全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打小就喜欢《再别康桥》这首诗,很想有机会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为它唯美的意境而陶醉。记得在一个孤寂清冷的冬日晚上,友人给了我一本《志摩的诗》。那个晚上我如获至宝,从此记住了一个用生命抒写爱、自由和美的诗人——徐志摩。
今天我将要和折射生命华彩的诗歌一起面对我的学生,我很想将我所知道的关于诗人的一切告诉他们,我愿意和学生一起在这些缓缓流淌的诗句中寻找似曾相识的过往。但是我又清楚地知道,我不能将自己的内心体验灌输给学生,以代替他们每个人的感悟。也许寻找审美感受所获得的愉悦,更容易让他们融入康河的波光艳影中。
“诵读”是诗歌教学无可争议的最佳手段。《再别康桥》这堂课,我仍以诵读为教学的主线,通过初步诵读、品味赏析、情感诵读这样的步骤,再辅之以音乐渲染和剑桥的如画美景。使整体感官浸润在诗歌的优美意境中。在指导诵读和赏析要点的过程中,穿插介绍一些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与技巧。
诗歌往往有主旨隐逸、情感飘忽、意象朦胧和表达跳跃诸多特点,如果用太逻辑太条理的分析来代替用各自的心灵去生动感悟诗歌的整体美,最后得到的常常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性答案。所以我在准备这堂公开课时做了一个大胆设计,力图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不受束缚的情况下,将思想情感投入诗歌的意境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映照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个大胆设计就是。我放弃对这节课的各个步骤进行精心设计,放弃预先将课堂各个环节的进程置于我的掌控之中,放弃用我的一个个问题来牵引学生的思路。我将这节课主体部分的学习内容和顺序,交由学生来决定,我想看着他们如何去探索行走。具体做法是。先示范性的将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进行比较赏析,扣住“离别”这一主题,品味惆怅、沉醉和混合着淡淡忧伤的欢愉这样的情感基调,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诗歌主体部分第二到第六节中的任何一节来自我赏析、诵读和评价。
诗歌教学离不开诵读,这是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有的老师在学生初步感知甚至还谈不上感知课文阶段,就要求学生反复读,并同时进行诵读指导,效果并不理想。我以为,诗歌之美,既要“读”来展示,也要“品”来挖掘,有“美品”才有“美读”,能“美读”方显“美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选择了《再别康桥》的某一节后,我先让他们读一遍,从朗读的情况判断是否把握了诗歌的内涵,顺势引导他们分析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做相应的诵读指导,然后让学生带着理解和情感再读。如果效果仍不理想,再进行诵读技巧方面的点拨,然后再读,基本就能声情并茂表达出诗歌的意蕴了。叶圣陶说,诵读时,要“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还他个激昂”的前提是必须先理解“激昂”在何处,为何“激昂”;同样,“还他个委婉”的基础也必须是先知道“委婉”在哪里,为何要“委婉”。否则便成了无的放矢,“激昂”和“委婉”的诵读就可能错位,“激昂”处读得“委婉”,“委婉”处弄成了“激昂”。
比如,诗歌第五节“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句是全诗的一个情感高潮,学生认为“放歌”一词应读得高亢嘹亮。我让几个学生读了读,他们都把音量放得很大,以为这样才能体现情感达到高潮。我认为用“高亢”的语调朗读“放歌”这个词,破坏了诗歌整体的静谧氛围。于是我范读了一次,采取的是“用气不上声”的方法,气息上去了,但是声音并不响亮,有悠远缠绵的意味。两相对比,学生马上品出了不同,觉得诗人正是为月夜下的宁静安详所陶醉,不可能放声高歌,后面不是还有一句“夏虫也为我沉默”吗?于是马上有学生领悟“这里是诗人在心中放歌”,我及时给予了肯定与赞扬。这样一品一读,学生理解就深刻多了。
因为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了学生,而且我有意收敛了自己作为老师的锋芒,学生们最大程度体会到了学习主人翁的快乐。我欣喜地看到有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举起了手,而且说出了他们独特的想法。我高兴地听到了那些让我始料不及的又让我内心兴奋的理解和表述,比如“做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漂亮最亮丽的时刻”,比如“诗人只能安静地在心中放歌”比如“诗人在康河的最后一晚应该是异常孤独与落寞的”……课堂从容进行,感动源源滋生,我仿佛看到康河的明媚映照着整个教室,分明感受到自由的芬芳。回想那生机勃勃的教室,透过一阵阵个性张扬的读书声和一张张沉浸在快乐学习中的面孔,我仿佛看到冰雪消融万物生长的春天景象。
徐志摩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再别康桥》这首诗歌的三美。2.引导学生感受康桥的柔美秀丽风光,体会作者对康桥 的依依惜别之情。
3.在课后的习作中能使用意象来烘托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三美以及把握诗人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类型:阅读课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欣赏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堂导入:
自古以来,书写离别的古诗词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同学
们可以回忆看看你能想到哪句古诗词?接下来,我们一起看大屏幕看看老师找到了哪些诗句。苏轼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写诗人与亡妻生与死的离别;李白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歌颂与汪伦的伟大有友情;秦观说“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借用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来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这些都是古人书写离别,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感受一下现代人笔下的离别之情。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和作者。
二、讲授新课:
著名学者胡适这样评价徐志摩,说他的一生有三大信仰,分别是爱、美和自由。首先我们来看看徐志摩的爱,徐志摩的一生一共有三个女子与他有关。高中刚毕业的徐志摩与素未谋面的张幼仪结婚,随即赴剑桥学习,在留学期间遇到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并大胆追求,但遭到了拒绝,回国后结识陆小曼并与之相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徐志摩是一个多情的人,这首诗就是他多情的结果。
提问:首先我们看看题目《再别康桥》,结合课下注释,康桥指的是哪里呢?
明确:英国的剑桥。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感慨良多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老师播放一段这首诗的朗诵,请同学们体会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提问:听过朗诵后同学们觉得这首诗美不美啊?这首诗一共有多少小节?在诗的格式上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呢?
明确:全诗共有7个小节;每个小节都有4句诗;每句诗的字数相等;第一三句是顶格的;第二四句是空两格。
提问:这首诗的格式上是错落有致,整齐划一的,就好像是剑桥大学的房子一样,这就体现了诗歌的什么美?
明确:建筑美
提问:《再别康桥》是什么体裁? 明确:诗歌
提问:诗歌之所以为诗歌是因为他读起来可以像歌曲一样的优美。同学们刚才在听朗诵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是什么原因使这首诗歌可以如此朗朗上口?你又是如何发现的呢?
明确:押韵 例如第一节的第二句和第四句中最后一个字“来”和“彩”以此类推。
提问:全诗一共有七个小节,但是有两个小节的结构是有所相似的,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是那两个小节?这两个小节又有什么联系? 明确:第一节和第七节 首尾呼应
提问:首尾呼应在文学上被称为回环,押韵和回环使这首诗变得优美上口,也就造就了这首诗歌的什么美?
明确:音乐美
同学们已经找到了这首诗的押韵和回环,接下来请同学们齐读一下课文,好好体会一下这首诗歌带给我们的音乐美。
提问:同学们带有感情的朗读过课文后,有没有特别喜欢的小节,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明确:第二小节,柳树本应该是绿色的,徐志摩将他写成了金色,让人觉得颜色非常的灿烂,并且这一小节还运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将金柳写成了新娘,赋予了柳树人性化。
提问:如果将这一小节在不改变押韵的情况下将新娘换成是爹娘,同学们觉得可以么?为什么呢?
明确:不可以,因为随风飘荡的柳树就好像是新娘美丽的身影,而这个身影正打动了作者。
第三小节中作者愿意融入康河,甘心做水草,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之深。并且水草在水底招摇,写的非常的可爱。
第四小节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将潭水比作了天上虹,天上虹就是天上的彩虹,将潭水写的活灵活现,彩虹的特点就是颜色绚丽,潭水沉淀着像彩虹一样绚丽的梦。
第五小节重点字是寻梦、漫溯、放歌,作者载着星辉去寻梦并且渴望放歌达到了高潮,作者没有实现这个渴望,出现了转折“但”,作者只能悄悄的,梦被破灭了。
提问:徐志摩选取了康河色彩绚丽的景物,构成了这首诗歌的什么美?
明确:绘画美
提问:接下来请同学们回答一下,通过我们的共同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一部分看出来的呢?
明确:诗人对康桥的不舍与依恋。从最后一个小节看出来的。诗人要悄悄地离开,不打破康桥的寂静。与诗的开头做呼应。
徐志摩曾经说过: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把握这首诗歌的三美以及体会徐志摩对康桥的感情。
四、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爱 美 自由 建筑美
音乐美 绘画美
五、课后作业
徐志摩对母校康桥有如此深厚的情意,请同学们开动你们的脑筋,在课下的时候为母校也写一首小诗。
教学目标: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顾小曼演唱的歌曲《再别康桥》导入)
二、解题:
自人类诞生以来,离别便是一把打开诗国大门的钥匙,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成为历代文人不断吟颂的对象。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的《赠汪伦》
《再别康桥》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钟情诗神缪斯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被胡适称为“情圣”和“诗圣”的诗人徐志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节课让我们和徐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追求爱、自由和美的诗意的内心。
三、诗人简介: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并于同年与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与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大、清华教授。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大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介绍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的照片)
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的许多朋友中,包括师辈的梁启超、同辈的郁达夫、陈西滢、刘海粟等,亦包括晚辈的陈梦家、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
茅盾说他既是中国布尔乔亚(资产阶级)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的新诗可称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四、写作背景:
1928年秋,徐志摩重到英国,本诗记下了诗人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在1921-1922在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说“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你的性灵。” 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自然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五、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1)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
(2)康桥: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
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林徽因。(3)康桥:诗人自由之梦飞翔的地方 伯兰特罗素(1872-1970)《自由之路》《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 1921年,徐志摩经狄更生介绍在皇家学院作旁听生。(4)康桥:诗人美之梦蕴积的地方
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
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六、听课文录音,读准字词。
河畔(pàn)荡漾(yàng)青荇(xìng)榆阴(yú)揉碎(róu)浮藻(zǎo)长篙(gāo)漫溯(sù)斑斓(lán)笙箫(shēng xiāo)
七、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八、诗歌解析
全诗蕴涵了对康桥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 总体语调:舒缓、低沉
节奏:轻柔、和谐
第一节:第一节最引逗我们情思的是那三个“轻轻”,使我们体会到康桥是美丽的,而这美的最集中的表现在一个“静”字。三 个“轻轻”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观照,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表现了诗人对其的惜爱之情,并为全诗确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节: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照射下的柳树,它镀上了妩媚的金色。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秀美婀娜,好像美艳的“新娘”,形象逼真的写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态,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及浓烈的温柔之爱。“艳影”在诗人“心头”“荡漾”,物我合一,情景交融。谁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娘呢? 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第三节: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青荇,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写出了水草随微波起伏的轻盈之态。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 生活的隐喻。并有向诗人打招呼,欢迎诗人之意。“甘心”两字,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流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
本来很一般的景物为何会在诗人的眼里变得如此美好?因为这些景物上寄予着作者对康桥的无限留恋。柳草本无情,有情的是诗人。
第四节: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这里的潭即指拜伦潭,相传拜伦曾在这里游玩。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般的梦。融情入景,将人带入了梦一般的意境中
第五节:诗人迷恋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别康桥。想象自己撑着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顶点。
第六节: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就要和康桥离别,不禁别情缕缕,离愁重重,情绪顿时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伤感的笙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往日欢愉的康桥也无语了,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归于寂然,将诗人的离愁推到了极点。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言胜过千万语呀!怎样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无声,笙箫有声,这是一对矛盾,但在作者这里却达成了统一。诗人内心一定翻滚如大海,但是离别愁绪压倒了一切,所以笙箫的离别曲只能在心中回荡。
第二节至第六节则是作者情感,思绪发展变化的一个全过程的典型概括。
夕阳中幻成的金柳,是这种宁静之美的具体体现,而这金柳在诗人的心中就像是能使他心情荡漾的安静、娇美的新娘。那新娘美得让诗人不敢正视,他移开自己的目光,低头却见到柔波之下“招摇”自在的“青荇”。一泓闪亮映入诗人的眼角,使他不由自主的转头观望——那是拜伦潭,可在夕阳的映照下,是揉碎的彩虹在沉淀自己的梦!本来就充满梦幻色彩的虹,却也在寻着自己的梦,这自然使诗人想起以往在河上披星流舟放歌寻梦的情形。此时像又在寻梦,但现实使诗人已不能放歌:离别在即,不能;静美于心,不忍。唯有“悄悄”才是诗人所愿。而此时的康桥,也沉默,似乎也不愿离别。
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云彩本是不能带走的,诗人却用夸张的手法强调说“不带走一片云彩”,加上两个“悄悄”表露诗人不愿掠动心爱的康桥一片温柔情意,不忍心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至此,将诗人对康桥“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悄悄”、“轻轻”中表现了出来,同时排出了“伤离别”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之感。
寻梦飘然离去难分难舍河畔金柳欢喜康河水草留恋榆阴清潭眷恋星辉寻梦迷恋入梦苦闷彷徨百般珍惜无限依恋出梦飘然离去凄婉哀伤
5感情达到高潮撑篙漫溯寻梦图4对康桥永久的眷恋榆阴浮藻清潭图3更加欢喜和眷恋青草水底招摇图6情绪低落静思默想黄昏夏虫沉默图2欢喜和眷恋河畔金柳倒影图1难舍难分挥手作别云彩图7悄悄作别招手惜别云彩图
九、问题简析
释《再别康桥》之“招摇” 志摩的《再别康桥》用词精美,“招摇” 一词更是营造了美妙的诗境,与整首诗的情调合谐统一,对抒发诗人的感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说“招摇”,现今常含贬义且常与“过市”相连。其实,它还有“逍遥”一义,而要用“逍遥”来写水草,则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就得以显现了,即使有夸耀的成份又有何妨,它夸耀的是一种安闲,是一种自在。
再看“招摇”之前的“油油”二字。何谓“油油”?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来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见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之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
十、艺术特点
1、形式: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全诗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音乐美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与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等。其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完美体现新月派诗的风格
总结:建筑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
音乐美——节奏轻快, 韵律柔和,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绘画美——云彩、金柳、青荇、清泉、星辉、夏虫。课文总结:《再别康桥》一诗,我们读到的是离情,但给我们启示的却是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里,世俗的砂轮把我们的情感世界打磨得渐渐粗疏、冷漠时,我们更需要这一类清新、真纯的文字来洗涤我们的灵魂,从而使我们学会感动,让生活充满激情。
十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注】跫(qióng)音,脚步声。
1、“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美丽”与“错误”矛盾吗?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不矛盾。达达的马蹄声对这位独守空闺的女子而言是美丽的,让她以为是朝思暮想的心上人归来了,马蹄声是福音;但我是一个过客,而非归人,一切都是误会。全诗营造了一种凄美、伤感的意境。
2、第二节诗是如何描摹女子内心的情感世界的?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一、说教材
《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因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品味诗的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真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喜欢故事性的文章,对诗歌的抽象性可能会产生畏惧心理,对课文提不起兴趣,或者只能走马观花,难以深入体会诗歌的感情,鉴于此我把本课的重难点作了如下设定:
教学重点: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品析“三美”, 感受艺术性。
教学难点: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三、说方法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采取如下办法:
第一,以诵读为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要品位诗歌的语言美,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感情,诵读是必不可少的。课堂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齐背将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二,联想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
第三,探究法。教师抓住诗中的关键字句进行推敲、点评。
四、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1、导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2、分步实施
第一步:课件展示完成作者及背景介绍。
第二步:诗歌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并背诵。
第三步:整体感知诗歌离而不伤、别而不愁的格调。在让学生诵读的基础上谈朗读体会。自古以来,离别总免不了沉重的愁绪,《再别康桥》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透露出轻快的情调。为了便于学生准确把握这首诗有几分无奈,又有几分洒脱的基调。
第四步:把握与体味诗歌的意象美。先讲意境和意象的含义(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然后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象美。
让学生自读,思考:诗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小组讨论交流)。
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进而体会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五步: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用与诗歌每一小节意境相配的优美图片,让学生根据诗意选画面。再找个别学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画面,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老师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动作性很强的词、融入强烈情感的词)进行适当的点拨,借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
3、小结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并分析诗歌的表达感情和写作风格,同学们要学会这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4、作业设计
① 背诵课文。
②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拓展阅读:《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教学完《再别康桥》已经近一个星期了,也到了非反思不可的时间了,不然,再过几天,恐怕想反思也不得了。
上公开课,我不喜欢事先的演练,我喜欢的是现场直播。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可信的,而不是虚假的做课。
课堂的起初阶段,完全是按照我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初读,读准语音,一切顺利,再读,读出节奏,也没问题。但这个环节过后的一个问题,使课堂出现了插曲,我设计的问题是:这首诗有什么特点?我本来是想让学生在读诗过后,体会诗歌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但由于在设计问题时,没有给它加上适当的限制,使得学生在理解时出现了偏差。有学生回答,这首诗有三美,那就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跟我事先设计的答案有较大的差距,本来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大的难度,由于设计时考虑不周,因此,我要把我的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引他们回到我的思路上来,花了一点时间。高老师在评课时建议,不如,就顺着学生所说的思路继续下去,高度肯定学生的见解,然后,当场修改教学步骤。他说得很有道理,不过,风险也很大,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迅速对教学设计做那么大的调整,恐怕我力所不能及,另外,课件已经做好,临时调整步骤,也不现实。如果在平时上课,完全可以这样去做,不必考虑课件的修改问题,平时的教学时间也好掌控,快一点,慢一点都无关紧要。这个小插曲告诉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考虑更周到一点,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实很有必要。这个问题这样改,也许针对性更强一点:通过朗读,我们发现这首诗歌在节奏,音韵上有什么特点?
三读,读出情感,这个环节,我请起来的学生朗读水平不够高,比前几个同学都差,不仅语音问题还存在问题,节奏,情感都不太理想。事后,评课老师也都提到了这个问题,说让这个学生读书,正好把你前面“两读”都否定了,更不要说更高层次的读出情感了,作为老师你完全可以先让这个同学来进行初读,然后,再逐渐请出朗读水平更高的学生,形成梯度,效果要好很多。这个意见我不认同,我觉得这就是最真实的课堂,这就是最真实的学生水平,我想呈现的就是这种真实的状况。不是老师一堂课,就可以达到实现预想的效果,教学工作任重道远。我也不必因为是公开课,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效果,而刻意回避学生的实际。
在理清诗歌的情感脉络时,我对学生的估计不足,原本以为两三分钟就能搞定的问题,结果,花了近十分钟才勉强结束,这个地方出现的冷场也是我事先没有估计到的。我觉得,画面内容的概括对于高中生来讲应该不会成为大问题,何况,我还可以作些引导性的提示。可是,课堂跟我想的就是有差距。课前的眼保操大约占去了三分钟的时间,这里,又比预计多花了五六分钟。这个地方的时间过长直接导致,时间非常紧张。在把诗歌的“三美”点到之后,做意象分析的时候,就没有时间了。评课时,滕老师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老师的诱导性太强,以自己事先设计好的台词,诱导学生,不利于课堂的生成。我认为他的说法很有道理,这也正式预设课件教学的不足之处,很难让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实际上是老师的预设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这应该成为运用多媒体教学研究的课题,即多媒体课件和课堂的生成关系问题,让多媒体也和学生能够产生互动。
在诗歌绘画美的分析时,我挑选了一些很漂亮的图画,并尽量与诗的画面相吻合。这个环节,是诗歌画面美的再现,时间不长,画面的转换很快,学生边读边赏,很容易进入诗境,效果显而易见。评课时,滕老师认为,这个地方是老师以自己对画面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想像,不利于学生想像力的培养。这个环节如何改进,值得我认真思考。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诗人轻轻地离别康桥, 那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他曾经写道在康河边“伺候着河上的风光, 这春来一天有一天的消息。关心石上的苔痕, 关心败草里的花鲜, 关心这水流的缓急, 关心水草的滋长, 关心天上的云霞, 关心新来的鸟语”, 这是一种怎样纯粹而又富有灵性的生活呢? 诗人关心的是石头上的苔痕是否一天天地浓密, 他在等待新生命力的焕发; 诗人关心败草中的花朵, 在这里面看到生命的荒凉和艳美, 这分明是生命的代谢; 诗人关心水草是否重新焕发出生命的颜色, 关心天上云霞的色彩, 关心鸟鸣中新加进的娇嫩的啼鸣……苔痕、水草、云霞、鸟鸣, 这是多么细小的物态, 非有一双敏感非凡的眼和一颗对生命无比爱恋的心, 何以能观察得到, 何以能体会得出? 诗人关心这些事物, 其实他关心的是宇宙间的生命。
一个诗人只有对宇宙间的所有生命都投射爱意和同情才称得上诗人。这让我思接千古, 想到了杜工部的那首《秋雨叹》:
雨中百草秋烂死, 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 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 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 临风三嗅馨香泣。
深秋时节, 寒冷的秋雨连绵, 百草都在雨中烂死, 这种生命的衰亡多么令人哀伤、绝望; 生命的消失已然值得悲叹, 而残酷的环境又让生命在最后的时刻毁灭得毫无尊严———腐烂而死。在周围所有生命都凄凉地逝去的时候, 决明花开的颜色正鲜艳, 她的存在展现了生命的倔强和生命的尊严, 她的姿态是那样的高贵而又脆弱, 毕竟是一树花, 如何能抵挡残酷的秋风秋雨? 诗人于是慨叹, 他担心如此鲜艳娇媚的花朵难以久存, 她最终的命运与那烂死的百草一样, 难免萎蔫于秋雨之中腐烂而死。诗人走到雨中, 依偎着美丽芳香的决明花, 黯然泪下, 诗人是如此地怜爱这娇弱而又高贵的花儿啊! 千百年前的杜子美如此, 千百年之后的徐志摩也是同样的多情, 非但对人, 对宇宙间的其他生命亦然。
正是由于对宇宙万物的爱恋, 当事人离别康桥的时候, 选择轻轻地离去, 他是那样地爱恋康桥, 他怕自己的脚步惊动康桥, 惊动那石头上的苔痕、云霞、花朵、水草, 还有密林中的鸟儿。诗人写道“轻轻的我走了”, 我, 爱恋康桥的我, 走了……诗人要告诉康桥自己的离开, 因为他知道康桥也如自己一样不愿这离别的发生。诗人心中似乎在说: 我走了, 你要保重, 不要牵挂远行的我。诗人对康桥说, 我轻轻地离别, 正如同我轻轻地到来。曾经的诗人轻轻地来到康桥, 康桥与诗人并不相知, 诗人对康桥是一位陌生的来客, 诗人来到康桥犹如一片飞花落于春水, 是那样的轻柔, 这轻柔之中是一份新鲜与好奇。这就如同恋人的相遇, 好像上天注定一般, 两个人轻轻地走近, 走近……然而轻轻地离别毕竟不同于轻轻地到来, 因为离别之中是担忧, 是牵挂, 是不舍。诗人对康桥说, 自己的离开正如当初的到来, 在康桥面前诗人装作轻松潇洒, 好像放得下自己在康河的每一天, 何以如此? 因为诗人怕康河伤心流泪, 在诗人眼中康河是有生命的, 康河是自己的恋人。我走了, 你别流泪, 因为当初我也是悄然而至的, 现在只不过是悄然而去。离别啊, 真的是黯然魂销……
诗人轻轻地招手, 和西天的晚霞告别, 那晚霞便是他曾经关注的那一片。从此以后再也见不到你变幻的色彩, 看不到你春天里轻柔的身影, 看不到你夏日里娇嗔的脸颊, 看不到你秋空里淡淡的微笑, 看不到你寒风中黯淡的容颜……“我”走了, 别挂念我。诗人真的痴情, 他留恋康桥的一切, 当这离别的时刻, 康桥的每一样事物、每一处风景都在他心里挽留他, 他真的不想离别, 但是不得不离去: 再见了, 西天的彩霞。
还有那河畔的金柳, 诗人要向它们道别。夕阳掩映之下, 婆娑的金柳幻化为新娘, 微风吹拂, 柳枝摇曳, 仿佛新娘轻柔的裙摆随风轻拂。那新娘在夕阳中低头不语, 是娇羞? 是惆怅? 是渴望? 女人是美的化身, 而作为新娘的女人更是美的极致, 诗人如何能不爱恋? 在夕阳中我们看不清新娘的脸庞, 也许她就是诗人心中那个令他牵挂一生的女人———林徽因。因为在这里, 在康桥, 诗人如同走近康桥一般地走进了这个女人, 这女人是他最爱的, 爱得刻骨铭心。如果事事如意, 造化作美, 那新娘一定是林徽因, 那新郎一定是诗人。当诗人的眼中出现那夕阳中的新娘的时候, 诗人的心便真的回到了曾经, 回到了那场爱。而此时的他已然身在中国海上。于是, 新娘在波光中的掩映, 荡漾在诗人心头, 是心头而不是眼前, 因为那新娘也好, 金柳也好, 都已成为无可奈何的回忆, 分开了, 永远无法再重聚, 但是诗人忘不掉那曾经的爱。
诗人又看到了水中的青荇, 与金柳相比它们渺小得多, 可就是这些渺小的水草, 它们却比诗人幸运得多, 因为它们终其一生都荡漾在康河的柔波之中, 哪怕是瞬间的分离也没有, 而诗人呢? 只能一次次的离别。诗人是多么地羡慕水中的青荇, 在诗人眼中那些青荇是那样的快乐, 它们在水中摇摆; 诗人也许妒忌这些水草, 它们在水中招摇, 炫耀自己的幸福。于是诗人写到, 在康河的柔波里, 他“甘心做一条水草”。水草又如何, 渺小算不得什么, 只要一生守在康桥身旁就够了, 再渺小, 再微不足道, 诗人也心甘情愿, 没有怨悔。
有时候, 人真的不如物。陶渊明说: “愿在衣而为领, 承华首之余芳; 悲罗襟之宵离, 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 束窈窕之纤身; 嗟温凉之异气, 或脱故而服新! ”情人相会总是短暂的一瞬间, 不如做衣领和裙带, 因为衣领能嗅到情人的芳香, 裙带能贴紧情人的腰肢, 但物也不能长久地伴随情人, 秋夜深宵也要被弃置一旁的。这是古人的悲哀, 也是永恒的悲哀, 只有成为所爱之人的一部分才能永久地相依相随。那软泥上的青荇, 那么幸运地成为了康河的一部分, 而诗人却没有, 就如同他和自己的恋人一样, 这真是造化弄人!
还有那榆阴下的清潭, 那里面有彩虹一样的梦, 这梦也许是诗人的, 也许是在康桥边那些伟大灵魂的梦吧。我们说不清, 也不必去说, 因为在心灵上, 诗人和那些伟大的灵魂是一体的, 他们都是追梦的人。也许是时间, 让那些梦变得朦胧不清, 于是诗人要去追寻那些美丽的梦, 他撑着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那里他能和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 能找到自己遗落的梦。康河蕴含着太多美丽的梦, 太多伟大的生命精神蕴含在这片水域之中, 在漫溯中邂逅一个又一个不朽的生命, 这些不朽的生命就像天空中璀璨的星辉, 散发着遥远但又夺目的光辉! 只要在康河身边, 就能和这些伟大的生命对话, 在这些生命的回答中寻找生命的方向和存在的意义, 这使空虚的生命变得充实, 于是诗人获得了力量, 他的心变得澎湃激荡, 因为他找到了生命的原动力, 仿佛此刻他获得新的生命, 他要放声歌唱, 宣告他的幸福, 显示他的力量, 他要向天上的星辉诉说: 他是自由的! 他找到了他自己!
但他无法放歌。他不能放歌, 因为此时的他已远离康桥, 远离那梦想所在的地方, 离别的笙箫在脑海中回荡, 自己已然离开了, 到哪里放歌, 到哪里索取哪怕片段的自由和生命的活力? 于是一切变得悄无声息, 诗人沉默了。他终于真真切切地意识到一切都只能是回忆了, 他终于意识到只有他自己孤零零地站在海风里, 眼前是无边的黑夜和苍茫的大海。今晚的康桥也应沉默无声, 因为康桥也会知道, 那个关心她的一切的、爱她的诗人离别了。就如同林徽因永远珍藏那片失事飞机的残骸一样, 康桥也忘不了这个一生追求爱和美还有自由的诗人。康桥沉默了, 即使诗人轻轻地离去, 还是无法骗过康桥, 因为相处得太近, 心贴得太紧。
怎样体现“同课异构”的“异”?我决定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将“体悟”作为《再别康桥》的基本教学策略,放手让学生去“寻觅”诗情。
何谓“体”?即入乎诗中,以诗人的诗句为媒介,与诗人晤见、对话、交流。何谓“悟”?即出乎诗外,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并生成新的思想与新的情感。我认为,诗歌阅读教学是否有效,绝非单向浅表地积累语言、分析意象、掌握技巧,而应在体悟的基础上,理解诗人倾注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实现读者与诗人心灵的对话、灵魂的拥抱、精神的交融和思想的同构。“体悟”最忌“庖丁解牛”式的分析,而应空出学生心智的杯子,留给学生自主赏析的空间,让他们自我揣摩、自我发现、自我讨论、自我评价。
读,是体悟的最佳方式。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围绕“读”展开:初读,感知质疑;美读,达意通情;议读,明象入境;参读,知人论世;写读,会意表情。如果学生通过学习《再别康桥》能达到朱自清所说的“喜欢去读,读了之后还是喜欢”,“体悟”式诗歌教学就达到了预期效果。
初读:感知质疑
上课前第6天,我与授课班级语文老师通了电话,请他代我布置两道预习题,并委托语文科代表将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汇总,通过电子邮箱发给我。预习题为:
1.朗读全诗2—3遍,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阅读这首诗歌后,你有哪些疑惑?
上课前第4天,我收到语文科代表的汇总材料。
关于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看法:
1.抒发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2.表达刻骨铭心的离别之痛。3.表达离开康桥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4.表达离别母校的哀愁。5.表达对母校的眷恋、热爱和不舍。
阅读这首诗歌后,同学们的疑惑很多,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关于标题的:
为什么是“再别”康桥?上一次告别是在什么时候?
关于诗歌内容的:
1.为何“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
2.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为什么却是“西天的云彩”?
3.为何将“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
4.为何写青荇在水底“招摇”?作者又为何“甘心做一条水草”?
5.“彩虹似的梦”指什么?
6.作者为何要寻梦?寻什么梦?诗人想“放歌”,放什么歌?为什么连夏虫也为诗人沉默?
7.为什么“悄悄”会成为“别离的笙箫”?
8.作者十分留恋康桥,为何又“不带走一片云彩”?
关于诗歌形式的:
1.这首诗的首尾两段语意相似,节奏相同,开篇“轻轻的”与结尾“悄悄的”能否互换?
2.这首诗的单行与双行错开排列,为什么要这样排列?
接到科代表发给我的预习情况汇总材料,我心头暗喜:能提出这些问题,说明孩子们已经与诗人和作品展开了对话,而且这些问题很典型,有很高的思维“含金量”。
上课前第3天,我追加了三道预习题:
1.检索“徐志摩”的相关资料。如果在徐志摩前加三个限定词或短语,你准备加哪三个?为什么?
2.以“徐志摩与康桥”“1928年前后的徐志摩”为关键词,检索相关资料。
3.以“新月诗派”为关键词,检索相关资料。
美读:达意通情
“南粤名师大讲堂”活动如期在韶关市乳源高级中学举行,我上第二节课。
简单导入新课后,我让学生“美读”课文,以求“达意通情”之效。
第一步,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要求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读准字音,力求停顿、节奏、重音与诗歌的感情基调统一。
第二步,走近新月诗派,老师范读。
提问学生(解决学生课前有关诗歌形式方面疑惑):这首诗的单行与双行错开排列,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哪位同学能结合“新月诗派”的主张解答这个问题?
不少学生检索过“新月派”相关资料,解答得很圆满。
1.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两两错落有致,字数基本相同,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新月派“三美”主张之“建筑美”。
2.每节押2、4句韵(韵脚分别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诵读时给人一种旋律感,首尾呼应复沓,曲折回环,首尾圆合,气韵浑成。——新月派“三美”主张之“音乐美”。
3.每一小节都是一幅画,并且是一幅流动的画。如“挥手作别云彩”“青荇水底招摇”“撑篙漫溯寻梦”“笙箫夏虫沉默”等等。——新月派“三美”主张之“绘画美”。
为体现新月派“三美”主张之“音乐美”,我给学生范读时,尽量用舒缓、低沉的语调,轻柔、和谐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脚形成的旋律感,读出诗人对康桥一草一木的爱恋和不舍。
第三步,细读美读,想景悟情。
朗读作品必须从全篇着眼,深入探究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找到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依据。因而,我组织学生交流初读的感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绝大多数的意见是:表达了离别时对康桥的眷恋、热爱和不舍。
指导学生细读美读,入乎其内,把自己想象成徐志摩,进入康桥这一特定情境之中,去品尝语言的滋味,“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先生语),以期读出对康桥的眷恋、热爱、不舍。细读美读开始后,课堂上书声琅琅。或品味佳句,或背诵全文;或摇头晃脑,或闭目沉吟:全班同学都陶醉在诗歌意境中。
议读:明象入境
诗歌教学,不能忽略意象及其隐喻,诗言情,往往不是直白地抒发情感,而是借助一些优美的意象,把情感寄托其中,对它精心描绘。但老师一味解读“意象”,又势必影响学生的“体悟”,于是,我让学生围绕“情感与意象”展开议读,以期达到“明象入境”之效。
先抛出问题。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反之,作者对康桥的眷恋、热爱和不舍之情也会借助一定的“意象”表达出来。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哪些地方最能表达作者对康桥的“眷恋、热爱和不舍”之情?
通过再读课文,不少学生找到了作者情感的投射点。
同学们关注到以下典型意象:
“云彩”。有同学认为,指漂浮不定。诗人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路途上几经风雨、坎坷,但理想终难实现,他的心灵也像浮动的云彩,找不到可以憩息之地。也有同学认为云彩,指心爱的女子和美好的感情。
“金柳”。“柳”“留”谐音,有惜别的含义。夕阳照射下的柳树,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秀美婀娜,好像美艳的“新娘”,形象逼真地写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态,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及浓烈的温柔之爱。“艳影”在诗人“心头”“荡漾”,物我合一,情景交融。谁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娘呢?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青荇”。青荇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并有向诗人打招呼,欢迎诗人之意。“甘心”两字,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流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很一般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眼里变得如此美好?因为这些景物上寄予着作者对康桥的无限留恋。柳草本无情,有情的是诗人。
“榆阴下的一潭”。榆荫下的那一潭清泉叫拜伦潭,杰出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拜伦就在这里绽放理想。年轻的徐志摩也是在这里成为拜伦思想的追随者和崇拜者。他那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正像天上的虹霓一般美丽,沉淀在潭水中,幻化成彩虹似的梦。这清泉是诗人的青春,是诗人的梦想与追求,他如何能不如痴如醉地爱着它呢?
“笙箫”。笙箫渲染凄寂的氛围。在本诗中,诗人也想以吹奏笙箫的方式来倾吐内心别离的忧伤,可是他不忍打破寂静的氛围,不忍搅扰了心中圣地的安宁,所以只能将“悄悄”作为“别离的笙箫”。虽然未闻笙箫之音,但诗人内心的惆怅之情、与康桥别离的万般不舍、依恋之意以及独自离开的凄凉之感已尽显无遗。
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才子隐秘的情思是深深隐藏在意象中的。徐志摩正是以古典意境,写剑桥物事,用熟悉置换陌生,完成了对“康桥”的艺术再创造。解读这些意象,学生才能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参读:知人论世
以诗人的诗句为媒介,与诗人晤见、对话、交流,这属于“体”的层面,要进入“悟”的层面,还得“出乎诗外”。我们知道,任何作品的形成都是有“根”的。这些“根”一般是触动作者灵魂且久久萦绕心际的事件,这些构成了创作的源动力,它们一旦遇到外界的触发,就会以文字的形式像“枝叶”一样勃发出来。如何寻觅到“根”的影子呢?结合课前安排的检索资料的预习,我让学生进入“参读”(借助参考资料开展深入阅读)环节,以期“知人论世”。
我分三个话题让学生进行交流。
其一,如果在徐志摩前加三个限定词或短语,你准备加哪三个?为什么?下面是对学生交流情况的整理:
富家子弟徐志摩——徐家的长孙独子,其父为海宁商会会长。
聪明绝顶的浪漫才子徐志摩——少小聪慧,常年第一。北大才子,两年半拿到学士、硕士学位。
因康桥而改变人生轨迹的徐志摩——放弃博士学位;放弃做中国的“汉密尔顿”而走入诗人的行列;放弃原配,追求“灵魂伴侣”;主张离却堕落的文明,回归自然的单纯……
多情的徐志摩——与大家闺秀张幼仪(1922年离异)、“人艳如花,气质如兰”林徽因、一代才女陆小曼之间的情缘。
诗人徐志摩——创办“新月派”(新格律派),主张“三美”。
英年早逝的徐志摩——1931.11济南党家庄因飞机失事而英年早逝。
大学教授徐志摩——上海光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
其二,徐志摩有怎样的康桥情结。学生搜集到的资料也不少。如:
1.徐志摩对康桥“情有独衷”。1921年至1922年间,在剑桥大学研究院学习。1922年回国后,他写了《康桥再会罢》。1925年4月重游康桥,归国后写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8月重返康桥,回国途中写下了《再别康桥》。
2.徐志摩写过很多赞美康桥的文字,康桥早就成为其生命的一个重要因子。
康桥!汝用为我精神依恋之乡!此去身虽万里,梦魂必常绕汝左右。——《康桥再会吧》(1922年离开康桥时作)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河。——《我所知道的康桥》(1925年7月再次访问康桥后,1926年1月写此文。)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3.康桥:徐志摩、林徽因相识、相恋的地方。在康桥,他结识了影响他一生的林徽因女士,随之解除了和张幼仪的婚姻。1923年1月《致梁启超的信》中说得明明白白:“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2009年,《南方人物周刊》选出“60年来中国最美12位女性”。 中国第一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分林徽因被列为60年最美女性之首,颁奖词为“美与智慧的绝唱”。
4.胡适《追悼志摩》中写道:“他(徐志摩)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在徐志摩看来,康桥的两年,他才真实地找到了爱、自由、美。
其三,1928年前后的徐志摩。有关1928年前后徐志摩的资料学生搜集得较少,老师做了部分补充。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
1.社会政治理想破灭。
(中国)“道德、政治、社会、宗教、文艺一切都破产了。”——徐志摩《落叶》
1928年,徐志摩在“五三惨案”当日的日记中对时事发表意见:“中央政府是昏庸老朽收容所,没有一件我们受人侮辱的事不可以追源到我们自己的昏庸。——徐志摩5月3日日记
1928年7月,徐志摩谈国内形势:“虽然国民党是胜利了,但中国经历的灾难极为深重。”——邵华强:《徐志摩文学系年》
1928年12月23日:“我每当感情冲动时,每每自觉惭愧,总有一天,我也到苦难的人生中间去尝一份甘苦。”
——徐志摩致陆小曼的信
2.甜蜜的爱情梦破灭。
1926年农历七月初七,中国的“情人节”,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礼上,梁启超霍然站起,宣讲了有史以来“最坦诚”、“最直率”、“最另类”的证婚词:“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可自己以极大的勇气和热情艰难争取来的爱情(徐陆恋)并不如意,且由于陆小曼开销太大,为生计在北京、上海两地奔波,这一时期的徐志摩心身俱疲。
徐志摩《〈猛虎集〉序》中提及1928年前后的生活状态:“且不说诗化生活一类的理想那是谈何容易实现,就说平常在实际生活的压迫中偶尔挣出八行十二行的诗句都是够艰难。——最近这几年生活不仅是极平凡,简直是到了枯窘的深处。”
1928年3月21日,灵魂伴侣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
3.1928年徐志摩重返康桥是为了重寻旧梦,排遣心中的苦闷。
1928年给英国友人恩济之的一封信中说:“我这一次故地重游,是带着再寻旧欢的痴想的。”
交流完这些有关诗人及其创作背景资料的交流,我又展示了同学们预习时提及的几个问题:
为什么是“再别”康桥?上一次告别是在什么时候?为何“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彩虹似的梦”指什么?为何要寻梦,寻什么梦?诗人想“放歌”,放什么歌,为什么连夏虫也为诗人沉默?作者十分留恋康桥,为何又“不带走一片云彩”?
同学们热情高涨,很快谈出了自己的理解。我又进一步提问:诗人艾青说:“一首诗必须具有一种造型美;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结合我们交流的背景材料,大家探究一下,徐志摩仅仅是在与母校告别吗?
“诗歌是凝练的艺术”。如果孤立地让学生去阅读作品,不一定能深入把握诗歌内涵。我们要想真正读懂一首诗,还要学会知人论世。因学生对诗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其人其事有了较多把握,他们得出的多元化的结论也令人欣喜。有人说,诗人告别的是在母校学习期间美好的时光。有人说,诗人告别的是甜美的爱情。有人说,诗人告别的是集爱、美、自由于一体的人生理想。有人说,诗人告别的是集平等、博爱、自由于一体的社会理想。有人说,诗人告别的是 “精神依恋之乡”有人说,诗人告别的是美:美丽的人生境界。有人说,诗人告别的是“真我”。这些思考,不仅涉及生活、社会、文学、层面,甚至涉及美学、哲学层面,学生达到了“体悟”中“生成新的思想与新的情感”的境界,令我和全场听课老师都惊叹不已。
写读:会意表情
初读,美读,议读,参读,只是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上,不一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我安排了课外“写读”环节,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潜力,以期达到“会意表情”之效。
我给学生提供了几种“写读”的参考样式。
1.以诗解诗。化用古代诗人的诗句,解读《再别康桥》。
如第1节,可用周邦彦《拜星月慢》中的“画图中、旧识春风面”以及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来解读。
第2-6节,可用黄庭坚《喝火令》中的“烟水数年魂梦,何处可追寻?”或将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诗句化用为“人面不知何处去,金柳依旧夕照中”进行解读。
第7节,可将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句化用为“再别康桥去,凄凄满离情”进行解读。
2.将诗歌内容转换为对联。
第1节“寂寂”对“轻轻”,第2节“波光艳影心头照”对“柳色残阳河畔依”,第3节“青荇摇底蕴”对“康河漾柔波”,第4节“一潭清泉榆荫下”对“半梦彩虹浮藻间”,第5节“一船好梦美”对“半夜欢歌稀”,第6节“往昔欢娱随日月”对“今宵沉默恨笙箫”,第7节“一天云彩”对“两袖风情”。
3.将新诗改写成律诗或词。
如,《七律﹒再别康桥》:“轻挥衣袖别西云,河畔柳柔波映人。泥上荇花游梦境,舟旁榆荫荡春心。长篙慢溯星歌放,短笛悠然月曲沉。回首今宵虫默语,离诗昨夜剑桥吟。”
《水调歌头.再别康桥》:“又到康桥处,金柳夕阳照。温柔云彩招唤,泥软草轻摇。寻觅当年踪影,心底丝丝流动,迷醉伊人笑。水静羞颜里,愿化草青苗。徘徊踱,情留驻,路飘遥。池潭碧绿,揉碎虹梦万千条。只想放歌一曲,眉敛沉吟难语,回首望天霄。默默更凝重,离去笛音消……”
4.选择喜欢的一两个诗段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志摩“心中美丽的康桥”。
如:黄昏中的夕阳真多情啊!为河边的柳树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姿态婀娜,影子映在清澈的水中,就像美艳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康河的水波中荡漾,也在我的心头荡漾,如此美景我怎能离去!
5.以告别母校为主题,或者选取一个最感动你的生活瞬间或细节,写一首小诗。
这节课,得到与会专家、同行、学生的一致好评,不少学生课后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交流,继续探讨《再别康桥》相关问题,有不少同学因学了这首诗后喜爱上徐志摩,喜欢上诗,甚至有同学找来《人间四月天》来看,这也许就是朱自清所说的“喜欢去读,读了之后还是喜欢”的境界吧。
【改写再别康桥】推荐阅读:
再别康桥最新课件07-07
《再别康桥》的意境09-27
《再别康桥》课后反思10-13
再别康桥教学设想11-01
再别康桥教案集合11-18
再别康桥课文赏析11-30
《再别康桥》逐节赏析09-25
《再别康桥》教学教案设计11-12
再别康桥课例分析06-19
再别康桥说课稿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