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人口管理调研报告(共6篇)
一、xx城区人口结构及管理状况
﹙一﹚xx城区人口结构
1、城区总人口。1982年时,xx城区不足1平方公里,当时两路和xx的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共计1.54万人。到2007年
底,两路和xx的城市面积扩展到近48.6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已达到 29.57万人,加上流动人口 20万余人,xx城区总人口已近50万人。
2、城区人口结构。在城区户籍人口中,男性 14.49万人,女性 15.07万人;非农业人口 26.50万人,城区农业人口 3.07万人;大学以上学历5.00万人,高中(中专)6.99万人,初中 7.94万人,小学及以下 6.58万人;就业约17.6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2万人;有征地农转非 6.83万人,购房农转非 2.65万人,三峡移民2.03万人,主城区旧城拆迁移民4.38万人。在流动人口中,有xx区籍农民工5.22万人,外地籍农民工 4.80万人。另外,还有外地籍学生2-3万人,他们不纳入流动人口范畴。
3、xx城区人口特点。一是征地农转非人口集中。由于征地补偿政策对失地农民不利,转非人员补偿低、就业难、社保较差,不稳定的因素多。二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多。xx城市化、工业化推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各地农民工纷纷涌入xx城区打工、经商办企业。由于农民工属非城市户口,在子女入学、社保、住房等方面受到不公正对待,增加了管理难度。三是购房居住人口多。由于xx房地产迅猛发展,居住环境较好,前几年房价偏低,市级机关干部和大批白领入驻xx城区,旧城改造区居民和三峡移民也纷纷到两路和xx购房居住,购房居住者两极分化十分明显,这为城区管理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二﹚xx城区人口管理
1、城区人口管理体制。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由区公安分局管理。城区人口发展规划,即人口规模、人口密度、自然结构和计划生育由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管理。城区人口就业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人事局、区农业局、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共同管理。
2、城区人口管理内容。一是城区人口户证管理。区公安分局户政科和各城区派出所,对辖区内的常住人口进行户口登记,建立人口卡片,实施居民身份证管理,搞好人口统计工作。二是城区人口的普查与预测。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公安,民政为主组织专门队伍,各街道,社区居委会配合实施,xx开展了5次人口普查工作。三是城区的计划生育管理。此项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在区委,区府统一领导下,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和街道、社区共同配合实施。四是城区流动人口管理。对非xx城市常住户口而暂住或暂时逗留于城区的人口,由区公安分局对其管理。五是城区人口的就业管理。主要涉及征地农转非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和再就业管理。
3、城区人口管理制度。目前,xx城区人口管理的核心制度,是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其他若干人口管理制度都是这一制度派生的或配套的。这一城乡分割的户口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xx建设城乡统筹的直辖市的推进,已经有所改革和调整。
二、xx城区人口管理的重难点
﹙一﹚城区流动人口管理
对于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他们的进入,对xx新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要看到,他们的大量涌入也带来一些新问题。
1、城市设施压力加大。20万余流动人口聚集到48.6平方公里的城区,平均4100多人∕平方公里。他们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给生活服务、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等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了很大压力。
2、社会治安隐患严重。流动人口来自各地,成分复杂,尤其是流窜犯罪分子夹杂其中,是社会治安的重大隐患。
3、登记办证的难度增加。流动人口受居住和从业条件的限制,且经常变化,人头难以掌握准确,因登记困难带来办证困难,造成管理上出现失控现象。
4、监管约束的力量薄弱。由于警力的严重不足,民警任务繁重,管理人口户数和人数严重超标。例如:双凤派出所,最多的一个民警管了2万多常住人口。投入外来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同时,目前仍然重打击轻防范,忽视基础工作。以两路组团为例,两路组团常住人口20万余人,而流动人口也有5万多人,比例接近4:1,急切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然而现有的管理机制大都是临时性的,一些工作还未真正管到位。
﹙二﹚城区弱势群体人口管理
xx城区弱势群体除进城农民工外,还有下岗职工、无业人员、较早退休﹙养
老金和退休工资不多的﹚职工、征地农转非人员、三峡移民和购房农转非的困难群众等。其特点是:
1、低职化或无职化。在社会担任的职业,属于较低或最低的位置,甚至连什么职业都没有。他们惟一所有的是劳动力,并且主要是体力,脑力和智力也不多。基本上是无产者,又是无权者和无智者。
2、贫困化。收入不多,处于社会平均收
入线下,一般只能维持基本生存和生活必需,生活质量不高,生活方式简单,谈不上发展和享受。无论吃、穿、住、行、用,高档商品与他们无缘。在某种情况下,还会陷入缺食少衣、饥寒交迫困境。
3、脆弱化。除了生活上有困难和风险,更在政治上、社会上缺乏竞争力。经济社会生活上的风吹草动,他们首先受害。如物价上涨,他们首当其冲;发生自然灾害,他们抵抗力极差。
4、边缘化。作为弱者,经常、长期甚至永远处于社会的边缘,与社会的中心有相当距离。在心理上也被人家看不起,即使舆论为他们打气,始终不能成为现实。他们有自卑感,有依赖心,有时会逆化为敌视社会和他人。
﹙三﹚城区计划生育管理
目前,xx城区计划生育管理的难点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流动人口、富人和名人的计划生育管理难以到位。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不明显,“超生游击队”难以消除,计生工作仍然处于失控的边缘。二是一些部门依照相关法规政策取消了对计划生育证明的前置审查,加上计生的联动机制没真正下到基层,工作合力还没形成,许多具体措施难以落到实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效果更是难以保证。三是基层工作力量十分薄弱。自从我区进行镇街机构综合改革后,原独立的镇街计生办与民政办合并成社会事务办(科),专兼职工作人员减少,工作量增大,平均每个街道都有2万以上的流入人口,基层组织对其计划生育管理力不从心。从2008年开始,xx区纳入主城区考核,以前未作为工作重点的街道纳入了核心工作,计生工作方式转变,对发现处置违法生育怀孕的流动人口,需要大量的计生执法人员开展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而现在每个街道都仅有2名计生专干,对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加之流动人口底数不清,基本情况不明,信息交换更新不及时,“躲生”、“跑生”现象较为突出,违法怀孕生育调查难、处理难,人口计生工作比较被动。
三、xx城区人口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1、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平等相待的意识。政府各部门工作人员在管理中,要充分认识大范围的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流动人口凭劳动挣钱、创业是主流,为我们的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要与常住人口同等对待、同等待遇,决不能歧视外来人员。
2、不断加强机制建设,健全完善管理网络。目前,我区应建立区、街、社区三级立体的、多层次的管理网络。真正形成政府带动、各方参与、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的组织网络。
3、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制定长效管理措施。为实现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应制定和完善诸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流动人口依法管理教育实施意见》、《流动人口管理教育各部门职责分工》,《流动人口管理法规条例》以及办公室、流管站、协管员的各项规章制度,突出抓好私房出租户、用工单位的登记办证制度落实。区级财政应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流动人口管理和协管员的工资,保证流动人口管理有力度,有专业管理队伍。
4、不断深化服务内涵,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我区应把110巡逻车扩展为流动派出所,深入流动人口集居地,为他们提供报警、求助、纠纷调处等服务。利用街道、社区“一站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实行流动人口各种登记办证手续“一条龙”集中办理。“管理服务站”还应提供劳务中介、家政服务、租赁房屋、法律咨询、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信息服务。进一步扩大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规模。同时,大力推进农民工公寓式管理模式。对流动人口进行法制教育培训,促进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
5、不断改进管理办法,健全自我管理组织。应重视流动人口自身的组织建设,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体系。针对流动人口老乡观念重、彼此易沟通的特点,挑选其中有威信、素质好、有组织能力的人员担任协管员、协教员;针对流动人口中有一定数量党团员的实际,建立流动人口党支部、团支部;针对流动人口青壮年多的现状,成立流动人口民兵连和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这些组织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将是不可替代的。
6、不断加大整治力度,消除社会治安隐患。在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应经常组织力量对流动人口聚集地进行不间断的清查整治,提高预防、发现、控制、打击犯罪的能力。切实做到出租屋登记不漏户、不漏人,保持查一块清一块,整一片建一片,发展一方巩固一方,不断向常住人口、暂住人口、难点地段循环滚动。通过不间断的“滚动式”清理整治,增强管理效果。
﹙二﹚进一步加强弱势群体人口管理
1、掌握情况。及时准确掌握城区弱势群体人口基本情况。由各街道牵头,摸清本辖区内征地农转非人员、进城务工农民、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其他低保对象的家庭状况、就业状况、生活状况、思想状况等,找出特定时期不同弱势群体人口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为区委、区政府加强弱势群体人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完善政策。按照城乡统筹原则,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待遇平等政策。如完善征地农转非人员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并维护其长远利益政策;农民工享受城区市民就业、保险、子女入学等政策;农民工与城区居民政治上平等等政策。进一步完善帮扶弱势群体人口的政策。如建立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就业和创业等政策。进一步完善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政策。如完善农民工“五险”到位的操作性办法﹔完善临时救助措施,对困难群众家庭给予救助;对流浪汉乞讨人员实施“主动救助”等。
3、加强投入和监管。政府要在财政投入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社会共同参与的救助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对社会救助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确保资金不被挤占、挪用、贪污等现象发生。要建立困难群众管理系统,不断提高救助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4、人文关怀。政府要在就业、培训、创业等方面,给予弱势群体人口更多的具体政策关怀;在医疗、教育、住房、司法援助等方面,应该采取更主动更切实的措施。对弱势群体人口,应动员全社会给予关注、关怀和帮助。要引导弱势群体人口树立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使城区弱势群体人口在发展中同步奔向全面小康。
﹙三﹚、进一步加强城区计划生育管理
1、抓住重点。城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流动人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难点在于流动性。由于居住地和职业的不断变换,使计划生育管理部门难以掌握育龄妇女基本情况。要有效控制城区计划生育,必须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2、各方配合。加大联动力度。严格按照各单位职责分工的要求,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城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区公安、民政、司法、财政、人事、劳动、建设、卫生、工商等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积极履行城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形成协调有序、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高效运作机制。与流入人口、流出人口相对集中的镇街和区外省市加强区域协作,定期通报反馈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共同处理。
3、严管重罚。一是对违法生育户和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要摸底,掌握准确信息。利用2008年实有人口调查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的有利时机,对城区居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进行一次彻底清理。二是严格按规定强制征收超生和不按规定计划生育的当事人的社会抚养费。对富人、名人还要降低或取消他的政治待遇。对漏报、瞒报出生人口的单位负责人和计生管理人员要加大处置力度。
[关键词] 比较优势;生态和谐;快乐产业;市井生活;倒推
一、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寻求突破
全国建设新城区的成功案例中,省会等二、三线城市居多。作为四线城市,铁岭应该学会扬长避短,利用比较优势,寻求突破。如,
1.铁岭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工业化水平较低,但这恰恰给我们留住了湛蓝的天、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和煦的阳光和绿色的田野等等“人之为人”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难得要素。2010年成为唯一入选世博会主题馆的中国城市,从社会层面也肯定了铁岭新城低碳环保、生态和谐的正确定位。目前,新城区正在不断整合铁岭全部现有的自然山水景观资源条件,向构筑现代化生态型的山水园林城市格局,提升城市建设的品味和档次方向努力,并初见成效。
2.众多铁岭籍笑星小品艺术为铁岭诠释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即“快乐”,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无形资产。但是,铁岭快乐产业的数量、规模、级别均没有达到与名气相符的水平。类比中国的休闲娱乐之都长沙,见贤思齐,铁岭应该在打造“快乐产业”上下足功夫,出台各种政策措施培育、引导“快乐产业”发展、壮大。通过“食、住、行、游、购、娱、体、会(会议)、养(养生)、媒(媒体广告)、组(组织)、配(配套)”,相互交织,带动游憩行业、接待行业、交通行业、商业、建筑行业、生产制造业、营销行业、金融业、旅游智业等行业的发展,使新区实现产业集聚,进而人口集聚。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城市的改造,城市街坊和市井生活的逐渐消逝,“市井生活”应该是很多人梦想要回归的生活状态,铁岭可以主打“市井生活”牌、“人情味”牌,因为高楼大厦、马路、商场等现代化的元素,全国各地都大同小异,但是“人的归属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做到的。当然,主打“市井生活”牌不是极端的守旧或是拒绝现代化的城市,而是进行适应性的改进,在现代化生活和市井生活中找到平衡点。最理想的城市状态,是倾听城市居民的想法。新城区管委会开展的“2014年凡河城区建设十佳建议”评选活动和“入楼院、进千家、听民意”大型走访活动,可圈可点。启动凡河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更是深得民心。若“市井生活”牌等打造成功,新城区将在更大范围内会凸显出其城市魅力。当然,在这条路上,我们任重道远。
二、根据导入人群需求倒推政府工作重点
从铁岭新城区功能定位来看,未来的铁岭新城区将是铁岭市和铁岭县的行政中心、沈阳经济区的旅游休闲度假中心,为沈阳 700 多万人口和沈铁工业走廊中的专用车生产基地、东北物流城、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以及辽宁职业教育基地等 150 万产业区人口提供规模化、现代化和适宜人居的生活服务配套区域。从功能定位倒推新城区人口导入类型,大致可以分为6类人群,不同类型人群的特征以及对城市建设和政府的要求是不同的:
1.当地原住民。这部分人群谋生方式随着居住方式的转变而转变,未来可能进入新城区内服务行业或旅游副产业,这类人群急需政府提供各种普惠制培训、教育服务,帮助、引导、扶持其尽快转变谋生方式。
2.铁岭市老城区迁移人口。这部分人群主要包括政府及相关事业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及其他较高收入人群。大部分人在老城区有固定的生活场所,迁移到新城基本上属于二次置业。这类人群教育水平较高,收入较丰厚且稳定,消费能力较强,有活力,对子女教育的水平和便利性、文化娱乐设施的多样化要求较高。
3.铁岭市下辖市(县)迁移人口。这类人群的重点是农村中青年劳动力。这类人群大多数保持着“农忙回农村、农闲在城里打工”的临时租住状态,是潜力巨大的人口导入对象。吸引这些人进城的关键是,在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的同时,改善其住房条件和生活状态,并使其能够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铁岭2013年启动的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对于实现这个目标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应在更大的范围内继续推广。
4.沈铁工业走廊人群。这部分人群主要以物流城的中、高级白领为主。这部分人是未来铁岭新城区主要的居住人群之一。但目前物流城购销两不旺导致其中的商家瞻前顾后,不敢在新区进一步投资住房。故,目前最紧急的任务便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把物流城发展壮大。东北地区目前没有大型的、成熟的农林产品、中药材批发市场,而铁岭农林资源丰富,建议物流城主打销售铁岭本地或附近半径100公里的农林产品或农林加工品的销售、批发,发挥产地的比较优势,以特色和东北地区其他成熟的物流市场错位发展,良性竞争。
5.教育园区人群和沈阳市迁移人口。这部分人群主要以高级知识份子或者高端收入人群为主,对生活品质、社会时尚、自然环境及居住产品有较高的要求。政府可通过打造特色休闲产业及加大宣传力度吸引该类人群到铁岭新城区投资置业、旅游观光。
参考文献
[1] 蔡伟丽,申立.城市发展新理念与城市新区建设-基于近100个新区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8.08
[2] 邹小华.城市新区难聚人气原因探析——以南昌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11
[3] 蹇彪.论新城人口导入的机理、影响因素与策略[J].经济纵横,2011.03
[4] 二、三线城市短期大规模城市新区开发模型[EB/OL]
—、xx城区商贸流通管理状况
(—)城区商贸流通管理体制演变
建国初期,原江北县人民政府设工商科,对国营商业和私营商业实行领
导管理。1956年撤销工商科设商业科,后撤销商业科成立商业局,领导管理江北县百货公司、煤建公司、纺织品公司、食品公司、专卖公司、饮食公司、贸易公司,管理县城市场及公私合营商业合作企业。2001年机构改革时,将区财贸办公室、商业局(酒类专卖局)、市场建设办公室撤销后组建商业委员会,主管全区商贸流通业、饮食服务业和市场建设工作。目前,一般商贸流通企业管理全部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政府主管部门只对成品油、液化石油、危险化学品、易燃物品、散装水泥、酒类、拍卖等特种商业行业实施行政审批、行政检查和行政执法等直接管理。工商、质监、药监、卫生等部门,对商贸流通业的设立和运行按其职能进行管理。
(二)城区商贸流通管理的运行机制
1、产业规划引导。近年来,xx城区商业发展,按照商住分开,人车分流,立体开发,集中打造的原则,以提升城市形象、核心竞争力及城市价值的理念定位,编制了两路中心商圈和冉家坝中心商圈规划,以及城区商业网点规划、物流业和会展业发展规划等配套规划。按照这些规划招商引资,一大批知名商家入驻商圈,形成了金港国际xx美食大道、金易时尚街、xx特色餐饮街和聚信国际建材城、五金机电城、檀香道一号家居馆和港汇家具城等几条特色街和专业市场。
2、政策导向。区委、区政府为了鼓励商贸流通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加快酒店会展业发展的意见》、《建设美食名区的意见》、《发展龙溪地区现代服务业的意见》,配套出台了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和评选特色商业街办法等政策。通过政策引导,限制准入,推动商贸流通行业向集中规模化、上档次特色化方向发展。
3、有效服务。政府主管部门按照“企业兴则xx兴”,“企业是我们的上帝”的理念,制定了《重点企业定期沟通交流制度》、《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制度》。每年召开两次重点企业沟通交流会,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协调解决重点企业用地难等难题。推行首问责任制和投诉举报制,用制度保证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通过举办xx国际五金机电模具交易会、中国水煮鱼之乡暨美食文化建设论坛,扩大消费规模促进消费规模升级。开展商贸流通20强企业评选活动,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安福汽车等8家企业进入全市商贸流通企业100强。支持行业协会自我服务、自律自强,搭建行业协会与政府对话的平台,实现和谐双赢。
4、招商引资。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了国际重点贸易企业档案体系,立足于引进大、优、强商家。2007年引进和新开业物业流通项目50个,其中,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所属商贸集团有6家落户xx城区,在西南地区区级城市中名列榜首。
(三)城区商贸流通业在现行体制下快速发展
xx城区商贸流通业的管理,从总体上看,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大势,因而推动了城区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2003年以来,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5年居全市第一,总额跃居主城区第6位。成功创建“中国水煮鱼之乡”,加州美食街荣获“中华美食街”称号。城区商贸流通业吸纳了10多万人就业。
二、xx城区商贸流通管理的瓶颈问题
(一)区级决策层认识不够到位
决策者重第二产业和重gdp的观念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重工业、重城区规模扩张,轻商品流通业发展;对商贸流通引导生产、提升城市形象、解决大量人口就业、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等功能认识不足。认识的偏差,妨碍了政府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人力物力及优惠政策的投入。
(二)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对接不好
因受法律法规和体制制约,商贸部门无法参与城市规划,甚至对规划的建议也无正常渠道沟通表达。导致城市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衔接失当,商贸产业空间布局不当,城市建设与商贸流通难以协调发展。规划的法律约束力不强,龙溪、两路商业规划被随意更改已屡见不鲜。
(三)商贸流通发展用地难
城市规划中的短视行为,导致政府手中没有可供大型商业流通项目的建设用预留地。由于缺乏大型流通项目用地,致使一大批知名商业项目一直未能进入,法国欧尚集团,xx商社汽贸公司总部,大浪淘沙国际俱乐部等品牌商贸企业只能望地生叹。
(四)开发建设平台缺失
近年来我区商贸流通业虽有长足发展,但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2007年两路中心商圈销售额仅为12亿元,只有江北区的16%,更无
法与渝中区、沙坪坝区媲美。其原因是缺少一个专门的商圈建设管委会,没有用抓工业发展的办法,全力推进中心商圈建设。
(五)个别部门服务意识不强
商家落地xx,要生存发展壮大,必须得到政府各个部门的支持、帮助和服务。但某些部门为发展服务的观念淡薄,甚至热衷于收费罚款。如向餐饮企业收取临时车位费,曾经决定取消的餐饮
环保罚款依旧照收,这不仅增加了企业负担,而且严重影响了xx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
(六)行业协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
我区仅组建了商业协会和餐饮协会,其它行业协会尚未建立。这两个协会在行业自律、自我服务尚处在起步阶段。
三、进一步加强我区商贸流通管理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统一认识
区级决策层要确立商贸流通业是城区经济发展主体产业的意识。要坚持工商并重、统筹发展的方针,把城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纳入区委、区政府及各部门重要议事日程。
(二)纳入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
规划部门在新城建设、旧城改造方案制定时,应首先布局商贸流通业。凡规划涉及商贸流通项目的,应书面征求商贸流通主管部门意见,要邀请商贸流通主管部门参加协商方案的有关会议,并采纳其合理化建议。龙溪、两路旧城改造应征求区商委意见,留足商贸企业用地,规划方案中涉及商贸流通业布局的不得随意调整和变更。
(三)搭建商贸发展平台,大力推进中心商业圈建设
区政府尽快成立xx区商圈建设管理委员会,代表区政府负责商圈建设的规划、拆迁、招商引资、协调和后续管理工作。加大两路中心商圈和冉家坝商圈投资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减少我区消费外流。中心商圈打造应突出我区特色,将休闲、购物、娱乐、机场、郊区旅游等融为一体。
(四)增强服务意识,完善配套政策
建议区市政部门和交警支队取消美食一条街临时停车位收费,并增加停车位,为企业和消费者营造宽松环境。鼓励企业通过各种形式促销,放宽对商品展览活动的限制,允许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节假日在商场周边举行促销活动,免收占道经营费,活跃节日市场。增加商贸流通产业专项资金的额度,以引导全区商贸流通行业规范、健康、快速发展。
(五)适当增拨资金,支持统计工作
一、xx城区社会事业管理现状
(一)管理体制:主管部门管理为主
城区社会事业管理,实行的是区级职能部门主管、街道协管的体制。
从教育管理看,经历了区和街道“两级管理”到“以区为主”管理的两个阶段。在“两级管理”阶段,区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在组织义务教育的实施方面担负主要责任,包括统筹管理区教委直属学校校长、教师以及教育经费,与街道共同调配和管理街道中小学校长、教师。街道负责义务教育的具体工作,包括征地、筹资、建校以及所辖中小学教育经费的管理。2005年以后步入“以区为主”管理阶段,区政府及区教委在对直属学校直接管理的同时,将街道中小学及幼儿园全部上收统一管理,履行教育规划、教育经费、教师招聘、资源配置、教育督导等管理职能。街道协助区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辖区中小学,在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困难问题,维护学校安全稳定,防止适龄儿童辍学等方面履行职责。入驻城区的大专院校和职教学校,由市教委审批管理,区教委及相关街道协助维护入驻学校的安全稳定。
从卫生管理看,其体制与教育类似。区卫生局对区级卫生事业单位进行全面管理的同时,对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部、民营医院、个体诊所等实行直接管理。区卫生局负责全区的食品卫生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放射诊疗许可、有毒有害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报告的审核许可、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合格许可、医疗机构设置许可、医疗机构执业登记许可、医师护士注册许可工作。在业务培训指导方面,市级医疗机构指导区级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工作,区级医疗机构负责中心医院的业务培训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培训指导。区卫生局委托区卫监所执法,对全区医疗机构进行监督和违法处罚。
从文化管理看,也是以区为主。区文广新局直接管理区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等),负责城区文学艺术、文物博物、图书事业发展,指导全区性重大文化活动,指导艺术教育和培训工作,指导文物保护与利用;负责发展文化产业,审批和管理城区文化市场,实行文化行政执法,打击和规范网吧、歌舞娱乐、电子游戏、印刷出版等文化市场的违法行为。各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由街道管理为主,区文广新局对其业务工作进行指导,负责辖区内文化工作,对辖区内文化市场进行协管。
从体育管理看,区体育局对区体育馆、区武术馆、区少儿业余体校进行直接管理。各个街道无体育工作下伸组织机构,其体育工作由区体育局指导管理。
(二)资源配置:向城区重点倾斜
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趋势,政府通过规划、政策和市场引导,促进全区社会事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快速向城区积聚,扩大了城区社会事业资源存量。
从教育资源存量看,城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54所,在校学生达70771名,占全区125206名在校学生的56.52%。其中,城区幼儿园(点)100个,在园幼儿10022名,占全区16563名在园幼儿的65.51%;城区小学校(点)28所,在校学生24578名,占全区49217名在校小学生的49.94%;城区普通中学校(点)18所(高中6所),在校学生22999名(高中生12057名),占全区45554名在校普通中学生的50.49%;城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8所,在校学生13172名。城区教育资源存量不仅迅速扩大,而且优质资源也最为集中。在教育结构方面,西南政法大学、南方翻译学院、西南大学高职学院、海联学院等高校也入驻xx,提升了城区教育资源结构层次;在办学水平方面,市级示范幼儿园、市级示范小学、市级重点中学、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全部集中在城区,提升了城区教育质量水平;在优秀人才方面,全区现有的19名“xx名师”、2名“xx市名师”全部集中在城区,15名特级教师有95%集中在城区,12名正高级研究者也全部集中在城区,提升了城区教育人才档次。教育资源的聚积效应,促进了xx城区教育空前繁荣与发展。
从卫生资源存量来看,我区共有国有医疗卫生机构24个,其中,城区医疗卫生机构13个,农村医疗机构11个。全区医疗卫生在职职工1464人,其中城区1016人,占全区医疗卫生单位职工的68%。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05人,其中集中在城区的873人,占72%。在整个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级职称82人,全部在城区;有中级职称222人,其中城区201人,占90.5%;有初级职称829人,其中城区566人,占68.3%。从业务经营情况看,2006年
全区卫生系统总收入为18937万元,除去财政拨款,业务收入为15365万元,其中城区医疗单位业务收入12237万元,占79.6%。
从文化资源存量来看,城区现有文化事业单位3家,即区文化馆、图书馆、文管所;有电影院1个;有街道文化服务中心6个;有民营文化企业近1000户,占文化企业总数的92%,实际从业人员超过10000人
。其中:印刷复制业(含打字复印)226家,较大的企业70家;歌舞娱乐业136家,规模较大的有52家;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网吧)172家,规模较大的33家;电子游戏业83家,规模较大的有15家;书报刊出售出租业112家,规模较大的有10家;电子音像零售出租业210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9家。
从体育资源存量来看,我区有标准体育场地282个。其中,体育场4个;室内外游泳池19个;篮球房4个;健身房8个;棋牌室4个,排球房、乒乓球房、体操房、武术房、羽毛球房等各2个;小运动场31个;足球场6个;室外网球场9个;卡丁车场、保龄球馆、台球房各1个;篮球场166个;排球场13个;门球场4个。非标准体育场地303个。其中,乒乓球场地120个;羽毛球场19个;三人制篮球场33个;健身路径111条;速滑、蹦极跳等其它场地20个。体育场地总计为585个,体育场地总面积为430462.8㎡,人均占有面积为0.52㎡。
(三)发展机制:多种方式一起上
在坚持政府举办全民所有制事业机构为主体的同时,放手让集体、民营、个体一起上,在区政府自主举办的同时,大力引进社会事业单位入驻xx,使城区社会事业得以快速发展。
从教育发展机制看,政府改革办学体制,逐步改变了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多元发展新机制。学前教育以政府办园为示范,民营化办园为主体,城区公立幼儿园只有2个,而民营和私立幼儿园多达98个,占98%,引入了诸如龙湖实验幼儿园等高层次私立幼儿园。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在28所城区小学校(点)中,民办小学校(点)只有6所,占21.43%,政府以优惠地价和减免规费等政策,引入了鲁能巴蜀小学等高层次小学。高中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积极引进优质高中,xx市一中寄宿学校、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双语学校等先后入驻xx城区。职业教育以政府办学为示范,大力发展社会力量办学,城区8所中职学校中,公立职中只有1所,民办职业学校占87.5%。高等教育以引进为主,以优惠地价、减免规费等政策机制,先后吸引西南政法大学、南方翻译学院、西南大学高职学院等院校入驻xx城区。
从卫生发展机制看,政府改革办医体制,逐步改变了政府包揽办医的状况,形成了政府办医为主与社会办医相结合的多元发展新机制。我区有非营利性的国有医疗卫生单位24个,国有医疗门诊50个。而营利性医疗机构多达256家,其中民营医院20家,个体诊所180家,企事业医疗单位56家。
在文化事业发展上,主要依靠财政投入,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帮助文化事业发展。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充分发挥市场化程度高、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民间资金充裕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企业、个人、社会团体和境外资金等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文化产业。
从体育发展机制看,场地建设投入多元化。政府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工作力度,占地103.84亩、投资1.1亿元人民币的xx区体育中心,将于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近年来,非公有经济成分比例逐渐增加,投入资金6955.93万元,分别新增11.2倍和138.2倍。
二、城区社会事业管理的突出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一手软一手硬
城区建设重经济而忽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导致城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在教育方面集中表现为“两少一多”。即生均校地面积少,生均校舍面积少,生源数量多。在卫生方面表现为资源总量不足。在文化方面表现为总体水平低。体育机构设置残缺,管理体制操作错位。
(二)规划建设失范,社会事业跛脚
最近5年,xx城区建设提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率由46.5%提高到63.5%。但是,城区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并没有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过去5年,没有规划建设一个公立医院和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安家田片区改造征用xx体育馆后迟迟未予还建。现有分散的、零星的体育基础设施多数分布在学校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大型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在城市建设和园区开发过程中,对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公共基础设施,一方面不规划、不建设,另一方面又采取只撤不建、多撤少建或撤大建小的做法,直接导致城市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三)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均衡
从区域总体布局看,回兴、龙塔是xx城区社会事业最为薄弱的环节。从教育布局看,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xx城区教育发展和管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校布点不合理,城区居民子女入学矛盾过于集中。在两路城区,16万人口的双凤桥街道,布局中小学15所,配备师资936人。拥有12万人口的双龙湖街道,仅有2所中学,3所完小。校际差距两极化也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表现。强校更强,弱校更弱,这是城区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真实写照。从卫生事业看,全区没有一所与主城区地位相适应的三级综合医院。目前,城区医院的规模都是沿袭江北县的模式,一直没有得到拓展和扩大。从文化事业看,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公益文化设施主要集中在区政府驻地的原老两路城区(双龙湖和双龙桥街道),而各种大型文化活动也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其余街道则无大型文化设施,严重制约和限制了城区文化的均衡发展和繁荣。在文化产业方面,也存在严重的布局不均,如回兴主要为网吧和电子游戏,大型印刷复制业则主要集中在龙溪地区,龙山和龙塔发展较为缓慢。从体育事业看,政府投入的大型体育公共设施主要集中在两路地区,而龙溪地区和回兴地区尚无一处大型体育公共设施,布局结构极不均衡。
(四)发展定位不高,创新活力不足
xx城区社会事业建设和管理缺乏敢于改革、勇争一流的魄力,设施上“小修小补”,工作上“小手小脚”,发展上“小打小闹”,满足于低水平、低层次、低品位。在教育方面,xx职教中心虽然已跻身于全国重点职中的行列,但占地只有130亩,学生多达1万余人,缺乏扩大规模、提高档次的发展空间;xx中学虽然成功建成xx市重点中学,又征地270亩重新迁建,但冲刺北大、清华等一流大学的生源匮乏,暨华中学、松树桥中学、南华中学规模偏小,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而xx幼儿园、实验小学、实验中学虽然有良好的质量声誉,但都属“袖珍”学校,难与大规模、高档次现代化学校比肩;其他学校更未入流,缺乏与“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相适应的一流学校。在卫生方面,区医院、中医院以及其他各级医院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硬件设施均不如人意,缺少象新桥、大坪等市级骨干类的医院。卫生技术队伍中全科医生以及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和管理人才缺乏,尚未培养出在全国、全市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重点专科建设滞后,医学科研水平不高,市级以上科研项目和成果不多,大型医疗设备装备不足,科研成果及新技术开发应用能力不强。在文化方面,xx图书馆规模较小、容量不足、设施陈旧,缺乏与主城区相适应的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体育方面同样缺乏大型的、标志性的体育设施和较大规模的体育训练、比赛、群众健身活动的体育场馆、体育中心。文化体育等产业缺乏支柱项目和品牌产品,对地区经济贡献率低。
(五)投入渠道单一,投入严重不足
2007年,区级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仅占区本级财政收入165092万元的31.66%,比当年区级财政收入增长比例低17.4个百分点,未能实现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一方面社会事业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社会事业造血功能脆弱,缺乏激励民间资金投入社会事业的有效机制和手段,这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
三、加强城区社会事业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城市科学发展理念,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xx城区建设“一手硬一手软”、“一腿长一腿短”的倾向,已经引发了城区入学难、看病难等诸多矛盾,影响到了经济发展的智力基础、精神动力尤其是社会环境。因此,城区建设和管理,必须尽快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向强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从单纯重视有形资源和物质资本向重视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本转变,从单纯注重硬实力建设向注重软实力建设转变,促进城区经济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二)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解决城区入学难题
一是科学规划,实现学校布局均衡。城市建设和园区开发要科学预测入驻人口规模,根据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按照城市每1万人口有在校小学生898人设置1所小学,每2万人口有在校中学生996人设置1所中学的规定,超前制定和调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设置规划。同时,按规划要求留足留够学校建设用地,严禁随意占用或出让,切实做到规划无盲点,建设有土地,确保各园区之间、各街道之间学校布局科学合理。二是开展达标建设,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城区小学按每校24个教学班1080名在校学生,生均校地面积17.37㎡,生均校舍建筑面积7.2㎡,教学仪器设备班平7万元,运动场、道路、围墙、绿化等设施按土建投资25%的标准,进行投资建设;城区初中按每校24个教学班1200名在校学生,生均校地面积19.37㎡、生均校舍建筑面积9.1㎡,教学仪器设备班平10万元,运动场、道路、围墙、绿化等设施按土建投资25%的标准,进行投资建设。通过标准化建设,实现城区办学条件均衡。三是严格监管,防范职责失衡。新区开发和城市建设要坚持“谁开发,谁建校”和“开发到哪里、规划到哪里”以及“先建校、后撤校”的原则,落实各园区和开发商配套建设学校的责任。各园区和开发商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学校设置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建好学校后,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接管办学。区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防范开发部门尤其是开发商偷梁换柱,引进以盈利为目的像鲁能巴蜀小学之类的民营学校代替义务教育免费公立学校。对未按国家有关规定科学制定和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部门,对不按国家规定的学校设置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建设学校的开发商,政府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走引进加改造的路子,努力打造品牌医院
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卫生技术人才和在职提高深造,是打造品牌医院的基础和根本。采取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发挥人才作用的平台、加强在职人员培训等多种方式,引进高职称、高学历卫生技术人才。在区级医院建设方面,为适应xx城区未来发展需要,区医院发展实行就地扩建与新建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创建三级医院目标。扩建精神病医院。在社区卫生服务方面,要加大社区服务指导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档次高、规模大、品牌响的大型医院。
(四)大力培育文化产业,积极打造特色文化
一是加大文化投入。设立xx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财政每年对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不低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将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相关经济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文化建设投入机制。二是完善文化设施。改造xx巴渝民俗博物馆,改建文化馆,迁建图书馆,新建电影超市,规划建设群众文化艺术中心。在城区改造中,新建一批一流水平的城市雕塑。每个社区建成一个集科技示范、宣传教育、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文化设施。全面完成各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三是做大做强都市休闲文化、巴渝民俗文化、创意文化三大品牌。
(五)强化体育硬件建设,提升体育综合功能
一、基本情况
1、加快物业管理行业建设。1995年,市国土局设置了物业管理股,具体负责物业行业管理。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物业服务企业38家,本地27家,其中二级资质1家;外地入驻本地的11家,其中一级资质2家,二级资质4家。从业人员1900多人,有近600人参加各类培训并已取得相关证书。目前已对50多个住宅小区实施了物业管理,总服务面积约510万平方米,物业管理覆盖率达70%。
2、培育规范物业管理市场。一是引入招投标机制,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我市逐步推进物业管理招投标工作,至今已有19个小区实行招投标。二是整顿市场秩序,规范物业管理运作。针对一些业主反映较突出的问题,如物业服务不到位、服务质量差、乱收费等,开展了物业服务企业达标考核、物业设施设备专项检查、安置小区综合管理考核等工作。
3、努力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倡导“诚信物业”,开展创优评比活动。截止目前,我市已创全省示范住宅小区2个,全省优秀物业管理小区(大厦)5个,xx市示范住宅小区(大厦)4个。积极推动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建设,全市业主委员会已成立并备案在册22家。
二、存在问题
1、少数物业企业管理不规范。不按规定配备专业维修人员,公共设施设备维修不及时,物业费用收支不按规定公示等。加上有的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责任意识不强,缺乏足够的精力和热情,不督促物业企业提高服务水平,业主委员会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业主遇到问题而缺乏有效途径沟通,导致上访投诉维权,增加了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负担。
2、部门之间职责需进一步理顺。作为新兴行业,法律法规体系虽已建立,但部门间的工作职责还需进一步理顺。国家《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单位应向最终用户收费,但我市有例外现象,如大多数小区是自备变压器,电力部门只收取高压终端的`电费,小区内业主的电费由物业公司代收,但电损、线损、变损等费用由业主承担,引起广大业主的强烈不满。此外,住宅小区的房屋质量、违章搭建、破墙开门、车辆停放、开厂经营、垃圾清运等问题,按照有关职能应由住建、城管、环保、公安、消防等部门依法处理。但由于一些法规的交叉,出现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执法不到位现象,增加了管理难度。
3、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我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大多来自下岗工人、转业军人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不高。不能满足物业管理行业发展需要,而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低,难以引进人才,善管理、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更为紧缺。
4、业主权利义务认识不清。人们普遍认为物业服务属于简单的劳务服务,行业技术含量低,严重挫伤了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积极性。随着业主的维权意识日渐增强,对物业服务企业不断提出高标准的服务要求,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业主对自身应承担的义务认识不清。表现为:一是房屋维修养护责任意识不强;二是不服从管理,乱装修、乱搭建行为屡禁不止;三是房屋质量等开发商遗留问题、邻里纠纷等都作为不交费的理由,拖欠物业费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小区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物业企业服务质量下降,广大业主深受其害。
5、房屋工程及基础设施不完善。尽管房屋工程通过了验收,但向业主交房时仍可能存在一些并不完备的情况,如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绿化、道路、供电、供水、供气、上下水、通讯等设施未完全落实,从而引发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据调查,60%以上的物业纠纷都是由工程建设遗留问题引发的。近三年来,市国土房产局已处理群众投诉300余件,投诉举报呈现逐年递增态势。
6、部分老小区无物业管理。我市部分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建造的住宅楼,由于当时条件限制,规划、建设、用地方面不够规范,存在小区配套不齐全、绿地面积小、停车位不足、消防设施欠缺、环境脏乱差、房屋立面破损等问题。这些老旧小区目前尚无物业管理,基本由社区居委会代管。
三、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加快物业发展。培养一批骨干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稳步推行物业管理师制度,逐步建立一支懂经营、善管理、肯开拓的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队伍。大力引导物业企业更新服务理念,拓宽管理范围和服务领域,发展物业服务新的增长点。做好物业管理成本核算工作,逐步建立“分等定级、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物业服务收费机制,使收费与服务标准有机结合起来。完善物业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开展规范的管理和服务,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及标准、服务内容、收支情况等重要信息,让业主明明白白交费。
2、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物业管理业务范围比较广泛,涉及规划、住建、城管、供电、供水、消防、公安、环保等多个部门,应理顺机制,明确物业管理所涉单位的工作职责,建立物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物业管理重点工作。
3、发挥小区业主自治作用。加大业主委员会组建力度,按照《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建立健全业主管理委员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机制,规范活动行为。充分发挥业主的自主权与能动性,依法维护好广大业主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利。
4、规范物业企业服务行为。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的动态监管。督促指导物业服务企业依法依规健全管理制度和内部岗位责任制;督促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培训提高员工素质,随时监督检查物业管理的乱收费行为等。
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安排,近期,市政府办公室组织秘书人员就我市老城区管理情况,先后到市公用事业局等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听取汇报、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市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走访主要街道个体户、居民近300人,在综合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老城区管理的建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老城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城市规划的导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一是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科学性。虽然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要把项城建设成为集聚带动作用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等城市的目标,但在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明确具体的方向,缺乏战略性蓝图,往往是规划跟着建设走,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解决了老问题,出现了新问题,城市发展陷于“规划——建设——规划”的怪圈。2006年,我市才编制出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但仍没有编制城市详细控制规划,也没有近期临时城市建设修建性规划。用总体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宏观有余,微观不足。干部群众对全市城市建设的远景与近景思想模糊,有的无所适从。二是规划执行不到位。“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没有得到落实,一些单位建设项目回避规划评审和科学论证,盲目开发建设。情大于法、权大于政策现象在规划建设中普遍存在。一些领导干部不讲程序,直接干预城市建设,为开发商谋取不当利益撑腰壮胆。一些“外商”,以享有优惠政策为借口,无视我市城市规划要求,我行我素搞建设。同时,城市规划公共绿地面积较少,一些公共绿地被毁坏和占用严重。三是擅自改变原土地使用权用途。主要有三种形式:(1)行政事业单位与开发商联营联建家属楼。即由单位提供建设用地,开发商提供建设资金,双方按约定分享楼房使用权。(2)原划拔办公用地自建家属楼,老城区相当一部分单位都有这种情况。(3)非法转让国有划拔用地。一些老企业不经土地行政部门允许,不交纳土地出让金,私下转让土地,所得资金使用不透明,引发职工上访。初步统计,老城区和新区私自改变土地用途的近200亩,按平均每亩20万元的拍卖价估算,市财政少收4000万元。这些问题的存在,群众意见大,政府损失大,负面影响大,潜在危害大,尤其随着国家土地政策的更加严厉,这些问题一旦被追查,我们的干部将承担法律、纪律的责任,市委、政府也将受到政治经济的损失。四是私人违法建房造成规划管理失控。孔营(西大街西段两侧)、潘营(商业城东)、西郊(莲花大道东段)以及胡营(东大街东段)等老城区居民,受利益驱使,不顾城市规划要求,不顾相关法律法规约束,不讲周围自然条件,不讲开发资质和工程质量,私自在宅基地上违法开发建设六层、七层住房,用于出售。据不完全统计,我市老城区每年私自违法建设房屋达180多幢,私人违法建房现象愈演愈烈,所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逐年递增,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五是城区大量闲置土地为不按规划建设埋下了隐患。我市原商业、供销系统、破产工业企业等部门的仓储、办公、经营用地长期处于闲置状态;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迁移行政新区后,原有办公用地处于待开发状态,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将为不按规划建设埋下隐患。
(二)长效管理机制缺失
一是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建立。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一直采用政府直接管理的传统模式,2006共投入老城区建设资金1691万元,2007年已投入老城区建设资金1009万元。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可预知的投入连续不断,大小支出均由政府包干,城市日常管理成为财政投入的“无底洞”。缺乏“经营城市”理念,市政设施维护、城市绿化养护、道路清扫、垃圾清运、公厕保洁等作业市场及广告位设置权、道路冠名权等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运作机制没有真正建立。一些城市建设工程,因市场主体不明确,即使合同之外因技术原因产生的社会问题,政府也得为工程承建商的失误“埋单”。污水泵站建设就是典型的例子。二是职能部门工作主动性不强。一些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缺乏工作激情,把不作为、乱作为的原因归结为人员、经费不足,把管理不好的责任推卸给政府,回避矛盾,被动应付。青年路、南大街部分门店商户、流动摊贩,每处每月交纳城市管理费用50元,工商费每天2元,卫生费每月10元。据商户反映,交了钱后,商户就可以占道经营。还有部分群众反映,举报了城建违法行为,却得不到有效解决。在东西大街随机调查16名汽车司机,其中12名司机反映交警有时罚款不亮证,一罚了之。据去年“四建”活动时调查,在东西大街中段(中心广场——文化路)1350米的路段上,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30人,平均每人45米,管理人员虽多,仍不能尽职尽责,发挥作用。三是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格局尚未形成。城市管理牵涉到许多职能部门,各个职能部门都能从某一管理角度行使管理权,造成执法部门之间权利和义务混淆不清,有利则抢,无利则推,他利则分,致使管罚脱节、监管失控,经常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城市管理陷入“整治-回潮-再整治”的恶性循环,直接影响了城市管理水平。四是社会治安难如人意。“小混混”长期得不到有效打击,市民没有安全感,商户时常受到人身威胁,企事业单位的某些正常工作被冲击。偷盗钱物、自行车、空调及市政公用设施行为极其猖獗,街上女士的首饰、挎包常常被抢。一些市民反映,110出警慢,有时长期占线打不通。不久前,在我市月牙街发生的一次凶杀案,群众拨打110报警后,警察30多分钟才到达现场。一些商户通过投保财产保险或向保安公司交费,求得财产安全。在被走访的近300名个体户、城市居民中,73%的人对社会治安表示不满。五是城市管理保障机制不健全。财政长期投入机制不完善,投入缺乏规划和评估,随意性较大。队伍保障机制不健全,一些城管监察人员待遇偏低,执法中有时遭到漫骂殴打,自身权益无法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队伍建设、人员管理、工资待遇等带来了诸多难题。
(三)市容环境亟需整治
一是道路被占用情况突出。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突出。8月13日上午我们对南大街进行了实地走访查看,发现南大街500多米的路段上,几乎所有门店都有店外经营现象,流动摊点、固定摊点93处,中间可供行走的路面仅有1米多。城区其他路口也不程度地存在着流动摊贩占道现象。建材占道突出。城区主要干道两侧人行道、慢车道均被大量建筑材料占用,富民路从环城路口到水厂的300米之间,堆放1立方以上的各种建筑材料65处,富民南路开发建设指挥部门前堆满了沙子、石子。车辆占道突出。实地走访发现,青年路南段,从环城路到西大街300米的主路面上,停靠各种车辆50多辆,团结南路与环城路交叉口停放大小货车23辆。城区内的商场、饭店、学校门前的道路,经常有各种车辆无序停放。二是部分街道脏乱不堪。遇到雨季,积水过后,城区道路泥泞不堪,污水外排的污物,使路面狼籍一片。一些路段由于缺乏有效管护,垃圾密布、污水横流。沙河大桥引线南段成了无人管的垃圾场,富民南路因路段管理职责不清,建筑材料、秸杆、生活垃圾混杂堆放。工业路煤灰粉尘到处飞扬、油污满地。南大街垃圾随处可见,环卫人员清扫困难。其它路段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些现象。三是乱搭乱建现象普遍存在。城区的各条道路,都有大小不等的临时建筑,多次清理仍然存在。一高门前、交通局附近、供销社门前的小瓦房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商业主干道商户私自搭建各种摊棚,小街小巷违章建筑明显。一些违背城市规划的建筑,竟在重要地段建了起来。如湖滨路与铁路叉口西南角临街门面房。四是户外广告杂乱。相当一部分街道户外广告设置混乱,与城市建筑环境不协调,广告牌高低不一,参差不齐、混乱不堪;街头“牛皮癣”小广告屡禁不止,一些建筑物表面几乎都成了劣质画面的广告墙,视觉污染严重。五是大气污染还未得到有效治理。电厂处于城市中心地带,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物值一直超标,市民深受其害。味精厂、化肥厂难闻气味笼罩城区,让人窒息难受,给城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广大市民对此反应强烈。
(四)交通拥堵日趋严重
一是城区道路网建设远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城区人口猛增,常住人口由2000年的不足10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5万人,加上流动人员,城区人口多达30万人。交通最拥堵的东西大街中段(青年路——文化路),一直是我市居民区、学校、商业中心、行政事业单位等分布最密集的路段,近年又新增不同层次的住宅小区近20个(不包括用于出售的个人建房),新增大型商业中心8个,人口密度急剧增加。交通循环网络不畅。多年来,老城区的道路并未加宽,道路网仍然是以前形成的“二纵四横”,且多为“断头路”,“丁字路”,交通拥挤处没有人行过街天桥,人车混行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人车通行。二是机动车、电动三轮车迅猛增长。目前,城区各种车辆猛增,仅营运性电动三轮车就达4000多辆。东西大街与南大街、团结路两个交汇处,最高峰10分钟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车流总量分别达到1000车次和600车次。非法营运的无照车、摩的、三轮得不到有效治理,车辆随意停放调头,造成交通秩序混乱。三是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很多路段人行道被沿街商户挤占,行人无法通行,只能走慢车道;老城区专业市场少,一些流动摊点就在人行道或慢车道上占道经营,堵塞交通。四是城区缺少专门停车场。不管是老城区,还是新城区,都没有规划专门的停车场,车辆停放只能挤占机动车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德银广场、苏果超市、项城商场、新华商厦、大中华超市等门前人行道,被圈占后存放大量自行车。五是长途客运汽车站布局不合理。现有的2个长途客运汽车站均处在我市的交通中路,车辆出入和流动人口加剧了交通堵塞。六是市内公共交通发展滞后。
(五)城区道路损毁严重
被调查的近300名个体商户、居民,都对目前城市道路状况表示不满意。经实地查看,发现城区道路多数路段损害严重,网裂、坑槽连片,行人车辆通行困难。城区道路损毁严重的原因:一是超重货车长期在市区违规行驶。工业企业运送货物的超吨位车辆,老城区新建小区运送建筑材料的超吨位车辆,外地绕道经过的超重车辆长期频繁碾压老城区道路,使其不堪重负。据统计,每天都有许多辆超吨位货车在我市老城区行驶。二是雨水浸泡破坏严重。老城区排水管网老化、规划不科学,再加上清淤不及时,每逢雨季,城区多数道路经常有较深的积水,尤其是团结路中段,积水有时达1米深,文化路、莲花大道、交通路、工业南路、富民南路、团结南路等路段积水长时间不能排出,长期浸泡直接影响了城区道路的使用寿命。三是城区道路年久失修。老城区道路建设时间较长,超期服役,受财力所限,多年未曾进行大的翻修,常是修修补补,而垫资建设使他们缺少监管,修补质量难以保证,加之管护不善,多是今年修好明年又坏。四是城区道路经常发生开挖现象。电信、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等部门道路地下管线建设滞后,施工建设时各为所需,缺乏整体规划,城区道路经多次开挖后,由于不按技术要求回填,路基的整体结构受到严重损坏。在被走访的近300名个体户、居民中,82%的人对道路经常开挖表示强烈反感,14%的人对道路经常开挖表示不理解,交通路经常开挖特别明显,市民意见也最大。
(六)居民城市意识较差
部分城市居民公德意识较差,陈规陋习较多,随地吐痰、横穿马路习以为常,不讲公共卫生,乱写乱画,随意损坏公共设施。多数市民有改变环境的强烈愿望,但不愿付出具体行动。被走访的近300名个体户、城市居民,92%的人对城区目前发展现状不满意,但被问及愿以何种方式参与城市管理时,仅由3%的人选择“出钱出力”,89%的人选择“出谋划策”。多数市民对不文明行为麻木不仁,认为城市建设是政府的事,自已理所应当去享受。对损害市政公用设施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不关已,高高挂起。部分市民法制观念淡薄,无视城市总体规划,随意乱搭乱建。
二、做好老城区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城市规划管理
一是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一张蓝图绘到底”,规划面前人人平等。严把城市规划管理关,对规划部门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城市规划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都能深刻认识规划的重要性、权威性。二是尽快制订城市建设详细规划。城区详细规划以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交通、社区结构和基础设施为目标,大到街道、社区,小到角落小巷、建设造型等方面都要具体化,在此基础上使老城区商业建设、住宅建设、街景建设、绿化建设、亮化建设、市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等城市建设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健康发展。应特别注重城区绿化,切实保护公共绿地,严禁侵占公共绿地,逐年扩大公共绿地,提高城市绿化率。三是严格审查建设项目单位“特权”。要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单位享有优惠政策进行严格审核,如明显与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要坚决予以撤销和纠正,所获不当收益全部收缴。建设项目有利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又不与城市规划相违背,优惠政策应继续认真执行。房地产等暴利性项目,除正当参与经济适用房建设的,今后不再享有任何优惠政策,原来违规享有的优惠政策,相关部门要追究开发商不当收入,回补政策漏洞。四是城市规划的实施要体现创新意识。老城区行政事业单位搬入新区,不能完全实行“一家一户”式的方式,市国有资产管理局要对拟搬迁单位和已搬迁单位清产核资,新区办公楼面积超标较多的单位,由市政府根据人员编制,强制性安排其它单位入驻,合楼办公,具体操作事宜可参考外地经验。对于一些虽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但不利于城市交通管理的“痼疾”,要积极引导,良性消化。东西大街(青年路——文化路)沿线座落着我市教育质量最优的小学、初中、高中10多所,优质的教育吸引着大量的学生及家长在此学习和生活,相对集中的出行时间,直接造成了这一带交通拥堵、秩序杂乱,即使最大限度地追加管理人员,也无法使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很有必要引导这些面积狭小、人员拥挤、发展受限的学校向新区发展,降低这一路段的管理难度,同时也为新区聚集人气提供保证。
(二)规范土地使用中的各种行为
一是严查擅自改变原土地使用权用途的单位。由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导小组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对老城区擅自改变原土地使用权用途的单位进行专项清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公开曝光,严格查处,坚决堵住国有资产流失漏洞。二是对老城区国有闲置土地调查摸底。市政府应组织专门人员,对城区内老企事业单位闲置土地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等所有权无异议后,由市财政拔出专项资金,统一收购,纳入市土地储备库,由市政府对储备土地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所得土地收益专项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解决好单位搬迁后老城区土地规范问题。行政、事业单位搬迁新区需要划拔土地的,单位旧址要交市政府统一开发,市政府从土地收益金中对单位进行补偿。市政府应针对这些问题拟定意见,出台相关文件进行规范。四是有计划地引导城区企业向市工业集聚区集中。搬迁后的原工业用地,经城市规划部门调整用途后,由市政府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所得土地出让收益金全额用于搬迁企业新建厂房或购置生产设备。
(三)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彻底转变职能部门思想观念。职能部门一定要换“脑子”,去掉对政府的过分依赖思想,变“有多少钱干多少事”为“有多少事筹多少钱”,时刻把经营的理念贯穿于城市管理的全过程,真正做到不换“脑子”就换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个人独资、合资兴建城市公用生活设施,全面放开市政设施维护、道路清扫等作业市场,大力吸引外资、民间闲散资本投入市政设施建设。以后新建市政工程,都要走市场化的路子,“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收费”,彻底改变“管、养、建”都有政府包揽的尴尬局面。坚持政府管制与社会参与互补的原则,突出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政府公开招标,企业竞标管理,逐步实现政府部门从无限管理变为有限管理,进而加快城市管理的市场化进程。二是强化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市编委对办事处城市管理职能的界定:“办事处是城市发展建设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之一是组织辖区内单位、部门做好城市管理和提高完善城市功能相关工作。按照办事处职能职责,各办事处设立了“城市建设发展服务中心”。根据我市城市管理现状,要理顺办事处和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责,强化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市政府要制订相应政策,明确赋予办事处城管一定的行政执法权和处罚权,按照属地、高效的原则,将城市管理各部门的职能尽可能迁移到办事处,让办事处有权有责,依法参与和主持辖区的城市管理,使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心真正下移。逐步形成办事处、居委会、社区为主,群众积极参与的城市管理网络。建议将环卫处按属地划分给办事处,实现“事权”、“人权”的统一。对暂时不能下放、授权的权力,应明晰职能部门和办事处责任和工作协调配合制度,以减少管理漏洞和死角。对应属办事处管理的街道,如确实感到管理困难,可以把管理权移交相关职能部门,但城管编制也应随之移交。三是建立城市长效管理的保障机制。本着统一、精干、高效的原则,对在编综合执法人员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可在城市维护费中列支,做到经费落实,确保执法人员严格公正执法。借鉴周口等地经验,在城管人员中,派驻公安人员协同执法,提高执法效率,保障执法人员的人身权益。城市综合执法部门,单位一把手要实行定期交流制度,中层管理人员每年都要实行聘任上岗和末位淘汰制,切实提高城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建立社会参与、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市民投诉、市民听政、新闻舆论曝光等方式,对政府的城市管理工作和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通过宣传教育,组织市民参加植树绿化、垃圾收集、白色污染治理等公益活动,逐步使市民形成自主管理、自我规范的良好习惯,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五是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立反扒小组,重点打击“两抢一盗”。积极取证,动真格打击“灰色”组织行为。建立快速出警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治安管理的积极性。对不履行职责、影响公安形象的人员应严惩不贷。
(四)加强城区私房建设规范化管理
一是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需要。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速度,扩大建设面积,平抑我市过高的楼房价格,满足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二是合理引导居民建房。尽快出台《项城市城市私房建设管理办法》,规范我市私房开发建设行为,尽可能压缩非法建设空间。二是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由建委、国土等部门联动,开展城区私房普查。对不影响城市规划的私房可以补办相关证件,对违反规划的违法新建房,坚决不予颁证。三是落实基层单位私房建设管理责任制。将私房规划管理工作纳入市、办事处、居委会、村民组目标考核范围,严格落实基层单位规划管理责任追究制。四是加大监管力度。凡应纳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范围的私房建设,不论建设方是谁、施工方是谁,必须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质量安全监管;对于不属于监管范围的私房建设,也必须依法履行土地、规划、施工等工程建设审批程序,完善各项建设手续。
(五)实施城区道路畅通工程
一是认真解决城区道路积水问题。邀请有关专家,对我市城区地下排水管网进行科学论证,找出城区多次大量积水的“症结”,在现有管网基础上,科学预测承载能力,做好总体管网规划,不能再走“边建设、边修复”的老路。要加快管网清淤步伐,尽快疏通城区内用于排水的枯河、海河通道,对于河段上面的建筑,应结合实际再决定是否拆除。同时,科学论证新建成的污水管网能否发挥临时排水作用,实实在在地解决好城区道路积水问题。二是加快城区路网建设。对损坏特别严重的一些路段,要投入专门资金进行整修。打通文化北路、青年北路,逐步对莲花大道东段、火车站路、南大街南端等“断头路”、“丁字路”进行改造,围绕人口聚集区形成城区交通循环网络。通过市场化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在东西大街与南大街交叉路段建设人行天桥(天桥广告经营权应属于投资方),通过立体通道,分流过往行人。三是构建以公交车为主导的城区运营基本框架。结合外地成功经验,制定出有利于我市公交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同时根据我市人口和经济发展实际,运用市场与政策调控的手段,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保证公交事业健康发展。四是加强三轮车运营管理。严格控制营运三轮车数量,一年一审核,逐年按比例减少,禁止无户、无牌载客行为,禁止“摩的”营运。五是启动城区内车站搬迁工程。有计划地对交通路联营车站、长途汽车站及市标车站实行整体搬迁。同时,在主要路段、路口、居住小区以及银行、饭店、商业网点等重点区域设置电子警察,利用现代设施,提高对交通以及公共安全的监控、约束、管制能力。严格巡查,禁止超吨位车辆在市区行驶。设置不同规模的停车场或划定专门的停车区域,严禁车辆随意停放。规划专业市场,引导小商小贩向专业市场集中。
(六)提高居民城市意识
【城区人口管理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城区占道经营调查报告11-02
城区社区主任述职报告12-08
城区幼儿教育现状调研报告06-15
任城区林业产业调研报告07-12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自查报告10-08
宿城区奶牛业发展情况报告07-17
关于老城区改造的调查报告10-02
淄博市城区道路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06-17
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07-01
亳州市谯城区城乡燃气安全管理规章制度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