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农村职业教育问题论文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常态下农村职业教育问题论文(推荐8篇)

新常态下农村职业教育问题论文 篇1

一、引言

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始终是国家开放大学(以下简称“国开”)的办学方向。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由教育部组织,国开(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实施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农村远程教育项目。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农民教育、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等都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农民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而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则要从大职教观的视野出发,探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机制,建立职业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的联盟与合作机制。[2]此外,国开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新变化,提出了新要求。[3]因此,面对这些新变化和新要求,本研究运用实地调研、教师和学生访谈、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收集、整理了相关数据,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例,分析项目实施十年来的基本情况,梳理并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下以及开放大学建设和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转型升级进程中,进一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二、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现状分析

(一)专业开设情况分析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职业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设置专业,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截止至秋季,陆续开设了“三农”需要的五大科类共1业(表1)。

表1“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设专业

所属学科类专业名称农业技术类园艺技术、设施农业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作物生产技术、烟草栽培技术、观光农业林业技术类林业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类畜牧兽医、畜牧农林管理类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农村信息管理、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轻纺食品类食品加工技术

(二)招生情况分析

1、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分部和学习中心的基本情况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自秋季正式启动以来,截止到20秋季,国开42所分部和所属的13心及国开实验学院实施了该项目。

2、各学期招生情况分析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自20秋季开始招生以来,实行春、秋两季滚动招生。截止到年秋季,总共进行了21次招生,累计招生4(图1);截止到2014年春季,累计毕业学生2生1。3各分部累计招生情况分析

各分部招生情况差异较大。从年秋季至2014年秋季,累计招生数超过万人的分部依次是:湖南、河北、江苏、浙江、山东、云南、江西、贵州、河南、安徽、内蒙古、湖北、甘肃、陕西(图2)。

(三)学生特征分析

调查显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主要是村镇干部或后备干部、科技致富能手、乡镇企业职工、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创业青年等。截止至2014年秋季,该计划累计招收学生各年龄段分布为:20岁以下12113人,占累计招生数的2.;21—30岁1计招生数的31.;31—40岁13占累计招生数的341岁以上144112人,占累计招生数的30.04%。

通过调查分析,归纳出该计划招收的学生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学生大都在农村、基层,承担着农业生产、乡村管理等繁重工作,业余时间学习,工学矛盾突出。第二,大部分学生年龄偏大,31岁以上的学生占累计招生数的,他们实践经验丰富,理解能力较强,记忆能力较差。第三,学生个体差异大,群体构成复杂。年龄、实践经验和学习能力差距较大,部分学生有非常丰富的农业生产或农村工作经验,部分学生才从学校毕业返乡。第四,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条件差,虽然都是具有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但由于大都是在农村接受的基础教育,加上年龄大,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四)办学方式和教学方式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方式是依托国开系统,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形式,集全国农业院校和相关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及实用技术课件,利用全国建设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站(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站(点),将高等教育输送到县和中心乡镇的学习中心,在农村开展具有高职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以“不离岗、不离乡”的方式培养“扎根农村、献身农业、服务农民”的实用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教学方式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学生的情况,主要采用电视教学、网络教学、集中面授、个别辅导、学习小组活动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国开总部负责专业和课程的总体设计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分部制定教学实施细则并组织指导本省学习中心落实教学计划,学习中心是面对学生的教学实体,具体组织学生的教学活动,进行课程辅导、学习测评,完成实践教学工作等。

三、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国家开放大学各级办学机构面向农村开展的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存在差异且发展不均衡

计划实施十年来,各级办学机构不断探索适合当地的办学方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办学模式。实践证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当地党委、政府合作是办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开总部到分部以及学习中心都要努力争取各方面的政策支持,特别是用实际工作成效去争取支持。[4]从图1可以看出,近年来招生数有下降的趋势,原因之一是由于有些地方与党委政府合作到期,未能争取到党委政府再次支持。因此,加强与党委、政府合作,争取适宜发展的政策环境,对项目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总结分析各分部的工作以及对部分地方的调研发现,1部从中央高度关注的“三农”工作出发,捕捉当地各级党委和政府需求热点,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努力争取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促进其持续发展。如2014年湖南省委組织部、教育厅、财政厅和人社厅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通知》,指出农林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主要依托湖南分部进行培养。1部没有争取到省里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但是这些省或自治区的部分地市、县争取到了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如四川绵阳电大三台分校争取到了三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三台县委组织部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村干部学历教育的实施意见》,采取三条途径来解决学生的学费:即县财政出,县委组织部党费收入出20%,村干部个人出10%。并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实施,三台电大具体组织承办。还有12所分部没有争取到任何省、市、县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由于各级办学机构办学模式不同,项目在各地的发展也不均衡。从图2看出,参加项目的各分部招生情况差异较大。有些分部招生人数较多,形成了一定规模,如湖南、浙江、河北等;而有些分部招生人数较少,如青海、西安等。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分部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与当地现代农业建设紧密融合,努力探索适应当地的农村职业教育模式,逐步使得该项目在当地的实施常态化、持续化。而一些分部过分依赖当地党委、政府的政策或经费支持,没有抓住合作的契机进一步完善项目的内涵建设。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以及招生规模与教学质量之间仍然没能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招生没能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还有一些分部开展农村远程教育的内部运行机制没有理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积极性始终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二)新常态下利用现代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教学适应性较差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进程中,农业发展也将进入新常态。现代农业未来将成为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心,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企业家、职业农民、农业科创投资等也将在现代农业产业链上不断涌现。[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发展现代农业归根到底要靠现代职业农民作为新型主体去实践。

201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国家对于农民培养的要求在变化,虽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实施进程中不断地在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学习测评等方面进行了一些适应性调整,但是通过调研发现教学工作仍然跟不上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求的不断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能完全满足各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

目前,除了上海、深圳和长春分部,其他分部都实施了计划(图2),也根据当地实际开设了不同的专业和课程。虽然目前已经开设出五大类1业(表1)和123门课程,而且还在陆续开设新的专业和课程。但是,这些专业或课程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各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需求。

农业生产地域性很强。而该计划的专业和课程都是由国开总部统一开设的,具有普适性,缺乏针对性。一是总部开设的农业类课程针对各地区农业特色产业的讲授较少;二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专业规则(教学计划)在制定之初也没有给各级办学机构开设地方农业特色课的权限。因此,目前学生缺乏对当地特色农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而影响了当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

2、教学过程落实不够,监控力度不够

调研发现教学过程落实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上文所述,学生基本上来自农村而且是在职学习,工学矛盾突出,再加上年龄偏大。因此,自主学习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学习发生率较低。

(2)学习中心组织的面授辅导答疑课出勤率较低。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距离学习中心较远,参加面授辅导不方便;也有可能与面授教师讲授内容和教学方式不吸引人或者面授辅导时间安排不合理等有关。

(3)形成性考核作业完成情况较差,学习中心对于形成性考核管理和监控不到位。由于农村学生大多采用纸质形考作业,网络提交作业的较少,再加上距离学习中心较远,交作业不方便。因此,部分形成性考核作业不能按照学习进度按时完成,等到期末才突击完成;也有部分学生抄袭作业,出现雷同现象。有的教师批改形考作业应付差事,也没有将批改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

(4)一些实践教学只停留在文件或书本上,没有真正落地。农业科学实践性强,国开要求所有学习中心都要建设与所开设专业配套的教学实践基地。但是,一些教学实践基地签了协议,挂了牌子,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不多或者开展的效果不佳。

3、教学资源类型有待丰富,实用性有待提高

目前的课程教学资源主要以课程学习包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课程学习包包括文字教材、形成性考核册、课程学习指南和压缩DVD光盘(录像教材)。此外,还有网上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

调研中学生反映部分课程教学资源数量和类型需要增加,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学资源偏少。由于大多数课程主编主讲聘请的是普通高校教师,他们基本上是按照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来编写文字教材和讲授录像教材,理论性、系统性较强,但是不够接地气。学生常有流失或者逃课现象发生,课程所学知识实用性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实践教学资源偏少,如缺乏课程实训视频资源、网上仿真实验室或虚拟实验等。

4、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升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设计之初考虑到农村学生的特征,主要的教学资源为课程学习包,辅以网上学习资源。但是,随着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一些农村地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无线网络的使用也很普遍。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最高,达到农村手机网民规模为1.4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村网民对上网终端的选择范围也在拓宽,不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上网的比例也都在增加。[见,为农村学生提供移动学习资源也应着手考虑,方便他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能够多终端有效地开展学习。

习测评不能适应农村学生的特点和多样化需求

项目实施以来,一直有学生反映学习测评适应性较差。如上文所述,农村成人学生理解力强、记忆力差、经验丰富。而目前大多数课程期末考试还是以考察记忆能力为主的闭卷纸质考试,缺乏开放性、应用性、过程性的考核方式,学习测评形式比较单一。此外,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国开的期末考试时间是统一的,特别是在每年的考试,正是农忙时节,为了不影响农业生产,很多学生只能放弃考试,待下学期补考。因此,针对农民学生的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也是目前学习测评存在的问题之一。

(三)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研究不够

由于从事“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教师对于教学研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多数农科教师接受的是自然科学教育,对于教育学或远程教育学的研究思路或方法不太熟悉,因此各级办学机构涉及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课题较少,教师发表的相关专著、论文也不多而且学术水平相对较低。

有研究表明,2004—有关“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研究论文共计,研究论文数量呈现增加的`趋势,但是总体发表文章数量还是偏少。论文大多发表在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内刊物上,系统外刊物发表较少;著者合作率总体较低,大多数课题是以个人研究为主,这也是缺乏深入研究的原因之一。[究大多停留在办学和教学经验总结上,缺乏相关理论研究,研究深度也不够。[

四、实现农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探索面向农村开展远程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创新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发展和农业技术革新,“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只有不断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适应这些变化,才能培养出更多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通过对新常态下我国“三农”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再结合十年来项目存在的问题和办学、教学经验,明确今后要坚持以现代农业专门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为我国农村的变革与发展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根据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不离岗、不离乡”的培养方式,突出农村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重点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为培养“扎根农村、献身农业、服务农民”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国开各级办学机构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自身情况,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当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办学较好的地方应继续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支持,把“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为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党员干部执政能力提升服务。办学较差的地方应充分认识到“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寻求与党委、政府的合作。如果合作难度较大,可以积极探索其他适合当地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国开各级办学机构应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作用,统筹协调当地的农科教资源,通过与涉农行业、企业等单位合作或者开辟新的办学途径,切实解决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二)深化开放大学面向农村开展远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适应新常态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需求

1、强化专业建设与更新

截止到2014年秋季,计划只开设了专科专业,缺少面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本科专业。新常态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重心要高移,高等职业教育要向本科甚至更高层次转移。过调查,发现3学生明确表示在完成专科学习后希望能继续本科的学习,20%学生还在犹豫是否要继续本科的学习。因此,以共建共享的理念,逐步开设本科专业势在必行。

此外,随着新常态下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应加快专业调整与更新,逐步健全专业随产业动态调整机制,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各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应调整或停招不适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专科专业,开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要的、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科专业。

2、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应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逐步增加适应我国“三农”新常态和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同时鼓励分部和有条件的学习中心开设更多具有当地特色的涉农本土化课程,通过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将地方特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供当地学生选修。

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学分银行的作用,积极探索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及涉农中等职业教育等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沟通与衔接,实现学习成果互认和学分替代。

在专业与课程建设过程中,优先聘请高职院校的“双师型”名师名教以及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课程资源建设,逐步将目前以学科体系为主的教学内容改造成为任务驱动式、项目式、问题引入式或者案例式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农村相关产业的生产实际对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3、探索建立适合农村成人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式

林德曼成人教育思想认为经验是成人学习者的生活教科书,成人教育应该把学习者的经验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资源来加以利用。此外,情境教學法是成人教育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针对农村成人学生特点,教学中应注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合理安排远程教学、集中辅导答疑和送教下乡等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提倡讨论式、参与式或者案例式等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根据学生工作情况或者农业生产经营实际组织课程辅导或实践。

此外,进一步重视农林科师资培训,并强化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以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通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吸引、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农林科中青年教学骨干,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明确职责,形成机制,开展网上导学、助学、促学和督学。

4、用国开拥有的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霍姆伯格有指导的教学会谈理论认为学生在用学习资料进行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一种模拟会谈。他强调学习资料的内容呈现方式要易于学生接受与吸收,并能鼓励学生之间交流、探讨。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应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环境,建设可选择、易利用的优质学习资源。

进一步加强网络课程、全媒体数字教材、微课程、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建设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数字化移动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路径,方便随时随地学习。制作实训类视频教学资源,还可以通过整合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大量的农业实用技术类视频资源,为学生提供融文本、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源一体的实践类学习资源。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网上农科虚拟实验室建设。

同时,应推进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农村远程教学中的应用。注重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的紧密结合,将多种教学资源进行一体化设计和可选择性设计,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势,互相配合,方便农村学生使用。

面向农村成人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机制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农村学生的特点,结合远程教育實施评价的具体条件,在教学改革进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学习成果评价机制。克龙巴赫的评价观认为用于改进工作的形成性评价的作用,远比总结性评价重要得多;斯塔弗尔比姆的评价观则强调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13]因此,应逐步探索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社会性评价等多元评价模式与机制。

今后要加强课程形成性考核的设计,通过增加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和实践操作技能。终结性考试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改革考核内容和形式,适当缩短考试时间。探索预约考试,逐步实现随学随考。逐步开展必修课纸质考试和预约网络考试并行,选修课终结性考试由各分部根据当地农时农季安排,尝试部分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由办学条件较好的学习中心组织开展操作性考试。

(三)强化农村职业教育教学研究

开放大学必须重视“教学学术”。广播电视大学要实现向开放大学的战略转型,自身的研究能力必须要提升,而且同时要提升教学研究水平和学科研究水平。但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国开比普通高等院校更应该重视教学学术。[14]

新常态下农村职业教育问题论文 篇2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以“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转换和新特征。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会议明确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工作中心,强调了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主线,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特征”。“新常态”理论的提出,表明党和政府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趋势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是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刻把握,成为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出发点。

与中国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一样,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也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而我国人口老龄化尤其是农村人口的老龄化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必须面对的社会难题之一。由于工业化、城镇化所带来的人口迁移,使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自2000年以来,无论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比城镇高,并且城乡老龄化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使之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当前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低

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金月人均81元。而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8月,中国平均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352、189元。也就是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不及贫困户低保金的一半。从理论上讲,基本养老金应当高于救助金,而在我国竟出现基本养老金低于救助金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会降低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2.家庭养老功能逐渐退化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家庭结构多数变为“421”型结构。家庭的青壮年人口和劳动力逐渐减少,造成养老供给资源减少,供给程度降低。这样的家庭结构如果单纯依靠家庭养老,那将使年轻人不堪重负。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人口跨地区或城乡迁移的速度和规模不断上涨,而且迁移者大多数是青壮年人口,生活上的长期分离使得农村老年人难以得到子女的日常照料。

3.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体制存在缺陷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以县级为单位实施管理,全省统一预算,统筹层次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直接关系到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养老基金的收支及运行安全。目前我国县级的基金管理人才队伍相对缺乏,基金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基金运营收益不高,甚至出现违规投资。缺乏统一的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手段,增强了基金被挪用的风险,不利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

三、新时期发展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

1.调高待遇设计,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

一是增加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农民收入现状和试点情况,增设缴费档次,以增加政策吸引力。二是根据缴费年限提高基础养老金。可将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挂钩,对缴费满15年后又继续缴费的,按一定标准加发基础养老金,鼓励农民长期缴费。三是增加基础养老金额度。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一是中央政府按照老龄人口的实际数足额补足基础养老金,减轻省、县(市)财政压力。二是加大省、市财政支持。适当提高对选择高档次缴费标准农民的财政补贴,尤其是500元以上缴费档次,从而有效地激励农民选择较高档次的缴费标准,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民需求。可以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部分与物价或人均收入等因素挂钩的待遇计发模式。三是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将部分扶贫和补贴资金直接用于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引导、扶持和激励农民参保。

建立各级财政补贴资金保障机制,确保各级财政补贴资金安全、稳定、及时到位。中央财政应该时刻关注财政补贴资金到位的情况,以确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开展。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再进一步采取倾斜政策以缓解其地方财政补贴的压力。

3.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随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扩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将会积累起大量的养老保险基金。县级统筹管理首先要确保资金的安全,将新农保基金纳入政府财政的社会保障专户管理。加强监管,防止新农保基金被挪用、挤占、挥霍与浪费。因地制宜选择办理新农保基金的金融机构。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在确保基金安全的情况下,选择那些网点已经深入到乡镇、方便农民办理新农保业务和领取养老金的金融机构承担此项任务,而不仅仅限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4.逐步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

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改革思路,先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高到省级统筹,统一各省内部的待遇标准和管理流程,增强省内的公平性和互济性。在条件具备后,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

5.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建设

2014年2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汇报。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是,目前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设计上存在很大的差别,要想真正的改变城镇与农村居民在养老保险上的差距,进而改变长久以来城乡二元化的格局,在养老制度上应该加快做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接工作。

摘要:“新常态”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央领导人对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科学判断,是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刻把握。与中国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一样,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事业也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着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低、家庭养老功能逐渐退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体制存在缺陷等问题,需要从调高待遇设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逐步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等方面解决。

新常态下农村职业教育问题论文 篇3

通过聆听专题报告,实地参观分享先进成人学校的办学成果,我对新常态下乡镇成人学校的职能、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发展难题与破解途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我省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正确认识新常态下乡镇成人学校的基本职能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新常态发展阶段,作为距离基层群众最近的乡镇成人学校,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始终贯彻党中央关于农村工作、教育工作的精神,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农村贫困群体的精准扶贫、社会治理创新等战略目标,坚持服务宗旨,强化责任使命,提升教育质量,促进转型发展。

1.主动承担起党和政府对民众的教化引导职能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早已深入人心,我国GDP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然而,农村新出现的一些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例如,一些披着宗教外衣的非法组织趁机渗入农村,采用各种方式诱导农民参与所谓的“宗教”活动,其负面作用不容忽视。乡镇成人学校要紧贴当地社会建设工作,加强党的政策宣传,引导和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畅通党组织与广大群众的沟通交流,化解干群矛盾,协助重构村规民约,促进乡村群众民主自治,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2.承担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

目前,全国城镇化建设率已超过55%,随着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大量土地向农业公司流转,一些农村出现了空心化、老龄化现象。由于农村文化教育基础相对薄弱,一些老年人经常到庙宇烧香祷告,以打发内心的寂寞;青壮年人则经常在棋牌室、KTV等场所消磨时间;青少年经常在网上寻求精神寄托。乡镇成人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的集体文体活动,重建优良家风村风,传承优良的传统文化,释放民众的精神负能量,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化解社区矛盾,和谐邻里关系,构建文明乡村。

3.承担起教育培训扶贫的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扶贫思路。从教育角度来看,老乡富不富,关键在技术。乡镇成人学校要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当地产业结构特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致富,努力实现教育脱贫。新郑市城关乡、梨河镇成人学校开展的月嫂培训班帮助农村妇女就业,江苏扬州的成人学校面向农民开展蔬菜栽培、蛇类养殖、河蟹养殖等技术培训,都在当地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4.承担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职能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乡镇成人学校要依托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教育培训,引导有志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技推广人员、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加入职业农民队伍,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行动。

5.承担起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职能

党的十八大把“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根本保障,突出强调了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到2020年要构建完成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乡镇成人学校要扎根农村社区,搭建学习平台,培育学习型组织和居民学习圈,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

二、正确认识并积极破解乡镇成校面临的发展难题

全国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走向与政策课题组的调研结果显示:1999年,全国94%以上的乡镇和82%的行政村设立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全国有县办农民中学(中专)4062所、乡镇办成人学校4.28万所,专任教师22万余人,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52.29万所,农村劳动者年培训率达20.68%;2012年,乡镇成人学校减至1.58万所。通过对17个省(市)5933所乡镇成校抽样调查,只有14.5%的成人学校保持着“四独立”状态(独立法人、独立编制、独立校园、独立经费)。全国乡镇成人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阵地被蚕食、编制被削减、经费没保障的状况。

乡镇成人学校是教育延伸到农村最终端的办学机构,是打通农村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在继续教育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各级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的成人教育工作者务必要重视并努力解决当前面临的发展难题,主动创造抢先发展的机会。

1.引起政府重视,争取领导支持

上头千条线,下头一根针,乡镇政府要承办的事情千头万绪。成教工作者要思考如何引起政府重视成人学校,要让政府怎样支持成人学校。乡镇成校要研究国家政策,研究当地政府关注点,紧贴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居民群众和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实际和优势,从而争取领导重视,促使政府出台扶持政策。

2.帮助政府解忧,争取资金支持

政府经费总是优先安排到有限的重要的地方。让当地领导认为在成人教育事业上的投入有价值,经费问题就容易解决。另外,除了政府外还有谁有钱?市场、企业!和企业结合,引入市场机制,成校也不会缺钱。其实我们缺的不是钱,缺的是找钱的本领!

3.整合教育资源,实施共建共享

据统计,目前至少有21个党政部门具有开展居民培训服务的职责,各相关行业分别掌握了一定的培训项目、网络、阵地等资源。201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村民自治与多元主体参与有机结合的农村社区共建共享机制”。乡镇成人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党员远程教育基地、留守儿童之家、计划生育学校、撤点并校后富余的中小学等资源,与相关部门共用场地和设施,巩固农村成人教育办学阵地。

4.聘用行业专家,提升队伍素质

成人教育是开放的、多元的教育类型。我们要转变基础教育的师资管理模式,不能仅仅依赖上级安排专业教师或学校培育一专多能人才。目前,成校编制在1?酃左右。试想,一个人有多大能耐能给一万人开展培训?哪一桶水能经得起一万人去舀?一个人无论怎么去学习,也无法满足一万人的专业学习需求。所以,成人学校教师更应该是资源的整合者,是培训活动的组织者,而非仅是知识传授者。群众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我们就帮他们找什么样的老师,从而建立乡镇级或县市级培训专家资源库。实践证明,群众更喜欢实践经验丰富、贴近农民的乡土专家,那些一天就要几千元劳务费的大专家,往往会用专业术语吓跑听众。

5.贴近群众需求,搭建交流平台

能真正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难题的培训,永远不缺学员。不少成人学校为了培训而培训,自己擅长什么培训就组织什么培训,缺乏对群众学习需求调研,缺乏对成人学习特点研究,缺乏对农民学习时间合理安排,习惯于把学员当听众、当鼓掌的道具、当培训档案的数据资料,这样就必然会站在组织方的角度安排培训。我们要引导农民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培训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的受益者,这样才会赢得群众的欢迎。同时,要善于搭建农民学习交流的平台,鼓励学员自主学习、互相帮学。其实,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每个人都是学习者。激发人的学习欲望,是每位教育者的天职。

6.借助网络资源,开发乡土教材

课程建设是乡镇成人学校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关键。2016年,教育部职成司已经启动了面向农村成人教育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应用”的课程开发计划,将吸纳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农广校、全国数千所乡镇成人学校、社会机构等建立课程资源联盟。乡镇成人学校要注重开发特色乡土课程,编制特色教材、微电影、课件、讲义等,参加课程资源联盟,借助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化平台,共享全国课程资源。

成人教育帮助政府解决难题,政府就能解决成教的发展难题。乡镇成人学校只要坚持落实国家政策,紧密结合政府中心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主动吸引居民参与学习,一切的难题都将不再是难题。

新经济常态下的航海教育困境思考 篇4

海员作为船舶航行过程中最重要的人的因素,对实现运输畅通,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具有决定性作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国海员队伍,将对全球航运安全、海洋环境保护和航运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航海教育作为培养航运专门人才的基础,不仅在我国的航运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的重要作用,而且在提高我国的政治和军事地位以及海上国防安全水平、促进我国就业水平并以此拉动经济发展方面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一、我国高等航海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近代航海教育发端于晚清,起源于1909年。一百年间,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下,中国的航海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中国的航海人一路追逐着航运强国的梦想,为我国航运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各类人才,一代又一代的航海人才,迈出校门,走向世界大洋,中国的航海教育已形成较完善的航海人才培养体制与结构,为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1.航海教育特征及海员职业的总体要求

航运是个全球性行业,决定了航海教育具有岗位适任性、国际通用性、海上国防性和法律规范性等特征。同时为了保证“航海更安全,海洋更清洁”,IMO(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国际海事组织还颁布了《78/95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简称STCW78/95)等,对航海教育的内容作出了硬性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航海教育不同于其他一般教育,航海教育的发展必然要受到相关的国际组织、国际公约的协调与制约,同时也受到国内的相关组织与法律法规的管理、协调与制约。

2.我国海员队伍的现状

据交通运输部部海事局统计显示,中国船员分为海船船员(包括远洋、近洋和沿海)和内河船员两类。目前我国船员总数已达151 万,船员总量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公认的船员大国,但海船船员仅有50万人,其中持有远洋商船证书的船员约15.6 万人,年龄在50岁以上的约占50%。在15.6 万名远洋船员中40 %为高级船员(船长、轮机长、大副、大管轮、二副、二管轮、三副、三管轮),这些高级船员包含:拥有有效适任证书和海员证、专门从事航海专业教育培训的教师;部分拥有有效适任证书和海员证的航运企业机关工作人员;因工伤患病及个人原因等无法上船工作的持有证书的船员。除去上述人员外,实际上船工作的可用高级远洋船员不到6 万名。在远洋船员资源中,持有A类证书的远洋船长不足5000 人,远洋轮机长也同样不足5000 人,这中间还有大量陆上管理者持有的有效船长、轮机长证书。在船工作的船长也只有4000 余人,轮机长也是4000 人左右。远洋船舶的船长、轮机长数量与既是人力资源大国又是海运大国的中国来说,是十分不相称的,其他管理级船员(船长、轮机长、大副、大管轮)资源和操作级船员(二副、二管轮、三副、三管轮)资源的数量也同样十分短缺。一方面,我国远洋船员队伍老龄化比较严重,预计今后十年每年将自然减员约1万多人,同时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我国航运企业船舶运力不断增长,每年还需要新增高级船员上千人;另一方面,为扩大就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的海员劳务外派规模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新常态下农村职业教育问题论文 篇5

当前,许多地方高校将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为: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和适应性的人才,并据此而构建大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实验实践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实验+实训+实习”实践教学模式。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企事业单位见习、顶岗实习。时间短则一个月,长则一年。从几年的运行情况来看,此期间的学生教育管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一、工学结合新常态下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工学结合新常态下学生管理的模式

1.以企业为主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为两种情况:一是企业从人才培养计划到课程设计再到顶岗实习都全方位参与。如校企订单式合作培养,合作方一般是较大型企业。企业参与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学校按其要求培养所需的专门技术人才。另一种是企业在顶岗实习期间参与管理,视学生为劳动力,按劳动力要求进行管理,合作方通常是中小型企业或快速发展行业中的小微企业。

2.以学校为主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为一些大型企业为顺应形势要求将校企合作打造成形象工程或某些国企为完成政府下达的“任务”,以获得政府其他方面的支持或赢取良好社会口碑,企业将一条次要生产线、一个非主要经济实体交由学校管理与经营,学生的学习与管理,完全由学校规划与实施。

3.企业与学校联合协同的管理模式

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必需的场地、设备、师资及其他条件,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完全按照专业的要求进行,双方派专人负责学生在实践基地的管理[1]。这种模式当前最为普遍。

(二)工学结合新常态下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想法各异,以致参与热情不一

当前,学生对待工学结合这种人才培养摸式态度各异,有的认为是提高实践能力的不二选择,积极参与。有的则认为与自己的就业地区、方向差距较大,只是充当廉价的劳动力,进而消极对待。不同专业、不同的工学结合形式,使学生对该项工作的评价和配合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2.课程标准难以把握,以致实效评价困难

工学结合课程中的实习实施计划、实习班级工作职责、实习手册和实习须知、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办法等内容的制定主体本应是校企双方,只有双方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才能保证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并主体清晰[2]。然而当前,基本上是学校单方面制定,高校过度依赖企业,仅游说企业接纳学生,以致弱化了“学”的目的,企业关注的是工学结合的经济效益,看重的是“工”。因此,实施的实效性难以得到保证。

3.学生管理问题较多,以致学校企业压力加大

(1)安全事故易发、多发学生进入企业后,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较为陌生的企业内部环境以及较为复杂的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加之安全培训不到位,操作程序不规范,防范意识不强,容易引发工伤事故及一些其他人身伤害事故。

(2)学生心理问题较多一是学生个人职业规划与现实的矛盾,参加工学结合的学生大多是大三或毕业班学生,此阶段他们对个人未来和所学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就业行业和区域有一定的预期,但大多数学生因能力、阅历等原因,还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正确的规划。学生刚进入企业的时候,感觉新鲜,能服从企业安排,遵守员工条例,但时间一长,部分学生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产生失落感,如果学校此时不及时进行关注帮助,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其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要求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要通过企业和学校各阶段的考核测试,并与毕业成绩和各类评奖挂钩,成绩较差或实践能力不强的学生就表现得较为焦虑。此外,企业和学校性质不同,各自社会功能、运行规律和追求目标不同,学校教书育人,企业以产量、产值、效益为主要指标,企业“准员工”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一些学生的心理负担。另外,企业多重的人际关系、刚性的规章制度,部分学生觉得这些显性与隐性规则,抑制了他们的创造性与自主性,从而产生心理疑惑。不同企业单位在工学结合的实习补贴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别,由此,也使学生产生了同工不同酬的心理困扰。

4.部分企业用工环境不佳,以致工学结合初衷

背离企业因性质、行业、地域等不同差异很大,少部分企业存在着看重学生人力资源,而轻学生学习管理的倾向。部分学校在筛选合作单位时,缺乏实地调研,对企业了解不全面,致使少部分企业与学校合作之初的投入和管理积极到位而规范,但时间长了就不愿意再投入,以致生产环境不佳,通过学生的口口相传,学生积极性和稳定性就会大受挫伤。

二、工学结合学生管理存在的原因

1.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缺乏、滞后

工学结合、协同育人是新事物,不少学校在思想认识、课程建设、实习机制、人员安排等方面缺乏准备,为了形成效应、达到某些目的而生搬硬套,存在一窝蜂、跟风上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对学生教育管理重视不够,没有树立“服务”学生的意识,相关管理制度缺乏并滞后。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具有多元化特点,学生之间个性差异大[3]。盲目跟风上,没有建立一套规范与制度,结果是学生学不到想学的东西、学校收获不到工学结合的成效,企业得不到想要的实惠。

2.高校越位与企业缺位现象严重

目前,高校的工作重心更多的是放在与企业产学研的合作上,追求合作出成果,在工学结合学生的思想教育上普遍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此外,学校与企业缺乏有效的联动,校企合作许多协议的起草、方案的实施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一头热”、“越位”现象频发。少部分企业重视的是企业形象宣传或学生的人力资源,并不在乎学生的学习成效,学生进入企业后,对学生长远职业生涯的设计、职业意识的培养,经常“缺位”,是一种短期行为。以致工学结合中学生出现的不愿吃苦、纪律性不强等问题,校企双方多有推诿,没有很好地设法引导和解决,导致双方合作积极性受到影响,合作的实效性不强。

3.学生的自我评价不准确

工学结合学生多是二本及以下批次院校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个性显露与依赖心理并存,习惯学校保姆式的被动管理模式,常常表现为不愿正视现实,渴望进企业参与实践又缺乏信心和吃苦的精神,对企业的“准员工”状态较难适应。个别专业、学习成绩、家庭背景都有优势的学生,认为自己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在工学结合中常常存在严重的自傲和自负的心理,对企业的要求很高,不能合理定位自己,总是患得患失,游离于工学之外,顶岗实习效果不佳。

三、协同创新视角下工学结合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究

1.构建有力的协同保障体系

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是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的基础。这就要求双方建立目标一致的协同培养机制。协同制订培养目标、协同建设课程体系、协同实施培养过程、协同评价培养质量,承担各自义务。一方面,可以联合抱团争取政府的支持,如高校可从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企业可从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方面争取政府的投入,争取经费和政策的支持。政府应顺应形势发展,积极作为,统筹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协调校企协同合作的有序开展,共同构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2.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

(1)知会制度。学生参加工学结合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主要集中在大学三、四年级进行,这种较长时间在外顶岗实践应由学生个人提出申请,自愿参加,并取得家长或监护人同意,与学校、企业签订协议书。明确了学生、家长、学校和企业的权利与义务后方能进入企业工作岗位。

(2)岗前培训。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能帮助学生缩短因工学结合带来的不适应,培训应结合专业特点、企业实际来进行,可以邀请企业来校,帮助企业了解学生当前的生活学习状况,请企业领导作关于如何做一名合格员工的讲座;也可以邀请学生到企业实地感受企业文化,通过互动增加双方的相互信任。帮助学生向“学生+员工”角色的转变。

(3)安全教育。结合岗位工作特点,开展安全教育,重视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在企业、学校、家长三者中建立安全合作机制,明确各自工作职责,积极动员学生购买人身意外等险种。

(4)科学考核。高校与企业应结合实践教学计划和学分管理要求,参考学生在企业从事的工作性质,把学生的工作量和工作业绩折算成学分,建立起分类指导、分类考核的评价体系,并逐步建立学校学籍和企业学籍的双学籍管理制度。

(5)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长期的系统工程,除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强、自省、自我提升外,学校、企业、社会应提供可能和营造氛围予以帮助,如韶关学院开展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之“未来CEO”等创新创业竞赛,学校面上组织,企业赞助,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全程跟踪与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效果很好。

3.重视企业环境的建设

工学结合的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企业环境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要素,其特殊教育效果是校内的实习或模拟基地不能代替的。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安全、有序的“实战环境”。此外,企业要在用工、环保、诚信、企业文化方面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学生“准员工”提供良好的示范榜样作用。

4.构建现代学徒制

新形势下农村养老问题论文 篇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农民的生活水平、生存状态如何,关乎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而由于受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素养等方面的限制,农村老年人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不仅是关系着尊老、敬老美德能否得以继承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的问题。我国农村养老在资金投入、思想观念和实现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作者提出以下建议:做好农村养老的资金保障工作;做好农村养老的思想保障工作;做好农村养老的法律保障工作;做好农村养老的组织保障工作。

一、目前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在全国总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 149 546人,占50.32%,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 648 705人,占13.26%,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引用)这样,我国也以一个人口大国的身份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并且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也将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为了应对农村养老过程出现的种种问题,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涉及农村养老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国务院在1994年颁布的《农村五保户供养条例》就是旨在为农村孤寡老人提供照顾和物质帮助;从2004年开始逐渐的减免农村地区的农业税,并提供一定的农业补助,从而来减轻农村家庭的负担,让农村老人晚年能够衣食无忧;我国分别在2002年和2009年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以保证农村老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医疗需求。另外国家还颁布的其他辅助性的政策以完善农村养老政策体系;我国在《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中明文规定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子女、集体、社会的各项义务,从而保证农村养老能依法进行。

当前我国颁布的各项政策措施和法律条文,以及各项专项财政资金的投入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首先,满足了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消除了后顾之忧。我国实行的“五保”制度和其他优惠农业政策,在吃、穿、住、医、葬这五方面解决了农村老人的现实困难,大部分农村老人没有了对未来生活没有着落的忧虑。其次,满足了农村养老的基本医疗需求,缩小了城乡差距。“新医保”和“新农保”缓解了农村过去“因病致贫”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老人看病难的问题。缩小了城乡在医疗水平上的差异,保证了社会公平。

二、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养老在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 1.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不高

农村集体经济的财政来源有限,从而造成农村财政在养老方面资金投入不足,比例也不合理。政府对于满足经济困难老人、五保户的养老的资金的需求已经是举步维艰了,养老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相应服务体系的建设更是无从谈起。2.农村养老资金的运作管理不合理、监督不到位

由于我国农村养老资金的运营体系还不健全,使农民养老资金的投入和使用缺乏专业的指导,产生了农村资金运营出现混乱的状态。加上缺乏缺乏有效的监督,农村养老资金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甚至出现挪用养老资金的现象。

3.农村家庭对养老资金投入比例下降

随着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家庭的开支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孩子们的教育和家庭的日常开支费用同老人的养老资金的投入发生矛盾。大部分情况下,儿女成婚后,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子女教育和家庭的日常开支肯定是优先考虑的问题,而在农村老人养老资金投入的比例势必会下降。

(二)农村养老在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1.就老人而言,认同的养老方式过于单一

千百年来,在“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的主导下,家庭养老一直是农村人默认的养老方式,对其他养老方式暂时无法接受。在农村老人的意识里,家庭对于他们来说有着强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在子女周围养老,他们不仅可以得到生活上的照料,而且还可以享受子女在照料自己过程中所带来的情感慰藉。再加上对社会养老等其他养老方式的认识程度不够,因此,农村老人参加参与社会养老等其他养老方式的积极性不高。

2.就儿女而言,养老敬老的观念逐渐变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孝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一部分年轻人奉行拜金享乐主义,抛弃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把赡养老人看做是一种负担,寻找各种理由逃避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更有甚者还为了夺取父母财产而大打出手或者对簿公堂。给老年人精神上带来失落感和孤独感,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发展。3.就社会而言,对农村养老重视程度不高

我们以前一致认为老人养老是单个家庭的事情,社会的力量无足轻重。没有看到整个社会敬老养老的氛围创建的重要性,对农村养老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树立弘扬孝道的典型,没能有效发挥舆论在农村养老方面的积极作用。造成人们在农村养老这一问题上出现了思想的偏离,也就没有吸引到更多的社会慈善力量加入到农村养老事业中来。

三、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在资金投入、观念转变、法律监督、组织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农村养老的滞后性发展不利于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加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国情,使得如何解决好农村养老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变得迫在眉睫,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养老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做好农村养老的资金保障工作 1.加大政府财政在农村养老方面的投入比重

政府资金在农村养老资金保障体系中占较大比重,政府的资金投入的多少,关系到老百姓在养老方面信心和满意度的多少,因此在新形势下,政府应实际给予农村养老更多的财政支持,而不仅仅是在税收等方面提供一些治标不治本的优惠农村政策。只有实际的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提供直接的财政补贴,国家关于农村养老的各项政策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重视社会资金在农村养老方面的辅助力量

社会资金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不仅不容忽视而且潜力巨大。农村养老资金需要政府的财政扶持和家庭的资金投入外,还可以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积极作用,比如慈善基金。这类型的资金注入,减轻了政府和家庭在农村养老这一方面的负担。同时,拓宽了解决农村养老这一社会难题的思路,可以让农村老人得到更多的帮助,解决其最实际的困难。

(二)做好农村养老的思想保障工作 1.加强对农村养老政策的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来宣传国家关于农村养老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鉴于目前人们对于农村养老政策的认识不足,参与新农保的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应利用当地的实际,采用农民可以接受的形式来宣传各项农村养老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村老人自愿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争取做到农村地区的人们从心里真正地接受各项政策和措施。2.强化对农村人口传统孝道的教育 “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赡养父母,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同样也是农村世代传承的美德。针对当前农村子女养老观念逐渐变淡的现状,应引导农村地区的人们重新认识孝敬和赡养老人的重要性,要做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的传统孝道标准。3.注重对农村敬老爱老氛围的创建

农村的乡镇政府和本村的村委会在注重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不应忽略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农村养老氛围的创建作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必须按部就班地进行。比如:当地的文艺精英可以排演反映尊老爱老主题的文艺节目,利用生动形象的文艺活动让孝敬老人的观念深入老百姓的心里。还可以利用村镇的广播、条幅宣传等方法来宣传当地有关敬老爱老的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让当地的老百姓都能争做孝敬老人的先进典范。

(三)做好农村养老的法律保障工作

农村老人的合法权益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具体深入地规范。一方面,具体到农村,明确规定农村老年人依法享有哪些合法权益,个人、家庭、社会在农村养老方面应当履行的义务。另一方面,明确规定当农村老人在养老方面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必须得到法律的保护;个人,家庭,政府没有履行在养老过程中应尽义务时,必须得到法律的制裁。进一步完善我国关于农村养老的立法体系,以法律明文的形式对农村养老作出解释,说明农村养老的定义、性质、方式以及权利和义务,做到有法可依。

(四)做好农村养老的组织保障工作 1.培养高水平的农村养老服务队伍

为了能使农村老人在生活上得到照料,精神上得到慰藉,能享受到和城市人一样的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尽量在农村设立养老服务网点。在网点内,农村老人可以享受医疗保健、心理疏导、文化娱乐等服务;服务网点的工作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保证都能做到贴心为老人服务。另外,还可以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城市志愿者队伍,鼓励他们定期到农村养老服务网点进行免费服务。在提供身体检查、卫生保健、法律援助的同时,在针对老人的不同需求开设歌咏、书法、历史等不同的文化课程,让老人能在家庭之外也能享受无忧无虑的老年生活。2.成立自愿性的农村养老互助队伍

以村为单位,成立农村老年人互助协会,在这个协会里,鼓励较为年轻或身体健康的老人向年纪较大或身体有疾病的老人提供义务性服务。这种阶梯形的农村养老服务形式可以成为解决养老难题的一个新的依托点。

新常态下农村职业教育问题论文 篇7

新常态下的农村有了新的发展, 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新”要求背景下, 努力挖掘粮食生产能力新潜力, 优化农业结构开辟新途径,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寻求新突破, 从而达到让农业强起来, 让农村美起来, 让农民富起来的目标。农民收入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农作物的收入, 更多的是通过其他致富方式增加自己收入, 但是伴随着农村致富信息的泛滥, 农村致富信息已经很难保证安全性。因此研究农村致富信息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本研究主要基于实地调研的方式进行, 采用调查问卷法, 调查范围涉及安徽省蚌埠市三县一市的部分农村, 调查共涉及三个部分, 包括家庭基本情况, 对致富信息的掌握及需求, 存在的虚假致富信息等问题。调查过程共发放2000份问卷, 收回问卷1864份, 有效问卷1763份, 有效率为88.15%。调查对象分布较为合理。问卷调查人群广泛, 问卷有效率高, 年龄分布合理, 性别比例平均, 问卷效果有效, 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1 农村致富信息安全建设的必要性

伴随着工业的发展, 中国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 城市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反观农村发展依旧很落后, 农村的生产方式还是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 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致富信息对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致富信息的真实与否极大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农村致富信息并不完全是安全的, 虚假的致富信息将会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农村现代化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和支撑, 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实现现代化则必须要先让农村富起来, 新常态下的农村要有新发展和新面貌, 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农业生产, 因为传统农业的局限性在农村的体现尤为明显。农民需要更多的致富信息, 更多的致富道路, 此时农村致富信息安全就极为重要, 农村致富信息的安全关系到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2 农村致富信息现状调查分析

2.1 农民对致富信息的关注

新常态下的农村和以往农村有了很大的差别, 农民已经认识到传统农业的局限性, 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生产效率低下,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 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靠天吃饭”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希望可以有更加稳定有效的致富手段。调查显示, 农民对致富信息普遍关注。其中对致富信息非常关注的村民占统计比例的51%, 仅有8%的农民从不关注致富信息。表明新常态下的农民靠自己致富的愿望很强烈。

2.2 村民对致富信息的态度

考察农村致富信息安全的水平, 农民的信任与否是重要一部分。调查显示, 有占比例61%的农民并不相信农村存在的致富信息, 仅有39%的农民相信致富信息的真实性。从农民对致富信息关注情况和农民对致富信息的态度, 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巨大问题, 农民对致富信息的需求与农民对致富信息的态度既然相反, 表明农村的致富信息确实存在问题。

2.3 村民对致富信息的获取渠道

村民对致富信息存在质疑, 主要原因就是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否可靠。若是所获取致富信息渠道可靠, 农民肯定愿意相信并且尝试。从表3中可以明确看出村民对致富信息存在质疑的问题所在。根据调查显示, 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四种:网络, 电视, 政府宣传, 经人介绍。其中可靠性最高的政府宣传只占获取渠道的25%, 其中可靠性不高的经人介绍高达47%。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农民对致富信息的关注程度和对其的态度两者之间存在这么大的问题。农民所获取致富信息的渠道很大比例上都是没有安全性可言的, 无法保证获取致富信息渠道的安全, 致富信息的安全就无从谈起。

2.4 农村致富信息的收益

农民要致富收益是根本, 收益情况往往能真实的反应致富信息的真实性。据调查显示, 农村的致富信息的收益情况不容乐观。在所调查的农民中有81%的农民表示致富信息所带来的收益很差, 能达到一般收益的致富信息有14%, 真正能带来收益的致富信息仅仅占比例的5%。表明农村所存在的致富信息收益水平确实不高, 这跟农村存在的致富信息的安全有很大的关系, 从很大的程度上可以说明农村的致富信息确实存在安全上的问题。

3 新常态下优化农村致富信息安全建设的措施

新常态下的农村本应该是“农村强”、“农村富”、“农村美”的理想格局, 但因虚假致富信息坑农害农导致现在的农村已“伤痕累累”。解决新常态下的农村致富信息安全问题刻不容缓。虚假致富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到广大农村, 极大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 同时也对国家新农村建设增加了重重阻碍。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优化农村致富信息安全建设。

政府应完善监督体系, 要充分发挥监督的功能, 需要构建一个闭合的、关联的、科学的监督体系, 这个监督系统中各部分既各有分工、互不冲突又相互联系、协调配合, 共同发挥作用, 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会造成结构、功能和功效的缺失。如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制度就需要日常办公制度, 财务管理工作制度等加以配合执行, 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就需要干部纪律工作制度。作为一个体系, 全局的各项制度之间应当协调一致。

政府应加大执法力度。有关部门应坚决打击宣传此类“坑农害农”的致富虚假信息的活动, 要做到“有假即查”、“有假必查”、“有假必打”。从虚假致富信息的各个流通渠道对虚假致富信息进行严厉打击。

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走出办公室, 走进农村, 跟村民面对面交流致富信息以及经验, 增加村民对致富信息的掌握。通过“农民夜校”“农民工作站”等对村民致富信息的普及。同时对农民进行法律教育, 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 提高农民的法律水平。

村民应加强防范意识。虚假致富信息都是抓住了村民想快速致富但防范意识不足这一特点, 村民的防范意识亟待提高。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清楚信息的来源, 最大限度避免信息不安全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秦国伟, 卫夏青, 田明华.新常态下我国农村区域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开发研究, 2016 (2) .

[2]张晓山.新常态下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学习与探索, 2015 (3) .

[3]闵阳.西部农村的脱贫致富信息传播与现实困境[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3) .

[4]郭立.农村虚假致富信息坑农现象透视[J].农村.农业.农民 (B版) , 2010 (9) .

新常态下农村职业教育问题论文 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 “新常态” 创新发展

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也就是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进入这一阶段,对中国金融的影响显而易见。首先是金融行业的增长速度将逐步回归正常。其次,行业内的业务结构也将不断进行调整,银行信贷将逐步向新兴市场领域转移。最后,金融市场将持续深化发展,银行若单纯依赖资产规模增长和存贷利差的传统经营模式将举步维艰。而农村金融作为中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济的“新常态”必将催生农村金融的“新常态”。农村金融机构由于其特有的客户群和组织结构,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将会面临相对于城市金融机构更大的挑战。

一、“新常态”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中国地大物博、源远流长,自古便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的农村市场的开拓,理所当然的便成为了改革开放发展的重要环节。保内需、促增长的经济任务在农村市场上只能由农村金融来完成。但相对于城市金融和整个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来看,农村金融显然还存在很大差距。

(一)“新常态”下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少,仍存在金融空白区

我国农村地区具有地广人稀的特点,而且交通道路没有城市发达,金融服务网点本就覆盖不足。再加上之前部分中小银行改制上市,陆续撤出了一些在农村设立的网点,农民想要在附近找到合适的金融服务网点就有些困难了。甚至在某些交通困难的欠发达地区根本就没有金融服务网点,形成了金融空白区。这样就会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仍处于落后的局面。

(二)“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尚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农民缺乏必要的理财渠道

以保险方面为例,据统计,35.6%的农户希望购买农业险,11%的农户希望购买财产险,愿意参保的农户逐年增加。

(三)农村金融机构对于不同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变化的创新不足

农村金融以传统的存取款和基础的转汇服务为主,但随着收入的增加,部分农民也想享受到更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并且,农村中小企业也有巨大的贷款需求,但是苦于没有相应的金融服务,导致其发展缓慢。

二、“新常态”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路

(一)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适应“新常态”发展的金融体系

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要农村金融机构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所有的运营活动都以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围绕广大农民及农村小微企业等核心客户群体,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胆创新涉农贷款特色业务。并通过基金、保险、理财项目等方式,帮助农民实现资产增值,在加强服务覆盖面的同时,实现收入结构多元化。二要加强渠道建设,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实现自助式服务,从而减少成本。在经济“新常态”下,居民消费需求大增,农村金融机构应该紧贴农民需求,加快在农村地区布设自助银行设备和网上银行建设,通过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加强服务渠道建设。同时也要加强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支付企业丰富的客户资料和新型移动支付渠道,扩大农村覆盖面,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同时也合理利用了资源。三要重新制定业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手续。城市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合理减少了以往冗杂的认证手续,农村金融机构也应及时顺应新型技术的发展,重新制定业务流程,加强客户数据信息处理环节,对覆盖区域的潜在客户群进行深入了解和争取,以完成农村金融在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政府应积极支持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各省都已经陆续完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但是还未全面、真正落实承诺的扶持政策,还是附加了条件。所以政府应继续支持农村银行按照相应的原则组建和运行,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其次,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一方面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增设服务网点,相关政府部门应帮助其解决在建设网点过程中的一系列手续方面存在的困难。另一方面是建立和完善补贴的制度,政府可以依情况对涉农信贷给予政策性补偿;对金融机构涉农放贷业务获得的收入给予部分税收减免;对金融机构涉农的不良贷款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最后,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坚持农村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体。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是在省级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实行省级联社管理体制。但是在具体的运行中还是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信用社的产权不清晰、合作金融机构的管理结构权力交叉、经营中时常出现违法违规案件等,这些缺陷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共同改革深化才能慢慢完善。

参考文献

[1]党文.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2).

[2]王卓.对我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3]韩心灵.政府在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中的作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

[4]周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价值与思路[J].商业经济,2009(9).

[5]刘西川,程恩江.中国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典型案例与理论含义[J].财贸经济,2013(8).

上一篇:局办公室人员近三年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运动与健康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