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通知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进一步加强通知(精选15篇)

关于进一步加强通知 篇1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防火工作的通知

各工程处、项目部:

近期全国各地发生多起火灾事故,造成损失难以估量,这给我公司及各工程处项目部敲响了警钟!安全防火责任重于泰山,一旦思想麻痹大意,造成损失将无法挽回,也是无法承受的。现在对安全防 火工作通知如下:

1.各工程处、项目部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将安全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认真做好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2.各工程处、项目部组织学习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知识。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3.各工程处、项目部必须立即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即日起,各工地项目部必须每周组织一次防火安全检查,施工现场要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 5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的相关要求,重点检查施工和生活用电是否规范,临时建筑与易燃易爆物距离是否符合要求,使用和储存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消防设施器材是否配置到位,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现场是否张贴逃生路线指示牌(指示牌上必须标注火灾报警电话119以及急救电话120、999等号码),电、气焊作业审批手续是否齐全等。针对防火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应当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做好检查与整改记录。检查中发现重大火灾隐患的,必须立即停工整改,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4.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的设置,应当符合《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 188-2009)的要求。5.施工现场要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的要求合理有效地配置灭火器、消防桶等器材和设施。要确保临时消防水源到位。

6.使用易燃、易爆、可燃气体或液体数量多的工地,项目部应当选择安全适合地建造临时危险物品仓库,使用量较少的,也要选临时存放点,落实专人保管、仓库管理员按当天用量发放给工地,并做好登记。可燃材料的仓库、木工加工场所、油漆配料房,不得使用明火或高温强光高热灯具。7.各工程处负责人为主要负责人,各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对本项目的安全、消防工作负总责。根据国家、省、市相关通知的要求,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大火灾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火灾事故的责任人要根据安全责任制追究责任,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项目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

8.各项目部建立消防物资台账,绘制消防平面图,编写消防预案及措施,进行消防演练并做好演练记录。消防物资台账、消防平面图、消防预案和措施、演练记录交由公司备案。

9.各工程处负责人、项目经理要切实履行职责,抓紧落实相关工作,有效防范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北京XX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关于进一步加强通知 篇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切实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 严格乳品质量安全监管, 提升乳品质量安全水平,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经国务院同意,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把生产经营许可关

(一) 严格乳制品行业管理

各省 (区、市) 要认真执行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 对新建和改 (扩) 建乳制品工业项目严格进行核准, 突出对起始规模、配套奶源基地、布局合理性和出资人必备条件的审核, 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不符合条件的项目, 不得予以核准。对已建乳制品工业项目, 要于2010年年底前组织完成重新审核清理工作, 届时达不到有关行业核准条件的, 由质检部门依法注销生产许可证。

(二) 严格乳制品生产许可

要按照从严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严格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条件, 禁止以承包、转包或租赁乳制品生产企业等方式逃避监管, 禁止将乳粉再还原生产乳粉, 依法严格限制乳粉分装生产行为。质检总局要于2010年10月底前修订完成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对新建乳制品生产企业, 省级质检部门要严格审核把关, 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发放生产许可证;对已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要于2011年2月底前按照修订后的生产许可审查条件进行重新审核, 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 依法撤销或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并公告名单;对撤销或吊销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当地政府要采取吊销营业执照、收回税务发票、拆除设备设施等措施, 防止企业非法开工生产。

(三) 加强生鲜乳收购运输许可管理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的许可管理, 严格审核相关资质和条件, 禁止向经工商登记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畜养殖场、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发放许可证;鼓励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生鲜乳收购站的标准化建设。对已被责令关停的生鲜乳收购站, 要采取封存、拆除设备设施等措施, 防止其暗自收购, 并将关停信息及时通报同级质检部门及辖区内的奶牛养殖户和乳制品生产企业。

(四) 强化乳制品流通许可管理

工商部门要细化和完善乳制品流通许可制度, 进一步明确对乳制品经营单位的资质要求;将乳制品列为食品流通许可项目核定类别单独审核, 严格按照许可项目登记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发现销售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制品的, 一律依法吊销流通许可证。对未取得流通许可非法经营乳制品的, 要依法进行处罚。

(五) 严格三聚氰胺生产流通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尽快会同工商总局等有关部门制定三聚氰胺生产流通管理办法,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三聚氰胺生产企业出厂销售用户登记制度、承诺制度和销售台账制度, 并在从三聚氰胺批发商到零售商的流通全程建立销售实名登记等制度, 防止三聚氰胺产品及其废料流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饲料生产加工企业。

二、强化检验检测和监测评估

(一) 加强对生鲜乳、原料乳粉和奶畜饲料的检验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以非企业自建生鲜乳收购站和生鲜乳运输车辆为重点, 加大对生鲜乳的抽检频次和范围, 对饲料加工厂、奶畜养殖场的奶畜饲料加强监督抽检。食品加工企业对购入的生鲜乳和原料乳粉要批批进行三聚氰胺检验, 并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当地质检部门要对企业购入的生鲜乳、原料乳粉加强监督抽检, 抽检比例不得少于所有批次的15%。

(二) 加强乳制品出厂和流通环节的检验

乳制品企业必须对每批出厂产品进行三聚氰胺等检验。当地质检部门要对企业出厂产品每周进行抽检。各地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乳制品、含乳食品质量安全的抽检范围和频次。

(三) 切实做好风险监测和评估

卫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监测手段, 合理布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 重点加大对乳品中三聚氰胺等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监测频次;有关部门要及时向卫生部通报抽检、监测信息, 卫生部要及时汇总分析相关疾病信息和抽检、监测信息, 一旦在乳品中发现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要立即组织风险评估, 科学发布预警;各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 尽早消除隐患, 防止演变为系统风险。

(四) 切实提高检验效率

地方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 统一调配检验资源, 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集中力量做好重点环节、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监督检验。各类抽检要随机进行, 不得事先告知企业, 特别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检查力度。农业、质检部门要建立健全本系统乳品质量安全异地抽检制度。要不断健全相关标准, 完善检测方法, 加快推广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质的快速检测技术, 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

三、完善乳品追溯制度

(一) 建立健全验证验票查询系统

质检、工商、商务部门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乳制品生产经营单位信息数据库, 详细收录包括银行开户名和账号在内的相关信息, 从2011年6月开始向有关乳制品进货单位提供验证验票查询服务。相关检验机构要在检验报告上注明查询方式, 并向有关进货单位提供查询服务。

(二) 完善进货查验制度

农业、商务、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对乳品生产经营记录和进货查验的具体要求, 并做好各环节的衔接, 增强记录的可追溯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购入乳制品时, 应核实销售乳制品的生产企业、经营单位、检验报告、发票等方面的信息, 不得购入无法验证真伪的产品, 确保购入产品来源正规、渠道可靠;需要质检、工商部门和有关检验机构协助确认供货者资质以及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的, 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协助提供所需信息。发现虚假票证的,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立即向当地有关监管部门报告。监管部门发现乳品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记录、造成产品无法准确溯源的, 或未验证产品真伪即购进的, 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停产停业, 直至吊销许可证。

(三) 建立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农业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以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为试点推行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实现从奶源、采购、生产、出厂、运输到销售终端的全程有效监管, 确保对产品在任何环节都能快速辨别真伪。2011年年底前完成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电子信息追溯系统建设和相关标准、法规的制定, 并逐步在乳品行业推行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四、强化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

(一) 加大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审核力度

质检部门要根据《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的有关规定, 组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推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审核, 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 立即责令停业、限期整改, 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 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 并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告。

(二) 严格落实驻厂监督制度

各市、县级政府要指定监管部门对辖区内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派员驻厂监督, 监督、指导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特别要监督企业对进厂原料和出厂产品批批检验, 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 确保驻厂监督制度落实到位。

(三) 强化流通环节监管

各地工商部门要加大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 以婴幼儿配方乳粉批发企业、大中型超市为重点对象, 明确监管责任人, 实行每周抽检;对小超市、食杂店、零售商等经常抽检。质检部门要将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及产品名录上网公布并及时更新;工商部门要督促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严格按照公布的生产企业和产品名录进货, 对不在名录内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要立即检查、发出消费警示, 并追查来源、依法打击。

五、加大对非法生产经营乳品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

(一) 全面清剿非法生产经营乳品“黑窝点”

在省级政府统一领导下, 各市、县要明确政府分管负责人牵头, 统筹协调有关部门, 全面彻底清剿非法生产经营乳品“黑窝点”、非法制售三聚氰胺及其调和物“黑窝点”以及藏匿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粉“黑窝点”;要保持高压打击态势, 对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城镇临时建筑、出租库房等重点区域进行经常性排查, 及时发现、取缔各类“黑窝点”。辖区内出现“黑窝点”且未被及时清剿的, 或发现仍有藏匿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粉未被清缴且重新流入食品生产、经营、消费环节的, 要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二) 加大案件侦办力度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在乳品或含乳食品中检出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质的, 要立即向监管部门报告, 监管部门要及时查清来源;检出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的, 有关监管部门要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 并向当地公安机关及有关部门通报。公安机关要及时介入, 对涉嫌犯罪的要迅速立案侦查;对跨省份的案件, 公安部要挂牌督办。地方政府要加强统一领导, 由政府负责人统筹协调案件查处工作, 确保部门工作衔接顺畅, 案件查处及时有力。

(三) 加大惩处力度

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加大对乳品生产经营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农业、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有关规定, 对违法生产经营乳品的责任单位和人员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幅度内从重进行行政处罚。

(四)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 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 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 特别要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举报和提供线索;逐步建立食品安全协防员、信息员队伍, 构建食品安全投诉网络。要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 畅通信息交流渠道, 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处理新闻媒体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同时要引导媒体客观公正报道, 防止不实炒作。

六、严格落实乳品质量安全各方责任

(一) 企业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乳品及含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完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生产经营记录、检验检测、停开业报告、产品召回和质量安全自查自纠制度, 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加强从业人员质量安全培训, 进一步提高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 提高质量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工业和信息化、商务等部门要研究制定激励惩戒措施, 积极推动乳品生产经营单位诚信体系建设。有关监管部门要抓紧建立所有乳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 及时向社会公告违法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黑名单”, 同时向投资、国土资源、建设、银行、证券等主管部门通报, 对其投资、用地、融资、信贷等予以严格限制。

(二) 地方政府对本地区乳品质量安全负总责

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乳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 明确政府负责人及有关部门的职责;要将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列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 切实加大人力、财力投入, 依法落实各项监管及检验监测经费, 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正常开展。省级财政要切实做好质监、工商等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相关经费保障工作。市、县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乳制品企业的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定点包厂质量安全负责制, 根据日常监管情况和诚信记录, 确定本地区重点乳品生产经营单位名单, 明确有关部门对其实施重点监管。要将定点包厂负责人、“黑窝点”清剿负责人、驻厂监督员等责任人名单和监管及检验监测经费保障办法、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监管办法等报上级政府。对工作落实不力的, 严肃追究责任。

(三) 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农业、卫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要切实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密切协调配合。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要加强综合协调和督查指导。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规划, 加快基层农业、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快速检测能力建设。中央财政要在保证本级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的同时, 继续加大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监察机关要加大行政监察和问责力度, 对监管中的失职、渎职等行为, 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关于进一步加强通知 篇3

一、总体要求(略)

二、优待项目和范围

优待对象为我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各地可因地制宜,在本意见基础上合理确定优待对象和优待标准,率先在卫生保健、交通出行、商业服务、文体休闲等方面实施优待,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逐步拓展优待内容和范围。常住本行政区域内的外埠老年人享受同等优待。

(一)政务服务优待。

1.各地在落实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政策时,应对老年人予以适度倾斜。

2.普遍建立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补贴标准由各设区市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确定。

3.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托底保障作用,在保障“三无”老年人、“五保”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优先考虑照顾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半失能、优抚对象、失独、高龄老年人人住。

4.各地要加快建立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力‘式加大对公益性养老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优先帮助解决生活长期不能自理且经济闲难的老年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

5.各地在实施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时,要优先照顾贫困老年人,优先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进行危旧房屋改造时,优先帮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

6.政府有关部门要为老年人在领取养老金、结算医疗费等方面提供便利。鼓励和引导公共服务机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优先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

7.政府有关部门在办理房屋权属关系变更等涉及老年人权益的重大事项时,应依法优先办理,并就办理事项是否为老年人的真实意愿进行询问,对代理的要严格审查代理人资格。

8.农村老年人不承担兴办公益事业的筹劳义务。

9.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老年人社会参与方面的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

10.对有老年人去世的特殊家庭,减免其基本殡葬服务费用。

(二)卫生保健优待。

11.医疗卫生机构要优先为辖区内65周岁以卜常住老年人免费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至少提供1次免费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因素,促进老年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开展老年疾病防控的知识宣传,开展老年慢性病和老年期精神障碍的预防控制工作。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或设立家庭病床。

12.鼓励设立老年病医院,加强护理院、康复医院建设,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设立老年病科。

13.医疗卫生机构应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和优先优惠服务。通过完善挂号、诊疗系统管理,开设专用窗口或快速通道、提供导医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重病、失能老年人挂号(退换号)、就诊、转诊、综合诊疗提供便利条件。

14.鼓励各地医疗机构减免老年人普通门诊挂号费和贫困老年人诊疗费。提倡为老年人义诊。

15.倡导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建立业务协作机制,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加快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的医疗服务。

16.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申请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

(三)交通出行优待。

17.城市公共交通和公路、铁路、水路及航空客运,要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务。

18.交通场所和站点应设置老年人优先标志,设立等候专区,根据需要配备升降电梯、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洗手间等设施。对于无人陪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给予特别服务。

19.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应为老年人提供票价优惠,鼓励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乘坐免费,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覆盖全体老年人。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优惠办法,对落实老年优待工作的公交企业要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20.各级政府要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鼓励、倡导老年人自身投保其他意外伤害保险,保险公司应对参保老年人发生意外伤害按规定及时、足额理赔。

21.公共交通工具要设立不低于座席数100%的“老幼病残孕”专座。铁路部门要为列车配备无障碍车厢和座位,对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订票和选座位提供便利服务。

22.严格执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和《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等建设标准,重点做好居住区、城市道路、商业网点、文化体育场馆、旅游景点等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优先推进坡道、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改造,适当配备老年人出行辅助器具,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和出行环境。

23.公厕应配备便于老年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并对老年人实行免费。

(四)商业服务优待。

24.各地要根据老年人口规模和消费需求,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有条件的商场、超市设立老年用品专柜。

25.商业饮食服务网点、日常生活用品经销单位,以及水、电、暖气、燃气、通讯、电信、邮政等服务行业和网点,要为老年人提供优先、便利和优惠服务。

26.金融机构应为老年人办理业务提供便捷服务,設置老年人取款优先窗口,并提供导银服务,对有特殊困难、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特需服务或上门服务。鼓励对养老金客户实施减费让利,对异地领取养老金的客户减免手续费。对办理转账、汇款业务或购买金融产品的老年人,应提示相应风险。

(五)文体休闲优待。

27.各级各类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老年人免费开放。老年人免费参观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

nlc202309031249

28.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对老年人优惠开放,免费为老年人提供公益性文化体育服务。关注农村老年人文化体育需求,适当安排而向农村老年人的专题专场公益性文化体育服务。

29.公共文化体育场所应为老年人健身活动提供方便和优惠服务,安排一定时段向老年人减免费用开放,有条件的可适当增加面向老年人的特色文化体育服务项目。提倡体育及其它相关社会机构每年为老年人开展体质测定,为老年人体育健身提供咨询、服务和指导,提高老年人科学健身水平。

30.提倡经营性文化体育单位对老年人提供优待。鼓励影剧院、体育场馆为老年人提供优惠票价,为老年文艺体育团体优惠提供场地。

31.公园、旅游景点应对70周岁以卜^老年人实行门票免费、60~69周岁老年人实行门票优惠,鼓励景区内的观光车、缆车等代步工具对老年人给予优惠。

32.老年活动场所、老年教育资源要对城乡老年人开放,公共教育资源应为老年人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贫困老年人进入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的,给予学费减免。

(六)维权服务优待。

33.各级人民法院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要依法及时立案受理、及时审判和执行。有条件的基层人民法院可以成立老年人维权法庭(或老年人维权合议庭)审理各类涉老案件。老年人因追索赡养费、扶养费、养老金、退休金、抚恤金、医疗费、劳动报酬、人身伤害事故赔偿金等提起诉讼,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可以申请司法救助,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需要先予执行的,依法裁定先予执行。

34.司法行政机关要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降低老年人经济困难标准,将更多与老年人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扩大老年人法律援助覆盖而;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要科学设置基层法律援助站点,畅通“12348”法律服务热线,努力推行法律援助联系卡、上门服务等便民措施,简化程序和手续,为老年人就近、快捷咨询、申请和获得法律援助提供便利条件,对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35.鼓励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免費或优惠服务。

36.各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和村(社区)基层组织对涉老纠纷案件要共同参与调解,为老年人排忧解难。

三、组织实施(略)

关于进一步加强合同管理的通知 篇4

各单位、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合同管理,避免合同风险,现就合同管理的相关工作强调如下:

一、合同签订

1、公司设立法务专员,全面负责公司对外签订的所有合同的审核、起草工作。

2、请尽量使用公司通用的标准版本对外签订合同;

3、合同在经法务专员审核无异议后方可签订。为提高工作效率,请合同经办人员在商洽阶段即将合同文本传真或邮件发至法务专员××处,审核有异议的,合同经办人员需及时与对方协商对合同条款进行修改。

4、合同条款经审核无异议的,由法务专员在《盖章审批单》上“董办核实”栏签字确认。法务专员未签字的,不得用印。

二、合同保管

1、需指定专人对合同进行保管,并于12月18日下班前将该合同管理人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报董办××处。

2、在合同签订后,合同经办人员须将双方签字盖章的合同文本交合同管理人员统一保管。

3、合同管理人员须对合同统一编号、分类保管。

三、合同纠纷处理

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各项纠纷,合同管理人员须尽快报至董办××处。双方之间解决纠纷过程中的往来函件需妥善保管。

特此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通知 篇5

集团公司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劳动纪律的管理和严格请销假制度,经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提出如下意见:

1、高度重视纪律管理,加强遵章守纪教育。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本单位职工认真学习《后勤集团公司职工考勤管理办法》,强化每一名职工的劳动纪律观念,养成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的良好习惯。

2、严格考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纪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考勤员为直接责任人。各单位的考勤员、办事员和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考勤,对无故不到岗的职工要落实去向,确定原因,及时上报,并在考勤中显示;严禁弄虚作假,严禁提前、拖后填报考勤。

3、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全体职工应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工作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和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各单位在劳动纪律管理中要针对有事有病不请假、代人请假、虚假请假、虚假考勤和虚假上岗等现象进行认真深入的自查自纠,严禁出现职工脱岗、雇人代岗、替人上岗等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4、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职工因病、因事离开工作岗位,须依据《后勤集团公司职工考勤管理办法》办理请假手续,所有假类要实事求是,按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请假期满后,应按时到岗工作并及时办理销假手续。对本人不能履行请假手续者,要本人电话请假(后补请假条)。

5、严格督查制度,加强监督考核。各单位负责人要加强本单位职工劳动纪律管理,不得袒护隐瞒职工违背劳动纪律的行为。集团将组织人力资源部、监控部等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对职工劳动纪律、考勤情况进行巡视和抽查,对违反劳动纪律的职工、违反考勤纪律的单位和人员,将按照集团劳动管理相关规定对当事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理。

关于进一步加强通知 篇6

各县市区公路分局、固定治超站、运管所:

为进一步深化我市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提升工作效力,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进全市治超部门联动和长效机制建设,有效解决目前治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宣城市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现就加强交通公路与运管的源头与路面治超联动执法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各县市区公路、运管机构要加强协调配合,落实专人牵头负责,每次联合执法行动开展前在所在县(市、区)的交通运输局召开联动会议,双方互通情况,分析形势,组织摸排辖区内超限超载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和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形成联席会议记录。制定行动计划,研究有针对性的措施,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二、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各公路分局、固定治超站、运管所要加强联动执法的组织领导,主动向主管交通运输局汇报,争取大力支持,抽调精干执法人员,成立联合执法队。从4月份开始,每月组织开展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路面和货运源头联合执法行动。

1、开展路面联合执法。在辖区内重点路段开展流动执法,重点打击超限30%以上、车货总重超过55吨及非法改装车辆,查扣非法超限、私自改装、无证营运车辆,暂扣违规车辆和从业人

员证件,采取卸载、罚款、抄告、从业资格证记分、记入“黑名单”等多种手段,严厉打击违法超限行为。

2、开展重点区域联合执法。根据辖区内重点货源分布特点,合理选取布控点,在超限严重的源头单位、施工项目部与公路连接处设立卡点,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集中力量查处超限车辆和违规驾驶人员,严禁超限车辆出入。收集违规货源单位或施工项目部相关信息,移交其审批、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3、开展货运源头联合执法。深入沙石、水泥、矿山、煤炭开采等重点货源单位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检查货源单位车辆登记、装载、称重、开票、出厂(场)环节制度落实情况,监督货源单位落实治超责任。向违规企业负责人通报情况,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向工商、水利、国土、经信等部门抄告违规装载企业。开展对屡次违法违规企业负责人约谈,开展对违规从业人员教育培训。

三、加强关联案件处理

1、对联合执法中查获的非法超限运输车辆,公路部门要进行卸货、罚款处理,运管部门要对超限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进行记分;对查获的非法改装、无道路运输证运输车辆及无从业资格证运输的驾驶员,运管部门要依法给予处罚;对具有以上多项违规行为的,公路、运管两部门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分别进行处理。

2、对查获的非法超限车辆涉嫌未取得机动车号牌、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未携带机动车行驶证或驾驶证的,除按非法超限进行处罚外,还应及时通知或移送属地公安交警部门进行处理。

3、对联合行动中查实的违规超限货源单位、施工项目部,联合执法人员要向该企业负责人进行通报,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整改。拒不接受整改、屡次违规的,运管部门要下达书面整改通知书,对企业负责人开展约谈、教育,并将违规企业抄告到其审批、主管部门,建议给予处罚。

四、落实相互抄告制度

建立抄送制度和落实黑名单制度。要求各公路分局、治超站和运管所将相关数据统一上报(表附后),每月一次抄送公安、安监、质监等部门,进行综合治理。落实黑名单制度,对恶意超限载、屡次超限超载的,在营运证、驾驶证审批发放等一切,依法依规严厉处罚,起到震慑作用。

五、及时报送治超信息

各公路分局、固定治超站和运管所要确定专人负责治超信息报送工作,每月提前上报行动计划,及时报送工作开展情况、治理成效、经验做法等信息,每月月底前,要将本月日常监管和联合行动期间查处的治超典型案例汇总,分别上报市公路局(路政科)和市运管局(运政科)。

关于进一步加强通知 篇7

一、建立和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

进一步提高涉企收费政策的透明度, 对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实施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 实行目录清单管理, 不断完善公示制度。所有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及其具体实施情况纳入各地区、各部门政务公开范畴, 通过政府网站和公共媒体实时对外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目录清单, 目录清单之外的涉企收费, 一律不得执行。

二、从严审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

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 新设立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 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但按照国际惯例或对等原则确需设立的, 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各级财政、价格等部门要不断完善对涉企收费的管理, 加强收费管理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完善收费票据和许可证管理制度, 建立多层次监督体系, 进一步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

三、切实规范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及收费

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及收费, 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一律取消。各地区、各部门在公开行政审批事项清单的同时, 要将涉及收费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公开, 并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市场调节价格。对个别确需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实行政府定价目录管理。对列入政府定价目录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要严格核定服务成本, 制定服务价格。规范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涉企收费行为。

四、坚决查处各种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规行为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 坚决制止各类针对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和摊派等行为, 对违规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审批前置经营服务收费项目, 一律取消。严禁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 严禁以各种方式强制企业赞助捐赠、订购报刊、参加培训、加入社团、指定服务, 严禁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利用行政资源强制收取费用等行为。一经发现坚决予以曝光, 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禁止向企业摊派暂行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乱收费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建立企业负担调查信息平台, 完善举报和反馈机制, 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加大查处力度。

五、全面深化涉企收费制度改革

按照“正税清费”原则, 进一步清理取消、整合规范现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 逐步减少项目数量。取消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务或体现一般性管理职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结合部门职能调整, 合并在不同部门分别设立的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取消政策效应不明显、不适应公共财政制度要求的政府性基金项目, 依法将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基金项目并入相应的税种。建立支持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 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收费减免措施, 将暂免小微企业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改为长期措施。加强涉企收费政策的宣传评估, 推动建立和实施第三方评估机制, 切实增强收费政策的针对性、时效性。研究完善保护企业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

关于进一步加强通知 篇8

省委各部门、省直各单位、各人民团体:

为了更好地从生活上关心照顾离休干部,经请示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就进一步落实好省直单位离休干部医疗待遇若干问题通知如下:

一、经省委老干部局批准或者备案的出省易地安置离休干部看病用药使用当地的《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统筹药品目录》或《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经省公费医疗或者医保经办机构审核后,其医药费报销实行随到随报。由省卫生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分别负责落实。

二、离休干部使用《公费医疗药品目录》和《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统筹药品目录》外的药品,对抢救危重病人确需的药品,经审核后予以报销;对确因病情需要使用目录外的药品,应经管理部门事先批准才能报销。其中,享受省级公费医疗的由省财政负担80%,原单位负担20%,个人不再负担;参加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统筹的由统筹资金全额支付。同时为享受公费医疗和参加医药费单独统筹的离休干部另外再制定一个统一的《增补目录》,适当增加治疗老年性疾病的药品。由省委老干部局、省财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厅共同落实。

三、由省委干部保健委组织安排,为享受省级公费医疗的处级以下离休干部每年体检一次,费用由省财政负担。由省卫生厅负责落实。

四、本着从优和方便的原则,享受省级公费医疗的处级以下离休干部可以自主选择江西省人民医院门诊部或江西省人民医院直属门诊部(原省公费医疗门诊部)中的一家为门诊定点医院就医。由省财政厅、卫生厅共同抓好落实。

以上规定自有关部门发文起实施。

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

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

江西省财政厅

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江西省卫生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通知 篇9

麻阳苗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务公开工作的通知

局各办、站、室、队:

为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切实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推进透明型机关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会议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党务、政务公开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公开原则

党务政务公开工作要按照“及时真实、形式多样、方便监督、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工作。

二、拓展公开领域

凡各股室开展的各项工作,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原则上都可公开。重点是运用行政权利办理的各类事项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以及热点难点问

题的处理等。各股室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以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水平为准则,及时将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办事时限和办理结果等内容向社会公开。

三、创新公开形式

根据不同的公开要求,积极探索相应的公开形式,确保党务

政务公开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是充分发挥公开栏的作用。对需要长期公开的内容进行完善充实,定期公开的内容定期更新,日常公开内容做到及时规范。二是利用网络、广播、宣传栏及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扩大公开范围,增强公开效果。

三是对一些涉及面广泛的重大事项,可采取信息发布会或专题会等方式,主动向有关利益人通报情况,主动接受监督。

四、严格公开制度

一是认真落实主动公开和依法申请公开制度。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提出公开申请的,要予受理登记,并在规定的时限内作出答复,确实不能公开的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二是落实考核评议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进行季度检查和考评,对不按要求公开、工作不到位的,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

各股室要高度重视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列入工作计划,提上重要日程,明确专人负责,做到统筹安排、常抓不懈,全面落实,规范有效,不断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附:县环保局党务政务公开内容目录

麻阳苗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局党组

2011年8月11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溺水工作的通知 篇10

各位家长,各位学生:

目前正值高温天气,学生涉水、游泳等行为逐渐增多,为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严防因游泳造成溺水事故,请各学校、各位家长认真做好学生的溺水安全防范和教育工作。

一、加强教育。各学校、各位家长要教育学生(孩子)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性,根据学生(孩子)的身心特点,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深刻认识水域的危险和溺水事故的危害性。

二、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上放学时间,时刻与教师取得联系,在周末、节假日、上放学路上等不在学校期间,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教育,对孩子的活动去向要更多的给予关注、关心和指导,不断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做好预防溺水等安全工作的家庭教育。安全教育关乎孩子的生命安全,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要切实把孩子的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放在心上,加强对孩子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帮助孩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要让自己的孩子做到“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四、请各位家长教给孩子预防溺水的技能和溺水事故急救方法,提高自护自救能力。让孩子知道在遭遇险情或发现有人溺水时,一定要立即大声呼喊救人,不要贸然下水营救,从岸上或船上施救应先确保自身安全,防止被拖带入水。各位教师、家长如发现有学生在水边玩耍或下水游泳,不管是不是您的孩子和学生,请您能及时进行劝阻,以减少意外事故发生。

五、学校周边有江河、山塘水库、水窖的,一定要在相应区域设立警示标志,并加强值守,确保无事故发生。

思南县香坝中学

关于进一步加强通知 篇11

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及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以下简称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加强对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的监督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快制定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贫困县脱贫攻坚规划和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是贫困县开展资金统筹整合工作和各部门加强指导、监督问责的重要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要督促贫困县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规划,确保规划项目与本县脱贫攻坚需求相一致、与统筹整合资金规模相匹配、与部门重点任务相衔接。依据县级脱贫攻坚规划,加快制定贫困县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并按程序报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贫困县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要翔实具体,分年度分项目提出建设任务、补助标准、资金规模、筹资方式、绩效目标、时间进度等,做到可操作、可考核。贫困县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制定及报备工作在2016年11月30日前完成。

二、加快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各省要指导贫困县依据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加快制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具体办法(以下简称资金管理办法)并以县级人民政府文件印发,对统筹整合的所有资金进行统一规范管理。资金管理办法要覆盖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监督的全过程,明确部门分工、操作程序、资金用途、监管措施、绩效评价等。根据资金实际投向,确定相应的责任部门,责任部门围绕脱贫攻坚任务目标,根据行业规范及要求具体实施项目和使用管理资金并对资金绩效负责。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依据资金管理办法组织项目验收、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资金管理办法在2016年12月31日前出台。

三、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各省在收到纳入整合范围的各项中央财政涉农资金(含提前下达资金)后,要及时将资金分解下达到县,其中分配给贫困县的资金增幅不得低于該项资金平均增幅,资金一律采取“切块下达”,不得指定具体项目或提出与脱贫攻坚无关的任务要求。纳入整合范围的涉农资金按原渠道下达到县后,贫困县区分中央、省、市各级各类资金并详细记录预算指标来源,根据经报备的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安排预算,将调整后的预算下达给实际使用单位,按实际用途列相应支出科目,在预算指标账中记录有关资金用途调整情况,并相应做好预决算说明和解释工作,如实反映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四、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地方各级财政和扶贫部门要在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主动研究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有关政策和问题,做好政策解释、沟通协调工作,充分发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议事协调作用,努力推动整合工作。各省要认真落实“省负总责”的要求,切实加强对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督促和指导。省级要制定指导贫困县开展涉农资金整合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要求,规范运作流程、明确时间节点,建立奖罚机制。脱贫攻坚期内,各省每年要适时举办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专题培训班,通过培训,讲透政策,反映问题,交流经验。培训要坚持问题导向,力戒形式主义,增强针对性和指向性,培训内容要层层传达,抓好落地。各省要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实效,营造共同推进整合的良好氛围。各省要建立工作简报制度,积极向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报送工作进展情况。省级培训、宣传、信息报送的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评价。

五、抓好示范带动。在推动面上工作的同时,各省要选择若干领导重视、整合资金量大、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县作为示范县(示范县个数不少于贫困县总数的20%),加强跟踪指导,探索积累经验。深入实地调研,发现、反映和解决共性问题。建立统计分析制度,及时掌握进展情况,督促加快工作进度。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组织经验交流,适时面上推广。

六、建立工作进度通报制度。为督促各地加快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将根据工作机制建立、管理制度建设、资金增幅保障、已整合资金占比、资金支出进度、项目完成情况等因素,定期对各省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分类排序和通报。通报以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文形式印发,发各省财政厅、扶贫办并抄送省级人民政府。综合排序情况将作为年度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中央财政通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整合成效好的省予以奖励。各省也应结合实际,建立对贫困县工作进度的通报制度。

财政部 国务院扶贫办

2016年10月24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通知 篇12

一、加强项目监督管理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的管理。在建项目, 要通过再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http://zszy.syggs.mofcom.gov.cn) 定期上报项目建设进度, 定期组织项目检查, 加强动态督导;已经完工的项目, 应认真组织项目评审及验收, 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为加强对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的指导, 我部组织编写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管理手册》 (通过"再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首页省市县登录-资金支持项目信息管理-项目资料下载) , 明确了项目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要根据《手册》制定本地项目管理制度。

二、做好2013年项目安排

根据《财政部关于下达2013年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 (财建[2013]711号) 要求, 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可结合2013年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重点, 做好2013年项目安排。2013年项目要重点向四个方向倾斜:一是向公益性品种倾斜。对于靠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并带有公益性质品种的回收体系建设, 要加大支持力度;二是向产业集聚倾斜。鼓励建设一批分拣技术先进、环保处理设施完备、劳动保护措施健全的再生资源回收分拣集聚区;三是向技术升级创新倾斜。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和信息化建设,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四是向龙头企业倾斜。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

三、加强对重点联系企业工作指导

经各地推荐, 全国再生资源回收重点联系企业已达545家。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与重点联系企业的沟通交流, 掌握行业发展情况, 了解企业政策需求。要加强对重点联系企业的培育、指导和扶持, 积极为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标准规划等政策咨询和指导, 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突出困难和共性问题, 通过资金、税收等政策, 支持企业做强做大。要以重点联系企业为依托, 做好再生资源回收统计工作, 逐步完善统计制度, 扩大统计范围。2013年统计年报仍通过再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上报,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做好相关工作安排, 保证数据及时准确上报。

四、及时总结和推广项目建设经验

关于进一步加强通知 篇13

各中小学:

3月1日昆明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现仍有恐怖分子外逃,为严防犯罪分子袭击学校,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现要求如下:

一、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进一步做好治安、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要对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坚决杜绝闲杂人员、车辆进出校园,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校领导要轮流带班,门卫和值班人员要严格履行职责,重点区域要加强巡逻、专人看护、严加防范,确保万无一失。如发现情况及时向辖区公安机关汇报。

二、学校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安全工作协调有序,要及时掌握安全动态,确保信息畅通,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异常情况及时妥善处理,要加强应急预案管理,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启动,有效救援,把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三、近期安全科将对安保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工作落实不力单位将予以严肃处理。

关于进一步加强通知 篇14

厂各协会:

为进一步发挥职工协会作用,通过以协会为平台,积极开展各种有益员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进一步营造团结合作的团队工作氛围,从而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现再下发通知,请各协会接到通知后将本协会的组织机构、人员名单、协会章程以及今年的活动开展计划等情况于本月底以oA或纸质形式上报政工科,以进一步完善各协会的管理。厂工会每年将根据各协会的活动开展计划进行统一安排,并给予各个协会一定的活动经费,以便于各协会能更好地开展各项活动,提升职工文化素养,培养职工感恩企业情怀,从而达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同步。

特此通知

政工科

关于进一步加强通知 篇15

一、进一步推进汽车节油

(一) 继续停驶公务车50%。

从2008年9月21日起, 各部门、各单位封存公务车30%, 并将封存车辆牌号于9月20日前分别报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其它公务车辆要按照车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的规定停驶20%, 星期一至星期五停开公务车牌号尾数分别为1和6、2和7、3和8、4和9、5和0;周末休息日公务车除工作需要外全部停驶。通过采取以上措施, 中央和国家机关及所属单位的公务车继续停驶50%。

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职工的私车, 要自觉执行国务院的通知和北京市的规定, 同样按照牌号尾数1和6、2和7、3和8、4和9、5和0, 每周少开一天。

(二) 降低公务车配备标准。

严格按规定配备、更新公务车。一般公务车排气量要在1.8升 (含) 以下、价格要在1 6万元以内, 机要通信用车排气量要在1.6升 (含) 以下、价格要在12万元以内。

(三) 加快清理处置超编超标车辆和“黄标车”。

各部门、各单位要在10月底前将所有“黄标车”分别移交国管局、中直管理局统一处置;年底前, 将超编车辆登记造册并提出处置意见分别报两局, 超标车辆分别移交两局处置。对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的车辆要及时清退, 并将清退情况分别报两局备案。

(四) 严格车辆使用管理。

各部门、各单位要对公务车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建立健全车辆档案, 严格执行公务车“一车一卡”和定点加油制度。除安全、保密、外事等方面的重要公务活动确需使用外, 严格控制使用公务车, 确需使用的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合理调配, 减少单独或重复派车, 短距离出行一般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同时抓紧研究中央和国家机关及所属单位公务车改革方案, 积极推进公用车改革。

二、切实抓好节电工作

(五) 抓好空调节电。

严格执行室内空调温度设置标准, 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 6摄氏度, 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 0摄氏度。各部门、各单位要设置监督员, 加强巡视检查, 确保标准执行到位。改进空调运行管理, 加强维护保养, 按规定时间和标准进行清洗。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尽量少开空调, 倡导每天晚开1小时, 早关1小时。加强空调系统节能诊断和低成本无成本改造, 更换选型过大、效率偏低的空调设备。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空调, 采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 提高运行效率。今明两年, 重点开展信息机房空调系统节电改造。

(六) 抓好照明节电。

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 一般不开灯;夜间尽量减少楼梯间照明及其他公共区域照明。杜绝白昼灯、长明灯, 做到人走灯关、随手关灯。除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外, 办公区和住宅区一律关闭景观照明。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灯、无极灯等先进照明技术。年底前, 各部门、各单位要完成公共区域照明智能控制改造, 安装自动控制开关;2009年6月底前要完成所属行政事业单位非节能灯更换工作。

(七) 抓好电梯节电。

尽量减少电梯使用, 原则上三层以下停开电梯, 装有多部电梯的建筑非高峰时段要减少运行台数, 非工作时间只运行一部电梯。高层建筑电梯要分段运行或隔层停开, 短距离上下楼层不乘电梯。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改进电梯的智能控制方式, 合理利用势能回馈发电。

(八) 抓好办公及其他用电设备节。

办公用电设备要设置成节电模式, 长时间不使用的要及时关闭, 减少待机能耗。加快淘汰高耗能办公设备。从2008年10月起新购买的计算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必须达到能效标识2级以上。电开水器要加装分时控制装置, 提高保温性能;对达到或接近使用年限的要更换成保温效果好、具备分时控制功能的新型电开水器。加快实施机关食堂冷库的节能改造。

三、加大节能产品采购力度

(九) 严格采购清单内节能产品。

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强制采购或优先采购的规定, 采购列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中的产品。对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国家有能耗限额标准的品目, 应严格按要求采购。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将在各自的政府采购网站上公布节能清单中产品的生产厂商有关信息, 为各部门、各单位采购节能产品提供便利。

(十) 积极推进清单外节能产品的采购。

努力探索清单外节能产品采购方式, 对电梯等清单以外的重点耗能产品, 研究制定节能采购整体设计方案, 为采购人提供专业化的节能采购决策建议。不断拓宽清单外产品节能采购领域, 完善清单外节能产品评标办法和评标细则, 强化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节能和环保产品的扶持力度。

四、认真组织开展中央国家机关全民节能行动

(十一) 广泛开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学习宣传和培训。要抓紧制定学习、宣传《条例》和人员培训的具体工作方案, 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系统学习《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全面掌握基本内容, 负责节能管理工作的同志要带头学习。要采取多种形式, 有计划、分层次对各部门负责节能工作的领导和人员进行培训, 全面提升节能管理水平。要组织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征文和《条例》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营造《条例》实施的良好氛围。

(十二) 积极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活动。每年6月、9月第一个星期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活动。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实际自行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能源紧缺体验活动, 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参加。

(十三) 培养自觉节能习惯。引导干部职工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签字笔、塑料购物袋等用品, 鼓励购买节能环保的用油用电消费品, 重复使用节能环保购物袋。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出行, 减少私车使用。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从节约一滴油、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做起, 培养自觉节能的良好习惯。

五、加强监督检查

(十四) 强化监督检查。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监督员制度, 指定专人, 负责节能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 确保各项节能措施落实到位。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将会同有关部门, 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 对各部门、各单位节能工作进行专项检查, 重点检查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节能措施落实和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对不按规定落实节能措施、节能目标未能完成的进行通报。

(十五) 落实能耗核算和统计报告制度。各部门、各单位指定专人负责能耗统计, 在单位内部公示能耗情况, 并于每月1 5日前将上月的用水、用电、用气和油耗情况分别报送国管局、中直管理局, 两局按季度汇总并进行通报。能耗总量大、单位能耗高的部门和单位要认真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降低能耗。

上一篇:故乡的路美文下一篇:幼儿园自画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