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管理办法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管理办法(共8篇)

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管理办法 篇1

为继续贯彻“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服务方针,巩固民主评议行风成果,打造诚信服务品牌,确保磁县供电公司系统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的有效运转,促进供电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不断提升供电优质服务水平,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标准。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管理的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优质服务管理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管理职能

3.1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管理工作归口管理部门为营销部。

3.2负责对公司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3.3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原则,保证优质服务目标任务的完成。

3.2负责监督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的执行。

3.3规范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监督检查。管理内容与要求

4.1服务规范

4.1.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廉洁自律,秉公办事,服务意识强,真心实意为客户着想。

4.1.2服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电网公司员工道德规范》和《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守则》各项要求,认真履行“三个十条”。

4.1.3 服务人员应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

4.1.4 服务人员应遵守国家的保密规定,尊重客户的保密要求,不泄漏客户的保密资料。

4.1.5 服务人员要将客户投诉举报情况如实向公司有关部门报告,不得隐瞒、隐匿、销毁投诉举报信息。

4.1.6服务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对客户的咨询、投诉等不推诿,不拒绝,不搪塞,及时、耐心、准确地给予解答。

4.1.7客户来办理业务时,应主动接待,不因遇见熟人或接听电话而怠慢客户。如前一位客户业务办理时间过长,应礼貌地向下一位客户致歉。

4.1.8 残疾人及行动不便的客户办理业务时,应主动上前搀扶,可根据客户要求代办相关事宜并请客户确认。

4.1.9 老年人及其他需要特别照顾的客户办理业务时,营业人员可在取得其他客户认可时,优先为其提供服务。

4.1.10服务人员必须熟知本岗位业务知识和相关技能,岗位操作规范熟练,具有合格的专业技术水平。

4.1.11掌握专业的服务技巧,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良好的合作精神。

4.1.12 对重大电网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要建立相应的客户服务应急预案。

4.1.13 服务人员应做到自然、文雅、端庄、大方。站立时,抬头、挺胸、收腹,双手下垂置于身体两侧或双手交叠自然下垂,双脚并拢,脚跟相靠,脚尖微开,不得双手抱胸、叉腰。坐下时,上身自然挺直,两肩平衡放松,后背与椅背保持一定间隙,不用手托腮或趴在工作台上,不抖动腿和翘二郎腿。走路时,步幅适当,节奏适宜,不奔跑追逐,不边走边大声谈笑喧哗。尽量避免在客户面前打哈欠、打喷嚏,难以控制时,应侧面回避,并向对方致歉。

4.1.14 服务人员应使用规范、礼貌的文明用语,必须讲普通话,并且语言清晰,语气诚恳,语调平和,语意言简意赅,严禁使用脏话、忌语,或口气严厉、不耐烦,忌高声讲话。

4.1.15 营业人员接待客户时,首先起立,微笑向客户问“您好!”,并示意客户就座。

4.1.16 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应礼貌、谦和、热情。接待客户时,应面带微笑,目光专注,做到来有迎声、去有送声。与客户会话时,应亲切,诚恳,有问必答。工作发生差错时,应及时更正并向客户道歉;如自身受到委屈也应冷静对待,不可顶撞客户或与客户争执。

4.1.17服务人员与客户交接文件、资料时,应轻拿轻放,并使用“收到您XX资料”、“这是您的XX资料,请收好”的提示语;当服务人员收取客户现金或票据时,应唱收唱付,不抛不弃,并使用如下用语: “收到您XX元”,“这是您的找零XX元,请点清”。

4.1.18 服务人员应尽量少用生僻的电力专业术语与客户交谈,不随意打断客户的话语。

4.1.19 服务人员应热情、耐心解答客户提出的问题,对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必须向客户说明情况并请客户谅解,同时提交给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待解决后尽快回复客户。

4.1.20 当客户的要求与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相悖或超出本企业规定的服务范围时,服务人员应向客户耐心说明,争取客户理解,做到有理有节。

4.1.21 在工作时间,服务人员相互间不得谈与工作无关的话题,或长时间接打私人电话,严禁非工作原因占用计算机设备。

4.1.22客户办完业务离开时,营业人员应微笑与客户道别。

4.2营业场所的服务内容

4.2.1受理电力客户新装或增加用电容量、变更用电、业务咨询与查询、交纳电费、报修、投诉等;

4.2.2设置值班主任,安排领导接待日;

4.2.3县公司供电营业场所无周休日。

4.3“95598”服务内容

4.3.1“95598”客户服务热线:停电信息公告、电力故障报修、服务质量投诉、用电信息查询、咨询、业务受理等;

4.3.2“95598”客户服务网页(网站):停电信息公告、用电信息查询、业务办理信息查询、供用电政策法规查询、服务质量投诉等;

4.3.3 24小时不间断服务。

4.4保证措施

4.4.1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政治素质。

4.4.2加强对职工的廉洁教育。抓好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公司服务规范细则,提高职工自觉抑制不正之风的能力。

4.4.3公司所有服务人员必须遵守“四不准”:(1)不准违章作业;(2)不准对用户失礼;(3)不准向用户吃、拿、卡、要;(4)不准向用户乱收费、乱摊派。

4.4.4加强对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技能和服务质量。

4.4.5抓好典型。及时表扬、奖励服务工作中的好人好事,严肃查处违规、违纪事件。凡公司员工,只要发生用户投诉经查属实的,除按照公司有关规定处理外,本人要向用户赔礼、道歉。

4.4.6广泛开展内外监督,理顺、协调好公司内部各环节的关系,充分发挥内部监督职能。

5检查与考核

5.1 本标准中对部门和个人的要求分别纳入部门工作标准和岗位工作标准进行检查与考核。

5.2 按《经济责任制考核标准》每月考核一次。

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管理办法 篇2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下, 电力企业在营销方面遭遇了困境, 以传统的运营模式, 逐渐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因此, 电力企业为了适应新形势, 需要通过改变营销里面, 打造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营销方式, 以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此过程中, 对于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的制定非常重要, 是开展优质服务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2 确立社会营销观念, 开展优质服务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特别是在严重缺电的形势下, 电力企业由于长期受到生产观念、产品观念等的支配, 主要致力于获取相应的电力生产量, 并实现不间断供电, 加强对于用电方的管理功能, 保证卖方意志能够处于主导地位。

随着市场竟争的日益激烈, 企业经营观念也随之改变, 从销售观念转变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营销观念主要是认为, 为了实现企业目标, 其关键在于明确目标市场实际需求, 并能够比竟争对手更加有效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产品与价值。销售观念则主要是以卖方的需求作为出发点的, 考虑的是如何将产品转变为现金;而营销观念则重点考虑的是, 如何通过生产产品, 创造、传送产品和最终消费产品相关事宜, 达到顾客满意度, 从而获取利润。因此, 企业对于自身结构、功能, 也必然发生改变, 将顾客置于核心地位, 将营销作为企业整体功能, 实现了战略性变革。

作为电力企业, 他既具有商业属性, 又具有社会公益属性, 只有确立社会营销观念, 才能具备建立优质服务常态管理的思想基础, 优质服务才能充分体现鲜明的行业特点和时代特征。从现代营销理念看, 在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中, 市场的导向作用愈来愈明显地体现出来, 客户处于企业的核心地位, 体现的是核心功能;营销处于企业的中心位置, 体现的是企业的整体功能;服务则成为企业永恒的主题。从一定程度上讲, 企业的营销就是服务营销, 就是一种竟争力。

3 建立电力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的措施

优质服务是企业的宗旨, 需要通过具体部门和人来体现, 而人又是企业最活跃的因素。除了不断强化人的素质教育,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外, 建立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监督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是实现优质服务常态管理的保证。

以某市的供电局为例, 为了实现优质的电力服务, 决定实施对工商业电价的调整, 而该市的工业电价保持现状, 对于具有高需求的普通商业或其他电价, 则统一降至对应电压与用电效率等级的电价水平;而对于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用电, 电费则仅收取所采用的阶梯电价, 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用户用电量的增长。

3.1 完善电力优质服务运行机制

对于企业而言, 为了建立起完善的运行机制, 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运行标准, 因此, 在建立电力优质服务运行机制时, 电力企业应当在开展优质服务工作的初期, 就制定规范服务标准, 严格要求员工按照该准开展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优质工作逐渐形成常态。

所建立的规范服务标准即为“优质、方便、规范、真诚”。“规范”是建立该机制的关键, 即要求在优质服务态度的基础上, 真诚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方便用户用电。所建立的规范制度应当包括供电、抢修电路、电费收取以及客户工程施工等多个方面的规范化制度建设。当前许多电力企业所制定的规范为零散细节, 缺乏统一性。事实上, 无论是从企业的电力生产设备、技术和营销战略上, 都存在既定的电力服务工作流程, 甚至包括服务人员的仪表仪容、言行举止等, 只有连细节工作环节都有章可依, 才能确保所有工作内容都符合标准要求。

3.2 建立电力优质服务的保障机制

许多电力企业在开展优质服务运行机制的情况下, 往往存在一定误区, 即认为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与用户能够直接接触的环节, 也是评价服务质量的唯一环节, 因而在制定电力优质服务运行机制时有所偏颇。其实, 所谓的服务“优质”, 并非指的是服务态度良好问题, 更重要的是电能供应的优质, 例如电力供应的稳定持续、电力故障维修的迅速有效、电费缴纳的方便、用电咨询热线的全天候服务等。要实现优质服务的目标是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支撑, 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投入, 建立起以优质服务为目标的保障机制, 形成大营销、大服务的氛围。只有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个岗位, 都应当以客户的需求为目标, 以客户的满意度为落脚点, 将这种服务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发扬团队精神, 减少漠视客户利益, 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建立起以营销、服务为核心的“一口对内”优质服务运行机制, 并将其真正落到实处。

3.3 建立优质服务的监督考核机制

优质服务工作步入常态运行的轨道还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监督考核机制:①要在建立岗位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的基础上, 制定出与之相配套的考核标准, 使考核做到有据可依;②要建立内部监督考核的组织体系, 这个组织体系应由企业主要领导挂帅, 由业务部门之外的具有综合职能的监察部门牵头, 有关部门共同参与, 才能对与服务工作相关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环节的全过程, 实施严格的考核措施, 以达到增强全体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目的;③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将对于优质服务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等, 都交给人民群众进行判断, 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另外, 应当利用科学的采样机制, 来产生合格的评议人员, 注意使采样点能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发动并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和用电客户, 依靠全社会进行监督, 敢于暴露并纠正问题, 最终切实提高优质服务水平;④建立对于营销服务岗位的动态管理制度, 实现对员工的引进、培训、上岗、考核、轮岗等管理链接, 提高人员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3.4 建立优质服务的激励机制

激励与考核之间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通过严格考核, 辅以有效的物质和精神激励,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优质服务激励机制, 一方面在于树立优质服务标杆, 同时大力宣传相关的先进事迹, 从而使广大职工能够有学习榜样的意识;另一方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营销服务对于岗位的归级, 以及对于优质服务明星、标兵在精神上的荣誉外, 还要给予物质上的奖励, 努力形成一种树典型、学先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3.5“互联网+电网”服务战略

“互联网+电网”服务策略, 是由深圳供电局在服务工作过程中, 对于服务策略的创新模式, 在与阿里云、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三者之间实现强强结合的情况下, 运用时代发展中应运而生的先进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等, 共同打造“互联网+城市电网服务”。该服务模式的实际运用, 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供电局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主要是通过提供移动支付、小额贷款、征信、互联网供电等多项服务功能, 将智能化的供电服务深入并落实到实际的服务工作中。这一服务战略的开展与实行, 对于电力企业的服务工作而言, 是重要的创新措施, 为供电局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线上、线下全电子供电服务体系, 还建立了掌上营业厅、网上营业厅等高效的服务平台, 借助互联网为用电客户提供“指尖上的供电服务”。同时, 电力企业还利用网络平台, 实现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 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拓展了业务服务内容及形式, 构建支付宝服务窗口、一站式移动缴费等服务形式, 提升用户体验与服务水平。

4 结语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 电力企业为了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道路, 就必须通过改变营销模式, 提高服务质量的方式, 为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有效率的服务, 通过建立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 以保障对相关人员素质的监督、考核与激励, 从而确保营销各个环节的优质化, 严格规范相关工作, 从而打造具有优质服务形象的电力企业。

摘要:在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 为了有效避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电力企业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运营理念, 改变经营策略, 以使用市场的变化, 从而提高电力服务质量。本文探讨了电力企业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的建立, 为改善电力企业形象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服务,常态,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吴纪元.提高电力服务营销与电力优质服务策略[J].科技创业家, 2014 (4) :219.

[2]宋冬梅, 丁一, 刘倩, 等.浅谈优质服务理念指导下的用电检查工作[J].管理观察, 2014 (22) :112~114.

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管理办法 篇3

创新药具发放服务模式,拓宽药具发放服务渠道。一是设立区域发放网点。夏邑县在城区各大药房、诊所设立免费服务网点11个,育龄群众可在县药具展厅办理药具领取卡,持卡可到城区任何一家免费服务网点领取避孕药具。在乡镇指导所、卫生院及药房设立免费服务发放网点48个,方便乡镇育龄群众领取避孕药具。二是安装二代身份证自助发放机。安装了44台二代身份证自助发放机,24小时提供服务,育龄群众可每月免费领取一盒避孕套,提高了育龄群众领取药具的可及性、易得性和便捷性。三是开展预约领取送药上门服务。育龄群众可以通过拨打电话,预约需要的药具品种,药具工作人员会及时送药上门。

创新药具宣传随访服务方式,提升药具发放服务效率。一是利用重大节日活动进行宣传。二是利用健康检查日和妇科病普查普治活动,对已婚育龄妇女开展避孕药具知识讲座。三是利用县、乡、村人口学校,对基层药管员和育龄人群开展避孕药具知识宣传。四是利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人口和计划生育》专题栏目,宣传药具知识及免费领取避孕药具的政策和途径。五是开通微信公共平台,定期更新药具相关知识和相关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公共平台与育龄群众进行互动交流,特别对特殊人群,既能很好的提供药具服务,又能保护个人隐私。今年以来,夏邑县共开展了4次大型宣传活动,印发药具宣传折页8000多份,节日宣传设立咨询台4次,发放印有药具知识的围裙、纸杯1万余个,制作药具专题节目1期。

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管理办法 篇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的稳步推进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明显增强,对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不断改善民生、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健全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才能优质高效地生产公共产品、提供公共服务,才能够满足新时期我国各族人民的新期待。

一、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问题,也是促进科学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为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依法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政府不该管的事项转移出去。

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不分,各级政府投入了许多时间、精力和财力,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情,应该由政府管的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的公共服务却不到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依法划清政企之间、政资之间、政事之间和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之间的权力界限,割断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利益脐带,实现政府责权的法定化,用法律的刚性手段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政企、政资、政事和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之间的权力界限划清了,利益脐带割断了,政府职责明确了,各级政府才能自觉地把不该管的事项转移出去,也才能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公共服务上来。

(二)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明确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依法确立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地位,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只有将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才能切实克服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的现象,促使各级政府优质高效地生产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也才能使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理念落到实处。调整政府职能结构,依法确立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中的主导地位或核心地位,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精神的迫切需要,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举措。

(三)健全政府职责体系,依法明确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权限。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中,加强法治建设,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依法明确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权限。各级 2 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权明确了,公共服务职责体系健全了,才能够尽快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

二、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一)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加快推进和完善大部制改革。

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是我国政府机构历次改革总结出的成功经验,是解决机构庞大、职责分散、效能低下的重要途径,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精神和要求,积极探索和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大部门体制改革,明确公共服务的职责分工,减少职责交叉,权责利相互统一,运转协调的行政机制。

2,在推进大部制改革中,坚决贯彻中央精神,严格执行政府组织法,严格控制编制和领导职数,不能随意更改,突破编制和领导职数限额。

3,既要给予地方政府改革的自主权,尊重地方改革的创造精神,又要注意改革的上下衔接,避免管理链条的断裂。

(二)减少行政层级,积极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1982年推行市管县体制以来,我国政府层级已经由四级制为主转变成五级制为主。政府层级过多,不符合当今世界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趋势,不利于调动县(市)和基层政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提高政府管理效能。解决政府层级过多严格按照《宪法》规定,实行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

1,改革市管县体制,实行市(地级)、县分治。市是城市型的行政建制,县是广域型的行政建制。市作为城市型的行政建制,主要管理市区和郊区,管不了农村区域;县作为广域型的行政建制,直接管理县属的乡镇。实行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市管县体制,解除市(地级)与县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实行市(地级)、县分治,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型政区的作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克服虚假城市化现象,又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2,依法明确省、市(地)、县的职责权限。实行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必须依法重新界定省、市(地)、县的职责权限,构建新的管理体制和行政运行机制,以便理顺市县之间的关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加强政府机构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依法行政,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法治化,不仅需要依法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同时还需要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的法定化,依法明确各级政府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使政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因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变化而变化,以保持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的相对稳定性。

三、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

(一)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又适度分离的运行机制,解决决策与执行不分、监督不力的问题。

1,建立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健全决策的程序化规范化。对重大决策要按照调查研究、确定目标、制订方案、咨询论证、提出决策、实施反馈的程序要求去做,防止决策失误。健全决策的咨询机制,对重大决策事项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充分发挥各种决策等研究班子及咨询组织的“外脑”和智慧团作用。对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要向社会公布,实行听证制度。健全决策的问责机制,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效能问责体系,明确问责事由、问责对象、问责程序、问责行为,对领导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及其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对因盲目决策、失职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实行效能问责制度。

2,建立快速有效的行政执行机制。建立行政机关职能执行机制,形成行为规范、有章可循的“以制度管事管人”的执行制度,通过明确行政执行责任、简化行政程序,使上级的方针、政策得到准确快速执行。建立快速有效的办事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优化办事流程,杜绝人情风、关系网,一切以法律纪律、规章制度为准则,尽可能地简化手续、量化标准,使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建立科学的行政执行力考核机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执行力、执行结果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不断改善执行手段、提高执行效能。

3,建立全方位参与的监督机制。权力的正确行使,必须通过监督予以制约和规范。为加大监督机构的整体合力,建立具有统一组织管理协调和指挥工作的独立行政效能监督机构,实施多元联合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包括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行政机 5 关的日常监督、监察机关的专门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在内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建立信息共享、职能衔接和联合督查的协调机制,加强各种权力之间的制约和平衡,切实履行机关职能的监督作用,共同为改进与完善行政管理这个大目标努力。此外,还应建立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全员接受的教育机制,全天候通畅的反馈机制。

4,构建以扩大民主为基础的考评体系。把与考核对象工作和生活联系密切、知情度较高的上级、同级、下级和基层群众作为评价主体,形成一个评价立体群。构建以实绩为核心的考评内容体系,把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考评的根本目的,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政绩的重要内容,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把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主要尺度,构建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为手段的考评方法体系。

(二)创新管理方式,降低基本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效能。

1,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公民的基本生存、基本发展、基本环境和公共安全等对公民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公共服务,实现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三个目标:一是广覆盖,使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公民;二是促均等,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消除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不同阶层、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别;三是上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三项目标或任务,都直接涉及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问题。6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是评估政府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和实行行政问责的主要依据,是社会组织等参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最低门槛,因此,研究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迫在眉睫。

2,大力推行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行政问责制。政府绩效评估是实现政府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对政府工作具有实际的导向作用。将GDP的增长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估内容,以GDP论英雄、定升降,导致各地想方设法追求GDP,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与这种错误的政绩观不无关系。将基本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大力推行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度,不仅能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认真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同时能够促使各级政府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积极探索政社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虽然是政府责任,但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不应统包统揽。政府垄断式的供给,不仅难以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公民社会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容易滋生消极腐败现象。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为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扩大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有序参与,探索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机制,有效整合市场和社 7 会力量,通过合同外包、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高效率。

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管理办法 篇5

试点村项目实施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满足农民公共服务需求,确保村级公共服务正常运转,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县财政局《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蒙农改办)[2017]2号)文件精神,经文圩镇党委政府研究,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文圩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村项目实施》,具体如下:

一、总体要求

2017年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民战略,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

一要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试点,必须由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和市场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村两委、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二要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按照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结合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现状,统筹规划农 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中长期目标,明确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制订分步实施方案,逐步有序推进。

三要坚持民主决策,规范管理。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试点要严格执行村民民主议事制度,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做到公开透明操作,严格规范管理。

四要坚持试点先行,风险可控。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采取先行试点,封闭运行的办法,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做到风险可控。

二、目标任务

探索建立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的支撑平台,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新机制。实现“三个建立”:建立促进村民生、方便村民生活的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体系;建立保障有力、满足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需要,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村集体投入和社会资本多元参与的资金保障机制;建立村民民主参与、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村级公共运行维护管理机制。

三、工作内容

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是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涉及农村生活和社会管理各方面结合我镇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实际,着力解决农民群众基础最急需、最急盼、受益最直接的公共设施运行维护问题。我镇2017年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村内道路、桥梁、和田间小型水利设施等农村基础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二)农村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绿化亮化及农民居住环境卫生等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三)卫生室、幼儿园、生活生产资料超市、党员活动室、信访治安室等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场所设施等级运行和维护。

(四)村内农民生活娱乐活动场所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在组织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考虑试点政策与农村其他专项涉及资金政策的有效衔接,凡有稳定资金来源或公共财政已覆盖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运行维护资金不得重复安排。

四、试点项目补助标准

按照项目有关规定,每个试点村补助标准为5万元。在此基础上,倡导社会捐资和村集体投入相结合,共同研究推进村级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建设。

五、资金管理

(一)坚持专款专用。运行维护资金专项用于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

为了规划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我镇将建立台帐,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同时加强监督考核,村务监督委员 会将对资金使用情况公示。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建设,所有工程、设备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办理。

(二)实行审核报帐制。项目完成,经村两委、镇政府验收合格后,报经县财政局农财股进行项目审计。资金报帐票据须有村负责人、镇主要领导审定签字,由镇报帐员按报帐制度的要求,归依整理资料到县财政局办理资金据传。

六、项目管理

(一)坚持村民管理。坚持“三议五公开”(即事前群众建议、事中群众审议、事后群众评议,公开资金规模用途、公开村民建议意见、公开村民会议决议、公开项目完成情况、公开绩效评价结果)的工作方法,全面实行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二)管理引导议事。鉴于目前运行维护资金补助标准不高,应积极引导村民把议事重点放在已建成的村内公共基础设施的日常管护、推进农村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丰富村民物质精神文化活动、整治村内环境等级方面。

(三)优化项目实施。实行合同式管理。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必须与提供服务的单位(人员)签订服务合同,做到责任明确、权责明晰。二是购买专业服务。对专业技术性较强或能够由社会组织提供的运行维护项目,必须全部采 取公开竞争的方式择优确定服务队伍(人员),杜绝暗箱操作,确保服务质量。三是照顾弱势群体。对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的运行维护项目,优先利用贫困户、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残疾人,以及体村富余劳动力,为这部分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劳动来增加收入。

七、工作步骤

(一)公开政策,征求意见。及时召开会议,向试点村传达文件精神,精心组织示范试点工作。村两委根据文件要求规定,向村民宣传解决政策,公示资金额度、用途及要求。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和建议。

(二)拟定方案,群众审议。各村要比照“一事一议”群众议事程序操作,确定方案,申报项目及资金概算。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听取项目情况说明,审议项目实施草案。

(三)方案报审,组织实施。根据村民会议通过的项目实施方案,由镇初审。镇初审后各村项目汇总经县财政局(综改办)审核,报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审批。试点村按县批准方案,组织项目实施。

(四)验收审核、资金拨付。项目完成后,“村两委”、村民理财小组、质量监督小组等群众自治组织、镇验收小组(包括镇村干部)按各自职责要及时组织验收,并公示相关结果,接受村民评议。县财政局根据各试点村工作情况,组织抽查复验,对抽查复验中发现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的村将 在全共通报,并对虚报申领、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五)档案管理。根据规范文本和档案管理制度,按“一项一档”的要求,建立档案,主要反映群众议事、申报、审核、审批、项目实施、项目监管、公开公示、项目效益等过程的有关内容,包括试点项目村民代表会议记录、《村民表决签字表》、《试点项目申报审批表》、招投标资料、施工合同,报帐财会资料、公开公示照片等,并按进行整理成册,实行立卷归档,规范管理。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是试点工作的责任主任,要成立组织,将试点工作纳入政府主要工作部署,统一规划,精心组织、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镇财政部门负责政策制定、资金管理监督和绩效评价,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纪检监察要加强对运行维护试点工作跟踪检查和审计监督。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司其职,负责技术指导,并参与项目监督管理。充分调动有关部门和村两委积极性,合力推进试点工作。

(二)推进“三个创新”。创新议事机制。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的方式议事,确保维护项目、资金使用由村民决定,创新监管机制。建立政府部门与群众自治组织相结合的协作监管机制。创新社会管理。探索建立农村社 会管理的新平台。通过改革创建,实现“小改革、大机制,小资金、大舞台”的目标。

(三)加强部门配合。村级运行维护试点工作由镇政府牵头,负责目标下达、日常检查和工作考评、各试点村方案初审、项目监管、工程验收、资金结算、档案管理等,统筹负责辖区内试点项目实施;村、组是项目实施主体,负责政策宣传、组织村民议事、项目申报、项目实施、项目日常监督等;镇农业、交通、水利、文体、监察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调配合,确保工作扎实推进。

(四)强化监督问责,完善绩效考核。镇财政所要制定运行维护试点工作绩效考核办法。镇、村要建立督导监督检查制度。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任人,定期对工作推进、工作监管、操作规范、资金管理进行督查、通报,对督查中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对工作推进有力、监管到位、成效突出的予以表彰,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

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管理办法 篇6

论文摘要: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关键是创新运行机制和合作机制,核心是强化动力机制。园区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合作的动力源主要来自学校、企业、政府、学生四大方面。政策保障机制、组织领导与协调机制、利益平衡与补偿机制、评估激励机制等“四大机制”给力园区优质教学资源真正共享。

论文关键词: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动力要素;动力机制

高职教育园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不仅包括硬件设施的共享,还包括软件教学资源的共享,而且是更重要的方面。优质软件教学资源主要是园区各高校特色专业与精品课程的共享,优质专家资源共享,课程互选、学分互任、共同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合作与共享等。但软件教学资源方面的共享在国际、国内大学城和高教园区建设中都是一大难题。

根据相关文献研究和课题组调查访谈,笔者以为,在我国高职教育园区,资源共享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各利益主体关注自身利益较多,使共享处于次要地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2.目前教学资源区域共享,尤其是软件资源共享的程度和水平还较低,形式与内容较单一,共享的质量不高;3.相关管理机构以及各高校对共享教学资源的管理和研究不够,推进资源共享的制度和机制还很不完善,推进力度还不够;4.还没有建立有利于保障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的监督体系和科学的评价体系。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强化合作的动力机制,创新共享的运行机制。

本文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为例,分析园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动力因素,构建园区教学资源共享的动力机制,并提出解决当前园区教学资源共享存在问题的思考。

一、常州高职教育园区教学资源共享现状简介

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建设单位、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国家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其显著特色是集约发展、资源共享。园区内现有五所高职学院和一所本科院校。园区五所高职院校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7个,省级实训基地19个。园区现代工业中心是全国高校园区中第一家开放共享,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基地,现已形成良性的实践资源共享运行机制。“常州高职教育园区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发展新模式,即‘常州模式’”。常州高职教育园区正努力在软件教学资源共享方面寻求突破,以丰富高职教育“常州模式”的内涵,打造我国高职教育园区教学资源全面共享的第一品牌。

二、高职教育园区教学资源共享的动力因素分析

动力机制是高职园区教学资源共享运行机制的核心,建立高职园区教学资源共享的长效运行机制,首先必须建立园区管委会协调下的校校、校企多元化合作共享的动力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校、校企合作的本质就是互惠双赢,资源共享,共生态发展。校企各自具有自身发展的独特优势和潜力,高职院校之间、校企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和依存性,从而产生一定的动力支持。园区高职院校多元化教学资源共享合作的动力主要源自以下几大方面:

(一)学校因素

根据罗默的知识溢出理论和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等理论,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知识溢出发生在同一产业相同或相似企业之间,才会产生规模经济。集群内知识溢出只有具备畅通的传导路径,即共享,作为结果的知识溢出的链锁、模仿、交流、竞争、带动、激励等效应才会产生。尤其是在后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今天,随着国家和省高职教育提前入学和注册入学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将面临严峻的生存与发展压力,园区高校必须通过“抱团共享”、“强强联合”,提高整个园区各高校自身的内部效益和整个园区的外部效益。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各项教学资源丰富,5校均为省级示范教育园区高校,其中国家级高职教育示范校和骨干校2所,教学条件一流。各校平均开设50个专业,专业门类齐全,已建成省品牌、特色专业2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50多部。荣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0多项。园区各学院积极探索并形成了具有各自独特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园区内5所高职院校有人才、技术集聚优势,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教师多,而且覆盖各个领域。通过园区内教师或科研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相互交流,形成稳定、可靠的互惠社区网络,促进知识的溢出和扩散。师资共享有利于组建联合科研教学团队,打造高职教育领军人物;有利于申报省市重大项目和进行联合技术攻关,服务区域经济;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也有利于解决专业人才的短缺和过剩的问题。专业共享,有利于发挥优势专业的示范和引领效应,形成专业群效应,同时也有利于弱势专业进行改造和提升。共享管理,有利于实质性地推进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人才共育的教学管理模式。园区各高校师资、专业和管理合作共享的空间和潜力很大。

(二)企业因素

“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常州高职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目前,清华、北大、中科院、南大等17所著名高校入驻科教城,孵化、引进360多家高科技企业。科教城还与武进高新区等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合作联盟,不少企业主动寻求与高职院校合作。企业成为高职教育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在与院校合作中能够获得利益,将会激发企业合作的内在动力。

从企业网络理论角度看,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企业无法通过市场和自身内部资源配置突破自身能力限制时,就可能会跨越边界,采用协调合作的方式来组织生产和交易活动,寻求多方的资源共享与支持。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人力资源的质量是影响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集团内校企之间的人才流动,也可以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高职教育的直接“消费者”,企业“消费”高职院校的人才智力资源。高职院校可按照企业需求,积极吸纳企业资金,借助企业设备和实训基地,引进企业能工巧匠,采用“订单式培养”、“生产性教学”、“校中厂”、“厂中校”等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为企业“生产”合格对口的“产品”,这样可大大降低企业招收新员工进行岗位再培训的人力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同时,高职院校也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企业还可通过与院校合作,提升企业自身社会责任感和企业形象,增加企业美誉度,提升企业品牌效应。

(三)政府因素

在我国,政府是大学的办学主体,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从教育财政学视角来看,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至少有筹措足够的教育经费、保证教育的高效率运转和促进教育公平等作用。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来为社会服务,也就是说,社会是教育的巨大受益者。从罗索斯基的有关大学利益相关者的观点来看,政府是大学利益的部分相关者。我国学者胡赤第认为,教师、学生、出资者、政府等是大学的权威利益相关者。所以,从政府的职责来看,政府代表公共利益,有责任有义务为公民提供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事业。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满足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是政府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的重要体现。

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是政府主导型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政策调节和市场化运作等机制,基于共同的发展利益,充分整合学校、社会、政府、企业各方优质资源,实现各要素的资源最优化配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常州科教城管理委员会是常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其主要职能是推动园区教育改革、规划建设、共享管理、协调发展、公共服务等。所以,园区管理委员会应主动协调政校、校校以及校企之间的关系,促进学院与学院、学院与企业、学院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打造高职教育“常州模式”品牌,也是事关民生真正利民惠民的政府“形象工程”。常州科教城科研、院校、企业“三大”集群效应为高等职业教育园区拓展了发展空间,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成为江苏乃至高职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张响亮的名片。

(四)学生因素

学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教育质量与他们的整体发展利益息息相关。从市场营销管理学的视角看,学生是高等教育服务的部分支付者,学生购买的是高校的教育教学服务以及与此相关的配套资源的消费权,他们是学校服务的“顾客”或“客户”。所以,学生是大学的根本服务所在,学生是大学存在的理由,因为毕竟没有学生就没有大学。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高职院校尤其要调整自己的目标导向,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可持续的教育质量观,建立基于顾客满意度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服务体系。让学生充分自由享受园区内的优质师资、优质课程、优质设施等服务就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保障的关键。

从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近几年共享运行的效果来看,各校学生对现代工业中心(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非常满意,学生上课的热情也非常高。此外,园区每学期还根据各校的专业特色也开设了多门公选课程,比较受学生欢迎。然而,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园区内各高职院校如何开发和利用积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合适的产品及更加多元化和高品质的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成为破解制约当前园区软件教学资源共享的一条新途径。

三、高职教育园区教学资源共享的动力机制构建

(一)政策保障机制

教育投入是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物质保障,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其次,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调动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把为区域经济培养人才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法定义务,并将其参与校企合作的业绩作为考评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度一个重要指标。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关校企合作管理文件,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义务、合作办法、利益保障措施,利用公权力协调各校的利益关系,建立校企合作专项基金及奖励基金,促进高校主动适应区域优势产业,积极争取企业加盟,同时也有效地保障企业利益,实行企业优育优选人才机制,从而增强校企合作动力,扩大园(校)企合作办学共享平台,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园(校)企合作的新机制。

(二)组织领导与协调机制

一个有效的组织领导与协调机制能够充分整合政府、高校、企业和行业等方面的优势,调动各方面支持职业院校发展和高职园区建设的积极性,有助于保障和实现校企之间、校校之间的合作共享。为了加强对园区的领导和管理,推动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组织、学校与区域以及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成立了由常州市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挂帅的由园区管委会领导、武进区政府副区长和园区各高校校长等为小组成员的常州市科教城(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了园区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效益,为保障园区内外相关资源的共享提供了组织保证,在协调各高职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建园初期,还从中观层面进行了设计和思考,拟跨校组建园区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的“专业(群)建设协作组”、“共享平台建设协作组”、“教学管理协作组”、“师资队伍建设协作组”、“科技与社会服务协作组”、“就业与创新创业协作组”等若干个协作组,其职能是具体负责园区各项共享协作工作的具体实施。“但从目前常州科教城高职园区管理委员会所担任的职责来看,管委会在协调各高职院校资源共享的保障方面还没有完全承担起职责”。由于管委会人员来自政府工作人员,日常事物较多,管理人员精力投入还不够,所以当初设计的各协作组的作用没有真正得到发挥,导致几所高校的软件教学资源共享的推进力度尚不够理想。

就园区目前的软件教学资源实际状况,笔者建议成立三个协调组织:一级组织是,在政府(管委会)的支持与引导下,成立以各高校校长和管委会领导为主体的园区教学联合决策委员会。园区教学联合委员会配备1名专职领导人员专抓资源共享工作,实行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可每学期初和学期末各召开一次)。其职能为加强共享研究,制定共享对策,提出发展规划,保障资源配置,总结共享经验,协调园区与高校以及各高校之间的利益关系,解决共享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提供教学资源共享的“软件”服务,以保证资源共享的实现,使园区内高校形成一个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深度融合的教学共同体。二级组织是,在园区教学联合决策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园区校际教学管理协调委员会和园区“专业(群)建设协作委员会”两个工作机构。两个组织职责和分工不同,但相互支持,目标一致,既保证各高校相对独立,又体现教学资源充分共享。

园区校际教学管理协调委员会由资深教授或领导(也可以聘请即将退休或已退休的各校或社会精通教学管理的专家,各校选派一人)和管委会分管负责人(1人)组成。教学管理协调委员会成员可统一集中在科教城高教园区管委会办公,其职责是:根据教学联合委员会决策和要求,依托教学共享信息平台,对园区的教学资源共享实行专业化的协调和管理,负责协调落实教学资源共享的具体工作,保障教学资源共享有序合理地进行,负责整个园区的共享资源(如专业互修、课程互选、师资互聘、学分互认,跨校学术活动等)的协调与安排,制定统一或相容的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办法,拟订具有一定约束力的保障园区教学资源共享的管理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并负责具体实施。每周定期召开一次协调会议。教学管理协调委员会成员对内是联络员,与校内教务处共享管理负责人及时沟通,负责所在院校的教学资源调度,向分管校长负责;对外是协调员,负责协调与园区其他各高校的关系及处理相关共享事务,履行教学管理协调委员会赋予的各项职责和权力。

园区“专业(群)建设协作委员会”由园区各高校学科或专业带头人、资深教授和行业、企业专家代表等组成,各校大类专业分别选派1-2人参加,每学期召开1次专业(群)建设协作会议。其职责是,在资源共享的理念下,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规划以及园区的定位目标,结合各校专业特色和优势,对各校专业结构调整提出建议,为园区联合决策学术委员会提供智力支持。建立专业预测机制和专业退出机制,负责对园区开设专业进行调研论证;对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或园区内重复设置的专业经专业(群)建设协作委员会认定后报园区教学联合决策委员会批准后逐步予以淘汰;根据社会区域发展需求集中跨校跨专业优势及时重组和建设新专业。提出园区推进专业互修、学分互认、课程共享、教师互派的可行性方案,经园区教学联合决策委员会批准后由园区校际教学管理协调委员会分步具体实施。建立园区课程开发、建设及退出机制,鼓励联合开发课程与教材,联合申报教学成果评定。建立重大项目合作与技术服务联合的机制,鼓励引导各校教师跨学科跨专业抱团研究,联合攻关。建立园区学术成果评定与奖励机制。

(三)利益平衡与补偿机制

园区高职教育与其区域经济互动的最大内在动力是共同利益追求,同时各方利益诉求不同也是影响园区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要原因。利益是政府、高校、企业在政、产、学、研合作中涉及的核心动力因素。建立协调共享各主体间的利益平衡补偿机制,有利于规范参与各主体的相应的活动和调动各方参与园区产学合作与共享的积极性。在高校与行业企业组成的高职教育联盟中,政府应扮演主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办学与管理,承担培养区域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必然可能在人、财、物上有一定的投入和付出,作为政府必须实施“减、免(税收等)、帮扶、奖励”等多种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园区产学合作的积极性。作为高校,根据企业和社会需求制定和实行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努力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的积极互动和衔接,建立企业优先选用人才的机制。园区教学资源在满足学生实训的基础上可向企业和社会开放,为企业和社会培训各类人才服务。

为推动各校充分参与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近几年在共享型实训基地的运作上实施的资金杠杆撬动战略非常有效,即每所高校每年向园区管委会上交200万“强制性”共享专项费用,这样一来,各校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争取实训机会,学生成了共享的最大赢家。这一做法也可运用于推进园区校际软件教学资源的共享,由园区统一制定软件教学资源的共享实施方案及利益核算办法。政府(管委会)也可增加在这一块的专项投入,缓解共享中存在的资金压力,对在共享中贡献大的主体方予以利益和政策补偿,同时也对弱势学校给予一定的照顾,确保各共享高校都能够从共享中获得利益。

(四)评估激励机制

对园区教学资源共享的评价可分三个层面进行:一是,各级教育部门在对高职院校人才质量培养水平和办学特色进行评估和验收时,要积极帮助学校清除阻碍共享的政策壁垒,要改变目前只重对一所学校单独评估的做法。对园区高校评估要弱化对资源的占有,强化对资源的使用,要制定有利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学科或专业评估体系,营造有利教学资源共享的政策环境,要关注与邻近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可通过考查共享绩效和对园区师生跨校进行访谈等形式,把各校参与共享的情况纳入评估内容,以充分发挥示范校或骨干校的示范效应。在品牌、特色专业或精品课程评比、重大教育科研项目申报、教学成果奖评定等方面,都应鼓励各校之间共建、合作和共享,达到“以评估促建设、以评估促共享,以评估促提高”。

二是由园区管委会牵头,在听取各校关于教学资源共享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引导型发展性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促进园区教学资源区域共享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制度层面对园区高校教学资源区域共享提出明确要求,保障园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园区教学资源共享评价体系可由一系列与教学资源共享程度及效果相关的评价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和指标体系组成。评价实行定量与定性结合,自评与他评结合,确定评价内容,制定评价细则。实行高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行业、企业等多主体评价。通过问卷、实地考察、深度访谈、查阅资料等多形式评价。通过从共享观念、组织保证、制度保障、资金投入、共享项目数量(如公选课程门数、学分互认课程门数、教师互派授课人次、跨校共建课程和承担科研及社会服务项目数、联合开办专接本专业数等)与质量、共享创新、共享成效、社会评价等方面综合进行评价,找出问题,明确方向,打造品牌。对积极开展合作和为园区教学资源共享贡献大的院校实行教学资源共享绩效专项补贴与奖励。

三是园区及各高校要加强在校际层面规划、指导和保障下的系(院)际联系与共享的动力机制的研究和实践,大力鼓励、支持和引导校际系(院)之间加强密切交流和合作,加强试点,树立典型,找准突破口,突出着力点。

四、目前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需要解决的几大问题

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管理办法 篇7

自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逐步实施以来, 给进一步规范村卫生室管理、完善村卫生室服务功能、优化村卫生室运行机制和提高村卫生室运行效率带来了机遇, 也为进一步巩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网底功能、改善农牧区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创造了条件。我院自承担CMB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适宜模式研究”以来, 将完善村卫生室运行机制作为本项目研究的首要任务开展探索研究。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项目试点地区近年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下村卫生室运行机制建设和存在的困境, 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1 研究方法

1.1 项目试点地区选择

根据青海省地域特点, 分别在农业区、牧业区各选择2个具有代表性的县, 并在4个样本县内各抽取2个样本乡镇和2个对照乡镇。

1.2 资料收集

系统收集、整理有关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下村卫生室运行机制相关的各类政策和文献, 开展试点县、乡 (镇) 的现场调研和利益相关者访谈, 深入了解一体化管理下村卫生室运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3 运行模式设计、干预运行与评价分析

认真分析和总结一体化管理下村卫生室运行的成功经验, 运用卫生系统诊断树分析方法, 剖析影响村卫生室运行的问题、原因和影响因素, 制定适宜的运行机制并干预实施, 最后通过监测和评估手段, 评价、总结一体化管理下的村卫生室运行机制。

2 村卫生室运行机制包含的内容

所谓运行机制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 影响这种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 是引导和制约决策并与人、财、物相关的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 是决定行为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

2008年,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建立健全村卫生室管理运转机制意见的通知》 (青政办[2008]175号) , 对村卫生室管理运转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2013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 (国办发〔2013〕14号) , 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监管等5个方面22项措施阐述了构建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新机制的意见。

本项目实施以来, 项目组在我省项目试点地区从村卫生室办医形式与管理办法、村医队伍建设与管理、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要求、村卫生室运行补偿制度建设、药品配送与管理和服务监管与绩效考核6个方面开展了村卫生室运行机制的构建与实施工作。

3 青海省村卫生室运行机制构建概况

3.1 村卫生室办医形式与管理办法

3.1.1 办医形式。

青海省主要通过村委会集体办医、村医个体办医、乡镇卫生院设点和联合办医4种形式举办村卫生室, 在海东农业区以村办为主, 占64.9%, 其次是个体办 (22.6%) 和联合办 (11.2%) , 乡镇卫生院设点的比例最少, 只占1.3%。在牧业区, 以村办 (38.1%) 、联合办 (28.3%) 和乡镇卫生院设点 (14.5%) 为主, 个别牧业县如天峻县, 乡镇卫生院设点占100%。

3.1.2 管理办法。

村卫生室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主要是个体办医的村卫生室, 其余村卫生室以挂靠在乡镇卫生院的方式, 由卫生院院长作为其法人代表。在具体管理中, 以合同管理、购买服务为基础, 按照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要求, 由乡镇卫生院全盘负责卫生室的人员管理、业务管理、药械管理、财务管理和绩效考核等, 并按照青海省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的具体要求, 建立系统全面的卫生室工作制度和监督考核措施。

3.2 村医队伍建设与保障制度

3.2.1 村卫生室卫生人员配备的数量。

根据服务范围和服务量的大小确定, 每村卫生室配备2名以上, 其中必须配备1名女村医。大部分村卫生室基本达到这个要求。

3.2.2 村医准入制度。

乡村医生的任职资格必须符合《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青海省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 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2) 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乡村医生从具备以上条件的人员中公开聘任, 由乡镇卫生院考核, 报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 由卫生院聘任并颁发聘任证书, 规定聘期和目标任务。建立定期考核、续聘和解聘制度, 实行优胜劣汰。

3.2.3 村医补偿政策。

我省逐步完善村医补偿政策, 乡村医生补助标准大幅度提高。自2009年以来, 两次提高村医补助标准, 至2011年, 全省乡村医生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8000元, 同时按每村卫生室1 000元的标准给予水、电、暖补贴;对取得执业 (助理) 医师资格或中专以上学历的乡村医生, 每人每年再增加1 000元的补助。

我省海西州采取省、州、县三级补助方式, 对每位乡村医生年补助岗位资金10 200元, 同时对每个村卫生室每年补助1 000元工作经费, 对取得中专和执业资格人员每年增加1 000元补助。天峻县乡村医生补助在叠加州、县补助后, 全县村医补助月人均达1 740元, 年人均达20 880元。

3.2.4村医养老等保障制度建设。

为有效地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的问题, 稳定和发展乡村医生队伍, 我省各地区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探索, 构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结合的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机制。各地采取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相结合的方式, 给乡村医生参加了不同水平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地方财力相对较好的地区如海西州天峻县, 参照公益性岗位为村医缴纳“三金”, 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3.3 村卫生室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要求

3.3.1 能力要求。

在乡镇卫生院统一组织、指导下, 按照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要求, 动态掌握服务区域内目标人群的基本情况, 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以及康复指导工作, 开展计划免疫、传染病监测、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和合作医疗等工作。

3.3.2 乡村医生能力培养。

为不断提高乡村医生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及时向他们介绍医疗卫生新技术、新业务知识, 省财政每年安排乡村医生培训补助资金200万元。同时, 将村医能力培训作为乡镇卫生院的常规工作之一, 乡镇卫生院利用每月例会和安排工作的机会、乡村医生在卫生院代岗、卫生院医生在村卫生室蹲点驻村以及其他集中培训学习等形式, 对乡村医生及时实施培训。

3.3.3 用药与诊疗规范。

为进一步规范基层临床用药, 规范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组织专家编撰、发放《青海省增补药品临床实用指南》—藏成药、中成药和化学药品部分, 编撰《青海基本药物藏药处方集》, 并发放到项目试点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3.3.4 服务模式。

村医凭借驻村和对本村居民熟悉的优势, 根据村民健康需求, 及时有效地开展了上门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但由于乡村医生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不同, 在开展某些时间紧、工作量大并有一定技术要求的工作时, 单个卫生室的村医就觉得势单力薄, 为此, 在乡卫生院的引导下, 乡村医生自由组合, 以乡村医生互助小组或中心卫生室的形式共同开展工作, 并在工作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既提高了工作效率, 又提升了村医能力。

3.3.5 健康档案与信息化建设。

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已成为乡村医生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不断推进, 项目试点地区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已全部达到100%, 乡卫生院和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全部实现了健康档案的电子化。但由于受乡村医生计算机水平 (大龄乡村医生) 、地域环境 (牧区) 和经济水平 (贫困地区) 等因素的制约, 尚不能做到每个村卫生室的有线网络覆盖, 使健康档案信息不能得到即时更新。

3.4 村卫生室运行补偿制度建设

3.4.1 完善财政补偿政策。

青海省对村卫生室的运行过程中, 形成了以村医岗位补助、学历与职业资格补助和工作运转经费补助为主体,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为补充, 药品周转金为支撑的村卫生室运行经费补助体系。其中前三项作为乡村医生岗位基本的补助经费, 保障了乡村医生的基本收入。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则按服务地区村民人口每人每年40元给予补助, 最后根据乡村医生实际完成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给予发放。药品周转金作为村卫生室药品购买中的周转经费, 省财政给每个村卫生室提供3 000元。

3.4.2 实施一般诊疗费。

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卫生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发文 (青发改收费[2011]1112号) , 自2011年8月20日起, 取消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取的挂号费、诊查费和注射费, 合并为一般诊疗费, 收费标准为每次8元, 其中个人账户基金支付7元, 个人承担1元。

3.5 药品配送与管理

3.5.1 稳定和完善基本药物采购与配送。

青海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了《青海省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及货款集中支付流程》 (青卫药械便函〔2012〕5号) , 规范了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及回款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和细节。明确要求青南、环湖地区村卫生室采购的药品及其发票由乡镇卫生院代为验收, 并在网上代村卫生室完成入库操作。

3.5.2“中心药房”制度建设。

在一体化管理过程中发现, 对于边远乡村药品的统一配送、集中管理有困难, 为此, 发挥乡卫生院药房的作用, 将卫生院药房作为村卫生室的中心药房, 送药企业只需把药品送到卫生院药房, 乡村医生通过每月例会、工作安排和培训等机会, 直接从乡镇卫生院药房取药, 这样既方便了送药企业, 又规范了药品来源渠道, 避免了送药不及时和其他渠道药品流入的可能, 在一定程度上对村卫生室药品使用情况实行了有效监控。

3.6 服务监管与绩效考核

3.6.1 服务监管。

乡村医生实行合同管理, 通过行业监管、医德医风评价、群众满意度评价以及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等形式, 对乡村医生实行服务监管。

3.6.2 绩效考核。

按照村卫生室的职能和乡村医生能力要求, 根据青海省医疗卫生保健及疾病预防控制的相关要求确定具体年度考核目标, 签订年度目标责任制。依照《青海省乡村医生工作补助绩效考核发放办法》, 根据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社会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三大任务, 实行考核。

4 村卫生室运行面临的困难和优化措施探讨

4.1 办医形式与乡村医生管理对村卫生室运行的影响及对策

随着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推进, 最大限度地将村卫生室的各项工作纳入到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范畴之内, 但由于村卫生室的办医形式不同, 在管理上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难点。特别是对于租借或自建房屋并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村卫生室来说, 其与乡镇卫生院的关系只是合同管理、购买服务的一种关系, 卫生行业的管理体制止于乡镇卫生院[1], 而村卫生室并不能受到更多的制约。从整体投资运营的模式来看, 村卫生室在主体上是私营性质, 而与我国村卫生室的注册性质、实际运行性质存在明显的冲突, 影响了村卫生室非营利性公益类单位性质的体现[2,3]。

由于乡镇卫生院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与村卫生室签订管理合同, 这对于技术水平较好、经济收入较高的村卫生室来说, 签订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合同, 而拿上政府的那部分补助与原来的医疗收入相比, 相去甚远。我们在海西某村卫生室访谈时, 乡村医生明确表示更愿意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医疗业务上, 而对公共卫生服务热情不高。显然, 各级政府对村卫生室的财政支持过少, 乡村医生的收入普遍较低。这已经成为限制村卫生室发展和影响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的关键因素[1]。

尽管各地区采取了不同的补偿政策和养老等保障制度建设, 这些政策和制度为稳定我省乡村医生队伍, 调动乡村医生工作的积极性, 推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购买服务式管理与各地区采取的保障制度的差异化, 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 而天峻县对乡村医生采取的政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随着我国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已经具有能力将村卫生室的产权收归公有[4], 其人员和运转经费由财政全额预算投入。借鉴天峻县的经验, 将乡村医生全部纳入社会公益岗位或参照公益岗位标准, 享受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等保险, 同时享受乡村医生岗位的各项补助和补贴, 这样既解决了其身份问题, 又解决了其后顾之忧, 同时保障了村卫生室的公益性质, 也为一体化管理铺平了道路。

4.2 乡村医生整体素质与业务能力对村卫生服务能力要求的影响及对策

乡村医生的配备、乡村医生的准入制度虽然从政策层面上对其数量和队伍的素质提出了具体要求, 但从乡村医生的来源看, 既有来自原来的赤脚医生, 后经过培训进修取得了乡村行医资格的, 也有来自卫生学校等经过系统学习的毕业生。从年龄结构看, 45岁以上的乡村医生所占比例较大, 这部分乡村医生中还有一部分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从执业资质来看, 虽然绝大部分村医取得了乡村医师资格证, 但真正拿到执业 (助理) 医师资格的却不多, 青海省只有11.5%的乡村医生取得了执业 (助理) 医师资格。同时, 由于乡村医生收入过低、生活待遇差、工作量大和条件艰苦, 导致技术较好并有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流入大城市的私立医院[5], 使村医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已成为制约农村医药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之一。

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力度, 提高乡村医生素质和业务能力已成为改善村卫生室服务水平的不二手段。尽管各地区均对乡村医生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培训, 但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乡村医生能力的培训的却不多, 而更多的培训只注重眼前工作或流于形式, 只是为了完成相应机构安排的任务, 而对提高乡村医生能力帮助不大。因此, 在现有的乡村医生培训体系下, 以完成目标责任工作为基础, 提升乡村医生服务能力、取得执业 (助理) 医师资格证书为目标,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培训, 结合乡村医生互助小组、卫生院医生驻村指导等形式全方位开展培训, 使乡村医生学习有目标, 工作有指导, 业务上能互补互助, 从而稳步提高村卫生室的服务水平。

4.3 运行补偿制度对村卫生室运行的影响及对策

随着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深入开展, 各地区已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村卫生室运行补偿制度。补偿内容主要包括[6]: (1) 财政专项补助, 主要分为两种:对药品零差率销售的专项补偿和对村卫生室的年度定额补偿。 (2) 公共卫生经费补助。 (3) 一般诊疗费。其中财政专项补助项目和补助金额上各地区存在较大差异, 从补助项目上看, 有村医岗位补助或卫生室补助、水电暖运行费用补助、网络运行费补助、执业资格与学历补助和药品零差率补助。从补助金额来看, 乡村医生岗位补助或卫生室补助、与药品零差率补助占财政专项补助的比例较高。由于各地区执行的标准不同, 有些补助项目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如果从村卫生室正常开支考虑, 参照湖北省江陵县村卫生室支出情况[6], 财政专项补助至少应当包含乡村医生岗位补助、药品零差率补助、水电暖运行费用补助和网络运行费补助四部分, 执业资格与学历补助可根据各地区情况而定。再加上公共卫生补助和一般诊疗费收入, 就能明显提高乡村医生收入, 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如果乡村医生实行社会公益性岗位, 那就能从根本上改善其待遇。

4.4 基本药物供应与规范用药对村卫生室运行的影响及对策

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制度, 开展药品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是规范基层医药市场、保障农牧民医疗服务质量和解决看病贵的主要措施之一。然而, 在开展过程中发现存在统一配送药物不能及时到位, 对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力度和村卫生室药品使用情况监管乏力等问题。

参照青海省部分地区采取的乡卫生院中心药房制度, 使乡镇卫生院的药房在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情况下, 接受为所属村卫生室统一采购、配送的药品, 并建立登记记录和分发药品制度。村医利用到乡镇卫生院或卫生院巡回医疗的各种机会, 领取或发放村卫生室所需的药品。这种措施的实施, 既解决了药品采购、配送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对村卫生室的药品来源渠道、用药环节也得到了有效监控, 可以切实落实基本药物制度, 间接地防止村卫生室以药养医、滥用药物等情况的出现, 为财务统一管理奠定基础。

5 监管与考核

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监管力度, 建立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自上而下的监管和村民对乡村医生自下而上的监管[4], 形成一个具有反馈回路的闭环式监管机制, 是对村卫生室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措施。同时, 结合卫生行业督导和监管的手段, 医疗事故与纠纷的风险防范措施, 既可减少乡村医生的行医风险, 也可有效地实施对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

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已成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下对卫生室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就提出建立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以一体化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为考核指标, 以绩效管理为抓手, 改善农牧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现状为目标, 实施绩效管理, 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目的 探索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下村卫生室的有效运行机制。方法 通过项目试点地区选择, 各类文献和访谈资料收集, 运行模式设计、试点地区干预运行与评价分析开展研究。结果 本研究从村卫生室办医形式与管理办法、村医队伍建设与管理、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要求、村卫生室运行补偿制度建设、药品配送与管理和服务监管与绩效考核六个方面实施的运行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并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结论 乡村医生纳入公益化岗位, 乡镇卫生院药房建成村卫生室的中心药房, 建立科学系统的监管和绩效考核制度不失为推动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下村卫生室有效运行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王玉, 王晓燕, 杨佳, 等.“乡政村治”背景下村卫生室的管理体制问题--基于北京市密云县的实地观察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 13 (9) :1239-1241.

[2]聂俊婷, 王薇, 张云英.论村卫生室运行机制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 24 (1) :109-110.

[3]高清, 王晓燕, 彭迎春, 等.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9) :2918-2920.

[4]曹春燕.农村卫生室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功能分析的视角[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1:48-49.

[5]祝远恩, 魏敏, 赵满意, 等.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8 (9) :24-25.

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管理办法 篇8

【关键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制变革

一、前言

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而开展了一些大的文化工程和文化惠农项目,有效地提升了农村文化生活,但是受行政体制分割的影响,各大工程和项目之间亦是以各部委牵头实施。各部门难以突破不同行业管理之间的壁垒,皆以各自行业的要求进行项目规划建设及实施管理,从而形成普遍性的上面规划建设面面俱到,撒胡椒面,而下面照单全收,分别布营的现象。当前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的管理普遍实行“行政隶属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指导”的管理模式,即管理上由市县文明办、文化局与乡镇共同管理,属双重管理单位,活动经费和管理人员均由乡镇负责,县(市)级文化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和文化活动的开展,致使管人与管事相分离,经费和人员不到位,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从农村各地的实践来看,正是由于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结构造成的行业自我设限,导致本已有限的资源整合不良,管理不到位,互相推诿责任,大大降低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

二、基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

第一,政府文化管理体制落后,尚未实现向“服务型”转变。我国目前仍处于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以及向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方向转变的历史转型阶段,因而我国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既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又具有转型期经济体制的烙印。政府部门不仅制定文化职责和市场监管,而且直接投资文化,这就直接导致了在文化发展中政府部门“管办部分”的状况。这一传统的文化体制,在当今已完全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基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同样也面临着制度转轨时期的“真空”,传统体制下的文化管理与供给体系基本上处于“网破人散”的局面,而转型过程中农村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尚不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这就造成了农村公共文化管理与县乡党委政府的“脱节”现象,存在着政府管理职责不明,组织机制不全,考核目标不清等问题。

第二,体制结构呈无序状态,机构内部功能紊乱,多头管理,部门分割严重。传统文化体制这种科层化的行政管理架构在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容易造成多头管理,部门分割和组织的低效率。就政府部门来说,文化管理的职能部门众多,诸多文化行政主体行使文化职能,往往造成交叉行政,重叠施权,政出多门及政令不一。如随着网络游戏与音像制品成为大规模的社会文化现象之后,文化部、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为争夺市场管理权而蜂拥而至,进行职责争摊和权力分抢,而彼此间在市场准入条件、稽查监管强度和社会性奖惩方式等诸多限制管理环节的歧义矛盾也就难以避免了。社会戏称为“上面三国演义,下面诸侯混战”,以形容本是完整的文化市场管理权被不同部门分割得七零八落,各部门却依据分割到的权力设立各种规制。同样是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即使农村文化市场秩序混乱,问题成堆,亟待加强监管,却因农村文化市场比较分散,存在着面大线长的管理难度,各文化主管部门以及基层政府皆少有作为。可见,这种管理体制造成政府文化职能的越位与缺位并存,上下错位,各行其是,有了利益,互相争抢,出了问题,互相推诿,极不利于文化事业的统一管理和宏观调控。

三、农村基层政府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的建立

一是探索农村基层政府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垂直集中管理机构,进一步协调督促组织、宣传、文化、财政、新闻出版、广电、体育、教育、科技、司法、农牧、卫生计生等部门切实抓好设施、队伍、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注重发挥文化部门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政策、预算等进行统一协调,对下级文化部门实行垂直行政管理,其他部门进行行业监督指导管理。对乡镇综合文化站一级的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加以明确,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人、财、物、事等由县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协调,加强对乡镇文化设施建设统筹和规划。

二是明确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工作责任。各县级党委政府应在省、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要求下提供有效的政策导向,合理统筹县域的资源安排,组织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产品供应;明确各乡镇党委政府是所在辖区内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要把乡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纳入本乡镇党委政府每年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根据自身财力提供部分文化产品,扶植和策划文化活动,明确乡镇政府各部门的职责,使文化工作者有时间有精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发挥乡镇对村落文化的导向、辐射、推动作用。村委会根据村民意愿组织开展活动,最终形成市、县、乡、村四级管理服务网络。

上一篇:《自行车的故事》教学设计下一篇:高三语文一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