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诗句(共11篇)
1、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2、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3、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5、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6、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7、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8、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9、相思一夜之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10、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11、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12、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13、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14、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15、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1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7、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18、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
19、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刘盛坐在戴江的对面, 两手紧紧地握着座椅的把手, 压抑着心头的愤怒。而戴江并未注意到这些, 仍是自顾自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刘盛记不清与戴江这样的沟通已经是第几个回合了, 但最终的结果却都是以他的妥协离开而告终。
吉佳一年一度的物流招标在即, 但是刘盛和戴江的沟通却陷入了难解的僵局。
自从刘盛所在的吉佳家电引入香港德程投资公司之后, 仿佛一夜之间, 刘盛的生活被彻底地掀翻了, 做为吉佳家电运输管理部的部长, 本来可以主宰的一切, 现如今自己却失去了掌控。
戴江作为香港德程投资公司派驻到吉佳的新领导者, 虽然签约只有一年, 但是他肩上的“2000万”的成本压缩任务分明已经写在了他的脸上。
天平的两端
风一直在刮个不停, 丝毫没有停下来的痕迹。
猛烈的风声里竟然传来一阵俏皮的歌声:“天是绵绵的软糖, 塌下来又怎样……”刘盛抬头看了一眼被风刮成的黑暗色的天幕。
下个星期吉佳的干线运输招标就要开始了, 刘盛想到这个, 不觉有些走神。
他回到办公楼里, 并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 而是坐电梯来到了戴江所在的七楼办公室。轻轻敲打戴江办公室的门, 里面传来戴江沉沉的应答声。
推开门, 刘盛意味深长地看了戴江一眼。一身黑色休闲西服的戴江, 戴着无框眼镜, 棱角分明的脸庞上, 有着一丝刘盛久违的阳光气息。
戴江抬起头来与刘盛的瞬间, 嘴角上露出丝丝的笑意。
戴江的一笑, 让刘盛准备好的开场白一下子拥堵在了嗓子眼, 说不出一句话来。看来对于这一次会面, 戴江比刘盛有更充足的准备。
“不如我把我的苦衷说清楚。”戴江解释说, “前两天董事会的高层再次开会, 由于今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利润比去年要低一些, 确保1个亿的利润是最终确定的底线, 但是董事会经过最终的预算, 公司的各项营业收入汇总以后利润只有8000万, 还有2000万的缺口。销售费用降500万、广告费用降200万、所以物流费用在原来的基础上下降3%才行……”
刘盛恍然大悟, 来自于高层董事会的这个信息让他有些意外。
他试图将3%这个数字降下来, “如果我们将价格压得太低, 无形之中就造成应标企业间的竞相压价, 这是会乱的。降价这笔收益账好算, 但是到时候出现货运不出去, 更有甚者应标企业以此相逼要求提价, 这些隐性的损失您考虑过没有?”刘盛的再一次重复着自己的观点, 这个说法无疑再一次触及到了戴江的痛处。
“石油不断提价, 家电企业的各种成本都在飞涨, 显然只让物流企业分担这种成本的上涨是不合理的, 只有靠厂方内部改革才能把成本降下来。”刘盛激动之下又补了一枪。
作为戴江虽然来吉佳只有短短几个月, 但是对于各种业务他还是做了一番了解, 也深知物流市场的水深几许。价格越来越低服务就会越来越差。运输企业如果运作规范也许会想方设法从企业本身来压缩成本, 但是他们更直接的办法是“少用人, 多拉货”, 本来两个人跑夜车换成一个人跑夜车, 费用无形就减少了, 但是潜在的是具体操作中的不安全隐患, 更有甚者运作一段时间后要求提价, 这在吉佳的历史中曾经有过。
但是为填补2000万元利润的缺口, 戴江必须从眼下的物流招标下刀, 这是最快捷的方法之一。他能理解降价带来的诸多不利, 但他心里却不能接受, 他要的是短期的利益回报将那个缺口变小一些, 于是在具体操作他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想到这里, 戴江低声却语气坚决地说, “降价是领导层定下的, 具体操作中的问题你们自己去处理。”
这一句话使刘盛的表情僵硬了起来, 他心里明白, 物流招标是戴江在吉佳上交给德程投资的第一个成绩单, 为了表明自己虽然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见效的成绩, 所以压价是必然的。
一场沟通又到了结束的尽头。
心理的底线
回自己办公室的路上, 刘盛在沉默的掩饰下, 迅速地权衡着。
他心里明白, 3%的物流费用是一个虚头, 只是物流部努力要达到的一个目标, 里面应该有一个可以压缩的空间。
刘盛在吉佳运输管理部部长的位置上已经多年, 他深知, 别看在招标前大家把价格作为筹码攥在手里, 但是一旦招标结束就没有人拿“钱”说事了, 厂里跟物流部要的是效率, 一旦货运不出去或出什么差错, 他这个物流部长只有“下课”的份。从物流部切身的利益保护出发, 他必须把今年各种干线的最终费用进行一个核算, 给出物流企业一定的空间, 这样才不至于在明年具体运作时被各种问题所压垮。
被逼无奈, 刘盛不得不使出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一步, 如果价压不下来, 他将被换个位子, 如果价压得太低了那明年他就只有被放在锅里炙烤的份, 各种滋味都不好受。
“陈志, 你把今年全国所有干线运输的价格分别核算一下, 把好运作的线路和不好运作的线路分开来算, 报给我, 看明年还有没有可降的空间。”刚一进办公室, 刘盛就迫不及对自己的得力干将陈志吩咐道。
对每年的干线运输市场进行调研, 每条线路最终的成本是多少, 是陈志的强项之一, 对于数字他有天生的优势。果不出所料, 不到半天的时间, 陈志就把厚厚的一叠报表交到了刘盛的手中。
报表的最后页有一行红色的备注:“运作利润高的线路共21条, 在效率兼顾成本的前提下, 最高有2%的降价空间。”
搞物流的人都知道, 物流招标最佳的收局是最好的服务和最低的价格。其实这仅仅是堂而皇之的表面文章。圈里人, 尤其是在物流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甚至吃过亏上过当的都“门清”, 好的服务不可能是低的价格, 低的价格买不来好的服务。
跟随刘盛多年的陈志比别人更加了解他, 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也叫真儿的人, 这件事换别人早就定价去招了, 就降3%, 谁能干谁干。但刘盛想的是明年以及更远的时间。
吉佳最终的选择肯定会在成本和服务中有所侧重, 原本去年的两家合作物流企业服务无论是吉佳还是刘盛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刘盛也想仍保持与他们的合作, 但是这降价3%更像是个烫手的山芋, 令他们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不知在周转速度非常快的当下刘盛所做的努力能否是效率优先。
再一次较量
再好的媒体传播, 在速度上也永远比不过传言。
参与应标的企业早已摸清了吉佳“降价”的心思, 纷纷给刘盛打来电话互探虚实。
“听说今年您的任务是降价3%, 这个除了我们大成物流好像没人能做得到, 你们所合作的中凌、大投二家物流企业都是全国性的物流企业, 倡导的是一体化的经营理念, 服务质量好, 但是成本却也比我们高。”电话铃声猛然响起, 大成物流的程总最先打来电话, 故意将“3%”这个数字说得响响的。
刘盛此刻最好的回答就是把违心的笑声传到电话的那端。
不知为什么, 刘盛有种莫名的担心, “降价3%大成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如果把别的企业挤了出去, 当它独揽生意的时候再找各种借口来调价, 那我只有受罪的份了。”刘盛心里明白, 大成物流是来“报仇”的, 因为大成虽然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运输企业, 但是却从未中过吉佳的“标”, 相反却被中凌和大投两家异地作战, 在车源上不占优势的企业抢了去。
吉佳与中凌和大投的合作明显更规范得多, 每年的运输任务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然而提到大成, 刘盛最怕的是它低价中标, 上了贼船后令他们骑虎难下, 真到旺季叫真章儿的时候落水, 那可是连稻草都没有人递一根。
对于当地够资质在册的物流企业, “网络、资金、服务水平”就像头顶上的虱子明摆着, 刘盛早已做到了心中有数。
刘盛一直认为大成更像是“地头蛇”, 别看有上千万资产, 几十辆专有运输车辆, 但是基础细节的管理做得不够扎实。
“地头蛇”不好惹, 但也自有它的长处所在, 对于干线运输的外包网络优势其他企业远没有“地头蛇”来得好使, 毕竟是熟车熟路嘛!
站在一旁的陈志说了句敲边鼓的话, “那今年就让他们参加竞标, 在具体应标的过程中如果哪条线路价格压得过低, 你再提出质疑, 争取让他和另外二家企业中的一家一起干, 还可以通过大成的降价达到另外两家适度压低价格的目的, 这样即降了成本又有了一定的保障!”
降价是吉佳的目的之一, 但是却不是唯一的目标, 明年的运输任务完成不了是更深的隐患, 所以招标的时候杀起“价”来, 那就不妙了。
招标的头一天, 趁着天黑, 刘盛把这些参与投标的物流供应商们聚到门下, 就像菩提祖师在孙悟空的头上连敲三下, 孙悟空便心领神会一样。物流供应商们对于制造企业的召见也心知肚明, 看着物流部刘盛部长一脸的“苦大仇深”, 物流供应商们还算买帐, 表面回应的是满脸的诚恳。
但不知2010年带给吉佳物流部和刘盛将是怎样的一种结局。
如果哪位高人敢信誓旦旦地宣称,我就不给我的孩子择校,随便孩子进哪所学校都行,那么这样的家长除了作秀外,就不是个正常人,可能被人看作精神失常一类……
全民择校的严重恶果是造成社会的另一种不公平。学区房售价暴涨,用房择校,也就是用钱择校。还有是用权择校,用一切人脉资源择校。对于无钱无势无资源的山区贫困农民、城市农民工、繁华都市底层的民众,他们的孩子永远只能被安排、被“兜底”,有所别人挑剩下的学校读书就算是孩子的造化。长此以往,择校风行的后果,势必造成社会关系的扭曲、社会发展的畸形。
大道理人人都懂,那么家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为孩子争来的大众眼中好学校的学习机会,就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选择吗?就能保证孩子学得好、能健康成长吗?这样的问题也很难给出肯定的回答。那么,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环境才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我们该到哪儿去寻找教育孩子的最佳环境呢?
为什么择校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小时候很贪玩。他三岁时失去了父亲,孟母很重视教育,一心想把小孟子培养成有学问的人。
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会经常有出殡、送葬的人群,不是吹吹打打,就是哭哭啼啼。因为贪玩,孟轲经常与伙伴们一起模仿他们。孟母见了很生气,对儿子说:“你父亲是一位有学问的人,但他英年早逝不能教你。我们家境又不好,若你不认真读好书,将来怎会有出息?”
为了孩子的学习,孟母把家迁到城里。她以为这下小孟子可以专心读书了。但孟子的新家离闹市很近,嘈杂的声音使孟子无法认真读书。孟子和他的新伙伴模仿起卖货的、打铁的、杀猪的。孟母见了更为生气,于是决心再次搬家。
这一次,孟母把家迁到了学宫附近。学宫是读书胜地,许多读书人在那里学习,还在那里演练礼仪。小孟子受到了感染,每日在家中专心读书,也渐渐模仿起宫中演练礼仪的举止来。不久,孟母把孟子送入了学宫,使他受益匪浅。也为他今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今天我们在此重温“孟母择邻”的典故,是因为它对当下的为人父母者影响至深。昔日孟母为子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实属教子有方。而现今的家长们,初心依旧,爱子心切,即使自己苦点累点也没关系,只要对孩子好,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但是我们的许多家长似乎在择校的路上走火入魔了,盲目地跟风,唯名是图,实在是缺少孟母育子的风范与素养。
那么,我们的家长们为什么会对盲目择校有着如此深厚的、挥之不去的情感呢?
我们知道,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具体体现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大中城市占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人文环境;而广大的农村与欠发达地区师资匮乏,国家补助也往往是“杯水车薪”。城乡差别、地区差距不断拉大,考试招生制度不公,特别是表现在名校省际配额制度上、表现在高考招生标准不统一,等等。北大、清华每年在北京地区的招生名额往往等于几个省的总和,一个贵州省户口的学生要上北大,高考分数却要比北京户口的学生多几十分甚至一两百分。
作为家长,都想让孩子进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对子女期望值的提升,是择校出现的主观原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文化思想是择校产生的思想基础。旧的人才评价和用人制度的误导,造成家长对学校愈来愈重视是择校产生的必要条件。家长们在参与社会的激烈竞争中,深切地遭遇了过大的就业压力。因此,没有哪个家长愿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进校的那一天起就能上最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上最好的大学……他们的惯性思维是,有好的成绩,才有好的学校,才有好的工作,才有好的前途,才最终成为人上人。
一句话,今天的家长、学生正经受着无奈的选择,面对的是不得不择校的无奈。
择校的学问
当年,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也没有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蠢货,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骨瘦如柴,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在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楚王一听,有点半信半疑,便让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跃马扬鞭不知不觉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于是乎,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这成了亘古不变的定律。对此,我们该换个角度来理解。有种说法很对,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恩赐给他(她)父母的精灵,都自带一身的运程,如今,我们的家长们做得对,自始至终都该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千里马,千里马自当去寻找伯乐。
伯乐在哪里呢?要找伯乐就得择校择师。于是家长们就会四处打听,哪些学校的名气大?好学校该有好的硬件条件,有好的校风学风。当然最重要的是有一批教学业务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老师。但在一些家长的眼里择校的标准只局限在有好的中高考成绩,有较高的升学率,其余一切在他们眼中都是空话。
难道尖子生云集、名师聚会、升学率特高、条件特优的学校才是孩子成长中的唯一选择?这样的问题,作为家长的你是否深思熟虑过?是否真正从你的孩子自身條件上找到择校的最佳答案?
有人认为:一所学校进来的学生都是挑选好的,毕业出去的也是好的,这所学校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好学校;进来的也许是不怎么样的,甚至是差的,而出去的是好的,进步幅度大,这样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好学校。这样的择校标准有一定的道理。
到安宁中学采访2016年昆明市“中考状元班”的学生和班主任,我有一个特别深的体会,他们对学生实施了分层教学,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老师们能够让智力不济的学生当班委,尽力地在学习上关照。让热衷班集体的学生在服务班集体的管理活动中找到快乐、找到自信、找到自我,甚至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这样的老师难道不是好老师吗?
对一个孩子最残酷的伤害莫过于对他(她)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伤害。不论孩子现在多么“差”,老师都要多加鼓励,最大限度地给他(她)支撑起人生信念的风帆。犹太人说过,切勿威吓孩子:要么罚他,要么饶他……非打不可,就使用小草一棵。对孩子的惩罚要看他本心的初衷,即使他的初衷是错误的,而导致他错误的行为,也不要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他,因为他毕竟是孩子。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5.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吗,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8.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9.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10.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11.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1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13.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4.魂梦不离金屈戍,画图亲展玉鸦叉。生怜瘦减一分花。
1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6.借酒消愁愁更愁。
1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8.夕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
1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只空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1.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22.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23.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2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2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27.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28.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29.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30.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31.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32.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33.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34.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35.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36.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37.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杜甫《又呈吴郎》
38.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39.凤帏寂寞无人伴。朱淑真《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40.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1.无人解,树转午阴凉。舒頔《小重山端午》
42.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43.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44.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李贺《致酒行》
45.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46.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李益《上汝州郡楼》
47.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48.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49.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50.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龚自珍《浪淘沙写梦》
51.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52.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张嵲《墨梅》
53.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岳珂《祝英台近北固亭》
54.西风梧井叶先愁。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55.酒醒人静奈愁浓。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56.不道愁人不喜听。万俟咏《长相思雨》
57.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58.那堪疏雨滴黄昏。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59.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蝉》
二.你走的那天,我决议不失泪,迎着风撑着眼帘用力不眨眼……
.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因此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我才发明,不是小鸟飞不已往,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
三.多谢你的绝情,让我学会断念……
四.带著一根烟.浪迹天涯……
五.木头对火说:“抱我”! 火拥抱了木头`木头浅笑着化为灰烬! 火哭了!泪水熄灭了自己……当木头爱上烈火注定会被烧伤……
六.当眼泪流下来,才晓得,离开也是另一种明确。
七.我真的.爱你,闭上眼,以为我能遗忘,但流下的眼泪,却没有骗到自己……
八.回家的路上我哭了,眼泪再一次崩溃孓.能干为力如许走着,再也不敢自满奢求了。我还可以或许说些什么,我还可以或许做些什么?我好盼望你会听见, 因为爱你我让你走了……
教我怎样不想他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和风 啊……
和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怎样不想他
1、我们的誓言呢,都忘了吗,真的忘的一干二静了吗?没有,我依然记得,只是你,我就真的不知道了。
2、其实,那只有是一颗游子的心,才会这样悲情的惆怅!那只有是一个游子的泪,才会流的凄凉!因为于我,永远是一只风筝.而那一线相牵的是故乡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我迎着风雨想飞很高很高,只为了把家的温存再一次尽收眼眶!
3、每当我看天的时候,我就不喜欢再说话;每当我说话的时候,我却不敢再看天。
4、风云变幻,乱世风华,斗转星移,将军百战万骨枯。大漠的狼烟,冷夜凉如水,要饮多少杯才能梦回到你身旁。芳华尽,翡玉碎,手上放不开你给的誓言,若有轮回,你可会忘了?
5、“月是故乡明”,当初啖杜老的这句话诗,飘飘然,只是五个字,在经历了无数个同一的今夜之月,才明白滴滴皆血泪!故乡的月,永远牵动着一颗游子的心,白的让人心碎,明的让人心痛,但在这人情的风风雨雨中,这种痛却是我永远的慰藉!
6、有些故事不需要讲给别人听,有些悲伤不是谁多会懂,其实每个的生活都多少有点苦涩,我只想少点悲伤,多点快乐。
7、有点落寞,我不懂该怎么说,让它在无声中逝去,我走了,其实它没有来过,只是夜晚心异常柔软。
8、烟里来酒里去带一身尘埃情也冷心也伤悲也好喜也好醉一场是非恩怨随风逐留。
9、爱是等待,最无奈的.是爱无归期;爱是面对面,最心动的是相对无语;爱是心连心,最伤感的是劳燕分飞。伸开手,冰凉的是深夜的月光,能否十指相扣?敞 开心,沉默的是岁月的河流,可否顺江依舟?弹一曲,倾听的是雪人的生命,是否年年守望?指暖心淡,爱在等待,爱在无言,爱在心间!
10、相思泪深,天涯苦远。一缕叶落秋风残。苦海无边,回头怎是岸?过尽千帆,怎可回首曾归处?空悲切。独望千年的遥远,执念回忆的深陷,轮回的终点可不可以不说再见?
11、真的好想你懂我,希望有一天你能读懂我。
12、我就是他梦中最美丽的蝴蝶,也许他给不了我大富大贵,但他却可以给我一颗如红玫瑰般火热的心,一爱到底!曾经这段带着他体温的文字卡片和那一朵娇艳欲滴的红玫瑰真的一度灼烧过我的心,让我陶醉在了红尘中最浪漫最轰轰烈烈的爱情漩涡里。
13、总有一天我们会长大,会看清这世间的一切。
14、他的笑倾了城,她的哭喊感动了天。
15、时间流逝,颜容未更心却已走亦在冷。那谁,你的一颦一笑,为何那么魂牵梦绕,久久不曾散去,那份思念为何愈来愈深,难以自拔。
16、傻傻的望着窗外,绵绵细雨,脑海里又在想着哪个多情已绝情的她,记得她喜欢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喜欢做的事,不喜欢做的事;喜欢蓝色,不喜欢绿色。记得她曾经说过的每一句话,每
一个举止表情;更是记得她曾经那么灿烂的微笑耀眼着自己的未来。
17、如果我从没遇见你,如果我从没爱上你,如果我一开始没坚信,也许我就不会是现在的这个自己。
18、如果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令其疯狂可我疯狂了这么久为何上帝还不把我毁掉
19、如果爱不曾来过,如果梦不曾碎过,如果心不曾疼过,那么我,是否还是你认识的我?
20、人都有悲伤,无助,冷漠的时候,而音乐是我们抒发自己心情的最好方式。请你将悲伤随着音乐的演奏一点一点的。
21、情断了,绑不住,试着放手,走与不走,留与不留,我不想懂。
22、站在彼岸,犹如站在你我的起点,守望一世花开的,灯火阑珊,伊人是否会走近?落花飘零雨中璇,微叹,空负前世的一场云烟。
23、菩提树下许三生,梵音合唱如曾昨。烟雨同游伊相伴,绿树青山任我游。曾执手与伊望天涯,曾缘定三生,那么执着。感叹生活无奈的诗句。
24、你是我小心维护的梦,却无法靠近的光芒。
25、你还记得我?呵呵,我一直在问自己,能不能把你忘了,我现在知道了,我做不到。
26、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
27、那些刻在椅子背后的爱情,会不会像水泥上的花朵,开出没有风的,寂寞的森林
28、梦中的蝴蝶她在飞,飞到南来飞到北,梦中的蝴蝶惹人醉,等待那佳人归。他说他等了那么多年,终于等到了我。
29、我的脑子好似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思绪,从自己决定放弃那一刻,不会再想任何关于你的一切。
这样一篇小说,如果不看最后的交待,只怕很难想象其作者会是“金庸”。在大家心目中,金庸或许早已成为武侠小说的代名词,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品(其实金庸的武侠小说也是有相对较强的现实主义倾向的),而且又是新文学常用的创作题材,的确很难联系到金庸。而这篇小说在文学史上,也并没有受到什么重视,即使专节讲到金庸也丝毫不提及这篇小说,私以为并不是《月云》这篇小说不好,而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太好,才使人忽略了这篇小说。其实《月云》有很多创新之处,它不再像大多数新文学这种题材的作品,单写一些受压迫人民的苦难,或是单写地主阶级的封建压迫,也并非像晚一些的作品那样,只简单地看到了地主的一些无辜,而是借这些事情写出了无论什么时代什么人都会有的共通的无奈。
一、宜官、月云的深刻无奈与悲伤
《月云》的确描写了月云的苦难经历,但她实际上是在一个开明的地主之家工作,没有主人的欺负和打骂,更没有想要把她强行送给会嫁给什么人,甚至宜官还跟她一起吃糖年糕。比起因被逼着嫁给冯乐山而自杀的鸣凤来,她经历可谓好太多。然而她的痛苦却并不少,小小年纪就要被迫与父母分离,在富贵人家工作,对于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这种伤心痛苦是真实的,更是深重的,而她的要求也是最朴实的,宁愿不吃饭也要待在父母身边。这种心情可以说无论贫穷富裕,无论生在什么年代,无论有没有受到压迫,都是可以切身理解的,可以说,这是一种没有时代的共通情感。
而这种共通性更在月云的无奈中更加突显出来。从来没有一个人强迫她,她的父母也很爱她,将她典给少爷只是因为贫穷所迫,而这种贫穷不是任何具体的人所造成的(甚至少爷还对他们很好),这强调的只是一种贫穷的状态,诚然这种贫穷很可能与封建制度有关,至少月云的自卑和怯懦的心理是那个时代所造成的,但正因为毕竟这种状态的成因在小说中是不具体,它的普遍性就大大增强,这种生存状态的无奈是任何人、任何时代都可能会经历的,于是即使不知道旧社会状况的人,也能从自身经历中体悟出这种无奈感。而更加重这种无奈感的是,月云在少爷家其实过得很好,能够吃得好住得好,宜官也对她很好,而且这样她的家人也能生活得更好,可以说是一种对谁都好的状态,然而令人无奈的是,这种月云的痛苦正是这种对谁都好的状态造成的,这只能更加重月云的痛苦,因为她无从抗拒,令她小小年纪承受离别之苦的并非外来势力,而是她无法反抗的家人生活的状况。这是一种最无奈最没有选择的自主选择,这无疑是更令人辛酸的。而这种人生真实的无奈和不掺杂任何因素的亲情和分离之苦正是能引起每一个时代的人共鸣的。
其实,小说中用了三件事来写这种真生最真实最无奈的伤感。月云这件事无疑是描写得最详细的,但它并不是最深刻最沉痛的。在月云的无奈之后,作者又写了宜官的无奈。这件事远没有月云的事写得详细,只有一句朴实的话,“宜官在香港哭了三天三夜,伤心了大半年,当他没有痛恨杀了他爸爸的军队”1,这一句话足以让人辛酸几乎落泪,这一句话足够让人记住这篇小说。父母的离世可谓人生最大的打击之一,而如果父母受冤死于非命这种伤痛又会大大加深,心中没有怨恨几乎是不可能的,与其说是“没有痛恨”,不如说是“深知不能痛恨”而强使自己“没有痛恨”,故而只能将怨与恨转化成更加深重的悲伤。这种痛苦比月云的更深重,因为月云经历的只是分别,而宜官经历的是生离死别 ;这种痛苦比月云的更难忍,因为月云至少给家人和自己带来了实惠,而宜官只留下了无边的悲痛独自默默承受 ;这种痛苦比月云的更加无奈,因为月云还可以怨恨那个让她无力生存的时代,而宜官连一个虚拟的恨的对象去转移这种痛苦都无从寻找。月云是不懂事的,她体会的只是最切身最朴素的分别之苦,而宜官知道父亲的冤屈是那个时代的现象,更知道一个人无力去恨一个军队,这成了一个必然的牺牲,“哭了三天三夜,伤心了大半年”寥寥数字承载的,是没有发泄对象的压抑的痛苦,无法排遣,只能在心里反复沉淀成更深的悲痛。
而且这种无法排遣的,毫无缘由袭来的灾难所造成的痛苦作者已在前面用一件小事铺垫过。这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三件无奈的事中最小的,最先写到的那件事。宜官的一只瓷鹅脑袋莫名其妙地坏掉了,令宜官很伤心。这件事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其实对于宜官当时的年龄来说也是一件小事。但这件浅显简单的小事放在这里便具有了较强的象征意味,它和月云的经历,和宜官后来的经历一样,都是一种无妄之灾。
对于这件小事所造成的伤害作者描写得很细腻,“宜官蓦地里感到说不出的悲哀,他也不是特别喜爱这些瓷鹅,只是觉得八只鹅中突然有一只断了头,一向圆满喜乐的生活忽然遇上了缺陷,这缺陷不是自己造成的,是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外力突然打击过来,摧毁了一件自己喜爱的物事。他应付不来这样的打击……”2也许对于这件事本身,这种反映或许是小题大做的,然而对于一个小孩子,这种小题大做只怕是也是谁都经历过的,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交代出了那种毫无缘由、突然袭来的灾难给人造成的巨大打击,这大概也是作者晚年回忆才明白的感受吧。
而为了突出“没有来由的灾难”所造成的没有着落的痛苦,下文又写到“宜官心中落了实,找到了这一场灾祸的原因,不再是莫名其妙、毫没来由地忽遭打击。他知道是一个陌生人的“不老实”,不是身边亲人瞒骗他、欺负他,于是安心了”3,这样寻找发泄对象或是灾难缘由的作用就凸显出来。这件小事就这样解决了,然而令人叹息的是,月云和宜官的悲伤经历全都是无法抗拒、无从排解的无奈处境。作者在这里不惜笔墨的描写其实是将面对无奈境地的抽象感受最浅显地表现出来,使下文最最真实的人生痛苦,不因解释的文字而变成一种人生道理,而将那种内心的以一种意会的方式最完整最直接地展现出来。
不管是否略显生硬,瓷鹅事件的象征作用无疑是重要的,以此而想,宜官所承受的丧父之痛和无从发泄的压抑便不言而喻。而宜官的深切悲伤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情感,作者以自己的伤心往事,写出了人世共通的悲伤无奈,故而可以感动每一个时代的人,作品的文学价值因这份穿越时空的共鸣和感动展现出来。这正如王国维对李煜词的评价,“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4。
二、新写实主义思潮
其实金庸的小说是不好拿文学思潮去套的,一来香港地区情况与大陆不同,二来金庸有比较独立的创作思想,受文学思潮的影响也较小。比如《笑傲江湖》和《鹿鼎记》均具有反思“文革”的性质,而且其反思也是相当深刻的,前者以浪漫主义手法抒写了人们在黑暗中对个人理想和个体自由的不懈追求和向往,解释了绝对权威对是非黑白的颠倒 ;后者以现实主义手法揭示了人格尊严在强权统治和生存需求中的丧失。然而,这两部小说都是写于“文革”期间的,而真正的反思文学思潮则出现在“文革”后的七八十年代。
不过金庸的这篇小说无论是否有意识,多少与九十年代的新写实主义有些契合。新写实主义“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意观察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地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但它减退了过去伪现实主义那种直露的、急功近利的政治色彩,而追求一种更为丰厚更为博大的文学境界” 5。从上文的分析看,这些特点《月云》都符合,而且还走得更远,不仅仅是还原了“生活原生形态”,还还原了一种人世的共通情感。
文学史上,总结了“新写实”小说的几个特点,比如“简明扼要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6,是符合《月云》的写作方式的。这篇小说总共就写了三件主要的事情,且均指向了人生无奈的悲伤,没有为了突出被压迫人民的苦难而概念化地描写月云在地主家可能受到的委屈,也没有为了突出封建思想制度的残害而写宜官与月云相爱而不得,它只是最真实地还原了最平凡的生活和最感人的情感。但这仍然是一篇小说而非自传,因为作者巧妙地选取了事件,安排了叙述时间,且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层层深入地展现深切的无奈和悲伤,是具有文学性的。
但《月云》也有很多地方不符合新写实主义的特点。比如,新写实主义“压制到‘零度状态’的情感叙事”,“完全淡化价值立场”等7,都是这篇小说所不具备的。的确金庸具有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宽广的胸怀,但若说是“零度状态”的情感叙述这些故事也是不可能的,金庸只是将悲痛在心中反复沉淀、反思,最终使情感有节制地表达出来,更类似于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而少李白那种情感充沛的飘逸浪漫风格。而且《月云》也非没有价值立场,只不过是没有那些政治化的批判,却饱含着对无论贫穷富裕,无论生活年的人所有人的无奈与悲伤境遇的无限同情。这其实正是《月云》与金庸的武侠小说所共有的特点,描写人生在世的无可奈何,并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怀人世的悲伤。
三、总结
《月云》从小说题材上来讲,当然是金庸小说中的异数,但它与金庸的武侠小说一样,都体现出了金庸对人生无奈的体会和人文关怀,情感节制、深沉而又长久,以一己三件往事,写尽人生在世的共通无奈和悲伤。
摘要:小说《月云》不再像大多数新文学这种题材的作品,单写一些受压迫人民的苦难,或是单写地主阶级的封建压迫,也并非像晚一些的作品那样,只简单地看到了地主的一些无辜,而是更深刻地体现出了作者对人生无奈的体会和人文关怀,情感节制、深沉而又长久,以一己三件往事,写尽人生在世的共通无奈和悲伤。
从MP3在互联网上传播之日起,人们就欣喜地发现从一张CD上复制音乐并拷贝给所有相识或陌生的人是件多么容易的事情。虽然各种P2P软件已经遭遇到全世界范围内的清剿,虽然法律毫无犹豫地认定百度提供MP3音乐搜索属于违法,但在信息充分自由交换的网络世界,彻底杜绝MP3音乐的传播几乎是天方夜谭。正因为把CD转换成MP3的过程如此简单,每个刚刚学会使用浏览器的人都可能成为盗版MP3音乐的制作者和传播者,而且“中奖”几率巨大,于是电影和唱片工业界在无法开发彻底杜绝盗版技术的境地下集体决定:让复制变得困难。这个决定仅对那些互联网的少数天才和偏执狂们无效,这种名为数字版权管理,简称DRM(Digital Right Management)的技术也就开始大行其道了。
实现DRM的技术种类颇多,如苹果公司就在iTunes软件里加入了DRM,当音乐被复制到iPod之外的播放器进行播放时,人们只能听到250分贝的噪声。不过它也遭到了来自黑客界的强有力的反击,即使最新的iTunes 6.1也被当年破解DVD的挪威狂夫Jon Lech Johansen轻易越过了防线。而索尼采用的防拷贝技术则是另外一种,不过早期表现并不尽如人意。2002年索尼在席琳·迪奥的专辑《真爱来临》上就采用了一种名叫Key2Audio的技术,此技术利用电脑CD-ROM读取光盘过程中的缺陷,让专辑无法在电脑上播放,从而达到阻止拷贝的最终目的。但它被人用一种让索尼哭笑不得的方法轻松破解,当时破解的人只不过去文具店买了一枝普通的记号笔,然后在光盘的引导区上画了一条线。到2003年,索尼采用了SunnComm公司的防拷贝技术,不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博士生意外地发现在使用SunnComm公司的软件时,只要按住一个Shift键,即可绕过防拷贝功能,这倒引发了著名的按Shift键是否违法的争论。
在这场你来我往、旷日持久的拷贝和防拷贝的技术较量中,代表着工业界正派力量的防拷贝一方自然不会引起法律上的麻烦,而那些致力于破解技术的黑客们则铁定是被围追堵截的对象。但这一次,索尼史无前例地坐上了被告席。
6月,索尼宣布将在众多新发售的音乐CD上采用英国软件开发商First 4 Internet的一种名为XCP的DRM技术。理想结果是,用户只能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拷贝3个备份,并且拷贝出来的音乐文件采用微软的DRM技术,不能在其他用户的电脑上播放,从而有效阻止数字音乐文件的传播。乍一听,这是一个完美的方案,既防止了盗版,又允许人们在最亲密的朋友间借听并复制CD。只要数字音乐文件不被无限制传播,索尼似乎又可以重温Walkman盛行的黄金时代,那时候索尼可以努力阻止人们互相翻录磁带,并且根据1984年索尼打赢Betamax官司的典范案例,它甚至是鼓励人们利用自家设备去做内容交换的。谁也没有料到索尼的这个举动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风暴的核心人物是Mark Russinovichs,他是Sysinternals公司的软件设计者,这家公司的软件以深入剖析Windows的核心开发出很多小巧实用的工具而闻名。他在试用一个叫Rootkit Revealer的最新版本软件时,有了惊人的发现:所谓的Rootkit是指隐藏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内,让普通用户无法察觉,自己偷偷干着一些事情的程序。这些程序通常是计算机病毒、垃圾广告下载者或不法黑客在别人的电脑上留下的后门程序,Rootkit Revealer则是用来检查这些隐藏程序的一个工具。Mark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电脑里面居然被查出了一些隐藏的文件和Windows的注册表选项。作为资深的Windows工具开发者,他反省了自己最近所有的上网行为和软件使用记录,都不能理解为什么会中招。通过一系列跟踪追查,他终于在这些隐藏文件中找到了包含First 4 internet的文件,并通过Google了解清楚了这个公司和索尼的合作关系。于是,他试着放入索尼的音乐CD,当点击光驱图标时,允许拷贝三次的软件自动启动了,在他的电脑里留下了那些隐藏文件的正是它。他很快公布了这些信息,并意味深长地写上评语:“我相信唱片工业有权利采用防止拷贝的技术来保护他们的唱片,但是我想他们并没有在公平的使用和阻止拷贝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从这个事件上看,索尼显然在DRM技术上走过头了。”
互联网上一个秘密被揭露的结果总是这样,索尼在音乐CD里面采用隐藏程序技术的消息一传开,支持和反对索尼的人开始在各大BBS和新闻聚集点上大打口水战。支持方认为索尼的本意善良而合法,它并不是以破坏用户电脑为目的。反对方则一口咬定索尼在个人电脑中私自留下后门程序,用户隐私大受威胁,而他们毫不知情,况且上帝也无法保证这个技术可能会被非法利用。热情的反对者们还迅速列出所有包含这些XCP技术的音乐CD列表,索尼虽然不是利用此技术的独一家,却因自身强大的影响力,理所当然地成为众矢之的。可是当舆论还在蔓延的时候,黑客们却迫不及待地向XCP技术开刀了。他们利用索尼唱片运行隐藏程序开发出在玩《魔兽世界》时作弊的工具,做出针对索尼唱片的木马蠕虫,在Windows上传播,索尼成了“替罪羊”。可让索尼公司更无法接受的是,世界上各大杀毒引擎软件已经公然把索尼的隐藏文件列为正式的Rootkit,允许用户通过更新病毒库将其捉杀。
到11月12日,微软著名的反间谍软件开发小组在他们的博客上赫然写上:“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标准来判断一个软件是否应该被加到我们的反间谍软件中去,经过分析XCP的软件,最后我们决定把它加到这份最新的名单中去。”这意味着索尼被一向反盗版最积极的微软列入了间谍程序的黑名单,这听起来荒谬得让人几乎不敢相信。
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3、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4、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5、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
6、老去渐知时态薄,愁来惟愿酒杯深。
7、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0、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
1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12、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13、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14、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2、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作者出处:徐干《室思》
3、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作者出处:文廷式《蝶恋花》
4、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作者出处:朱彝尊《高阳台》
5、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作者出处:李冠《蝶恋花》爱情诗句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者出处:柳永《凤栖梧》
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作者出处: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8、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作者出处:佚名《凤求凰·琴歌》
9、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作者出处:戴叔伦《相思曲》
10、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作者出处:晏殊《鹊踏枝》
1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作者出处:白居易《长恨歌》
1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作者出处:元稹《长恨歌》《离思五首其四》
13、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作者出处:卢仝《有所思》
14、相思一夜花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作者出处:张仲素《燕子楼》
15、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作者出处: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16、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作者出处:秦观《八六子》
17、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作者出处:柳永《昼夜乐》
1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作者出处:柳永《雨霖铃》
19、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作者出处: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0、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作者出处:李白《三五七言》
20. 怕相思,已思相,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俞彦
21、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作者出处:卢仝《楼上女儿曲》
2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作者出处:李之仪《卜算子》
23、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作者出处: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24、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作者出处:乐婉《卜算子》
25、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作者出处: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26、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作者出处: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27、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作者出处:黄庭坚《寄黄几复》
2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作者出处:张先《千秋岁》
29、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作者出处: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30、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作者出处: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1、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作者出处:冯小青《怨》
3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出处:孟郊 《游子吟》
33、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作者出处: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34、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作者出处: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3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者出处:-白居易《长恨歌》
36、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作者出处:邵瑞彭《蝶恋花》
37、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作者出处:辛弃疾《鹧鸪天》
38、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作者出处:贺铸《横塘路》
39、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作者出处: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4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作者出处:李商隐《无题》
4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作者出处: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42、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作者出处:司马光《西江月》
43、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作者出处:欧阳修《玉楼春》
44、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作者出处:苏武《结发为夫妻》
45、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作者出处:张可久《塞鸿秋》
46、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作者出处:晏殊《玉楼春》
47、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作者出处:杜甫《赠卫八处士》
48、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作者出处:佚名《涉江采芙蓉》
49、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作者出处: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但是,业内人士其实也都清楚,这些数字如果放在整个世界电影工业的背景里看,实际是很低的水平。例如韩国的人口是四千万,但仅仅前年的影院票房折合人民币就有六十八亿元,一部热门电影的观众人次可以达到一千多万,也就是全韩国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老百姓去看;我们最火的电影,比如《夜宴》,票房一点四亿元,已经是全年排行第二了,而在十三亿人当中,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才六百万人,二百分之一不到。所以,如果做横向的比较,其实我们没有理由得意。再如香港地区,以前电影业最兴旺的时候,一年票房总收入曾经超过二十亿港币,现在的票房低了一些,降到八亿港币左右,但如果按人均来讲,香港电影的单片收入比内地还是高得多。
还有,作为产品,讲数字要讲投入与产出。比如大陆电影市场的票房份额,国产电影占55%,外国片占45%,听起来这很不简单。原先全世界能够以本土电影战胜美国电影的国家,大概只有印度一个,韩国直到去年、今年两年,才做到本土电影的市场占有量超过50%。在其他国家,都是美国电影占大头(这里不算那些根本不放美国片的国家如伊朗、朝鲜)。我们引进大片的前十年,也一直是国产影片不如好莱坞的,到二○○五年才首次比例倒过来。然而,具体看一看这个份额比例,各自是由多少产品创造出来的呢?根据WTO协议,内地一年只能进口二十部分账影片,即俗称的美国“大片”,再加上一点欧美“小片”,就是说,那将近一半的进口份额,只是几十部电影的票房。而去年和前年我们生产了六百多部电影,即使按放映年度算也有三四百部,同样的产出,产品却是将近十倍的数量。
再往下分析,二○○六年的二十六亿元票房中,十四亿元来自国产片,其中,票房排名前十的十部电影就占了大约八点五亿元,剩下三百多部片子的票房凑一块才五亿多。这也太悬殊了吧?实际的情况是,大量拍出来的电影并没有能进入电影院。导演协会做过一个统计,二○○五年实际进入电影院上映的国产电影只有四十五部。所以,数字是有意义的,但可以有不同的读解,把数字一加分析,电影工业发展不平衡的各种问题就浮出了水面。
为什么能在电影院上映的国产电影如此有限?因为,现在所有的票房都来自于若干条城市院线。这是些跨省跨城市的院线,例如北京,现在就是五条大院线分别占据着首都的各大影院。有人谈到,许多中小城市,像汾阳这样的地方已经没有电影院了。为什么会如此?实情就在于,不管三十个大中城市只占中国人口的比例多少,但是,只有城市里才拥有着有一定看电影消费能力的人群。像在北京,社会上多次出现抵制高票价、呼吁电影票降价的呼声,但是,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群其实不在乎这个问题,而且很多人都是一年看好多次电影。相反,在乎票价的人几乎不进电影院,不管怎样宣传一部电影有多好,他也照样不去。对于这个票房主要来源的观众群体,他们进电影院要看的东西,也就基本影响了电影投资的方向。
除了有票房的大片以外,现在国产电影实际上也是各种各样的。比如,每年我们都有一批并不在意票房的影片,是由于各种意识形态功利的需求而制作的,它们由各地政府或潜在的摊派企业掏钱,基本上不计回报,只求宣传效果,以最后能在大会堂开一个新闻发布会为最高目标。还有一类数量更多,投入五十万至八十万元人民币,用数码机器,就可以拍一部小电影——租一座别墅,花七天到十天拍完,再用七天到十天做后期。这样粗糙的作品,卖给院线人家不要,如果卖给电影频道,售价最低就是七十万元,如果你片子的成色好一点,还能有更多的收益,不但能保底,还有小赚。这种片子基本上是“北漂”們在做,一些小老板,跟电影八竿子打不着,发现这是一条财路,不需要任何资质和特别的批准。这些电影跟中国电影基本上没什么关系,却要占到年产量的一半甚至更多,就像报纸旮旯经常登的那种小广告:“给你支一个致富招儿。”拍烂电影已经成了中国大地上一门新的营生,有趣的是,恰恰是国家办的电影频道支撑了这样一种市场需求。
不过这类片子不能跟因为没有艺术院线而进不了影院的艺术片或文艺片混在一起——这是特别容易搞混杂的。将它们排除在外之后,那么,剩下还有五十部左右是比较严肃的,真正想表达一点什么,想按电影艺术规律来做的作品。我想,这些严肃的影片才应该是我们讨论的重心,或者说是我们最希望关注的电影,因为它们还能够代表一些思考,代表一些文化价值,或者说这样的电影还能从文化角度来看待。这一批电影同样是参差不齐的,有一些是瞄准了国际电影节,通过这样的途径来收回一点投资,特别是如果能够参加戛纳、威尼斯、柏林电影节的话,由此获得的海外收入大致可以补回几百万元的成本。有一些导演有一点名气,拍之前就可以有外资注入,来自外资的资金高一些的可能达到八百万至一千万元人民币,而且有这样背景的影片在电影节上获奖的可能性也会高一些。这些影片可以走国际片商的路线,如欧洲的艺术院线提供的收购价可能高到几十万美元。有些电影节对青年导演还设立一些鼓励措施,比如有一种方式,是给获奖影片导演的下一部电影一笔资金,作为制作费。总之,这些电影一定要通过在国外的运作,才能获得投资回报,包括回来再进入国内的院线,就靠在国际上的反响,应该说,我们现在比较有潜质的创作者,如果拍不到商业大片,基本上都被逼到了这条路上。
这就说到我们的院线,为什么不可能上映一些有文化、讲求艺术的电影?因为电影的真正市场化到现在为止才没有几年,还处于原始积累的状态。在原始积累期,对于电影院来说,一切以多卖出票为原则,这也顺理成章。因此,什么电影赚钱就演什么电影,只要来了一部赚钱的大片就拼命演,八个厅十个厅都放这一部。贾樟柯这次的行动应该说是很悲壮的事情。其实,我们这里的这种情况,全世界都不大有——一年当中,有几个档期好片子演不过来,另外的几个档期则没片子可演。其实,就是抢观众会进影院的时间热点所产生的暴利。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原始积累期要持续多长?中国目前的电影放映场所,一部分是原来的国有电影院线,翻了个牌子;还有一类是民营院线,是企业家们进入电影发行领域试分一杯羹,比如大连万达院线现在已经覆盖全国,它就是大企业辟一个分支来做新行业,大家都知道它的主业是房地产,并不指望靠办院线赚多少钱。另外,情况最复杂的是电影院,目前全国有所谓一千多个银幕,今年可能扩大到三千多个银幕——现在不能再讲电影院的数目,因为好电影院都改多厅了——这些电影院中80% 为国有,就是以前资产属于当地区政府、市政府的电影院。对于这些电影院的经理来说,他们的目标,与独资的、外资的影院完全不一样。人家自己盖了影院,就准备在行业里长期营销,就像连锁超市一样,会考虑信誉、发展等等,是长线思路。而中国80%以上电影院的经理是国家干部,是三年任期制,对一个年轻经理来说,要在这三年内做到效益最大化,包括职工福利等等,都要做到最好,如果他的影院在同行当中效益最高,不光电影院的职工对他满意,下一步很可能他就会受到提拔。所以,在这个体制下的经营理念,当然与文化人所希望的有很大差距,仿佛他专门愿意演那些没有价值的东西似的。比如现在媒体批评《满城尽带黄金甲》搞垄断,但是,实际情况是三十一条院线一起在“垄断”,所有院线只演“黄金甲”,不演别的片子,那么,究竟是谁在垄断?并不是新画面公司,也不是电影局。所有院线只演一部电影,其实是每一个电影院都力争效益最大化之后,稀里糊涂地形成了一种合力所造成的垄断效果。
因此,我一直认为,院线也好,电影院也好,一定要转移为私有化的形式,或者说至少像现在北京世纪金源的星美那样采用股份制,既有国有股也有私有股,于是经营理念就会发生变化。可以预想,将来,在多个放映厅当中,专门为文艺电影开辟空间,一定主要是由理念和体制都比较先进的一些电影院来进行,但是,目前还不太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只要重要院线和电影院两级的老板不改变思维,中国电影文化的前景就不容乐观。
还有一条路,比如创办大学院线的可能性。在中国能不能办大学院线呢?在全国来说,开大学院线的最理想之处当然就在北京的海淀区,这是一个大学如此集中的地方。对此,我们不是没有尝试过,比如十多年前,我们把这一设想与海淀区发行公司的经理交流,能不能单独组织片源,找几家影院专演知识分子爱看的电影。谢飞老师还到国外打听过,比如把黑泽明的所有片子都租来大概要多少钱。这位经理对此很感兴趣,他就把这个方案上报给他的上级单位北京市发行公司,结果上级却认为他是想闹独立,不支持,说你要自己排片,那以后我们最卖座的片子就不供你。后来我们又想过直接去联络各大学管放电影的人,我们原本想象,他们一听说你要办一个大学院线,肯定特别高兴,结果根本不是如此,校园内那些能够放映电影的场所,甚至比街上的电影院对文化还更不感兴趣,因为它也有经营盈利的指标。由此我明白,不能以西方的理念来想象中国的事,这件事不是努力往前推进就可以成功的。其实,这才是文化电影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而且,类似的问题远远不止于电影领域,只是恰好在电影问题上特别突出地呈现出来。
当然,这就也涉及到观众。我曾经在巴黎的晚上去看电影,巴黎最大的电影院有十八个厅,我去的那家是高蒙院线的,十个厅演不同层次的十部电影,时间是晚上十八点,结果影院前十个买票队伍几乎一样长,既有为新的美国大片而排的队伍,也有来看很实验的艺术影片的队伍。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就不需要来讨论影院该放什么影片的问题,因为观众自己形成了选择的习惯。国内目前如果真的安排一家电影院专放艺术电影,顶多搞一个月就得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上海搞过一次艺术院线,结果,三个月以后就没有合适的影片可放了,向电影公司询问还有什么作品可以提供?电影公司的片库也没有。
电影的运营成本很高,我们还处在形成产业的初级阶段,以目前的資本和市场的成熟程度,都远远无法让投资者理性地将之承担起来,投资者都在冒险,盈利也是朝不保夕。中国的大片拍到目前这个程度,是一部片子要有四五个大明星砸进去,这是美国好莱坞都没有的做法。全国人口十三亿,就按二十元钱一张票计算,一个人一年看一次电影,收入就应该有二百六十亿元。但是,我们一年的票房才二十六亿元,等于每个人十年进一次电影院。于是乎,一次得凑四个以上的明星,不热闹到这种地步,就没人去看。于是投资者也是强努着投钱,而且主要靠香港地区几个大老板,其实,他们心里也明白,不是每部电影都这么做就一定能赚钱,但是,不砸这么多钱,就可能赔得更惨。连带着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档期、演员等等都得提前订。今年内地与香港两方面影界商量都希望搞一点自律,约定这种大片一年只拍一部,如果一年搞两三部,那局面就不可收拾了。那些明星参加大片,上戏之后自己都后悔,三代不同的明星怎么挤在一部戏里呢?其实,这么搞下去,这样的影片自己也会贬值,贬值之后,影界就不得不约束自己。但是,目前来讲,总体上仍然是投的钱越多就收入越多,特别是明星的市场效益还是很高,于是大片投资的热潮还退不下来,不管我们怎样骂,“大片经济”本身还是在上升,但是饱和点快到了,中国不可能更长期地支付这么大成本的影片。圈里的人也都知道,票房和实际收入的比例应该是三比一,票房要比投资高三倍才能算是赚钱。一部大片如果真的投资两三个亿,那么即使国内的票房收入超过《泰坦尼克号》的三点五亿,也未必就能够赚回成本。所以,大片繁荣的背后,其实并不一定有多么理想的效益。
【无奈的诗句】推荐阅读:
心酸无奈的说说09-25
无奈的声音作文11-25
令人感到无奈的句子06-18
无奈的爱散文07-18
伤感无奈的经典语句09-14
体现人生无奈的语句11-26
无奈的青春抒情诗歌12-01
说说心情无奈的句子12-15
异地恋心酸无奈的句子10-04
经典形容无奈的句子71条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