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自我中心的怪圈(共9篇)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_____号考生。
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出“自我中心”的怪圈》。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_四川文艺_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高中一、二年级•全一册的第二十课。《心理健康教育》这套教材是根据高中生在不同年龄阶段以及每个阶段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发展任务,从学生的生活学习出发,结合教学情境为主线而编排的。自我中心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他们存在着过于浓厚的自我中心观念,总是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略别人的感受,因此应该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本节课是自我意识这一模块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高一年级的心理辅导课的一个侧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辅导,培养其团队协作的意识。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和感受自己的能力、特长和兴趣。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认同自我、悦纳自我。
情感目标: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自觉追求自我完善与超越,进而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难点
1、让学生学会客观认识自我、认同自我。
2、从认知、情感、能力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从而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学生情况分析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春天,是从童年走向成年、走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交织的时期,极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我面对的学生是高一的学生,不是专业的心理系学生,所以我力求上课的内容可以迎合当前高一学生的心理需求,力求取材于生,许多内容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而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很多学生都觉得有话可说。并希望学生通过这堂课,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培养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有利于为高中三年以及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2、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教法:
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自我中心,以及认识到自我中心的危害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2、通过“教”“学”“放”“收”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学相长,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两个。
学法: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最后我们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黑板、等。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
用约5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引入新课。
用约20分钟时间进行正体部分。让同学们共同参与进来,一起分享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说一说:
你在生活中会以自我为中心吗?意识到这种情况你是怎样对待的?
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引领其他同学提出自己觉得可行的办法,相互交流学习,取得经验。为了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自己应该要努力做到什么?
心灵驿站
分享心灵驿站里面的两个实例,让同学们认识到遇到的这些问题都是暂时性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中正确的定位自己并通过自己对认知、情感、行为上的改变来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最后,用约5分钟的时间进行尾声部分,主要是小结和作业。
或者说是,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以及布置作业。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作为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宁夏银行在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前提下,深度挖掘客户资源,以创新机构体制为切入点,成立了宁夏银行中宁枸杞贷款中心(以下简称“杞贷中心”),通过市场细分,将自己的服务对象集中于枸杞产业,实行错位竞争,走特色发展之路,形成独特的经营优势,有效克服了机构少、规模小、产品同质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主要做法
宁夏银行中宁支行在成立之初就将个人业务发展的突破口和着眼点定位在支持中宁枸杞等特色产业上,2007年7月,宁夏银行在全区金融机构中率先设立首家枸杞贷款中心,针对分布于县域内的特定目标客户群体(枸杞种植户、流通户、加工户等),提供特色金融服务,经过近些年的扶持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优质客户应运而生,成为振兴中宁枸杞产业的排头兵。
(一)市场定位特色突出
中宁县位于宁夏平原中部,枸杞种植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枸杞之乡”。截至2008年末,中宁县枸杞种植户达4.8万户,种植面积达15.8万亩,枸杞干果总产量达到2.88万吨,实现枸杞产值8.28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来自枸杞产业的现金收入达到2200元,占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强。全县常年从事枸杞营销及加工的人员达10000余人,其中年销售枸杞干果100吨以上的规模企业达到68家。全县枸杞加工企业13家,企业固定资产达5亿多元,年生产各类枸杞深加工产品突破2万吨,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
枸杞是中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和潜力所在,中宁枸杞市场已成为全国枸杞的集散地和价格的“晴雨表”。地方政府针对这一实际,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促进枸杞产业的发展。“杞贷中心”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定位目标市场,将支持重点放在了枸杞种植、加工及流通领域的广大客户,突出特色,大力扶持行业龙头,以此拉动整个枸杞产业的发展。
(二)经营策略灵活务实
面对中宁枸杞产业、市场、客户的发展情况,“杞贷中心”不断拓展信贷业务,大力扶持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面支持广大中小枸杞种植户、流通户。同时,针对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和当地居民生活、消费习惯,因地制宜开发适合其需求的金融产品。
一是根据多年来支持枸杞等农副产品行业的情况和经验,“杞贷中心”打破传统的“五户联保”的单一模式,将农户联保模式调整为“三户联保”及以上,积极探索“产业龙头企业+农户联保”、“专业担保公司+农户联保”、“行业协会+农户联保”的支持模式,发展与枸杞龙头企业及专业担保公司合作,解决枸杞客户在抵押担保方式上的弱势和缺陷,使其品牌更趋多样化,运行风险更低。二是在办理信贷业务时积极营销办理银行卡、金如意理财、账户信息通等业务,提高支行中间业务收入。三是制定并出台了“杞贷中心”加强信贷服务若干办法、涉农贷款品种及利率优惠管理办法,有效加强支农信贷服务,提高贷款效率,让利于客户,减轻贷款户的利息负担,真正实现银行和客户的互惠双赢。
(三)风险管理严格高效
“杞贷中心”成立后,中宁支行进一步明确了对以枸杞产业为重点的农副产品信贷支持政策和思路,优化业务流程、创新业务品种、加强风险管控,稳定优质客户、淘汰劣质客户、培育发展新客户,不断加强对枸杞产业及各类农副产品贷款的发放控制和管理,全面提高信贷质量,促进支行健康发展。
一是“杞贷中心”成立后,支行在《中宁支行枸杞五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宁支行农副产品贷款管理办法》、《中宁支行开办农副产品贷款业务客户须知》,逐户建立了客户信息档案,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使具体操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加强枸杞等涉农贷款的监督管理,严格遵守总行特别转授权的权限和规定,形成一套“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跟踪监督,货款归行”的贷款资金使用机制,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三是结合客户和业务特点,推出了“三严四查一会商1”的风险管理模式,对风险实施全程监控。四是针对农户联保信用担保的弱点,贯彻实行农户联保贷款保证金制度和人身意外保险制度,有效防范和降低风险。
二、工作成效
宁夏银行中宁枸杞贷款中心切实为枸杞等农副产品类客户提供贴心、高效、实惠的金融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产业升级、经济发展。
(一)促进了机构自身发展。在支持中宁枸杞产业发展的同时,中宁支行经营效益不断提升
2007年“杞贷中心”的农副产品贷款收息率为100%,不良贷款率为零,实现利息收入820万元,实现利润238万;2008年,农副产品贷款收息率为99%,不良率0.68%,实现利息收入780万元,实现利润257万元。支农贷款业务已成为宁夏银行县域支行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二)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杞贷中心”成立后,支持特色产业效果明显,2007年,荣获中宁县政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截至2008年末,中心累计发放个人类农副产品贷款14379万元,其中枸杞类贷款600笔,金额10638万元,支农信贷规模居全县金融机构第二位,所支持的枸杞加工贩运户已遍及中宁枸杞生产主产区。中卫香山宁夏红公司、中宁早康公司、宁夏杞乡生物食品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枸杞行业加工企业和流通户,已发展成为区域乃至全国性的知名企业。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来自枸杞产业的现金收入突破2200元,为助推枸杞产业升级、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杞贷中心”的实践表明,只要正确把握国家的宏观政策,找准自身优势和市场定位,有效管控风险,走特色化经营之路,欠发达地区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一定会有作为。
三、几点启示
(一)欠发达地区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应立足于农村金融体系的合理分工与市场细分
考虑到自身特点及农村金融体系的分工协作,欠发达地区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应有别于主要为农民传统农业生产及农村中小企业服务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不同于主要承担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业务的农业发展银行,而宜以县域有效需求为目标市场,重点做县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等现代农业贷款业务,以此促进并提升自身竞争能力。
(二)地方中小商业银行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找准切入点,做好目标市场和客户的金融服务工作。必须选择有效需求市场,确保信贷资金使用安全有效益
因此,在选取切入点时,应与当地政府在区域内的产业政策相衔接,与地区资源特色、经济支柱和经济增长点相契合,依托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特色资源开展金融服务,寻求控制风险与有效创利的动态平衡。
(三)从定位策略看,要根据农村有效市场和客户特征,进行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着力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
一是大力实施制度创新,探索建立独具特色的经营机制,通过整合、再造业务流程与组织体系,延伸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将属地贷款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纳入考核体系,逐步改变过去沿袭下来的信贷运作机制和经营管理模式。
(四)加快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县域生产力发展和为广大群众根本利益服务的新方式
不合群的孩子,有的可能是天性使然,过于敏感、害羞,不容易适应陌生环境,不擅长与陌生人打交道;也有的可能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比如家长过度保护,导致孩子比较自我中心,不会理解和体谅他人的感受……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原因,解决问题也要因人而异。
事实上,孩子的社会性发展,首先还是从家庭内部、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互动开始的,然后再逐渐扩大社交圈,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吧。
练习一:打招呼
适合:因为害羞而难以与他人交往、与人建立联系的孩子;还不熟悉与人交往的基本技巧的孩子。
道具:玩偶,或有许多人物的图画书,或动物卡片甚至水果卡片、交通工具卡片等。
练习A:跟各种各样的人打招呼
一次性拿出3个以上的玩偶,家长轮流为这些玩偶配音,和孩子“见面”。第一轮,家长先说:“**(孩子的名字)你好!我是小猪,我的名字叫**(家长编一个名字)。”孩子就要回答说:“小猪**你好呀!”然后再换一个玩偶。要求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尽力去记住所有玩偶的名字。第二轮,就换孩子先说:“小猪**你好!我是**(孩子自己的名字)。”然后再换一个玩偶。
Tips:
·逐渐增加难度:增加玩偶的数量,或在第二轮时变换玩偶的出场次序。
·丰富人物类型,为玩偶编派不同年龄、身份角色,家长按照玩偶的身份以不同的语气和宝宝说话。比如小猪宝宝、大象爷爷,对宝宝说话的语气、方式都会有点不一样,还可以把现实中的人物角色代入玩偶。
练习B: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打招呼
拿出一个玩偶,比如是一只小猪,让孩子跟它打个招呼:“小猪你好!”然后丰富打招呼的内容,首先添加问候语,比如是在早上,就说:“小猪,早上好啊!”其次添加环境元素,比如是晴天,就说:“小猪,今天阳光很好哦!”再次添加个人化元素,比如小猪戴着一个领结,就说:“小猪,你戴着一个领结耶!”再让孩子自己对这个领结进行描绘、发表意见。最后添加互动元素,比如孩子已经吃完早饭,习惯是要下楼去散步,就说:“小猪,我要去散步,你要不要一起去呀?”
解析:
孩子遇到他人不会主动打招呼往往是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打招呼。这些练习能让他了解打招呼的各种方式,学习用不同方式对不同的人打招呼,反复练习至熟练之后,他就会感觉轻松一些:原来打招呼就是个技术活儿呀!
练习二:表达你的想法
适合:不善于用有效方式来表达自我的孩子,如:想和小朋友玩,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始的孩子;被小朋友欺负,却不知道该怎么应对的孩子等。
道具:无;或沿用游戏一中“遇见”的玩偶。
练习A:我想……
孩子心中先存一个想法,比如“我想和你一起玩”,或者“我想跟你一起看图画书”等等,随便什么都可以。先不用语言,而是用其他的办法,试试看能不能让父母(或父母扮演的玩偶人物)理解到这一点。然后再用清晰的语言,直接地把想法表述出来。
Tips:
·逐渐增加难度:在非语言阶段,父母可以假装理解不了孩子的意思,让他想新的办法来表达。
·当孩子以明确的、清晰的语言直接表述想法后,父母要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应。
练习B:我不喜欢……
假装父母(或父母扮演的玩偶人物)与孩子发生冲突,冲突的内容可以让孩子自己设定,比如抢一个玩具啊、或者不小心把孩子推倒啦……然后让孩子想想,在这样的情形下,自己会如何反应?鼓励他设想各种可能采取的反应。然后让他自己判断:哪种反应方式比较好?最后让他用清晰的语言直接把想法表述出来。
Tips:
·引导孩子思考对双方都好的解决方案。比如被小朋友推倒了,也把对方推倒一次当然是个方案,但要求对方帮自己揉揉摔痛的地方,或许是更好的解决办法。
解析:
有的孩子比较软弱,容易受到欺负,此时如果向父母求助,而父母也出面帮他解决的话,情况却反而容易愈演愈烈:孩子会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小朋友们也会更多地欺负他。所以教给他应对这种情况的办法,让他自己去学习面对,是更好的方式。
练习三:成为一份子
适合:难以融入小朋友正在玩的游戏,或被小朋友的“小圈子”排斥的孩子。
道具:孩子平时喜欢读的故事书,有多个人物的那种故事。
练习A:了解规则
先让孩子列举故事中的各个人物,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点?彼此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他们在一起时都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喜欢做这些?从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想想可以如何参与进去?然后分派角色,可以一人饰多角,把孩子参与这件事的过程表演出来。
Tips:
·在表演过程中,要尽量让每个人物都表现得符合他们的性格特点。
·提醒孩子,要理解并遵循故事中人物的行为方式,和他们一起努力,达成预期的目标。
练习B:突破规则
对同一件事,再想一想:有了你的参与之后,你可以给它带来些什么样的变化?比如你可以想出新的主意、用新的方法,来处理其中遇到的某些问题;比如你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工具或知识等等。再重新表演一次。
Tips:
·提醒孩子,他的想法必须适合参与这件事的其他人,不能反差太大,不然可能会被拒绝,而且他也应该照顾到大家的习惯和需求。
解析:
有时候小孩子也会因为“小团体主义”而排斥别的孩子,如果被排斥的话,孩子会感到很孤单、很不快乐。不妨教他先去观察小朋友们做事情的方式,找到和自己习惯相同的部分,然后也那样去做,就容易被接纳。
学会跨行业跳槽 走出职业迷失怪圈
。开好七月的头,下半年的发展业会更顺利。没有伴随着七月的高温高热,七月职场是高开低走。职业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中高端岗位,但是实际上收获的人却很少。严格的来说这是一个企业淡季。希望在本行业内按部就班的跳槽,由于行业的萎缩这一般是不能够实现,要想在七月跨出企业淡季的怪圈,职业人要尝试跨行业跳槽。
案例:
孙先生人民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毕业,毕业后进入通信行业做财务管理业务,工作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税务、报表、费用分析等等,经历四年的工作锻炼,成为一名比较成熟的财务人员。虽然工作比较出色,各方面能力都很强,企业也很认可,但是企业目前没有职位空缺,想在内部晋升的可能性不大。再三犹豫后,孙先生决定跳槽。财务、融资、预算等等他都很厉害,他不知道具体该怎么来选择,还有他不想再单一的作一个技术人员,他想往财务管理方向发展,但是简历投出后却是不见回音。
分析:
分析孙先生的工作经历发现,他虽然有过半年做主管的工作经验,但是从实际操作能力上来说却是有限的,并没有一个整体的领导团队的经验。要想直接向财务经理方面能力不足。在于孙先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并进行一系列专业测评后发现,他的沟通能力、业务能力都很强,如果再继续处于目前的位置上就是白白的耗时间了。
智建议:
内部晋升受阻,在本职业人士要善于突破惯性思维,尝试跨行业跳槽来赢得自身发展的突破。跨行业跳槽分为这样两类:
一、跨行不跨职
跨行不跨职是指,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发展,但是工作职能并没有转变,
工作还是做的之前的工作,之前积累的工作经验并不妨碍在这个行业运用,并且跳槽之后随着这个行业与企业的发展,自己的身价也能够水涨船高。例如在广告公司做品牌策划与维护,到了快速消费品行业后依然可以做品牌策划与维护。
在专家全面分析孙先生的情况后,建议其先不要盲目的追求财务经理的位子,根据他目前的职业能力并未能达到这样的职业能力,他现在所需要的是从企业单纯财务技工这样的一个身份走出来,向管理方向发展,积累管理经验,为之后向管理成功转型打下基础。
二、跨行跨职不跨位
跨行跨职不跨位是指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能,但是职位与之前是一样的。例如原先是房地产行业的主管到了生产制造业做主管,行业,职能发生变化。这样的例子是从以往的工作经历中寻找到与新的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并且确认自己适合往这个方向发展。
根据对孙先生整体职业竞争力的分析,他不适合跨职不跨位,与此相反,跨位不跨职更适合,能够以目前自身拥有的职业能力为基点。但这个职位需要的是能够帮助他实现以后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管理的竞争力。
三、跨行业跳槽的注意点
跨行业跳槽职业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职业职能,职业能力。跳到其他行业之后自己的能力是否可用,是否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是否有利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切忌因为职位与薪资的诱惑而跳槽,却是跳进了一个火坑,丧失原本想谋求发展的目的。另外,跨行业跳槽时要分析企业与市场的发展状况,企业产品不好,行业萎缩,跳进这样的行业都不是明智之举。所以在跨行业跳槽时要多观察,多搜取行业信息,辨证的分析自己的职能在行业发展中的前景。
职业顾问萧先生认为:
职业人在跳槽寻求发展时要善于突破惯性思维,纵观各行各业的发展,拓宽眼光与思维,寻找与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契合点,将有利的因素为自己所用,并在不断需求变动中迅速作出调整,这样才能在不断的进取中获得长足发展的动力源。
我弯腰拾起,惊觉这是同桌在毕业时送我的。不记得当时是否有种想哭的冲的,只是此刻枯黄的落叶上早已是滴滴泪痕,想起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心境叫感动。
很长一段时间,似乎已经忘记了感动的滋味,那的确是因为我内心的冷漠。世间太多的诱惑,太多的烦恼,让我变得麻木、自私。就像“人们作家”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因为世俗的干扰,变得仅有自我才是最重要的,一切要以自我为中心。
可是如果每个人都只注重自我,世界将会怎样?可能会这样吧:
走在大街上,你的钱包掉了,没有人会告诉你,别人只会偷偷的捡起。身无分文的你去住店,老板会用棍子将你赶出,迫不得已为了吃饭,你会去抢老太太的钱包……
不能想像,故事的结局终究会怎样?
所以我们人类不应当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们需要丰富多彩的感情,我们需要无私的奉献,需要爱,需要去帮忙他人。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自我引起,我们应丢掉自我,多为他人,为社会想一想,我们能够做的有很多……
流水的水龙头,我们能够把它拧紧;看到一片纸屑,轻轻的捡起,丢进垃圾箱;同学生病了,送去一声温暖的问候;老奶奶摔倒了,轻轻扶起来……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但都能够体现我们的爱与关怀。
社会不只是由我组成,而是由千千万万个他和他组成,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心,多为他人,为社会想一想,世界真的将会变成完美人间。
经过一番透彻的思考,麻木的我已不再麻木,自私的我也不再自私。我明白,我会成为一个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人。
以往和我一样的朋友啊!请把心从泥沼中拔出来吧,走出自我,不要让庸碌的生活蒙蔽我们的心!
您好!我是一名17岁的女中学生,在班上一直比较出色。在同学的眼里,我是一个小才女;在老师的眼里,我是他们的得意门生;在父母的眼里,我是个乖乖女。我有一个表哥,他在读高中时各方面都很出色,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组织能力也强,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还常常发表一些文章,最后他顺利地考入了北京一所名牌大学。
我的父母常对我说,要像表哥学习。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得像他那样好。有了表哥这个榜样后,我就更加努力了。
高一时,我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在学校里组织了一些活动。高二时,我辞去了学生会主席的职务,不停地写稿、投稿。我写了很多,发表的却很少。而可怕的是,我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过去,我不太在意分数,但现在我非常在意。可是,我越着急,成绩就越上不来。
进入高三后,我感到压力更大。我付出加倍的努力,但成绩总是不稳定。就这样,我心理压力很大,生怕考试分数少了被同学们看不起。每天我都生活在焦虑中。我承受不了这样大的压力了,曾经想过自杀,可我又不忍心伤害爸爸妈妈,他们就我一个孩子,对我期望特别大。可是我现在的成绩……上次模拟考试我排全年级第56名,此刻,同学们都惊呆了!老师,我该怎么办呀?
一个找不到自己的女孩儿:
玲玲
玲玲:
你好,很感谢,你给了我世上最珍贵的礼物——信任,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据此,谈点儿我个人的看法,仅供你参考。
首先,重新审视自我,当一个平平常常的女孩儿
困扰你的主要是“自居完美”的心理。你把自己当成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儿,处处拿“出色”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你每天都在竭尽全力扮演“小才女”、“得意门生”、“乖乖女”这样完美的角色,但是,任你怎样不遗余力地想让自己完美、再完美,你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尽完美的地方,于是,你陷入了自己编制的怪圈中。
所以建议你不要再追求完美主义,还自己一颗平常心,轻松坦然地当好一个平平常常的女孩儿。好女孩儿也是平常人,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小才女”并非完美的“小圣女”,也会答错题,也会说错话,也会办错事。同时你大可不必拿着表哥的发展模式往自己身上套。做人力求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要注意扬长避短,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就可以了。这才是每个好女孩儿应该做到的。如此去做一个本色的女孩儿,你就不会再为自己的某些不完美而痛苦了。
其次,要学会自己爱自己,自己接纳自己,调整期望值
由于你把“小才女”当成了“小圣女”,长期“自居完美”的心理,使你推己及人以为别人也会这样要求你。其实,不论你考试分数少了,还是话说错了,别人并非就特别在意,而是你自己太过敏感。在高考前的关键日子里,谁有那么多工夫为你“惊呆”?你考了56名,其实是你自己不能接受了,是你自己“惊呆”了。不是别人不认可你,不接受你,而是你自己不能接受自己。
其实,即使世上没有一个认可你、接受你、关爱你的人,你也要爱护自己、接受自己;如果连你自己都无法接受自己的话,你就会迷失自我。从现在起,你就该学会自己爱护自己,自己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就是无条件地、无批判地接受自己的现状。比如你学习名次落后了,你焦虑,你自责,于是你就强迫自己改变。越强迫越混乱。这样一来,你就会被痛苦所淹没。这是你用观念和价值来判断的结果。而接纳自己不是用观念和价值,而是用整个心灵来爱护自己,鼓励自己。在爱中,在接纳中,你的心被有序地整合起来了,你的心就不会乱了,脑子就清晰了,做起事情来就会轻松许多。
再者,学会和人沟通
沟通和交流是化解痛苦的好办法。你用“自居完美”的心理把自己封闭起来了,怎能让别人知道你的痛苦?一旦你不再扮演完美者的角色,你就可以向亲人或好友袒露自己的心声,你的心中就会多一缕阳光!
最后,祝你早日走出“自居完美”的怪圈!
杨老师
“万牛奔腾,红河雄风”,“大红鹰,胜利之鹰”、“山高人为峰”,“一品黄山,天高云淡”,“鹤舞白沙,我心飞翔”,“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当我们把目前中国烟草代表性的广告语放在一起时,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它们在描述一个宏大的。缥缈的、高远的、几乎没有任何产品属,哇的意境。探究众多烟草企业动用数千万资金构造空虚而遥远的广告的动因,我们会发现一系列利润、销量等乐观数据。那么,飘渺的广告能支撑这些数据吗,我们是否应该结合企业实际制订新的广告策略呢,来看几个烟草品牌成长案例。
苏烟:苏烟的成长应该归功于其良好的市场定位和终端运作措施。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苏烟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成长为江浙市场的知名高端品牌,年销量迅速攀升至5万箱,利润20多亿元。其精细化的终端运作手段为品牌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外扩空间。
中华:正如“三五”、“万宝路”,中华以它惯用的包装传递着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几十年来,它的品牌形象早已在消费者心目中根深蒂固。最好的广告是产品本身.它用紧俏的市场运营策略和经典的外观形象独领中国烟草的风骚。
白沙:白沙(5元一包)的价格在当前中国烟草消费市场有很大的消费空间,高品质的吸食口位与广大的市场基础结合,使其单牌号销量突破100万箱。为企业的成长和品牌的高端提升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其广告投放的巨大作用,应该更多归功于其对新闻事件的把握和炒作:白沙与刘翔的巧妙结合,“和谐中国”与“和”牌文化的精美嫁接无不体现了其对新闻点的操控和时代脉搏的把握能力。
红金龙:1997年以来的湖北烟草格局,可用“布局散、品牌乱、积累低”概括。18家大小烟厂,21 6万箱的年生产计划分落各家。年产50万箱以上的仅有武烟。这一格局犹如十几匹马拉着的一辆大车,因马方向各异而前进缓慢。出于湖北卷烟工业不被打垮、财政不被拖垮的深层次考虑,湖北省实施了烟草整合战略。在这项湖北烟草企业大调整的宏大工程中,武烟集团扛起了兼并、整合的“收编”大旗。红金龙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发展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百万箱品牌。集全省政治的力量推动一个品牌的成长是“红金龙”成长的员根本原因。红金龙的发展历程是当前其他省份烟草品牌成长的典型。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到,每个品牌成长的背后都有不同的主导因素,其成长的过程中也有独特的个性,如何避其弱点扬其优点、如何选择市场运营策略、如何制订品牌发展规划是每个品牌经营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前,在行业实施整合的过程中,因众多中小型烟草企业停产,市场出现了大量的市场空隙和良好的发展机遇,众多企业都有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全国烟草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不可否认,这有广告宣传的作用,但是.如何让烟草广告的投入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更好地唤起消费者的心理共鸣,更有力地贴近市场,更有效地提升品牌形象,这是烟草广告创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让烟草广告回到人间
再看国外烟草品牌广告:“来到万宝蹈世界——尽善尽美”(万宝路香烟),“为了一支‘骆驼’,我愿走一里路”、“会叫的狗呈绝不会咬疼你的”(狗头牌香烟)、“对那些嗜烟如命的人来说,抽幸运牌是明智的选择”(幸运牌)。“我真妒忌男人们抽着烟的潇洒状态”(美国烟草公司)、“一百万人的选择不可能是错的”(斯巴迪香烟),“每抽一支‘艾蒂多诺’,就像经历了一次愉快的航程”(艾蒂多诺雪茄烟)、“永远不会背弃你的好伙伴“(荷兰人牌雪茄烟),”超凡脱俗,醇和自然”(555牌)。
将中国烟草广告语与国外广告语进行比较不难看出。国外烟草广告提出了问题的起点,给了消费者一个思考的空间,想象的结果和问题的答案就是各个烟草品牌本身;而国内烟草广告给消费者一个问题的终点.消费者可以进一步想象的是一个遥远空洞的,没有任何产品属性的意境。当然,经营环境的变化。中国烟草市场的转换,烟草广告本已戴着镣铐,地域文化的差异,使中国消费者更注重感性的追求,国外消费者更注重理性的认知。但这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做广告或者必须这样做广告的理由。如何让我们的广告投入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建立针对不同区域烟草市场的广告投放策略,如何构建烟草广告的评价体系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那么。在对中国烟草广告的本质作用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先按照品牌发育的5个层次(功能型品牌。规模型品牌、技术型品牌、价值型品牌,精神型品牌)对中国烟草品牌进行研究,目前,在中国烟草市场,每包2~4元的烟基本属于功能型的,当前出现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给的局面.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对品牌的销量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如红梅。哈德门);每包4~6元的品牌基本属于规模型品牌,品牌的内在质量和知名度提升对销量起到重要作用(如白沙);每包10元以上的品牌基本属于技术型和价值型品牌的复合体(如中南海、芙蓉王),品牌本身技术含量的提高和品牌外在的附加值对品牌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根据各个地域消费水平的不同,以上分割略有不同)。精神性品牌是品牌发育的最高阶段,只有极少部分品牌能够达到这个层次(如中华),在这类品牌的价值构成中,附加价值远远超越实物价值。目前,中国烟草品牌除了少数品牌之外,多数采用系列化经营的模式。根据各个品牌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各个市场的进攻策略,同一品牌的不同系列针对不同的市场同样符合上述分割的基本标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4元一包价位以下的产品没有做广告的必要;4~6元一包价位的产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广告投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知名度问题;10元一包价位以上产品要重点解决品牌美誉度和产品附加值问题。这是广告投放的主要目的和能够得到的应有回报,也正符合了金三角的广告投放模型。
分析烟草行业现状,“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是一场重大变革。它改变了自上而下的交易方式,使订单真正来自市场,满足消费者需要,这对现行管理体制、运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机制作用日趋明显,使产品结构更加贴近市场,品牌集中度不断提高,品牌发展强者趋强,品牌的竞争优势和扩张能力决定了新一轮竞争中品牌的位置。经营环境的变换对烟草企业的广告策略和经营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针对新的市场环境,我们要更加明确品牌的4W问题(who.where,when.what)。Who即品牌的定位是什么,品牌的个性是什么,品牌的发展方向是什么;Where即在什么样的市场,对竞争对手、品牌基础、品牌长期和短期发展目标进行分析;when指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样的时间段内采取行动:what是在明确了以上问题之后,结合品牌的发展方向和市场的具体情况,根据时间的设定确立具体去做什么。
结合新的市场环境构建整合的传播策略,主品牌和副品牌的宣传策略要统一谋划,广告宣传,赞助活动、事件营销都要围绕品牌内涵展开。通过大力度的品牌营销,让品牌的内涵深入人心。在品牌的营销传播活动中,要围绕与消费者的关联点进行,让消费者强烈感受到品牌主张和品牌信息,将人们对品牌的认知引导到精神层面上来。运用影视,报纸。路牌广告、终端POP,事件营销等营销传播活动,演绎品牌内涵,强化品牌主张。特别要注意,电视栏目、事件本身的内涵一定要与品牌内涵有契合点,引起消费者深层次的心理共鸣。这是做好烟草高端品牌的重要条件。
不同的广告可以理解为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纪念章,人们会一天天深入认识它的价值、增添它的文化内涵:当然,广告不会成为比产品更重要的东西,但它永远是传统文化产品的养料。烟草作为快速消费品更充分体现了时代文化的特色,当烟草行业完全由计划体制转型为市场体制的时候,品牌的竞争力才是目前广告投放意义的最有力的鉴定。“只有在退潮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光着屁股游泳”。
特邀作者:孟建忠
周春燕:去年,因为恒大冰泉的强势进入,中国高端瓶装饮用水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我们仔细研究后发现,虽然高端饮用水市场品牌众多,但是至今没有一个脱颖而出的领军品牌。
孟建忠:是的,娃哈哈重磅推出了富氧水,华润怡宝也推出了加林山高端饮用水。现在外资品牌中只有依云知名度较高,但因陷入了“高大上”的瓶颈,整体销量不大。国内品牌中只有昆仑山和恒大冰泉在品牌打造上还有些想法和动作,但考虑到大量的推广费用和销量之间的比例,也并不算成功。
周春燕:是什么造成这样的局面和瓶颈?中国高端饮用水市场的品牌营销又该如何破局?
孟建忠:中国高端饮用水市场目前的品牌推广和营销运作陷入一个严重的误区和怪圈。国内企业在高端饮用水品牌塑造上的困惑既不是资源的问题,也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对产品的理解不够深入。我将分成以下两块内容说说中国高端饮用水的那些事儿。
怪圈
高端饮用水市场:严重的误区和怪圈
中国高端饮用水市场近几年发展迅速,有数据显示,中国高端饮用水消费增速保持在每年40%—50%,预计未来5年内,中国高端饮用水瓶装市场总销售额将超过300亿元。快速的发展和巨大的利润,使得国内外很多企业纷纷盯上了这块肥肉,包括很多原来从事房地产的企业。尽管高端饮用水市场品牌众多,却至今没有一个脱颖而出的领军品牌。笔者认为,中国高端饮用水市场目前的品牌推广和营销运作陷入一个严重的误区和怪圈而不能实现突破。
过度非理性炒作水源地概念
国内的几个主要高端饮用水品牌,如昆仑山、5100、阿尔山、恒大冰泉等,几乎都是圈了一处优质的水源地,马上大力宣传水源地的优势、水源地的故事、矿物质成分等。以产地为核心的营销推广模式能否在中国打造一个高端饮用水品牌?
笔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单纯产地的宣传对中国高端饮用水品牌的塑造起不到核心推动作用。因为任何一个厂家,无论你实力多大,都不可能垄断所宣传水源地的全部水资源,如果水源地还存在很多其他饮用水生产厂家,你所主要诉求的水源地卖点马上就会打折扣,消费者在面临多种选择的情况下,为什么非要花高价买你的产品?
在这一点上,恒大冰泉的教训最为深刻,恒大冰泉自称是长白山深层火山矿泉水,但是农夫山泉、康师傅和娃哈哈等知名水企多年前就已先后在长白山当地建厂,其中农夫山泉建厂是在12年前的事情,康师傅在当地建厂距今也已6年,还有只在当地销售的很多中小品牌,但这些企业500毫升容量的产品定价都在1—2元左右。
就像微信上广为流传的一个笑话,农夫山泉说,我们的厂就在恒大冰泉的隔壁,我们卖2元钱一瓶。同样的水源地,你的产品为什么卖这么贵,明显缺乏说服力。大家都知道,进口高端饮用水品牌依云背后的产地有很多传奇故事,但它在品牌宣传上的推广核心却不是产地,而是依云的品牌主张——live young。
营销策略不科学且缺乏针对性
1.品牌的文化属性不足。国内的主要高端饮用水品牌,在品牌命名上千篇一律,基本都是以水源地命名,如昆仑山、阿尔山、百岁山、加林山、五大连池等等。高端饮用水的原水成本占比很低,物流是比较大的一块。如果以某一产地命名,那么其他产地怎么办?只要把世界上的高端饮用水品牌做个对比就会发现,很多品牌都不是以水源地为主要诉求的。恒大冰泉诉求“一处水源供全球”更是缺乏长远考虑,如果每一滴水均来自长白山,将来物流成本会有多高?还有长白山的水源本来有限,又有这么多厂家参与开发,“一处水源供全球”本来就是伪命题。另外,我们来分析一下国外的一些高端饮用水品牌,如雀巢旗下品牌Perrier,水源地的故事都与水本身有很强的联系。而国内的高端饮用水品牌,没有深入挖掘水源地的文化内涵,没有把水的故事讲得深入人心,强调一些“高大上”的所谓什么圣水、火山熔岩水、不是地表水等,只会把消费者推得远远的。
2.产品力不足。作为高端饮用水,只有强调水的稀缺性和功能性,并辅以佐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高端饮用水因为售价高,只有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他们才会愿意出高价购买,所以必须强化水的功能诉求,喝这种水对人到底有何功效,如何证明,是高端饮用水生产厂家必须要认真回答的问题。还有,水本来无色无味,唯一能对人生理产生刺激的就只剩口感了。不同的水确实有不同的口感,世界各地的高端饮用水品牌无不在强调着自己的独特口感。但这点却没有被本土企业所重视。最大限度地保留水源地水的口感,是打造高端水品牌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中端饮用水的领军品牌农夫山泉,当年就是靠“农夫山泉,有点甜”一炮走红。包装设计对于高端饮用水来说可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包装上没有体现出高端的感觉,第一眼见到就会被过滤掉。纵观国内高端饮用水品牌,包装设计鲜有特色,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高端感觉。
3.定价策略不科学。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国内高端饮用水的定价,以小瓶装330—350ml为例,定价基本都挤在了4—5元的价格区间,没有合理的分层次定价。还有,产品的定价缺乏说服消费者的科学依据,就像前边说的恒大冰泉,和农夫山泉、康师傅等同样产自长白山,你凭什么那么贵?贵的依据在哪里?你说不清楚,消费者不会掏出比竞品更多的真金白银来购买你的产品。
4.渠道策略不科学。根据目前中国的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性,现代商超和流通渠道不是销售中高端饮用水的主渠道。高端饮用水的主要销售渠道应该是在特殊通路的渠道,如运动用水、家庭用水、会议用水、商务用水、办公用水、餐饮用水等。高端饮用水的定位应该走酒店、会所、商务、办公、运动健身等特殊渠道,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渠道销售政策,规划产品容量,通过特殊渠道搞团购取得销量突破。
5.广告推广策略缺乏精准定位,无针对性。我们不难看出,国内的恒大冰泉、昆仑山等高端饮用水品牌,无不是采取立体广告策略,实施高空轰炸。2010年,昆仑山矿泉水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官方唯一指定饮用水,同时伴随着铺天盖地的广告及终端活动宣传。2012年签下了李娜这个顶级价格的形象代言人,保守估计近几年投入的广告费用数以十亿元。恒大冰泉更是如此,产品上市不到半年时间,据外界媒体说广告投入超过了13亿元,品牌形象代言人一换再换。恒大冰泉和昆仑山在大规模投放广告时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没有充分调研高端饮用水的消费群体是哪些人群,这些人群的主要消费场所又在哪里?由于没有对消费者进行科学细分,实施精准的广告传播,造成了广告费大量浪费。
nlc202309011909
广告运动的全覆盖只能起到告知作用,但纵观历史,用这种方法的企业基本没有好结果,如当年的秦池酒和爱多VCD,对品牌价值直接提升实际上没有什么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高端饮用水的消费心理和习惯,靠广告的轰炸只能起到告知、刺激和提升知名度的作用,但要说服消费者购买,需要更深度紧密的沟通,产品也需要一个USP。
破局
高端饮用水品牌营销破局之路
笔者经过综合研究中国饮用水市场,认为国内企业在高端饮用水品牌塑造上的困惑既不是资源的问题,也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对产品的理解不够深入。每一类产品品牌的打造都有着其内在规律,如果我们不能掌握规律,就注定会失败。要想塑造成功的高端饮用水品牌,就要对高端饮用水这一产品进行深入分析,从国内外的文化背景、消费形态、产品认知等多方面去分析对比,从而找到答案。在这里,本人给出如下建议。
第一步:营造消费氛围
高端饮用水企业和渠道客户一起努力,以特殊渠道为重点,把高额的广告费改变一下用途,投入销售终端,共同营造高端水消费的氛围。高端饮用水品牌的塑造,我们还要考虑另一个重要因素——消费形态,也就是高端饮用水是在什么消费情境下被消费掉的。欧美市场的高端饮用水消费量很大,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欧美市场有高端饮用水消费的氛围。在欧洲,高端饮用水就像葡萄酒一样,喝的时候是非常讲究的。比如吃饭点了五道菜,开胃水喝什么,第一道菜配哪种水,第二道菜配哪种水,都是要根据食物的特性来选择的。
欧洲销售的瓶装水大多数都是在家里或在餐馆里消费的。同时,大多数欧洲人更喜欢坐在桌子边上饮水,而不是边走边喝。意大利人喝瓶装水世界第一,人均年消费量为189升(50加仑),而根据2005年的一份权威报告,只有6%是被意大利人在餐桌以外的地方喝掉的。很多餐饮场所给顾客提供瓶装水水单,像酒单一样,让顾客可以根据大厨的菜单来点合适的水。像酒一样,每一种天然的水都来自独一无二的水源。像酒一样,水也有地域性。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国外高端饮用水都用类似葡萄酒的玻璃瓶盛装。
在美国,这种消费同样存在。在时尚餐厅用餐时顾客就会询问酒水服务员享用沙拉时可搭配什么类型的水。另外,在美国还有一部分水是在运动场合被消费掉的,因此美国有很多和运动、瘦身相关的矿泉水品牌。而目前中国高端饮用水的消费大都不是在家里和餐饮场所,而是在会务及商务场合,大消费情境的不具备,是制约中国高端饮用水品牌打造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建议高端饮用水生产厂家与经销商、分销商、零售商等渠道商一起努力,把巨额的广告费改变一下用途,投向销售终端,用于消费者刺激和教育,共同打造高端饮用水消费的环境和氛围,通过消费环境带动产品消费。
第二步:强化诉求和利益
饮用水虽然不能等同于功能饮料,但不同水源地的饮用水含有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同,可以适合不同类型的消费者。例如美国矿泉水品牌Contrex被称之为“Slimming water”——瘦身之水,是主要针对各个年龄段女性群体的高端矿泉水品牌。其水中的硫酸盐、钙和镁含量较高,有助于缓解消化道疾病,经常饮用可有效帮助瘦身、美容。
另外,饮用水产品可以加入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和益生菌,推进产品升级,如娃哈哈新推出的富氧水。因此,国内饮用水生产厂家完全可以重点开拓女性市场,针对女性瘦身美体、美容养颜的需求,开发有针对性和策略性的高端女性饮用水产品。
第三步:走品质和形象相结合路线
高端饮用水要求产品品质必须优异,这一点不用赘述,但怎样让消费者感觉品质高档,企业必须导入完整系统的VI,其中为产品设计高档的包装尤为重要,包装设计必须充分调研高端饮用水主流消费人群的消费喜好。
高端饮用水的包装设计通常会强调其通透感,在这里,可口可乐的包装设计师总结出来的三大法则可以供我们参考: 1.握住瓶子颈时,不会有滑落的感觉。2.里面所装的液体,看起来比实际分量多。3.外观别致。另外,品牌形象除了产品包装形象外,还有终端陈列形象、促销道具形象等,必须保持高度的关联性和一致性。
另外,在产品的广告宣传策略和形象代言人选择上,也必须服务于打造优秀的品牌形象,前后要有连贯性和一致性,当然,广告诉求的主题也必须一致。在这里,恒大冰泉的教训非常深刻。将恒大冰泉的几个广告片翻出细看,成龙版:恒大冰泉,做饭更香;范冰冰版:喝恒大冰泉,美丽其实很简单;儿童版:爸爸妈妈,我要喝恒大冰泉;地域版:恒大冰泉,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在最新全智贤和都教授代言的新一轮广告中,恒大冰泉的广告语就有点抽风了,“喝水、泡茶、做饭、强壮、美丽、健康”。产品广告诉求方向完全不同,从用途、功能到水源地,且诉求之间缺乏关联性,产品的主要卖点到底是什么,让人如堕五里雾中。并且,广告代言人形象和风格也不一,让人找不着北,更别说有统一的形象宣传了。
第四步:赋予独到的文化内涵
我们的祖先是倚水而生的,古人类遗址基本上都靠水,像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和黄河中下游大汶口文化等。很多经典古语都与水有关,如上善若水、高山流水等。中国有着属于自己的水文化以及水的消费形态,古人对水就十分讲究。尤其在泡茶用的水方面,有很多典故等都有记载,如《茶经》是唐代陆羽所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学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里边详细地阐述了每种茶配水的学问。在《河图洛书》中,就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本草纲目》中对水有着很详细的分类。
笔者认为,这才是中国高端饮用水品牌塑造的终极,我们民族有着这么深的水文化,但现在我们却把它丢了,去学外国的皮毛,实在是得不偿失。我们只有深挖水的文化底蕴,才能对高端饮用水产品赋予更好卖点,通过产品的文化内涵实现“水”的增值。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个人思考,希望能供一些高端饮用水生产厂家参考,希望中国高端饮用水市场早日涌现优秀的领先品牌。(作者系北京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咨询师)
(编辑:周春燕 179724189@qq.com)
链接看点:
走出“收费怪圈”有望实现: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的收费公路70%在中国,而买了飞机票还要交机场建设费,类似于到餐馆吃饭要交餐馆建设费,这都是我国目前存在的“收费怪圈”。
2012年是中国的高速公路免费“元年”,出现了两件大喜事:20公里的上海沪嘉高速“元旦”起永久免费、全国高速公路20天免费。这初步走出了“纳税人使用高速公路要收费”的“怪圈”。
——摘自凤凰网
“怪圈”的意思是奇怪的循环,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就有不少“怪圈”,如农民负担问题、义务教育收费问题、高速公路桥梁收费问题、机场建设收费问题、“三公”改革问题、行政成本高问题、垄断行业问题等等。
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个坚持”中,第一条就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走出“怪圈”,要人民说了算。
走出经济“怪圈”
对经济“怪圈”的普遍关注始于2003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的走出“黄宗羲定律”怪圈。在谈到农村税费负担时,温家宝指出:“历史上税费改革进行过不只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会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走向了原先改革目的的反面。明清时期的思想家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这就是所谓的历史上有名的‘黄宗羲定律’。”“共产党是彻底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我们一定能够把乡镇机构精简下来,一定能够把过多供养的人减下来,一定能够走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
为此,专家们想了很多办法。2006年1月1日《废止农业税条例》出台,在我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这项传统税收得以终结,由此走出了这一“怪圈”。
走出教育“怪圈”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起源于德国。2006年,中国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2007年,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总算走出义务教育的“怪圈”。
如何继续走出“怪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四大思路:
一是扩大内需,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二是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明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望聚焦农业经营体制。三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四是结构性减税。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结构性减税主要是从优化税制结构、服务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着手,其落脚点是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
【走出自我中心的怪圈】推荐阅读:
如何走出人生的困境07-23
走出技术批判的误区10-16
关于走出困境的作文500字05-27
让我们走出自己的精彩作文07-23
走出考研英语复习的三大误区11-09
走出迷惘作文07-20
走出自卑高三作文05-31
走出校园走进社会06-17
走出瓶颈教学反思06-23
走出课堂-投身实践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