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案例解析(共7篇)
一、腾头村介绍
腾头村位于浙东沿海平原奉化市城北,距宁波市区27公里,宁波机场15公里。现有农户297户,村民787人,耕地741亩,是一个具有水乡特色的江南小村,是中国生态环境“全球五百佳”之一。目前全村布局科学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绿化覆盖率达63%,村内划分为文教区、商贸区、住宅区、旅游区四大区域,实现了村庄都市化,农庄城镇化。
二、腾头村乡村旅游解析
(一)主要特征:
1.便利的交通条件:空、陆交通便利通畅。2.优越的区位条件:距离宁波27公里。
3.旅游资源禀赋差,以人造资源和民风文化资源挖掘为主体。4.旅游开发应运而生:在一二产业成熟的基础上发展。5.人造旅游景点特色鲜明:农业主题、生态背景。
6.市场把握准确:学生社会实践需求、都市群体休闲娱乐需求。7.运营方式合理:统一管理、公平分配。
8.旅游的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并重(社会功能,即农业生态示范功能、国家未来人才培养功能、丰富村民生活的功能)。
(二)定位:
1.市场定位:中小学生农村社会实践市场和周边城市“反城市”休闲娱乐市场。2.主题定位:农业生态旅游。
3.功能定位:教育与休闲娱乐产品结构。4.主导产品:学生社会实践系列产品。
5.补充产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娱乐产品。6.造势产品:农业节令性采摘活动、婚庆和节庆活动。
(三)运营方式
1.投资方式:自力更生,主要是集体和个体投资。
2.经营方式:成立旅游公司,引进专业旅游管理人才统一经营管理。3.盈利模式:综合盈利。4.营销方式:
1)立足一级市场,培育二级市场,做信誉、做长线。重视同代理商的合作,促进客源特别是回头客的增长。
3)加强同省、市旅游局和相关景区的合作,保证了市场信息的畅通和协作出击市场的力度。4)营销宣传上,以节庆策划为突破口。
三、腾头村旅游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借鉴意义
1.农村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经过农业和工业的深度发展,积累了深厚的经济实力时,第三产业开始发展;旅游业在强大经济支撑下,顺应中国旅游发展潮流而生;不作为支柱产业独立发展,压力小,发展相对容易。
2、农村集体代表农民利益,统一行使权利;农村集体在发展方向上始终保持敏锐的经济嗅觉和产业局势洞察力,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产业发展方向、投资方向和管理模式,强有力的管理团队是旅游得以充分发展的保障。
3、是我过资源贫乏型乡村开发旅游的方式之一。挖掘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点,以生态环境和人造景观为主要吸引物,以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为市场翘板。
4、乡村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腾头村旅游发展不是牺牲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短期经济行为,而是成立专门负责机构管理环境,村集体投资整治生态环境。
【案例2】
东海桃花岛的“桃花”营销
一、桃花岛旅游胜地简介
桃花岛是一座风景宜人的小岛,位于浙江省舟山区普陀境内,也是金庸先生当年创作《射雕英雄传》的灵感源泉。但多年来桃花岛犹如一个显为人知的“世外桃源”,甚是冷清。随着《射雕英雄传》的重新开拍,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岛由此而声名远播,逐渐成为浙江省新一轮旅游热潮中的热点。
二、桃花岛的营销手段 1.全方位、立体化的运做模式
桃花给人的印象多是柔弱的,经不起风雨的考验,给人负面影响较多。为丰富桃花岛的内涵,在突出主题的前提下,当地政府推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运做模式。将该项目分为软硬两部分,一手抓硬,一手抓软。硬件设施包括两大主题公园和桃花产业:为弥补桃花岛桃树种植的不足,在两大主题公园——桃花村和桃花园中引进全世界的桃花品种,以实现待到桃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的宏伟蓝图,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有形的桃花;还有一种无形的桃花便是桃花产业,为确保桃花岛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拓展桃花岛的内涵,将观光、参与及产品延伸整合起来,发展饮料、服装、文化、艺术等产业,虚实结合,盛装打造舟山的第二张名片。软件设施包括一系列的子文件,诸如每年一届的桃花仙子评选、桃花岛赛诗会、桃花岛化妆舞会、桃花岛对歌、桃花岛故事的编撰、桃花诗与散文的征集等。
2.举办大型活动 桃花自古以来就是美的天使,历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为桃花的姿色所倾倒。因此“桃花”作为美的天使是当之无愧的。为突出桃花岛“美”的个性,当地政府举办了了首届国际桃花节暨桃花仙子评选活动,通过这一特定主题来表达人们热爱美、欣赏美、追求美、完善美的美好心境。
3.赋予文化内涵
桃花美艳但给人的感觉却显低廉。为弥补这一缺憾,突显桃花岛的符号价值,当地政府赋予了 “桃花”深厚的文化内涵。先后推出了桃花节诗会、歌舞等文化大餐,避开旅游这一条主线。从金庸笔下的《射雕英雄传》入手,增添桃花岛的文化气息,借势造势,锻造桃花岛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4.对相关硬件设施进行挖掘包装
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决定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恶。为把桃花岛培养成一位人见人爱的“美姑娘”,当地政府又将桃花岛现有的资源,如纯净的空气,撩人的绿色,古朴的建筑,硬朗的礁石,柔软的沙滩等进行充分挖掘,将这种天然的硬件设施和我们精心包装的软件设施巧妙地连为一体。
5.营造“桃花主题”
有人说“桃花岛上无桃花”,现在的桃花岛上确实有形的桃花是比较少,为此,当地政府又号召大家有意识地大面积种植桃花,陈放先生甚至提出了把世界上成百上千种桃树移植到这儿,建立“世界桃花园”以及“玉皇大帝蟠桃园”的构想。
【案例3】
一个农家乐老板的生意“秘笈”
宗竹林是成都农科村最早经营“农家乐”领头人之一,是他率先在农科村洗脚上田,抛弃传统的粮食种植和果树栽种,改为培育苗木花卉及桩头盆景,接着又带头搞起了乡村旅游农家乐,使农科村被誉为“中国乡村旅游第一村”。
问起农家乐经营有什么秘诀,宗竹林很中肯地说了下面五点:
秘诀一:不为旅游而旅游
农科村的发展模式有一项内容十分引人关注,即“不为旅游而旅游”。什么意思呢?宗竹林解释:“一般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都相对比较落后,产业链脆弱,如果仅仅依靠乡村旅游特别是农家乐来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太单一,风险过大,难以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寻求不同的发展道路,相互促进发展”
“单一发展农村经济的教训举不胜举。水果俏了,大种水果,到处都种,价就跌了;猪肉俏了,大举养猪,到处都养,价就跌了。对某种农业产业或单一产品过分依赖,过度发展,其市场的风险是巨大的。”宗竹林说:“农科村之所以三十年长盛不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确定产业方向和产品方向时始终不走单一路线,而是时时居安思危,时时瞄准将来,时时以产业互补来防范市场风险。”
秘诀二:一碗免费豆花,换回大批“回头客”
“有一次,我家里来了3个小伙子,酒喝到高兴时,一个小伙子突然提出想喝碗豆花清清口,恰巧那天我们家没磨豆花,但我没嫌麻烦,就让服务员到街上买了碗新鲜豆花,又给他上了两碟搭配的下饭咸菜,小伙子吃后赞不绝口。后来结账时,小伙子就想另外给豆花和下饭菜的钱,但因为我们是按人均20元的饭菜钱收的,我就坚决不要。小伙子很感动,后来,他不但自己定点在我这儿吃饭,还给我介绍了大量他的朋友过来。其实做生意就是这样简单,有时候一碗免费豆花,就能换回了一桌又一桌的回头客。”
秘笈三:不能盲目扩大接待人数
“农家乐,乐字很重要,不能为了赚钱盲目扩大接待人数。打个比方,我们家只有200人的接待能力,但如果来了300个客人,我照单全收,那么服务、菜品质量肯定跟不上,人家吃得不安逸,下次就不来了,这是典型的贪小便宜吃大亏,刚开农家乐的农民兄弟最容易犯这种错误。”这是宗竹林的第三个体会。
在宗竹林的“观景楼”农家乐,每天都是定量接待游客,即使生意再好,他也不会为了赚几个钱而将就着马马虎虎招待游客,而是很礼貌地告诉游客实际情况,并热情地介绍游客到别处食宿。这样,虽然游客在当时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宗竹林的一番好心,同时还为村里的其他农家乐照顾了生意,口碑自然就好了起来。
秘笈四:把快乐和感情投入进去
“做生意时不要光想着挣钱,要以诚待客。成都有几个朋友,5年前的春节到我家做客,我们又是杀猪、又是放烟花,让他们觉得就像在自己老家过年一样自在、热闹。后来,他们从第一次来的客人慢慢变成了经常走动的朋友,现在每到过年过节,他们就给我们带牛肝菌、枣子等特产,我女儿结婚他们也来喝喜酒。我们的关系现在就像亲戚一样,这是比做生意赚钱更有意义的事。而快乐是可以传染的,你在为游客服务的时候感到快乐,游客自然也就觉得快乐,你对游客微笑,游客自然也会对你报以微笑。所以,做服务行业,千万别吝啬你的快乐和笑容”。
秘笈五:“搭公交车来的”也是重要客户群
“有些开农家乐的同行,思想比较势利,把利润看得太高,我的看法是不能光盯着“开私家车来的”,更重要的是吸引“搭公交车来的”工薪阶层,所谓薄利多销。因为“开私家车的”毕竟只是少数,真正撑起农家乐的还是工薪阶层。价钱实在,服务好,再弄几个自己的看家特色菜,把工薪阶层的回头客争取到,这才是农家乐长远而稳定的客户群。” 乡村旅游的品牌效应和口碑营销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品牌是人们进行口碑宣传的载体和内容(人们在夸奖某一产品时,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品牌),另一方面,口碑是品牌效应的产生基础(一个产品,在它没有得到人们认可的时候,是不能称之为“品牌的”,只有当它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度,得到了社会的肯定,才能谶称真正意义上的“品牌”)。
一、乡村旅游的品牌效应
“品牌”一词起源于19世纪早期盛威士忌酒的木桶上的区别性标志。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牌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营销学看来,品牌是用以识别一个或一群产品或服务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及其几种要素的组合,以与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乡村旅游企业及其产品要想在众多的竞争者中崭露头角,就必须树立起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适应“知名度经济”的发展趋势,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乡村旅游品牌的重要性
21世纪是“品牌经济”时代,中国乡村旅游景区的建设也必须与品牌同行,品牌就是竞争力。但目前乡村旅游产品普遍存在品牌缺乏的问题,表现在品牌认识模糊、品牌定位不明确、品牌策划缺乏新意、品牌营销手段单一等,这影响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拓展和形象塑造。
品牌是乡村旅游的无形资源。在乡村旅游市场日趋成熟的情况下,市场竞争的重点已经在逐渐从有形的产品向无形的品牌转移。著名的品牌往往凝聚着旅游者选择旅游产品想要掌握的各种信息,它是卓越产品、服务质量、企业信誉、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等综合优势的象征,可以使让旅游者放心购买。同时,销售渠道也往往更乐意与知名品牌打交道,以增加自身的竞争势力和荣耀感。
杭州市旅委副主任崔凤军博士曾经提出:旅游企业效益=品牌+制度+理财。品牌有助于体现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实力和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产品附加价值,是能够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利器”。建立自己独特的品牌,是提高市场竞争力、保持旅游吸引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法宝。
(二)如何推广传播旅游品牌
向社会宣传推广品牌形象的手段多种多样。具体包括:以统一的口号、标志、图案、颜色及格调开展市场营销;采用多种渠道宣传旅游品牌,如利用传播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室外广告(广告牌、空中广告、交通工具广告等)、印刷品(招贴画、宣传册、旅游手册、地图、线路图等)、制作多媒体风光片、聘请旅游形象大使、策划节事活动、制造新闻热点、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和传递品牌的相关信息,广泛运用宣传牌、指示牌、售货亭、照明装饰灯、民族舞蹈等方式展示品牌,让人印象深刻;利用各种旅游交易会、展览会、专业论坛等展示平台,提高品牌知名度。
(三)乡村旅游品牌经营策略
一是品牌保护,品牌策划推出后应及时申请注册以有效保护品牌,即商标注册,必要时还可以注册驰名商标;二是品牌延伸,把品牌文化向各领域、深层次延伸,引导农民经营户在店名、餐饮、购物等方面延伸和创新品牌,形成相互促进、支撑的品牌联系。如千岛湖风景区近年陆续开发了以千岛湖为品牌的土特产、啤酒、矿泉水等,不用过多宣传也很畅销;三是品牌扩张,利用自己品牌的市场号召力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和内容,目前,国内不少知名农业观光产业园都在向着产品多元化、多业态的方向发展。
二、乡村旅游的口碑营销
(一)乡村旅游口碑宣传的概念
乡村旅游的口碑营销是指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供给方或经营者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引发顾客对该乡村旅游产品的品质、服务及企业形象的评论,并激励顾客自发地向其周边人群介绍和推荐的旅游市场营销方式。
在乡村休闲旅游的营销策略中,以口碑营销成本最低、收效最大。据市场调查,旅游口碑是大多数出游者获得旅游信息并据此做出旅游决策的主要途径。
(二)乡村旅游口碑传播的功效
“金奖银奖不如客户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口碑宣传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市场营销方式。其优点在于准确性好、针对性强、可信度高。根据口碑传播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研究发现,口碑传播的影响力比媒介广告的影响力高7倍,比促销员的影响力高4倍。消费者转换品牌更多是受口碑传播的影响,而非广告的影响,前者的影响力是后者的2倍。在促使消费者态度由否定、中立到肯定的转变过程中,口碑传播所起的作用则是广告的9倍。
可见,口碑传播对他人的购买决策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力可以呈几何级数效应而产生连锁反应,并可借助媒体产生舆论放大效应,最终影响甚至决定营销胜负。
(三)乡村旅游的口碑营销策略 1.走“4C”道路
口碑营销不是一种新生的、单一的营销模式,它更应该是一种营销核心思路,所有的传统营销手段都应该围绕营造良好口碑而展开。没有让顾客满意的质量和服务,良好的口碑只能是空谈。
要做到这一点,还得从“4C”入手。所谓4C,即Consumer(消费者)、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沟通)。4C理论的关键在于真正重视消费者的反应。4C理论的提出,使市场营销从过去的“消费者请注意”的模式转变为“请注意消费者”的模式。当旅游者感知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超过其心理预期时,旅游者就会主动成为该产品和服务的正面口碑传播者。受其影响,潜在旅游者降低了购买风险,因而引发购买行为。旅游者满意程度越高,其口碑传播的积极性越强。
2.防止负面口碑传播
一项调查表明,一个满意顾客会引发8笔潜在的买卖,其中至少有一笔可以成交;一个不满意的顾客足以影响25人的购买意愿。良好口碑能够赢得回头客和吸引新顾客,而不良口碑则会失去老顾客和损失潜在顾客。
“如果满意,请告诉您的朋友,如果不满意,请告诉我”。要防止负面口碑传播,必须提供投诉便利。减少投诉障碍对于减少负面口碑传播非常重要,因为一旦有发泄的渠道,旅游者往往会凭借该渠道来发泄心中的不满,而不必或者较少通过非正式渠道传播不利于经营者的信息。满意的补救措施会带来更多的正面口碑传播,不满意的补救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口碑传播。所以,实施补救措施只有一条原则:让顾客满意。
3.抓住口碑传播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指在一个参考群体里,因特殊技能、知识、人格和其他特质等因素而能对群体里的其他成员产生影响力的人,是某个群体关系的轴心。
口碑营销要成为旅游企业营销的“利剑”,必须抓住口碑营销的关键载体:意见领袖。乡村休闲旅游口碑传播的意见领袖应该是旅游专家、旅游学者、行业主管部门官员、旅行社工作人员、娱乐界明星以及体育明星等。乡村旅游企业可以采取聘请企业发展战略顾问或形象代言人的形式来展现意见领袖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意见领袖不能夸大其词,真诚与真实地传递正面信息是使乡村休闲旅游产品长久获得良好口碑的不二法门。
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是指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向旅游消费者进行引导、吸引、说服等工作,以达到促使旅游消费者了解、信赖直至购买乡村旅游产品的目的。
一、乡村旅游宣传推广的常用模式
1.鸣锣开道——宣传造势
要在乡村旅游产品销售上有所作为,我们就要告别“酒香不怕巷子深”思维。要冲锋,先吹号,在宣传上先做铺天盖地的动作,让人觉得它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从地下冒出来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品认知的过程,看多了,听多了,各级销售渠道再跟进,自然容易多。
2.撒网捕鱼——建构营销网络
建立一个立体的、完善的营销体系是一个企业成熟的标志。乡村旅游企业除了要在内部建立营销机构和强有力的营销团队,也该考虑在主要客源市场的中心城市建立办事处(虽然会增加一定的办公室费用,但获得的效益会超过它),便于及时和当地的旅游代理商沟通,同时还能迅速掌握市场信息,并逐渐形成两条销售体系:公司决策——景区驻外办事处执行——旅游代理商代理——游客传播——潜在客源的基本销售体系和公司决策——景区驻外办事处执行——重要(大)客户参与并传播——潜在客源的销售体系。新型营销体系还要当地媒体(或政府)整合进来,即:我投放广告(或支持主办的活动、会议),你要参与活动的策划组织,从而拉动销售。
3.借鸡下蛋——合作推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乡村旅游景区的产品、活动和部分资源都可以拿出来和有实力的品牌公司、代理商共享,以达到共同受益的目的。例如:和中国人寿保险、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公司合作,一起策划活动,景区出平台,合作方提供自身的客户资源和广告资源,宣传对方,也宣传了自己。尤其是知名企业内部活动,是景区销售直接获利的最好方式。
4. 唱节日歌——打节假牌
每年都有十多个主要中外节假日,这也是旅游的商机所在。一般来说,小节日时应在宣传上造概念,表姿态,大节假日时就做一些与之相关的活动和比较大的宣传,即打好节日牌。
5.步步为营——分步营销
对于销售,我们还是要采取务实的做法,先抓住主要客源市场;经营1年左右后开始进行二级市场的渗透,着手省外市场的销售开拓,同时对重要省会城市的都市报、旅游代理商开始接触;第三年着手全国主要市场的销售推广。这样在销售精力和推广经费上的运作才会比较有把握。
6.人以群分——细分市场
乡村旅游基地作为一个开放的旅游接待区域,其客户类型多样,需求层次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对消费者群体进行锁定细分,包括其公司类别、年龄结构、收入结构等,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营销和推广形式。
7.制定菜单——产品多样化
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制定不同形式的线路产品、水上活动产品、度假会议产品。以龙虎关下新瑶寨——江永仙姑塘村为例,以道路交通为基础,建成跨省边沿临近交通主线的休闲乡村。市场定位于水果、农副产品批发,湘桂省道过境的餐饮、水果购买、休憩,永、桂、柳、贺等周边城市休闲旅游,整合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观摩旅游,阳朔自助自驾旅游的延伸项目,广东自驾延伸项目。
8.量身订做——满足个性需求
为了满足大客户的个性需求,乡村旅游企业可以给来乡村旅游、度假、会议、活动的大客户量身订做一些旅游活动和形式,便于大客户在旅游的同时获得更大的收获。如:大型企业来乡村召开的商务会议、城市高校每年开展的学生“三下乡”活动等,都可以由乡村旅游企业为其提供场地和安排活动。
9.多吹泡泡——制造概念
要成功打造一个乡村旅游品牌,需要制造大量的特色概念,即吹泡泡。如中国移动打出的“信息专家”概念、“乡旅中国”打出的“体验、求知、养生”概念。对乡村旅游企业来说,主要是在活动上做概念,如健康减肥概念、水上夏令营基地概念、异域风情概念等等。
二、常用的宣传推广方法
乡村旅游宣传推广的方式很多,乡村旅游经营者应对各种推广方式进行分析,选择最有效的推广方式。
1. 广告宣传
广告是一种高度大众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其优点是艺术表现力强、覆盖面广、信息传播速度快、可多次重复宣传。其缺点是传递信息量有限、信息停留时间短、购买行为具有滞后性、成本较高。
其中,广告宣传包括平面印刷品广告(报刊、杂志等)、电台广告、电视广告、广播广告、网络广告、外包装广告、宣传册、招贴画、传单、工商名录、黄页、广告牌(如高架广告、站台广告等)、陈列广告(如视听音像资料、旅游信息触屏等)。
2. 公共关系宣传
公共关系宣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和公众达成良好的关系,乡村旅游在公众中建立起知名度和美誉度,必然增加旅游产品的销量。其优点是借助于第三者传递信息,影响力较大,可信度较高,容易赢得公众信任,有利于树立乡村旅游形象。缺点是活动设计有难度,组织工作量较大,且不能直接达到销售效果。
公共关系宣传包括媒体采访、软文宣传、新闻发布会、研讨会、公开演讲、报告、赞助活动、慈善捐助、出版物、游说、公司内部杂志通讯、邀请旅行社考察、客户联谊会、利益相关者联谊会、定期拜访与沟通等。
3.营业推广
旅游营业推广是指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刺激销售的促销方式。其优点是刺激性强,对顾客的吸引力大,迅速激发顾客需求,能在短期内改变顾客的购买习惯。缺点是注重短期销售利益,使用不当可能导致顾客的不信任。乡村旅游产品在萌芽期往往尚未得到旅游者的关注,采用营业推广能加快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产生立竿见影的强烈效果。
营业推广包括竞赛、游戏、兑奖、赠品、组织旅游展览会和农业博览会、现场表演、赠券、款待、返还佣金、折价交易、折让、开发会员俱乐部、文学作品、旅游歌曲等。
4.人员推广
人员推广是乡村旅游产品的销售员指与顾客面对面进行宣传,它包括推销和直销两种,是最直接的促销方式。其优点是与旅游者面对面沟通,针对性强,易培养与旅游者的感情,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缺点是覆盖面小,平均销售成本较高。这种营销方式对销售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对乡村旅游而言,人员促销策略主要使用于目标市场和旅游中间商。
人员推广包括派员推销(分区销售代表)、会议推销、电话推销、书面推销、社区推销、网络营销、电视营销、参加旅游交易会、传真,邮购等。
一、农家休闲型
农家休闲型乡村旅游产品是指农民利用自家院落、自家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山水自然风光等,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进行吃、住、玩、游等休闲活动。主要类型有三种:
例:广西阳朔乡村农业旅游
阳朔以“山青、水秀、峰奇、洞巧”而甲天下,更以优美绝伦的田园风光著称。这里有多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水与文化旅游观光点,主要特色旅游项目有竹筏漂流、自行车游、洞穴探险、洗泥巴澡、参观古建筑、体验农家生活、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攀岩及乘热气球观光等,形成了多条专项乡村旅游线路。
问题解析:农家休闲游壮大的同时,也有不少问题值得注意。产业规模是一方面,项目可复制性强是短板。从业人员队伍管理较松散,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经营者资源依赖性强,缺乏行业管理,整体提升空间还很大。
二、农业科普教育型
农业科普型乡村旅游产品是利用农业科技生态观光园、农业创意产品展览馆或农业博览馆等为受众提供了解学习农业生产技术与农艺、农业发展历史,并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两种:
例:北京农业嘉年华
北京嘉年华以农业科普展览为主,以第三届活动为例,在经营特色上,开展“我眼中的北京农业嘉年华”主题摄影大赛、优质农产品展销暨北京区县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精品草莓擂台赛、万名青少年欢乐行、草莓科技展示、创意农业体验、主题狂欢娱乐、采摘体验等活动。另外,每天还将举办趣味无穷、农味十足的群众互动性强的特色活动。还有特色鲜明的音乐节、娱乐项目及奇特的吃喝玩乐项目,集农业科普与农业趣味于一体。
问题解析:北京农业嘉年华自举办以来反响非常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标杆式的品牌,适于城市各层次市民的多种消费需求,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引导功能强大。不过,其目前还属于“高大上”的农业项目,投入大,开放时段短,且以观赏为主,这都是需要未来在实践中解决的问题,如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农业嘉年华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三、乡村休闲度假型
乡村休闲度假型是依托优美的乡村风光、清新的空气及优质的绿色生态空间,结合田园景观及乡村文化,为受众提供休闲度假服务,创造一种不同于城镇生活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形式为休闲度假村。
例:北京SOHO长城脚下公社
以酒店别墅为主要特色,提供24小时客房专业管家服务,俱乐部设施及会议礼宾部服务。包括:家具屋、怪院子、竹屋、森林小屋、土宅等特色性的休闲型酒店别墅,还有公社俱乐部、餐饮服务等。文化元素以拍摄电影为主题,有《非常秀》、《密室之不可告人》、《杜拉拉升职记》、《春娇与志明》等电影拍摄于此。
问题解析:“长城脚下的公社”以特色酒店业态为主,着重的是住宿接待业务,乡村休闲内容单调,没有参与性的项目,展示乡村休闲旅游的魅力不足,需要进行项目内容拓展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同类型项目也应借鉴此类经验。
四、村寨与古镇型
村镇型乡村旅游产品是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建设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四种:
例:陕西袁家村
袁家村属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5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其以各类作坊、现代酒吧、美食小吃、仿古建筑等元素汇聚成一体,形成了关中印象体验地的特色品牌。
问题解析:虽然袁家村目前正朝着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产业发展,但绝大部分系一日游游客,难以形成多日消费经济,其后期新增项目有体量较大的地产,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好西安市强大的消费客源,由一日游向休闲多日游转变,是其当前最大的难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五、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型
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型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是以乡村风土人情、民色文化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风俗、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四种:
例:广西龙胜民族自治县大唐湾
龙胜自古就有“桂林北望八万米,古貌风情惊世奇”的说法。这里集中地反映了侗、瑶、苗、壮等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习俗民风、民间文化艺术、民俗风物、民族饮食文化等当地民族文化特色。
一、基本情况
XX乡是XX县唯一少数民族乡镇,全乡总面积49.1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57个村民组,2012-2014荣获贵州省文明乡镇称号;2014年、2015年分别成功创建市级、省级卫生乡镇;2016年先后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省级生态乡、省级卫生村寨、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018年以来,XX乡围绕“青花苗乡·20℃度假”的品牌定位,突出“一个田园综合体+N个庄园”的发展方向(即:涵盖全乡5个村的“青花苗乡”田园综合体,以刺梨、猕猴桃、玫瑰等为主的N个庄园),依托民族、乡村、森林、XX等特色资源,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全力打造集避暑观光、特色餐饮、文娱表演、互动体验、苗药康养于一体,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避暑康养旅游新亮点,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内容为抓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是抓农业布局促产业振兴。
2017年以来,全乡围绕“3+N”、“3+2”产业发展要求,引进、培育农业经营主体15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1.1万余亩,在绿化村形成以脆红李、猕猴桃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示范园区,在大林村建成2000亩刺梨产业示范园区,在冗坝村建成脆红李、雪桃、苹果等精品水果园区,在青山村建成茶叶、食用玫瑰为主的有机产业园,在马路岩村建成以花椒、玫瑰花为主的体验采摘园。全乡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特色。全乡产业已于2020年陆续投产,带动增加就业3000余人次,完成农业增加值0.2亿元,预计2023年达到盛产期,届时全乡农业增加值可达0.5亿元以上。二是抓人居环境促生态振兴。
2017年以来全乡实施村寨风貌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4个,涉及项目资金1077万元,主要建设文化广场、路灯安装、庭院整治、立面整治等项目。通过党员带头示范、群众广泛参与的形式,加大村寨公共卫生整治力度,每月开展卫生评比,在村民组设置卫生评比公示栏,激励群众按照“三清一改”要求抓好房前屋后卫生整治。在绿化村实行分户包片卫生制度,将村寨主干道卫生责任划片到户,共同维护村寨环境整洁。同时,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先后改造户厕173户,落实粪污设施建设70余户了,切实提升农村群众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农村粪污处置效率。三是抓特色亮点促文化振兴。
一是依托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我乡主要的少数民族为苗族,数百年来,形成了刺绣、竹竿舞、芦笙舞等特色文化资源,苗族“四月八”获得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全乡已经建成少数民族文化传习所1个,建成苗族文化活动广场两个,通过举办“二月十五”、“四月八”等主题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我乡,为避暑旅游引流,以文化名片拓展旅游资源。二是依托红色文化丰富乡村文化内涵。依托红色革命史实打造红色旅游文化路线,中央红军1935年4月南渡乌江在绿化村古桥三寨驻扎两夜一天,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通过挖掘这段红色记忆,弘扬红色文化,将绿化村列入XX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线路、XX县长征文化主题公园总体规划,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四是抓队伍建设促组织振兴。
建好管好用好村两委班子,着力选拔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作风本领扎实、富有干事创业激情的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夯实基层党组织力量,全乡先后在大林村、绿化村完成支书、主任“一肩挑”设置,进一步增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在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建立健全村级治理长效管护机制,提升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和村寨治理水平,着力提升群众“三感”。同时,在绿化村通过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家庭和睦、邻里和气、村寨和谐的“三和”村寨治理模式,优化村规民约,在全村形成民主、和谐的议事氛围,并在全乡推广,高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五是抓培育引进促人才振兴。
通过组建农技专家团队、挖掘乡贤、创业之星等模式,构建全乡人才库,推动全乡人才振兴建设。全乡现有高级农艺师2名,林业经济师1名,农村实用人才124名,结合“新乡贤”回归工程,引进、回流“新乡贤”66名,乡内贵州强梦园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男获得返乡创业之星称号,乡核桃协会会长张义富拥有超过十年的精品水果田间管护经验,免费为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服务,人才资源的整合,有力推进了全乡田园综合体建设进程;乡农业中心成立了专业技术指导团队,对全乡农业生产适时开展指导,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引入贵州名瑞园、金锐农业等公司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社会化服务,提升产业园区管护质量,促进产业良好发展。主要问题
尽管天水旅游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和环境大为改善,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与全市人民的期盼和愿望相比,与旅游资源的品位相比,我市旅游业发展仍处于较低层次,由事业型向产业化过渡的一系列问题还亟待解决。
1、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配套服务能力不强。
2、综合开发滞后,旅游产品单一。
3、旅游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4、旅游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五)旅游资金投入不足,对外宣传有待加强
几点建议
1、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旅游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
3、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积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4、加强旅游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乡村旅游规划乡村特色
实现“一村一品”
今年,青岛市旅游局将大力开发渔家风情、山林山岳、滨河生态、温泉养生、田园农耕、民俗节庆等乡村旅游产品,着力打造形式多样、产品多元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乡土性逐渐缺失,是一些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山东省有些地方的乡村旅游,在谋划发展时不是立足于乡土特色,而偏于“城市化”,从房屋建设装修到菜品设计都追求城里酒店的豪华和气派;同时,乡村游基本停留于观赏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休闲娱乐要素不足,基本处于有农家而无“农家游乐”状态。
从山东省乡村旅游座谈会上获悉,今年,山东省将对各地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进行再研究,提出以富民、农村城镇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乡村旅游规划的跨越式发展。针对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中暴露的两方面的问题,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意识到,并依托各地特色做了不少有价值的尝试和改进。
据悉,今年,青岛市旅游局将通过培养树立发展乡村旅游的模范村、示范户,引导乡村旅游走挖掘资源内涵、突出产品特色的发展之路,大力开发渔家风情、山林山岳、滨河生态、温泉养生、田园农耕、民俗节庆等乡村旅游产品,着力打造形式多样、产品多元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如今,洛阳栾川县、焦作岸上村、新乡郭亮村、信阳郝堂村等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对重渡沟村乡村旅游发展和家庭宾馆管理模式给予充分肯定。乡村旅游已成为我省旅游业发展的亮点,旅游扶贫已成为我省扶贫攻坚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
去年我省旅游实现了双破五,即接待海内外游客5.1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035亿元。应该说,旅游业是全省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在全国也不落后。下一步全省旅游业做强做大,怎么让全省人民特别是贫困人口、贫困户享受到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成果,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我省传统景区当然也有转型发展的问题,但是真正的发展潜力在于乡村旅游,是生力军、后备军。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围绕乡村旅游 提出很多原创新概念和新理论,如: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轻建设、场景时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缓解了 乡村旅游同质化日益严重的问题。以下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进行分析
一、我区乡村旅游的现状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领域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由于客源市场与供给市场的双向需求,无论哪种区位类型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乡村旅游是第一产业(农业)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结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旅游经济的附加也改变了农村单一经济的结构,起到了兴一处旅游富一方百姓的目的。但我区目前的乡村旅游还处于初始阶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规模壮大,结构优化
近年来,我区积极引导和培育了一批农、林、渔业的资源优势和乡村风土民俗吸引旅游者,为游客提供观光、运动、休闲、娱乐、餐饮、住宿、购物等综合服务的乡村旅游点。使旅游业充分切入农业,实现了与“三农”的直接对接,有力地带动了农村的发展。目前,我区的乡村旅游点已发展成为全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接待人数接近全国旅游业接待人数的1/10。农村的产业结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田地里的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销售,绿色蔬菜、水果成为市场的宠儿,甚至在田地里耕作、采摘,体验磨米、磨面都变成了旅游活动。这一切变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转变固有观念,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为“三农”问题的充分解决,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途径。
2、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 随着人们出游观念的转变,集休闲与求知于一体的旅游度假方式已成为新的时尚。我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需要,发动和扶植有条件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活动,利用乡村特有的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旅游产品。我区民族众多,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悬殊,各地乡村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经济状况各不相同。
就民族而言,我区大多数为蒙古族,或能歌、或善舞、或热情奔放、或含蓄内在,或以种植为主,或以游牧为生。这些为旅游者深入领略中华风情,探索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源泉。再以盛行于我区乡村传统的节日为例,汉族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伊斯兰教有开端节、古尔邦节等,五彩纷呈,令人神往,蒙族的“那达慕”等都是深受中外游客欢迎的乡村民情风俗旅游资源。另外,盛行于我区农村的游春踏青、摔跤、赛马、射箭等各种民俗活动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我区的乡村具有美丽的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往往分布在没有工业污染的贫困的山村,而这些山村又是中国独特、神秘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留地,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中蕴藏着久远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文化。正是具有多样性,不仅有民族特色,而且有地域特色,深深地吸引国内外游客,使旅游接待大大增加。
3、设施逐步完善
我区乡村旅游区接待服务设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均已具备旅游交通指示牌、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中心、标志牌等硬件设施。交通道路问题也很大程度的得到解决。公路越来越平坦,极大的缩短旅游者在路上所耽误的时间。公路也连接到各乡各村,大大提高乡村的可进入性,也为自驾车旅游提供了方便。各乡村旅游点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整齐划一。许多乡村旅游点建设起了乡村度假别墅、农家饭庄、售货点等旅游服务设施,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个性化需求,延伸了旅游产业链条,扩大了乡村旅游经济内涵,增强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后劲。与此同时,我区还不断探索切合农村实际的乡村旅游管理模式,逐步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
4、建设农村新面貌
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到了农牧生活风貌,同时也传播了城市文明,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村容村貌更加干净整洁,环境条件逐步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对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我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类:
(一)宏观管理力度不够
1、管理机构不健全,政府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乡村旅游区涉及农村社区发展、小城镇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旅游业发展、保护等部门和内容,需要一个权威的协调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但目前各地政府尚无一个健全的管理机构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统一的协调与管理,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宏观管理力度差,造成许多乡村旅游地出现在利益方面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在问题方面无人管理、互相推委,经营者的利益、游客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无力解决,从而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顺利发展。
2、相应的政策法规欠缺
目前,我区“旅游法”尚未出台,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各地政府也无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护和管理,经营者经营无法可依,游客的权利无法得到保护,政府行政部门管理无章可循,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3、缺乏整体规划控制
许多乡村旅游区缺乏总体规划,一哄而上、修路造房、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不仅造成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也使乡村旅游产品品位不高、产品生命周期短,巨大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有限
1.乡村旅游经营者和地方政府对本地资源状况分析不够、评价过高,对开发乡村旅游地所需要的条件认识不足。他们往往简单以为现有的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的开发利用便能建成乡村旅游区,对开发、建设乡村旅游地所需要的其他资源条件认识不足。许多乡村旅游经营者凭热情办旅游,对最终会把乡村旅游办成什么样,能形成什么样的规模和影响心中无数。2.对乡村旅游的市场认识不足上。多数乡村旅游经营者与开发商总是一相情愿地把所有的城市居民纳入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范围。其实,乡村旅游对居住在具有城乡一体化特征的中小城市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这主要是因为中小城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低,市民对城市附近的乡村较为了解,乡村风景对他们缺乏强烈的吸引力,旅游欲望不如大城市的居民那样强烈。因此,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该是那些高度商业化的大、中城市。3.还表现在经营理念与经营意识上。多数乡村旅游经营者对于乡村旅游地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如地方特色、乡村环境、服务水平与质量往往重视不够;他们乐意在主体建筑、设施设备上花钱,而不愿在经营特色、服务质量、社区环境方面投入;他们多以经验经营,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的要求不强烈;单兵独战多,团结协作少,致力于树立景区形象的意识不强。
(三)无序盲目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
乡村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带来的负面影响正日益加剧。这些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社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1)在空气品质方面,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正伴随着乡村旅 游的发展、游人的进入以及供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的大量进入在日益下降。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扬起的尘埃、旅游区内餐馆、饭店等生活锅炉排放的废气都在影响着乡村旅游地的空气质量。
(2)在环境卫生方面,固体垃圾污染问题严重。游客遗弃的饮料瓶、食品袋,经营者遗留 的生活垃圾,开发商抛弃的建筑垃圾等固体垃圾在乡村旅游区的水面、路边、河岸、田间到处可见,严重地影响了旅游地的环境卫生,影响了当地农民和游客的生活和健康。
(3)在植被保护方面,乡村旅游地的植被面积正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减少。不合理的开发建设、破坏性的建设、无规划的道路、餐馆、娱乐场所建设、游客的随意采摘与践踏都是乡村旅游地的植被被破坏的祸首。2.对社区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是乡村文化被城市文化所同化。由于参加乡村旅游的旅游者一般都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城市发达的经济孕育产生的强势文化对经济欠发达的乡村旅游地的弱势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城市游客的大量进入使乡村的弱势文化向城市的强势文化靠拢,最后被同化。同化导致城乡差别的日趋缩小或最终消失,乡村也就因此失去对都市旅游者的吸引力,乡村旅游也将会不复存在。
三、我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解决目前我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也应从这五方面入手。
(一)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
1.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保持独特的乡土气息
乡村意向是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其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鲜明的乡村意象是乡村旅游得以发展的巨大财富,是一项对城市旅游者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无形旅游资源。乡村意象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氛围,而这种整体氛围的体现,必须靠对内营造和对外宣传两方面结合才能够完成。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必须有意识在乡村营造一种“可印象性”的整体氛围,另一方面又必须通过宣传把它推向市场,形成鲜明的乡村意象。保持乡村旅游产品的乡土气息的浓郁性和真实性,是乡村旅游魅力持续不减的基础。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旅游乡村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中探寻乡村发展的文脉、生活习惯的演变、民俗风情的沿革,挖掘其特色魅力及其表现形式,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农村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天趣、闲趣、野趣融和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更具有独特的魅力。2.制定相关法令法规,使乡村旅游的经营运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乡村旅游地向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应可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制定有关的章程,对乡村旅游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为确实保护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乡村旅游资源,要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对生态环境和景观开发性的破坏。由于我区乡村旅游起步晚、底子薄,经营者素质低,要实施规范化管理,就要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育。
(二)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
实行规模化经营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全方位、综合性的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实施一体化、联合化经营是实行规模化经营的基础。在设施设备条件的建设上,要加强乡村旅游地公共设施与食宿设施的建设。要解决好交通、通信、厕所等问题。应与交通部门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城市市民游客出游提供方便。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由于乡村旅游地的旅游者大多来自都市,他们习惯于都市生活的清洁和环境卫生标准,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经营者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重视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水池及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标准,并定期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在全方位、综合性的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方面,要大力发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在“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的乡村旅游活动项目中把各种乡村民间娱乐艺术如舞狮、龙灯、高桥、吹打乐、民歌对唱及各种民俗表演纳入乡村旅游产品中,形成系列和规模,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效益的取得应以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有效管理为前提,乡村旅游地要根据都市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特定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并实施有效的控制,要把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具体运用到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的活动中,用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指导乡村旅游的产、供、销活动,来解决乡村旅游的供需矛盾。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提高人们对其生活的控制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要与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协调,并维护和增强社会的个性。因此,乡村旅游开发中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激发起对所在社区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提高其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对游客要加强尊重接待地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以保持乡村旅游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提高乡村旅游开发者、管理者、旅游者的环保意识,是保持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乡村旅游利益化和持续化的统一,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营效益相结合,才能使乡村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在旅游发展中得到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参考文献:
1、郑向敏,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全国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0,7
2、罗美安向风行《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与管理浅析》,《旅游研究与实践》(1)1999。
3、田至美,《生态旅游发展持续性和利益化的实现途径》,《旅游研究与实践》,(2)2002。
4、杜江向萍,《关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http//
5、郭焕成李少芬主编《新世纪中国观光农业与幸存旅游发展》,广东省肇庆市天一园生态工程有限公司编制,2000年版。
6.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走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698985 7.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
【乡村旅游案例解析】推荐阅读: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案例11-19
乡村旅游规划十一大经典案例分析12-22
乡村旅游调研方案10-25
乡村旅游培训体会12-24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小结07-04
乡镇乡村旅游年度总结10-03
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10-08
乡村旅游工作汇报材料11-01
乡村旅游培训班12-04
乡村旅游规划背景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