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共11篇)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1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存在身心发展上的差异,这就导致学生存在层次化区别,采用分层教学,可以让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取得更好的效果。针对分层教学的内涵和实施原则进行了阐述,然后结合小学体育教学,探讨了分层教学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体育;内涵;实施原则;具体应用

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展开对应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取得切实的进步。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应该对分层教学这种方法有所认识,将其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当中,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和实施原则

(一)内涵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活动不仅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需要着眼于学生实际,增加教学活动的针对性。而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将所有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对不同学生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无疑导致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活动不相符合。从小学阶段来说,学生的成长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身体素质方面,部分学生发育较快,身高体重水平较高。而部分学生发育慢一点,身高和体重相对落后。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便可以从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体育运动能力等方面,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接受合理的教学,实现体育能力的不断强化。

(二)实施原则

要想让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首先,要确保学生分层的合理性。分层教学自然需要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但是怎样划分层次才合理,这就是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具体来说,在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时,除了考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之外,还需要考量学生的体育兴趣、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其次,要关注教学的连贯性。在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之后,在一堂课上教师就需要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但是一堂课时间有限,必须要保证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快速切换,对其开展教学。最后,关注教学评价和层次调整。通过分层教学,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会实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在一段时间教学之后,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做出总体性评价,了解分层存在的不足,对后续教学活动进行改进。同时重新评价学生,重新划分层次,这样才能让教学活动更有效。

二、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的具体应用

(一)对学生分层

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讲,在应用分层教学这一手段时,就需要先对学生做出层次划分。前文已经提到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考量学生,这里则主要说明应该将学生分为哪几个层次。一般而言,为了保证教学的方便,将学生分为3个层次是常见做法。针对小学体育教学来讲,也可以将学生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基础层、提高层和发展层。基础层,就是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及体育兴趣都比较低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身体素质欠佳、对体育兴趣不高,需要在教学中特别对待。提高层,这部分学生就是身体素质、运动能力都处在中等的学生,对体育有一定的兴趣,但是也不算太高。这部分学生在班级中占比最高,需要重点对待。发展层,这一层次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及体育兴趣都是班级里的佼佼者,教学中只需简单引导即可。

(二)分层次进行教学

在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之后,就需要着眼于教学活动的正式开展了。这里以篮球教学为例进行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一些趣味手段,对基本知识做出讲解。比如可以借助视频演示讲解投篮技巧或是运球技巧等。在讲解了基础知识之后,教师便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游戏,让基础层的学生先开展趣味游戏,同时可以让发展层学生参与其中,对基础层的学生起到帮助指引的作用。之后对提高层的学生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对投篮、运球的一些细节详细分析。在对提高层的学生进行详细分析之后,便可以让提高层的学生通过趣味游戏进行练习。然后,再对基础层学生的游戏情况进行观察,及时点拨基础层在游戏中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而对于发展层学生,此时则可以给其安排一些高层次的训练活动。通过这样的分层次教学,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接受到符合自身实情的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三)分层评价与教学优化

在分层教学之后,还需要关注评价环节的分层。即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依照不同的指标进行评价。比如篮球教学中,对于基础层的学生,主要应该评价学生的基本功,也就是运球、投篮这些基本技巧。对于提高层的学生,则应该主要评价其实战能力,也就是在篮球比赛中对这些基本技巧的运用。而对于发展层的学生,在实战运用的基础上,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做出一些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评价以后,就需要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重新分化学生层次,然后对教学内容做出恰当的改进。通过不断的评价与层次优化,就可以让分层教学的效果越来越好,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达到更高的水平。

体育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发展意义重大。采用分层教学,可以起到显著的教学作用,教师需要对此形成认识,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依照划定的层次分别进行教学,最后还需要分层次评价,并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这样能够让学生的体育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教学质量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提高学生成绩,发展学生个性,培养数学尖子人才,满足不同层次的人对数学不同的需求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下面我就谈谈在分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我们要承认人的个性差异。受遗传因素、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学习兴趣、感悟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加上受其基础知识掌握的影响,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当中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优劣之分。有些学生根本不需要教师多讲,知识便掌握得很好,一节课下来

生:应该是和分数的分母有关。(其他同学表示同意)

师:那就请同学们将刚才这几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观察这些分母的质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将上述几个分数分解质因数,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规律并由学生举例验证,并进一步完善规律。)

4. 巩固练习。

(1)将下列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2)下列分数,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具体的分数和过程略)

二、思考

我认为,这节课的设计相当精巧,每一环节的设计都能让听课者体会到教师的独具匠心。分别通过抢答、分组竞赛等活动来呈现教学目标,简约又不失生动。尤其是在知识的关键处,教师对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处理,使探究的目标(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更加鲜明,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猜想→探究→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使本节课又多了一份充实,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流畅,结构紧凑,让人听得津津有味。但令人遗憾的是,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处于一种低调参与的状态,缺少热情和主动,尤其是在课的后半部分,在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知识的反馈不够畅通,我明显感到了学生的被动和教师的无奈。由此引发了我以下的两点思考。

1. 关于教学目标的思考。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与标准,它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把重要标杆。本节课的一个主要教学目标应该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并能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分数化成小数”。分数化小数的两种方法应当相互补充,灵活选择,适时应用。在本案的第一个环节,当学生将43化成75100后得到0.75时,教师未作评价,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仅仅板书出了43=3÷4=0.75,并在后面环节明确要求学生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将分数化为小数,显然是厚此薄彼。而实际情况是,从学生已迫于纪律的约束,老老实实陪着读书,浪费了许多时间。这种学生一般占一个班的四分之一左右。还有一些学生,教师正常授课,他们也只能听到8分懂,学得糊涂。一个班也占四分之一左右。面对这种“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如果我们的教学采用一刀切的原则,势必就会造成好的学生得不到培养,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因此受到很大的打击。这时,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堂教学的分层

要做好分层教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各方面都要了如指掌。把学生从知识能力方面分为好中差三类,当然这种分类应该是模糊的、不公开的,只是存在于教师的心中,不向学生宣布,更不能以此来安排学生座位,以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班级的团结。把学生分好类后,课堂上就可以分层培养了。

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在进行分数化小数时,大部分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数转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直接用小数表示,当遇到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无法进行转化时(如61),自然会选择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进行转化。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判断和选择中,学生逐步自我完善分数化小数的方法,从而达到灵活选择方法进行转化的目标。而在本案中,教师将两种方法割裂开来进行教学,一方面,偏离了学生思维正常发展的轨道,在遇到分数化小数时,学生是有话在心口难开,喜欢的方法不能用,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另一方面,学生获取的知识和方法将是零散的,不利于知识的建构和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对后面所要探究的规律的理解。

2. 关于自主学习的思考。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因此,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应该顺应学生的需求,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建构、拓展,自主选择方法,体会方法的联系,使学生热情、主动地参与,从而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学生应用起来方能得心应手。本案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个教学活动,学生却消极被动参与,是因为学生始终是在教师预设的框架内,用规定的方法(1.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将分数转化成小数;2.将分母分解质因数)进行探究,被教师一步步牵着走,至于为什么要把分母分解质因数进行探究,为什么分母的质因数只有2和5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感到茫然。因为方法不是学生想出来的,操作也似乎只是教师为了得出一个结论,至于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无法理解。因而,这个结论不容易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它只是一个孤立的结论,学生应用起来不畅也在情理之中。

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围绕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顺应学生的发展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过程科学有效,使教学内容和形式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光辉。

1.知识结构设计的分层

数学课本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都是针对中等学生而制定的,它要面对绝大部分的学生。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讲了这一点点东西,部分优秀的学生就会觉得太简单,课堂上很无聊。我们要在数学课堂上设计一些课外的、富有挑战性的知识补充进来,或者把课本上的一些知识发散开来,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如我在上《利息》这个内容时,在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的前提条件下,提出了一个问题:“国家在加收20%的利息税时为何不直接把利率下调20%,而要如此麻烦操作,害得我们算税后利息时又要多算一步?”这个问题要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金融知识才能答出。而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也有个别学生回答得非常好。我趁机补充了一些金融知识,简单讲解一些税收和利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知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体育中的数学》一课时,除了学习简单的单循环比赛场次的计算,我还以世界杯足球赛事和澳大利亚网球赛事为例,补充了分组循环比赛场次计算和淘汰赛比赛场次计算的方法。这些增加的内容,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因为不需要全部学生掌握,学生也不会觉得增加了学习负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不同数量的知识,培养了数学尖子。

2.问题设计的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要给他们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课堂提问是很有艺术性的,问得太难学生答不上,最后教师自问自答,课堂沉闷;问得太简单,学生得不到提高,也觉得没意思,课堂显得没有深度。教师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难易适度的问题,要让他们想一想能答得出,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跳一跳,摘到桃子”。还要跟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多提猜测性的问题,理解力较强的学生多提逻辑思维性的问题,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多提概括性的问题,胆小腼腆的学生多提书上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成绩较差的学生多提基础知识概念性的问题,等等。如我在教学《比的意义》这个内容时,设计了下列问题:1.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基础知识,一般学生都可以找到答案。)2.什么叫做比?(归纳概念的问题,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较完整地答出来。)3.比、分数、除法三者有何区别?(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经过思考可以答到。)4.数学中的比后项不能为零,而体育比赛中的比分后项却可以为零,这是为什么?(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学生喜欢答。)好的问题能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我们的课堂也会因此变得生动而活泼。

3. 教学要求的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掌握程度我们都要有不同的要求,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这个内容时,公式的推导过程复杂而难以理解,字母运算也较多,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本就不能掌握。这时我只要求这些学生掌握最后的计算公式就可以了,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公式推导过程一定要求掌握。邓小平同志说过,教师培养的大部分是普通劳动者。对于学生当中的后进生,我们要做到心平气和,允许个别学生听不懂课,课后用单独辅导来弥补。

三、课后练习的分层。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长期以来都坚持三套作业。一套是全班都要做的,即当天新授的内容必须巩固的知识。一套是思考题,每日一题,给班上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做,带有一定的趣味性。一套是根据实际情况对班上部分成绩落后的学生出的基础题,多数是计算类,文字题或近段时间内他们掌握不太好的知识点,等等。因为每套题目的量都不大,学生是选择性地做,所以并没有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知识本是一种积累,一个学期下来,做思考题的学生可以做到60道左右,见多识广了,思维自然也开阔了。有时我忘记出题目,学生还追着要做,而且做思考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做计算题、基础题的学生受到长期训练,计算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基础知识也打牢了。

四、评价学生的分层

把智力水平不同、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很显然是不科学、不平等的。这种评价方式会让基础差的学困生永远抬不起头,也让成绩优秀的学生高高在上,产生优越感。我的方法是分组评价。我把班上成绩接近的学生按4人或5人分为一组,小组内的学生在作业、平时测验、上课回答问题等方面进行竞争。因为同组的学生实力相当,所以竞争也非常激烈。一个月评选一次,加以奖励。这样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拥有同样获胜的机会,也能得到奖品,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成绩非常好的学生,由于同组的实力都很大,也会失败,更加激起他们的斗志,知道只有加倍的努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时刻都有紧迫感。

分层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3

一、分层教学方法实施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小学是一个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最重要阶段。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养成怎样的学习习惯直接决定了今后的英语学习状况。分层教学模式施行的根本出发点是找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实行分层教学,使不同的学生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取得更多的收获,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英语的热情,并在不断地收获和满足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发展。在我国,英语属于第二语言,由于语言思维的不同,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会比较多。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就比较低,因此,在学习英语时一般比较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从而挫伤学习积极性。而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够运用分层教学方法,依据每一个学生自身的不同特点,如智力或性格方面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从而可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养成更加积极和健康的学习心态,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各种学习问题。

二、分层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学生类别分层。学生分层指的是在详细分析和总结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基础以及学习态度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学生可以被分成三个层次。一层学生的特点是:学习能力强、基础知识稳固扎实、学习态度积极,各种考试均名列前茅。二层学生的特点是:学习能力一般、基础知识掌握能力比较居中,能够比较自觉的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三层学生的特点是:学习能力差,基础知识严重缺乏,且学习态度差,积极性不高。一般班级内长期处在前10名的学生可以归为一层,长期处在后5名的学生可以归为三层,剩余的为二层。

2.教学目标分层。具体指的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具体的设计为:一层学生要求全部严格按照标准,完成所有标注内的教学内容,并在完成这些规定教学内容学习后,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求该层次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提高英语四大块(听、说、读、写)的掌握能力;二层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努力培养和激发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三层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完成和掌握英语中最基本的知识,及时完成课后听说或填空任务。如单词的正确朗读和书写、填空题的填写、词语的连线归类等。

3.教学目的实施步骤分层。具体指的是教学课堂的分层,即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梯度和难度的教学内容。比如,对于一层学生来说,基础知识掌握方面不成问题,那么这类学生的主要课堂教学内容就要以难度比较大且较具灵活性的内容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快速应变和思维扩展能力。对于二层学生来说,则需要同时进行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掌握的教学,这一阶段的学生最主要是缺乏一个比较快捷且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做到精讲精练。比如在单词记忆方面,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使用同义词记忆的方式。如:“看”的单词有see、look和watch,那么记住单词时就可以将这三个放在一起一同记忆;又如:可以使用同音词记忆的方法记住更多单词,know和no、buy和by以及right和write。通过让这些中层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掌握更多的技巧,帮助他们改善不高不低的学习效率。而对于三层的学生,课堂内容要以有趣且容易掌握为主,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和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4.课后作业布置分层。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后作业一般主要是单词的背诵和句型的掌握方面。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是:对一层学生要求记熟所有单词并适当对刚学的单词做一些扩展。如:“after”可以加什么字母变成新的词?对二层学生则同样需要背熟单词,同时还需要进行单词替换,如listen和hear的替换、table和desk的替换等。对于三层学生,则只需要了解单词的发音和基本掌握单词。

5.教学评价分层。评价分层指的是对教学测试或者考试的评分标准进行分层。比如在朗读课文时,对一层学生的标准是能够准确读出每一个单词,且语气语调要正确,整个朗读下来行云流水不卡壳,可以有一两处错误。对于二层学生则要求能够流利地读出大部分单词,剩下五、六处单词在教师的提醒下能够接着继续朗读,允许有个别错误。而对于三层学生则要求能够积极地朗读,要坚持读到最后,中间允许有多处错误。■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4

2016-06-15 10:37:27 来源: 作者:7天论文网 【大 中 小】 浏览:19次 评论:0条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被人们重视和倡导。分层教学法是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进行分层教学,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制定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优势和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一、分层教学的优点

(一)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应用分层教学法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身体素质、体能、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然后根据每个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学生锻炼的目标,发挥学生自身特长,充分展现出每个学生在体育方面不同的能力和优势。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对体育的喜好程度不同,若是对所有同学都是一个教学目标,身体条件差的同学会感觉很吃力,更加对体育学习感到厌倦,这样不利于体育教学的进行。

因此,要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调动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找到体育锻炼的乐趣,才能更好地投入到体育的学习中去。

(三)体现教育公平性通过分层教育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找到体育学习的乐趣,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充分发挥身体的优势,达到自己理想目标,身体条件较差的同学也能感受到体育锻炼带给身体的好处,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教育的公平性,都能学有所成。

二、分层教学的实践方法和实施途径

下面笔者对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分层教学的实践方法要将分层教学正确的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去,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方法和目标。同时,还要兼顾到分层教学方法的变化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目标不能一成不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合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途径1.对不同教学对象,进行不同层次划分在新学期开始,体育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整体体能测评,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及体育方面的能力,根据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划分。对身体素质较强的,对体育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并能及时掌握和理解体育知识的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制定较高的教学目标;对身体条件一般的,但具有发展潜力的这部分学生,教师要积极开发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对身体条件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制定的教学目标不要太高,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从较小的目标开始,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找到体育学习的兴趣。2.对体育学习的不同兴趣取向,进行层次划分兴趣可以带动学生更好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取向来进行层次划分。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着重培养,使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热情发挥到最大。

三、采用分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内课外相结合体育学习要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还要注重课外的体育锻炼,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锻炼习惯,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教师要多组织课外活动,带领学生复习课堂知识,要使体育学习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保证考核标准和分组的公平性教师采用分层教学首先要保证分组的公平性,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制定适合的分组标准,保证分组的公平性,为学生公平竞争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制定考核标准时要公平公正,要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要认识到,考核不能完全的衡量评定一个学生的好坏,只要认真锻炼,每个学生都会进步提升。

(三)教学内容和目标要及时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理解掌握能力,对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调整,不断鼓励学生达到更高的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教师要根据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得到良好发展。综上所述,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发挥每一个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既要保证体育优质生能充分发挥自己在体育上的优势,还要保证体育差等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分层教学的方法落实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去,使每一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都能感受到乐趣,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5

摘 要: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独特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作为整体的教学内容分成不同层次教学内容的教学。化学是高中生必修的一门学科,与初中化学相比,它除了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教学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也显著增加,学生短时间内难以从初中化学过渡到高中化学。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为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学好化学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无限乐趣。本文主要探究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指导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基础上,化学成绩得到明显的进步与提高。

关键词:分层教学 高中化学 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20-01

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性差异,他们的知识面有宽有窄,知识水平有高有低,学习能力有强有弱,同样的知识,不同的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同,有的学生掌握得又快又好,有的学生老师讲过很多次还不会,教师这时候应对学生提供恰当的帮助,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分层教学以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的学习理论为依据,强调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这样才能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根据布卢姆的学习理论特点,高中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课堂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的学习方式,明确分层教学的基本环节,真正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分层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

1.1 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这里的分层次不是指将学生分等级区别对待,而是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让每个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将学习成绩好,理解能力强的定义为高层次学生,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一般的定义为中层次学生,将学习成绩差,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定义为低层次学生,并将这三个层次的学生按1:2:1的比例分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教师引导小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1.2 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不同,教师在将学生分类后也要将教学目标分类,高层次学生教学目标高,低层次学生教学目标相对较低。

1.3 教学内容分层

高中化学相对于初中较抽象,初中化学只是单纯的介绍某一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只需要学生了解该元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而高中化学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还要研究各元素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知识点难以掌握和记忆。整个化学教材针对全体学生,没有明显的分层,因此,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教材分层,举一反三,适可而止,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

1.4 作业分层

如果教师对学生都布置同一难度的作业,就可能会出现高层次学生“吃不饱”,低层次学生无从下手的情况,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高层次学生难度大,中层次学生难度适中,低层次学生难度较小,让每个学生在写作业过程中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基本过程

2.1 课前备课考虑分层教学

备课是每个教师课前的必备环节,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层,仔细创设课堂情境,构思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制定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在学习《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这一章节时,教学目标如下:(1)够理解熵的概念与自发反应。(2)能初步利用ΔH、ΔS及ΔG来说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3)通过联系生活及自然界的普遍变化规律来理解影响反应自发性的两个因素。高层次和中层次学生要求达到以上三个教学目标,低?哟窝?生要求较低,只需达到前两个即可。

2.2 上课运用分层教学

教师的分层教学还应体现在课堂上,因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好的课堂能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很大的进步。在需要学生实验或探究的章节中,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师将三个层次的学生按1:2:1的比例分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高层次学生扶持中、低层次学生共同探究实验,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各层次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3 课后练习体现分层教学

教师在设计与批改课后练习时应体现分层教学,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逻辑能力等制定相应的课后练习。教师设计的课后练习应难易不

一、梯度不一,并且要符合各层次学生的特点。在学习《化学平衡》这一章节中,教师要为低层次学生考虑,为了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设计一些概念填空题:(1)正反应:_____,逆反应:_____。(2)可逆反应:_____下,既能向_____又能向_____方向进行。再如,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的_____反应里,_____和_____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_____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它的建立与反应途径_____,从正反应或逆反应开始都可以建立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前提:_____。

2.4 课外活动实现分层教学

课外活动既独立于课堂教学,又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依旧是主体,教师要建立不同类型的化学兴趣小组,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参加,对高层次学生延伸拓展,低层次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也实现分层。

分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优生吃饱,让差生跟上,是一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它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高层次学生继续进步,增强中层次和低层次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不断取得进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作为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运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浅谈分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6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以下是我对分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几点认识:

一、教学现状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因此仍采用一成不变的“一言堂”或有限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不少教师习惯于把篇、章、句、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嚼碎,详尽而系统地“喂”给学生,教得支离破碎,学得粗枝大叶。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于让学生听、记教师的繁锁讲析和现成的答案,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课堂教学往往只照顾大多数而忽视两头,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听课没兴趣,感到个性受到压抑,学习劲头不足,学力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基础差的学生上课听不懂,觉得课业负担过重,对学习失去信心,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开发。课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向学生提出统一要求,但又应当承认由于遗传因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社会影响及所受的教育等错综复杂因素造成学生的个性、情感、意志、学习能力和水平上的差异,形成不同层次的客观现实。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很早就有“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墨子》《大取》第四十四)、“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至而从事焉”(《墨子》《公孟》第四十八)、“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等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思想。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人的先天遗传因素不同,而且表现在人的后天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也有区别,因而决定每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能达到的发展水平都是不同的。”根据研究表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有差异,学习掌握程度有差异,个体认知水平有差异,学习潜力有差异,发展水平有差异。因此学生学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的策略”的理论,他认为,“世上任何一个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能学会。--只要为他们提供了适当的前期和当时的学习条件。”布卢姆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有一定影响。

三、分层教学的优势

我认为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思维发展水平、智力和认知结构方面存在的差异,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照顾了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又解决了一般学生“吃不了”的问题,同时也为学生个性发展与选择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其最佳水平。分层次教学的优点有:

第一,充分照顾了学生的发展差异,能够因材施教。

第二,消除了智力歧视,易被学生接受。

第三,分层次教学内含的竞争机制,使得学生在不断流通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实现跨越,从而易形成生动活泼、互帮、互助、互赶的教学局面,形成多向互动的课堂教学局面,而且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

四、分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为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我积极学习分层教学理论,下面我针对语文分层备课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分层备课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能力来设计风格不同的个性化教案,这里包括把学生科学分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及在备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要分出层次,如提问设计要分层、课堂练习要分层、布置作业要分层等。

(一)备学生——分层教学实施的前提

备学生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前提,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备课,才能有效地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对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哪些学生已经掌握、哪些学生还没有掌握?掌握程度如何?教师要心中有数,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现实差异情况,把学生科学分层为: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只有了解学生差异才能因材施教。

(二)备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实施的依据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立是学科教学设计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决定着教学的总方向,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展开。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以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制定目标时还应遵循,统一与分层相结合,教师自制目标,与师生共同目标结合的原则,这样既有基本目标,又有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目标和拓展延伸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达标,使每位学生都有“最近的发展区”都能提高。

(三)备教学环节——分层教学实施的保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扬长避短,分类指导,课堂提问、课堂练习、作业布置要根据难易程度分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1、课堂提问,设计要有层次性

课堂提问既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还能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对学生较为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昼让他们回答较为简单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让他们回答较难、较深的问题,进一步训练他们的能力,还可以把一个问题分解为了解、理解、综合分析三个层次的问题,让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主动积极地进入角色,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

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巩固和发展,深化作用,课堂练习也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设计出不同层次的练习,A基础练习,B综合练习,C拓展练习,通过课堂练习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有所提高,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作业布置要有层次性

课后作业要分层,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夯实基础、提高能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差异教师可设计二到三套题分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这样不仅避免不会的同学抄袭作业现象,而且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悦,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7

一、分层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进行合理分层

每个人生来不同,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影响,必然形成千差万别的差异性,在接受知识的速度和能力以及对于知识感兴趣的领域来看,都必然有一定的不同。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同一性和平均性,但是在现代教学实践理论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对于社会化过程中的不同岗位,社会大环境对于人所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技术和心理素质,引导其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发展学习能力,从而结合教材的不同要求,把小学生分成若干不同的组别,这种组别只是学习速度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对于学习兴趣和范围领域的差异性。在分层教育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粗暴地将学生作为竞争的,唯一主体,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进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的差异性,从而以差异带动平均的总体成绩发展。

二、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进行分层备课

小学语文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驾驭课堂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掌握好课堂的节奏,就应该将人和课堂的教育内容,进行一个有机的结合,如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准备好自身的角色,处处为学生着想,在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习基础的前提下,最大程度设置好课堂展现的内容,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分层教育的真谛是为了能够发挥出每个学生的学有所长,因材施教是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作为学习的主人来参与到学习的内容和具体实践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具体差异,做到心中有数,在备课时要发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整体学习成绩,在不同角度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学习成绩的突破。

所以因材施教就是要求老师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掌握知识的速度及能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一般来说,小学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具体情况都会进行定期的观察和家访活动,这样就可以全面地了解小学生的学习节奏和学习进度,便于在快节奏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快速地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在教学中应该注重预习课堂教学和复习三点连贯的重要性,这三个阶段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作业质量及成绩态度等方面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尚未定性,因此老师要做好对于这三个阶段的重要引导作用。

三、分层教育还应该是针对教学目标的分层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对于语文教学目标进行更好的分解性教学,不仅仅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对于学生接受能力和素质的反差,更重要的是对于不同的学生要进行将语文教学具体目标进行分解的分层式教育。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就是促进整个教学目标,可以快速实现,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不能贪多贪快,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对于目标的分层,不同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采用有针对性地帮助实现针对基础知识的分层式,三点式的掌握和教学,以点带面,最终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对于教学目标进行分解之后,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进行不同层次的发挥,也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和教课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应该以静态的和固定的成绩来对学生进行将画室的评价,由于老师的评价是学生认知自我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因此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应该是不同的。老师应当懂得与学生进行合作和分享,在对于不同等级的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既要鼓励同学的进步,也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小学生是一个快速发展和成长的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未来具有无限可能,因此激发其学习兴趣,鼓励其学习自信,是比一次两次的考试成绩更加重要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分层教育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是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材施教的进行教育,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对于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效教导的良性方式。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可以进行合理的安排教学,最终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到巨大的成功和喜悦。

摘要:分层教育是现代教学老师在驾驭课堂环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分层教育的重要前提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导者必须将教材和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对应,分层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起到很重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分层教育,小学语文,应用探讨

参考文献

[1]邓雪莲,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5.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层教学 要求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11-0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所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然而学生自身存在各自的差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智力、学习成绩进行分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工作。将其合理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降低学生学习负担,轻松的学习知识,使学生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提升自身数学知识水平。所以,在新课程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分层教学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正确认识数学分层教学

(一)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定义

有部分老师不能正确理解分层教学,认为分层教学就是通过应试教育,选出成绩优良、成绩良好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并按照数学成绩对全部同学进行分组,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优等生身上,忽略了学困生,给学生心理带来不良影响。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分层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性,依据学生各方面的不同进行分层并分组,然后制定可行的教育教学目标。

(二)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在对优等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困生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数学知识水平。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也要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考虑,制定有利于学生个人发展的数学计划并有效落实。

二、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一)学生分层并分组

分层教学正确有效应用,要求教师对学生科学合理分层和分组,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合适的教育,促进学生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依据全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例如数学成绩、智力情况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将学生隐性分层,也就是根据1:2:1的比例将学生分为3个层次(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以此为标准,将层次不同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由学生担任小组长。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新课标指导下,教学目标主要划分成能力和知识、手段和过程、情感和态度三维目标。以上3个维度目标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互相支持。对层次不同的学生,其情感和态度的要求必须保持一致。

小学生由于各方面条件的不同,例如先天条件、教育条件、环境条件和习惯等,在爱好、能力与性格上有一定差别。

六年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也应有差异,太高太低的要求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这样一个案例:笔者在教授“圆柱的体积”这章时,由于公式推导复杂,字母运算也比较多,很多学生不能够完全领悟。这时,笔者对理解力强的优等生的教学要求是计算公式和公式推导都要掌握理解,而对于理解力差的学困生只要求他们掌握计算公式。这样通过分层要求,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也就会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理解掌握数学教材,根据层次不同的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提升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效率。

(三)分层练习

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练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方法。当代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没有完全理解练习的重要作用,练习的针对性不高,达不到教学效果。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教师应摆正练习位置,明确理解练习的重要作用,精心设计练习题,可以提高数学分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布置练习作业时教师应该先讲解一道练习题,再设计类似题目让学生解答,同时将课后练习题的难度分成不同层次,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解答高难度的练习题,学困生只需要练习一些基础性练习题,对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进行检测。

(四)问题分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是对学生掌握知识进行检验的可行手段,设置问题是十分讲究的,特别是在分层教学中。为了确保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提问全面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学习机遇,要求将问题分成上、中、下3个层次,即基础问题、一般性问题以及高难度问题。例如,学习《圆的认识》时,教师提出的问题有:要将课本上的圆画出来,你们使用什么方法?这个问题主要是对中下层学生进行考核;如果在不使用圆规的状况下,使用什么办法畫出标准的圆?这个问题主要是对上层学生进行考核,当然中下层学生也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

(五)评价分层

评价分层也是数学分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基本做法与分层练习十分相似。评价分层是依据学生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存在的差别,分层评价考核,测试时将试卷设置成两部分:选做题与必做题。必做题,主要是检测基础性问题;选做题为加分题,题目要求较高。这样的设计方法可以让上层学生有更多学习数学的机会,从而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与积极性,而且中层和下层学生的求知欲也被激发,提升数学教学质量,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条件,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达到个体优势发展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分层教学法合理的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促进学生知识水平提高的同时,激发学生能力、素质、智力等方面,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辉.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4.

[2]朱红.小学数学分组分层教学模式实践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

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课堂中的运用 篇9

学号:E0905133109 申请人:陈思

一、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1.1、项目研究意义

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本课题中主要是讨论分层教学在高年级小学课堂中的运用,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进行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可以弥补学生基础差异,实现互帮互助,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初分层教学被引入学校教学以来,将班级进行分层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从1916年开始,对分层教学的研究也大量展开.分层教学在教育理论研究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它经历了一个“马鞍型”的发展过程.分层教学最先出现于美国.20世纪初,美国面对着大量移民儿童的涌入,为了教育这些背景各异的新生,教育官员认为有必要按能力和以前的学习成绩对他们进行分类(分层).到50年代,英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在将学生根据能力分到不同的层,并且始终待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所有的课程.但开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认为它加强了种族间的不平等,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平等的区别对待的方法,造成了对“低能儿童”的歧视,使他们的身心受害,而对“高能儿童”则给予特殊照顾,助长了他们自高自大的骄傲习气.同时,由于分层,使得学生之间的隔阂加深了,易造成社会矛盾,是一种不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由此,分层教学陷入了低谷.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使得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对教育制度进行抨击和反思,产生了要加速培养“尖端人才(精英)”的紧迫感,从而恢复了对分层教学的重视,并开展了再实验,再研究,现评价,形成了对分层教学新的研究高潮.经过再研究,教育家们发展儿童之间智力和能力客观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再加上在高度民主工业化国家高度社会分工需要各式各样具有不同能力,资格和水平的人才.据调查发现,60年代中期,英国的小学存在96%的教师都在分层后的班级里教书.法国政府70年就要求在初中三,四年级进行分层次,开设向职业教育分流的技术班.70年代~80年代中期,对分层教学的研究呈现出两大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持赞成的态度,认为教师对分层后的同质班级进行教学更容易,对学生也产生积极的效果.另一种是持反对态度,认为分层教学对差生不公平,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效果.到了90年代,由于美国政府对精英人才和学术成就的重视,大部分学校重新回到分层教学的实践当中.据美国1993年的一项调查中显示,86%的公立中学仍在实施分层教学,只不过方法上有所调整.根据现有的研究,至今对于分层教学是好是坏的问题仍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结论.不同教学目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对分层教学的评价有赞有贬.美国的“分层教学”与“小班化”教学,“主体教育”“赏识教育”相结合,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国外,分层教学的形式多样,有基础班,提高班等,并形成走班的选修制.但是我国的学校多数是大班额超负荷教学,盲目地照搬国外的分层教学模式确实行不通.因此,在中国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值得探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例子.各地在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都总结出了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像北京十一中英语学科分层教学的教育实验取得显著的效果,在当时造成很大的影响.90年代初上海率先提出实验.1993年福州八中英语学科的教育实验,平行分班,分层授课,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东莞塘夏理工学校1999年实施以升学和就业进行分层的教学实践,连续两年都有170多名毕业生通过高职和普高高考.青岛经济职业学校2001年在英语,数学两学科实施“走班制”的分层教学管理,效果显著.(摘自《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3日13版)。如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在2002~2003年对四个B班(分A,B层)进行实验,通过对课型,教材组合,课堂活动,课外学习要求,评估标准等进行个性化设计并实施,大大地提高B层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学习效率.1.3、主要参考文献:

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教育与管理(中学版),2008 刘歌红.分层次复式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 2010, 肖芹.兰化三中高中阶段实施分层次教学情况的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6 张力芹.转化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生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06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研究目标

1、在新课程下的小学课堂实施分层次教学的课堂教学,有效地解决学生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是遵循传统教学中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从实际出发教学原则.2、通过教师创造性地使用分层教学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通过创建不同的学习小组、是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注,让课堂充满活力,最终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最终实现素质教育。

2.2研究内容

1、学生分层的研究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接受能力等,把学生划分成三个层次:A、B、C层。

2、教学目标分层的研究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对差异较大的学生制定同一教学目标,很可能会出现优秀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学困生跟不上的局面。

3、课堂提问分层的研究

课堂提问一定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水平精心设计,通过分层提问,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各层次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

4、作业分层的研究

由于教学目标不一致,所布置的作业也应有所不同。

5、评价分层的研究 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提问分层、作业分层,造成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分层。2.3 拟解决问题的关键

1、教师对学生状况分析是否准确性;

2、教师对各教师层学生应该提出的目标要求是否合理;

3、分层教学采取分层一句是否合理,对学生的情感考虑是否妥当。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1、文献研究法:对近几年来发表的关于分层教学法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归类,并作比较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经验为本课题借鉴。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小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特长情况调查表》,然后对问卷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潜在潜力进行分组。

3、测试法:运用考试对学生进行成绩测试,再次运用智力测试对学生智力水平进行分析,然后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

可行性分析

1、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在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十分流行,实践证明它具有可行性。对于不同智力和成绩水平的学生进行区别对待,解决了传统教育中“一刀切“的现象,有利于每个孩子的成长。

2、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很多,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这对于分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3、分层教学是比较成熟教育方式,有很多文献可以借鉴。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有其必要性。本文主要针对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给出了一系列相应有效加强分层教学法应用的建议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分层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22-02

所谓的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有着极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教师要准确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能力恰当分层

1.1教师要准确了解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合适的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阅读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快速高效地吸收有用的信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准确把握班内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育教学规律。在授课之前,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手段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一定程度的阅读训练,通过阅读训练的不同题型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课堂互动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1.2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恰当分层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实时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重点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不相同的。将语文阅读能力强、阅读面宽、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分到A层,针对这类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训练题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制定教学策略,以最快速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一般,阅读理解力一般,阅读面一般的学生,教师要将他们分到B层,针对这种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多推荐他们阅读课外书,让他们可以在课内外积极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阅读能力较差,基本上不怎么阅读的学生甚至根本不喜欢阅读的学生分到C层,针对这个层次的学生,就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不仅要引导学生逐步喜欢上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还要努力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

2.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多方面提升阅读能力

(1)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不得不说,在八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内容较为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这样的课文学生理解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单凭教师的口述学生很难进行深入阅读,同时,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会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屏幕向学生出示阅读问题,教会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辨析。

(2)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容易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如果单凭教师的口述学生是不容易达到高效学习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次训练。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摒弃学生存在的一些不正确的阅读习惯,尽快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指导学生积极形成语文阅读思维,能够熟练地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形成良好的语文阅读思维。在课堂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阅读重点难点,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起来有目标,并能够迅速达到阅读教学目标。

3.恰当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进行分层教学

(1)教师恰当进行合作小组教学,可以分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八年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每一个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认知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能够深刻地认知到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迅速达到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但是有些学生可能读了几遍,也不容易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如果在语文课堂上实行学生单打独斗式的阅读训练,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起来就会比较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将学生根据阅读能力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在每一个阅读小组中,都要有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也要有阅读能力弱的学生,每一个阅读小组以4~6人为宜。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合作阅读学习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教师要教会学生有效合作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合作阅读学习中来。如在课外阅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训练,教师要让学生在正确理解阅读题目的情况下追求阅读的速度,在学生进行完阅读思考之后,要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要安排学生既要进行组内交流,又要进行班内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要精心选择合作阅读的材料,在组合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阅读兴趣。

(2)教师把握住由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的延伸,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要紧扣课内阅读教学,选择课外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应题材广泛,包括各类主题的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等。教师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过程中,要学会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善于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在进行考试阅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考试阅读的解题方法。八年级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已经较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整体阅读习惯以及重点阅读范围进行重点提醒,让学生拓展课外阅读。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不但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足,并且在初中语文教育中逐渐地得到了推广应用,是在新时期中对于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因此,我们应该要积极推动分层教学法的应用,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学习能力

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通过分层和针对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分层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性,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完成教学内容与分层教学模式的组合,实现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下面本文就以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目标和意义为基础,对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措施进行浅析。

一、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目标和意义

1.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目标主要是在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发展能力与学习水平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学习的方法。

2.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因材施教思想的更好体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针对性教育。其次,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了不同情况学生因为学习能力差异而对学习造成的影响。最后,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让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更好地掌握学生情况,以便其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措施

1.按照学生的差异将学生进行分层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第二层是基础知识不够好,但是可以主动学习的学生,最后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且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学生。教师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的小组,并随时进行组员的调整,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对“位置”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学生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实施分组教学,按照学习较好、学习一般和学习较差将学生分为三组,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组间沟通,因为相同小组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相差不大,因此,在分析时可以更加和谐,再加上教师的针对性指导,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2.根据学习的能力将教学授课分层

在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习能力将教学授课分层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保证教学的内容具有层次性,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提问,学习能力和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一些较深的问题来引导其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可以通过一些浅显的问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对“加减混合运算”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将教学授课进行分层。第一阶段的授课应该由概念的讲解,例题的说明组成,而第二阶段的授课内容则包括一些有深度问题的研究和课堂练习。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给予不同问题的提问,让学习较差的学生理解教学的内容,学习一般的学生掌握基本的内容,而成绩较好的学生深化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3.根据理解的能力将课后练习分层

课后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后练习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能力的不同给予差异性课后练习。第三层次的学生给予基础性的训练,第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训练的基础上让其灵活多变掌握例题,而第一层次的学生则给予一定的拓展训练,让学生做一些针对教学内容的奥数题。

例如,教师在对“毫米、分米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的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将课后练习进行分层。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让学生以课后基础练习为主,而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对有关例题进行分析,让其更好地掌握解题方法,而第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应该在课外读物和练习册上找一些有难度的题让他们解答,通过这样的分层练习学生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学习内容。

4.根据接受的差异将评价进行分层

在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存在的差异进行评价分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挖掘学生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并鼓励学生更好地个性化发展,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掌握,把握每一次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机会,学会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

例如,教师在对“轴对称”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学生接受的差异对学生进行评价分层。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轴对称”的概念,之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并给予分层评价,成绩较差的学生只要举出一两个轴对称的例子即可,并给予积极评价,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应该在此基础上找出对称轴,同时给予积极评价,这样的分层评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促使其更好地学习。

总之,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完善其教学的模式和手段是至关重要的,而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间具有差异性的学习需求,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更好地掌握分层教学的含义和方法,全面推广这一教学模式,为学生未来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敏华.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25):320-322.

[2]杨学欣,诸葛海荣.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25):443-444.

上一篇:兄弟离别时说的话散文下一篇:岗位竞聘书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