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 专题4.1作业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程与教学论 专题4.1作业(推荐10篇)

课程与教学论 专题4.1作业 篇1

1、结合例子回答什么是课堂有效教学行为?

答:有效教学行为的界定

1、从行为目的的达成度上来分,教学行为可分为:有效教学行为与无效教学行为

(1)判断标准:教学目标。

(2)判断依据:教学活动的最终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

(3)实现方式:教学过程控制。

2、有效教学行为的内涵

有效教学行为是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是具有一定效果、效率、效益的教学行为。比如说,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课中,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去书写一个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并且能够理解我们书写离子方程式的目的和意义。在课堂上,教师的板演要精准、简洁,讲解要透彻到位,然后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不断地练习,出现错误,纠正错误,改正错误。一节课后,学生能够按照步骤写出离子翻译方程式,那么,整节课教师的行为就是有效的教学行为。

2、如何认识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关系?

答:有效教学行为是一种可能有效行为与实际上有效行为的统合(1)教学的最终结果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模糊性——可能有效行为。

(2)教学结果的有效性不全来自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很多时候,教师设计了很多可能有效行为,并且予以实施,但是学生并没有认证听课,也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予以配合,最后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行为的不完善,导致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失效。从这个层面上讲,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有任何一方无效,则整个教学效果无效。

3、结合新课程改革谈谈教学行为多样化对实施有效教学有何实际意义?

课程与教学论 专题4.1作业 篇2

一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实施案例专题式教学的作用

当今国际形势跌宕起伏, 复杂多变。如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重大课题, 也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与经验, 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影响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 其中, 教材内容与国际形势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讲授内容枯燥等都是突出问题。而通过案例专题式教学, 以“以案论理”为宗旨, 力避从理论到理论, 同时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四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能够有效缓解上述问题, 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1.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 培养创新精神

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 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要动因。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学生非常关心中国外交和国际热点问题的发展变化, 但由于所用教材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无法跟踪了解国际时政的最新变化, 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削弱。因此, 在教学准备与实践环节中, 应当根据形势发展的新内容、新特点、新趋势, 对所用教材进行增补与整合, 形成专题式的内容讲授结构。比如, 可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教学要旨, 将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当代国际政治、世界经济、世界主要国家 (地区) 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三大领域, 并进一步细化为相应专题内容, 辅以案例情境设计、发散性思维诱导、专题讨论等教学设计, 深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现实针对性与实践价值。案例专题式教学可以通过案例把抽象的理论、概念置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下, 并具体化, 使得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这些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理论和概念在时政问题中的具体表现, 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达到教与学的互动。例如在讲述“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及态势”时, 可突出大国关系的风云变幻 (中美关系、俄美关系、中欧关系、俄欧关系) , 通过相关案例的选取, 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视角来看待和分析时政问题。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基本理论和观点, 正确认识世界的发展趋势, 学会分析国际形势。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内容枯燥, 教学效果差, 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需求。而案例专题式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重大革新, 它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 更注重对国际时政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在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的基础上, 满足学生“求新、求深”的认知需求。案例式教学法把学生关注的时政问题, 以典型案例的方式呈现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思考, 使得学生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 从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当代中国外交”专题时, 首先需要展示60年来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历程, 从而使学生理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理论和政策的深刻内涵。同时, 通过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巨大历史进步的事实, 说明我国“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 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深刻道理, 帮助学生理解内政是外交的基础,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 进一步认识对内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辩证关系及其重大意义。

二 案例专题式教学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专题式案例的选取要精准、恰当

案例是案例专题式教学的核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 案例既是教学的内容, 又是实现教学要求的手段, 故案例的选取是否精准、恰当, 将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效果。”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现实性很强的课。这门课讲述的内容主要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半个世纪以来所发生的国际问题,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十分现实而生动的画面, 因而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而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浩如烟海。为了更好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上好这门课程, 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教学重难点, 针对每个专题、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选取有针对性的案例, 既要针对大学生的认知实际和思维水准, 也要结合国际时政、地区热点问题的发展脉络。例如在讲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时, 可以选取新加坡、沙特、乌干达这三个具有不同历史、文化和经济背景的发展中国家, 在摆脱殖民统治, 争得民族独立之后, 从各自的国情和条件出发, 自强不息, 探索生存发展之道的历程作为案例。就这三个国家的发展实际来看, 它们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东方被压迫民族谋求民族解放和民族解放的政治产物, 但各国的自然资源条件、社会政治条件、经济技术的原有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以及各国政府奉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的不同, 因而在发展中国家内部, 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数量众多、地域广泛、层次不一、发展各异, 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与对外关系进行总体把握, 同时又能在微观上重点理解地区、国家、区域性组织以及地区热点问题的基本常识。

2. 教学过程中要穿插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得当与否, 是影响教学效果重要的因素。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中, 主讲教师应当按照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思路着力推进本课程的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 真正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逐步确立教师讲授、交流研讨、学生上台演讲、即兴辩论等多种课堂教学方式, 综合采用案例专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模拟式教学, 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例如, 在讲授“冷战后东欧中亚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这一专题时, 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中俄经济体制改革模式 (渐进改革和激进改革) 的异同, 促使学生深入了解俄罗斯经济转轨道路的艰难曲折和我国选择符合国情的经济改革道路的合理性。对于当代重大国际热点问题例如“朝核六方会谈”、国际体系变革与中国的应对等可以进行分组模拟谈判和讨论, 在不同的观点、主张的论战中, 使学生准确把握中国的对外政策以及中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提高学生的政策理解水平。

3. 案例专题式教学对主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为主线, 对当代世界经济、世界政治、时代主题与国际新秩序进行宏观概括和综合分析,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主要内容包括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等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对外关系进行分类介绍和分析, 不仅涉及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等方面, 还涉及外交学、国际法、国际关系史等学科, 具有广泛的综合性。由于这门课程具有以上鲜明特点, 因此对教师的基本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表明, 教师素质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 新形势下,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主讲教师应当追踪学科研究动态, 不断提升继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广、博、精、钻”当成为该门课程主讲教师的职业追求。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融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思想性、政策性和现实性。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对大量的国际时政事件和复杂的国际关系现象进行分析是学生非常薄弱的方面, 他们往往不知怎样将所学的理论、观点、方法运用于观察、分析国际问题, 并从纷繁复杂的国际现象中抓住主要矛盾, 探寻国际形势变化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 紧密联系实际, 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件、问题说起, 通过案例专题式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逐步引入,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提高其观察、思考和分析国际事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鹏.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 2011 (2) :227[1]李鹏.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 2011 (2) :227

课程与教学论 专题4.1作业 篇3

摘要:“环境保护”内容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化学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化学新课程开设的《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中的“环境保护”专题。在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和环境保护密切关系的同时,使他们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环境应该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科学素养。本文对“环境保护”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教学策略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化学与生活;环境保护;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2-0074-02

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的自然学科,高中化学新课程开设了《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课程内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环境保护”内容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化学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题内容应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让学生深化对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并利用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做出判断与解释,寻求解决的途径,体会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笔者设计开发了“环境保护”专题学习网站,并在中学进行了教学实践,下面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对“环境保护”专题的内容、学习过程特点,教学策略作初步探讨。

一、学习内容分析

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联系,高中化学新课程开设的《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中的“环境保护”专题,主要介绍了改善大气质量、爱护水资源和垃圾资源化等过程中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在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和环境保护密切关系的同时,使他们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环境应该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科学素养。其主要内容结构如下:本专题内容有以下特点:

1、突出化学学科特点,体现化学视角

关于环境保护。学生在许多课程的学习中都接触过。本专题在介绍大气污染的危害、改善大气质量的方法、水体污染的危害、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白色污染的危害等内容时,突出化学科学的视角,以相关的化学知识作为载体,重点介绍化学方法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精选大量图画,设计多种活动

本专题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而且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教科书大力改革呈现方式,精选大量图画,设计多种活动,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查找资料、实验探究、调查参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成果制作等学习活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3、紧密联系生活,指导应用于实践

本专题内容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教材不仅注意帮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在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培养运用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做出解释、判断、进行处理的能力。

二、学习过程特点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学习跟化学学科的特殊性有关。化学学习的这种特殊过程可体现在如下方面:化学学习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特殊认识过程;化学学习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化学学习要运用独特的词汇和符号系统;化学知识繁杂难记,但有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化学学习应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科技、环境等。

《化学与生活》模块中的“环境保护”内容的学习过程特点主要可体现如下方面:第一,从学习内容看,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后兼有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化学知识,这些知识都是作为公民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知识;第二,从学习手段看,重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习整合,体现化学学习网络化和多元化,也强调化学实验、化学语言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三,从学习方式看,摆脱传统学习的弊端,改变单一的接受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等互动性较强的新型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落实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并不是同一维度上的,它们反映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探究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协作、分享精神。这三种价值取向相互并行而又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因此,这三种学习方式并不是独立存在某次教学活动中,而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策略,灵活地把教学引向深入,做到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环境保护”内容的教学策略探讨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化学新课标就提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建议,“环境保护”作为《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参观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切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下面结合笔者教学实践的经验和体会,探讨在“环境保护”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查找获取资料

查找获取资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完成主题学习或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就需要查找收集一定数量的资料,然而并非所有的资料都行,只有与主题相关的,能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资料才可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查找获取资料,一是从教材、课本、图书馆书籍、报刊杂志上查阅相关知识资料;二是从互联网上搜索;三是从教师、学习伙伴、社会组织等获取资料;四是从日常社会生活中观察和测量,记录有关数据、资料。如在“垃圾资源化”主题教学中,学生通过网络自主查找获取资料,垃圾处理的原则、常用方法和利弊;我国垃圾处理的现状和问题;废旧电池的危害及解决途径;医疗垃圾的危害及处理方法;废弃塑料的危害、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困难等。

(二)参观调查

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提倡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到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中进行参观调查,体验生产生活实际。比如到一些化学科技馆,科研机构进行参观、到社会上一些厂矿企业进行参观调查等,但切记参观调查要紧扣教学内容,勿使参观调查活动游离于化学学习活动之外。如在“爱护水资源”主题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加强对污水处理知识的理解,获得一些实践性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通过其他途径无法获取的,如网上搜索、查找书籍等),笔者组织学生参观考查了桂林市七里店污水处理厂。对有关污水厂设计、规划、建设、投入生产全过程进行了解,接着在技术员的解说下对污水处理各个环节进行考察。了解了生化法、物理法、处理污水的全过程,见识了污水变清的变化过程,同学们手拿笔和笔记本,边听技术员的介绍边记录,还不断提问和回答技术员的提问,

也有同学用数码相机拍下参观过程的照片。同学们完成参观过程中发下的工作单,写下心得体会。通过参观调查活动体验,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探究方案,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提出个人见解与方案,为小组任务的完成充分发挥了各自的特长,也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学生经过对相关主题资源的学习,查收、分析、整理资料,让学生亲自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生能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快乐与艰辛,获得探究乐趣,同时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了三次实验探究。如在“爱护水资源”主题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对以下三方面做了实验探究。

第一、明矾净水的实验探究。创设问题情景:在没有自来水的边缘地区,井水、河水是生活水的主要来源,当水比较浑浊时,人们就向水缸中加入少量明矾,搅拌,过段时间水缸底部会出现絮状物,水变清澈了。这其中含有什么化学原理呢?再引导学生将混有少量泥沙的浑浊水分别装在两支试管里,一支不加试剂,一支加入少量明矾,振荡。静置,比较现象。引导学生从絮状沉淀和水变清澈的现象进行科学抽象,得出结论: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吸附杂质使水变清澈。

第二,利用肥皂水定性检测硬水。以锅炉里的锅垢引起锅炉爆炸为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钙镁离子与这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往六孔井穴板中分别滴加自来水、食盐水、蒸馏水、氯化钙溶液、氯化镁溶液,肥皂水;再往每个井穴中加些肥皂水,观察变化。引导学生从钙、镁离子溶液中出现的絮状物,不起泡沫等现象比较科学抽象出肥皂水与钙镁离子生成沉淀的化学原理。

第三,用multilogpm(也称手持技术)检测漓江水质。2004年公布的《上海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要求当前中学化学教学“推行在化学实验中使用图形计算器或掌上电脑(掌上实验室)和传感器技术,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特别是研究性学习之中”。在环境保护专题教学中可将学生分小组利用multilogro仅对江河的水质进行了监测分析,使用multilogro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完成对江河水质的pH值、电导率2个指标的分析。从pH值分析江河水的酸碱性,从电导率判断漓江水体中离子含量的情况。

(四)成果创作与交流

主题教学完成后,学生分小组将在主题学习过程、收集的资料、得出的结论、学习体会等制作成为电子作品,展示成果的形式不限,实物、Word文档、PowerPoint幻灯片、网页、动画均可。电子作品应体现以下指标:思想性,内容积极、健康向上;主题明确,能够科学表达完整的意义;创造性,题材新颖,构思独特,设计合理,原创成分高;艺术性,版面设计生动活泼,色彩搭配协调,表现风格引人入胜;技术性,能够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选用恰当的制作工具和制作技巧,合理充分地运用特效处理。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各个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分享作品制作的成果和喜悦。成果的交流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如报告会、展览会、辩论会等。参加成果交流的参与者可以是本校老师,学生,家长。教育科研院所专家等。在评价时应强调定性与定量、形成性与终结性、自评与他评良好结合。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模块专题三 篇4

泰勒认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这四个问题可以进一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就是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它被称为“课程领域的主导范式”。(2)意义

“泰勒原理”倾向于把课程开发过程变成一种普适性的、划一性的模式,这种预设的、决定主义的课程模式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它遏制课程开发中的创造性;忽视不同学校实践的特殊性;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性、创造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习者是被控制的对象,在课程开发和教育过程中被置于客体地位,其主体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压抑;工具化的知识观与社会效用标准观,使课程扮演着社会适应及社会控制的手段之角色,而对社会文化的批判、改造及重建缺乏责任意识及使命感。

2、简述课程研究的两大趋势

一、从研究内容看,课程研究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

1、反思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发课程”一直是课程研究的主要问题。这种研究取向把课程观视为学校材料,课程研究即探究“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的程序。也有时将这种研究取向称为“程序主义”。此种倾向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占主导地位,以泰勒原理为代表,旨在提供一种一般性的、普遍性的课程开发原理。

2、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内容开始由研究课程开发为主转向以研究“如何理解”课程为主。这种研究取向把课程视为“符号象征”,课程研究的目的是理解符号所负载的价值观。

3、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是相辅相成的。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课程事件,但又是内在统一的。课程开发过程包含着对课程意义的某种理解,并建立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之上,理解要通过课程开发过程赋予课程事件新的意义。二者的内在统一性,必然要求课程研究的方向趋于将课程开发与课程研究相整合。

2014春《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篇5

在学完某门课程或某个重要部分之后进行的旨在评价学生是否已经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概括水平较高的测试和成绩评定是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2.第2题

冲突理论所反映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是属于其 A.哲学基础 B.社会学基础 C.心理学基础 D.自然科学基础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3.第3题

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是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是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整合课程 D.显性课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4.第4题

把大班上课、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时间为单位代替固定统一上课时 间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文纳特卡制 B.道尔顿制

C.贝尔—兰卡斯特制 D.特朗普制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5.第5题

教师不再分科系统地按照教材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 兴趣在教室或其他场所自由活动或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开放课堂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6.第6题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属于影响课程的教育性因素 A.学制 B.宗教 C.生态环境 D.儿童的性别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7.第7题

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

A.教师、课本、课堂 B.学生、经验、活动 C.教师、学生、课程

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8.第8题

根据波比特的观点,那些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 就是

A.培养目标 B.教学目标 C.教学目的 D.课程目标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9.第9题

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施瓦布 D.夸美纽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0.第10题

课程研制目标模式的奠基者是 A.波比特 B.泰勒 C.布卢姆 D.司滕浩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1.第11题

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预定一个客观的或者理想的标准,并运用这个固定的标准去评价 每个评价对象的评价类型是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他评价 D.元评价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2.第12题

在某一教学思想和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 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就是 A.教学内容 B.教学模式 C.教学形式 D.教学方法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3.第13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已发现的最早的课程与教学论专著是 A.《理想国》 B.《论语》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4.第14题

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

A.萌芽期、建立期和繁荣期 B.古代、近代和现代 C.原始、古代和现代

D.原始、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5.第15题

拉斯卡提出的“四种基本教学方法”是

A.呈现、实践、发现、强化 B.注意、期待、探究、行动

其中,世界上

C.情境、疑问、推断、验证 D.动机、假设、验证、总结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6.第16题

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的、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是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整合课程 D.显性课程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7.第17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其中,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论专著是 A.《理想国》 B.《论语》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8.第18题

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 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必修课 D.正规课程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9.第19题

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问题中心课程设计模式的是

A.学科设计 B.生活领域设计 C.科目设计

D.学习者中心设计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20.第20题

学校教育中的那些虽然在课程指南或学校政策中未明文规定,但却显然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和有效的部分的实践和结果的课程形态是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蔽课程 D.显在课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篇6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V 1.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课程论专家是_________。A.泰勒 B.博比特 C.查特斯 D.坦纳

满分:2 分

2.目前,在我国学科课程的组织中依然占主流的课程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A.圆周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逐步深入课程 D.直线式课程

满分:2 分

3.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A.杜威 B.卢梭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满分:2 分

4.“只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这是布鲁纳所说的_________。A.学习准备 B.学科结构 C.中间语言 D.发现学习

满分:2 分

5.“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__________。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

满分:2 分

6.继《理想国》之后西方最系统最完整的教育论著是__________。A.《爱弥尔》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我们怎样思维》

满分:2 分 7.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满分:2 分

8.要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意味着要实现__________。

A.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B.当代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 C.学科发展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D.社会生活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满分:2 分

9.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___________。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满分:2 分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___________。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满分:2 分

11.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主自由的活动。这种课程开发的模式为__________。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情境模式 D.批判模式

满分:2 分

12.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__________。A.复习B.实践 C.方法 D.拓展

满分:2 分 13.“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满分:2 分

14.在教师的直接领导下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的学习,称为________。A.合作学习B.分组学习C.个别学习D.同步学习

满分:2 分

15.下列关于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主要联系的表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___________。

A.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

B.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在方向、性质上是一致的

C.教学目标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某一学科、某一阶段、某一节课的更为具体的目标

D.教学目标具有终极性意义

满分:2 分

16.()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A.专业精神 B.奉献精神 C.舍己精神 D.具有爱心

满分:2 分

17.教学目标所具有的性质是: A.终极性 B.时代性 C.学科性 D.活动性

满分:2 分

18.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___________。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满分:2 分

19.教学目标的功能是_________。A.支配、调解、评价 B.支配、调解、控制 C.调解、控制、评价 D.支配、评价、控制

满分:2 分

20.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_____。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满分:2 分

21.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具有这种课程取向的课程类型称为_________。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经验课程 D.学科课程

满分:2 分

22.在泰勒看来,评价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________。A.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问题 B.结构的完整性问题 C.结构的合理性问题 D.内容的可行性问题

满分:2 分

23.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________。A.古德莱德 B.帕里斯 C.斯金纳 D.兰德

满分:2 分

24.学习方式转变意味着: A.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B.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C.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D.强调由单一形转向多样性

满分:2 分

25.从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来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的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__________。A.决策研究的整合 B.理解研究的整合 C.实施研究的整合 D.评价研究的整合 满分:2 分

26.“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满分:2 分

27.20 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__________。A.进步主义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永恒主义课程 D.要素主义课程

满分:2 分

28.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不是________。A.学校教学 B.教学规律 C.教学现象 D.教学问题

满分:2 分

29.()是骨干教师的第一素养。A.教育手段 B.教育观念 C.教育思想 D.教育技巧 E.满分:2 分 30.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_________。A.情感领域 B.思维领域 C.意志领域 D.思想领域

满分:2 分

31.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________。A.小步子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高难度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

满分:2 分

32.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__________。A.普遍主义 B.唯科学主义 C.实践理性 D.解放理性

满分:2 分

33.“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满分:2 分

34.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_________。A.量的研究 B.质的研究 C.课堂研究 D.试验研究

满分:2 分

35._________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满分:2 分

36.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___________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满分:2 分

37.“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__。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满分:2 分

38.“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__。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满分:2 分

39.“文纳特卡制”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华虚朋 D.瓦根舍因

满分:2 分

40.主动适应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校课程________。A.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B.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C.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D.是使学习者脱离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________。A.脚手架 B.协作 C.会话 D.资源

满分:2 分

2.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作者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叙事”型的两类文章: A.学习叙事 B.教学叙事 C.生活叙事 D.成长叙事

满分:2 分

3.选择案例的要求有: A.趣味性 B.代表性 C.典型性 D.针对性

满分:2 分

4.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要素构成的。A.环境 B.学生 C.教学目标 D.教材

满分:2 分 5.教育思想包括: A.教育信仰 B.教育认识 C.教育观念 D.教育理念

满分:2 分

6.选择教学媒体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发展性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经济原则

D.教学最优化原则

满分:2 分

7.教育目的的特性是: A.终极性 B.本体性 C.超越性 D.时代性

满分:2 分

8.合作学习的要素有: A.积极互赖 B.个体责任

C.面对面的积极互动 D.社交技能

满分:2 分 9.关于师生关系理论,“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A.杜威 B.洛克 C.布鲁姆 D.卢梭

满分:2 分

10.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的种类有: A.二者没有太多关联 B.大课程小教学 C.小课程大教学

课程与教学论 专题4.1作业 篇7

“OBE”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20世纪90年代产生于美国,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OBE”强调学校教育的重点应当是教育的“结果”或“产出”,即考查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应当追问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最后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技能,这些对于学生日后在社会中谋取职业能够提供什么帮助等。由于“OBE”教育这种强调以“结果”或“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因此,也被称为“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或“学习产出型教育”。

本世纪初,“OBE”教育被引入到我国的学校教育中,从理论背景来说,“OBE”教育模式的出现对于我国现有教育理念构成了极大冲击,极有可能实现当下学校教育范式的一次根本转换。特别是针对我国教育状况来说,主要实行的是一种偏向“课堂灌输”的教育模式,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长久以来所造成的后果是:一方面课堂教育效果不理想,课堂上缺乏师生互动;另一方面,传统教育模式仅局限于课堂,并未长远考虑到课堂知识向社会应用转化的问题。而“OBE”教育模式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两大弊端。

“OBE”教育理念的核心是“结果”,所有的教学最后都要围绕“结果”来考虑。但关于对“结果”的认知上,会存在许多偏见,这里需要申明的是,“OBE”教育中的“结果”并不是最终的或最后的“结果”,如学生毕业时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这种评价或判断显然过于绝对,且不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纠正。因此,“OBE”教育所强调的“结果”是阶段性和动态性的,在学生阶段性的学习之后,能够清晰地考查学习的效果。

另外,“OBE”教育虽然强调学习的结果,但在结果的背后必须要有非常系统的过程设计,以某些确定的原则作为学习的核心理念,这样才能保证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具体来看,这些原则包含四项:一是明确地聚焦于最终有意义的结果;二是为成功扩大机会并提供支援;三是对所有成功寄予较高的期待;四是从最终的结果反向设计[1]。这些原则描述了“OBE”教育在追求“结果”的前提下,如何通过系统化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结果。

2“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导入“OBE”教育理念的意义

随着当今媒体单位用人需求从“专业型”向“全能型”转变,以及媒介环境整体向新媒体转型,广播电视学专业的课程也处在改革的十字路口。可以说,这种改革面临着两个层次的挑战:第一,广播电视业越来越感受到来自互联网行业的冲击,广播电视业逐渐式微,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很难到“对口”的电台、电视台就业,与之相对的则是,互联网行业蒸蒸日上,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如果广播电视学专业能够把握这个契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则无疑解决了专业就业的难题;第二,如今的媒体单位越来越偏好“全能型”的人才,这就要求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毕业生系统掌握采、写、编、录、剪和播等各种技能,这给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人才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而“电视专题与栏目”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要求是“全能型”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很好地评估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是否掌握了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够满足日后到媒体工作的条件和需求。

从实践层面来说,“电视专题与栏目”这门课程作为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电视专题片、纪录片、电视节目的策划、拍摄、剪辑和制作等实践技能。本课程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应用之间的无缝对接,即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职场之后,立即能够将课堂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职场当中。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可以说非常精准地体现了“OBE”教育的理念,即“理论知识考核,实验结果考核以及校外考核。”[2]可以说,“OBE”教育模式不仅为“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极其有意义的理论模型,且在该理论模型的框架内,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教学导入“OBE”教育理念,对于推动“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就是由过去重理论轻实践开始转向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大课堂实践的教学内容,并借此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OBE”教育模式下的“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教学改革,要在已有改革基础之上更加完善课堂实践部分的内容设计,并且将媒体单位对媒体人才的需求标准,纳入到课程教学的评估项目中来,实现老师、学生、用人单位三元互动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推动“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教学改革,以及培养更适合当今媒介环境变化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

3基于“OBE”理念的“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模块设计

尽管“OBE”教育始终强调以“结果”作为评价学校教育的主要标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结果”是唯一标准,“OBE”之所以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就在于它是以“结果”为核心的多元评价体系,“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注重学生终结性成绩,也要注重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的形成性成绩,两者相互结合,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及进步情况,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既关注学生分数的成绩取得,也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价。”[3]综合来看,“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模块设计应当包含四个方面。

3.1理论知识讲授与互动

实践技能必须要有理论知识的指导,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的课程目标、知识结构、实践环节等,理论知识部分主要讲授的内容包括三部分:电视专题片、电视纪录片和电视栏目。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加深对这三部分知识内容的认知,并就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探讨互动。

3.2课堂实践

围绕“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实践课的形式尽可能多元化,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主题辩论,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和人物的认知程度和思辨能力;现场模拟,主要考查学生对当下热门电视节目的熟悉和了解程度;节目制作,主要考查学生对电视专题片、电视纪录片、电视栏目等节目内容制作的相关技能。

3.3师资联合教学

《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流程,涉及采、写、编、录、剪和播等。因此,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需要本专业的其他老师在相关专业技能上予以指导和建议。

3.4“请进来”与“走出去”

“请进来”与“走出去”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将课程教学目标与社会应用结合,为此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请媒体专业人士亲临课堂进行讲授或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当下媒体的人才需求、媒体经营方式等问题。此外,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媒体进行参观学习,亲身体验,如此,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有效整合课堂内外学习资源。

基于“OBE”教育理念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电视专题与栏目”在进行课程模块设计时,也需要以此作为指导原则,从多元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波.OBE: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3).

[2]凤权.OBE教育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6(3).

课程与教学论 专题4.1作业 篇8

【关键词】初中 ; 语文专题教学 ; 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43-01

专题作业主要是以主体性教学活动为基础,主要依靠具体主题的提出,学生在完成专题作业的过程中,对阅读、写作能够有一定的掌握。当一个专题作业结束之后,学生要针对这次专题作业将具体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获得所需要的知识。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专题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实行作业设计而展开讨论。

一、初中语文专题教学作业设计要联系实际生活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所以作业设计要注意和学生的学校生活相联系,例如,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写一写美丽的校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加入进去。学生对此也不会感到有负担,还觉得有具体的东西可以写,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初中语文专题设计重点要注意和学校社会生活的联系,学校生活仅仅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全面的,所以就需要社会环境的协调配合发挥作用。学生的多元智力具有很明显的开放性,这就和社会生活的开放性相符合,弥补了学校生活的局限性。

二、将层次性和差异性进行有效的结合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以每个学生不同的语文能力为出发点,可以适当的增加作业的层次性,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业量分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减少其作业量,使其不再对学习感到有压力,是一种负担,但是对于基础性的相关联系是不能减少的,要重点引导他们掌握基础性知识,提高其基本技能。对于教师设计的拓展性习题,他们有权力选择不做。这样的一系列做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对于学习的自信。

作业难度分层:所有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学习的目标,对于作业的设计要做到难易有别。将作业分成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以及创造目标三个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基础的目标,对于发展目标要争取完成,让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试着去完成创造目标。学生通过对自身情况的了解,选择出最合适的作业,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完成作业时间分层:这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完成时间上进行分层,对于后进生的完成质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对段落进行背诵,但是不要强制的要求学生必须当堂课就背诵下来,那些感觉背不熟的学生,可以回家继续准备,直到熟练为止,优等生和后进生交作业的具体日期可以不同,可以给后进行适当的宽限几日。这样,后进生的作业质量就得到了保障,也可以巩固其基础知识,在语文学习方面形成很好的良性循环。

三、语文专题教学的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兴趣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都给人单一和枯燥的感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语文教学失去学习的兴趣。由于我国教育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就导致语文作业总是机械的进行重复,比较单调和封闭。现如今我国实行素质教育,学生不能只满足于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要将所学到的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结合当前的形式要对学生布置运用性作业,让学生可以更全面的发展。运用性作业机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又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性学习鼓励学生多和社会、自然亲近,去感受更多的语文信息,逐渐形成语文意识,提高其语文能力,可以很好的培养出学生的培养。

四、作业设置要具有多样性

口语表达型作业:学生在家里可以更加自由,所以教师可以有目的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口语练习,比如可以根据单元学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家和父母多谈心,和父母进行双面的互动,将因为教师不在而产生空白进行填补。

观察积累型的作业:知识积累就是观察,学生普遍对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更具有兴趣,所以教师就可以结合初中语文教学,让他们完成观察类作业,对于作业要提出具有顺序和重点以及特点。

动手操作型的作业:教师要加强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的有效结合,让学生着手做一些实验,事后将自己的感受真实的写出来,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学生通过初中语文专题作业可以提高其判断事物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引起初中语文教学高度的重视,不断总结经验,对于专题作业不断进行改革,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新华. 《故乡》在近百年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传播与接受[J]. 教学与管理,2015,03:98-100.

[2]李波. 为师四境——在初中语文教学课题研究中的成长回眸[J]. 当代教育科学,2015,10:44-49.

课程与教学论次作业参考标准答案 篇9

一、填空题

1.课程内容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和组织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即决定“应该教什么”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些需要教的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原则。课程内容的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

2.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五个层次。

3.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种形态。

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强制性”,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选修课程一般分为“必选课程 ” 与“任选课程”两类。

5.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组成。

6.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研究“一个预期的课程在实际中”是如何运用的。

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改革本身的因素、学校内部的因素、学校外部的因素”。

8.课程学者霍尔(Hall)和霍德(Hord)提出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关注程度分为七个层次:低度关注、了解信息、个人层面的、“管理层面的”、结果、合作、再关注。

9.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将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三种:“从上至下的策略 从下至上的策略从中间向上的”的策略。

10.课程管理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

11.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12.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在精神领域、知识领域、技能领域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

13.影响校本课程参与者的因素包括教师、“理论专家、学校领导者及管理者和学生及家长”。

二、单项选择题

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受以下哪一种因素的制约?(C)。

A.课程目标 B.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

C.国家统治阶级的需要 D.内容本身的性质

2.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B)。

A.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织

B.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C.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3.(B)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泰勒

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区分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的主要标志)是(A)。

A.强制性 B.自由性 C.开放性 D.自主性

5.将课程的实施过程看作课程形成过程的一部分,认为在教学之前并没有一种完整的、规定好的课程,这是(C)。

A.课程实施的忠实观 B.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

C.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观 D.课程实施的实践观

6.霍尔和劳克斯认为,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使用水平的最低限度要达致(A),才算已经实施了新课程。

A.常规化 B.精致化 C.机械地使用 D.整合

7.(B)的课程管理模式强调社会需求多样化,强调学校自身的独特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

A.中央集权型 B.地方分权型 C.混合型 D.蛋糕型

8.下面各国中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A)。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瑞典

9.下列哪一项不是当前课程管理的趋势与特征:(D)

A.民主化 B.多元化 C.规范化 D.差异化

三、简答题

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哪几种不同的取向?每一种取向各有什么特点? 答:课程内容的选择取向主要有:

(1)课程内容即教材。将课程内容作为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这些知识体现为事实、原理、体系等形式。

(2)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学习经验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呈现了什么内容或要求做些什么。学习经验取向强调的是: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教师的职责是要构建适合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3)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这种取向的重点放在学生做些什么,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特别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当今,“学习活动”这个术语在课程领域里使用得相当广泛,它关注的不是向学生呈现些什么内容,而是让学生积极从事各种活动。

2、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哪几个原则? 答: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主要有(1)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的原则。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编制其他各个阶段的先导和方向,是专家、学者、教师等经过周密思考,认真研究社会、学科、学生等诸方面特点与需求的结晶,是课程内容选择的最主要依据。(2)适应学生的需求及兴趣的原则。选择的课程内容只有适应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才能有助于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态度。(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原则。基础教育的课程学习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因此,选择最基础性的内容,则具有普遍性或共同性,更具有发生性,起始性,迁移性。(4)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的原则。只有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趣之所在、志之所往,所以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要回归生活。

3、隐性课程有哪些特点? 答: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其主要特点:(1)涉及范围的广域性。隐性课程是所有学校文化要素的集合,涉及学校生活的所有方面并渗透其中。(2)实施过程的潜在性。隐性课程主要是以不明显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影响学生,俗称“看不见的教育”。(3)影响的持久性。隐性课程多是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层面对学生产生影响,而且这些影响一旦产生,就会持久地发生作用,难以消除。(4)结果的难量化性。隐性课程更主要的是作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中的非理性领域,这些非预期性影响是难以量化的。

4、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具体见教材148-149页)答;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有:(1)整合性(2)实践性(3)开放性(4)自主性(5)合作性

5、怎样更好的完善课程的选修制度? 答:目前完善与发展选修制度的主要认识:首先,选修课程是致力于“个性发展”的课程,所以选修课程的设立应该突出基础性、新颖性、实用性和独创性的结合。其次,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具有等价性,即二者拥有同等的价值,不存在主次的关系,选修课程不是必修课程的附庸或陪衬。再次,选修课程也有标准的要求。选修课程不是随意的、散漫的、浅尝辄止的学习,而是有共同评估标准保证的、有效的学习。

6、对比说明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和课程生成观的异同。

答:(1)互动调适观和课程生成观都将课程实施看作一个动态过程。不同的是:互动调适观将课程实施看作课程设计者和执行课程的人共同对课程进行动态调适。制定参与观认为课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实践的结果。(2)互动调适观和课程生成观都强调课程在过程中实施。不同的是:互动调适观认为课程实施是互动调适的过程,是对所主张的价值和假设的一个挑战过程,研究者在实施过程中主动对课程方案研究修正作为实施的一部分,课程生成观认为课程实施过程也是制定课程的一部分,是师生的教学实践是修正和制定课程的过程,师生一起创造课程,也是师生共同参与教育实践的结果。不过,这种师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的思路过于理想化。(3)互动调适观和课程生成观都强调革新评价。不同的是:互动调适观对实施的评价更多的是对特定条件下所发生的事件的描述。课程生成观最大限度的要求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确定与评价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条件和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造,让教师更多地参与课程的制定过程。但这种思路与教学实际有一定差距。

7、要达到成功的课程实施,必须解决好那些问题?

答:要达到成功的课程实施必须解决好五个层面的问题:(1)教材的改变。教材的改变是课程实施的开始,是最直接最明显的要素。新课程方案付诸实施,首先就要编写一套与之相配套的教材。(2)组织方法的改变。组织方式包括学生分班与分组安排、时空顺序安排、人员分配等方面的内容。(3)角色或行为的改变。教师从权威、知识的拥有者转变成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合作者,并落实在学校的活动中,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这是课程实施实性效果的重要标志。(4)知识和理解的改变。课程实施者必须从理论上认识课程各要素的意义及其关系,了解一个新课程方法提出的基本理念以及这些理念的依据和作用,认识课程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的实质及其反映的理念与基础,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实施是实施者自觉地、创造性地、有效地将课程方案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5)价值的内化。价值的内化是指课程实施者将新课程提倡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自觉地执行课程的各组成要素。

8、谈谈你对教师、学校领导与管理者、课程专家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的理解。

答:教师、学校领导与管理者、课程专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参与者因素。这些因素的各自作用:(1)教师: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教师因素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性因素。(2)学校领导与管理者: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更多地通过校长对学校的特定管理方式所形成的学校管理特色体现出来。(3)课程专家。课程专家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者,而是校本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咨询者、指导者、和协作者。

9、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 答: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主要是:(1)体现教育的服务性。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指向本学校本地区的实际需要,充分调查学校所在地区的需求,调查学生的需求和特征。(2)促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民主性和开放性。(3)表现反思性的行动研究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把课程开发的权利交给教师,体现一种“开发—实施—观察—反思—再开发’的过程。(4)促进课程资源与权力的重新分配。校本课程开发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5)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实践中通过开发国家课程以解决课程的基础性与统—性方面的问题,通过开发校本课程照顾具体学校、社区环境和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二者互相补充。(6)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在开发、实施与评价中都要发挥骨干作用,这使教师从心理上、角色定位上都发生极大变化,积极性、主动性高涨,有利于课程实施的高效顺利进行。

四、论述题

1、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有哪几种?试分析每一种组织方式的特点。

答;(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所谓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一般说来,强调学习内容从己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是历史上教育家们的一贯主张。20世纪70年代以后,—些教育家开始强调课程内容的横向组织原则,即要求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横向组织的问题:任课老师难以精通和熟悉各科内容;学校现有条件跟不上;学生难以应付目前通行的考试方式。(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所谓逻辑顺序,就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所谓心理顺序,就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现在倾向于学科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心理顺序的统一。(3)直线式与螺旋式。直线式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螺旋式(或称圆周式)是指用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概念结构”配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的一种课程发展与设计。

2、试述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答: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改革本身的因素,主要表现为(1)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程度,会影响人们实施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改革的需要是影响实施的重要因素,它的作用有时不是直接可以看出的。(2)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课程实施的主体——学校和教师关于改革的目的、方法以及其他方面问题的清晰程度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这是一个贯穿改革全过程的问题。改革越复杂,就越需要教师和有关人员了解改革的实施,以及改革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3)改革本身的复杂性。复杂性可能是由于要改变的东西太多,有可能是由于改革的内容跳跃性太大造成的。改变的越多越广,成功的机会就越大:所要做的东西越多,就会导致越多的失败。(4)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实用性越强的改革方案,越会得到实施者的理解和接受。(二)学校内部的因素,主要表现为(1)校长。校长在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校长进行专门的培训,使校长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理解实施课程改革的措施是使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2)教师。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改革等,都会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进程。(三)学校外部的因素,主要表现为(1)社区与家长的影响。学校改革受社区的影响很大,校区的改革经验和舆论是重要的因素,以往改革的成功,可能会使更多的人接受新的改革。家长更是一个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和直接的因素。(2)政府部门的影响。政府部门对改革的认同、关心和支持是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协调和关心,任何改革的措施都不可能顺利地进行。同时,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措施,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3)社会团体的力量。学校外部环境的改变会对改革起一个冲击的作用。

3、试运用课程管理有关理论分析我国课程管理现状。答:目前,我国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如新课程实验区可根据本地区地方特点指定地方课程开发指南,学校可根据本校特点选择、调整教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等。新的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只是为课程管理实践勾勒了一个大致的框架,真正落实时还要依靠具体的管理政策、管理手段,管理策略的支持,而我国目前这方面的关注和研究较少,因而实践中还存在许多具体问题。比如我国的课程管理手段包括行政命令、部门规章、考试和督导等多种形式,但实质上,它们都属于指挥类限制性管理手段,缺少服务性、咨询性、经济市场类、网络等手段,课程管理手段单

一、陈旧。再如我国在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制定各项课程相关政策时,出现了课程相关政策及课程改革的精神、理念甚至各种课程改革标准、文件、资料等没有为一线课程实践者及社会大众真正理解与接受的问题,因而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4、试论软性环境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答:软性环境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政策,学校领导及文化方面。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求具有实行民主、开放的国家政策的背景,只有通过政策使校本课程开发在社会大环境下合法化、合理化,才能放开手脚有所作为。在政策背景的大环境下,学校领导和学校文化的小环境对校本课程开发又起着具体的重要促进和制约作用。其中学校文化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效果。学校文化的范围很广,包括学校的管理特色、教风、学风、师生关系特点、学校变革的历史传统、学校员工的协作意识与奉献精神、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习惯性的传统特色,学校的物质建筑体现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等。这些方面都会对校本课程开发产生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影响。但其中学校的管理特色、学校员工(特别是教师)的协作意识与奉献精神、学校的变革传统会对校本课程开发起较大的促进或制约作用。此外,学校领导者个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5、列举实例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支持策略。

课程与教学论 专题4.1作业 篇10

华师15年9月课程考试《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课程研究内容的趋势是()。A.“课程开发”研究

B.“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

C.“课程理解”研究

D.“课程方法”研究

满分:2 分

2.按照加涅的观点,学生的学习真正开始于()A.动机

B.习得

C.保持

D.领会

满分:2 分

谋学网

3.主体取向评价的核心是()。

A.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

B.追求对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与改进

C.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

D.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满分:2 分

4.在课程研究史上,是()开课程研究重视教师主体性的风气之先河 A.斯腾豪斯

B.布鲁纳

C.瓦根舍

D.奥苏伯尔

满分:2 分

5.学术中心课程理论的实践基础是()A.社会效率运动

B.八年研究

C.科学测验运动

D.学科结构运动

满分:2 分

6.目标达成模式是课程专家在著名的中学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A.“智力测验研究”

B.“校车运动”

C.“学前补偿计划”

D.“八年研究”

谋学网

满分:2 分

7.核心课程的概念起源于()的观点 A.斯宾塞

B.赫尔巴特

C.泰勒

D.杜威

满分:2 分

8.泰勒认为,为了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首先要对所得的教育目标进行()A.甄选

B.分解

C.具体化

D.综合

满分:2 分

9.()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 A.自主型教学方法

B.提示性教学方法

C.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D.课堂讨论

满分:2 分

10.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养而开发的课程是()。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谋学网

D.必修课程

满分:2 分

11.当课程组织谋求学科逻辑、学生的心理逻辑、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几方面,即是()A.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

B.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

C.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的课程组织

D.学生取向的课程组织

满分:2 分

12.在儿童学习“公共汽车”、“出租车”、“火车”等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交通工具”的概念,这样的学习属于()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归属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满分:2 分

13.()是卢梭的观点。A.教育即经验改组

B.教育即生活

C.教育即生长

D.教育即儿童天性的自然展开

满分:2 分

14.()确立了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完整的教育学体系。A.夸美纽斯

B.拉特克

谋学网

C.赫尔巴特

D.杜威

满分:2 分

15.表现性目标的本质上是对()的追求 A.工具理性

B.解放理性

C.实践理性

D.技术理性

满分:2 分

16.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A.尊重学习者的个性

B.了解学生现状

C.了解社会生活的需求

D.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需要

满分:2 分

17.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称为()A.过程分析

B.活动分析

C.目标分析

D.工作分析

满分:2 分

18.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学习者的需要

B.教师的需要

谋学网

C.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D.学科的发展

满分:2 分

19.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A.夸美纽斯

B.拉特克

C.赫尔巴特

D.杜威

满分:2 分

20.在教育史上,首位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是()A.泰勒

B.斯腾豪斯

C.拉特克

D.夸美纽斯

满分:2 分

请同学及时保存作业,如您在20分钟内不作操作,系统将自动退出。

请同学及时保存作业,如您在20分钟内不作操作,系统将自动退出。

谋学网

华师15年9月课程考试《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泰勒认为,关于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A.连续性

B.有效性

C.序列性

D.整合性。

满分:2 分

2.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大致包括的基本环节有()A.确定教育目的

B.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

谋学网

C.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D.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

满分:2 分

3.课程组织有哪些基本标准有()A.交叉组织的标准

B.统一组织的标准

C.垂直组织的标准

D.水平组织的标准

满分:2 分

4.下列属于典型的学科课程的有()A.科目本位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综合学科课程

D.活动课程

满分:2 分

5.主张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的课程派别有()A.要素主义

B.永恒主义

C.结构主义

D.经验主义

满分:2 分

6.教学组织即比较灵活的具体教学过程的组织,这可以区分为()A.同步学习

谋学网

B.分组学习

C.个别学习

D.集体学习

满分:2 分

7.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有()A.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B.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

C.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D.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满分:2 分

8.下列属于综合课程的有()A.科学-技术-社会课程

B.环境教育课程

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D.学科课程

满分:2 分

9.课程选择的基本环节有()A.确定课程价值观

B.确定课程目标

C.确定课程选择的三种基本取向之关系

D.确定课程内容

满分:2 分

10.生成性目标的特点是()A.针对性

谋学网

B.过程性

C.有效性

D.生成性

满分:2 分

11.学术中心课程的特征有()A.学术性

B.专门性

C.前瞻性

D.结构性

满分:2 分

1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要贯彻的原则是()A.民主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民族性与国际性统一的原则

D.教育先行原则

满分:2 分

13.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观点有:()A.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

B.强调系统知识

C.课程开发的方法为“工作分析”,主要是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

D.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安排内容,以便用一种适当的教学顺序获得它们

满分:2 分

14.下列属于按照评价的目的而进行分类的评价是()

谋学网

A.形成性评价

B.目标游离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满分:2 分

15.情境教学的特征有()A.老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问题中心

D.情景中心

满分:2 分

请同学及时保存作业,如您在20分钟内不作操作,系统将自动退出。

请同学及时保存作业,如您在20分钟内不作操作,系统将自动退出。

谋学网

华师15年9月课程考试《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教学性目标是每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学情景的种种互动交往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表现。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诊断性评价是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一种评价,其目的在于使计划或活动的安排具有针对性 A.错误

B.正确

谋学网

满分:2 分

3.过程取向的评价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的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卢梭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赞科夫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特殊发展”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效果评价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而不涉及课程计划可能有的效果。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教学方法的本质是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卢梭认为教育应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与压抑中解放出来,回归人的自然的状态,遵循人的自然倾向,使儿童自由成长。A.错误

B.正确

谋学网

满分:2 分

9.课程实施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是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范例教学论认为,作为重点的知识内容就是范例。Y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地方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创生课程的最佳途径是遵照学生的意愿去规定课程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3.支架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兴分支“认知弹性理论”而发展起来的。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4.第四代评价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 A.错误

B.正确

谋学网

满分:2 分

15.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上一篇:解一元一次方程_教案下一篇:文明守法小公民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