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2高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精选10篇)

2022高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 篇1

2012高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新版)

2006年出版的《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本科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规定,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德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严格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其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基本功;具有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初步了解德语国家的国情。(《教学大纲》2006:2)

同时,《教学大纲》指出,“为了检查和评估本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指导分委员会在第四学期和第八学期分别组织全国德语专业四级和八级统一考试,着重检查学生的德语综合运用能力。四级和八级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以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指导分委员会颁布的四级和八级考试大纲为依据”(《教学大纲》,2006:16)

根据《教学大纲》中的上述规定,特制定本德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如下:

一、考试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全面检查学生掌握和运用各项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各项基本技能进行初步交际的能力。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

德语专业四级考试属于标准参照性教学检查类考试。考试范围包括《大纲》里提出的第一、第二学年在听力、阅读、语法及词汇和写作方面的教学要求。

三、考试时间、对象与命题

德语专业四级考试在德语专业第四学期、即每年六月举行一次。考试对象为高校德语专业二年级学生。本考试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德语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托专家进行命题,并由全国高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心组织和实施。考试通过者由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考试中心颁发考级证书。

四、考试形式

为了有效地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各项基本技能的能力,既兼顾考试的科学性、客观性,又考虑到考试的可行性以及基础阶段德语水平评估的特点,本考试采用多种试题形式。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听写、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语法与词汇、书面表达五个部分。全部答题时间为170分钟。答题卷在考试中间分三次收齐,每次收卷期间休息5分钟。整个考试时间为185分钟。

题数 8

总分值 项目 题型 形式 半客观题 半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半客观题 半主观题

分值 时间

听写 10分 1.填词听写 4 2.语句听写 1 6 听力理解 20分 1.小型对话 2.3-4篇中短篇课文

1.选择搭配(标题-课文)6 14 阅读 fang 5

2.3-4篇中短篇20分 liang 课文

1.多项选择 15 5 语法词汇 35分 2a.完型填空 10 5

2b.完型填空 10 5 3.填词 20 10

4.改写

半主观题 半主观题 主观题5 5.改错

写作 15分5 1.命题作文 合计

170

1.听写

时间为15分钟,分值为10分。A.测试目的和要求

主要是检测考生的部分听力理解和准确书写的综合能力。考生需在15分钟时间内,根据录音听写150词左右的短文。B.测试题型

根据录音步骤听写,属半客观题。C.选材原则

题材广泛,内容通俗,结构清楚,语句简短。篇幅在150词左右。D.测试方法和要求

听写应在语言实验室进行,全部听写过程由录音统一控制,不得擅自更改。所听短文为两段:第一段完型填词听写8个单词,第二段语句听写。所听材料共念四遍,第一遍用正常语速朗读,第二、三遍朗读时语速略慢,长句分段读,第四遍用正常语速朗读。其中,第二、第三篇读出标点符号。

听写评分标准

听写满分为10分,完型填词听写4分,8个空缺。语句听写6分,一个错误点0.25分,漏词0.5分。听写采用“计算错误点”和“累计扣分”相结合的评分方法。

答卷错误点所扣分数

//

错误性质 1.漏词/换词 2.其他错误 3.增加词 4.重复错误

Beispiel

rasant-schnell ransand

2.听力理解

时间为20分钟,分值为20分。A.测试目的和要求

主要测定考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考核其听懂德语国家人士讲话的能力,判断、选择和综合归纳等摄取信息的能力,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听力理解速度。B.测试题型

主要采用多项选择和正误判断两种基本解题方式,两种解题方式均为客观题。C.选材原则

听力测试的题材一般为日常生活话题和为考生所熟悉的社会问题。听力素材的选择应以内容通俗、结构明朗、语句通顺、语言规范、语音语调标准和语速适度为宜。D.测试方式和要求

听力测试在语言实验室进行,其方式、要求、步骤和时间必须严格按录音指令进行,不得擅自更改。听力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小型对话只听一遍,第二部分的中短篇课文听两遍。

3.阅读

时间为50分钟,分值为20分。A.测试目的和要求

主要测定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及阅读策略的能力,摄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是否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阅读速度。B.测试题型

配对选择和多项选择的客观试题。C.选材原则

阅读理解的题材主要为日常生活话题和一般社会问题,按照《教学大纲》里的阅读教学内容选材。主要有两大类:实用类(非文学类):综合描述、写景状物、情况报告、新闻报道、议事论理、访谈等。文学类:短篇小说、故事、童话等。D.测试方式和要求

阅读所给课文,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4.语法与词汇

时间为45分钟,分值为35分。A.

测试目的和要求

重点测试学生在词、句、篇三个层面上对基础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具体地说,主要考察学生掌握词汇、根据语法规则遣词造句、进行语言转换和交际反应等基本语言能力。B.测试题型

客观选择题、半客观题和半主观题。C.选材原则

参照《大纲》所规定的第一、第二学年在语法和词汇方面的教学要求。D.测试方式和要求

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五种题型的答题: 选择填空:重点考察语法知识。

完型填空:重点考察词组、句子衔接等内容。单句填充:考察词汇、语法、交际反应等。

句子转换:考察语言变换能力。(如:主、被动态转换,关系句-定语句子转换,分词短语-副句转换、介词短语-副句转换等)

语句修正:修改在语句中出现的语法、词汇、书写等方面的错误。

5.书面表达

时间为40分钟,分值为15分。A.测试目的和要求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检查考生在语篇层面上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文化概况知识进行书面交际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给的作文题目、提纲或图表、数据等,写一篇150-180

个单词左右的短文,能够做到内容切题完整、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语法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得体。B.测试形式

主观测试题。考生根据所给题目进行写作。C.选材原则

按照《教学大纲》里的写作教学内容选材。题材为考生所熟知,包括日常生活话题和一般社会问题。

D.测试方式和要求

本部分为命题作文,考生阅读题目并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题。

德语专业四级 编辑词条 目录 1基本内容 目录

1基本内容 收起

编辑本段基本内容

一、考试概况

【考试性质】:标准参照性教学检查类考试。

【考试安排】:德语专业第四学期(按照传统一学年两学期制计算),每年一次,一般在6月份。

【考试对象】:高校德语专业二年级学生。

【考试形式】:笔试和口试【注:大部分学校尚未组织参加口语考试,只参加笔试。】 【考试内容】:笔试部分包括:听写、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词句篇和书面表达等项内容。口试部分包括:“有准备部分”和“即兴回答”两部分。【考试时间】:笔试口试分开进行,笔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特点】:以检测学生基础阶段学习效果、评估基础阶段教学质量、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推动校际交流学习为目的。考试题量适中,基本覆盖基础阶段学到的语法词汇及日常交际知识,题型相对固定。

【评分评估】:笔试口试各100分,60分为及格,85分为优秀。通过考试后在证书上也有合格和优秀之分。

说明:考试时考生不得携带词典及其他工具书。

二、专项分析

1、听写部分

【专项考试时间及分值分布】

该部分考试时间为15分钟,分值10分。【测试内容及试题形式】

该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听力理解和准确书写的综合能力,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15分钟)内,根据录音听写总字数在120左右的短文一篇,共听四遍(考试大纲中的说明是三遍,但近几年来一直都是播放四遍。)。短文选取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结构清楚,语句简短。

从近年考试情况来来,选材有小故事、对未来社会的描述、农村生活的利弊、工作与性别、电脑与生活、德国人与旅游、水的用途,职业与培训等。【应试准备与技巧】

听写部分是整个考试的第一部分,如果该部分答题不顺利,会影响整个考试过程。但要在该部分得高分,也非易事,这对考生的德语基本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根据评分细则,该部分采取根据错误点个数和错误性质评分相结合的方法,比较明显的错误例如出现缺词、错词、多词和基本的语法词汇错误,失分会比较多;容易因紧张、马虎等原因造成的错误例如标点符号、大小写、复合词的连接部分s、长短音、词尾er或e等,会根据错误数来扣分。扣分点比较多,而总分只有10分,所以经常会出现考生在做完该部分后感觉不错,但是最后得分只有2分3分甚至0分的情况。从测试组公布的成绩统计来看,听写部分考生平均得分历年来都是整份试卷中最差的部分,基本在4分左右。

根据该部分的短文选材和评分标准,考生若想在该部分取得较好成绩,应在平时练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听写习惯、具备良好的听写心理、掌握必要的听写基本技巧。教师也应从一年级起就有意培养学生的听写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必备的听写技巧。该部分的准备非朝夕之事,对于德语学习者来说,从开始学习德语就在听写方面多做练习是必要的,藉此还可以更牢固的打好德语基本功。在平时的练习中可以选用《德语听写训练》(外研社出版北京外国语大学江楠生老师编写)这套教材,该教材内容循序渐进,提供了许多听写的技巧和练习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套书的考前冲刺阶段(第三册)特别突出了对德语专四听写的备考训练,而且附有专四的听写真题可供参考。另外也可参考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崇艺老师编写的《德语听力训练》一书。特别提出几点建议:

⑴.在平时练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听写习惯,不要因为听写过程中某个词或句子没听清而停顿,要保持思路畅通。

⑵.在听写时不要在听第一遍时就马上写,建议先集中注意力把文章整个内容听一遍,掌握文章的基本大意,而后再听写,会避免紧张心理和不必要的语法错误。⑶.听写时注意做好标记。如果确定一个句子没有问题,可以用“/”标记,在缺的词,不确定的词位置用“___”标记。这样在下一遍听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的补充,完善。

⑷.要熟悉常见德国人的名字、国名、地名、河流山脉湖泊等专有名词的拼写。⑸.通过各种方式确定某些从读音上难判断的单词的拼写,例如可以根据语法规则、内容的逻辑性等来判定部分难以听清的尾音,例如-e和-er,-r 和-re等。⑹.平时多练习,提高书写速度、准确度、美观度。尽量直接写在答题纸上,以免写从草稿纸上誊写时因紧张出错和浪费时间。

2、听力理解部分

【专项考试时间及分值分布】

该部分考试时间为20分钟,共20个题目,总分20分。

【测试内容及试题形式】

该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听力理解综合能力,语速在120 – 140词/分钟。生词不超过总词数的3%。

听力理解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6组小对话组成,根据每组对话内容提出1个问题,每个问题有三个选项供选择,所提问题多以疑问词开头,该部分只播放一遍;第二部分由4到5篇短文(近几年都是5篇)组成,选取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可以是独白、对话、天气预报、广播、广告、演讲的节选等,独白形式居多。每篇短文后有若干题目,题型为选择(3选1)或判断正误,该部分内容读两遍。【应试准备与技巧】

根据听力部分命题的原则,考生要想答好这部分题目,应能听懂一般的德语国家人士就日常生活及学生熟悉的生活题材所作的讲话、所进行的对话和简单的报道、广播等。

听力部分的准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德语专业的学生应从一开始就利用课堂与课余时间多听多读,掌握准确的发音也是听力水平提高的基础。掌握好精读教材的课文以及各课核心主题所涉及的相关内容是提高听力理解水平的前提和基础,练习时可以结合《当代大学德语》教材所配套的《听说训练》和视听课的教材资料进行不间断的渐进性练习。在冲刺准备阶段,推荐多听几遍历年专四考题听力部分和相关模拟试题的听力部分。建议先按照模拟考试的方式做题,然后熟听各节内容,也可将这部分的短文作为听写部分的模拟练习。

从近几年的考题涉及内容及考试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只要考生能够熟练掌握教材所学内容,并能在课余多了解德国国情、文化相关知识,该部分的题目就很容易做好。听力理解部分历年平均分一般都在15分以上,达到优秀水平。该部分的难度在整份试卷中一般是最低的。听力理解部分推荐资料:

1、《当代大学德语》配套《听说训练》 外研社出版

2、《德语初级听力》,《德语中级听力》 外研社出版

3、其他德语教材例如《走遍德国》《新标准德语强化教程》等的课文录音。

3、阅读理解部分

【专项考试时间及分值分布】

该部分考试时间为40分钟,共20题,总分20分。【测试内容及试题形式】

该部分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德语语言综合知识运用,阅读技巧、策略、技能和速度等。考生的答题情况主要取决于其对文章信息的摄取、分析处理和判断的能力。

该部分一般由4到5篇文章组成,长度不一,文章类型有故事、社会热点描述、人物传记、科普文、生活方式、国际问题等。题型有正误判断、选择(3选1)两种。与一般所接触的其他语言考试不同,完型填空部分在专四考试中被放在了词句篇部分。

【应试准备与技巧】

阅读理解是对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考生需要掌握尽可能大的词汇量,还要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与技巧,以及通过大量阅读训练所积累的语感。

阅读理解部分的难度在整份专四试卷中也是比较低的一部分。难度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阅读材料长度、难度都有差异,选项也只有三个,选对的几率更大;另一方面来看,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优势主要在于阅读方面。最近几年的考试结果分析也表明,阅读理解部分的平均正确率都在80%左右,多数年份高于80%。

学习者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通过对教材课文的学习,掌握对长难句的分析理解方法,了解德国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学会对文章、文段信息进行针对性的提取,分析和判断。

阅读理解部分的选择题部分常见考题分为两种类型:细节事实题和语义理解题。属于细节事实题类型的题目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词语细节类,其答案可以直接从原文中获得,考生只需按照题干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找到与其对应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就能在相应词前后找到答案;一类是隐含细节类,从题干中很难直接找到与原文对应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或者其答案间接的通过表示原因、结果、条件等的句子来找到。

对于后一类题目来说正确选项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⑴ 不是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照抄,而是换用一种表达方式。⑵ 含有模糊含义的词或覆盖面更广一些的词。⑶ 与另两个选项内容差别较大的选项。

而干扰项的特点有:⑴ 只照抄部分原文内容。⑵ 含有原文中没有的内容。⑶ 张冠李戴的内容。⑷ 一半与原文相同,一半与原文不同或者原文没有的内容。⑸ 与原文相似但过于绝对化的内容。

在历年阅读部分考题中经常会出现大量的以“„bedeutet„”为题干的题目。位于bedeutet前面的部分可以是一个单词,也可以是一个句子。涉及的范围不但有根据原文信息进行理解、判断、推理的内容,还有国情、常识以及也可以称为名词解释类的内容。例如Wirtschaftswunder bedeutet„;Analphabeten sind diejenigen, die _________.等。考生不但需要读懂文章内容,还应熟练掌握一般德国国情知识和大纲规定内词汇。

阅读理解部分的判断题主要就是让考生在阅读文章后对给出的一句描述做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该类题型的错误表述的一般特点有:⑴ 扩大或缩小原文信息范围。⑵ 张冠李戴,颠倒因果,颠倒目的与手段等。考生在平时阅读练习中可以选用以下资料:

⑴ 德国媒体的新闻报道(可在网上浏览德国各大报刊的网站)⑵ 《大学德语阅读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⑶ 德语德国网站(http://)德语阅读栏目提供有读故事学德语,读笑话学德语等内容,可以选择阅读。4.词句篇部分。

【专项考试时间及分值分布】

该部分考试时间为40分钟,共62题,共35分。【测试内容及试题形式】

该部分在整份试卷中所占比重最大,涉及的内容也最多最广。有“题量大”——共62题,“题型多”——有选择14题、填空20题、选择填空10题、完型填空(无选择项)10题,句型转换4题、情景交际填空4题,“时间紧”——仅40分钟等特点。

【应试准备与技巧】

该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德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考查内容既广泛全面,又形式多样。从历年考试结果来看,这一部分考生平均得分处于中等层次,一般正确率在70%左右。难度一般。

词句篇部分主要考查的内容有词汇、语法、日常交际应用三个大项。

词汇方面:按照德语基础阶段教学大纲要求,考生应掌握基本词汇3700词左右,能正确熟练运用其中2600个左右单词的主要词义及用法,能够辨析同义词或近义词的用法,了解构词法。所以,对于基础的词汇,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教材中出现的谚语俗语惯用语、对偶词组等也应认真对待。建议考生可在考试前将《当代大学德语》全四册教材的词汇表部分作为目录做全面的复习。因市面上大多数德语词汇书词汇量都在5000词左右,而且没有针对专业四级考试的词汇书,所以专门关于词汇复习的书不做推荐。

语法方面:在第四学期结束时考生应已经学完基本的德语语法内容。建议考生复习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根据所学四册教材目录中的语法内容做一目录,借助一本详细的语法工具书查漏补缺,巩固完善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因为试题考查范围较广,所以所有教材中出现的语法知识点都应牢固掌握。特别需要注意的语法知识点有:介词

——尤其是介词和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搭配,连词、代词的用法,动词中的同义或近义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固定搭配或词组,被动态,虚拟式,带zu的不定式结构,各种从句尤其是关系从句是该部分考查的重点。语法书推荐外研社的《标准德语语法——精解与练习》以及同济大学出版社的《德语语法解析与练习》。完形填空分两个题目,一个是从给出的十多个词中选10个填入一段文章的空缺处,另一个是在没有选择项的前提下根据短文内容填入缺少的词。相比较而言前者比较简单,而后者因为没有选择项,往往令考生难以下手,这类题目通常考查以下几个知识点:⑴ 固定搭配,包括介词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搭配,还有常见的固定词组,关联词组如nicht nur „ sondern auch„, entweder „ oder „等。⑵ 动词,主要是助动词、情态动词、反身动词、功能动词、以及可分动词的前缀等。⑶ 从句引导词,重点是关系从句的引导词。⑷ 带zu的不定式结构。在答题过程中找出关键词或者对应词是解题的关键。可以按照“通读全文——逐句分析找出缺少成分或找关键词/对应词——根据对应关系或逻辑关系搜索记忆中的对应词汇填空——复读句子来检验——最后再通读文章修改完善”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句型转换题目涉及到的考点包括:分词词组(包括独立分词词组)和定语从句(关系从句)的相互转换、介词词组与从句的相互转换两大类,此外考生还应注意尚未考过的表示被动的句型替换。考生应认真研读外教社出版的《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真题与解析》一书,也可参考同济大学出版社《中级德语练习》中的相关练习题及其他练习中的相关部分。郭屹炜老师在《德语学习》2006年第2和第3期上发表的德语句型转换策略的文章,考生如果能找到也可参考。

日常交际方面考生可以根据口语课上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复习。建议根据《德语口语手册》(外研社出版,刘芳本著)的内容做一系统复习。虽然专四考试这方面内容只有4分,但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实用的内容,学习者应平时就认真对待。如果平时学的扎实,该部分无需专门复习。5.写作

【专项考试时间及分值分布】

该部分考试时间约为35分钟,共1题,共15分。【测试内容及试题形式】

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题目(一般为两个题目,二选一)及要求撰写一篇长度约为不少于120词左右的文章。所写文章应内容切题、结构合理、表达连贯、用词得当、语法正确、书写规范。根据评分方法,将15分分成内容(6分)、语言(6分)、语篇(3分)三个部分综合评价。近年专四考试的成绩表明,考生作文表达能力很不理想,平均分数一般在8分左右。难度稍高。【应试准备与技巧】

按照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该部分通常会给出两个题目,考生只需从中选择一个来写即可。题目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⑴ 内容提要(Textzusammenfassung)⑵ 故事梗概(Inhaltsangabe)⑶ 看图作文(eine Bild(er)geschichte erz?hlen)⑷ 图表描述(Diagramm,Schaubild und Tabelle beschreiben und interpretieren)⑸ 议论文(Er?rterung schreiben)⑹ 公函(einen offiziellen Brief schreiben)以及故事描写、人物描述等。

近几年中各种作文题型交替出现,考生需要在写作课上和练习过程中掌握这几类常见题型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在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德语写作教程》第1至第3册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语篇类型的写作方法、技巧以及练习、点评等,考生应仔细研读这套教材。

因为图表描述题和议论文这两种题型在德福考试中也是最常见的题型,所以也可以参考关于德福考试写作的教程,例如外研社出版的的《德语高级写作》。看图作文选材多出自《父与子》漫画,可以参考外文社出版的《父与子》一书,也可在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三.综述

以上就德语专业四级考试的题型、各部分考试时间、题目数量、分值、考查内容、考试结果数据分析、备考建议等做了简要说明。作为德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检验性考试,考生应以此为契机,在备考的过程中巩固完善在前两个学年学习的内容,并通过这次考试发现问题,在高级阶段的学习中加以改正,提高自己的德语水平。因为目前国内德语专业学生人数增长迅速而测试组人员有限,目前有部分学校,主要是三本和专科学校以及部分新上德语专业还不能参加德语专业四级考试。这一情况已列入教育部外指委德语专业组的工作计划内,有望在近两年得到解决。所以暂时不能参加德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学校和学生,也应了解德语专四考试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注意,以便在可以参加考试时取得理想的成绩。

2022高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 篇2

专四词汇题是从专四考试设立至今每年必考的项目。作为全面检查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词汇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阵地, 专四词汇题一直是反映词汇教学要求的“指南针”, 为培养合格的英语专业人才做出了应有贡献。随着2004年新版《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的制定, 专四词汇题在该考试中的比例有所提高, 并且反映出了新的特点, 为当前的英语专业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启示。

2 专四词汇题题型概述

《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 (2004年新版) 规定考试共分为六部分, 而词汇和语法部分则出现在该考试的第四部分。“本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 (multiple choice) , 共30道题, 每题有四个选项。该部分题目中大约50%为词汇题, 其余为语法题。”

3 专四词汇题考点分析

3.1 考试内容分析

为了更为准确客观地反映近年来专四词汇题的考点分布, 笔者对专四考试改革后六年来 (2005—2010年) 专四词汇考试的总体内容构成做了简要分析, 详情如下:

通过表一对近六年来专四总共出现的89道词汇题 (2005年词汇题只有14题) 的分析, 我们可以对专四词汇题的考试内容作出总体判断:

(1) 专四词汇题的总体考试内容大致分为两方面:词义辨析和固定搭配。其中, 词义辨析题共81题, 约占总题数的91%;而其余8题则是对固定搭配的考查, 约占总题数的9%。从这一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词义辨析无疑是近年来专四词汇题考查的重中之重。

(2) 动词、名词、形容词以及副词是词义辨析考查的重点:在对81道词义辨析题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析之后, 笔者发现:动词 (短语) 词义辨析的考查频率最高, 共28题, 约占词义辨析题的35%;接下来依次是名词22题, 占27%;形容词18题, 占22%;副词15%。而介词考查得最少, 仅占1%。

3.2 考试特点分析

专四词汇题与其他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相比, 在词汇考查的手段、层次等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与区别。由于篇幅限制, 笔者就结合《英语专业四级命题改革与全真试题》从中选出部分近年来专四词汇典型真题, 对这些特点作出简要分析。

3.2.1“老”词新考

顾名思义, “老词新考”指的是专四词汇题的考点往往不是一些生僻单词, 而更强调学生对已知词汇的熟练和灵活程度。作为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检查与评估的基本依据,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 规定:“基础阶段认知词汇为5500—6500, 并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其中的3000—4000个单词及其最基本的搭配。”从中我们不难理解, 专四词汇题将积极词汇的掌握作为考查重点的初衷。例如, 2006年第74题:

Our family doctor’s clinic_______at the junction of the two busy roads.

A.restsB.stands

C.staysD.seats

此题答案为B。本题四个选项中的单词非常简单, 但其实考查的重点并不是对这几个单词的简单认知, 而是动词stand的引申意义“位于”。如果考生仅仅了解stand最为基本的字面意思“站立”, 而对其引申义知之甚少的话, 也就不能选出正确答案。

3.2.2 细致入“微”

专四词汇题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细致入微”。在这些考题当中, 给出的四个选项往往极其相近, 需要考生仔细辨析。首先, 对词义方面细微区别的考查。在历年专四词汇题中, 这类的考题屡见不鲜。

例如, 2007年第70题:

The medical experts warned the authorities of the danger of disease in the_______of the earthquake.

A.consequenceB.aftermath

C.resultD.effect

本题中四个选项都有“结果”的意思, 但在感情色彩方面又有所不同。consequence是一个中性词, 可以表示所有的“结果”;而aftermath指的则是“后果”;result强调的是“ (未达到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行为的) 特定结果”;effect可以理解为客观的“效果”。根据题中“earthquake”这一关键词, 可知答案为B。

其次, 就是对词形方面细微区别的考查。这类考题往往会围绕一些有着相同或相似前缀、后缀或者是词根的单词展开。比如, 2008年第67题:

On the road motorists should be aware of cyclists and be_______towards them.

A.considerableB.considering

C.considerateD.considered

本题中四个选项都与“consider”这个核心词有着很大的相似度。选项A意为“大量的”, B意为“鉴于”, C的意思是“体谅人的”;D为“深思熟虑的”。故本题答案为C, 即:开汽车的人要体谅骑自行车的人。

3.2.3 约“定”俗成

另外, 在专四词汇题中, 有一部分题目强调学生对一些固定搭配短语或者习惯用法 (usage) 的了解和掌握。由于这类短语是英语母语人士经过长时间的运用实践而约定俗成的固定表达方法, 英语学习者一般无法直接通过它们的字面意思判断出其实际意义。如2009年第78题:

Last Sunday she came to visit us out of the blue.The italicized phrase means______.

A.unexpectedlyB.unhappily

C.untidilyD.unofficially

该题答案为A。考查对固定搭配短语out of the blue的理解。如果考生仅从该搭配中各个单词的常见意思入手, 将out of理解为“由于”, 将blue理解为“沮丧”, 则很容易误选B:unhappily“不开心地”。

4 专四词汇题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专四考试作为一项重要的“标准参照性教学检查类”考试, 其目的是“全面检查已完成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的学生是否达到了《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英语专业技能要求, 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各项基本技能的能力以及学生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掌握程度。”因此专四词汇题的考试内容以及特点无疑为英语专业词汇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有着重要的启示。

4.1 扩大学生的积极词汇量

根据使用频率, 词汇可以分为两大类:主动词汇 (active vocabulary) 和被动词汇 (passive vocabulary) 。其中, 主动词汇指的是“不仅能够在上下文中识别其字面意义, 还能预知该词出现的语境 (context) , 相关的正确搭配 (collocation) 以及与其内涵意义 (connotational meaning) 有关的细节信息的词汇”。主动词汇是真正决定英语学习者是否能够用英语进行自由交流的先决条件。因此, 教师应该尽可能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为学生创造频繁使用已知词汇的机会, 鼓励他们在一味从“量”上扩大词汇的同时, 全面提高已知词汇的“质”, 增加对这些词汇的熟悉程度, 特别注意掌握熟悉词汇不太熟悉的意思和用法, 从而将识记层面的被动词汇转化为运用层面的主动词汇。

4.2 强调“点”“线”“面”词汇教学法的运用

为了达到将被动词汇有效转化为主动词汇的效果, 在日常词汇教学中, 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从“点”“线”“面”三个不同层次循序渐进地掌握英语词汇。

所谓“点”“线”“面”词汇教学法, 指的就是从掌握单词的要素, 如:拼写 (构词法) 、发音、原始意义 (primary meaning) 等较为独立的“点”开始, 然后通过词汇变形、找上下义词、区别形似词或近义词、相关词组积累等方法扩大词的内涵和外延, 帮助学生构成词汇学习的一条“线”, 最后将词汇置于一个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之中, 启发学生利用不同的语义线索, 从整个“面”上掌握词汇的“一词多义” (polysemy) 、文化背景、语体色彩等深层次信息。

下面笔者就结合“abuse”一词的讲授过程, 对该教学法的运用进行具体阐述 (表二) :

从上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采取“点”“线”“面”逐层推进的方法教授词汇, 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主动词汇, 还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他们在词汇学习时的心理负担, 由浅入深地引导他们逐步全面掌握某一特定单词所蕴含的知识点。

4.3 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专四词汇题对于一些固定搭配的考查, 在笔者看来, 则是提醒英语业专业教师在词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英语领悟能力, 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语感”的培养。众所周知, 良好的语感是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以及及时科学的总结作为前提的。因此, 教师应该具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意识, 在教授个别单词的同时, 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固定搭配的机会, 引导他们多积累, 比如通过经常翻看英文词典, 学习一些与熟悉词汇相关的固定搭配, 从而总结出某些规律。比如笔者在讲解speak, talk, say这组单词的区别时, 除了辨析他们的本质区别之外, 还为学生补充一些平时往往被忽略的一些固定搭配或习惯用法, 如:speak/talk of the devil说曹操曹操到;talk big说大话;talk turkey有话直说;say the word下命令等。如果用普通的规律去判断这些词的搭配, 或者以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些习语的话, 往往会出现错误。因此, 补充一些让学生摸不着头脑的固定搭配既能够活跃学习氛围, 还能切实加强他们对固定搭配的领悟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强调素质教育, 培养综合性英语人才的今天, 英语专业教师应该在避免应试教育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专四词汇题对我们教学的启发, 更加科学有效地安排和组织词汇教学, 为英语专业学生掌握正确的词汇学习方法, 更好更全面地学习英语词汇打好基础。

摘要: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以下简称“专四”) 中的词汇题作为传统题型, 历来在该项考试中占有一席之地。此外, 对日常英语词汇教学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英语专业四级,词汇题,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制定小组.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 (2004年新版) [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

[2]刘绍龙, 王兴扬.英语专业四级命题改革与全真试题[Z].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流程 篇3

英语专业四级(TEM4)

考试日期:2013年4月20日

考试时间:8:30——10:45(中途无休息)

考试流程:

8:15进场,监考老师检查准考证,身份证,学生证。(考试正式开始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得进入考场。考试正式开始后30分钟后,考生才准交卷离开考场。)

8:25,监考老师发试卷册。

一.听力(35min):8:30—9:05

二.完形填空(15min):9:05—9:20

三.语法及词汇(15min):9:20—9:35

四.阅读理解(25min):9:35—10:00

五.作文(45min):10:00-10:45

a.大作文。

b.小作文。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试题 篇4

TEST FOR ENGLISH MAJORSTEST FOR ENGLISH MAJORS

-GRADE FOUR-

TIME LIMIT: 130 MIN

PART I DICTATION [15 MIN ]

Listen to the following passage. Altogether the passage will be read to you four

times. During the first reading, which will be read at normal speed, listen and

try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For the second and third readings, the passage

will be read sentence by sentence, or phrase by phrase, with intervals of 15

seconds. The last reading will be read at normal speed again and during this

time you should check your work. You will then be given 2 minutes to check

through your work once more.

Please write the whole passage on ANSWER SHEET ONE.

PART I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15 MIN ]

In Sections A, B and C you will hear everything once only. 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that follow. Mark the correct answer to each question

on your answer sheet.

SECTION A CONVERSA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several conversations.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carefully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that follow.

Questions 1 to 3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 At the end of the

conversation, you will be given 15 second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Now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1. According to the conversation, Mr Johnson is NOT very strong in

A. history.

B. geography.

C. mathematics.

D. art.

2. Mr Johnson thinks that _______ can help him a lot in the job.

A. logic

B. writing

C. history

D. mathematics

3. Mr Johnson would like to work as a(n)

A. adviser.

B. computer programmer.

C. product designer.

D. school teacher.

Questions 4 to 7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 At the end of the

conversation, you will be given 20 seco

英语专业四级听写考试技巧 篇5

作者:专四专八报名文章来源:http://010edu.cn/

现在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觉得最难的部分就是听力学习了。针对听写的考试现状,考生如何提高听写成绩呢?下面我们给大家一些学习英语专四的技巧方法:

第一,考前要充分了解听写的形式,最好进行一次模拟实践,体会全过程。

第二,根据朗读方式,选用相应的书写技巧。如在听第一遍时,重点听主题思想和重点词,掌握全文大意,不要一听录音就写,因为这样急着写,也许能写出前边的单词或句子,却有可能不知全文的大意;听写的第二遍和第三遍朗读是以意群为单位重复的,在第二遍朗读录音时,要以意群为单位去理解。此外,如果在听的过程中有个别词或词组一下子反应不出来,就不要苦苦纠缠单个的词,要跟着录音进行下一意群的听写,因为听写评阅标准把全文根据15个意群分割成15分,每个意群最多扣一分,所以某个意群中的个别单词或词组的错误或遗漏不会影响其他意群的得分。而对于听不懂的单词,不妨先根据读音写下音标,等回头检查时再想。

第三,运用期待语法的作用,听之前,根据题目展开联想,调集大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同时仔细理解第一句,因为首句常是主题句,后边的句子围绕它进一步展开,这样,可以适当缩小范围,更快地进入状态。

第四,听写是一项综合性的语言技能,包含了诸如听、写、词汇量、语法结构、篇章理解、记忆力等各方面,因此,提高听写能力,关键就是加强各种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同时还要运用语法知识,有时即使没听出来,也可补写出来,如单复数和时态等;还可利用逻辑推理能力,因为所听材料都是有意义的和独立成文的,因此,检查中如发现不合逻辑思维的句子,就可以肯定所写有误,进而改正。

第五,听写是个相对机械、容易操作的测试手段,但提高听写决非一朝一夕,靠突击就可以如愿以偿的。加强相关能力训练,能够间接促进听写水平;同时,有计划和有目的地反复实践听写,也可以巩固各项语言知识,发展运用知识的技巧,促使语言知识向语言交际能力转化。

2022高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 篇6

一、法语专业四级考试的目的及作用

近几十年来,根据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法语逐渐成了热门专业,开设法语专业的高校数量迅速增长。社会对法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优秀的法语人才仍然紧缺。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制定政策并宏观引导,检查专业教学点执行教学大纲的实际情况,教学指导委员会法语组于2004年正式启动了法语专业的四级考试。各高校通过测试学生法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对其法语水平进行全面评估,并做出阶梯式的质量分析。

二、法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文化因素

1. 考试的题型

有听写(dictée, 10分)、听力 (compréhension orale, 10分) 、词汇 (compétence lexicale, 15分) 、语法 (compétence grammaticale, 30分) 、阅读理解 (compréhensionécrite, 20分) 和写作 (expressionécrite, 15分) 六部分。从题型的数量和分值来看,单纯的语言知识,即词汇和语法结构题目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其中听力、阅读理解等重要题型,着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 考试的侧重点

听力部分的第一节 (section A) 考查学生能否识别情景对话的背景及讲话人的口吻、情感和态度;能否听懂讲话人所表达的意思,理解交流的目的。第二节 (sectionB) 要求学生通过一篇较长的对话录音,理解观点、抓住有效信息。语法部分通过词汇和句子结构检查学生对语言掌握的准确程度。要求学生联系语境,区别词汇的微小差别,选词精准。阅读理解不该以对词语和句子的解码为重点, 而应着眼于对文章整体的认知,考查学生能否提炼出篇章的中心内容,能否鉴别总体结构和写作逻辑。尤其是其隐含的背景知识, 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思想等相关知识。

3. 考试选用的材料

听力部分所选材料包括对话、电话录音、天气预报、广告、采访等,其中日常对话所占的比例较高,例如家庭成员之间、朋友之间、工作业务中。考生需要从中选取相关信息,辨别不同的对话背景。我们以2009年专四考试题听力测试的一题为例,不难看出文化因素在答题中的巨大作用。本题的内容是三句简短的话:-Je vous présente cette ruelle.La maison de Balzac s’y trouve.L’écrivain est arrivéici en 1840 et il y a vécu jusqu’en 1847.由此判断讲话者的身份。选项A为博物馆馆长,B为导游,C为门卫。倘若简单地通过字面意义理解,恐怕部分考生就会选择C。对法国文学有所了解的学生则不会犯错,因为第二句提到的Balzac (巴尔扎克) 是法国文坛的杰出作家,从而分析出这是对巴尔扎克故居的介绍,因此得出正确选项B。

阅读理解选用的材料包括对某事件某现象的观点、宣传介绍、报刊文章、文学评论、读者来信等。笔者通过阅读教学实践认识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固然受制于其在词、句、篇等不同层次上的语言水平,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的基本文化素养,受制于他对阅读材料所涉及的国家(尤其是法国和法语国家)及社会生活领域的了解程度。

三、法语文化教学

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法语是全世界广泛应用的一门语言,越来越多的学生怀着对法国文化的喜爱而选择了法语作为专业。正如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指出的:“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和文化水乳交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更为明显。要教授一门外语,就必须教授这门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

1. 文化教学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词汇教学是大学法语教学中的基础,词汇直接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及现象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文化对词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语的内涵意义、感情语义、社会意义上。由于法汉语言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发展基础不同,两种语言词汇联想意义差别很大。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增加文化对比会产生良好效果。我们在教授词汇时要注意介绍构词上的文化内涵,例如以-logie结尾的词在构词历史上有相通之处,这样的词通常为阴性,表示一门学科。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méthode(方法)的含义,分析出méthodologie的含义为“方法论”。

2. 文化教学在精读课中的作用

随着教学法的发展,人们发现学习外语仅仅学习词汇、语法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研究外语的语言文化,而且随着外语学习的深入,对文化的要求就越高。因为语言如同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而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具有特殊性。例如在表达时间时,汉语说:“今天是星期一。”而法语习惯说:“Nous sommes lundi.”直译成汉语意思为:“我们是星期一。”这是因为法国文化注重以人为本,进而影响了法语经常以“人”作为主语表达客观事物的独特方式,由此可见文化对语言的巨大影响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将法国文化的渗透贯彻始终,以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点,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 文化教学在泛读课中的作用

由于大学法语课程课时有限,仅凭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文化知识远远不够,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外加大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报刊及浏览网页时注意积累相关的文化背景。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特征、社会关系等方面最生动的材料。而如今网络是广大师生增加知识储备的有效平台,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原材料”(documents authentiques)的阅读,学生能大量、及时、直观地接触法国的社会文化,这必将有助于学生增强跨文化意识,拓宽国际视野。

通过对以上法语专业四级考试中体现的文化因素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其中重要的能力之一。教学不仅是语言的教学,而且应包括文化教学,是“语言—文化”两者相互作用、水乳交融的交际性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法语人才。

摘要:大学法语专业四级考试是考查高校法语基础阶段教学的重要考试, 本文通过对四级考试中体现的文化因素的分析, 指出教师应该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 重视引导文化因素, 将语言和文化有机结合。

关键词:法语专业四级考试,文化因素,法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曹德明, 王文新.全国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四级考试指南[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改革变化内容 篇7

1、测试要求

(a)掌握并能正确运用基本语法和句法。

(b)掌握认知词汇(5500-6000),并且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其中的3000-4000个单词及其最基本的搭配。

(c)考试时间10分钟

2、测试形式:

本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共20道题,每题有四个选择项。题目中约50%为词汇,词组和短语用法题,其余为语法和句法题。

3、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掌握词汇,短语,及基本语法,句法概念的熟练程度。

IV、完型填空(Part IV: Cloze)

1、测试要求:

(a)能在全面理解所给短文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

(b)考试时间10分钟。

2、测试形式:

本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在一篇约250个单词、题材熟练难度中等的短文中留出10个空白,每个空白为一题,要求学生从所给的词库中选择最佳答案。

3、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综合语言知识和技能。

Ⅴ. 阅读理解(Part Ⅴ: Reading Comprehension)

1、测试要求:

(a)能读懂英美国家出版的中等难度的文章和材料。

(b)能读懂难度相当于美国Newsweek的国际新闻报道。

(c)能读懂难度相当于Sons and Lovers的文学原著。

(d)能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了解说明主旨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理解字面意思,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既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e)能在阅读中根据需要自觉调整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f)考试时间35分钟。

2、测试形式:

本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和问答题形式,由数篇阅读材料组成。阅读材料共长1800个单词左右。学生应根据所读材料内容,从每道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的答案,或根据问题做简短回答。共15题,其中10道多项选择题,5道简答题。

3、测试目的:

本部分测试学生通过阅读获取和理解有关信息的能力,既要求准确性,也要求一定的速度。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20个单词。

4、选材原则:

(a)题材广泛,包括社会、科技、文化、学习、常识、人物传记等。

(b)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广告、说明书、图表等。

(c)阅读材料的语言难度中等。

Ⅵ. 写作(Part Ⅵ: Writing)

1、测试要求:

能根据所给的作文题目、提纲或图表、数据等,写一篇200个单词左右的作文。能做到内容相关、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考试时间45分钟。

本部分为作答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做回答。

2、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基本书面表达能力

答题和计分

听写、阅读简答题和作文做在规定的作答题答题卡上。选择题的答案写在选择题答题卡上。凡是写在试题册上的答案一律无效,予以作废。

填空、阅读简答题和作文用黑色钢笔或水笔书写。答卷内容不超过答题卡的规定红线,超越部分无效。选择题每题只能选一个答案,多选作废。请用2B铅笔。选择题只算答对的题数,答错不扣分。选择题由计算机读卷。

考试时不得使用任何通讯工具、词典及其他工具书。

试卷各部分采用记权方式,折算成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标准。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全真试卷及答案 篇8

一、听力

Part Ⅱ DICTATION  [15 MIN.]

?Listen to the following passage. Altogether the passage will be read to you four  times. During the first reading, which will be read at normal speed, listen and  try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For the second and third readings, the passage w ill be read sentence by sentence, or phrase by phrase, with intervals of 15 seco nds. The last reading will be read at normal speed again and during this time yo u should check your work. You will then be given 2 minutes to check through your  work once more.?Please write the whole passage on ANSWER SHEET TWO???

Part Ⅲ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20 MIN.]?

In Sections A, B, and C you will hear everything ONCE ONLY.  Listen carefully an 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that follow. Mark the best answer to each question o n your answer sheet.???

Section A  STATEMENT?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nine statements. At the end of the statement you w ill be given 10 seconds to answer each of the following nine questions.??1.    What is said about Harry’s brother??

A.    He is happy with his job.?

B.    He is a very ambitious man.?

C.    He is too ambitious to be an engine driver.?

D.    He doesn’t like to be an engine driver. ?

2.    What do you learn about Ms. Ellis??

A.    She has been waiting.?

B.    She is examining her patient.?

C.    She is seeing her doctor.?

D. She wouldn’t mind waiting. ?

3.    Joan is probably a___.?

A.    nurse              B.  doctor            C.  lawyer        D. saleswoman ?

试论专业四级考试中的从句考点 篇9

众所周知,从句按照其作用可以分为三大类:形容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和副词性从句,我们分别称之为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和状语从句。定语从句作为高考的考点,在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对于专业学生来说已经不再是难点。专四的考查点主要放在对名词性从句和状语从句的考查上。下面就这三种从句的考查点和难点进行分析。

一、形容词性从句———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的考查点主要在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选择上。

关系代词:which, that, who, whom, whose, as

关系副词:when, where, why

所谓的关系代词就是在从句中要充当句子的句子成分,比如主语、宾语或者表语,也就是说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而关系副词则在从句什么成分都不缺少的情况下使用,起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状语表时间、地点或者原因等。

考点一:关系代词的使用和选择

关系代词的选择受到几种因素的制约,例如先行词指人还是物,关系代词在从句中作主语还是宾语,同时还要考虑它们使用的语境。因此,关系代词的选择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必须综合考虑上述诸种因素加以选择。

在关系代词的选择上,我们来看几个大家容易弄混也是常考的点。

第一个要区分的是which和that。下面我们对用that而不用which的情况总结如下: (1) 当定于从句修饰的先行词是all, much, little, something, anything, nothing none, the one等不定代词的时候,我们用that。 (2) 当先行词有only, all, any, few, little, no, very等修饰的时候使用that。 (3) 先行词本身是形容词的最高级或者由形容词的最高级修饰的时候使用that。 (4) 先行词既有人又有物的时候使用that。

考点二:as引导的定语从句

(1) such+n.+as e.g.we have found such books as are useful for our study.

(2) the same+n.+as e.g.This is the same pencil as I am looking for.

(3) ...such+as这时候such作为代词在句中就是先行词。e.g.This book is not such as I expected.

(4) as也可以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e.g.We shall have our final exams next month, as has been announced.这时候主要考查它和which的区别。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as在翻译的时候可以译成“正如,正像……一样”。

考点三:介词+关系代词

如果从句的谓语动词后面需要相应的介词,则要把介词提前,放在关系代词前面。这时候的关系代词通常用which而不用that。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06年专四考试的53题。

The party, %%I was the guest of honour, was extremely enjoyable.

A.by which%B.for which%C.to which%D.at which

二、名词性从句

名词性从句,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个句子充当名词。按其在句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和表语从句。对于这四种从句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连接词的选择上。名词性从句的连接词如下:

连接连词:that, weather, if

连接代词:what, whatever, who, whoever, whom, whomever, whose, which, whichever

连接副词:when, where, why, how

考点一:what和that

连接连词在句中只起连接作用,在从句中不充当任何句子成分。而连接代词在句中是要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者表语的。“A man’s worth lies no so much in_____he has as in_____he is.”在这个题中,第一空应该是介宾结构,所以后面是宾语从句。由从句“he has”可以判断出句子缺少宾语,在这里就可以判断出我们要选择一个连接代词,应该用what。对于第二空也是一样的分析。再看看下面这个例子“_____he has passed the exam makes all of us happy.”我们看到这个句子的谓语是makes,所以整个句子缺少一个主语,我们可以判断出来应该是一个主语从句。接下来我们来看从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缺少句子成分,所以我们选择连接连词that。

考点二:连接副词

四个连接副词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所以比较好区分,只要判断出来时名词性从句就好区分了。“I don’t know_____he has been to.”“know”后面跟的一定是宾语从句,那我们来看看从句,“he has been to”后面跟的应该是个地点,所以我们选择where。

考点三:wh+to do从句

由wh-词引导的名词从句叫作名词性wh-从句。wh-词包括who, whom, whose, whoever, what, whatever, which, whichever等连接代词和where, when, how, why等连接副词。Wh-从句的语法功能除了和that-从句一样外,还可充当介词宾语、宾语补语和间接宾语等。

My question is who will take over president of the Foundation.

Wh-从句作主语也常用先行词it作形式主语,而将wh-从句置于句末,例如:

It remains unknown when they are going to get married.

三、副词性从句———状语从句

状语从句顾名思义就是在句中充当状语成分,常见的状语从句有时间、地点、原因、结果、条件、目的、让步、比较、方式等。

考点一:一些不是很常见的引导词

表时间的有as, directly, the moment, the minute;表原因的有now that, in that, seeing that等;表条件的有providing, supposing, on the condition that等。

e.g.Men differ from animals_____they can think and speak. (08-54)

A.for which%B.for that%C.in that%D.in which

这里前后两个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我们选择in that。

考点二:省略现象

常考的省略现象主要是当状语从句中的主语和主句中的主语是同一个主语的情况下,从句中的主语和be动词可以同时省略。还有一种情况是当状语从句是it is或者it was时,可以省略从句中的it和be动词。

e.g.If not_____with the respect he feels due to him, Jack gets very ill-tempered and grumbles all the time. (04-45)

A.being treated B.treated%

C.be treated D.havinging been treated

按照省略原则,用treated。

考点三:倒装

状语从句中的倒装主要是as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的倒装。其结构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动词,分词)”+as+主语+谓语。这个相对比较简单。

_____I like economics, I like sociology much better. (03-49)

A.As much as B So much C.How much D.Much as

这里as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需要倒装,我们就变成了much as这样一个结构。

_____he wanted to go out with his friends at the weekend, he had to stay behind to finish his assignment. (08-55)

A.Much though%%B.Much as%C.As much%D.Though much

参考文献

[1]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薄冰.薄冰英语语法指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方振宇, 王新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快速通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试题答案与详解 篇10

PART Ⅱ DICTATION?

Salmon

Every year, millions of salmon swim from the ocean into the mouths of rivers and then steadily up the rivers. Passing through waters, around rocks and waterfalls, the fish finally reach their original streams or lakes. They dig out nests in the riverbed and lay their eggs. Then, exhausted by their journey, the parent salmon die. They have finished the task that nature has given them. Months, or years later, the young fish start their trip to the ocean. They live in the salt water from 2-7 years, until they, too are ready to swim back to reproduce. Their life cycle helps man provide himself with a basic food-fish. When the adult salmon gather at the river mouths for the annual trip up the rivers, they are in the best possible condition, and nearly every harbor has its salmon fishing fleet ready to catch thousands for markets.?

Now, you have two minutes to check through your work.?

PART Ⅲ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 sections A, B and C, you will hear everything once only. 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that follow. Mark the correct answer to each question on your answer sheet.

SECTION A STATEMENT?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seven statements. At the end of each statement you will be given 10 second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1. You must relax. Don’t work too hard. And do watch your drinking and smoking.?

2.We hadn’t quite expected the committee to agree to rebuild the hospital, so we were taken aback when we got to know that it had finally agreed.?

3.The coach leaves the station every 20 minutes. It’s ?9:15? now, and you have to wait for five minutes for the next one.?

4.Perhaps Jane shouldn’t have got married in the first place. No one knows what she might have been doing now, but not washing up. That’s for sure!?

5.I happen to be working on a similar project at the moment. I am only too

上一篇:学习十九大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下一篇:学校特色教育工作计划